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灯笼设计总结报告范文简短(汇总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04:59:47 页码:12
2023年灯笼设计总结报告范文简短(汇总10篇)
2023-11-24 04:59:47    小编:ZTFB

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工作环境中,撰写报告都是一项必备的技能。报告中的数据和信息应该经过核实和验证,以确保报告的可信度和可靠性。这些范文涵盖了不同领域和不同难度的报告,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报告的写作技巧。

灯笼设计总结报告范文简短篇一

春天的大兴安岭山脉,层峦叠嶂、郁郁葱葱、林海涛涛、生机昂然。山坡、两山之间的湿地中,各种野花各施绝技、争相斗艳。

野花儿的颜色五彩斑斓,晃得蜜蜂们眼花缭乱。野花儿们的各种特殊气味,熏得蜜蜂们头昏脑涨,连回家的路线也忘记了。

这时,天色已晚,看来,这只蜜蜂只好天明后再走喽。它的家人们,不知有多着急哟?如果有个小灯笼挂在这只蜜蜂的身上,或许它能连夜赶回家呢。触景生情,很自然的让笔者想起了“灯笼果”唷。

灯笼果的身高约50-120厘米,像南方的藤条一样,倚在面果树或山丁子树的身旁。依靠这两种树上的刺儿来保护自己,不被动物们伤害,夏天,炎热时节还可以乘凉嘿,这还是笔者在初中时的几次夏季游玩中观察到的嘞。

灯笼果的茎儿躲在面果树的树荫里,它的叶片儿却尽情地享受阳光的“厚爱”。把光合出的营养,分给乘凉的茎儿,由茎儿合理的分配给其它急需养料的枝杈部分。

灯笼果的嫩芽即使处在阴暗的角落里,也能凭借着主茎提供的营养迅速地成长,发展壮大。这种方法弥补了灯笼果主茎单细、柔弱的不足,确保了灯笼果养分的供给。

这种植物怎么就这样的聪明喔?也许是为了适应大兴安岭东北林区的环境,经过长期的进化,形成的生存法则吧。

灯笼果的另一条生存法则也很实用,就是它的繁衍后代的事儿。虽然和面果树、山丁子树一起开花、结果,但是却不和它们一起成熟,而是提前灌浆,提前结籽,提前成熟。

这个身体的语言告诉我们,灯笼果确实果实营养丰富。从学者的调查中记录中得知:大兴安岭东北林区的灯笼果,含糖5-11%、有机酸0.9-2.3%,每100克新鲜灯笼果,含维生素c55毫克,还含有铁、磷、钾、钙等微量元素。好家伙,灯笼果还真是大兴安岭东北林区的珍果嘞。

如果用灯笼果泡酒(60度以上的白酒),酒的颜色可以根据泡入的灯笼果的数量来决定哦?投放的灯笼果的量大,酒的颜色是紫红色,量少则是浅粉色,不多不少的量,酒的颜色是粉红色。

泡制的酒约一周左右就可以品尝喽?这是你自己调制的纯天然的果酒阿,那颜色赛过高档的“贵宾果酒”。打开瓶塞,那酒香味儿定会撒着欢儿地飘满整个空间。

品上一小口灯笼果酒,那滋味儿――似“人头马”?那口感――赛“干红”?那神态――犹如西天极乐世界中的“弥勒佛”?真是给个“皇帝”也不做喽。正所谓“酒不醉人,人儿自醉,肚有‘灯笼’,家难寻”唷。

灯笼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灯笼设计总结报告范文简短篇二

1、尝试用aabb、abb、aab等方法间隔排序挂彩灯。

2、知道灯会是元宵节特有的活动,体验挂彩灯过元宵的快乐。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用aabb、abb、aab的方法间隔排序挂彩灯。

能用间隔的方法自创排序规律。

教师教具:彩灯排序图例、半成品范例、ppt。

幼儿学具:不同颜色的彩灯纸片若干、画有钩子的纸片人手一张、固体胶。

(一)观察讨论。

【通过观察讨论,初步了解元宵节的习俗,有过元宵节的愿望】。

汤圆以外,还可以怎样欢庆元宵节?

