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革命诗集前言范文范本(优秀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3:22:21 页码:9
革命诗集前言范文范本(优秀12篇)
2023-11-13 03:22:21    小编:ZTFB

通过阅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写总结时,我们要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和接受我们的总结观点。请大家阅读以下总结范文,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参考和借鉴。

革命诗集前言范文范本篇一

摘要: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毕生以诗歌为武器,大胆地抨击黑暗的剥削社会,热情地呼唤光明的美好未来。本文通过对雪莱几篇政治抒情诗的研究,以展现雪莱向往自由,并号召人民为民主自由和解放而斗争的革命理想。

关键词:雪莱专制革命理想。

雪莱深切同情和支持意大利人,在意大利生活的最后几年里是他创作的鼎盛时期。他的许多著名诗篇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本文从雪莱的四篇抒情诗中的政治性角度出发,剖析雪莱的革命理想。

一、鼓励人们继续斗争。

二、专制暴政必然会灭亡。

同年,雪莱写下了一首十四行诗《奥西曼达斯》。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来自古老国家的旅行者对他讲述了他在旅途中看见的一尊曾不可一世而又残酷的埃及国王的破雕像。雕像上面刻有这样一些字:“众王之王――奥西曼达斯就是我,看看我的业绩吧,纵然是一世之雄,也必然会颓然而绝望!”[4]现在此雕像已湮没无闻。雪莱没有像前人一样、对这位君主高唱颂歌,他怀着明智的冷峻,将我们带到了法老残缺雕像前。让人感叹:尽管专制帝王曾经辉煌在世、权力无边,但那不过是过眼烟云,他们在位的时间在大自然面前是很非常渺小的;尽管他们表面看起来十分凶恶,甚至还十分强大和嚣张,但那也不过是表面现象,很快就会衰败、死亡、腐烂;尽管他们刻碑立传,试图流芳百世,但那终究抵御不了时光的磨砺。

雪莱借埃及国王嘲讽封建专制,表达了他对专制帝王的厌恶和蔑视,并讽刺当时英国和世界上其他所有的专制暴虐统治。雪莱通过对破碎、荒凉的雕塑的描绘暗示所有这些统治者都像描奥西曼达斯一样雄心勃勃,并预言他们会得到相同的结局――不能逃脱灭亡的命运。

三、建立有“爱”的自由平等社会。

革命诗集前言范文范本篇二

红色旅游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形式,通过一系列的革命遗址、革命家故居、纪念馆等,为游客提供重温历史、红色教育及旅游休闲的综合旅游服务。作为中国文化旅游市场的一部分,红色旅游除了以优质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外,更重要的是要以高质量的旅游文本向游客介绍红色旅游景点的景观、历史、当地的风俗习惯和特有文化。

二、红色旅游文本的特点。

红色旅游文本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旅游宣传册、旅游广告、导游手册、景点介绍、地图、指示标等等。这些资料文本由于涉及到中国_的历史、名人轶事、楹联古诗等富含中国特色文化的内容,有其独有的特点。

(一)叙事性强。

例1.打响第一枪: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在_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及贺龙、叶挺、_、_等领导下,起义部队按照预定的部署,向驻守南昌的敌军发起猛烈进攻,经过4个小时激烈战斗,取得了胜利。

这段话是典型的旅游文本,具有很强的叙事性。整段话平铺直叙地介绍了1927年南昌起义的革命过程,没有其它景点典故叙述的跌宕起伏或神秘浪漫,且用词简洁。翻译这类文本时,为了更好的传达原文中的内容和风格,适合保留原文的细节信息。

(二)政治敏感度高。

红色旅游文本在讲述历史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人名和机构名称,而且革命事件大多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这些细节信息具有很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意义,有助于读者和游客还原事件,更深地体会革命活动所代表的红色革命精神。所以,译者对于这些细节的信息要做到精确,深入挖掘这些故事,正确传达这些内容体现出的政治和历史意义。

例2.1927年春夏之交,正当_的北伐战争节节胜利,工农运动蓬勃发展之际,__、汪精卫集团相继背叛革命,血腥屠杀_人和革命群众,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了惨重失败。

“_”和“_”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重大的党派,“_”“汪精卫”在中国是非常敏感的两个人名,“北伐战争”也在中国革命史上描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表达都具有很高的政治敏感度,译者在翻译时需要了解历史本质,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三)内容包罗万象。

