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有机梨产业发展方案范文(模板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05:20:29 页码:9
2023年有机梨产业发展方案范文(模板20篇)
2023-11-19 05:20:29    小编:ZTFB

好的方案应该具备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实现预期效果并解决问题。方案的制定需要逐步完善和调整,随着实施过程中的需求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以下是一些制定方案时常见的错误和缺陷,希望大家能够避免。

有机梨产业发展方案篇一

围绕我县田园综合体创建总体规划,充分利用我县农村特色农业、山水资源、田园景观、地域文化和人文传统,大力发展乡村农业观光休闲旅游业,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实施冬闲田油菜花种植,努力实现粮油增产、地力提高、乡村美化、农民增收的目标,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20xx年,我县田园综合体冬闲田油菜花种植任务5000亩。

1.核心区。

白圩镇万亩垌缚龙亭周边区域的冬闲稻田约1000亩为核心区。

2.辐射区(面上)。

田园综合体总体规划范围内,澄泰乡下金庄起至白圩镇赵坐村沿清水河两岸区域冬闲稻田以及其他乡镇乡村旅游景点周边区域、公路沿线冬闲稻田共约4000亩,要求交通便利,宜耕能排能灌(详见附件1)。

(二)种植模式。

1.社会一体化服务种植。

核心区采取购买社会化服务种植模式,即通过招投标方式购买包括机耕、播种、施肥、开沟等一体化服务(包括建设观景台、步道等),由中标单位包干实施。

2.“先建后补”方式种植。

辐射区(面上)采取“先建后补”方式进行,政府统一采购供应种子,以村委会或经联社为实施主体分片实施,即村委会或经联社自行组织机耕、播种、施肥和田间管理。

(一)实施时间。

20xx年9月至20xx年3月底。

(二)进度安排。

1.实施方案制定阶段。

县农业农村局牵头负责《实施方案》制定,要求20xx年10月10日前完成。

2.种子及服务采购阶段。

县农业农村局牵头负责油菜花种子采购工作及核心区种植一体化服务采购,要求20xx年10月底前完成。

3.项目实施阶段。

县农业农村局和各相关乡镇政府组织实施油菜花种植项目,要求20xx年11月20日前完成种植任务,拨付项目进度款。

4.项目验收阶段。

县农业农村局和各相关乡镇政府组织开展项目竣工验收(分部验收、总体验收),要求于20xx年2月底前完成项目验收工作,拨付项目尾款。

5.项目总结阶段。

项目实施结束后,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做好项目实施工作总结,并以文件形式报告县政府。

(一)项目经费预算(详见附件2)。

1.核心区项目经费。

参照2019年政府采购价格,按450元/亩计,1000亩需45万元。

2.辐射区(面上)项目经费。

参照2019年种植管理补助标准200元/亩,4000亩需80万元;种子采购需27万元;共计107万元。

3.工作经费。

全县安排油菜花种植工作经费2万元。

(二)资金筹措及资金拨付。

资金筹措:油菜花种植项目所需资金共计154万元,由县财政局统筹安排。

资金拨付:核心区种植服务及面上种子采购由县农业农村局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向县财政局申请资金拨付;面上种植由各乡镇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向县财政局申请资金拨付,资金申请材料需经县农业农村局审核后才能提交至县财政局。

(一)成立领导小组。

(二)职责分工。

1.县农业农村局:负责统筹谋划组织实施上林县壮族老家田园综合体冬闲田油菜花项目。

(3)农机股:负责油菜花种植机耕组织服务协调工作,协助农推站制定项目验收标准,参与核心区项目过程监督及分部验收工作。

2.县财政局:负责筹集项目实施所需资金,按进度拨付项目款项,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3.乡镇政府、农林水服务中心。

组织实施本乡镇面上区域油菜花种植项目,负责做好种植技术指导、田间管理指导,项目竣工后及时组织项目验收,并将项目实施相关材料归档送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备案。白圩镇政府及农林水服务中心还需协助县农业农村局实施核心区油菜花种植项目,参与核心区项目日常监管和验收工作。

4.村委会或经联社:在乡镇政府指导下,具体实施面上油菜花种植项目,组织本村机耕队、贫困劳动力参与种植、田间管理工作。

5.中标企业:在县农业农村局指导下,实施核心区油菜花种植一体化服务,种植管理用工优先使用当地贫困劳动力。

(一)加强领导和指导,共同推进油菜花种植。

各部门、各乡镇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油菜花种植工作。农业部门要早谋划、早准备、早行动,严格按程序做好服务购买及农资采购工作,确保种子及时供应到位;各相关部门要通力合作,积极交流沟通,整合相关资源,齐心协力做好冬闲田多功能油菜花种植。

(二)做好宣传和规划,重点打造核心区域。

当地乡镇政府要广泛宣传发动,做好选点规划,加强对油菜花种植工作的监督检查,强化资金监管。村委会(经联社)作为实施主体,要主动作为,加强合作,积极引进公司、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经营,共同推进油菜生产规模化发展。县农业农村局要重点做好核心区的油菜花种植,打造乡村旅游引爆点。

(三)严格技术标准和验收,确保种植效果。农业技术部门要全程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和田间跟踪管理,严格种植技术标准,特别是机耕环节,要切实监督指导到位,做到打碎、耙平、起垄和挖沟排水等,确保田间排水良好,保证种植效果。同时强化监管和考评验收,切实做好补助资金拨付工作,确保项目资金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有机梨产业发展方案篇二

为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全面完成全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工作任务,按照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目标、任务分流、分级分口负责、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要求。

实行相关部门、乡镇任务分级分部门负责、分类推进,限期完成。现将《漾濞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主要任务立项分解如下:

县人事局、县文体局责任人:茶德根、姜晓水。

主要任务:在当前“事改”工作的基础上,以领导班子任期目标管理、职工全员聘任制改革为核心,借鉴、引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研究制定《xx县文化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实施意见》,通过改革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人才结构合理、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

主要目标:根据上级党委政府要求完成全县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时限要求:按“事改”期限如期完成各项工作。

县文体局责任人:姜晓水。

主要任务:在巩固提高原有“两馆一站”建设的基础上,按照达标要求和方便群众、适应今后面向市场发展要求,研究制定目标尚未达标的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在新形势下创新机制、加快建设、加强管理的实施意见。

主要目标:从今年开始,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县“两馆一站”全部达标。

时限要求:实施意见由县文体局于今年4月10日前提出,报县委、县政府领导审定后,以县政府办文件于20xx年5月10日以前下发并开始实施。

县文体局、县城建局责任人:姜晓水、岳喜华。

主要任务:进一步完善灯光球场的改扩建及老礼堂等场所的改造方案及具体实施意见。

主要目标:通过改造及扩建,要突出特色,提升灯光球场的硬件设施水平,使周围的场地与灯光球场融为一体,成为县城人民休闲娱乐的主场所。

时限要求:改扩建方案于20xx年4月10日前报县委、县人民政府,在县委、县政府专题研究后开始实施。

县文体局、县旅游局责任人:姜晓水、李光华。

主要任务及目标:规范“彝族打歌”的演出,挖掘“彝族打歌”的文化内涵,提高“彝族打歌”的文化品位,使“彝族打歌”表演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成为省内外知名文化品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时限要求:20xx年3月底前由县文体局出台。

县文体局、县旅游局责任人:姜晓水、李光华。

主要任务及目标:充分挖掘全省各地、特别是在我州、我县境内的彝族民歌、山歌,形成彝族各支系民歌、山歌大融汇,丰富彝族民歌、山歌的内涵,最终形成一个自发的一年一度内涵丰富的民风民俗大聚会的节日,促进石门关旅游业的开发。时限要求:县文体局提出意见,县旅游局要做好有关场地的规划及建设方案,报县委、政府审定后,以县委办、政府办文件于20xx年中下发并开始实施。第一届歌会要于20xx年开始。

县委宣传部责任人:李华荣。

主要任务:

(1)精心打造一批知名文化品牌,组织实施宣传漾濞的一本书、一首歌、一个舞蹈及表现漾濞整体形象的一张光碟的四个精品工程。

(2)争取兴办全省乃至全国大型游乐项目和演艺项目。

(3)整体策划一批品位高、吸引力强的文化艺术节会展览,娱乐项目。

主要目标:用2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四个一”工程,提升漾濞知名度,逐步构建自己的文化品牌。

时限要求:与县庆20周年的相关规划同步进行。

上街镇、河西镇责任人:罗明栋、李树银。

主要任务:

(1)努力把xx纳入大理市的整体规划中,定位在大理市的“卫星城”上。

(2)城市建设规划中,要突出生态与民风民俗相融的文化设施建设,使生态和民风民俗成为城市的支撑和城市亮点。

(3)有效整合辖区内的文化资源,统一规划实施一批文化产业重点项目。

主要目标:大力加强生态建设,使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森林覆盖率较高,生态建设与文化建设相互交融的、最适宜于人居住的县份之一。

时限要求:意见于20xx年5月前出台,并于20xx年下半年开始实施。

县旅游局责任人:李光华。

主要任务:

(1)努力使石门关为主的风景名胜区纳入“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旅游黄金线上精品项目。

(2)提出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的资源和技术,对石门关、博南古驿道风情一条街等风景区和名胜古迹进行全方位的开发和经营,推动旅游景区、景点的深度开发,做强做大旅游产业,提高档次,增加附加值。

(2)规范景区内的餐饮娱乐业。

(4)规范收费。

主要目标:

全面提升xx旅游业的文化内涵,用文化品牌做大做强旅游业,推动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

时限要求:20xx年3月底前报县政府审定后,分阶段实施。

县旅游局、县林业局责任人:李光华、梅绍鹏。

主要任务及目标:依托xx核桃这一品牌,进一步规划建设好河西镇光明村鸡茨坪核桃生态园,扩大规模,提升档次,使其建成全省乃至全国独一无二的核桃生态旅游景区,进一步促进核桃产业发展。

时限要求:20xx年3月底前报县政府审定后,分阶段实施。

县委宣传部责任人:李华荣。

主要任务:

(1)积极与上级宣传部门争取、接洽,做好资金的争取等相关工作;

