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矿井地质报告范文范本(优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4:44:36 页码:12
2023年矿井地质报告范文范本(优质16篇)
2023-11-18 04:44:36    小编:ZTFB

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常常需要撰写报告来向他人传达信息和观点。细化报告的结构,包括标题、摘要、目录、正文、附录等部分,使报告呈现具有层次感的结构。通过对这些范文的学习,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报告写作能力。

矿井地质报告范文范本篇一

井田位于紫会向斜东翼南部,出露地层由东向西,由老到新有二叠系下统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地表大部分被第四系覆盖。基本构造形态为一走向北北东、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一般8~10·,局部达15·以上,未见落差5m以上的断层。

第二节含水层与隔水层分布。

一、主要含水层。

井田内的含水层,根据邻区资料,沿用其划分方法,由老到新分数如下:

1、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组。

井田内松散岩层主要是第四系地层,分布于山顶、山坡、沟谷中,不整合于各时代底层之上。分布于山坡、山顶的中更新统离石黄土和上更新统马兰黄土,细颗粒,补给条件差,一般含水微弱。位于由间沟谷及七里河、王家河、后窑峪河等河沟沿岸的第四系冲积层,含水层性以卵、砾石和沙层为主,冲积层厚0~25m。基底一般为砂、泥岩,补给条件优越,地下水水量丰富。井田外的左权电厂、化肥厂及庄则村的供水井成井时均自流。化肥厂2号井单位涌水量2.2l/s.m,电厂2号井自流量30.8m3/h,型,矿化度小于1g/l。

矿井地质报告范文范本篇二

一、介绍矿井地质的背景和意义(200字)。

矿井地质是矿山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矿井地质工作主要涉及矿床的勘探、开采设计、生产管理等一系列工作,为保证矿山的稳定生产和资源的有效利用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在矿井地质工作中,我积累了许多经验和体会,深刻认识到地质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在矿井地质勘探工作中,我发现了许多问题。首先,对于某些深层矿床的勘探,需要进行岩心钻探等一系列复杂的工作,需要耐心和细心。其次,地质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对于勘探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勘探的准确性和效率与地质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息息相关。因此,在勘探工作中,我对勘探工作的耐心和严谨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三、矿井地质设计与管理的经验(300字)。

在矿井地质设计与管理方面,我深刻认识到矿山的规划和设计对于生产的重要性。合理的设计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矿山的产出和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对于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山,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地理、水文等多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以制定出更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此外,矿井地质的管理也是矿山生产的重要环节,合理利用地质信息系统和勘探数据,加强地质监测和预警,可以及时发现地质灾害隐患,保证矿山的安全生产。

四、矿井地质管理中的挑战与思考(200字)。

在矿井地质管理中,我也遇到了许多挑战。首先,地质条件的复杂和多变性使得预测与控制难度增加。而且,有些地质灾害并不易于预测和控制,给矿山的安全生产带来了一定的风险。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科学精确的地质测量与预测方法,同时还需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另外,矿井地质工作还需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作与交流,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共同解决地质问题。

五、结语(200字)。

矿井地质工作是矿山开发的重要环节,它在保证矿山安全生产和资源利用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我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通过矿井地质工作,我进一步增强了安全意识与责任感,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也发现,在矿井地质工作中,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更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以确保矿山的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我相信,通过不断努力和改进,我能在矿井地质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矿井地质报告范文范本篇三

摘要:一直以来,水文地质问题就是岩土工程勘察的重点。水文地质勘查要求一定要因地制宜,也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用相应的方案来进行勘察,进而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对水文地质的勘察要求、水文地质的评价内容以及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关键词: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勘察。

1.水文地质的勘察要求。

根据工程具体要求,搜集相关资料和水文地质勘察情况,将所属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查明清楚,这是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必须进行的重要内容。(1)自然地理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包括一切与自然地理相关的内容,如气象水文特征和地形地貌等,其中气象水文特征就是指是属于亚热带还是热带、季风气候与否的地域;地形地貌就是指工程所属地域的特征,如水系、平高原、地形、地貌等。(2)地质环境。地质环境就是在地质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地壳,其包括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构造特征、地层岩性、基层构造、新构造、第三系厚度的控制等内容。(3)地下水位情况。低下水位情况主要包括对近些年地下水位的最高点及相应的变化、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及对地下水位的影响等。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岩土工程的影响巨大,是工程勘察的重点内容。(4)各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埋藏条件、地下水类型、流向、水位及其变化幅度;主要含水层的分布、厚度及埋深;通过现场试验测定地层渗透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等;场地地质条件下对地下水赋存和渗流状态的影响、判定地下水水质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

从实践中可以看出,因地下水造成基础下沉和建筑物开裂的质量事故已经不止一两起,从这些事故中可以看出,在以往的工程勘察报告中,对于结合基础设计和施工需要评价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作用和危害是比较缺少的,因此,基于这些教训,在今后的工程勘察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水文地质的评价:(1)应重点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作用和影响,预测可能产生的岩土工程危害,提出防治措施。(2)工程勘察中还应密切结合建筑物地基基础类型的需要,查明有关水文地质问题,提供选型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3)不仅要查明地下水的天然状态和天然条件下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分析预测在人为工程活动中地下水的变化情况,及对岩土体和建筑物的反作用。(4)应从工程角度,按地下水对工程的作用与影响,提出不同条件下应当着重评价的地质问题。

3.1明确基本要求。

首先,将相关的水文地质条件查明。水文地质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区域性气候资料,如水文的变化情况、历史水位等;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及渗流参数等。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使地下水在含水层中经常处在不断运动中,并且使地下水的水质和水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此可见,查明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是非常重要的.。(2)主要含水层的分布、厚度及埋深,各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埋藏条件、地下水类型、流向、水位及其变化幅度;水文地质的这些条件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通过现场试验测定地层渗透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3)场地地质条件下对地下水赋存和渗流状态的影响。(4)是否存在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及其可能的污染程度。总而言之,这些都是地下水赋予的基本条件,因此,必须对区域地质结构、地貌、水文等进行调查,进而为水文地质勘查打下良好的基础条件。其次,水文地质问题评价内容。将地下水在天然状态及天然条件下的影响查明清楚,对人为工程活动中地下水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和预测,及时发现岩土体和建筑物存在的问题。按地下水对工程的作用与影响,提出在不同条件下应当重点评价的地质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如对埋藏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建筑物基础中水对混凝土及混凝土内钢筋的腐蚀性;对选用软质岩石、强风化岩、残积土、膨胀土等岩土体作为基础持力层的建筑场地,应着重评价地下水活动对上述岩土体可能产生的软化、崩解、胀缩等作用;在地基基础压缩层范围内存在松散、饱和的粉细砂、粉土时,应预测产生潜蚀、流砂、管涌的可能性。密切结合建筑物地基基础类型和施工需要,查明有关水文地质问题,提供所需的水文地质参数。

3.2重视水文地质参数测定。

首先,地下水水位的测定,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凡遇含水地层时,均应测定地下水位。其中静止水位的量测应有一定的稳定时间,其稳定时间按含水层的渗透性确定,需要时宜在勘察结束后统一测静止水位;当采用泥浆钻进时,测水位前应将测水管打入含水层中20cm或洗孔后量测;对多层含水层的水位量测,必要时应采取止水措施与其他含水层隔开。其次,测定地下水流向可用几何法,并同时量测各孔内水位,确定地下水的流向。地下水流速的测定可采用批示剂法或充电法。再次,在调查现场为获取各种水文地质参数和解决某些水文地质问题而进行的各种类型的水文地质试验工作。如抽水试验等,抽水试验是最主要的一种水文地质试验。抽水试验的具体方法的选择主要是根据渗透系数的应用范围来进行;抽水试验宜三次降深,接近工程设计所需的地下水位降深的标高应为最大降深;水位量测应采用同一方法和仪器;当涌水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并且动水位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也在一定范围内波动,都没有出现过大的升降,此时可断定其稳定。最后,压水试验也是水文地质勘查中的一个重要试验。压水试验与工程地质测绘和钻探资料结合起来,根据工程实际要求,将试验孔位确定下来,试验段按照岩层的渗透特性来进行划分,按照实际需要对试验的起始压力、最大压力和压力基数进行确定,并将压力与压力入水量的关系曲线及时绘制出来,将试段的透水率计算出来,进而确定p-q曲线类型。

参考文献:

[1]王春文.?对当代水文及工程地质发展新趋势的初探[j].知识经济.(01).

