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战略支持协议书如何写(优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14:42:20 页码:9
2023年战略支持协议书如何写(优质12篇)
2023-11-21 14:42:20    小编:ZT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成长与进步。总结一段时期的工作或学习,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大家可以通过阅读范文,了解总结的基本要素和结构,提高自己的总结能力和水平。

战略支持协议书如何写篇一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在支撑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引领创新驱动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三五”时期我国将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要任务和大事来抓,要重点培育形成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生物产业以及绿色低碳、高端装备与材料、数字创意等突破十万亿规模的五大产业。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先导力量,既能创造新供给、提供新服务,又能培育新消费、满足新需求,是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补短板”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环境,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推动新兴产业供给和需求的`有效衔接。

未来几年在产业升级、消费升级背景之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经济转型的突破口,新兴产业对经济拉动作用主要体现在投资上,从中长期来看,随着新兴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有望成为未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战略支持协议书如何写篇二

高校合并后,必须要面对学科或专业的融合和发展,而在现实中,这个问题的解决往往面临着很大的困难。第一,相同类别的学科或相似的专业在学校合并后发展的方向很难确定。合并后,由于资源有限,或学校战略定位和目标发生了改变,一些重点学科或专业不再像以前那样受到重视,造成教师流失或消极怠工。尤其是高质量的教师流失,会给学校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云南大学和昆明理工大学的合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双方学科存在冲突性[2]。第二,同类学科或相似专业的发展层次存在着问题。学科或专业的发展与学校的定位一致。合并后高校的战略定位一般会以合并中较高层次学校为标准,这就容易造成原来较低层次学校的发展面临困难,要想跟上学校发展的步伐,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否则合并将成为学校发展的包袱或负担。

(二)办学特色难以整合。

合并之前,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都有自己的学校战略定位和发展规划。合并之后,原本就不同的办学精神、办学风格、学术传统、管理方式要想得到完美整合确实不是易事。

二、高校合并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路径。

(一)战略性人力资源的配置。

战略性人力资源配置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基于组织的战略目标,来配置所需的人力资源。根据战略要求来对人力资源进行动态调整,引进满足战略要求的人力资源,对现有员工进行职位调整和职位优化,建立有效人员退出机制以输入满足组织需要的人员,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高校合并以后,必须对人力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以适应合并后学校确立的新的战略目标。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要根据学校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职能部门进行合理的配置。在配置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配置的数量和质量要合理,符合合并后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防止机构人员臃肿。(2)各学科和专业的配置要合理。高校人力资源配置要根据学科和专业的发展需要来配置,因为学科和专业的发展是高校发展的依托,是高校发展的助推剂。只有学科和专业取得了应有的发展,才能推动学校的进一步发展。(3)学识层次配置要合理。高校在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要实现人力资源的年龄结构、学历层次、学缘结构和教师队伍内部结构的合理。

(二)战略性人力资源的开发。

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任务是对组织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系统的开发和培养,从素质和质量上保证满足组织战略的需要。根据组织需要,组织相应培训,并通过制订领导者继任计划和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来促进教师和学校同步成长。合并后的高校人力资源丰富,其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对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进行高层次培训,以满足高校合并后新的战略定位和目标。高素质、高质量的教师是带动其他教师发展,推动学校实现新的战略目标的关键力量。如果不对这部分教师进行培训或关注,可能会使他们自认为不再受到重视,从而导致恶性循环,轻者消极怠工,重者选择离职,另寻发展空间。这对学校将是重大的损失。2.对普通教师进行职业发展培训。高校合并之后,各个学校的教师水平定然是参差不齐。合并之前,每个学校的教师都有各自的学术习惯、思维方式、教学风格等。合并之后,学校有了新的战略目标,为了适应新的战略目标,必须对所有的教师进行培训,以尽快地整合资源,促进学校的发展。3.制订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合并之后的学校教师都应该顺应学校新的发展需要,制订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在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的指引下,教师能一步步地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懈努力奋斗。教师个人在取得发展的同时,也将推动学校的发展,实现教师和学校的同步成长。

(三)战略性人力资源的评价。

人力资源评价是组织根据人力资源的心理、兴趣、知识、能力、身体和工作绩效等基本情况对人力资源的价值(包括现有价值和潜在价值)作出估计和判断的过程。它主要为组织甄选和合理使用人力资源提供合理的和客观的决策依据。合并之后的`高校在评价人力资源过程中,要选择新的评价指标并形成新的评价体系,不能再继续使用之前的评价体系。在新的评价体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评价应基于绩效,打破过去的平均主义。

绩效评价是根据教师个人需要达成的绩效标准对其在当前及(或)过去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在进行绩效评价的过程中要做到:首先,要制定新的工作标准。其次,根据制定的标准对教师的实际工作绩效进行评价。最后,为激励教师消除绩效缺陷或继续保持优良的绩效水平,要向教师提供反馈[3]。

2.评价要避免几个问题,以免影响对教师的公正评价。

评价标准模糊不清;晕轮效应,即评价者对于被评价者在某个具体特征上得到的评价结果对被评价者的总体印象所产生的影响;居中趋势,即评价者把所有被评价者的成绩确定在平均水平上;近因效应,即评价者由于受到被评价者最近表现的蒙蔽,忽略了其在过去的整体的表现。

(四)战略性人力资源的激励。

高校合并后,对学校全体员工的激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只有采取合适的激励手段,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才能促进合并后高校的发展。高校合并后应采取合适的激励措施以促进组织战略的实现。

1.完善聘任、考核以及人才引进机制。

首先,高校合并后要在原有聘任程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设立各类人员新的聘任条件,以适应高校合并发展的需要。其次,要进一步更新完善考核的指标和考核体系。要根据高校合并后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指标。最后,高校合并后要有新的引进人才标准和程序,以适应合并后学校的新的战略目标,促进合并后的学校不断发展。

2.对教师进行激励。

首先,学校要形成一个尊师的氛围,重视教师的各项成果(科研成果、教学成果等)。作为高级知识分子,教师对自己的成果相当重视,同时他们更加重视自己的成果能否得到学校或社会的认可,所以,学校在实施激励时一定要符合教师的需求。其次,要为教师的学术发展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以促进教师的职务晋升。职务晋升能使教师获得较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对教师来说,对技术职务晋升的重视要远远高于行政职务晋升。因此,把教师的技术职务晋升作为激励手段将会取得预期的激励效果。

3.对学校领导进行激励。

4.对后勤工作人员进行激励。

高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后勤工作人员是学校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后勤保障服务。对这部分人实施激励,以促进他们为学校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进一步促进科研、教学和学校的整体发展。首先,对后勤工作人员应实施工资激励。工资是人生存的基础,是职工劳动所应得的报酬。高校合并后,要建立合理的工资制度,让后勤工作人员的工资与其工作的数量和质量挂钩,以此来促进其更好的工作。其次,要有适度奖励。基本工资只是薪酬的一部分,适度的奖励也是不可或缺的。最后,要有精神奖励。对那些优秀的后勤工作人员要给予口头表彰或给予相对的荣誉,以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xxx单位:xxx大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战略支持协议书如何写篇三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了未来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的方向,不仅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作用,还是抑制通货膨胀的新生力量(徐炜哲,)。当前,镇江市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制造、海洋工程等“五+x”新兴产业发展格局,有力地支持了技术升级、产业转型,税源、税基企业量质齐升,税赋贡献能力不断提高,潜力不断增强。1至9月镇江市规模工业新兴产业实现利税总额82.6亿元,同比增长63.6%,增幅高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25.9%。

