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美术毕业创作设计理念范文通用(模板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4:21:14 页码:14
美术毕业创作设计理念范文通用(模板9篇)
2023-11-13 04:21:14    小编:ZTFB

人际关系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环,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是我们所需要学习和提升的。在总结中,可以采用一些例子和案例来支持你的观点和结论。总结范文适合作为写作的参考,但不宜直接照搬。

美术毕业创作设计理念范文通用篇一

摘要:在工艺美术设计发展中,传统工艺美术具有重要地位。

从工艺美术的发展来看,传统工艺美术不但代表了工艺美术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同时也集聚了工艺美术的大量成就,成为了工艺美术的里程碑。

基于对工艺美术的了解,以及工艺美术设计的快速发展,在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中,正确理解传统工艺美术优点,并发现传统工艺美术新价值,对推动工艺美术发展和解决工艺美术设计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为此,应立足工艺美术设计实际,深入探讨传统工艺美术的新价值,发掘传统工艺美术的优点。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设计;新价值;。

一、引言。

传统工艺美术作为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工艺美术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基于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了解,传统工艺美术不但具有发展历程长的特点,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应用价值,并且在新时代表现出了一定的新价值,对当代工艺美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因此,应立足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实际,认真分析传统工艺美术的新价值,为当代工艺美术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保证当代工艺美术能够吸取传统工艺美术优点,提高工艺美术的发展质量,推动工艺美术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历程较长,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应用价值。

在传统工艺美术发展过程中,无论是陶瓷艺术还是青铜器以及漆树和漆器,都是工艺美术发展的重要成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引领了所处时代的发展。

基于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了解,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地位及应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传统工艺美术的陶瓷艺术价值最高。

在传统工艺美术发展中,陶瓷作为重要的工艺品,无论是观赏性还是实用性,都具有较强的艺术价值。

从目前掌握的工艺美术文化中,陶瓷艺术的价值和艺术成就最高。

第二,传统工艺美术的青铜器引领了当时时代的发展。

青铜器的出现,代表了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到了重要阶段。

以当时的工艺成就而言,精美的青铜器成为了当时时代发展的重要代表,推动了工艺美术的发展。

第三,传统工艺美术的漆树和漆器成为了当时工艺美术的代表作。

中国是最早发现漆树、种植漆树、使用天然漆髹涂器物、制造漆器的国家。

目前发现最早的漆碗是距今七千年左右的河姆渡文化漆碗,使用朱红色漆。

三代时期,漆器是贵族用品,战国以后漆工艺进入了一个长达五百年的鼎盛时期,

三、传统工艺美术的新价值内容分析。

传统工艺美术是一个综合体,具有多方面的价值。

在手工业时代的历史中,它是生活的创造者;在当代,它又以历史文化保持者的角色成为历史文化的一种记忆和象征,以手工艺艺术和文化的独特形态自立于以现代设计为主体的科技文明之中,成为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发挥着从经济到艺术的多种职能。

所以,传统工艺美术的新价值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传统工艺美术是生活的创造者。

基于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地位,以及传统工艺美术对生活的重要影响,传统工艺美术可以认为是生活的创造者,也可以认为是推动生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第二,传统工艺美术是传统文化的载体。

在当代,传统文化的概念比较广泛,而通过传统工艺美术,可以迅速的认识到传统文化这一概念,使得传统工艺美术成为了重要的文化载体。

第三,传统工艺美术肩负着经济职能。

传统工艺美术奉献了有价值的工艺品之后,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成为了繁荣经济的重要手段,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推动了艺术创新。

四、传统工艺美术对现代工艺美术的重要影响。

从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来看,传统工艺美术对现代工艺美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传统工艺美术为现代工艺美术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由于传统工艺美术优点突出,其艺术成就和发展经验为现代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载体和基础,使现代工艺美术能够有效满足艺术发展需要,提高现代工艺美术的发展质量。

第二,传统工艺美术为现代工艺美术发展指明了方向。

传统工艺美术集成了多年的发展了几代人的智慧,无论是对工艺美术内容的认识还是对工艺美术发展方向的认识都比较到位。

因此,传统工艺美术为现代工艺美术的发展也指明了方向。

第三,传统工艺美术解决了现代工艺美术发展的瓶颈问题。

受到发展理念和艺术设计方法的制约,现代工艺美术在发展中遇到了瓶颈。

通过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了解以及吸取传统工艺美术的优点,现代工艺美术发展的瓶颈问题迎刃而解。

五、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传统工艺美术在工艺美术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基于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了解,传统工艺美术不但具有发展历程长的特点,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应用价值,并且在新时代表现出了一定的新价值,对当代工艺美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因此,应立足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实际,认真分析传统工艺美术的新价值,为当代工艺美术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保证当代工艺美术能够吸取传统工艺美术优点,提高工艺美术的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聂爱文.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的特点[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

[2]王茜,白京兰,夏晨茹.西部少数民族口传与非物质文化传承及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

[3]朱霞,李晓岑.白族的手工造纸[j].云南社会科学,2014(06).

