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有关通知公文试题及答案范文(汇总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23:07:56 页码:8
有关通知公文试题及答案范文(汇总17篇)
2023-11-18 23:07:56    小编:ZTFB

总结不仅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学习和思考的过程。善于提炼关键信息,是写好总结的关键。%20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20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20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通知公文试题及答案篇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分)。

1、应当标注签发人姓名的公文是。

a、平行文b、下行文c、外发文d、上行文。

2、任免人员应使用的文种是()。

a、通报b、批复c、通知d、通告。

3、公文的秘密等级应标于文头的()。

a、左上角b、右上角c、左下角d、右下角。

4、下列公文中属于上行文的是()。

a、报告b、决定c、通告d、议案。

5、什么级别以上的政府可发布命令()。

a、县级b、乡镇级c、省级d、中央级。

6、发文字号年份的正确写法是()。

a、[97]b、[]c、[’97]d、[]。

7、不属于通报适用范围的是()。

a、表彰先进b、传达情况c、申请批准d、批评错误。

8、对下阶段及未来发生的'事情作粗线条的预测、打算,一般用()。

a、规划b、安排c、要点d、设想。

9、工作总结重点写的是()。

a、工作经验b、感想体会c、存在不足d、努力方向。

10、结语“现提请审议”适用于()。

a、请示b、报告c、议案d、函。

二、填空题:(共16分)。

1、公文的标题中除_________________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加标点符号。

2、公文的发文字号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该年度发文序号。

3、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

5、按内容和发文目的分,函的种类有四种:_________、________、请批函和答复函。

6、联合行文的发文时间,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准。

7、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送其它机关,应当用_______________。

8、会议纪要主体的写法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摘录式。

9、计划的正文内容应包括目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0、发布性通知中,凡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件用“转发”,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件用“批转”。

11、公文主题词一般不超过5个,其标引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共10分)。

1、公文用印要求是上应压正文,下应骑年盖月。()。

2、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应当用函。()。

3、调查报告属于公文中的“报告”这一文种。()。

4、决定的事项有时可省略,决定缘由却不能省略。()。

5、对下级机关的请示必须用决定答复。()。

6、会议纪要和一般公文一样,不能设正副标题。()。

7、公文都应该有主送机关。()。

8、某个体户和他的朋友签订的协议属于合同。()。

9、通报应先叙后议,不应先议后叙。()。

10、总结应当用第一人称写作。()。

四、名词解释:(共9分)。

1、主送机关。

2、议案。

3、行文规则。

五、简答题:(共15分)。

1、批评性通报的正文一般应包括哪些内容?

2、列举通知的适用范围。

3、请示有哪些规则?

六、作文。(40分)。

1、xx建筑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拟从广州大学挑选5名应届毕业生充实管理队伍。请以该公司名义,拟一份致广州大学商洽此事的函。具体内容(如对毕业生的要求、办理办法等)可作合理想象。(20分)。

2、xx市教育局将于半年后举办第n届全市中学生运动会,请代该局拟一个通知,请全市各中学组织好运动队,并通过选拔运动员,带动学校体育运动的开展。(20分)。

有关通知公文试题及答案篇二

1.制发公文的目的和要求,一般是由()确定的。

a.撰写者本人或团体。

b.机关党政负责人。

c.行文对象及行文内容。

d.作者的上级机关。

2.公文对结构的要求是()。

a.完整b.生动。

c.突出d.简明。

3.以强制力推行的用以规定各种行为规范的法规、规章同于()。

a.规范性文件b.领指导性文件。

c.呈请性文件d.证明性文件。

4.内容重要并紧急需要打破常规优先传递处理的文件,叫作()。

a.平件b.加急件。

c.特急件d.急件。

5.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稿本称作()。

a.草稿b.定稿。

c.正本d.副本。

6.为了维护正常的领导关系,具有隶属关系或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应基本采取()。

a.逐级行文b.多级行文。

c.越级行文d.直接行文。

7.下面公文写作中,语句符合规范的是()。

b.我们一定要采取措施,尽可能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c.目前有关部门已对议报作出停刊整顿并令其主要负责人深刻检查等等纪律处分的处理。

可趁之机”这句公文用语显然是不规范的,其不正确的原因是()。

a.含义不明确不清晰,让人产生歧义。

b.句子成分搭配不当。

c.语序安排欠妥当。

d.不合乎事理。

9.下面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间发展顺序排列。

b.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进机关,由抄送机关答复。

随着对客观实际情况全面而深入的探索而逐步提炼与明确。

10.调查报告的特点是()。

a.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b.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执行性。

c.作者广泛。

d.根据调查研究成果写成的用于揭示事物真象与规律的报告。

11.关于答复询问的报告,叙述错误的是()。

a.用语简明,得体,分寸适宜。

b.可夹带请示事项。

c.是下级机关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文种。

d.内容准确真实,实事求是地向领导机关作认真负责的报告。

12.函灵活简便,可广泛应用于公务联系的各个领域,以下事项不适宜使用函件这一形式的有()。

a.北京市人民政府就xx发电厂建设问题向国家计委申请。

b.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就浦东新区的道路规划问题向上海市交通厅询问。

c.上海市xx厅就打击车匪路霸问题向华东六省的xx厅提出建议。

d.国务院、中央军委就军队营区外义务植树进行指示。

13.以下有关公文的说法错误的有()。

a.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

b.通用公文,文称行政公文,指各类机关普遍使用的文件,如请示、报告、函等。

c.通知的作者广泛,不受机关性质与级别层次的限制。

d.函为不相隶属机关间相互往来的正式公文,对受文者的行为没有强制性影响。

14.会议纪要是会议文件的一种,以下关于会议纪要的标题说法正确的是()。

a.标题需写明会议名称与文种。

b.标题须写明发文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

c.标题需写明会议名称、事由、文种。

d.可以采用一般文章标题的形式在标题中简要明确地揭示中心思想。

15.立卷的文件是已经办理完毕的;立卷的作用主要是为了()。

a.反映本机关的活动。

b.便于检索和管理。

c.便于映证机关工作的历史。

d.便于研究有关问题。

16.公文立卷的具体方法很多,但其本质都是()。

a.一案一卷,一会一卷。

b.同人同事立一卷。

c.统计表、报表合卷。

d.把握文件的特征。

17.编目是对组合之后的文件加以系统排列并编列出()。

a.卷内文件次号。

b.卷内文件目录。

c.编制立卷目录。

d.立卷计划和案卷目录。

有关通知公文试题及答案篇三

(1).在公文的形成、办理、平时管理和整理归档的各个阶段都应当注重的是()。

a.机要性。

b.政治性。

c.时限性。

d.规范性。

参考答案:d。

(2).将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使之有序化的过程称()。

a.文书立卷。

b.案卷编目。

c.档案管理。

d.整理归档。

参考答案:d。

(3).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的文件,称为()。

a.命令(令)。

b.规定。

c.批复。

d.通知。

参考答案:a。

(4).对于组织机构比较简单的基层单位来说,公文立卷地点的选择应为()。

a.机关办公室集中立卷。

b.各部门分散立卷。

c.部分集中、部分分散立卷。

d.特殊性部门单独立卷。

参考答案:a。

(5).调查报告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针对性强,二是()。

a.政策性强。

b.纪实性强。

c.综合性强。

d.指导性强。

参考答案:b。

(6).下列文稿中具有正式公文效用的是()。

a.议论稿。

b.送审稿。

c.征求意见稿。

d.定稿。

参考答案:d。

(7).纪要是会议文件的一种,以下关于纪要的标题说法正确的是()。

a.标题需写明会议名称与文种。

b.标题需写明发文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

c.标题需写明会议名称、事由、文种。

d.可在副标题中简要明确地揭示中心思想。

参考答案:a。

(8).党政机关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重大事项用()。

a.公告。

b.通告。

c.公报。

d.通报。

参考答案:c。

(9).公文标题一般由()构成。

a.收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

b.发文机关名称、收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

c.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

d.发文机关名称、收文机关名称、事由。

参考答案:c。

(10).根据公文内容的重要程度,公文的密级分为()。

a.绝密、加密、机密三级。

b.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c.机密、保密、秘密三级。

d.特密、绝密、秘密三级。

参考答案:b。

有关通知公文试题及答案篇四

1.联合行文时,作者应是(1)。

a.同级机关b.同一系统的机关c.三个以上的机关d.行政主管机关与业务指导机关。

2.维护文件的高度严密性是指(2)。

a.公文的保密性b.公文语言结构的严密c.公文行文程序的严密d.施行办法的严密。

3.公文中的祈使句常常依靠(2)。

a.语气词表述b.惯用的句式表达c.感叹词表达d.无主句表达。

4.为了维护政令一致,凡下行公文(3)。

a.都要向上级请示b.都要和有关机关协商。

c.内容涉及其他机关的职权范围时,行文前应与其协商一致d.都与有关部门联合发文。

5.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稿本称作(3)。

a.草稿b.定稿c.正本d.副本。

6.公文区别于其他信息记录的特点是(4)。

a.传播知识b.具备查考价值c.书面文字材料d.具备法定的权威性。

7.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的公文是(3)。

a.决议b.会议记录c.会议纪要d.议案。

8.当问题重大,确急需直接上级和更高层次的上级机关同时了解公文内容时,可采用(3)的方式。

a.越级行文b.直接行文c.多级行文d,同时行文。

9.公文要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得(3)。

a.逐级行文b.多级行文c.越级行文d.直接行文。

10.公文的形成与发挥作用须依赖于(2)。1。

a.公文处理b.收文处理c.发文处理d.办毕公文处理。

11.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是发文处理中的(4)。

a.会商b.审核c.注发d.签发。

12.调查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1)。

13.以强制力推行的用以规定各种行为规范的法规、规章属于(1)。

a.规范性文件b.领导指导性文件c.呈请性文件d.证明性文件。

14.内容重要并紧急需要打破常规优先传递处理的文件,叫作(4)。

a.平行b.加急件c.特急件d,急件。

15.决定必须由(4)。

16.通报情况使用(3)。

a.通知b.通告c.通报d.情况报告。

17.通报的表达方式侧重于(1)。

a.叙事b.说理c.说明d.说明、说理。

18.办公室更改电话号码,可用(3)公布周知。

a.通知b.通告c.启事d.布告。

19.批复是答复下级请示的文件,是(1)。

a.被动发文b.主动发文c.是对报告的批件d.下级没有请示,用来指导工作的。

20.规范性公文标题的时间是(1)。

a.公文发布的时间b.公文撰写的时间c.公文打印的时间d.公文讨论的时间。

21.新的规范性公文产生了,对同一事物约束、规范的旧文件应(4)。

a.两法并存b.新不废旧c.相辅相成d.废止旧法。

22.条例、规定、办法、决定是属于公文中的(2)。

a.领导指导性文件b.规范性文件c.公布性文件d.商洽性文件。

22.机关或部门的领导人对来文办理提出处理意见的活动是收文处理中的(3)。2。

a.拟办b.批办c.承办d.查办。

24.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规定的规范性文件,称作(3)。

a.条例b.规定c.办法d.决定。

25.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的领导指导性文件,称为(2)。

a.命令b.指示c.批复d.通知。

26.为加快文件的传递,可采用(1)。2。

a.逐级行文b.多级行文c.越级行文d.直接行文。

27.非同一系统的任何机关相互行文都使用(2)。

a.上行文b.平行文c.通知d.下行文。

28.根据文件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1)。

29.商洽性文件的主要文种是(3)。

a.请示b.通知c.函d.通报。

30.地方性行政法规的制发,应由(4)。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国家主席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政府。

