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写中国故事的范文范本(模板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22:59:51 页码:8
2023年写中国故事的范文范本(模板14篇)
2023-11-12 22:59:51    小编:ZTFB

总结是对我们所经历的一切进行记录和总结的过程。写总结时,要注重反思和总结的价值,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掌握好总结的技巧和方法,可以写出更好的总结作品。

写中国故事的范文范本篇一

清朝年间,实行八股取士,众多文弱书生都前往京城赶考。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那场禁锢了思想脱离了现实的应试期间。

当时岭南之地有个举人,名叫胡云,应试八年都没有高中,这一年是他参加考试的第九年。此时的胡云年已而立,背影佝偻,满脸沧桑,尚未娶妻生子,生活的压力逼迫着这个落魄的书。胡云想如果今年再不高中,那他只能弃文躬耕,劳作于田野中了。

应试的前一天,胡云背着偌大的包裹准备找一家借宿的旅店,他在京城的大街上挨家盘问,不是价格太贵就是掌柜的嫌弃他一身的穷酸模样。但天无绝人之路,最终胡云在京城的郊区找到了一处客栈,依山傍水,环境清幽,气氛淡雅,适合于读书,虽然离贡院比较远,却不会误了考试。

客栈的掌柜是一个精悍的中年人,身材高挑秀雅。衣服是冰蓝的上好丝绸,绣着雅致竹叶花纹的雪白滚边。姿态娴雅,是个有品位有涵养的人。胡云第一眼见了掌柜就觉得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最后一问才知,掌柜的也曾参加科举考试多年,多次不中,郁郁寡欢之下,找了这样一处僻静之地做起了生意。

掌柜感慨二人相似的遭遇,顿时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情。免了胡云的住宿,将他安排在了一间上好的客房中。

胡云住下之后,开始认真地温习起随身携带的四书五经来,不知不觉间,夜幕四合,天已经暗沉下来。这时胡云陡然感觉到一丝困倦。便摊开了被褥,正准备入睡时,忽然外面狂风巨作,一阵劲风吹过,将窗户掀了开来。借着微弱的灯光,胡云看到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飘飘然地从窗子中飘近来,身材婀娜,体态轻盈。

思忖到这里,他一边后退,一边哆嗦地说:“姑娘,我与你平素无怨无仇,你为什么找我?”

那姑娘听完后,幽幽地说:“公子你不必慌张,小女子早就幽居再此,一直再等你。昨天承蒙阎王大赦,说在今晚你会迁住在此,让我前来助你金榜题名。”

胡云听了,刚才惊惧的心稍安了下来,又听女孩谈吐温雅,面色亲善不像是厉鬼幻化而成,纳闷地说:“我与姑娘平生素未谋面,姑娘何故要祝我夺榜?”

那姑娘听胡云这样问,缓缓地移步到房子正中间的客桌前坐下来,轻声说道:“公子,你不认识我了?”

胡云定定地看了姑娘一眼,一脸茫然地摇头,说道:“姑娘,这话从何说起。”

那姑娘怅然叹息了一声,说道:“看来公子真是忘了我,好吧,你听我慢慢叙来。公子你还记得十二年前的那个月朗星稀冬日漫雪的夜晚吗?你途径周云道的时候,恰好碰见一个年幼的小女孩瘫坐在路边。当时天气阴冷,那个女孩只穿了一件薄薄地红棉袄,冻的脸色铁青,公子你怕小女孩有事,将自己身上的唯一一件较厚的冬衣,披在了她的身上,并问她何故在此,怎么不回家?女孩后来告诉你,她家境窘迫,父母又深受封建思想毒害,重男轻女,眼看生活每况愈下,无计可施之下,那女孩的父母将她遗弃在路边。”

胡云听女孩说起这事,才隐约想起自己十八岁那年,拜访完好友之后,在大雪飞舞的夜里是遇到过这样一个女孩,只不过最后他将自己身上的一件冬衣留给女孩后,自己就匆匆回家了,以后再没有女孩的讯息。

那女孩看胡云舒展开的神色,猜想他是想起了以前的事,接着说道:“公子,我就是那个你以前帮助过的女孩。”

胡云看女孩眉眼之间确实跟十二年前的那个女孩颇为相像,不禁叹息道:“时光荏苒,事情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姑娘还能寻到我,可见姑娘是一个心肠积善,懂的知恩图报的人。”

胡云又看眼前的姑娘已是魂灵之身,感伤不已,心想,她最后还是命途多舛,没有逃过命运的轮回。

第二天,天气清爽,胡云起床收拾了一下,便向贡院赶去。前来赴京赶考的人很多,大街上人潮如海,摩肩接踵,胡云费了很大劲才穿过茫茫人海赶到了考试地点。可还是迟了一步。主考官嘴上流着两撮山羊胡,身体富态,一脸的奸诈伪善像,看胡云迟了,愣是不让胡云进考场,将他堵在门外。胡云好言相求,最后主考官说,要进去也可以,只不过要留下三十纹银作为开路钱。

胡云听到是昨晚那个美貌女子的声音,顺手向身后摸去,不知何时,一个大大的钱袋挂在了自己的腰带上。胡云打开来一看,正好是三十两纹银,而环顾四周,却没有看到那女子的身影。

胡云大喜过望,急忙赶到主考官前将银子递到了他的手里,进了考场。

二个时辰之后,胡云和一众考生都出了考场。正当他走在路上时,耳边传来一个细细的声音,问:“恩公,你考的怎么样,这场会试有没有把握考取到功名。”

胡云向身后望去,发现还是看不到那女子的身影,只得朝刚才声音发出的地方苦闷地回答道:“八股取士,限制了应试者的思维,格式严格,文章空虚,我恐怕很难有大的作为。”

那姑娘听了,安慰道,恩公大可不必失落,小女子自当助你考取功名。

胡云听后,心中一喜,正准备向那姑娘道谢,喊叫了几声,都没有人回应。想必那姑娘早已经离去了。就一个人匆匆回了客栈,收拾好行装,转身回到了岭南老家。

转眼,半个月过去了,这天胡云正在房中看书,有俩公差进来道贺,说,胡云,你已高中榜眼,请速收拾行装随我们一道回京受职。

胡云听到这个消息,知道是那个美貌姑娘帮了自己,心中感激不已。他当官后,一直廉洁奉公,两袖清风,从不做徇私枉法的事,他还时常告诫手下:“在世为人,要多行善事,广积福德。”因为他知道帮别人就是再帮自己。而那个以自己的公职之便,为难考生借机敛财的主考官最后也被胡云一纸弹劾,罢免了公职。

