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升学宴不办改革范文(大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16:55:26 页码:14
升学宴不办改革范文(大全9篇)
2023-11-21 16:55:26    小编:ZTFB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和困难。注意总结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以下是一些自我成长和发展的总结范文,推荐给大家。

升学宴不办改革篇一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以下简称中考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什么?让我们一起看看外界对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解读吧!

1.记者:社会各界对中考改革十分关注,请介绍一下《指导意见》出台的背景。

答:当前推进中考改革十分重要和紧迫。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改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式。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明确了中考改革的方向和要求。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一些地方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值得总结推广。同时,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也还存在着招生录取唯分数论、招生行为不规范等突出问题,亟待破解。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推进中考改革,更好地发挥其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正确导向作用,促进教育公平。

2.记者:中考改革涉及诸多方面,需要进行系统设计,请谈一谈这次改革的总体思路。

答:这次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改革的总体思路,概括起来主要是“强化导向,促进公平,合理分流,积极稳妥”。

强化导向就是坚持育人为本,充分体现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与高考改革相衔接相协调,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使人才选拔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过程相一致,形成育人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促进公平就是坚持客观公正,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让考试招生的各个环节在阳光下运行,接受考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为学生创造平等升学机会。

合理分流就是坚持普职并重,统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考试招生,为学生提供多样选择机会,促进普职协调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

积极稳妥就是坚持继承创新,有序推进各项改革,重大改革先行试点,逐步总结推广。尊重地方差异,因地制宜,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探索实践。

3.记者:这次改革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这次改革的目标是:到左右初步形成新的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

这次改革主要有五大任务:包括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招生录取办法、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和加强考试招生管理。

4.记者: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与传统意义上的中考是什么关系?

答:《指导意见》提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既是学生初中毕业又是升学的基本依据,明确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多重功能。

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不是取消中考,而是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合二为一,实现一考多用,避免多次考试,减轻学生重复备考的负担和压力。近年来许多地方进行了“两考合一”的探索,但名称、要求不一,这次进行了统一规范。对于个别尚未实行“两考合一”的地区,这次改革也给予了缓冲期,要求他们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过渡到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5.记者:这次改革是如何处理“全科开考”和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关系?

答:将国家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克服一些科目“不考不教、不考不学”的倾向,引导学生打好共同基础,确保义务教育的基本质量。

为防止增加学生负担,这次改革进行了综合设计。在考试内容上强调提高命题质量,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在成绩呈现方式上,提出可以采用分数、等级等多种形式呈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等级”呈现,克服分分计较;在录取计分科目的构成和数量上,要求在语文、数学、外语3科以及体育科目之外做到文理兼顾、负担适度,不是把所有的考试科目都纳入录取计分总成绩,没有纳入总成绩的科目考试成绩合格即可。同时提出,各地可针对不同学科的性质和特点,确定具体的考试方式和方法。

6.记者:这次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有什么新的要求?如何保证客观真实?

答:经过多年实践,各地初步建立了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这次改革又进行了完善。一是在评价内容上,要求细化和完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和要求,努力把党的教育方针落实落细。二是在评价重点上,强调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突出表现,充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特点。三是在评价程序上,强调要做好写实记录、遴选典型事实材料、将用于招生使用的事实材料进行公示、审核、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做到程序严谨,方便适用。四是在结果使用上,实行谁使用谁评价,由高中学校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制定具体的使用办法。

在严格程序、评用分开的同时,还特别强调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综合素质评价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保障客观真实。

7.记者:高中招生录取看什么,大家非常关心,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这次改革的目标是逐步建立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重在改变目前高中招生将部分学科成绩简单相加作为录取唯一依据的做法,克服唯分数论。为了积极稳妥推进招生录取模式改革,将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综合改革试点,逐步总结推广。

综合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一是录取计分科目的构成。语文、数学、外语为基础学科,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统一作为录取计分科目。同时,根据文理兼顾、负担适度的原则,由试点地区确定其他纳入录取的计分科目,防止群体性偏科和增加学生负担。除此之外,要求将体育科目纳入录取计分科目,科学确定考试分值或等第要求,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二是关注个体差异。这次改革提出,在每门课合格的前提下,也可以给学生适当的选择权,主要考虑是在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扬长避短,发展学生优势特长。北京市等地方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三是发挥综合素质评价的作用。明确要求试点地区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依据或参考。地市教育行政部门要明确综合素质评价使用的基本要求,高中学校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制定具体的使用办法,使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真正发挥作用,破解唯分数。

近些年,按照教育部要求,各地普遍指导初中学校建立起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山东潍坊、湖南长沙等地把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依据,虽然具体方式不同,但已经纳入招生录取的体系中,取得了积极效果,为开展更大范围的试点提供了有益经验。

8.记者:探索给学生一点自主选择的机会,该如何避免学生偏科?

答:《指导意见》提出,有条件的试点地区,在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合格的前提下,也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录取计分科目的机会。改革试点主要基于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考虑,尝试在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发挥学生的学科优势,促进学生发展兴趣爱好。

这项改革试点有三个重要前提:一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础。由于国家课程方案所设定的科目均列入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参加所有科目考试,可以选择的只是除语文、数学、外语、体育科目外的.其他“录取计分科目”。因此,没有选择的科目也不能“不学”、“不考”。二是建立在学业水平考试各门科目合格的前提下,不仅所有科目“要学”、“要考”,而且都要达到“合格”。三是注重文理兼顾。为了防止出现偏科,学生在选择录取计分科目时,要做到文理兼顾,不能只选文科类科目,也不能只选理科类科目。

9.记者:这次改革对考试招生加分是如何规范和完善的?

答: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统一部署,《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大幅减少、严格控制加分项目。一是取消体育、艺术等竞赛类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二是要求各省组织对本地区加分项目和分值进行清理和规范,取消不合理的加分项目,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地方实际保留的加分项目,要严格控制加分分值,健全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公示制度。

10.记者:取消有关加分项目后,如何继续鼓励学生发展兴趣特长?

