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消防深入辖区调研稿件范文(精选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00:44:21 页码:9
2023年消防深入辖区调研稿件范文(精选8篇)
2023-11-11 00:44:21    小编:ZTFB

在人生的道路上,总结能够帮助我们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总结经验,不断调整和改善自己。准备一篇精彩的演讲稿的技巧有哪些?这是一份政治参与的指南,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其中。

消防深入辖区调研稿件篇一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人们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由于居民用火用电不慎而酿成事故的现象时有发生,市民对消防安全知识的了解直接关系到火灾等的发生率。由郑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和郑州市公安消防支队策划,郑州升达经贸学院院学生会参与的“全民消防安全素质调查”在各社区开展开来。

由于正值学生放假期间,此次的调查范围比较广泛,但同时也表明了此次的调查很具有说明性。在此次的消防调查中我也认识到居民对消防安全的概念存在模糊性,当然在调查中涉及到了不同社会层面的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受访对象。

在此次调查中涉及到许多关于消防安全的常识问题,包括诸如消防器材的使用、对《xxx消防法》的了解、是否定期对家里的电器线路、燃气管道、灶具检查等等。但是受访对象对此类问题的反应却不容乐观,他们对于此类问题有的是不了解,还有的是根本不关心消防安全问题。大部分人还是不会用消防器材,对生活小区占用消防车通道的现象置之不理。当然在此次的调查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个问题:由于在此次的调查中涉及到社会中不同层面的人,在高中学历以上的受访对象中对于消防安全问题是比较明确的,同时也认识到平时对消防知识了解的重要性。

3)合理规划小区,完善道路的布局,确保消防车通道畅通;很多小区内布局混乱,占用消防通道的现象很普遍,这就给火灾的发生埋下了隐患。保持消防车通道畅通是保证火灾造成最低损失的必要通道。

当然消防安全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起来,只有大家共同行动起来才能够提高全民的消防安全素质,确保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消防深入辖区调研稿件篇二

xxx、xxx把加强和改进农村消防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关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举措,去年6月份,中央综治办、xxx、国家发改委、民政部、财政部、xxx、农业部七部门联合下发了《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消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任务和职责作出了明确要求。农村消防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农村消防基础设施薄弱、农村防火安全条件差等瓶颈问题依然制约着农村消防工作的发展。如何贯彻落实《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自然成了当前消防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认真研究这一课题,促进消防工作全面发展,笔者进行了广泛调研和深入思考。

一、当前农村消防安全状况。

笔者所在的_____市地处_____省西南部,面积2万余平方公里,辖八县一市三区,人口730多万,是_____的农业大市。近年来,农村火灾呈现上升的趋势,导致许多村民流离失所。分析火灾发生的原因,可以看出农村消防安全状况确实非常严峻,存在许多极为普遍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火灾隐患突出。大多数农村为农民自发建成的村寨,缺乏整体规划,建筑物耐火等级低且防火间距严重不足。尤其在一些边远山区的农村大屋场是以六、七十年代的土木泥瓦房为主,有的还是纯木质结构,且房屋之间的间距极小甚至没有间距,万一发生火灾,极易形成火烧连营的局面。还有一部分农村用柴草烧火煮饭,导致房前屋后、室内灶间都存有大量的柴草,每逢收购季节,谷物堆垛密集,大大提高了火灾发生的几率。另外,还有的农民法律意识淡薄,擅自开设小作坊和小旅馆、小饭店、卡拉ok厅、农家乐等公共娱乐场所,必要的消防设施方面也没有配备,甚至连灭火器都没有一个,埋下了很多先天性的火灾隐患。

(二)消防意识淡薄。近几年来,尽管农村消防工作有了一定发展,但是,很多农村在注重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很大程度地忽视了消防工作。归根到底,主要是因为村民的消防意识淡薄。一是对消防认识肤浅,大多数群众只狭隘的认为消防工作就是打火,没发生火灾的时候,就不需要消防,有的还不知道火警电话是多少;二是平时不注意防火,如烟头乱丢、用火管理不严、私自乱搭乱接电线、铜丝代替保险丝使用、电器和燃气使用极不规范等现象较为普遍。

