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广东农村停电通知范文简短 广东电网停电预通知(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3 15:27:32 页码:8
广东农村停电通知范文简短 广东电网停电预通知(9篇)
2023-01-13 15:27:32    小编:ZT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广东农村停电通知范文简短一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清晖园的正门。在这里我先介绍一下清晖园的历史。清晖园所占的这块地原是明代万历状元、礼部尚书黄上俊的“天奉阁”和“灵阿之阁”的旧址,算来距今已有360多年的历史了,后来归清代乾隆士龙廷槐所有。他重新修建清晖园,是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在他的母亲生日时作为礼物送给她居住,并且请同榜进士、江苏武进的书法家李兆洛题写“清晖”的园名,意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大家请看大门上方“清晖园”三字就是李兆洛的笔迹。

请大家随我入园参观。

请看我们前方有一棵高大的白果树,这种树一般要大面积种植,并雌雄间种才能结果,但清晖园这棵有一百六十多年树龄的老树,却能在二十多年内,持续单株结果,可谓奇特。往前走,我们可以看到园中最名贵的一颗树-玉棠春,又名功名树,因为这种树只能由皇帝赐给获取功名的人栽种,这是当年是龙元任之侄被清朝光绪皇帝赏赐的。玉棠春下面长着一棵约百年的白茶花,主干虽死,每逢冬春之间仍保持枝叶茂盛。如果团友们细心可以发现,清晖园的树木开花都是白色的,白果、白玉兰、白木棉、玉堂春、白茶花……都是白的。其实这些白的花朵突出了清晖园的第一个特点-清,主人用“白”来象征自己清高和自洁的品格。

清晖园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整体布局独具匠心,既有江南园林风格,又有华南亚热带景物特点。

各位团友,我们眼前看到的是清晖园的最特别的主体建筑物,大家觉得它的形状象什么?对了,象一艘船,我们称为船厅。它的设计别出心裁,是整个清晖园的建筑精华所在。它是模仿苏州寄畅园的船厅式样,又参照珠江的紫洞艇而建成的一座两层楼舫,又叫做“小姐楼”。为什么叫小姐楼呢?这有段传说:当年园主人有一千金小姐,聪颖秀丽,深得父母亲的钟爱,所以父母特地为她建造了这阁楼。你看,船厅临水,恍如建在水面一般,最妙的是船头右边有一株柳树,象稳固船头的竹竿,而缚在沙柳树的紫藤又象一条缆绳,这是主人特地栽种的,整座船厅就象一艘停泊在珠江洒畔蕉林丛中的“紫洞艇”了。这座建筑物是华南建筑难得的孤例,充分反映出顺德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经过船厅,前面是碧溪草堂。碧溪草堂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是当年园主人主要起居室,其正门为圆洞形,学名叫“圆光罩”,门框镂成两束交叠翠竹状。古雅的门窗、屏门、门帘上,全是以花、鸟、虫、鱼、果为题材的潮州木雕。两扇门的下方各刻有四十八个“寿”字,字字形态不同,称为“百寿图”。据长者回忆,清晖园古时有三大宝:大金鱼、白木棉、百寿图。这百寿图可是第一宝。那各位有没有想过,这里明明只有九十六个寿字,何以称为《百寿图》呢?在这里我先卖个关子,上车后在为大家解说。

碧溪草堂曾经是县政府招待所,1962年,著名的诗人郭沫若游清晖园时曾写下这样一首诗——弹指经过廿五年,人来生到凤凰园。蔷薇郁郁红似火,芒果森森碧入天。

千顷鱼塘千顷蔗,万家桑土万家弦。缘何黄竹犹垂泪,为喜乾坤已转旋。虽写于六十年代,他当时已兴奋地唱出“为喜乾坤已转旋”。我想如果今天他看到顺德的经济发展,其感受定然会更为深刻。

推荐广东农村停电通知范文简短二

各有游客: 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从化温泉旅游度假区。

从化温泉旅游度假区位于从化市温泉镇,面积14.5平方公里,是闻名中外的风景游览区和温泉疗养度假胜地,分为温泉游览区和天湖游览区两部分。温泉游览区被评为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广东旅游好世界。

温泉游览区

从化温泉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温泉风景区的百丈飞泉已被列为从化八景之一,被古人称为枕漱佳境。然而,正式开发利用却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1931年,岭南大学冼(xian)玉清教授考察此地并撰文介绍,引起社会的普遍重视。1933年,西南航空公司的刘沛泉在飞机上发现从化百丈飞泉,他与律师陈大年、名医梁培基、县长李务滋4人发起成立了温泉建设促进会,从事开发温泉风景区,并将刻有温泉两字的石碑竖在泉眼旁,现在石碑已迁至温泉宾馆河东餐厅一侧。到了1936年,从化先后建造私人别墅数十座,其中最著名的是陈济棠别墅。温泉名噪一时,国民党军政要员纷至沓(ta)来,蒋介石、林森等人曾到此游览。建国后,周恩来总理曾提出要把从化温泉建成冬都。五六十年代,中央、省、市相继在此建设宾馆、招待所、疗养院。

温泉水是风景区的命脉和特色。从化温泉泉源丰富,共有泉眼13处,分布在河东、河西两岸,温度最高可达73c,最低的也有30c。温泉水质晶莹,无色无味,当地人称为汤泉。温泉风景区已开发利用的热水泉眼有10处,平均日自流量约1400立方米,最大日流量为3000立方米。

1943年,经过德国医学家专家检测水样,证实从化温泉的泉水是世界珍稀泉水,全世界只有两处,除瑞士外,只有从化。由于温泉水中化学成分的作用和温度的刺激,洗温泉浴不仅可以有效地消除疲乏,回复体力,而且能调节身体器官功能,达到祛(qu)病强身的效果,对皮肤病、肩周炎、腰肌劳损、关节炎等30多处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1960年,经广东省地质部门对温泉水质进行科学鉴定,查明温泉水是稀有的含氡(dong)矿泉热水,即苏打泉。泉水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含有二氧化矽(xi)、氡、钙、钾、钠、镁、铵、氯、氟等10种元素,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被誉为岭南第一温泉。

从化温泉风景区群山叠翠,连绵起伏,溪流蜿蜒,风景秀丽,空气格外清新。碧浪桥、滴翠亭、翠溪、北溪、陶然厅、红楼、竹庄、梅园、松园、清音亭等,亭台楼榭与青山绿水相交辉映,一派恬静秀丽的田园风光。

滴翠亭,建于30年代,位于河西碧浪桥左侧,红枉绿瓦,屹立在流溪河畔(pan)。亭内以几块天然黄腊石为台椅,旁边种植数株高大的枫树,春天绿叶如盖,苍翠欲滴,秋天枫叶变红,一树红装,令人产生枫叶红胜二月花的感觉。1961年郭沫若来温泉度假,并在亭内赏景抒怀,题名为滴翠亭。

留春亭位于河东中心区。原是鱼塘,后改造成小圆湖,湖内有两处温泉眼,一处建圆形平台,另一处建雅致的四角亭,绿色的琉璃瓦顶,曲桥相连。湖岸有别墅相依,红墙绿瓦,蓝天绿树,倒映于水,仿佛把春天留住,故名留春亭。

清音亭位于河西南端,流溪河畔,天湖登山道旁。这里曾建有竹木搭成的凉亭二里亭(已毁),1957年重建六角亭,修筑栏杆,设置椅子,中间置淡黄色光滑的腊石。亭前湖水清清,亭内清风习习,登山观瀑游客可在亭内小憩。四周青山寂寂,偶闻小鸟啼鸣,小虫唧唧。1963年,董必武题为清音亭。

碧浪桥位于风景区的中心区,横跨流溪河两岸。桥长80米、宽8米,是座石拱桥。大桥下碧波荡漾,凭栏而望,山水一色,桥下游鱼成群,阳光下波光粼粼。每当夜晚来临,华灯初上,水中灯影五光十色。1961年,郭沫若题名为碧浪桥。

温泉湖建于1960年。沙岗建坝后提高了水位,形成方圆数百米的湖面,为风景区倍增风采。这里沙滩金黄,湖水清澈,吸引着无数游人来此游水嬉戏,欢声笑语洋溢湖中。游客还可划艇漫游湖中,观赏温泉美丽的自然风光。

推荐广东农村停电通知范文简短三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清远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小凤。

广东第一峰旅游风景区是北回归线上最大的一片绿洲,拥有大面积原始森林,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常绿阔叶林茂密,溪流四季不断,深潭瀑布众多;景区内的石坑崆是广东最高峰,海拔1902米;空气负离子含量是广东省之最,国内罕见;古老的原始森林、神秘的高山峡谷、奇特的喀斯特地貌、珍稀的野生动植物、随处可见的温矿泉、如诗如画的清流瀑布,构成了广东第一峰的"雄、奇、险、秀、旷、奥、幽"。

朝暮之间,登上极顶,云海日出,瞬息万变,壮丽多姿,时有云海蜃楼奇景,隐现于彩虹之中,无时不带给游人种.种遐想。景区内深壑幽谷,清溪长流,飞瀑连缀,一瀑一景,绚丽壮观,水质清澈,空气清新,犹如长长的风景画廊,动人心弦。春天花山似海,夏天飞瀑流泉,秋天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

这里以自然生态为依托,突出亚热带生物基因库特色,有超过二千多种的植物,有广东最大的原始森林,莽莽林海,一望无际,古木参天,松柏苍翠,高山杜鹃,南岭单竹,奇花异草,珍禽鸟兽,令人赏心悦目。清新扑鼻的负离子气息是游客对第一峰的钟爱,天泉瀑布的平均空气负离子含量在4万个/cm3以上,最高达10.57万个/cm3,属全省之最,人称"负离子圣地"。

景区内已规划建设了石坑崆游览区、太平洞瑶寨、秤架大河谷、天泉瀑布、天泉高山温泉和第一峰漂流等六大游览区和体验区,恢宏、雄健、豪迈,清秀、柔美、舒展,广东第一峰原始森林风景区犹如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映辉在巍巍南岭。

第一峰石坑崆景区:广东省海拔最高的山峰--1902米。上山沿途共有四个景区(天龙饮水景区、天门画廊景区、天星桥景区、民族村游览区)

温泉保健区:广东省海拔最高的高山森林温泉,温泉区建有各类型温泉池20多个,可提供保健、擦修、日光浴和药浴等配套服务。

绿色隧道及负离子品氧区--天泉瀑布观赏区。原始森林茂密,溪流四季不断,深潭瀑布众多,珍稀植物繁多,每立方厘米负离子含量10.5万个,被誉为"天然氧吧"。区内游客可动手采摘灵芝、木耳、蘑菇。接受大自然恩赐给人们的天然绿色食品。

峡谷漂流区:广东省海拔最高的峡谷漂流,漂流全长5.5公里,落差高达80米,惊险、刺激、浪漫,体会亲近大自然之乐趣。

绳索飞渡区:在森林、峡谷中飞翔,挑战自我、拥抱大自然,充分感受"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独特感受。

峡谷探险、溯溪区:是自然探险、挑战自然的自由天地。区内沿途山路崎岖,藤蔓攀附,傍陡峭石壁盘旋而下,满眼葱绿的植被,银瀑布碧潭相映。

篝火晚会区:每当夜幕降临时,区内篝火熊熊燃起,围坐篝火四周,观赏瑶族风情舞蹈,同瑶族山腰妹一起载歌载舞,并准备有各种融观众一起参与的游戏节目,必将使您度过一个难忘的夜晚。

民族村寨游览区--太平洞瑶寨。位于山峰的半山腰处,这里远离尘嚣,稻花飘香,鱼儿戏萍,篱笆、女人和狗,演绎着别样的风情;祠堂、老屋和犁构成了别致的风景线,游客可自由体验瑶族民俗风情的写意。

幽雅住宿区:天泉度假村共建有各类客房近200间,其中14栋是浪漫风情、依山而建的西班牙式别墅,别墅房间装修豪华,设有独立温泉池。还有具有浓郁瑶族特色的瑶家风情吊脚楼式木屋别墅,别墅风格独特,装修布局合理,入住其中可充分感受瑶族民居的奇特之处。