红色旅游景区不仅仅是光宣传革命思想。红色旅游文本包罗万象,内容涉及人文历史、古典文化、楹联诗歌、社会风俗等等。如果译者不熟悉这些广泛的信息内容,译本就不可能正常发挥其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更有甚者会误导游客,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或冲突。

例3.“笔架凌霄二古塔,云龙双清古桥横”,千年的历史给瑞金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唐代古城墙遗址、青龙陶窑址,庞大的密溪、凤岗古建筑群。

这段瑞金的解说词用一句工整对仗的诗歌生动地描写了二古塔和云龙、双清两座桥的雄伟气势。在许多红色景区,都有歌颂革命活动和烈士的诗歌和对联,译者处理得当能更好地帮助外国游客在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美韵味,同时更透彻地理解历史事件的意义。

三、读者期待视野。

革命诗集前言范文范本篇三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冲腾,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用鲜血和生命筑成的背影。

已被历史遗忘成冰凉季节。

伟大真理还有我们的幸福。

与现实隔开后来者的摈弃。

陵园四周冷漠。

我的花篮靠近童年的教科书。

这里已经失去。

三十年前集体入少先队的宣誓。

烈士在天最好没灵。

你少了许多伤感。

我少了许多诗歌的语言。

烈士墓前。

轻轻地走近。

默默地注视。

我想用点一柱香的虔诚。

今年不复往年。

母亲没有来碑前就少了双手工布鞋。

是因为母亲为你集攒两年都不够的路费。

搭错了去天国的火车。

你以一块碑的苍凉和深刻。

向时间证明。

一代人倒下和站立的姿势。

你成为烈士,可你不知道烈士是什么。

就像君子兰不知道和君子有什么关系。

当你匍匐渫血的那一瞬间。

你把一颗心完整地交回了大地母亲。

你不知道有多少颗这样的心。

汇聚成巨大的溶流。

才喷发出一个灿烂的中国。

我把一个国家的生日和你联系起来。

是不是大题小作。

老乡,我只是一颗卑微的尘土。

我的微笑和哭泣算不了什么。

我以我的方式怀念。

如果时光能倒回20年。

我会用我春潮澎湃的歌声。

为你歌唱,为我的祖国歌唱。

革命诗集前言范文范本篇四

诗词:

1、滨江抒怀赵一曼。

誓志为国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

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

一世忠贞兴故国,满腔热血沃中华。

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

2、就义诗吉鸿昌。

恨不抗_,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渴饮美玲血,饥餐介石头。

归来报命日,恢复我神州。

3、就义诗杨继盛。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4、《念奴娇·赤壁怀古》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绝笔诗。

头可断,肢可折,

革命精神不可灭。

壮士头颅为党落,

好汉身躯为群裂。

6、带镣行刘伯坚。

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

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

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拼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

