手机阅读

最新洛阳宜阳欢迎你范文(优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19:01:09 页码:7
最新洛阳宜阳欢迎你范文(优质9篇)
2023-11-21 19:01:09    小编:ZTFB

总结是一个反思和总结的过程,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写总结时,我们需要明确总结的重点和关键,以及需要强调的成果和经验。在这些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领域和主题的总结方式。

洛阳宜阳欢迎你篇一

龙门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知名的文化遗产。龙门山山青水秀,风景优美。她有东西两座大山——东山和西山,中间是清澈见底的伊河,但又由跨在伊河两岸雄伟的大桥巧妙的连接。伊河两岸的柳树虽然不高,但是极其茂盛,像身穿绿色军装英勇的士兵坚定地守护着伊河。来龙门不看龙门石窟是一大损失,它完全是人文艺术石窟,大的将近二十米,小的却只有两三厘米高,最大的要属卢舍那大佛,一个头就高达四米多,要比一般住房的一层楼的层高还要高出很多。在千佛洞有数不胜数的佛像,洞里的石壁上,洞顶上随处可见的小佛像,形象逼真,形态各异,会让人们不禁对古代人强大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感到由衷的佩服。

2021,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用她特有的魅力欢迎您!

洛阳宜阳欢迎你篇二

洛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都。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是一座自带风骨的古都,这份风骨融于它千年来不温不火,不咸不淡的城市性格之中。无论是艺术瑰宝龙门石窟,还是千年古刹白马寺,又或是国色天香的牡丹花。这个留下无数文化遗存的低调古都,即使如今被时代逐渐遗忘,但它的风骨将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之中。

洛阳是一座迷人的城市,经过风云变幻,四季更迭。洛阳,春天的百花好像商量好似的,依次盛放。尤其四月的牡丹开放时能轰动京城,吸引来许多游客观赏。说牡丹是“花中之王”一点都不为过,牡丹花花色艳丽,有红、黄、蓝、白、粉墨、绿、紫,有的花朵像火焰,有的却似玛瑙般晶莹剔透。同为白色的花朵,有的似冰,有的似银,有的宛如白玉。花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三月洛阳城,繁花昼如锦。

你们知道吗?在中国接受程度最高,流传最广的诗歌体裁——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都诞生在洛阳。中国现存最早的五言诗是东汉班固的《咏史》。而现存最早的七言诗是三国魏文帝曹丕的《燕歌行》。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等各个朝代的文人骚客留下了许多关于洛阳的诗词歌赋。来到洛阳,行走在伊滨洛水之旁,徜徉于汉魏、隋唐遗址之中,攀登上定鼎、应天、丽景门之上,都能深刻地感受到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

曾经寒冬来临,疫情侵袭。我们在黑暗中积蓄力量,等待奇迹。如今,千帆过尽,我们历劫归来。一个七彩的洛阳浴火重生,再迎八方来客,四方之邻。大美洛阳欢迎您!

洛阳宜阳欢迎你篇三

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古都洛阳。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xx市的概况。

xx市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游南岸,罗易盆地北缘。它以居住在洛水古城而得名。东临虎牢关,西接,北接邙山,南接沂沭,东南接宋、罗、沂、毕、翦河。自古以来,河流和山脉控制了戴,赢得了世界的声誉。

如此险要的地理位置,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历代帝王的理想资本。根据历年考古发掘和大量详实的历史文献,夏商周、西周、东周、东汉、魏、西晋、北魏、隋、唐、后唐、后晋等十三个朝代,在此立国1500多年。此外,它在八代时期被用作陪都。所以洛阳是七大古都中时间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世界都城。洛阳早就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的中心,历史上那么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很多重要人物的活动都在这里。所以,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光说:如果你问古代和现代的兴衰,请只看洛阳,这意味着洛阳是中国历史的缩影。想了解5000年的中国,一定要来看看洛阳。

即使在今天,经过历史的冲刷,洛阳依然有着丰富的文物古迹和名胜古迹。我们这里数不清人数。在接下来的参观中,我们会逐一向您解释。

洛阳不仅是国内外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举足轻重的现代工业城市和重要的科研基地。其工业技术实力和外贸出口在河南省首屈一指。有一批国内知名的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如第一拖拉机厂、轴承厂;洛阳还有丰富的煤炭、钼、黄金、铝土矿等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有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航空运输网络、航空港和海关;中国还有一个大型综合市场——冠林商贸城;有历史名酒杜康酒、唐三彩、洛阳水席;国色最好的牡丹。每年四月,牡丹花会都吸引了无数中外朋友来观赏这一盛况,大饱眼福。可以说花如大海,人如潮水,花开花落20天,一个城市的人都疯了!

