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进校园护校队的申请书格式通用(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13:55:49 页码:13
最新进校园护校队的申请书格式通用(七篇)
2023-01-11 13:55:49    小编:ZT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进校园护校队的申请书格式通用一

现对我校这学期来戏剧曲艺文化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校园文化氛围突出体现了民族特色

1、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戏剧曲艺文化进校园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爱国爱家,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材料,也是创建特色学校,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通过这学期的努力,戏剧曲艺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我校特色教育品牌。

2、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随着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凡是参与此项活动的老师,各级领导以及民间艺人都深刻认识到,很多戏剧曲艺文化精髓随着岁月流逝,渐渐被人们淡化或遗忘,学校必须要紧紧抓住机会,通过各种途径去挖掘整理,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氛围,唤起全民意识,为此,在这学期的工作中,我校组织教师根据实际,结合校领导的安排,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

3、增进了学校、家庭、社会三者间的友谊,为学校工作打开了新局面。

在开展此项活动中,我们紧紧抓住教育质量这一中心,把学校工作与传承优秀文化相结合,与老百姓最关心的子女教育相结合,在访查,深挖的同时,不忘本职工作,把深挖资源与家访结合起来,收集老百姓对学校工作的各项意见和建议。这一做法,既收集到了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又帮助了老百姓,更难得的是得到了社会的赞誉和认可,无形之中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名誉,为更好地开展戏剧曲艺文化进校园创造了条件,大大地调动了全社会挖掘,传承保护优秀民族文化的积极性。为我校开展戏剧曲艺文化进校园既节省了时间,又拓宽了空间。

4、拓宽了视野,调动了学生,改善了条件。

在开展此项活动的过程中,吸引了一大批学生投入到此项活动中,同时,在活动中,我们根据工作需要,我们适时调整工作计划,成立了资料收集整理组,这个小组的建立,为了解、研究我校民族文化特色提供了大量的原始依据,为实施素质教育开辟了捷径,通过广大教师的收集,整理与编排,提高了教师进行校本研修的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师时间紧,阶段性任务强。

开展此项工作,绝大多数时间教师是利用课外时间,教师都是兼职的,教学任务紧,没有多少业余时间投入到深层的收集,整理与节目编排中,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投入到此项活动之中。不能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2、老百姓时间紧

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都是年纪较大的老人,作为老百姓与教师,作息时间是不尽相同的,他们没有多少时间来配合学校开展此项工作。

三、下一步的打算

1、结合学校学科特点,重点抓好民族音乐,使其与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紧密结合。

2、抓紧深入开展戏剧曲艺文化内容的深入搜集,调整作息时间,抓紧收集原始资料,因为熟悉戏剧曲艺文化的多数是年越古稀之人,让戏剧曲艺文化精髓不因人员的流逝而消失。

3、加大校本教材的重新编排力度,开展民族音乐的编辑。根据地方特色,安排调整课时计划。保证我校民族文化凸显本土特色。保证我校教育为地方发展融为一体。

4、加强专业引领,提升教师执教水平。

将戏剧曲艺文化引进校园,对教师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文化,单靠教师在师范院校学的那点儿知识是不够的,在此活动中,最主要的是要走出校门,走进村寨和田间地头向民间艺人学习,对难度较大的要将民间艺人请进校园坐堂授艺,培训教师,这才有助于在校园内开展戏剧曲艺文化学习教育活动。

最新进校园护校队的申请书格式通用二

随着廉洁文化走进校园,一股正气之风刮遍神州大地。教师,这个古老而又神圣的职业愈来愈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尊重。“敬廉崇洁,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学识、优秀的教学方法来授业解惑,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而且还要用高尚的品德和强大的人格魅力来熏陶和培养学生,使他们逐步养成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优良品德。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廉洁从教”应成为我们每位老师都要遵守职业道德和高尚情操。

我认为教师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应该做到

第一、以人为本,严谨治学

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做到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预案,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并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提高自身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公正执教,关爱学生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到公正执教,这是廉洁从教的基础。教师决不能因学生性别、智能、家庭状况、学生家长等差异而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情感模式。教师从教的公正性,充分反映了教师人格的崇高性。尤其体现在对待后进生转化问题,我们一要有爱心,二要有信心,三要有耐心。只要我们用爱心、宽容、理解、人文关怀去善待学生的每一点错误,适时表扬、鼓励,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会取得成功的。