革命诗集前言范文范本篇五

烈士的英勇灵魂。

想当年刀枪马嘶今仍长鸣。

戎马半生安息在此青山黄土里。

看,这阴沉沉的寒冬湿暮。

一株株的怀抱古树。

散落一地的片片树叶。

一如您那些年艰苦的生活。

看,这一十二米高的雄伟丰碑。

丰碑顶上的血色五角星。

以及它在夜幕下闪耀着的光芒。

都是您永垂不朽的功勋。

看,这曲延着的陡峭石阶。

一捧捧血红的鲜花。

来来往往严肃着的人群。

是我们对您至高的崇敬。

虽然,淡淡的黄土和冰冷的青石块。

掩盖了您的身躯。

但是,您们的灵魂、您们的光芒。

将永驻人间、普照世界。

我们不能忘记,我们不会忘记,今天的美好生活,

源于昨天您们血与汗的奉献。

没有您们的浴血奋战,就不会有我们的今天。

安息吧,英雄。

心怀最深沉的崇敬,我们走进烈士陵园。

聆听那血染的碑文,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清明即将来临,我们来到烈士纪念碑前,

这是一片圣洁的净土,安放着先烈的英灵。

烈士长存,丰碑永恒。

东风吹,松枝摆,少先队员扫墓来。

凝望烈士墓,烈士浩气依然在。

革命传家宝,一代传一代。

为了后方机关,为了几千老乡,

十三岁的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

他的血染红了山岗,他的血染红了蓝天,

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清明雨纷纷,白花祭亲人。

缅怀先烈英雄事,热泪盈眶祭英魂。

烈士业绩照千秋,星星火炬代代传。

生为炎黄子孙无比自豪,生为龙的传人无尚光荣。

我们是新世纪的缔造者,我们是新世纪的接班人。

从小立下报国志向,当好建设者和接班人,谱写中华新篇章。

革命诗集前言范文范本篇六

我是一九六一年高中毕业后,报名参军的。几年来,我在完成军事训练、野营行军、执勤和生产任务的同时,根据部队战斗任务的需要,在业余时间写了一些诗。这些诗,都是根据我在部队熔炉里锻炼成长的亲身体会写出来的。

起初,我把思想过分集中到业余创作上,不仅诗写不好,工作也受到一些影响。一次我到僻静地方去写诗,没有听到吹哨,结果集合迟到了。指导员对我说!“先要当好兵,才能写好诗,千万不能本末倒置!”

我下定决心按照党和首长的指示去办,首先当好兵,然后再写诗。为了把自己锻炼成为坚强的革命战士,我更加自觉地学习_著作。不仅平时读,在行军途中休息十分钟,也要拿出_著作来学习一会儿。前进的号声响了,为了下次休息接着读,就伸手从路旁的花草树木上揪个叶子,当书签夹在书页里。我入伍以来,不知在_的书里夹了多少树叶:有胶东的桃叶、枣叶,有福建的桔叶,还有北京的柿子叶。一次我看到书里这些不同地区的树叶,忽然想到:这不正好说明战士学习_著作的迫切心情吗!于是,我就以《书签》为题,写了一首短诗。有几句是这样写的:

行军途中小休息,

坐着背包读“毛选”,

忽听军号喊前进,

揪个树叶当书签。

铁脚走了千万里,

书签集了一大串:

桃叶摘自胶河畔,

枣叶摘自沂蒙山,

桔叶摘自闽江口,

枫叶摘自汾河湾。…。

以后,我写的诗歌中,要数反映练兵生活的最多。因为我在连队里,见天和刀啊枪啊的碰头,有较深的感受,提笔写起来也比较快。我体会到,在哪一门军事技术上用的心血多,不但那项军事成绩明显,功夫过得硬,而且诗也写得多。任务越重,时间越紧,我的写作欲望反而越大。

有一次,我领着几个新战士到操场上练习投弹。投了不大一会儿,有几个同志就揉起胳膊、皱起了眉头,有一个干脆把教练弹一丢,说:“老投这块锈铁疙瘩干什么!”看到这种情况,我想起自己开始练手榴弹的情景。那时,我运足了力气才投了三十五米,心里有点泄气。指导员马上拉我到操场边,帮我学习_有关帝国主义本性不会改变和人民战争的思想。我提高觉悟以后,练习投弹劲头就大了,训练时间练,休息时间也练,开会前后,走路途中都坚持练。这样,我的胳膊虽然练红肿了,成绩却提高到六十八米,成为当时全连第一名。我想:不能光把投弹要领告诉新同志,还应该把鼓舞我投到六十八米的精神力量传给新战友。于是我当场就写了一首快板诗:

战士举起手榴弹,

两只眼睛火花闪。

谁说这是一块铁,

满腹仇恨一把攥!

铁臂抡得青筋起,

飞弹落得准又远。

为了练身硬功夫,

我顾把苦当蜜咽。

我当场给新同志读了一遍,有的立刻抄在自己的本子上,有的一边投弹一边背诵,投弹场上又活跃起来了。后来我想:写这首诗统共才用了十来分钟,为什么这样受同志们欢迎呢?这是因为我自己经常练投弹,对练投弹的意义有了切身体会,写出的诗才有真情实感,才能起到教育作用。

革命诗集前言范文范本篇七

只有关于革命先烈的现代诗,没有关于革命先烈的古诗,因为革命先烈是指近代为新中国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先辈们,而古诗是指古代诗人的作品,那时候革命先烈还没诞生呢。

关于革命先烈的诗词: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陈然。

《梅岭三章》---------_。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革命诗集前言范文范本篇八