答:为了鼓励学生发展兴趣特长,这次改革在提出取消体育、艺术等竞赛类加分项目的同时,要求将相关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在招生录取时作为参考。

《指导意见》还专门提出,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给予有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这也是为了鼓励发展学生兴趣特长。

答:近年来,各地积极规范公办普通高中招生行为,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有的地方和学校对此不够重视,违规行为时有发生,扰乱了正常的招生秩序,应当加强管理。为此,《指导意见》提出,要健全招生管理工作规定,规范学校招生行为,进一步明确招生范围、招生规模等基本要求,严禁违规跨区域和擅自提前招生,防止恶性竞争,维护正常的招生秩序。各地特别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根据这一要求,进一步完善相关规定,端正学校办学思想,加大监管力度,为学校的公平竞争、为高中教育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答:为积极稳妥有序推进中考改革,保障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指导意见》明确了责任分工和时间进度安排。一是加强省级统筹管理。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的统一要求;选择有条件的地市进一步扩大综合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制订中考改革实施意见,8月底前报教育部备案。二是以地市为主实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般由地市组织实施,要求地市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制定具体的中考改革实施方案并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三是综合改革试点从20之后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现在的初中在校生、非试点地市仍执行原来的考试招生办法不变。哪些地市进行试点由自己确定。四是总结经验,逐步推开,到20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

附《意见》原文:

升学宴不办改革篇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人才、建设国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新世纪以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一些地方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高中招生录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有益经验,值得总结推广。同时,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招生录取唯分数,影响学生全面发展;考试内容偏重机械记忆、重复训练,加重学生负担;招生违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加分项目不合理,影响教育公平。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现就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1.基本原则。坚持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兴趣爱好,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坚持普职并重,招生规模大体相当,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高中阶段教育。坚持公平公正,不断完善规则程序,为学生创造平等升学的机会。坚持科学规范,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使学、考、招有机衔接,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坚持因地制宜,加强省级统筹管理,以地市为主实施,注重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实践。

2.改革目标。到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

二、主要任务。

1.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已经实行初中毕业、高中招生“两考合一”的地区要统一规范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确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内容,提高命题质量,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重视对有关学科教学实验操作的考查。改进考试成绩呈现方式,可以采用分数、等级等多种形式呈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等级”呈现,克服分分计较,避免过度竞争。个别没有实行“两考合一”的地区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过渡到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现一考多用,避免多次考试,加重学生备考负担。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统一要求,一般由地市组织实施。各地可针对不同学科的性质和特点,确定具体的考试方式和方法。

2.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是培育学生良好品行、发展个性特长的重要手段。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细化和完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和要求,充分反映学生的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突出表现。初中学校和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活动记录和典型事实材料。初中学校要将用于招生使用的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进行公示、审核,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提供给高中学校招生使用。档案材料要突出重点,简洁明了,便于在招生中使用。初中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写实记录材料,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指导,促进学生发展进步。

综合素质评价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统一要求,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

3.改革招生录取办法。进一步扩大综合改革试点,各省(区、市)要选择有条件的地市学习借鉴一些地区改革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

试点地区要改革录取计分科目的构成,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择部分科目作为录取计分科目,除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外,根据文理兼顾、负担适度的原则,确定其他具体科目及数量,防止群体性偏科和加重学生负担。要将体育科目纳入录取计分科目,科学确定考试分值或等级要求,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有条件的试点地区,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各门科目合格的前提下,也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录取计分科目的机会,发挥学科优势,促进学生发展兴趣爱好。试点地区要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依据或参考。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明确综合素质评价使用的基本要求,高中学校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制订具体的使用办法,使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真正发挥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综合改革试点从年之后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试点之外的其他地区,可以继续按照现行的招生录取方式进行招生。

各省(区、市)要按照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切实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工作,鼓励和引导动手能力强、职业倾向明显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积极创造条件,使有意愿的初中毕业生都能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

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招生名额适当向农村初中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的政策措施。

4.进一步完善自主招生政策。要给予有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严格规范自主招生办法和程序,将自主招生的各个环节和录取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5.加强考试招生管理。完善招生计划编制办法,按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根据区域内学校布局、适宜的学校规模和班额以及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原则核定招生计划并严格执行。健全招生管理工作规定,规范学校招生行为,进一步明确招生范围、招生规模等基本要求,严禁违规跨区域和擅自提前招生,防止恶性竞争,维护正常的招生秩序。

大幅减少、严格控制加分项目,取消体育、艺术等学生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对本地区加分项目和分值进行清理和规范,取消不合理的加分项目,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地方实际保留的加分项目,要严格控制加分分值,健全考生加分资格审核公示制度。

完善考试招生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考试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录取结果等信息,接受考生、学校和社会的监督。完善违纪举报和申诉受理机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招生录取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

三、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改革的统筹规划,进一步明确任务和要求,制订实施意见,2017年8月底前报教育部备案。要加强对地市的指导,组织开展综合改革试点,总结推广典型经验,逐步扩大试点。地市要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并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切实抓好落实。要充分考虑教育工作的特点,提前公布实施方案,有序推进各项改革。

2.深化教学改革。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严禁压缩综合实践活动、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课程的课时。加强初中学校校长和教师培训,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切实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师资配备、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条件保障,满足正常教学需要。定期对初中学校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3.提升保障能力。各地要加强考试机构、考务组织、招生录取等方面基本能力建设。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题库建设,开展试卷评估和分析,提升考试命题质量和水平。严格对试卷命题、印制、运送等环节的保密要求,确保试题试卷安全。探索以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逐步建立区域内统一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化管理平台。各地要确保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所需经费。

4.做好宣传引导。各地要认真做好改革政策措施的宣传解读工作,及时回应学生、家长和社会关切。加强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和中等职业学校免费等惠民政策的宣传,为推进改革、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教育部。

升学宴不办改革篇三

论文摘要:目前,在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众多课程考核都是传统的试卷考试形式,不符合该专业特点,应将考核形式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紧密结合,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三型”人才。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一些课程要求实际操作性很强,我们在授课过程中也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但是在最终的考核中采取的方法往往不能很好的实现考核目的。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面向21世纪的素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存在着较大的区别,然而在诸多的区别当中,培养目标是核心,它决定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是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本质所在。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高职教育应培养既具有大专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能型、工艺型的“三型”人才。从职业能力方面来界定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无疑反映了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所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单纯从职业能力方面来界定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不适应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复合化的趋势的。制定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既应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一般规律,借鉴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又要考虑到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础要求。

