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残疾人筹款范文模板 残疾人募捐策划方案(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3 07:14:14 页码:11
残疾人筹款范文模板 残疾人募捐策划方案(3篇)
2023-01-13 07:14:14    小编:ZT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2023年残疾人筹款范文模板(精)一

大家好!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每当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就会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一副画面,在鸟语花香、绿草如茵的大自然里,每个人都过着美满的生活,平平安安、幸幸福福,爱心布满整个世界。

然而,今天老师给我们看了一则新闻。那是一个清晨,马路上车来车往,熙熙攘攘,把空闲的马路挤得水泄不通。这是一个身穿黑衣,头戴黑帽的老爷爷,面朝着南方停在那儿。突然一辆黑色的轿车冲了过来,只听“咣”一声,老爷爷被狠狠地卡在轿车下,丝毫不能动弹,年迈的老爷爷已经经不起这样的撞击了。这时的老爷爷心想:救命呀!黑色轿车的驾驶员似乎知道自己撞到了人。此时的老爷爷侧卧在马路上,捂着胸口直喘粗气,豆大的汗珠从他身上流下来。

更让人出乎意料的是轿车司机竟然再一次向老爷爷撞上去,只听“咣”地一声,老爷爷再一次被撞倒。在时老爷爷早已不省人事。眼看着可怜的老爷爷,我们的心情更加紧张。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旁边的观看者全都过来了。想不到,校车司机竟然逃之夭夭了!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我感慨万分,心中萌发出了这样一个念头:要是能建立一个“爱心节”,经常宣传尊老爱幼、关心有困难的人那该多好啊!在我们国家有元旦节,有儿童节,有妇女节,如果有了“爱心节”,不断把爱的种子洒满天下!

在爱心节这一天,人们会给贫困山区那些可怜又可望吃饭、穿衣服的孩子捐款,捐自己穿不上的衣服;捐款给那些因没有钱治病而放弃治疗的孤寡老人;捐款给那些残疾又没钱又渴望读书学习的儿童。

“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就盼望这一天早点到来,也盼望着爱心的种子早日传播满整个世界!

2023年残疾人筹款范文模板(精)二

残疾人是一个非常困难的特殊群体,残疾人总体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0%,近30%的适龄残疾儿童未能上学,超过一半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未能就业,近四分之一的城镇残疾人未参加任何社会保险。残疾人在基本生活保障、康复、教育、就医、就业、维权等方面仍面临许多困难,生存和发展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残疾人迫切需要给予特别的帮助和关爱。

《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提出,“”时期残疾人生活总体要达到小康。解决残疾人迫切的现实困难,改善残疾人生存和发展状况,不仅要依靠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广大助残志愿者的服务奉献。但是,目前志愿助残工作整体水平还不够高,仍需要不断提高和加以改进。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志愿助残的社会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社会认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深入持久推进志愿助残工作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志愿助残服务的注册、管理、培训、激励和服务对接等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志愿服务的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总体不够高;助残志愿者权益缺乏有效保障,评估激励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志愿助残经费、场地、人员等方面的基础性保障欠缺,影响了助残志愿者的积极性和志愿助残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有的省级残联对志愿助残工作重视不够,至今没有召开会议,出台实施意见。对此,我们一定要切实认清形势,努力探索有效的志愿助残服务模式,常抓不懈,一以贯之,推动志愿助残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当前,志愿助残工作面临着非常有利的形势和难得的发展机遇。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为志愿助残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对“加强残疾人工作专职、专业和志愿者队伍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提出要“建设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回良玉副总理在第四次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明确要求“积极倡导助残志愿服务,开展志愿助残阳光行动’”。朴方主席今天上午在视察中国盲文图书馆时反复强调“要做好志愿者服务工作,不断健全和完善助残志愿者的激励机制”。根据“”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总体部署,这一时期志愿助残工作的目标和指导原则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残疾人社会保障及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残联密切联系残疾人与社会桥梁纽带的组织优势,将志愿助残工作纳入国家志愿服务总体规划,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深入开展“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志愿助残阳光行动”;建设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助残志愿者注册人数达到1000万;采取社会化方式和手段,制定有效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助残志愿者招募注册、教育培训、服务对接、评价激励、权益维护、自身建设等科学机制,促进志愿助残服务的专业化、常态化和长效化。

为此,我们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志愿助残工作组织领导。

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将志愿助残工作纳入志愿服务总体规划,纳入领导小组,摆上重要议程,明确职责要求,推动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形成志愿助残工作的强大合力。要加强沟通交流,把残联系统掌握的残疾人志愿服务需求信息,与文明办、民政、司法、解放军武警、共青团、妇联、老龄办等部门、单位的志愿者服务信息有效对接,实现不同系统不同部门之间志愿助残资源的优化整合、科学配置,使有需求的残疾人能够及时得到志愿服务,提高志愿助残工作效率。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加大对志愿助残工作的经费投入。

(二)打造志愿助残服务活动品牌。

中央文明办、中国残联等八部门在《关于加强志愿助残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中央文明办、中国残联下发的《全国“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提出,全面启动“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推动“志愿助残阳光行动”深入开展。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两个文件的要求,有效整合志愿助残服务资源,唱响“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志愿助残阳光行动”品牌,要以每年7月6日全国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主题日活动为契机,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扩大品牌社会影响力。充分发挥中央文明办、民政部、中国残联命名的“全国志愿助残阳光基地”示范效应,推动志愿助残工作向纵深发展,为残疾人提供更多优质实效的志愿服务。