31.规范性公文的一致性表现在(1)。

a.与其他文件、作者权利具有高度统一的一致关系b.文件结构的周密有效。

c.文件的文字条理清楚d.文件的语言简约不繁。

32.批办是指(1)。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有关通知公文试题及答案篇五

1.具有正式法定效用的文本有。

a.正本b.试行本。

c.暂行本d.修订本。

2.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规定的规范性文件,称作()。

a.条例b.规定。

c.办法d.决定。

3.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的领导指导性文件,称为()。

a.命令b.指示。

c.批复d.通知。

4.公文中的词语应()。

a.含义确切b.韵味无穷。

c.可圈可点d.包彩丰富。

5.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a.党政机关应在各自的系统内部发布文件。

b.行政机关可直接向党的组织发布指令性文件。

c.行政机关可直接向党的组织汇报工作。

d.党政机关尽可能地增加联合发文。

6.公文词语要求()。

a.选择最贴切,最能表情达意的。

b.尽量使用同音调。

c.使用口语词、歇后语,谚语。

d.为反复强调、突出重点,大量用同意词。

e.使文章新颖,可用方言词汇。

7.维护公文的简明性易出的问题是()。

a.赘言泛滥,大量重复。

b.语言含混、语义多歧。

c.归类不准、文不对题。

d.主题不明、离题万里。

e.内容不全,挂一漏万。

8.维护文件的高度严密性是指()。

a.公文的保密性。

b.公文语言结构的严密。

c.公文行文程序的严密。

d.施行办法的严密。

9.承办公文工作的依据主要是()。

a.有关法律、法规、制度。

b.一部分群众的要求。

c.上级领导做出的批示。

d.上级领导传授的意图。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不定项选择题。

d2.c3.b4.a5.a6.a8.b。

有关通知公文试题及答案篇六

一、选择题:

1、d2、c3、b4、a5、a6、b7、c8、d9、a10、c。

二、填空题:

1、法规、规章。

2、机关代字、年份。

3、命令。

4、意见。

5、商洽函、询问函。

6、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

7、抄送8、条项式、综合式。

9、步骤、措施。

10、下级机关,上级、同级或不相隶属单位。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四、名词解释:

1、主送机关是公文主要受理机关、承办公文的机关。

2、议案是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的公文。

2、行文规则是公文运行过程中应遵循的规矩、要求和原则。

五、简答题:

1、批评性通报的正文,一般由缘由、概述和评价事实、说明决定、提出希望和要求等四部分组成。

2、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3、请示应一文一事;不直接送领导者个人;不越级请示;只写一个主送机关;不得抄送下级机关。

六、作文:(略)。

有关通知公文试题及答案篇七

1.下列公文用语中,有歧义的一项是()。

a.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

b.市纪委决定严厉打击少数违规违纪公务人员。

c.以上意见如可行,建议批转×××办理。

d.你单位《关于开展×××年文化大讲堂系列讲座活动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

2.下列关于公文格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需会议讨论通过的公文,其成文日期以会议通过日期为准

b.发文机关必须用全称,不能用简称。

c.联合下发的公文,主办机关加盖公章即可。

d.公文如有附件,应在正文左下方标识。

3.公文的语言应当()。

a.诙谐幽默。

b.古朴典雅。

c.庄重规范。

d.华丽流畅。

4.下列公文中,()属于公文“请示”的结束语。

a.特此函达。

b.此致,敬礼!

c.当否,请指示。

d.请尽快办理。

5.规范性公文标题的时间是()。

a.公文发布的时间。

b.公文撰写的时间。

c.公文打印的时间。

d.公文讨论的时间。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

“市纪委决定严厉打击少数违规违纪公务人员”,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打击的对象是违规违纪的公务人员,这一部分人只占整个公务队伍的少数;二是打击的对象是违规违纪的公务人员中的少数人,因而有歧义。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2.答案:bc。

解析:。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九条规定:发文机关标识应当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故b项错误;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当加盖印章,故c项不正确。公文形成的具体时间,通常以领导者签发的时间为准,联合行文时以最后签发机关的领导人签发日期为准,特殊情况下以会议通过的时间、印发时间、批准时间作为公文形成的时间,附件应在正文之下(空一行)左起空两格位置标明附件的顺序和名称,不得使用笼统的标注方法,故a、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bc项。

3.答案:c。

解析:。

公文是一种正式文件,是各级各类国家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处理公务活动中有着特定效能和广泛用途的'文书,其语言风格必须庄重规范,以体现权威性和公共性。故正确答案为c。

4.答案:c。

解析:。

请示的结束语,通常用公文习惯性专用语言提出带肯定性的要求,目的在于引起上级机关的注意,求得上级机关的明确答复。可根据请示内容或主送机关的不同,作适当的表达。一般说来,请示批准,可用“如无不妥,请批准”“当否,请批复”“请予审批”等;请求指示,可用“请指示”等语。请示的结束语,一般应在请示事项结束后,另起一行。

5.答案:a。

解析:。

根据《中国共产党机关文件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规范性公文一般由版头、份号、密级、紧急程度、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印发传达范围、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制版记组成。

规范性公文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公文主题和文种三部分组成。标题下方居中位置加括号标注成文日期,一般署会议通过或者领导人签发日期。故正确答案为a。

有关通知公文试题及答案篇八

现代公文主要指党政机关在实施领导和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进行领导管理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下文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关于公文写作与处理的试题以及答案,仅供参考!

(1).下列关于请示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主送一个主管机关。

b.直接主送领导者个人。

c.抄送下级机关。

d.主送所有相关机关。

参考答案:a。

(2).下列选项中不必遵守“一文一事”原则的是()。

a.请示。

b.议案。

c.意见。

d.公告。

参考答案:c。

(3).必须以法律、法规为依据来制定的文书是()。

a.章程。

b.办法。

c.实施细则。

d.规定。

参考答案:c。

(4).公文文稿签发前,应当由发文机关办公厅(室)进行()。

a.分办。

b.批办。

c.传阅。

d.审核。

参考答案:d。

(5).发文机关同收文机关之间的公文往来关系是()。

a.组织关系。

b.公务关系。

c.行文关系。

d.平行关系。

参考答案:c。

(6).指出“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的是()。

a.列宁。

b.马克思。

c.周恩来。

d.毛泽东。

参考答案:d。

(7).签发人应标注在文件的()。

a.版头部分。

b.主体部分。

c.版记部分。

d.附件部分。

参考答案:a。

(8).公告、通告、通知、通报的共同点是()。

a.告知性。

b.指导性。

c.公开性。

d.权威性。

参考答案:a。

(9).守则的最大特点是()。

a.简洁易记。

b.政治性强。

c.具体细致。

d.切实可行。

参考答案:a。

(10).发文登记一般采用的形式是()。

a.联单式。

b.簿册式。

c.卡片式。

d.图表式。

参考答案:b。

(1).公文最基本的作用功能是()作用。

a.领导和指导。

b.联系和知照。

c.依据和凭证。

d.宣传和教育。

参考答案:c。

(2).档案工作包括()。

a.档案收集、档案管理、档案利用三个组成部分。

b.档案收集、档案传递、档案管理、档案利用四个组成部分。

c.档案清理、档案管理、档案利用三个组成部分。

d.档案清理、档案收集、档案管理、档案利用四个组成部分。

参考答案:a。

(3).()是记叙(叙述)表达方式中最基本的方法。

a.顺叙。

b.倒叙。

c.补叙。

d.插叙。

参考答案:a。

(4).公文最主要的表达方式是()。

a.记叙。

b.说明。

c.议论。

d.描写。

参考答案:b。

(5).公文的语言以()为主。

a.口头语。

b.书面语。

c.文学语言。

d.文言文。

参考答案:b。

(6).公文语言的第一要求是()。

a.简洁。

b.准确。

c.庄重。

d.平实。

参考答案:b。

(7).公文落款处所标明的日期是指()

a.秘书人员修改定稿的日期

b.秘书部门负责人核稿完毕的日期

c.公文封发的曰期。

d.领导人签发的日期

参考答案:d。

(8).()是上行文和下行文的常规行文方式。

a.直接行文。

b.逐级行文。

c.越级行文。

d.多级行文.

参考答案:b。

(9).党政机关在大众传媒上发布公文属于()。

a.多级行文。

b.直接行文。

c.越级行文。

d.逐级行文。

参考答案:b。

(10).应在文头标注签发人姓名的公文是()。

a.上行文。

b.平行文。

c.下行文。

(1).在公文的形成、办理、平时管理和整理归档的各个阶段都应当注重的是()。

a.机要性。

b.政治性。

c.时限性。

d.规范性。

参考答案:d。

(2).将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使之有序化的过程称()。

a.文书立卷。

b.案卷编目。

c.档案管理。

d.整理归档。

参考答案:d。

(3).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的文件,称为()。

a.命令(令)。

b.规定。

c.批复。

d.通知。

参考答案:a。

(4).对于组织机构比较简单的基层单位来说,公文立卷地点的选择应为()。

a.机关办公室集中立卷。

b.各部门分散立卷。

c.部分集中、部分分散立卷。

d.特殊性部门单独立卷。

参考答案:a。

(5).

