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关于调查详情报告范文简短(优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06:38:15 页码:8
最新关于调查详情报告范文简短(优质8篇)
2023-11-21 06:38:15    小编:ZTFB

报告需要针对特定的受众,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在写报告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请同事或者专业人士进行审阅和意见的反馈,以改进报告的质量。报告的撰写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的过程。

关于调查详情报告范文简短篇一

市场容量是经济发展的客观原动力;企业效率是经济发展的主观原动力。

为了了解产品的市场潜力,还必须深入调查目前市场的容量和产品在当地的消费方式、消费增长情况。只要是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企业,生产出的产品是通过市场竞争消费的产品,这个产品在某一时刻的市场容量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推算出来的。

在常规市场容量调查中,普通消费品必须由消费者调查来进行,具体地应该了解当地市场的人口构成和消费习惯,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工资收入、文化程度、居住地点、价格标准、购买习惯、生活方式、购买动机和使用方法等内容。对于工业用户的产品,则应了解清楚有关行业、代表性企业规模、货源供应、存在问题、采购方法和企业负责人等。对中间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所需了解的情况基本与工业用户相同。

然而,常规的市场容量调查,调研时间周期比较长而且直接支出的费用是非常昂贵的。

掌握竞争对手情报,目的是为了做到知己知彼。当对自己产品的市场容量感到困惑的时候,不妨去了解竞争对手是否也有同样的困惑,试着了解竞争对手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1.从竞争对手销售数据以及竞争对手对自己产品市场占有率的评估。

2.从行业协会提供的产品市场容量情况。

3.从行业资深人士对产品市场容量的判断,发展趋势分析,

4.从自身企业产品销售数据与竞争企业产品销售数据对比。

不少工业行业有这样的特点,少数几家企业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比如空调压缩机,美芝、三菱电机、大金庆安、松下万宝、日立、海立、三星、lg、谷轮等十来家厂家占据了90%左右的市场份额。,某压缩机企业为了未来投资决策需要,设立了“家用空调压缩机市场容量预测调研项目”,经过严格认真筛选,选择了“利用竞争情报角度研究市场容量”的解决方案。

首先,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到10家厂家的近年不同系列产品的生产能力、生产量、销售量、主要客户的情况,计算出近年空调压缩机的行业总生产量、总销售量。

其次,通过深访行业协会和行业资深人士,了解空调行业的行业发展状况,如厂家数量、压缩机市场状况,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等等,验证主要竞争厂家产量是否占绝大部分比例。

再次,某压缩机企业使用自身销售数据与竞争厂家销售数据做比较,利用竞争厂家的市场占有比例,推算企业自身产品的市场占比,再推出市场容量,再次验证市场容量。

经过运用这种方式测算的市场容量结果,数据翔实,对某压缩机公司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对于行业企业较多,产品知名度低,品牌不集中的产品,按照以上方法,亦有可行之处。

首先,不管行业发展情况如何,在行业内必有发展较好、是行业内的标杆或者领先企业。通过研究行业内两至三家领先企业,分别了解各个企业他们的生产能力、生产量、销售量以及企业的运作模式,分别了解各个企业对自身产品市场占有率的评估标准,各自推算市场容量。

其次,通过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比较何种方式得出来的市场容量更接近。再者,通过深访行业资深人士,预判行业发展趋势。

再次,通过企业自身销售数据与行业领先企业销售数据对比,明白自身企业在行业中所处位置。

提高销售额,提高市场占有率,这是企业经营永恒不变的主旋律,通过这样的市场容量调查,亦为企业策略提供支持。

关于调查详情报告范文简短篇二

大盘是什么?大盘是摸不到顶探不到底的天堂和地狱。

谁能笑傲股市精准预测大盘?只有传说中的高手、讳深么测的机构。你能相信一个没看过k线图、一个股市小散能3次精准预测股市大盘底部吗?我想没有人相信。就连他自己――一3次预测大底成功的笔者本人现在都不敢相信。但是3次预测的精准巧合让我感到一种先知先觉的兴奋不得不一吐为快。

我预测的的三次大底(上证综指)分别是:

2008年5月份,大盘3000多点时,预测大盘可能跌倒1500点,但不会跌破1500点。

2009年7月底,大盘3000多点时,预测大盘在下半年将跌到2600点,不会更低。

2010年1月份,大盘3000多点,预测大盘上半年将跌到2500点,如果悲观一点甚至会到2300点,但到2300点的可能性不大。

现实是:2008年大底1664.93点,2009年下半年2639.76点,2010年上半年至今日已经到2665.81点,即使不到2500点,这种预测结果也不算是失败的结果。

