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划分山界协议书 山界纠纷调解协议书(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4 13:44:20 页码:14
划分山界协议书 山界纠纷调解协议书(四篇)
2023-01-14 13:44:20    小编:ZT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划分山界协议书(精)一

以树立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实施“两纲”教育等重要思想为依据,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少先队工作计划为指导,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高尚的品德、健康的身心、创新的意识和实践的能力。

二、本学期班级目标

1、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班级、集体意识。

2、充分利用各种教育阵地,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3、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优化班级管理机制,努力向校行为规范示范班看齐。

三、各阶段主要工作设想

1、积极响应少先队大队部号召和工作布置,热烈庆祝教师节。

2、充分利用班级内的展示板,布置一面“会说话的墙”,贴上学生摘抄、自创的消失或短文,对老师说说心里话。

认真参与学校“____”迎国庆系列教育活动,结合班实际设计、筹备、举办“剪窗花”的民族文化展示活动。

十月:礼仪月

加强宣传与教育,迎接上级行规示范校申报检查。

评选本班“微笑小天使”,将其照片、“微笑格言”展示于本班“我的t型台”专栏,并授予荣誉证书和“微笑徽章”,使其为同学做好“微笑”示范,以促进全班同学共同提高。

十一月:科技月

积极参加学校科技月的各项活动。

班级举办“我为学校节能出谋划策研讨会”或主题班会,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资料、撰写报告进行研讨,并评选“方略奖”,授予“喜报”。

十二月:健身月

1、积极参加学校“蹦蹦跳跳健身行”系列活动。

2、结合“诚信”教育,班内开展“小小诚信故事会”活动。

四、常规具体工作

推行“值日班长负责制”,为每个孩子都搭建展示自己的舞台,也让每个孩子都品尝当干部的甘苦,切实提高每个班级成员的班集体意识,并及时做好工作评价和反馈。

激活班内“超级男生vs超级女生”的综合长效评比栏,以肯定与激励为主的原则,促进学生各种好习惯的养成;以彩色小花为符号全方位记录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点滴进步,并以每十五朵小花为一限授予小奖品作为鼓励,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

根据学校安排、班级实际、时事新闻上好午会课,切实做到专时专用,且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周三的“健康教育”中,使学生懂得身体和心灵都健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

对班干部加强工作责任心的教育和工作方法的指导,每两周召开一次小干部会议。期初帮助各小干部明确工作权限和确立目标,期中加强管理和反馈,期末做好总结。

结合不同阶段的主题出好每期黑板报,定期更新班级“我的t型台”和“家庭作业秀”主题展示板的内容。

加强班级网站建设,并在其中特别辟出“家庭教育”板块,加强家校联系与互动。

由值日班长负责,纪录班级好人好事,及时表扬和发扬。

做好学生成长档案的及时增补工作。

一、树理想、定目标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

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帮助每一位同学树立各自的学习和升学目标,转变学习态度,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而初三下学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后阶段,只有重视其学习过程,才能让同学们转变各自的学习态度,明确努力的方向,实现自己的理想。

二、鼓信心、抓恒心

初三下学期最后的四个月是同学们冲刺的阶段和收获的季节。在这个时期里,凡事放慢脚步,多观察,细心发现,小事勤说,引导启发,尽快解决。

首先,根据同学的情况,做好每个同学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鼓起学习的勇气。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做好学生的思想跟踪,抓恒心,及时进行思想的调整。

其次,升学的六个学科在结束初三的课程后,就进入复习,要让学生在复习中,制定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对原来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查缺补漏,使他们在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树立信心,战胜一切学习上的困难。

再次,做好体育中考的各项准备工作,配合体育老师进行体育考前的训练工作,力争使得更多的同学获得体育的满分50分。

三、齐进步、共提高

彼得罗夫斯基、施巴林斯基在《集休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中说到:“教育过程是在集体中并通过集体实现的。”

在初三下学期中,要关注同学们各学科之间的平衡发展,根据各科学习的特点,引导同学们不断加强薄弱学科的学习,不能出现偏科现象,使他们明确“7-1=0”的道理。

在这时期里,各科任老师为了使自己所教学科能考得更好,都在争分夺秒地带领学生复习,时间对学生来说是最宝贵的。此时,班主任着眼全局,以身作则,与各科任教师密切配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督促学生多下功夫,各科兼顾,不放弃任何一科,老师、学生、家长上下拧成一股绳,形成顾全大局、协同作战、齐抓共管、全面提高的局面。

对月考、统考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对学生出现的压力大、焦虑高、成绩不理想、学习信心下降、时间分配不当、有骄傲情绪等现象及时纠正,调整心态,指明正确的方法。

战略上:抛开一切杂念,以竞争精神去拼搏。

战术上:强科争优势、弱科保底线。

四、重细节、强管理

纪律是成功的保证,在初三的下学期里,班级的各项管理还需从细节入手,仍然注重常规,仪容仪表,加强班级管理工作,严抓课堂纪律,不能因升学而放弃班级的常规管理工作,要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其责任心。