调查报告。

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针对性强,二是()。

a.政策性强。

b.纪实性强。

c.综合性强。

d.指导性强。

参考答案:b。

(6).下列文稿中具有正式公文效用的是()。

a.议论稿。

b.送审稿。

c.征求意见稿。

d.定稿。

参考答案:d。

(7).纪要是会议文件的一种,以下关于纪要的标题说法正确的是()。

a.标题需写明会议名称与文种。

b.标题需写明发文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

c.标题需写明会议名称、事由、文种。

d.可在副标题中简要明确地揭示中心思想。

参考答案:a。

(8).党政机关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重大事项用()。

a.公告。

b.通告。

c.公报。

d.通报。

参考答案:c。

(9).公文标题一般由()构成。

a.收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

b.发文机关名称、收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

c.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

d.发文机关名称、收文机关名称、事由。

参考答案:c。

(10).根据公文内容的重要程度,公文的密级分为()。

a.绝密、加密、机密三级。

b.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c.机密、保密、秘密三级。

d.特密、绝密、秘密三级。

参考答案:b。

有关通知公文试题及答案篇九

多项选取题。

1。标注公文的主送机关可使用()。

a。全称b。简称。

c。同类机关统称d。规范化简称。

2。公告的主要特点是()。

a。公布范围的广泛性b。郑重宣告的庄重性、严肃性。

c。法定作者的限定性d。资料明确、具体。

3。公文对语句的基本要求是()。

a。含义明确、清晰、完整、便于准确理解无歧义。

b。句子成分搭配得当。

c。能够隐去句子中的务必有的成分。

d。改变语序安排。

e。创造新颖句子。

4。下方句子有语病的是()。

a。会议是在酷热的气温中召开的。

b。这样的活动乐意使农民理解。

c。这个季度亏损减少了两倍。

e。这是一个很好的报告,它能引人深思,促人猛醒,催人奋进。

a。明确行文目的b。向领导请示写法c。确定使用的文种d。选取适当的语言。

6。应向直接上级机关抄送的文件包括()。

a。向自我下级机关主送的重要文件。

b。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其中一个领导机关主送的请示。

c。向平级业务主管部门主送的请求批准的函件。

d。按规定越级向更高层级机关主送的文件。

7。维护公文的简明性易出的问题是()。

a。赘言泛滥,超多重复b。语言含混,语义多歧。

c。归类不准,文不对题d。主题不明,离题万里。

e。资料不全,挂一漏万。

8。禁止主送的同时抄送给下级机关的文件有()。

a。主送给上级机关的请求批准的请示b。主送给平级机关的商洽性函件。

c。主送给有关下级机关的政策性批复d。主送给上级机关的请求指示的请示。

9。遵守行文规则是为了()。

a。确保公文迅速、准确传递d。避免行文紊乱。

c。保障公文旅行d。确定行文关系e。控制发文数量。

10。能够联合行文的机关应是()。

e。政府及其部门与同级党委。

11。下方说法不正确的有()。

a。盖印应端正、清晰,做到上压正文,下压成文日期

b。一件联合发文,可有数个发文号。

c。联合行文的成文日期以最后签发机关的签发日期为准

d。公文中的附注一般标注于主题词下方。

e。题注一般用圆括号标注于标题下方。

12。具备法定效力的公文稿本有()。

a。副本b。草稿c。定稿d。试行本e。暂行本。

13。应立卷的文件务必是()。

a。办理完毕的b。有查考价值的。

c。机关在工作中构成的d。完全失去现行效用的。

14。越级行文的条件是()。

a。状况紧急。

b。经多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而问题长期未予解决。

c。需直接询问、答复或联系具体事项。

d。检举直接上级机关。

15。工作报告在党的机关可用于()。

a。请求批准b。提出推荐c。答复上级询问d。反映状况。

16。可用来发布规章的文件有()。

a。命令b。决定c。通知d。通告。

17。下方属于公文必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

a。发文机关b。报送机关c。标题d。题注e。成文日期

18。规范性公文正本的特殊形式有。

a。抄本b。试行本c。暂行本d。修订本。

19。下方说法错误的有()。

a。公文的标题由作者、事由、文种组成。

b。拟写标题时,为了简炼,能够不标明文种。

c。所有的规范性公文的标题,都能够省略作者及事由部分。

d。为了语意确切,不产生歧义,公文标题字数能够到60字以上。

e。每一份公文都务必正确标明文种。

20。下方说法正确的有()。

a。不一样文字稿本是同一资料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字撰写的文本。

b。草稿是原始的非正式文稿,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效用。

c。副本是正本的复份,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d。试行—乒是试验推行本,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e。定稿即正本。

21。转发的对象包括()。

a。上级文件b。下级文件。

c。平级文件d。不相隶属机关的文件。

22。需要在首页标注签发人的公文文种包括()。

a。请示b。报告c。指示d。命令。

23。可用来签批和书写公文的字迹材料有()。

a。墨汁b。碳素墨水c。蓝黑墨水d。纯蓝墨水。

24。根据构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

a。法定正式公文b。通用公文。

c。非法定正式公文d。专用公文e。规范性文种。

25。我国法定的规范性文件包括()。

a:条例b。规定c。通告d。办法e。决定。

26。在下行文中提出执行要求时,要使受文者不折扣执行文件,应写作()。

a。参照执行b。遵照执行c。参酌执行d。按照执行。

27。如下公文处理环节属于收文处理过程的是()。

a。拟办b。拟稿c。批办d。注办。

28。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有()。

a。贴合党、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b。一文一事,中心明确c。用语庄严、简明、通顺。

d。为使各方面了解状况,多印发文件e。格式不必强求一致。

29。撰拟规范性公文应遵循()要求。

a。高度的一致性b。高度的严密性c。公文的稳定性。

d。公文的连续性e。公文的灵活性。

30。维护公文的稳定性易出的问题是()。

a。仓促制定文件,不合实际b。规定的表述过于绝对化。

c。资料不全面d。层次混合,割裂事项联系e。与其他法规性文件抵触。

31。重要公文的签发者应是机关()。

a。正职领导b。主持常务的副职领导。

c。主持专项业务的副职领导d。综合部门负责人。

32,有领导被领导关系的机关行文时可采用的行文方式有()。

a。逐级行文b。越级行文c。直接行文d。多级行文。

33。中共b县县委向全县党的各级组织提出开展“三讲”工作的原则和要求,用()。

a。决议b。指示c。通报d。通知。

34。我国法定的公布性文件包括()。

a。通知b。通告c,通报d。公告e。报告。

35。条例的制发权属于()。

a。国务院。

b。党的中央组织。

c。国务院所属各部委。

d。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

答案:

1。acd2。abc3。ab4。abc5。ac6。abd。

7。ad8。ad9。abde10。abd11。abd12。acde。

13。abc14。bcd15。bcd16,ac。

17。ace18。bcd。

有关通知公文试题及答案篇十

1.公文提纲的内容包括()。

b.公文开头。

c.表述层次及论点、论据、字数安排。

d.结尾。

2.下面说法错误的有()。

a.盖印应端正、清晰,做到上压正文,下压成文日期。

b.一件联合发文,可有数个发文号。

c.联合行文的成文日期以最后签发机关的签发日期为准。

d.公文中的附注一般标注于主题词下方。

e.题注一般用圆括号标注于标题下方。

3.具备法定效力的公文稿本有()。

a.副本  b.草稿。

c.定稿  d.试行本。

e.暂行本。

4.选定公文种类主要的原则方法是()。

a.考虑行文的具体需要。

b.考虑本单位的权限。

c.考虑公文撰拟者的写作水平。

d.考虑行文走向。

5.国家对公文的格式有具体的要求其特点有()。

a.结构完整  b.规范性。

c.相对确定性  d.灵活性。

6.规定公文的统一规范格式,其目的在于()。

a.维护公文的严肃性。

b.维护公文的有效性。

c.维护公文的权威性。

d.维护公文的准确性。

7.主送机关有以下几种()。

a.上级机关  b.下级机关。

c.平行机关  d.不相隶属机关。

8.通报有以下特点()。

具a有较强的时效性。

b.让事实和数据说话,而不过多地阐发和论证道理。

c.具有教育性质,主要起宣传教育、沟通情况和交流经验的作用。

d.内容单纯,行文简便。

9.通报按其内容性质划分,可分为()。

a.表彰性通报  b.批评性通报。

c.指示性通报  d.情况通报。

10.通报的总体结构包括()。

a.标题  b.主送机关。

c.正文  d.通报的日期

11.通报与通知的区别是()。

a.通报用来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

b.通报的事例典型,情况重要,具有较大影响。

c.通报的目的是引起读者的广泛注意和从中受到教育,而不着重要求予以具体办理和执行。

d.通知有主送机关通报没有主送机关。

12.批复具有以下特点()。

a.权威性  b.针对性。

c.被动性  d.公开性。

13.下列有关说法,能用来说明批复有明确针对性的是()。

a.批复只印发给申报请示的单位及有关单位。

b.批复的内容只答复请示的具体事项。

c.批复的内容应予认真遵守与执行。

d.批复的开头和结尾要与请示的标题与发文字号相互照应。

14.批复在制发前需进行认真的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

a.查阅有关的规定和指示。

b.调阅前案处理的材料。

c.与内容涉及到的有关部门协商。

d.调查研究请示的理由、事项与具体要求。

15.下列各具体事项可以使用请示这一文种的有()。

a.请求协调与帮助解决本机关无法解决的困难与问题。

b.请求审核批准或批转本机关制定的法规、规章或决定、报告等。

c.请求协调与解决本机关无法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d.根据规定必须履行审批程序的事项。

16.请示的主送对象可以是()。

a.有商洽必要的平行机关。

b.需请求其批准的不相隶属机关。

c.直属的上级领导机关。

d.上级业务主管部门。

1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各机关对于自己无权决定或难以处理的问题均应制发请示公文。

b.请示这类公文要求上级回复,故应与工作报告相区别。

c.某机关对于后勤的安排,因几位领导意见不一致,此时应该制发请示。

d.请示不能使用议论的表达方式。

18.分办的主要依据是文件的性质、重要程度、()等。

a.涉密程度。

b.缓急时限要求。

c.内容所涉及的职责范围。

d.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19.签收文件的工作由()完成。

a.专职外收发人员。

b.兼职外收发人员。

c.通讯人员。

d.各机关的领导、负责人。

有关通知公文试题及答案篇十一

1.具有正式法定效用的文本有。

a.正本b.试行本。

c.暂行本d.修订本。

2.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规定的规范性文件,称作()。

a.条例b.规定。

c.办法d.决定。

3.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的领导指导性文件,称为()。

a.命令b.指示。

c.批复d.通知。

4.公文中的词语应()。

a.含义确切b.韵味无穷。

c.可圈可点d.包彩丰富。

5.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a.党政机关应在各自的系统内部发布文件。

b.行政机关可直接向党的组织发布指令性文件。

c.行政机关可直接向党的组织汇报工作。

d.党政机关尽可能地增加联合发文。

6.公文词语要求()。

a.选择最贴切,最能表情达意的。

b.尽量使用同音调。

c.使用口语词、歇后语,谚语。

d.为反复强调、突出重点,大量用同意词。

e.使文章新颖,可用方言词汇。

7.维护公文的简明性易出的问题是()。

a.赘言泛滥,大量重复。

b.语言含混、语义多歧。

c.归类不准、文不对题。

d.主题不明、离题万里。

e.内容不全,挂一漏万。

8.维护文件的高度严密性是指()。

a.公文的保密性。

b.公文语言结构的严密。

c.公文行文程序的严密。

d.施行办法的严密。

9.承办公文工作的依据主要是()。

a.有关法律、法规、制度。

b.一部分群众的要求。

c.上级领导做出的批示。

d.上级领导传授的意图。

二、单项选择题。

1.制发公文的目的和要求,一般是由()确定的。

a.撰写者本人或团体。

b.机关党政负责人。

c.行文对象及行文内容。

d.作者的上级机关。

2.公文对结构的要求是()。

a.完整b.生动。

c.突出d.简明。

3.以强制力推行的用以规定各种行为规范的法规、规章同于()文章来源:中国公务网-3-2214:44:30。

a.规范性文件b.领指导性文件。

c.呈请性文件d.证明性文件。

4.内容重要并紧急需要打破常规优先传递处理的文件,叫作()。

a.平件b.加急件。

c.特急件d.急件。

5.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稿本称作()。

a.草稿b.定稿。

c.正本d.副本。

6.为了维护正常的领导关系,具有隶属关系或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应基本采取()。

a.逐级行文b.多级行文。

c.越级行文d.直接行文。

7.下面公文写作中,语句符合规范的是()。

长200%的奇迹。

b.我们一定要采取措施,尽可能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c.目前有关部门已对议报作出停刊整顿并令其主要负责人深刻检查等等纪律处分的处理。