一、支撑镇江市新兴产业税赋贡献能力不断提高的原因分析。

《镇江市五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于207月23日正式发布施行,明确了发展目标:到五大新兴产业的销售规模比增长7倍。新兴产业发展配套政策也将陆续出台,包括:《关于加快全市新兴产业的扶持激励政策实施细则》、《关于认定新兴产业科技研发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通知》等。目前,镇江市设立并安排了26个新兴产业科技专项,将有力地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

2、新兴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并不断壮大。

镇江市五大新兴产业逐步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良好态势,成为带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年新兴产业销售收入1058.3亿元,同比增长46.1%,增幅高于全市工业平均增长13.8%,对全市工业的增长贡献率超过三分之一;新兴产业项目持续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倍增目标,全年达518.24亿元,同比增长129.6%。以多晶硅和薄膜太阳能及风力发电产业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链已形成;新材料产业中恒神碳纤维、中亚玻纤等一批国内、国际技术领先项目陆续建成;软件业、服务外包等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

3、区域发展加大规划力度,纷纷明确重点新兴产业。

镇江市规划和确定了“五十x”的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和方向,并着力打造了几大特色产业园区,如扬中光伏产业园、京口海洋工程产业基地、丹阳新材料产业基地等。七个辖市区也针对各自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明确了重点新兴产业,如:丹阳市重点发展高新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四大新兴产业等。

二、当前镇江市新兴产业税赋贡献能力瓶颈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被寄予推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实现经济下一轮增长的厚望,然而作为产业的新生力量,其发展也面临诸多瓶颈。

1、企业总体规模偏小。

企业总体规模偏小,“航母型”企业严重缺乏,龙头效应有待进一步放大。如何坚持产业化的发展理念,切实搞好龙头企业(项目)产业链延伸配套服务工作,努力做到“建设一个龙头,带动一条产业链,构建一支新的经济增长支柱”显得尤为重要。

2、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高层次技术、管理人员缺乏,研发经费不足,使得新兴产业在核心技术研发上,自主创新能力仍较薄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间的产学研联合互动不强,许多产业只是低水平、简单地重复、集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研发链。当前,镇江市新兴产业技术标准数量、自主品牌和专利的拥有数偏少,发明专利数偏少,多数专利仍为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

3、人才缺乏制约矛盾突出。

一是新兴产业中的人才以及高端领军人才明显不足,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二是人才的集聚效应偏低。人才难觅、人才难留,“引得进”和“留得住”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两难”问题。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在相互作用中关系的转变,可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的时间逻辑上划分为双峰逼近、协调发展和良币驱劣币三个阶段;在空间逻辑上包括产业要素的耦合、产业结构的耦合、产业布局的耦合、产业制度的耦合,双峰逼近阶段即目前产业的发展阶段(熊勇清,2010)。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是支撑经济增长的两个基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意味着对传统产业的简单替代,而是将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结合起来,获取协同效益: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多依赖于传统产业所形成的技术积累、制造能力、产业组织等基础的支撑;二是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制度变革,转变成为新兴产业、现代产业,比如汽车工业向新能源汽车发展;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产品技术和服务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比如节能环保产业为传统产业提供节能环保的装备产品技术。

目前,新兴产业已成为镇江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主力,20一季度预计镇江市五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90亿元,销售收入400亿元,分别占全部工业的43%和32%,分别比2010年底提高7%和5%。

1、自身的技术性风险。

一个产业的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形成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处于形成期,最大的特点是技术不确定性,不够成熟,一种技术可能很快被另一种技术所代替,且往往具有颠覆性。一个项目可能很快过时,盲目投资蕴涵着巨大的风险。

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大多企业规模偏小,研发能力不足,要大力发展产业联盟,建立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创新机制:一是让有竞争性的企业联合成立的联盟,解决一些共性技术问题;二是同一个产业链上的企业联合成立的联盟。而政府则在政策和资金上支持联盟,包括研发、产业化和示范等,不仅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也避免了一些技术上的风险。

战略支持协议书如何写篇四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模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取得一定成就,但也面临发展质量不高、缺乏创新驱动、消除不当激励实现转型发展的压力。因此,如何进一步优化现有产业政策,提高政策支持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成为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时代转型升级的迫切问题。

据统计,从1月1日至6月30日,仅中央层面颁布的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就多达416项。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众多具有区域特点的产业政策。有力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1.从表现形式上看,产业政策碎片化现象比较严重。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监管部门的政策往往滞后于产业的发展,再加上我国特殊的管理体制,造成了产业政策的碎片化。一是政策主体多元化导致政策之间有矛盾。我国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模式,容易出现“政出多门、九龙治水”的现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涉及到众多部门,有些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制定政策,导致中央政府各部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政策相互矛盾,问题突出。二是表现形式多样化增加了产业政策的复杂性。我国产业政策并不唯一,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除政策文件外,还有法令、条例、措施、规划、计划、指导意见、纲要、指南、目录、管理办法、通知等形式,名目繁多,包罗万象。汇总起来看,主要有中央政府发布的正式政策、中央部委发布的正式政策、地方政府和部门发布的正式政策、部门决议、会议决议、领导书面批示与口头指示、专项检验和专项整顿七大类,形成了庞大复杂的产业政策体系。三是政策变化频繁缺少稳定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迅速,而且每个产业的技术、市场发展变化速度也不一样,产业政策要跟得上产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变化,产生的后果就是新政策往往没有考虑到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脱离产业发展实际,又造成新旧政策衔接不畅,引发贯彻执行难题。

2.从内容上看,过于强调选择性政策而忽视功能性政策。

为在较短的时间内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我国采取了以选择性产业政策为主的政策体系,没有注重对市场功能的培育,不利于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一是产业政策覆盖面太广。由于缺少战略性新兴产业认定的科学指标,导致政策执行越来越宽,形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例如,各地战略性新兴产业认定不严谨,重复建设十分突出。二是政策干预市场过多。既包含了从产业初创时期的研发支出支持,到中期的产品开发、市场培育扶持,甚至对部分已经出现产能过剩的行业都有相关的政策优惠,政策体系覆盖了产业发展的整个过程,剥夺了市场主体的空间,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例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劳动力与资本要素均有明显的价格扭曲情况产生,并显著负面影响了企业的技术改进与效率。三是政策选择性太强。从已经实施的产业政策内容上看,现有的政策倾向对于认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产品和技术路线加以支持,但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不确定性高、研发风险大,很难预测到什么样的技术、产品会被市场选择,最终结果就是政策无法起到有效作用。例如,在政策刺激下,我国光伏产业出现“投资潮涌”现象,分割了有限的产品市场和创新资源,以致出现低端产能与虚假产能双过剩风险。

3.从执行结果看,产业政策预期效果并不理想。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未来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需要有适当的产业政策加以推动,这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但我国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执行的效果并不完全理想。一是政策并未起到明显的技术创新激励。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鼓励创新是政府进行财政补贴的重要原因。但诸多研究表明,政府补贴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激励创新作用。例如,政府直接补助与产业产能效率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间接补助的正向影响也并不显著,政府补贴甚至显著抑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二是政策执行扭曲违背初衷。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财政支持,本意是对企业进行扶持引导,但由于方式不当、措施不力,结果诱发了新的问题。例如,由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过强,一辆车补贴的金额甚至可以达到20~30万,出现了多家汽车企业“骗补”的问题,企业不是通过补贴促进技术进步,而是“寻租谋补”或“琢磨骗补”,导致政府补贴成了“唐僧肉”,而非“药引子”。三是政策脱离实际难“落地”。一些政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的实践相脱节,造成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例如,根据政策,只有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不低于60%,才能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就没有考虑到新业态、“互联网+”等新发展模式,政策可操作性不强。

