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边界协议书附图解 房屋边界协议(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2 22:29:36 页码:9
边界协议书附图解 房屋边界协议(四篇)
2023-01-12 22:29:36    小编:ZT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边界协议书附图解(精)一

欢迎大家来到革命老区井冈山旅游参观,井冈山是中国革命摇篮,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了弘扬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现在已成为我国青少年及党员干部的教育基地,井冈山不但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自然风光也是非常秀美壮观,这就形成了井冈山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是革命摇篮、旅游胜地、疗养佳境.陆定一曾题词“井冈山有两件宝,一是历史红、二是山林好”,朱德题词“天下第一山”。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与江西的宁岗、遂川、永新和湖南酃县四县之交,东起井冈山的拿山,西到酃县的水口,两地相距90公里,北起宁岗的茅坪,南至井冈山的黄坳,两地相距45公里,而四周从拿山起经过龙源口、新城、茅坪、大陇、十都、水口、下村、五斗江等等,再回到拿山,方圆共计550华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五百里,井冈山”,井冈山地势雄伟,齐峰峻岭,古木参天,全市呈西南高,东北低走势,地形复杂,境内平均海拔500米,市中心茨坪海拔1848米,全市面积670平方公里,整个土地资源现状为:“九山半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市。

关于“井冈山”这个名字的由来,据说在清朝末年的时候,有一个姓蓝名子希的人为了避战乱,背井离乡来到了井冈山的主峰——五指峰山下的一块平地安家立寨,房子门前有一条小溪流过,客家人称为江,于是就把这个地方称为“井江山村”在这里所说的“井”并不是指水井的意思,而是指家乡的意思,后来又因为客家人“江”与“岗”谐音,又把这个地方称为井岗山,过了不久又有一位姓黄的人也来到这里,他觉得村子不是建在山头上而是建在山脚下,于是就把井岗山的岗字的山字头去掉,成了冈字,这就是井冈山名字的由来。“井冈山”这个名字在很久以前曾有强盗的意思,辛亥革命到北伐战争期间,有不少散兵游勇,结成小股绿林,白天匿居山中,晚上窜到附近县城官家富户抢劫,声称自己为井冈山,随后又有世居山上的王佐、袁文才集聚武装,常以劫富济贫为名,下山吊羊(也就是打劫绑架)也称他们为井冈山,井冈山的名字就由此传开了。

1927年10月毛爷爷带领秋收起义部队上山,联合团结改造袁文才、王佐的部队,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成了革命的摇篮。于是,井冈山才有了自己的新含意。我想大家心中肯定有这样的一个想法“毛爷爷真会找地方,把红军带到这里来,谁也不容易打进来”那是因为毛爷爷已经调查过了。

首先这里离反动势力强大的大、中城市如长沙、南昌、武汉、广州等地较远,是反动势力薄弱之地。第二井冈山地处湘、赣两省交界处。政治军事上的一举一动可以影响到两省及两省下游。第三这里受过大革命的洗礼,党和群众基础较好。第四井冈山地势险要,

红土地、绿森林、

革命圣地—井冈山

进可攻退可守,便于开展游击等等一些有利的条件,有利于军事割剧。1927年9月29日,毛爷爷带领部队进入了永新县的三湾村,到了三湾村后,毛爷爷对部队进行了思考已久的整编,军史上称“三湾改编”。自从秋收起义以来,毛爷爷看到了很多,也想了很多。部队屡战屡败,特别是芦溪一战,秋收起义的总指挥卢德铭牺牲后,一些投机分子纷纷扔下枪,不辞而别,造成枪多人少,军心不振的现象。由于战争频繁,以致伤员增多,一些军队打骂士兵的军阀习气,也在军中时有发生,部队到了非整不可的地步。首先把只剩七、八百人的部队干脆改成团的建制,军旗上的字样改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团”由黄浦军校第一期毕业生陈浩担任团长。第二项改革支部建在连上,党以上设党委,班设党小组,并在连以上派党代表,全军归党统一领导,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毛爷爷的《井冈山斗争》中有一句道破天机的话,红军之所以坚难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第三项改革建立士兵委员会,规定了士兵委员会对军队长官的工作可以进行监督,人民军队官与兵的平等正是始于井冈山,井冈山根据地是“官最不像官”的时期。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1927年10月3日,毛爷爷在宁岗古城主持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也称为古城会议,确定了对袁文才、王佐部队实行“团结改造”的方针,并决定在茅坪建立红军医院和留守处。