米尔“猛虎”组织袭击而失事,五名船员失踪。

可趁之机”这句公文用语显然是不规范的,其不正确的原因是()-3-154:45:2006-3-2214:44:30。

a.含义不明确不清晰,让人产生歧义。

b.句子成分搭配不当。

c.语序安排欠妥当。

d.不合乎事理。

9.下面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间发展顺序排列。

b.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进机关,由抄送机关答复。

随着对客观实际情况全面而深入的探索而逐步提炼与明确。

10.调查报告的特点是()。

a.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b.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执行性。

c.作者广泛。

d.根据调查研究成果写成的用于揭示事物真象与规律的报告。

11.关于答复询问的报告,叙述错误的是()。

a.用语简明,得体,分寸适宜。

b.可夹带请示事项。

c.是下级机关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文种。

d.内容准确真实,实事求是地向领导机关作认真负责的报告。

12.函灵活简便,可广泛应用于公务联系的各个领域,以下事项不适宜使用函件这一形式的有()。

a.北京市人民政府就xx发电厂建设问题向国家计委申请。

b.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就浦东新区的道路规划问题向上海市交通厅询问。

c.上海市公安厅就打击车匪路霸问题向华东六省的公安厅提出建议。

d.国务院、中央军委就军队营区外义务植树进行指示。

13.以下有关公文的说法错误的有()。

a.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

b.通用公文,文称行政公文,指各类机关普遍使用的文件,如请示、报告、函等。

c.通知的作者广泛,不受机关性质与级别层次的限制。

d.函为不相隶属机关间相互往来的正式公文,对受文者的行为没有强制性影响。

14.会议纪要是会议文件的一种,以下关于会议纪要的标题说法正确的是()。

a.标题需写明会议名称与文种。

b.标题须写明发文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

c.标题需写明会议名称、事由、文种。

d.可以采用一般文章标题的形式在标题中简要明确地揭示中心思想。

15.立卷的文件是已经办理完毕的;立卷的作用主要是为了()。

a.反映本机关的活动。

b.便于检索和管理。

c.便于映证机关工作的历史。

d.便于研究有关问题。

16.公文立卷的具体方法很多,但其本质都是()。

a.一案一卷,一会一卷。

b.同人同事立一卷。

c.统计表、报表合卷。

d.把握文件的特征。

17.编目是对组合之后的文件加以系统排列并编列出()。

a.卷内文件次号。

b.卷内文件目录。

c.编制立卷目录。

d.立卷计划和案卷目录。

三、多项选择题。

1.公文提纲的内容包括()。

a.公文标题。

b.公文开头。

c.表述层次及论点、论据、字数安排。

d.结尾。

2.下面说法错误的有()。

a.盖印应端正、清晰,做到上压正文,下压成文日期。

b.一件联合发文,可有数个发文号。

c.联合行文的成文日期以最后签发机关的签发日期为准。

d.公文中的附注一般标注于主题词下方。

e.题注一般用圆括号标注于标题下方。

3.具备法定效力的公文稿本有()。

a.副本b.草稿。

c.定稿d.试行本。

e.暂行本。

4.选定公文种类主要的原则方法是()。

a.考虑行文的具体需要。

b.考虑本单位的权限。

c.考虑公文撰拟者的写作水平。

d.考虑行文走向。

5.国家对公文的格式有具体的.要求其特点有()。

a.结构完整b.规范性。

c.相对确定性d.灵活性。

6.规定公文的统一规范格式,其目的在于()。

a.维护公文的严肃性。

b.维护公文的有效性。

c.维护公文的权威性。

d.维护公文的准确性。

7.主送机关有以下几种()。

a.上级机关b.下级机关。

c.平行机关d.不相隶属机关。

8.通报有以下特点()。

a.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b.让事实和数据说话,而不过多地阐发和论证道理。

c.具有教育性质,主要起宣传教育、沟通情况和交流经验的作用。

d.内容单纯,行文简便。

9.通报按其内容性质划分,可分为()。

a.表彰性通报b.批评性通报。

c.指示性通报d.情况通报。

10.通报的总体结构包括()。

a.标题b.主送机关。

c.正文d.通报的日期

11.通报与通知的区别是()。

a.通报用来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

b.通报的事例典型,情况重要,具有较大影响。

c.通报的目的是引起读者的广泛注意和从中受到教育,而不着重要求予以具体办理和执行。

d.通知有主送机关通报没有主送机关。

12.批复具有以下特点()。

a.权威性b.针对性。

c.被动性d.公开性。

13.下列有关说法,能用来说明批复有明确针对性的是()。

a.批复只印发给申报请示的单位及有关单位。

b.批复的内容只答复请示的具体事项。

c.批复的内容应予认真遵守与执行。

d.批复的开头和结尾要与请示的标题与发文字号相互照应。

14.批复在制发前需进行认真的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

a.查阅有关的规定和指示。

b.调阅前案处理的材料。

c.与内容涉及到的有关部门协商。

d.调查研究请示的理由、事项与具体要求。

15.下列各具体事项可以使用请示这一文种的有()。

a.请求协调与帮助解决本机关无法解决的困难与问题。

b.请求审核批准或批转本机关制定的法规、规章或决定、报告等。

c.请求协调与解决本机关无法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d.根据规定必须履行审批程序的事项。

16.请示的主送对象可以是()。

a.有商洽必要的平行机关。

b.需请求其批准的不相隶属机关。

c.直属的上级领导机关。

d.上级业务主管部门。

1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各机关对于自己无权决定或难以处理的问题均应制发请示公文。

b.请示这类公文要求上级回复,故应与工作报告相区别。

c.某机关对于后勤的安排,因几位领导意见不一致,此时应该制发请示。

d.请示不能使用议论的表达方式。

18.分办的主要依据是文件的性质、重要程度、()等。

a.涉密程度。

b.缓急时限要求。

c.内容所涉及的职责范围。

d.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19.签收文件的工作由()完成。

a.专职外收发人员。

b.兼职外收发人员。

c.通讯人员。

d.各机关的领导、负责人。

【参考答案】。

d2.c3.b4.a6.a8.b。

二、单项选择题。

1.c2.a3.a4.d5.c6.a7.a8.d9.b10.d11.b12.d。

13.d14.a15.b16.d17.b。

三、多项选择题。

有关通知公文试题及答案篇十二

1.联合行文时,作者应是(1)。

a.同级机关b.同一系统的机关c.三个以上的机关d.行政主管机关与业务指导机关。

2.维护文件的高度严密性是指(2)。

a.公文的保密性b.公文语言结构的严密c.公文行文程序的严密d.施行办法的严密。

3.公文中的祈使句常常依靠(2)。

a.语气词表述b.惯用的句式表达c.感叹词表达d.无主句表达。

4.为了维护政令一致,凡下行公文(3)。

a.都要向上级请示b.都要和有关机关协商。

c.内容涉及其他机关的职权范围时,行文前应与其协商一致d.都与有关部门联合发文。

5.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稿本称作(3)。

a.草稿b.定稿c.正本d.副本。

6.公文区别于其他信息记录的特点是(4)。

a.传播知识b.具备查考价值c.书面文字材料d.具备法定的权威性。

7.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的公文是(3)。

a.决议b.会议记录c.会议纪要d.议案。

8.当问题重大,确急需直接上级和更高层次的上级机关同时了解公文内容时,可采用(3)的方式。

a.越级行文b.直接行文c.多级行文d,同时行文。

9.公文要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得(3)。

a.逐级行文b.多级行文c.越级行文d.直接行文。

10.公文的形成与发挥作用须依赖于(2)。1。

a.公文处理b.收文处理c.发文处理d.办毕公文处理。

11.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是发文处理中的(4)。

a.会商b.审核c.注发d.签发。

12.调查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1)。

13.以强制力推行的用以规定各种行为规范的法规、规章属于(1)。

a.规范性文件b.领导指导性文件c.呈请性文件d.证明性文件。

14.内容重要并紧急需要打破常规优先传递处理的文件,叫作(4)。

a.平行b.加急件c.特急件d,急件。

15.决定必须由(4)。

16.通报情况使用(3)。

a.通知b.通告c.通报d.情况报告。

17.通报的表达方式侧重于(1)。

a.叙事b.说理c.说明d.说明、说理。

18.办公室更改电话号码,可用(3)公布周知。

a.通知b.通告c.启事d.布告。

19.批复是答复下级请示的文件,是(1)。

a.被动发文b.主动发文c.是对报告的批件d.下级没有请示,用来指导工作的。

20.规范性公文标题的时间是(1)。

a.公文发布的时间b.公文撰写的时间c.公文打印的时间d.公文讨论的时间。

21.新的规范性公文产生了,对同一事物约束、规范的旧文件应(4)。

a.两法并存b.新不废旧c.相辅相成d.废止旧法。

22.条例、规定、办法、决定是属于公文中的(2)。

a.领导指导性文件b.规范性文件c.公布性文件d.商洽性文件。

22.机关或部门的领导人对来文办理提出处理意见的活动是收文处理中的(3)。2。

a.拟办b.批办c.承办d.查办。

24.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规定的规范性文件,称作(3)。

a.条例b.规定c.办法d.决定。

25.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的领导指导性文件,称为(2)。

a.命令b.指示c.批复d.通知。

26.为加快文件的传递,可采用(1)。2。

a.逐级行文b.多级行文c.越级行文d.直接行文。

27.非同一系统的任何机关相互行文都使用(2)。

a.上行文b.平行文c.通知d.下行文。

28.根据文件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1)。

29.商洽性文件的主要文种是(3)。

a.请示b.通知c.函d.通报。

30.地方性行政法规的制发,应由(4)。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国家主席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政府。

31.规范性公文的一致性表现在(1)。

a.与其他文件、作者权利具有高度统一的一致关系b.文件结构的周密有效。

c.文件的文字条理清楚d.文件的语言简约不繁。

32.批办是指(1)。

33.党政机关的行文关系有(2)。

a.逐级行文多级行文直贯到底的行文b.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c.逐级行文多级行文超级行文d.超级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34.公文的语言应当是(1)。

a.庄重严谨b.华丽流畅c.威严有力d.古朴典雅。

a.含义确切b.韵味无穷c.可圈可点d.色彩丰富。

36.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其制发必须是(4)。

a.法律部门b.上级机关c.部门领导d.法定作者。

37.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是(3)。

a.指不b,请示c.批复d.命令。

38.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的公文是(2)。

a.通知b.通告c.公告d.通报。

39.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与利益遭受到严重损害的文件,属于(3)。

a.秘密文件b.绝密文件c.机密文件d.保密文件。

40.向非同一组织系统的任何机关发送的文件属于(2)。

a.上仃文b.平行文c.下行文d.越级行文。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告的主要特点是(123)。