二、新结构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产业政策主张。

“新结构经济学”由林毅夫教授提出,它采用新古典的分析方法来研究在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及其演化过程和影响的决定因素。在理论层面上,新结构经济学的核心原理是结构变迁的价格理论,包括以禀赋的供给与需求为主要内容的静态和动态一般均衡理论,形成了以禀赋结构升级和生产结构升级作为发展过程,以企业自生能力为微观基础,以相对价格为分析手段,以发挥比较优势利用后发优势作为发展方法,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为政策导向的一套关于经济结构及其变迁的新古典分析框架。新结构经济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框架。经济体的资源禀赋结构内生决定了经济体的最优产业结构。从静态看,对于给定的时间点,一个经济体的资源禀赋是一定的,这种特定的禀赋结构决定了该经济体的最优产业结构,如果产业结构与资源禀赋相对比较优势不一致,产业中的企业就没有自生能力。从动态看,资源禀赋结构会发生变化,原有的最优产业结构可能不再具有比较优势,需要进行转型升级适应新的禀赋结构。有效市场是产业发展的前提。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核心是价格竞争机制,市场自发形成的价格引导着企业的资源配置。追求生产成本最小化的企业,是基于生产要素之间的相对价格来选择进入哪种产业、采用何种技术。因此,企业根据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选择产业和技术的前提是价格体系能反映经济体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也就是要存在一个“有效的市场”。“有效的市场”的重要性在于,引导企业按照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来选择技术和产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同类产品中,成本才会最低,才会最有竞争力,企业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整个经济才可以创造最大资本积累,使得比较优势从劳动或自然资源密集逐渐向资本密集提升,为现有产业、技术升级到资本更为密集、附加价值更高的新产业、新技术提供物质基础。政府应该发挥因势利导作用。政府的作用是解决企业之间的外部性、公共产品等协调问题。具体而言,一是选择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所谓潜在比较优势,是指企业选择的技术符合了区域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但由于缺少相应的软硬基础设施,交易成本过高,而政府一旦采取措施取消或降低了这些交易成本,企业就可以在市场中生存下去。二是总有一些企业处在创新前沿,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而一旦创新完成在不容易通过垄断获得垄断利润的情况下,无法收回创新投入,为对这种“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提供创新激励,需要政府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三是一个现有产业若是因为禀赋结构变化而失掉了比较优势,政府应该帮助这个产业中的企业转型、转移或退出。根据潜在比较优势,新结构经济学把中等发达国家的产业分成追赶型、领先型、退出型、弯道超车型、国防安全五大类。分析不同产业,利用两轨六步法分别应用不同的产业政策。第一轨,甄别什么是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第二轨,根据这个产业中企业降低交易费用的需要,因势利导,改善软硬基础设施,使其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其具体过程如下:对于追赶型产业,可以在资金融通和外汇获取上支持所在地的合适企业到海外并购同类产业中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或者支持企业到海外设立研发中心,直接利用国外的高端人才来推动技术创新。领先型产业,其产品和技术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或已接近国际最高水平,必须自主研发新产品、新技术,需要政府出资支持领先型产业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所需的基础科研。退出型产业,不符合我国比较优势,可以向第三世界国家转移过剩的产能。战略型产业,它不能完全依靠市场,需要有政府的保护才能发展起来,但要避免要素价格的人为扭曲,由政府的`财政直接拨款来支持其新产品新技术开发,并以政府采购和推广到其他国家的方式来支持其产品的生产。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战略性新兴产业肩负重要使命。要想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更高质量发展,产业政策必须进一步优化完善。

1.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构建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

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既要靠市场,也要靠政府。根据新结构经济学的主张,产业政策工具的目标是打造“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二者共同作用推动产业发展。具体来说,一是构建有效市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取消可能影响反映资源真实相对价格的一切政策,最大限度促进信息、技术、人才、资本、设施、服务等要素在全国甚至国际范围内自由流动、渗透兼容,避免对重要生产要素价格的人为干预和扭曲,创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二是将政府作用限制在“有为”区间。新结构经济认为有为政府的有为就是除去“不作为”与“乱为”之后剩下的补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而言,因为行业特殊性政府既不能“无为而治”,也不能“越俎代庖”,因政策不当而“乱为”。政府的作用限定为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公共产品和外部性问题,产业政策不要产生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直接干预,对行业中第一个而非所有技术研发者进行鼓励支持,其余问题交给市场解决,让企业家有最好的激励机制。三是协调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两者是不同的目标,两者都重要,有效的市场只能解决效率问题而不解决公平问题,有为政府可以促进公平却缺少有效率的激励机制,二者其实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关系。一句话,市场有效以政府有为为前提,政府有为以市场有效为依归。

2.根据产业发展状况相机抉择,协调好选择性政策和功能性政策。

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关键是对选择性政策和功能性政策进行有效组合。根据新结构经济学,产业政策应鼓励企业选择与区域资源禀赋相符合的技术组织生产,这其中选择性政策和功能性政策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具体来说,第一在空间范围上,全国范围内的政策应以功能性政策为主,产业政策的支持重点从特定产业发展转向产业发展的环境营造和提供公共服务;区域性政策要选择性和功能性相结合,选择性政策要紧密结合区域资源要素禀赋实际情况,提供具体分行业的指导性政策,重点支持关键少数“吃螃蟹”的企业,功能性政策则注重改善营商环境,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二在时间维度上,在产业发展初期注重选择性政策,重点支持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促进自主创新技术的开发和扩散;在产业发展中期选择性政策和功能性政策并用,以促进技术商业化、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在产业发展有了一定规模以后,应以功能性政策为主,由特惠式产业扶持向普惠式维护竞争、激励自主创新转变,鼓励转型升级。三是在技术层面上,选择性政策应以支持涉及国家安全发展重大关键技术高端前沿技术为主,而功能性政策则更适合产业中的一般技术和大部分企业。

3.根据新时代发展要求,注重产业政策与国家战略相匹配。

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的重要着力点是加强与国家战略的契合度。作为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要影响的支柱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政策也要因时而变,不断融入到新的国家发展战略中。一是产业政策目标要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吻合。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需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和出口导向转向创新驱动,这就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也要从注重激励要素投入、扩大规模转向以鼓励增加技术、知识、人力资本投入为重心。二是产业政策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要求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产业发展开始向新常态转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火如荼。面对我国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需要梳理、清理以及评估有关扶持政策,对其实施成效,尤其是政策影响下的结构性变化进行综合评估,实现产业政策由供给型产业政策为主向供需结合型转变。三是产业政策要贯彻军民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要国防意义,国防科技工业中也有许多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军民融合成为国家战略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要从以往“以民为主”向“军民结合”转变,力求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四是产业政策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倡议。“一带一路”倡议对国内经济、世界经济及世界政治有重要影响,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和新平台,要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出发,借助产业政策帮助企业与沿线国家深层次合作,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优化布局、联动升级。

参考文献:

[1]周城雄,李美桂,林慧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政策工具、功能到政策评估》,《科学学研究》第3期。

[2]韩超,肖兴志,李姝:《产业政策如何影响企业绩效:不同政策与作用路径是否存在影响差异?》,《财经研究》20第1期。

[3]韦结余,薛澜,周源等:《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碎片化”原因及对策分析》,《科技管理研究》年第12期。

战略支持协议书如何写篇五

近年来,商业银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新兴产业快速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相比,银行的支持力度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新的发展形势下,商业银行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商业银行需要加快能力建设,补齐短板,提升服务效果。