[2]杨建锋,万书勤.??美国水文地质调查发展历程及启示[j].资源与产业.(01).

[3]葛晓云.?流量测井技术在水文地质勘查中的应用[j].中国煤田地质.(04).

[4]王佟,蒋泽泉.?榆神府区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类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11(01).

矿井地质报告范文范本篇四

本站发布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范文,更多地质学地质实习报告范文相关信息请访问本站实习报告频道。

实地实习是很有必要的,但短暂的几天的实习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们只能到此为止,我们希望学校学院能够尽量提供更多的锻炼平台,真正意义上达到更好的学习目的!

一、实习目的。

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了解地质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地质学的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和掌握地表形态及其发生、发展、结构和分布规律。重点掌握实习区域的地层、岩石、矿产,地质构造(褶皱和断裂)和古生物的主要类型、分布及其演化规律,及野外地质调查基本方法等,并综合研究和掌握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性,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每位大学生首先最主要的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然而光从理论上认识只能让大学生纸上谈兵,因而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同时,这也是给我们一个找出自身知识的不足与缺陷的实践机会。

二、实习地区概况。

主要实习地点是古武当山,京娘湖,莲花洞。

三、实习内容。

(一)5月9号实习前准备。

在课堂上我们已经学习了地质地貌学这门课程,对地质地貌的一些基本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马上就要去野外实习了,我们都很兴奋,都在为实习做准备。首先我们上网查了实习地的概况(地理位置,地质地貌)大概了解到:约在距今19亿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显著的地壳运动,叫“吕梁运动”,使中元古界与下元古界呈角度不整和接触,吕梁运动以后,相对稳定地层的范围不断扩大,地形高低起伏,比较复杂。有些地层在久经腐蚀以后,开始下沉,形成地质一次大规模的海浸,无脊椎动物和菌藻类植物开始出现,一直到距今大约8亿年的寒武纪时代,京娘湖地区还一直沉浸在一片汪洋大海中。到距今大约两亿五千万年的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称为“燕山运动”。由于地壳断层,大部分海水向东消退,京娘湖地区仍处于大海的边沿,汹涌的海涛冲刷岩石,形成千姿百态的沟壑深谷,到了距今大约6500万年的时候,地壳又发生了一次大运动,叫“喜马拉雅”运动,西部地壳相对隆起,东部地壳相对下沉,海水向东消退,整个太行山脉的雄姿也由于海水的消退展现出来,这里形成了北台、太行、唐县三层夷平面,培养了京娘湖、古武当山、七步沟、武西岳的石英砂岩峡谷峰林景区。古武当山岩石主要为砂岩,大部分属于三大岩石中的沉积岩,还有少量的变质岩。

(二)5月10号古武当山实习。

上午坐车到达古武当山,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沿山路向上爬,观察当地的地质组成,地质构造。

老师给我们介绍到古武当山地区的岩石主要为砂岩,大部分属于三大岩石中的沉积岩,还有少量的变质岩。砂岩是由石英颗粒(沙子)形成,结构稳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红色,主要含硅、钙、黏土和氧化铁。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决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变质岩是指受到地球内部力量(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等)改造而成的新型岩石。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如普通石灰石由于重结晶变成大理石。

1.岩层的节理。

它是断裂构造的一类,指岩石裂开而裂面两侧无明显相对位移者(与有明显位移的断层相对)。节理是很常见的一种构造地质现象,就是我们在岩石露头上所见的裂缝,或称岩石的裂缝。这是由于岩石受力而出现的裂隙,但裂开面的两侧没有发生明显的(眼睛能看清楚的)位移,地质学上将这类裂缝称为节理,在岩石露头上,到处都能见到节理以节理与岩层的产状要素的关系而划分为四种节理:

走向节理:节理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一致或大体一致。

倾向节理:节理的走向大致与岩层的走向垂直,即与岩层的倾向一致。

斜向节理:节理的走向与岩层的走向既非平行,亦非垂直,而是斜交。

顺层节理:节理面大致平行于岩层层面。

2.断层。

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称断层。

正断层:逆断层的断层面也几乎垂直,但上盘向上移动,而下盘向下移动,这种类型的断层是由于板块挤压形成的。冲断层与逆断层的移动方式相同,但断层带几乎是水平的。在这类同样是由挤压形成的断层中,上盘的岩石实际被向上推移至下盘的顶部,这是在聚合板块边界中产生的断层类型。

逆断层:在平移断层中,岩石块沿相反的水平方向移动。正如转换板块边界中所述,地壳块相互滑动时形成这些断层。

平移断层:在所有类型的断层中,不同的岩石块紧密地相互挤压,在移动过程中形成很大摩擦力。如果这种摩擦足够大,这两块岩石将咬合,因为摩擦力使它们无法相互滑动。在这种情况下,来自板块的力量继续推动岩石,从而增大施加在断层上的压力。

3.尖灭。

“尖灭”指具有一定体积的物体其逐渐缩小直至消失的现象。地层的尖灭指的是沉积层向着沉积盆地边缘,其厚度逐渐变薄直至没有沉积。超覆是海侵时随着沉积范围的扩大,上覆岩层的沉积范围大于下伏岩层的现象。

4.褶皱构造。

褶皱构造是岩层因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而变形,形成的一系列连续弯曲。岩层的连续完整性未遭到破坏,是岩石塑性变形的表现。它在层状岩层中表现的最为明显;是地壳上最常见的一种地质构造形式。褶皱是最重要的构造现象,因而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5月11号京娘湖实习。

今天我来到京娘湖,将对波痕、泥裂进行观察,对河谷形态、河谷的发育形成进行认识性的学习。

1.波痕。

波痕是浅海、河湖的一种小型地形特征,由尖波峰、圆波谷,坡度对称组成连绵波浪状。沉积环境分析的重要标志,是典型的沉积构造之一。非粘性的物质(陆源砂、碳酸盐砂)在波浪、水流或风的作用下,在其表面形成的波状起伏的痕迹,如沙漠中的沙丘、海滩的沙坡等。一个波痕由一个波脊和一个波谷组成,同一种波痕一般成组出现。通常按波痕形成的动力将波痕分为水流波痕、波浪波痕、干涉波痕和风成波痕等;然后再根据其大小,形态或对称性作进一步的划分。出现于岩层的顶面.并可在上覆岩层的底面上留下印痕.因此可以利用波痕来决定岩层的顶面和底面。

2.泥裂。

泥裂又称干裂、龟裂纹,是指泥质沉积物或灰泥沉积物,暴露干涸、收缩而产生的裂隙,在层面上呈多角形或网状龟裂纹,裂隙成“v”形断面,也可呈“u”字型,可指示顶底面。裂隙被上覆层的砂质、粉砂质充填。

3.河流地质作用。

河流地质作用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四、实习感想。

通过本次野外实习,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各种岩石呈现在我们眼前,通过老师细致的讲解,我们更深一层的了解到各种岩石的性质,从外表到岩石的组成及结构。地质学确实有着它自己的魅力,在我们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肯定会用到很多地质知识,这是我们的基础。总的来说,本次实习不轻松,首先,短时间接触到这么多的岩石,想要了解透彻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查阅资料。其次,本次实习对我们的体力也是一个小的考验,但作为土木工程的学生,本次实习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在学校学习之余多参加这些室外实习有助于我们从感性上了解土木工程地质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我们对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刻!