2.标注公文的主送机关可使用(134)。

a.全称b.简称c.同类机关统称d.规范化简称。

3.公文对语句的基本要求是(12)。

a.含义明确、清晰、完整、便于准确理解无歧义b.句子成分搭配得当。

c.可以隐去句子中的必须有的成分d.改变语序安排。

e.创造新颖句子。

4.下面句子有语病的是(123)。

a.会议是在酷热的气温中召开的。

b.这样的活动乐意使农民接受。

c.这个季度亏损减少了两倍。

5.公文写作之前要(13)。

a.明确行文目的b.向领导请示写法c.确定使用的文种d.选择适当的语言。

6.应向直接上级机关抄送的文件包括(124)。

7.维护公文的简明性易出的问题是(14)。

a.赘言泛滥,大量重复b.语言含混,语义多歧c.归类不准,文不对题。

d.主题不明,离题万里e.内容不全,挂一漏万。

8.禁止主送的同时抄送给下级机关的文件有(14)。

a.主送给上级机关的请求批准的请示b.主送给平级机关的商洽性函件。

c.主送给有关下级机关的政策性批复d.主送给上级机关的请求指示的请示。

9.遵守行文规则是为了(1245)。

10.能够联合行文的机关应是(124)。

a.同级政府之间b.政府各部门之间c.上级党委和下级政府之间。

d.政府部门和同级人民团体之间e.政府及其部门与同级党委。

1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有(124)。

12.具备法定效力的公文稿本有(1345)。

a.副本b.草稿c.定稿d.试行本e.暂行本。

13.应立卷的文件必须是(123)。

a.办理完毕的b.有查考价值的c.机关在工作中形成的d.完全失去现行效用的。

14.越级行文的条件是(234)。

a.情况紧急b.经多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而问题长期未予解决。

c.需直接询问、答复或联系具体事项d.检举直接上级机关。

15.工作报告在党的机关可用于(234)。

a.请求批准b.提出建议c.答复上级询问d.反映情况。

16.可用来发布规章的文件有(13)。

a.命令b.决定c.通知d.通告。

17.下面属于公文必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135)。

a.发文机关b.报送机关c.标题d.题注e.成文日期

18.规范性公文正本的特殊形式有(234)。

a.抄本b.试行本c.暂行本d.修订本。

19.下面说法错误的有(234)。

a.公文的标题由作者、事由、文种组成。

b.拟写标题时,为了简炼,可以不标明文种。

c.所有的规范性公文的标题,都可以省略作者及事由部分。

d.为了语意确切,不产生歧义,公文标题字数可以到60字以上。

e.每一份公文都必须正确标明文种。

20.下面说法正确的有(123)。

a.不同文字稿本是同一内容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字撰写的文本。

b.草稿是原始的非正式文稿,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效用。

c.副本是正本的复份,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d.试行乒是试验推行本,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e.定稿即正本。

21.转发的对象包括(134)。

a.上级文件b.下级文件c.平级文件d.不相隶属机关的文件。

22.需要在首页标注签发人的公文文种包括(12)。

a.请示b.报告c.指示d.命令。

23.可用来签批和书写公文的字迹材料有(123)。

a.墨汁b.碳素墨水c.蓝黑墨水d.纯蓝墨水。

24.根据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24)。

a.法定正式公文b.通用公文c.非法定正式公文d.专用公文e.规范性文种。

25.我国法定的规范性文件包括(12345)。

a:条例b.规定c.通告d.办法e.决定。

26.在下行文中提出执行要求时,要使受文者不折不扣执行文件,应写作(24)。

a.参照执行b.遵照执行c.参酌执行d.按照执行。

27.如下公文处理环节属于收文处理过程的是(134)。

a.拟办b.拟稿c.批办d.注办。

28.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有(123)。

a.符合党、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b.一文一事,中心明确。

c.用语庄严、简明、通顺d.为使各方面了解情况,多印发文件e.格式不必强求一致。

29.撰拟规范性公文应遵循(1234)要求。

a.高度的一致性b.高度的严密性c.公文的稳定性d.公文的连续性e.公文的灵活性。

30.维护公文的稳定性易出的问题是(12)。

a.仓促制定文件,不合实际b.规定的表述过于绝对化c.内容不全面。

d.层次混合,割裂事项联系e.与其他法规性文件抵触。

31.重要公文的签发者应是机关(12)。

a.正职领导b.主持常务的副职领导。

c.主持专项业务的副职领导d.综合部门负责人。

32,有领导被领导关系的机关行文时可采用的行文方式有(124)。

a.逐级行文b.越级行文c.直接行文d.多级行文。

33,中共b县县委向全县党的各级组织提出开展“三讲”工作的原则和要求,用(24)。

a.决议b.指示c.通报d.通知。

34.条例的制发权属于(12)。

a.国务院b.党的中央组织c.国务院所属各部委d.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

35.我国法定的公布性文件包括(24)。

a.通知b.通告c,通报d.公告e.报告。

三、判断题。

1.通常一件公文只有一个主送机关,防止多头主送。(1)。

2.公文的制发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不能报喜不报忧。(1)。

3.公文写作必须及时迅速,把握时机,适应机关行政管理需要,提高机关工作效率。(1)。

4.规范性文件是以强制力推行的用以规范各种行为规范的文件。(1)。

5.通报用于反映新情况、新问题,行文强调及时快捷。(1)。

6.批复的主送机关是下级机关。(1)2。

7.通知具有多种功能,既能“上传”,又可以下达。(1)。

8.为减少发文,在向上级机关呈送的报告中,可附带请示问题。(2)。

9.由下级机关制发的法规和规章,规范范围内的上级机关可以不受其约束。(2)。

10.自主的行政管理法规可以创造新的规则。(2)1。

11.规范性公文的生效日期应是公文起草完成的时间。(2)

12.在规范性公文中,应当使用“拟”、“打算”、“准备”等词汇修饰意图和要求。(1)。

13.在答复询问报告中,可以同时汇报本机关的最近工作进程。(1)。

14.向上级机关及时汇报工作是下级机关必须遵守的一项工作制度。(1)。

15.请示的内容必须是属于本机关职权范围之内的事。(1)。

16.工作报告应在工作开始之前写,以求得上级领导的指导。(1)。

17.综合性总结报告是总结一个机关在一定时期内的实践经验。(1)。

18.撰制规范性公文应当特别注意维护文件的条理性。(1)。

19.规定与办法的不同点在于规定比办法更具体、精细,所针对事物的规模相对小一些。(2)。

20.决定可以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具有法定的强制力。(1)。

21.对于上级的指示,只须参考执行。(2)。

22.机关制发文件,应遵守事无巨细都要发文的原则。(1)。

23.公文是人人都要阅读的,行文文字要求不必很精炼。(2)。

24.为提高办事效率,不必每一份文件都经过领导签发。(2)。

25.材料是公文写作的基础,在明确行文目的之后,要进行调查研究。(2)。

四、辨析题。

1.不经签发人同意,任何人不得改动公文定稿的内容。

2.向一切有审批权的机关请求批准时均应写“请示”。

3.请示在未获批准之前不能抄送给下级机关。

1.正确。公文的签发人代表的是机关的意志,经其签发后,文件即为有效文件,不经其同。

意而改动文件内容是非法的。

2.错误。对比自己级别低或与自己同属于一个级别的机关请示批准,应该用“函”。

3.正确。这是因为请示在没有获得正式批准时,如抄送给下级机关,不仅会给上级机关的工作造成被动,而且也容易使下级机关因为误解而执行无效的文件。

4.错误。公文不是文学作品,应该“言尽意止”,否则,会因表意模糊使执行者引起不必要的误解。

5.错误。指示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所属机关的行文,而不能用于同级之间。县公安局与县财政局是同级机关,相互之间当然不能用“指示”。

6.错误。上行文的主送机关应单一,不应该在提议文件中标注多个机关,以免造成受文机关之间的互相推诿,造成公文旅行,耽误工作。

7.错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公文中的数字应该统一使用阿拉伯数字,但也有例外,如成文日期。

8.错误。不合作者本意,当与不当都需要批复,但下级机关在向上级的行文中不能使用命令式,“着”为命令词的词头。

9.错误。报告是陈述性的,可制发于事后,也可以制发于事前,不具备强制复文的性质。如果在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会影响工作。

任的是主送机关,只需了解公文的内容不需要承担答复责任的是抄送机关。

4.公文的结尾应“言止意不尽”。

5.某县公安局向县财政局主送《关于限三日内完善安全措施的指示》。

6.为使上行文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应在文中多标注几个主送机关。

7.公文中的数字均应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8.请示的结尾可写作:以上意见如无不当,请着即批复。

9.在报告中不能夹带请示事项。

10.主送机关必须是受文机关中级别层次高的机关,抄送机关则必须是其中级别层次低的机关。

五、简答题。

1.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庄重、准确、朴实、精炼、严谨、规范。

庄重--指语言端庄,格调郑重严肃。

准确--指语言真实确切,无虚假错漏,褒贬得当,语意明确,符合实际。

朴实--指语言平直自然,是非清楚,明白流畅,通俗易懂。

精练--指语言简明扼要,精当不繁,服从行文目的及表现主题的需要,当详则详,当略则略。严谨--指语言含义确切,文句严谨,细致周密,分寸得当,忌模糊含混、语意多歧。

规范--指语句不仅合乎语法及逻辑原则,而且要合乎公务活动的特殊规范性要求。

2.简述公文写作的程序。

(一)公文写作前的准备。

1明确行文目的和要求。

2确立公文主题。

3选定公文文种。

4占有材料。

5确定具体表达方式。

(二)撰拟文稿。

1安排好结构,一是确定总体的构成;二是确定正文的具体构成,解决好各组成部分的编排次序,安排各层次、段落间的衔接与转换,处理好开头和结尾。

2拟出写作提纲。

3正式撰拟文稿。

(三)审核修改。

文稿的审核修正要认真严肃反复进行,要按规定的程序进行。

3.按行文方向对公文进行分类的意义是什么?