(三)消防设施落后。尽管近年来农村消防设施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总的来看,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仍滞后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步伐。大部分乡镇没有制订消防专业规划,甚至有部分乡镇连城镇总体规划也没有制订。这就造成了消防工作与城镇建设不能协调、同步发展,消防队伍、公共消防设施等基础性建设滞后,欠债严重。再加上缺少消防水源,缺少消防机动泵、水带水枪等消防装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起火后只能用锅桶瓢盆等作为灭火运水工具,最原始的灭火方法致使许多火灾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和扑救,小火常常酿成大灾。

(四)消防力量薄弱。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公安消防队最多设在县城一级,特别是一些偏僻乡村离县城距离遥远,道路路况差,一旦发生火灾,远水难救近火,公安消防队不能及时到达而无法将其纳入保护范围。而广大农村的多种形式消防力量可以说是一片空白,甚至有的地方没有成立任何消防组织,发生火灾后往往惊慌失措、各自为本,根本不能形成有效的灭火力量。再加上年轻力壮的农民大部分外出打工,家里留下的多是一些老弱病残、妇女儿童,扑救火灾的力量就更加薄弱。

(五)消防组织虚无。以前,我国的消防工作重心一直集中在城市,农村消防监督管理力度不够。再加上一些地方的领导对农村消防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建立健全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机制,没有认真落实农村消防安全工作责任制,致使部分农村消防工作管理薄弱,工作停滞不前。有的地方挂了块消防工作招牌,只是形同虚设而已,没有人员开展和落实消防工作,有的甚至出现“无固定办公场所、无专业专职人员、无业务经费、无组织活动”的“四无”现象。

二、农村火灾形势严峻的原因。

对农村消防安全现状进行分析,农村消防工作落后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消防经费严重不足。目前,许多农村的经济发展步伐缓慢,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农作物和外出务工,其生活条件改善的程度还不是很大。因此,村民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消防工作中来。而地方财政极为有限,针对农村居住较为分散的状况,不可能财政拨款组织专门的农村消防监督队伍开展消防监督检查,也不可能投入经费购置消防设施和装备,更不可能投资为村寨建设消防队(站)。

消防深入辖区调研稿件篇三

社区存在消防安全隐患:我社区范围内主要存在的隐患有:***市场里临时摊点如卖早餐近8家,***平房改建门面都成个体小饭店有6家,还有两个回收站(一个在***市场、一个在**路),都是有无证经营、管理不规范、消防设施不全等不同程度的隐患存在。

解决方法及思路:关于我社区在消防安全上存在的问题,经过多次排查总结特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和思路:

1、针对辖区范围内的无证经营小饭店和临时摊点进行整顿,主要对煤气罐使用进行专业的排查。

3、希望上级能够定时组织各个社区安全员和驻地单位,个体户的负责人进行消防安全知识讲座,让大家提高安全意识,防范于未然。从而形成各个单位自查自纠,这样才能真正使消防安全隐患阻止在萌芽状态。

4、通过社区每次消防安全摸底排查上报等日常工作以外,希望有奖励机制,促进每位安全员的工作热情,因为发现每次排查的内容大部分都是重复性的工作,时间长了每个人都从思想上松懈,同时被排查的单位也是越来越不配合工作,造成恶性循环,使消防安全排查工作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所以对社区安全员或积极配合安全排查的工作单位给予奖励,从而能够更好开展工作达到双赢的效果。

消防深入辖区调研稿件篇四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我国苗族侗族主要聚集区,做好苗族侗族地区的消防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本文通过对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特点的调查,阐述了在立足苗族侗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尊重苗族侗族历史文化的前提下,如何改进和加强苗族侗族聚集地区消防工作,探求解决苗族侗族聚集地区消防工作薄弱的问题。

