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劳动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劳动课题开题报告(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3 13:27:31 页码:14
劳动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劳动课题开题报告(三篇)
2023-01-13 13:27:31    小编:ZTFB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报告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报告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推荐劳动课题开题报告范文(精)一

本学期我任教四年级的劳动课。班里学习气氛不太浓,班风和学风不太好。但相比较而言,同学们对这门功课的兴趣比其他学科要浓厚一些,在劳动课上。同学们可以充分动手、动脑、动口,学得有趣的知识。

二、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创新教育工程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为重点,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编入14篇课文,以泥塑为主。有动、植物,有水果,有日常生活用品,有战斗武器等。

四、定位与反思:

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劳动课程计划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简单地“请你像我这样做”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完全置于消极、被动的状态,使他们很少或者根本无法主动参与并认真思考,由此造成学生的操作动作机械模式化,制作出的成品雷同无生气。整个劳动课教学,教师更多关注的是结果,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钻研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的目的,把握教学的重点,做到课前备教材、备操作、备教具,让学生全面掌握每项劳动技能、技巧。

2、劳动课不仅要以劳动实践为主,还要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如进行自己动手讲好卫生的教育,勤俭节约的教育,讲科学的经验教育。

3、每项劳动都有一定的程序,教学中一定要紧密结合,做到规范化。

4、教学时,教师可采取边讲解边操作的方式进行,也可去课堂讲解课外实践的方法进行,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的能力。

六、本学期努力的方向:

1、培养学生的爱劳动的意识。

2、组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观察、想象、推理、判断、思维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3、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争取大多数学生的积极参与,又有利于优生才能的发展。

推荐劳动课题开题报告范文(精)二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逐渐消失、瓦解……,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中国的民间剪纸以其丰富的形象语言反映了中国深邃的传统思想、古老文化,在文化内涵上、民族风俗上、剪刻技术上都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价值,它不单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艺术瑰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剪纸不论对于今人还是后人,都有着珍贵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目前,国内许多民间团体、国外很多国家如日本、瑞士和欧洲都非常重视开展剪纸。尤其是我国台湾已将传统民间剪纸发展为一种纸雕艺术,在中小学有专门的手工劳动剪纸课程。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说过的:“民间文化是一种母亲文化,它是我们的根,它融入了我们的血肉,给了我们情感”。xx年,剪纸被列为全国首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抢救和保护项目,要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关键在于传承,而学校应该是传承民间文化遗产的主阵地。我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小学美术、工艺课本中已经把剪纸艺术做为教学内容,我校通过几年的剪纸艺术进校园的实践,不仅对剪纸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掌握了一些剪纸的基本技能技巧,而且通过剪纸这一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创作,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剪纸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运用剪纸的特殊语汇和艺术思维来体现自己的审美理想,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良好个性得到完善和塑造。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的:“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说过:“孩子应有剪纸的机会。”剪纸可以使孩子安静下来,专心致志地干一件事;还可以使他们练出一双灵巧的手,而手巧往往意味着心灵,这是因为手部肌肉群的训练有利于大脑的开发。一张薄纸、一把剪刀,可以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审美能力,可以陶冶心灵,美化生活,这就是剪纸艺术的神奇魅力。这个昔日历史悠久,民间广为流传而被誉为“国风”的剪纸艺术,今年也首次列入了国家级艺术节,如今正享受着极高的待遇,登上了大雅之堂,说明了党和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这对剪纸艺术来说,无疑是迎来了一个灿烂的春天和锦绣的前程。

课题中的剪纸校本课程活动,主要是指常规课堂教学和课外剪纸活动两方面内容。常规课堂教学主要是在校本课程中渗透剪纸艺术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剪纸意识,掌握基本的剪纸技艺。课外剪纸活动是常规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提高,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特长。使学生在调查、参观、搜集、制作剪纸的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通过剪纸教学实践,研究出行之有效的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一)研究目标