矿井地质报告范文范本篇五

矿井地质是矿产资源勘探与开采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矿井的安全运营以及高效开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进行矿井地质工作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矿井地质对于矿业行业的重要性,以及在实践中得出一些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第二段:地质勘探是矿井开采的基础。

地质勘探是为了获取有关矿产资源存在位置、规模、品位以及地质构造特征等信息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地质勘探的深度和精确度直接影响到后续矿井开采的效果。在我的实践中,我发现地质勘探前期的工作十分重要。只有通过大量的勘探工作,了解到矿产资源的储量、分布和质量等参数后,才能有效地规划矿井的开采方案,提高开采效率,降低开采成本。

第三段:矿井地质的风险和预测。

矿井地质中存在一系列的地质风险,例如地下水涌出、地质构造断裂、煤层赋存的非均质性等。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预测矿井地质风险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充分的地质预测工作,可以提前预判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和应对。矿井地质风险的预测需要充分理解地质构造、岩性和岩性特征,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预测和预警。

第四段:矿井地质的环境保护意识。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矿井地质工作中的环境保护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在实践中,我深刻感受到环境保护与矿井地质密不可分。在进行矿井开采时,需要充分考虑地质环境的保护,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推动矿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在矿井地质工作中,合理利用各种地质信息,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科学规划矿井的开采方式和工艺流程,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矿井地质是矿业行业的核心工作之一,它直接关系到矿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践中,我认识到矿井地质所做的工作不仅影响着矿井的安全生产和高效开采,还对矿业行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增长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矿井地质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开采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还能为国家提供丰富的矿产资源,推动矿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通过矿井地质工作的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矿井地质对于矿业行业的重要性以及在实践中得出的一些宝贵经验和体会。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化对矿井地质工作的理解和研究,为矿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矿井地质报告范文范本篇六

矿井水文地质信息系统主要是对收集的水文地质信息进行分门别类,以便在日常工作中便于检所查询以及编辑修改等。根据系统设计所需遵循的原则来定,系统结构分为五部分并采用关系型数据模型[1]。这五部分分别为:数据输入和编辑、数据检索和查询、数据分析和动态曲线绘制、数据输出以及数据维护这五大模块。

1.2.1数据输入和编辑功能。

矿井水文地质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建立一个数据库,对于信息的采集和录入则需要数据输入和编辑模块的存在,其主要功能就是将采集的`地质信息数据输入到系统数据库内并进行一定的编辑。

1.2.2数据检索和查询功能。

该功能对应系统中数据检索查询模块,数据的检索和查询功能最大限度的方便了工作中所需资料的实时补充。由于系统采用了关系型数据模型,在检索查询模块运用关系查询算法能快速准确的得到用户所要查询的内容。并且,对于查询的结果可在线浏览,也可输出打印浏览。

1.2.3数据分析和动态曲线绘制功能。

对于水文地质的信息,除了要有相应的文字描述外,还应有更加直观的动态曲线图和直方图等。这样文字与图像相结合才能使水文地质信息描述的更加直观。数据分析和动态曲线绘制模块的设计,能够根据数据库中数据的变化自动的生成图形,并且随着数据的变化图形也能够实时的变化,工作人员在查看到图形发生变化后可及时的对当时的地质变化做出准确的分析,避免出现水文地质灾害[2]。

1.2.4数据输出功能。

数据输出功能的存在能够使用户更方便的查阅所需要的数据信息,能够更好的满足用户对于生产管理标准化的需求。数据输出模块具备报表输出的功能,而且是一个动态的报表输出,即随着数据库中数据的增减,报表也会做出相应的改变。

1.2.5数据维护功能。

数据的维护其最主要的作用是对数据库的水文地质信息进行备份,系统的设计都会有不可避免的漏洞,对数据库进行备份,是一项以防万一的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

矿井水害预测系统根据其功能所需,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以及预警功能。在众多功能中,重中之重的要数数据采集模块。作为整个系统的基础,数据采集需要收集的水文监测数据包括地上和地下的信息,主站和子站的信息。矿井水害预测系统的设计,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通过水文监测对水害有一定的预防,对水害的防治能有一定的贡献,并以此来提高水文地质工作的技术水平,在生产中切实做到可靠性和安全性并行。

2.2水害预测系统的设计原则。

2.2.1完整性。

系统的开发设计要统观全局,遵循总体规划。系统的设计要具有完整性,不能是单一的点或面,而是在整体布局规划的指导下一步一步的开发。

2.2.2实用性。

水害预测系统的开发与设计是为切实的解决矿井水文监测问题而进行的,因此,系统需要有一定的实用性。而且,检验一个系统设计成功与否的指标之一即为该系统是否具有实用性。在考虑实用性的同时也要对用户的需求进行综合的分析,将用户需求合理的融入系统开发当中,使得系统能够符合用户的使用要求。

2.2.3界面设计人性化。

一款好的软件系统是要能够操作简单便捷,用户界面要友好、要人性化,使得不同层次的用户都能很快对系统上手使用而无需进行繁琐的培训。另外,除了界面的人性化设计外,整个系统应用还应舒适、快速而准确。

2.2.4设计模块化。

对系统进行模块化设计,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更加完善。系统的功能结构在模块化模式下能够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对系统做出调整。

矿井水文监测系统的实现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作为铺垫,该理论基础即为矿井水害预警方法。同时还需要有成熟的技术方法,运用计算机的可视化对水文地质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得到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性分析,然后做出相应的判断并做出图像,将监测的数据进行可视化显示,最终实现水文的监测以及水害的防治。

3结论。

综上所述,矿井水文地质信息管理与水害预测系统的应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矿井水文地质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能够将一些较为分散的数据集中起来,便于工作人员的检索和查阅,使得查阅工作不再繁重枯燥。在简化了工作过程的同时,人们可以有更多的精力用于矿井工作新技术的创造上,对于促进矿井、地质勘探工作的发展有着良好的推进作用。该系统的建立不仅为我国水文地质勘测建立了一座具有实用性与时效性的知识储备库,同时也为后继的矿井工作研究提供了相关的参考。因此,水文地质信息管理与水害预测系统的建立与应用对我国矿井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有着较为积极的作用。

矿井地质报告范文范本篇七

内容摘要:在全球经济趋向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从我国企业信息化的意义、内容及目前发展状况,深入分析现阶段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政府和企业合力,以达到加快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步伐。

信息化革命正在打破并重组现存的国际经济秩序和结构,并促使其由物质型向信息型经济转变。并且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如果没有信息化,企业的改造、重构、工业化的进程就会怠慢,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会成为大问题。从当前来讲,先行一步的企业常会成为赢家,而那些不能及时做出应对的企业,即使幸免被淘汰,也只能被挤到低增长的经营领域中分得残羹冷炙。

企业信息化包括销售、生产、服务等方面内容,而实质是企业管理的信息化,是企业将融合世界先进管理思想的信息技术进一步应用于管理,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效益。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企业的全面信息化。它包括着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和企业的外部沟通信息化。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据国家对重点企业的调查分析,我国企业普遍存在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机构不健全,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与建设成本过高,经营管理中协作不充分的问题。从总体上看,存在地区不平衡,还较多停留在表面应用层次上,没有深入到企业的运行、管理各个环节。企业信息化投资不足和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是存在的两大难题。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认识问题。

认识是第一位的,没有认识提高就不可能产生行动上的积极性,当然也就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不少人没有认识到信息系统能把企业管理得井井有条,可以为领导提出很有价值的辅助决策信息,而且在速度和准确方面比人做得更好。