亲爱的朋友们,随着时间的推移,xx市委、市政府的这些措施将以其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这是一个好的开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洛阳会让世人以全新的姿态看待彼此,洛阳的未来会更加辉煌!

经我介绍,祝朋友们未来几天洛阳之行愉快!

洛阳宜阳欢迎你篇四

我出生在河南省洛阳市。洛阳历史悠久,有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例如: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佛教圣地白马寺、关公的墓地关林、网红打卡地老君山等等。

洛阳的牡丹更是让人流连忘返。四月中旬,各种各样的牡丹竞相开放,姹紫嫣红。所以就有了‘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样的优美诗句。

洛阳有许多美食,有丸子汤、不翻汤、牛肉汤、羊肉汤、豆腐汤等。最著名的当然是洛阳水席,每一位到洛阳的人,都想品尝一下洛阳水席。如果有小孩嘴馋,就可以到老城十字街,去品尝特色小吃。

洛阳拥有着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洛阳的音乐喷泉有许多之最,比如有世界最长的数控跑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综合水井工程、世界首创高级水型、世界上最精确的数控定位系统等等。这座音乐喷泉为洛阳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洛阳还有一个比较出名的旅游景点,就是龙门石窟。在隋朝以前,这地方叫做伊阙,它指的是:龙门山、香山,两山对峙,有伊水流过,所以称为伊阙。龙门石窟就在龙门西山。长达1公里的崖壁上开凿了2000多座佛窟。这里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想要了解龙门石窟的小伙伴们,快来洛阳看一看吧!

洛阳宜阳欢迎你篇五

洛阳古称雒阳、豫州,位于河南西部、黄河中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

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光临古都洛阳。现在向各位介绍一下洛阳市的概况。

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游南岸,伊洛盆地北缘,因居古代城区洛水之阳而得名。它东扼虎牢,西据崤函,北依邙山,南对伊阙,东南面向嵩、洛、伊、廛、涧四条河流蜿其间,自古就有河山控戴,形胜甲天下,且居天下之中的美誉。

如此险固的地理形势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历代帝王的理想的建都之所。根据历年的考古发掘和大量翔实的历史文献验证先后曾经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朝代在此立国,时间长达1500多年。此外,又有8个朝代将其作为陪都。所以,洛阳是七大古都中建都年代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天下名都。由于洛阳长期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所以所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有许多重要人物活动都在这里。因此大历史学家司马光说: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这就是说洛阳是中国历史的缩影,如果你想了解5020xx年的中国,那你必须来看洛阳。

即使在今天经过历史的冲刷,洛阳依然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名胜古迹。数量之多这里就无法历数了,我们将在随后的游览过程中为大家一一讲解。

洛阳不仅是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而且是举足轻重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和重要的科研基地,其工业与科技实力和外贸出口在河南省首屈一指。有第一拖拉机场,轴承厂等一批全国知名的大型企业和研究所;洛阳还有丰富的煤炭、钼、黄金、铝土等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有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航空交通网络、航空口岸及海关;还有全国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市场----关林商贸城;有享誉中外的历史名酒杜康酒、唐三彩和洛阳水席;有甲天下的国色牡丹。每年四月的牡丹花会,曾吸引无数中外朋前来一睹盛况,大饱眼福。真可谓:花如海,人如潮,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如今,洛阳正借助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强劲东风,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实施东引西进战略,加快发展步伐---撤销郊区,调整区划,拉大城市框架;配合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和文明城市,大搞基础建设和内外部环境整治;提出大旅游发展战略,对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庙三大景点的周边环境进行治理;做出为龙门石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负重加压,背水一战的果断决策,经过不懈努力,获得圆满在功;建设洛浦公园,营造优美环境,再现当年洛浦秋风胜景。。。。。。。

朱仙镇导游词·中岳庙导游词·岳飞庙导游词·河南嵩山少林寺导游词。

朋友们,洛阳市委、市政府这些举措,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其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明显的表现出来。这是一个良好开端。相信不久的将来,洛阳定会以崭新的姿态让世人刮目相看,洛阳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我的介绍完了,预祝朋友们今后几天的洛阳之旅愉快!