写中国故事的范文范本篇二

元载,出身贫寒,官做到唐朝的丞相时,权力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的欲望无休无止。直到他被绞杀灭门之后,从他家中抄出有金银珠宝、钻石玛瑙、古董玩意……可是最让人难以置信的还有800石胡椒。据有人计算过,唐时1石重为现在的79320克,那么800石就是现在64吨。胡椒是唐朝人喜爱的调味品,只有国外天竺生产,也就是现在俗称的舶来品,属于高级消费品。对此,许多学者大为不惑。元载存这么多胡椒做什么?卖?怕是不缺这些钱;囤?又占地方,还得操心不要发霉变质,这些胡椒怕也不是一日之功能积蓄起来的。

宋朝时的贪官蔡京,是个断送了北宋江山的权相,他喜欢吃一种腌的食品,于是抄家后发现他家中有三间房子里放着满满的都是此物。

明朝中期,张佳胤在滑县任县令,有两个名叫任敬和高章的大盗。假称是锦衣卫派来的使者,前来见张佳胤。

两个“使者”径直走上公堂的台阶,面向北面站立,张佳胤心里对此感到十分奇怪,但仍然照常判案。任敬厉声说:“这是什么时候,你这个县官就这么傲慢地对待朝廷派来的使臣吗?”张佳胤的脸色这才略有改变,离开了座位来迎接他们。任敬说:“我们奉皇帝御旨,恕我们不能施礼了。”张佳胤说:“圣旨涉及到我吗?”于是派人备下香案准备听“使臣”宣旨。这时任敬附耳对他说:“这圣旨不涉及到你,是关于没收耿主事家产的事。”当时滑县是有个耿随朝,在任职的地方因草场失火案件而受牵连入了狱。

张佳胤心里十分怀疑,便把他俩请入后堂。这时任敬牵持张的左手。高章推着张的后背,一同进入内室,坐到炕上。任敬掀开胡子笑道:“您不知道我们是什么人吧?我们从霸上来,听说您的府库里有一万两银子,希望您借给我们一些。”说罢,同高章一起拔出了匕首,放在张佳胤的脖子上。

张佳胤毫无惧色,从容地对他们说:“你们图的是钱,而不是找我报仇,我即使愚蠢,也怎么会因为吝惜钱财而看轻。

生命。

呢?即便你们不拔出匕首,我这个贪生怕死的懦夫又能把你们怎么办呢?再说,你们既然自称是朝廷派来的使者,为什么又自己轻易地暴露了自己本来的面目呢?如果让别人偷看到了,可不是对你们有利的事啊!”两个大盗认为他讲得有理,便把匕首收进了衣袖中。

张佳胤说:“滑县没有多少油水,哪能有这么多银子?”任敬拿出了他们的记事本,如数地说了一遍,由于知道他们掌握了内情,张佳胤就不再辩白,只是请求他们不要拿得太多,以免连累了自己的职位。张佳胤反复给这两人讲明利害关系,讲了好半天,这两人说:“我们有同伙,一共五人,您应该给我们5000两银子。”张向他们致谢,说:“这太好了,可你们两人的钱袋中能装得下这么多银子吗?再说,你们又有什么办法能走出我这衙门呢?”两个大盗说:“你考虑得确实有理,应当给我们准备一辆大车,把银子装在车上,我们按照奉圣旨逮捕犯人的老规矩,给您戴上刑具,不准许有一个人跟从你,如果有人跟上来,我们就先刺死你,等我们平安地带着银子骑上马逃走时,便把您释放了。”张佳胤说,“你们要是白天押着我在大街上走,县城里的人必定要阻拦你们,即便杀死我,对你们又有什么好处?不如夜间行走方便。”两个大盗互相商量后,认为这个办法好。张佳胤又说:“府库里公家的银子上有印记,容易辨认,一旦有人辨认出你们手里拿的是府库里的银子,这对你们也没好处。这样吧,县城里有许多富户,我想如数从他们那里借出这5000两银子,交给你们,这样,由于不是从府库里取来的,既不会连累我这个县官丢了官职,你们也可以高枕无忧,岂不两全其美?”两个大盗更是觉得他的主意高明。

于是他写了一道公文,并传下话去,召县吏刘相来见。

刘相是个很有心计的人。刘相到了后,张佳胤就对刘相编瞎话说:“我不幸遭到了意想不到的灾祸,如果被他们抓走,用不了几天就得死。如今锦衣卫来的官员很有能耐,能解脱我,我心里十分感激他们,我准备拿出5000两银子作为谢礼。”刘相吓得一吐舌头,说:“哪儿去筹集到这么多银子?”张佳胤暗中踩了一下刘相的脚,说:“我常见本城中的有钱人富而好义,我派你去替我借贷。”于是,拿过纸笔,写上某大户应当出银子多少两,某大户又应当出多少,等等,一共开列了九个人,正好凑足5000两的数目,而实际上这九个人都是捕盗能手。

张佳胤嘱咐刘相说:“朝廷派来的使者在这里,这九位应当衣冠整齐地前来拜见,不要因为我向他们借了银两,就故意装出一副穷相。”刘相领会了他的意思,出了衙门。张佳胤取来酒食,招待这两名大盗,而且自己还先动手吃喝,以消除这两人的怀疑,并且告诫这两名大盗不要贪杯,以免喝醉了坏事,这两个大盗对他更加相信了。酒喝到一半,刚才张佳胤招呼的九个人各自穿着鲜亮的衣服,打扮成富翁的样子,用纸裹着铁的兵器,亲手捧着,陆续来到了门外。

这九个人谎称:“您所借的银两已经送来了,只是因为我们没有这么多钱,实在拿不出您要求的那么多银子。”一边说,一边还作出苦苦哀求的样子。两名大盗听说银子送到了,而且看到来人都像富豪的样子,不再怀疑。