特色餐饮区:天泉度假村中餐厅共有餐位近300个,餐饮突出的是"吃粗、吃补、吃土"的特色。

除以上特色外,度假村还设有夜总会、多功能会议室等配套设施,是您"感受自然、轻松度假、浪漫休闲"的好去处。

推荐广东农村停电通知范文简短四

广州番禺宝墨园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紫坭村,建于清朝末年,占地五亩,因破四旧,文物毁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于1995年重建,历时八载,宝墨园经过四期建设,园面积扩至168亩(约10万平方米),集清官文化、岭南园林艺术、岭南古建筑、珠三角水乡特色于一体,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广州番禺宝墨园主要景点:

1,仿古牌坊

正门的白石仿古牌坊,雄伟巍峨,巧夺天工。园中的陶塑、瓷塑、砖雕、灰塑、石刻、木雕等艺术精品琳琅满目。惊世之作,当数已列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瓷塑浮雕《清明上河图》和巨幅砖雕《吐艳和鸣壁》。荔岛中的聚家阁金碧辉煌,雍容华丽,阁内供奉着万世师表孔子铜像,供游人瞻仰。

2,治本堂

赵泰来藏品治本堂原为包公厅,以包拯五言律诗《提训斋壁》中“清心为治本”取名,意指为官清廉是治国的根本。厅内悬挂的中国画《荷花》,象征包拯清廉圣洁。

堂内的对联:“治绩越千年有德于民留后世,本源同一脉其清如水仰先贤。”歌颂包拯为政清廉的精神为后人所敬仰,我们同是炎黄子孙,包拯清廉如水的精神很值得后人敬佩和学习。治本堂后的“宝墨园”花岗石石匾,是旧宝墨园惟一的真迹。

推荐广东农村停电通知范文简短五

海陵岛位于南海之滨,阳江市西南端,为广东第四大岛。该岛交通便利,经广湛高速公路至广州仅3.5小时,是粤西、粤东、粤中的海上中转站。全岛陆地总面积109.8平方公里, 1992年6月18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辖海陵、闸坡两镇。除宋太傅张世杰庙址和陵墓、古炮台等名胜古迹外,还有10多处沙滩可供开发为海水浴场,享有"东方夏威夷"、"南方北戴河"之美称,是一颗镶嵌在南中国海岸上的明珠。

岛名为“海陵”,有人说因岛上有个张太傅的陵墓,“海上的陵墓”那自然就是“海陵”了。张太傅就是南宋末年的大忠臣张世杰,曾官至太傅枢密使,大约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罢。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新会涯门那场海战惨烈悲壮,陆秀夫背着才九岁的宋帝赵昺跳海自尽了。张世杰率领宋军残部继续展转抗敌,最后在这一带不幸遇台风牺牲,遗骸被收葬在这岛上的赤坎(力岸)村。但是,古阳江在南朝还属宋康郡时(约432年),便有海陵令(县)。即是说,在张太傅之前800多年,已经有“海陵”这地名。

那么,这名字最初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海陵岛原名叫螺岛(或螺洲),那是因为他的地型像一只横放着的海螺壳。后来,随着地质变化,渐渐从海中浮起来,变成了望不尽头的“海上丘陵”了,这才叫海陵。我们前面这座草王山上有只巨大的石蟾蜍,别看它屹立在山顶,仔细看看,石上还有许多蚝壳呢。莫非是人们粘上去的?要不是从海上来的?原来这蟾蜍石就是海上的一块礁石,据史书记载:“海陵旧名螺洲,又名螺岛。最高者草王山,山上有磐石,非人力可致,而粘蚝壳。”这就是海陵由一块海上礁石变成现在的海陵岛见证。

【闸坡】

各位游客,穿过大岭埂隧道,就是闸坡镇了。关于闸坡名字来历,有人说是从前男人出海了,家里的妇女常站在高坡上眺望,等待丈夫回来,所以叫“站坡”;阳江淦民发音“站”、“闸”不分,所以又叫“闸坡”;又有人说,闸坡原来是建立在一个很杂乱的山坡上,所以叫“杂坡”……凡此种种都是望文生义,其实闸坡名字的来历,源于马援庙门的楹联。

古时候,阳江沿海的岛上,渔民乐天知命,过着祥和的日子。传说不知什么时候起,海上游来了一条孽龙,经常兴风作浪,渔家的日子从此就不太平了。海啸一来,家破人亡,满目疮痍。后来东汉的伏波将军马援途径阳江,知道这种情况,就从海上吆喝调来一块大石头,把波浪镇住。这块大石头就是现在闸坡镇前面的“蝴蝶洲”。从此,海不扬波,渔民也纷纷迁来,便成了一个新渔港。为了纪念这位伏波将军马援,人们就在海边山上建了一座马援庙,庙门口撰写这样一副对联:“叱石默佑舳舻稳, 闸波维持海陵平”意思是:马援将军把大石头移到这里,保佑了渔船的安全;大石把波涛闸住了,从此风平浪静,维持了海陵岛的安宁。后来,当地渔民感激、怀念马援将军“叱石闸坡”之恩,便把这新港命名为“闸坡”。

【大角湾景区】

大角湾位于海陵岛闸坡镇东南,是海陵岛知名度最高的景点。虽然海陵岛面积不大,只有108平方公里,可是沿岸却分布着12个形态各异的沙滩。而大角湾以得天独厚的优势,经过多年的整体规划和统一建设,目前已成为海陵岛旅游资源综合评分最高的景点。20xx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

现在我们到了景区门口,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和美丽的沙滩。大角湾滩长2.45公里,宽50~60米,螺线型湾似巨大的牛角,故名大角湾。大角山与望寮岭两边拱卫,湾内波冲浪涌,华山顶上时有云雾缭绕,正所谓山无水不秀,峰无云不媚,所以这里的景观层次丰富。这里的水质、噪音、空气均达国家一类标准。大家可以注意一下这里的沙质,金黄洁净,沙样平均粒度0.35mm,为国际海水浴场最佳粒质0.3mm~0.4mm的中间值,堪称沙粒质量中的“世界之钻”。现在,请看中间这个阳光下熠熠生辉的海螺雕塑,它已成为大角湾的标志。这座雕塑是银色浪花托起了一个硕大的海螺,这因为一是海陵岛以前被称为“螺岛”、“螺洲”,海螺象征着海陵岛,二是岛上的渔民出航之前都会吹奋进的螺号声,海螺也代表海陵人民勇于进取的精神。

大角湾以其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每年吸引了上百万的游客。根据游客需要,现在已将大角湾分为不同的功能区:东边是以体育运动为主的东浴场,这里曾主办亚洲沙滩排球锦标赛、全国九运会沙滩排球赛,以体育为载体还开办了阳江市第一、第二届旅游文化节;中间是以大众娱乐为主的大众浴场,是大角湾的核心,全国帆板锦标赛暨帆板冠军赛曾在这里举行;西边配合南方假日酒店设置了沙滩园林吧,游客可以在这里听涛声,品茗茶,悠闲自得的气氛令人陶醉。

【马尾岛】

各位游客,在美丽的海陵岛还有一个魅力小岛叫马尾岛。这小岛位于海陵岛西南端,与闸坡镇山岭相连,海岸线曲折多弯,三面环海,实为半岛。相传孙悟空大闹天宫时,一怒之下驱散了天马,任其各自放纵逍遥,竟有一匹在此流连忘返,终于化为山脉长伴海陵,长长的马尾变成了马尾岛。老人们会指着间隔数十米的大洲、洲仔二岛,告诉我们那便是“马鞍”。

从闸坡港出发渡海去马尾岛,乘机艇约20分钟行程。马尾岛上林荫遍布,沿曲径前行,有巨石列布海滩,或浑圆平整,或突兀[wù]峻峭,虎伏狮立,形状奇特。前望大海澎湃,近处沙细滩平。攀石隙而过,就是宁静安谧的马尾湾海水浴场。海底平缓,水面平静。水中安全地带宽阔,颇受游人青睐。值得一提的是“马尾夕照”,这里是海岛的最西角,是观日落的最佳地点。晚霞满天时,许多游人驻足于此等待,直到尘世的喧嚣、人间的烦躁随着那片刻的辉煌沉入海面。

马尾岛还有座北帝庙,北帝是管水的神,渔民出海总虔诚地来这里供香祈福以求平安。

【十里银滩】

十里银滩位于海陵镇西南,是海陵岛最大海滩,滩长7.4公里,宽60~250米。登大角山俯瞰,金色长滩。一望无际,流雪涌翠十分壮观。

该游览区由广东银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建设,以银湖西区作为起动区,占地4万平方公里。风景旅游区包括四个部分:皇宋螺城、银湖水城、宾馆别墅区和海滩公园浴场区。

矗立于南海之滨的皇宋螺城占地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03万平方米。仿宋代建筑风格建造。由53座建筑单位组成。沿南北走向形成连续的街市巷道和庭院广场。其中两层带廊大殿——望海楼,布局严谨,气势雄伟。即是宋城建筑序列的高潮,又为宽广的十里银滩增添了勃勃生机。目前皇宋螺城己基本建成,部分设施己投入使用,并增添了再现皇帝出游盛况的旅游项目。

银湖水城的规划范围以南湾潮汐湖为中心,包括四周的林地滩涂,总用地近1平方公里,计划建成水上运动娱乐度假基地,目前一期工程水上乐园已经开工,并修建了中国影视明星纪念碑。

宾馆别墅区以主题式建筑模式进行规划,设有民族别墅、苏州苑、太空城、蒙古城等若干组团。汇集中外多种建筑风格,目前民族苑己建成5座,其他类型别墅3座。

沙滩公园区的旅游设施、主要以简易结构天然材料建设与防风林相结合。目前建成使用的有:牛仔美食城、啤酒屋以及64栋木结构沙滩情侣屋。

【海陵岛民俗风情】

海陵岛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民俗风情,主要有:

一、 唱山歌:阳江山歌源于初唐。其中一种山歌表演形式名叫“跳禾楼”,此种古老的斗歌意在祈求农家丰收。还有妇女祈子的“跳花枝”、新婚闹洞房的“打堂梅”及海边渔家的咸水歌“对叹”等,都是具有浓郁地方文化色彩的活动。

二、 拉地网:拉地网是海边渔民一种传统的浅海捕鱼方式,由两艘渔船在海中布下巨网,再由沙滩上的人们将巨网两端的总纲拉上岸以捕捞各种鱼虾。拉地网是海滨风景中饶有情趣的一景。游客可以通过亲身参与拉地网,领略劳动后收获的喜悦和留下齐唱“拉网小调”的倩影,从而获得更为丰富的感性体验。

【海陵岛丰富的物产】

海陵岛渔业资源丰富,素有“广东鱼仓”之称。海陵岛渔港属全国首批六个国家级中心渔港之一。岛上犹如一个巨大的水族馆,鱼、虾、蟹、贝、藻类一并俱全,有捕捞价值的鱼类达300多种,其中有几十种营养价值、经济价值极高的海产珍品。全区年鱼产量9.3万吨,产值1.43亿元,有各种的海鲜产品,拥有养殖、加工基地。为了方便游客携带购买,各类鲜鱼、虾、蚝,晒干加工包装后推向市场。其中以花蚧、大虾、“一夜情”刀鲤咸鱼、鱿鱼最为著名。旅游纪念品还有当地服饰的渔民“疍家帽”、贝壳工艺制品等。

推荐广东农村停电通知范文简短六

宝墨园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紫坭村,建于清朝末年,占地五亩,因破四旧,文物毁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于1995年重建,历时八载,宝墨园经过四期建设,园面积扩至168亩(约10万平方米),集清官文化、岭南古建筑、岭南园林艺术、珠三角水乡特色于一体。下面是宝墨园的导游词,欢迎大家阅读!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宝墨园。

宝墨园位于番禺沙湾镇紫坭村,始建于清朝末年,1957年荒废,1995年重建,现在占地100多亩,集清官文化、岭南建筑工艺、岭南园林艺术、珠江三角洲水乡特色与深厚的文化内涵于一体,是岭南园林的杰出代表。宝墨园作为开放给民众休憩的场所,是番禺最早的花园。

宝墨园共有八大景区,40多个景点,30多座石桥,河湖众多,流水纵横,建筑、园林、山水、石桥布局合理,建筑工艺精湛,泥塑、灰塑、石雕、砖雕、木雕、石刻、彩绘、嵌瓷等艺术精品琳琅满目,各展馆珍藏、陈列了大批文物古董和名家的书画,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

