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朱熹读书故事范文(大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2 22:06:00 页码:13
朱熹读书故事范文(大全12篇)
2023-11-22 22:06:00    小编:ZTFB

人生的道路是一条不断总结的旅程。好的总结应该能够突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同时也需要包含对自己的批评和反思。最后,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激发大家写作总结的热情,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朱熹读书故事篇一

朱熹。

祖籍江南东路徐州府萧县南宋时朱氏家族移居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朱熹有关。

希望你会喜欢。

1.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2.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朱熹。

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朱熹。

4.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

5.

立志。

不坚,终不济事。——朱熹。

6.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朱熹。

7.不能感人,皆诚之不至。——朱熹。

8.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朱熹。

9.心统性情者也。——朱熹《近思录》。

10.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朱熹《近思录》。

1.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即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2.菩萨蛮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

3.鹧鸪天脱却儒冠着羽衣,青山绿水浩然归.看成鼎内真龙虎,管甚人间闲是非.生羽翼,上烟霏,回头祗见冢累累.未寻跨凤吹箫侣,且伴孤云独鹤飞.

5.菩萨蛮晚红飞尽春寒浅,浅寒春尽飞红晚.尊酒绿阴繁,繁阴绿酒尊.老仙诗句好,好句诗仙老.长恨送年芳,芳年送恨长.

6.满江红秀野诗翁,念故山十年乖隔.聊命驾朱门旧隐,绿槐新陌.好雨初晴仍半暖,金釭玉斝开瑶席.更流传丽藻借江天,留春色.过里社,将儿侄.谈往事,悲陈迹.喜尊前现在,镜中如昔.两鬓全期烟树绿,方瞳好映寒潭碧.但一年一度一归来,欢何极.

7.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8.读书之法,既先识得他外面一个皮壳了,又须识得他里面骨髓方好。

9.读书不可以兼看未读者,却当兼看已读者。

10.未得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11.渐渐向里寻那精英处。

13.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朱熹《朱子语类》。

14.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朱熹《朱子全书》。

15.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朱熹。

16.言常苦于有余,行常苦于不足。——朱熹。

17.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熹。

18.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9.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20.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朱熹。

21.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朱熹《范纯仁语》。

22.存天理,灭人欲——朱熹。

23.蹉跎莫谴韶光老。——朱熹《四时读书乐》。

2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25.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

26.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朱熹《近思录》。

28.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30.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朱熹。

31.心统性情者也。——朱熹《近思录》。

32."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朱熹《四书集注》"。

33.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朱熹《朱子全书》。

35.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朱熹。

3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37.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38.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朱熹。

39.书册埋首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朱熹。

40.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读书故事篇二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读书故事篇三

朱熹。

字元晦(1130—1200)是我国历史上继。

孔子。

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哲学。

家,

教育。

家。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朱熹。

警句,希望你会喜欢。

1.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2.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4.百学须先立志。

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6.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朱熹。

7.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朱熹。

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活到老,学到老。

2.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5.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6.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

7.胸怀坦荡,正大光明。

8.礼即理也。

9.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0.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11.朋友,以义合者。

12.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13.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14.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15.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16.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7.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18.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19.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20.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

21.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22.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23.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

24.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朱熹读书故事篇四

1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2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4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5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6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

7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8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

朱熹读书故事篇五

5)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朱熹。

6)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朱熹。

7)心统性情者也。——朱熹《近思录》。

8)“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朱熹《四书集注》”

9)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朱熹《朱子全书》。

11)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朱熹。

1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3)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14)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朱熹。

15)书册埋首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朱熹。

16)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朱熹。

17)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朱熹。

18)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朱熹。

19)慎勿谈人之过,切勿矜己之长。——朱熹。

朱熹读书故事篇六

朱熹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延承各家之长,把所有学问融为一体自创一派。凡人者,应当学习圣人的思想和行为,这是朱熹做人的准则,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朱熹简介。

他是南宋时期的人,出生于1130年,享年70岁,是福建尤溪县人。他的父亲在没有生他之前去卜卦算前程,算命的是这样回复他的:你啊,贫富都这样,但是你生的儿子堪比孔子。他的父亲就回去了,第二年生他的前一天家门前的两座大山起火反而呈现祥瑞之兆,便给他取名熹,意为喜火的意思。