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除了应达到上面所提到的要求外,至少还应该强调两点:一是对高职毕业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的要求,这里所说的理论并不是局限于某单一学科,而是针对某一岗位群的所有相关学科理论知识。理论功底深厚,可以为接受终生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的毕业生不仅能适应现在社会某一岗位要求,也具有发展的潜能,以适应未来新出现的岗位对人才的要求,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现在通行的说法“够用”。另一点要强调的是,现在的培养目标对高职毕业生的素质没有具体明确的要求,高职生不仅仅是职业型人才,更重要的是应成为素质型人才。这里说的素质包括专业素质、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及身体素质。理由如下“提高劳动者素质”这一点已经明确写进我国的《职业教育法》;在现代社会,职业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也是劳动者幸福与快乐之源,展示自己才能的必经之路;劳动者所具有的敬业精神、团队协助精神是将来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重要因素。

许多院校教学当中理论与实践两部分都非常重视,但在考核方式中更加注重的理论性知识的考核,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难以得到有效考核。

旅游管理专业涵盖课程众多,比如:旅游学概论,导游基础知识,导游实务,旅行社管理等。

以《导游基础知识》为例,在众多院校的考核方式中都是以传统的试卷模式出现的,试卷中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导游词创作等题型。虽然这些题型能够涵盖教材中很大一部分内容,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无法看到学生们对导游基础中知识的理解以及他们在实际的导游讲解中如何去讲解这些内容,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考核。所以单纯的运用传统的试卷形式考核并不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二、旅游管理专业考试改革。

(一)命题突出素质培养。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的专业。学生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知识整合能力都十分重要。所以在设置考试内容中应合理组织。

一个专业的课程应该形成一个体系:学生在《导游基础》了解黄山景区的概况,《导游实务》中要掌握讲解黄山景区的讲解技巧,要掌握在黄山旅游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出现突发事件的解决方法,在《旅行社管理》中应该掌握如何管理旅行社日常事务,如何培养讲解水平高,投诉率低的团队。

虽然不同的课程可能由不同的`教师承担,但在考试命题应互相沟通,力争使每门课程命题时从专业的整体体系出发,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系统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纯的从一门课程出发。

(二)考试方法应多样化发展。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一般是面对导游为主的旅行社中的岗位群,这些岗位都要求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游客的沟通能力以及协调能力,所以在注重考核学生对重要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应该运用多样化的考试方法加强这几方面能力的考核。当前可以采用的方法:

1、情景模拟。

以《导游实务》为例,试卷考试与情景模拟。

模拟现场:由学生现场组织某一景点的知识进行导游词讲解,教师可以为其设定不同的游客人群,比如:老年团,儿童团,教师团等等。要求学生面对不同的游客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老年团在语速上放慢,儿童团语气上轻快而且讲解要易懂,教师团必要措辞要书面化。

2、实地调查。

以《旅游学概论》为例,每一年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状况都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到旅行社的经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完成一份本地区的出入境报告,锻炼学生的实际调查能力。

3、方案设计。

以《旅游景区开发》为例,当我们了解一个地区有哪些旅游资源后,应该如何开发,在考试命题时教师可以分组给出几个地区,由学生完成旅游资源的规划设计方案。

(三)公正合理科学的考核机制。

目前大部分院校考核方式中都包含了期末测试和平时成绩两个方面,这样的设置能够激发学生平时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避免学生只是在期末临时抱佛脚的情况出现。

这种结合也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在日常授课过程中密切注意观察学生们的课堂表现。鼓励比较内向、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认真批复学生平时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平时成绩应高一点,做到公正公平。有利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发现问题,纠正一些学生不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避免“重结果,轻过程”弊端的出现。

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考试改革前景展望。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个为社会提供高素质技能型服务人才的专业,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机制,其中考试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

我们努力通过专业考试改革,能真正实现考核目的:

(一)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及时解决。

(二)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通过考试改革,能够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水平,为社会培养出真正的“民间外交大使”,促进国与国之间的交流。

参考文献:

[1]高职旅游资源学的职业能力培养途径研究,职教论坛,2009(11)。

升学宴不办改革篇四

各镇(街、园区)宣教办(局),各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

根据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招生委员会印发《关于做好全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和市招生委员会的《关于印发东莞市20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为做好我市今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以下简称“中招”)网上填报志愿及录取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填报志愿。

(一)填报志愿时间。

填报志愿及确认志愿数据时间为6月1日至6月6日。

(二)填报志愿说明。

1.各类学校的志愿批次分为四批,考生应按批次顺序填报志愿。

(1)提前批:普通高中特长生;。

(3)第二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及公办技工学校;。

(4)第三批:高职院校五年一贯制高职班,部属和省属中等职业学校、跨市中等职业学校,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和民办技工学校。

2.提前批只可以填报一个志愿,第一批录取学校最多可以填报六个志愿,第二批录取学校最多可以填报四个志愿,第三批录取学校最多可以填报两个志愿。录取时严格按考生填报志愿顺序进行。

3.第一批学校录取时,东莞中学、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东莞市第一中学、市实验中学、市高级中学、东莞外国语学校的正取生及东华高级中学、光明中学的公费生只录取第一、二志愿。上述学校录取第二志愿的分数线比录取第一志愿的分数线提高30分。除上述外的普通高中及中高职三二分段班、中职国际班和中职台湾课程班,录取时按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进行,划线时第二、三、四志愿要比前一志愿的分数提高5分,第五、六志愿不设志愿分差,与第四志愿相同。第二、三批学校录取时,志愿之间不设志愿分差,与第一志愿相同。

4.今年继续取消考试前统一体检的做法。考生入学时,由录取学校组织体检,考生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及录取学校对身体条件的要求合理地填报志愿。

(三)招生计划与范围。

1.普通高中。

(1)公办普通高中:全市公办普通高中共计划招收17178人,全部面向全市招生,其中面向全市招收符合认定条件的随迁子女3800人。这些学生按学校等级的收费标准收费。

(2)民办普通高中:全市民办普通高中共计划招收9874人,其中公费生招生人数为1400人,民办生招生人数为8004人,国际课程班招生人数为470人。公费生参照省一级普通高中正取生的收费标准收费,除国际课程班外的自费生和国际课程班的收费标准见《东莞市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工作宣传手册》。

2.中等职业学校。

所有中等职业学校均面向全市招生。

(四)填报志愿办法。

1.全市统一实行网上填报志愿,实现档案电子化。

2.考生可自行上网填报志愿,也可在学校有关人员的指导下集中进行网上填报志愿。

(五)填报志愿工作流程。

1.考生填报志愿信息。

考生使用准考证号及密码登录东莞教育网中的中考栏目(网址:)进行填报志愿。登录成功后必须先确认本人的姓名,确认后,考生填报个人的志愿信息。

填报志愿期间,考生可凭准考证号和密码,重新登录指定网站,修改志愿信息。填报志愿截止后,考生只能查询志愿结果而不能修改。此外,考生必须保护密码不得外泄,若密码外泄而导致报考志愿被他人更改及其他后果的',均由考生本人承担。