这时张佳胤呼唤拿秤来,他又嫌桌子小,要来了府库中的长桌子,横放在后堂。在抬进桌子时,又随之进来了两个县吏。张佳胤与任敬隔着长桌,一个处于主位,一个处于宾位,高章则始终不离张佳胤的身边。这时,张佳胤就拿起砝码对高章说:“你不肯代我来看看够不够分量吗?”高章稍稍靠近长桌,那九个人捧着手中裹着的兵器,竞相来到长桌前,张佳胤乘机脱身,大声高喊:“捉贼!”任敬起身去扑他,没扑到,便在厨房中自刎。人们活捉了高章,经严刑拷问,又获知王保等其他三名强盗,于是就立即通缉追捕,但这些强盗已逃亡到了京师。张佳胤给主管京师治安的陆炳呈上公文,陈述此事,陆炳把这些强盗全部捉拿归案,并处以极刑。

战国中期,著名军事家乐毅率领燕国大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齐国只剩下褛莒和即墨这两座城了。乐毅乘胜追击,围困褛莒和即墨。齐国拼死抵抗,燕军久攻不下。

这时,有人在燕王面前说:“乐毅他不是燕国人,当然不会真心为了燕国,不然,两座城怎么会久攻不下呢?恐怕他是想自己当齐王吧。”燕昭王倒不怀疑。可是燕昭王去世,继位的惠王马上用自己的亲信名叫骑劫的大臣去取代乐毅。乐毅知道于己不利,只得逃回赵国老家。

齐国守将是非常有名的军事家田单,他深知骑劫根本不是将才。虽然燕军强大,只要计谋得当,一定可以击败。

田单首先利用两国的士兵都具有迷信心理,他要求齐国军民每天饭前要拿食物到门前空地上祭祀祖先。这样,成群的乌鸦、麻雀结伙地赶来争食。域外燕军一看,觉得奇怪:原来听说齐国有神师相助,现在真的连飞鸟每天都定时朝拜,弄得人心惶惶,非常害怕。

田单的第二手,是让骑劫本人上当。田单派人放风,说乐毅过于仁慈,谁也不怕他。如果燕军割下齐军俘虏的鼻子,齐人肯定会吓破胆。骑劫觉得有道理,果然下令割下俘虏的鼻子,挖了城外齐人的坟墓,这样残暴的行为激起了齐国军民的义愤。

田单的第三手,是派人送信,大夸骑劫治军的才能,表示愿意投降。一边还派人装成富户,带着财宝偷偷出城投降燕军。骑劫确信齐国已无作战能力了,只等田单开城投降吧!

田单最绝的一招是:齐军人数太少,即使进攻,也难取胜。于是他把城中的1000多头牛集中起来,在牛角上绑上尖刀,牛身上披上画有五颜六色、稀奇古怪图案的红色衣服,牛尾巴上绑一大把浸了油的麻苇。另外,选了5000名精壮士兵,穿上五色花衣,脸上绘上五颜六色,手持兵器,命他们跟在牛的后面。

这天夜晚,田单命令把牛从新挖的城塘洞中放出,点燃麻苇,牛又惊又躁,直冲燕国军营。燕军根本没有防备。再说,这火牛阵势,谁也没有见过,一个个吓得魂飞天外,哪里能够还手。齐军5000勇士接着冲杀进来,燕军死伤无数。骑劫也在乱羊中被杀,燕军一败涂地。齐军乘胜追击,收复70余城,使齐国转危为安。

田单可以算是善于运用各种因素壮大自己声势的典范。

写中国故事的范文范本篇三

安幼舆为人仗义疏财,喜欢放生。看到猎人捕获了鸟兽,就不惜花大价钱买来释放。

一次,他从舅舅家办事回来,傍晚路经华山,在山谷里迷了路乱走,心里非常害怕。忽然看见一箭以外的地方有灯火,就快步奔向那里。走几步,忽然看见一个驼背老头拄着拐杖,在弯曲的小道上快步行走。安幼舆停下脚步,正想问路,老头却先问他是谁。安把自己迷了路的情况告诉他,并说那有灯火的地方一定是山村,准备到那里借宿。老头说:“这不是安乐的地方。幸亏我来了,你可以跟着我走,我家的草房可以住宿。”安听了十分高兴,便跟随他来到一座小山村。老头敲开柴门,一个老太婆出来开门,她问道:“郎子来了吗?”老头说:“来了。”安进了房,见房子简陋狭小,老头把灯挑亮催促安坐下,便叫家人准备饭菜。又对老太婆说:“这不是别人,这是我的恩人。你不便行走,可以喊花姑子来斟酒。”

一会儿,一个女郎端着饭菜进来,站在老头旁边,用眼睛斜看安,安看她年轻美貌,像仙女一般。老头回头叫女郎烫酒。房子的西角有一个煤炉,女郎就进房生火,安问老头:“这女郎是您什么人?”老头回答说:“我姓章,七十岁了,只有这个女儿。种田人家里没有奴仆婢女,因为你不是别人,所以敢要妻子女儿出来见你,希望你不要耻笑。”安问道:“女婿家在哪里?”老头说:“还没有女婿。”安不停地称赞他女儿的贤惠、美丽,老头正讲谦虚话,忽然听到女儿吃惊地叫喊,老头连忙跑进去,见酒烧开溢了出来,火苗升腾,老头灭了火,责怪说:“这么大的姑娘,酒开溢出来还不知道吗?”回头一看,炉子旁边有用玉米蕊扎制的紫姑还没完成。老头又斥责说:“看你头发都这么长了,还像小孩子一样。”

他拿着紫姑对安说:“她贪玩这个东西,让酒煮沸了,你还夸奖她,岂不羞死人?”安认真地看紫姑,只见她的眉毛、眼睛和衣服都制作得非常精细,称赞说:“这东西虽然类似儿戏,但也可以看出她的聪明智慧。”喝了好一会儿酒,花姑子不断前来斟酒,一点也不害羞。这一夜安睡不着觉,天还没亮,就告别回家了。安回到家里,就请他的好朋友到老头家去求婚。可那位朋友居然没有找到他们居住的地方。于是,安叫仆人备马,亲自前往。到那里一看,竟是陡峭的山崖,根本没有当晚所见的那座村庄。到附近的村子探访,都说这一带没有姓章的人家,安失望地回到家里,不想吃饭,也不想睡觉,因此得了昏沉病,勉强喝点汤吃点稀饭就想呕吐,昏迷时就喊花姑子。家人不明白,只得整夜围着守护他。安气息奄奄,生命垂危。