(2)做好相应的建设方案及规划。主要目标:提高xx档次,使其成为文化建设的一个载体。

时限要求:20xx年3月前完成建设方案及规划。

县城建局责任人:xx。

主要任务:规范核桃文化,挖掘核桃文化内涵,打响xx核桃这一品牌,核桃建成核桃交易、民风民俗节会等为一体,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广场。

主要目标:建成在全省内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广场。

时限要求:20xx年9月前完成。

有机梨产业发展方案篇三

为顺利完成青蒿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项目目标任务,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根据我县当前扶贫开发工作实际,以培育、发展新产业为着力点,提高经济收入脱贫致富为主要目标,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通过项目的实施,不但满足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青蒿素的原料需求、促进农民增收,而且为县财政增收作出贡献。

参与项目建设农户3500户,受益人口达13500人。

农户户均增收2800元,人均增收1000元。

项目实施可巩固3000户11350人脱贫成效。

二、扶持对象。

融安县建档立卡户、贫困村的非建档立卡农户。

三、补助标准和限额。

本项目资金补助由苗木补助和以奖代补种植资金补助两部分组成。

(一)苗木补助:采取统一定点育苗方式提供苗木,委托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培育苗木,每株0.05元,苗木免费发放给农户。

(二)青蒿种植补助实行“以奖代补”方式补助:建档立卡户每亩补助500元;贫困村非建档立卡户按60%标准每亩补助300元;补助上限为人均不超过3000元。

(三)“以奖代补”种植补助的发放方式:农户种植青蒿,经验收合格后,由乡(镇)统一请款按补助标准发放补助资金。

四、验收程序和标准。

(一)验收程序。

农户完成种植后向乡(镇)人民政府申请验收;乡(镇)人民政府组成验收组,按照本方案确定的验收标准进行全面验收。

(二)验收标准。

每亩要求种植1000株,验收时成活率要达到90%以上;产量要求,每亩达150公斤(由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收购农户进厂原料数据)。

五、资金筹措和使用。

项目计划总投资291万元(往年“十百千”产业项目结余资金),其中苗木补助31万元,以奖代补种植补贴260万元。

六、项目实施与管理。

项目由县扶贫领导小组产业开发专责小组负责实施。

县科技局负责种苗组织、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工作;项目实施乡(镇)负责宣传发动,为参与产业开发的建档立卡户建立台账,组织验收和发放补助造册登记审核工作,并对验收结果负责;县扶贫办负责补助资金拨付工作;县财政局负责项目资金管理监督工作;县审计部门负责项目的审计工作。

自治区扶贫龙头企业广西仙草堂制药公司采取“公司+基地+科研单位+农户”的模式,与农户签订保底价为8元/公斤的收购原料合同,为项目实施提供保障。

有机梨产业发展方案篇四

1、研发投入统计工作。开展r&d数据填报工作培训,培训重点规上企业300余家。辖区企业现有96家可核出r&d经费,共12.7亿元(去年辖区企业中有14家可核出r&d经费,共2.074亿元),同比可核出r&d经费增长6倍。

2、国高资质申报培育。已全面启动相关申报辅导工作,发动企业200余家,组织集中培训2场,目前已有60家企业确定申报今年的国家高新企业,其中第一批申报预计申报51家,第二批申报企业正在陆续发动中。

3、专利提升。组织罗湖区专利代理服务机构座谈会,对20xx年专利提升目标及扶持政策作了宣讲和动员,发动代理机构承接罗湖区发明专利申请业务,正积极推进专利培训、专利保险等项目,推动专利申报工作。

4、智慧商业平台。积极推进“罗湖区智能化商业生态系统服务平台”申报全市“十大公共服务平台”工作。将以东门商圈作为试点开始相关建设工作,希望通过建设该平台,为传统商户全面提升电子商务和信息智能化、管理现代化,同时为政府形成商业数据平台,对商圈的业态进行管理、扶持及优化。

(二)加强企业服务。

1、走访企业。走访辖区内科技企业30余家,推进企业r&d数据填报、国高申请和“开门红”数据填报等工作有序开展,同时了解企业发展状况与困难,协助企业解决办公选址、项目申报和员工落户等问题,宣传我区扶持政策等。

2、政策修订。已完成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科技创新分项的实施细则、操作指南、申报材料等相关工作,下一步在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有关政策正式发布后,将按程序开展相关工作。

有机梨产业发展方案篇五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意见》(府发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改变本地蔬菜供应量小、菜新鲜度不高、安全保障率低等问题,加快我市蔬菜产业发展,保障城镇居民蔬菜供应,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四大一新”发展战略和“品种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投入科学化”农业发展思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以建立优质规模标准化商品蔬菜基地、满足城镇居民蔬菜供应、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通过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充分发挥群众和企业发展蔬菜产业的积极性,使蔬菜生产基地发展为标准化、优质、安全的商品菜供应基地,菜市场发展为品种丰富、数量充裕、质量安全、价格稳定的优质菜供应市场,全面满足我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

(一)基地建设:“十二五”期间,全市在城郊再建2万亩标准化商品菜生产基地。

(二)市场建设:完善现有的市蔬菜批发市场,强化市场内的场地、道路、电力、供水、网络等基础设施,建立结算便捷的交易系统和方便快捷的物流系统。同时,强化“农-超”、“农-贸”对接,鼓励公司、合作社和农户的时令蔬菜直接进入农贸市场和超市。

(三)安全生产:建立长效的蔬菜生产安全管理机制,设立市蔬菜生产安全检测系统,产品检测和生产监测由市、县(市、区)农业部门和企业共同建立。

(四)良种及农资供应:在县(市、区)建立综合性的蔬菜良种和农资供应体系,使各地供应的蔬菜种植良种合格率和优质品率达到90%以上,农资合格率达到100%。

(一)建立最低菜地保障制度。的城郊划定1万亩的商品菜地作为全市最低菜地保障面积,其中贵溪市不低于0.5万亩、月湖区不低于0.25万亩(含信江新区0.1万亩)、余江县不低于0.25万亩。当县(市、区)的商品蔬菜生产面积低于本地最低菜地保障面积时,必须无条件补足。市政府将最低菜地保障制度纳入“民生工程”,对县(市、区)进行目标考核。同时,建立奖惩制度,对达到最低保障面积的,每1000亩奖励2万元;对未达到最低保障面积的,每减少500亩,处罚2万元(罚金用于奖励超额完成的),并责令限期整改,直至合格为止。

(二)建立商品菜地征收补偿制度。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抓紧制定“菜篮子”建设发展规划,切实加强对老菜地的保护,在市区周边地区合理规划建设新菜地。依法实行严格的菜地占补平衡和征地补偿机制,征占菜地的补偿标准要严格按当地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执行。

(三)建立应急蔬菜储备制度。为应对灾害性天气等不利因素可能对蔬菜供应造成的影响,原则上每年建立100万元市蔬菜储备金,用于市应急蔬菜储备。充分利用冷链环节的冷库、人防设施进行蔬菜储备,在重大节假日或灾害性天气出现时,将储备菜投放市场,进行市场干预,调控市场。选择生产能力强、科技水平高、基础设施好的蔬菜生产基地,作为鲜菜储备基地,有计划组织生产,按预期进行鲜菜供应,实现市场调控。

(四)建立生产安全控制制度。建立市、县农业部门和定点生产基地三级蔬菜生产安全监控体系。在市农业局蔬菜办设立市蔬菜生产安全监测(流动)站,对全市蔬菜生产基地安全监管进行指导和产品抽检;在县(市、区)农业局蔬菜办(经作站)设立蔬菜生产安全监测点,负责对本辖区产地蔬菜进行生产监管和产品抽检;各蔬菜生产企业按照蔬菜标准园建设要求,设立产品生产检测点,负责对本企业产品的检测。

为强化蔬菜生产安全检测,保障工作持续开展,市财政将安排专项经费,为市级配备蔬菜生产安全监测车辆、设备、仪器等。

(一)加强领导。调整充实市“菜篮子”工程领导小组,增加市交通、质监、食品安全、城管、气象、水利等为成员单位。细化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落实责任,确保“菜篮子”工程整体有序全面推进。

(二)资金整合。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蔬菜产业发展资金,积极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入蔬菜产业发展,逐渐形成业主投入为主,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政府适当扶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统筹规划,相对集中、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现有各类可用资金的基础上,按照有关规划,进一步加大对重点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各县(市、区)要安排蔬菜生产专项资金,以县(市、区)为单位整合资金集中发展蔬菜产业。市级财政每年从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支农资金和土地出让金中提取300万元,对蔬菜产业发展好,并直接为中心城区市场常年供应蔬菜的生产基地(企业)进行以奖代补。奖补办法由市蔬菜生产办公室提出具体方案报市“菜篮子”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执行。

(三)市场整合。鼓励有实力、讲信誉的经营企业,参与我市“菜篮子”工程建设中蔬菜基地生产的农资供应,对引进国内外蔬菜优良品种、高科技农药和肥料等生产资料,做出重要贡献的将给予一定的补贴或奖励。利用“数字”信息平台,建立市蔬菜供求系统,及时蔬菜生产、流通和消费等信息,积极引导蔬菜种植户和经营者合理安排生产和经营活动,稳定市场预期。

(四)生产整合。按照5年新建2万亩商品菜基地的目标,在现有土地规划基础上,统筹规划好贵溪市、月湖区、余江县的城郊商品菜基地建设。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相对集中的原则进行品种规划,加快商品菜基地建设步伐,促进蔬菜种植企业(户)生产品种丰富、数量充裕、价格合理、新鲜度高的优质蔬菜。

有机梨产业发展方案篇六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一切工作具体化”的总体要求,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的原则,紧紧抓住亚行开发项目建设机遇和地处城郊的区位优势,大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搞农业招商,积极培植高产、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继续扩大优势产业种植规模,在早春辣椒、拱棚西红柿、食用菌、拱棚芹菜、山药等主导农产品上推行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加速膨胀以生猪、蛋鸡为主的畜禽养殖业饲养规模,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养殖)基地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逐步把我镇建成现代农业生产区。

以路林、辛店、梁桥、岗子、王庄、李街、廉街等村为重点,搞好亚行开发项目建设的规划实施,把岗子方建设成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机井房、桥涵闸相配套的高标准方田,为投资者创造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善、配套服务的优良生产环境,制定扶持发展的有关政策,千方百计地引进一批名、优、稀、特作物新品种,逐步把岗子方建成集生态、高效、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园。