2.网上填报志愿的审核和确认。

考生填报志愿结束后,各中学要及时对考生所填报的志愿数据进行校对,如有错漏,须立即在网上进行修改。校对完毕后,由报名单位统一打印《志愿表》。考生在规定时间内须认真核实报名点打印的《志愿表》,考生校对无误后,由家长及考生本人签名确认。《志愿表》一经签名确认,有关志愿信息不得更改。凡不按时间和要求完成,影响志愿信息资料录入、上交的由考生本人负责。《志愿表》由各中学负责保存,并作为考生纸介档案,各中学要核对本校学生有无漏报,若有此情况,必须及时上报市中招办处理。

各报名单位要经常通过报名系统的统计模块,查看本单位未填报志愿信息考生人数及名单,了解工作进度,防止出现工作失误。

(六)其他工作。

1.填报志愿前,学校应根据相关的招生文件做好招生政策、招生学校信息的宣传及解释工作,及时将《宣传手册》发给考生,做到人手一册。

2.考生应认真阅读《宣传手册》,全面了解各种招生政策、规定,根据自己的户籍、志向和学习成绩进行综合考虑,认真填报志愿。

3.各学校要对参与填报志愿工作的教师进行培训,使其熟悉中招填报志愿工作的各项政策规定,并掌握网上填报志愿的操作流程和准确填写方法,以便对考生进行正确的指导。

4.考生的个人志愿信息原则上由考生本人录入,考生应认真填写志愿信息,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各中学要组织专人做好考生电子档案管理,做好考生的填报志愿确认工作,并确保电子档案准确无误。如有错漏,应及时通知考生进行更改,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考生确认后的数据。

5.各学校要把好填报志愿关,严格按照填报志愿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填报志愿手续。

6.各学校要做好填报志愿设备的检查工作,检查本校计算机设备是否满足基本要求。如不能满足,应添置设备,确保填报志愿工作无误。

7.各中学要抽调足够的人力按时完成填报志愿确认手续,在填报志愿结束后,要尽早完成数据的校验、修改工作,并及时进行有关数据统计。

8.填报志愿工作关系到参加学业考试考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今年学业考试、评卷、录取等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各镇(街、园区)宣教办(局)、各中学必须加强对填报志愿工作的领导,做好宣传工作,精心组织,加强管理,确保填报志愿工作顺利进行。

二、录取。

(一)高中录取原则。

学校招生工作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从考生德智体全面衡量,保障考生合法权益。录取时,根据考生志愿、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考查科目等级和学业考试成绩总分分批择优录取。凡是志愿填报不合理的考生必须承担落选的责任;凡是录取后未在规定时间内到校注册的考生,视为自愿放弃被录取学校当年的录取资格。

(二)按计划招生原则。

今年除市高级中学按每班46人编制计划,东莞外国语学校按每班40人编制计划招生外,其余公办普通高中按每班48人编制计划招生,民办普通高中按核定计划招生。严禁普通高中学校招收“挂读生”和变相招收“借读生”。

各类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应从参加今年我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学生中择优录取。公办普通高中招生时,原则上只招收本市户籍考生,另外再划出一定的招生名额专门用于招收符合认定条件的随迁子女。民办普通高中招生时,可招收本市户籍考生和符合认定条件的随迁子女。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时,不受户籍限制。

(四)录取批次。

录取按志愿批次分四个阶段依次进行。每批均严格按志愿顺序投档。

(五)名额分配招生办法。

今年继续实行部分优质公办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各初中学校的招生办法,名额分配比例保持为50%。即将东莞中学、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市第一中学、市实验中学、市高级中学这5所学校招生计划数(除招收随迁子女人数和招收本市户籍的特长生人数外)的50%作为名额分配计划数,按各初中学校本市户籍考生数占全市本市户籍考生数的比例进行分配。具体计算方法为:用上述5所学校各自的名额分配计划数除以参加学业考试的本市户籍考生总数,计算出上述5所学校各自的分配比例,某初中学校以本校参加学业考试的本市户籍考生数分别乘以上述5所学校各校的分配比例,即为该初中学校分配得到的上述5所学校各校的名额数)。录取时,在各初中学校第一志愿填报上述5所学校志愿的考生中,根据其报考志愿和学业考试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名额分配设最低录取分数线。

(六)随迁子女录取办法。

符合报考我市普通高中认定条件的随迁子女,可报考我市有随迁子女招生计划的公办普通高中,也可报考我市民办普通高中。报考公办普通高中的,录取时,按照各校的招生名额,按学生志愿、综合素质评价等级、会考科目成绩和学业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与本市户籍考生分别划出录取分数线。

(七)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使用。

东莞中学、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市第一中学、市实验中学、市高级中学、东莞外国语学校等6所学校只录取综合素质评价被评为“a”、“b”等级的初中毕业生。

(八)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招生办法。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今年在我市招收6名特优生。市中招办将根据招生名额及考生的学业考试成绩确定选送考生名单。在我市完成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后,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将推荐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的考生志愿表、学业考试成绩单、综合素质以及获奖证书复印件等相关材料送到华师附中,由华师附中按规定程序择优录取并发出录取通知书,并张榜公布。录取的学生名单在原校和所录取的学校分别张榜公布。未被录取的选送学生回原录取学校就读,原录取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另外,在初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一、二等奖或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的学生优先选送。被录取的学生在高中学习期间参加省级和国家级竞赛活动以及取得的其他成绩,均作为招生学校和原录取学校共同培养的结果。

(九)照顾录取政策。

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的规定,下列各类考生可给予照顾录取,每位考生只能享受其中一项照顾政策。

1.现役军人的子女、烈士子女、因公牺牲和病故军人的子女的优待办法按《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军区政治部关于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的实施细则》(政干〔〕138号)、《东莞市拥军优属实施办法》(东莞市人民的政府令第115号)执行。

2.残疾人民警察、烈士子女、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子女的照顾政策按省公安厅、省教育厅、省民政厅《转发公安部、教育部、民政部关于印发人民警察优抚对象及其子女教育优待暂行办法的通知》(粤公通字〔〕342号)执行。