近年来,虽然商业银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信贷支持力度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需求的快速增长相比,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如以融资规模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关系作为信贷资金投放充分性的参考,则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占比与其占据gdp比重10%的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银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和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当前,商业银行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较高,银行风险管理能力面临挑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其面临的多重风险。一是市场风险。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处于行业生命周期的导入期或成长初期,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效果有待验证,产品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力存在较战大的不确定性。二是技术风险。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研发投入大、技术更新换代快的特点,易受新技术及新产品的冲击,技术路线和研发能力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发展,技术研发的失误可能导致企业丧失竞争力甚至产品尚未投向市场即面临淘汰。三是政策风险。新兴产业在成长初期往往需要政策的扶持,政策的逐渐退出或是支持力度的变化将给行业发展带来冲击。四是财务风险。发展初期的新兴产业客户在财务上呈现出资金投入量大、投资回报率低、现金净流出的特点,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和财务风险。五是管理风险。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型企业占比较高,企业的战略水平、经营能力、管理规范性参差不齐,影响行业整体的信用状况。总体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的深度和复杂性有别于传统行业,给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带来挑战。

第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客户多样性强,对银行差异化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客户多样性强,不同行业、规模、发展阶段客户的经营财务特征和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不同。银行现有的风险评价模型、客户准入标准、担保方式、产品体系等信贷管理技术无法完全适应新兴行业客户的经营财务特点。例如,银行风险评价模型通常对企业历史资产收入规模和经营获现能力的评价权重较高,规模相对较小、现金流不理想而成长空间较大的新兴行业客户可能无法达到银行准入标准;银行对中小企业客户授信时普遍看重强抵质押物,而新兴行业客户轻资产结构、无形资产占比大的特点,导致其很多情况下无法提供符合银行要求的担保措施。如何结合新兴行业特点更加科学地评估企业的风险状况和发展前景,并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信用状况的客户量身定制适合的金融产品,既满足客户的融资需求,又能有效控制授信风险,需要银行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持续提高差异化服务能力。

第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分析难度较大,银行专业化人才相对欠缺。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行业众多,各类行业生产技术的专业性强,技术发展快速多变,行业技术因素对其市场表现、发展趋势、风险程度有着重要影响。从实践情况来看,商业银行内部专家队伍对新兴产业技术方面的了解和掌握尚不深入,专业化人才相对欠缺,大部分信贷人员由于专业所限,在对新兴产业研究分析时面临一定的专业壁垒,对行业发展的前瞻性判断存在一定的难度,在客户调查、审查以及贷后管理工作中存在较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不利于对授信风险的把控,也影响新兴产业领域新业务、新产品的研究推广。

第四,传统业绩导向下,银行战略性新兴产业客户拓展动力不足。从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来看,贷款收益率和资产质量是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的两个重要的'绩效指标;从外部监管要求来看,监管部门对银行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有着严格的约束。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的特点,其授信风险较传统行业更高,授信环节需要银行投入调查研究的人工成本更多,中小型客户占比较高的客户结构导致单户信贷投放的规模效益与基础设施等传统行业相比缺乏优势。在业务发展和资产质量控制的现实压力下,商业银行往往更加偏好传统行业,对新兴行业客户的拓展动力不足。

几点建议。

实施差异化授信政策,优化授信准入标准在授信政策和制度层面,商业银行应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研究制定科学的授信政策和风险评价模型,优化客户准入标准,提高授信政策和风险评价模型的适用性。针对不同的细分行业,结合行业成熟度、发展趋势和风险状况,制定细化的授信准入标准,实施差异化的授信策略。

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基础、产业特色、资源禀赋,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地区,制定区域性授信政策,因地制宜地支持新兴产业特色区域发展。优化、细化客户风险评价模型,加强对细分行业客户财务指标水平的分析,设置合理的财务指标评分参考值;在评价因素中引入并适度提高行业技术评价权重、行业及客户成长性权重等,提高对高技术性和高成长性客户的支持力度。完善产品体系,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客户,根据客户的融资需求和还款能力,研究开发全方位和全生命周期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传统信贷产品重点支持处于行业成熟期、综合收益还款能力较强的客户,围绕客户生产经营周转、项目投资等需求,提供流动资金贷款、贸易融资、固定资产贷款、并购贷款等产品,以及资金归集、结算、公司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

对于处于行业导入期、经营起步期的客户,可开展委托贷款、担保贷款,并加强投贷联动业务的推广,开展产业基金合作。对于上下游合作关系稳定的中小企业客户,可围绕核心企业开展保理、应收账款质押等供应链融资业务。研究探索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作为担保物的新型担保方式,引入具备市场需求和可转让性的优质无形资产作为担保物,加强对新型担保物价值评估方法的研究,拓宽中小企业担保物范围。加强对新兴行业的研判,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战略性新兴行业运行的复杂多变性和风险程度有别于传统行业,商业银行应加大对新兴行业的研究力度,提高对新兴行业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一是提升专业分析能力。加深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领域核心知识和技术的理解,夯实研究工作基础;加强对新兴行业的前瞻性研究,深入掌握行业市场运行、技术发展趋势,准确把握行业风险状况。

二是着力降低信息不对称影响。针对新兴产业生产技术和经营流程相对复杂,经营、财务信息获取和甄别难度较大的问题,充分利用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多种平台广泛收集行业信息,加强比较分析和实践经验积累,提高调查技术水平和风险识别能力。

三是加强风险预警。密切关注国家政策、产业政策动向,跟踪研判行业发展趋势、市场形势、技术升级创新,对企业竞争环境和经营财务的变化做好跟踪预警。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打造专业化团队与传统行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服务需求对银行的经营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兴行业金融产品创新、信贷调查、风险评价、授信管理等方面,需要银行具备更强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经验。

三是与专业机构合作,聘请外部专家建立专家智库,协助开展业务咨询。

商业银行应注重新兴产业专业化团队的稳定性和吸引力,提升岗位价值,更大程度的发挥专业团队的研究和服务能力。优化考核标准,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业务的开展有助于银行的转型升级和长远发展,在为银行获得现实收益的同时,很大程度上也为银行的未来收益作出了贡献。银行内部考核标准应充分考虑新兴产业相关业务的跨期效益,调整新兴产业信贷规模、ftp等指标,优化人员绩效考核标准,鼓励分支机构和信贷人员拓展新兴业务。同时,建议监管部门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制定差别化的监管政策,适度提高新兴产业不良贷款容忍度,对信贷人员开展尽职免责认定,提高银行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积极性。加强银政企合作,共同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商业银行应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合作,为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三是银行与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合作建立战略性新兴行业信息共享平台,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和行业信息公开性,加强金融科技的应用,增强银行信息分析能力和风险识别预警能力,降低信息不对称影响,打造健康良好的融资环境。

战略支持协议书如何写篇六

摘要:利用经济计量模型测算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学生就业的关联效应,并对产业发展的就业扩张空间进行估算;通过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提出发展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对策。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根据教育部统计,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继续攀升,高达749万。与此同时,一方面,经济增速放缓,受到自身技术结构的制约,产业的大学生就业吸纳效应无法充分释放;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影响了大学生就业质量。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知识高度密集型产业,对人力资源的依赖性较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促进当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会带来就业结构的调整,具体表现在各层次劳动力需求比例会不断变化,高技能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会不断提升。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刚刚起步,对高素质专业人才需求量相当大,而专业人才主要来源于大学毕业生。因此本文基于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互动效应的认识,从大学生就业的角度,探讨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大学生就业效应。

1、产业发展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2010年浙江省确定了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自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不断推动浙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其中产业产值占浙江省gdp比重持续增长,由2010年的32.46%增长到2014年的48.92%,年均增幅近25%。2014年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为3073亿元,占省规上工业增加值的24.50%,比2013年提高了1.05个百分点。