1、通过对剪纸这一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培养学生对祖国各地民间艺术的热爱。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2、通过剪纸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剪纸的知识,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使剪纸成为我校的教育特色,努力培养一批具有多方面才能的剪纸小能手。在“人人有剪刀,人人会剪纸,人人有作品”的基础上,达到“人人能创作”,通过剪纸,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4、努力提高教师利用、开发地方文化资源的能力,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打造引领一方文化的品牌课程。

(二)研究内容

1、研究剪纸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教育价值及非智力因素的开发,通过对剪纸这一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来培养学生对祖国各地民间艺术的热爱,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2、开发剪纸活动的校本课程。包括剪纸内容的编排体系、活动设计方案、教学活动原则、评价标准等。通过剪纸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剪纸的知识,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通过剪纸艺术与校园文化整合的实践与研究,拓展多元艺术教育,扩大美育效果,增进学生对传统艺术文化的认识,养成主动观察、探究及创新的能力。

4、通过整合校园优势资源,开发出主题式剪纸与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课程纲要,形成较为完善的主题式剪纸艺术教育活动体系。

(一)实践性原则

本课题的研究,强调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帮助学生从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引导学生热爱剪纸、热爱生活,着眼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学会富有创意地生活。

(二)自主性原则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开辟更加广阔的天地。让学生自己选择剪纸学习的目标、内容和方式,自己决定剪纸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活动、体验与创造。使其享受探究的乐趣,活动的愉悦,服务的充实,真正地使学生“解放大脑、解放思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解放动手”。

(三)趣味性原则

运用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充分发挥剪纸工具材料的独特性、表现手法的独特性和艺术语言的独特性。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状况和认识特征,设计活泼多样的剪纸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以赋予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四)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精神是每个社会成员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创新性原则是要求教师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探索性活动的广阔时空,让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设计、广泛开展探索性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做到教的创新和学的创新有机统一;不断激发创新的欲望和自觉追求创新的有机统一;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提高的有机统一。

(五)发展性原则

通过本课题的活动,使学生自觉参与文化传承,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激发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变有限为无限,形成发展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的新方法,养成乐于动手、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意识。同样,可以更新教师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本课题具有实践性,具体性,探索性的特征,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力求体现课题研究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使之有推广价值。

1、文献研究法:搜集、学习有关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理论专著和科研信息,指导本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2、实验法:运用于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是课题研究的重点。

3、经验总结法:通过实践探索,总结教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寻找理论依据,不断提高课题研究价值,做好实验资料的储备、整理工作,运用于整个实施阶段。

本课题完成时间为xx年12月末

(一)准备阶段(xx年3月——xx年4月)

1、开展问卷、座谈等调查形式,了解学生、教师、家长对该研究课题内容的认识,对学校环境、社会环境、课程资源、师资结构以及教学设施等进行客观分析。

2、组织成员学习,明确课题研究的意义,学习相关的课程理论和剪纸教学的理论。

3、撰写研究方案和“快乐剪纸进校园活动计划”。

(二)实施阶段(xx年5月——xx年10月)

1、培训学习,编写剪纸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2、方案论证、修改并完善研究方案。

3、在剪纸教学的实践中,形成较为完整的教学设计系列并积累优秀活动案例。具体步骤如下:

(1)充分挖掘和利用教育资源。

①把握现实,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剪纸刻纸作为校本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可用。为此,学校动员教师和学生广为收集有关剪纸刻纸的书籍和资料,并到新华书店购买相关书籍。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并由课题组负责把这些材料整编成册,作为剪纸校本教材。

②因地制宜,开发新的课程资源。

我校作为一所农村小学,资源短缺,教学设备相对于城区小学来说简陋了些,但是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开发新的资源。充分利用地方和民间艺人这一资源,邀请民间艺人来校作讲座、指导,传授剪纸刻纸的技术和方法。

③扬长补短,挖掘活的资源。

一提到课程资源,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教材。其实,除教材外,还有许多课程资源可以挖掘利用,教师和学生就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如教师,不可否认,教师之间有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互相交流、学习的联络点。同样,学生之间也有差异,有的学生剪纸、刻纸的水平较高,有的相对差一点,我们可以让好学生现身说法,指导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学生之间毕竟比较容易沟通。这样,既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效率。