[4]李昶罕,秦莹,李娜.当代民主传统工艺的新价值[j].民族论坛,2014(18).

[5]聂爱文.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的特点[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

[6]邬烈炎.手工艺的现代演化与形态呈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4(03).

美术毕业创作设计理念范文通用篇二

美术鉴赏课将我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带到了一个我以前从未涉足过的领域,带到了艺术的殿堂,我可以说出那些美丽的作品的故事,它让我发现原来世界是这么美,原来一个人的思想可以这样表达,原来先代们是那么的智慧。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美术鉴赏活动能帮助我们在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就像梵高的艺术是伟大的然而在他生前并未得到社会的承认。他作品中所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其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代的前面的确难以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他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在人们对他的误解最深的时候,正是他对自己的创作最有信心的时候。因此才留下了永远的艺术著作。他直接影响了法国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以至于20世纪初出现的抒情抽象肖像。《向日葵》就是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的。画家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满怀炽热的激情令运动感的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凡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

总之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我更爱看窗外那一片向日葵,爱看她们在阳光下开出灿烂的笑容。我不敢展示真正的我,我也不知道真实的我是什么样。在向日葵面前,我有一种自信的感觉,展示着那个成功、全新的我;我在看见向日葵时,心里总有种暖洋洋的感觉。我看见梵高背着画夹,在向日葵丛中专心致志地画着那幅热情奔放的向日葵。我看着向日葵明朗的脸,眼睛一亮。我对梵高喊道:“你必须面对自我,绝不能逃避。不管这有多么困难,需要多大勇气!”其实这句话不仅是对梵高说的,也是对我说的。虽然梵高已经成为过去,而我却可以改变。我要感谢的不仅是那扇窗,更要感谢窗外精彩世界为我带来的美好遐想。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建筑体系之一,有7000年以上有实物可考的历史。3000年前已形成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以封闭的院落为基本的群体布置方式的独特风格。它的发展从未中断,并对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各地的建筑有重要影响。它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的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建于隋代的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早已走在世界桥梁科学的前列;现存的高达米的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至于我国的古典园林,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像一部部石刻的史书,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时它也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

中国建筑体系是以木结构为特色的独立的建筑艺术,在城市规划、建筑组群、单体建筑以及材料、结构等方面的艺术处理均取得辉煌的成就。传统建筑中的各种屋顶造型、飞檐翼角、斗拱彩画、朱柱金顶、内外装修门及园林景物等,充分体现出中国建筑艺术的纯熟和感染力。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中即有榫卯和企口做法。

半坡村已有前堂后室之分。商殷时已出现高大宫室。西周时已使用砖瓦并有四合院布局。春秋战国时期更有建筑图传世。京邑台榭宫室内外梁柱、斗供上均作装饰,墙壁上饰以壁画。秦汉时期木构建筑日趋成熟,建筑宏伟壮观,装饰丰富,舒展优美,出现了阿房宫、未央宫等庞大的建筑组群。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寺、佛塔迅速发展,形式多样,屋脊出现了鸱吻饰件。隋唐时期建筑采用琉璃瓦,更是富丽堂皇,当时所建的南禅寺大殿、佛光寺大殿迄今犹存,举世瞩目。五代、两宋都市建筑兴盛,商业繁荣,豪华的酒楼、商店各有飞阁栏槛,风格秀丽,明清时代的宫殿苑囿和私家园林保存至今者尚多,建筑亦较宋代华丽繁琐、威严自在。近现代中国建筑艺术则在继承优秀传统相吸收当今世上建筑艺术长处的实践中,不断发展,有所创新。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从美术鉴赏的角度来说,以下一些特点是应当了解的:

1、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

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因为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墙倒屋不塌”这句古老的谚语,概括地指出了中国建筑这种框架结构最重要的特点。这种结构,可以使房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满足生活和生产所提出的千变万化的功能要求。。这种构件既有支承荷载梁架的作用,又有装饰作用。只是到了明清以后,由于结构简化,将梁直接放在柱上,致使斗拱的结构作用几乎完全消失,变成了几乎是纯粹的装饰品。

2、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从古代文献记载,绘画中的古建筑形象一直到现存的古建筑来看,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应和外界隔绝的人物(如贵族家庭的少女),就往往生活在离外门很远的庭院里,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宋朝欧阳修《蝶恋花》词中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字句,古人曾以“侯门深似海”形容大官僚的居处,就都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征。

