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德国课程研究报告范文汇总(模板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2 17:47:42 页码:9
德国课程研究报告范文汇总(模板15篇)
2023-11-22 17:47:42    小编:ZTFB

报告需要具备清晰的结构和连贯的逻辑,才能使听众理解和接受。报告的核心部分应该注重数据和实证分析的具体呈现,以提供准确的信息和论证。通过查阅相关领域的报告,我们可以了解到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趋势,拓宽自己的专业视野。

德国课程研究报告范文汇总篇一

从2008年2月起,我在学校低年级中进行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小课题研究。经过初步探索,参与这一课题实验的教师无论是从理念的转变,行为的变化,还是学生的发展方面都有初步进展。

下面介绍我校开展课题实验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健全机构,加强组织管理,保障课题实验的有效实施。

1、为确保课题实验工作顺利有序,扎实有效地进行,我们成立了品德小课题组,由副校长亲自指导,黄雍萍老师负责主抓,时晶老师组织,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并建立了学习研究制度,制定了课题实验方案和计划,使课题实验工作一开始就步入了正轨。

领导小组成员带头深入课堂,关心帮助每一位课题实验教师,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一切为课题的实验顺利开展服务,全程参与。和教师共同探讨课题研究中的困难与困惑成为教师的参谋,使课题教师增强了搞好课题实验的信心,使我校品德小课题研究工作稳步有序的进行。

二、狠抓落实,使课题实验初见成效。

校领导把课题实验放到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参与品德小课题组的备课、听课、评课,及时了解情况,提供意见,课后参与评议,与教师共同磋商。

1、搞好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国家现阶段教育方针,教育观念在教学领域的具体体现。课题组对小课题教师进行理论培训,把《新课标》的思想,观念渗透到课题实验当中,在参与式的学习中,使教师领会其精髓,感悟其本质,为实验顺利到开展奠定基础。

2、开展校内集研活动。

加强集研,发挥群体力量,我校规定各教研组每周一下午5:20——6:20是集研时间,雷打不动,集研时及时反馈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成功的做法,从参与献计献策,12月分集研都是以“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小课题研讨为中心,在讨论中、争论中、思考中、合作中进行,解决了许多实验中的问题。

3、开展“课题研讨课”活动。

本学期课题组安排黄雍萍老师指导时晶老师上研讨课,课后大家针对这节课从授课内容环节指向性、学生利用课程资源效果、教师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研讨,哪些地方处理得好,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另有什么不足,怎样改进。在教学中将如何处理,还有哪些困惑等问题,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通过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在授课内容指向性方面和教师的培养方面,做的较好,老师都能认真的听学生回答。老师设计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和小组合作的环节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但是对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培养还较浅显,仅仅停留在课本等提示上,是今后重点研究的对象。

三、实验的成效分析。

1、主体性品质方面。

课题开展后,我们发现实验班级学生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有所改观。虽然,课题研究处于初始阶段,但学生开发课程资源的有效性表现在信息的交流中能有所碰撞和讨论。这也体现出习惯的培养要有个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的。

2、教师注重授课内容的指向性。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凡是小组合作学习等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往往能更吸引学生去有效的开发利用身边的资源,并且让学生学会自尊自爱、善待他人,善于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以他人的眼光看待问题,尊重不同的价值观念,能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与他人协同活动的能力不断增强。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对学生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能力的培养及学习方法的研究指导。

2、多与教研员沟通交流,在他们的指导下,少走弯路,多快好省。总之,在不到一年的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研究教师和学生积极性高涨,学生教师双双受益,老师对怎样更加有效的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针对我校的生源实际和教师发展前景,面对21世纪课程改革,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在今后的课题实验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更加努力探索,不断实践、总结、学习,通过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集体的同伴互助、专家的引领,加快我校的小课题研究步伐,达到教师与学生双向成才的目的。