(2)加强宣传,做到学科间的渗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普及剪纸艺术。

通过多种渠道来向学生介绍、宣传剪纸艺术。可以在学校的宣传橱窗、墙面、楼道、教室、窗户……布置上师生的剪纸作品,发挥校园隐性环境课程的教育作用。利用学校广播等媒体进行定期宣传、介绍剪纸的知识、方法,借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剪纸教学网站,开展为学生作文配剪纸插图的活动,编制“小巧手”剪纸学习专栏。使学生对剪纸由陌生到熟悉,由熟悉转为亲切,激起探究欲望,营造积极的校园剪纸艺术氛围。

(3)开展各种形式的剪纸作品评比、展览。以生活即艺术的观点为支撑,将艺术融入生活,将学生的艺术作品悬挂在学生日常出入的地方,使学生在校园生活的每时每刻都能受到艺术熏陶。

校园展示方案

①楼梯剪纸艺术长廊:创建剪纸艺术长廊。分别将学生的优秀作品装裱装框,悬挂在1——4楼的楼梯走道上。是一个面向全校的展示台。

②橱窗展示优秀学生剪纸作品:每班都有一个面向全校展示自己班级美术特色、宣传自己班级的窗口。每月重新布置一次,每月组织全校各班级负责同学评比一次,同年级评比一个星级橱窗。

班级展示方案

美术角:定期进行检查评比,张贴学生日常美术课上的优秀作业,是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展示台。

学生展示方案

现场乡土艺术剪纸表演:以艺术节和学校大型活动为契机,对前来参观的领导、专家和老师们、同学们进行特色艺术剪纸的现场表演。

(三)、结题阶段(xx年11月——xx年12月)

1、汇编活动案例及优秀剪纸作品。

2、撰写研究报告。

通过主题式剪纸艺术教育活动开展和校园文化的建设,让学生在剪纸教学与我校悠久历史文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传承并发扬传统艺术文化,培养美感,锤炼情趣,丰富生活,提高学生精神生活品质,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最终研究成果:校本教材、学生作品集、活动影集、论文《剪纸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策略》,研究报告《快乐剪纸进校园》

(一)课题组成员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

本课题负责人张玉芳老师为我校美术教师,大学本科学历,负责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教学工作,吉林市剪纸协会会员,从事美术教学工作十几年,多年来潜心从事剪纸艺术的钻研和探索,辅导学生100余件剪纸作品曾在省、市、国家的各类大赛中获奖,发表国家级论文两篇,研究市级课题两项;刁富为青背九年制学校校长兼党委书记,小学高级职称,大学本科学历,蛟河市收藏协会会员,吉林省优秀教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涵养,其他参与人员由学校教导主任、后勤主任等相关领导及多位骨干教师组成,这些成员业务精湛,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在教育领域均取得多项成果。

(二)时间和条件保障

课题组成员年富力强,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条件下优势、能力和精力完成该课题。

1、校长为校本课程负责人,对研究工作大力支持并亲自参与研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保证。

2、研究成员涉及各个学科教师及相关领导,研究教师素质高,肯学肯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

3、聘请民间剪纸艺人和专家作定期指导。

4、学校、家庭、社会都对本课题研究持支持态度。

1、《农村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剪纸》编著:蔡卫东出版社:

2、《剪纸艺术(农村集)》王镜明作,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3、《河南剪纸选集》河南省群众艺术馆编,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4、《吉林民间剪纸》吉林省群众艺术馆编,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5、《北京剪纸集》北京群众艺术馆编,北京出版社出版。

6、《民间窗花》佟坡、慈旭、华迦编,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7、《鞋花剪纸》杨琦编,上海新美术出版社年出版。