中国的这种庭院式的组群布局所造成的艺术效果,与欧洲建筑相比,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一般地说,一座欧洲建筑,是比较一目了然的。而中国的古建筑,却像一幅中国画长卷,必须一段段地逐渐展看,不可能同时全部看到。走进一所中国古建筑也只能从一个庭院走进另一个庭院,必须全部走完才能看完。北京的故宫就是最杰出的一个范例,人们从天安门进去,每通过一道门,进入另一庭院;由庭院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一院院、一步步景色都在变换,给人以深切的感受。故宫的艺术形象也就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脑海中了。

如前所述,建筑不仅仅是技术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同时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并在这方面形成了不少特点。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富有装饰性的屋顶。

2、衬托性建筑的应用。

3、色彩的运用。

伟大的中华民族,文明传承了几千。中国建筑,一个代表着中华民族的辉煌成就的标志,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伴随着对劳动人民的深深敬佩。我们的研究接近尾声了,古代建筑的艺术成就,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让我们期待中国的明天更美好。

美术鉴赏课更好的培养我们,提高我们的素质,最根本地是提升了我们的精神境界。美术鉴赏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大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美术鉴赏有益于我们灵魂的雕铸和人格的完善艺术教育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身的潜能,并致力于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品味和生活质量,从而不断提升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完善。

人的全面发展,正如_所认为的那样,包括智力、体力、思想、道德、意志、信念、情感等各方面,全面发展是一专多能的素质型发展。鉴于此,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已经日益融入时代的潮流之中,倍受人们的重视与关注。大学生美术鉴赏作为美育的一种手段,在促进大学生灵魂雕铸和人格完善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满足大学生的审美需要,提高和培养审美能力,在美术鉴赏课上,通过大量地、广泛地鉴赏优秀艺术作品,就会逐渐具有和提高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了。这里不单单是提高我们的鉴赏水平问题而是如何发展我们的价值取向问题。提高我们对美术意义的认识,培养我们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提高了我们的精神境界。

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使我们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提高我们的美术鉴赏能力,培养我们的艺术审美兴趣,而这对提高我们的全面素质起着十分巨大的作用。

美术毕业创作设计理念范文通用篇三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高考扩招成了一大趋势。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艺术设计人才也一样。通过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可知,近20年来,我国某美术高校的招生人数一直在不断扩大,已增加了将近30倍。高校扩招会促使艺术设计毕业生的数量大幅增长,为社会提供了更多艺术设计方面的人才。但倘若高校不结合社会供需的实际情况进行盲目扩招,就会导致大量问题的出现。比如,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某高校进行了扩招,但由于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完善的教学设备,该高校的教学质量出现了严重下降,学生无法获得优质的教育。

(二)教学方式方法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可知,现代教育中存在着很多不足,是阻碍艺术设计教育工作取得进展的因素。现行教学大纲中的套话较多,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缺乏现实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仅仅是烂熟于心的纸上谈兵。另外,学校提供给学生的思考空间以及实践机会也十分有限。究其原因,在于我国当前的高校美术及艺术设计教育体制存在着诸多问题,即教学内容空泛、教学目标模糊、教学手段落后以及课程安排不合理。另外,在许多高校,美术及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大多只注重学生的技巧培训,而不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指导。还有一部分教师不致力于做学问,不及时对自身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进行革新,过度追逐名利。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工作就会面临诸多问题,遇到教学瓶颈。

二、发展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相关措施。

(一)课程设置要连贯。

(二)转变教学观念。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以及广阔知识面的综合型人才广受社会各界的欢迎。因此,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需转变教学观念,结合不同专业的基础教学和专业课程,对学生的艺术潜质以及审美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艺术品位得到大力提升,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和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另外,学校还需对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及专业课程安排,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进行个性化的培养,并为他们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相信依靠这种方法,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美术技能才能得到有效提升,高校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美术人才。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艺术要取得持久的进步和发展,就必须要创新,而创新需要我们有+扎实的美术基本功和创新能力。对于高校美术及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创新性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不同的艺术元素进行想象和组合,通过再创造所呈现出来的新的、合理的、完整的形象。对此,在上专业写生等具体课程时,教师应允许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功底之后,适当地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发挥想象,并将其作为考察的一部分。具体的创新内容既可以是空间上的创新,也可以是构图上的创新。此外,教师要合理把控学生的想象,避免他们走弯路或不切实际的创作,对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及时予以肯定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高其创新的水平。

(四)完善教学内容。

美术院校需结合实际对课程内容进行拓宽,即将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作为教学的重点,提供给学生更多与外界接触的机会。通过学习其他课程或办讲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就会得到深化,他们的专业技能以及文化素养便会随之得到提升。另外,教学内容的设置需具有针对性,即要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探索,变之前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技巧、技法只是帮助学生完成绘画或设计的工具,艺术设计学习的真正核心应是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创新能力。只有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才能帮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进而为社会培养出更优秀的综合型艺术人才。最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需结合自身实际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艺术观。

