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造型语言研究论文范文(优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6:13:10 页码:9
造型语言研究论文范文(优质16篇)
2023-11-18 16:13:10    小编:ZTFB

学习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我想我们需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和精力。总结一段时期的工作或学习,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投诉信范文,供大家在遇到问题时参考和借鉴。

造型语言研究论文篇一

大诗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告诉我们要达到“如有神”的程度,必须有大量语言素材的积累,只有厚积,才能薄发。语言积累的途径有很多,文本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不仅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学生对文章进行反复朗读,达到熟读能诵的程度之后,就会读出情趣和滋味,读出价值和境界,在阅读中获得理解和感悟,潜移默化中获得语言积累,增加语文素材。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动情、生情、主动积极地积累语言。例如:《三亚落日》一文文美景美,描写的景色美轮美奂,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教学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播放图片背景,配上音乐,让学生听配乐朗读,激发学生对三亚的热爱和向往之情。朗读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学生从朗读中理解三亚落日的特点,并想象出三亚的美景,达到身临其境的境界,自身的情感完全融入优美的文字描述之中,在感情朗读中不知不觉地获得语言积累。

二、感受生活,生活体验中积累。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语言的积累离不开生活的感悟,要靠学生自己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但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丰富的语言有时候学生不能及时把握,需要靠教师适时地引导和提醒,特别是对于一些经常在报刊或电视上出现的新词,教师在必要时还要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学和做》为例,教材列举了几个词,如:打非、豆腐渣工程等,这些词语,有些学生很容易理解,但有些就不太容易把握,教师可以适当指导。如:“打非”,如果不告诉学生,则真的很难理解,字典上都很难查得到。

教学时就出现过这样的现象,学习“白色污染”一词时,很多学生就以为只有白色的塑料包装袋是白色污染。因此老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积累。除了课文中列举的词语外,再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所掌握的新词,学生兴致很高,说出一些自己已经了解的词语,如:炒股、倒计时、脱贫、一头雾水、打的等。平时让学生多关注生活,多关注这些语句,就会得到一笔不小的“财富”。

三、说写沉淀,说写训练中积累。

叶圣陶先生曾经将有感情的朗读称为“美读”,读得越投入,就越容易得到积累。达到一定的积累沉淀以后,教师在教学中就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对平时积累的语言进行运用。要做到学以致用,教师首先要能够充分挖掘教材中读写的丰富资源,给学生提供拓展说话写话练习的空间,使学生有机会将学到的语言沉淀积累。如:学习了《姥姥的剪纸》后,让学生联系生活仿照课文的叙述方式说一说,写一写。

对于写得较好的内容,还可以在课堂上读一读,激发学生进一步对语言进行积累和运用的兴趣;再如:学了《给家乡孩子的信》后,可以指导学生写一封书信。随着人口的流动,很多学生的家长都在外地工作,学生有很多的话语要和家长说,在让学生学以致用的同时,也让学生获得一次和家人交流感情的机会。其次,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重大事件,随机让学生进行与时事有关的说写训练,同时让学生参与社会,体验生活。如:尼泊尔大地震后的伤亡情况,救灾进展如何,在遭遇地震时如何进行自救和逃生,地震对我国西藏的影响,鼓励学生动笔给灾区的小朋友写一封信,等等。

四、结合实践,运用中深化积累。

毛泽东说过,读书和使用都是学习,而使用是更重要的学习方式。老人家的成功经验对于我们的学习运用语言很有指导意义,课文中及课外阅读中经常会遇到好的词汇和语段,不仅在学习时会让我们有种美好的愉悦享受,而且可以在写话训练时灵活运用这些好词佳句,包括精彩的片段,这些都是深化积累语言的可行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捕捉这些词语及佳句并掌握运用和迁移的能力。

如:学习课文《广玉兰》时,文中出现了许多描写广玉兰的枝叶花及花的质感形态的词语,如:洁净、高雅、纯白、含羞待放、生生不息等优美贴切的词汇,可以适时引导学生抄写这些词语,并在以后的写作训练中加以运用。课堂教学时,可以选择其中几个词语,对一些树木、花卉进行描述,还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专门收集整理这些精彩的词句。不仅积累了语言,而且达到了丰富语言的学习目的,有百益而无一害。

造型语言研究论文篇二

工业设计通常被定义为:以工学、美学、经济学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其涉及的领域几乎涵盖了设计领域的各个方面。如今,工业设计已成为一门将工业产品加以美化与功能化的综合性学科。设计管理的融入是工业设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企业迈向成功必不可少的要素。设计充满了思想、激情和创造性,而管理却相反,管理需要成熟、稳定的操作程序和理性的梳理、引导,两者存在互补性;设计需要实践来实现、验证,设计追求预期的目标,而管理是以目标对象为行动的指南,因此在行为过程和目标预期上设计与管理又存在共通性。但设计与管理最根本的区别在于:设计有核心思想价值的指引,可以是创新的头脑风暴,并有开放的思维和创造性的思想。设计管理是定义设计问题和设计目标,同时找到最匹配的设计师,然后对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协调一切资源、采用有效的沟通方式、组织监督,以及采用行之有效的控制管理工具,从而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通过战略设计以及对设计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更快更好地完成预期需要处理的事项,以求达到最佳效果。所以,设计管理应该成为工业设计中的重要部分。

工业设计的核心是产品设计,它涵盖新产品研发和对原有产品进行改进优化2个方面。一个产品从无到有的过程不是设计师一个人的事情,尤其是在新品的研发过程中若想在市场上表现出色,它的每个环节都要渗透着设计管理这一理念,这样产品才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竞争力。产品设计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却只是企业业务整体战略环节中的一部分,所以对于企业来说,设计也要与其它业务一样有序的进行管理。新品研发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特别是潜在的需求。这些需求大都尚未有成型的产品面世,还只是停留在单一的概念构思阶段。因此,将这些产品创意进行整合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企业还应该意识到如今的市场应充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产品的受众应该更广泛、更多元。

要想设计一款好的产品单靠设计师或一个设计团队是远远不够的,拥有一个好的管理系统,尤其是设计管理系统就显得格外重要。构成企业的资源有很多元素,人力资源、金融资源、信息资源等,它们给企业的管理和协调创造了可能性,是构成企业资源管理的重要因素。同样,设计也是一种无形的企业资源,它在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可以作为企业的一种管理手段。通过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手段,好的设计才能得以实现。企业的目标就是使各种设计活动有效组织起来,将设计中有形及无形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并使之合理化,以求创造出具有竞争实力的产品面向消费市场,同时为市场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使企业更具知名度。好的设计管理应具备以下7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刚立项的新产品应与企业的总体计划和战略目标相契合,并作为有力武器应用于公司战略规划之中;二是将企业的整体形象和理念进行广泛的宣传,使研发的新产品符合公司的整体发展方向;三是保证产品质量,使产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工、制造,并对外加工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进行干预、把控;四是利用一切资源,联合一切力量推进产品研发;五是对产品研发的整个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并严格对时间、成本和质量进行把关,按照既定计划对各个环节进行把控;六是采用标准化的方式对产品进行评估,完成数据采集、数据库积累,为后续新产品研发提供有效的经验积累;七是发掘各个团队中不同人员的优势,避免沟通困难、相互推诿等现象的发生,弘扬团队协作精神。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企业很少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投入资金进行自主设计和技术创新,多是采取到市场采购样本,后期进行改造、模仿等方式进行生产。其次,很多企业仍片面地认为工业设计就是外观设计,只要做好产品外观设计就能带来收益,忽视了设计师在整个产品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同时,工程研发技术人员与工业设计师缺少沟通,因为学科背景、设计方法、使用软件等诸多因素的不同,且缺少相应的沟通协调机制,使工业设计师和结构工程师缺少共同协调的渠道,导致产品的升级换代受到限制,产品销量停滞不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企业要对市场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分析出市场需求和潜在的市场发展方向,提升产品的研制周期,优化产品性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产品创新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产品的创新程度决定着产品未来能够走多远,所以企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产品设计管理及创新。此外,企业仍存在对工业设计不重视的现象,没有上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决策层面上,而是将其视为锦上添花的附加环节。盲目追随市场要求,按照客户的意愿进行设计是目前工业设计的普遍现象,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对现实作出了让步,对设计理念进行调整,甚至是放弃,以求得用户的满意。这样的做法使很多有创意、有创新的设计在修改中丧失了最初的光彩,丧失了原本鲜明的个性与形象。

三、流程管理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工业设计流程是规范产品工业设计的过程,指导产品的工业设计工作,并将责任有效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人员。制定专门的工业设计流程,同时结合设计流程和计划流程对产品研发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把控,确保产品按时、保质保量交付。工业设计流程可分为:需求分析、设计调研、概念设计、外观设计、评审优化详设、结构设计、手板加工、调整、样机交付9个阶段。产品工业设计流程图如图1所示。需求分析阶段。项目负责人依据产品研制任务书的要求组织工业设计师、硬件设计师、机构与结构设计师开展产品需求分析,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功能分解、分类、确认。项目负责人与用户进行沟通,了解用户需求(包括产品功能、性能、研制周期、经费预算等),并形成文档。