高层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不够正确和充分。

有些条件较好的企业满足于眼前的状况,认为不提高信息化建设,企业照样能搞好,因此,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有些企业的高层领导在企业信息化初期,对信息技术抱较高期望,希望通过企业信息化获得较高效益,结果一旦看到投资费用增多,而效益又未见明显提高便丧失信心。高层领导不能用长远眼光来看待问题,急功近利,不利于信息化建设的继续发展。

一部分管理人员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有丰富的经验,他们往往看重自己的主观认识,抱残守缺,不愿意主动分析吸收新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管理手段,信息化对他们的地位构成巨大的威胁;积极倡导者由于传统习惯思维,继续沿用过时的管理思想或过时的管理手段,需要学习的不是简单的操作方法,而是获得分析、决策信息的管理理念;专业技术人员正由于现代技术的不断增长的复杂性变得越来越狭窄,面对在总体上缺乏协调和相互联系,系统在宏观上处于支离破碎的局面而影响了总体效益的现实,技术人员处于多种制约和局限性中不能自拔。

一方面,组织错误地将信息系统看成组织的战略目标。于是大量的时间、精力、对策花在如何使这一“目标”的大致完备,信息的投入变得越来越庞大,而组织并未获得实现公司战略要求的在保持规模和效益的前提下应对未来挑战的灵活性和快速反应能力,甚至于一些公司陷入了经营困境。

另一方面,信息系统的应用与组织的管理战略之间出现诸多不协调的发展,产生单项应用多,而缺乏整体效益。虽然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实施方面作了大量工作,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在单项应用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没有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相反地构筑了无数个“信息孤岛”,没有实现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产生的却是巨大的负效益,使组织承受高额的风险代价。

实际上,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的应用应该是用来满足管理的需要,信息技术也将提高管理水平;从技术角度看,管理要纳入信息系统的规范运作,先进的管理思想不断融入信息系统中。

中小企业信息化在实施中充满艰辛。

实施一套信息系统是一项涉及面广、周期长、风险大的系统工程。中小企业要实施信息化,同样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要引进和留住高级it人才很困难,不易具备建立企业信息系统项目组的条件,缺乏完备的项目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没有管理顾问对项目进行监理,这些都是影响项目成功的关键。

信息技术的低层次应用和不饱和应用。

企业因为某一方面的应用需要而购买一套功能无所不包的信息系统,但由于自身的使用水平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的功能还未得到利用。这种情况有时并不是因为企业的盲目购买,而可能是因为供企业挑选的余地不大,或是企业出于前瞻性考虑。问题则在于任何那些未被使用的功能都处于快速贬值状态或已经成为沉没成本。

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管理重组落后。

信息化建设的实质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而进行的更高层次上的管理重组,我国大多数企业投入较多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更多的是注重设备上的投资和技术上的更新,而忽视了与此相应的管理模式方式上的转变,因而,并未取得投资回报,甚至出现负效益,这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

信息资源基础不能适应建设需要。

有的企业信息资源基础不统一、不一致。信息采集渠道较单一,缺少灵活性,使得信息来源不够全面,传输渠道不够畅通,更难以对采集的信息加工处理,使得资源潜力无法充分发挥。

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实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的发展进程中,信息技术一方面减少企业的劳动力和管理等成本,为小企业与大企业开展竞争创造了环境和条件,另一方面也加强了企业的技术和资本成本特征,使信息技术成为企业竞争的新的壁垒。

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信息化应用应纳入整个组织的战略范畴,将管理学的研究方法、理论及其成果应用于信息系统,结合组织管理文化及思维方式,在组织管理信息化的应用中,从组织的战略管理、组织管理和资源应用方面来推进信息化的实施。

其中,经济、管理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人才是企业信息化的关键。当前以及长远的任务是普及企业信息化意识,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培育企业信息人才。

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企业自身的努力。政府是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助能器”,企业则是加速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动力源,只有二者合力才能更快、更好地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积极营造企业信息化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发达国家经验证明:政府的支持、鼓励和引导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至关重要。政府对信息化建设环境的改进和完善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以及制定法律法规等,从而为企业信息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并提供长期的优质服务。

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是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前提。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各种信息传输网络建设、信息传输设备研制、信息技术开发等设施建设。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建设一个宽带、高速、大容量、高水平的国家信息主干网,逐步消除部门间、地区间的网络分割壁垒、资源垄断和体制性障碍。

加强和完善安全认证体系。

解决网上购物、交易和结算中的安全问题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开展电子商务的关键。制定和完善安全认证体系,以确保网上交易合同的有效性,防止系统故障、计算机病毒和“黑客”攻击,确保交易内容、交易双方账号及密码的安全。

建立网上协同作业体系。

网上协同作业体系建设的快慢直接影响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因此为保证电子商务的效率和效能充分发挥,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协调统一,应加快建立网上银行、网上税务、网上商检、网上认证、网上运输体系、配送系统等电子商务配套体系,实现物流现代化。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完备的法律法规是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运行的保证。政府应制定和颁布的内容包括:电子合同的有效性、有效的电子文件的规范、电子签名的合法性和其他身份辨认程序、知识产权的保护、商标权、企业和个人隐私的保护等法律法规,以保证电子交易双方能按照共同的规则进行交易。

切实建设企业内部良好的信息化运作机制。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企业应当花大力气,针对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来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

提高认识,加强一把手工程。

企业领导者应先充分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对管理模式、组织结构、思维方式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创新和变革。经验和实践表明:领导的主持和参与是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是企业信息化起步与成功的关键。

做好并建立企业信息化决策管理机构。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连续不断改进的过程,因此应建立一个由管理专家、规划专家、系统分析员、运筹专家、计算机专家等成员组成的决策管理机构。在项目决策时,由该机构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详细的调研、论证,分析需求,明确目标,细心听取多方意见,从而增加决策透明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做好信息化建设准备工作,落实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

80%的企业认为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企业信息化的首要因素,并且企业信息化是一项投资很大的综合性工程,因此,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时,必须对其进行包括技术、经济、财务等诸多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做出详细的投资预算,设立企业信息化建设基金,实施多渠道、全方位的融资,使资金落实到位,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信息化的顺利实施。

建立一支自己的高素质的信息技术队伍。

人才是关键,企业信息化需要一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知识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队伍,这就要求企业通过加强人才培训,技术交流与合作等方式来造就一大批精通专业知识,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专门人才,来推动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

扎实认真做好信息资源的基础管理工作。

企业信息化的实施需要足够的基础支持,企业就必须强化基础管理工作,包括财务管理、仓库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计量管理等,做到数据准确、完备、客观、及时。

面对新形势,从实际出发,采用新技术和新服务。

利用asp。

应用服务公共供应商asp的兴起为中小企业加强信息化,提升自身的管理和运营等素质提供了契机,被认为是中小企业在新经济时代低成本参与竞争的最佳途径。

企业如租用asp提供的优质服务,既不需要投资基础设施,也不需要开发与维护应用软件,这样,同利用中介的专业化优势解决信息的非对称问题一样,企业结合价值链的外包,就可以大幅度削减中小企业在it方面的工资支出及升级维护费用,而把精力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快速进入市场。

发展erp。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融合了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先进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能实现企业采购、制造、销售、核算、服务等各个环节的整合,用统一的标准和科学的统筹来促进企业内部的效率的提高,有效控制和降低企业的运作成本,准确地分析和制定企业发展方向。

bpr企业业务再造。

注重知识和市场的指引作用。

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借鉴发达国家大量出现的基于共享成本与优势互补的虚拟企业、商业孵化器和战略联盟的网络组织的经验的同时,要发挥企业信息化的独特优势,以成本的相对收缩为基础形成企业无边界的扩张,而扩张的趋势应以知识和市场为指引,通过技术、知识或组织的变革,有效处理市场信息和充分利用市场知识,从而不断创新强化基于竞争的知识优势,最终企业的市场规模优势的体现就是国家知识优势的实现。