朱熹从小就有过人之处,作学问总会问到根处。四岁时指着天上的星星问他父亲星星属于哪里的?他父亲说是属于天。他又问那么天属于哪里?他父亲蒙住了。儿童时期有他父亲悉心教学,不过朱熹的父亲在他十岁时就过世了,把他托付给自己的朋友照顾。他父亲的朋友对他们一家人很好,还在自己的住处旁特意为他们一家人盖了一座房子,方便照顾。

朱熹父亲朋友对他的影响不少,他接触了佛、道、儒学。成年以后考中进士做了官,当了几年官发现目前朝廷推崇的文化使人懒惰,朱熹就弃官拜名人为师寻找超脱之道。他办了很多的学校,同时专研学问,是第一个把四书结为一体的人。他还创造了理学,他的理又可以解释为太极。他还写了很多警示后人如何读书的金玉良言,这些在他的诗词中都可以看出。朱熹有圣人之风,被称为另一个孔子。

朱熹读书故事篇七

朱熹。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

哲学。

家、

教育。

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你看过哪些朱熹关于。

1.读书须是遍布周满。某尝以为宁详毋略,宁不毋高,宁拙毋巧,宁近毋远。

2.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3.《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

4.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5.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

6.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7.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朱熹《四书集注》。

8.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朱熹。

9.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

10.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朱熹《近思录》。

1.师严道尊,教乃可施——朱熹。

2.我们的性格即我们的自身——朱熹。

3.读而不晓就思,思而不晓就读。——朱熹。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5.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朱熹。

6.月盈则亏,日中则昃——朱熹。

7.责己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朱熹。

8.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宋朱熹读书之要)。

9.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11.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12.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13.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14.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

15.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6.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17.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18.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

19.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20.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21.忆秦娥梅花发,寒梢挂着瑶台月.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野桥流水声呜咽,行人立马空愁绝.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22.心平则气自和。——朱熹。

23.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朱熹。

24.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朱熹。

25.俱收并蓄,待用无遗——朱熹。

26.嘉赏未尝喜,抑挫未尝惧。——朱熹。

27.忧在内者本也,忧在外者开也——朱熹。

28.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9.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30.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31.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

3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语录。

33.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34.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35.活到老,学到老。

36.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37.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

38.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39.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0.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即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41.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

42.观书亦须从头循序而进,可以浅深难易有所取舍,自然意味详密。

4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44.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朱熹。

45.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熹。

46.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47.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8.水调歌头不见严夫子,寂寞富春山.空余千丈危石,高插暮云端.想象羊裘披了,一笑两忘身世,来把钓鱼竿.不似林间翮,飞倦始知还.中兴主,功业就,鬓毛斑.驰驱一世豪杰,相与济时艰.独委狂奴心事,不羡痴儿鼎足,放去任疏顽.爽气动心斗,千古照林峦.

49.嘉赏未尝喜,抑挫未尝惧.

50.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朱熹。

52.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53.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朱熹。

54.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朱熹。

55.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朱熹。

56.朋友,以义合者。——朱熹。

朱熹读书故事篇八

3.读而不晓就思,思而不晓就读。——朱熹。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5.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朱熹。

6.月盈则亏,日中则昃——朱熹。

7.责己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朱熹。

8.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宋朱熹读书之要)。

9.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11.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12.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13.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14.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

15.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6.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

17.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18.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

19.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20.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21.忆秦娥梅花发,寒梢挂着瑶台月.瑶台月,和羹心事,履霜时节.野桥流水声呜咽,行人立马空愁绝.空愁绝,为谁凝伫,为谁攀折.

22.心平则气自和。——朱熹。

23.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朱熹。

24.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朱熹。

25.俱收并蓄,待用无遗——朱熹。

26.嘉赏未尝喜,抑挫未尝惧。——朱熹。

27.忧在内者本也,忧在外者开也——朱熹。

28.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9.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30.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31.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

3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语录。

33.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34.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35.活到老,学到老。

36.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37.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

38.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39.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0.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即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41.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

42.观书亦须从头循序而进,可以浅深难易有所取舍,自然意味详密。

4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44.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朱熹。

45.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熹。

46.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47.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8.水调歌头不见严夫子,寂寞富春山.空余千丈危石,高插暮云端.想象羊裘披了,一笑两忘身世,来把钓鱼竿.不似林间翮,飞倦始知还.中兴主,功业就,鬓毛斑.驰驱一世豪杰,相与济时艰.独委狂奴心事,不羡痴儿鼎足,放去任疏顽.爽气动心斗,千古照林峦.