在这里,请大家抬头看一下,正门的石牌牌坊上“宝墨园”三字是由我国著名书法家启功题写。牌坊高13.68米,宽27米,用4000多块白色、青色的花岗石砌成,重600多吨,其中横梁的石头中重37吨,雕刻着狄青的故事以及吉祥兽等图案。两旁的对联“宝聚紫坭,点化三江连一水,墨挥南国,皴(cun)成万绿吐千红。”是叶选平题字,由刘云书写。背后的横额“宝墨生辉”由关山月手写。整座牌坊是一座大型的石雕艺术品。

大家现在走的这座九龙桥是仿照北京金水桥而建的白石拱桥,由一条主桥、两条副桥组成,全用白色花岗石砌成,横跨在宽6米的鲤鱼涌上。“九龙桥”三字是从宋微宗赵佶(ji)的瘦金体中提取出来的。中间的桥有一块长7米、宽3米的大青石,雕有九条栩栩如生的龙,刀法流畅,力度坚硬,预示着九龙腾飞,如意吉祥。大家走的时候可以看一下对面的吐艳和鸣壁。

吐艳和鸣壁是青砖悬山式一字影壁,实意是“隐避”,目的是不让园内的情况直接暴露在外,从而营造出庄重、肃穆的气氛。整个影壁宽22.38米,高5.83米,由3万多块青砖雕砌而成,灵活运用了浅浮雕、高浮雕、圆雕、通雕、锈雕等工艺,达到层次多、立体感强的效果。正面是百花吐艳百鸟合鸣图案,以凤凰为中心,取“百鸟朝凤”之意,精雕细刻了600多只形态、种类各异的鸟类,有凤凰、孔雀、山鸡,蚱蜢、蜻蜓等,还有苍松翠柏、竹子、柳树等100多种花卉植物。全图以凤凰为中心,取“百鸟朝凤”的意思,充满勃勃生机,象征着祖国繁荣富强、蒸蒸日上的景象。

影壁背面是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雕刻,分别有《兰亭序帖》、《快雪时晴帖》、《行穰(rang)帖》和赵孟頫(fu)的题跋。雕刻的字体流畅自然,保留了古代大书法家的精髓,笔法洒脱,如一条条垂直悬挂的线条,所以广东砖雕有“挂线砖雕”的美誉。

这幅巨型砖雕,由沙湾青年雕塑家何世良设计,雕刻,是岭南传统砖雕艺术的杰作,入选“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大家请跟着我,往右走。我们进入千丈回廊。可以看到右手边的是治本堂、宝墨堂和放生池。

现在我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治本堂。治本堂原是包公厅。包公曾写过一首五言律诗《书端州郡斋壁》,其中开头的两句是“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治本堂以其命名,表示为官正直、清廉是治国的根本。

大家看到堂内中央悬挂着国画《荷花》,由广州画荷名家梁业鸿所画,象征包公清正廉明、刚直不阿、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节。左右对联是:“治迹越千年有德于民留后世,本源同一脉其清如水仰先贤。”表达了后世对包公为民请命的崇敬之情。

堂内左侧还有著名书法家启功所写的“宝墨园”名匾。它是用西汉古墓出土的木料制作的,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木质纹理细密、光洁鉴人,书法圆润流畅,是由广州文史馆赠送的。

堂内右侧有清乾隆年间制作的紫檀木雕巨型画筒,是由香港著名收藏家卢中坚先生捐赠,造型精美,刻工精细,不愧为文房瑰宝。

堂后有一块写着“宝墨园”园名的花岗石石匾,是旧园遗物大的唯一见证,在60年代初被毁断裂,后来重新拼接上。

走出治本堂,沿着放生湖走,我们就来到了宝墨堂。

宝墨堂是为了纪念包公而建的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三面环水,正对着鉴清桥,堂前的湖面有石雕的龟蛇、仙鹤,湖上遍布荷花、睡莲,五彩斑斓的锦鲤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大家请看一下堂前的水榭有两株高25米、有80年树龄的盆栽老榆树,苍劲挺拔,就像两位替包公执法的大将军,在捍卫着社稷的正义。堂的正中悬挂着包孝肃(包公逝世后皇帝追封的谥(shi)号)的画像。他身穿大红官服,一身正气,大义凛然,脸色并不是传说中的黑色。黑脸包公只是艺术形象,用黑色代表严肃、正直、铁面无私。两旁的对联是:“汗青昭正气,宝墨仰遗风”。这是宝墨堂的点睛之作。画像前是精湛的葡萄图案,景色的通花木雕挂落,显得庄重典雅。

要想全面观赏宝墨园,最佳位置是在宝墨堂对面的鉴清桥。鉴清桥临宝墨湖而建。站在桥上可清晰看到宝墨堂三面环水,绿波荡漾,柳荫清凉,树木掩映。宝墨堂屋脊上有8组精美的陶塑装饰,是石湾陶塑大师凌国礼根据包公的故事创作的,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现在我们经过的就是龙图馆了。龙图馆是宣扬包公政绩的地方,因为包公曾任龙图阁直学士而得名。其建筑具有岭南古建筑的风格,砖木结构,前后有回廊,风火山墙。“龙图馆”三个字由欧初题写。

观赏完宝墨园,穿过龙图馆,继续往前走就是赵泰来藏品馆。赵泰来先生是英籍华人、广州市荣誉市民、宝墨园名誉会长。他先后多次给宝墨园捐献了各个朝代的名画、古董文物,所以特建这馆来收藏。

宝墨园的回廊长达1300多米,以拱形青瓦作顶,采用传统的黑漆木梁、木柱、斗拱,用仿木石凳连接长廊的两侧,供游人休憩。千丈回廊随地形高低曲折起伏变化而变化,连接宝墨园的亭、台、楼、阁、池、馆、榭各景点,可赏景可停留,快慢相宜,远望林木青葱,近观湖水涟漪,锦鲤游动,亭台楼阁错落各处,让人不禁惊叹设计者的匠心独运。

通过千丈回廊,就来到了紫气清晖牌坊。

此牌坊位于宝墨园中部,与宝墨堂、紫带桥、清明上河图浮雕同处在宝墨园的中轴线上,牌坊全由白色麻石构成,仿照古代礼制仪门,五叠四柱三拱门,即有五座檐楼,其中一座明楼、两座次楼、两座边楼,斗拱式结构,整座石牌坊规模宏大,象征着清官的高风亮节。

牌坊基座四周镶嵌青色花岗石十二生肖的图像及暗八仙牌。牌坊前有一对青石狮子,坊后有一对瑞兽麒麟;坊的正面石匾“紫气清晖”由当代书法家黄苗子书,背面“鉴古通今”是黎雄才所书。

各位游客,现在你们走的是紫带桥。紫带桥横跨清平湖,如长虹卧波,形态优美,是九孔石拱桥,全部由白石砌成。岸边杨柳依依,美不胜收。最令人赞不绝口的是桥栏两旁总共30多幅的立体石雕,取材于《东周列国志》、《隋唐演义》、《三国演义》等历史小说中的故事;雕刻工艺精美绝伦,人物生动自然,马匹、交战场面栩栩如生,是石刻中的精品。

跨过紫带桥,我们就可以看到停泊在清平湖边的紫洞舫。

源于明清时期的紫洞舫,是仿照珠江三角洲传统特色的画舫而建,源于明清时期的紫洞舫。传说在明末清初,南海县紫洞乡人麦耀千在广州做官,经常乘船往来于广州、南海两地,他为了炫耀,建造了一只雕梁画栋的大船,船身雕刻了山水、花鸟鱼虫,以名贵木头装饰,镶嵌云母、骨片,船身可大摆筵席,船头有桌椅,便于观赏沿途风光,船尾是厨房。整只船如同精致的艺术品,因为往来于紫洞乡,因而称之为“紫洞艇”。后来有钱人家纷纷仿造,终于发展成为游船和水上茶楼,停泊在广州荔湾和长堤,成为独具珠江三角洲水乡特色的高级画舫。

现在大家看到的清明上河图是大型的彩绘浮雕瓷壁画,是宝墨园的另一个镇园之宝,入选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它以宏伟的气魄、开阔的场景精致入微地刻画了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全盛时期的繁荣景象,场面宏大,内容错综复杂,画面共1648个人物,描绘了都市生活、人情世态、生动自然,开创了风俗画的先河。

彩绘浮雕《清明上河图》比原作扩大了100倍,全长62.8米,高7.3米,采用陶瓷雕塑和陶瓷彩绘相结合的手法,由1352快浮雕此片拼彻而成。整幅画立体感强,气势磅礴。虽然描绘的只是北宋都城,但却是当时中国社会商品交易繁荣的缩影。

各位游客,聚宝阁是宝墨园收藏各种文物、古董珍品的地方。它仿照江西南昌滕王阁的建筑风格,绿色琉璃瓦攒尖顶,分上下两层,装饰多以木雕、石雕、灰塑,室内装修均以名贵紫檀、檀(tan)香木雕刻。第一层收藏有宋元明清的陶瓷,第二层收藏、陈列了历代名人的字画真迹。著名的有文征明的《百美图》、祝枝山的《梅花诗》以及刘墉、海瑞、董其昌的书法。唐伯虎、仇(qiu)十洲名画24幅则用檀香山刻成浮雕,古朴典雅,独具特色。二楼还有重彩壁画《大闹天宫》,由广州美院曾洪流教授创作,历时13个月完成,共213个人物,构图严谨,色彩瑰丽,不愧为艺术精品。珍藏中的极品还有嘉庆的御墨、乾隆小楷竹简孙子十三篇等。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进去看一下。我的讲解就到了这里结束了,谢谢大家。

推荐广东农村停电通知范文简短七

上下九商业街全长800米,有骑楼式建筑238间,建于20世纪初,是经国家商业部批准的广州市第一条商业步行街。骑楼街是有岭南特色的商业建筑,适合南方气候特点,既可防雨防晒,又便于展示橱窗,招徕生意。

上下九步行街上布满各中、高级百货公司,有永安百货公司,广州服装店,鹤鸣鞋帽店,大陆钟表店,妇女儿童百货商店,广州纺织商场,锦华床上用品店等老字号。食肆则有清平饭店,广州酒家,陶陶居酒家,莲香楼,汇聚了驰名国内外的文昌鸡,清平鸡,陶陶姜葱鸡,以及姜汁撞奶,双皮奶,欧成记云吞面,伍湛记及第粥,广式月饼,糯米鸡,老婆饼等各式各样的名菜小吃。此外,还有皇上皇腊味店,第十甫副食品店,趣香饼家等老牌食品店。附近还有西来初地、华林寺、玉器圩、酸枝街、古董街等历史悠久的传统专业街,全国最大的农贸杂市一条街清平路更是享誉国内外。

上下九路是一幅汇集了西关风情的美丽画卷,广东特有的骑楼在这里得到充分地展现,即使是不买东西,在上下九路走一走,也可以感受独特的岭南商业文化。除了上下九路,附近的华林玉器街有便宜的玉器,也可以逛一下。到西关大屋参观,就对岭南文化有更深的理解。

“十三行商圈”有商机有文化

周亚伟介绍,规划中的“十三行国际商圈”面积约245.6公顷,以上下九为中轴线,规划用地范围北至中山路,南隔六二三路与沙面欧陆风情区相邻,东至人民南路,西至宝华路。“我们希望依托十三行的商贸历史底蕴,把它发展为以商业购物、餐饮、娱乐和特色酒店为主的广州首个都市级游憩商业区(rbd),打造有国际影响的商埠都市形象。”

据了解,在“十三行国际商圈”规划范围内,现已有十三行商贸文化旅游区、上下九步行街、新光城市广场、恒宝广场等成熟商业网点,以及华林玉器街、清平药材市场、西堤电子数码市场一批大型专业市场,还包括华林禅寺、锦纶会馆、西关大屋、百年老店等文化景点。

“十三行国际商业圈要以‘文化’作为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批全新的特色主题项目。”周亚伟说,将重点突出“十三行商贸历史文化”、“禅宗文化”,结合海上贸易文化,打造十三行新天地、复建十三行夷馆区、老广交会博物馆、古董酒店区,与文化公园、海关大楼、西堤、沙面等形成有机联系,展现十三行的丰富文化内涵。