3.台湾学生的照顾政策按市教育局关于《关于对台湾学生在我市就读有关规定进行修订的通知》(东教基〔2017〕2号)文件执行。

4.具有本市户籍的少数民族考生,可在学业考试成绩中增加10分。

(十)普通高中补录工作。

为提高考生的报到率及普通高中的生源质量,确保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录取计划的完成。今年继续实行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分阶段注册及录取的做法,即在普通高中正常录取完毕后安排补填志愿及录取。具体做法是:在普通高中正常录取结束后,立即由市中招办公布录取结果及通知考生注册。考生在指定时间内到录取学校注册结束后,录取学校将注册人数上报市中招办(没有注册的考生作自动放弃就读普通高中处理,不得补填其他普通高中志愿)。注册后未能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由市中招办统一公布补录招生计划,未被第一批学校录取并符合补录条件的考生在网上填报补录学校的志愿。补填志愿完毕后,市中招办根据考生的学业考试成绩及志愿再次进行划线录取。公办普通高中补录录取的考生作为正取生收费;民办普通高中补录录取的考生作为民办生b线收费。

三、有关工作要求。

(一)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和录取工作,必须严格贯彻省教育厅、省招生委员会制定的方针、政策和规定,要严格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招生工作机制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秩序的通知》(教职成厅〔〕4号)、《关于进一步规范我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秩序的意见》(粤教职〔〕81号)、《关于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严肃纪律加强廉政建设的若干规定》(粤招〔〕16号)、《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学校管理的规范》(粤教基〔〕15号)等文件精神要求,坚持依法监管、从严查处原则,加大对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监管力度,完善事前、事中与事后监管的有机统一,严肃招生纪律,切实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和招生工作,力争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公开、公平、公正、有序进行。

在中职学校招生中,严禁搞区域间、学校间生源封锁和地方保护;严禁初中学校教师干预或代替学生填报志愿;严禁初中学校或教师在招生过程中向中职学校索要、收受任何名义的经费或实物;严禁虚假宣传欺骗误导学生的行为。在普通高中招生中,严禁公办普通高中超计划、违反规定跨区域、以民办学校名义招生,依法加强民办学校招生管理。

(二)各镇(街、园区)宣教办(局)、学校必须严格贯彻市教育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招生廉政建设的意见》(东教字〔〕15号)精神,切实加强招生工作的廉政建设。各级各类招生工作人员必须廉洁自律,坚决防止和反对招生工作中弄虚作假、徇私作弊的贪腐行为,坚决纠正招生工作中请客送礼等不正之风。参与招生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不得收受考生、家长钱财及贵重物品,不得接受家长宴请和参与家长提供的高消费娱乐活动。对于违反规定的领导和招生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招生考试纪律规定和法纪规定严肃处理。对于用请客送礼、收买有关人员等手段而取得入学资格的考生,一经发现,即予取消入学资格。各初中学校和录取学校要严格按照省、市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收费,不得巧立名目提高收费标准或增加收费项目,如违反规定擅自增加收费,一经查实,除清退违规收费外,还要追究学校领导及当事人的责任。

(三)根据省文件精神,为保证中招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必须统一采用计算机进行报名、编考号、录入处理、打印成绩、投档、录取等工作。对报名、评卷、录分、打印考生成绩册和考生成绩单、投档、录取等每一环节必须由集体决定或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共同完成并签名。查阅考生试卷,更改考生成绩必须有严格统一的手续,并由专人负责。坚决杜绝徇私作弊和弄虚作假现象。如有违反,一经查实,即取消考生考试资格或入学资格,追究负责人和当事人的法纪责任。

(四)各镇(街、园区)宣教办(局)和各中学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切实做好信息公开和招生宣传工作。完善考试招生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考试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录取结果等信息,接受考生、学校和社会监督,为考生和学校提供公平选择机会和有序招生环境。要加大综合宣传力度,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纸媒和新媒体等,广泛宣传国家关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有关要求,重点解读和宣传国家助学、教育扶贫、就业和升学等相关政策。

(五)各初中学校要全面正确指导学生根据个人发展需要,选择升学意向和填报升学志愿。要及时认真做好落选生的思想疏导工作,做好中招过程中来信来访的解释答复工作,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附件:。

东莞市2017年填报志愿及录取工作安排。

东莞市中招办。

2017年5月18日。

升学宴不办改革篇五

初中学生升入高一年级,当学期过半和学期终了举行期中与期末考试后,有相当一部分原来中考时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成绩下降,而原本基础较差的学生更是苦不堪言。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在刚开始高中阶段的学习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第一,词汇量大,识记困难。纵观各单元的单词,少则四五十个,多则六十个以上,一周下来,单元学习已经结束,相当一部分学生只记住了多则一半,少不过三分之一的单词。词汇学习存在“见其形不能读其音,读其音不能想其形,观其形不能晓其意”的问题。

第二,语法知识枯燥,运用困难。众所周知,语法知识比较枯燥,但是中国人学习英语,摒弃语法,只能使学习停留在低层次的状态。语法学习中“理解难,运用难,稀里糊涂”。

第三,课文篇幅长,理解困难。相对于初中阶段的课文,高一的课文就显得很长,许多旧单词已经忘记了,而新单词数量有很大,这给学生理解课文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阅读课文时只能逐字逐句理解翻译,使很多学生失去了阅读的兴趣。

针对这种情况,借鉴张思中老师集中识词,英语“四位一体”及疯狂英语等方法,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的一些原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问题。

首先,激发兴趣、增强信心,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们知道,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和内在力量,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自信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好英语的自信力的突破口。由于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记单词时,是逐个字母地朗读、记忆,把一个有机的整体拆得七零八散,不按读音规则记,没把词、句、文有机地结合起来,结果是今天记的单词,明天就忘得一干二净。没有成就感,自然就对英语失去了兴趣。