设计调研阶段。明确任务书中的产品结构、密封散热、防水等级、材料以及色彩使用禁忌。项目负责人在产品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需求和现有的产品组织设计师从功能特性、性能指标、环境要求等方面开展调研。工业设计师将调研后的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与整理,包括产品功能、操作方式、外观形态、产品色彩、人机交互、用户体验等,从而提出明确的设计规范。与此同时,机构与结构设计师根据产品的结构特性需求提出合理的结构解决方案。项目负责人根据设计师的调研结果,对资料进行汇总形成调研报告。概念设计阶段。通过头脑风暴让设计师集思广益,发散设计思维,并将设计方案绘制成设计草图及手稿。在此阶段,工业设计师需要提供多个设计方案供用户选择定案。用户针对所选方案提出修改意见,从而保证产品设计按照既定方向设计。外观设计阶段。工业设计师根据产品开发任务书和方案设计报告要求,针对用户提出的要求及讨论结果进行外观方案设计。

工业设计师依据选定的设计方案,建立产品三维模型,对方案进行细化并且渲染已建好的产品模型,使其以真实的效果展示。不仅如此,还要针对效果图和平面图阐述设计理念、设计元素、材质、加工工艺等。设计师将效果图方案分类汇总,并根据用户需求编制外观设计方案报告。评审优化详设阶段。外观设计评审由项目负责人组织,工业设计师、项目负责人、硬件设计师、机构与结构设计师、客户等人员共同参与。评审小组对工业设计师所设计的几种产品造型、结构组成、材质使用和加工工艺等进行全面评审,最后确定造型方案。如果所有方案皆不可行,则返回外观设计阶段,对原造型方案进行修改或重新设计。评审后形成评审意见表,包括评审结论和后续相关修改事项。通过三维建模、人机工程学分析以及生产加工工艺可行性的确定,将产品外观最终加以确定。结构设计阶段。机构与结构设计师根据总体设计要求和工业设计师所提供的外观模型、丝印文件以及表面工艺说明开展结构设计工作,对产品结构进行工程化设计。手板加工阶段。机构与结构设计师、工业设计师负责手板加工跟产工作,协助外协生产单位解决技术问题,负责修改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机构与结构设计师负责配装阶段的技术协助工作;协助检验人员、装配人员完成配装,并与专业工艺师一同协助检验人员分析配装关键点、装配顺序。调整优化阶段。项目负责人组织工业设计师、机构与结构设计师开展手板产品检查,对手板是否满足设计需求进行检验。如果产品合格,进行样机交付工作;如果产品存在缺陷,未能达到设计要求,则需返回加工阶段。样机交付阶段。硬件设计师、机构与结构设计师和工业设计师对样机进行检验,将满足产品设计要求的进行交付。

四、设计与管理的`发展趋势。

工业设计是一个好的产品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需要有出色的设计管理作为支撑。设计管理作为企业设计资源的重要环节,是检验产品是否出色的前提,也是决定一个企业的设计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企业要想做出优异的产品,靠的不是单纯的管理,也不是单纯的设计,而是需要设计和管理的相互协调和统一才能实现。通过有效的管理,使工业设计的各种资源和企业发展目标得到有效融合,同时也确保企业获得有效的利润并与自身的目标相契合。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企业也面临着来自世界范围的强有力的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已充分认识到在产品价格、质量和功能都类似的情况下,工业设计已成为消费者选择产品的决定因素。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的工业设计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无疑是一个严重的隐患。未来,随着工业设计的快速发展,设计管理覆盖的领域也将扩大,企业在设计时要针对自身实际情况融入设计管理理念及科学的管理流程,将目标资源转化为实现利益最大化、价值最大化的创新型资源,这样产品才会走在行业的尖端。

造型语言研究论文篇三

语文学习的过程即是语言文字的阅读欣赏、感悟和运用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让学生从教学语言中受到感染和影响,是提升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一个途径。

我在执教《湖心亭看雪》这篇文章时,尝试着从多种角度给自己的教学语言润色,课堂收效甚佳。

《湖心亭看雪》是清代张岱的山水小品。它语言精练、优美,我就以“简洁典雅”作为设计教学语言的主方向,具体操作如下:

一、诗化的导入语。

西湖美。春季,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夏季,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秋季,杨万里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在这个冬季,张岱带领我们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在这段导入语中,用排比句式嵌以名家吟咏西湖的名句,以时间为序自然导入文题,创设诗意氛围,教师语言典雅,学生也积累了名句。

二、热情的激励语。

在初读环节中,学生听完录音,我设计了这样的语言:“这样的好文章,想读吗?一起试着读一遍吧。”文章好,激励学生阅读,可调动起学生去主动欣赏的'兴趣。

在“品读美景”这个教学环节中,“这篇文章最美的莫过于对雪景的描绘,哪个同学愿意起个头大家一起读一遍?”这句话首先要求学生找出描写雪景的起止部分,然后读出来。这样,学生很愿意起头来表明他找得对呀!

三、简洁的过渡语。

过渡语要简洁,这样学生很容易抓住下一步学习重点。在竞赛理解环节之后进入探究活动时,设计如下:“同学们的理解很准确,文章标题是文眼,从标题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根据这过渡语,学生用一句话归纳此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也相当简洁,在根据上联对出下联时词语归纳准确精当。品读美景后,我设计了这样的语言引导学生感悟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触景亦可生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最好的诠释,我们可以抓住哪个字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学生会用简练的语言来回答问题。

四、优美的感悟语。

这是一幅简约的画,一首梦幻的诗,“上下一白”惟觉天地之大,“一痕、一点、一芥”惟觉万物之小,“人两三粒”更是微乎其微,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构成了强烈的对比,我们在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不禁感叹:人只是沧海一粟。

学生的品读零碎具体,教师在学生感悟到美后再用优美的语言小结,学生也被深深感染打动。

五、凝练的概括语。

课堂小结是对本节课学生重点的梳理与回顾,是对教学例文的美点再欣赏,所以要凝练,可让学生加深印象,还可以是一次长长的回味。

“张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淡雅致的西湖雪景,白描手法运用娴熟老练;写景、叙事、抒情水乳交融;文中所展示的作者文雅脱俗的情怀,让忙碌的我们不仅唏嘘感叹。读它就是享受。”在琅琅读书声中结束教学。

不同作家有不同的语言风格,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引领者,我们要力争使自己的教学语言与之匹配,让学生从文中欣赏美,从教师口中感受到美,从心中生出发现美、创造美的向往与渴望。

造型语言研究论文篇四

建筑的体块形象在空间中就是一个或多个几何形体,表现在设计过程中,先是以建筑的平、立、剖面图中的几何图形形式出现,后是以抽象的、注重工业感的、国际化的、时尚色彩的几何形体美存在的。早在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时期对建筑形体的几何美认识就有了详细的描述,后来由于受毕达哥拉斯和欧基米德的美学思想的影响,建筑家们开始运用正方形、长方形、正三角形、圆形、三角形等几何原理去分析、测定历史上的经典建筑实例,从而发现建筑形体本身所构成的几何数字关系,揭示建筑形式美的奥秘,1∶的“黄金分割”对建筑美的形体比例影响最大,如文艺复兴的圣彼得大教堂、古希腊的帕提隆神庙等都将几何法则星现在建筑上,创造出几何形体的美感,对现代化进程中现代建筑影响深[2]。著名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对几何比例做过非常深入系统的研究。在他的《走向新建筑》著作中,专门论述新老建筑中的几何“控制线”问题,还运用“黄金分割比”去分析人体比例,得出“理想模度”来指导设计。这些设计传达了简约的现代主义美学概念,即利用简单纯粹的几何形体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立体主义的眼光看待建筑,表现了几何比例规则的理性美。

表现线面构成的形体自由美。

现代建筑造型的雕塑化语言在符合几何体表现外,还有以追求抽象造型、曲线、曲面、无规律的自由结构美等,都可以表现出精致的雕塑性。建筑中透露出的雕塑性充满着对自然的召唤与写照、对生命的装饰与描绘,给人以浑然有机的感觉,比如,对花花草草、浪花水滴的曲线加以抽象和提炼,甚至直接应用于建筑,都是充满了灵性,诉说着渴望的。整个建筑变得会生长、会呼吸和会表达,显得生机勃勃。淋漓尽致地表现自然的美,就像古希腊人从忍冬草的叶片得到了科林斯柱头[3]。19世纪80年代的新艺术运动,就是模仿自然界生长繁盛的草木形状,提取曲线利用先进的铁艺进行加工,制作出各种曲线造型的装饰和构件应用于建筑表面及室内的装饰。不难看出这是对自然的美的延续。而著名的建筑大师高迪则将这种对自然的热爱运用到了整个建筑造型和空间处理上,指挥流动的自由造型和曲线来表达对自由和大自然的向往。在他设计的神圣家族教堂、巴将罗之家、米拉公寓等建筑中,可以看出自然力中线面构成的形体自由美对建筑造型的影响。还有最为人所熟悉的著名丹麦建筑师伍重设计的澳大利亚歌剧院,建筑造型令人联想到海边巨大的礁石、贝壳,又像是一组迎风远扬的帆船队穿梭,它如此复杂而流畅的结构特别富有诗意,充满浪漫色彩。

