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校外教育共建协议书范本 教育合作协议书(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3 21:49:42 页码:9
校外教育共建协议书范本 教育合作协议书(4篇)
2023-01-13 21:49:42    小编:ZT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2023年校外教育共建协议书范本一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教育部、文化部分别研究办理

提案人:

内 容: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民族在任何时代发展文化,必须重视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离开了传统文化,就丢掉了文化之魂,失去了发展的方向,也就淡化了民族特色,并将沦为外国文化的附庸。近年来,正当许多发达国家努力发展自己文化的时候,我们却忽视了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观念的淡漠,文化发展的滞后,将会带来严重后果,我们正面临着西方文化巨大冲击的考验。对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将文化建设做为战略任务,制订了一系列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加快了发展步伐。为贯彻中央精神,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推动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现就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在大、中、小学普遍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关键在教育,教育重点在广大青少年,青少年受教育的课堂主要在各级学校。为使传统文化代代传承,实现中国文化的振兴和发展,建议在大中小学普遍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将传统文化教育做为学生必修课程,列入教学大纲,纳入学校教育重要内容。通过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领悟传统文化精华,弘扬传统美德,激励传统民族精神,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人才。

二、加强教师队伍培养

传统文化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水平。由于多年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及教师队伍建设,目前教师的自身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难以承担传统文化教学任务,因此搞好传统文化课教学,必须从培训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入手。通过培养训练,形成一支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熟悉传统文化教材,熟悉教学方法,有独立教学能力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一支高学历,高水平,学者专家型的大学教师队伍。

三、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材建设

近年来,教育部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列入"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有关大学和出版部门先后编写出版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国文化历程》等书籍,有的已作为大学传统文化教材进入大学课堂,为大学传统文化课教材建设打下了基础,创造了经验。希望在此基础上,集中有经验的专家学者加强对现有教材的分析研究,尽快编写规范化的大学教材。同时,各地要结合本地域特点尽快为中小学编写好传统文化教材,并不断加工修改、提高教材质量,逐步将全国传统文化课教学引向健康发展轨道。

四、在县级以上城市建立中国传统文化园

借鉴全国各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的建设经验,利用博物馆、展览馆、公园和现有各类教育基地等场所,为广大青少年建立中国传统文化设施和活动,展示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园,使其成为学生的校外课堂和群众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公益性文化活动中心。

五、营造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舆论环境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要有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要努力拓展传统文化的舆论空间,在学校、工厂、军营、车站、机场、码头等各种公共场所,设置标语、图片、宣传画等载体,展示中国传统文化,让广大群众处处生活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时时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新闻媒体要通过设专栏、办专刊,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研讨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舆论环境;要开展以弘扬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创作演出活动,让传统文化走上艺术舞台,进入影视节目和文学作品;要进一步加强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完善法规、制度措施,强化全民保护意识,培养弘扬传统文化的社会风气和良好习惯。

2023年校外教育共建协议书范本二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教育部、文化部分别研究办理

提案人:

内 容: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民族在任何时代发展文化,必须重视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离开了传统文化,就丢掉了文化之魂,失去了发展的方向,也就淡化了民族特色,并将沦为外国文化的附庸。

近年来,正当许多发达国家努力发展自己文化的时候,我们却忽视了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观念的淡漠,文化发展的滞后,将会带来严重后果,我们正面临着西方文化巨大冲击的考验。对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将文化建设做为战略任务,制订了一系列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加快了发展步伐。为贯彻中央精神,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推动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现就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在大、中、小学普遍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关键在教育,教育重点在广大青少年,青少年受教育的课堂主要在各级学校。

为使传统文化代代传承,实现中国文化的振兴和发展,建议在大中小学普遍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将传统文化教育做为学生必修课程,列入教学大纲,纳入学校教育重要内容。通过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领悟传统文化精华,弘扬传统美德,激励传统民族精神,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人才。

二、加强教师队伍培养

传统文化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水平。由于多年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及教师队伍建设,目前教师的自身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难以承担传统文化教学任务,因此搞好传统文化课教学,必须从培训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入手。通过培养训练,形成一支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熟悉传统文化教材,熟悉教学方法,有独立教学能力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一支高学历,高水平,学者专家型的大学教师队伍。

三、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材建设

近年来,教育部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列入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有关大学和出版部门先后编写出版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国文化历程》等书籍,有的已作为大学传统文化教材进入大学课堂,为大学传统文化课教材建设打下了基础,创造了经验。希望在此基础上,集中有经验的专家学者加强对现有教材的分析研究,尽快编写规范化的大学教材。同时,各地要结合本地域特点尽快为中小学编写好传统文化教材,并不断加工修改、提高教材质量,逐步将全国传统文化课教学引向健康发展轨道。