摘要:1903年,一场以宣扬民族民主革命为旨归的革命诗潮依托近代报刊迅猛兴起,《浙江潮》“文苑”栏目诗歌汇入了这一时代大合唱之中。《浙江潮》诗歌以激发民气、唤起国魂、鼓吹民族主义思想、标榜民主自由精神为主旋律,既是忧国之潮和愤世之潮,又是醒世之潮和警世之潮,更是救国之潮和兴国之潮,亡国灭种之忧患与救亡启蒙之热忱相交织,谱写出时代的华彩乐章。《浙江潮》诗歌大体秉承了梁启超发起的诗界革命的革新精神与路径,大量运用新名词,努力开拓新意境,注意保留古风格,构成了诗界革命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促进了中国诗歌的近代化变革。

关键词:晚清;《浙江潮》;革命诗潮;诗界革命。

1903年,随着轰轰烈烈的拒俄运动的广泛开展,章太炎的著名革命文章的不胫而走和邹容、陈天华等革命党人鼓吹革命的小册子的一时风靡,以日本和上海租界为依托的大量中文报刊的政治倾向由温和而激烈,轰动全国的《苏报》案的发生等,使得这一年“成为革命发展行程一个关键的转折年头”,1903年“是革命派与改良派开始正式划分思想政治界线的一年”,“是中国思想界一大转变的关键年头,是革命思潮开始替代改良主义作为思想舞台主角的第一个年代”。与此同时,一场以宣扬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为主旋律的革命诗潮,依托近代报刊迅猛兴起,充当了政治革命和思想启蒙运动的轻骑兵。是年,浙江同乡会在日本东京创办的《浙江潮》月刊,在这一汹涌澎湃的革命潮流中充当了弄潮儿,成为晚清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重要阵地,其“文苑”栏目诗歌则汇入了革命诗潮的时代大合唱之中,奏响了时代的强音。

1903年前后,留日学生反清革命的思潮渐渐形成,浙江留日同乡会所办《浙江潮》在这一革命思潮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先锋作用,早已为报刊史学界所公认。近年来,《浙江潮》在促进晚清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再度引起学界关注。然而,《浙江潮》诗歌的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却一直未获重视,也未见相关的专项研究成果。“革命大文豪”章太炎脍炙人口的《狱中赠邹容》《狱中闻沈禹希见杀》等诗篇广为传颂,近代文学史家无不视其为革命派诗歌中的名篇,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其最初刊发在《浙江潮》“文苑”栏;蒋观云《送匐耳山人归国》《有感》等诗篇亦传诵一时,历来被文学史家视为显示了诗界革命创作实绩之作,然而,绝少有人知晓这些诗作曾见诸《浙江潮》杂志。系统考察《浙江潮》诗歌,不仅可以通过一个典型个案一窥20世纪初年革命诗潮的历史身影,而且可以借以透视革命诗潮与诗界革命之间的历史关联。

一、“民族主义”和“祖国主义”

《浙江潮发刊词》开宗明义道:“我浙江有物焉,其势力大,其气魄大,其声誉大,且带有一段极悲愤极奇异之历史,令人歌,令人泣,令人纪念。至今日,则上而士夫,下而走卒,莫不知之,莫不见之,莫不纪念之。其物奈何?其历史奈何?日:昔子胥立言:人不用而犹冀人之闻其声而一悟也。乃以其爱国之泪,组织而为浙江潮。至今称天下奇观者,浙江潮也。”《浙江潮》同仁所言的“浙江潮”,主要不是自然景观意义上的浙江潮,而是浙江历代仁人志士积淀的源远流长、无比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文化之潮。他们大声疾呼:“可爱哉,浙江潮!可爱哉,浙江潮!挟其万马奔腾、排山倒海之气力,以日日激刺于吾国民之脑,以发其雄心,以养其气魄。二十世纪之大风潮中,或亦有起陆龙蛇,挟其气魄以奔入于世界者乎?……我愿我青年之势力如浙江潮,我青年之气魄如浙江潮,我青年之声誉如浙江潮。”