(三)建立志愿助残服务工作机制。

将志愿助残服务纳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活动之中,与推进各项残疾人业务工作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共同发展。加强助残志愿者联络站(点)建设并充分发挥作用,抓好助残志愿者队伍建设和管理。将志愿助残服务纳入社会管理与服务之中,对志愿助残服务的社会组织加强联系、合作,给予支持与指导。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助残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对接、评价激励、权益维护等机制,积极探索志愿助残服务的反馈、监督和评价模式,加强考核体系、评估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并完善注册志愿者服务时间储蓄、互助服务、服务转换等制度。对作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各地要积极实践,勇于创新,探索行之有效的形式和载体。广州市学习借鉴港澳的先进理念和做法,通过“拿来—消化—创新”,构建志愿者与社工联动机制,推动志愿助残服务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焦作市将每年5月定为“志愿助残服务活动月”,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助残活动。武汉市健全组织体系,形成了由助残志愿者指导委员会、总队、大队、中队、小队组成的组织架构,并积极开展星级评定。这些做法值得各地借鉴,要充分发挥试点城市的示范效应,积极转化试点成果。

这里要强调的是,各地要高度重视政策建设,今年年底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全部出台关于加强志愿助残工作的实施意见,省级残联要与文明办等部门召开会议,部署志愿助残工作。要按照“”规划的要求,培育壮大志愿者队伍,提高整体综合素质,提升服务能力。今年年底前注册的助残志愿者要达到600万人,以后每年增加100万人,“”末要达到1000万人,并在全国建立志愿服务机构50万个。我初略计算了一下,如果每个县(市、区)平均有3500名志愿者, 那全国2800多个县(市、区)就会有志愿者上千万;全国城乡社区(村)约70万个,争取80%社区(村)建立志愿服务机构,全国就能建志愿服务机构50多万个。所以说实现这一目标还是可行和可能的。我们试想,如果全国每个县、乡(镇、街道)、村(社区)都有一支个性化的志愿助残队伍和一个专业化的志愿助残服务机构,对于加强残疾人事业三支队伍中极其重要的一支助残志愿者队伍意义有多么重大,对残疾人的服务势必如虎添翼,这就是我们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的优势所在。当然我们不仅是要求数量,更要求素质和实效。

(四)加大志愿助残服务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通过多种形式,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广泛传播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加大志愿助残活动的宣传力度,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和知识,提升公众对志愿助残服务的认识,营造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加强农村基层志愿助残工作。

我国四分之三的残疾人生活在农村,但农村志愿助残工作现在却很薄弱。要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农村志愿助残工作,实现志愿助残向农村基层有效延伸。要了解掌握农村残疾人的志愿服务需求,努力探索开展有农村特色的志愿助残服务。加强农村志愿助残服务基地、服务站和联络站建设,广泛组织“帮、包、带、扶”活动,动员农村基层组织、干部、群众和志愿者帮扶农村贫困残疾人。依托残疾人扶贫服务社、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村互助社、各种行业协会组织等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残疾人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生活志愿服务,帮助农村残疾人改善生活,走向富裕。此外,要发挥城乡社区残疾人协会在志愿助残方面的特有作用,协会每一位成员和每一个残疾人专职委员都应成为注册志愿者,这几十万志愿者在志愿助残工作中将会发挥不可估量的实效作用。这就是残联组织的优势所在,更是协会及专职委员的优势所在。

(六)开展志愿助残服务理论研究。

针对志愿助残服务发展中的一些重要政策和理论问题,积极进行调研,组织专家学者开展学术研究,为政府决策和制定法规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支撑。充分发挥广州志愿助残基地在政策理论研究中的作用。要弘扬志愿服务理念,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发展壮大助残志愿者队伍,规范注册,强化管理,加强培训,整合资源, 完善工作机制,拓展服务项目,制定管理办法,提出指导意见,采取具体措施 。

同志们,志愿助残是一项平凡而崇高的事业,投身这项事业,我们感到无上光荣、无比自豪。让我们高举人道主义旗帜,自觉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积极行动起来,以炽热的情怀、恒久的毅力、真诚的爱心,扎扎实实做好志愿助残工作,践行“让关爱的阳光照亮每一位残疾人的心灵”这一理念,全面贯彻落实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为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使残疾人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奔向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2023年残疾人筹款范文模板(精)三

49. 帮扶贫困残疾人共享社会关爱阳光。

50. 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

51. 走进残疾人家庭,关心残疾人劳动生活。

52. 伸出你的手,让别人幸福。

53. 改善贫困残疾人生存和生活状况,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54. 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55. 当别人感到幸福你同样是幸福的。

56. 认真贯彻“xx”发展纲要,促进残疾人事业跨越发展

57. 关爱残疾人,从小事做起。

58. 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

59. 让关爱的阳光照亮每一个残疾人的心灵

60. 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

61. 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为构建和谐十堰贡献力量

62. 扶残助残,有你有我

63. 倡导助残风尚 构建和谐社会

64. 提供保障与服务 情系农村贫困残疾人

65. 帮扶贫困残疾人 共享社会关爱阳光

66. 关心关爱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67. 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68. 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

69. 情系残疾兄弟姐妹,奉献一份诚挚爱心。

70. 伸出你的手,让别人幸福()

71. 你我同在一个蓝天下,共享一片蓝天.

72. 关爱残疾人,献出一份爱

73. 走进残疾人家庭 关心残疾人劳动生活

74. 弘扬扶残助残的社会风尚,促进全社会更加理解 尊重 关爱 帮助残疾人

75. 帮助残疾人,给残疾人温暖。

76. 倡导助残风尚,构建和谐社会。

77. 提供保障与服务情系农村贫困残疾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