2、产业综合经济效益持续改善。

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重推动重大技术突破和增强核心竞争力,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持续向好。2014年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6万亿元,占全省规上工业的24.60%,同比增长5.31%,增幅高于全省规上工业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2014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利税总额1001.35亿元,同比增长9.32%,增幅比规上工业平均增速高4.3个百分点。

3、产业集聚特色开始显现。

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呈现集群、集聚发展的态势,产业链不断完善,区域特色逐步凸显。其中杭州的发展特色和优势是信息软件产业,拥有包括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核心区―杭州高新软件园在内的27个特色软件园及公共服务平台。新能源产业是嘉兴发展最快和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中节能嘉兴产业园、海宁光伏产业基地、海盐秦山核电关联产业园已成为省内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和国内重要的led产业基地。宁波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优越的区位条件,重点发展海洋高技术装备、海洋生物育种及健康养殖两大优势海洋高技术产业,抢占了海洋高技术产业制高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产业,具有高技术知识密集型的特征,因此对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高等教育人才资源具有强烈的依赖性。为了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际人才需求,浙江省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新兴产业人才开发政策,并积极开辟毕业生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的新渠道,因此浙江大学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认知度以及向往度普遍较高。从2010-2014年,浙江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专以上就业人数逐年攀升,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也稳步增长,2014年该比重已经达到51.7%,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最佳平台。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效应分析。

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演变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历程上来看,技术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增长与专业知识型就业人员的需求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一方面,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人才的需求量都在提高;另一方面,从生产要素角度分析,人才投入的合理化增加,必然会反哺于产业,使产业发展得到提升。本文利用eviews8.0统计软件,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学生就业是否真正存在相关性,推算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大学生就业的实际吸纳能力,为减少时间序列中的异方差现象对模型的影响,本文对模型中的变量进行了对数化处理:从回归结果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与大学生就业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正向相关性,产业工业总产值每增加1%亿元,大学生就业人数可增加0.76%。由此可见,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较高的大学生就业吸纳潜力。但是从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来看,由于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较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欠缺,产业集聚度不高,制约了对大学生就业的吸纳能力。同时因为高校专业设置较为滞后,导致专业对口的大学毕业生供给量不足,从而影响了产业的大学生就业效应的进一步释放。

1、产业规模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通过前文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性分析可知,代表产业规模的指标―――工业总产值与大学生就业呈正向关系,因此一定时期内,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较强劲的扩张势头必会带来大学生就业的增加。产业规模的扩张与大学生就业之间存在持续的协同发展效应。目前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的扩大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率还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现有产业规模扩张的有效扩张,能最充分释放对大学生就业的正向影响效应。

2、产业集聚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集聚发展载体,产业集聚的外部经济性能有效提升人才聚集效应,对大学生就业具有积极影响。本文利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测算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该指数是某一市场上最大的50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之和,能较好地测评产业市场集聚度。

3、高等教育体制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在中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下,高校缺乏招生和专业设置自主权,无法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抑或在可以进行专业调整时,因为缺乏对就业形势科学的论证和中长期预测,导致专业调整对市场反应失当。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很多高校延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内容更新难以与时俱进。这种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学以致用的专业技能,无法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专业技能人力资源的需求,从而影响了产业对大学生就业的吸纳力度。

三、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大学生就业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效应,是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渠道。要充分释放产业的大学生就业效应,还需做到以下四点:一是进一步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健全产业投资、融资的风险规避机制,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资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而拓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空间,加快产业规模化发展;二是要破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而不聚”的局面。以产业技术路线图来集聚产业的高端资源,以产业战略联盟来提升集聚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链高端的控制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产业集聚创新网络,推进创新型产业集聚模式的建立,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化发展步伐;三是政府除了要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还要创新产业扶持政策。首先,创新财政资金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其次要帮助企业创造市场需求,采取由单一的供给侧向需求侧与供给侧并行的双向激励政策,从而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拉动力;四是高校要定期进行市场调研,有效预测市场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把握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变化的关系,及时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高校还要改革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诱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叶生新.基于竞合战略的战略性新兴中小企业发展路径探析[j].改革与战略,2014(12)。

[2]庞诚,王福鑫,戈逸秋.战略性新兴产业视域下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4)。

[3]刘艳.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变动的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3(2)。

战略支持协议书如何写篇七

摘要:利用经济计量模型测算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学生就业的关联效应,并对产业发展的就业扩张空间进行估算;通过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提出发展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对策。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根据教育部统计,20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继续攀升,高达749万。与此同时,一方面,经济增速放缓,受到自身技术结构的制约,产业的大学生就业吸纳效应无法充分释放;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影响了大学生就业质量。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知识高度密集型产业,对人力资源的依赖性较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促进当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会带来就业结构的调整,具体表现在各层次劳动力需求比例会不断变化,高技能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会不断提升。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刚刚起步,对高素质专业人才需求量相当大,而专业人才主要来源于大学毕业生。因此本文基于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互动效应的认识,从大学生就业的角度,探讨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大学生就业效应。

1、产业发展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浙江省确定了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自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不断推动浙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其中产业产值占浙江省gdp比重持续增长,由20的32.46%增长到的48.92%,年均增幅近25%。20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为3073亿元,占省规上工业增加值的24.50%,比提高了1.05个百分点。

2、产业综合经济效益持续改善。

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重推动重大技术突破和增强核心竞争力,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持续向好。年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6万亿元,占全省规上工业的24.60%,同比增长5.31%,增幅高于全省规上工业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2014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利税总额1001.35亿元,同比增长9.32%,增幅比规上工业平均增速高4.3个百分点。

3、产业集聚特色开始显现。

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呈现集群、集聚发展的态势,产业链不断完善,区域特色逐步凸显。其中杭州的发展特色和优势是信息软件产业,拥有包括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核心区―杭州高新软件园在内的27个特色软件园及公共服务平台。新能源产业是嘉兴发展最快和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中节能嘉兴产业园、海宁光伏产业基地、海盐秦山核电关联产业园已成为省内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和国内重要的led产业基地。宁波利用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优越的区位条件,重点发展海洋高技术装备、海洋生物育种及健康养殖两大优势海洋高技术产业,抢占了海洋高技术产业制高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产业,具有高技术知识密集型的特征,因此对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高等教育人才资源具有强烈的依赖性。为了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际人才需求,浙江省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新兴产业人才开发政策,并积极开辟毕业生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的新渠道,因此浙江大学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认知度以及向往度普遍较高。从-2014年,浙江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专以上就业人数逐年攀升,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也稳步增长,2014年该比重已经达到51.7%,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最佳平台。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效应分析。

从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演变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历程上来看,技术知识密集型的新兴产业增长与专业知识型就业人员的需求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一方面,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人才的需求量都在提高;另一方面,从生产要素角度分析,人才投入的合理化增加,必然会反哺于产业,使产业发展得到提升。本文利用eviews8.0统计软件,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学生就业是否真正存在相关性,推算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大学生就业的实际吸纳能力,为减少时间序列中的异方差现象对模型的影响,本文对模型中的变量进行了对数化处理:从回归结果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与大学生就业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正向相关性,产业工业总产值每增加1%亿元,大学生就业人数可增加0.76%。由此可见,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较高的大学生就业吸纳潜力。但是从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来看,由于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较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欠缺,产业集聚度不高,制约了对大学生就业的吸纳能力。同时因为高校专业设置较为滞后,导致专业对口的大学毕业生供给量不足,从而影响了产业的大学生就业效应的进一步释放。