我在教学中,以单词拼读为突破口:用“大声朗读,据音识记,分散理解”的办法解决词汇记忆问题。“大声朗读”是指帮助学生读出单词,教师正音或停录音后,鼓励学生大声朗读单词,使学生对单词能够熟读上口,形成语感;“据音识记”是指按照语音规律识记单词,要求学生口手脑并用,反复读写,要求是听到即能写出,读出即能写出;不是独立的按照字母去记,而是根据词根,词缀,音节去记;“分散理解”是指不要求学生孤立地去记单词的汉语意思,而是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能够理解语义,能够翻译句子,能够模仿造句。这样,减轻了学生识记单词的负担,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使大多数的学生能够记住单词,建立心理优势,从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挖掘教材本身的趣味性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是激发兴趣的延伸。新教材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古今中外,科学技术、人文地理、音乐美术、卫生环境等等,趣味性较强,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sb!unit5是有关电影的话题,学生很感兴趣。教学设计时首先利用学生的热情谈论所熟悉的明星及电影,学习和复习有关的词汇;然后阅读两篇简单的介绍好莱坞明星的文章,在此过程中采用了“信息差”的形式,要求学生只读其中一篇材料,而后通过向对方提问了解另一篇文章的内容,借此来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同时也引发了更真实的交际;最后阅读讨论非常熟悉的一部电影notoneless,指导学生写一篇影评。结束后,可让学生讨论:doyouwanttobeadirectororafilmstarwhenyougrowup?whatdoyouwanttodowhenyougrowup?从而鼓励学生明确人生目标,并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

其次,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策略与方法。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了独立学习的方法,才能达到教师“不教”的目的。如要教会学生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扫读(skimming)适用于快速阅读和整体理解语篇的主旨大意;跳读(scanning)是为了获得特定的信息而进行的符号辨认过程,适用于寻找并确认事实和细节;细读(closereading)适用于进一步领会语篇主旨,了解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挖掘作者的写作目的,态度,意图,立场,风格,并进行合理的推理判断;精读主要解决语法项目的运用和词汇的运用,可采用先默读理解并找出疑难问题的方法,而后解决问题;最后要朗读和背诵。朗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作用,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再如,在记忆词汇和背诵课文时,教给学生一些记忆的方法与策略,并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及时的复习与巩固。常用的有试图回忆策略,整记与分记相结合策略,多种感官协调记忆,多样化复习策略,联想记忆等。除此之外,记忆和复习的时间安排同样也非常重要,根据遗忘规律先快后慢的规律,必须注意应及时复习,尽量做到所学的知识当天复习和记忆,而且要经常进行,不能“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复习和记忆的时间要合理分配,每次复习的时间要先长后短,多次复习的间隔时间应先短后长。

第三,引导学生勤学多练。无论是语法知识,语音知识,还是词汇知识,必须要进行大量的操练与练习。依据语言学习的规律,先听后说,反复练习,并适当的进行归纳与总结,做到真正的理解语言项目的含义并形成长久的记忆。所谓勤学,是为观察,分析,归纳与总结;所谓多练,除了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多手段的课堂练习之外,更重要的是在课外要多用英语。只有通过勤学和多练,才能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章:

中基网《词汇、语法、阅读三位一体教学法马承。

中基网《中学生英语学科成绩差的成因及对策分析》广东省中山市板芙中学蔡能斌。

中基网《英语学习中记忆策略的培养》郑华。

中基网《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宁夏盐池一中林军。

作者邮箱:lsh7715@。

升学宴不办改革篇六

随着大量城市流动人口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在异地工作时间的推移,其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问题日益迫切。2012年9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文件,要求各地在2012年12月31日前出台异地高考具体办法。截至2012年11月30日,北京最新出台的政策显示,外地户籍考生暂不能在当地报名参加。2014年7月30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有关情况。《意见》称,改进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先行落户政策,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居住证持有人随迁子女逐步可在当地高考。广东规定2016年起租房者子女可异地高考。

各区招考办(基教科)、各有关中学:

根据《广州市教育局印发关于做好来穗人员随迁子女参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穗教发〔2014〕30号)的有关精神,为做好2017年来穗人员随迁子女(简称“随迁子女”,下同)在我市参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简称“中考”,下同)的资格审核工作,确保招生考试公平、公正,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考资格。

根据我市目前就读随迁子女及其家庭的实际情况,拟在2017年报考省、市属公办普通高中和毕业学校所在区属公办普通高中的随迁子女,其具体资格条件如下:

(一)关于合法稳定职业。

随迁子女父亲或母亲(含合法监护人,下同)提供在我市范围内(含在我市登记注册的用人单位和住所地在我市的用人单位等,下同)与用人单位签订的近3年劳动合同、土地承包合同、就业创业证或就业失业登记证(最近一份须在有效期内)等证明材料之一的予以认定;或提供在我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领取的近3年营业执照或工商企业登记证(须在有效期内)的予以认定。

(二)关于合法稳定住所。

随迁子女父亲或母亲在我市拥有自有住房的,提供房地产证明、购房协议、宅基地证明、集资房证明、拆迁协议等证明材料之一的予以认定;在我市租赁住房的,提供近3年且在有效期内的房屋租赁协议,并且在市(或区)房屋租赁管理部门、房屋所在地街道(镇)出租屋管理中心及其他授权办理备案机构办理了房屋租赁协议备案登记证明的予以认定;在我市服务单位提供的住所居住满3年的,提供服务单位出具的居住证明,以及单位宿舍用房产权、租赁证明或其他相关证明的予以认定。

(三)关于参加社会保险。

随迁子女父亲或母亲在我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含单位为省属、军队驻穗、中央驻穗等单位的,参加省直基本养老保险和我市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年限累计满3年的予以认定。

(四)关于学籍。

随迁子女是具有我市初中阶段3年完整学籍的应届毕业生(含符合《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暂行办法》(粤教基〔2007〕66号)规定从市外转学到本市的初中应届毕业生)的予以认定。

(五)关于居住证。

随迁子女父亲或母亲持有的《广东省居住证》截至提交审核申请的日期属于有效状态的予以认定。

随迁子女父亲或母亲在我市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以及按国家规定在我市参加社会保险(含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年限计算截止时间统一为2017年8月31日。各项条件的审核具体情况见《2017年来穗人员随迁子女在广州市参加中考资格审核工作指引》(附件1)。

二、资格申报。

(一)采集身份信息。

各初中学校于中考报名前登录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考服务平台(网址:/,简称“中考服务平台”,下同),在信息采集的学籍生读卡派号栏目读取随迁子女和父母的身份证信息。如随迁子女父亲或母亲的身份证信息与学籍系统登记的信息不一致,则由学校根据考生提供的父亲或母亲的相关证明材料在学籍系统上修改后重新采集身份证信息。如参与审核的随迁子女监护人不是其父母的',由学校审核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如《出生医学证明》、监护人变更的法院判决书或公证书等),并上传原件的扫描电子版,经区招考办(基教科)复核通过后,监护人方具备参与审核的资格。