因此,我有理由为自己的巧合的精准预测暗自欣喜。

也许有人会认为我是马后炮的自吹自擂,好在我不是股票分析师也不是职业股票投资人,甚至不是合格的小散,所以没必要瞎编乱造。我只是觉得预测股票大盘的过程和搞策划时分析消费者群体心理的过程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拿来炫耀一下。

股指就是股民的群体心情指数。

指数的高低就是股民群体对指数的购买意愿。

虽然不知道具体的个股究竟会有什么变化,但是大盘的指数涨跌还是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发现股指就像是股民的群体心情指数。股指越涨心情越好,股指跌心情就坏。股指疯狂心情就疯狂。同样心情好股指也可能会涨心情疯狂股指也会疯狂。一个股民买的是具体的股票,一群股民其实买的就是指数。指数的高低就是股民群体的购买意愿。

虽然我还不知道有k线图,但从老婆嘴里和网上能够知道最近的指数是涨了还是跌了。自从老婆进入股市,指数就一直是跌的。我慢慢知道了2007年的股市疯狂,股指最高到6124点,也知道了05年最低998点。

俗话说:捧得越高跌得越狠。从消费心理的角度看,如果一个人对某个商品的期望值越高,如果产品的实际价值感受距离期望较远时,消费者会对产品的实际价值产生强烈怀疑,从而产生的贬值心理就越强。就像历史上有人炒作兰花,炒作群体疯狂时,不理智行为能把一株兰花炒成一幢房子的价格。但当这种疯狂行为到极限时受到打击,就会出现崩溃式的下跌。这种下跌过程很可能是一种直线式下跌,由于部分机会主义者会在下跌的某个时段采取抄底行为,但改变不了整个趋势。因此在2008年初我觉得股市大盘很可能会跌的很低。

2008我为什么预测1500点。

由于我对股市并不了解,我只是单纯从数字意义上分析下跌可能到达的位置。我认为从最低的的998到6000,这个数字中间位置应该是3500点。这个位置应该是一个理智的下跌位置。但是因为是疯狂上涨后的下跌,因此这种下跌会带有一种恐惧性。因此3500点不可能扛住这种恐惧。那究竟会跌到多少?我在营销策划中对产品价格定位时,除了产品成本考虑外,一般遵从两个原则:一个是同比,就是根据产品品质定位在同类产品中的价格位置;一个是整数差,就是产品定价范围确定后,会在这个证书区间里选择向上或向下的零头。在股指下跌空间预测时我考虑到05年到998点,很早以前还有更低点。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觉得这次的最低点应该比以前要高。因此同比我认为最低点应该在1000点以上。在3500点和1000点之间,有3000、2500、2000、1500点四个关键位。根据中国人的习惯,整数位一般都是一个等级价位。就像买房子,2000元1平、3000元1平、5000元1平、1万元1平、2万元1平会成为明显的住房等级。究竟哪个整数关口的支撑力更强?我首先排除了2500和3000点。对于2000点能不能撑住,我开始并没有什么感觉。有一次在闲聊时,正好有个小股民聊到指数,他对于2000点抱有很大希望。我当时就觉得有问题,这一点的确是凭感觉的,我觉得很多事情应该是少数人才能发现,小股民的意愿很可能代表大部分人的意愿。股市既然是有赌博性质,那么大部分人的想法可能就是错误的。因此我确定2008年的大底应该在1500到2000之间,靠近1500但不可能破1500点。我现在还记得当我说出1500点时,那个股民怀疑的眼光,因为只是我为数不多一次同别人交流股票的问题。

关于调查详情报告范文简短篇三

作为一名情报调查员,我有幸参加了一次为期一周的情报调查培训。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情报搜集和研究的技巧和方法,也深刻体会到了情报调查的重要性。下面,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感受与认识。

在培训的第一天,我意识到情报调查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培训师带领我们了解了情报调查的基本概念、工作流程和工具。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训练,我们学会了如何从各种渠道收集情报、整理、分析和评估信息的方法。我们还了解到情报调查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明白了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这一切让我深刻认识到情报调查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第三段:实践与收获。

在培训的后几天,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践训练,通过模拟情报搜集和研究的场景,提高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不同的情报来源,包括公开信息、社交媒体、人际关系等,开展情报搜集工作。我们还掌握了情报信息整理和分析的方法,提高了判断力和决策能力。通过模拟案例的讨论和分析,我们学会了快速抓住关键点、排除干扰,并做出准确、客观的结论。这些实践训练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技能,还增强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应急应变能力。