1、产业规模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通过前文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性分析可知,代表产业规模的指标―――工业总产值与大学生就业呈正向关系,因此一定时期内,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较强劲的扩张势头必会带来大学生就业的增加。产业规模的扩张与大学生就业之间存在持续的协同发展效应。目前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的扩大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率还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现有产业规模扩张的有效扩张,能最充分释放对大学生就业的正向影响效应。

2、产业集聚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集聚发展载体,产业集聚的外部经济性能有效提升人才聚集效应,对大学生就业具有积极影响。本文利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测算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该指数是某一市场上最大的50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之和,能较好地测评产业市场集聚度。

3、高等教育体制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在中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下,高校缺乏招生和专业设置自主权,无法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抑或在可以进行专业调整时,因为缺乏对就业形势科学的论证和中长期预测,导致专业调整对市场反应失当。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很多高校延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内容更新难以与时俱进。这种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学以致用的专业技能,无法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专业技能人力资源的需求,从而影响了产业对大学生就业的吸纳力度。

三、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大学生就业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效应,是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和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渠道。要充分释放产业的大学生就业效应,还需做到以下四点:一是进一步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健全产业投资、融资的风险规避机制,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资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而拓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空间,加快产业规模化发展;二是要破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而不聚”的局面。以产业技术路线图来集聚产业的高端资源,以产业战略联盟来提升集聚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链高端的控制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产业集聚创新网络,推进创新型产业集聚模式的建立,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化发展步伐;三是政府除了要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还要创新产业扶持政策。首先,创新财政资金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其次要帮助企业创造市场需求,采取由单一的供给侧向需求侧与供给侧并行的双向激励政策,从而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拉动力;四是高校要定期进行市场调研,有效预测市场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把握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变化的关系,及时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高校还要改革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诱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叶生新.基于竞合战略的战略性新兴中小企业发展路径探析[j].改革与战略,2014(12)。

[2]庞诚,王福鑫,戈逸秋.战略性新兴产业视域下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4)。

[3]刘艳.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变动的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

战略支持协议书如何写篇八

10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为未来经济发展找到了新的引擎,又为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作为七个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产业。

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特征来看,它与我国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和发展模式之间存在一系列的契合之处。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选择。截至目前,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杭州、南京、武汉、成都、大连、青岛、合肥、苏州、宁波在内的至少200个国内城市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构想和目标。这些城市真正成为创新型城市还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如何提高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并带动文化创新、服务创新?首当其冲还是应该从城市的产业着手,发展核心产业,顺应时代要求和国家的产业政策。如何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从何而来?本文将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视角探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

战略支持协议书如何写篇九

[提要]经济新常态给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基于swot分析,全面地概括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基地建设的优势与劣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swot分析;集聚发展基地。

一、引言。

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传统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小,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聚集产业基地已为成皖江城市带为促进经济转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冯德连研究发现产业集群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战略,并分析了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范晓莉测算了我国29个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聚集程度和发展水平,并对其影响因素和区域差异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张晴分别探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发现区域经济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刘满凤和王小明从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调发展的视角,提出了两者协同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也有学者从产业创新的角度探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能力测度、评价、演化进程和驱动力。从已有文献来看,学者们从多角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基地建设的研究却十分鲜见。为此,本文基于swot分析,全面分析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地建设的优势与劣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基地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皖江城市带示范区概况。2010年1月,随着国务院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正式成为国家级示范区。这也是当前全国唯一的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有利于安徽省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对于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安庆市、滁州市、池州市、铜陵市、宣城市和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共9市,共59个县(市、区)。并从各市县产业现状、资源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考虑,提出了构建“一轴双核两翼”的产业空间格局构想,其中“一轴”包括安庆市、池州市、铜陵市、芜湖市、马鞍山市,“双核”指合肥市和芜湖市,“两翼”包括滁州市和宣城市。以为例,皖江城市带面积和人口分别仅占全省比重的54.25%和44.57%,但gdp却高达16,385.55亿元,占全省gdp的67.94%,相比于其他非皖江城市带城市,占据绝对优势。

(二)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皖江城市带充分利用承接产业转移优势,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在产值达到9,725亿元,占全省78%。各地级市发展情况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2012~20间皖江城市带各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在不断增加,但各市间差异明显。产值排在前三位的一直是合肥市、芜湖市和铜陵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排名第二位的芜湖市与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差距在逐渐拉大,合肥市首位优势在不断提升。排名后三位的是池州市、安庆市和宣城市,特别是池州市,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仅为123亿元,只为同期合肥市产值的3.42%。从战略新兴性产业占gdp比重来看,随着时间推移在不断上升,上升最快的宣城市从的21.93%上升至2017年的50.5%,上升最慢的池州市从20的13.43上升到2017年的19.46%;从所占gdp比例差异来看,2017年铜陵市的战略新兴产业占gdp比重高达82.42,而同期最低的池州市只有19.46%,差距明显。

(三)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基地建设现状分析。安徽省发改委的数据显示,目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包括新型显示、智能语音等16个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和两个实验基地。各地级市基地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基地主要分布在合肥市和芜湖市,两市共有10个基地,占皖江城市带基地总数超过50%,其他几个地级市基本上只有一个基地。从各地市战略性产业选择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存在比较严重的产业同构问题,在功能定位上有相当大的相似性,存在着盲目重复投资、产业分工受限和产业规模效应无法发挥等问题。

(一)优势分析。

1、地理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皖江城市带在地理位置上位于中部地区核心地带,连接长江中游地区和下游发达省份,与江浙沪等沿海经济发达省市在经济上存在较强的互补性,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的重要交汇地带,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皖江城市带交通便利,邻近长江黄金水道,长江沿岸分布有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等大型港口,可常年停靠万吨级以上船舶,水运十分发达。陆路交通方面,京沪、京九、宁西铁路穿境而过,并拥有合肥-武汉、合肥-南京及合福高铁,合铜黄、合宁等多条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构成了陆路、水路和航空为主的立体化交通系统。特别是近年来基础实施的不断完善,为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基地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2、自然资源丰富。皖江城市带年均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雨水充沛,湖泊河流众多,水资源充足,大部分地区环境状况较好,环境承载力较强。境内矿产种类较多,铁矿、铜矿等金属矿产及明矾石、石灰石等非金属矿产储量也较为丰富,铜陵和马鞍山分别是全国著名的铜工业基地和钢铁基地。芜湖的海螺水泥和铜陵的电解铜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一。

3、科教资源丰富,人力资源雄厚。皖江城市带科教实力较强,特别是省会城市合肥,在20世纪80年代就定位为我国重要科教基地,拥有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各类高校60多所,拥有两院院士60多人和各类研究机构400多个,各类科技人员40多万人。在职业教育方面,皖江城市带也位居中部各省前列。雄厚的人力资源为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基地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

(二)劣势分析。

1、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近年来,皖江城市带经济虽快速增长,但因经济基础较差,经济总量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仍然比较小。区域经济外向性偏低,各市间经济关联性较弱、经济结构单一。同时,各市间经济发展也不平衡,皖江城市带双核城市之一的合肥市,2017年gdp达到7,000亿元,而同期池州市只有630亿元,仅为合肥市的8.76%,城市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是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基地建设的不利因素。

2、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仍存在“资源依赖性产业多,高科技产业少;传统产业多,战略性新兴产业少;第一、第二产业比重高,第三产业比重低”等问题。同时,区域内产品结结构也不合理,一方面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实力较弱,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中低档装备产品生产能力过剩;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缓慢,总体规模小、比重低,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还不十分显著,这些都会对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3、行政壁垒严重,资源配置不合理。皖江城市带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但地方政府并未完全退出市场。行政分割和地方保护仍然严重,使劳动力、土地、资金等无法实现市场自由流动,严重限制了经济区资源优化配置。这种行政分割和体制壁垒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基地建设产生障碍。