乌鲁木齐市三十一小学2008年12月24日。

德国课程研究报告范文汇总篇二

1、国内三年制大专毕业生。

2、普通非211院校未读满三个学期的学生。

3、211院校不满1学期的学生。

预科规定的学制是一年,预科不但要学习德语,还要学习专业基础课程。(70%德语课,30%专业课)。

而语言班则是针对有大学入学资格,但是德语成绩没有达到直接入大学专业课的要求。具体点说,就是德福没有达到4x4,总分16分,或者dsh没有达到dsh-2的水平。这种情况下,你就可能会收到一个带条件的录取或者语言班录取。需要先到德国去学习德语。大多数大学都有自己的语言班,也可以上大学以外私立的语言班,如歌德语言学院。学到一定程度后再参加德福或者dsh考试,达到相应要求后就可以申请学校。

其次,二者的要求也不一样。

德国课程研究报告范文汇总篇三

预科一般要求申请者的德语水平达到b2,视具体要求而定。而且有入学考试,考试内容一般是德语语言能力考试好和数学考试。如果没有通过该考试,是没有资格进入预科学习的,所以,读预科对申请者的语言要求较高。而语言班申请则不同。首先语言班申请也要求有德语学时证明,入学前一般也会有考试,但是这只是一个德语能力测试。会根据测试所得的德语成绩来判断你应该进行哪一个语言等级的学习。不存在通过不通过的问题。

回答是“不可以”。读预科还是有直接入大学资格,是根据你在国内现阶段学历来判定的。读预科还是其他,是由德国大学外办根据你的个人学历信息来判定的。在offer上会有显示。

那么,我读预科的时候还需要读语言班吗?

没有必要,因为预科学习中已经包含了语言课了。

总的来说,预科针对不够资格直接进入德国大学学习的外国学生而创办的,并不仅仅只是语言,还有一些专业课程。

而大学语言班只是为了提高外国学生德语水平,并最终能通过dsh或者德福考试而开设的。

德国课程研究报告范文汇总篇四

让斯怡文感触最深的,是德国大学的上课模式。硕士阶段,德国大学基本上采用两种授课模式:一种是中国学生非常习惯的“讲课”(vorlesung),只是教授讲,没有提问和回答,大部分教授讲课也没有什么书本和稿子,只是站在讲台滔滔不绝地讲上一个半小时;另一种是非常自由的“讨论课”(seminar)。

斯怡文就读的音乐专业,讨论课基本上都是以学生自己讲为主,老师只是起到辅助和组织的作用。在开学的第一周,老师会把课程安排打印在一张纸上发给学生,由学生自己选定一个题目来做报告,也就是说这门课的内容其实是由学生自己去研究,然后讲给老师和同学们听。

也有很多时候,连题目都由学生自主决定。比如斯怡文这个学期有一门课是《20世纪的钢琴作品》,老师让学生每人选一首钢琴曲来讲,完全自由发挥。“准备报告的过程中,找文献是个很重要的过程,通常德国老师都不会给你推荐文献。一开始我很害怕这些报告,也觉得压力很大,看似自由发挥,但我需要对这个课题的各个方面了解得非常清楚,还要在课堂上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斯怡文说,德国的老师和同学很喜欢问“为什么”或者“这个是谁说的”。而对于一些网上的资料,德国的老师都比较反感。他们一般允许学生参照维基百科,但必须找出维基百科这样写的理由或者原因,而不仅仅是直接拿来引用。

这种严谨的态度不仅适用于学习上,也同样适用于生活。思考,认真,责任。斯怡文说,自己习惯了这样的授课方式和报告形式以后,更多地觉得是自己在学,而不是老师在教,求学的主动性更强了。

过了语言考试,不代表听课无障碍。

在德国,除了一些交换项目的专业以外,基本上所有专业都是德语授课的。也就是说,想到德国留学的同学,必须先通过德国大学入学德语语言测试(dsh)的考试。这个考试可以在中国考(微博),也可以在德国考。大多数同学的感受是,这个考试真的挺折磨人的,因为涉及面很广,听力和阅读文章也有不少是科技性的,这对于大多数都只是学了一两年德语的人来说,相当困难。

而且,即使过了这个语言考试,也只不过是迈出了很小的一步,并不代表学生在德国上课就会“一马平川”。

斯怡文告诉我们,在德国留学生中流传这样一句话:“过了dsh根本没有用。”更何况,德语还是世界上公认最难学的语言之一。

斯怡文觉得,在德国留学要克服的最大问题,就是语言关。特别是文科类的专业,相比理科和纯艺术类的专业,语言要求更高。当然,德国多数大学都有语言中心,给已经入学注册的学生提供免费的语言课程。