对于大型企业来说,成长到一定规模实现信息化是自然的需求,而对于多数的中小企业来说,他们会在解决具体难题的过程中感受到信息化给企业带来的改变,渐渐领悟到信息化可以帮助企业突破发展的瓶颈。但是无论是中小企业领导信息化意识的提高,it人才的充实,还是信息系统带来的企业效益的显露,往往需要一个过程。

因为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综合的系统工程,所以在制定企业信息化规划时,就要从实际出发,既要全面系统,又要有所侧重,在加速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同时,积极稳妥地引导电子商务的发展,通过对信息流、资金流和物质流的逐步整合,先建立起企业间信息交流的网络平台,再逐步建立起以行业为基础,以典型企业为示范,汇集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最终达到实施电子商务的目标。

参考资料:

1.王众托,企业信息化与管理变革[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8。

2.游文丽,对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的思考[j],商业研究,(3)。

3.申林,走出信息化的陷阱[j],企业研究,2003(1)。

矿井地质报告范文范本篇八

这一功能主要是分析各个观测孔不同时间段观测水位的变化趋势、各个矿区的突水点的变化趋势、各个矿区的具体涌水量的变化趋势、各个矿井的历年的降雨量的变化趋势等,并绘制相关的曲线图、直方图等图件。

数据输出是数据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据处理的最后过程。此系统在数据输出部分包括两部分内容,即备份数据库数据和输出成word表格。当前面对矿井生产管理标准化的要求,为了实现对矿井水文地质资料的有效管理,设置水文地质资料的输出功能,用户就能够按照自身的具体需要,对使整个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进行相应的输出。

对水文资料进行维护主要是对数据资料进行备份,这样如果原始数据有所损坏和丢失的时候,还有备份的资料可以运用。

2矿井水害预测系统的总体设计和功能分析。

矿井水害预测系统的总体的目的在于,利用水害预测进行水害的防治,加强水文地质的`技术工作管理,确保生产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这个系统主要是采用gis的技术来设计,并选用的是microsoftsqlserver的数据库平台进行管理。gis的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统一管理空间以及时间属性,并实现信息共享、异构数据可以实现互访。

2.1gis的基本功能。

2.1.1对地图进行的操作gis的这一功能是用来操作相关的空间数据,其内容有以下几点,放大和缩小地图,设置不同地理要素的颜色、线型、填充、符号,显示全图等。

2.1.2对地图进行编辑地图编辑技术设计,主要是输入图名、图廓、图例以及点状符号、线状符号和面状符号,可以用文本作为输入的标记,还能对图形进行修改、删除、复制、剪切、粘贴、地物旋转,为编辑数据提供了方便。

2.1.3数据的导入和导出由于地质信息十分复杂、多态,在采集空间数据时,无法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工作,通常会出现工作效率不高的现象。因此,需要提高空间数据采集的有效性,尤其是对于数据格式不同的空间信息来说,如何高效的利用就显得十分的重要。数据库的设计者在一开始就对这方面的问题有相当的了解,而且在设计时非常注重对空间西你想进行整合与协调,使系统能够导入常用的那些空间数据,并导出现有的数据。

在矿井生产中需要管理的水文地质信息资料比较多样,例如钻孔、观测孔以及地表水质的监测等,矿井的水文地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能够对相关信息进行相关的管理、检索和更新,这样才能更加规范地对一些矿井生产数据进行管理。

矿井地质报告范文范本篇九

对于矿井建设项目中质量管理的实施内容与要点,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以及结合对矿井建设质量管理的调研,从四个方面对质量管理在矿井建设项目中的实施要点提出几条合理化的建议,以供所需者进行参考:

2.1矿井建设项目决策的质量管理。

矿井项目的决策作为一个矿井建设项目的工程起点,对于矿井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也是从项目的决策进行的。对于项目决策的质量控制主要体现为方针、政策以及指导思想上,其项目决策指导思想决定项目开展的方式与方向。在进行实际的项目质量管理中,对于矿井建设应该把企业的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因此,在进行矿井项目决策过程中,相关的质量管理人员应该进最大可能降低投资成本,对工期进行合理安排与分解,从而使得企业达到最大的利益。

2.2矿井建设项目设计的质量管理。

项目设计作为一个项目中的施工流程与方式,项目设计与矿井质量具有直接的关系。质量控制人员在进行控制建设项目质量的过程中,应该选择符合相关标准的设计单位,并且保障设计应该满足质量安全与生产需求的标准,应该结合建设设计的实际情况,依据规范的技术与方式标准进行设计,进而确保现场与设计图纸施工的一致性。

2.3矿井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对于矿井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而言,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至关重要。对于施工过程中质量的管理与监督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施工材料质量进行管理。为了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相关管理人员应该对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管控,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允许进施工现场,并且对材料应该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码放;二是对施工工序与技术进行管理。对于矿井建设中的工序,施工人员应该在严格的管理下,进行有序的.施工,同时,应该加强对施工人员质量管理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培训,进而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此外,还应该对先进的设备与技术进行引进与借鉴,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定期训练,进而提高矿井建设工程整体的管理质量。三是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的管理。在进行矿井建设中,施工人员只有在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建设施工。矿井单位应该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宣传与教育,并制定严格的安全规范制度,要求施工人员必须严格的遵守。

2.4矿井建设项目验收的质量管理。

矿井项目建设工作完成之后,相关的质量管理人员应该按照相关的标准对矿井建设进行工序验收。一旦发现施工质量不合格应该给予及时的整改,并在相关的安全和监理部门监管下工作,要求监管部门加强对施工单位的沟通与交流,进而确保矿井建设的施工质量能够得到保障。比如:笔者所在的矿井企业在进行矿井建设过程中,严格地按照质量的管理标准进行施工建设,同时,企业坚持对矿井建设进行项目验收的质量管理,对矿井建设中的质量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进而为矿井建设项目提供了最后的质量保障,使得笔者所在矿井企业的施工建设获得了优质的工程项目,从而促进了矿井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结论。

现阶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矿井建设企业为了应对企业间激烈的竞争,应该要加强矿井建设项目中的质量管理工作,不断地提高质量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提高对工序质量的管理、确保材料管理、加强质量的监管等工作。同时,相关的矿井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人员在进行矿井建设过程中,不仅仅要做好矿井建设项目决策的质量管理、矿井建设项目设计质量管理、矿井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工序质量管理以及矿井建设项目验收的质量管理等工作,还应该加强对矿井建设项目质量管理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进而提高矿井建设质量管理水平,促进矿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矿井地质报告范文范本篇十

区内由东向西,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补给水量将呈增加的趋势。

1、2号煤层:其直接冲水层位2号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由于煤层的开采而产生的塌陷裂隙,局部可受k8砂岩裂隙含水层的影响。但该两个含水层的含水性均较弱,对矿井冲水不会产生较大威胁。

井田内2号煤层大部分处于中奥陶含水层区域水位标高以下。2号煤层最低标高为747m,与中奥陶含水层区域水位标高,相差186m左右。2号煤层底板至中奥陶顶板夜班间距为190m左右,正常情况下,一般不受影响。如因断层、陷落柱等构造沟通或使其间距缩小,可能引起中奥陶含水层进入巷道,对此应引起注意。

老窑古空区或井田内关停矿井,也是2号煤层开采时的充水因素之一。据周边煤矿资料,在开采中,古空区突然来水,且水量较大,并发生淹井事故。

2、15号煤层:其直接充水含水层为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和k2石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层。由于煤层开采产生的塌陷裂隙,视裂隙塌陷高度可受上覆其它含水层的影响。另外,15号煤层在井田内几乎全部处于中奥陶统含水层区域水位下,而煤层底板距中奥陶统顶界一般为32m,最薄处约23m。岩性为半坚硬岩石,因此,在隔水层底板薄弱处及因构造沟通时、中奥陶统石灰岩含水层对本煤组开采会构成威胁,应予以重视。