按行文方向分为上行、平行、下行3类。

如此分类,当我们需要行文时,只要根据行文单位之间的隶属关系(上、下隶属或不相隶属),就能准确的从该公文分类中找到正确的文种了。

有关通知公文试题及答案篇十三

1.联合行文时,作者应是(a)。

a.同级机关b.同一系统的机关c.三个以上的机关d.行政主管机关与业务指导机关。

2.维护文件的高度严密性是指(b)。

a.公文的保密性b.公文语言结构的严密c.公文行文程序的严密d.施行办法的严密。

3.公文中的祈使句常常依靠(2)。

a.语气词表述b.惯用的句式表达c.感叹词表达d.无主句表达。

4.为了维护政令一致,凡下行公文(c)。

5.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稿本称作(c)。

a.草稿b.定稿c.正本d.副本。

6.公文区别于其他信息记录的特点是(d)。

a.传播知识b.具备查考价值c.书面文字材料d.具备法定的权威性。

7.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的公文是(c)。

a.决议b.会议记录c.会议纪要d.议案。

8.当问题重大,确急需直接上级和更高层次的上级机关同时了解公文内容时,可采用(c)的方式。

a.越级行文b.直接行文c.多级行文d,同时行文。

9.公文要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得(c)。

a.逐级行文b.多级行文c.越级行文d.直接行文。

10.公文的形成与发挥作用须依赖于(2)。

a.公文处理b.收文处理c.发文处理d.办毕公文处理。

11.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是发文处理中的(d)。

a.会商b.审核c.注发d.签发。

12.调查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a)。

13.以强制力推行的用以规定各种行为规范的法规、规章属于(a)。

a.规范性文件b.领导指导性文件c.呈请性文件d.证明性文件。

14.内容重要并紧急需要打破常规优先传递处理的文件,叫作(d)。

a.平行b.加急件c.特急件d,急件。

15.决定必须由(4)。

16.通报情况使用(c)。a.通知b.通告c.通报d.情况报告。

17.通报的表达方式侧重于(a)。

a.叙事b.说理c.说明d.说明、说理。

18.办公室更改电话号码,可用(c)公布周知。

a.通知b.通告c.启事d.布告。

19.批复是答复下级请示的.文件,是(a)。

a.被动发文b.主动发文c.是对报告的批件d.下级没有请示,用来指导工作的。

20.规范性公文标题的时间是(a)。

a.公文发布的时间b.公文撰写的时间c.公文打印的时间d.公文讨论的时间。

21.新的规范性公文产生了,对同一事物约束、规范的旧文件应(d)。

a.两法并存b.新不废旧c.相辅相成d.废止旧法。

22.条例、规定、办法、决定是属于公文中的(b)。

a.领导指导性文件b.规范性文件c.公布性文件d.商洽性文件。

22.机关或部门的领导人对来文办理提出处理意见的活动是收文处理中的(c)。

a.拟办b.批办c.承办d.查办。

24.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规定的规范性文件,称作(c)。

a.条例b.规定c.办法d.决定。

25.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的领导指导性文件,称为(b)。

a.命令b.指示c.批复d.通知。

26.为加快文件的传递,可采用(a)。

a.逐级行文b.多级行文c.越级行文d.直接行文。

27.非同一系统的任何机关相互行文都使用(b)。

a.上行文b.平行文c.通知d.下行文。

28.根据文件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文分为(a)。

29.商洽性文件的主要文种是(c)。

a.请示b.通知c.函d.通报。

30.地方性行政法规的制发,应由(d)。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国家主席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政府。

31.规范性公文的一致性表现在(1)。

a.与其他文件、作者权利具有高度统一的一致关系b.文件结构的周密有效。

c.文件的文字条理清楚d.文件的语言简约不繁。

32.批办是指(a)。2。

33.党政机关的行文关系有(b)。

34.公文的语言应当是(a)。

a.庄重严谨b.华丽流畅c.威严有力d.古朴典雅。

a.含义确切b.韵味无穷c.可圈可点d.色彩丰富。

36.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其制发必须是(4)。

a.法律部门b.上级机关c.部门领导d.法定作者。

37.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是(c)。

a.指不b,请示c.批复d.命令。

38.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的公文是(b)。

a.通知b.通告c.公告d.通报。

39.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与利益遭受到严重损害的文件,属于(c)。

a.秘密文件b.绝密文件c.机密文件d.保密文件。

40.向非同一组织系统的任何机关发送的文件属于(b)。

a.上仃文b.平行文c.下行文d.越级行文。

有关通知公文试题及答案篇十四

1.合理安排正文的结构,使层次清楚,条分缕析,言之有序,是为了(a)。

a.突出主题。

b.不事曲笔。

c.突出特色。

d.撰文要求。

2.公文与文学作品不同,它要求文件内容必须(b)。

a.提出问题。

b.实事求是。

c.介绍经过。

d.沟通信息。

3.根据公文作用的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b)。

a.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b.通用公文、专用公文。

c.规范性公文、领导指导性公文、公布性公文、陈述呈请性公文、商洽性公文、证明。

性公文d.收支、发文。

4.公文应在(a)装订。

a.左侧。

b.右侧。

c.上面白边区d下面白边区。

5.公文的主体部分称为(b)。

a.标题。

b.正文。

c.作者。

d.印章或签署。

6.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文件属于(c)。

a.内部使用文件。

b.秘密文件。

c.机密文件。

d.绝密文件。

7.国家民政部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民政厅、局之间属于(a)。

a.业务指导关系。

b.隶属关系。

c.不相隶属关系。

d.平行关系。

8.公文中兼用的基本表达方式是(c)。

a.议论、描写、说明。

b.议论、抒情、说明。

c.议论、叙述、说明。

d.叙述、抒情、说明。

9.公文的标题一般由哪些要项组成(d)。

a.版头、发文字号。

a.醒目、严肃。

b.公文作者法定的权威性。

c.公文要求的必要标记。

d.标明公文制发机关。

11.以下领导指导性公文应当具有稳定性,不能轻易更改的是(a)。

a.决定。

b.批复。

c.通知。

d.通告。

1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通知的标题可简写为《任免通知》。

b.批复具有专业性,一般由专业主管部门在一定业务范围内发布。

c.决定的正文部分由制发决定的根据、执行要求结尾三大部分组成。

d.通知的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组成。

1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

a.指示具有强制约束作用要求下级机关必须遵守和执行。

b.决定具有指导性,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政策性是指导工作的准则。

c.任免通知落款处由任免机关领导人亲笔签署(或代以签名章)。

d.迁移,更改电话号码等可使用通告。

14.批复不具有以下哪一特点(b)。

a.法定的权威性与执行性。

b.指导性。

c.被动性。

d.针对性。

15.?接受请示的机关应对请示事项表明是否批准的态度或予以明确的指示’,这句话。反映了请示具有何种特性(c)。

a.被动性。

b.针对性。

c.强制回复的性质。

d.强制约束作用,要求下级机关必须遵守与执行。

16.撰写《关于审批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加强保护管理的请示》一文时,符合撰。

写要求的说法是(a)。

a.应正确标注主送机关与抄送机关。

b.一般应直接报送领导者个人。

c.适宜采用概括叙述的表达方式,避免描述事情的细枝末节或罗列数字。

d.可同时要求对历史文化名城周边的自然风景区加以保护管理。

17.在下面哪一种情况下,可以越权批办文件?(a)。

a.经过授权。

b.避免积压。

c.急需处理。

d.属一般性文件。

18在承办公文时,应根据(d)科学安排承办的次序。

a.时效原则。

b.先党后政。

c.意义大小。

d.主次缓急。

19.注办的作用说到底是为了(a)。

a.备忘待查。

b.检查监督。

c.避免延误。

d.方便工作。

20.两个或两个以上机关联合行文时必须做好(d)工作。

a.审核。

b.签发。

c.会商。

d.会签。

二、多项选择回。

1.公文主题的基本要求是(ab)。

a.突出。

b.简明。

c.单一。

d.生动。

2.我国法定的公布性文件包括(bd)。

a.通知。

b.通告。

c.通报。

d.公告。

e.报告。

3.下面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d)。

a.接受抄送的机关可以向其他机关抄送。

c.向上级机关请求批示或批准宜用‘请示’而不用‘报告’。

d.主送机关必须是受文机关中级别层次高的机关,抄送机关则处须是其中级别层次低。

的机关。

4.可用来签批和书写公文的字迹材料有(abc)。

a.墨汁。

b.碳素墨水。

c.蓝黑墨水。

d.纯蓝墨水。

5.选用公文文种,主要依据(abcd)。

a.规范性。

b.工作关系。

c.职权。

d.行文目的和要求。

6.下面是从公文中摘出的四句话,其中表达欠妥当的是(abd)。

a.我院已于8月30日召开了表彰先进个人、集体大会,xx院长和其他学院的领导同志出席了这次会议。

b.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是目前我们能否搞好企业管理的一个最最首要的问题。

d.从这份文件里,使全厂干部了解到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

7.请示的结构由以下选项的哪几部分组成(acd)。

a.标题,写明制发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

b.主送机关。

c.正文,包括请示理由、请示事项及请示的具体要求。

d.制发机关名称与成文日期

8.关于请示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b)。

a.请示的内容必须是属于本机关职权范围内无权或确实难以处理的问题与事项。

b.使用范围广泛。

c.具有执行性。

d.有较强的时效性,强调及时快捷。

9.下列陈述呈请性公文不得夹带请示事项的有(ac)。

a.工作报告。

b.请示。

c.答复询问的报告。

d.批复。

10.下列说法符合工作报告写作要求的是(abcd)。

a.适宜采用概括叙述的表达方式,避免描述事情的细枝末节或罗列数字。

b.中心明确,重点突出。

c.报告内容应有新意。

d.点面结合,实事求是。

11.在撰写总结报告正文的开头部分时通常采用何种方法(cd)。

a.介绍工作的成绩及工作进程。

b.叙述占有的材料。

c.概述基本情况。

d.简要揭示总结的主题,为进一步展开叙述奠定基础。

12.在撰写总结报告正文的主体部分时通常采用何种方法(abcd)。

a.划分工作情况与经验体会两大部分。

b.按时间的顺序安排层次。

c.按总结内容的逻辑关系,分设若干问题,接问题介绍工作情况,写明经验(教训)。

d.按工作发展阶段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

13.下列总结报告正文的结尾部分写法正确的有(acd)。

a.‘特此报告,请审阅’。

b.?从管理基础工作入手,搞好整顿?

c.‘实践说明,制定岗位考核标准,是落实岗位责任制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d.?特此报告,如有不当之处,请予指证?