8、《剪纸图案集》蔡千音设计,熊崇荣制作,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9、《剪纸·刻纸》董雨萍、薛廷翔编,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10、《苗族民间剪纸》黔东南功族侗族自治州文学艺术研究室主编,钟涛编撰,贵州美术出版社出版。

11、《民间剪纸》王子淦作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12、《剪纸图案集》金曼白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推荐劳动课题开题报告范文(精)三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课题研究的背景: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期都会创造本民族独特的艺术,并通过它来表现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乃至一种民族的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我国的民间艺术产于自然,生于劳作,内容丰富多彩,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色和审美观,传递着民族的思想情感与艺术情趣。民间艺术在历史进程中融合和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具有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更多的人开始崇尚外来的、现代的文化和艺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民间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在吸纳外来文化的同时,通过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来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的文化艺术,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要将“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作为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新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等等。

从幼儿园开展民间艺术活动的现状来看,也很有必要。民间艺术以活生生的感性形态存在于时空之中,它来自于民间、来自于大众,以能激发人们的情感、情绪为最大特色,它具有多功能的审美、认识、娱乐价值,能让幼儿产生丰富的构想,给幼儿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从我们的身边,有不少可供开发与利用的教育资源,虽然本县民间艺术形式多样、资源丰富,但现行的幼儿园教材中民间艺术活动内容较少,而且比较零散。许多幼儿园也有一些涉及民间艺术的活动,但都没有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可供幼儿园借鉴的资料也少之又少,更使人忧心的是,民间艺术教育资源用于发展幼儿健全人格方面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2、课题研究意义价值:艺术教育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开展艺术教育研究已久,但对通过幼儿园开展民间艺术活动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系统研究还很少。因此,开展“幼儿民间艺术活动的实践和研究”,具有独特的价值:

①在幼儿教育阶段,开展民间艺术活动,能够使幼儿对民间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民族意识,激发幼儿的民族情感,有利于优秀的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促进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②能极大地丰富幼儿真实的艺术体验,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和艺术天赋、有利于萌发儿童初步的表现美、感受美的情趣,有助于幼儿全脑功能的开发和创造力的发展,而且能够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其终身发展都具有强烈的导向性。

③开展民间艺术活动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以素质教育为突破口,以艺术教育为主线”的园本理念,形成并巩固办园特色;开展课题研究,能使老师们获取更多的民间艺术理论知识,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民间艺术作品丰富的内涵,提高教师对民间艺术的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全面提升教师的民族文化素养;开展课题研究,能有效地促进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反思能力,协调自己与幼儿、家长、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途径。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觉得有必要对幼儿园民间艺术活动的开展进行系统的研究,寻找幼儿素质教育与民间艺术教育相结合的良好途径的研究,寻找和筛选出一些适合幼儿园开展的民间艺术的活动内容,将其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和幼儿的一日生活整合起来,建立起幼儿素质教育中的民间艺术活动课程,实现教师与幼儿、与课程的共同发展、共同成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保留本民族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发展幼儿健全人格。

二、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在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面向二十一世纪培养秉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代新人的总体思想指导下,精心筛选出优秀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正面反映生活的、具有民族特点的民间艺术活动,对幼儿进行系统的民间艺术教育,摸索出一套适应幼儿园开展的民间艺术活动课程,在实践中拓宽幼儿的知识和视野,培养幼儿初步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在活动过程中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并通过幼儿亲自操作,促进幼儿动手能力,达到脑、眼、手协调配合;秉承勤俭朴素、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和勤劳勇敢的优良品质,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从而达到“弘扬民族艺术,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意识和民族凝聚力”,实现培养既秉成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艺术,又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的目的。

课题关键词界定

1、民间艺术活动: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内容,是劳动人民直接创造或在劳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艺术,它体现了人类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审美、教育、认识、娱乐等多方面的功能。

2、幼儿民间艺术活动:在民间艺术的众多门类中筛选出最典型、最有代表性,与幼儿日常生活知识经验相接近的、具有乡土气息的能为幼儿所接受的民间艺术教育内容。如:民间文学(童谣与童话、传说、神话、寓言故事、谚语与谜语等),民间音乐(歌曲、舞蹈、乐曲等);民间美术(绘画:年画、印染画、手工、刺绣、剪纸、泥塑、中国结等),用以在幼儿各类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系统的民间艺术启蒙教育活动。