前周、中周、后周、陈闸已列入县生态循环经济园区规划区域内。上述四村要按照园区的统一规划和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平源水库和滨河大道建设,搞好绿化美化,充分利用园区内扶持政策,开展农业招商活动,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发展滨湖农业、观光农业。

以闫村、姬沟、林庄、柳杭为中心区,以山药、西红柿、芹菜为主导品种,积极申报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搞好区域规划布局,积极膨胀中小拱棚和单一连片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建成柳杭方20xx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辐射带动周边村居,做大做强拱棚西红柿、拱棚芹菜等主导产业。

田庄、李海、凡村、前集、张杭等村居要利用秋季腾茬的有利时机,早规划、早部署、早落实,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采取多种承包形式,在镇确定的规划区域内把大棚建设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到地块。到年把王全方拱棚辣椒基地做成品牌产品。

以杭兴、科育、富源三个良种猪繁育场为依托,大力推行畜禽标准化、规模化饲养,继续壮大柳杭、路街、疃里、前周、小楼等村的生猪养殖规模,加快建设以柳杭管区为中心的标准化生猪养殖示范基地,力争3年内达到生猪年出栏5万头以上,建成全县标准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年内新建刘铺、岗子、孙庄、梁桥、田庄等村规模养殖场,扩大蛋鸡、肉鸡为主导品种的饲养规模,加快建设以辛店管区为中心的禽类养殖示范基地。

月中旬,由镇蔬菜基地办公室牵头,组织召开重点区域的村干部、村民代表和种棚户参加的座谈会,在此基础上制定实施方案。8月下旬召开全镇农业结构调整动员会议,明确目标,确定重点区域、重点村居。各村居也要迅速召开两委会、群众代表会,层层动员,同时积极组织群众走出去,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学习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引导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农民群众大搞农业结构调整的自觉性。

根据镇党委、政府制定的实施方案和本村的任务,各村居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搞调整,基地、管区和包村人员要明确任务、明确责任、一包到底。农办要搞好规划设计、物料供应和技术指导,对于需要调整土地的村居要确保土地调整一次成功。本阶段要完成王全方温室育苗棚建设任务,完成大拱棚料物的筹备,完成5处规模养殖场的建设。元旦前完成岗子方基础设施建设。

镇政府将组织专门人员对村居进行验收,验收结果作为年终千分制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根据考核结果,严格兑现奖惩。

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是全镇当前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今年农业结构调整工作各项任务目标的完成,镇里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镇长任副组长、各管区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业结构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镇农全镇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的领导与组织协调。继续实施镇村干部包保责任制,各村居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层层签订责任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各部门都要全力配合这项工作,确保完成今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对今年结构调整力度大、成果明显、任务完成好的管区和村居,镇政府将严格按照汶镇发40号文件兑现奖惩。

有机梨产业发展方案篇七

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发展新模式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基地(合作社、协会、家庭农场)。

+

农业物联网。

+

品牌龙头企业。

+

产品质量检测体系。

+

产品质量保险。

+

产品条形验证码。

+

现代智能化仓储设施。

+

品牌电子营销平台”的发展模式,按照市场化、高端化、信息化、品牌化的方向,突出围绕种、储、销“三个环节”,抓好农业物联网、现代化智能仓储设施、电子商务“三个关键”,努力实现由卖产品向卖生态、卖基地、卖生产方式和储存方式转变,由政府和企业监管向消费者全链条、全过程、透明化、市场化监管转变,由追求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三个转变”,推动我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实现质的飞跃,加快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

牵头部门:县绿办。

配合部门:县农业局、畜牧局、环保局、国土局、工信局、各相关乡镇。

20。

万亩建设任务,其中有机食品面积达到。

0.3。

万亩。在养殖业上,围绕“两牛一猪”重点品种,推进飞鹤牧场建设,饲养奶牛。

1.5。

万头,提供绿色有机鲜奶。

8

万吨;推进德润牛场建设,出栏黄肉牛。

2000。

头。推进玉轩生猪养殖场和有利生猪养殖场建设;绿色有机(无公害)饲养量达到。

0.2。

万头。

完成时限:

2015。

5

2015。

年末。

牵头部门:县工信局。

配合部门:县农业局、招商局。

0.1。

万亩,在养殖业上,以“两牛一猪”规模化养殖场为主体,争取养殖无害化。

完成时限:

2015。

5

2015。

年末。

牵头部门:县发改局。

配合部门:县工信局、县农业局、县工商局、绿办、招商局。

5

个以上;加快引进有资金、有技术、有实力、有信誉特别是实行全链条信息化监管的大型龙头企业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壮大企业群体,提高市场牵动能力。

完成时限:

2015。

-2016。

年末。

牵头部门:县农业局。

配合部门:县畜牧局、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环保局。

工作任务:加快农业配套改革,迅速启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开展绿色食品和农产品产地环境、农畜食品常规、农兽药残留等指标检测,按实际需要完成检测与评价工作。

2015。

年完成质量检测人员专业培训和检测机构资质双认证工作,并对重点市场进行检测抽查,

2016。

年,全县绿色有机产品检验检测实现全覆盖。

完成时限:

2015。

-2016。

年末。

牵头部门:金融办。

配合部门:各商业保险机构。

工作任务:组织保险机构与相关企业对接,加强服务,沟通协调,落实市级各商业保险机构制定的优惠费率及相关政策,促成保险公司与有意向的企业进行合作,为绿色有机食品加上一道质量保证,提高产品的市场认可度。

完成时限:

2015。

-2016。

年末。

牵头部门: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配合部门:工商局、物价局。

工作任务:推广全县绿色有机食品产品条码应用技术,强化与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条码代办部门沟通与联系,帮助企业搞好条码申请等事项,规范健全有机绿色食品名称、产地信息,使绿色有机食品实行可追溯,增加消费者信任度。

完成时限:

2015。

-2017。

年末。

牵头部门:县粮食局。

配合部门:县农业局、工信局、畜牧局。

50。

万吨,日处理能力。

500。

吨粮食烘干塔。

4

座,推进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合作共赢。组织绿色有机食品生产企业,结合产品的品类和规模,争取企业自建,多企合作,联营联合等方式,建设智能仓储设施,满足高端有机绿色食品仓储需求。粮食局要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借力国家仓储设施建设项目支撑。

完成时限:

2015。

-2016。

年末。

牵头部门:县工信局。

配合部门:县工商局、县招商局。

工作任务:以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县建设为契机,依托邮政、供销网点,建设。

16。

个乡镇物流服务中心,设立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

100。

个,搭建起覆盖县乡村三级梯次物流服务平台。引进。

户全国知名电商企业,在国内主流电商交易平台开设区域板块和品牌旗舰店。

10。

个以上,注册经营网店。

300。

家以上,电子商务交易额在现有基础上年均增长不低于。

50%。

物流成本下降。

20%。

以上。全县适合网上销售的农副产品品种全部进入电子商务平台销售。

完成时限:

2015。

-2017。

年末。

新模式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纳入日程,抓在手上,按照方案要求,各负其责,迅速落实。县委、县政府成立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发展新模式推进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书记秦向东、县长林洲担任,副组长由副县长杨继全、王民发、张兴永、石奇文担任,推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绿办。各环节分管领导定期听取汇报,及时解决有关问题,确保新模式快速推进。

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把各项目标任务分解量化,排出工作时序和完成时限,落实好责任。要建立起考核奖惩机制,强化督促检查,严格兑现奖惩,保证任务落实。

对内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氛围,使全县上下认清新模式是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潜力,凝聚发展共识,形成发展合力。对上认真研究政策,找准政策对接点,争取在基础建设、重大项目、产业政策等方面赢得支持。对下分解任务,搞好试点,加快推广。对外制定招商引资计划,瞄准重点企业,引进功能配套,技术成熟,链条完整的投资企业,助力新型模式发展。

有机梨产业发展方案篇八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农业“百亿产业、十亿企业”龙头引领工程要求,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前提下,加快培育全县蔬菜(含食用菌)十亿产业,将我县蔬菜产业打造为省内市场的主要集聚地、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副产品配给地,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我省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xx〕11号)和《抚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抚州市蔬菜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抚府字〔20xx〕1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行动方案。

(一)总体目标。

到20xx年底,全县新增设施蔬菜面积5450亩,达到8000亩以上;充分利用冬闲田,种植露地蔬菜1.4万亩;全县蔬菜产量达到11万吨,产值达3.3亿元。食用菌产量达到6.68万吨,综合产值达8.6亿元。蔬菜(含食用菌)总产值达到11.9亿元。

(二)年度目标。

1.20xx年全县新增设施蔬菜面积2750亩,力争3000亩,新型设施蔬菜农户达550户;蔬菜总产量9.35万吨,产值达到1.98亿元以上。食用菌产量达到3.2万吨,综合产值达到4.79亿元以上。

2.20xx年全县新增设施蔬菜面积900亩,力争1000亩,新型设施蔬菜农户达650户;蔬菜总产量9.9万吨,产值达到2.42亿元以上。食用菌产量达到4.2万吨,综合产值达到5.46亿元以上。

3.20xx年全县新增设施蔬菜面积900亩,力争1000亩,新型设施蔬菜农户达750户;蔬菜总产量10.45万吨,产值达到2.86亿元以上。食用菌产量达到5.4万吨,综合产值达到7.02亿元以上。

4.20xx年全县新增设施蔬菜面积900亩,力争1000亩,新型设施蔬菜农户达850户;蔬菜总产量11万吨,产值达到3.3亿元。食用菌产量达到6.68万吨,综合产值达到8.6亿元。蔬菜(含食用菌)总产值达到11.9亿元。