14.下列关于调查报告的标题符合要求的有()。

a.《关于海南进口和倒卖物资问题的调查报告》。

b.《深圳大学是怎样改革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

c.《家庭饲养前途广阔》。

d.《为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苏州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调查》。

15.以下说法错误的有(bd)。

a.调查报告的撰写应结合运用说明、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做到叙议结合。

b.撰写总结报告,一般兼用说明、叙述和议论三种方式,重点使用议论方式。

c总结报告简单地说,就是关于提炼经验(教训)的报告。

d请示可以不接机关隶属关系,越级报通。

16在函正文的结尾处,下列哪些用语可以使用()。

a.请尽快函复为盼。

b.敬请予以大力支持。

c.请即函复。

d.特此函告。

17.公文的保管期限一般分为(bcd)等几种。

a.永远。

b.永久。

c.长期。

d.短期。

18.在立卷范围内的文件,一般应同时具备(abd)诸基本条件。

a.已经处理完毕。

b.具有查考利用价值。

c.反映了问题的本质。

d.在本机关工作活动中形成或处理。

三.不定项选择题。

1.转发对象不包括(b)。

a.上级文件。

b.下级文件。

c.平级文件。

d.不相隶属机关的文件。

2.公布性文件包括(cd)。

a.命令。

b.通知。

c.公告。

d.通告。

3.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acd)。

a.标题。

b.文头。

c.正文。

d.主题词。

4.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有(abc)。

a.符合党、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的法规。

b.一文一事中心明确。

c.用语庄严、简明、通顺、平安。

d.为使各方面了解情况,多印发文件。

e.格式不必强求一致。

5.遵守行文规则是为了(abde)。

a.确保公文迅速、准确传递。

b.避免行文紊乱。

c.保障公文旅行。

d.确定行文关系。

e.控制发文数量。

6.能够联合行文的机关应是(abd)。

a.同级政府之间。

b.政府各部门之间。

c.上级党委和下级政府之间。

d.政府部门和同级人民团体之间。

e.政府及其部门与同级党委。

7.规范性公文的一致性表现在(a)。

a.与其他文件、作者权利具有高度统一的一致关系。

b文件结构的周密有效。

c.文件的文字条理清楚。

d.文件的语言简约不繁。

8.会签是指(d)。

a.签署会议。

b.在会议上签署文件。

c.联合行文时,由各发文机关的领导人共同签发文件。

d.联合行文时,由各发文机关的领导人共同签署文件。

参考答案。

1二、多项选择题。

d

1d。

三、不定项选择题。

1.b。

7.a。

8.d。

1.制发公文的目的和要求,一般是由(c)确定的。

a.撰写者本人或团体。

b.机关党政负责人。

c.行文对象及行文内。

d.作者的上级机关。

2.公文对结构的要求是(a)。

a.完整。

b.生动。

c.突出。

d.简明。

3.以强制力推行的用以规定各种行为规范的法规、规章同于(a)。

a.规范性文件。

b.领指导性文件。

c.呈请性文件。

d.证明性文件。

4.内容重要并紧急需要打破常规优先传递处理的文件,叫作(d)。

a.平件。

b.加急。

c.特急件。

d.急件。

5.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稿本称作(c)。

a.草稿。

b.定稿。

c.正本。

d.副本。

6.为了维护正常的领导关系,具有隶属关系或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应基本采取(a)。

a.逐级行文。

b.多级行文。

c.越级行文。

d.直接行文。

7.下面公文写作中,语句符合规范的是(a)。

b.我们一定要采取措施,尽可能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c.目前有关部门已对议报作出停刊整顿并令其主要负责人深刻检查等等纪律处分的处理。

可趁之机?这句公文用语显然是不规范的,其不正确的原因是(d)。

a.含义不明确不清晰,让人产生歧义。

b.句子成分搭配不当。

c.语序安排欠妥当。

d.不合乎事理。

9.下面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b.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进机关,由抄送机关答复。

10.调查报告的特点是(d)。

a.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b.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执行性。

c.作者广泛。

d.根据调查研究成果写成的用于揭示事物真象与规律的报告。

11.关于答复询问的报告,叙述错误的是(b)。

a.用语简明,得体,分寸适宜。

b.可夹带请示事项。

c.是下级机关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文种。

d.内容准确真实,实事求是地向领导机关作认真负责的报告。

12.函灵活简便,可广泛应用于公务联系的各个领域,以下事项不适宜使用函件这一形式的有(d)。

a.北京市人民政府就xx发电厂建设问题向国家计委申请。

b.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就浦东新区的道路规划问题向上海市交通厅询问。

c.上海市公安厅就打击车匪路霸问题向华东六省的公安厅提出建议。

d.国务院、中央军委就军队营区外义务植树进行指示。

13.以下有关公文的说法错误的有(a)。

a.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

b.通用公文,文称行政公文,指各类机关普遍使用的文件,如请示、报告、函等。

c.通知的作者广泛,不受机关性质与级别层次的限制。

d.函为不相隶属机关间相互往来的正式公文,对受文者的行为没有强制性影响。

14.会议纪要是会议文件的一种,以下关于会议纪要的标题说法正确的是(a)。

a.标题需写明会议名称与文种。

b.标题须写明发文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

c.标题需写明会议名称、事由、文种。

d.可以采用一般文章标题的形式在标题中简要明确地揭示中心思想。

15.立卷的文件是已经办理完毕的;立卷的作用主要是为了(b)。

a.反映本机关的活动。

b.便于检索和管理。

c.便于映证机关工作的历史。

d.便于研究有关问题。

16.公文立卷的具体方法很多,但其本质都是(d)。

a.一案一卷,一会一卷。

b.同人同事立一卷。

c.统计表、报表合卷。

d.把握文件的特征。

17.编目是对组合之后的文件加以系统排列并编列出(b)。

a.卷内文件次号。

b.卷内文件目录。

c.编制立卷目录。

d.立卷计划和案卷目录。

二、多项选择题。

1.公文提纲的内容包括(abc)。

b.公文开头。

c.表述层次及论点、论据、字数安排。

d.结尾。

2.下面说法错误的有(abd)。

a.盖印应端正、清晰,做到上压正文,下压成文日期。

b.一件联合发文,可有数个发文号。

c.联合行文的成文日期以最后签发机关的签发日期为准。

d.公文中的附注一般标注于主题词下方。

e.题注一般用圆括号标注于标题下方。

3.具备法定效力的公文稿本有(acde)。

a.副本。

b.草稿。

c.定稿。

d.试行本。

e.暂行本。

4.选定公文种类主要的原则方法是(abd)。

a.考虑行文的具体需要。

b.考虑本单位的权限。

c.考虑公文撰拟者的写作水平。

d.考虑行文走向。

5.国家对公文的格式有具体的要求其特点有(abc)。

a.结构完整。

b.规范性。

c.相对确定性。

d.灵活性。

6.规定公文的统一规范格式,其目的在于(acd)。

a.维护公文的严肃性。

b.维护公文的有效性。

c.维护公文的权威性。

d.维护公文的准确性。

7.主送机关有以下几种(abc)。

a.上级机关。

b.下级机关。

c.平行机关。

d.不相隶属机关。

8.通报有以下特点(abc)。

a.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b.让事实和数据说话,而不过多地阐发和论证道理。

c.具有教育性质,主要起宣传教育、沟通情况和交流经验的作用。

d.内容单纯,行文简便。

9.通报按其内容性质划分,可分为(abd)。

a.表彰性通报。

b.批评性通报。

c.指示性通报。

d.情况通报。

10.通报的总体结构包括(ac)。

a.标题。

b.主送机关。

c.正文。

d.通报的日期

11.通报与通知的区别是(bc)。

a.通报用来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

b.通报的事例典型,情况重要,具有较大影响。

d.通知有主送机关通报没有主送机关。

12.批复具有以下特点(abc)。

a.权威性。

b.针对性。

c.被动性。

d.公开性。

13.下列有关说法,能用来说明批复有明确针对性的是(ab)。

a.批复只印发给申报请示的单位及有关单位。

b.批复的内容只答复请示的具体事项。

c.批复的内容应予认真遵守与执行。

d.批复的开头和结尾要与请示的标题与发文字号相互照应。

14.批复在制发前需进行认真的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acd)。

a.查阅有关的规定和指示。

b.调阅前案处理的材料。

c.与内容涉及到的有关部门协商。

d.调查研究请示的理由、事项与具体要求。

15.下列各具体事项可以使用请示这一文种的有(abd)。

a.请求协调与帮助解决本机关无法解决的困难与问题。

b.请求审核批准或批转本机关制定的法规、规章或决定、报告等。

c.请求协调与解决本机关无法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d.根据规定必须履行审批程序的事项。

16.请示的主送对象可以是(cd)。

a.有商洽必要的平行机关。

b.需请求其批准的不相隶属机关。

c.直属的上级领导机关。

d.上级业务主管部门。

1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bd)。

a.各机关对于自己无权决定或难以处理的问题均应制发请示公文。

b.请示这类公文要求上级回复,故应与工作报告相区别。

c.某机关对于后勤的安排,因几位领导意见不一致,此时应该制发请示。

d.请示不能使用议论的表达方式。

18.分办的主要依据是文件的性质、重要程度、(abc)等。

a.涉密程度。

b.缓急时限要求。

c.内容所涉及的职责范围。

d.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19.签收文件的工作由(abc)完成。

a.专职外收发人员。

b.兼职外收发人员。

c.通讯人员。

d.各机关的领导、负责人。

三、不定项选择题。

1.具有正式法定效用的文本有(abcd)。

a.正本。

b.试行本。

c.暂行本。

d.修订本。

2.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规定的规范性文件,称作(c)。

a.条例。

b.规定。

c.办法。

d.决定。

3.用于对下级机关布臵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的领导指导性文件,称为(b)。

a.命令。

b.指示。

c.批复。

d.通知。

4.公文中的词语应(a)。

a.含义确切。

b.韵味无穷。

c.可圈可点。

d.包彩丰富。

5.下面说法正确的有(a)。

a.党政机关应在各自的系统内部发布文件。

b.行政机关可直接向党的组织发布指令性文件。

c.行政机关可直接向党的组织汇报工作。

d.党政机关尽可能地增加联合发文。

6.公文词语要求(a)。

a.选择最贴切,最能表情达意的。

b.尽量使用同音调。

c.使用口语词、歇后语,谚语。

d.为反复强调、突出重点,大量用同意词。

e.使文章新颖,可用方言词汇。

7.维护公文的简明性易出的问题是(ae)。

a.赘言泛滥,大量重复。

b.语言含混、语义多歧。

c.归类不准、文不对题。

d.主题不明、离题万里。

e.内容不全,挂一漏万。

8.维护文件的高度严密性是指(b)。

a.公文的保密性。

b.公文语言结构的严密。

c.公文行文程序的严密。

d.施行办法的严密。

9.承办公文工作的依据主要是(acd)。

a.有关法律、法规、制度。

b.一部分群众的要求。

c.上级领导做出的批示。

d.上级领导传授的意图。

参考答案。

1.c。

2.a。

3.a。

4.d。

5.c。

6.a。

7.a。

8.d。

9.b10.d11.b12.d。

13.d14.a15.b16.d17.b。

二、多项选择题。

1

三、不定项选择题。

d

2.c。

3.b。

4.a。

5.a。

6.a。

8.b。

公文练习题,值得看看!1!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公文内容代表的是机关意志,它必须以(d)。

a、拟定者的名义制发。

b、机关的名义制发。

c、法定代表人的名义制发。

d、机关的名义或法定代表人的名义制发。

2、命令,(d)。

a、只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b、只用来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

c、只用于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3、公告,是用于(c)。

a、向国内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的。

b、向国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的。

c、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的。

d、向国内外宣布行政法规和规章的。

4、通报的适用范围(c)。

a、只用于表彰先进。

b、只用于批评错误。

c、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d、只用于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5、制发公文的目的和要求,一般是由(c)确定的。

a、撰写者本人或团体。

b、机关党政负责人。

c、行文对象及行文内容。

d、作者的上级机关。

6、为了维护正常的领导关系,具有隶属关系或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应基本采取(a)。

