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教学课时申请书 向学校申请开课申请书(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3 04:43:23 页码:10
教学课时申请书 向学校申请开课申请书(五篇)
2023-01-13 04:43:23    小编:ZT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如何写教学课时申请书(推荐)一

学生学习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根据这个指导思想,我认为在语文的互动—探究教学中,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亲历知识的探究过程。现记录《安塞腰鼓》的教学片断,以期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请用“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以填词、短语、句子,最好是文中的内容。学生边朗读边思考。

学生1:老师,我找到两个——“豪放的安塞腰鼓”、“壮阔的安塞腰鼓”。

学生2:我也找到了——“有力的安塞腰鼓”。

学生3:“惊心动魄的安塞腰鼓”。教师趁机鼓励学生:我想同学们一定还能找到更多更好的词、句子来修饰、评价安塞腰鼓。在老师期待的目光中,学生们表现得更为积极,纷纷动笔尝试着、思考着……2分钟后,80%的学生脸上写着胜利者的得意与自信,而其他同学有的还在凝神思考,有的写了划,划了写,还有两名同学坐不住了,悄悄偷窥邻座的本子……

教师趁机插话: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向周围的同学请教。教室里顿时失去了已有的平静……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答案写到黑板上?全体同学要求强烈,无奈,教师只好请先举手的两名同学上台。

:“元气淋漓的安塞腰鼓”;“奇伟磅礴的安塞腰鼓”;“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的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师:既然大家都对安塞腰鼓有了初步的评价,那么你觉得安塞腰鼓美吗?

学生齐答:美。

师:那好,咱们分组找一找,看它美在哪里?请各小组进行寻美点比赛,并用“美,你看(听)”的句式叙述出来。

大部分同学受上一环节启发,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各小组同学跃跃欲试,“目无尊师”地争论起来。

5分钟后,教师请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各小组同学情绪高涨,争当小组发言代表。发言摘要如下:

1、“击鼓的后生美,你看,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2、“激越的鼓声美,你听,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3、“变幻的舞姿美,你看,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与影的匆匆变幻。”……一番交流之后,

我仍习惯地问: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想法?“有”,

a同学站了出来,“老师,我突然有一个想法。”

师:是吗?快说出来给大家听听。

a同学:我们能不能像前几天改写古诗那样,将这篇文章改为诗来读呢?

师:这个想法非常好,很有创意,你能具体说说吗?a受到鼓励后,非常自信的读起了他改写的诗。

a:我改写的是第7段,请大家多多指教——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面对这一改法,个别同学似有所悟,多数同学则面带困惑。

师面向全体同学:这样改好不好呢?大部分同学摇头表示不解,只有个别同学应和着。面对同学们的不解,

a同学顾不上征求老师的许可就迫不及待地开讲了:

将这段文字改为诗后,我们就可以从中去体会、感受文章语言的诗意美、节奏美,这也是我们应寻找的美点之一。同学们都恍然大悟,下面的同学开始喊开了:原来这样啊,我们也能改,保证比他改的好!教师此时顺水推舟:同学们按这种形式是否可以创作出更好的诗句,找出更多的美点呢?面对新鲜的样式,同学们热情更加高涨。

生1:我改9~12段……

生2:我改25~27段……

生3:我改第23段……有的同学边说边比划着……此情此景,我已没有一点插话的空隙,我成了一名十足的看客。

教师三言两语就把学生引入探究的情境,学生在教师尊重、信任、期待的目光中尽情地释放着自己的参与体验和互学情感,真正成了课堂教学探究活动的主角。这不正是我们日常教学中所追求的吗?说老实话,上课之前,我既没有刻意去设计每个教学细节,也没有奢望能达到一种怎样的境界。因此,就这堂课本身的设计来说,它绝非完美无缺。

之所以把它记录下来,目的是想求得各位同仁的评判和指教,进而探讨出一种真实、有效而又易于操作的互动—探究教学方法。对于a同学的改诗主张,用替换文学体裁的方法品读文章,我把它视为一种“独创”,这种“独创”及其同学们的发言,着实让我有一种“后生可畏”的感觉。

1、教师的思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有的学生的思维可能会超越教师、超越教材,出现新颖、独特的想法。呵护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就要提前预见并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随时可能出现的教学意外,以做到适时引导,有效控制。

2、学生的创造需要有教师的及时调控和大胆放手让学生自我尝试、自我发现、自我评价和选择为依托;需要有教师为其提供的心灵上的自由、教学上的民主做后盾。只有具备了民主、平等、开放的教学空气和土壤,自由的心灵才能够呼吸、生存,创造的种子才能够生根、发芽、破土成长。