(一)优化区域布局。

按照“科学定位、合理布局、因地制宜、规模发展”的原则,在国家政策范围内合理规划设施蔬菜用地,引导制定重点优势蔬菜产品布局。把县城周边,昌厦公路沿线的旴江、甘竹、头陂列为蔬菜产业发展的重点乡镇,以发展设施蔬菜为主,其他乡镇兼顾发展设施蔬菜、规模化露地蔬菜、优质食用菌、地方特色蔬菜,积极开展稻菜轮作,充分利用冬闲田发展秋冬蔬菜或早春蔬菜。各乡镇要依据蔬菜发展任务,因地制宜开展适宜蔬菜种植地块调查,按照“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定位,加快区域蔬菜主导品种产业规模化发展,大力发展大宗蔬菜中的高价值品种,做到高产、高质、高效,培育壮大一批设施蔬菜专业乡镇和专业村(组)。(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交通运输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创新建设模式。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农民参与”原则,创新建设模式,探索“统分结合”(即“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搭建大棚、统一设施配套、统一政策扶持、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技术指导、统分结合销售,实行分户经营”),提升设施蔬菜生产的组织化、专业化水平。建设模式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利用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建设,由农业农村局作为业主委托县城投集团代建,建成后产权归所在乡镇政府;二是以县城投集团作为业主,农业农村局作为主管单位,融资建设,产权归县城投集团。大棚建成后租给经营主体,租期原则上不低于10年,大棚租金每年20xx元/亩(不含土地流转费,由经营主体自行负责)。融资建设的大棚其中租金1600元/亩由县城投集团还本付息,400元/亩归属所在村集体。大棚的管护由租赁的经营主体负责,具体按租赁协议执行。规划设计建设适合本地条件的大棚棚型。建设的大棚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棚型、统一建设标准,统一验收标准,按当前市场价每平米80元左右,严把质量,控制成本,搭建具备冬保暖、夏遮阳功能,实现水肥一体化、温湿度控自动化水平较高的经济适用大棚,实现蔬菜产业高起点、高品质发展。同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投入积极性、主动性,投资建设经济适用大棚,但原则上简易大棚不超过30%。建设蔬菜配套产业园,积极引进专业化社会组织,建立完善“蔬菜基地建到哪里,配套设施就跟到哪里”的机制,高质量推进蔬菜产业配套设施建设。(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城投集团,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引进龙头企业。

把引进和扶持发展龙头企业作为推动蔬菜产业化的突破口,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资金和技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配套服务企业,加速蔬菜产、加、销一体化进程。通过加快各类保鲜、冷藏、冷冻、预冷等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逐步推进蔬菜分级分拣及包装、预冷处理。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引进客商服务于品牌建设、市场流通及销售环节,保障县域蔬菜供应,对接华润集团超市、畅通粤港澳大湾区和其他国内高端市场。规范蔬菜加工业,用信息、生物等高新技术提升加工工艺水平,降低蔬菜损耗率,增加产业附加值。突出农资、肥料、农膜、钢材等相关配套产业招商引资,推动蔬菜全产业链发展。要引进设施蔬菜基地建设、种苗供应、农技服务、蔬菜营销等专业化服务企业,建立蔬菜销售配送平台,畅通生资、蔬菜流通渠道,建立互利合作产销关系。(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供销社、县城投集团,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加强科技服务。

加强与农科院、江西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与全国蔬菜协会签订长期战略协议,确保蔬菜的种苗、种植技术、订单销售等方面保障落实,实现30亩及以上设施蔬菜棚内水肥一体化,温湿度控制等自动化系统全覆盖,促进设施蔬菜高质量发展。整合县内科研资源与人才,推进研究重心向蔬菜产业转移,实现蔬菜产业标准化、品质化、品牌化发展。加强与国家和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开展大棚设施、田间栽培、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组装和集成创新一批省工节本、绿色发展的实用技术,推进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加快蔬菜专业技术人员培养,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以师带徒”“田间课堂”等方式,大规模开展蔬菜实用技术培训,构建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开展乡镇蔬菜技术人员定向培养、原乡镇农技员提升和种植能手、基地技术员培育。建立技术员联系基地制度,开展常态化蹲点服务,提高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在生产一线的普及率,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经营、能示范的产业能人大户,引进专业种菜能手,示范种植带动。发挥农技人员的作用,实行点对点技术服务,重点乡镇2名技术指导人员、其它乡镇1名。(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委组织部、县科技局、县人社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开展品牌创建。

坚持品牌兴菜、绿色发展。鼓励企业制定蔬菜生产技术规程,打造蔬菜特色品牌。强化蔬菜生产过程监督,积极推动蔬菜基地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实现规模种植基地可追溯蔬菜产品的全覆盖。引导基地开展品牌创建和绿色、有机认证,提高产品商品率和附加值,培育一批知名产品品牌。组织种植户参加上级部门举办蔬菜产品展示展销会,唱响“广昌蔬菜”品牌。瞄准上海、厦门、粤港澳大湾区和其他国内高端市场,重点发展知名度高的地理标志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委宣传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城投集团,各乡镇人民政府)。

(六)强化金融支持。

加强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和国有商业银行的合作,争取金融支持,发挥“财政惠农信贷通”、“科贷通”、“产业引导基金”、“企业债”、“政府专项债”等金融产品融资作用,创新蔬菜产业金融产品,撬动金融资金、带动社会资金,共同支持蔬菜产业发展。积极引入保险机制,全面开展设施蔬菜特色农业保险,确保30亩及以上规模基地设施大棚自然灾害险全覆盖,开展县域主导品种产品价格指数保险,做到设施蔬菜种植保险全覆盖。(责任单位:县金融工作服务中心、县财政局、人民银行广昌支行、县农业农村局、县银保监组、县科技局、县城投集团,各乡镇人民政府)。

(七)统一考核奖补。

加大财政支农资金统筹整合工作力度,财政统筹专项资金对建设蔬菜大棚贷款实行贴息,支持大棚设施建设。对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成效突出的乡镇进行及时奖励。支持蔬菜生产、加工、营销等关键环节建设,评选一批优秀的经营主体、农业服务组织、种植大户、销售大户予以表彰奖励。规范验收方式,制定下发具体验收细则,并组织联合复验,公开公示无异议后兑现奖补政策。(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县城投集团,各乡镇人民政府)。

(一)加强组织领导,注重高位推动。

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县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和各乡镇长为成员的全县蔬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各乡镇要把发展蔬菜产业作为乡镇党政“一把手”工程,层层压实责任,主要领导要亲自落实部署,抓细抓实,安排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分管领导与干部专职抓好蔬菜产业发展中的各项具体工作,构建起县乡村三级党政“一把手”抓蔬菜产业的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要结合本区域实际,科学制定年度工作方案,认真做好宣传发动,趁早落实基地选址,切实推动蔬菜产业加快发展。(各相关部门、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压实各级责任,注重部门配合。

建立“蔬菜基地建到哪里,配套设施及服务就跟到哪里”机制,县蔬菜办负责全县大棚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制定、监督指导和考核考评等工作;乡镇政府负责落实经营主体、地块落实、宣传发动、完善生产组织管理等工作;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建设任务分解、菜农培训、支持政策落地、引导培育组织形式、主导品种培育、产品质量安全与农资质量监管等工作;县发改委负责示范基地立项审批;县财政局负责资金筹措与项目预算;县自然资源局负责调配设施农用地和基地测绘工作;县住建局负责抓好大棚建设材料检测及质量把关;县供电公司负责基地电力建设和供电杆线搬迁;县交通运输局负责基地道路工程规划设计、建设材料监管;县林业局负责蔬菜基地所涉林用地的审批;县通讯部门做好通讯杆线迁移工作;县金融工作服务中心负责协调银行机构落实产业信贷资金;县市场监管局负责蔬菜品牌建设和市场秩序监管,收集提供相关蔬菜供销市场信息;县工信局负责指导建设电商网络蔬菜销售平台;县水利局负责蔬菜基地的水利设施规划设计、指导以及水土流失治理;县防汛指挥部、县气象局要针对蔬菜产业气象灾害,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县金融机构负责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县城投集团要积极配合蔬菜办做好资金及基地建设等各项事宜;保险公司负责做好蔬菜大棚和蔬菜价格等保险工作。(各相关部门、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严格督查考核,注重结果运用。

把蔬菜产业发展纳入全县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考核内容,作为检验干部作风、担当作为、工作业绩、为民办实事的重要考核依据,重视考核结果运用,与单位和个人评先评优、干部提拔使用紧密结合起来,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细化量化考核指标,实行差异化考核,科学制定目标值,重点考核各乡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基地生产运营质量、领导重视程度、经费保障等情况。将入户率列入重点考核内容,未达到入户率要求的乡镇不进行奖补,考核列为不合格;对乡镇工作进展采取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的办法,定期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对措施得力、进展较快的乡镇进行通报表扬,并对前一、二、三名分别给予15万元、12万元、10万元奖励;对工作不力、进展迟缓的乡镇进行通报约谈,并对后一、二、三名分别处予10万元、8万元、6万元的罚款;对不作为,虚报瞒报、弄虚作假的干部进行岗位调整,确保全县蔬菜产业发展落地落实。

有机梨产业发展方案篇九

冬季农业生产是防灾减灾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把冬季农业生产纳入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并以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抓好我镇的冬季农业生产工作。

1、成立冬季农业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专抓专管,任务到村组,责任到人,镇、村、组层层落实,确保任务顺利完成。果园镇冬季农业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2、办好示范点,以点带面,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

(1)目标任务:今年全镇冬季农业生产涉及9个村(社区),播种面积为20000亩,其中油菜面积4000亩,马铃薯面积500亩,蚕豌豆面积1500亩,蔬菜(含常年蔬菜)面积10000亩,绿肥面积4000亩。

(2)打造冬季油菜种植示范点。为提高广大农户种植积极性,确保种植效果,我镇重点打造面积约500亩的示范点,主要为浔龙河、瞿杨线、宋水线等主干道沿线,示范点以油菜种植为主,由辖区村(社区)负责组织翻耕,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供种及提供技术支持,农户自行播种管理,以此促进和带动冬季农业生产积极性,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

(3)强化考核。冬季油菜种植示范点的建设将纳入镇对村农业考核指标,由镇冬季农业生产工作领导领导小组组织农办、财政所、纪委进行专项考核验收,对种植效果好的村(社区)给予一定资金补助。

(一)早作准备,明确任务。要求各村(社区)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抓住时机发动群众搞好冬种,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不让田土闲置,及早做好冬季种子、肥料、农膜等农用物资的准备,适时播种,育苗和移栽。

(二)推广粮、油、菜、肥作物优良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油菜围绕全省油菜主导品种,重点推广高含油率杂交油菜良种;粮食蔬菜重点推广马铃薯、蚕豌豆等品种,蔬菜以今冬明春高产时令菜品为主。