针对班级实际,全力打造“快速、向上、认真、负责、有序”的班风:

快速:行动迅速,不迟到。到班准时,锻炼迅速。养成不拖拉、快速做一切事情的好习惯。

向上:倡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宣扬不依靠父母、自己创造自己的未来的思想。倡导热爱学习、关注人生与社会的精神。

认真: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从听课、笔记、作业、值日、体育锻炼等方面,培养做事认真的习惯。

负责:对家人负责、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该做的事情负责。

有序:有纪律观念,有计划观念,有经常的反思观念。

五、常联系、谋发展

我们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学生、老师、家长是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要使这个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就需要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共商对策,使学生紧张、稳定的度过初三下学期……这个冲刺期,以心态迎接中考,使其达到我们理想的目的。

总之,使同学们快乐的进步是我们的共同目标,让我们满怀期望,在心与心的碰撞中,用欣赏的眼光看同学们前行的美丽风景吧!

划分山界协议书(精)二

各位朋友:

你好们!

首先,我对各位光临泉城济南致以最诚挚的欢迎!非常高兴能有机会陪同各位一道欣赏千佛山秀丽的美景,领略“深山藏古寺”的意蕴。我衷心希望大家今天能乘兴而来,满意而当,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是济南三大名胜――-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之一的千佛山。千佛山来自泰山的余脉,海拔285米。千佛山,位于济南市区南部,是一座城中之山。海拔285米,占地面积约166公顷;它与趵突泉、大明湖并称为济南市的三大名胜。千佛山历史悠久,唐朝以前称历山、舜山。到了晋朝,佛教逐渐渗入,每年都举行迁拔仪式,意为“迁君高处,拔除不祥”,始称迁拔山。开皇年间,山东佛教盛行,随山势凿窟,携刻佛像多尊,始称千佛山,并建千佛寺,从此千佛山就成了香火胜地。唐贞观年间时,又将千佛寺改称为现在的“兴国禅寺”。从元代开始,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都要举行大型的山会活动。1961年正式开辟为千佛山公园,1995年山东省政府将其批准为省级七大风景区之一。千佛山的主要风景有:兴国寺、娥英池、唐槐亭、齐烟九点坊等等。

我们现在是沿着西盘路上山,登山有东、西两条路,西路有石阶291级,人们习惯从西路上山,东路下山。西盘路是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居住在千佛山东侧的一个叫乔朗斋的富豪修建的。现在这条盘山路是1952年重修的。

首先大家看到的这一巨形?卧佛〕是1996年12月落户千佛山的,它是释迦牟尼侧身卧像,花岗岩质,长10米,重50吨。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一宝顶飞檐凉亭叫〔唐槐亭〕。它建于1957年,因旁边这棵唐代古槐而得名。匾上“唐槐亭”三个字是原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先生于1981年来千佛山时提写的。这里原址是秦琼庙,庙里有唐王李世民和他的大将秦琼的塑像。秦琼是济南历城人,是唐王的左武卫大将军,山东的英雄好汉。关于秦琼还有一个传说,据说当初在庙里只为秦琼塑了一座像,但经过一夜,第二天一早塑像就躺倒了,人们把他扶起来,再过一夜,又躺倒了,反复数次,人们不知其原因,后经一老者指点,他说秦琼一生扶佐唐王,死后也不愿占王位,你们硬要立他在此,他宁可躺倒。后来人们在中间又塑了一座唐王的像,秦琼才永远立在旁边。这只是一个传说,说明秦琼一生忠于职守,连死后都不忘自己的使命。这个庙早已不存在了,此亭是在它的遗址上新建的。

亭子旁边有一棵古槐,这是一棵唐槐。此亭的名字就是根据它来命名的,传说秦琼曾在此拴过马,故又称秦琼拴马槐。人们传说秦琼很孝顺,每年都要来千佛山为他的老母进香,为了表达对母亲的一片教心,从不骑马上山,而将马拴于此处,徒步上山。

这棵古槐树已干空。但有一棵幼槐穿过树洞勃然而生,宛如慈母抱子,人们又称它为抱子槐,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大有枯木逢春之意。

再往上走,我们就来到了〔齐烟九点坊〕。它是一座木质的丹柱坊,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上面“齐烟九点”这四个苍劲挺秀的大字,是清道光年间历城县令叶圭书写的。“齐烟九点”出自唐代诗人李贺的一首《梦天》诗中,他在诗中写到“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怀中泻”。意思是说,他在梦中从天上远远高高地下望,中国辽阔的九州小的像九点烟尘(古代中国划分为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这九州又总称为齐州),低处的海就像一杯水,众山就像九点轻烟漂浮在海中一样。清朝历城县令叶圭登千佛山在此处无意间回首,恰好看到城北有9座山头(卧牛山、华山、鹊山、标山、凤凰山、北马鞍山、粟山、匡山、药山,其中华山也叫华不注山,是最高的一座)飘浮在白色的云雾中,便误以为自己发现了李贺诗中的“齐烟九点”就在济南,欣喜之余便亲自督造了这座牌坊并题词。此后游人在此北望众山头,在烟云中若隐若现,也就信以为真,久而久之,这里便成为观看“齐烟九点”的圣地了。