小结: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天大家会吃汤圆、挂花灯,真快乐。

(二)感知理解。

1、观察:这些人在干什么?他们是怎么挂灯笼的?

小结:有顺序地间隔排排队挂灯笼,挂出的灯笼整齐又好看。

2、出示aabb半成品范例:我也学着他们的方法来挂灯笼,看看我挂的灯笼和。

哪一串灯笼的方法是一样的?接下去该怎么挂?(请一幼儿上前示范接着挂灯笼,老师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他挂得对吗?为什么?再接下去该怎么挂?)。

幼儿可能:关注灯笼的大小、颜色等,但不能发现间隔排序的规律。

教师预处理:从前往后边点边说,如,“1个2个、1个2”等,提示幼儿发现并理解。

小结:这串灯笼是2个2个、2个2个挂的。

3、出示abb半成品范例:这串灯笼是怎么挂的?接下去挂什么灯笼?

小结:这串灯笼是1个2个、1个2个挂的。原来,虽然都有规律,但方法是不一样的。

4、设疑:如果你挂,你准备怎么挂?

(1)请个别幼儿先说再挂(引导幼儿想好后操作)。

(2)根据幼儿操作,集体边点边说,了解其间隔排序的规律,如2个1个、2个1个等。

(三)操作实践。

【这环节引导幼儿在模拟尝试基础上尝试创造,两个环节铺层递进,共同为目标服务。】。

过渡:一个钩子挂一个灯笼,这里有许多灯笼需要挂起来,小朋友们来帮忙吧!

1、幼儿操作,老师观察指导:

(1)关注幼儿用了什么间隔规律来挂灯笼的?提示幼儿坚持一种规律排到底?

(2)指导幼儿对自己用的排序方法,用*个*个的表达方式用语言表达出来。

(3)引导幼儿一个钩子挂一个灯笼,把灯笼挂挂好,不掉下。

2、集体讨论:

(2)假如接下去还可以挂,应该挂什么灯笼?

(3)有没有不一样的挂灯笼方法?(引导幼儿发现序列不一样和用的灯笼不一样均可)。

小结:原来只要动脑筋,还能用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挂灯笼。

3、再次操作:你们想不想用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挂灯笼?那就试试吧!

(1)引导幼儿用和刚才不一样的规律挂灯笼,并用*个*个的表达方式用语言表达。

(2)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加强重点指导,引导幼儿先想好方法再挂灯笼。

(3)对于挂得快的幼儿引导幼儿边点边唱边检查。

4、讨论。

(1)你这次用了什么不一样的方法挂灯笼?集体验证看看是不是和这个小朋友说的一样?

(2)还有不一样的挂灯笼方法吗?看看是什么?(引导幼儿集体观察发现,并。

用语言表达出来)。

5、拓展回忆:除了挂灯笼是间隔排排队的,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间隔排排队?

我们在回家的路上或在出去玩的时候找一找会间隔排队的东西,到幼儿园里来告诉大家。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灯笼设计总结报告范文简短篇三

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总会有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是有限的,两人智慧胜一人,三人行必有我师。

1.认识“良、受、赞”等14个生字,会写“良、使”等7个生字和以下词语:咱俩、泥人、使劲。学习新部首工字旁和力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团结、合作的好处。

1.识记本课的生字、新词。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懂得团结、合作的好处。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从课题入手,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内容?请大家围绕题目猜想。

1.自读。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不容易读准、不容易读好的字、词、句反复练习。

2.帮读。同桌互读,互相正音、评议,再互相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评议交流。

2.质疑解疑,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请学生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同学之间互相合作解决。

3.讨论“王京为什么在灯笼下写下‘合作真快乐’”这几个字。

4.说说自己和别人合作的事情,谈谈自己的体会。

5.学了课文之后,你明白了什么?和老师同学互相交流。

1.巩固会认字。

2.教师指导写字,提醒学生注意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重点笔画的书写运笔方法。

1.做灯笼讲了谁和谁之间的故事呢?

2.你能介绍一下王京和李良的情况吗?