德国课程研究报告范文汇总篇五

很多同学最近问去德国留学先学德语是不是要先读预科?其实在德国大学,语言班和预科是2回事,不能混淆。具体解释如下:

首先我们说说语言班,如果你的德语成绩没有达到直接进入大学专业课的要求,具体点就是德福没有达到4x4,总分16分。那么你就无法直接去德国大学本科或硕士读专业课程,需要先到德国去学德语班,你可以选择去德国大学自己的语言班学习,如莱比锡大学语言班(海德语言中心),也可以上大学以外私立的语言班,如歌德语言学院,莱茵语言学校。先在那里学习德语,待德语学习到一定程度再参加德福考试或dsh考试,通过后才可以在本科或硕士里注册。这是语言班。

接下来我们说说预科,首先德国有16个联邦州,除了北威州取消预科了,其他州都设有预科,也就是说预科是州政府设立的,不属于各个大学,并且德国只有本科课程才设有预科,硕士是没有预科的。那什么样的学生需要读预科呢?根据aps的规定,以下的申请人需要读预科:

1、国内三年制大专毕业生。

2、普通非211院校未读满三个学期的学生。

3、211院校不满1学期的学生。

预科规定的学制是一年。预科不但要学习德语,还要学习专业基础课程。所以来说预科和语言班是不一样的,是两回事,希望大家不要混淆。

如果在德国通过了预科考试话,国内的成绩就不重要了。德国大学招生普遍认可预科成绩,预科考试里面就有相应德语考试、通过了就不用再考dsh之类的语言试了。德国大学与中国不同,没有统一的招生分数的,好学校的热门专业每年对预科成绩的要求都不同,建议你直接去信该大学询问当年对申请就读你想读那个专业的预科成绩要求是多少,以衡量自己的`实力是否能达到。

而德国大学语言班一般都是跟申请大学一起的.在德国大学统一的申请表上,第11大项上面很清楚的写着"11. antrag auf zulassung zum sprachkurs?(你要申请本校的语言班吗?)".你想参加该大学语言班的话,在这里打叉就可以了。请注意,在德国的表格选项是不划"对勾"的,而是打x(叉).

总而言之预科是为了那些不够资格直接进入德国大学学习的外国学生而开的,并不是单单针对语言,而是包括了一些专业课程。大学语言班只是为了提高外国学生德语水平,并最终能通过dsh考试而开设的.

德国课程研究报告范文汇总篇六

德国教育体制经历了改革,德国部分高校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将课程设置也进行了改变,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与之前有些许不同,这对我们国家的学生在申请学校上有了更高的要求。下面就和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德国硕士课程吧!

随着2007年博洛尼亚进程的发展,欧洲教育一体化的形成,德国高校对教育体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由传统的diplom本硕连读改为本科阶段和硕士阶段分开,就读德国高校某一专业完成本科时期所需180个学分,可得到该专业的本科学位,若要继续进修同专业硕士课程,只需要申请就可以。

针对国内大学在读学生申请本科课程,情况基本上与申请传统学制diplom一致,没有大的变化,同专业可以减免相应的学分,本科学制为三年。

部分学生选择国内本科毕业后,去德国学习硕士阶段课程,硕士课程一般为一年半至两年。这种情况在选择学校及专业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德国本科阶段专业课程为180学分,硕士阶段为120个学分。德国高校在审查学生申请材料时,会参考国内本科时期所修专业课学分的多少,是否与本校本科课程设置相近,是否修够了大部分德国本科的学分。因为每所德国高校同一专业会开设本科课程和硕士课程,本校学生本科结束后可以申请相同的硕士课程,专业课设置上是属于承接性质的,所以在选择学校时,需要参考德国学校的本科阶段专业课程内容,申请与自己所学内容相近的学校,成功几率就会越大,当然,还有aps的`审核分数也很重要,因为这个分数同时也表明了学生对专业课的掌握程度。

德国非常注重大学期间的成绩,中国211工程类院校的学生平均分78分以上、非211院校学生平均分82分以上申请研究生的成功率更高,根据以往的申请经验,建议学生提前1年开始准备申请手续。