四、在县级以上城市建立中国传统文化园

借鉴全国各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的建设经验,利用博物馆、展览馆、公园和现有各类教育基地等场所,为广大青少年建立中国传统文化设施和活动,展示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园,使其成为学生的校外课堂和群众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公益性文化活动中心。

五、营造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舆论环境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要有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要努力拓展传统文化的舆论空间,在学校、工厂、军营、车站、机场、码头等各种公共场所,设置标语、图片、宣传画等载体,展示中国传统文化,让广大群众处处生活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时时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新闻媒体要通过设专栏、办专刊,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研讨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舆论环境;要开展以弘扬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创作演出活动,让传统文化走上艺术舞台,进入影视节目和文学作品;要进一步加强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完善法规、制度措施,强化全民保护意识,培养弘扬传统文化的社会风气和良好习惯。

2023年校外教育共建协议书范本三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教育部、文化部分别研究办理

提案人:

内 容: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民族在任何时代发展文化,必须重视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离开了传统文化,就丢掉了文化之魂,失去了发展的方向,也就淡化了民族特色,并将沦为外国文化的附庸。

近年来,正当许多发达国家努力发展自己文化的时候,我们却忽视了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观念的淡漠,文化发展的滞后,将会带来严重后果,我们正面临着西方文化巨大冲击的考验。对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将文化建设做为战略任务,制订了一系列文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加快了发展步伐。为贯彻中央精神,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推动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现就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在大、中、小学普遍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关键在教育,教育重点在广大青少年,青少年受教育的课堂主要在各级学校。

为使传统文化代代传承,实现中国文化的振兴和发展,建议在大中小学普遍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将传统文化教育做为学生必修课程,列入教学大纲,纳入学校教育重要内容。通过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领悟传统文化精华,弘扬传统美德,激励传统民族精神,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人才。

二、加强教师队伍培养

传统文化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水平。由于多年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及教师队伍建设,目前教师的自身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难以承担传统文化教学任务,因此搞好传统文化课教学,必须从培训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入手。通过培养训练,形成一支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熟悉传统文化教材,熟悉教学方法,有独立教学能力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一支高学历,高水平,学者专家型的大学教师队伍。

三、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材建设

近年来,教育部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列入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有关大学和出版部门先后编写出版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国文化历程》等书籍,有的已作为大学传统文化教材进入大学课堂,为大学传统文化课教材建设打下了基础,创造了经验。希望在此基础上,集中有经验的专家学者加强对现有教材的分析研究,尽快编写规范化的大学教材。同时,各地要结合本地域特点尽快为中小学编写好传统文化教材,并不断加工修改、提高教材质量,逐步将全国传统文化课教学引向健康发展轨道。

四、在县级以上城市建立中国传统文化园

借鉴全国各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的建设经验,利用博物馆、展览馆、公园和现有各类教育基地等场所,为广大青少年建立中国传统文化设施和活动,展示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园,使其成为学生的校外课堂和群众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公益性文化活动中心。

五、营造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舆论环境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要有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要努力拓展传统文化的舆论空间,在学校、工厂、军营、车站、机场、码头等各种公共场所,设置标语、图片、宣传画等载体,展示中国传统文化,让广大群众处处生活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时时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新闻媒体要通过设专栏、办专刊,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研讨活动,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舆论环境;要开展以弘扬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创作演出活动,让传统文化走上艺术舞台,进入影视节目和文学作品;要进一步加强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宣传,完善法规、制度措施,强化全民保护意识,培养弘扬传统文化的社会风气和良好习惯。

2023年校外教育共建协议书范本四

20xx年,全市教育系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扩充资源、提升品质、以生为本、深化内涵”的总体工作思路,加强规划引领,注重项目跟进,教育资源不断拓展,教育内涵质量持续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并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学前教育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投入8.2亿元,全市开工新建、改扩建幼儿园93所,新增学位3万个。271所幼儿园在原有等级上实现了达标升级,上等级幼儿园占全市注册园比例达到73.3%,一级以上优质园比例达到38.6%,又有22所幼儿园被认定为市级示范园,7所幼儿园被认定为省级示范园。完成了960名幼儿园市级骨干教师专项培训,对300名民办园园长进行了任职培训,实施了“百园扶百园”提升工程,被帮扶的121所薄弱园在教育管理、环境与游戏、教师成长、保教质量方面有明显提升。以市政府名义下发了《关于整治无证幼儿园的通知》,共准入幼儿园258所,取缔179所。