追求的残缺美打破传统形式美学理念。

残缺美是在极其稳定的完整的状态中寻找某种不稳定、不完整的状态。在康德的观点中,“十分端正的面孔是不可能有特征的,但是这样的面孔绝不是美的原型,而只能具有学究派所说的正确而已”。可见,中规中矩、墨守规则、刻板求全、四平八稳的建筑样式看上去虽然符合美学的规律,但这种复合并不是成为美的标准。而既能尊重客观美学法则,又敢于破除陈旧习规的具有新时代创新性的建筑才是真正的美。这样,建筑才能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的美感,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随着客观世界在人们的认识中不断地深化,审美观念也随之转变,审美的范也逐渐泛化,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欣赏混乱秩序所带来的新鲜感,并形成不规则、不完整、不明确的形体意识和法则。用出人意料的形式来延长感知活动的时间,强调合适的后期效果,打破原来的习惯,追求不俗而又可以理解的创新状态。

造型语言研究论文篇五

油锯的不当设计,会给操作人员带来不堪重负的疲劳。长期暴露在强震动、强噪声和强污染的环境中,直接影响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和作业效率,导致多种职业疾病,如腱鞘炎、关节炎、血管收缩症(白手病)、肺炎等,这些疾病都是长期重复性劳作后积累而产生的。油锯作业属于重体力劳动,操作过程中对于操作人员的上肢承受力有着重要影响。油锯重量及不舒适的手柄,会使操作人员的上肢肌肉产生疲劳;不合适的操控键尺寸、色彩和形状,更会给操作人员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在进行油锯的设计时,应该遵循人机工程学的原则,减少人机方面设计不当所带来的风险。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油锯造型的人机设计,对油锯的人机界面进行优化,也为油锯作业环境的合理化提供理论依据。

二、人机工程学设计原则。

在人机工程学中关于手动工具设计的设计原则包括:

(1)必须能有效完成预定功能;

(2)必须与人的身体形成适当比例,使人力作业效率最大;

(3)必须按照作业者的力度和工作能力来设计;

(4)不应引起过度疲劳;

(5)必须以一些合理的形式向使用者提供感官反馈;

(6)所需要的研发和维护成本应当是合理的。手动工具涉及到的生理因素包括避免静态肌肉施力、避免不协调的腕部方位、避免掌部组织受压、避免手指重复动作。油锯设计必须在有效地实现预期功能的同时,与使用者身体部位成适当比例,缓解使用者的疲劳,使其工作效率最大化,并在使用合理性最大化的同时,充分考虑到操作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油锯的设计主要研究人体上肢与工具的相互协调,设计时需要将人手、工具和户外林场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对手部、臂部构造的研究外,更为重要的是研究与手部相接触的产品部件。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机工程学原则,设计出符合使用者要求的油锯来。

三、油锯造型的人机设计研究。

1.操控设计。

(1)后把手设计。

造型语言研究论文篇六

(1)吉祥图案造型。由于陶瓷本身就传递着古意,因此陶瓷挂件的造型设计,最主要的是传统造型的设计,而传统造型的设计主题元素就是吉祥图案的设计。传统吉祥图案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人物,都是代表着一定的寓意,而这些寓意是千百年来在中国人心里形成的固有的审美感。圆圆的葫芦、温顺的小鹿、华美的神仙等。无论动物、植物、汉字、故事情节的挂件造型,都是运用传统吉祥图案本身的寓意来传递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在中国人的传统审美观里吉祥图案所赋予的美感是固定下来的,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创意造型。创意造型的设计是以传统造型为基础,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使传统造型设计在陶瓷挂件中展示新的风采。比如qq企鹅的陶瓷项坠、包宠,都十分受到年轻女孩子的喜爱,而陶瓷的钱袋造型和花朵造型的挂坠,同样也会受到有一些阅历的女士的喜爱。陶瓷人物肖像、陶瓷钱币造型、陶瓷佛像等车饰挂件更会受到有车一族的男士喜爱。另外,还有一些抛开传统造型的创意造型的挂坠、包宠受到时尚人士的喜爱,比如陶瓷的骷髅、陶瓷的卡通人物、陶瓷的另类造型的包宠,都会受到追求个性的年轻人喜爱。

(3)物件造型。陶瓷挂件的物件造型,是把物件按照原来的造型按比例进行缩小,而设计的各类挂件。比如近年来受到学生喜爱的陶瓷高跟鞋造型、陶瓷水杯造型、陶瓷如意造型、陶瓷奶瓶造型、陶瓷电话造型、陶瓷包包造型的钥匙扣、手机坠等。另外还有各种陶瓷挂件作为家庭软装饰用,比如陶瓷古筝造型、陶瓷琵琶造型、陶瓷编钟造型、陶瓷荷包造型的各类挂件,挂在室内的墙壁、门、家具上,会给室内增添无限的情趣和艺术气息。陶瓷挂件是物件造型,会给人们传递一种活泼的`童趣,因此也会受到更多怀旧人群的喜爱。

(4)汉字造型。汉字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而陶瓷挂件的汉字造型不仅仅是一种传统艺术,更是一种创意。汉字造型的陶瓷挂件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汉字艺术,同时也是汉字本身所传达的本意与引申意,钥匙扣主要有龙、福、寿、双喜字、吉、雅、禄、财等汉字,也都成为挂件造型,能够受到相应人士的喜爱。汉字造型的挂件设计,以变形汉字设计为主,根据字的造型,巧妙地变形成各种美术字,而成为艺术造型。比如“财”字,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造型,可以是三个元宝的叠加,也可以是人抱着元宝的造型,汉字造型的挂件也需要新的创意来对汉字进行艺术变形创作。

3陶瓷挂件造型的未来前景。

陶瓷制品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因为陶瓷传递着古老的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承载者。陶瓷挂件造型的未来发展方向,也同样是在传统造型的基础上的创新,是离不开传统文化本源的。无论怎样的创新,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基础,离不开陶瓷源于中国的古老元素。在未来陶瓷挂件的造型设计中,会不断融入新的时尚元素,会不断拓宽设计渠道,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不会改变的。西方设计理念会不断地渗入到陶瓷挂件的设计中来,但依然不会偏离传统的中国陶瓷文化,依然是陶瓷文化的丰富与发展。

结语。

陶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言者,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文化如何融入与碰撞,陶瓷文化的本源是不会改变的。古老的陶瓷文化造就的陶瓷世界无论怎样日新月异,都不会偏离陶瓷文化的本源,离开了陶瓷文化的本源,陶瓷作品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陶瓷产品的创新与发展,推动陶瓷文化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的弘扬,从而推动现代文明的发展,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造型语言研究论文篇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特征和接受能力,开展了语言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做的有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不足,需要不断研究改革,提高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力度。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的现状。

(一)学习环境不协调。当今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反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差,说话时不能表达一句完整的话,课堂回答问题时许多学生不愿意开口,或者只能说一两句。造成这些现象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学习环境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压力变大,口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训练,只是一味地闷头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很差。家庭方面的一些因素也会对学生的.语言能力产生影响,家长对孩子语言能力的教育欠缺,或是家长自身不良语言习惯对学生产生了影响,这些都会导致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佳。(二)学生自身的心理障碍。一些孩子自身存在胆怯、自卑等心理,不敢开口说话,说话时紧张,不能流畅的表达。这是由于一些孩子自身性格就内向、胆小,还有一些学生自尊心强,害怕开口说错话引起别人嘲笑,因此就选择闭口不言。学校对孩子施加的学习压力也导致学生的自我封闭现象变得严重起来,只顾着学习,不善于与同学、老师、家长交流和沟通,导致了表达能力得不到锻炼。对于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教师还需要多加关注,积极引导学生改善心理状况,勇于表达自己,鼓励学生开口说话,促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三)教材设计问题。教材的设计方面存在欠缺,很少涉及到口语交际的内容,教材缺乏对口语交际情境的创设。一些教材上只是语文基础知识的展示,导致教师一味的给学生布置各种测验和考试,学生无法拥有机会进行语言表达方面的训练。及时有语言表达的训练,有时候只是找代表发言,也是一小部分人有机会表达自己。因此,教材设计的问题也影响着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四)教学方法问题。一些教师自身的教学方式存在问题,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注重学生的书面成绩,忽视对学生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一直滔滔不绝的讲,不给学生发言的机会,灌输式的知识传授,让学生习惯了这样的教育,也就变得不爱开口。