第一种情况:211院校均分75以上的毕业生

第二种情况:普通二本院校均分75以上的毕业生

第三种情况:均分没有过75的学生

这种情况当然会降低申请名校的机会,但是也不是完全不存在,如果本人有信心或者有毅力,那么可以选择意大利或者奥地利,同样有选择名校的机会。

第四种情况:这种情况虽然不属于大本学生,但是同样面对同样的选择,那就是大专毕业生。

在这里我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些都是我个人的观点,而我的推荐也只是针对我所了解的国家,我相信除了我给的建议外肯定会有其他更好的出国留学国家可以选择。总的来说有一点是比较明确的,那就是出国深造是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大学生的一个必然的考虑方向。

德国课程研究报告范文汇总篇七

摘要:。

本文讨论了数学分析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原则、途径及其可行性分析。在数学分析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助于改善和丰富数学分析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分析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分析的学习动力,以及解决学生面对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项困难和挑战等方面。

关键词:。

德国课程研究报告范文汇总篇八

4.选材关注热点和社会现实,贴近生活,考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试题开篇第一组选择题,即以当年热点事件切入,非选择题也贴近生活,考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选考题目同样关注社会现实。

《中国地理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11个。

德国课程研究报告范文汇总篇九

[摘要]本文梳理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历史,简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现状,并提出了发展方向。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是从以就业为导向,对某一专业或整个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改革等不同角度进行的。纵览已有的研究成果,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大多是对高职课程体系的某一点或某一层面的内容进行研究,缺乏从历史视角的系统分析。只有充分把握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发展轨迹,才能为教育实践提供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理念和原则。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实践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起步早、水平高、层次多,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开发、研究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较为成熟且各具特色的课程体系,例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社区学院、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等均是课程体系理念和实践的表现。任何教育类型的培养目标都是通过课程体系实现的,课程体系决定教育质量的高低。为了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达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建设合理的高职课程体系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早,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时间较短,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一直处于在摸索中实践,在实践中优化的状态。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国内和国外都在克服学科体系中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弊端,尝试以工作过程为载体,以工作过程知识为核心,将课程内容与工作进行高度整合建立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我国现代高职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考察的起点也定位于此。从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的视角考察,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随着政治时局、宏观经济变化呈现出阶段性特征。总体上,高等职业教育在建立之初时的课程体系借用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科式课程体系;到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受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影响,社会对从业者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前强调的以“知识”为基础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开始引进和借鉴国外以能力本位、职业分析导向式课程体系,突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但由于制度、文化等差异,国外的课程体系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的国情。我国职业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在借鉴国外课程体系改革理念的基础上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课程体系———“宽基础、活模块”、项目化课程体系、学习理论导向课程体系。到21世纪,国际流行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被广泛地应用于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中,该课程体系的建设理念和实践由德国教育者最先提出,目前已被我国引进并在一些示范性院校践行。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历史、现实与发展方向研究”课题组的调查结果和相关的理论研究,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现状可以做如下简析。

受教育管理者、教师的职业教育价值观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多重影响,我国当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校间差异明显。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及相继的骨干高职建设院校工作对我国当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大多高职院校均在实践本位、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寻求改进和变革。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在近年来广泛地应用于多类高职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逐渐成为当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模式,该模式的应用已经由制造类专业扩散到了服务类、管理类、农业类等其他专业类别,多所职业院校(包括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淄博职业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在国家精品课程、示范(骨干)院校建设、职业院校名师评选等活动中明确地提出并践行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模式。

在培养人才的社会教育实践中,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与其他类别教育实践比较,有着许多不同的表征,这些表征是由高职教育本身的职业性、生产性和社会教育特点性决定的。我国现有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实际存在着两种课程价值取向:一种是学科知识本位的课程价值取向,另一种是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价值取向。这两种价值取向相互缠绕,“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发展史,就是一个学问化与职业化的竞争史”。我国高职教育对这种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还停留在概念层面,课程体系实际上仍旧是学科体系的变形,没有真正根据职业能力的要求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设计课程结构和选择内容。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经历了实践本位对学科本位的改良,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模式改革仍旧不够彻底,课程建设也没能深入进行。