(二)网上申报。

随迁子女在中考报名期间登录中考服务平台,按系统指引,依次完成:

1.核对基本信息。随迁子女须认真核对本人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户籍所在地、学籍,以及父母姓名、身份证号等基本信息,发现有误的,应及时联系学校更正。

2.填写审核信息。随迁子女须完整填写各项审核条件所需信息。

3.确认审核信息。随迁子女须在中考报名确认截止时间前对审核信息予以确认,逾时未确认的信息无效。截止时间前已确认、但因故需修改的,考生可向学校提出申请,经学校取消确认后修改,并需再次进行确认。

(三)提交材料。

随迁子女须在3月31日前向学校提交本人户口本、身份证,父亲和母亲的户口本、身份证(如监护人不是父母的,还须另外提供证明材料)以及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证明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学校须在证明材料的复印件上注明“此件与原件一致”并加盖公章、留存备查,原件及时退还考生。

(四)查询审核结果。

随迁子女可登录中考服务平台查询各项审核结果。如对审核结果有疑问或异议,须在4月21日前到对应职能部门进行咨询和复核,并将相关部门的复核结论材料提交学校,由学校在中考服务平台申请重新审核。逾期不再办理重新审核。

三、审核办法和工作要求。

(一)各初中学校须于4月14日前对随迁子女父母的基本材料、合法稳定职业证明和合法稳定住所证明进行审核,并在中考服务平台录入审核结果。对于申请复核的考生,各区招考办(基教科)、各初中学校须复核相关条件并录入复核结果。如无法复核确认,须提交市招考办协调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以及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等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认定。

(二)随迁子女父母的户籍、居住证和在我市参加社会保险的缴费年限等条件,由市招考办根据市公安局、市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以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供的信息进行审核。

(三)对于报考材料不完整的随迁子女,学校应做出相应指引;对于明显不符合报考条件的随迁子女,学校应不予受理,并及时指引考生回原籍地参加中考报名或报考在我市招生的民办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

(四)审核完成后,各初中学校须登录中考服务平台打印通过审核的随迁子女名单,在学校宣传栏公示一周,公示信息须包括随迁子女姓名、性别、所在中学、随迁子女父母姓名及通过审核项目,并于5月12日前完成随迁子女资格异常情况及公示申诉的处理。

(五)各区招考办(基教科)、各初中学校要做好随迁子女在我市参加中考的宣传工作,为随迁子女考生、家长提供及时、准确的政策解读和咨询指导。同时,要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坚决杜绝弄虚作假的现象发生。一经发现,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全力维护我市招生考试的良好秩序。

做好随迁子女在我市参加中考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的客观要求,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各区招考办(基教科)、各相关学校要高度重视,抓好工作落实,确保随迁子女在我市参加中考工作平稳实施。

附件:1.2017年来穗人员随迁子女在广州市参加中考资格审核工作指引。

2.2017年来穗人员随迁子女在广州市参加中考资格审核工作日程安排。

3.2017年来穗人员随迁子女在广州市参加中考资格审核咨询电话。

广州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2017年1月11日。

升学宴不办改革篇七

2010年,白马中学率先启动了教育教学的改革,学洋思“先学后教”、访杜郎口“小组合作探究”,请名师听讲座,迎专家现身说“法”,历经四年探索,已经逐渐形成了白中特色的“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作为白中教改普通的一员,我积极参与教改活动、认真实施课堂改革模式、努力提升课改理念和教学业务能力。“一份耕耘,一份改获”,四年来,白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升,物理教学成绩取得了阶梯式的进步。一路走来,“茫然、阵痛、成长、喜悦”相互交织,此艰辛、成长的历程现与同仁分享。

一、转变思想观念。

一、统一教学,教师应该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实施分层次教学,努力把因材施教发挥到极致。而且,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不是产品。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是实践的先导。先进的教育观念来自不断的学习。课改以来,白中物理组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新课程培训,“走出去,请进来”,虚心学习外面的先进教学教改理念,科学制定学期教学教研计划,认真实施教研组制定的听评课活动,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深入剖析、交流与反思。课改至今,我们逐渐深刻地感到:课堂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必须对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四个转变:

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4、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向平等融洽的“朋友”转变。

二、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首先是课堂教学目标的改变:课堂教学目标已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由“完成教学任务”转向“促进学生发展”,由单一的“知识目标”转向“知识、情感、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教学设计已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

其次是教学方式的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是知识的主宰者和阐述者,学生是知识的接收者和储存器,课改后,在“问题情境—独自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应用”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下,先学生自主学习,然后生生、师生共同互动探究学习。教师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创设良好的情境和氛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指导学生分组、合作、自主探究,引领学生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

三是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师由课堂的主宰者,向学生学习引导者转变;由高高在上的权威,向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转移;由单一的知识的传递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转变。努力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向主动参与者转变,向学习的主体转变。白中物理组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索,课堂上创设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营造自由、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小组学习时,让小组长当小老师检查、辅导本组学生,学后,所有小组上讲台展示学习成果、提出学习困惑、交流学习心得。课堂上师生、生生配合紧密协调,关系融洽和谐,一种平等、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正在悄然形成。

三、改变教材编排。

以往教学,教师总是教材内容的忠实的阐述者和传递者,而现在,我们会深钻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找例子,让生活走进物理,让学生深切感受物理就在身边;灵活的处理实验教学,开发身边的物理资源,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积极参与实验和实践活动。通过对教材与生活的重新整合,老师能把学生的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感到生活离不开物理学习,物理学习也离不开生活。这种方法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能力,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密切合作,认真总结。

课改是艰巨的、茫然的,很多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单兵作战是不行的。白中物理组特别注意老师间的交流与合作。认真开展每周的集备活动,集思广议。积极参与其他组的教研教改活动,巧用它山之石。

五、在物理教学中要注意:

一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位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发展能力的机会,尤其对于物理教学来说,在训练学生探究能力时,要多予以鼓励、肯定,对他们在学习、探究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滋味。