打通和平路连接黄沙上下九

在白鹅潭商圈和十三行商圈交接的黄沙地区,今年将崛起一座“广州太古城”——西城都荟。西城都荟由香港和黄集团投资兴建,位于黄沙地铁站上盖,土地面积71282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87000平方米,停车位总数1075个,将于年底建成。

据介绍,该项目将引入崭新的“国际化悠乐式”概念,建造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一站式购物广场,现已引进超级百货公司、各式酒店、娱乐休闲中心等。其中部分商铺和娱乐场所将于今年8月开业迎客。

周亚伟表示,随着和平路断头路的打通、荔湾路南段延长线的实施,西城都荟将有望与上下九步行街实现连接。

立项建广州美食园

位于泮塘一带的西关风情美食街已经初具规模,而一个以美食街为核心、面积达56.5万平方米的广州美食园,已报送市政府立项。

记者昨日获悉,广州美食园以仁威庙广场为中心,通过改造开发泮塘路以东、仁威庙以西两侧地块;连接荔枝湾路以南西关大屋群以及恩宁路骑楼街、泮塘路"泮塘"牌坊以北宜商建筑,整合餐饮、景观、文化、古玩等多个元素,形成环荔湾湖地区片状分布的整体美食旅游体系,面积达56.5万平方米。

目前广州美食园第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建成了泮塘路总长200米的西关风情美食街和西关世家园林酒家。入驻的饮食服务企业共计25家、总经营面积约1.6万平方米。

推荐广东农村停电通知范文简短八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你来到顺德著名的古典园林清晖园游览。我叫×××,是这里的景点导游,我先预祝各位今天有一个愉快美好的旅程。

顺德“清晖园”与番禺“馀荫山房”、东莞“可园”和佛山“梁园”合称为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上世纪九十年代,清晖园更被列入中国十大名园之一,是我市主要的旅游景点。步入清晖园,相信大家都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里就象是繁嚣闹市中的一片蓬莱仙土。

各位游客,大家见到的左手边的一排仿古式民间建筑,就是清晖园史馆,里面陈设有许多图片和文字说明,讲述了清晖园的百年发展历史。现在,大家可以先跟我进去了解一下清晖园的名园春秋。

清晖园,是明代万历状元、礼部尚书、大学士顺德杏坛人黄士俊在太艮(即现在的大良)南郊所建筑的黄家祠、天章阁的旧址,到清朝乾隆年间,黄家衰落,由顺德进士曾出任山西灵石知县的龙应时购得,析产后其子龙廷槐、龙廷梓改建为庄园居住。龙廷槐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出生,自幼聪颖好学,于乾隆五十三年丁未(1788年)考中进士,他初授翰林院编修,不久授监察御史之职,后入值上书房,官至太常卿。到嘉庆五年(1820xx年)龙应时病逝,廷槐获准回乡守孝三年,后见皇亲和坤弄权,无心复出,但在乡中威望颇高。到嘉庆十年(1820xx年)龙廷槐将父亲生前购得产业的中部拓建成庄园,侍奉母亲居住。一年后,龙廷槐请同榜进士、江苏武进的书法家李兆洛题写“清晖”的园名,意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以示筑园奉母是为了报答父母如日光和熙普照之恩。这也是清晖园名的由来。从应时、廷槐、元任、景灿到渚惠,清晖园经历了五代人,屡经修缮,特别是龙渚惠,他曾带领设计师和工匠到苏州一带参观著名庭院,回来后对原建筑物作了一番大规模的修整,逐步形成了格局完整的岭南园林风貌。

获得左右两部分庭院的龙廷梓,将它们建成以居室为主的庭院,另成一格,称为“龙太常花园”和“楚芗园”。后来龙太常花园的园主衰落,卖给一位商人经营蚕种生意,挂上“广大”的招牌,故又称为“广大园”。到五十年代后,由省、县政府拨款修复,几经修葺兴建,将清晖园、楚芗园、广大园及龙家住宅等一起收入园址,基本恢复当年黄士俊花园的范围。近年来,顺德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为了进一步开发我市的旅游资源,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古老的清晖园游览面积从原来的7000多平方米扩大到2.2万平方米。新扩建的庭院,充分吸收了岭南园林建筑的精粹,更借鉴了江南和北方园林的造园艺术,使之成为园中有园,景内有景,步移景换,充分体现我国园林建筑中雄、奇、险、幽、秀、旷的特点。

(走出解说大厅)相信大家已基本了解清晖园的历史,现在,我们就开始游览龙家花园。刚才我们走过的白石园门,增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上面“清晖园”三字是临摹清代进士、江苏武进书法家李兆洛的笔迹。站在大门口,我们往里面看去,穿过这一个宽广的庭院,正对着的是一个“八角壁裂池”,整个水池是以石头砌成,没有用水泥、石灰边接,但水不往外泄漏。池中有八条陶瓷烧成的红鲤鱼,围成一圈向中央的宝珠喷水,十分壮观。

再看右手边的平台上,建有一座“大会议室”,这座建筑物建于一九年。一九八四年一月十九日,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同志南巡视察时,途经顺德,曾在此会见当时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人。

步入庭院之中,满眼都是葱葱郁郁的树木,其中有不少还是我们顺德重点保护的古树名木呢。就如近大门处的这株高大的的老白果树,它的学名叫银杏,有“活化石”之称。据考证在地球第四纪冰川之前,不少国家和地区均有此树生长,但冰川期后,唯独中国的大山大岭中才能保存下来,目前这种树,树龄最大的是山东吕县定林寺的一棵银杏树,已有三千多年历史。这种树一般要大面积种植,并雌雄间种才能结果,但清晖园这棵有一百六十多年树龄的老树,却能在二十多年内,持续单株结果(每年9至10月间挂果)是一棵“双性树”,可谓奇特。

移步换景,穿过这一个拱形小门,园里的景致又是另一种风格。面前的惜阴书屋和真砚斋是一组相联的园林小筑,此组庭院式书斋为昔日园主供族中子弟读书及接待到访文人墨客之所,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园主龙家历代不乏学业有成之人,“惜阴书屋”寓勖勉子弟珍惜光阴、发奋攻读之意。“绿云深处”匾额为乾隆帝十一子、书法家成亲王所书,形象描绘出四周绿树掩映之清幽景致。“真砚斋”的匾额是原来由清代湖南书法家何绍基所题,因日久而损毁,现挂的是广东书法家秦鄂生重写的。

在惜阴书屋左面较高的小坡处,建有“花 ”四角亭,花 亭原来叫凤台,后来被大风刮倒,龙渚惠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重建改此名。亭内上方还挂着当年由李文田所书的“凤台”二字牌匾。亭旁是一座惟妙惟肖的“狮山”,有一大二小的三只狮子蹲伏棕竹丛中,相互偎依,呼之欲出。这座石山与东莞可园的“狮子上楼台”并称为岭南园林掇山杰作。在狮山的周围遍植各种岭南奇花异木,有一株是玉棠春,又名木兰,是龙元任之侄耀衢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20xx年)赴开封应顺天乡试,落第后取道北京游颐和园,经花匠介绍,到苏州购得两棵,但只存活了一棵。玉棠春下面长着一棵约百年的白茶花,主干虽死,每逢冬春之间仍保持枝叶茂盛。狮山后面还有一株160多年龙眼树,1962年给强台风吹断,只剩下一米多的树于,经过园艺师的精心处理,使它重新发芽,现在每年都开花结果,被人们誉为“枯木逢春”。还有,一般的龙眼品种是一枝带十叶,而清晖园的龙眼是一枝带十二叶,比其它的龙眼树更珍稀,因此果子也更肉厚味甜。

转到了惜阴书屋的侧面,我们沿着这个长方形荷花池走去。池边是清晖园古建筑中的精华所在,仿照清代珠江河上的紫洞艇建成的“船厅”。建有二座楼舫,分船头、船舱和船尾,这在我国建筑设计上是唯一的派例。传说当年园主人有一位千金小姐,貌美如花,举止贤淑,精通诗书,善弄琴画,父母视若掌上明珠,特建此楼作为小姐闺阁,故别称“小姐楼”。船厅尾部相近的一座叫“丫环楼”。从丫环楼到小姐楼,虽近在咫尺,却要通过架空的走道,几经曲折才能到达船舷。船舷左前方伸出一条游廊,与惜阴书屋相连。登上小姐楼的路径也就隐藏在这条游廊里头。大家可以跟我登楼览胜,站在船头,左右有两口池塘,组成绿树碧水的景观,人好象站在船上,而船恍似停在水乡岸边,船头左边栽有一棵古沙柳,仿佛稳着大船一根竹竿,古沙柳边还栽有百年紫藤一株,好象缚在竿柱上的一条固定船只的缆绳。踏进船厅,前舱和内舱之间,以镂空成芭蕉双面图案的木刻落地挂作间隔,芭蕉树下的石上各刻有两只蜗牛,栩栩如生。厅内窗户的格子以竹树图案的木雕装饰,人在厅内仿佛可以感受到珠江三角洲的田园气息。

回到荷花池边,这里的一圈建筑分别是六角亭、碧溪草堂、澄漪亭。水塘北侧是一座六角亭,近水三面设有“美人靠”,可以凭栏而坐,亭入口处挂有即景木刻对联:“跨水架楹黄篱院落,拾香开镜燕子池塘”,亭内高悬清代安徽著名书法家、雕刻家黄士陵所题“绿杨春院”的匾额。亭两旁种有水松,这两棵水松已有一百二十多年历史,据说可能是顺德境内最古老的水松呢。

碧溪草堂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是当年园主人主要起居室,其正门为圆洞形,学名叫“圆光罩”,门框镂成两束交叠翠竹状。两扇门的下方各刻有四十八个“寿”字,字字形态不同,称为“百寿图”。那各位有没有想过,这里明明只有九十六个寿字,何以称为《百寿图》呢?相传《百寿图》的制造还有一段掌故。话说,乾隆年间顺德有个十分聪明的工匠,当年清晖园园主就是请他来雕刻《百寿图》的。工匠一时疏忽设计错误,每边只排下四十八个寿字。完工验收时,园主怎么也数不出一百个寿字出来,于是勃然大怒。工匠急中生智道:“老爷您有所不知,之所以这样安排,内中是大有玄机的。我们中国人讲究寿不能满,满招损。‘九’就是‘久’,‘六’就是‘禄’,‘九十六’也就是‘福禄长久’的意思。大吉大利啊,老爷!”园主人想了想脸色开始多云转晴,但依然有些不甘心:“你说得倒也有道理。但当初我要的是《百寿图》,现在只有九十六个寿字,还算得是《百寿图》么?”工匠一听,又心生一计:“当然算啊。九十六个寿字那是明摆能看见的,还有四个是藏起来的。常言说得好,藏寿长寿嘛。”园主人忙问:“藏在哪里?”工匠道:“您看这左边四十八个小寿字,合起来就是一个大寿字,右边的四十八个小寿字也暗藏着一个大寿字。”园主人又问:“那还有两个呢?”工匠道:“老爷您做这《百寿图》,目的不就是想长寿么?所以有一个寿字就藏在您在身上;而我为您刻《百寿图》我也想长寿,不能把‘寿’字用尽了,所以有一个寿字便藏在我身上。这合起来不就是一幅完完整整的《百寿图》么?”园主人听后顿时笑逐颜开,加倍付了工钱。机灵的工匠也长松了一口气,欢欢喜喜的回家去了。为配合镂在门框上的翠竹,窗下还做了一幅阴纹大砖雕,刻有几竿竹树,题为《轻烟挹露图》的竹石画,题词是:“未出土时先引节,凌云到处也无心”,作者是龙廷槐之子,嘉庆二十二年进士(1820xx年)龙元任,画中之意是“水火无情”,该房屋曾于道光年间被火毁过,后于道光二十二年(1846年)重建,元任藉此作书画,警教后人注意灯火安全。一九年以后,这里曾接待过薄一波、郭沫若、何香凝等知名人士。郭沫若先生于一九六二年下榻此堂时作有《游清晖园》七律,诗曰:“弹指经过廿五年,人来重到凤凰园。蔷薇馥郁红逾火,芒果葱茏碧入天。千顷鱼塘千顷蔗,万家桑土万家弦。缘何篁竹犹垂泪?为喜乾坤已转旋。”