各位团友上井冈山旅游,想了解井冈山斗争历史的人,一定要知道袁文才、王佐两支绿林武装部队的情况。袁文才出生于是1898年,宁岗茅坪马源村,客籍人。曾经念过很多书,学业时断时续,后来又上了初中。由于历史原因,宁岗土家人与客家人之间矛盾十分尖锐。袁文才一家深受土家人、地主的压迫和剥削。在1923年的时候,宁岗茅坪一带村民被土豪劣绅逼上梁山,组织起了“马刀队”公开以地主劣绅为敌,形成了一股绿林势力。以胡亚春为首领,袁文才很早就与当地土豪谢冠南结下怨仇,势不两立。那是因为谢冠南玷污了袁文才的妻子,袁文才的父亲就把谢冠南告上了法庭,结果袁家败诉。袁文才的父亲因此一病不起,不久就与世长辞。后来又因母亲惨遭豪绅杀害,使袁文才横下一条心,公开投奔“马刀队”。由于袁文才念过书,有文化会计谋,被任为参谋长之职,不久便当上了马刀队“首领”。成为群中之王,因为马刀队人多势大,活动时间长,在宁岗周围影响很大。

王左:又名王云辉,1898年出生于井冈山下庄村下水坑一个农民家庭,也是客籍人,王佐早年丧父,家境贫困,兄弟姐妹多,王左随母亲改嫁别的村庄,那家人不同意把王佐的名字人祖谱,没办法又回到了井冈山,到了井冈山,为了维持生活,王佐便从小跟着叔叔学裁缝,没有读过书.1921年井冈山周围的一些农民不忍土豪残酷压迫剥削,打出了劫富济贫的旗号,成为了当地一支绿林组织.首领,朱孔阳王佐走投无路为贫困生活所逼,投奔了朱孔阳队伍,上山为匪.开始,王在朱孔阳那知识做缝衣服的活,后来朱孔阳发现王左机灵,精明能干,就让他担任侦探,深得朱孔阳的赏识,.后来王左离开了朱孔阳,回到了家里,用平时的积蓄买了一枝九响枪,还打了几枝土枪,邀集了几十人,自己拉起了一支队伍,自立为王,成为山大王.

红土地、绿森林、

革命圣地—井冈山

袁文才和王左都是客籍人,有着共同的社会地位和苦难的家庭,又是同年生,变结为老庾,彼此情同手足志同道合,而毛爷爷早就知道井冈山有这么两支绿林武装队伍,正在此时毛爷爷在三湾会见了一位当时对他来说至关重要的人物,他就是毛爷爷在广州所讲的学生,现在正是袁文才重要幕僚—陈幕平.见到陈幕平,毛爷爷非常高兴,因为毛爷爷看来解救工农红军目前之困的出入就在此人身上,毛爷爷与陈幕平长谈一宿,知道了袁文才的底细,而从谈话中又注意了一个细节,袁文才与王左还是拜把子老庾,袁文才带着部队在井冈山的茅坪,王左在井冈山的大小五井,他们相互衬托,同进同退,毛爷爷不竟击掌叫好.毛爷爷连夜写了一封长信,托陈幕平面交袁文才,既然同是农民兄弟的武装何必客气,毛爷爷在信中向袁文才详细叙述了工农革命军目前的处境,并提出在他的地盘上安置上伤病员,建立留守处的要求.也许是毛爷爷信中表示诚恳,也许是对陈幕平的信任,行使一贯谨慎的袁文才很快的派出代表请毛爷爷到宁冈大仓相会,到了大仓毛爷爷七人五骑,手无寸铁,准时到大仓.见到袁文才派来的的代表,得到了袁文才肯定答复,毛爷爷心上的石头落了地,干脆把部队带进了宁冈古城.要说袁文才完全的相信毛爷爷是不可能的作为一名在绿林摸爬滚打的人物,在他亲自看见毛爷爷之前仍然保持因有的警惕,因此在毛爷爷进村以前,袁文才还在祠堂里埋伏了一伙精壮的汉子,这是袁文才的天性,君子坦荡荡毛爷爷心里无挂碍的走进袁文才指定的地方,一个叫林风和的农民家里.作为一代伟人,毛爷爷在许多方面都有着过人之处,于袁文才一见面,毛爷爷就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了一些怀疑和杀机,毛爷爷微微一笑,轻描淡写,然而却是郑重地对袁文才说,工农革命军决定送一批枪支给你们.袁文才因为听错了,马上补上一句多少支,毛爷爷竖起一个手指说一百支.文才心中的大喜,吩咐部下杀猪宰鸡,盛情款待毛爷爷,袁文才觉得又不够,又拿出七百块大洋长给工农红军,并且当毛爷爷将古城会议决定的几件事向袁文才提出时,袁文才一概点头.

三天后,袁文才又在宁冈垄市见到了毛爷爷送给他的枪,而且还是一百零四支,并且每支枪配备了三发子弹.