二、中小学规划建设持续实施。编制完成了《郑州都市区中小学布局规划》,配套研制了“郑州都市区中小学校规划建设管理系统”并投入使用,实现了对现状学校、规划学校和新建学校等综合信息的统一动态管理。全年市区实际开工建设31所中小学,超额完成任务。31所中小学总投资15.3亿元,将增加901个班、4.2万个学位,其中小学636个班、2.9万个学位,初中265个班、1.3万个学位。与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了《郑州市市区中小学和城乡幼儿园建设奖补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奖补标准、申请程序和要求,财政奖补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局属学校基建项目有序推进,郑州十四中、十八中、实验高中、一○一中学、一○六中学新校区和郑州龙湖一中建设进展顺利,其中,市实验高中、龙湖一中建成并实现招生。

三、优质教育资源促进计划效果显著。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年度3.5万个优质学位增量任务顺利完成,其中,小学1.9万个、初中1.2万个、高中3600个。投资5.2亿元,15个基建项目全部竣工投入使用,改扩建面积7万平方米;今年确定的6个基建项目全部开工,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预计明年全部竣工投入使用。投入1亿元实施505个设施设备装备项目,项目学校教学装备水平得到提高。为期三年的学校优质化工程顺利完成,15所项目学校在原来的基础上,办学理念得到提炼,办学特色得到强化,办学品位提到一定提升,形成论文、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等不同形式的科研成果400多篇,为其他同层次学校在“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课题研究、专业化发展”等方面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实践方法。

四、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资源不断整合优化。中牟产业园职教园区全年完成投资1.4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5亿元。主体工程3个批次13个标段顺利施工,其中4个标段施工任务已完成。制定完成《郑州市职业学校整体改造提升工作方案》,首批挂牌成立了6个职业教育专业技能教师工作室,18所中职学校学分制试点学校已经建立了与高职院校学分互认工作机制。创建省级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工作顺利推进,组织指导14所学校积极创建。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郑州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民办升本高校已经省政府同意正式上报教育部。

五、民办教育发展逐步规范有序。建立了民办学校年检与日常管理相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完成了189所市管民办学校的年审工作,对6所民办学校给予停止招生处理,取消1所民办学校招生资格。完善了民办学校扶持奖励机制,对27所名优民办学校、40个民办教育单位、30位民办教育杰出人物和100名民办教育优秀教师进行奖励。出台了今年市区36所民办初中招生管理办法,统一报名时间,统一测试时间,统一录取,民办初中学校招生秩序良好。

六、教育内涵提升发展逐步深入。研究出台了《郑州市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实施方案》并启动了创建工作。启动了10所校园文化试点学校建设。开展学生健康巡回体检,为每个学生出具体质健康状况监测报告和运动处方,启动“运动处方”体育教学模式试点。开展全市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功能发挥及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调研,出台了《郑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印发《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课程建设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学校校本特色课程建设,25所学校获得“校本课程建设奖”。继续开展道德课堂诊断交流活动,道德课堂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制定出台了《郑州市中小学校外教育工作规程》及考核办法。开展郑州市中学社团评定工作和“中学生志愿服务品牌年”活动,局属学校789个社团管理水平和活动质量得到提高,100个社团被评为“四星社团”。

七、教师队伍建设整体推进。通过教师职称改革、绩效工资制度、教师岗位设置等工作的推行,初步形成职称改革、岗位聘用、年度考核、绩效管理、工资分配等五位一体的教师人事管理格局。组织培训18项,培训各级各类教师共计2.1万人次,针对不同类别、层次、岗位教师的需求,研发了分类别、分层次的“菜单式自选课程”体系。出台了发展评价机制,加强50个名师工作室、23个校长工作室、30个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研究出台发展评价机制。评选出了109名郑州市第四届名师并在此基础上遴选出了10名郑州市第二届杰出教师。187名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560多位教师到农村学校送课2200多节次,近300名教师到农村学校开展结对指导1200余节次。

八、教育综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组建了由20名国内知名教育专家、教授、名校长组成的评估组,对局属16所初中,14所高中的三年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督导评估,逐校反馈整改意见。组织专家、督学对新密市、荥阳市、二七区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工作进行过程督导并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出台了《郑州市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和公用经费标准》,五县(市、区)共投资9020.2万元用于455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完善了《郑州市教育局学校安全管理标准化考核办法》和实施细则,55所市直学校被评为市平安校园建设工作达标单位,达标比例达到86%。

九、招生入学工作平稳有序。今年我市高招报名7.95万人,比去年下降4.7%,其中参加普招的考生5.32万人,比去年下降5.2%。全市共有7.3万名考生参加中招考试,其中市区3.7万人,比去年增加11%。高招、中招平稳有序,没有发生考风考纪问题。今年市内四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参加入学报名8.85万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3万人,全部以公办学校为主,妥善安置入学就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