就在碧溪草堂之畔,有一株老迈而苍劲的龙眼。细心留意一下,这棵树的树干只剩下几层树皮连着上面的树枝,而上面却枝叶茂盛,它们之间只靠树皮上的气根相连,实属罕见。据说是当年的龙家主人亲手种下的,至今已有210多年了,是清晖园中最老的一棵古树。老树每个枝上有十二片叶子,至今仍每隔一年就会开花结果一次。据品评古树的专家所说,这老树很有灵气,护佑了当年龙氏居住于清晖园中的五代子孙可以繁荣昌盛呢。

突出水池的是澄漪亭,临水一面刻有“临江缘山池沿钟天地之美,揽英接秀苑令有公卿之才”的对联,此联原为龙渚惠岳父、顺德咸丰探花、礼部兼工部右侍郎、大书法家李文田所书,因日久而损毁,现挂的是广东书法家关晓峰重写的。这个澄漪亭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门窗,八扇巨大的屏门一旦打开,亭外的景色尽览无遗。即使是关起门窗来,上面镶嵌的“明瓦”也可透进光线,显得古朴幽雅。这种明瓦是用贝壳磨薄制成的一种很有岭南地方特色的天然材料。这些门窗上、天花内的贝壳,都有是明朝后期一直保留到今天的古物,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可算得上是清晖园内最有发言权的历史见证人。

绕着荷花池走了一大圈,我们从这一扇小门转过去,就可发现这里面别有洞天,已是清晖园的“读云轩”景区了。大家请回身看看刚才走过的小门,这可是清晖园现今保存最古老的门口,建于清代嘉庆年间,门额上面“清晖园”三字是按李兆洛的真迹托版。大家觉得这几个字与正门口的题字在书法方面是不是如出一辙呢?站在这个小天井里,左边墙上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灰塑,名为《白木棉九如图》,画面上九尾大金鱼活灵活现,左上角数杂白木棉含苞待放。据长者回忆,清晖园古时有三大宝:大金鱼、白木棉、百寿图。遗憾的是,时过境迁,现今只存百寿图了。因此重修清晖园时特别制作了这幅灰塑,以为纪念。

再看面前这个种上了夹墙竹的椭圆形的漏窗,竹影斑斑中可以看到墙外的池塘、对岸的回廊,配合了池塘对面一副康有为真迹托版的对联,上书“风静带兰气,日长娱竹阴”。这副对联正好点出了清晖园景色的自然之趣。小天井左右两边的回廊把读云轩盘绕在绿池之畔。就这一个小天井,各位就可以看出园主造园时巧妙的心思了。

步上台阶,沿走廊可看到不少名人的题字。先看看走廊边凉亭上有一副黎简手迹的对联:“白菡萏开含露重,红蜻蜓去带香飞”。黎简字二樵,是顺德陈村人,清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一生不羡功名,人称“狂简”。凉亭旁边,还有珠江三角洲难得一见的奇树“情人伞”。

在前面的游廊尽处,穿过一个石圆门,就可以进入读云轩的主体建筑内部了,这是清代岭南豪宅的客厅,体现了当时龙家豪宅的气派。瓦面构造层层叠叠,融合了中国亭台楼阁“明标暗拱”的特点,每逢下雨时节,雨打瓦面,雨声清脆,恍如奏乐。读云轩分前厅、中厅、后厅三部分,各以廊庑相连。各厅四樘镂花落地扇门打开,三厅成为一体,高大宽敞,自然光线充足;如果关起门来,各厅可作单独的会客之用。中厅两边天井,起到通风透气以及采光的作用,各厅之间的连廊,设有漏窗,隐约可见窗外的绿树、湖光山色。客厅内摆设了酸枝古老家私,古雅的门窗、屏门、门帘上,全是以花、鸟、虫、鱼、果为题材的潮州木雕。例如,后厅有三道木雕饰罩,图案繁丽,是鲜明的晚清风格,中间雕刻的是芭蕉树,芭蕉叶大,大叶谐音“大业”。旁边两幅雕刻是葡萄,葡萄仔多,寓意多仔多福。寄喻了园主对家族繁衍广大、子孙昌盛的期望。

从客厅出来,大家请跟我从左边的回廊走过来。正所谓“读者品也,石乃云根”,来到读云轩当然是要好好欣赏品味这里的石趣了。读云轩景区中满布形状各异的石头,或突起于跨塘花墙的洞窗脚旁,或吻嵌于围池砖基中间,或兀现于砖砌花台之上,处处是石,各呈其趣。其中有产自安徽灵壁市的“灵壁石”,这种石坚硬如钢,色泽丰富,形态怪异;还有产自山东沂蒙的“龟纹石”,广东英德的英石和广西的钟乳石,每块石头均有相当丰富的欣赏价值。

回廊尽处的一间门厅,就是读云轩的入口,且看横批“读云”二字,对联上写着:“过桥分野色,移云动云根”。古语说,石头是云的根,意思是山间云霭都是从山石上袅袅升起的,这大概就是读云轩名字的来由了吧。

走出读云轩,景色突然变得壮阔,眼前高耸的石山就是“凤来峰”。凤来峰是以古代经典的“风云际汇”石山构图,以宋代被列为贡品的山东花石岗石砌成,共用了近三千吨石,全高12.8米,是广东省内最大、最高的花石岗石山。石山上有小径,一棵古榕穿山破石而长,还有人工瀑布,凌空飞泻而下,全景达到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气势不凡,虽由人造宛如天开的境界。峰下水池几块“汀步”踏石,引导游人进入山洞,考究细水长流的古井。瀑布下的那个长形大湖被石桥和波形花墙隔开,读云轩的一边水平如镜,凤来峰的一边水花四溅,流波不倦,一湖之上竟有动静两种景观呀!在这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登上凤来峰,俯览清晖园的全景;其它朋友也可以在水边的走廊上休息,品味周围的灰塑。例如,观瀑亭墙上有两幅灰塑,靠门口的是以李白名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为意境的观瀑图;另一面灰塑题为“秦时明月,汉国山河,高山流水,琴瑟长鸣。”图中“竹林七贤”中的嵇康手挥五弦,正弹奏《广陵散》,琴间慷慨激昂,寄托怀古之思,而旁边的刘伶持酒聆听,若有所悟。两幅灰塑都十分神似,值得细味。

正所谓曲径通幽,现在请大家跟我走一小段曲折清幽的小径,从凤来峰下转到另一个精巧的景区——沐英涧去吧。从这个小门出来,让我们沿着这一面扇形花墙,走过那石拱桥去。花墙上的几扇大窗,每扇都用铁花、金箔、陶瓷巧妙地装饰,是设计者为清晖园专门构思的,每个扇窗从不同方位望进去都有一番景色,好似一幅幅扇画,达到步移景换的设计效果。现在,大家可有注意到左手边这个半月亭呢,这里面可是别有洞天呢。

沐英涧景区主要由游廊、小桥、花径、假山、荷塘、水榭相结合,中央的玲珑榭是整个分园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它置在八角环流的池水中央,室外混种各种名花异木。我们如果坐在这个水榭中欣赏周围的景色,无论是何时节,都可以闻到四面八方吹来花香,所以这里就题有“八表来香”的牌匾。先看室内八面全是木制装饰的玻璃窗格,窗门上有八块红片玻璃,是清晖园留下的清代玻璃制品。我们再看室外,玲珑榭的周围有四座按座落方位分别以“春、夏、秋、冬”命名的石山,座落在西面的是“秋石”,它是用黄石所造,旁边种有枫树、乌柏、桂花、紫藤等植物,渲染秋天的气息;座落在北面背阴之地的是“冬石”,石料取自江苏湖洲的太湖石,石面泛白,有雪景之意,构图选用元代袁江的“富贵玲珑石”,作一屏风状;东南面置于晨光可照之处的是“春石”以英德石所造,配以松皮石造成的石笋,周围再种上竹树和灌木,突出奏纤弱和清秀的感觉;“春石”后面是“夏石”,也是本园的主峰——凤来峰,就是刚才我们所看到那座用贡品山东花石岗石彻成的山峰。

从玲珑榭出来,步过曲折的小桥,进入沐英涧,入门上方是一套清朝乾隆年间评定的“羊城八景”玻璃制品,分别被命名为“白云晚望”、“大通烟雨”、“蒲漳谦泉”、“扶胥浴日”、“珠江夜月”、“金山古寺”、“景泰僧归”、“石门返照”,这八块彩绘蚀花金片玻璃,是一套目前仅存于世的清代旧羊城八景玻璃制品。清晖园整个新园景区,装饰门窗的彩绘玻璃都是清代套色雕刻玻璃制品,是当年岭南玻璃业的工匠利用从意大利、法国进口的套色玻璃运用我国古代独有的蚀刻、车磨、手绘工艺制成。这些玻璃制品只用于当年岭南宦官达贵、富户商贾所建的豪宅里,据说这门手艺已失传,园内装嵌在门窗上的套色彩绘玻璃,是经过十多年的苦心收集,大规模地应用在同一个庭院里,可谓“后无来者”。如果说这套“羊城八景”玻璃巧在工艺,那旁边的这套“四季玻璃”就巧在构思了。大家请看,这一排花格窗镶嵌着彩色的玻璃:从绿色的玻璃看出去,外面花草青翠欲滴,有如杨春三月;从红色的玻璃看出去,则有如烈日当天、大暑炎炎的三伏天;从黄色的玻璃看出去,园中树木竟是黄叶满枝头,一片深秋景象;至于白色的玻璃,它使园中的一切看起来都象覆盖了厚厚的一层霜雪,大家可有感到那一份隆冬的寒意呢?

步出沐英涧之际,各位朋友请不要错过脚下看似平凡的地砖呀。这里每一个分园的地砖都是用手工制成的泥砖,四个角上还刻有“清晖园制”这四个字。各位朋友,走在这些古朴的泥砖路上,你是否有一种特别的历史感呢?

从沐英涧这边的门口出去,也就是门楼的后面,是按中国古典园林“欲扬先抑”的手法设置了“暗八仙堂”,入门第一眼看到的是不太起眼的起屏风作用语的蓝色陶瓷制品,是清晖园珍藏已久的清代石湾陶瓷“八仙法器图”,是珍贵的文物,因此这个堂也就称“暗八仙堂”。大家走出屏风,可以看到那一架金漆木雕的屏障以外就是清晖园的北门了。北园门楼的建筑式样是参照原清晖园正门,再放大两倍而建。门楼上的金漆木精雕是由潮汕工匠所造,潮汕一带木雕、灰塑工艺是广东省内最有名气的。等一会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自由到门楼欣赏上面的金漆木雕,其绚丽、繁缛是典型的晚清艺术风格。

现在请大家跟我转过右边,看看这座晶莹通透的玻璃屋——“红蕖书屋”。红蕖书屋位于全园的正北部,因为通透光亮,宜于读书写画,所以以“书屋”名之。“蕖”指“芙蕖”,是莲花的别称,象征品格高洁,中国文人常以之自喻。这个书屋的特色在于不砌砖墙,廊柱间全用隔扇组成,四周镶嵌彩色玻璃,装饰成满洲窗风格,剔透明亮,用色鲜亮,予人清新脱俗之感,是突破中国传统园林色泽风格的杰作。这些玻璃品可分上下两部分进行观赏,接近天花的上半部分,以不同的色块组合成宝鼎、花瓶、水果等静物图案,类似于西方的印象派油画,宜于远观。接近裙板的下半部分,在各种单色的玻璃上以精致的线条色勒出竹石兰碟、小桥流水、喜鹊登梅等景物,类似于国画工笔,宜于近赏。

红蕖书屋的确是赋诗赏画、读书品茶的好地方。远的且不说,光是在这清晖园里,就孕育了龙家爷孙三代“一门三进士”的佳话,他们也就是生活在清晖园的龙家五代中的前三代主人公:龙应时、龙廷槐、龙元任。再说,顺德历史上文化昌盛,名人辈出,曾出过三个文状元,占广东文状元数三分之一。建县前在南宋末年曾出状元张镇孙,是一名抗元英雄,顺德定县后曾先后出过两个文状元一个武状元,他们分别是明代文状元黄士俊、武状元朱可贞,清代文状元梁耀枢;此外,顺德还出了文探花李文田,武探花胡经伦,以及“画怪”苏仁山、“诗书画三绝”黎简(号二樵)等等。我们前面也介绍过,黄士俊是清晖园第一位主人,李文田是龙家第五代主人龙渚惠的岳父。历代主人家的才气使清晖园成为当时名人舞文弄墨的聚会场所,这些人也为清晖园留下了丰富的字画艺术精品。