关健词:黔东南苗族侗族地区经济文化现状消防工作对策。

黔东南州地处××省东南部,是我国三十个自治州中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州,在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和谐生活着33个少数民族和两个待识别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万,其中:苗族人口万人,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侗族万人,占全国侗族总人口的,是全国苗族侗族原生文化的中心。长期以来,由于经济文化和历史原因,黔东南州农村地区一直是全国出名的火灾高发区。

一、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现状对消防工作影响。

苗族侗族作为山地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经济、文化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因此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火灾多发有其民族、历史、文化、经济的根源。正确认识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区的特点和现状,对于制定和实施符合民族地区特点的消防工作方针和政策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推动苗族侗族聚居地区消防工作的根本途径。

(一)苗族侗族用火习俗对消防工作的影响。

众所周知,苗族侗族是一个火的民族,黔东南州的苗族侗族老百姓对火的认识和态度应当说是矛盾的。他们认为火给他们带来光明温暖并驱赶黑暗猛兽,赋予他们更强的生存能力,但火又能烧毁一切甚至他们自己,这种敬畏与恐惧导致对火强烈的依赖感。用柴草生火取暖、做饭、烘烤东西,一直从古至今没有任何的变化。在黔东南部分苗族侗族地区至今还有经常有烧荒、烧地埂等耕作习俗。总之,黔东南地区苗族侗族对火的态度可以概括爱与恨的博弈之中,对火灾的防范处于消极,一些不文明的用火风俗也是导致火灾多发的原因之一。

(二)苗族侗族聚居地区建筑特点与建筑防火。

黔东南地区苗族侗族一般分布于半山腰或高岭地区,在与自然环境的适应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自己一整套富于特色的建筑文化系统的建筑观念,创造了具有特色的建筑文化。在××的黔东南农村,木结构民房占,少数民族聚集居住,木结构民房鳞次栉比,几十户、几百户、上千户的大村寨不少。据调查统计,全州50户以上的村寨3922个,占全省的。这些村寨85%以上为木质结构房屋,耐火等级低,不但失火频率高,且发生火灾后,蔓延迅速,一烧就是几十户、上百户。黔东南州农村村寨像一处处大“火堆”,加强消防建设刻不容缓。在黔东南苗族侗族建筑中,火坑(火塘)是整个建筑的中心,在建筑中占据重要的空间位置,它是家庭中心与生活空间秩序的组织者。苗族侗族火塘于木质结构吊角楼一楼的正屋楼板中心修建一圆形或方形坑而成,坑边砌以石块,坑内立三块锅桩石或三角铁架,塘内火种一般终年不熄。火坑是日常生活、起居、议事、饮食、待客中心。出于对火的恐惧感与不同的利用,黔东南苗族侗族村落大都呈集中式布局。几乎所有的村落建筑多呈集中式成片布置,形成集中式村落。近年来,虽然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但居住习惯的原因,苗族侗族建筑主要还是以年代久远、耐火等级低的木板建筑为主,容易引发大面积火灾。

(三)苗族侗族聚居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对消防工作影响。

黔东南地区苗族侗族有90%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一直滞后于坝区。第一,由于苗族侗族聚居地区多数不通公路,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产业单一,经济收入主要靠农产品出售,人均纯收入不到坝区的三分之一;第二,苗族侗族聚地区由于人口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发展速度,造成目前人多耕地少,苗族侗族人口生产、生活条件无法得到有效改善;第三,由于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多属于干旱地区,水利设施基础差,加之长期过度垦殖,水土流失严重。由于以上几个原因,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对火灾的自防自救能力十分弱,许多村寨根本不具备基本的消防水源条件,村民对消防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加之住宅用地紧张,村民住房连片,不能满足建筑防火间距的要求,导致火灾发生后小火酿成大火,村民无法自救;公安消防队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畅不能及时施救,出现望火兴叹的无奈局面。因此,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和经济发展水平低,成为该地区消防工作开展的主要障碍,在短时期内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四)苗族侗族人口素质对消防工作的影响。