3.齐读1至3自然段。

4.你们看这就是王京同学画的'画。

5.画出示小泥人、飞机模型和草叶编小蚂蚱。让学生再夸夸李良。

6.转眼新年就快到了,他们都有一件心事。王京的心事是什么呢?李良的心事又是什么呢?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

7.王京和李良合作做什么呢?

8.兰兰在灯笼上写了什么话呢?

1.学了这篇课文以后你有什么感想?

2.向同学们说一说合作的重要性,并写下来。

灯笼设计总结报告范文简短篇四

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总会有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是有限的,两人智慧胜一人,三人行必有我师。

教学目标:

1.认识“良、受、赞”等14个生字,会写“良、使”等7个生字和以下词语:咱俩、泥人、使劲。学习新部首工字旁和力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团结、合作的好处。

教学重点:

1.识记本课的生字、新词。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懂得团结、合作的好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议题导课,激发兴趣。

从课题入手,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内容?请大家围绕题目猜想。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自读。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不容易读准、不容易读好的.字、词、句反复练习。

2.帮读。同桌互读,互相正音、评议,再互相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评议交流。

2.质疑解疑,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请学生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句,同学之间互相合作解决。

3.讨论“王京为什么在灯笼下写下‘合作真快乐’”这几个字。

4.说说自己和别人合作的事情,谈谈自己的体会。

5.学了课文之后,你明白了什么?和老师同学互相交流。

四、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巩固会认字。

2.教师指导写字,提醒学生注意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重点笔画的书写运笔方法。

五、学习课文。

1.做灯笼讲了谁和谁之间的故事呢?

2.你能介绍一下王京和李良的情况吗?

3.齐读1至3自然段。

4.你们看这就是王京同学画的画。

5.画出示小泥人、飞机模型和草叶编小蚂蚱。让学生再夸夸李良。

6.转眼新年就快到了,他们都有一件心事。王京的心事是什么呢?李良的心事又是什么呢?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

7.王京和李良合作做什么呢?

8.兰兰在灯笼上写了什么话呢?

六、作业。

1.学了这篇课文以后你有什么感想?

2.向同学们说一说合作的重要性,并写下来。

灯笼设计总结报告范文简短篇五

1.认识本课出现的数量词,体会其用法,如:“一粒黄珍珠、一颗大玛瑙、一盏灯笼”等,会写本课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抓住关键字词和丰富的想象,感受灯笼果的特点,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1.体会文中出现的数量词的用法。

2.能抓住关键字词和丰富的想象,感受灯笼果的特点,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1.金风送爽,好多水果都成熟啦!你都知道哪些在秋天成熟的水果?

苹果、葡萄、梨、石榴、柿子、山楂。

2.秋天不仅是这些水果成熟的季节,还有一样特别的水果,出示灯笼果的图片。它叫——灯笼果,她也是秋天的馈赠。

一粒黄珍珠一颗大玛瑙。

词语回到句子中。出示相应的图片。

1.薄得透明的皮,包着细碎的籽儿,像一粒黄珍珠,更像一颗大玛瑙。

一盏灯笼。

2.灯笼果,一盏小小的属于秋天的灯笼,一盏亮亮的属于田野的灯笼。

1.灯笼果穿着夏姑姑给的纱衣,藏在棱角后面,在玩捉迷藏呢!“我”是怎么找的?指生读第三自然段。

指生说,读。

我是怎样“剥开”的?——轻轻地。

是啊,这动作多轻柔呀!再指生读。

2、充满神秘感的灯笼果,终于现身了!谁来说说纱衣里面什么样?(出示对应的句子“一粒——那么亮”)指生读。

3.“晶”生字学习。

理解“晶”的含义。“晶”指天上数不清的闪闪发光的星星,所以晶就表示亮。经过不断演变,就成了现在的三个“日”。出示古文字。

像“晶”一样,由三个相同的字重叠组成新字,就是品字结构的字。还有“品、鑫、众、森、磊”等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把它写漂亮。

4.生活当中,还有哪些事物是晶莹的?