二是在备课过程中,不仅仅要备教材,备教参,而且还要备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以及具体要实施的教学内容,来设计课堂教学,多思考如何才能用简练的语言,调动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在教学过程后,要及时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反思,找出教学中存在哪些缺点与不足,从中悟出道理,总结经验,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高屋建瓴地指导自己的工作,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分析学生的学情,尤其教师要正视学生之间存在的智力差异,心理差异和人格差异,实行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比如:导学案的编写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不同学生,编写相关一些难易不同的问题,让全体学生都能做许多题,都能体验成功的滋味。而且,在课前自主学习、课后辅导以及学案批改中存在的问题都要从层次性出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这是至关重要的。使他们能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中来,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是教师除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多给学生设一些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使之能够积极主动地加以思考,并适时加以启发、引导,使学生最终能够积极进行思维活动,并且能够触类旁通。所以,和以往的教师角色不同,在教实践当中,教师要转变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作用的转变。也就是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作用是导,启发,帮助,指引学生学习,使学生乐学,会学,肯学。教师用自己的巧妙高效的工作开启学生心灵之门,帮助学生建构一生受用无穷的能力乃至生活工作的创造能力。

白马寺镇初级中学陈峰。

二0一四年八月二十八日。

升学宴不办改革篇八

高职教育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化大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柱。我国正处于对发展新型工业、提高现代化的高新技术广泛应用的特殊时期,人才结构也发生的巨大变化,对具有高层次的新型技术人才有很大的需求量。所以在当今当等职业教育中传统形式的基础学科的教学已不能适应当前的高职教育,必须对高等教育的基础学科进行改革,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

1、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需要高职院校基础课程改革。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的很大的变化,对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大增。高等职业教育承载着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作用,所以各专业基础课既要为后继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又要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特点,满足从业后的岗位需求,实现学生终身学习的终极目标。因此,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基础课程建设及教学方法改革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迫切需要。目前虽然出版了很多高职教育的基础课程教材,但是依然存在不少基础是本科高校教材的缩写版,属于学科性的知识体系,理论性偏强,实践案例过少,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密切,不符合目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

高职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应用性和技能性是其重要特征,所以学习基础课程主要为了应用,为专业学习服务。另外,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绝大部分都偏差,他们对这种理论性强的教材缺乏有兴趣,也没有能力学好。而高职教育强调学生对相应职业技术的掌握,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课时都主要放在专业课的教学和实习实训上,导致基础理论课教学课时不多,教学时数相对不足。因此,这种学科体系的教材不能适应高职学生的专业需要,也不能适应教学课时数不足的现状。可以这样说,高职教育是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而他所用的教材还是高等教育时的教材,这就好比一份超级大餐虽然营养丰富,但给一个肠胃不好的人吃会导致消化不良,不如一份简单可口的家常菜既满足营养有容易消化。因此,改革高职基础课程教材的体系结构和教学方法是事关高职教育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也是非常迫切的。

2、社会人才需求要求改革。

目前,大多高职学院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立、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等,仍然沿用的是普通高等教育或中职的模式,许多院校针对专业考虑的较多,而对基础课程体系的部分不是抛弃便是偏离,使得基础课程在高职教育的地位越来越低,甚至少得可怜。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眼高手低,一定条件下无法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知识,对未来自己的职业没有计划,无法适应企事业的文化管理,频频跳槽。其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教育的'学科结构和培养模式不尽合理,难于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无法预测行业的发展的前景和高科技带来的影响,更不能在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上及时开发新专业、改造老专业、淘汰落后的过时专业,使所设置的专业更贴近市场,有更大的灵活性、针对性、适应性和前沿性,尤其是仍然将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隔离,没有有机地融合起来,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去理解和体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和内涵。

从而陷入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教学效率低下的恶性循环当中,使得一方面教学没有达到让学生在岗位就业时能学以致用的目的,另一方高职基础课程面临被高职课程体系“削减”的困境。如何改革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和模式,积极进行教学的改革创新,让高职基础课教学走出困境,配合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成为当务之急。面对当前的问题,应分析深层次的原因,不断研究、以就业为导向实施教学,吸取德国的“项目教学法”的真谛,调整基础课程的设置与教学课程标准,强化能力培养,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对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发展的道路,使我国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逐步完善,进而促进我国社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3、学生就业现状要求改革。

如何培养出适合现代企业和单位需求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而进行改革和创新,尤其是基础课程如何与专业课程有机的衔接和融合。传统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课程也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课程实施又过于强调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不利于学生知识融合、不利于学生技能的提高、不利于学生问题的分析能力、解决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的团队协作;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知识与企业、社会的应用脱节,不适合学生的毕业需求。基础课程改革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获得了基本工作经验,满足了企业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其次,使学生明白了专业课程带有工作过程导向,将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能很好的融合,能使学生较快地适应工作,做到学以致用。这种改革是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但改革并不是排斥学习,而是培养学生学习更好的学习方法,培养教师应用更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轻松、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和查找资料以及分工合作等各种学习方法。

总之,高职院校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在明确培养目标前提下,面对当前高职教育现状,认真分析学生就业趋向,为实现高职教育与市场、企业、学生零距离打下扎实的基础课功底,积极探寻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下基础课程的具体发展思路,更好地推进高职教育发展,推动与当地教育匹配的一系列改革,提升当地市场竞争力。促进我省高职院校基础教育与学生就业紧密结合,对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具有推动作用,对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人才需求,提高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化产业整体的竞争力,有着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伟,周研.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改革与发展[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04).

[2]李盟盟.高职教育改革创新:国际理念与实践趋势[j].职业技术教育,2013(04).

[3]张弘|.高职课程综合改革的当下意义与路径[j].职教通讯,2013(04).

[4]丁金昌.实践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1).

升学宴不办改革篇九

李长刚。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笔者认为要抓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抓好入门课教育。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比如象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通入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二、培养师生情感。

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联,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三、展示物理趣味。

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水平大致处在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如:初中学“测量”后问:你怎样测一张纸的厚度?学“大气压”后,问:为什么钢笔能吸入墨水?学习“物态变化”后,问:自然现象中的“雾”,“露”是怎样形成的?学习“电学”后,提出为什么“100w”的灯比“60w”的灯更亮?书写台灯为什么能调光等。由于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或发生的物理现象,所以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稳定了学生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四、加强实验教学。

由于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喜欢实际操作。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对物理学的兴趣。如“长度的测量”教学中,让四位同学用同一米尺分别上台测量教师讲桌的长度,学生各自测量的结果暂时不颂,当四位同学都测量完以后,让他们四人同时上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测量结果,由于四人的结果各不相同,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惊奇。这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教学的展开,有良好的启迪。此外,也可以让几位学生同时准备一个演示实验,选一位好的在教学时演示,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