1927年10月7日,毛爷爷带着部队到茅坪设立了留守处和后方医院.在上井冈山的途中,毛爷爷亲眼目睹了部队无纪律的情形,秋天正是山里红薯成熟的季节,行军路上,战士们又饥又渴,看见路边的红薯,毫不犹豫,连苗拔起,擦去泥土,便塞在嘴里,毛爷爷当时没有说什么,可是他记在了心里,一直到他和王佐见面时1927年10月24日早晨,毛爷爷首次向部队宣布了三项纪律.当时革命军可算是一支疲惫之师,整整两个月,部队没有吃上一顿饱饭,没睡一个好觉,现在听说井冈山可以歇一歇脚,大家都很高兴,毛爷爷抓住大家这个心理说:我们要上山了,要在那里建立根据地,大家要和山上的群众搞好关系,要和王佐的部队搞好关系做好群众之作,没有群众的支持,根据地也建立不起来的,从此以后大家的一切行动要听从指挥,打土豪筹款子要归公,不拿农民的一个红薯.毛爷爷上了井冈山为了帮助和加快对袁文才和王佐和部队进行军事训练和思想整顿,毛爷爷派出了游雪臣.陈伯钧等干部到步云山改造袁文才的部队,同时又派出何长工到大井改造王佐的部队,1928年1月,王佐请求何长工帮助他杀掉自己的死对头尹道一,何长工摔一个连的兵力配合王佐顺

革命圣地—井冈山

利进行歼灭了尹道一,从而使王佐进一步信任了工农革命军.袁文才和王佐的部队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改造,从思想和军事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1928年2月中旬,袁,王部队正式收编为工农红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由袁文才任团长,王佐任副团长,何长工任党代表。

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也得到了王佐和袁文才以及当地百姓的大力帮助,1927年10月到1928年2月,工农革命军在边界艰苦奋斗5个月,在以毛爷爷为首的前委的领导下,保存和发展了工农革命军,恢复和重建了边界党组织,建立了茶陵、遂川、宁冈三县红色政权,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

各位团友,大家是不是想朱毛会师是在什么时候呢?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后来朱德领着八一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在1928年4月28日,朱德、毛爷爷两支队伍在宁冈龙市胜利会师。根据湘南特委的意见,成立了工农革命第四军,在宁冈龙江书院召开了红四军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红四军委,毛爷爷任书记。5月4日,在宁冈龙市河滩上召开了庆祝朱毛两军会师大会,宣布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成立,后该为中国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朱德任军长,毛爷爷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陈毅任士兵委员会主任。红四军下辖三个师九个团,约1万人。

1927年10月到1928年10月井冈山斗争进入了全盛时期,国民党曾三次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会剿。

第三次反会剿失利后,湘赣边界特委及各县党组织部遭到破坏。1929年4月8日,前委在于都召开了会议,决定红五军重返井冈山收复失地,重建边界政权。4月底,彭德怀、滕代远回到井冈山,再茨坪召开了群众大会,彭德怀受前委委托慰问了井冈军民,并发每人一块银元。红五军回井冈山后,帮助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在边界继续发展革命斗争,7月中旬,红五军攻打安福县城,由于情报有误,陷入敌人有准备的包围中,未能功下安福城,我军损失重大,使参谋长刘之至和纵队长贺国中不幸牺牲,12月底。红五军回到边界,当时由于特委内部存在着严重的地方主义和无产阶级思想,造成了领导成员内部意见分歧,加上土、客籍严重矛盾,红五军偏听偏信,执行特委的错误决定,1930年2月下旬的一个凌晨,边界特委书记朱昌凯带领几个彪形大汉,手持机枪,闯入永新县城尹家巷袁文才的住处,开枪把袁文才打死在床上,王左听到枪声后慌忙出逃,往井冈山逃跑时跌倒淹丝在禾水河里,袁文才、王左被错杀,酿成了湘赣边界的一起悲剧事件。使边界工作遭受到不应该的重大损失,井冈山斗争告一段落,整个时间为两年零四个月。

好了各位团友,井冈山大概的的介绍到此为止,现在我们去参光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我在把井冈山给大家作个详细的介绍。

精选边界协议书附图解(精)二

甲方: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                

根据《北京市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为了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界桩的维护和管理,切实维护好界桩标志,防止丢失、损毁,经甲、乙双方协商,签订本协议。

一、本协议界桩是指____年____月_____日,_____区和_____区共同在实地选址埋设的___号界桩,位__________ 。

二、甲方委托乙方对_____号界桩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在乙方正式履行约定义务之前,向乙方详细介绍界桩的实地位置及埋设情况,提供边界线协议书中对该界桩位置的文字说明、《界桩登记表》、《界桩直接维护责任单位(人)日常维护情况记录表》、《界桩日常维护情况实景照片记录表》等。

三、乙方应当随时对所维护的界桩进行巡查,制止正在发生的破坏界桩的行为,防止丢损;阻止当地单位、群众在界桩处挖土、堆放杂物,在界桩上蹲坐、拴牲畜和划刻,在界桩附近埋设其它标牌等危害界桩和遮挡界桩观瞻的行为;及时清理界桩5米范围内的杂草、杂物;定期对界桩上的刻字和符号进行刷漆。定期填写《界桩直接维护责任单位(人)日常维护情况记录表》和《界桩日常维护情况实景照片记录表》,于每季度最后一个月第一个周末报送甲方,同时将有关界桩维护情况告知所在乡镇。