钻石(我们可以说是晶莹的钻石),露珠,小水滴、

是啊,同学们刚刚说的这些事物都闪着光,特别亮,谁能想象着灯笼果的样子,来读一读呢?出示对应的句子“一粒——那么亮”(生读不到位时,师范读)。

5.“一粒黄珍珠”、“一颗大玛瑙”出示实物图片。

灯笼果不仅滚圆晶莹,它的皮还特别的薄。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指生读。出示:“薄得透明的皮——大玛瑙”

珍珠和玛瑙都有什么偏旁?斜玉旁。说明和玉石有关,在作者心里,灯笼果就是宝贝。带着这样的感受,谁来读一读?多惹人喜爱的灯笼果啊!

6.拓展延伸:(比喻句练习)。

听了大家动情的朗读,一些水果也来跟大家见面了。

成熟的山楂挂满枝头,就像()。一盏盏灯笼。

成熟的桃子像()。一颗颗爱心。

一串串葡萄像()。紫水晶。

火龙果像()。燃烧的火把。

1.灯笼果什么味道呢?赶快读一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指生读。

2.此时的我除了舌尖美滋滋的,还有哪里也是美滋滋的?

3.多么美妙的体验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课文学完了,你喜欢灯笼果吗?说说理由。

3.师生配合伴音乐读课文。

“实”是本课的生字,“实”原来指家中柜子里藏的宝贝,所以上面是宝盖头。所以宝盖头要写得宽一些。

怎样记住这个字?

师范写。下面是“头”,记得最后一笔是“点”。

谁来给“实”组个词?

灯笼设计总结报告范文简短篇六

1、小组展示有关灯笼的知识,了解观灯的由来,灯笼的象征意义。

2、咨询研究,明白各种简单灯笼的制作方法。

3、小组合作制作灯笼,并体验做纸工的乐趣和成功的快感。

4、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开拓创新的能力以及认真耐心做事的习惯。

工具:刻刀,剪刀,双面胶,玻璃胶、订书机,垫板,钢格尺等。

材料:查阅搜集的资料、图片、歌曲、视频等。

彩纸、废旧物品、自制蜡烛、各种小饰品、水彩笔等。

同学们生活中我们对灯笼并不陌生,你们搜集到了哪些有关灯笼的信息呢?与大家分享吧。

1、佛教观佛舍利、点灯将佛的介绍。

2、灯笼的象征意义。

3、观灯的节日,元宵节的由来,灯谜等。

4、介绍生活中运用灯笼为主题的很多造型设计。

5、有关灯笼的视频和歌曲展示分享。

有学生说不完整的或者不清楚的地方,及时点明。教育学生传承中华文明,节俭爱国。

1、先交流讨论将要做什么样的灯笼,思考需要哪些材料。

2、交流本组想做的灯笼有哪几部分基本部件组合,分工制作每一部分。

学生操作,教师对能力较弱的孩子进行指导,请能力强的孩子帮助别的孩子。

1、制作时一定要认真、仔细。

2、合理选择工具,按要求小心使用,避免受伤。

3、将大家的零部件组合制作雏形。

提醒:保持干净。

4、思考如何美化自己小组的灯笼,并美化灯笼。

我们一起来交流,你的精彩发言,会让大家成长。

1、每组派代表介绍展示自己组的制作成果,其他组做出合理评价,如:设计造型、制作精美、美化到位,整洁干净或者改进部分、改进方法等。

2、小组改进。

3、杨老师赠语:积极并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是你成功的基石,你会时常体验到丰收的喜悦。

1、收拾好自己的剩余材料。

2、检查清理垃圾并处理。

制作灯笼。

吉祥喜庆如意仔细做要合作有创意。

灯笼设计总结报告范文简短篇七

这是一个平凡的日子,天空微暗,天边一片绿色与天空相连,散着雾气的雨丝轻敲在窗上,仿佛在诉说着夏日的故事。

从窗口望出去,树上和草地上都挂满了水珠,特别是我喜欢的灯笼果,沉甸甸的枝条挂满了果子,在雨水中显得特别玲珑剔透,可爱诱人。想想吃一口就让人唇齿生香,余味缭绕,就觉得那味道令人垂涎欲滴,念想不断。