(三)推广高效种植模式和先进实用技术,实现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同步提高。我镇采取稻田以稻-油结合为主种植模式,油菜推广播种育苗移栽技术,科学施用生态有机肥技术,化学除草与调控技术;绿肥推广以紫云英种植为主,同时混播满园花(肥田萝卜)、腊菜籽(油菜)的“三花”混播种植模式;蔬菜生产广泛宣传规模化栽培,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药,并全面推广生态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

有机梨产业发展方案篇十

为全面了解掌握我县糖蔗产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主要困难,科学制定20xx年榨季甘蔗砍运、种植实施方案和激励政策,并为我县糖蔗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全面实现我县“1560”工程糖蔗产业增量提质目标。经县糖蔗发展指挥部研究,决定成立全县糖蔗产业发展专题调研工作组,工作组分别到县内各乡镇和县外进行调研,为了使调研工作顺利开展并有成效,特制定本方案:

从20xx年8月26日开始至9月15日结束。

(一)目前我县糖蔗产业发展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乡镇村各级领导对20xx/20xx年榨季县糖蔗发展指挥部制定的政策意见和建议及蔗农对所推广糖蔗种植技术措施有什么看法和要求。

(三)实地了解各乡镇适宜发展糖料蔗的地点和适合“四化”(经营规模化、种植良种化、生产机械化、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地点和面积。

(四)各乡镇对糖厂的砍运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五)县外主要到周边县市调研甘蔗砍运收购点的设立,甘蔗种植一次性施肥技术、甘蔗良种、甘蔗“四化”基地建设试点成功经验和成立砍甘蔗专业队的劳力市场等内容。

(一)调研对象:有关乡(镇)领导、甘蔗站长、村委干部、甘蔗种植大户、蔗管员和部分蔗农代表等。

(二)调研方法:召开座谈会、深入村屯走访询问、个别谈心、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

(三)县外调研拟到甘蔗砍运和种植工作做得较好的和劳动力市场丰富的县市进行考察。

(一)县内调研分为四个小组,分别对全县12个蔗区乡镇开展调研工作。

(二)县外调研组:

(一)讲究调研工作方法。调研组要深入蔗区,广泛发动蔗农参与调研,严格按照调研内容要求开展工作,全面准确掌握全县糖蔗产业发展情况。

(二)各调研组要安排好记录员,收集整理各种调研数据材料,撰写调研报告。

(三)这次调研所涉及的乡(镇)要搞好配合工作,积极参与调研,认真组织本乡镇蔗区的调查对象参加调研工作。

有机梨产业发展方案篇十一

为抓好我镇2017年茶叶产业发展,更好、更快地造福人民群众,以产业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按照“抓点连线扩面”的思路,重点突出示范区域,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建立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态高效茶园。

继续抓好2016年13000亩茶园面积的管护工作,2017年新植茶园5000亩,具体规划为:茶场新植2100亩,村新植100亩,村1300亩,村新植1000亩,村新植500亩。

(一)采购品种。

选择适制性强,丰产性高,抗逆性强,适宜本地区土壤和气候的无性系良种。

(二)采购数量。

本次采购数量共计2500万株。(5000亩*5000株/亩)。

(三)采购时间。

新植茶园分三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

10月30日前搞好政策宣传、茶苗选购和相应的技术培训,将栽植计划落实到地块到农户。

第二阶段:茶树栽植。

11月30日前,按照规划面积进行茶叶栽植,拌好地,施好肥,盖好膜,保证茶树成活率,按规划面积完成栽植任务。

第三阶段:茶园管护。

12月10日前,搞好新植茶园的管理,剪枝、灌水、覆盖。

未分配新植任务的村,在12月10日前,必须搞好旧茶园的管理,除草、补植、理沟、修枝。

(一)明确目标任务。

镇上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副镇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2017年茶叶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目标任务,镇上为每村派业务骨干3名,负责对茶叶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宣传发动、栽植计划、茶苗调运,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协调解决新植茶园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做到目标到村责任到人。

(二)加强技术指导。

镇上成立专门的技术指导工作小组,采取集中培训、分散培训和到户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茶叶栽植的工作人员和群众进行实地演练培训,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栽茶人员的技术能力。在茶叶栽植正式开始时镇技术工作组要到现场进行指导,保证各村茶叶栽植技术指导到位。

(三)落实物资保障。

由镇农业服务中心根据茶园整治情况,适时组织茶苗申请、调运、验收及投放,确保不误农时。茶苗到达植茶区域后,各村委会要切实把移栽定植作为大事要事来抓,及时分发、组织茶农移栽,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全部移栽完毕,提高茶苗成活率。

(四)逗硬考核奖惩。

由镇农业站牵头,相关部门组成验收考核组,通过实地验收考核,确保工作成效。一是旧茶园的管理考核,从松地、补植、修剪、理沟、除草等方面进行现场打分;二是新植茶园的考核:主要从面积落实、拌地、分户花名册、规范栽植、修剪、理沟等方面现场打分。对茶园管理好的村,奖工作经费2000元,对新植面积落实、栽植规范、有现场提供的村,按450元/亩奖励工作经费。凡管理较差、新植面积不落实的村,惩扣工作经费2000元。

有机梨产业发展方案篇十二

突出“名优特新”发展绿色优质蔬菜。突出规模优势,以设施种菜为主。以规模种植为重点。提高经济效益,推动我县蔬菜生产上台阶,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增长,促进农民增收。

小拱棚4000亩。蔬菜种植面积8400亩,三年计划建成大拱棚1200座(亩)日光温室50座。地膜菜3200亩。发展山地大葱12000亩,产量3.06万吨,产值3100万元,人均收入1614元(详见附表)。

1、搞好规划。科学规划。确定种植适宜片带。西部川区为大葱、黄瓜、茄子种植区,规划要因地制宜。按照不同地形。东部为芹菜、辣椒种植区,中部为甘兰、白菜、西红柿种植区。

2、资金筹集。按照“县投、乡补、群众筹”原则。各自立项,资金是设施蔬菜生产最大制约因素。建议发改、财政、科技、农牧、水务、农综、扶贫等部门按照各自业务特点。归口扶持,整合项目资源,确保大棚建设顺利进行。

3、保证质量。从水泥预制件和棚膜购置、打墙等工作要严把质量关。谁建棚谁把关”共同监督,大棚建设中。做到谁购料谁负责。确保施工质量。

4、品种引进。县上把蔬菜优良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当作重要工作来抓。引进蔬菜、大葱良种,优质良种是蔬菜发展的关键。通过外出考察、网上查询等方法。达到高产优质高效。

1、加强领导。涉及面广。建议县上成立四郎河川区开发领导小组,川区蔬菜开展是一项综合工程。工作量大。为了搞好此项工作。由分管县长任组长,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任成员,具体负责川区开发的有关事宜,相关乡镇、村组也要成立相应组织,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2、靠实责任。县、乡相关部门要明确任务。定期考核,为了把川区开发工作落到实处。各负其责。要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技术人员长年抓,关键环节共同抓的长效机制,齐抓共管,抓出成效。

3、技术培训。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提高菜农素质是蔬菜产业开发的基础。技术部门要采取各种形式。开展行之有效技术培训工作,每年举办2期,每期500人(次)每户培训一名实用种菜技术能手,全面提高我县蔬菜生产管理水平。

有机梨产业发展方案篇十三

大田坝乡民福新村聚居点位于大田坝乡民福村七组境内,是大田坝乡唯一一个“4.20”芦山地震集中安置点。该聚居点由民福村2—8组,47户161名村民村民组成。该聚居点在建设时严格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较为完善。为了巩固提升地震灾后重建成果,以让农民住进新房子、过上好日子为核心取向,以依托产业建新村、建好新村兴产业为基本原则,以连片、整体、全面推进为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地确定灾后民福新村聚居点产业发展目标、实施战略和空间布局,使民福新村聚居点呈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景象。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结合聚居点实际,制定本方案。

大田坝乡民福新村聚居点地理位置优越,距兰家山农业公园直线距离3.5公里,同时处于县上果蔬产业、林竹产业、茶产业的交汇地带,产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民福新村聚居点产业建设要做到将产业重建与新村聚居点建设、特色农业、农旅结合“无缝对接”实现农民生活有改善、农村面貌换新颜,农业发展大提升,努力让受灾群众“不仅住上好房子,还要过上好日子”。

(1)产业发展、规划先行。民福新村聚居点在前期在规划建设上,充分考虑到以后产业发展布局,前期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考虑新村功能和农旅结合功能,基础设施投入大,路网建设布局合理。

(2)托兰家山农业公园建设在民福二组建设100亩绿色蔬菜采摘园。让到兰家山公园游玩的游客能有地方体验田园农业游,以大田农业为重点,开发欣赏田园风光、观看农业生产活动、品尝和购置绿色食品、学习农业技术知识等旅游活动,达到了解和体验农业的目的。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要求,统筹考虑新村功能和旅游功能,主动融入农村旅游发展需要,增强产品竞争力、改善乡村旅游氛围、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感。

(3)以县上茶产业链打造为契机,通过“公司+农户”、农户“土地入股”等方式种好、管理好现有茶园,总体提高区域内茶园管理水平,努力提高单位产值,充分发挥已有茶园的产能。在民福村1、7、8组连片发展优质茶标准化茶园500亩。让聚居点居民能就近实现务工,使聚居点少一些“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空巢老人”让标准的“70后”、“80后”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零花钱”。

(4)夯实前期产业结构发展成果,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2014年民福村1组建成年出栏10万只鸡的标准化养鸡场—光宏养鸡场,今年民福村8组总投入1500万元年出栏生猪1万头的现代化养猪场—民福养猪场也将建成投产。我乡将深挖潜力,充分发挥大项目在技术、资金方面的优势,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服务力度,最大限度发挥项目带动作用。