建国以来,黔东南州苗族侗族人口教育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苗族侗族人口文盲率大幅下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以上。但应当看到的是,黔东南地区苗族侗族人口各阶段受教育比例较汉族仍然是显得较低,受教育程度低,文盲比例大,影响了苗族侗族地区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一些苗族侗族群众缺乏基本的用火、用电知识,不文明的封建迷信活动还十分严重,笔者在对苗族侗族地区的火灾事故中接触到,因用火不慎而引发的火灾所占比例为。另外,由于苗族侗族人口文化素质不高,相应的消防法制观念和消防安全意识十分淡薄,用火随意、违章建筑、违章操作等现象比较突出,火灾隐患严重,纵火案件屡见不鲜(部分苗族侗族群众在道德上认为烧自己家或家族内的住房不是犯罪)。因此,苗族侗族中根深蒂固的用火陋习,固然有历史和文化的根源,但人口素质不高有很大关系,只有通过提高苗族侗族人口受教育程度,因势利导做好消防工作,苗族侗族聚居地区“引火烧身”的现象才会逐渐减少。

二、苗族侗族聚居地区消防工作开展的思考。

消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综合性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推进消防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黔东南苗族侗族地区消防工作的发展也不可能脱离当地经济文化条件,在正视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社会经济落后现状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改革开放以来,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xxx、xxx高度重视边疆民族工作,在解决“三农”问题和西部大开发的带动下,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政治、经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消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当前消防工作必须抓住有利契机,始终围绕苗族侗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坚持把消防工作贯穿于苗族侗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坚持党委和政府组织领导、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群众路线,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根本方向,因地制宜推进苗族侗族聚居地区消防工作,实现全州消防工作的协调发展。

(一)以尊重苗族侗族文化特点为基础开展消防工作。

具有浓郁苗族侗族特色的用火习俗,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又在为黔东南州的经济建设“搭台唱戏”。苗族侗族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为宣传黔东南州,加强文化交流和推动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不能片面的强调苗族侗族火文化对消防工作带来的不利因素,要克服以消防工作统揽其他工作的主观认识,树立消防工作服务苗族侗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发展的思想,杜绝“堵”,做好“疏”和“导”。对苗族侗族群众一些不文明的用火习惯,要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牢固树立做好民族地区消防工作既是保护物质文明建设,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按照“尊重民族习惯,贴近苗族侗族群众;通俗易懂,潜移默化”的工作原则,通过苗族侗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重点抓好消防知识进村寨、入农户、得人心的宣传效果,切实把消防工作融入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中,引导苗族侗族群众移风易俗、革除陋习,传播科学思想、倡导文明用火习惯,增强黔东南苗族侗族群众抵御火灾和自防自救的能力。

(二)以教育带动苗族侗族聚居地区消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素质低是苗族侗族人口发展的“瓶颈”,也是消防工作在苗族侗族聚居地区难以开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的消防工作,要特别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口素质的提高,从消防资金扶贫转移到消防教育“扶贫”上来,实现民族地区消防工作从帮扶式发展到自我发展的过程。通过对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的农村普法教育、文化下乡和文化扶贫等活动,以送消防书籍、消防挂历进村、进寨、进校,编演有消防教育内容的苗族侗族歌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消防知识,达到贴近苗族侗族群众、深入人心的效果。同时,抓好苗族侗族聚居地区中、小学“二进”(即消防知识进校门、进家门)教育,将消防知识纳入中、小学校教学内容,起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连带效应。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全面提高苗族侗族聚居地区人口素质,带动消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解决当前苗族侗族聚居地区消防工作问题的几个突破重点。

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消防工作的开展,有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因此既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又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当前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消防工作应抓好以下几个问题的解决。