3、教育就是一首诗,“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追求课堂上的“实、趣、活”,仅仅靠研究教材、选择教法、学法,甚至上几节研究课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要善于关注国内外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使自己的教学思想始终处于改革的前沿,并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地加以实践、提炼、完善和升华。

如何写教学课时申请书(推荐)二

本课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通过对对称轴的进一步学习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所以,本节课我设计了折一折,画一画,找一找,说一说等一系列有序的活动。这样的设计提供了让学生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他们的发展需求,较好地体现了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理念。

开始,我先让学生复习了有关“轴对称图形”的概念,部分同学还记得“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然后再让学生完成数学分层测试卡的基本练习,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接着我拿出长方形纸,学生很快判断出是轴对称图形,同时让学生找找对称轴,再教学对称轴的画法,强调点划线。随后的正方形的四条对称轴学生也很容易的找到了。接下来以动手方式为主,完成教科书想想做做第一题,寻找不同的图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菱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在操作中感悟,利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看一看”等实践操作,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自主研究出不同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条数,让学生逐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在全班交流中帮助学生整理,梯形中的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三角形中的等腰三角形也有一条对称轴;菱形有2条对称轴;学生总的来说掌握的不错。

紧接着我画出一个平面图形长方形,再让学生探究怎样画长方形的对称轴。在这个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讨论、交流、汇报,最后总结归纳出:先量一组对边的长度,再找出他们的中点,最后通过两点画轴。

这样的程序可以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准确理解和掌握对称轴的含义及画法,直观的演示,可以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最后再以数学分层测试卡的综合练习第四题为巩固练习,加深学生的印象。

但课后我觉得课堂效果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教学设计的优势,主要原因是不敢放手,总怕学生对前面的知识理解不透彻影响新知的接受,因此,几个重要的练习没有保质保量完成。另外,经过认真细致反思,总结为以下几点:

1、把科学与数学融为一体,体现了各学科间的整合;

2、课件设计合理,运用得当;

3、练习设计有层次,有坡度,体现了练习的多样性;

4、挖掘教材较深,课堂调控地较好;

5、引导学生从折出对称轴到画对称轴过渡自然;

6、评价语言及细节问题的指导不够到位;

7、板书的内容接近本课重点难点内容。

8、学生自己能总结出来的知识,老师代替较多,如果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就能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如何写教学课时申请书(推荐)三

以手工制作为主轴的美术课,课堂较活跃,学生情绪饱满,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教学中以下几点我认为是比较成功的:

堂课遵循了小学生喜爱童话故事的心理特点,巧引学生进入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中。遵循新课改的要求,使学生真正成为了教学课堂的主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老师不同形式的启发引导点拨下,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新,在跃跃欲试的状态下进入到小屋的设计、制作中。

1、故事激趣,巧引课题。通过故事情节引出教学设计中的问题,触动学生乐于助人的爱心,并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引出课题。

2、引导分析,启发想象。在课前预习和课堂大胆思考的基础上,学生通过交流并描述各自设计的方向。(可以小组先交流)

3、欣赏作品,拓宽思维。教师演示纸盒小屋的制作步骤。鼓励学生制作小屋时,可以制作方形、椭圆形等外形,并可以夸张设计,使制作的小屋更有新意。同时,让学生明白要制作出与众不同的房子,材料一定要新颖、独特。

4、设计制作,鼓励创新。依据学生的能力,进行辅导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快乐。

5、展示作业,总结评价。组织学生,进行欣赏评价,引导学生自评、互评。

6、故事小结。将学生的设计方案回归到故事中,并鼓舞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引申出课题以外的知识修养,给予学生更高的思想道德的提升。

在教学中也有遗憾之处:

1.教学中还有很多时候对学生不放心,怕耽搁时间,不敢放手让学生去想、去说,学生说得不流利时,急着去帮忙,在不自觉中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丧失了一些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机会。