3、幼儿健全人格:人格是做人的品格,宗教、道德、科学、艺术是人格的构成要素。健全人格包括与人相处的能力、团结合作的精神、自尊和自信、责任心、良好的心理。作为人格开始形成的幼儿,对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艺术。幼儿健全人格指幼儿表现出来的热情向上、纯真活泼、好学好问、有个性特点、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能较好对待自己及周边的人。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以林德的“艺术派的人格教育学”为理论指导,积累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开展民间艺术活动的组织指导方式,挖掘适合本园特色的幼儿素质教育中的民间艺术活动课程资源,建构民间艺术活动课程,探索开展幼儿民间艺术活动形成发展幼儿健全人格的方法。

2、以自由愉快和富有情感的民间艺术教育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能力,激发幼儿的民族意识与情感,开发幼儿创造潜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发展。

3、通过多种渠道,帮助教师从民间艺术中汲取有益的营养,丰富教师的民间艺术理论知识,扩展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全面提升教师的民族文化素养,进而使教师能以研究的态度、发展的眼光,建设具有特色的民间艺术教育课程,注意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育实践,从而实现教师与幼儿共同发展、共同成长,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以实现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开发幼儿民间艺术活动课程资源。

幼儿民间艺术活动教育目标的制定是建立幼儿园民间艺术教育体系的起点,挖掘、筛选、整理优秀健康的民间艺术活动内容是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的前提。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将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新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综合考虑时代和社会对幼儿成长、发展的期望和要求,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民间艺术活动的众多门类中筛选出最典型、最有代表性,与幼儿日常生活知识经验相接近的、能为幼儿所接受并有肋儿童健全人格形成的民间艺术活动内容,如:(1)民间美术——民间绘画,包括民间色彩、民间装饰、传统水墨画、民间年画、剪纸。民间工艺,包括剪纸、折纸、编织、撕纸、泥塑、刺绣等。(2)民间音乐——民间歌曲,包括儿歌、游戏歌、劳动歌、问答歌等。民间舞蹈包括汉族“秧歌”、蒙古族的“安代”、维吾尔族的“赛乃姆”等。民间器乐,包括二胡、古筝、琵琶等。民间戏剧,包括湖南的花鼓戏、安徽的黄梅戏、北京的京剧等。(3)民间文学——民间童谣,包括数数歌、问答歌、谜语歌、绕口令、颠倒歌等。民间神话故事,民问叙事诗、包括“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民间传说故事,包括“八仙过海”、“阿凡提的故事”、“鲁班造桥”等。民间故事,包括“兔子三瓣嘴”、“葫芦娃”、“老鼠嫁女”、“刘家五兄弟”等。民间寓言故事,包括“守株待兔”、“坐井观天”、“铁杵磨针”等。

特别要在本地发掘筛选有水乡气息的民间艺术。如民间美术中的农民画、灶壁画,民间工艺中的与窑业瓦当文化有关的泥雕,民间音乐中的嘉善田歌、庙会小调、十二月花名,民间舞蹈中的荡湖船、打莲湘、挑花篮、窜马灯、蚌壳舞,民间文学中的民间故事、谚语童谣。将其纳入幼儿一日活动之中,对幼儿进行系统的民间艺术启蒙教育,努力构建幼儿民间艺术活动课程的目标体系(课程总目标、各领域教育目标、各年龄段教育目标)和内容体系,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2、幼儿民间艺术活动开展的途径方法的研究。

a、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园内教学、园外教育活动途径是幼儿园实施民间艺术活动的保证,只有找到民间艺术与现代教育方法、手段的结合点,拓宽教育途径,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手段,才能使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穿越时间和空间,取得成功。