三、结语。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目前正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通过对当前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可知,一些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仍旧大量存在。因此,我们需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制约高校美术及艺术设计教学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措施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着手,对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进行有效培养,最终推动高校美术及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工作的稳步发展。

美术毕业创作设计理念范文通用篇四

1、造型设计启示。

中国民间美术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广大劳动群众以最简单的工具和最朴素的思想创造了中国特有的造型艺术体系。这个体系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它传承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精神。我们对民间美术“形”的继承并非拘泥于完整的形式沿袭而是着眼于再创造,将民间美术“形”的深厚内涵和完美形式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起来,赋子传统民间美术新的内涵,或者将传统造型的造型方法与表现形式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来表达设计理念。现代艺术设计在造型上可以充分借鉴民间美术的造型。第一,在设计思想上,充分借鉴民间美术“不拘一格”的造型风格,生活中的种种事物都可看作形象设计的源泉,并借助主观审美对其进行再创造,以形成独特的风格。第二,在造型的取材上,可以充分汲取民间美术中寓意深刻的意象造型,为稍显冷硬的现代艺术设计添加人文情怀和生活气息。譬如现在艺术设计中龙凤纹饰的运用,将这些带有民族寓意的纹饰运用到现代感极强的现代艺术设计中,会增添更多独特的民族韵味,散发出独特的艺术幽香。

2、色彩运用启示:配色鲜艳。

色彩是艺术设计的灵魂所在,现代艺术设计在色彩运用上亦借鉴民间美术的色彩精髓。民间美术起源于民间生活,而民间生活在岁月的洗礼下形成了民族性的色彩观。如我国的木版年画、剪纸、皮影、木偶、风筝、彩印花布、刺绣、面具等,无不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赋色体系和丰富的文化底蕴。首先是五色观的运用。这种五色观源于中国传统的五行观念,将“东、西、南、北、中”的空间观念搭配五色,形成了东方主青色、西方主白色、南方主赤色、北方主黑色、中央主黄色的独特五行色彩组合。其次,中国传统观念中对“吉祥如意”的追求可以延伸到色彩上,由文化观念导致的色彩审美取向在对“吉祥如意”的表达上可见一斑。民间美术多用鲜艳的颜色,诸如“红红绿绿”来表现“吉祥”。譬如装饰节日的民间年画作品,多以红色作为主调、黄色作为辅调,用以突出吉祥喜庆、红火热闹的气氛。这种将世俗愿望与艺术形式相交叠的形式,在感受吉祥喜庆的氛围之时,也带来了浓郁的艺术气息。民间色彩本身的现代化色彩倾向也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创作材料。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这些色调鲜艳的配色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譬如,在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中,红色等鲜明喜庆的色彩最适宜表达欢庆之情。因为纯度较高的红黄色调,与民间色彩的色彩特征——明快响亮、鲜艳绚丽等有着艺术上的相同点。这种主观性的色彩调配蕴涵着传统色彩观念对大众的精神需求,可以将现代艺术设计的独特艺术性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3、民族之魂的传承。

民间美术源于生活的特性使其内容往往充满了对美好愿望的企盼。如新娘陪嫁物品的鱼、莲、石榴等形象都是对婚后多子的企盼,而不论是剪纸中稚拙的鸟纹和蚌纹,还是而花里质朴圆润的虎形,亦都以其特有的魅力神韵,体现出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而这种神韵的承传来源于中华民族底层劳动群众特有的哲学观念和审美企愿。在神韵传承中,设计师不直接引用民间美术形式符号而是将传统民间美术文化的表达形式、意蕴、审美方式等综合成独特的设计方法,从而使作品达到与传统“神似”的目的。“中国邮政”的标志也是传“神”很好的范例,标志在中国的“中”字基础上,根据我国古代“鸿雁传书”的典故,将大雁以传统纹样的表现形式融入到标志的造型中,在传递出中国情节的同时表达快捷、准确、安全、无处不达的企业形象。

美术毕业创作设计理念范文通用篇五

民间美术源自人民的生活,承载着人们生活的审美风尚,充分反映出人们的审美意识。现代艺术与民间美术具有很多共同之处,将两者融合不仅能创造特殊的现代艺术风格,还能保留和传承民间文化。因此,将民间美术充分融合到现代艺术的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民间美术。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民间美术是指百姓在日常生活所创造出来的一种美术形式,经由口传身授将当时的审美意识传承延续的艺术,其具有生活适用性、民俗文化性以及艺术审美性的特点,并将自身的审美观、价值观融入艺术创作,这也是民间艺术最主要的特色。此外,民间美术在基层人民中诞生,其出现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以丰富,包含着各式各样的民间美术形态。即使它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以物质的形态出现,但其本质依然是一种精神象征。