二、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开发利用社会与家庭的学习资源。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十分重要,学生家长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在孩子面前避免使用粗俗、暴力等语言,并积极引导孩子与人交流沟通,鼓励孩子大胆开口,勇敢的表现自己,勇敢的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同时,主动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其内心想法,改变孩子不健康的心理。(二)营造和谐、平等的互动氛围。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营造一个平等、轻松的氛围,消除一些孩子心理的紧张感,避免学生上课时不敢说话甚至不敢动弹的现象。给学生多一些互动的机会,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让每一位学生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且鼓励他们大胆的说出来,引导学生形成主动思考、大胆发言的好习惯。(三)创设课内外真实有效的交际情境。教师要打破教材的禁锢,避免一味的只盯着成绩。要多创设一些让学生交流沟通的机会,给学生空间和时间去交流。教师可以成立兴趣小组,给学生布置一些调查的小任务,可以是一些简单的任务,例如小组配合,调查不同班级的卫生状况。这样就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并且积极的与别的班级的同学进行交流,既锻炼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又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沟通,让学生不再羞涩、胆怯,勇敢的与人交流。(四)教师加强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表达的基础是词汇量的积累,小学阶段学生的普遍特征就是词汇量的积累不足。教师要意识到这一问题,加强对学生语言能力基础的教育,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语言积累,这样才能进一步地对学生展开语言表达方面的培养。教师可以布置词汇积累方面的任务,并要求学生讲积累的词汇应用是实际交流中,养成学生积累并应用的好习惯。

三、结语。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小学语文教学更是要尤其注意学生这个阶段的特征。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人际沟通交往能力打好基础。在教学中为学生尽可能多地创造交流沟通的条件,从小抓起,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从根本上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造型语言研究论文篇八

陶瓷是我国古老的艺术,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人们对陶瓷的喜爱日益加深,陶瓷更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陶瓷挂件就是近年来新兴的陶瓷制品,以其精巧、细腻、美观、寓意深刻、古意十足而受到广范的喜爱,尤其是女性对陶瓷挂件更是情有独钟。因此,陶瓷挂件得到了快速发展,不断推出具有时代感设计的创意产品,满足喜爱陶瓷人士的需求。

1陶瓷挂件所涉猎的范围。

陶瓷挂件所涉猎的范围并不十分广泛,它不同于日用陶瓷,能够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陶瓷挂件主要是装饰作用,主要范围是装饰和首饰。因此,更受到女士的喜爱,主要有陶瓷耳环、陶瓷项链、陶瓷挂坠、陶瓷包宠、陶瓷车饰、陶瓷胸针等,用于可以悬挂的装饰。因此都比较小巧灵动,让人感觉古意且又趣味十足。由于悬挂,陶瓷挂件都会给人以动感的联想,比如动物、人物、卡通造型等,都十分受人们的喜爱。

造型语言研究论文篇九

传统陶瓷基本以器皿为主,有许多造型堪称经典。如宋代的梅瓶、元代的玉壶春等,以及多种钵的造型、如斗笠碗、金钟碗、荷叶碗等,造型简洁做工精致,并且实用。器皿的造型特点启发了陶艺家创作的灵感与想象,现代陶艺家将传统器皿转化为纯粹的视觉形式语言。他们将创作的主题与传统器皿造型样式相结合,寻找其最完美的结合点,基于对传统造型的理解,表达新的主题。美国陶艺家温·海格比的作品便是最好的说明。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的作品创作源于传统的器皿,它们周而复始循环不断的空间启发了我……”他的作品致力于表现美国大峡谷的迷人风光,主要采用拉坯成型的方式。韩国出土的民用器皿,造型质朴,制作粗放,倾斜碗口造成了视觉上的空间错觉,中国的传统龙纹装饰也是他灵感的来源,纹饰的延续性效果运用到作品之中。

在当代陶艺家中,有一部分艺术家仍然坚持以器皿为题材进行创作,他们大多数对传统器皿的形式语言有着独特的见地,加拿大的陶艺家史蒂文·海恩门的作品是对钵的造型的探索。他的作品对钵的内在独立空间的把握显得轻松自如。内在空间有粗糙肌理的黏土与外在空间的细腻黏土的对比状态以器皿形式得到最直接的体现。在作品表面的独特艺术处理手法,使得艺术家更多的关注形式的语言,图案样式和象征符号的意义。传统的器物除了以陶瓷为材质的作品,还流传下来众多的其它材质的作品,比如青铜器、漆器等,在今天以陶瓷为材料创作的艺术家中,同样也得到了重视,并带来了新的灵感。编钟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乐器,以青铜为材质,通过打击产生乐音,战国时期亦有原始瓷青釉编钟传世,且完好保存下来,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类似的乐器还有商代青铜乐器兽面纹铙,由于悬挂与击打的实用特点,这类乐器具有相似的造型特征,而主要区别来自材质的不同与表面装饰的不同。考帕·汉斯作品的造型来源于古代的编钟,简洁与明快是其作品的基调,传统的基本形态做为造型的基础,在外形的微妙变化中寻找新的感受,材质的转变带来与传统器物截然不同的面貌,在他的作品中,观者能够明显地感觉到我们似曾相识的、伟大的、传统的影子;同时,也能得到我们所不曾感知的,新鲜的,具有想象性的空间。

在现代陶瓷艺术创造过程中,陶艺家无可回避地运用装饰语言来丰富和体现作品的创作意图,增加表现力。装饰风格与人们的审美意识相辅相乘,艺术创作源于每个艺术家自身的审美情趣和知识建构,装饰是艺术家体现自身审美情趣的重要手段。体现了一个时代和一个民族的艺术水准以及其文化与信仰。装饰与造型的完美结合是传统陶瓷的特征之一,古代陶工传授的传统陶瓷装饰技法,如压花、刻花、镂雕、釉上彩、釉下彩等等,这些手法技巧作用于现代陶艺作品上。现代陶艺发展了泥土材质本身的语言——肌理,肌理是现代陶艺家的兴趣和追求之一。釉子是陶瓷有别于其它材质的主要因素,经过火的洗礼之后的釉子是美丽的陶瓷装饰语言;让人始料不及的特殊因素——火,决定陶艺作品的成功与否,使得陶艺家更加热衷于探索其中的奥秘,也使得陶瓷艺术充满神秘。

各个民族的不同文化不同信仰都会在各自传统艺术中得以体现。中国传统的陶瓷的装饰不仅是中国古代艺术审美的体现也是陶瓷艺术自身特有的艺术语言形式。这种艺术语言的独特性源于材料本身。胎和釉是构成陶瓷的两大物质要素,胎质传统装饰技法包括:纹胎、刻划花纹、模压贴花、堆塑。而胎质有胎土粗细、轻重、厚薄之分。胎色则有白胎、灰、黑、氧化点、窑红之别。丰富多样的装饰手法在陶瓷发展史中都达到过颠峰;都有佳作流传于世。在拥有如此丰厚传统陶瓷艺术遗产的今天,艺术家在其个性化的创作不断汲取传统的装饰艺术语言,并积极地探索新的发展,其承载有高度见解的艺术观点,并与内在思想完美合。反之,现代陶艺家的新发现新创造不断推动了装饰语言的发展也确立了装饰语言新的地位。当代陶艺家更注重景德镇民间手工艺的挖掘,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人物的彩绘形式以及掐花工艺都是景德镇流传已久的传统工艺,这些艺术语言的应用完全从主题的表现出发,成为与现代感极强的形式语言。

传统雕塑的范畴除了造型还包括材料因素,自古以来,雕塑有石头、陶瓷、木头、铜、玉等等材质的运用,在今天,材质雕塑成为创作的主流。而立足于材料艺术的'角度,当代陶艺家运用雕塑语言进行创作是非常普遍的,无论是表现性的抽象造型语言,还是具象性塑造语言。虽然,在中国及到全世界的传统雕塑瓷器一直是构成陶瓷艺术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瓷区,一些专门从事实用美术的工艺美术师致力于瓷塑的创作。工艺美术与民间结合得更为紧密,由人民生活审美趣味、信仰而确定创作方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实现审美价值。但是,以雕塑造型为主攻方向的陶艺家仍是陶艺创作的主流。

造型语言的形式趣味,注意个人观点表达,传统陶瓷艺术一路辉煌的走到今天也需要新的发展。这些优秀的传统如果直接拿来表述内心对社会观感,显然是词不达意的。传统陶瓷艺术的模式与规范,与现代艺术的形式是格格不入的,它需要一种新的诠释,需要新的审美支撑。

现代主义给予它这种新的审美支撑。当代艺术是共性与个性并存的世界大环境,它包括现代音乐,现代绘画,现代建筑,现代雕塑,受当代艺术大环境的影响,它们以惊人的速度变化着,风格层出不穷。现代陶艺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并很快融入了当代艺术文化潮流之中。作为材料艺术的现代陶艺受到现代雕塑的影响是显易见的。现代雕塑家的创作观念和艺术样式,正如美国艺术家露西达克沃丝所说的:“我从不把自己看成是陶艺家,在过去里我一直把自己看成一个雕塑家。”不管是雕塑家涉入陶艺还是陶艺家以雕塑形式进行创作,他们之间无需划出一条清晰的界线,因为它们都是艺术的表现形式。它们都关注当下的人性,社会和自然都富于浓厚的现代文明气息。

造型语言研究论文篇十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很强的学科,其存在的最初意义便是为了进行文字的教学,它的存在也基于语言和文字的交流,但是现代的语文课堂并不能简单地使用语言交流来完成,语文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这个过程依托于语言和非语言交互进行。教育改革提倡新型的教学和学生学习模式,语文课本也提倡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索,促进学生们进行创造性学习,所以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改变以往沉闷的交往模式,创造新型的,轻松明快的交流方式,这样来看,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非语言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使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相互配合,能提高课堂效率,是学生得到发展。