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具有极大的相关性。受到我国教育管理的影响,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较为统一,只有少数院校在公开的文档、网页、文件等资料中没有及时更改人才培养的相关说明。在人才培养内容表述上与时俱进的多数院校,课程体系的认识和实践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基于工作过程理论的课程体系改革成为当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重点,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仍旧未能领会其真意,受课时、师资、师生价值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以工作过程为依据的课程体系改革出现了口号化、形式化的现象。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最终落实在具体的课程中,而课程内容的选取与授课教师的专业、行业经验直接相关,课程体系改革既需要宏观管理的介入,又需要教育教学工作者以课程为单位具体落实。

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国内和国外都在克服学科体系中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弊端,试图以工作任务为参照,以工作过程知识为核心,将课程内容与工作进行高度融合,建立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其开发路线经历了“学科系统化———职业分析导向———学习理论导向———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发展模式过程。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是一个开放、复杂的系统,受到职业教育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只有运用教育系统论、教育哲学等学科的理论从职业教育发展性上考察,才能准确判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发展方向,才能构建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传统的职业教育,注重书本知识的教授与讲解,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了与相关工作的联系,使学生不能很快地适应工作岗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时,应该兼顾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对培养目标指向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分析,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将对传统的职业教育观进行新的学习、认识及提升,应该把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对待。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要为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现实需要的能力及迁移性的发展能力、职业精神、团队精神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为了突出学生能力培养和全面发展,应将课程体系改革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让学生参与完成工作任务,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及课程开发方法,形成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排序(结构)应该契合工作过程的完整性,课程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的课程体系要充分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原则,在实践中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应该并列开设,专业核心课与综合实践课可以交替开设,专业课中先开设综合实践课,再切入到理论、原则性的课程内容。总之,构建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仍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近中期发展方向,目前工作过程导向的教育模式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教育形态,这为职业精神发展从潜在的多种可能状态向现实发展的转化提供了条件。

[参考文献]。

[2]姜大源.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现象与规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4).

[3]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4]徐平利.职业教育的历史逻辑与哲学基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薛栋.精神重建与中国职业教育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14(8).

德国课程研究报告范文汇总篇十

理科:化学、材料学、分子生物学、工程物理。

农学:农业、林学、农林资源管理。

环境科学:国际资源管理与环境、环境工程、土木建筑。

经济学:经济与管理、国际商贸、国际工商管理、金融学、经济与政治学。

文化与研究:对外德语研究,心理学。

德国课程研究报告范文汇总篇十一

不懂德语的国际学生可能会发现很难收集到关于如何用英语在德国学习的正确信息,尤其是在本科阶段。尽管许多向往到德国学习的学生是受到免收学费的吸引,但在公立大学找到免费的英语授课课程并不容易。这是因为德国大学的大部分本科课程都是用德语授课的。

德国学术交流服务处的国际课程搜索工具目前搜寻到了107个完全用英语授课的学士课程,其中许多课程的标题都带有国际二字。当搜索范围缩小到不收学费的学士学位时,就只剩下54个项目了。

所以,你可能需要支付私立大学的学费,以便在德国用英语学习你选择的课程。这不见得就是灾难——因为费用可能仍低于其他热门留学地。

另一个由study-提供的搜索工具目前在德国找到了216个英语授课的学士学位。同样,这些课程中有一些是由私立大学提供的,这些大学自主设置学费,其中许多大学每学期的学费低于1万欧元(约78393人民币)。

举个例子,不来梅雅各布大学(jacobsuniversitybremen)是唯一一所提供数学学士课程英语教学的德国大学,每年的学费为20,000欧元(约合156786人民币)。此外,该大学还提供了英语授课的本科心理学学位(在搜索结果中也是唯一),同样是每年2万欧元,不过你可以在富特旺根大学免费学习商业管理和心理学学位,该校在2017年夏季学期首次提供该学位。