(一)全面推进农村消防试点建设工作。

消防深入辖区调研稿件篇五

为进一步更好贯彻落实省、市、区政府及教育局冬季消防安全工作指示精神,树立“安全第一”思想观念,防患于未然,将可能发生的消防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我校在自检调研过程中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二、加强宣传,警钟长鸣。

从整体上学校利用广播对学生进行冬季消防安全学习讲座,从局部上利用班级黑板报进行冬季消防安全普及,从个体上树立“安全第一”思想观念,把“安全第一”深深刻在每个人的脑海之中,让不安全事故不发生,出现不安全事故能及时应对。

第一,学校组织师生认真学习安全手册里的内容,让消防、交通、卫生、治安等安全常识走进课堂,从根本上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高度重视国家安全教育和“三防”教育,做好未来可能发生的灾难性或突发性事件的安全教育。

第二,学校已在10月末组织了一次安全疏散大演练,培养学生上下楼时有秩序,避免因拥挤造成的安全事故。后勤指派专项负责人时常对各项器械进行检查,发现损坏要及时维修或更换,彻底消除不安全因素。第三,学校建立正常的安全工作信息报告制度,凡发生重大事件,必须立即向校长报告。

三、完善设施,改造环境。

学校教学用房、生活用房通道畅通,未发现在通道内堆放杂物,教学用房周边未发现堆放可燃杂物情况。其中对重点区域及各科室进行了检查和清理。同时为消除隐患,老化的线路重新进行了更换,消防器材及时进行了增补,在原有28个灭火器的基础上新增加15个灭火器,并且在学校的一些关键部位还新增加了一些灭火器专用箱,检查了楼内应急灯、楼梯口“安全出口”指示牌。

四、重点部位,重点检查。

各科室尤其是用电量较大的地方,各科室负责人都进行了认真排查,后勤人员也不定时进行检查,保障无漏电现象,不超负荷运转。

以上是我校在自检与调研过程中所做的具体工作,在以后工作中我们会一如既往,完善各项安全制度,完善检查机制,定期进行安全排查、进行安全疏散演练,对于发现的漏洞及时弥补,让不安全隐患没有立足之地。

消防深入辖区调研稿件篇六

一是建立健全农村消防安全制度。要改善农村消防现在不太理想的状况,首先就要从根本上建立健全农村消防安全的制度,各地要由政府领导,各相关部门把责任落实到位,并且开展必要的消防知识宣传,让群众参与其中。在《xxx消防法》中对于各级政府的责任由非常明确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按照各项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农村消防的规划设计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各级政府要明确任务,建立有效的责任制,将责任层层落实,组织领导好各地的消防安全工作,从而提高农村消防的水平。

二、加强农村消防宣传教育工作。针对农民群众缺乏消防安全意识的现状,各地政府应发挥组织领导作用,运用各级、各部门的力量,做好农村消防安全的宣传教育工作。要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对广大农民群众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富有实效的消防知识宣传教育。指导农民群众如何识别假冒伪劣的电器设备,如何正确安全地用火用电,在发生火灾时如何进行自救,或第一时间控制火情,将损失降到最低,这些都应该北列入政府的工作议程内。只有农民的认识提高了,消防意识增强了,才能从源头上改善农村消防安全的不利现状。