安问:“你舅母家怎么没有其他人?”花姑说:“舅母外出,留我代她守家。你我在这里相遇,难道不是早就有缘份吗?”安觉得她身上有强烈的膻腥味,心里怀疑有诈,急切地想逃走,但身体像被粗大的绳索绑缚,一会儿,就昏过去失去了知觉。

安夜出未归,家里人四处寻找。有人说傍晚在山间小道上遇到过他,家人入山,果真看见安光着身子死在高崖下。家人十分惊奇,但没有人知道其中的原因,就把他抬回去了。大家正围在一起哭,忽见一个女郎前来吊唁。她告诉家人说:“停丧七天,不要入殓。”大家不知道她是谁,正想询问,女郎已含着眼泪出了门。家人挽留她,她头也不回;跟在她后面,转眼她就消失了。大家怀疑她是神,于是将信将疑地按她说的做了。到第七个夜晚,安忽然苏醒。翻来复去地呻吟,家人都很害怕。这时,那个女郎进来,和安相对而哭。安挥手让众人离去。女郎拿出一束青草,熬了大约一升汤给安喝,安一会儿就可以说话了。他叹道:“害死我的是你,救活我的也是你。”于是述说了他的遭遇。花姑子说:“这是蛇精冒充我。你从前迷路时所见的灯光就是它家的。”

安问道:“你怎么能够把死人救活,使白骨长肉呢?莫不是神仙吗?”

花姑子说:“我很早就想对你说,但怕你惊吓。你五年以前,是不是在华山道上买了被猎获的獐子放了生呢?”安说:“是,有这么回事。”花姑子说:“它就是我的父亲。以前说你对我们有大恩德,就是这个缘故。你前天已经投生到西村王主政的家。我和父亲到阎王那里告状,阎王不发慈悲。我父亲愿意毁掉多年来修炼的道行代替你去死,哀求了七天,才把事情办好。今天邂逅相逢,是件幸事。你虽然活了,但一定会麻痹瘫痪,把蛇血掺在酒里喝了,病才会痊愈。”安恨得咬牙切齿,却又没有办法捉住蛇精。花姑子说:“不难,只是多杀了生命,会影响我百年不能升天。它的洞穴在老崖里,可以在晚饭时堆积茅草焚烧它,外面用强硬的弓箭戒备,可以捉到妖物。”说完,告别说:“我不能够终身侍奉你,实在叫人伤心。但为了你的缘故,我修的道已经损失了十分之七,请你怜悯、原谅我。”她流着泪走了。

后来,安独自在山中行走,遇到一个老太婆。老太婆交给他一个被包,并说:“我女儿向你问好。”安正想打听花姑子的下落,老太婆早已不见身影。安打开被包,里面是个男孩,安抱回家,一直没再娶亲。

写中国故事的范文范本篇四

今天是外婆的生日,小白兔要送给外婆一些新鲜的白菜。

在路上,小白兔遇见小山羊。

小山羊哭着说:“我的腿跌断了,没法找食物呢!”

小白兔见山羊这样伤心,就把白菜送给小山羊吃。

到了外婆家,小白兔把事情告诉外婆,它低着头说:“对不起,我没有礼物送给你呢!”

外婆笑着说:“好孩子,你能帮助别人,这比什么礼物都好呢!”

写中国故事的范文范本篇五

很早以前的一天傍晚,有个状元郎考取了功名,正踌躇满志、想着自己的美好前程。忽然一阵敲门声,状元郎掌灯开门。仔细一看是一女子,便问:“你是何人?为何敲门?”

“你是阿女!”状元郎走近阿女紧握抓阿女的双手问;。

“正是!我找你找的好苦啊!”阿女委屈地回答说;状元郎再仔细打量了阿女一番:布衣裙钗,平民之女。心想,自己身为状元郎,功名得手,前程锦绣。芳香吐艳争相笑,何愁秀女找不到。要与这布衣裙钗结为琴瑟,岂不是……。状元郎想到这里,脸色突变,厉声吼道:“根本没有此事!休要胡言乱语。”

“你给我滚出去!”状元郎狠狠地用力一下子把阿女推到了门外,将门猛地关闭。阿女悲愤万千,踉踉跄跄地向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走去。

夜沉沉,秋风凉,阿女遇到负心郎,负心郎不吉祥,最终你看啥下场!

状元郎实在于心不忍,从门缝里瞧着阿女在黑夜中消失了。

没过多久,状元郎旧病复发,寻遍医,吃尽药,病情不见好转反而加重了。状元郎忽然想到了阿女,后悔万分,到处打听阿女的下落,丝毫没有阿女的踪迹。状元郎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后来人们便传着四句话:

病愈牢记伤疤痕,

忘恩负义万不能,

怀揣良心大道走,

老天在上看得明。

写中国故事的范文范本篇六

有一细长黑鬼,常出没于山西王遥家,有时作歌长啸,有时学人说话,还有时将粪秽投入人食物当中。王遥家人苦不堪言,请道士做法捉鬼也是不行。一日,王遥吃饭,鬼将猪粪投入王遥碗中,王遥泰然而食之,曰:以粪投我,我不怕。我最怕的是将金钱投我屋中。于是,每日鬼以钱投王遥家中,前后十余此,得银钱百余两。后鬼钱空而走。不复有鬼。

写中国故事的范文范本篇七

明朝中期,张佳胤在滑县任县令,有两个名叫任敬和高章的大盗。假称是锦衣卫派来的使者,前来见张佳胤。

两个“使者”径直走上公堂的台阶,面向北面站立,张佳胤心里对此感到十分奇怪,但仍然照常判案。任敬厉声说:“这是什么时候,你这个县官就这么傲慢地对待朝廷派来的使臣吗?”张佳胤的脸色这才略有改变,离开了座位来迎接他们。任敬说:“我们奉皇帝御旨,恕我们不能施礼了。”张佳胤说:“圣旨涉及到我吗?”于是派人备下香案准备听“使臣”宣旨。这时任敬附耳对他说:“这圣旨不涉及到你,是关于没收耿主事家产的事。”当时滑县是有个耿随朝,在任职的地方因草场失火案件而受牵连入了狱。