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亚欧大陆桥东段,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洛阳地理条件优越。它位于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4.2`c降雨量546毫米。东邻郑州,西接三门峡,北跨黄河与焦作接壤,南与平顶山、南阳相连。东西长约179公里,南北宽约168公里。

洛阳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复杂多样,周围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荆紫山、周山、樱山、龙门山、香山、万安山、首阳山、嵩山等多座山脉;境内河渠密布,分属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黄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铁滦河、涧河、瀍河等10余条河流蜿蜒其间,有“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省通衢”之称。由于洛阳地处中原,山川纵横,西依秦岭,出函谷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有宛叶之饶,“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

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亚欧大陆桥东段,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洛阳地理条件优越。它位于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4.2`c降雨量546毫米。东邻郑州,西接三门峡,北跨黄河与焦作接壤,南与平顶山、南阳相连。东西长约179公里,南北宽约168公里。

洛阳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复杂多样,周围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荆紫山、周山、樱山、龙门山、香山、万安山、首阳山、嵩山等多座山脉;境内河渠密布,分属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黄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铁滦河、涧河、瀍河等10余条河流蜿蜒其间,有“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省通衢”之称。由于洛阳地处中原,山川纵横,西依秦岭,出函谷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有宛叶之饶,“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

洛阳宜阳欢迎你篇六

朋友们:

你们好!欢迎光临古都洛阳。现在向各位介绍一下洛阳市的概况。

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游南岸,伊洛盆地北缘,因居古城区洛水之阳而得名。它东扼虎牢,西据崤函,北依邙山,南对伊阙,东南面向嵩、洛、伊、廛、涧四条河流蜿其间,自古就有河山控戴,形胜甲天下,且居天下之中的美誉。

如此险固的地理形势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历帝王的理想的建都之所。根据历年的考古发掘和大量翔实的`历史文献验证先后曾经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朝在此立国,时间长达1500多年。此外,又有8个朝将其作为陪都。所以,洛阳是七大古都中建都年最早、朝最多、时间最长的天下名都。由于洛阳长期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所以所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有许多重要人物活动都在这里。因此大历史学家司马光说: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这就是说洛阳是中国历史的缩影,如果你想了解50的中国,那你必须来看洛阳。

即使在今天经过历史的冲刷,洛阳依然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名胜古迹。数量之多这里就无法历数了,我们将在随后的游览过程中为大家一一讲解。

洛阳不仅是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而且是举足轻重的现化工业城市和重要的科研基地,其工业与科技实力和外贸出口在河南省首屈一指。有第一拖拉机场,轴承厂等一批全国知名的大型企业和研究所;洛阳还有丰富的煤炭、钼、黄金、铝土等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有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航空交通网络、航空口岸及海关;还有全国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市场————关林商贸城;有享誉中外的历史名酒杜康酒、唐三彩和洛阳水席;有甲天下的国色牡丹。每年四月的牡丹花会,曾吸引无数中外朋前来一睹盛况,大饱眼福。真可谓:花如海,人如潮,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朋友们,洛阳市委、市政府这些举措,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其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明显的表现出来。这是一个良好开端。相信不久的将来,洛阳定会以崭新的姿态让世人刮目相看,洛阳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我的介绍完了,预祝朋友们今后几天的洛阳之旅愉快!