2、为抓紧时间,板书过于潦草,不利于一年级学生的阅读。

3、演示制作过程过于简单,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

4、讲课儿童趣味不够,应该再有亲和力一些。各环节间联系不够紧密。

5、时间掌握不到位,备课中应该明确标出上课时间进程,才不会出错。

6、更换教室上课时,没有提醒学生将工具备齐,出现忘带书的情况。

7、给学生评价时方法显得有些单一,不够准确,看来教学机智还有待提高。

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有待改进。我作为一个新教师,一定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认真学习新课改的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和思维方式,言行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感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由此可见,教学可利用资源的范围是非常广阔的。在时刻运动变化着的课堂中,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在对话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抓住转瞬即逝的生成性资源,为学生开辟课堂上的“动感地带”,使学生的课堂焕发出夺目的光彩,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教学《科学创造新生活》时,我要求学生画画自己的手,我试图引导学生借助自己的想象,增加必要的形象造型,使手更加的生动、神秘。我在一旁不禁替他们着急无法预约的精彩应是教育智慧的结晶,是神来之笔,而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学生作为教育对象,是最宝贵的教育资源。学生的既有经验、智慧、知识和学习的内在潜力,都可以为教学所用,而且有越用越多、越用越丰富的特点。当你在课堂上为某个知识重点、难点一筹莫展时,如果能够巧借学生自发吹来的“东风”,势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堂课我紧紧的抓住了学生送来的“及时雨”,才使得课堂上思维的火花竞相喷射。在同学的启发下,自己突有所感,忽有所悟,巧妙应对且将教学继续下去,并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真可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在教学过程中,开发和利用有效价值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也是稍纵即逝的。新课程改革呼唤“动态生成”的课堂,只有宽松、自由、开放、生成的课堂才是“动态”的课堂。所以从现在开始,让我们的教案“活”起来,让我们的课堂“动”起来,让我们的孩子“发展”起来!

如何写教学课时申请书(推荐)四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保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关心国家大事,经常和老师们共同探讨学习体会,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热爱自己的事业,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把学校看成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对学生一视同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中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2、加强学习交流,提高师德修养

本学期,我将通过网络、刊物等渠道,搜集名师的事迹材料,认真学习体会他人优秀的`教育经验,在名师的引领下,进一步用爱心、耐心去呵护每一颗幼小的心灵。在班级工作中如有不懂的地方,及时虚心的向周围的老师请教。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科技知识不断更新,新的理念不断涌现,学习成为我们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从事着教书育人的重要工作,更需要不断学习。在工作中,我会继续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研究学法和教法,研究教材重点与难点,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充实理论,把一些好的教育教学理论方法运用到具体实践中。认真贯彻国家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2、努力提高学生成绩

要提高学习成绩,学困生是关键,我准备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方式帮助、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3、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多与家长沟通,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或建议,满足家长的合理需求,努力缩短家长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学校教育的坚实后盾。

4、常规业务方面

力争按时完成各项任务,认真备课,为40分钟的课堂教学做充分准备。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课后及时认真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

5、自主学习,开阔视野。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培训、学习,并做好学习记录。课余时间多阅读些教育教学刊物,摘录些对自身工作、学习等有益处的篇章段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育教研活动。平时多读书,多看报,不断充实自我,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利用网络媒体、报刊杂志、业务专著等,加强学习、研究,及时掌握所教学科教学发展的动态和趋势。

总之,我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为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而努力。

如何写教学课时申请书(推荐)五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约分》

我校地处城郊,所带班级学生共25人,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比较善于提出数学问题,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主动探究知识。在学习约分之前,学生已经探索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习了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这些知识的掌握都为约分方法的学习提供了认知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约分的含义,并掌握多种约分的方法。

根据教材的安排,本课时设计了这样3个层面的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约分的含义,掌握约分的方法。首先是活动一,找相等分数的活动。学生通过游戏找出相等的分数,使本课得以从愉快中开始,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动二,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这些分数相等的原因,目的是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约分的概念,把握“最简分数”的含义。而最后的活动可以说是开放性的多项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更好地掌握约分的不同方法。

1、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约分的含义。

2、探索并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

3、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最简分数及约分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约分的方法 。

一课时

(一) 创境激趣

(媒体演示并配音:话说猪八戒跟着猴哥,通过分西瓜了解了分数的神奇。今天八戒途径蛋糕店,了不得,这里的蛋糕真是香飘千里。毫不犹豫,八戒买下一个大蛋糕。不行,美味不可独享,怎么也得给师傅留一块。想呀,想呀,八戒想出了这样的四种分法〈出示教材第47页的图案〉,他想把阴影部分的留给师傅。)

师:请同学们帮帮八戒,哪种分法给师傅的最多?

(评析: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境,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一个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二) 实践探究

1、引导发现

师:(出示电脑课件例图)谁来说说看,哪种分法给师傅的最多?

学生立刻发现:四种分法给师傅的都一样多。

师:为什么给师傅都是一样多?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下吗?

生1:我们可以用4个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1/3、2/6 、4/12 、8/24 。我们学过分数的基本性质,所以知道这四个分数是相等的,所以4种分法给师傅的都一样多。

师:这4个分数之间到底都有怎样的关系?谁能说得更具体一些?

(小组内交流,每人选其中两个分数说一说。)

(评析:利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能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

2、明确概念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清楚,八戒知道自己为什么又错了,夸咱们同学真聪明。现在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三个式子,你发现了什么?