张佳胤心里十分怀疑,便把他俩请入后堂。这时任敬牵持张的左手。高章推着张的后背,一同进入内室,坐到炕上。任敬掀开胡子笑道:“您不知道我们是什么人吧?我们从霸上来,听说您的府库里有一万两银子,希望您借给我们一些。”说罢,同高章一起拔出了匕首,放在张佳胤的脖子上。

张佳胤毫无惧色,从容地对他们说:“你们图的是钱,而不是找我报仇,我即使愚蠢,也怎么会因为吝惜钱财而看轻生命呢?即便你们不拔出匕首,我这个贪生怕死的懦夫又能把你们怎么办呢?再说,你们既然自称是朝廷派来的使者,为什么又自己轻易地暴露了自己本来的面目呢?如果让别人偷看到了,可不是对你们有利的事啊!”两个大盗认为他讲得有理,便把匕首收进了衣袖中。

张佳胤说:“滑县没有多少油水,哪能有这么多银子?”任敬拿出了他们的记事本,如数地说了一遍,由于知道他们掌握了内情,张佳胤就不再辩白,只是请求他们不要拿得太多,以免连累了自己的职位。张佳胤反复给这两人讲明利害关系,讲了好半天,这两人说:“我们有同伙,一共五人,您应该给我们5000两银子。”张向他们致谢,说:“这太好了,可你们两人的钱袋中能装得下这么多银子吗?再说,你们又有什么办法能走出我这衙门呢?”两个大盗说:“你考虑得确实有理,应当给我们准备一辆大车,把银子装在车上,我们按照奉圣旨逮捕犯人的老规矩,给您戴上刑具,不准许有一个人跟从你,如果有人跟上来,我们就先刺死你,等我们平安地带着银子骑上马逃走时,便把您释放了。”张佳胤说,“你们要是白天押着我在大街上走,县城里的人必定要阻拦你们,即便杀死我,对你们又有什么好处?不如夜间行走方便。”两个大盗互相商量后,认为这个办法好。张佳胤又说:“府库里公家的银子上有印记,容易辨认,一旦有人辨认出你们手里拿的是府库里的银子,这对你们也没好处。这样吧,县城里有许多富户,我想如数从他们那里借出这5000两银子,交给你们,这样,由于不是从府库里取来的,既不会连累我这个县官丢了官职,你们也可以高枕无忧,岂不两全其美?”两个大盗更是觉得他的主意高明。

于是他写了一道公文,并传下话去,召县吏刘相来见。

刘相是个很有心计的人。刘相到了后,张佳胤就对刘相编瞎话说:“我不幸遭到了意想不到的灾祸,如果被他们抓走,用不了几天就得死。如今锦衣卫来的官员很有能耐,能解脱我,我心里十分感激他们,我准备拿出5000两银子作为谢礼。”刘相吓得一吐舌头,说:“哪儿去筹集到这么多银子?”张佳胤暗中踩了一下刘相的脚,说:“我常见本城中的有钱人富而好义,我派你去替我借贷。”于是,拿过纸笔,写上某大户应当出银子多少两,某大户又应当出多少,等等,一共开列了九个人,正好凑足5000两的数目,而实际上这九个人都是捕盗能手。

张佳胤嘱咐刘相说:“朝廷派来的使者在这里,这九位应当衣冠整齐地前来拜见,不要因为我向他们借了银两,就故意装出一副穷相。”刘相领会了他的意思,出了衙门。张佳胤取来酒食,招待这两名大盗,而且自己还先动手吃喝,以消除这两人的怀疑,并且告诫这两名大盗不要贪杯,以免喝醉了坏事,这两个大盗对他更加相信了。酒喝到一半,刚才张佳胤招呼的九个人各自穿着鲜亮的衣服,打扮成富翁的样子,用纸裹着铁的兵器,亲手捧着,陆续来到了门外。

这九个人谎称:“您所借的银两已经送来了,只是因为我们没有这么多钱,实在拿不出您要求的那么多银子。”一边说,一边还作出苦苦哀求的样子。两名大盗听说银子送到了,而且看到来人都像富豪的样子,不再怀疑。

这时张佳胤呼唤拿秤来,他又嫌桌子小,要来了府库中的长桌子,横放在后堂。在抬进桌子时,又随之进来了两个县吏。张佳胤与任敬隔着长桌,一个处于主位,一个处于宾位,高章则始终不离张佳胤的身边。这时,张佳胤就拿起砝码对高章说:“你不肯代我来看看够不够分量吗?”高章稍稍靠近长桌,那九个人捧着手中裹着的兵器,竞相来到长桌前,张佳胤乘机脱身,大声高喊:“捉贼!”任敬起身去扑他,没扑到,便在厨房中自刎。人们活捉了高章,经严刑拷问,又获知王保等其他三名强盗,于是就立即通缉追捕,但这些强盗已逃亡到了京师。张佳胤给主管京师治安的陆炳呈上公文,陈述此事,陆炳把这些强盗全部捉拿归案,并处以极刑。

写中国故事的范文范本篇八

在江西省樟树市档案局,至今仍保存着—张泛黄的收据。这是邓小平第二次复出前,在被“允许”外出考察的第—站——清江县(现江西省樟树市)留下的珍贵物品。在邓小平百年诞辰之际,记者在樟树市档案局和当年负责接待的老同志们的引领下,走近那段历史,发掘这张收据背后的感人故事。

江西盐矿位于樟树市郊。当时的盐矿生产组组长徐水根介绍,1972年11月11日,江西盐矿突然接到清江县“革委会”交付的—个特殊任务,邓小平第二天要来厂里参观。从县“革委会”的通知上来看,邓小平的名字后面多了“同志”二字,这—称呼的改变让接待人员明显地感觉到非同—般的政治意味。