关键词:消防扑救登高设计。

一、高层民用建筑消防扑救登高面和登高场地在火灾中的作用。

二、现有标准和实际存在的设计缺陷问题。

三、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地设计高层民用建筑消防扑救登高面和登高场地。

消防深入辖区调研稿件篇七

(讨论稿)。

为了促进我市公共场所消防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9月上旬,市政协社会法制委组织部分委员,在满郭强副主席的带领下,到市区繁华路段商业区、部分公共场所、生产企业及公安消防部门对消防安全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调查组听取了市公安局对我市公共场所消防安全情况的汇报并召开座谈会,分析了我市消防安全情况,对公共场所存在的消防隐患和消防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一、我市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市消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预防和遏制群死群伤火灾事故为目标,深入开展“消防平安”创建活动,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大力加强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建设,大步推进消防设施装备的现代化,狠抓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重点区域监控工作,积极推行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着力提高公众消防安全意识,全市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一)党委政府重视,切实落实责任。我市各级政府重视消防工作,不断建立和完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制定和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坚持消防联席会议制度,逐步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1的消防工作格局。为加强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建设,市政府专门召开常务会议进行研究,制定下发了《关于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的实施意见》,在全市开展了以“提高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等活动,并纳入政务督导的重点项目。

(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我市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稳步推进,消防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的“五进”活动不断深入,提高了广大群众消防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对全市383名消防监督人员和公安派出所民警进行了集中培训,并在潍坊电视台开辟《鸢都消防》专栏,向全社会宣传“四个能力”知识,使之家喻户晓。在此基础上,通过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等方式,对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及专兼职消防人员、单位员工进行分类培训,共举办培训班300余次,培训人员16万余人次,并结合监督检查进行上门指导,确保单位员工能够掌握“四个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

改火灾隐患7384处,办理各类消防行政案件212起,其中处罚单位153家,处罚个人66人,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83份,罚款259万余元,行政拘留9人,责令“三停”39家(处),临时查封单位6家,消除了一大批火灾隐患。同时,加大现场消防产品监督检查的频次和力度,共检查工地557次,开展工程建设领域消防产品委托检验592批次、防火装修材料见证取样220批次,针对检查发现的消防产品质量问题和制假售假行为,及时依法处理,进一步规范了消防产品市场秩序。

二、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消防站数量严重不足,按照我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计算,市区消防站应建21个,目前已有6个,尚缺15个,寒亭、经济开发区至今没有消防站;其他各县市区应建36个,已建15个,缺21个。市政消防设施缺口较大,一些市区在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时,没有同步规划建设市政消火栓,全市应设置市政消火栓3951个,实际设有2671个,缺1280个。以市区为例:潍城区、奎文区、高新区三个区主次道路总长度约为182公里,按照国家市政消火栓设置间距不应大于120米的规定,三个区至少应建市政消火栓1500个,实有消火栓298个,其中损坏179个,公共消火栓保有数不足应建数量的8%,有的新建路段根本未设消火栓。在胜利街、东风街等主要路段和中百大厦、百货大楼等繁华商业区,市政消火栓的实有数不足应建数量的10%。

(二)应急救援机制建设还不完善。去年以来,消防支队共参与交通事故、高速公路救援、建筑倒塌、高空、水上、井下救援等抢险救援2188起,社会救助和大型活动保卫1143次,抢救被困群众983人,已经在安全生产事故和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中担当起救援主力军、突击队的角色。但消防部队肩负的任务与人员编制、装备不相适应,由于受到人员编制体制、管理体制、保障体制的限制,应急救援力量功能发挥上有局限性,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战”的状况,协同配合能力弱,尤其是在危险化学品管理的信息共享方面,消防部门处于被动局面,对企业使用危化品的种类、数量、规模等情况不能实时掌握,缺乏危险源信息查询、处置对策信息查询的途径和手段。未建立区域分布相对合理的消防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库,在抢险救援专家组队伍建设方面,缺少制度性的沟通与交流,没有形成一支相对固定的专家队伍。

(三)群众消防安全意识较薄弱。我市部分火灾的发生和人员的伤亡,暴露出群众消防安全常识缺乏,自防自救逃生能力差。许多人员密集场所从业人员对火灾危险性不了解,对基本的防火、灭火和逃生技能不掌握,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往往无所适从,错过最佳逃生时机。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日常经营中没有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对公安机关检查发现的火灾隐患及违法行为未积极进行整改。