b、特别要把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促使幼儿产生积极心理状态和学习行为,作为实施课题的重要途径。如何在开展幼儿民间艺术活动的过程中以幼儿为中心,让每位幼儿感受到关爱、感受到尊重、信任,体验到成功也是本课题需要研究的方法。

c、在本课题中,我们将对幼儿园、家庭、周边、社会环境中可供利用的教育资源对民间艺术活动开展的影响方面进行研究。

3、研究幼儿民间艺术活动中教师的角色、身份、作用、地位。教师是朋友,是主持人、是导演,是教练,而不是宗师、教师爷和判官。教师不民主,民间艺术活动开展不好,幼儿健全人格形成发展更不用说了。

4、研究开展民间艺术活动与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民间艺术中各个领域的形式特点实施方法,研究幼儿健全人格的各个表现和深层因素,研究各项活动对幼儿人格某方面的影响的对应性。

5、对实施民间艺术活动的幼儿进行人格形成发展的监控、记录、反馈、调整、评价,了解课题实施的实际效果和不足之处,在日常反思中不新推进民间艺术活动与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发展的研究。

四、研究对象:嘉善县魏塘镇第四中心幼儿园小、中、大各一个班的幼儿

五、研究策略:

1、美术、音乐、文学是艺术的三种主要表现形式,其内在的审美要素是一致的,按照“以一个教学内容为主题中心,多种教学形式横向同构,小中大班教学内容在同构的基础上纵向螺旋上升的方法。将三种艺术活动加以横向组合,从而达到审美直觉、通感、情感等相互迁移、渗透和沟通的作用。

2、保证每周正常开展教育活动的情况下,穿插民间艺术活动的教学内容,“突出一个中心,协调三个活动。”

3、行为观察。在幼儿生活、学习、游戏的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在参加活动时最真实、最典型、最一般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个案观察记录、事例观察记录)

4、作品分析。收集幼儿的美术作品,如剪纸、泥塑、染纸、编中国结等作品,在与幼儿的交谈中,了解幼儿创作时的体验与想法的基础上,对作品的主题、用色、创造想象、表现技能进行认真的分析。

5、调查访谈。收集来自家长、孩子对于开展民间艺术活动的教育评价信息。(个别交谈法、问卷调查法)

6、建立《幼儿活动档案》。对幼儿进行个案跟踪,收集幼儿在开展的民间艺术活动中的作品和典型的表现记录,以图文的表现形式描绘幼儿人格的发展过程。

7、课题组已与嘉善文联副主席韩金梅、嘉善文化馆吴东杰副馆长、金天鳞研究员议定,聘请三位民间艺术专家和嘉善教科室主任贾靖华作为课题研究顾问,并以文化馆为校外民间艺术活动基地。

六、研究步骤、时间安排、预期研究成果及分工:

研究阶段

(时间)

主要任务

预期研究成果

阶段成果形式

承担人

第一阶段

20__年5-8月

1、收集资料,学习并理解相关理论,进行文本资料、网络资料的筛选。

2、课题组教师进行开展民间艺术活动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探讨。

3、电脑制定研究方案和具体计划。

幼儿民间艺术活动内容选编(电脑打印稿)

谢芳、项建宇

第二阶段

20__年9-20__年12月

实践研究方案,注意积累、收集资料

幼儿民间艺术活动内容精选(电脑打印稿)

谢芳、项建宇、季雪萍、沈淑芳、钟国平

第三阶段20__年1-2

1、做好阶段小结工作,观察调整研究计划

2、举行阶段性成果汇报展示

课堂教学

作品展示

幼儿园课题方案5篇活动方案周培琪、谢芳、项建宇、季雪萍

第四阶段

20__年3-5月

1、通过问卷、访谈,获得各方面对课题研究的评价。

2、整理研究成果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论文

幼儿民间艺术活动内容集锦

周培琪、谢芳、项建宇、季雪萍、沈淑芳、钟国平

七、课题组成员

课题指导:贾靖华

组长:周培琪

组员:谢芳、项建宇、季雪萍、沈淑芳、钟国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