(1)灾后重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按照“三个时间节点”和“三个一批”的重建要求,把新村聚居点产业发展纳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全面加强组织领导。以乡长任大春为组长、分管农业和民福村联系村领导为副组长、民福村驻村第一书记、村五职、新村聚居自主管理委员会成员为成员的民福新村聚居点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强化工作领导小组的主体责任,明确分工职责,强化责任管理,形成“政府搭台、群众唱戏、各尽其责、各司其职”的发展氛围,做到思想不松懈、工作不松劲、目标不动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为切实抓好新村聚居点产业发展工作,建立“领导直接联线(片)、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新机制。派驻驻村农技员,负责产业重建日常技术指导工作,并协调与县农业局专家技术团联系,开展形式多样化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为项目规划、实施提供科技支撑,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加强技术培训,举办专题讲座、现场培训等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加强技术培训,关键技术实行现场示范,提升新村聚居点农民科学种植水平,使农业科技成果入户率、到位率、覆盖率等得到不断提高。

(3)按照新村聚居点产业发展重建任务安排,层层落实目标任务和工作责任。建立完善新村聚居点产业发展工作奖惩激励机制,定期不定期对工作推动开展情况进行考评,对工作得力、项目推进情况好、成绩突出的予以表扬;对工作推动不力的严格依照相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并将考评结果纳入年终综合目标考核。

有机梨产业发展方案篇十四

根据区委、区政府要求,由我局牵头起草了《xx区20xx年蔬菜产业发展工作方案》。

根据《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xx年全省推进设施蔬菜发展项目实施方案》(赣农规计字〔20xx〕1号)和《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赣州市20xx年蔬菜产业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赣市府办字〔20xx〕23号)文件精神,赣州市下达我区20xx年新(扩)建规模蔬菜基地钢架大棚2500亩和规模露地蔬菜基地2500亩,为推进全区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确保按期完成目标任务,结合我区实际,起草了本《工作方案》。

我局根据赣农规计字〔20xx〕1号、赣市府办字〔20xx〕23号文件精神和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要求,通过对部分蔬菜基地企业的调研,征求区蔬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有关单位和区蔬菜产业协会意见建议,形成本《工作方案》。

方案明确了全年目标要求、重点任务、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需要说明注意的情况如下:

(一)目标要求:全年新(扩)建规模蔬菜基地钢架大棚2500亩、规模露地蔬菜基地2500亩;改造提升现有规模大棚蔬菜基地基础设施,提高运营和种植水平;推广“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基本菜农”生产组织模式,发展壮大职业菜农队伍;推进蔬菜保险投保工作,提高基地防灾抗风险能力;加快补齐分级包装、冷藏保鲜、精深加工和销售体系等短板,推动服务体系向产前产后延伸。

(二)重点任务:包括扩大蔬菜基地规模、提升巩固现有基地、大力培育职业菜农、补齐产业发展链条、拓宽市场销售渠道等。

(三)扶持政策:主要是对新(扩)建大棚设施、喷滴灌设施、新建规模露地蔬菜基地、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大棚修复、引进市外职业菜农、蔬菜基地认证、蔬菜保险等进行奖补。

(四)保障措施:主要有明确职责分工、加强政策宣传、强化服务指导、严格督导考核等措施。

文稿与20xx年我区蔬菜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已用下划线标注,主要为:

(一)总结近几年蔬菜发展实际经验,今年主推建设顶部竖式通风型连栋钢架大棚,按建设主体分二类进行奖补:一是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建设相对集中连片20亩及以上的,按验收面积区级奖补45500元/亩,按基础设施建设实际验收情况进行奖补(奖补金额最高10000元/亩,包含土地平整,喷滴灌设施,水沟,水电到棚等);二是企业等其他主体建设相对集中连片50亩及以上的,按区级奖补标准的60%给予奖补。

(二)企业等其他主体新建基地采用喷灌设施的,奖补标准由600元/亩调整为400元/亩;新建50亩及以上规模露地蔬菜基地采用滴灌设施的,给予200元/亩的奖补。

(三)对新建相对集中连片50亩及以上的露地蔬菜基地,区级奖补标准由600元/亩调整为400元/亩。

(四)因材料上涨,调高了棚膜更换奖补标准,奖补类型分为二类:一是单体大棚按2400元/亩的.标准给予补助,较去年增加200元/亩;二是连栋大棚按2600元/亩的标准给予补助,较去年增加400元/亩。

(五)增加了受自然灾害损坏的设施蔬菜基地的修复补助,钢架大棚棚架倒塌的按8600元/亩的标准,棚膜破损的单体大棚按2400元/亩,棚膜破损的连栋大棚按2600元/亩的标准,给予补助。

(六)因我区蔬菜基地产权属村集体的比重大,乡村较难筹集运营维修资金,今年重点推广村集体建设顶部竖式通风型连栋钢架大棚(此棚型造价较高),为不影响乡村发展蔬菜产业积极性,奖补比例相比企业等主体更高,奖补标准有升有降,但奖补资金总量可控且不会超出财政预算(详见附件3)。

有机梨产业发展方案篇十五

按照《xx市关于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三精”农业发展扶持政策的通知》(银农发[20xx]117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扩大培育蔬菜产业,提升蔬菜产业发展能力,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蔬菜产业优化升级实施方案。

围绕“1+2+4”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深化蔬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以高标准蔬菜基地建设为重点,以标准化生产为突破口,以优化布局和科技创新为手段,以提升效益为核心,以提高蔬菜园区“科技转化与应用能力、专业化标准化生产能力、瓜菜综合生产能力、农民抗风险能力、园区经济增长能力、园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六大能力为抓手。通过提高设施装备水平,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构建全程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建立市场倒逼品牌、品牌倒逼品质、品质倒逼品种的产业推动机制,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形成利益链、建立服务链,打造名优品牌,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蔬菜产业发展之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稳面积、调结构、增内供、促增收”的目标。

一是稳面积。全市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60万亩左右,产量保持在165万吨以上。

二是调结构。统筹安排日光温室、拱棚及露地茬口布局,丰富蔬菜种植品种,特别是增加冬季叶类蔬菜种植面积,丰富生产供应品种和数量。

三是增内供。确定主导品种,主攻冬春淡季市场供应,努力提高冬春淡季蔬菜自给率,确保冬春季城镇居民主要蔬菜自给率保持在50%以上、夏秋季节主要蔬菜自给率保持70%以上。并通过增加内供数量和比重平抑菜价。

四是促增收。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蔬菜亩效益提高5%以上,节本提质增效10%以上。产业发展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1、开展“三园”创建升级。

科学制定“三园”创建提升规划,鼓励统筹使用各类项目资金,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创建升级蔬菜园区的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生产基地,示范带动蔬菜质量提升和效益提高。培育具备“五有六统一”标准(有生产规模、有生产经营组织、有生产技术规程、有标准装备配置、有蔬菜分拣或冷链设施,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机械化作业、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商品化处理、统一产品营销)的蔬菜、花卉产业园区建设。

2、加快推进“五优”蔬菜基地建设。

以蔬菜产业联合体及龙头企业为引领的示范区,通过创建“五优”(品种优、管理优、品质优、价格优)蔬菜基地,连接产业链、构建利益链、完善服务链,推行订单生产、分期种植、错峰上市,对接销售。在“五优”蔬菜基地全面推广设施标准化建造、集约化育苗、水肥一体化、秸秆生物反应堆、椰糠无土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物联网+、设施环境调控、农机农艺融合等提质增效技术,全面提升xx蔬菜产业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3、加快推进老旧农业园区(基地)改造。

按照土墙修复、道路硬化、园区美化、秸秆回收、棚体加固、钢架维护、新材料新机械应用等内容,对老旧农业产业园进行改造提升。改建温室参照自治区农业推广总站设计印发的nxw-4、nxw-5型第二代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结构图建设要求,修复温室墙面,墙面背砖。增加钢物架,更换锈坏、塌踏钢物架。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提升温室装备水平,温室安装卷帘机、保温被等。

4、新型温室示范试验。

开展新型温室、第三代日光温室、索膜型新型大棚建设示范,实现示范温室高跨比、坚固性等结构更加合理,更利用越冬生产,为新建设施园区及旧棚改造设施园区建立示范标准和标杆。

(一)扶持标准。

“五优”蔬菜示范区建设、老旧农业园区(基地)改造提升工程扶持政策全部通过竞争性评审的方式实行,“三园”创建项目经审核后,奖补资金直接下达给申报主体单位。

1、“三园”创建升级。对当年被评定为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市级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20万元的奖补;对当年被评定为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市级科技园、创业园的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5万元的奖补。

2、“五优”蔬菜示范区建设。达到创建“五优”蔬菜基地标准的示范区,在连接产业链、构建利益链、完善服务链,推行订单生产、分期种植、错峰上市,全面推广设施标准化建造、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设施环境调控、农机农艺融合等提质增效技术,建立全程产业化链条方面给予以奖代补支持。通过竞争性评审评选出10名,每家给予以奖代补资金10万元。

3、老旧农业园区(基地)改造提升。对集中改造面积300亩以上的园区(基地)进行综合评审,通过竞争性评选评选出5家,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2个)、20万元(2个)的奖补扶持。

4、新型温室建设示范。在占地面积200亩以上的设施园区开展新型温室选型示范,对园区(基地)内新建配套设施完善、自动化程度高、土地利用率大幅提升、使用新材料新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新型保温膜可移动日光温棚、全钢架水循环蓄放热日光温棚、第三代日光温室高跨比双层组装式钢架日光温室,每个园区新建2栋以上新型温室的,通过验收,给予每栋5万元的补贴,每个园区以奖代补资金不超过10万元。

(二)申报程序。

3、评审:申报完成后,由市农牧局随机抽取专家进行项目评审,按照评审分数,择优进入项目库;9月底前由市财政、市农牧局及相关部门组成验收组,进行实地验收。对验收合格的园区给予相应的奖补资金。

(三)项目实施。

达到扶持要求的蔬菜园区(基地)、企业等创建单位向县区农业主管部门提交项目实施报告,由县区农业主管部门进行评价,并将项目实施报告上报市农牧局。由市农牧局会同财政相关处室和农业专家组成验收组对项目进行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参加项目的申报。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农牧部门要成立项目工作组,深入基层,调查摸底,确定各自的项目实施地点、规模和项目实施的具体内容、数量。

(二)制定实施方案。各县(市)区农牧部门在作好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已建、再建、拟建项目的基本情况如实上报,具体内容包括:实施地点、建设规模、占地面积(现有面积和新增面积),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制定好实施方案并上报市农牧局。