这样一个微雨的天气,我庆幸可以懒散而舒适地呆在家里,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只看着外面风雨飘摇,软语细絮,悄悄地滋润着夏日繁盛的万物,就感觉丝丝的温暖,感谢造物主的恩赐,让那风与雨,花草树木只成为我满眼的风景。

灯笼果,看起来圆圆的,熟的时候红红的,像个灯笼。每年春天开花,七月份左右可以摘果,但灯笼果的`枝条浑身都是刺,摘果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被刺到,所以不只是美丽玫瑰花有刺,可口的灯笼果也有刺,尽管美味,但要摘到美味的灯笼果,还是要费一番功夫的。

还好,灯笼果树丛永远也长不高,只是长成一丛丛的枝条,枝条上长满一颗颗的灯笼果,就像挂满了一串串的灯笼,真的美极了!

我第一次认识灯笼果的时候,是邻居家请我吃了她家花园里种的灯笼果,因为有点酸,感觉味道有点像李果,就像儿时的味道。那时我就想,如果泡上椒盐,味道一定好吃。

第二年春天,我就迫不及待地种了一棵灯笼果,七月份时当我把果摘回家,泡上椒盐,果不其然,味道真的太好吃了,就是这样的感觉,那种椒盐泡李果的味道,是我最喜欢的味道。

又过了一年,灯笼果那酸甜可口的味道,真的让我念念不忘。于是,我又多种了一棵灯笼果,当年就结了很多的果子,想摘就摘,想吃就吃,真的太惬意了!

可是,我却发现我的新邻居,她家那棵大大丛的灯笼果,每年都结满了果子,沉甸甸地挂在枝条上,一直把腰弯到了地上,可她只是在第一年时摘了一次灯笼果,这几年都没有摘灯笼果,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她就这样把果子弃在果树上,由绿到红,自生自灭,真的感到特别的可惜。不管怎么说,它也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礼物吧。

其实人有时候喜欢一种食物,并不知道为什么喜欢,而我喜欢灯笼果,是因为它像我儿时喜欢的李果,也许有人觉得它很酸,但是我却为了儿时的味道,一份久远的记忆,毫不犹豫地喜欢它。为了找回那份曾经的感觉,无怨无悔的爱上它。

喜欢曾经的自己,感恩大自然的馈赠,在简单平淡的日子,沿着知足常乐的人生信念,优雅地走下去,少一份浮躁,多一份从容,在熙熙攘攘的人生舞台上,留一份清静,等待花开花落。我相信:风雨过后,明天的阳光会更温暖。

灯笼设计总结报告范文简短篇八

1、认读7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用“坚持、渴望、满山遍野”各写一句话。

5、理解课文,体会课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6、教育学生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的思想感情。

二、重难点:

1、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课文中哪些情景让你感动,跟同学交流。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图文结合法讲练结合。

四、教学准备:

相关的幻灯片。

五、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9满山的灯笼火把。

1、一起读课题,学生质疑课题。

学生自由说。

2、过渡:是呀,课文中描写的山为什么满山都是灯笼火把呢?他们举着灯笼火把是为了做什么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不读破词破句。其余学生用笔画出本课的。

2、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4、幻灯出示本课生字。

5、指名认读生字,并做到口头组词。

6、出示文中的词语:

艰苦坚信渴望喧哗悠长哆嗦。

焦急挣扎抽搭援救幸亏盲目。

7、指定小组进行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并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各个小组在小组内先相互交流,进行改进。并推荐代表准备发言。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

3、你知道“我”的父母当时为什么要把“我”送到乡下吗?

五、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第一段,知道了文中的我因为父母常年在野外工作,无法照顾我,所以把我送一乡下外婆家。我是和那儿的孩子们一起长大的。

六、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本课生字。

2、听写词语。

3、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2~3自然段。

三、指名朗读课文2~3自然段。

1、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2、学生自主学习本段。

3、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不懂的?

4、当时的环境怎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5、从这两段中找出人们关心我的语句。

6、我是怎么附入那口井的?当时的情形怎样?找出具体的语句。

7、指名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当时环境的恶劣以及我坠入土井时的慌乱和无助的感觉。

四、学习第4~5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思考:我为什么不再挣扎了?我又为什么不现哭喊了?