二、现代艺术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艺术在设计过程中逐渐摆脱物质实体的限制,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重要的文化体现,反映出不同地域的审美风格。现代艺术作为当代文化与美学的综合性表达手段,在人们的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逐步渗透,所以,对于现代艺术设计的认识应该是全方位与多角度的。对于现代艺术设计来说,其主要以体现社会意识而存在,能够将当代社会的审美意识反映出来。现代艺术和民间美术的主要差异在于现代艺术在设计中受到科技发展的影响,并以科技的发展为基础。因此,科技的发展不仅对现代艺术设计的设计对象、设计方法具有重要的影响,还拓展了现代艺术的设计思维。

三、民间美术和现代艺术设计的融合探讨。

1.现代艺术设计源泉来自民间美术。

优质的艺术素材常常源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生活经过艺术家的提炼、筛选及润色后就具有了浓厚的艺术气息。民间美术是民间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其在现代艺术中以源头的形式存在,并主要表现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作为民间美术的重要载体,是民间美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则反映出当代人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追求,是民间美术的思想结晶。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民族文化,现代艺术设计中重要的设计灵感来源就是丰富的民间美术。因此,设计者要不断采纳与吸收民间美术的精髓,从而创造出独具一格的艺术作品,进而在推动现代艺术发展的同时将中国辉煌灿烂的民间文化传承下去。

2.民间美术深化现代艺术设计创造力。

3.现代艺术设计借鉴与应用民间美术。

随着各种现代艺术活动的开展,更多的中国艺术品逐渐走上了国际化道路。可以发现,走上国际化道路的艺术品其成功之处就在于立足本土文化,借助中国传统文化丰富作品的内涵与意义。这在现代艺术对民间美术的借鉴应用中得以体现,这对于创作出更好的现代艺术具有重要的启示。

4.两者之间的文化内涵共通。

在创造民间美术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艺术理想与人生理想的价值观念,将这些因素融入创作主题,将人民生活的情感接通,融入自身对于生活的热爱和美好的心愿。伴随民间美术的广泛应用与现代艺术的设计实践,不论是时间上或是空间上都要做出相应的改变,民间美术中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也是现代艺术在设计中需要汲取的重要精华。此外,民间美术的设计主题还能充分激发现代艺术在设计选材中的灵感,让民间美术成为现代艺术设计的创作灵感来源,从而促进两者之间文化内涵的共通。

民间美术和现代艺术设计有着天然的联系,两者相互融合能够有效推动现代艺术的不断发展,还能传承民间文化,使我国民间美术发扬光大。

美术毕业创作设计理念范文通用篇六

【内容摘要】文章指出,将传统工艺美术的造型及理念融入到现代陈设艺术中,有利于设计师创作出具有典型传统人文意境的陈设作品。

当代陈设艺术只有根植于传统文化,对工艺美术的诸多元素进行挖掘与再创造,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积极探索新的艺术形式,才能真正创造出既拥有本民族文化特征,又能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陈设艺术精品。

在王国维《人间词话》一书中,开篇就讲到“境界”一词。

可以说,“境界”是这本书的核心。

如果说“境界”是从精神层面来描述的一种个体差异化情感,那么“意境”一词恰好可以与之对等,可以用来描述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氛围。

诗词的评价侧重于人的精神世界,而艺术设计这种实用艺术的评价侧重于对物(设计对象)本身的描述。

笔者把“意境”一词引入到对陈设艺术的评价中来,借以阐述传统工艺美术对其主流价值体系的认知和表达,是系统研究陈设艺术重要的切入点,也是对弘扬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一种方式。

一、意境营造是陈设艺术发展的成熟标志。

意境的本质特征是生命的律动,即展示生命本身的美。

在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心理结构中,是把宇宙境界与艺术意境视为浑然一体的同构关系。

由于宇宙本身就是一种生命形式,设计师对宇宙境界的`体验就是一种生命律动的体验,而意境恰恰就是这种生命律动的表现,可以说,艺术意境本质上就是一种心理现象。

美术毕业创作设计理念范文通用篇七

该文以俄罗斯艺术家梅尔尼科夫、卡留塔、索科洛夫为例,分析他们的艺术实践特色,从中提炼出俄罗斯当代油画家的艺术创作实践特色是民族精神和人文主义精神相结合、现实主义创作精神与现代艺术创作精神相结合,旨在促进中国油画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民族性人文性现实主义现代性。

俄罗斯当代油画艺术创作具有很多宝贵的特点,当下的俄罗斯油画是创作思想与技术手段有机结合的典范。研究俄罗斯当代油画艺术创作实践的特色,结合时代背景,探索油画家艺术创作的内在精神,提炼艺术创作实践的技巧、技法,可为从事绘画艺术的同行提供借鉴。