四、乙方发现所维护的界桩丢失、损坏的,或者遇有自然原因、生产建设施工或其它人工原因,涉及界桩位置的,应当在12小时之内报告甲方。因上述原因界桩需要移动位置的,甲方应提前将情况告知乙方。

五、界桩维护费标准,每个界桩每月____元。经甲方检查,乙方如忠实履行约定义务,每隔半年,由甲方向乙方给予一次性支付。

六、因乙方不及时制止破坏界桩行为,或者其他不正确履行约定义务行为导致界桩丢失损坏的,乙方应当向甲方按照界桩造价(____元)的30%进行赔偿。乙方所维护的界桩丢失、损坏的,甲方停发丢失和损坏至重新竖立与修复界桩期间的维护费。

七、甲方对乙方维护的界桩标志连续____年无丢损的,给予一次性_____元奖励。

八、因不可抗力致使界桩无法在原地恢复或者界桩按法定程序移位的,本协议书自行解除。

九、本协议书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解决。

十、本协议书一式三份,经甲、乙双方签字或盖章后生效。生效后由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同时报市民政局一份备案。

甲方代表:__________

乙方代表:___________

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年_____月____日

精选边界协议书附图解(精)三

朋友们,欢迎到道教圣地五雷山游览观光!(进入五雷山牌楼)现在,我们将要从这里登五雷山了。五雷山,原名雷岳,海拔976米,因主峰金顶分出数脉,呈辐射状伸延,有如《淮南子.天文训》中的地维,所以又叫大维山。后来,因大维山庙宇出现雷扫其殿,钟鼓自鸣,尘埃自净”的奇迹,故又更名为五雷山。它位于慈利县城东15公里,北临石门,东依临澧,南接桃源,是东入张家界市的必经之地。山上气候宜人,环境优雅,植被茂密,空气清新,气温昼高夜低,冬寒夏凉,最高温度为32摄氏度,平均温度11.6摄氏度,不仅是旅游避暑胜地,更是道教圣地,素有楚南第一胜境”之称。俗话说北武当,南五雷”,二者如兄弟联袂,名闻遐迩。其道教殿宇之多被《三湘之最》誉为湖南最大的道教文化群落。据史书记载,五雷山道教始于唐、盛于明”。相传西域净乐国太子曾选中此地,垒石室苦修,得道高升”,这就是著名的真武帝君。嗣后,唐代李靖慕名上山草创道观。元末翰林国史编修张兑辞官不做,归隐天门山、五雷山,在五雷山扩修殿宇,弘扬道教文化,并亲题楚南名山推第一”,从此五雷山名声大振,所建殿宇旁魄百里,列县俱瞻”,明神宗得知后,封五雷山为洞天福地”。道教信徒遍及鄂西南、湘西北两省十八县。每年古历三月三”、八月十五”为朝圣日,有朝不朝,一年十万八千到”之说。到了明代万历年间,常德荣定王、澧州华阳王对五雷山进行大规模扩修改建,建筑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有36宫,72殿。其建筑为石墙铁瓦构筑,随山脊沟壑纵横陈列,绵延15华里,奇险深幽,玄妙超然,独具一格,蜚声南北。可惜民国末年,战乱纷起,匪盗称雄,五雷山香火飘零,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所有殿宇毁灭殆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慈利县委、县政府为落实党史的宗教政策和文物管理法规,发展旅游,投资数百万元,修复了部分古建筑,修建了旅游专线公路以及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成立了五雷山风景区,昔日雄姿,再展辉煌。

(登山公路)朋友们,现在我们就要进入登山公路了。刚才一位先生说,五雷山是道教圣地,那么,能不能讲讲有关道教的知识?

大家都知道,佛教、基督教都是从国外传过来的,唯独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道教渊源于古代流行的巫术和求仙方式。东汉时,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奉先秦道家老聃为教祖,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稍后张角另创太平道。东晋末年,五斗米道因其教徒尊张道陵为天师,故又称天师道。唐宋时期,因唐高宗、宋徽宗等皇帝扶助提倡,道教大盛。以后又创立多种流派。至元代并入以符为主的正一道之中。金代王重阳创立以道为主,道、释、儒三教合一的全真道。此后,道教正式分正一、全真二宗。明清时期,道教由盛转衰。道教崇拜由道”人格化的三清尊神,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太上老君)。道教徒修炼的具体方法有服饵、导引、胎息、内丹、外丹、符、房中、辟谷等。宗教仪式有斋醮、祈祷、诵经、礼忏。道教经书主要有《道藏》5485卷,代表性的还有《道德经》、《正一经》、《清静经》、《玉皇经》、《灵飞经》等。