洛阳宜阳欢迎你篇七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表层看,是一种地域文化,从深层看,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光临古都洛阳。现在向各位介绍一下洛阳市的概况。

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游南岸,伊洛盆地北缘,因居古代城区洛水之阳而得名。它东扼虎牢,西据崤函,北依邙山,南对伊阙,东南面向嵩、洛、伊、廛、涧四条河流蜿其间,自古就有河山控戴,形胜甲天下,且居天下之中的美誉。

如此险固的地理形势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历代帝王的理想的建都之所。根据历年的考古发掘和大量翔实的历史文献验证先后曾经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朝代在此立国,时间长达1500多年。此外,又有8个朝代将其作为陪都。所以,洛阳是七大古都中建都年代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天下名都。由于洛阳长期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所以所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有许多重要人物活动都在这里。因此大历史学家司马光说: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这就是说洛阳是中国历史的缩影,如果你想了解5020xx年的中国,那你必须来看洛阳。

即使在今天经过历史的冲刷,洛阳依然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名胜古迹。数量之多这里就无法历数了,我们将在随后的游览过程中为大家一一讲解。

洛阳不仅是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而且是举足轻重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和重要的科研基地,其工业与科技实力和外贸出口在河南省首屈一指。有第一拖拉机场,轴承厂等一批全国知名的大型企业和研究所;洛阳还有丰富的煤炭、钼、黄金、铝土等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有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航空交通网络、航空口岸及海关;还有全国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市场----关林商贸城;有享誉中外的历史名酒杜康酒、唐三彩和洛阳水席;有甲天下的国色牡丹。每年四月的牡丹花会,曾吸引无数中外朋前来一睹盛况,大饱眼福。真可谓:花如海,人如潮,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如今,洛阳正借助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强劲东风,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实施东引西进战略,加快发展步伐---撤销郊区,调整区划,拉大城市框架;配合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和文明城市,大搞基础建设和内外部环境整治;提出大旅游发展战略,对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庙三大景点的周边环境进行治理;做出为龙门石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负重加压,背水一战的果断决策,经过不懈努力,获得圆满在功;建设洛浦公园,营造优美环境,再现当年洛浦秋风胜景。。。。。。。

朱仙镇导游词·中岳庙导游词·岳飞庙导游词·河南嵩山少林寺导游词。

朋友们,洛阳市委、市政府这些举措,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其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明显的表现出来。这是一个良好开端。相信不久的将来,洛阳定会以崭新的姿态让世人刮目相看,洛阳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我的介绍完了,预祝朋友们今后几天的洛阳之旅愉快!

大家好!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欢迎各位朋友到此游览观光。位于舞钢市的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以其良好的动植物、水利等自然资源,于1992年经国家批准设立。如今已覆盖龙泉湖、二郎山、天池山、九头崖、九龙山等景区,面积162平方公里。这里山青水秀,绿树如荫,降雨充沛,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年平均气温为14.6℃。置身其中,目染万绿,耳收千籁,百鸟鸣啭山里山外,桂花飘香醉十里钢城。名景区景色各异,或观石,或观潮,亦可在悠悠十里不见天日的林区探幽,亦可走进现代化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看真正的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累了有湖光山色给您解乏;饿了,四机荷花三面柳,闻香也解行人饥。治淮第一坝前感湖水沧浪,蝴蝶溪畔听儿女情长。当历史的苍茫与神话的悠远和现实的浮想联翩融会在一起的时候,您是不是想过,就这样留下来吧,做一回真正的舞钢人。各位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石漫滩水库大坝继续参观。石漫滩水库大坝公园,是以建国初期在淮河上修建的第一座拦河大坝--治淮第一坝为中心建设的主题公园。公园内水文化景观丰富:有宏伟壮观的治淮第一坝、警钟明珠碑、“75.8”警世碑、禹王洞、烟波洞、展览馆、碑亭、亲水亭等,有用于水上游乐的快艇、游船、脚踏船等。

朋友!你置身于石漫滩水库大坝公园,一定会被宏伟壮观的水库大坝及水库的秀丽风光所陶醉。您可能听说过,原石漫滩水库曾浇灌过下游近10万亩农田,使其成为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您也可能听说过“75.8”特大洪水冲毁了水库大坝,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50年来,石漫滩水库经历兴建、溃坝、又重新复建的曲折历史。为使您了解石漫滩水库的历史,请朋友们先参观石漫滩水库展览馆。