(三)机遇分析。

1、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变化。当前,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轻工原料产品和重化工产品开始采用先进技术;第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内产业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第三,供给侧改革下,以节能降耗、增加品种和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原材料产品的结构不断改变。同时,消费结构也在快速变化,主要体现在消费结构的多元化,新兴消费与传统消费并存。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保健、人工智能、教育文化娱乐、交通通讯等产业消费比重不断上升,在客观上成为了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基地建设的助推器。

2、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为提升国家竞争力和占领科技制高点,创新战略已经提升为国家重大战略。创新战略就是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我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点,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激发自主创新精神,改善自主创新的体制环境。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基地的建设顺应创新型国家战略。

(四)挑战分析。

1、核心技术引进壁垒坚厚。当前,大量核心技术仍牢牢地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发达国家处于整个产业链的最上端,对向外转移高端核心技术实行严格控制,特别是对我国进行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上的封锁更为严格,将大量关键核心技术列为对我国技术引进的“禁区”。随着在我国投资的外商企业以独资方式投资的企业逐渐增多,技术外溢效应不断下降,通过同国外企业合资的方式来获取国外技术越来越难。发达国家向我国及皖江城市带输出核心技术的高门槛,对利用技术外援来促进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基地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2、区域竞争愈演愈烈。我国经济增长引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越来越高。此外,山东半岛、长江中游、成渝和关中等城市群,江淮地区、吉林中部、北部等地区虽比不上三大城市群,但随着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具有很强竞争力的新城市群。以上述城市群相比,皖江城市带在招商引资、技术转化、人才引进、市场竞争方面并不占优势,给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基地建设带来巨大挑战。综合来看,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基地建设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在基地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认清皖江城市带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既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骄傲自大、盲目乐观,要牢牢把握时代赋予的良好发展机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扬长避短,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大力推进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基地建设。

(一)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品牌宣传。以区域内大中型企业为龙头,鼓励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通过财税优惠、研发补贴政策支持企业创新研发,实现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支持企业参与国家、国际标准制定。同时,加强企业产品品牌的宣传力度,注重区域内品牌建设,打造以现有不同特色产业为基础的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地。

(二)避免产业结构趋同与重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聚集有利于区域竞争力的提升,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优势品牌塑造。同时,各地区、各产业明确各自的市场定位有优势,取长补短,大力培育和发展具有各自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产品,有利于开展错位竞争。

(三)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要建设好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基地,人才是关键。第一,各级政府要着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集聚计划”,积极引导优秀人才集聚,对区域内重点企业引进人才提供“绿色通道”,简化办事手续,提高工作效率,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提供高效优质的人事人才服务;第二,要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完善人才与项目相结合的引进机制,鼓励相关企业采取咨询、技术入股、兼职、人才租赁等方式引进优秀人才;第三,完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立人才培育和孵化基地,鼓励国内外优秀人才在区域内自主就业、创业。

主要参考文献:

[1]冯德连.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4(6).

[2]范晓莉,黄凌翔,卢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7(14).

[3]张晴.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关系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7(12).

[4]刘满凤,李昕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互动发展的计量验证[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4).

[5]王小明.区域传统优势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4).

[6]曹兴,张伟,张云.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测度与评价[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7]李巍,郗永勤.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系统协同度的测度[j].统计与决策,2017(2).

战略支持协议书如何写篇十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了未来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的方向,不仅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作用,还是抑制通货膨胀的新生力量(徐炜哲,2011)。当前,镇江市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制造、海洋工程等“五+x”新兴产业发展格局,有力地支持了技术升级、产业转型,税源、税基企业量质齐升,税赋贡献能力不断提高,潜力不断增强。2010年1至9月镇江市规模工业新兴产业实现利税总额82.6亿元,同比增长63.6%,增幅高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25.9%。

一、支撑镇江市新兴产业税赋贡献能力不断提高的原因分析。

《镇江市五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于2010年7月23日正式发布施行,明确了发展目标:到五大新兴产业的销售规模比增长7倍。新兴产业发展配套政策也将陆续出台,包括:《关于加快全市新兴产业的扶持激励政策实施细则》、《关于认定新兴产业科技研发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通知》等。目前,镇江市设立并安排了26个新兴产业科技专项,将有力地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

2、新兴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并不断壮大。

镇江市五大新兴产业逐步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良好态势,成为带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助推器”。2010年新兴产业销售收入1058.3亿元,同比增长46.1%,增幅高于全市工业平均增长13.8%,对全市工业的增长贡献率超过三分之一;新兴产业项目持续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倍增目标,全年达518.24亿元,同比增长129.6%。以多晶硅和薄膜太阳能及风力发电产业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链已形成;新材料产业中恒神碳纤维、中亚玻纤等一批国内、国际技术领先项目陆续建成;软件业、服务外包等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

3、区域发展加大规划力度,纷纷明确重点新兴产业。

镇江市规划和确定了“五十x”的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和方向,并着力打造了几大特色产业园区,如扬中光伏产业园、京口海洋工程产业基地、丹阳新材料产业基地等。七个辖市区也针对各自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明确了重点新兴产业,如:丹阳市重点发展高新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四大新兴产业等。

二、当前镇江市新兴产业税赋贡献能力瓶颈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被寄予推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实现经济下一轮增长的厚望,然而作为产业的新生力量,其发展也面临诸多瓶颈。

1、企业总体规模偏小。

企业总体规模偏小,“航母型”企业严重缺乏,龙头效应有待进一步放大。如何坚持产业化的发展理念,切实搞好龙头企业(项目)产业链延伸配套服务工作,努力做到“建设一个龙头,带动一条产业链,构建一支新的经济增长支柱”显得尤为重要。

2、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

高层次技术、管理人员缺乏,研发经费不足,使得新兴产业在核心技术研发上,自主创新能力仍较薄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间的产学研联合互动不强,许多产业只是低水平、简单地重复、集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研发链。当前,镇江市新兴产业技术标准数量、自主品牌和专利的拥有数偏少,发明专利数偏少,多数专利仍为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

3、人才缺乏制约矛盾突出。

一是新兴产业中的人才以及高端领军人才明显不足,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二是人才的集聚效应偏低。人才难觅、人才难留,“引得进”和“留得住”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两难”问题。

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在相互作用中关系的转变,可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的时间逻辑上划分为双峰逼近、协调发展和良币驱劣币三个阶段;在空间逻辑上包括产业要素的耦合、产业结构的耦合、产业布局的耦合、产业制度的耦合,双峰逼近阶段即目前产业的发展阶段(熊勇清,2010)。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是支撑经济增长的两个基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意味着对传统产业的简单替代,而是将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结合起来,获取协同效益: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多依赖于传统产业所形成的技术积累、制造能力、产业组织等基础的支撑;二是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制度变革,转变成为新兴产业、现代产业,比如汽车工业向新能源汽车发展;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产品技术和服务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比如节能环保产业为传统产业提供节能环保的装备产品技术。

目前,新兴产业已成为镇江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主力,20一季度预计镇江市五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90亿元,销售收入400亿元,分别占全部工业的43%和32%,分别比2010年底提高7%和5%。

1、自身的技术性风险。

一个产业的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形成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处于形成期,最大的特点是技术不确定性,不够成熟,一种技术可能很快被另一种技术所代替,且往往具有颠覆性。一个项目可能很快过时,盲目投资蕴涵着巨大的风险。