你会注意到,有些科目常用英语进行授课。例如,在商业、英语/美国研究和工程学等学科中,有很多英语教学的选择。

德国课程研究报告范文汇总篇十二

由于严谨的德国教育体系与中国教育政策的不同,想要去德国留学生首先要有一段预科学习的经历并且要通过相应的考试。

二是有良好的德语能力,

三是通过预科入学考试。尚未考入大学的高中毕业生不符合申请预科的要求。

据悉,德国预科是针对外国学生学历未能达到直接入学条件的学生,外国留学生大学预科”是德国大学为不能申请直接入学的非欧盟国家的外国留学生开设的专业补习班。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通过“外国留学生大学入学资格鉴定考试”取得“大学入学资格”。如果申请者认为自己在德语和专业方面有把握通过大学“入学资格鉴定考试”,经学校同意,也可以不读预科,而直接申请参加此项考试。

一般情况下,申请德国大学的预科,学生要先申请一所德国高校,由德国高校将申请人推荐到与其合作的`预科,之后,申请人在入学申请表相应处表明意愿,即表示提出了申请。综合大学与应用科学大[微博]学分别有各自的预科或几所大学共有一所预科,申请者向希望就读的综合大学或应用科学大学提出申请即可。

进入大学预科的人员要通过一项考试,该考试主要测试申请者能否用德语听懂所学课程,学生有时还要加试数学等科目。未能通过时,可报名参加为此项考试做准备的预备班,但学习位置有限。预科入学考试通常允许考两次。

申请大学预科学习的学生要注意,一般只能申请与自己在国内所学专业相符的预科课程。个别情况下也有转换专业的可能,学生要根据具体情况咨询。学生在通过了有关学科方向的“大学入学鉴定考试”后只能取得读该学科方向的专业资格,通常不允许改学其他学科方向的专业,比如读的是语言类的预科班,就不允许申请经济学或企业经济或管理学专业。

德国课程研究报告范文汇总篇十三

到达德国之后学生在通过紧张的语言考试之后,首先就要面临选课的问题。那么如果进行选课呢?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你出招。

德国大学的学习方式与中国大学截然不同,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在德国没有中国大学严格的班级和年级之分,也没有统一的学期课程表。学生在校时间的长短一般可以从学生的学期数,或者从选修的科目大致判断。所以,德国大学生在初次结识时,往往询问对方的学期数 - in welchem semester bist du? - 是最常见的“套词”方式。 完成学业的时间每人都不一样,学校也没有硬性的规定(但有些城市的大学对外国学生学习时间的长短有一些限制,需要具体到当地大学或外国人管理局询问) 虽然如此,每个专业有一个正常结业时间,按照这一正常结业时间,系考试委员会根据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定出一个标准的学业完成计划,列出从第一学期到最后一个学期每一个学期要修的专业课程。中国留学生可以根据这一标准计划,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如语言水平等,制订出个人学业计划。

专业课程的上课时间,地点和教授,要参照大学的课程总目录。有些大学将各系所有的课程汇编成一本总目录,有些大学各系则有自己的学期课程目录。大学学期课程总目录一般可以到当地的书店买到,或可以在大学图书馆借阅。目前各大学也把课程目录公布在大学网上。 根据课程总目录,就可以制定出个人学期课表。德国是一个非常讲究计划的社会。安排计划的几乎成为德国人的本能,所以学会合理安排学习计划也是融入德国社会的第一步。完成这些之后,你就可以正式开张学习了。当然,在选课,定计划以及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德国每所大学都设立了咨询处,解答学生们的种种疑问。 对于德国大学概况,换学校及改专业的问题,在大学咨询中心能找到答案。而某一个专业的具体设置,要求及课程计划就得向大学或本系的专业咨询处,考试委员会,教授和高年级的同学询问了。

研讨课主要设置在高年级阶段,每个研讨课的参加人数一般限制在10-20人,通常持续一个小时30分钟。教授会给每学期的研讨课出一个大专题,前一至两次课由教授介绍这一专题领域的概况和最新研究成果,以后的研讨课就由学生轮流作研究报告。 研讨课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和研讨能力,它的质量高低取决于学生参与的积极程度。期末通常要求学生交一份10-20页纸的'书面小论文。有些专业,如文学专业,在基础学习阶段也设置要求相对较低的初级和[fs:page]中级研讨课。

许多专业要求学生在结业之前必须做四-六个月的实习。通过实习可以将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工作中。而有些专业,如环境保护,实习也指在实验室或电脑中心的操作课。 有些专业还定期组织学生学术远游,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 应用技术大学(fh)一般要求学生有两个学期的实习期。