石漫滩水库位于淮河上游洪河支流滚河上,是千百个治淮工程之一。淮河发源于桐柏山,她一路汇百水,纳千川,逶迤千里,东入大海。自12世纪以后,由于黄河决口,打乱了淮河完整的水系,淤塞中下游河道,变得水旱频繁,民不聊生。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为了根治淮河水害,造福人民,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新中国以特有的雄心和魄力,掀起了治理淮河的高潮。

展览馆第一部分,展示的是决策与关怀。毛主席题词后,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等革命先辈,也都纷纷题词,到治淮工地视察慰问。展览馆中不仅汇集了第一、二代国家领导人题词和在治淮工地视察慰问的照片,还展示了、李鹏、朱镕基等第三代领导人,到治淮第一线视察的照片。治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兴建石漫滩水库的照片,国务院治淮治太会议决定复建石漫滩水库的照片,对石漫滩水库尤其珍贵。

展览馆第二部分,展示的是原石漫滩水库。1950年11月6日,治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兴建石漫滩水库,1951年4月1日正式开工。承担施工任务的中建公司和舞阳、西平、方城、叶县民工共420xx人,大千三个月,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水库一期工程。后又在1956年、1959年二次扩建加固,库容由0.47亿立方米,扩大到o.926亿立方米,坝顶高程为109.85米,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在施工期问原水利部部长傅作义、副部长李葆华,中央慰问团团长邵力子,河南省省长吴芝圃等曾到工地视察指导工作,慰问参加施工的干部群众。照片上展示的是傅作义和参加施工的民工交谈的情况。石漫滩水库建成后和田岗水库联合运用,自流灌溉下游近10万亩农田,使下游几个乡成了旱涝保收的鱼米之乡。1975年8月5日至8日,石漫滩流域连降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造成洪水漫过坝顶,土坝溃决,水库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展示的这几幅照片是大坝被冲毁后下游河道及农田被冲毁的情况。

展览馆第三部分展示的是石漫滩水库复建工程。1991年国务院治淮治大会议决定,将石漫滩水库复建列入“八五”治淮重点工程。复建的石漫滩水库工程,大坝以上控制流域面积230平方公里,水库总库容1.2亿立方米,兴利库容6260万立方米,防洪库容5180万立方米,死库容560万立方米,是一座防洪、工业供水、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及水力发电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枢纽工程。洪水设计标准为百年设计、千年校核。校核洪水位l12.05米,设计洪水位119.65米,兴利水位107米,死水位95米。石漫滩水库主体工程于1993年9月15日开工,至1997年12月竣工,历时三年半。图片展示了在工程施工期间水利部及河南省领导,多次到工地视察慰问的情况、工程施工、工程管理、质量管理及工程验收的情况。

展览馆第上部分展示了石漫滩水库的管理和运用。图片展示了水库防汛、工业供水、水利旅游。展览馆第五部分,展示了50年来,淮河流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修建的一座座大型水利工程。

石漫滩水库自建国初兴建到改革开放后重建,凝聚着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心血,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淮河流域人民的关怀。石漫滩水库展览馆搜集到的各个时期的照片,反映了50年来治淮事业的伟大成就,反映了石漫滩水库从兴建、垮坝、复建的历史,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新中国治淮事业的辉煌业绩。

朋友们!我们所参观的展览馆位于警钟明珠碑下面,出得门来所看到这座建筑就是警钟明珠碑,她是为纪念石漫滩水库复建工程竣工而修建的纪念碑。碑座上矗立着两个弧形柱子,外形像水闸墩,柱子上端由空钟相连整体看像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h”,淮河、河南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都是“h”,意指石漫滩水库是由淮河水利委员会和河南省水利厅共建共管的大型水利工程。上部的空钟意在唤起人们的水患意识,大力兴修水利工程,除水害,兴水利。在两柱子下端正中间,是个大型不锈钢圆球,象征着石漫滩水库是淮河流域及中原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大家好!用完午餐以后,我们就乘车前往洛阳古墓博物馆。洛阳古墓博物馆位于洛阳市北郊的邙山冢头村,乘车大约需要30分钟。现在我就利用这段时间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洛阳地区古墓葬及洛阳古墓博物馆的一些情况。