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大多企业规模偏小,研发能力不足,要大力发展产业联盟,建立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创新机制:一是让有竞争性的企业联合成立的联盟,解决一些共性技术问题;二是同一个产业链上的企业联合成立的联盟。而政府则在政策和资金上支持联盟,包括研发、产业化和示范等,不仅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也避免了一些技术上的风险。

战略支持协议书如何写篇十一

2010年10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为未来经济发展找到了新的引擎,又为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作为七个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产业。

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特征来看,它与我国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和发展模式之间存在一系列的契合之处。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选择。截至目前,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杭州、南京、武汉、成都、大连、青岛、合肥、苏州、宁波在内的至少200个国内城市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构想和目标。这些城市真正成为创新型城市还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如何提高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并带动文化创新、服务创新?首当其冲还是应该从城市的产业着手,发展核心产业,顺应时代要求和国家的产业政策。如何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动力机制从何而来?本文将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视角探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

战略支持协议书如何写篇十二

毕业论文是教学科研过程的一个环节,也是学业成绩考核和评定的一种重要方式。毕业论文的目的在于总结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全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并使他们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经济安全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突破口,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于新兴产业。在不同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不同的金融支持。本文以美国的新能源产业为例,研究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

关键词:美国新能源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七大战略产业;。

从研究现状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特征的界定尚无统一定论,许多专家学者根据自身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同理解有着不同的结论。11月3日,温总理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明确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即,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包含“战略性”及“新兴性”特征,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绝不是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这两类产业特点的简单加总,战略性产业的特征需要从更深的层次去考察和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有以下特征:1、战略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战略目标的体现。2、创新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3、导向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4、长远增长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需求前景广阔且长远。5、风险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有诸多的不确定性。6、动态可变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内容和领域不断更新。7、可持续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现了资源友好和环境友好的理念。

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产业的发展一般要经历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这四个阶段。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一个正式概念提出的时间还较短。在实践上,该产业现阶段还处于一个学步阶段。因此,本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正式提出作为起点,自该时间点至今,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处于开始发展的阶段,即“初期”,仅从产业发展周期的形成期和成长期两个阶段来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发展初期的具体分析如表1.1所示。

二、以美国新能源产业为例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的金融支持。

21世纪以来,美国政府开始将能源政策的重点从保障供给转向节能降耗、发展新的可再生能源。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政府更是认识到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性,将其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对新能源产业在形成期的金融支持。

1、美国政府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财政支持。

美国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美国财政对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资金支持增长了27%、87%和118%。,美国对新能源的财政支出达12.08亿美元。

2、美国政府提供税收优惠。

美国政府明确规定非营利性的科研机构免征各项税收;为企业鼓励技术研发投入,美国对企业的研发费用实行“费用扣除”和“减免所得税”的双重优惠。此外,《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对纳税人符合条件的用于可再生能源设备的制造、研发设备的安装、设备更新和产能扩大项目,都可按照设备费用的30%给予投资税抵免。

3、美国政府提供补贴。

20,美国政府对于生产可再生能源的企业或项目给予直接的补贴,补贴项目达5000个。美国各州政府也出台相应的补贴政策,加利福尼亚州2009年出台了强制光伏上网电价,对新型储能资源供应商提供每瓦2美元的补贴。

4、美国政府协助拓宽新能源企业融资渠道。

一方面,政府为新能源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例如,2009年,为满足新能源、智能电网和传输基础设施、燃料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融资需求,美国联邦政府对其提供60亿美元的贷款担保。另一方面,政府鼓励和引导风险投资机构进入新能源产业。政府相关机构出资组建风险投资机构,对新能源产业进行投资,起到了引导其他风险资本的作用。

(二)对新能源产业在成长期的金融支持。

1、传统银行体系金融支持。

美国以其发达的金融市场著称。其中,银行体系主要包括8000多家商业银行、储蓄与贷款银行和1700多家信用社。美国的银行体系对于新能源产业在成长期的融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摩根大通银行(jpmorganchasebank)共为可再生能源产业融资12亿美元,其提供的资金占风力发电总装机量资金额的16%。

2、证券市场金融支持。

美国的证券市场层次清晰,结构合理,能够从不同的层面上满足各类企业的融资需求。证券市场是新能源产业和环保产业的重要融资渠道。相应地,美国还拥有数量众多的金融中介机构,主要包括投资银行、金融控股公司、投资管理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公司信用等级评估机构等,它们都为新能源产业的融资提供了便利。

3、政府直接投资。

美国政府不仅对新能源产业贷款提供了大量的担保支持,美国政府还向新能源产业项目给予了大量直接投资。年,美国低碳技术的研发费用占美国能源部总预算的25%。未来内,美国政府在可再生、可替代能源方面的投入将达到1500亿美元。

4、风险投资。

除了政府扶持及传统的市场融资之外,还出现了许多新型的融资模式,如吸引风险投资资金(vc)等。但是,从总体上看,风险投资仍不是美国新能源产业融资的主要来源。以2010年为例,除了太阳能外,其他能源中的`风险投资都不及10亿美元。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国务院于2010年10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七大产业,即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新材料产业。

根据李媛在归纳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技术、需求、投资、市场规模这四个方面对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处的产业周期阶段进行的具体分析,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体处于形成阶段;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则基本处于成长阶段。具体分析如表3.1。

表3.1。

影响因素节能环保生物高端设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

技术成长成长形成成熟成长成长形成。

需求形成成长成长成长形成成长成长。

投资成长成长成长成长形成成长成长。

市场规模成长成长成长成长形成成长成长。

总结成长成长成长成长形成成长成长。

1、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金融支持。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体处于形成阶段,目前以研发创新为主,产业规模不大,但增长潜力较大,需要更有力的投入和政府扶植政策。主要有以下四方面:(1)完善财政补贴政策: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尚存在技术不成熟、生产规模小、单位成本高的问题,我国政府应继续加大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范围。(2)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在调整和完善新能源汽车的税收优惠政策的过程中,应坚持以间接优惠为主、直接优惠为辅的原则。(3)加大政府采购的力度:政府应制定鼓励优先购置国产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条款,同时,应出台更为明确的实施标准和操作细则,依照政府优先和强制采购的原则,积极支持单位优先采购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并逐年提高采购量。(4)拓宽新能源汽车融资渠道:在金融政策方面,鼓励建立以政府信用、投融资实体为平台,以新能源汽车企业债券发行为手段的创新性金融信贷体系。新能源汽车厂商可以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境内外上市、吸纳民间资本和自有资金积累等方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2、其他六大产业的金融支持。

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这六个产业目前处于成长阶段。这是由研发向产业化转换的关键时期,产业化取得一定进展,在关键技术创新方面也有一定突破。主要有以下金融支持策略:(1)加大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力度。首先,加大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的资金投放。其次,商业银行可针对企业不同特点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再次,商业银行对重点企业可采取银团贷款模式加大信贷支持。然后,积极创新担保方式,完善产业贷款担保机制。最后,加强对产业的信贷风险防范。(2)建立专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的政策性金融组织。第一,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第二,创建政策性投资开发专业公司。第三,创建政策性担保公司或保险公司。(3)组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与产业投资基金。(4)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引导作用,拓宽融资渠道。首先,充分利用主板市场融资,优先支持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企业上市融资。其次,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优先核准符合发展要求的企业和建设项目发行债券。再次,建立相关产业源创业板市场。最后,加快发展与产业技术开发相关的风险投资,建立风险投资机制。(5)推进与产业相关的金融资源创新,实现产业和金融创新的双赢。

综上,我国应根据格个产业在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金融支持策略,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3]张家睿.美国风险投资与技术进步、新兴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