德国大学的大课与中国大学相似,通常上百人在阶梯教室听教授讲课,景象蔚为壮观。大课一般持续1小时30分钟。 教授通常会在开学时发给(或出售给)学生本学期的教学提纲。出版了教材的教授会不失时机的推荐自己的教材,一般凭教授签条可去书店以优惠价购买。 大课上主要由教授一人口若悬河,不与学生进行讨论,是德国教授展示其学术权威的最佳时刻。学生唯有洗而恭听和抄写笔记的余地。下课前教授有时会留给学生一定时间提问-如果你有在上百人面前提问的勇气的话,也不失为表现自己的好时机。 教授一般还要求学生课外阅读有关资料,并给出必读书目。 对于语言能力还不够强的中国学生,参加大课要主意两点: 1.尽可能坐在大教室前排以能听清教授的讲课和看清展示的讲稿; 2.尽可能找到记笔记高手以补充课堂上漏听漏记的内容。德国学生中经常有笔记高手,其笔记甚至可流传数届。

练习课主要设置在基础学习阶段。顾名思义以操练习题为主。练习题往往与大课所授内容挂钩,通常持续1小时30分钟。练习课一般由讲师或学生助教指导,可提问和进行讨论。学生可以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必要的预习和复习。练习课对于期末的闭卷考试至关重要。

德国课程研究报告范文汇总篇十四

这家大学的具体做法是,学校每周安排上三节快乐课,授课老师包括一些等级很高的医生、心理专家、行为学家、励志导师以及健康营养师等等。课程的主要内容也十分丰富多彩,首先,老师会教授学生平时如何放松,如何保持心态的平稳与乐观。他们希望学生尽量不要过多胡思乱想和忧虑,因为在他们看来,一个人如果多思则容易心身倦怠,多想则容易伤及到自身的脾胃,而不快乐,经常生气甚至发怒则后果会更严重,会导致全身经脉不定。如果身体上一旦出现了这些病理问题,抑郁、不快乐也就会接踵而至。

2、快乐饮食(包括零食)。

在他们的眼中,不同的食物有着不同的“快乐指数”,比如香蕉能够抵御抑郁,而多食橘子和葡萄则能赶走不良情绪,另外,如鸡肉、全麦面包、苏打饼干和巧克力都是很好的“快乐食品”和“休闲零食”,选择它们能帮你提高的身体快乐指数。而诸如一些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则要少吃,它们会在潜移默化中使你变得“不快乐`。

3、言谈指导。

再次,学校还觉得致使学生不快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人的盲目不自信,为此,授课老师还教授学生们如何自信及更有风度地进行行走和言谈,如何改善自身的肢体语言,以便赢得外界的赞誉。

但是,如果你认为他们的这些课程只是选修课,那么你就错了,所有的这些快乐课程都是正规的必修课,每学期都要考核,并计入学分。考试如果不及格,则需要重修,校方的负责人告诉我们,在他们看来,一个不知道怎么快乐起来的人,算不得是一个真正的出色人才,将来也无法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尤其是危机到来之时。因为在同等条件下,快乐的人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中都能比不快乐的人活得更好,做得更出色,而且会显得更年轻,更富有朝气,当然,也会更长寿。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悲伤创造不了世界,而快乐能。

学校还特别提倡学生平时尽量远离电视和电脑游戏,多参加一些运动和锻炼,他们认为,过多地沉迷在电视和游戏中,容易让人在思想上变得无主见,对快乐感觉麻木,体质下降,而经常锻炼的人,心情的快乐指数要远高于那些很少锻炼的人,而其强健的身体也有助于自身变得快乐,比如,锻炼胸大肌和其他部门的肌肉,能够有效地保持人体的性别荷尔蒙的,使得身体处于最佳的状态,从而让人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备感自信和骄傲。

德国课程研究报告范文汇总篇十五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文化具有方向性,体现着社会文化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它是决定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课程文化作为现代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生存方式,形成了课程文化的目标、内容及实施三个层次.

作者:黄静潇李映强石大立作者单位:刊名:广东教育(职教版)英文刊名:guangdongeducation年,卷(期):2009“”(1)分类号:g71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课程文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