第三、自我约束、廉洁从教

教师廉洁从教,除了法规约束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引导外,主要靠教师用廉洁的标准来进行自我约束,自觉保持清廉纯洁的作风,这是廉洁从教的最深厚的思想基础。我们要尊重家长,主动与家长沟通联系,定期家访,认真听取家长能够的意见和建议,不利用职务之便向家长索取财务、推销物品或要求家长解决个人问题。不搞有偿家教。

“俭以养德,廉以养教”,作为教师,“心底无私天地宽。”,我将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以“廉洁奉献”的红烛精神教书育人,努力修养身心,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关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真心爱生如子,献身教育,做一名拥有爱心的廉洁从教的好老师,用博爱为学生撑起广阔的蓝天。

最新进校园护校队的申请书格式通用三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中的内容会对未成年人价值观的树立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中小学教材和青少年读物,它们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着宝贵的知识,一字一句、一图一文更是容不得半点马虎。

7月13日,园领导参加全市中小学生教材教辅读物排查整改工作视频调度会后,高度重视排查工作。为贯彻落调度会议指示精神,提高校园教材、教辅、图书读物质量,营造健康安全的育人环境,玉东一幼迅速行动起来,开展教材、教辅、课外读物专项排查整改工作。

7月17日,幼儿园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园长陈颖同志为第一责任人的校园读物审查清理专项领导小组,制定出排查方案,并召开了“教材教辅读物排查整改工作”的专项会议。陈园长带领教师们学习了相关文件精神,加强思想教育,明确工作要求;李副园长组织全体教师分为三组进行教材教辅读物全面排查。

接到任务后,排查小组带领教师们对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等文件标准要求,对全园的教师教参用书、专业书籍,幼儿绘本图书等进行全面排查,在排查过程中,陈园长、李副园长深入到每一组,和老师们一起排查,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书问题点进行热烈的讨论和认真的核对。

各排查组教师按照要求,对书籍逐本翻阅审查,对非法图书、不适宜图书、外观差、无保存价值的图书按照规定分类处理。

在排查过程中,老师们重点关注读物的内容是否符合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插图是否符合大众审美,对发现问题的读物进行登记造册、清理整改,确保本次活动有序、高效的推进。

经自查后,各组的老师把问题读物做好了相关的记录。各组组长第一时间带着记录表和图书,到陈园长、李副园长处进行反馈与报备。通过集中审查清理,各班各室将不适宜的书籍、问题书籍、无保存价值的书籍进行及时归还并封存,并做到严格把好新增图书入口关。

通过本次自查工作,我园将继续严把教材教辅读物入门关,防止毒教材流入幼儿园,共同守护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同时进一步规范我园的教辅教材读物管理,提高了我园师幼选购正规、正版出版物的意识。

今后我园将不定期进行图书抽查工作,持续净化校园阅读环境,以风清气正的书香校园为幼儿健康成长提供坚实保障。

最新进校园护校队的申请书格式通用四

戏剧曲艺文化是一种区域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源泉和基础。把戏剧曲艺文化引进校园,不仅是对戏剧曲艺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现对我校这学期来戏剧曲艺文化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校园文化氛围突出体现了民族特色

1、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戏剧曲艺文化进校园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爱国爱家,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材料,也是创建特色学校,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通过这学期的努力,戏剧曲艺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我校特色教育品牌。

2、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随着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凡是参与此项活动的老师,各级领导以及民间艺人都深刻认识到,很多戏剧曲艺文化精髓随着岁月流逝,渐渐被人们淡化或遗忘,学校必须要紧紧抓住机会,通过各种途径去挖掘整理,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氛围,唤起全民意识,为此,在这学期的工作中,我校组织教师根据实际,结合校领导的安排,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