激烈的“民族主义”和“祖国主义”思想,是《浙江潮》高举的民族革命旗帜。《浙江潮》创刊号“社说”《民族主义论》开篇写道:“亘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有大怪物焉,一呼而全欧靡,而及于美,而及于澳,而及于非。犹以为未足,乃乘风破涛以入于亚”;此“大怪物”就是席卷全球的“民族主义”风潮。何谓“民族主义”?余一答曰:“合同种,异异种,以建一民族的国家,是日民族主义。”这虽然是一种狭隘的“小民族主义”思想,但对于只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只知有天下而不知有民族、近代民族主义精神缺失的国人来说,仍然不啻为一剂救亡兴国的良药。

与“民族主义”思想息息相关的是“民族魂”和“国魂”。何谓“国魂”?蒋百里《国魂篇》答曰:“一民族而能立国于世界,则必有一物焉,本之于特性,养之以历史,鼓之舞之以英雄,播之于种种社会上,扶其无上之魔力,内之足以统一群力,外之足以吸入文明与异族抗;其力之膨胀也,乃能转旋世界而鼓铸之;而不然者,则其族必亡。兹物也,吾无以名之,名之日国魂。”《国魂篇》开篇即以惊心动魄的文字入木三分地揭示出人无灵魂、国无国魂的中国现状:“五官具,四肢备,圆其颅,方其趾,则谓之为人矣乎?而或者日:是非人也,傀儡也。何以故?日:无魂故,是以戮之斩之勿知痛。有土地,有人民,有政府,有法令,则谓之为国矣乎?而识者日:是非国也,傀儡也。何以故?日:无魂故。是以戮之割之勿知醒。”清王朝沦为列强的傀儡,国人灵魂麻木不仁,上上下下一片麻木,任人宰割,此情此景怎不令爱国志士忧心如焚、扼腕叹息?蒋氏向国人介绍了日人松村介石的“欧族四大灵魂论”,以为“冒险魂”、“宗教魂”、“武士魂”、“平民魂”是铸造“国魂”的基本元素,指出“根于既往之感情,发于将来之希望,而昭之于民族的自觉心”的“祖国主义”,是唤起“中国之国魂”的灵丹妙药,因而大力鼓吹“祖国主义”。

自创刊号起,《浙江潮》就开设了“文苑”专栏。《浙江潮》同仁为“文苑”栏制定的宗旨和体例是:“录诗古文辞,不拘体例,可以验社会全体之状态,可以动国民之感情。”事实上,全部6期“文苑”栏仅刊出章太炎一篇《祭沈禹希文》,其余都是诗歌。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浙江潮》“文苑”栏共发表支那寄生、章太炎、蒋观云、受兹室主人等17位诗人45题64首诗;加上太公《东京杂事诗》6首和4首文后题诗,见诸该刊的诗歌共74首。《浙江潮》诗歌以激发民气、唤起国魂、鼓吹民族主义思想、标榜民主自由精神为主旋律,意在通过一系列“可以动国民之感情”的感人肺腑的诗篇,在死水般沉寂的神州大地,鼓荡起一股强劲的革命风潮。

二、《浙江潮》“文苑”栏诗歌。

《浙江潮》创刊号“文苑”栏刊载的再世、冯生的歌行体《新奉化歌》,就是一首高扬民族主义和自由民主思想的赞歌。诗人认识到“大地民族主义正发皇,生斯土者敢独谢”,反思乡邦文化中的“奴隶根性”,肯定乡人骨子里“戆直倔疆[犟]老骨性,时时仗义好争竞”的一面,因为“方今世界盛行竞立争存优胜劣败天演义”;诗人赞美“吾奉化兮地理美,半山半陆又半水,膏腴之地足稻粱,汗下之乡充鲔,银矿煤矿更希[稀]奇,富甲五洲立可俟”,更希望乡人和国人成为“新民”:“一小分子自铮铮,四大自由何落落。保国保种先保群,个人义务社会义务都要著”;篇末卒章显志道:“吁嗟乎!大厦兮将倾,燕雀兮哀鸣。吾愿吾同胞兮,动魄而惊心;吾愿吾同胞兮,众志以成城;吾愿吾同胞兮,为独立自尊之国民;吾愿吾同胞兮,救罹一切苦厄之众生。”果如是,则奉化必将成为新奉化,奉化人亦成为民族民主革命风潮中的弄潮儿。