洛阳在中国古代号称“天下之中”,它地势平坦,四周群山环绕,西据崤山函谷关,东扼虎牢关,北依太行、黄河,南望伏牛山、嵩山;伊、洛、涧四条河流,纵横其间,即所谓“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优越的地理位置,既是洛阳成为“天下名都”的重要因素,也是蕴藏无数文物瑰宝的有利条件。我国历史上的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朝代,先后建都洛阳。正是洛阳具有千年古都的文化积淀,才使邙山上下、伊洛之滨成为蕴育华夏文物瑰宝的风水宝地。

邙山位于洛阳城北郊、黄河南岸,东西绵延100多公里。山势雄伟,水深土厚,其南又有伊、洛之水自西而东贯流洛阳。墓葬于此,即成古人所崇尚的“枕山蹬河”的习俗。因此邙山被视为宜于殡葬的风水宝地。自古以来历代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多以邙山作为他们安身长眠的乐土。就连唐朝时位于朝鲜半岛的百济国义慈王及其后代客死洛阳后,也遵循这种习俗安葬于邙山。唐代诗人王建诗云“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在洛阳民间则有“生居苏杭,死葬北邙”之说。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洛阳先后调查、发掘了数以万计的历代墓葬。众多的考古发掘资料证明,这些不同时期墓葬带有以下明显的特征:

一、时代蝉联,自成体系。自龙山文化早期开始,纵横五千余年的墓葬文化,发展序列清晰,衔接有序,在中国墓葬制度研究中,具有断代分明的标尺作用。

二、数量众多,种类丰富,墓主人身份等级差异较大。不仅有大量帝王之陵、将相勋臣之冢,而且还有平民百姓甚至奴隶刑徒的坟墓。

三、分布广泛,历代墓葬大都以洛阳都城为中心而相对集中,尤以邙山最为集中。

为了让世人了解洛阳地区的墓葬文化特色,研究我国古代的墓葬制度、墓葬形制及古代的时尚习俗,洛阳古墓博物馆于1985年开始兴建,并于1987年对外开放。整个博物馆占地44亩,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可分为地上和地下两个部分。地上建筑群体从南往北有汉白玉石门阙一对,馆表一座,馆表上的表额“洛阳古墓博物馆”题字由著名考古学家夏先生书写,进而为序幕大殿,殿前左右两侧设有复制的汉代天禄、辟邪兽一对。殿后为上下墓区厅,两侧为配殿。后边还有四角楼和望景亭。地下部分设有两汉厅、魏晋厅、唐宋厅和休息厅,各厅之间有通道相连,通道两侧是复原的历代古墓群。首批搬迁复原的有上自两汉下至北宋的历代典型古墓葬22座。其中包括著名的西汉打鬼图壁画墓、卜千秋壁画墓、新莽时期壁画墓、东汉车骑图壁画墓、曹魏正始8年墓、西晋关内侯裴诋墓、北魏孝文帝之孙长山王元醒墓、南平王公玮墓以及西域安国人唐代定远将军安菩夫妇墓。另外还有宋代五座仿木结构雕梁画栋的砖室墓等。这些墓葬建造的各具特色,或深邃巨大,或结构灵巧,或布局严谨,或性质殊别;尤其是琳琅满目的壁画,或表现打鬼仪式、或反映神仙思想、或描绘天体星象、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或再现车骑出行及家庭生活的场景。墓中均随葬有丰富的明器,其中有一部分可称的上是国之瑰宝和艺术杰作。记载墓主人身世和功德的墓志,可谓是补正史书的“石史”。另外,在配殿内还陈列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典型墓葬模型以及历代葬具和丧葬仪式,以展示洛阳历代墓葬的演变和时俗风尚。

说到古墓葬,就要首先从“丧葬”二字开始讲起。

死,作为人生的一种自然归宿或终结,是人类无法回避、无法解释、无法超越的现实问题。这个另人恐惧、焦虑的现实问题,对于史前时期的原始人类来说,自然是一个无法解释的迷。他们惧怕死亡的降临,以为死亡不过是向另一个世界的过渡,因此丧葬便成为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大事,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种种具有神秘色彩、庄严而隆重的丧葬礼俗,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然而,基于灵魂不灭观念和原始道德观念而产生的一种宗教性质的社会习俗,“丧葬”二字并不是一开始就结合在一起的,而是经过了一段漫长的演变过程。