3、增进了学校、家庭、社会三者间的友谊,为学校工作打开了新局面。

在开展此项活动中,我们紧紧抓住教育质量这一中心,把学校工作与传承优秀文化相结合,与老百姓最关心的子女教育相结合,在访查,深挖的同时,不忘本职工作,把深挖资源与家访结合起来,收集老百姓对学校工作的各项意见和建议。这一做法,既收集到了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又帮助了老百姓,更难得的是得到了社会的赞誉和认可,无形之中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名誉,为更好地开展戏剧曲艺文化进校园创造了条件,大大地调动了全社会挖掘,传承保护优秀民族文化的积极性。为我校开展戏剧曲艺文化进校园既节省了时间,又拓宽了空间。

4、拓宽了视野,调动了学生,改善了条件。

在开展此项活动的过程中,吸引了一大批学生投入到此项活动中,同时,在活动中,我们根据工作需要,我们适时调整工作计划,成立了资料收集整理组,这个小组的建立,为了解、研究我校民族文化特色提供了大量的原始依据,为实施素质教育开辟了捷径,通过广大教师的收集,整理与编排,提高了教师进行校本研修的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

1、教师时间紧,阶段性任务强。

开展此项工作,绝大多数时间教师是利用课外时间,教师都是兼职的,教学任务紧,没有多少业余时间投入到深层的收集,整理与节目编排中,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投入到此项活动之中。不能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2、老百姓时间紧

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都是年纪较大的老人,作为老百姓与教师,作息时间是不尽相同的,他们没有多少时间来配合学校开展此项工作。

三、下一步的打算

1、结合学校学科特点,重点抓好民族音乐,使其与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紧密结合。

2、抓紧深入开展戏剧曲艺文化内容的深入搜集,调整作息时间,抓紧收集原始资料,因为熟悉戏剧曲艺文化的多数是年越古稀之人,让戏剧曲艺文化精髓不因人员的流逝而消失。

3、加大校本教材的重新编排力度,开展民族音乐的编辑。根据地方特色,安排调整课时计划。保证我校民族文化凸显本土特色。保证我校教育为地方发展融为一体。

4、加强专业引领,提升教师执教水平。

将戏剧曲艺文化引进校园,对教师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文化,单靠教师在师范院校学的那点儿知识是不够的,在此活动中,最主要的是要走出校门,走进村寨和田间地头向民间艺人学习,对难度较大的要将民间艺人请进校园坐堂授艺,培训教师,这才有助于在校园内开展戏剧曲艺文化学习教育活动。

最新进校园护校队的申请书格式通用五

为了传承和保护好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优良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全校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广大师生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我校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活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

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人人知晓“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学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增强师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荣誉感,培养学生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好的传承、弘扬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化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通过活动,激发广大师生学习优秀地域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和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通过活动,打造学校特色,促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苏藻(校长)副组长:成员:

1、学校少先队大队部负责牵头,指导活动全面地开展。

2、少先队大队部负责进行有计划的宣传报道。宣传内容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保护意义;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括;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普查成果、保护措施、取得的成就;我州国家、省、市、区县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介绍;国家、省及我州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政策法规、相关知识等。

3、教导处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要与新课程实施相结合,与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相结合。通过开设校本课程,组织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

4、总务处负责活动的硬件环境创设及所需场地、器材的配备,确保经费投入。

(一)宣传学习阶段

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宣传力度,全面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形成人人知、人人爱、人人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局面。1、认真学习《传统文化》上开设的宣传专题专栏,提高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认识。组织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

2、搞好校内宣传,营造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氛围。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宣传横幅、国旗下演讲等形式,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知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意义、目的和方法,激发师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

(二)组织实施阶段

从20xx年3月起由香格里拉县文化局牵头邀请专门的指导教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活动,保证每周一节活动课。在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同时,根据实际不定期的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展示活动。

(三)活动安排阶段

举行各种文化活动,秉承传统文化意识,开展各种校园活动。例如,举办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手抄报竞赛活动、开展黑板报竞赛、六一节表演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锅庄舞等。

(四)总结提高阶段

认真做好总结,在20xx年6月12日举办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成果展示活动。

学校各科室要分工明确、协调工作。各年级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精心组织开展活动。学校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出台措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列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形式要多样,要做到“四个结合”: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活动开展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相结合;活动开展与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和兴趣爱好相结合;活动开展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