投入的多少,全靠消防部队去争取。特别是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经费水平的差异,有的大队经费仅有十几万,执勤车辆尚不能满足执勤灭火救援的需要。自2003年,我省开始招收合同制消防员充实一线灭火救援力量,缓解警力不足的问题。但就是这支24小时执勤、承担大量急难险重任务的队伍,基本工资仅800元,经济条件较好的县市区也只有1000元,造成合同制消防员招收难、流失率大。

三、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一是加快消防规划的编制、调整和实施。把消防规划列入城镇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对各地公共消防基础设施现状进行摸底调查,全面评估,督促无城镇总体规划的县市区制定消防工作建设近期目标和远期规划。落实城镇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达标活动,新建城市(市区)和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与城镇建设同步发展,一步到位。二是加强公安消防队站建设。严格执行《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修订)》,着力抓好城市消防队站的新建、改建和扩建,优化城市安全布局。三是加强消防装备建设。加强消防车辆装备配备和个人防护装备,特别是要根据灾害事故特点,配齐各类性能良好、结构合理的灭火救援车辆和器材,力争使所有消防队站的营房设施和器材装备建设达到国家标准,适应实战需求。

政消火栓的修复、增补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尤其城区繁华路段、重点公共场所,如胜利街、东风街等主要路段和中百大厦、百货大楼、世纪泰华广场、小商品城等繁华商业区,应迅速补全配齐市政消火栓等安全设施。在今后的市区规划中,特别是城区道路建设中,建议按国家要求标准配齐配好消防设施。

(三)加强消防专业队伍建设。新《消防法》赋予了公安消防部队、专职消防队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职责。公安消防部队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先锋队,关键是加强各类专业灭火、救援和基层消防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应急救援职能,建立完善应急救援联动机制。按照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要求,建设高层、地下工程和石油化工专业灭火救援队,高速公路和地震灾害事故紧急救援队。建立完善各级各类应急抢险救援预案,不断提升城市灾害防控能力。发展壮大合同制消防员、消防文职雇员、消防安保员队伍,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的消防力量体系,提升防火、灭火和应急救援能力。

影响当地火灾形势稳定的重点要害单位和部位,严格管理标准,防止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采取部门联动的方式,落实以公众聚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高层和地下建筑、“三合一”场所为重点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对可能影响公共安全的火灾隐患,联合执法,强力督促整改,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消防深入辖区调研稿件篇八

今年上半年以来,在支队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中队认真按照xx年工作要点,周密部署统一安排,积极扎实的开展工作,认真学习xxx精神和“二十公”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认真贯彻落实xxx“五条禁令”,认真开展执法为民教育整顿活动,较好的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中队在5月份被张掖市团委、张掖市公安局授于“青年文明号”称号。截至6月13日,我辖区共发生火灾65起,出动车辆70台(次),参战官兵495人(次),保护国家财产60余万元。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部队管理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科学,既要严格按照条令条列管理,又要辅之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的工作,打牢思想基础。根据支队的政治教育方案,我中队认真组织官兵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xxx”专题教育、“二十公”会议精神,按照“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转变作风、扎实工作”的总体目标,认真的开展消防职业道德教育,落实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确保官兵思想稳定。认真进行“执法为民”教育,使每个官兵都牢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认真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消防灭火执勤和抢险救援的神圣职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紧密结合学习、工作、训练实际办板报和“士兵周报”,通过“士兵周报”真正反映官兵的学习生活,使“士兵周报”成为联系和沟通官兵思想的纽带桥梁,保证部队以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圆满完成新时期肩负的历史使命。

充分发挥支部“一班人”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身先士卒,以实际行动教育和引导官兵正确认识形势,正确对待得与失、荣与辱、苦与乐,热爱本职工作,献身消防事业,不断增加支部“一班人”的政治责任感,充分利用每周半日的党员干部教育时间,重点学习和领会党章、党规、党纪,从而端正了“一班人”的服役态度提高了宗旨意识、廉洁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