关键词:非语言交流;课堂;教学;语文。

语文作为一门饱含感情的学科,自然需要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的配合,语言交流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学习内容,加以非语言交流的配合,能跟深切地让学生感受其中所包含的的情感与内涵。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表现自己,通过这种姿态给学生传递信息,与学生们交流感情,启发学生思考。

1非语言交流的类别。

1.1表情语言交流:表情语言交流是非语言交流中比较重要和常见的一类,他可以对语言交流起到强化和烘托的作用。表情语言主要表现为面部表情的改变,是人们感情的主要表现形式,学生可以通过对教师表情的观察,直观的感受教师的情绪,比如在语文课堂上,由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或者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观察,反应到教师的直观表情上,或者赞赏,或者愤怒,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激励和规范,也让学习课堂更加活泼,相反若是教师保持表情不变,会让学生感觉课堂严肃,烦躁,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1.2肢体语言交流:与表情语言交流一样,肢体语言交流也非常常见,而且他动作幅度比较明显,容易得到学生们的注意。教师通过头和手臂等肢体活动为学生传递信息,可以通过点头或者摇头等形式的动作表示对学生的评价,在板书过程中通过敲击黑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调重点等等,在长期教学活动中使用这些语言,培养了教师和学生的默契,既活泼了课堂气氛,也有助于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

1.3语调语言交流:这种非语言交流需要以语言交流为载体,当语文教师在以口头传授形式教授知识或者朗读诗歌和课文时,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诵,在重点知识部分提高音调,吸引学生注意,也在课文精彩部分加入自己的感情,让学生们如同身临其境,切实感受文章深层次地感受和内涵,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得到感情的升华,也提升了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

1.4服饰语言交流:服饰语言交流是一种特别的非语言交流方式,它在作为一种交流模式的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性格特点,气质和审美能力,也是学生了解教师的一面镜子。在课堂之中如果教师的服饰比较鲜亮和大方,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到轻松,但如果教师的衣着比较死板,就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也不利于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活动。

2非语言交流的优势。

2.1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上文中,多次提出了非语言交流对学生注意力吸引的积极作用,在课堂进行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各种交流方式,在进行教师教学的环节,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及时反馈了学生们的学习状况,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得到了学生的非语言反馈,譬如学生会皱眉表示不解,微笑表示领会,而教师通过这些反馈,再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既加深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领会,也加强了教师和学生的联系。

2.2增大了教师表达的信息量:教师通过对语言交流的非语言性加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传递了自己的感情,也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纠正和评价,起到规范的作用,也对学生进行提醒,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2.3让学生更加直观理解课本知识:通过多种交流方式交互进行,增加了教师的感染力和课堂活泼的.学习氛围,在不借助多媒体技术的时候也能让教学内容更加直观,让学习者的感受更加深刻,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层次。

2.4加强了师生交流,增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友好关系:教师在课堂上大量的运用非语言交流,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在学生的眼中,教师更加活泼亲切,让学生感到亲近,也愿意与教师进行交流,加深了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有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推行新型教学模式的运行,加快素质教育的进程。

3如何应用非语言交流。

3.1运用过程要轻松自然:教师对于以上非语言交流类型的使用,必须基于自己真情实感的流露,如果教师的表现过于浮夸和虚假,非但不能起到原来的预想情形,甚至有可能弄巧成拙,不仅丑化了教师的权威形象,还会让学生感到反感和抵触情绪,对语文课的正面感官也会大大下降,所以非语言交流必须同语文教学课堂结合在一起,通过教师的优良表现,加深了学生的好感,也提升了语文教学的成绩。

3.2使用程度适可而止:对语文教学来说,并不是每一种非语言交流都可以在课堂上表现,都可以与这一门学科完美结合,发挥其预期效果,不当的非语言交流方式也会造成反效果;还有正确地交流表达模式也需要重视其使用程度,不能让交流方式成为课堂的主体,而让学生的注意力都在教师的身上,忽略了教师所传授的内容本身,不利于对于课程基本知识的巩固和传授。

3.3建立教师和学生的默契:教师要从开始就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各种交流方式,从学生入学开始就有意识的培养与学生间独特的交流模式,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时地走动,尽量的照顾到每一位同学,也能让学生保持警觉,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通过长时间的练习,让学生能在第一时间接收到教师的信息,并及时进行反馈,在加强教师和学生感情交流的基础上,也让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课堂教学效果得以提升。

4总结。

总结来看,语言交流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非语言交流起到辅助作用,他们都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应当结合高中学生阶段性的性格特点,对教学目标有一个大体的规划,配合以适当的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方式,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促进学生的积极自我发展,培养他们正确地情感价值观。

造型语言研究论文篇十一

14~15世纪,蛋彩画——油画前身的发明,绘画可以使用均匀过渡的色彩渐变,并能开始细腻的描绘细节。

同一时期透视法的提出,用数学的方法解决了在平面绘画中,绘制三维立体可视图像。

巧合的是,明暗法也在这一时期发现,明暗对比真实的表现了空间和体积。

油画材料、透视法、明暗法,作为技术基础,使绘画进入了一个繁华的时代。给人类带来了文艺复兴三杰,带来了——具象绘画。

绘画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形式,社会的发展,具象绘画也在不断的革新。从文艺复兴时期崇尚神圣崇高,向描绘市井生活变化。从工于精巧绘制想专注于“画“本身的意义变化。

而杜尚则彻底颠覆了一切传统绘画艺术——自从他把一个小便池,取名为《泉》,就送往展厅展出,使小便器摇身一变成为艺术品开始。

真实表现,是平面视觉的基础,

真实的表现仅仅是基础,人们更高的精神需求在于超越真实,哪怕那是幻觉,哪怕那是一个艺术家的错觉,但是需要这个艺术家真诚的表达。

真诚的艺术家很多:

德拉克洛瓦对学院派的僵化模古厌倦和反叛,另辟蹊径表现了一系列浪漫色彩的题材——没有清晰轮廓线,也没有严谨的构图。

库贝尔厌倦了尊重自然,他开始依据自己亲眼所见来描绘主观的真实状况。

马奈更是导致了著名的印象派的诞生,马蒂斯如此评价印象派——它使色彩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之后,重新获得生命力。几个世纪以来,色彩只不过是素描的补充物。后印象派三杰之一的凡·高为世人广为熟知,他的画重于表现内心,由此造就了表现主义。热烈是他的标志。

总结绘画艺术的演变,绘画艺术的演变是我们视觉设计的指路灯。

1.三维真实的减弱,趋向平面化。绘画回归视觉本体,视觉的强度由单纯的图式来确立。也就是强调一种“画味”,一种画的味道,而不仅仅是客观的景象。毕竟客观的景象在如今的技术手段下太廉价,你只需要买一台照相机就行了。当下,单纯的视觉效果中的形、色、结构等绘画元素都应有其独立的价值。

2.强调艺术家个体观念和主观感受。不必沉湎于细节的描绘,视觉的张力和强度在于整体的和谐。

来自:/669。

造型语言研究论文篇十二

现代语文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以掌握祖国的语言为目的,以熟读背诵为手段。”为了强化这一手段我采取了以下三条措施:

1、阅读教学淡化内容分析,加强朗读、背诵训练。语文教学时着重在熟读课文上下功夫;在记忆常用词语,名言警句上下功夫;在背诵诗文佳作上下功夫。一课书教完了,通过检查是否读熟、是否能把该背诵的地方背诵出来,作为评价自己教学成败的首要标准。

2、增加课本中的背诵量。就现用的教材来看,不论是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意境优美的散文,还是含蓄隽永的诗歌,都是学生语言积累的出色范文,但教材中要背诵的地方却为数不多。以小语第九册为例,要求背诵的课文中涉及到7篇,共1090字,平均每天背诵却不足10个字。这是多么令人惋惜的数字!所以我除了落实课本的背诵量,每单元还挑选3—4个妙语佳句、精彩片断让学生熟读成诵,并把增加的部分列入考核之列。

3、每学期补充二十篇左右的诗文和现代中外名篇,要求学生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背下来。一代伟人毛泽东酷爱读书,许多名篇熟读成诵。江泽民总书记访日进,主人问他访问的结果怎样。他顺口吟诵了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风疏雨骤……”这两例,不正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背诵古诗文和名篇受益不浅”吗?现用教材虽有精选部分古诗文和中外名篇,但数量太少了,所以我有计划地给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篇目,让学生博闻强记。久而久之,学习对语言的运用就得心应手了。

二、抓好课外阅读,在博览中积累语言。

博览,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而在阅读过程中,能再次强化大脑皮层已有的语言信息,使大脑中业已形成的联系系统更为完整、严密。因此,我除了上好阅读课外还注意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汲取养料。我采取了以下三方面的措施:首先是指导学生精心选择读物。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目标尚在起步阶段,一套完善的语文课外阅读教材仍未问世,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必要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使其在读中积累语言。我是从三方面引导学生的:

(1)省编的主题学习丛书与教材配套,便于学生迁移自学,是阅读的好材料。

(2)订阅小学生拼音报和红领巾报。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推荐了一些出色的刊物让学生自行订阅,并组织学生交换阅读。

(3)结合学校、班级开展的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到图书馆、书店借阅。其次是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俗话说:“好脑瓜比不上烂笔头。”学生读的东西不少,但是真正留在记忆中的却不多。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读书笔记立足于读,落实于记。就类型而言,包括摘录好词好句、编写写作提纲和写读后感。

写读后感是属于创造性读记,它使阅读活动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想象用情感活动的有效参与。再次是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掌握了许多的精妙词句,他们就非常渴望自己的努力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我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机会让他们展示“才华”。我的做法是:

(1)每周的语文活动课,便让它成为学生们表演的舞台。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词句接力赛”、“美文欣赏会”、“朗诵擂台赛”等。

(2)在班上的学习园地中,我专门开辟了“读书”专栏,其中设有“知识角”等小栏目,发动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业到的精词妙句、百科知识等摘抄上去,以互相交流学习。如此一来,学生的阅读成绩获得了肯定的展示,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热情。

三、增加作文密度,从写中积累语言。

熟读背诵是通过语言输入增加大脑皮层的语言信息,作文训练是调动大脑中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筛选,从而达到巩固、运用语言的目的。因此,作文是更高层次的积累语言过程。要使大脑的语言信息系统灵活自如地运转,必须加大语言运用的频率。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巧红笔,使其像数学练习一样,课课练,日日练呢?我认为,除了结合单元小练笔和俄文题指导写作外,更重要的还是恰当地把握课堂练笔的时机。着眼点有四方面:

1、练在知能转换处。如教学《小音乐家扬科》,为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联想的用法,教学时在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了课文中有关句子,明确了什么是实在事物和联想之后,发下短文让学生进行联想练习。又如仿写句式,仿写篇章结构,仿写过渡句等,都是属于知能转换的训练。

2、练在思维的发散点。如教学《凡卡》最后一段后,为了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表达能力,我提出假设:“假如爷爷收到了凡卡的信,将会怎样呢?请以‘爷爷收到信后’为开头写一段话。”这样就收到了一箭三雕的作用了。

3、练在情节的空白处。如《小英雄雨来》中“芦花村的人们听到河岸上呼了几枪。老人们含着泪说:‘雨来是个好孩子!有志不在年高!’这段情节较简单,为了加深对雨来英雄品质的认识,我安排了一次扩写练习,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凭借以上途径,学生的语言运用频率不断加大。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其他的新鲜语汇,不断丰富自身的语言。

造型语言研究论文篇十三

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产品设计需求更加注重设计师的个性化培养,产品的独特品味与个性必须由具备独特设计理念的设计师打造。传统课堂的教学中,同一门课程、同一个教师、统一的课本教案如何在课程结束之时培养出设计风格迥异,设计思路各有不同的学生来呢?教师的审美倾向与类型化的价值推崇是否会造就单一的认知结构,以致形成单一的创作思路呢?如何平衡教师的“教”与学生自我启发之间的平衡呢?主流的课程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的知识输出对应学生的知识输入。这种方式在技术理论性学科的教学中具有较高吸收效率,但用于设计课堂教学却远远不够有效。设计教育是一个以实践为本的教育,相比其他学科更加注重培养人才在设计创作输出方面的能力。此外,产品造型设计又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学生应具备自己的审美体系与造型创造能力,由此衍生出来的审美标准和创造自信是设计教学应重点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的本能反应是力求把自己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也拥有同样的知识构成体系,这一过程过度重视了知识的复制式传播,忽视了学生自我发现、自我知识体系的形成,教学过程变成了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同化过程,结果是学生在教师影响下设计风格、设计思路的趋同,这与后现代语境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诉求相悖。设计教学的理想型是学生在教师导引下的自我启发式教育,以发展和丰富个人艺术风格、独具体系的设计思维为目标。简言之,设计是学生自我知识体系的顺应式建构,知识的增长应基于兴趣点的凸显而生成分支。随着兴趣的发展而深入探索,最终各个分支交融一体,形成基于兴趣偏好的知识网络体系。因此,教学设计不能有任何有碍于这种自我建构的教学规则,而是引导学生形成各自差异化的分支及创作思维体系。

二、设计课堂教师角色的转变。

进入网络信息时代,随着在线教育的兴起,任何知识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快速搜集到,以文字、视频、多媒体的方式传播。教师所教的书本知识也不例外,在课堂上重复课本知识已经无法与网络、电视等大众媒体平台的传播形成差异。这也迫使大学课堂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围绕学生差异化知识体系建构过程的培养模式,教师的职能应从传统课堂的主体演变为幕后的策划引导者,从台前走向幕后。学生则相反,从被动听讲走向教师引导下的设计创新。在设计课题教学中,这种翻转式教学来得更加合理和自然,理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独立思考,建构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创作思维体系。学生在自启发式的教学环节中,获得的知识建构是在自我兴趣、自我价值观基础之上延伸出来的,更容易形成基于自身知识的“密集关联型”知识体系,更易形成学生间差异化的创作思维方式。

三、差异化创作思维体系的课堂构建。

1、研究学生认知结构,引导学生能力阶梯式发展。教师从课堂的脱口秀转化为幕后导演,职能的转变在于从之前的“自我中心”式教学转化为“学生中心”式教学。产品造型设计课堂应不断观察学生在造型设计上的进步方向,以教师的经验和综合信息优势导引学生,不断给学生的发展搭建更顺利的平台,使学生走入一个阶梯式上升通道。在这一阶段,学生由于知识结构不全面、独立设计经验缺乏,对于课堂课题的创作往往缺少一定掌控性,瓶颈期不断显现,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度过这些瓶颈。在造型设计课程中,循序渐进的课题设计对于学生尤为重要,不同的学生瓶颈位置不同、阶段也不同,想象力丰富的同学往往前期发散思维很好,后期优化过程中却难以集中目标,出现设计完成度不高的情况。逻辑思维好的同学则相反,前期设计思路较少,但是在后期产品原理推敲、造型与功能的协调问题解决上却具有优势。总体来说,学生在课程中呈现出来的问题因人而异,教师需要在这一阶段深入了解学生,对学生出现的瓶颈分类指导。

2、在课堂中贯穿手脑一体式训练模式。设计师的手几乎是半个脑袋,通过草图与手板原型实现自己的初步创意。手脑结合实质上涉及到了三种信号的传播,最初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头脑,是一种电化学信号,通过草图捕捉这种信号形成的幻影,使之具象化,实质是将头脑中形成的灵感不断的输出出来,在输出的过程中转化为了看得见的草图,成为一种视觉信号。这种信号反馈回自己的大脑,又成为进一步联想依据。通过手板模型形成的造型质料,又得以形成触觉信号,反馈回大脑作为联想及改进依据。这三种信号涉及的短期记忆在创造性思维的发生过程中反复循环,形成了一个白热化状态,这也是造型灵感源源不断输出的原理。手脑一体式课题训练旨在让学生从被动听讲时一直处于接受信号的脑区转化为自动运作、输入输出协作的全面脑区激活。通过不断地在课堂中强化这样的课题训练,学生的创作能力会大幅度提高,所完成的课题也会更加深入。

3、与学生共同面对创新设计课题,体验设计乐趣。传统课堂中的教师往往在每年的教学课程中使用同样的教学大纲、同样的教案,教师自身也会产生倦怠,学生则在这个过程中被塑造成一个模子出来的思维结构。现代设计教学应给予教师充分的教学自由,越是知识积淀深厚的教师,在教学模式上的就会越趋于灵活。课堂上,学生会看到教师随性发挥,这是教师现场课堂最有价值的部分。一个有效的教学模式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投入,相同的课程在每个学期实施时也应有不同课题的设定。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新的课题新的挑战,在教学中融入科研创新,共同体验设计乐趣,创造新的方法和设计成果。理想的设计人才在走出校门之时应具备独立的设计理念及创作自信,以这种理念驾驭各种设计项目并且展露出设计才华。这种设计人才的特点是具备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独具体系的设计思维,面对全新的设计项目都能够以其独特的设计思维分析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产品造型设计课程作为工业设计的核心课程,在开展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差异化的设计思维和独特的设计师风格,为社会输送风格多变、创意丰富的设计人才。

造型语言研究论文篇十四

摘要: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教学当中,语文老师教学语言的运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小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也是对小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无不表现出教学语言的合理运用与否。当前国语教学课堂缺失生动的语言活力,因此应该立足于语文这一语言学科的自身特征,对小学语文课堂教育教学的特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不断提升小学语文老师课堂教学语言的合理控制和揣摩运用情况,用生动的、规范的、富有趣味和美感的语言情景表述引导学生进入国语的奥妙世界。

关键词:语言运用;语文教学;能力提升。

当前语文教育教学的任务归根到底是对学生合理掌握和应用国学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要想充实语言文学教学,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基于老师对语言的把握和合理运用。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多数都是得益于教师课堂知识的传授,因此在语文教学当中,应该十分重视学生的认知的特点和规律,情景导引激发小学生语言发展和语言运用能力的不断提升[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上是语言艺术的生动呈现,教师语言运用和修为深刻影响着小学生。所以,针对语文这一学科的特征,对语文语言运用进行剖析,对于升华学生语言水平,发展学生语言的运动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语文课堂教学通常会呈现以前几点鲜明的特征。