俄罗斯当代油画起源于古罗斯圣像画,很多俄罗斯当代油画家都借鉴古罗斯壁画作为创作的语言形式。俄国在沙皇时期出现了古典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结合的艺术创作。俄罗斯当代油画艺术的发展由两条主线组成:一条是欧洲意大利艺术与本土化艺术结合,一条是印象派绘画和现实主义艺术结合。俄罗斯悠久的油画艺术史促进了俄罗斯当代油画艺术的发展。

俄罗斯当代油画家艺术创作实践的首要特色是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同时,现实主义创作精神与现代艺术创作精神相结合也是当下俄罗斯油画创作主要的艺术特色之一。分析俄罗斯代表性油画家的艺术特色,可以从中挖掘出宝贵的艺术财富。

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梅尔尼科夫是俄罗斯当代艺术大师,他开创了俄罗斯当代油画艺术的新格局。他的作品继承和发扬了俄罗斯现实主义油画的特点,同时有所创新与突破,在艺术创作实践中融入了现代艺术的某些创作手法。梅尔尼科夫的油画创作主要分为苏联社会主义创作时期、人文关怀时期、追求艺术创作时期这三个阶段。梅尔尼科夫的艺术创作凸显了现实主义的特色,将人性化融入创作思想,通过写实的手法,结合细腻的情感,充分展现了油画作品的艺术内涵。梅尔尼科夫的艺术创作关注自然与人性,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表达出具有真、善、美的实践特色,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梅尔尼科夫的油画作品实现了俄罗斯传统艺术与欧洲美学思想的巧妙融合,丰富了油画绘画语言。他创作出具有主题性和象征性实践特色的作品,推动了现实主义油画艺术的蓬勃发展。梅尔尼科夫最具代表性的油画作品是《西班牙三联画》《觉醒》等。在这些作品中,梅尔尼科夫将现代艺术中具有象征意味和装饰意味的创作手法与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有机结合,使作品具有强烈的形式感与艺术魅力。另外,对画面构成语言的再创造也是梅尔尼科夫重要的艺术贡献。

尤里·卡留塔是俄罗斯列宾美院当下最著名的画家之一,他的艺术创作实践特色主要是具备强烈兼容性的艺术语言。卡留塔的油画创作兼容并蓄多种艺术流派的特色,不断完善自身的艺术特色。卡留塔的作品具有强大的色彩表现力,充分展现了他的油画绘画技巧和特点。卡留塔擅长画人物肖像,传承了俄罗斯现实主义的绘画精神,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体现出尊重生命的特点。卡留塔的油画艺术作品展现了对人性的关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我出去遛狗了》。该作品体现出分离派艺术特色和表现主义特色对卡留塔艺术创作实践特色的影响,疏密色彩的巧妙搭配和线条结构感的有机结合起到了强烈的装饰作用。

卡留塔在《樱桃》等作品中体现对巡回展览画派技法的应用,并突出了自身的艺术创作特色。卡留塔的艺术创作中也结合了欧洲古典主义的油画特色,从构图到色彩设计等方面充分体现出文艺复兴时期的创作实践特色。如,卡留塔的《圣母》展现了人物的生活化创作特色。卡留塔的油画艺术创作中还具有简单、隐喻的实践特色,他将内心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合理融入了形式语言的成分,通过大面积色块形成强烈对比以组织画面,起到凸显人物心理感受的作用。

瓦西里·瓦西里耶维奇·索科洛夫是俄罗斯21世纪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他的艺术创作具有反映现实的实践特色,同时具有较强的人文色彩。人文性是索科洛夫油画作品的主要特色。

索科洛夫具有浪漫的诗人气质,他在进行油画创作的过程中重视油画作品的诗意色彩。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索科洛夫的油画艺术创作凸显出崇尚美好的特色,他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充分展现于油画作品中,真挚的创作情怀传达出对国家和生命的热爱。索科洛夫的作品《春水》用优美的笔法和色彩展现出初春的景致,富有生机的景色使观者从中体会到生活的美好。索科洛夫的艺术创作具有显着的实践特色,凸显了俄罗斯当代人文主义色彩。

综上所述,俄罗斯当代油画家艺术创作中凸显了现实主义艺术创作特色,其中民族精神和人文主义精神有机结合是其创作观念的一大特色。另外,现实主义特色与现代艺术有机结合也是其主要艺术特色之一。从技法表现上说,俄罗斯艺术创作实践的特色,主要是具有扎实的造型基础、娴熟的技巧与表现性技法有机结合的特点,这些都是我们需要长期研究并学习的优质艺术资源。

[1]路家明。守望。安徽美术出版社,2011.

[2]徐万东。索科洛夫。山东美术出版社,2011.