1、做好执勤备战工作,保证随时出动。

在执勤备战方面,我中队主要抓了三个方面:一是保证人员在位率。无论是平时或是节假日,中队严格按条令条例有关规定办理,始终保持人员在位率在90%以上。二是保证车辆、器材装备完整好用。我中队严格按照车辆、器材检查保养的有关规定,始终保持车辆器材的完整好用,三是加强学习,使官兵明确各自的值班职责,增强责任意识。

2、强化军事业务训练,增强官兵素质,提高部队战斗力。

在今年的军事业务训练中,我中队根据《xx年军事业务训练安排》严密组织,严格训练,各项工作均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今年上半年开展训练项目23项,目前均达到及格以上水平。

3、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实战性训练。

今年上半年,我中队为进一步贯彻“火怎么灭,兵就怎么练”的指导思想,努力提高灭火救援能力,加强实战性演练。在演练中穿插训练项目。我中队对液化石油气站、石油公司加油站、电影院、临泽供销商厦等单位进行实地灭火演练,对单位内部情况发生变化的及时更改旧的灭火作战计划,重新制定灭火计划。对市政消火栓、企业内部消火栓进行了普查、登记。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大大的提高了官兵的实战能力。

4、严格部队管理,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了中队的各项工作能够上一个新的台阶,我们支部“一班人”深知,中队的风气正不正、人心齐不齐、官兵的士气高不高直接影响部队的正规化建设和部队的战斗力。因此,我们一方面加强思想教育和条令、条例教育,另一方面对违反纪律的同志严格按条例、条令处理,决不姑息迁就。由于中队干部、士官、班长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中队赏罚严明、公道正派,使每个同志对争先创优有了信心和勇气,中队迅速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的热潮,中队士气高昂,各项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

(一)绿化美化营区,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

为了创造一个拴心留人的优美环境,努力把我中队建设成为花园式的中队。今年种植风景树12棵,国槐3棵,其他各类鲜花100余株,草坪200多平方米。为了解决中队官兵和器材车辆冬季的取暖问题,多方筹措资金、压缩开支为车库、俱乐部装上了暖气。为了能让官兵在寒冷的冬季也能及时的洗上热水澡,中队正重新修建洗澡间,创造了拴心留人的好环境。

(二)勤俭节约,发展农副业生产。

由于我中队人员少,中队伙食费容易超支,为了弥补资金不足,广大官兵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年初平整菜地,施肥浇水,种植茄子、辣子、甜瓜、苦瓜、豆角等蔬菜,种植各种蔬菜长势良好;饲养羊4只,鸽子26只。现正对大棚进行了维修,以保障官兵在冬季能够吃上新鲜的蔬菜。

(三)勤俭持家,严格财经纪律。

首先,中队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支队文件精神,严格经费管理,重大经费开支必须经支部会议研究同意后方能开支、报销。其次,广开渠道,多方筹措资金。上半年从地方政府争取经费3万元,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队始终将安全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并贯穿与中队的执勤、训练等各项工作之中:

(一)严防车辆事故。

加强对司机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组织他们学习一些车辆事故案例,从日常行为做起,严格安全管理,常抓不懈。我队为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将每周五定为安全日,按支队规定每月11日为“安全活动日”,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各种形式的安全会,严格执行支队制定的有关车辆管理规定,严禁无证驾车和车辆外借,对中队的车辆进行定人、定车、定位管理,坚持一支笔审批制度和派车单审批制度,谁派车,谁负责,谁开车,谁承担责任;除消防灭火用车外,非消防用车必须经支队批准后方可出车。今年上半年为确保安全,对两辆消防车进行了维护保养,消除了不安全因素。

(二)防止训练事故的发生。

在训练中针对以往各种训练事故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安全补救措施。1、定期对训练器材进行检查,2、训练过程中确保训练人员的防护装备佩带齐全。

1、部队管理时紧时松,部队管理存在漏洞。

2、消防车辆、器材装备达不到国家最低标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