(三)加强技术指导。深化农业科技推广改革工作,合理配置科技资源,组建一支技术服务过硬、作风优良的科技服务小组,负责制定技术方案,实行科技承包,搞好技术培训和关键技术措施的组织落实工作。科技承包实行目标管理,对技术人员实行责、权、利挂钩,强化其服务意识。

(四)加强监督检查。市农牧局会同市财政局有关处室组成督查小组,将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督查、指导。对项目实施中存在问题和不足及时向项目实施单位提出,并责令限期改进,以保证项目建设的质量和进度。

有机梨产业发展方案篇十六

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突出巩固粮食生产的精神,切实加强农业技术指导,抓好农业科技推广和普及,努力实现农业生产新突破,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1、科学规划调整产业结构。按照宜粮则粮,宜棉则棉的原则,调优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粮食生产扩种双季稻,攻单产增总产,控制直播消减一季,提升粮食生产水平。棉花生产稳面积攻单产,推广棉田套种。蔬菜生产推广大棚时令蔬菜,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

2、突出粮食生产。以红星、潘家、星光、下高四大板块以及华钱路沿线为重点,实行集中育秧,严格压单扩双控直播,不能出现一丘一季,一块直播,一处抛荒。其余区域鼓励实行集中育秧、压单扩双控直播,提高种粮效益。

3、稳定棉花生产。推广棉田套种技术,努力提高棉花单产,增加种棉效益。一是做到因地制宜,合理规划,连片成块区域化种棉,杜绝旱水田杂花种植。二是大力推广棉田套种技术,提倡棉田套种豆角、辣椒、西瓜等增加覆种提高效益。三是推广棉田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四是开展综合防治病虫,逐步推广统防统治。

4、巩固蔬菜产业。发挥城郊优势,扩种蔬菜,大力发展大棚时令蔬菜,确保无公害蔬菜生产。重点提升治河居委会、红光居委会500亩大棚反季节时令蔬菜的品质和产量。

1、搞好农业科技培训。坚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印发科技资料和病虫情报到村、组、农户。

2、搞好广播技术指导。根据农事季节坚持每周三开好农业生产广播会,抓住各个生产环节及时指导全镇农业生产。

3、搞好作物病虫测报。在全镇范围建好6个固定观察点,搞好病虫测报,并及时发布病虫情报指导全镇搞好病虫防治,把病虫危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4、推广十项农业新技术。

1、加强领导。镇成立农业生产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农业副镇长任副组长,农技推广中心人员、各村村主任为成员。由农技推广中心具体负责组织全镇农业技术指导和推广服务工作。

2、加强服务。农技人员、各村主任要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搞好技术指导服务。要主动服务、耐心细致,针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对症下药,为群众排忧解难。

3、加强考核。镇农业生产服务领导小组按照工作职责要求,根据各村场农技服务指导情况进行工作考核,对工作成绩出色、群众满意度高的人员,纳入年度表彰。

有机梨产业发展方案篇十七

xxx村(三村)位于x县城南郊,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全村耕地面积xxx亩,总户数xx户,xxx人。20xx年村集体收入xx元,农民人均纯收入xxx元。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经乡党委研究,确定阔什吉格代村为新农村建设试点,集中精力,加快试点村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步伐,努力把该村建设成为“经济发展、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社会稳定、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粮食生产主攻单产提高效益,林果业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立足城郊优势,大力发展城郊畜牧业、设施农业和劳动力转移,推动农村经济较快发展。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到20xx年,村集体收入从20xx年的5.9万元增加到20万元。

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林果业效益凸显,畜牧业规模稳步扩大,二、三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全村经济布局更加合理。

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主干道路改造全部完成,农田水利设施得到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村委会建成标准文化活动室和卫生室,农民生活条件和质量不断提高。

非公有制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到20xx年,全村非公有制经济达到270人,人均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

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充分利用党员电化教育和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加强科技教育工作。抓好幼儿园建设,确保全村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农村财务管理公开透明。通过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实现财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保障农民群众在村级事务中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远景发展目标。

“十二五”末(20xx年)全村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元,比“十一五”末增长,年均增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万元以上,年均增长。种植业巩固亩千元田,建成亩万元田;林果业建成精品果园亩;畜牧业形成较大规模。20xx年,牲畜饲养总量达到头(只),出栏头(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万元,年均增长。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和非农产业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分别为:xx:xx:xx。

“十三五”末(20xx年)全村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元,比“十二五”末增长,年均增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万元以上,年均增长。建成亩万元田;20xx年,牲畜饲养总量头(只),出栏头(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年均增长。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和非农产业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分别为:xx:xx:xx。

(一)围绕生产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1、种植业。大力实施“2118”工程,深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不断改良品种,推广先进科学的栽培模式,实现种植业人均收入1816.9元的目的。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对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基础性作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综合生产。棉花生产重点抓好高密度栽培、节水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止和标准化管理等技术的推广普及,实现单产120公斤以上。大力发展小茴香、反季节蔬菜等特色经济作物。

2、林果业。认真落实和普及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着力提升林果业产量和效益,全力建设好1720亩精品果园,重点发展核桃和红枣。

3、畜牧业。大力发展“短平快”的家禽养殖业,扩大大中型养殖户,加大牧种改良力度,做好饲料加工与青贮提高牲畜出栏率和商品率,20xx年力争全村人均达到4头畜,确保畜牧业人均收入达到1000元。

4、设施农业。下大力气解决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措施跟不上,投入明显不足的问题。实行全村一品种植模式。加快低农残、无公害蔬菜和名、优、特蔬菜的生产,大力发展净菜上市及加工业。加大科技与物资投入,加强管理,20xx年对全村大棚进行维修,并解决秋延迟问题。

5、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乡村公路建设项目,认真落实配套资金和配套服务,争取20xx年完成25公里村主干道路改建工程。

(二)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和劳动力转移。

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做好宣传发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免费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帮助他们解决务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培育新型农民。

资源,以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和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加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增强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培养造就守法纪、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力争到20xx年全村每个农户家庭有一个农业技术明白人,一个具有就业技能的劳动力。

资源,以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和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加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增强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培养造就守法纪、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力争到20xx年全村每个农户家庭有一个农业技术明白人,一个具有就业技能的劳动力。

有机梨产业发展方案篇十八

年底,全县板栗面积突破32万亩,产量达到1.4万吨,产值达xx245万元。苹果面积达67905亩,产量达9.2万吨,产值达31471万元。以苹果、板栗为主的干鲜果品业产值达到67312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9.8%。已成为推进我县现代农业发展,特别是提高山区丘陵地区农民收入最具潜力、最富现实意义的产业之一。

为加快转变我县林果产业的发展方式,进一步提质增效,提高林果业整体发展水平,按照“以示范园建设为载体,以果业专业合作社为依托,以开拓国内市场建立营销网络、发展果品加工为重点,进一步推进林果产业化发展进程”的建设思路,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作用,同时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依靠市场机制调控和配置资源。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充分发挥我县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果生产,着眼提质增效,重点抓好板栗、苹果等优势果品的规模化生产。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扶持发展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推进果品产业化经营。抓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完善科技支撑体系,提高林果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力争用2-3年的时间,以苹果、板栗为主的干鲜果品种植面积达到48万亩,产量突破20万吨。2012年拟新建“板栗密植早丰一条龙技术”板栗示范园3个、短枝型富士苹果示范园和双矮密植苹果示范园3个,嫁接优种板栗20万株,完成高光效树体改造1000亩,实现林果业品种优良化、生产标准化、销售品牌化、发展产业化,基本实现生产、贮藏、加工、销售一条龙。

(一)提高林果业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促提质。

一是巩固现有板栗基地规模,抓好示范园建设。坚持建管并重、提质增效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现有板栗基地标准化管理,充分利用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政策,稳定农民种植板栗的积极性。按照“板栗密植早丰一条龙”栽培技术规程,建立高标准示范园3个,共计8700亩,分别在驻操营镇大道岭村(2700亩)、龙泉庄村(4000亩)和大新寨镇郭家场村(2000亩),带动全县板栗产业的发展。

二是大力开展苹果示范园建设。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发展高档苹果生产,年内新建短枝型富士为主的示范园2个,面积总计200亩,其中大新寨镇张各庄村1个(100亩),镇富金庄村1个(100亩);双矮密植示范园10亩,重点推广增产提质综合技术和矮化密植栽培模式,以昌黎果研所为技术支撑,建立现代化苹果栽培制度(三优栽植模式),促进我县的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是加强技术引进,提高果品生产的科技含量。通过与科研院所的密切合作,我县确定燕山早丰、燕龙等为主推品种,年内在示范园和京沈高速公路两侧嫁接20万株,其中京沈高速两侧10万株,重点乡镇和示范园10万株。在苹果产业发展规模较大的大新寨镇建立1000亩的高光效树体改造示范基地,提高果园通风透光水平,促进果实着色,同时搞好合理负载,疏花疏果,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达到优质高效,以此为中心向全县推广。整合现有科技力量,继续加强顾问组和联村技术员队伍建设,聘请3名专家和30名农民技术员组成板栗技术服务队伍,负责对板栗生产的重点村巡回指导,大力开展技术培训,推广优穗嫁接、浇水施肥和落叶覆盖以及先进适用的修剪技术,组织基层技术员进行学习和参观,形成以林业局板栗办和果桑站为龙头,乡镇林业站为枢纽,聘请专家和农民技术员为纽带、联结千家万户的林果生产技术服务网络。

四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群众的技术水平。一是通过电视台《农民之友》节目进行培训和宣传,大力普及推广板栗密植早丰实用技术和苹果标准化栽培技术;二是结合不同阶段和不同农时采取专家集中培训、现场示范、技术交流、外出培训等形式对技术人员和农民进行培训,发放技术资料和光盘,不断提高果农技术水平;三是深入开展“大流学”活动,不断开阔农民的视野,坚定群众对林果生产的信心;四是充分发挥示范园的样板作用,带动全县林果技术水平整体提高。全年计划举办各类培训班50期,培训5000人次,组织参观流学15次1500人次以上。