道教信徒称道士、亦称道人、羽人、羽客、黄冠、方士。道士有六种,天真道士、神仙道士、山居道士、出家道士、在家道士、祭酒道士,道教祀神和作法事的庙宇称作宫观,即道宫、道观。

好了,有关道教的一些情况介绍完了。现在,五雷山公路天险已经踩在我们足下,汽车即将进入五雷山道教名胜区。

(顾公寨)这里是顾公寨的遗址,因唐代顾公在此扎寨拒寇而得名。寨高海拔880.4米,寨顶原有石垒营房,是顾公将士的主要驻地。寨的南、西、北三面,石壁陡峻,危岩星罗,仅东面一径与慈济塌相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顾公曾凭此险多次打退顽寇,但后为诡计所败。寨下那座水库叫黄莲水库,一望碧波如染,青嶂翠恋常映其中,令人产生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之感。

(慈济塌)朋友们请看那一马平台,就是闻名湘西北的高山平原慈济塌。原名慈姑塌,相传古时有7名人称慈姑的美女,于南之七姑山修炼,常来此塌练功而得名。后因唐代顾公性勇而心慈”,于此救济四方难民,更慈济塌。塌”系土语,坪的意思。慈济塌长1621米,最宽处500米,最窄处296米,总面积达1200亩。顾公除暴安良、拒寇扎寨,曾在此练兵。自明、清以来,文人、香客多来此游览观光。信步塌上,轻风拂面,顿觉心身倍轻,若游空中广场。有人说,如果在这里建一空中机场”,那简直就是天下一奇了。

(二天门)大家抬头看,那就是二天门,所处山脊海拔约780余米,相传为澧州华阳王修建,后被毁。现在的二天门牌楼为1994年重修。

(龙头胜境)大家看这块巨岩,状如龙头昂起,欹绝壁兮将飞”,古称龙头岩,因下临百丈悬崖,风起云涌,龙头凌空欲飞,故有龙头胜境”之说。

(舍身岩)相传龙头岩是真武祖师练功之地,后真武从这里舍身投崖脱俗成,故又名舍身崖”。真武白日飞身”的故事,历来流传甚广。岩身形成如舌,从崖缘向西横穿伸出,下临万丈深渊,有楚南第一险”之称。因真武舍身的传说,影响了不少愚昧无知者投崖舍身成仙”。后来了为防止这类事故继续发生,就在龙头上修亭以诫后人,大家看,这座小石亭就叫飞升亭”,请细看这副对联:轻生哪得成仙,修善自能致富”,门额是守身知命”。朋友们中如有不平之事或事业不顺者,千万不要轻生啊!

(百子堂)这叫百子堂,建于清代乾隆初年。俗话说,悠悠万事,无后为大。繁衍生息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规律。但也并非每个人都按规律、按要求生儿育女,于是就有了送子娘娘的神话传说的诞生。这里供的就是送子娘娘的神像,传说无儿无女者,只要一心向善,诚心于此一求,必有后代,且看这副对联:放宽心莫愁无子,行好事自有佳儿”。诸位哪个想要生儿生女的,不妨拜拜送子娘娘。

(梳妆台)这一方形石墩,古称梳妆台,传说祖师爷成地台前有一巨石,由几块小石托起,巨石上面平滑如境,叫梳妆明镜。梳妆台是道教信徒入道前的净身之地。

(朝圣门)现在我们准备登朝圣门。门前这百步石阶,称百步墩,据说心不虔诚者很难数准。那么大家就边走边数数,上顶后,各自报上数,看谁数得准。

好,朝圣门到了。大家说说到底有多少石阶?朝圣门是朝圣者必过的一道关,殿内供青龙白虎二位门将,传说朝圣者需在此叩拜青龙白虎后方能通行,那么,我们就叩拜一下,表示心诚吧!

(晒经凸)大家看,朝圣门后的那一座小山峰上,有石亭一座,相传为道人晒经书之地。游人若细心察看,会发现该石亭有一段有意倒置。相传若顺置,那么五雷山西面的三王、老棚等地方则鸡不鸣,狗不叫,了无生机。

(迎宾馆)现在,我们一起到迎宾馆休息一下。这里不设神像牌位,是古代道从专为四方香客信徒修建的休息住所。

(药王殿)这里供的是药王菩萨神像。传说古时黎民有病无钱医治,于此一求,再啃神树,则病患消除。

(财神殿)财神殿古名赵爷殿,供民间传说的财神赵公明神像一座。大家且看这副对联:生财有道务必见义思意,云神无私定然佑善惩恶”,意思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决不可取。一位哲人说: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古人以天神惩罚告诫贪心者,联想当今时代,一个个贪官落马被擒,难道不足以惊醒一些人吗?