第四段:思考与反思。

通过这一周的培训,我深刻认识到情报调查工作的责任和敏感性。情报信息的准确性和保密性是情报调查员最重要的核心要求。我们要时刻保持警觉,严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确保情报搜集和使用的合法合规。同时,情报调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于决策和行动的有效性至关重要,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做到信息收集、整理、分析、评估的全面和客观。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我们还需要培养自己的判断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应对各种复杂和变态的情报调查任务。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

总的来说,这次情报调查培训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培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情报调查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还培养了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意识。我深刻认识到情报调查的重要性和挑战性,并明确了自己在这个领域的发展方向。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情报调查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注:以上文字只供参考,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关于调查详情报告范文简短篇四

第一段:介绍情报调查培训的背景和目的(100字)。

情报调查培训是为了提高情报调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搜集、分析和利用各种情报信息,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我参加了一次为期一周的情报调查培训,下面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课程内容和培训方式(200字)。

培训课程主要包括情报调查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情报收集和分析技巧以及情报利用和传播等方面的内容。培训采用了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形式,使学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第三段:收获和启发(300字)。

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认识到情报调查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情报调查不仅仅是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更包括对信息的分析和利用。我们要学会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情报,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培训还强调了情报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使我更加明白情报工作的敏感性和必要性。

第四段:遇到的困难和反思(300字)。

在培训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首先是信息的海量和短期记忆的压力,需要我们在有限时间内收集和整理大量信息。其次是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判断,有时信息来源不确定,需要经过多方考证。在实践中,我也发现自己在分析和利用情报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

第五段:对未来的展望和总结(200字)。

这次情报调查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质,也增强了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情报调查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我会继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国家和社会的安全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经验和体会,能够帮助更多有兴趣从事情报调查工作的人,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总结:这次情报调查培训既是一次知识的充实,又是一次锻炼和成长的机会。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还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同行。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为情报调查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我也期待着未来的合作和交流,相信情报调查这个行业会越来越好。

(总字数:1200字)。

关于调查详情报告范文简短篇五

调查地点:全国。

调查时间:20xx年。

被访者:城镇居民。

调查机构:国家xxx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

报告内容:%家庭已经购房,户均万元随着国家房改力度加大,我国城镇居民已形成掏钱买房住的观念,超过半数居民已购买了住房。

在购房家庭中,户均购房金额万元,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收入的倍。其中购房改房的家庭占%,户均购房金额万元;购商品房的家庭占%,户均购房金额万元;购买其它住房的家庭占%,户均购房金额万元。户均购房金额小于1万元的家庭占购房家庭总数的%,户均购房金额1至3万元的家庭占%。%家庭住房产权归己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已初步构建起了住房新体制基本框架。

它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住房产权形式,形成了以居民自主产权为主、多个产权形式并存的格局。

户均使用面积52平方米住房面积是衡量居住水平的重要指标,从实际使用面积来看,户均小于20平方米的家庭占总调查户的%;户均20-40平方米的家庭占%;户均40-60平方米的家庭占%;户均60-80平方米的家庭占%;户均80-100平方米的家庭占%;户均10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占%。

关于调查详情报告范文简短篇六

情报调查培训是一种提高个人情报调查技能的培训课程。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情报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通过参加情报调查培训,可以提高个人的情报收集和分析能力,帮助个人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情报环境。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情报调查培训中所获得的心得体会。

情报调查培训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和方法。首先,我们学习了情报调查的理论知识,包括情报来源、收集方法和分析技巧等。其次,我们进行了实际操作,学习了情报收集的实践技巧和调查方法。这其中包括了如何进行有效的访谈和采访,如何分析和整理收集到的信息等。最后,我们还学习了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在情报调查中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通过这些学习,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情报调查的知识和技能。

第三段:我的收获和成长。

通过参加情报调查培训,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首先,我学会了如何从众多的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情报。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往往面对海量的信息,而关键是能够找到有关键价值的信息。其次,我学会了如何有效地分析和整理信息。在情报调查中,信息的整理和分析非常关键,只有通过系统性和综合性的整理和分析,才能得出准确可靠的结论。最后,我也体会到了合作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在情报调查中,往往需要和他人一起工作,共同收集和分析信息,并形成综合的情报报告。只有通过良好的合作和团队配合,才能提高情报调查的效率和准确性。

情报调查培训对个人和组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个人来说,情报调查培训可以提高个人的情报工作能力,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对于组织来说,情报调查培训可以提高组织对于市场和竞争环境的了解,为组织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情报调查培训还可以帮助组织预测和应对潜在的风险和挑战。

第五段:总结和展望。

通过参加情报调查培训,我不仅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些都将为我未来的工作和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我相信,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情报环境下,持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情报调查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个人的情报调查技能,使自己在情报领域更加出色。我也期待着将来能够将所学所得与他人分享,为更多的人带来帮助和价值。