矿井地质报告范文范本篇十一

学号:

实习地点:xx公司。

实习时间:20xx年*月*日——20xx年*月*日。

第一章概况。

认识实习是专业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1、学习实习矿井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人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崇高品德,培养学生为祖国的煤炭事业而奋斗终身的精神。

2、建立学生对煤矿整体及一通三防系统的感性认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1、了解矿井地面生产及辅助系统的布局及其功能。

2、了解矿井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包括:

1)矿井地理位置、交通情况、地形特征、气候条件等;。

2)矿井煤系地层特征,主采煤层赋存情况,顶底板岩性,地质构造;。

3)矿井水文地质情况、矿井瓦斯等级、煤层自燃倾向。

3、了解矿井开拓开采概况。包括:

1)矿井开拓:井筒位置及数目、水平划分、大巷布置、采区划分;。

2)矿井开采:采区巷道布置、阶段划分、采煤方法、顶板管理方法等;。

3)巷道掘进方法及生产工艺。

庄探矿区,东部、南部均无矿井。

盘城岭井田位于左权县城北1.5km处,其间有公路相通。距井田南界约2km有阳(泉)—黎(城)公路,在井田南界1km外有太(谷)—邢(台)公路。阳(泉)—涉(县)铁路在井田以东通过。北距阳泉130km,东距邢台120km,南东距邯郸155km,西距榆社45km,区内交通较为方便。

井田位于太行山西麓,属中低山侵蚀区,基岩大片裸露,切割较强烈,沟底发育,地形复杂。地势总体趋势是东北高,西南低,最高点位于井田东北山顶,海拔1342.0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南角的王家河河床,海拔1125.0m,最大相对高差为216.90m。

本区属海河流域清漳河水系,距井田南界约1km为清漳河西源,由北西向南东流经左权县城南。在左权县南东约40km处与从北往南留的'清漳河东源流入清漳河主流。清漳河平均流量1970m3/s,井田东部有后窑峪河由北向南流过,雨季水量较大,平时水量微小,属季节性河流。其它河沟,如井田西部的七里河、王家河只在雨季才有水由北向南流入清漳河西源。

井田位于太行山区,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干旱多西北风,夏季温和多雨多东南风,秋季天高气爽。据气象局提供的资料,最高气温为35.6(1981年),最低气温—25(1984年),年平均气温7.5.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内,年降水量最多可达550~600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84.4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708.7毫米。多年平均无霜期为159天。最大冻土深度为90厘米,一般从头年10月开始,到第二年4月解冻。

本地区历史上未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据历史记载,明嘉靖、清道光年间曾发生过次有感地震,但都是邻区发生地震波及到本地区。建国后,据记载曾发生过35次地震,其中大于4级的4次,大于3级的7次,小于3级的24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gb50011—20xx《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将本地区划分为七级基本烈度带。

1954年地质部213队在昔阳—襄垣一带开展过普查找矿工作。其中包括地质填图、小窑调查以及槽探工程等。地形底图系1914年陆军测量局测绘的1:50000地形图,精度很差,地物精度误差达800~1500米。

1958年4~9月,山西煤管局地质勘探局119队在地质部213队普查找煤的基础上,进行了包括本井田在内的昔阳—左权地质普查工作。同年12月提交了普查报告。1962年经山西煤管局地质勘探局复审,定位不合格。并以决议书011号不予批准,注销储量。该项工作在井田内施工了80钻孔,因当时条件有限,没有测井资料,而且太原组15号煤层情况不明。

1960年至1961年119队利用其大跃进中施测的1:10000地形图做底图在左权县城至李阳间进行了1:10000地质填图。填图方法不明,观测成果、小窑调查等无资料查考,地质界限紊乱,加之底图降级使用,地质成果不宜采用。

1988年晋中市煤田地质勘探队在井田东南部施工了b—1钻探煤钻孔,目的在于了解4号煤层,终孔层位于山西组底部,孔深352米。

1998年4月15日至1999年8月13日晋中煤田地质勘探队对井田进行了精查,在井田内施工了6个钻孔,工程量达3136.36米。在钻探施工过程中相应完成了1:5000地质填图8km2,三维地震勘探0.35km2和精查勘探设计中所拟定的物探测井、生产矿井调查、采样测试、水文地质等工作。

20xx年4月至今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在井田内施工3个钻孔,其中地质孔2个,水文孔1个,目前正在施工中。

井田位于紫会向斜东翼南部,出露地层由东向西,由老到新有二叠系下统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地表大部分被第四系覆盖。基本构造形态为一走向北北东、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一般8~10·,局部达15·以上,未见落差5m以上的断层。

井田内的含水层,根据邻区资料,沿用其划分方法,由老到新分数如下:

井田内松散岩层主要是第四系地层,分布于山顶、山坡、沟谷中,不整合于各时代底层之上。分布于山坡、山顶的中更新统离石黄土和上更新统马兰黄土,细颗粒,补给条件差,一般含水微弱。位于由间沟谷及七里河、王家河、后窑峪河等河沟沿岸的第四系冲积层,含水层性以卵、砾石和沙层为主,冲积层厚0~25m。基底一般为砂、泥岩,补给条件优越,地下水水量丰富。井田外的左权电厂、化肥厂及庄则村的供水井成井时均自流。化肥厂2号井单位涌水量2.2l/s.m,电厂2号井自流量30.8m3/h,型,矿化度小于1g/l。

矿井地质报告范文范本篇十二

认识实习是专业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主要目的是:

1、学习实习矿井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人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崇高品德,培养学生为祖国的煤炭事业而奋斗终身的精神。

2、建立学生对煤矿整体及一通三防系统的`感性认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任务:

1、了解矿井地面生产及辅助系统的布局及其功能。

2、了解矿井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包括:

1)矿井地理位置、交通情况、地形特征、气候条件等;。

2)矿井煤系地层特征,主采煤层赋存情况,顶底板岩性,地质构造;。

3)矿井水文地质情况、矿井瓦斯等级、煤层自燃倾向。

3、了解矿井开拓开采概况。包括:

1)矿井开拓:井筒位置及数目、水平划分、大巷布置、采区划分;。

2)矿井开采:采区巷道布置、阶段划分、采煤方法、顶板管理方法等;。

3)巷道掘进方法及生产工艺。

第二节位置和交通。

庄探矿区,东部、南部均无矿井。

盘城岭井田位于左权县城北1.5km处,其间有公路相通。距井田南界约2km有阳(泉)—黎(城)公路,在井田南界1km外有太(谷)—邢(台)公路。阳(泉)—涉(县)铁路在井田以东通过。北距阳泉130km,东距邢台120km,南东距邯郸155km,西距榆社45km,区内交通较为方便。

第三节自然地理。

井田位于太行山西麓,属中低山侵蚀区,基岩大片裸露,切割较强烈,沟底发育,地形复杂。地势总体趋势是东北高,西南低,最高点位于井田东北山顶,海拔1342.0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南角的王家河河床,海拔1125.0m,最大相对高差为216.90m。

本区属海河流域清漳河水系,距井田南界约1km为清漳河西源,由北西向南东流经左权县城南。在左权县南东约40km处与从北往南留的清漳河东源流入清漳河主流。清漳河平均流量1970m3/s,井田东部有后窑峪河由北向南流过,雨季水量较大,平时水量微小,属季节性河流。其它河沟,如井田西部的七里河、王家河只在雨季才有水由北向南流入清漳河西源。

井田位于太行山区,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干旱多西北风,夏季温和多雨多东南风,秋季天高气爽。据气象局提供的资料,最高气温为35.6(1981年),最低气温—25(1984年),年平均气温7.5.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内,年降水量最多可达550~600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84.4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708.7毫米。多年平均无霜期为159天。最大冻土深度为90厘米,一般从头年10月开始,到第二年4月解冻。