49.嘉赏未尝喜,抑挫未尝惧.

50.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朱熹。

52.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53.世路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朱熹。

54.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朱熹。

55.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朱熹。

56.朋友,以义合者。——朱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朱熹读书故事篇九

武夷山朱熹纪念馆,位于武夷宫古街。为仿宋宫殿式建筑,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南北长约35米,东西宽约25米,占地约875平方米,由前厅、两廊、庭院、展厅等组成。前厅正门上,高悬“朱熹纪念馆”横匾,5个大字庄重而苍劲有力。殿前大门两侧悬挂3幅抱柱联,一幅是赵朴初撰并书,联曰:“千古敏以求,性天学述二程子;三字‘不远复’,心地功行九曲溪。”一幅为清康熙御笔:“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还有一幅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撰并书:“致广大而尽精微,网罗历代;尊德性而道学问,体用兼赅。”大门两侧围墙上各镶嵌10块碑刻,为朱熹手书《潭州城南二十景》诗,是朱熹访问张栻于长沙岳麓书院唱和的诗作。

朱熹读书故事篇十

1.读书须是遍布周满。某尝以为宁详毋略,宁不毋高,宁拙毋巧,宁近毋远。

2.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3.《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

4.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5.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

6.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7.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朱熹《四书集注》。

8.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朱熹。

9.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

10.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朱熹《近思录》。

朱熹读书故事篇十一

3.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4.百学须先立志。

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6.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朱熹。

7.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朱熹。

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朱熹读书故事篇十二

朱熹是中国宋代一位著名的儒家学者和思想家,他对于经典的研究和解读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在阅读朱熹的经典读书心得中,深感到他的学术态度和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读书学习仍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在我的思考和实践中,我逐渐体会到朱熹读书心得的精髓和核心,在此与大家分享。

首先,朱熹强调经典的精神探索。他认为经典不仅仅是为了传承教化和记录历史,更重要的是通过有意识地把握人性和世界的本质。在朱熹看来,经典是智慧的结晶,是人们对于人生意义和世界本质的深刻思考和探索。因此,他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找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他通过不断反思和思考,逐渐领悟到了经典的核心思想,发掘到了经典的智慧所在。

其次,朱熹注重经典的实践应用。在朱熹看来,读书学习并非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好奇心和兴趣,更应该将其应用于实践中。他认为经典的应用是通过自我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行动并体现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朱熹提出了“理、气、心相应”的思想,即通过理性思考、合乎情理的行为和积极的心态来实践经典中的智慧。这种实践应用的观点对于我来说有着重要的启示,使我在读书学习中更加注重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三,朱熹注重个人与经典的相互对话。朱熹认为,经典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东西,而是一个活的思想体系。他主张读书时要积极地与经典对话,不仅要研究经典的原文语义,更要深入挖掘其中的意蕴和思想内涵。通过与经典的对话,朱熹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反思,逐渐发现了经典中的更深层次的意义。我深受这种与经典对话的思想启发,我在阅读经典时也尽量保持一种虚心的态度,与经典进行思想的对话,在交流中发现并领悟到其中的真谛。

第四,朱熹强调经典的整体性与系统性。朱熹主张将经典视作一个有机整体,而不仅仅是一部分或者某些章节的简单组合。他主张将经典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通过深入研究经典中不同部分之间的联系与关系,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经典的思想。朱熹的这种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观点在我看来非常有启示意义。在我的读书学习中,我也试图将所学知识整合起来,构建一个系统化的知识结构,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

最后,朱熹注重对经典的创新理解和发展。他认为经典并非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思想的进步而不断演变和丰富的。因此,朱熹主张读书学习要有创新的思维和方法,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将经典中的智慧与当代的实际相结合,不断推陈出新。这种创新理解的观点使我深感鼓舞和启发,我在读书学习中也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为解决现实问题做出贡献。

总之,朱熹读书心得体会给我提供了很多思考和启示,他的学术态度和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读书学习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经典的精神探索、实践应用、个人对话、整体性与系统性、创新理解和发展等方面的思考和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经典,发现其中的智慧和价值,并将其与现实相结合,为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