(观音阁)相信大家知道佛门有个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五雷山道德观里面建观音阁,有人觉得奇怪,刚才进山前说过的道教中的全真教,就是儒、释、道三教合一流,五雷山也就属于这一派流。传说真武祖师修炼成正果后,要成仙了,观音菩萨菩萨下凡降临五雷山,就落在这里,然后牵引真武祖师升天。祖师成仙后,托梦张兑,一定要他在这里建观音阁,以报答观音菩萨引导之恩。你们看阁内供的神像,就是观音菩萨,是五雷山主要朝圣殿之一。

(金殿)朋友们,那就是五雷山主峰金顶,即五雷山的主要建筑金殿。金殿本为五雷真武祠,相传为祖师爷托梦张兑邀华阳山、荣定王所造。金殿建筑为古轿顶型,上盖紫铜色琉璃瓦,屋檐布以兽头,墙体石条砌成,三面悬崖,一面石阶蜿蜒而上,显得辉煌庄严、肃静。殿中供真武祖师神像,为九火铜铸成,重约两千余斤,紧紧嵌在一樟树蔸上,为澧州华阳王所造,另有金童玉女,四值功曹分列两旁,威武雄壮。殿前原有香炉两个和刻有张兑楚南名山推第一”的石柱。这里香火缭绕、钟声阵阵,是举行道教仪式和善男信女朝圣的主殿。金殿虽险,却有四奇,一是立于常德、澧洲、湘鄂边界高处,只要是大晴天,均可见到金殿如一颗明珠金碧辉煌,数百里远的常德澧县城区历历在目,而其他高于金殿之处却看不到常德、澧县城区。二奇金殿拜塌不到十平方米,但不管有多少人朝拜祖师,却互不擦身,竟若无人一般。三奇每年三月初三前,必有大雷大雨发生,第二天却晴空万里,传言是祖师爷驾临。四奇金顶虽为五雷山最高峰,但在山顶有一泉,虽久旱无雨,水仍源源不绝。传说清顺治后期,闯王李自成以僧人身份游五雷山,偶染微恙,喝此泉水后,疾除康复,称其为金顶神泉”。

(五龙捧圣)现在,让我们站在金顶四面眺望,周围有5条山岭,或起伏奔腾于南,或蜿蜒盘绕于东,或腾空昂然于北,雄奇多姿,俨如5条龙环绕金顶,素称五龙捧圣”。当旭日东升射来万道金光之时,龙身腾烟飞霞,生气盎然。尤其在雨后初晴的阳光灿烂之时,紫气氤氲,时浓时淡,给龙身”罩上一层神秘色彩,引人入胜。有时云雾忽散,忽高忽低,其龙身”更有穿云钻雾之美。传说,5条龙状山岭,是5条孽龙被五雷山祖师征服后的化身。有关祖师降龙的神话故事,流传至今。

(百鸟朝凤)金顶似金铸玉琢一般,秀丽如凤。驻足金顶南望、西望,数以百计的大小山头,有如翘首之鸟,环拱金顶,素称百鸟朝凤”。在云彩浮动或纱雾淡罩时,百鸟”隐约欲飞;当浓云弥漫山谷沟壑时,数百山头似鸟浮波,妙不可言。

朋友们,五雷山之旅就要结束了,衷心感谢诸位的配合与支持。真诚地欢迎您及您的亲友、同事下次再来张家界!谢谢。

精选边界协议书附图解(精)四

朋友们,欢迎到道教圣地五雷山游览观光!(进入五雷山牌楼)现在,我们将要从这里登五雷山了。五雷山,原名雷岳,海拔976米,因主峰金顶分出数脉,呈辐射状伸延,有如《淮南子.天文训》中的地维,所以又叫大维山。后来,因大维山庙宇出现雷扫其殿,钟鼓自鸣,尘埃自净”的奇迹,故又更名为五雷山。它位于慈利县城东15公里,北临石门,东依临澧,南接桃源,是东入张家界市的必经之地。山上气候宜人,环境优雅,植被茂密,空气清新,气温昼高夜低,冬寒夏凉,最高温度为32摄氏度,平均温度11.6摄氏度,不仅是旅游避暑胜地,更是道教圣地,素有楚南第一胜境”之称。俗话说北武当,南五雷”,二者如兄弟联袂,名闻遐迩。其道教殿宇之多被《三湘之最》誉为湖南最大的道教文化群落。据史书记载,五雷山道教始于唐、盛于明”。相传西域净乐国太子曾选中此地,垒石室苦修,得道高升”,这就是著名的真武帝君。嗣后,唐代李靖慕名上山草创道观。元末翰林国史编修张兑辞官不做,归隐天门山、五雷山,在五雷山扩修殿宇,弘扬道教文化,并亲题楚南名山推第一”,从此五雷山名声大振,所建殿宇旁魄百里,列县俱瞻”,明神宗得知后,封五雷山为洞天福地”。道教信徒遍及鄂西南、湘西北两省十八县。每年古历三月三”、八月十五”为朝圣日,有朝不朝,一年十万八千到”之说。到了明代万历年间,常德荣定王、澧州华阳王对五雷山进行大规模扩修改建,建筑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有36宫,72殿。其建筑为石墙铁瓦构筑,随山脊沟壑纵横陈列,绵延15华里,奇险深幽,玄妙超然,独具一格,蜚声南北。可惜民国末年,战乱纷起,匪盗称雄,五雷山香火飘零,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所有殿宇毁灭殆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慈利县委、县政府为落实党史的宗教政策和文物管理法规,发展旅游,投资数百万元,修复了部分古建筑,修建了旅游专线公路以及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成立了五雷山风景区,昔日雄姿,再展辉煌。

(登山公路)朋友们,现在我们就要进入登山公路了。刚才一位先生说,五雷山是道教圣地,那么,能不能讲讲有关道教的知识?