本地区历史上未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据历史记载,明嘉靖、清道光年间曾发生过次有感地震,但都是邻区发生地震波及到本地区。建国后,据记载曾发生过35次地震,其中大于4级的4次,大于3级的7次,小于3级的24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将本地区划分为七级基本烈度带。

矿井地质报告范文范本篇十三

姓名:

班级:地质工程-2。

学号:

实习地点:新景公司。

20xx年12月30日。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目的和任务。

认识实习是专业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

1、学习实习矿井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人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崇高品德,培养学生为祖国的煤炭事业而奋斗终身的精神。

2、建立学生对煤矿整体及一通三防系统的感性认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任务:

1、了解矿井地面生产及辅助系统的布局及其功能。

2、了解矿井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包括:

1)矿井地理位置、交通情况、地形特征、气候条件等;。

2)矿井煤系地层特征,主采煤层赋存情况,顶底板岩性,地质构造;。

3)矿井水文地质情况、矿井瓦斯等级、煤层自燃倾向。

3、了解矿井开拓开采概况。包括:

1)矿井开拓:井筒位置及数目、水平划分、大巷布置、采区划分;。

2)矿井开采:采区巷道布置、阶段划分、采煤方法、顶板管理方法等;。

3)巷道掘进方法及生产工艺。

第二节位置和交通。

庄探矿区,东部、南部均无矿井。

盘城岭井田位于左权县城北1.5km处,其间有公路相通。距井田南界约2km有阳(泉)—黎(城)公路,在井田南界1km外有太(谷)—邢(台)公路。阳(泉)—涉(县)铁路在井田以东通过。北距阳泉130km,东距邢台120km,南东距邯郸155km,西距榆社45km,区内交通较为方便。

第三节自然地理。

井田位于太行山西麓,属中低山侵蚀区,基岩大片裸露,切割较强烈,沟底发育,地形复杂。地势总体趋势是东北高,西南低,最高点位于井田东北山顶,海拔1342.0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南角的王家河河床,海拔1125.0m,最大相对高差为216.90m。

本区属海河流域清漳河水系,距井田南界约1km为清漳河西源,由北西向南东流经左权县城南。在左权县南东约40km处与从北往南留的清漳河东源流入清漳河主流。清漳河平均流量1970m3/s,井田东部有后窑峪河由北向南流过,雨季水量较大,平时水量微小,属季节性河流。其它河沟,如井田西部的七里河、王家河只在雨季才有水由北向南流入清漳河西源。

井田位于太行山区,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干旱多西北风,夏季温和多雨多东南风,秋季天高气爽。据气象局提供的资料,为35.6(1981年),最低气温—25(1984年),年平均气温7.5.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内,年降水量最多可达550~600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84.4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708.7毫米。多年平均无霜期为159天。最大冻土深度为90厘米,一般从头年10月开始,到第二年4月解冻。

本地区历史上未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据历史记载,明嘉靖、清道光年间曾发生过次有感地震,但都是邻区发生地震波及到本地区。建国后,据记载曾发生过35次地震,其中大于4级的4次,大于3级的'7次,小于3级的24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将本地区划分为七级基本烈度带。

第二章勘查与矿井地质工作。

1954年地质部213队在昔阳—襄垣一带开展过普查找矿工作。其中包括地质填图、小窑调查以及槽探工程等。地形底图系1914年陆军测量局测绘的1:50000地形图,精度很差,地物精度误差达800~1500米。

1958年4~9月,山西煤管局地质勘探局119队在地质部213队普查找煤的基础上,进行了包括本井田在内的昔阳—左权地质普查工作。同年12月提交了普查报告。1962年经山西煤管局地质勘探局复审,定位不合格。并以决议书011号不予批准,注销储量。该项工作在井田内施工了80钻孔,因当时条件有限,没有测井资料,而且太原组15号煤层情况不明。

1960年至1961年119队利用其大跃进中施测的1:10000地形图做底图在左权县城至李阳间进行了1:10000地质填图。。填图方法不明,观测成果、小窑调查等无资料查考,地质界限紊乱,加之底图降级使用,地质成果不宜采用。

1988年晋中市煤田地质勘探队在井田东南部施工了b—1钻探煤钻孔,目的在于了解4号煤层,终孔层位于山西组底部,孔深352米。

194月15日至198月13日晋中煤田地质勘探队对井田进行了精查,在井田内施工了6个钻孔,工程量达3136.36米。在钻探施工过程中相应完成了1:5000地质填图8km2,三维地震勘探0.35km2和精查勘探设计中所拟定的物探测井、生产矿井调查、采样测试、水文地质等工作。

204月至今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在井田内施工3个钻孔,其中地质孔2个,水文孔1个,目前正在施工中。

第三章矿井地质。

第一节区域地质情况。

井田位于紫会向斜东翼南部,出露地层由东向西,由老到新有二叠系下统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地表大部分被第四系覆盖。基本构造形态为一走向北北东、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一般8~10·,局部达15·以上,未见落差5m以上的断层。

第二节含水层与隔水层分布。

一、主要含水层。

井田内的含水层,根据邻区资料,沿用其划分方法,由老到新分数如下:

1、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组。

井田内松散岩层主要是第四系地层,分布于山顶、山坡、沟谷中,不整合于各时代底层之上。分布于山坡、山顶的中更新统离石黄土和上更新统马兰黄土,细颗粒,补给条件差,一般含水微弱。位于由间沟谷及七里河、王家河、后窑峪河等河沟沿岸的第四系冲积层,含水层性以卵、砾石和沙层为主,冲积层厚0~25m。基底一般为砂、泥岩,补给条件优越,地下水水量丰富。井田外的左权电厂、化肥厂及庄则村的供水井成井时均自流。化肥厂2号井单位涌水量2.2l/s.m,电厂2号井自流量30.8m3/h,型,矿化度小于1g/l。

矿井地质报告范文范本篇十四

为中心,测绘一张250m250m的地形图,外加一份原始测量数据。下午2点半我带领三名队员领了工具,由于之前只接触过dj6经纬仪,而我们拿到的却是精度更高的dj2,在没有学习如何使用它之前,它只是一个几万块钱的高级玩具。我向来自命不凡,但光学会dj2的读数方法就花了我十几分钟,而我之后还得负责给本组队员授业解惑,第一次有感到有愧组长之位。不过还好,最终还是学会了,后来觉得那东西用起来还是挺简单的。在给一名队员授经之后,我带上油漆,和另一名队员绕所测区域走了一圈,选了9个控制点。或许是太兴奋,又或许是第一次,我们选点时把教科书所列的注意事项忘得一干二净,这为后来的测量作业造成了很多麻烦。其实控制点的选定事关重大,这一着棋走失了,将会对接下来的局势造成很利的影响。以下是导线控制点选点的基本要求,摘录如下,以此为戒!