“丧”字在殷商甲骨文中的原意为采桑,后来才被人们借作“丧亡”的“丧”,其意在古代有以下四种说法;一是指失去,二是指死去,三是指尸体,即死者的遗体,四是指哀葬死者的礼仪。

“葬”字在殷商甲骨文中为掩埋死者尸体的象形字,其意是将死者的遗体掩埋在草丛中或者用井字形的棺椁装殓起来加以掩埋。后人以“葬”字指掩埋死者尸体,当渊源于此。

大约到了秦汉以后,“丧”“葬”二字才开始合称,其最基本的含义就是指人死后的尸体处理及其有关的礼仪习俗。从程序上看,“丧葬”可以划分为殡葬礼仪、埋葬礼仪和祭祀服丧礼仪三个部分。

洛阳宜阳欢迎你篇八

阳春时节,素有“九朝古都”之称的洛阳迎来了最美丽的时刻,龙门石窟古老,牡丹香气四溢,龙潭山水绝佳,春光明媚无限,走在洛阳的春天里,你会觉得眼睛和心,都是满满的幸福。

“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春色渐浓,当桃花、杏花都花开花落时,牡丹才如含羞少女姗姗来迟。高贵的牡丹灿然而放,把春天的美轮美奂、妖娆多姿展现得淋漓尽致、荡气回肠,可算是“春天交响曲”的压轴大戏!放眼四望,千姿百态的牡丹开遍洛阳古城。千年帝都,美若天庭,疑似琼楼,到处都是牡丹仪态万方的倩影:云雨中,烟村外,大街上,公园里,这里几朵,那里几丛,更有连片成堆的,郁郁葱葱,层层叠叠,柔情姿媚,撒娇吐艳,流香四溢,芳馨袭人!再看人流如潮的赏花人,从天南海北、四面八方,踏着春天的节拍,追寻牡丹的香魂,来到洛阳欣赏它的风华与神采,品味它的高贵与典雅。正如白居易诗“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所描写的盛况。

被誉为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三大宝库之一的龙门石窟,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夺人眼目的光彩。整个龙门山上,那2100多个石洞佛龛,像蜂巢一般,错落有致地镶嵌在伊水两岸长约一千米的峭壁上,分布在东西两山10万余尊佛雕,为这亘古不废的龙门之地描绘出了永不凋谢的艺术之春。惊。”

位于洛阳市区西60公里,新安县境内的“天然地质博物馆”龙潭大峡谷让人迷醉,清凌凌的水流随峡谷转承起合,或为瀑,或为溪,或为潭,轻吟一首水的长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洛阳宜阳欢迎你篇九

2021,洛阳欢迎您!因为在这里,您一定会绽放微笑,收获幸福。

初遇龙门,您便会知道“洛都西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伊水缓缓流动,两岸千龛峭壁摇曳生姿。雍容祥和的卢舍那大佛面含微笑,凝视尘世,满眼的慈爱。沐浴在龙门的佛光山色中,您一定会绽放微笑,收获满心的美好。

初遇牡丹,您便会知道“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明丽、高贵、大气,只有洛阳,中州故地,从容博大,才能承载她绝色的美丽。沉浸在一城的天香国色中,您一定会绽放微笑,收获满心的愉悦。

走进老城,踏上古老的青石板,嗅着老巷里沧桑的气息,抬头看看老字号的招牌,洛阳水席、不翻汤、浆面条……找一个小店坐下来,喝上一碗热乎乎的汤,就上一块儿喧腾腾的饼,您一定会绽放微笑,收获满心的温暖。

漫步在河边的古城乐道,或者停留在随处可遇的城市书房,翻翻书,或者只是坐在书桌前的阳光里发会儿呆,您也一定会绽放微笑,收获满心的惬意。

2021,洛阳欢迎您!因为在这里,您一定会绽放微笑,收获幸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