大家都知道,佛教、基督教都是从国外传过来的,唯独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道教渊源于古代流行的巫术和求仙方式。东汉时,张道陵创立五斗米道,奉先秦道家老聃为教祖,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稍后张角另创太平道。东晋末年,五斗米道因其教徒尊张道陵为天师,故又称天师道。唐宋时期,因唐高宗、宋徽宗等皇帝扶助提倡,道教大盛。以后又创立多种流派。至元代并入以符为主的正一道之中。金代王重阳创立以道为主,道、释、儒三教合一的全真道。此后,道教正式分正一、全真二宗。明清时期,道教由盛转衰。道教崇拜由道”人格化的三清尊神,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太上老君)。道教徒修炼的具体方法有服饵、导引、胎息、内丹、外丹、符、房中、辟谷等。宗教仪式有斋醮、祈祷、诵经、礼忏。道教经书主要有《道藏》5485卷,代表性的还有《道德经》、《正一经》、《清静经》、《玉皇经》、《灵飞经》等。

道教信徒称道士、亦称道人、羽人、羽客、黄冠、方士。道士有六种,天真道士、神仙道士、山居道士、出家道士、在家道士、祭酒道士,道教祀神和作法事的庙宇称作宫观,即道宫、道观。

好了,有关道教的一些情况介绍完了。现在,五雷山公路天险已经踩在我们足下,汽车即将进入五雷山道教名胜区。

(顾公寨)这里是顾公寨的遗址,因唐代顾公在此扎寨拒寇而得名。寨高海拔880.4米,寨顶原有石垒营房,是顾公将士的主要驻地。寨的南、西、北三面,石壁陡峻,危岩星罗,仅东面一径与慈济塌相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顾公曾凭此险多次打退顽寇,但后为诡计所败。寨下那座水库叫黄莲水库,一望碧波如染,青嶂翠恋常映其中,令人产生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之感。

(慈济塌)朋友们请看那一马平台,就是闻名湘西北的高山平原慈济塌。原名慈姑塌,相传古时有7名人称慈姑的美女,于南之七姑山修炼,常来此塌练功而得名。后因唐代顾公性勇而心慈”,于此救济四方难民,更慈济塌。塌”系土语,坪的意思。慈济塌长1621米,最宽处500米,最窄处296米,总面积达1200亩。顾公除暴安良、拒寇扎寨,曾在此练兵。自明、清以来,文人、香客多来此游览观光。信步塌上,轻风拂面,顿觉心身倍轻,若游空中广场。有人说,如果在这里建一空中机场”,那简直就是天下一奇了。

(二天门)大家抬头看,那就是二天门,所处山脊海拔约780余米,相传为澧州华阳王修建,后被毁。现在的二天门牌楼为1994年重修。

(龙头胜境)大家看这块巨岩,状如龙头昂起,欹绝壁兮将飞”,古称龙头岩,因下临百丈悬崖,风起云涌,龙头凌空欲飞,故有龙头胜境”之说。

(舍身岩)相传龙头岩是真武祖师练功之地,后真武从这里舍身投崖脱俗成,故又名舍身崖”。真武白日飞身”的故事,历来流传甚广。岩身形成如舌,从崖缘向西横穿伸出,下临万丈深渊,有楚南第一险”之称。因真武舍身的传说,影响了不少愚昧无知者投崖舍身成仙”。后来了为防止这类事故继续发生,就在龙头上修亭以诫后人,大家看,这座小石亭就叫飞升亭”,请细看这副对联:轻生哪得成仙,修善自能致富”,门额是守身知命”。朋友们中如有不平之事或事业不顺者,千万不要轻生啊!