《浙江潮》创刊号“文苑”栏还刊载了《支那寄生近作脞录》,计13题23首诗歌。其《自述》诗所言“凭将侠剑酬孤志,莫把儒冠误此生”,“完全魂魄兼修体,往返天人自在身”,张扬的是一种尚武精神;“欲觏灵修伤数化,高丘返顾涕纵横”,“惟有爱悲深印脑,难将慧剑铲其根”,流露出悲怆的爱国情怀。《乘大贞丸赴沪志感》其一言:“赤手空拳思独立,望门投止叹无家。大贞丸上船头月,一夜催人鬓欲华。”《南浔道中》言:“自由血与强权战,敢为漂流改素心。满地江湖不归去,梦魂和月到南浔。”塑造出一个为民族独立、自由、富强而苦心焦思、奔走呼号的革命者形象。《去去行》抒发短暂返乡后再次踏上革命征程时的心情道:“去去欲何之,誓脱奴隶羁。男儿失自由,何用家室为?不能长相保,敢辞长别离。燕雁自南北,沟水各东西。忍泪一挥手,浮云天之涯。海枯不见底,自由终可期。”为了使国人摆脱奴隶牛马命运,争取民族独立和国民自由权利,支那寄生毅然选择了再度离开温柔乡,为撒播革命的火种而奔走四方。他在“乱后重过天津”,满目凄凉:“群龙战野玄黄血,太息繁华成古丘”;《野望》所见,触目惊心:“碧血已随秋草尽,野花犹傍战城开。小黄河上北风飒,极望中原无限哀。”忧愤之情溢于言表,救国之志自胸中升腾。

革命诗集前言范文范本篇九

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

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

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拚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

喜见东方瑞气升,不问收获问耕耘,

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

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

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

乃是宇宙的真理!

为着共产主义牺牲,

为着苏维埃流血,

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

《我的自白书》。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

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

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这就是我——一个_员的自白,

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革命诗集前言范文范本篇十

生逢乱世历风霜,铁马冰河为救亡。

玉手纤纤枪杆握,丹心烁烁我旗扬。

豪情万里驱倭寇,功德千秋忆羽裳。

璧碎山河铭国耻,汗青巾帼字生香。

又是这个清明的午后。

你还静静在风中守侯。

飘飞的花柳。

正揉碎伤口。

就把你的小手。

捂在我的胸口。

默默感受。

你在世的温柔。

如果还有以后。

把你今生守侯。

就让忧愁。

从此远走。

今身只懂你的心柔。

天给了我爱的奢求。

就是任情长久。

心却只能把清风挽留。

月光在风中消瘦。

是否还记得前世情仇。

就让落花来解救。

我的醉。

就是今生能够。

再喝一口。

你用宛然一笑。

勾兑的酒。

迷乱的忍受。

落花柳絮。

趴在你的坟头。

诉说着从今往后。

你的温柔。

革命诗集前言范文范本篇十一

不怕讥讽,不怕风险。

毅然踏上东渡日本的轮船。

漂洋过海,万水千山。

依然改变不了你对革命的信念……。

你从家庭中走出。

忍痛留下孩子,抛下父母。

决然走上革命的道路。

面对当时那个积重难返的民族。

你在振臂高呼。

你在摇旗呐喊。

争取自由的明天……。

你从革命中走出。

勇敢无畏,雄志高飞。

与革命仁人志士。

煮酒论剑,抒写革的壮丽诗篇……。

从此,历史长空。

有了那一抹。

闪闪的、耀眼的秋色。

永不老去……。

篇二:献给烈士。

革命诗集前言范文范本篇十二

清明节怀念革命先烈的诗歌(一)。

伫立墓前。

我仿佛听到隐约的军号声。

在召唤。

一排排烈士墓。

如同一队队威武的士兵。

整装待发。

墓碑上。

寥寥的文字。

浓缩了一段烽火岁月。

红色的墓。

凝固了一个个年轻的生命。

伫立墓前。

高贵和贫贱都变得渺小。

生命和鲜血让人震撼。

和平的日子里。

我们容易变得忘记。

甚至忘了那只鸽子从哪里飞来。

学会忘记并且思考。

从哪些冰凉石头的微笑里。

我们或许会变得成熟。

伫立墓前。

我仿佛听到历史掀动的声音。

一座坟墓就是一章辉煌。

鸽哨在响。

那是子弹在呼啸。

倒下的是躯体。

不灭的是精神。

他们写好了他们的历史。

我们的历史正在书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