邓小平当时还处于在新建县拖拉机修理厂劳动“改造”期间,没有被正式“解放”。按照省里的意见,县“革委会”对接待工作作了3条规定:不准群众围观,不准呼喊口号,不准称呼首长。

11月12日上午10时多,两辆半旧的伏尔加轿车驶进江西盐矿。当时负责汇报生产情况的徐水根告诉记者,从第二辆车上下来的邓小平穿—身笔挺的中山装和锃亮的皮鞋。

盐矿职工给了邓小平出乎意料的热烈欢迎。虽然这天恰逢星期日,但矿里五六百名轮休的职工,从清晨起,便自动汇聚于通往矿办公楼的十道路两边,等候邓小平的到来。

原来,头天傍晚,矿党委书记齐志庭、矿长王海清接到省里关于邓小平次日要来盐矿的电话通知后,这两位建国前参加革命的老共产党员,兴奋之下居然忘了上面有关保密的批示,马上将邓小平矿的消息告诉了矿里职工,并亲自拿起扫帚,带领大家奋战半夜,把整个矿区扫得干干净净。

看见矿里这么多人来迎接他,邓小平向簇拥在他周围的神情激动的男女老少不断点头、微笑、打招呼,表示真诚的感谢。

下车后,邓小平直奔会议室听汇报。徐水根说:“根据上级的规定,当时接待很简单,清茶—杯,大前门香烟—包。”

“邓小平特别重视生产。”这是徐水根老人对当时最为清晰的记忆。当时建矿才两年,探明储量高达103亿吨的江西盐矿生产条件非常简陋,工人的宿舍和厂房都是用毛竹和油毛毡搭建的,邓小平却执意观看了江盐卤水库、平锅熬盐和真空制盐车间。

车间里热腾腾的水蒸气刺得人眼睛很难睁开,邓小平却看得非常仔细,而且还两次从工作间抓起盐品尝。他看到矿上工人在简易工棚中,挥汗如雨,艰苦劳作的场面,还禁不住上前握着工人们的手说,你们的精神太值得学习了!大家现在的工作很辛苦,以后实现了机械化,就好了!

邓小平离开盐矿时,全矿职工送给他数小包精制食盐。邓小平笑着收下了这份凝聚着全体工人特殊情意的珍贵礼物。

由于盐矿接待能力有限,邓小平转到清江县招待所用午餐。

原江西樟树市档案局副局长聂国如介绍,当时县里只派了—位“革委会”副主任陪同吃饭。饭吃得很随意,是简单的四菜—汤。在吃饭过程中,邓小平除简单询问清江工业生产的情况,主要话题还是集中在四特酒的历史渊源、酿造工艺及其四大特点等方面。席间,邓小平兴致颇高,喝了好几杯四特酒。

饭后,邓小平不顾陪同人员的再三劝阻,执意按规定交了伙食费和粮票。

1994年,樟树市档案局的同志们几经周折,在樟树市人民政府招待所成堆的票据中找到了当年邓小平缴伙食费的收据存根。虽然已年深月久,可票面上的字迹却依然十分清晰,让人觉得往事如昨。

收据存根上写着:邓小平同志等2人,交来伙食费0。64元,粮票6两。收据存根编号:0005776;发票存根上的时间:1972年11月12日。

写中国故事的范文范本篇九

他跟这女孩一同住在大山中的一个村落里,两家隔了一条河,他每天都跟这女孩在这不深的小河里戏水玩耍,他还对天发誓长大我一定娶你做我的媳妇,伴随着日升日落他俩从孩童玩耍到要上学的年纪,一天他在这女孩的家门外听到了女孩的哭声,原来这女孩的父亲一直患病花了许多钱,在这女孩父亲的印象中女孩长大了迟早要嫁人的,能不能读书并不重要。可是这女孩非常非常的想去学校读书,因为她知道要想一辈子不待在大山里只有读书这一条路,可是这女孩的父亲执意不允许,毕竟去山外读书是需要一定费用的。这男孩走到了这女孩跟前,握紧小拳头对她说:不要紧,我有力气我砍柴卖钱让你读书,从此以后这小男孩每天干完家务后都要去山上砍一担柴,尽管他还背不了许多的重量,女孩没有辜负男孩的心意,她学习一直名列前茅,终于考上了重点高中,随后是知名大学。这男孩也一直实践着自己的诺言,一直把赚到的钱交给女孩让她能够读书,尽管工地很累,尽管有时还要受到别人的欺负。但他都忍受了下来,因为没有文化知识打工的人只能在城市中靠出大力来赚到钱,而他却不舍得多花一块钱给自己买件好点的衣服,一年四季他总是穿着工地的工作服。

写中国故事的范文范本篇十

粱武帝想要在他父亲的陵墓旁边修建寺庙,但是没有好木材,于是粱武帝便命令负责官员出去寻找。

当时有一个姓弘的曲阿人,家中非常富有,他和亲戚携带着许多货物,前往湘州经商。一年后他们造了一个木排,约有一千步长,木材粗大美观,世间少有。

当他们驾排回家走到南津港时,南津校尉孟少卿为了讨好朝廷,便以执法为借口对弘氏进行刁难。弘氏的衣服绸缎等商品,有些还没有卖完,孟少卿便诬陷说是在路上抢来的,并说这些衣物的制作超出了规定,不是商人应有的东西,结果判处了弘氏死刑,没收了他的木材,把这些木材用来修庙。孟少卿把这一判决上奏朝廷之后,便立即对弘氏执行死刑。

弘氏在被杀的那天对妻子说:“你把黄纸和笔墨放进棺材里,假如死后灵魂不灭,我一定要向阴司起诉。”又在纸上把孟少卿的姓名写了几十遍,然后把纸吞进肚子里。

过了一个月,孟少卿正在家坐着,突然看见弘氏向自己扑来。开始孟少唧还能边躲闪边抵挡,到后来就只好俯首认罪了。他只晓得不断地喊“饶命”,鲜血却从口里喷了出来,不久就死了。所有承办这个案件的官吏,以及在有关这个案子的奏章上签过名的人,一个接着一个死去,不到一年,就全都死光了。

粱武帝父亲的寺庙刚刚修好,就无端被一场大火烧掉,烧得连一点踪影也没有了,连那些埋在地下的木柱的下端,也都变成了灰烬。

写中国故事的范文范本篇十一

谢端,是晋朝福建侯官这个地方的人。他很小的时候就父母双亡,又没有亲属,邻居们就轮流照顾他,把他养大。

谢端十七八岁的时候,开始自己独立谋生。他生性忠厚,勤劳规矩,彬彬有礼,性格恭顺谨慎,从不涉足不道德的事,乡亲们都夸他是一个好后生,很喜欢他。

但是因为家境不好,所以一直没有娶妻。乡亲们都可怜他、惦念他,共同谋划给他娶媳妇,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

所以有时候,谢端就很羞怯的说:“我如此贫穷,怎么能够讨得起老婆呢?”