美术毕业创作设计理念范文通用篇八

随着我国课程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育应该重视教学工作的有序推进,在稳步发展中实现教学工作质量的提高。我国教育部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老师”。在新课改目标下,要更加重视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中具体方法的科学性展开,在推行小学课程教育中进行美术教育改革工作十分必要。本文根据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的特点展开探讨,提出几点有利于小学美术教学内容深化发展的可行性措施。

素质教育;小学美术;教学工作;具体方法。

在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对内改革速度加快,对外开放的格局也不断加深,由于经济发展速度推进比较快,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都在面对现代化方向转变。在义务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广大学生群体的精神要求不断丰富,对于适合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教学模式的需求不断加深。但是,由于我国的小学美术教学工作并没有实现和学生能力需求的同步发展。因此,为了实现现阶段小学教育领域的繁荣和教学手段的革新,我国的小学教育事业必须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改革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制度创新。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推行小学美术教学,重点是要培养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的兴趣。教育学界有一种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推行阶梯型难度讲学方式,在素质教学观念背景的影响下,教师应该淡化美术课程考试的相关要求。而是重视学生实际能力的发展与提高,通过适当放缓教学的节奏,易于学生加深对于小学美术课本中相关艺术画作内容的感受和理解,有助于展开小学生艺术欣赏能力的塑造和培养工作,从而加强对于小学生的情感世界的陶冶工作,提高小学生在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中“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多种能力的综合发展需要。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小学美术教学工作,重点要进行对于学生的表扬和鼓励,有利于调动学生“比”、“学”、“赶”、“帮”、“超”的学习美术课程积极性。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可以得到大家的肯定,大家的美术创作水平和表达能力能够在气氛热烈的教学活动中得到整体性的提高。除了采用情景式美术绘画活动教学模式,教师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推行小学美术教学还可以采用“音乐”、“文学”感染的方法,加深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理解,从而真正实现学生对于艺术创造学习兴趣的专注提高。在讲解罗中立著名的画作《父亲》时,教师可以配合播放音频材料同名曲《父亲》,在讲解的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力能够实现艺术作品的表现张力增加。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美术想象力和运用能力。

在日常的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小学生感性思维能力比较强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美术的能力。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美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教学片的展示活动,学生在观看了“小蝌蚪”们寻找“青蛙妈妈”的视频材料之后,可以安排学生讨论“青蛙”和“蝌蚪”的关系。通过动画作品切入的手段,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小蝌蚪”在寻找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场景。

(二)开展个性化教育,体现教学活动的“生动活泼”

小学美术教学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应该在个性化教育中,实现教学水平的稳定和素质教育改革目标的稳步推进。在锻炼学生的美术技能过程中,应该通过基础知识教学和科学教学内容编排,激发学生学习小学美术的热情。为了在九年义务教育的过程中体现出美术教学“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特点,教师可以采用拟人化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分成三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先通过讨论,然后自由发挥,进行角色扮演,三个小组的学生分别扮演“小蝌蚪孩子”、“荷叶叔叔”和“青蛙妈妈”,进行情景剧的表演,在对话的过程中,让学生对青蛙这种常见动物的头部、四肢和大体躯干部分的形态特征有重点的把握,利于课程学习活动中的绘画活动展开。

(三)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能力挖掘。

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挖掘,让学生在课堂的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绘画方向。自己挑选出喜爱的角色进行绘画活动。学生可以选择画“一条腿、全身漆黑的小蝌蚪”,也可以选择画“四条腿、全身褐绿,三角形头部的青蛙”,也可以选择画“玉盘状、通体碧绿的荷叶。”在绘画活动中,教师通过ppt图片展示,可以为学生提供几幅优秀作品让学生参考。同时,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对小蝌蚪找妈妈过程中遇到的情景进行艺术化的加工。最后,教师可以通过综合评比活动评出优秀作品,让学生投票和打分,选出本节课时中在画幅立意、笔画和线条表达中最出色的作品。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活动的有效推进,我国在小学美术教学方面应该更加重视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工作。我国的新课标小学美术教育计划中指出“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更加重视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科学地编排课程教育目标,在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重视学生“审美能力”、“表达能力”的提高。

[2]陈彤光.浅析美术教学在农村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与现状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2:105.

[3]赵亚男.对于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美术教学现状的研究[j].艺术科技,2015,03:267.