书屋前边一池碧水,遍植红莲,更与书屋的名号相应。水畔以苏州沧浪亭石法,用黄石和本地的龙江石堆砌出五百罗汉群石,石间遍种野芋头、野蕨、水葵、千日红、龟背竹、美人蕉、石榴等植物,禅意与野趣共冶一炉。

走下书屋,来到已有一百年树龄的芒果树下的凉亭。这里除了可在夏天凭栏欣赏满塘荷花,也可以欣赏亭上壁画的唐宋故事。一幅是“解语之花”,根据古书记载,唐王玄宗在太液池赏花时,指着身边的杨贵妃对左右宫女说:“怎么样?池里的莲花再美也比不上这朵‘解语之花’”,后来人们就以“解语之花”来形容美女。另一幅是“放鹤亭记”,此画根据名篇《放鹤亭记》而作,画中人物是苏轼和隐士张天骥,两人正对酒论国事。前面有一座小桥取名为“虎溪桥”,当年慧远和尚“影不出山,迹不入俗”,且驯有一神虎,一日陶渊明和道士陆修静来寺,三人相谈甚欢,道别时还一路畅谈义理,意犹未尽,不知不觉过了虎溪桥,才过溪几步,庙后山神虎大吼,三人恍然大悟,于是相视仰天长笑,小溪边六角亭上的两幅灰塑就是描述了这个故事。“虎溪三笑”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永恒的题材之一,如宋代人石恪作有《三笑图》,苏轼有《三笑图书后》,黄庭坚《三笑图赞》,当代最重要的山水画大师傅抱石亦作有三款不同的“三笑”图轴。就在“虎溪桥”不远处,可以看到一棵形状奇特的龙眼树。它的主干只剩下一层树皮,被称为“树皮龙眼”,是一棵已超过220xx年历史的古龙眼树。不过它上面的枝叶却茂盛苍碧,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且每年都开花结果。各位朋友,大家还记得我前面介绍过的,在狮山之后和碧溪草堂畔的两棵古龙眼树呢?加上这一棵“树皮龙眼”,它们就是清晖园中最有特色最有灵气的三棵古龙眼树了。

各位朋友,现在我准备带大家去看一下全园最高的建筑,请跟我沿走廊过去吧。前面的是一个兰台,拾级而上,是一座以风化石(火山爆发后形成石块)所造的吸水石山,石山的叠法取自古山水画之“披麻皱”,以适合吸水石的机理特性,石头长时间吸水后,容易长出青苔,整座石山都变绿,故有“绿云”的别称。

转过“绿云”背后,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小花园内,每一株植物都以泥砖围上,仿似一盆盆的盆景。现在请大家抬头看一下,这就是园内最高的建筑物“留芬阁”。据说当年园主状元黄士俊于明代历任礼部、户部尚书。后明覆灭,黄士俊将旧的奏章和著作全部烧毁,蛰居楼上,不下地面,以示尽忠明室,不踏清朝土地。这种建筑物很适合广东地气潮湿的特点,但在古代只有富户人家才有能力兴建。留芬阁分三层,首层窗上镶有至今仅存于世的六块清代“八仙图”余下的蓝片玻璃,具有很高的文物收藏价值。

“留芬阁”旁边几间较低矮的建筑物是“云集小筑”,我们就从这边继续游览。廊道尽头的水池中是英石山“九狮图”,形态逼真生动,石山穿越游廊,形成了造假山的一种新风格。在“九狮图”石山的游廊旁边墙上,灰塑着一幅《苏武牧羊》大壁画,这是清晖园上百年的古物。画面上苏武手执节杖牧着群羊,须发皆白,东望长安,思乡之情跃然壁上。

到这里,我还要带大家再看一下我们清晖园里的又一个园中园——竹苑,里面的建筑小巧而精美,还保存了许多清代的艺术品及题辞。转入竹苑小径,门口塑有“风过有声皆竹韵,月明无处不花香”的对联,过洞门回望,门上方塑有“紫苑”二字,两旁装饰着灰塑绿色芭蕉叶,叶上刻有“时泛花香溢,日高叶影重”对联。苑内遍种花竹,恰当地道出苑内清静幽雅的景色。通道的尽头左面是“笔生花馆”,馆的命名是出自李白梦笔生花的典故,寓学业有成,文才出众之意。龙家重视后代的教育,龙家子弟也参透“真砚斋”求实之意,谨守“惜阴书屋”的勤奋之旨,于是达到“笔生花馆”才华高超之境。右面筑有狭长的大型壁山,山中有一小洞,只容一人通过,故名“斗洞”,古人亦曾以“既有狮山,有斗洞”来解释“斗洞”的来由。这一石景设置的非常巧妙,既分隔了空间,又能遮阳避光,实在是不可缺少。

穿过斗洞,有两座建筑,左边的是“小蓬瀛”,蓬瀛为蓬莱、瀛洲的合称,是传说中海上的仙岛名,寄寓园主人清高脱俗的心迹,该牌匾出处乾隆年间的肇庆人、著名诗人、书法家宋湘手笔。“小蓬瀛”厅堂装饰着一幅大型彩绘木雕作品《百寿桃》,上刻仙桃一株,枝繁叶茂,硕大的“仙桃”透出熟透的红晕,衬出满堂喜气,是一幅民间色彩很浓的佳作。画面中的桃子有一百个,但其中有一个做得非常隐蔽,粗略数来便只有九十九个。因为“百”是个满数,民间讲究“寿”不能满,所谓“人生不满百”,寿满便是寿尽,阎王听了要来索命。又因“藏”与“长”谐音,桃子又是寿命的象征,“藏寿”也就暗示了“长寿”,再加上九十九又切合了长长久久之意,因此,“蟠桃树上有九十九只仙桃”的说法自然深得人心,并长久流传下来。右边是“归寄庐”,庐匾为李文田所题,意为“辞官归里,寄迹庭院”,纪念龙廷槐当年建园的来由。小蓬瀛旁边有一木楼,是两层的仿古砖木结构楼房,装修精致华丽,古色古香,镶嵌着图案华美的木格彩色玻璃的窗户。这里曾用作主人的卧房。

从木楼向前走上几步台阶,大家是否感到这里的景色似曾相识呢?这里就是我们刚进大门时见到“八角壁裂池”。也就是说,到这里,我们已经在清晖园内游了一遍了。各位游客,我给大家作讲解也就到这里结束了,如果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或意见现在就可以向我提出。我希望清晖园能够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同时也希望各位以后再来清晖园游览。

推荐广东农村停电通知范文简短九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来到顺德著名的古典园林清晖园游览。我叫×××,是这里的景点导游,我先预祝各位今天有一个愉快美好的旅程。

顺德“清晖园”与番禺“馀荫山房”、东莞“可园”和佛山“梁园”合称为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上世纪九十年代,清晖园更被列入中国十大名园之一,是我市主要的旅游景点。步入清晖园,相信大家都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里就象是繁嚣闹市中的一片蓬莱仙土。

各位游客,大家见到的左手边的一排仿古式民间建筑,就是清晖园史馆,里面陈设有许多图片和文字说明,讲述了清晖园的百年发展历史。现在,大家可以先跟我进去了解一下清晖园的名园春秋。

清晖园,是明代万历状元、礼部尚书、大学士顺德杏坛人黄士俊在太艮(即现在的大良)南郊所建筑的黄家祠、天章阁的旧址,到清朝乾隆年间,黄家衰落,由顺德进士曾出任山西灵石知县的龙应时购得,析产后其子龙廷槐、龙廷梓改建为庄园居住。龙廷槐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出生,自幼聪颖好学,于乾隆五十三年丁未(1788年)考中进士,他初授翰林院编修,不久授监察御史之职,后入值上书房,官至太常卿。到嘉庆五年(1820xx年)龙应时病逝,廷槐获准回乡守孝三年,后见皇亲和坤弄权,无心复出,但在乡中威望颇高。到嘉庆十年(1820xx年)龙廷槐将父亲生前购得产业的中部拓建成庄园,侍奉母亲居住。一年后,龙廷槐请同榜进士、江苏武进的书法家李兆洛题写“清晖”的园名,意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以示筑园奉母是为了报答父母如日光和熙普照之恩。这也是清晖园名的由来。从应时、廷槐、元任、景灿到渚惠,清晖园经历了五代人,屡经修缮,特别是龙渚惠,他曾带领设计师和工匠到苏州一带参观著名庭院,回来后对原建筑物作了一番大规模的修整,逐步形成了格局完整的岭南园林风貌。

获得左右两部分庭院的龙廷梓,将它们建成以居室为主的庭院,另成一格,称为“龙太常花园”和“楚芗园”。后来龙太常花园的园主衰落,卖给一位商人经营蚕种生意,挂上“广大”的招牌,故又称为“广大园”。到五十年代后,由省、县人民政府拨款修复,几经修葺兴建,将清晖园、楚芗园、广大园及龙家住宅等一起收入园址,基本恢复当年黄士俊花园的范围。近年来,顺德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为了进一步开发我市的旅游资源,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古老的清晖园游览面积从原来的7000多平方米扩大到2.2万平方米。新扩建的庭院,充分吸收了岭南园林建筑的精粹,更借鉴了江南和北方园林的造园艺术,使之成为园中有园,景内有景,步移景换,充分体现我国园林建筑中雄、奇、险、幽、秀、旷的特点。

(走出解说大厅)相信大家已基本了解清晖园的历史,现在,我们就开始游览龙家花园。刚才我们走过的白石园门,增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上面“清晖园”三字是临摹清代进士、江苏武进书法家李兆洛的笔迹。站在大门口,我们往里面看去,穿过这一个宽广的庭院,正对着的是一个“八角壁裂池”,整个水池是以石头砌成,没有用水泥、石灰边接,但水不往外泄漏。池中有八条陶瓷烧成的红鲤鱼,围成一圈向中央的宝珠喷水,十分壮观。

再看右手边的平台上,建有一座“大会议室”,这座建筑物建于一九年。一九八四年一月十九日,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南巡视察时,途经顺德,曾在此会见当时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人。

步入庭院之中,满眼都是葱葱郁郁的树木,其中有不少还是我们顺德重点保护的古树名木呢。就如近大门处的这株高大的的老白果树,它的学名叫银杏,有“活化石”之称。据考证在地球第四纪冰川之前,不少国家和地区均有此树生长,但冰川期后,唯独中国的大山大岭中才能保存下来,目前这种树,树龄最大的是山东吕县定林寺的一棵银杏树,已有三千多年历史。这种树一般要大面积种植,并雌雄间种才能结果,但清晖园这棵有一百六十多年树龄的老树,却能在二十多年内,持续单株结果(每年9至10月间挂果)是一棵“双性树”,可谓奇特。

移步换景,穿过这一个拱形小门,园里的景致又是另一种风格。面前的惜阴书屋和真砚斋是一组相联的园林小筑,此组庭院式书斋为昔日园主供族中子弟读书及接待到访文人墨客之所,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园主龙家历代不乏学业有成之人,“惜阴书屋”寓勖勉子弟珍惜光阴、发奋攻读之意。“绿云深处”匾额为乾隆帝十一子、书法家成亲王所书,形象描绘出四周绿树掩映之清幽景致。“真砚斋”的匾额是原来由清代湖南书法家何绍基所题,因日久而损毁,现挂的是广东书法家秦鄂生重写的。