(二)大力提升果品业发展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促增效。

一是加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目前我县有干鲜果品专业合作社47个,其中板栗专业合作社7个,基本上都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2012年,在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下,坚持以会代训和骨干培训相结合,参观流学与现身说法相结合,分期分批对涉农部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等进行培训,并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培养一批熟悉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和实践的带头人、明白人,不断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新增林果业专业合作社5家以上。

二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依托优势果品基地,加快贮藏、营销、加工龙头企业建设。鼓励龙头企业围绕更新改造、延伸链条、开发新产品谋划建设一批大项目。加大力度对现有果品加工和销售的企业进行扶持与管理,特别是要发挥县龙凤板栗产销专业合作社和市燕山板栗食品有限公司的示范带头作用,充分利用各级优惠政策,做大做强现有加工销售企业。大力推进燕山板栗6千吨板栗深加工项目,力争全县板栗深加工能力达到1万吨/年。

三是健全果品市场流通体系。加强经纪人队伍建设,促进果品流通。大力发展冷链贮运、连锁经营、农超对接、电子商务等新型果品营销方式,构建辐射国内外市场的果品营销网络。进一步增强与外商外贸的联系,与北京新发地等农产品市场和市内外各大超市建立稳定的产品供应关系,千方百计扩大板栗出口、苹果外销,使果农的果品产得出、卖得好,真正解除果农的后顾之忧,带动全县林果产业的大发展。

(一)建立组织,加强领导。

县林业部门承担全县林果业发展的日常管理工作,设立板栗产业化办公室和果桑站,由林业总工程师牵头负责,对全县的干鲜果品生产进行整体引领和指导,具体负责示范园的建设、技术指导及培训,组织苗木信息介绍和引进,协调嫁接验收等项工作。

(二)加大宣传力度,实施品牌战略。

利用各种媒体全方位宣传我县地区优势,积极参加各类展销会、农广会,扩大我县果品的影响力,打造知名品牌,扩大市场知名度,真正做到靠品牌开拓市场,靠品牌提升档次,靠品牌提高效益。以“金富宁”苹果和“燕山明珠”板栗等知名品牌为重点,努力提高我县板栗、苹果知名度,不断提升市场影响力,增强出口创汇能力。

有机梨产业发展方案篇十九

xx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按照“农旅结合,绿色xx”的整体思路,扎实推进相关工作,坚持走绿色、有机产业发展路线,全面推进成建制绿色、有机示范点和合作社组织运行工作。下面就有机产业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严落实、抓规划。

按照我乡“农旅结合,绿色xx”的农业产业总体发展目标,从我乡气候、光照、土质以及各村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种植农作物结构特点,制定了《xx乡有机产业三年建设规划》、《xx乡绿色农产品产业五年建设规划》等相关文件,并下发到各村民委员会,要求各村民委员会实事求是的提供和完善相关数据和措施,并将完善后的资料统一交到乡项目办,作为明年甚至今后五年内的'产业项目储备。

二、明家底,抓调整。

我乡为xx县农业大乡,涉农专合社比比皆是。为进一步理清思路,做到目标明确,扶持见效,我乡对现存35家涉农专合社进行了统一摸底排查。同时依托xx俊成天麻专合社、xx恒生专合社,成都生态成品有限公司、雅安齐海盟有限公司等涉农发展企业,大力实施农产品供侧给改革。建设有机山药基地、天麻基地、枇杷基地,争取用3年时间,以恒生专合社为主辐射带动发展雅南猪1000头绿色果蔬800亩;以雅安齐海盟有限公司为主辐射有机山药300亩;以俊成天麻专合社为主辐射带动发展天麻800亩;以成都生态成品有限公司为主辐射带动发展绿色枇杷1500亩。

三、抓项目,严标准。

依托现有农业发展公司,力争全年内培育1家农业弄头企业,带动3个绿色生态示范基地建设。力争做好与县级相关部门对接工作,抓好绿色生态农业产业项目落地工作。

四、抓品牌,强宣传,促销售。

立足现有的枇杷、山药等农特产品,进一步提高品牌意识、商标意识,加快有机品牌认证(有机认证)。争取早日完成对有机枇杷和有机果蔬的品牌认证工作。努力打造战斗、团结、胜利、东风、东升五个绿色、有机农业示范村。立足有机农产品品牌建设,今年我乡开展了三次农产品宣传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进一步扩宽了我乡农产品知名度,并通过各种销售模式和渠道,提高了我乡农户产业经济收入。

在明年的工作中,我乡将进一步增强有机产业工作力度,不断强化自身监管水平,完善建设措施,提速有机产业建设工作,强化宣传力度。与县级相关部门一道,全力打造绿色xx、有机xx。

有机梨产业发展方案篇二十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精准扶贫攻坚和产业开发工作的部署,达到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在精准扶贫中推动产业带建设,增加贫困家庭收入,加快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结合我县扶贫开发和养殖业生产实际,特制定本项目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项目计划总投资1455万元。

其中,家禽种苗补贴600万元,畜牧养殖补贴375万元,水产养殖补贴450万元,其他品种养殖补贴20万元,雏鸡保育场建设项目补贴10万元。

预计年内参与养殖农户1800户,受益人数7020人,可解决1560户,5835人口脱贫。

二、扶持对象。

融安县建档立卡户(其中:20xx年贫困户和20xx年脱贫户按自治区文件已明确可以享受;20xx年和20xx年建档立卡退出户尚未明确是否享受,需待自治区出台文件后再按文件执行)。

三、补贴标准和限额。

补助上限为人均不超过3000元。

(一)家禽类养殖项目(600万元)。

1.土鸡养殖(预计30万羽,补贴450万元)。

2.肉鸭养殖(预计10万羽,补贴100万元)。

养殖要求:(1)建有与养殖规模相应棚舍;(2)做好粪污处理,不造成环境污染。

3.肉鹅养殖(预计2万羽,补贴50万元)。

养殖要求:(1)建有与养殖规模相应棚舍;(2)做好粪污处理,不造成环境污染。

(二)牲畜养殖项目(375万元)。

1.生猪养殖(预计1万头,补贴300万元)。

补贴标准:年内每户购入生猪种苗2-10头养殖,饲养2个月后可申请验收,按验收实数每头补贴300元。

若留养1-5头后备母猪的,待母猪第一次产崽后可再次申请验收,按验收实数每头补贴200元。

养殖要求:(1)建有与养殖规模相应栏舍;(2)做好粪污处理,不造成环境污染。

其它品种的生猪,如香土猪、野猪等养殖项目参照以上母猪生猪养殖补贴标准和养殖要求执行。

2.山羊养殖(预计7500只,补贴75万元)。

补贴标准:年内每户按要求完成栏舍建设,购入种羊20—50只养殖,购羊后可申请验收,按验收实数每只补贴100元。

养殖建设要求:(1)必须圈养;(2)栏舍建筑面积为每只羊不低于1平方米,可为砖混结构或钢架结构;(3)建有相应的饲料房和青贮池;(4)配套建有每只羊50平方米以上的活动场地,并建有山羊不可跃越的固定围栏;(5)种有与养殖规模匹配的牧草,每10只羊需要配套种植1亩牧草;(6)建有相应的消毒、储粪设施、排污达到环保要求。

(三)水产养殖项目(450万元)。

1.网箱养殖(预计1万平方米,补贴50万元)。

补贴标准:年内新建网箱养殖200平方米以内,网箱建设完成,投放鱼苗后,可申请验收,按验收网箱面积实数,每平方米补贴50元。

养殖建设要求:(1)必须是新建的网箱,用钢管作框架,焊接牢固。

(3)箱网高(深)不少于2.5米。

(4)做好网箱的防洪、防火等附属设施包,不能影响航道、排洪泄洪及灌溉。

(5)不得在人畜饮水水源管理范围内,不能造成水质环境污染,不得影响市容景观,不得在融江县城段河道内新建网箱。

2.池塘养鱼(预计20xx亩,补贴400万元)。

补贴标准:年内新建或改造池塘养鱼1亩以上至6亩,建设完成,投放鱼苗后,可申请验收,按验收面积实数,每亩补贴20xx元。

养殖建设要求:(1)主要用于新建鱼塘或池塘改造以及苗种补贴;(2)要求鱼塘四周护坡平整坚实,塘基坚固,塘底清淤;(3)鱼塘垂直深度达到2米以上,水深达1.5米;(4)养殖品种不限。

(5)所投鱼苗达到投放标准,每亩投放鱼苗数不低于500尾。

(6)投放鱼苗时,必须有所在地的村委干部或包村干部、当地水产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在场,并拍摄放鱼苗照片作为验收佐证材料。

(四)其他品种养殖项目(20万元)。

1.家兔养殖(预计1万只,补贴20万元)。

养殖要求:有相应的养殖房和青贮间。

2.其他品种养殖项目,如竹鼠、豚鼠等参照家兔养殖补贴标准和养殖要求执行。

(五)雏鸡保育场(脱温)建设项目(10万元)。

经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和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年内新建标准规范雏鸡保育(脱温)场,每个场脱温量每批达一万羽以上的,当年向我县养殖户供应4万羽脱温土鸡苗的,一次性给予两万元的奖励资金。

四、验收程序。

20xx年12月1日前,按照方案养殖要求养殖的农户,向所在村民委员会申报验收;各村登记汇总后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验收申请;乡(镇)政府组织验收完成后,造册核定补贴金额,并在各村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各乡(镇)将请款报告和验收材料一式两份送县扶贫办审核,报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审批后,由县扶贫办将补贴资金拨付到各乡(镇),再由各乡(镇)拨付至种植户银行账户。

验收档案材料由乡(镇)和县扶贫办各存一份。

五、资金筹措及使用。

项目资金来源于自治区、柳州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以及我县统筹整合的财政涉农资金。

资金由县扶贫办统筹管理,项目计划奖补资金总额为1455万元。

六、项目实施和管理。

项目由县扶贫领导小组产业开发专责小组负责实施。

县水产畜牧兽医局负责全县养殖项目实施管理和协调工作,协助乡(镇)做好养殖计划方案,养殖种苗引进,及对项目实施检查指导、培训和汇报工作;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参观考察和养殖技术指导、技术服务。

县扶贫办负责补贴资金拨付工作。

县财政局负责项目资金管理监督工作。

县审计部门负责项目的审计工作。

项目实施乡(镇)负责宣传发动,贫困户申请审核,项目验收,发放补贴造册登记审核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协调工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