关于调查详情报告范文简短篇七

膳食调查是营养调查的内容之一,通过本实验,掌握最基本的膳食计算方法,学习如何评价膳食的合理性,并提出建议。

膳食调查有称重法、查帐法、回顾询问法(24h个人膳食询问法)、化学分析法。本实验采用24h个人膳食回顾询问法,对大学生膳食进行计算评价。

第一步:以个人为单位记录调查表,可以是自己或某个同学,收集摄食资料,要。

求不少于5天(节、假日应除开)。每日应有早、中、晚餐,少数同学还有三餐以外的零食,也应计算在内。

第二步:依次计算完成表1~6各项内容。(表中的表格不够可增加,最好直接用。

excel做表格,以方便后面的计算)。

表1每人每日摄入各类食物摄入量登记表;表2每人平均每日营养素摄入量计算表;

表3每人平均每日膳食评价表(与dris中的rnis或ais相应值比较);表4每人平均每日三餐热量分配;表5每人平均每日热量来源;表6每人平均每日蛋白质来源。

表1每人每日摄入各类食物摄入量登记表;

表2每人平均每日营养素摄入量计算表;

表3每人平均每日膳食评价表(与dris中的rnis或ais相应值比较);

表4每人平均每日三餐热量分配;

关于调查详情报告范文简短篇八

很多不成功的竞争情报项目都把“情报需求难以把握”作为不成功的原因之一,竞争情报需求调查是开展竞争情报工作的第一步,以明确客户已满足、未满足和潜在的情报需求,据此确定竞争情报人员数量及其技能、情报源等,有的放矢地开展竞争情报工作,及时生产出高质量、可操作性强的情报产品。竞争情报需求调查是竞争情报工作的基础,做不好就会造成情报产品和“市场”的脱节。实际上,这也是竞争情报工作的难点,许多竞争情报人员认为无从下手,难以形成得心应手的思路。本文探讨如何做好竞争情报需求调查。

情报需求调查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步调查,一般在引入竞争情报项目时进行;第二阶段为有针对性的详细调查,目的是加强竞争情报人员与客户的沟通,可不定期进行。

1.拟定初步调查的大纲。

竞争情报的工作范围分三部分:战略战术支持;预警;对企业所处环境中相关对象(竞争对手、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等)的监测。这三类情报所需的情报源、所需进行的情报活动是不同的。情报需求调查大纲力求语言简练,内容全面,覆盖竞争情报三方面内涵的各个分支。

下面给出调查大纲的参考内容,具有普遍性意义,适用于各个行业,可以把这些内容与企业实际相结合,设计调查问卷。调查的方式可采用调查问卷法、面谈法,或二者相结合。需要接受调查的客户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选择其所关心的情报内容,并根据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对未列出的情报需求,管理人员可自行说明。

调查大纲分a、b、c、d三个部分,其中b、c、d分别对应竞争情报的三个工作范围:战略战术支持;预警;对企业所处环境中相关对象(竞争对手、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等)的监测。各部分以及包含内容如下:

a.情报用户当前所具有的情报能力概况,包含以下内容:

a)情报用户在情报活动方面有哪些经历。

b)情报用户当前收到哪些方面的情报。

c)情报用户所在部门有哪些情报能力。

d)情报用户所在部门是否为其它部门进行情报服务。

e)企业内分享情报时所存在的障碍。

f)用户希望收到哪些类型的情报产品(如行业报告、分析预警报告、竞争对手和产品的分析评价、情报综述)。

g)用户对公司的情报系统和情报部门的设置有何看法。

h)用户对所收到的情报怎样进行评价利用。

包含以下可选情报需求:

b)根据本公司国内外目标市场的发展变化,对当前的竞争环境进行分析,对未来的市场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c)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对竞争对手的作用进行分析。

d)在企业作出战略性的投资决定时,对将投资领域的竞争环境进行分析、评估,如潜在的竞争对手的投资、其它行业的资金需求,是否可采用其它投资方式如联盟、收购等。

e)是否要在现有基础上扩充生产能力,或引入生产流程投入-产出比高一些的生产流程?

f)在现有基础上如何确立并保持对竞争对手的技术优势?

g)确定新产品开发项目之前,获取竞争对手的相关研发项目的情报,进行分析、评价,并对其它竞争性技术的状态给予评价。

i)我公司的竞争对手、产品分销商及其它企业如何评价我们的新的市场策略、营销策略?

k)如何引进和留住高级人才?

c.预警:在某种意义上讲预警和监视竞争对手等是为战略支持服务的,它们是战略支持的基础。包含以下可选情报需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