香格里拉县建塘镇建塘小学

最新进校园护校队的申请书格式通用六

按照《锅炉小学教材教辅校本教材读物排查工作方案》,锅炉小学按照区教育局相关文件要求开展教材、教辅、校本教材、读物专项检查工作,成立了排查专班。

在教导处几位主任的带领下,对照文件精神和排查标准,广泛动员全校师生、家长,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积极参与教材、教辅和校本教材排查,教导处对问题进行整理上报。

自检自查规范管理

教导处还组织力量对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角的图书进行了一一核查,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中12项标准开展核验,学校图书馆共核查图书256种,2319本,均无违反文件有关规定的问题插图。

此次自检自查工作的开展,完善了学校的相应管理制度,使学校的教材、教辅、校本教材和图书的管理更加规范。

净化校园环境,优化阅读环境。希望同学们在选择图书的同时注意插图的质量,为丰富自身的课余生活创设良好的条件。

学校将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师生们读书热潮,促进书香校园的建设,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阅读的快乐,为以后更高层次的阅读打下坚实基础。

最新进校园护校队的申请书格式通用七

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的传播和普及,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全县戏曲振兴发展,完成戏曲进校园,形成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促进,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衔接,根据xx县“戏曲进校园”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对戏剧曲艺文化的工作进行阶段总结如下:

(一)配合县壮剧团,加大宣传民族文化力度。

201x年5月27日,xx县壮剧团到我校“戏曲进校园”活动演出。拉开了我校戏曲进校园的帷幕。

(二)制定好戏曲进校园的活动方案。

7月5日领导班子召开讨论关于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会议。7月12日制定一小“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校园文化氛围突出体现了民族特色,戏剧曲艺文化进校园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计划假期在文博楼每层楼的走廊上打造民族文化特色,贴上北路壮剧文化,瑶族铜鼓舞及高山汉族山歌等民族文化。楼道文化就是在楼道醒目地方悬挂乡土文化,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惜怜时间,努力学习,立志报效家乡和祖国的雄心斗志。

(三)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201x年7――9月

学校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面入手开展调研,对已有的办学宗旨、办学精神、办学目标、发展战略等进行重新审视,找出学校的主要问题点和发展点,科学定位确立美丽校园建设目标。

(四)存在的问题:教师时间紧,阶段性任务强。

开展此项工作,图音教师大多是利用课外时间,教学任务紧,没有多少业余时间投入到深层的收集,整理与节目编排中,还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投入到此项活动之中。但也有一部分孩子对壮剧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我校的黄一格等四位同学曾代表xx县到北京参加“壮家有戏 有情—壮剧艺术与壮族马骨胡音乐展示会”演出,孩子们表演的行当获得了一致好评。随着马骨胡声响起,生、旦、武、丑等四大壮剧行当轮番上台,步伐、表情、唱腔根据行当角色或诙谐幽默,或泼辣滑舌,或威武志气,或乖巧温柔,引得观众阵阵掌声和笑声。壮剧文化的传承从孩子抓起俨然已成为民族文化艺术复兴的新常态。

去年到北京参加“壮家有戏有情——壮族马骨胡与北路壮剧音乐展示会”演出的六年级学生罗舒尹说道:“从一开始接触壮剧我就对它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在学习排练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这不仅仅是兴趣,其实它的每每一出戏的背后都蕴含一个故事,而且我越来越被这些故事吸引,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壮剧将其发扬光大。”

(五)下一步的打算。

1、结合学校学科特点,重点抓好民族音乐,使其与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紧密结合。

2、抓紧深入开展戏剧曲艺文化内容的深入搜集,抓紧收集原始资料,因为熟悉戏剧曲艺文化的多数是年越古稀之人,让戏剧曲艺文化精髓不因人员的流逝而消失。

3、加强专业引领,提升教师执教水平。将戏剧曲艺文化引进校园,对教师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文化,让壮剧走进音乐课堂,增加壮剧的一些唱段与基本知识,开阔学生视野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壮剧,让更多的孩子们喜爱自己民族的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让更多的孩子家长认识到壮剧传承的重要性。

民族文化的传承,应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从小接受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熏陶,将壮剧艺术发扬光大。舞台上传来余韵悠远的马骨胡,孩子们跟随音乐唱起纯正的壮腔曲调……我们坚信,这名声响亮的壮剧文化瑰宝,定会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浪潮中迎来发展的春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