1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具有鲜明的规范性。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工作者,有着明显的示范作用,特别对于广大的小学生来说,可以说在他们的心理把教师看作为是知识和行为的化身,教师的言谈举止是他们模范的最佳对象,远远超出了父母和其他亲人朋友,对教师有一种神的一般的崇拜。语文教师对于语言的合理规范的运用深刻的影响着小学生,越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就越应该对语言进行深入把握,就要越具有规范性的特点,小学生正在处于语言发展和运用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在这一特殊时期,他们对语言的模仿能力超出于其他任何年龄段很多倍。[2]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当中一定要“咬文嚼字”把最正确的语音、词汇表达和语法的运用呈现给小学生,为小学生创造出一个生动规范的语言学习环境。教师首先要注意平翘舌区分,这是十分重要的,语音会伴随着学生的一生,一旦出现偏差今后很难纠正。词汇表达和语法的运用一定要使用正确,都以全国通用普通话为准绳,严格要求教师自身,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基础语言得以正确的发展,今后才能更上一层楼,因此教师语言运用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语言的发展,除了语言的规范性之外,教师还应该注意语速的控制,发音声音情况和语调的自然和谐等一些问题。

2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课堂教育教学自身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当的科学性,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具备饱满的语文认知,提升小学生的人文涵养,语言表述更要具备科学的严谨性,不能含糊其辞,要清晰明确的表述。当代语文教学要求教师能够准确掌握和御用词语的正确内涵,从而能够准确无误的传授给学生,语言表述的科学性同时呈现出用语表述的简洁明了。正如弟子规上所述“话说多不如少”,语言表述需要简明扼要,需要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扣题,重点突出语言精华部分,丰富主题内容,在语言上以少胜多。

3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具有生动性。

语文课堂教学用语要突出生动性,处于思维快速发展的小学生,对于事物和知识的认知形象思维处于绝对的优势,教师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述能够很好的满足小学生的语言需求。[3]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有着璀璨的文化历史,遗留了大量经典的文学著作,生动形象的表述所阐述的内容。因此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尽量使用生动愉悦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文学经典的'意境当中,使学生能够亲身体会语言的生动奥妙。教师应该能够运用娴熟生动的语言对人物、情节和事物等描绘,使学生在课堂教学当中如临其境。语言运动的得体恰到好处、简单扼要、生动形象就能够使难以理解的词汇变得通俗易懂。例如教师在教学当中往往会遇到一些让学生难以理解的词汇,这时教师要是只是对这一词汇进行单纯的详细解释,往往学生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这时教师如果能够运用生动形象的简洁语言进行描述,会激活学生形象思维,满足学生对美好事物追求的需要,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梦庆敏.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素质与能力,2016.

[2]吴舜华.关于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及其意义[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4).

[3]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4]王芳.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淄博师专学报,2011,(2).

文档为doc格式。

造型语言研究论文篇十五

生成语法的创始人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内在论”观点不同于bloomfield和skinner为代表的结构主语所提出的“强化”(reinforcementtheory)或刺激——反应论(stimulus-responsetheory)。乔姆斯基认为语言能力是先天具备的,是大脑的一种技能,是通过物种遗传获得的,正常人都具备的语言能力。如果不假设人先天具有语言能力,就不能揭示为什么人能掌握语言而其他动物不能,也不能解释为什么儿童先天的智力水平以及后天的学习环境都不同,但都在四五岁以突发的方式学会了语言。但语言的习得是与语料输入分不开的,儿童需要接触一定量的原始语料输入才能习得语言,而且儿童语言初始状态的激活受时间的限制,过了临界点(criticalperiod),即10-12岁,一个人便终生无法获得完整的操控母语语法的能力。人类发现的由野兽抚养长大的小孩,由于没有语言输入被发现时均不会使用人类语言,进入人类社会后均不同程度的学会一些语言。

3儿童习得第二语言的优势。

现代科学研究辩明,0-6岁是儿童潜能发展的最佳时期,每个儿童都有在大脑中形成两个以上语言中枢的可能性。乔姆斯基指出:“一种普遍观察到的现象是,一个侨民的幼儿可能在街上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学会第二语言,甚至每一个细微的音变都和说本族语的人一摸一样。”这表明,如果在语言中枢发展的关键时期内,给予儿童一个习得第二语言的良好环境,则儿童第二语言中枢的技能很容易在激活中得到发展。然而如果在关键期内,儿童未能获取另一种语言信号的刺激,那么另一语言的中枢技能就不可能转入活跃状态。国外科学家对接触第二语言的侨民儿童按年龄分组进行了试验,结果是:不满6岁的儿童组与13岁以上的儿童组有明显的差别,年幼组中,68%的儿童的口音被专家认为“酷似说本族语的人”;在年龄较大的一组中,这样的儿童只占7%。这显示出,如果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内,儿童未曾得到第二语言的学习和训练,那么语言中枢的调节、控制机制,无论从发音到书写,还是从外部语言到内部语言,都已形成了与第一语言相吻合协调的、整套的控制模式。这时候再接受第二语言的学习就可能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儿童和成人不同的认知能力是造成其语言学习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儿童在接触外语时,通常看到的是语言的相似性,以自我为中心不自觉地学习和掌握语言。对他们来说语言只是一种表达思想和表现自我的工具。此外,儿童不会像成人那样戴着社会的有色眼镜去选择应该使用何种语言,所以他们对任何语言都是包容的。

许多研究者认为,儿童语言习得与成人语言习得的差异更多地表现在情感因素上。儿童往往把语言学习看作一种游戏,并从使用语言的交际过程中获得乐趣。他们几乎不担心犯什么语法错误,甚至根据自己的喜好、需要“创造”一些错误的词语或表达法。最初接触外语的儿童经常试图用有限的词汇表达思想,以博得大人的欣赏,所以大多数儿童带有融合性学习动机,即有强烈愿望结识持另一种语言的人并与之成为朋友,甚至希望融入那个社会。与之相比,成人往往带有工具性学习动机。

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优势还在于:(1)幼儿先从听开始学习,这正是适合儿童语言学习的习惯方式;(2)幼儿不是逐个词去记,而是整句去学,这正符合幼儿学习的方式和特点;(3)动词是言语的中心,幼儿往往很容易从一个简单的动词开始,深入下去,逐步掌握复杂的语言表达;(4)幼儿大体上是按照思维的顺序来使用语言,这种方式易于促进记忆。

综上,本文分析了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ug)理论,儿童习得语言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儿童头脑中与生俱来的语言习得机制(lad)解释了儿童为何能迅速习得母语,同时,儿童必须接触一定量的语料输入才能激活其语言习得机制,在其头脑中内化出语言规则。另外,乔姆斯基的参数理论解释了不同国家的儿童为什么习得了不同的语言作为母语,而且,与成人相比儿童习得第二语言具有相当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2]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3]张淑静,崔艳菊.乔姆斯基对心理语言学的贡献[j].外语数学,2002,(3):8.

[4]宗占营.浅谈乔姆斯基语言学理论在心理语言学上的影响[j].天中学刊,1995,(3):57-58.

造型语言研究论文篇十六

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历经时代的变迁,每个时期所形成的字体形式有着各自的艺术特征。不同的字体形式具有不同的风格特点,隶书和篆书传统、典雅,具有装饰性和规律性;楷书形态端正严谨,具有现代性;草书的随意性强,整体洒脱豪放。

1.表象装饰设计。

表象装饰设计的含义是将文字的全部或者部分以纹样进行装饰,使汉字图形化。装饰化文字有着鲜明的图案装饰效果,既有传递信息的实用性,又可以直观地展现文字的形态之美,给人以视觉美感。表象装饰可以从文字笔形装饰、文字结构装饰以及文字整体风格装饰三个方面进行。

(1)文字笔形装饰。

汉字字体是由不同笔画构成的,每一种笔画的外形被称为笔形,不同笔形同样的结构会产生不同风格的字体,如,宋体字起笔落笔处带有装饰色彩,有棱有角、造型丰富;黑体字横竖粗细一致,笔形统一,风格较为严谨。所以,在运用表象装饰时,强调对文字内部笔画的改造,注重笔画的曲直、弧度、转折、水平与斜度等因素的变化,对字体的整体风格会起到质的影响。针对笔形的装饰有三种方法:第一,拉长或缩短笔画,通过局部笔画的改造,形成视觉点吸引视线,运用于包装可以加强整体的感染力。如,优乐美奶茶商标设计中“优乐美”三个字的笔形圆润,具有轻松休闲的感觉。另外,设计者把“美”字的左一撇延长,巧妙地将“优”和“乐”两字整合到一块,这样的设计使得“优乐美”三个字形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视觉重心,强化了产品的主体。第二,将相同笔画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或者把相邻的字连接使之呈现高低错落的视觉感,增添画面的节奏感。陈幼坚为“蓝月亮”洗衣液所设计的品牌名称,保留了宋体字横细竖粗的字体形态,整体造型右倾,在不失端庄、秀丽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丝活跃感。他将“蓝月亮”三个字在笔画上进行串联,形成了一个整体。“亮”字最后收尾的笔画造型犹如一轮月牙,符合“月亮”这一形象。另外,从整体造型来看,经过设计的字体形式飘逸,犹如水流一般,富有动感,贴合洗衣液这一产品的属性。第三,在笔形变化的同时,加强笔画之间及字与字之间的负形部分,丰富画面内容,强化字体的形象,增加视觉冲击力。陈幼坚为“美心冰皮月饼”设计的包装中,将“美心”二字填充于整个包装,利用文字笔画划分,形成负形区域,再将负形区域结合几何色块做图形处理,弱化了文字属性,增添了形式美感,富有现代气息。