在惜阴书屋左面较高的小坡处,建有“花”四角亭,花亭原来叫凤台,后来被大风刮倒,龙渚惠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重建改此名。亭内上方还挂着当年由李文田所书的“凤台”二字牌匾。亭旁是一座惟妙惟肖的“狮山”,有一大二小的三只狮子蹲伏棕竹丛中,相互偎依,呼之欲出。这座石山与东莞可园的“狮子上楼台”并称为岭南园林掇山杰作。在狮山的周围遍植各种岭南奇花异木,有一株是玉棠春,又名木兰,是龙元任之侄耀衢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20xx年)赴开封应顺天乡试,落第后取道北京游颐和园,经花匠介绍,到苏州购得两棵,但只存活了一棵。玉棠春下面长着一棵约百年的白茶花,主干虽死,每逢冬春之间仍保持枝叶茂盛。狮山后面还有一株160多年龙眼树,1962年给强台风吹断,只剩下一米多的树于,经过园艺师的精心处理,使它重新发芽,现在每年都开花结果,被人们誉为“枯木逢春”。还有,一般的龙眼品种是一枝带十叶,而清晖园的龙眼是一枝带十二叶,比其它的龙眼树更珍稀,因此果子也更肉厚味甜。

转到了惜阴书屋的侧面,我们沿着这个长方形荷花池走去。池边是清晖园古建筑中的精华所在,仿照清代珠江河上的紫洞艇建成的“船厅”。建有二座楼舫,分船头、船舱和船尾,这在我国建筑设计上是唯一的派例。传说当年园主人有一位千金小姐,貌美如花,举止贤淑,精通诗书,善弄琴画,父母视若掌上明珠,特建此楼作为小姐闺阁,故别称“小姐楼”。船厅尾部相近的一座叫“丫环楼”。从丫环楼到小姐楼,虽近在咫尺,却要通过架空的走道,几经曲折才能到达船舷。船舷左前方伸出一条游廊,与惜阴书屋相连。登上小姐楼的路径也就隐藏在这条游廊里头。大家可以跟我登楼览胜,站在船头,左右有两口池塘,组成绿树碧水的景观,人好象站在船上,而船恍似停在水乡岸边,船头左边栽有一棵古沙柳,仿佛稳着大船一根竹竿,古沙柳边还栽有百年紫藤一株,好象缚在竿柱上的一条固定船只的缆绳。踏进船厅,前舱和内舱之间,以镂空成芭蕉双面图案的木刻落地挂作间隔,芭蕉树下的石上各刻有两只蜗牛,栩栩如生。厅内窗户的格子以竹树图案的木雕装饰,人在厅内仿佛可以感受到珠江三角洲的田园气息。

回到荷花池边,这里的一圈建筑分别是六角亭、碧溪草堂、澄漪亭。水塘北侧是一座六角亭,近水三面设有“美人靠”,可以凭栏而坐,亭入口处挂有即景木刻对联:“跨水架楹黄篱院落,拾香开镜燕子池塘”,亭内高悬清代安徽著名书法家、雕刻家黄士陵所题“绿杨春院”的匾额。亭两旁种有水松,这两棵水松已有一百二十多年历史,据说可能是顺德境内最古老的水松呢。

碧溪草堂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是当年园主人主要起居室,其正门为圆洞形,学名叫“圆光罩”,门框镂成两束交叠翠竹状。两扇门的下方各刻有四十八个“寿”字,字字形态不同,称为“百寿图”。那各位有没有想过,这里明明只有九十六个寿字,何以称为《百寿图》呢?相传《百寿图》的制造还有一段掌故。话说,乾隆年间顺德有个十分聪明的工匠,当年清晖园园主就是请他来雕刻《百寿图》的。工匠一时疏忽设计错误,每边只排下四十八个寿字。完工验收时,园主怎么也数不出一百个寿字出来,于是勃然大怒。工匠急中生智道:“老爷您有所不知,之所以这样安排,内中是大有玄机的。我们中国人讲究寿不能满,满招损。‘九’就是‘久’,‘六’就是‘禄’,‘九十六’也就是‘福禄长久’的意思。大吉大利啊,老爷!”园主人想了想脸色开始多云转晴,但依然有些不甘心:“你说得倒也有道理。但当初我要的是《百寿图》,现在只有九十六个寿字,还算得是《百寿图》么?”工匠一听,又心生一计:“当然算啊。九十六个寿字那是明摆能看见的,还有四个是藏起来的。常言说得好,藏寿长寿嘛。”园主人忙问:“藏在哪里?”工匠道:“您看这左边四十八个小寿字,合起来就是一个大寿字,右边的四十八个小寿字也暗藏着一个大寿字。”园主人又问:“那还有两个呢?”工匠道:“老爷您做这《百寿图》,目的不就是想长寿么?所以有一个寿字就藏在您在身上;而我为您刻《百寿图》我也想长寿,不能把‘寿’字用尽了,所以有一个寿字便藏在我身上。这合起来不就是一幅完完整整的《百寿图》么?”园主人听后顿时笑逐颜开,加倍付了工钱。机灵的工匠也长松了一口气,欢欢喜喜的回家去了。为配合镂在门框上的翠竹,窗下还做了一幅阴纹大砖雕,刻有几竿竹树,题为《轻烟挹露图》的竹石画,题词是:“未出土时先引节,凌云到处也无心”,作者是龙廷槐之子,嘉庆二十二年进士(1820xx年)龙元任,画中之意是“水火无情”,该房屋曾于道光年间被火毁过,后于道光二十二年(1846年)重建,元任藉此作书画,警教后人注意灯火安全。一九年以后,这里曾接待过郭沫若、何香凝等知名人士。郭沫若先生于一九六二年下榻此堂时作有《游清晖园》七律,诗曰:“弹指经过廿五年,人来重到凤凰园。蔷薇馥郁红逾火,芒果葱茏碧入天。千顷鱼塘千顷蔗,万家桑土万家弦。缘何篁竹犹垂泪?为喜乾坤已转旋。”

就在碧溪草堂之畔,有一株老迈而苍劲的龙眼。细心留意一下,这棵树的树干只剩下几层树皮连着上面的树枝,而上面却枝叶茂盛,它们之间只靠树皮上的气根相连,实属罕见。据说是当年的龙家主人亲手种下的,至今已有210多年了,是清晖园中最老的一棵古树。老树每个枝上有十二片叶子,至今仍每隔一年就会开花结果一次。据品评古树的专家所说,这老树很有灵气,护佑了当年龙氏居住于清晖园中的五代子孙可以繁荣昌盛呢。

突出水池的是澄漪亭,临水一面刻有“临江缘山池沿钟天地之美,揽英接秀苑令有公卿之才”的对联,此联原为龙渚惠岳父、顺德咸丰探花、礼部兼工部右侍郎、大书法家李文田所书,因日久而损毁,现挂的是广东书法家关晓峰重写的。这个澄漪亭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门窗,八扇巨大的屏门一旦打开,亭外的景色尽览无遗。即使是关起门窗来,上面镶嵌的“明瓦”也可透进光线,显得古朴幽雅。这种明瓦是用贝壳磨薄制成的一种很有岭南地方特色的天然材料。这些门窗上、天花内的贝壳,都有是明朝后期一直保留到今天的古物,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可算得上是清晖园内最有发言权的历史见证人。

绕着荷花池走了一大圈,我们从这一扇小门转过去,就可发现这里面别有洞天,已是清晖园的“读云轩”景区了。大家请回身看看刚才走过的小门,这可是清晖园现今保存最古老的门口,建于清代嘉庆年间,门额上面“清晖园”三字是按李兆洛的真迹托版。大家觉得这几个字与正门口的题字在书法方面是不是如出一辙呢?站在这个小天井里,左边墙上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灰塑,名为《白木棉九如图》,画面上九尾大金鱼活灵活现,左上角数杂白木棉含苞待放。据长者回忆,清晖园古时有三大宝:大金鱼、白木棉、百寿图。遗憾的是,时过境迁,现今只存百寿图了。因此重修清晖园时特别制作了这幅灰塑,以为纪念。

再看面前这个种上了夹墙竹的椭圆形的漏窗,竹影斑斑中可以看到墙外的池塘、对岸的回廊,配合了池塘对面一副康有为真迹托版的对联,上书“风静带兰气,日长娱竹阴”。这副对联正好点出了清晖园景色的自然之趣。小天井左右两边的回廊把读云轩盘绕在绿池之畔。就这一个小天井,各位就可以看出园主造园时巧妙的心思了。

步上台阶,沿走廊可看到不少名人的题字。先看看走廊边凉亭上有一副黎简手迹的对联:“白菡萏开含露重,红蜻蜓去带香飞”。黎简字二樵,是顺德陈村人,清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一生不羡功名,人称“狂简”。凉亭旁边,还有珠江三角洲难得一见的奇树“情人伞”。

在前面的游廊尽处,穿过一个石圆门,就可以进入读云轩的主体建筑内部了,这是清代岭南豪宅的客厅,体现了当时龙家豪宅的气派。瓦面构造层层叠叠,融合了中国亭台楼阁“明标暗拱”的特点,每逢下雨时节,雨打瓦面,雨声清脆,恍如奏乐。读云轩分前厅、中厅、后厅三部分,各以廊庑相连。各厅四樘镂花落地扇门打开,三厅成为一体,高大宽敞,自然光线充足;如果关起门来,各厅可作单独的会客之用。中厅两边天井,起到通风透气以及采光的作用,各厅之间的连廊,设有漏窗,隐约可见窗外的绿树、湖光山色。客厅内摆设了酸枝古老家私,古雅的门窗、屏门、门帘上,全是以花、鸟、虫、鱼、果为题材的潮州木雕。例如,后厅有三道木雕饰罩,图案繁丽,是鲜明的晚清风格,中间雕刻的是芭蕉树,芭蕉叶大,大叶谐音“大业”。旁边两幅雕刻是葡萄,葡萄仔多,寓意多仔多福。寄喻了园主对家族繁衍广大、子孙昌盛的期望。

从客厅出来,大家请跟我从左边的回廊走过来。正所谓“读者品也,石乃云根”,来到读云轩当然是要好好欣赏品味这里的石趣了。读云轩景区中满布形状各异的石头,或突起于跨塘花墙的洞窗脚旁,或吻嵌于围池砖基中间,或兀现于砖砌花台之上,处处是石,各呈其趣。其中有产自安徽灵壁市的“灵壁石”,这种石坚硬如钢,色泽丰富,形态怪异;还有产自山东沂蒙的“龟纹石”,广东英德的英石和广西的钟乳石,每块石头均有相当丰富的欣赏价值。

回廊尽处的一间门厅,就是读云轩的入口,且看横批“读云”二字,对联上写着:“过桥分野色,移云动云根”。古语说,石头是云的根,意思是山间云霭都是从山石上袅袅升起的,这大概就是读云轩名字的来由了吧。

走出读云轩,景色突然变得壮阔,眼前高耸的石山就是“凤来峰”。凤来峰是以古代经典的“风云际汇”石山构图,以宋代被列为贡品的山东花石岗石砌成,共用了近三千吨石,全高12.8米,是广东省内最大、最高的花石岗石山。石山上有小径,一棵古榕穿山破石而长,还有人工瀑布,凌空飞泻而下,全景达到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气势不凡,虽由人造宛如天开的境界。峰下水池几块“汀步”踏石,引导游人进入山洞,考究细水长流的古井。瀑布下的那个长形大湖被石桥和波形花墙隔开,读云轩的一边水平如镜,凤来峰的一边水花四溅,流波不倦,一湖之上竟有动静两种景观呀!在这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登上凤来峰,俯览清晖园的全景;其它朋友也可以在水边的走廊上休息,品味周围的灰塑。例如,观瀑亭墙上有两幅灰塑,靠门口的是以李白名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为意境的观瀑图;另一面灰塑题为“秦时明月,汉国山河,高山流水,琴瑟长鸣。”图中“竹林七贤”中的嵇康手挥五弦,正弹奏《广陵散》,琴间慷慨激昂,寄托怀古之思,而旁边的刘伶持酒聆听,若有所悟。两幅灰塑都十分神似,值得细味。

正所谓曲径通幽,现在请大家跟我走一小段曲折清幽的小径,从凤来峰下转到另一个精巧的景区——沐英涧去吧。从这个小门出来,让我们沿着这一面扇形花墙,走过那石拱桥去。花墙上的几扇大窗,每扇都用铁花、金箔、陶瓷巧妙地装饰,是设计者为清晖园专门构思的,每个扇窗从不同方位望进去都有一番景色,好似一幅幅扇画,达到步移景换的设计效果。现在,大家可有注意到左手边这个半月亭呢,这里面可是别有洞天呢。