美术毕业创作设计理念范文通用篇九

本文从中国原始先人的思维方式谈起,分析了影响中国工艺美术的发生及演绎的思想文化因素的成因及根据。

工艺美术起源演绎思维文化。

中国工艺美术发生的较为久远,在久远的年代里,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史前美术史上发生的一切,但是我们可以从原始先人遗留下来的痕迹来分析其思维方式,以及由此种方式而产生的作品来探讨艺术的演绎。影响中国工艺美术发生发展的因素很多,因为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史必定受多个因素共同组成的环境的影响,包括、、文学、社会科学等相关学科。本文主要从思维、图腾、神话、阶层分类来探讨。

从起源来说,整个人类社会工艺美术的起源应该具有共通之处。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人类趟过的是同一条河流。整个工艺美术发展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世界的远古洪荒时代,也许当我们的原始先人从树上走下来,打制第一块石器并用它来打击远方的飞禽走兽时,第一件工艺美术作品就产生了。不论这件作品的创作思维、审美心理、作品的功效如何,这件作品都应该是属于工艺美术系列。“制造工具的行为打开了动物快感向人类美感转化的一系列过程的闸门,特别是对造型艺术来说,工具堪称为一切造型艺术的鼻祖,它包含着造型艺术的基本萌芽”,[1]因为人类的历史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任何工具的制造都是根据当时的劳动需要和能够驾御的物质材料制造出来的,大自然能够提供给人类的最为直接与方便的材料便是石头,最早的工艺美术起源于最早的工具设计,而最早的工具设计就是石器设计。人们对最早的石器加工,“自然谈不上有的审美加工,但当时的人类确实已在观念中形成了对石器具体形状性能的蓝图,在千万遍反复实践中,对于在具体制作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诸如尖或者薄等形体概念和在具体砍砸时由这些形体产生的使用快感之间建立的思考,成为最早的对美的认识的客观物质基础”。[2]因此,我们可以说,第一件可以利用并利用了的石器工具就是第一件工艺美术品。

小孔是灵魂通向另一个世界的通道。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知道原始人的对生存的观念,在工艺美术的发展演绎中这种观念的影响是很大的。至于求全与求美的观念,我认为是中国人的吉祥与审美心理的体现。中国的工艺美术在以后的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沿着自己的方式在发展,无不渗透着自己的这种观念。

远古时代,万物洪荒,生存环境极其恶劣,人类对自然的一切感到陌生和恐惧,日月星辰的变换,山崩地裂的灾难,生老病死的神秘,无一不给人类带来了障碍,人类靠自己的劳动改变着自然,同时也在改变着人类本身;劳动在改变着人类的同时,也在锻炼着人的思维。由于对自然的不理解,原始人赋予自然万物灵性,试图以此亲近自然,于是便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万物有灵”的观念自始至终贯穿在原始人的头脑之中,正如泰勒所说:“事实上,万物有灵是宗教哲学的基础,从野蛮人到文明人来说都是如此。虽然最初看来它提供的仅是一个最低限度的,赤裸裸的,贫乏的宗教定义,但随即我们就能发现她那种非凡的充实性。因为后来发展起来的枝叶无不根植于它。”原始人正是在万物有灵观念的基础上形成基本的阴阳观念,而阴阳观念无不贯穿在人类的工艺设计之中。

人的观念重视研究人的本身,中国常常思索:“人类从哪里来?”原始先人从男女交合诞生生命的现象得出结论,即“男女精构,万物化生”,古代思想家看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面,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界两种彼此对立而又相互依赖而存亡的物质势力。

阴阳五行、八卦和图腾崇拜等观念的相互影响作用,是受原始的互渗思维作用的结果,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工艺美术的色彩来分析。人们从对自然的了解出自然界的五种基本色彩,即青、赤、黄、白、黑,并把这五种颜色视为正色。“通过战国时期的阴阳五行说,色彩的象征和比附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五色(青、赤、黄、白、黑)、五方(东、西、南、北、中)、五时(春、夏、秋、冬、长夏)、五性(仁、义、礼、智、信)、五声(呻、笑、呼、哭、歌)、五态(恐、喜、怒、忧、思)、五气(寒、热、风、燥、湿),成为一个可以相互转换相互比附的整体系统”。可见,中国人很善于将不同的事物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而糅和在一起,各种事物意义的转换,造就了中国文化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中国工艺美术自从起源以后,一直沿着自己的固有的思维模式发展着,而工艺美术的创作设计,最根本的还是受设计思维的制约,设计思维更是受社会文化的限制。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渊远流长,经久不衰,是有自己的文化精髓置于其中的。而中国文化的互渗思维将各种事物联系在一起,从而使中国的器物造型及色彩配置等工艺美术的各要素分别具有更为深层的意义,也可以说,由于这种思维模式的影响,中国的工艺美术品有极强的象征性,而这种象征性已经随着的迈进慢慢渗入到人们的心里,所以说中国文化有很强的渗透性。

凝聚着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中国工艺美术,在过去和现在的国际性贸易和文化交流中,都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不仅向西方传去了精美的丝织品,而且传去了蚕种和织造技术。陶瓷之路更是跨越中世纪东西世界的一条纽带。瓷器的外销不仅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转化为全人类的文明财富和世界性生产产业,而且影响了所到之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

[1]卞宗舜.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国轻出版社,1993:5.

[2]邓福星.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轮.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2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