(2)文字结构及整体风格的装饰造型语言。

汉字以方块结构体现,整体造型简洁大方、严谨端正,汉字结构的标准是以把握字体结构的视觉重心为主。但是在包装设计中要根据包装画面的需求、包装的造型形态以及产品属性等因素,对字体进行设计。改变形体的框框,产生独特的美感,使字体具有创意及个性,丰富包装的画面,增加趣味性。如,奥利奥饼干包装的商标设计,设计师结合产品轻松、休闲的产品属性,将严谨、呆板的方块结构设计成圆体的结构,带给人亲切、舒适的感觉,犹如饼干带给人的甜蜜滋味,趣味无穷。除了局部笔形和外形结构的变化设计以外,还可以对每个文字单独处理,与包装图案结合或采用软件制作效果,从而改变字体的整体风格。在展现每个汉字个性特征的同时,应保持字与字之间关系的和谐,使整体统一。统一风格的关键在于对字体大小、字形方圆、肌理效果等方面的考虑。

2.意象装饰设计。

产品包装的.字体设计中,字体的形式和内容需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有什么样的产品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字体形式。意象字体设计作为产品包装中的符号媒介字形,以线条为主的点线面组合,如同诗歌在语言的声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一样,字体上的装饰设计是以文字的形状、线条为基础进行设计的。字义相当于诗的意象,字形、线条的组合相当于诗的声韵,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往往是义寓于形。在进行汉字设计时可将文字图形化,由形传义,将心中意象与文字结合,通过图形将其表现出来,丰富画面,增加感染力。

(1)形义形象设计造型语言。

任何艺术种类都有共通的规律,字体设计是一种综合的艺术。汉字字体设计力求把字的线条和意义结合起来,甚至和绘画造型相结合。图形艺术是以点、线、面、色彩等各种手段表现外物的视觉形状。形义形象设计是利用文字含义与图形元素的相似性把两者组合在一起,对某些笔画进行图形的替换,实现“形”和“义”的统一。如,大大卷泡泡糖的品牌名称设计将“卷”字的下半部分结构进行了改造,结合了“卷”的字面含义与产品的造型特点,设计后的造型生动,富有新意。在产品包装的字体设计中,要求汉字的笔画本身和图形有准确连贯的相似造型,设计时的基本要求是空间位置和产品内容相结合,图形布置的形式要和汉字的笔画有联系,从而表现出饱满、强烈的视觉效果。

(2)字义形象设计造型语言。

字义形象设计是运用与文字含义相符的创意元素对文字进行设计。利用共同材质或是产品的外观特点,将有联系的元素添加到字体中,使消费者看到文字的同时联想到相关的事物,丰富字体外观,增加趣味性。将字义形象设计运用于包装设计,如对于一段描绘自然景观的文字,在清晰传达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对每个文字进行视觉美化,丰富其视觉形象;或将汉字的部分笔画进行替换,使得笔画与元素达到和谐统一。对自然元素的选用基于对其的联想和分析,并对它们进行抽象化处理。每个汉字运用相同的自然元素,制造出相同的肌理效果,使整体风格保持一致。将制作完成的文字组合起来,呈现出的不仅是文字的内容,更是一种自然意境。此类设计方法多运用于传统产品的包装设计。市面上有许多茶叶的包装运用茶叶的图形元素代替文字的某一部分,不仅明确了包装产品的属性,还能带给消费者清新自然的茶韵之美。又如一些酒类产品,字溶于水,产品的香醇跃然纸上,令消费者未饮先醉。字义形象设计的造型语言丰富多变,它的视觉造型语言在产品内容的表达上更加奔放、生动,更能表现设计师的思想感情。

3.书法字体的造型语言的表达。

书法首先是文字,文字是语言的符号,语言又是思想的表现。书法作为一种抽象的造型艺术,既有画面感又有文字的传播力。它和文字又有一定的区别,更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书法字体因其产生的年代以及笔画结构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韵味。将其应用于包装设计中,效果十分独特,能够丰富产品的内涵,有助于提升产品的价值。书法字体是在文字的形状、线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作为书法的文字用于包装设计,设计者不仅要理解文字所代表的意义,在设计艺术中,还要力求把字的线条和字的意义结合起来。产品包装设计中的书法艺术,其文字内容十分重要,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形式。在包装设计中,书法字体的选用与商品类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有作为语言符号的意义,同语言的声音符号一样,可以引起意象;它还有作为符号媒介的字形,一种以线条为主的点、线、面的组合。中国书法兼有点、线、面,这与拉丁文字不同。当然,点、线、面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作用也有所不同。隶书与篆书的艺术风格古老,具有装饰性色彩,多用于高档的礼品包装设计,展现传统高雅的品质。楷书的字形结构规范、秀美,具有现代气息,多适用于家电、五金机械类以及科技含量较高、结实而精密的产品包装设计。行书的笔画随意,具有轻松、流动的特点,适用于特产以及酒类的外包装。以茶叶包装为例,品牌名“铁观音”运用行书书体,笔形自然、流畅。在文字商标下面配上了具有传统特征的白描图案,使整个包装营造了一种优雅、闲情逸致的氛围。茶文化与汉字书法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使得茶品包装更具有中国文化的特色,强化了产品的文化价值。“古越龙山”绍兴酒品牌名的设计(图2),运用隶书书体的形式表现了字体本身的艺术风格,凸显并且强化了产品的大气与豪迈之感,与以陈为贵、甘香醇厚的酒品风格相协调,从书法的意境上表现出酒的历史文化。日本设计师也经常把书法元素运用于现代包装设计中。如,日本的国酒“清酒”包装上的书法运用(图3),日本设计师多注重对书法个性及意境的表现。书法元素作为包装设计中的主要元素,不同的组合、位置的排列、大小、布局等组合成富有水墨色彩的抽象图形,形成极具东方风韵的包装风格。书法作为汉字的一种抽象的表现形式,由于产生时代的不同,表达的意蕴也不尽相同。设计师可以此联系产品属性,探究多样的书法造型,为产品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及艺术价值。

二、文字的编排组合的重要性。

汉字字体设计的成功与否,不仅在于字体设计本身,也在于文字编排组合是否得当。对文字的编排除了对文字的字体、大小、位置、颜色的处理之外,还应该考虑视觉引导、视觉美感以及个性追求等。文字编排不当,以致缺乏视线的引导性,这样不但影响了字体本身的美感,更阻碍受众的阅读,影响整体视觉传达的效果。主体文字主要包括品牌和商品名称,在包装中处于重要的位置,主要是从商品的属性及整体形象考虑设计。品牌名称在编排上要注意文字的方向、大小、颜色等方面的问题,在整个包装中具有个性、醒目的特点。说明性文字一般采用标准字体,设计师要注意对字体的方向、大小、位置及疏密的处理,协调与画面图形、品牌名称和其他要素之间的主次关系,使整体达成统一。不同的字体形态有不同的视觉走向,设计师要根据不同字体的字态流向进行编排组合。如在可口可乐的品牌名设计中,由于考虑到瓶身圆弧形的造型特征,将品牌名横向放置,最大面积地加以展现。设计结合了产品现代、激情、乐观的品牌属性,波浪形飘带图案与品牌名称的编排视觉流动方向统一,布局和谐、醒目。维他命水瓶子的包装采用单纯的色彩,中心对齐的编排形式突出商品的名称,简洁、大气的编排设计通过有限的面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合理的文字编排组合对字体设计具有锦上添花的作用,在强化包装整体的视觉感受的同时,使消费者对产品留下良好的印象,增加对商品的信任度。

三、结语。

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载体之一,凝聚着民族形象、思维观念和审美心理。汉字元素的运用,不仅使包装设计具有民族色彩,而且更贴近人们的生活。汉字字体设计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不仅使商品带有民族色彩,而且让商品更具有文化内涵,有助于产品推广。包装设计的目的是吸引顾客、促进销售,而字体设计对于信息的传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字拥有传达信息的特点,汉字又具有象形表达的优点,对汉字进行字体设计,使它的作用不仅停留在文字本身,而且利用画面传播,起到以个性、醒目的姿态传达品牌形象及理念的作用,促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探讨汉字字体设计在产品包装中的视觉造型作用,分析其在我国包装设计领域中的价值与意义,是研究汉字字体设计在包装设计中运用的一个重要课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