因此,他一直一个人过着孤单的生活。不过,这样也有好处,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他倒也落得个清闲自在。

谢端每天很早起床,去田里干活,直到太阳下山才收工,一日三餐就凑和着吃,晚上很晚才睡,在家里收拾家务。

有天,他耕田回来,在城下发现一个大田螺,像三升的壶那么大,金光闪闪,十分耀眼夺目。他觉得这个田螺是个稀奇的东西,就把它拿回家去,放到瓮中,用清水养着它。

谁料有一天,奇迹发生了!

谢端干完活回到家,一进家门,就看见屋子里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衣服被洗得清清爽爽,桌子上还摆着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谢端吃惊得瞪大了眼睛,心想:这是怎么回事?神仙下凡了吗?不管了,先吃饭吧。

这以后一连十几天,谢瑞每天起来到野外种田,等他回到家,就看见自己家中摆着热气腾腾的食物,有吃的有喝的,有汤有水,好像是有人特意给他做的。

他吃着香喷喷的饭菜,心里想:“这一定是好心的隔壁大妈给我做的,我一定好好去谢谢她。”

谢端为了感谢大妈,就特意去向邻人道谢。邻居们都觉得受之有愧,纷纷说:“我们为你做的一切并不是要你感谢我们,大家都是邻居,应该互相帮助。”

谢端觉得邻居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又不好直接说,于是多次跑到别人家里,表达自己的谢意。

两边都不明白所以然,终于谢端直接说清楚,想问到底是谁每天给自己做饭,请他不用再费心了。

邻人们都笑着说:“你这个孩子,真是奇怪。你明明自己已经娶了媳妇,藏在屋里给你做饭,不但不让我们看她一眼,还说是我们帮你的忙,说我们给你做的饭呢,你给我们开什么玩笑?”

谢端无话以对,心里纳闷,难以释怀。

谢端感到十分的蹊跷,万分的惊讶,又找不出话可说,心里云山雾罩的,却不知其中缘故。他决定把这件事情搞清楚。

为了弄清事情的端倪,有一天,天刚拂晓,谢端就像往常一样,出门去干活,天亮时悄悄地回来,在篱笆外偷偷地窥视自己的家,观察屋里的动静。

他看见一个非常漂亮的年轻女子从养田螺的瓮中出来,到灶前,点起火,做起饭来。

谢端看得真真切切,连忙飞快跑进门,直奔那个瓮边去看那个大田螺。

可是瓮里自己捡回的大田螺只剩下个空壳。他就又跑到到灶下去找那个女子。

那个女子没想到谢端会突然回来,一下子措手不及。她急忙想要回到瓮中去,却被谢端拦住走不了。

谢端问那个女子说:“你从什么地方来?为什么给我做饭呢?”

女子回答说:“我是天河中的白水素女,是天帝的女儿。天帝知道你从小父母双亡,孤苦伶仃,很同情你,又见你克勤克俭,安分守己,所以派我下凡来帮助你。派我暂且给你看守房合,做饭做菜。十年之内,使你家中富裕。等你将来找到妻子时,我自当回去。那时我再回到天上去复命。可是现在我的使命还没完成,却被你如道了天机,我的身份已经暴露,就算你保证不讲出去,也难免会被别人知道,我不能再呆在这里了,我必须回到天庭去。”

谢端再三请求她留下,她始终不肯。这时,天上忽然刮起风,下起雨,白水素女瞬间身形一收就离去了。

白水素女留下的螺壳,有非常神奇的作用,放一点米谷在里面,就是满满一壳,不管用多少,米谷总不见少。

谢端感激神女的恩德,特地为她造一座神像,逢年过节都去烧香拜谢。而他自己依靠勤劳的双手和神女的帮助,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起来,家里丰衣足食,只不过没有大富大贵而已。

几年之后,有个乡人看中谢端为人,就把女儿嫁给他。他娶了妻子,过上了美满幸福的日子。后来谢端做了官,官至县令、郡守。

写中国故事的范文范本篇十二

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对绘画、书法、篆刻、诗词无所不通,特别是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除了在艺术界深得敬仰和追捧,他在对待朋友和做人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真诚和谦逊,也同样被人所尊敬。

徐悲鸿与赵望云都是张大千的好友,二人也都以擅长画马闻名,而徐悲鸿的名声却始终比赵望云大,赵望云就有些不服气。有一天,赵望云单独问张大千:“人家都说徐悲鸿画马比我画得好,你说说我们俩到底是谁画得好?”张大千不假思索,说:“当然是他的好。”赵望云听了很是失望,追问为什么,张大千笑着说:“他画的马是赛跑的马和拉车的马,而你画的则是耕田的马。”一句看似玩笑的大实话让赵望云不得不点头认同。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大千要从上海返回四川老家,他的学生设宴为他饯行,邀请着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等社会名流作陪。宴会开始,张大千举杯先向梅兰芳敬酒说:“梅先生,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你一杯。”众宾客莫名其妙,梅兰芳也不解其意。张大千忙笑着解释:“你是君子,唱戏动口;我是小人,画画动手。”一句话引得满堂大笑,也让梅兰芳对张大千的为人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不断学习各种传统绘画技巧、赴敦煌耗时三年描摹石窟壁画……长久以来,张大千给人的感觉好像就是一个痴迷艺术的画家形象,然而,幽默的张大千却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他更真实的一面。对赵望云询问的坚持事实,当面说真话;对梅兰芳的不摆架子,恭敬尊崇之心,则充满了谦虚、低调的人生态度。通过幽默的话语,让人看到一个大师的风范,如此坦荡的胸襟和谦逊品性,和他的作品一样值得敬仰。