2、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是否正确、流利,是否读出我的当时坚定的信念。

3、那么我为什么不现挣扎了?我又为什么不再哭喊了?

4、那么请用一些词语来形容的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5、读了这两自然段,你认为我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6、为什么呢?你会读出这种语气吗?

7、全班齐读。要读出神气、独特的感觉。

五、学习课文6~8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结果是怎样呢?亲人们是否会你我坚信的那样一起来救我呢?

2、“泪如泉涌”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会泪如泉涌呢?请联系课文内容谈一谈。

3、你是怎么理解“……只有眼泪在不停地流着,是热的?这句话的?

六、总结全文。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2、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亲情是伟大的。因为我们是一空人,我们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我们的周围,我们的身边,将处处充满温情,充满阳光!)。

七、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3。

3、用“坚持、渴望、满山遍野”各写一句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灯笼设计总结报告范文简短篇九

《灯笼果》是一篇状物的文章,文中语言优美,是学生学写状物文章最好的学习资源。在学文中,我从外形,果实,味道来介绍灯笼果,从作者的语言中体会他对灯笼果深深的喜爱之情。

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抓住灯笼果名字的由来,用拟人的方法和打比方的方法来理解语言的精妙,学生通过实体事物的对比能找出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之处,将灯笼果的.外形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来表现灯笼果的美,对灯笼果的喜欢之情。课文写果实时,抓住“圆”“亮”的特点,让学生通过亲手剥灯笼果来感受文中用词的准确。在理解“滚圆晶莹”这个词语采用的上下文联系的方法,学生通过文中的语句来理解词语,更加得深入,更加透彻。对于文中将灯笼果比作黄珍珠,大玛瑙,学生根据生活经历,真切感受作者对灯笼果的喜爱之情。灯笼果是作者心中的珍宝。在描述灯笼果味道的时候,一连串的儿话音朗朗上口,读着读着都想马上能品尝一下它的美味。

在朗读中,本节课还做的不到位,作为老师的我可以在充分准备的时候,为学生范读,用有声语言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才能更深入走进文本。低年级的学生朗读训练需要在课堂上反复的训练,只有训练到位,文中的精华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学生朗读是语文课堂的重要任务。

灯笼设计总结报告范文简短篇十

1、认读加法算式题,初步理解算式中“+”、“=”和三个数字的实际意义。

2、比较、分辨灯笼的特征,学习将灯笼与算式题配对,体验加法算式题在生活中的运用。

幼儿剪纸灯笼、5以内加法算式题。

在中国的许多节日里,大家都喜欢挂灯笼,红红火火,特别热闹。我们小朋友也剪了许多不一样的红灯笼,把它们串成一串灯笼。今天,我们将这些灯笼和算式题做朋友。

1、认读加法题:1+4=5,4+1=5,2+325,3+225。

这些算式题上有什么?有数字、有符号排列出来的叫算式题。

认读数字:每个数字和符号都有名字的。幼儿认读算式题中的数字。

符号:“+”名字叫“加号”,“=”名字叫“等号”。在算式题中“+”读“加上”,“2”读“等于”。

认读每一道算式题:1加上4等于5。1、4、5各表示什么意思?

2、共同选择一串灯笼,请幼儿找一道算式题,说说算式题的意思。例如“一盏红灯笼加上4盏绿灯笼,等于5盏灯笼”,“4盏小灯笼加上1盏大灯笼等于五盏灯笼”等。

1、我们剪了许多灯笼,每一串是几盏灯笼?找找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能不能用这些加法算式题和灯笼做朋友?

3、幼儿操作:观察各串灯笼,分辨它们不同的特征。寻找可以匹配的算式题,对应地挂在一串串灯笼下面,说说自己所表示的意思。

1、认读每一串灯笼下面的算式题。

2、找一找一串灯笼下不同的算式题,说说它们不同的。意思。

3、找一找两串灯笼下相同的算式题,说说它们不同的意思。

4、寻找不同灯笼下挂着的相同算式题,体会相同算式题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例如:3+2=5既可表示3盏大灯笼加上2盏小灯笼,也可表示3盏圆灯笼加上2盏方灯笼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