(百子堂)这叫百子堂,建于清代乾隆初年。俗话说,悠悠万事,无后为大。繁衍生息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规律。但也并非每个人都按规律、按要求生儿育女,于是就有了送子娘娘的神话传说的诞生。这里供的就是送子娘娘的神像,传说无儿无女者,只要一心向善,诚心于此一求,必有后代,且看这副对联:放宽心莫愁无子,行好事自有佳儿”。诸位哪个想要生儿生女的,不妨拜拜送子娘娘。

(梳妆台)这一方形石墩,古称梳妆台,传说祖师爷成地台前有一巨石,由几块小石托起,巨石上面平滑如境,叫梳妆明镜。梳妆台是道教信徒入道前的净身之地。

(朝圣门)现在我们准备登朝圣门。门前这百步石阶,称百步墩,据说心不虔诚者很难数准。那么大家就边走边数数,上顶后,各自报上数,看谁数得准。

好,朝圣门到了。大家说说到底有多少石阶?朝圣门是朝圣者必过的一道关,殿内供青龙白虎二位门将,传说朝圣者需在此叩拜青龙白虎后方能通行,那么,我们就叩拜一下,表示心诚吧!

(晒经凸)大家看,朝圣门后的那一座小山峰上,有石亭一座,相传为道人晒经书之地。游人若细心察看,会发现该石亭有一段有意倒置。相传若顺置,那么五雷山西面的三王、老棚等地方则鸡不鸣,狗不叫,了无生机。

(迎宾馆)现在,我们一起到迎宾馆休息一下。这里不设神像牌位,是古代道从专为四方香客信徒修建的休息住所。

(药王殿)这里供的是药王菩萨神像。传说古时黎民有病无钱医治,于此一求,再啃神树,则病患消除。

(财神殿)财神殿古名赵爷殿,供民间传说的财神赵公明神像一座。大家且看这副对联:生财有道务必见义思意,云神无私定然佑善惩恶”,意思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决不可取。一位哲人说: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古人以天神惩罚告诫贪心者,联想当今时代,一个个贪官落马被擒,难道不足以惊醒一些人吗?

(观音阁)相信大家知道佛门有个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五雷山道德观里面建观音阁,有人觉得奇怪,刚才进山前说过的道教中的全真教,就是儒、释、道三教合一流,五雷山也就属于这一派流。传说真武祖师修炼成正果后,要成仙了,观音菩萨菩萨下凡降临五雷山,就落在这里,然后牵引真武祖师升天。祖师成仙后,托梦张兑,一定要他在这里建观音阁,以报答观音菩萨引导之恩。你们看阁内供的神像,就是观音菩萨,是五雷山主要朝圣殿之一。

(金殿)朋友们,那就是五雷山主峰金顶,即五雷山的主要建筑金殿。金殿本为五雷真武祠,相传为祖师爷托梦张兑邀华阳山、荣定王所造。金殿建筑为古轿顶型,上盖紫铜色琉璃瓦,屋檐布以兽头,墙体石条砌成,三面悬崖,一面石阶蜿蜒而上,显得辉煌庄严、肃静。殿中供真武祖师神像,为九火铜铸成,重约两千余斤,紧紧嵌在一樟树蔸上,为澧州华阳王所造,另有金童玉女,四值功曹分列两旁,威武雄壮。殿前原有香炉两个和刻有张兑楚南名山推第一”的石柱。这里香火缭绕、钟声阵阵,是举行道教仪式和善男信女朝圣的主殿。金殿虽险,却有四奇,一是立于常德、澧洲、湘鄂边界高处,只要是大晴天,均可见到金殿如一颗明珠金碧辉煌,数百里远的常德澧县城区历历在目,而其他高于金殿之处却看不到常德、澧县城区。二奇金殿拜塌不到十平方米,但不管有多少人朝拜祖师,却互不擦身,竟若无人一般。三奇每年三月初三前,必有大雷大雨发生,第二天却晴空万里,传言是祖师爷驾临。四奇金顶虽为五雷山最高峰,但在山顶有一泉,虽久旱无雨,水仍源源不绝。传说清顺治后期,闯王李自成以僧人身份游五雷山,偶染微恙,喝此泉水后,疾除康复,称其为金顶神泉”。

(五龙捧圣)现在,让我们站在金顶四面眺望,周围有5条山岭,或起伏奔腾于南,或蜿蜒盘绕于东,或腾空昂然于北,雄奇多姿,俨如5条龙环绕金顶,素称五龙捧圣”。当旭日东升射来万道金光之时,龙身腾烟飞霞,生气盎然。尤其在雨后初晴的阳光灿烂之时,紫气氤氲,时浓时淡,给龙身”罩上一层神秘色彩,引人入胜。有时云雾忽散,忽高忽低,其龙身”更有穿云钻雾之美。传说,5条龙状山岭,是5条孽龙被五雷山祖师征服后的化身。有关祖师降龙的神话故事,流传至今。

(百鸟朝凤)金顶似金铸玉琢一般,秀丽如凤。驻足金顶南望、西望,数以百计的大小山头,有如翘首之鸟,环拱金顶,素称百鸟朝凤”。在云彩浮动或纱雾淡罩时,百鸟”隐约欲飞;当浓云弥漫山谷沟壑时,数百山头似鸟浮波,妙不可言。

朋友们,五雷山之旅就要结束了,衷心感谢诸位的配合与支持。真诚地欢迎您及您的亲友、同事下次再来张家界!谢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