a、逐级行文。

b、多级行文。

c、越级行文。

d、直接行文。

7、内容重要并紧急需要打破常规优先传递处理的文件,叫做(d)。

a、平件。

b、加急件。

c、特件。

d、急件。

8、联合行文,(c)在前。

a、先签署意见机关。

b、签发时提出意见机关。

c、主办机关。

d、协办机关。

9、发文字号应当包括(c)。

a、括号,序号。

b、机关代字,序号。

c、机关代字,年份,序号。

d、年份,序号。

10、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d)。

a、逗号。

b、引号。

c、顿号。

d、标点符号。

11、主送机关是指公文的主要(c)。

a、发文机关。

b、公文起草机关。

c、受理机关。

d、下级机关。

12、联合上报的公文,由(b)加盖公章。

a、发文机关。

b、主办机关。

c、协办机关。

d、主办机关和协办机关。

13、联合下发的公文,由(c)加盖公章。

a、主办机关。

b、协办机关。

c、发文机关都应当。

d、最后的签署机关。

14、成文日期以(a)为准

a、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b、印刷日期

c、发送日期

d、第一次修改稿日期

15、联合行文以(b)为准。

a、最先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

b、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

c、印刷日期

d、定稿日期

16、行文应当确有必要,(c)。

a、领导决定。

b、注意时效。

c、注意效用。

d、强调准确。

17、为了维护政令统一,凡下行公文(c)。

a、都要请求上级。

b、都要和有关机关协商。

c、内容涉及其他机关的职权范围时,行文前应与其协商一致。

d、都与有关部门联合行文。

a、重大事项。

b、急件。

c、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

d、密级文件。

19、下面公文写作中,语句符合规范的是:(a)。

b、我们一定要采取措施,尽可能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c、目前有关部门已对该报作出停刊整顿,并责令其主要负责人深刻检查等纪律处分的处理。

d、一艘在巴拿马注册的名为?协友?的货轮9月9日1时30分在斯里兰卡东部亭可马里突然遭到泰米尔?猛虎?组织袭击而出事,5名船员失踪。

20、?由于我们没有建立健全安全保障制度,结果给流氓、惯偷、坏人造成了盗窃、行凶、阴谋破坏的可乘之机,这段公文用语显然是不规范的,其不正确的原因是(d)。

a、含义不明确、不清晰,让人产生歧义。

b、句子成份的搭配不当。

c、语序安排欠妥当。

d、不合乎事理。

21、发文办理指以本机关名义(a)的过程。

a、制发公文。

b、印制公文。

c、发放公文。

d、传递公文。

22、下面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b、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抄送机关答复。

23、调查报告具有明显的特点,突出表现为(a)。

a、真实性、针对性、规律性、时效性。

b、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规律性。

c、正确性、针对性、规律性、时效性。

d、真实性、自然性、规律性、时效性。

24、公文的文种应当根据(d)确定。

a、领导指示。

b、上级要求。

c、主送机关的要求。

d、行文目的、发文机关的职权和与主送机关的行文关系。

25、引用公文应当(b)。

a、先引发文字号,后引标题。

b、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

c、只引发文字号。

d、只引标题。

26、以下有关公文的说法错误的有(d)。

a、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

b、适用公文,又称行政公文,指各类机关普遍使用的文件,如请求、报告、函等。

c、通知的作者广泛,不受机关性质与级别层次的限制。

d、函为不相隶属机关间相互往来的正式公文,对受文者的行为没有强制性影响。

27、会议纪要是会议文件的一种,以下关于会议纪要的标题说法正确的是(a)。

a、标题须写明会议名称与文件。

b、标题须写明发文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

c、标题须写明会议名称、事由、文种。

d、可以采用一般文章标题的形式在标题中简要明确地提示中心思想。

28、立卷的文件是已经办理完毕的;立卷的作用主要是为了(b)。

a、反映本机关的活动。

b、便于检索和管理。

c、便于映证机关工作的历史。

d、便于研究有关问题。

29、公文立卷的具体方法很多,但其本质都是(d)。

a、一案一卷,一盒一卷。

b、同人同事立一卷。

c、统计表、报表合卷。

d、把握文件的特征。

30、函灵活简便,可广泛应用于联系各个领域,以下事项不适应使用函件这一形式的有(d)。

a、北京市人民政府就××发电厂建设问题向国家计委申请。

b、上海市浦东区人民政府就浦东新区的道路规划问题向上海市交通厅询问。

c、山东省公安厅就打击车匪路霸问题向华东三省一市的公安厅提出建议。

d、国务院、中央军委就军队营区外义务植树进行指示。

31、下面五个事件中,事件排列最合理、最合乎逻辑的是(c)。

1、去钓鱼;2发现很多蚯蚓;3向朋友借鱼具;4挖坑栽树苗;5改变计划。

a、4—3—1—2—5。

b、1—4—2—3—5。

c、4—2—5—3—1。

d、3—2—1—5—4。

32、下列四句话中有一句既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这个有歧义的句子是(c)。

a、工商所的门外停着一辆大卡车。

b、他父亲最近到去南去考察工作。

c、新来的老张的助手登台唱了一支歌。

d、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一辆接一辆驶过。

33、答复下级机关的请求事项时,应使用(b)。

a、通知。

b、批复。

有关通知公文试题及答案篇十五

(1).公文最基本的作用功能是()作用。

a.领导和指导。

b.联系和知照。

c.依据和凭证。

d.宣传和教育。

参考答案:c。

(2).档案工作包括()。

a.档案收集、档案管理、档案利用三个组成部分。

b.档案收集、档案传递、档案管理、档案利用四个组成部分。

c.档案清理、档案管理、档案利用三个组成部分。

d.档案清理、档案收集、档案管理、档案利用四个组成部分。

参考答案:a。

(3).()是记叙(叙述)表达方式中最基本的方法。

a.顺叙。

b.倒叙。

c.补叙。

d.插叙。

参考答案:a。

(4).公文最主要的表达方式是()。

a.记叙。

b.说明。

c.议论。

d.描写。

参考答案:b。

(5).公文的语言以()为主。

a.口头语。

b.书面语。

c.文学语言。

d.文言文。

参考答案:b。

(6).公文语言的第一要求是()。

a.简洁。

b.准确。

c.庄重。

d.平实。

参考答案:b。

(7).公文落款处所标明的日期是指()

a.秘书人员修改定稿的日期

b.秘书部门负责人核稿完毕的日期

c.公文封发的曰期。

d.领导人签发的日期

参考答案:d。

(8).()是上行文和下行文的常规行文方式。

a.直接行文。

b.逐级行文。

c.越级行文。

d.多级行文.

参考答案:b。

(9).党政机关在大众传媒上发布公文属于()。

a.多级行文。

b.直接行文。

c.越级行文。

d.逐级行文。

参考答案:b。

(10).应在文头标注签发人姓名的公文是()。

a.上行文。

b.平行文。

c.下行文。

有关通知公文试题及答案篇十六

“给定资料2”中心理援助专家团提议开展“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假定在某次救灾工作中,救灾指挥部决定采纳这个提议,请你结合“给定资料2”,以专家团的名义给参与救灾的各界人士写一份倡议书。()15分)。

作答思路。

阅读题干,首先在题干结尾处看到“倡议书”一词,决定题型为贯彻执行,并且明确写作文种为倡议书。倡议书需要写标题、主送单位、正文资料、发文单位及发文日期,行文框架为:倡议原由—倡议资料—结束语。

接下来需要明确倡议资料,由题干中“心理援助专家团提议开展‘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能够确定此次倡议书的倡议资料为开展“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即向救灾各界人士介绍“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的做法,因此可透过表对策的标志性词汇回到材料中寻找要点。倡议原由即阐述倡议资料的重要性—开展“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的重要性。

标题=()关于)+发文资料+文种名称,即()关于)“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的倡议书。

“根据‘给定资料2’”确定材料范围为资料二,“给参与救灾的各界人士”确定主送单位是参与救灾的各界人士,“请你以专家团的名义”确定给定身份为专家团,可放在发文单位中使用。发文时光虚写即可。

【参考答案】。

关于“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的倡议书。

参与救灾的各界人士:

地震使震区经济受损的同时,严重影响灾民的精神健康,导致焦虑等不良情绪及行为反应。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能够帮忙灾民脱离伤痛,用心应对灾后生活,给人温暖、安全、活力、期望的感受,带来温馨的慰藉、衷心的祝福和安抚。()倡议事由)。

特此倡议:心理援助到哪里,火红绸带就系到哪里:使火红绸带飘扬在废墟上、公告栏上、过往车辆的车镜上;将火红绸带系在生还者身上、心理援助的专家和志愿者的手臂上、幸免受创的人们身上、灾区老百姓的手腕上。()倡议做法)。

让我们一同加入到“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中,让灾民在跳动的国旗红中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关怀无处不在,感受到未来生活的召唤和重建家园的信心,衰减恐惧和焦虑。()呼吁号召)。

专家团。

xx年xx月xx日。

有关通知公文试题及答案篇十七

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先判断命题正误,然后说明正确或错误的理由.判断1分,说明2分;判断错误,全题不得分.

27.纸张作为公文载体的广泛使用是我国古代文书工作的重大突破.

容、形式都越来越丰富多彩,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文书工作效率.28.公文体式即公文的文书格式.

错误.理由:公文的体式是指公文的文体、构成要素及其在格式上的安排.29.发布公告和通告的目的是让大家知道或遵守.

正确.理由:公告和通告的发布具有公开性,即公告和通告的内容都是公开的,发布的目的是要让大家知道或遵守.

30.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越级请示.

错误.理由: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请示时,应当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31.计划类文书具有下情上达、上情下达、统一自身步调的作用.

正确.理由:计划类文书之所以被普遍使用.因为它在下情上达、上情下达、统一自身步调三个房‘面都有作用.32.公文登记是公文处理工作的.基础.

正确.理由:公文的登记是收文办理的重要程序,也是公文处理工作的基础.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3.简述辛亥革命以后,南京临时政府对文书工作进行的改革.

(1)适应行文的语体风格。

(2)要分清匕下级关系,掌握好分寸.

(3)要恰当运用公文的专业用语.35.简述通知在行政机关的适用范围.

(1)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

(2)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

(3)任免人员.36.简述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的区别.

(1)呈报性报告的行文目的单纯,即将有关情况报告上级,让上级知道.一般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询问的报告多属此类.

会议简报即专门报道、交流有关重要会议的内容和情况的简报.这类简报专门报导会议期间的情况:包括会议的进程、讨论的内容、领导讲话、与会者的重要发言、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以及会议的议决事项等.如各地召开的党代会、人代会以及各种重要的专业会议等都可以用会议简报来反映,它可以使上级机关和与会人员及时掌握和了解会议动态和避展情况.

五、论述题(本大题10分)。

38.试述公文行文规则的主要内容.

(1)注意隶属关系,尊重机关职权;。

(2)大力精减文件.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和范围;。

(3)在一般情况下,党政机关不得越级行文;。

(4)牵涉到几个部门的问题,部门之间要先协商一致或经上级裁决,然后向下行文;。

(5)行文必须正确确定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

(6)主送机关与公文文种要相互呼应;。

(8)关于“请示”的行文问题:凡请示的公文应当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

范围和授权范围;。

(10)经批准公开发布的公文,应视为正式公文依照执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