1、相邻导线点应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2、导线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稳定处,便于保存点的标志和安置仪器;

3、导线点位应选在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测图和放样;

4、导线各边长应大致相等,应接近于平均长度;

5、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均匀,以便控制整个测区。

2、3、4点我们做得不错,1、2点就有失严谨了。在后来的测量中,这两个失误也不断被放大,最后竟然放大到不得不重测的程度。我想,通过这件事,我深刻领会到了“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这句话的含意。那天下午除了完成了导线点的普通水准测量外,并没弄出什么成果来。收工回宿舍后进行了内业计算,结果吓一跳,导线高程闭合差竟然达到了惊人的90mm.看来第二天得上个早班了。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重新测了一遍导线点的高程,结果让人满意,闭合差在容许范围之内.第一天走错了一步棋,因此今天得慎之又慎。今天的主要任务是导线点的内角测量和视距测量,这两组数据都是计算导线点坐标时不可缺少的,而且事关成败,马虎不得。我和另一同学轮流上岗,负责观测;其它同学则负责立尺和记录。对于精度要求相当高的测量工作,一旦偏之毫厘,则可能会差之千里,而观测和立尺这两个环节决定着最终测量结果的精度和正误。作为观测当事人,刚才开始时,经纬仪的对中整平着实让我费了一翻脑筋,总觉得对中和整平就像鱼和熊掌,根本没办法一起塞到胃里。后来通过各种途径的求助,学习,还有自我摸索,终于有了点眉目,再后来就是小菜一碟了。立尺这一环节也很关键,感谢上帝,给我们队赐了一名立尺之猛男,此君立尺稳如泰山,标尺在他手里就跟东海龙王的定海神(俗称金箍棒)一样——纹丝不动。而这点,恰是测量工作最需要的。就这样,我们珠联璧合,把九个导线点的内角与距离测了出来。晚上进行了内业计算,结果又吓了我一大跳,闭舍差终于在容许范围之内了。我们的角度容许闭合差是120,而我们实测闭合差不到5,基本上可以忽略,实乃幸事。但“基本上”并不能代表“完全”,有误差就得修正!晚上的任务依然是数据处理,而这点恰是我不擅长的,但队中自有数据处理之能人,我不必劳神苦思.

以前说过,在中国,许多东西都会成为考试的牺牲品,测量实习也避免不了.由于接下来的几天穿插了两门重要的考试,测量工作并不能正常的进行,但还是完成了几幢楼碎部点的测量。准备考试期间,我们抽空计算出了导线点的坐标,并展绘到图纸上,为接下来的工作做点准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矿井地质报告范文范本篇十五

认识实习是专业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主要目的是:

1、学习实习矿井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人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崇高品德,培养学生为祖国的煤炭事业而奋斗终身的精神。

2、建立学生对煤矿整体及一通三防系统的`感性认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任务:

1、了解矿井地面生产及辅助系统的布局及其功能。

2、了解矿井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包括:

1)矿井地理位置、交通情况、地形特征、气候条件等;。

2)矿井煤系地层特征,主采煤层赋存情况,顶底板岩性,地质构造;。

3)矿井水文地质情况、矿井瓦斯等级、煤层自燃倾向。

3、了解矿井开拓开采概况。包括:

1)矿井开拓:井筒位置及数目、水平划分、大巷布置、采区划分;。

2)矿井开采:采区巷道布置、阶段划分、采煤方法、顶板管理方法等;。

3)巷道掘进方法及生产工艺。

第二节位置和交通。

庄探矿区,东部、南部均无矿井。

盘城岭井田位于左权县城北1.5km处,其间有公路相通。距井田南界约2km有阳(泉)—黎(城)公路,在井田南界1km外有太(谷)—邢(台)公路。阳(泉)—涉(县)铁路在井田以东通过。北距阳泉130km,东距邢台120km,南东距邯郸155km,西距榆社45km,区内交通较为方便。

第三节自然地理。

井田位于太行山西麓,属中低山侵蚀区,基岩大片裸露,切割较强烈,沟底发育,地形复杂。地势总体趋势是东北高,西南低,最高点位于井田东北山顶,海拔1342.0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南角的王家河河床,海拔1125.0m,最大相对高差为216.90m。

本区属海河流域清漳河水系,距井田南界约1km为清漳河西源,由北西向南东流经左权县城南。在左权县南东约40km处与从北往南留的清漳河东源流入清漳河主流。清漳河平均流量1970m3/s,井田东部有后窑峪河由北向南流过,雨季水量较大,平时水量微小,属季节性河流。其它河沟,如井田西部的七里河、王家河只在雨季才有水由北向南流入清漳河西源。

井田位于太行山区,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干旱多西北风,夏季温和多雨多东南风,秋季天高气爽。据气象局提供的资料,最高气温为35.6(1981年),最低气温—25(1984年),年平均气温7.5.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内,年降水量最多可达550~600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84.4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708.7毫米。多年平均无霜期为159天。最大冻土深度为90厘米,一般从头年10月开始,到第二年4月解冻。

本地区历史上未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据历史记载,明嘉靖、清道光年间曾发生过次有感地震,但都是邻区发生地震波及到本地区。建国后,据记载曾发生过35次地震,其中大于4级的4次,大于3级的7次,小于3级的24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将本地区划分为七级基本烈度带。

矿井地质报告范文范本篇十六

在钻探队实习了一月,其中可以说是苦中有甜,累中有乐,对己的地质知识有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系统积累与考验,粗略的把握了地质钻探重要性和基本任务,钻孔的设计和结构以及钻孔的布置原则等等,己也从一个纸上谈兵的阶段稍微上前跨了一步,感谢老工人老师傅的不厌其烦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指导和教诲,钻探队领导的人关怀,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变聪明。这些知识和实习过程,足以使我受益终身了。就我在实习过程中的感想与心得汇报如下。

安全生产的法规。使我明白了什么叫“三不伤害”;同时也增强了我保护意识。通过系统的学习使我明白了安全的重要性,所以在实习期间没有发生以外的事故,做到了安全生产。

这次我们打的是水观测孔,通过己的实际操作,结合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以及老工人师傅的指导帮助。学会了判断岩层、操作机器、测量水位以及书写纪录。使己的业务水平有了一个质的提高。同时也增强了己动手操作水平。期间主要对平砂岩做了一些细致调查研究: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决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石英和长石是组成地壳最常见的成分。砂岩的颜色和沙子一样,可以是任何颜色,最常见的是棕色、黄色、红色、灰色和白色。地球上常见由砂岩相成的悬崖峭壁。有的砂岩可以抵御风化,但又容易切割,所以经常被用于做建筑材料和铺路材料。砂岩中的颗粒比较均匀坚硬,所以砂岩也被经常用来做磨削工具。砂岩由于透水性较好,表面含水层可以过滤掉污染物,比其他石材如石灰石更能抵御污染。我们这里钻探时主要遇到的困难是打平顶山砂岩,平顶山砂岩硬度高容易破碎在钻进过程中不容易钻进又容易掉块卡钻,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多注意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我们一般在野外作业,比较枯燥乏味,许多配套设施也不到位。不过在这一个月的实习中让我学会了许多以前不会的东西,也学会了在劳动中寻找快乐。同时了增强了己独立生活和判断问题的能力。我想这将会成为让我一生都收益的财富。

在这为期一月的实习生活中,我受益匪浅。短短的30多天内,我不仅向老工人师傅学习了钻探基本方法和技巧,体会到应如何跟和同事交流和相,更被队里同志们的无私敬业精神所感动。这不仅为我今后的理论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使我今后从事钻探行业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最后,更加感谢学校和队领导给了我实习学习的机会,也多谢同事们多日来无私的照顾和关心,使我开心顺利的完成在队里的实习生活。报告节如下:

第一绪言,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然地理状况附交通位置图、实习的任务、目的、要求、人员的组成及实习时间等。

第二地层。

首先简述实习地区露的地层及分布的特点,然后按地层时代老至新进行地层描述。分段描述各时代地层时应包括分布和发育概况、岩性和所含化石、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厚度等附素描图。

第三岩石。

描述各种岩体的岩石特征、产状、形态、规模、露地点、所在构造部位以及含矿情况附剖面图、素描图。

第四构造。

概述实习地区在大一级构造中的位置和总的构造特征,分别叙述实习区的褶皱和断裂。

断层:断层名称、断层性质,上盘及下盘或左右盘地层时代,断层面的产状,断层。

证据附素描图、剖面图。

阐述褶皱与断裂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第五地质发展阶段简述。

根据地层的顺序、岩性特征、接触关系、构造运动情况、岩浆活动过程等说明本区地质历史上有那些阶段。每阶段有那些事件和特征。

第六其它方面,包括外动力地质现象。

后记,说明实习后的体会、感想、意见和要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