写中国故事的范文范本篇十三

从前,大黑山有一对老夫妻,以种瓜种豆糊口。他们六十开外,还是无儿无女,过着冷冷清清的日子。无花的野地蝴蝶看不起,无儿的夫妻受别人的气。可怜的老夫妻常常对着地里的蛤蟆叹冷气:不求好男,不想美女,有一个蛤蟆样的儿或女也叫人心里欢喜。

一年,老夫妻的瓜地里结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南瓜。他们把这个南瓜抱回家里,用刀一砍,南瓜里“咚”地跳出了一个碗大的蛤蟆。蛤蟆落地,没有“咕——呱”的叫声,却说起了人话。这亲亲热热叫了一声“阿爹”,又叫了一声“阿妈”,还对老夫妻说:“我就是你们的儿子,我就是你们的娃娃。”老夫妻不嫌蛤蟆丑陋,也不认为蛤蟆难瞧,他们把蛤蟆抱在怀里,你抱过去,我抱过来。

妥底玛依开了十八回,蛤蟆长到了十八岁。天下的事情,它样样懂;地上的活计,它件件会。老夫妻哟,老倌像喝了米酒心里醉;老妈妈像吃了蜜糖,乐得合不拢嘴。

不料,一天蛤蟆对老夫妻说:“阿爹阿妈,我要讨媳妇。让媳妇给你们端饭送水,好让你们享几天清福。”老夫妻忙说:“乖儿,你就丢了这个念头吧。哪家的姑娘会来我们家做媳妇!”蛤蟆笑了笑,说:“听说国王家的公主非常漂亮,我要讨国王的公主哩……”老夫妻着急地说:“哎哟,乖儿莫说了,担心给人听到,传到国王耳朵里,会惹下杀头罪哩。”蛤蟆满有把握地说:“你们放心,不会杀头的。只要我亲自去说,国王会把他的公主嫁给我的。”说完,就一蹦一跳地走了。

蛤蟆来到了王宫,向国王说:“尊敬的国王,请你把公主嫁给我做媳妇吧。”国王一听,气得暴跳如雷:“你简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给我拉下去,把它剁成肉酱!”

蛤蟆说:“尊敬的国王,担心我用太阳烤死你们全家。”

国王又冲着卫士大吼道:“别听他瞎说!快拉下去!”

不等卫士冲过来,蛤蟆朝天“咕——呱”地叫了声,霎时,太阳就变成一个大火球,把整个王宫烤得滚烫,国王、王后、王子、公主都热得泪如雨下,张着嘴巴直喘大气。

国王只有答应把女儿嫁给蛤蟆,边喘气边说道:“哎呀呀,蛤蟆饶了我吧,我把公主嫁给你。你三天以后来娶亲好了。”

蛤蟆朝天又:“咕——呱”地叫了一声,太阳又恢复了原样。

过了三天,蛤蟆骑着高头大马,来到王宫娶亲。国王便立即派了一队人马,前拥后簇,把新娘护到了蛤蟆家。没想到,揭开黑帕纱一看,新娘不是国王的公主,而是一个独眼丫头。于是蛤蟆气急了,骑上高头大马,冲进王宫,质问国王:“哼!你堂堂国王,竟敢骗百姓,把一个丫头当公主嫁了我!”

国王见没有骗过蛤蟆,便说:“蛤蟆呀,你不想想,你一身癞浆泡,七丑八怪,活像魔鬼,怎么配娶我的公主?好了好了,我再给你些金,再给你些银,作为陪嫁礼物,你就娶了那丫头吧。”

写中国故事的范文范本篇十四

新安有个叫赵天如的,在姓黄的人家当先生。夏天赵老师怕热,晚上总是睡不着觉,就跟东家请求换个地方睡。东家给他找了好几个地方,他都不满意,只有一个有楼的院子里花木繁多,还时不时有凉风吹来,赵天如很喜欢。但是东家好象不是太乐意的样子。赵老师怀疑这里离东家家里的内房太近。东家说:“不是,这里头有鬼,所以才没敢让你住啊。”赵天如说:“那倒没事!”就把床搬过来,晚上躺在床上,点着蜡烛等着。

半夜的时候,忽然听见房梁上有声音,抬头一看,就看见一双绣花鞋,是个二十多岁的美人,靠着栏杆凝望月色,又拿出妆奁梳洗。然后慢慢走到阁楼上,揭起盖着瓦片的屋脊,拿出六封银子放在桌子上,一边摆弄,一边叹气。好半天,才包好了又藏在屋瓦的缝隙中,把瓦片盖好,回来站在赵天如床前,想掀开帐帘。赵天如跳下床大喝,那女子抽身就跑,赵天如又追出门去,直跑到楼下,看那女子跑进后园的竹林里就不见了。赵天如偷偷一看,那有一个新棺材,心里知道肯定是它干的好事。

第二天赵天如就去找东家,问:“后园的那个鬼是不是上吊死的?是你家的什么人啊?”东家一听就伤心的哭了,说:那是我的爱妾张氏,特别聪明,平时就掌管家里的出入银钱。那次收得的三百两租子,好长时间不给我,我急用的时候才发现已经不见了。我一时生气,就骂了她几句。谁知道她气不过,就寻了短见啊。“赵天如:”这可是你的不对,是你脾气太不好了,这件事最后弄明白了么?”东家说:“到现在也没了了断啊。”赵天如又问:“她留下孩子了?”东家说:“现在你的学生就是啊。”赵天如说:“请东家为她洗请冤屈吧。”说着拉着东家上了小楼,把挖片揭开里面的银子拿出来,果然是丢了的那些。

这天晚上,鬼又来了,坐在桌前还是梳妆洗浴,然后拿笔在墙上写了一首诗,又面向床的位置拜了又拜,才离开。那首诗写道:小婢偷金去,私藏瓦上沟。今朝冤始雪,我恨亦全休。意思是我的丫鬟偷了银子,又藏起来,今天终于把我的冤屈洗净。我一点怨恨都没有了。

从这天起,这楼就再也没有鬼魂出现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