沐英涧景区主要由游廊、小桥、花径、假山、荷塘、水榭相结合,中央的玲珑榭是整个分园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它置在八角环流的池水中央,室外混种各种名花异木。我们如果坐在这个水榭中欣赏周围的景色,无论是何时节,都可以闻到四面八方吹来花香,所以这里就题有“八表来香”的牌匾。先看室内八面全是木制装饰的玻璃窗格,窗门上有八块红片玻璃,是清晖园留下的清代玻璃制品。我们再看室外,玲珑榭的周围有四座按座落方位分别以“春、夏、秋、冬”命名的石山,座落在西面的是“秋石”,它是用黄石所造,旁边种有枫树、乌柏、桂花、紫藤等植物,渲染秋天的气息;座落在北面背阴之地的是“冬石”,石料取自江苏湖洲的太湖石,石面泛白,有雪景之意,构图选用元代袁江的“富贵玲珑石”,作一屏风状;东南面置于晨光可照之处的是“春石”以英德石所造,配以松皮石造成的石笋,周围再种上竹树和灌木,突出奏纤弱和清秀的感觉;“春石”后面是“夏石”,也是本园的主峰——凤来峰,就是刚才我们所看到那座用贡品山东花石岗石彻成的山峰。

从玲珑榭出来,步过曲折的小桥,进入沐英涧,入门上方是一套清朝乾隆年间评定的“羊城八景”玻璃制品,分别被命名为“白云晚望”、“大通烟雨”、“蒲漳谦泉”、“扶胥浴日”、“珠江夜月”、“金山古寺”、“景泰僧归”、“石门返照”,这八块彩绘蚀花金片玻璃,是一套目前仅存于世的清代旧羊城八景玻璃制品。清晖园整个新园景区,装饰门窗的彩绘玻璃都是清代套色雕刻玻璃制品,是当年岭南玻璃业的工匠利用从意大利、法国进口的套色玻璃运用我国古代独有的蚀刻、车磨、手绘工艺制成。这些玻璃制品只用于当年岭南宦官达贵、富户商贾所建的豪宅里,据说这门手艺已失传,园内装嵌在门窗上的套色彩绘玻璃,是经过十多年的苦心收集,大规模地应用在同一个庭院里,可谓“后无来者”。如果说这套“羊城八景”玻璃巧在工艺,那旁边的这套“四季玻璃”就巧在构思了。大家请看,这一排花格窗镶嵌着彩色的玻璃:从绿色的玻璃看出去,外面花草青翠欲滴,有如杨春三月;从红色的玻璃看出去,则有如烈日当天、大暑炎炎的三伏天;从黄色的玻璃看出去,园中树木竟是黄叶满枝头,一片深秋景象;至于白色的玻璃,它使园中的一切看起来都象覆盖了厚厚的一层霜雪,大家可有感到那一份隆冬的寒意呢?

步出沐英涧之际,各位朋友请不要错过脚下看似平凡的地砖呀。这里每一个分园的地砖都是用手工制成的泥砖,四个角上还刻有“清晖园制”这四个字。各位朋友,走在这些古朴的泥砖路上,你是否有一种特别的历史感呢?

从沐英涧这边的门口出去,也就是门楼的后面,是按中国古典园林“欲扬先抑”的手法设置了“暗八仙堂”,入门第一眼看到的是不太起眼的起屏风作用语的蓝色陶瓷制品,是清晖园珍藏已久的清代石湾陶瓷“八仙法器图”,是珍贵的文物,因此这个堂也就称“暗八仙堂”。大家走出屏风,可以看到那一架金漆木雕的屏障以外就是清晖园的北门了。北园门楼的建筑式样是参照原清晖园正门,再放大两倍而建。门楼上的金漆木精雕是由潮汕工匠所造,潮汕一带木雕、灰塑工艺是广东省内最有名气的。等一会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自由到门楼欣赏上面的金漆木雕,其绚丽、繁缛是典型的晚清艺术风格。

现在请大家跟我转过右边,看看这座晶莹通透的玻璃屋——“红蕖书屋”。红蕖书屋位于全园的正北部,因为通透光亮,宜于读书写画,所以以“书屋”名之。“蕖”指“芙蕖”,是莲花的别称,象征品格高洁,中国文人常以之自喻。这个书屋的特色在于不砌砖墙,廊柱间全用隔扇组成,四周镶嵌彩色玻璃,装饰成满洲窗风格,剔透明亮,用色鲜亮,予人清新脱俗之感,是突破中国传统园林色泽风格的杰作。这些玻璃品可分上下两部分进行观赏,接近天花的上半部分,以不同的色块组合成宝鼎、花瓶、水果等静物图案,类似于西方的印象派油画,宜于远观。接近裙板的下半部分,在各种单色的玻璃上以精致的线条色勒出竹石兰碟、小桥流水、喜鹊登梅等景物,类似于国画工笔,宜于近赏。

红蕖书屋的确是赋诗赏画、读书品茶的好地方。远的且不说,光是在这清晖园里,就孕育了龙家爷孙三代“一门三进士”的佳话,他们也就是生活在清晖园的龙家五代中的前三代主人公:龙应时、龙廷槐、龙元任。再说,顺德历史上文化昌盛,名人辈出,曾出过三个文状元,占广东文状元数三分之一。建县前在南宋末年曾出状元张镇孙,是一名抗元英雄,顺德定县后曾先后出过两个文状元一个武状元,他们分别是明代文状元黄士俊、武状元朱可贞,清代文状元梁耀枢;此外,顺德还出了文探花李文田,武探花胡经伦,以及“画怪”苏仁山、“诗书画三绝”黎简(号二樵)等等。我们前面也介绍过,黄士俊是清晖园第一位主人,李文田是龙家第五代主人龙渚惠的岳父。历代主人家的才气使清晖园成为当时名人舞文弄墨的聚会场所,这些人也为清晖园留下了丰富的字画艺术精品。

书屋前边一池碧水,遍植红莲,更与书屋的名号相应。水畔以苏州沧浪亭石法,用黄石和本地的龙江石堆砌出五百罗汉群石,石间遍种野芋头、野蕨、水葵、千日红、龟背竹、美人蕉、石榴等植物,禅意与野趣共冶一炉。

走下书屋,来到已有一百年树龄的芒果树下的凉亭。这里除了可在夏天凭栏欣赏满塘荷花,也可以欣赏亭上壁画的唐宋故事。一幅是“解语之花”,根据古书记载,唐王玄宗在太液池赏花时,指着身边的杨贵妃对左右宫女说:“怎么样?池里的莲花再美也比不上这朵‘解语之花’”,后来人们就以“解语之花”来形容美女。另一幅是“放鹤亭记”,此画根据名篇《放鹤亭记》而作,画中人物是苏轼和隐士张天骥,两人正对酒论国事。前面有一座小桥取名为“虎溪桥”,当年慧远和尚“影不出山,迹不入俗”,且驯有一神虎,一日陶渊明和道士陆修静来寺,三人相谈甚欢,道别时还一路畅谈义理,意犹未尽,不知不觉过了虎溪桥,才过溪几步,庙后山神虎大吼,三人恍然大悟,于是相视仰天长笑,小溪边六角亭上的两幅灰塑就是描述了这个故事。“虎溪三笑”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永恒的题材之一,如宋代人石恪作有《三笑图》,苏轼有《三笑图书后》,黄庭坚《三笑图赞》,当代最重要的山水画大师傅抱石亦作有三款不同的“三笑”图轴。就在“虎溪桥”不远处,可以看到一棵形状奇特的龙眼树。它的主干只剩下一层树皮,被称为“树皮龙眼”,是一棵已超过220xx年历史的古龙眼树。不过它上面的枝叶却茂盛苍碧,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而且每年都开花结果。各位朋友,大家还记得我前面介绍过的,在狮山之后和碧溪草堂畔的两棵古龙眼树呢?加上这一棵“树皮龙眼”,它们就是清晖园中最有特色最有灵气的三棵古龙眼树了。

各位朋友,现在我准备带大家去看一下全园最高的建筑,请跟我沿走廊过去吧。前面的是一个兰台,拾级而上,是一座以风化石(火山爆发后形成石块)所造的吸水石山,石山的叠法取自古山水画之“披麻皱”,以适合吸水石的机理特性,石头长时间吸水后,容易长出青苔,整座石山都变绿,故有“绿云”的别称。

转过“绿云”背后,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小花园内,每一株植物都以泥砖围上,仿似一盆盆的盆景。现在请大家抬头看一下,这就是园内最高的建筑物“留芬阁”。据说当年园主状元黄士俊于明代历任礼部、户部尚书。后明覆灭,黄士俊将旧的奏章和著作全部烧毁,蛰居楼上,不下地面,以示尽忠明室,不踏清朝土地。这种建筑物很适合广东地气潮湿的特点,但在古代只有富户人家才有能力兴建。留芬阁分三层,首层窗上镶有至今仅存于世的六块清代“八仙图”余下的蓝片玻璃,具有很高的文物收藏价值。

“留芬阁”旁边几间较低矮的建筑物是“云集小筑”,我们就从这边继续游览。廊道尽头的水池中是英石山“九狮图”,形态逼真生动,石山穿越游廊,形成了造假山的一种新风格。在“九狮图”石山的游廊旁边墙上,灰塑着一幅《苏武牧羊》大壁画,这是清晖园上百年的古物。画面上苏武手执节杖牧着群羊,须发皆白,东望长安,思乡之情跃然壁上。

到这里,我还要带大家再看一下我们清晖园里的又一个园中园——竹苑,里面的建筑小巧而精美,还保存了许多清代的艺术品及题辞。转入竹苑小径,门口塑有“风过有声皆竹韵,月明无处不花香”的对联,过洞门回望,门上方塑有“紫苑”二字,两旁装饰着灰塑绿色芭蕉叶,叶上刻有“时泛花香溢,日高叶影重”对联。苑内遍种花竹,恰当地道出苑内清静幽雅的景色。通道的尽头左面是“笔生花馆”,馆的命名是出自李白梦笔生花的典故,寓学业有成,文才出众之意。龙家重视后代的教育,龙家子弟也参透“真砚斋”求实之意,谨守“惜阴书屋”的勤奋之旨,于是达到“笔生花馆”才华高超之境。右面筑有狭长的大型壁山,山中有一小洞,只容一人通过,故名“斗洞”,古人亦曾以“既有狮山,有斗洞”来解释“斗洞”的来由。这一石景设置的非常巧妙,既分隔了空间,又能遮阳避光,实在是不可缺少。

穿过斗洞,有两座建筑,左边的是“小蓬瀛”,蓬瀛为蓬莱、瀛洲的合称,是传说中海上的仙岛名,寄寓园主人清高脱俗的心迹,该牌匾出处乾隆年间的肇庆人、著名诗人、书法家宋湘手笔。“小蓬瀛”厅堂装饰着一幅大型彩绘木雕作品《百寿桃》,上刻仙桃一株,枝繁叶茂,硕大的“仙桃”透出熟透的红晕,衬出满堂喜气,是一幅民间色彩很浓的佳作。画面中的桃子有一百个,但其中有一个做得非常隐蔽,粗略数来便只有九十九个。因为“百”是个满数,民间讲究“寿”不能满,所谓“人生不满百”,寿满便是寿尽,阎王听了要来索命。又因“藏”与“长”谐音,桃子又是寿命的象征,“藏寿”也就暗示了“长寿”,再加上九十九又切合了长长久久之意,因此,“蟠桃树上有九十九只仙桃”的说法自然深得人心,并长久流传下来。右边是“归寄庐”,庐匾为李文田所题,意为“辞官归里,寄迹庭院”,纪念龙廷槐当年建园的来由。小蓬瀛旁边有一木楼,是两层的仿古砖木结构楼房,装修精致华丽,古色古香,镶嵌着图案华美的木格彩色玻璃的窗户。这里曾用作主人的卧房。

从木楼向前走上几步台阶,大家是否感到这里的景色似曾相识呢?这里就是我们刚进大门时见到“八角壁裂池”。也就是说,到这里,我们已经在清晖园内游了一遍了。各位游客,我给大家作讲解也就到这里结束了,如果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或意见现在就可以向我提出。我希望清晖园能够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同时也希望各位以后再来清晖园游览。

谢谢大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