生1:它们的分子和分母都同时除以了一个相同的数,所以这些分数的大小都不变。

生2:我给他补充,是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

师:说得非常准确(师用彩粉笔板书),这里的除数都是什么数?

生: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

师:像这样,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做约分。

师:还有什么发现?

生3:约分后这些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越来越小,但分数值都相等。

师:很好,这是约分的特点,谁来再说一遍?

生4:最后一个式子的得数 是 1/3不能“再往下除了”。

师:真好,你观察得非常认真,准确地说1/3不能再约分了。谁知道, 为什么不能“再约分了”?

生:因为1和3没有公因数。

师:回答得真棒。像1/3这样的分数,当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数的分数,我们把它叫做最简分数。

同学们,知道吗?我们要求把一个不是最简分数的分数进行约分,就是要求把不是最简分数的分数化成最简分数,也就是说,约分的最后结果应该是什么分数?

(评析: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发现理解约分的含义。)

生:是最简分数。

师:谁能举个例子来说明,什么是最简分数?

(评析:数学概念一定要联系实际才能理解得更加清楚,不能简单的机械记忆。)

3、实践探究

师:再看八戒为我们带来的这4个分数,哪个是最简分数?

生:这4个数中, 1/3分数。

师:说说其它的3个为什么不是最简分数。

师:现在,请你从3个分数中任选一个进行约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约分的方法。

师:请这两个同学来介绍一下约人的过程。

生1:我发现8和24有公因数2,8除以2等于4,24除以2等于12,4和12有公因数2,4除以2等于2,12除以2等于6,6和2有公因数2,6除以2等于3,2除以2等于1,所以8/24约分后等于 1/3

生2:我直接看,8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8,直接约分8/24=1/3 。

(评析: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要求学生不是简单的模仿,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同时为学生提供小组学习交流的时间与空间,更有助于内向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比较两个同学的方法,有什么异同?你更喜欢哪一种?

生1:这两个同学都是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去除,结果都是1/3 。不同的地方,第一种方法,除了好几次,第二种方法只除了1次就行,所以我喜欢第二种方法。

师:为什么第二种方法可以只除1次?

生:因为他求出了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所以只除了1次就行。

师:都这样想吗?

生:我喜欢第一种方法,因为计算准确,不容易错。

师:两种方法都可以,但是无论哪一种方法,我们在约分的时候都应该注意什么?

(评析:不同方法的比较使学生对于约分的方法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但是对于学生的选择应当给予充分的尊重,我们认为好的对于学生来说并不一定也是最好的。)

生1:用公因数去除。

师:谁的公因数?能完整地说一遍吗?

生2:约分的结果应该是一个最简分数。

接着学生汇报2/6和 4/12约分方法。

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约分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评析:教师的提问有思考的价值,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但是当学生的发言无序而散乱时,教师充分发挥了主导的作用,提升学生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

师:八戒感谢大家帮助他解决了今天遇到的难题,想请大家一起去赏灯。让我们和八戒一同前往吧!

1、第48页第2题。

(1) 学生独立连线。

(2)集体交流,为什么这样连?(媒体演示)

2、第48页第1题。

(1)学生试做。

(2)集体交流。

师:约分时怎样才能又对又快,你的心得是什么?

生1:看分子和分母的个位,如果是2和5的倍数就可以直接除以2和5。

师:也就是说需要我们准确判断出是几的倍数,快速进行约分,对吗?

生2:像分子和分母之间是倍数关系的,可以直接得到几分之一。

……

师:这些方法都很好,我们在约分的时候,注意观察和思考,不要盲目进行。

(评析:练习的设计应该是这样,每一道题都使学生有所收获,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及时收集这些方法,提高学生的熟练程度。)

3、教材第48页第3题,比较大小。

(1) 学生试做

(2)小组内交流比较好的方法。

(3)反馈信息

4、小小投递员

师: 噫!八戒哪里去了?(出示电脑课件)原来在这里。八戒又遇到了什么难题?

(课件演示)要求每个同学一封信,信封上的分数的分数值与哪个小房子上的数相同,就把信送到那所小房子的下面。

生完成送信活动,集体评议。

(评析:游戏是学生最愿意参与的学习方式,寓教于乐。)

(四)全课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见上述教学设计中。

1、约分在单位换算中的应用。

在( )里填上最简分数。

6分米=( )米 40厘米=( )米

15秒=( )分 25分=( )时

2、约分在小数化分数中的应用。

把下面个小数化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0.6 0.45 0.37 0.75 1.5 3.2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