大家看一下“齐烟九点坊”的背面匾额,这“仰观俯察”四个字是引用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中“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佳句来描绘这里的美景。而且这四个大字是从王羲之书写的《兰亭序》贴中勾勒放大后刻在坊匾上的。

再往前走就来到了〔云径禅关坊〕。此坊也是一木质牌坊,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形状为四柱三门,丹柱青瓦,出檐起脊,彩画精美古雅,具有民族风才,为济南一带所罕见。坊上正面刻有“云径禅关”,背面刻有“峰回路转”。相传原字为清道光年间王观成题写,1972年维修时“云径禅关”改为现代书法家黄立孙书写,“峰回路转”改为山东省博物馆姜守迁书写,两人是济南书法高手。

“云径禅关”其含义是说,寺院高耸,云雾弥漫,风吹着清云,回绕禅门,到寺里拜佛,必须经过此坊,游人至皮,已进入仙境,到达佛门净地,也就是到了大彻大悟的关键,需静静心,诚心诚意烧香拜佛。

背面“峰回路转”则是出自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借以形容此处地势峻峭,山峰曲回,道路弯转。而在此又一语双关,暗示人们要超脱红尘,走出苦海,回头是岸。

过牌坊,迎面墙壁上嵌有〔乾隆御碑〕。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公元1748年)游览千佛山所题的一首风光诗,题作《千佛山极目有作》,诗中主要描绘了千佛山秀丽的景色和千姿百态的石佛造像。

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兴国禅寺〕。它又名千佛山寺,建于隋开皇年间,占地4.9亩,是一座佛教寺院,也是千佛山公园的主体建筑。兴国禅寺历经沧桑,多次遭到破坏。唐代贞观年间进行扩建,改用现名。大家看寺门上额嵌有已故原中国佛教协会主席、书法家赵朴初题写的“兴国禅寺”石刻,寺门两侧有石刻楹联“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是济南清末的秀才杨兆庆书写的。意思是说,人世间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来到这里被寺院晚间的鼓声和清晨的钟声所惊醒,抛弃名利欲望,众僧吟诵经文的声音把在人世间苦海里迷失道路的人唤回来,使他们走上去往极乐世界的道路。兴国禅寺分东西两院,西院的北侧有厅房三楹,厅东接走廊,廊东为殿宇三楹。廊北墙上分别镶有赵朴初的“齐鲁青末”,董必武的游千佛山诗《古寺云千佛》和郭沫

若的《俯瞰齐州九点》七绝碑刻。

大家往南看,这就是〔千佛崖〕。崖下由西向东依次是龙泉洞、极乐洞、黔娄洞、洞天福地坊、对华亭、吕祖洞。它开凿于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至唐贞观年间,一共9窟,有130余尊佛像,最早的距今约1300多年,这是济南地区一组雕刻较早的石窟造像群,也是山东佛教的重要史迹。同洛阳的龙门石窟、桂林的七星岩石壁、敦煌的壁画、灵岩寺的巨佛一样,是我为极为宝贵的文物,对研究隋唐时期的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大家看到千佛崖下最西侧的这一洞窟就是〔龙泉洞〕。水深3米,面积约20平方米。洞内刻有20余尊佛像。也许大家会问为什么叫龙泉洞呢?因为此洞山风吹来洞口发出的声音犹如龙吼,故得此名。乾隆的御碑上写的其下有“空洞”就是指龙泉洞。洞中的泉水不是地下水,而是山上的渗水经石缝过滤后滴下来的。此洞水清见底,冷气森森,每当夜深人静时,便可听到滴水的声音,如同珠落玉盘,咚咚作响,更衬托了寺院的幽静,当年僧人们就吃这里的水,所以有人称之为“神水”。明代诗人刘敕曾在诗中写到:“洞中多法水,为客洗烦愁”。现在人们闲暇游山饮之,颇有成仙之感。有些佛教信徒到此,总想喝上一口来清心消愁。

龙泉洞的东侧是〔极乐洞〕。洞内有20多尊佛像,是千佛山保留完整的一组。它有1400多年的历史,在修复洞口时发现的。洞中正面石壁上雕有三座高大的石佛,中间为阿弥陀佛,高3米,盘膝而坐,右为大势至,左为观世音,各高2.5米,三者合称为“西方三圣”。阿弥陀佛是佛名,他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所以这个洞叫做“极乐洞”。人们又称阿弥陀佛为接引佛,他能接引念佛人前往“西方净土”。大势至是佛教的菩萨名,是阿弥陀佛的右胁侍,观音是左胁侍,大势至戴的帽子是一个小佛像,观音戴的是插柳枝的小花瓶。这些造像原雕刻均极精致,神态生动各异,经风雨千余年,有些剥蚀。特别是在“文ge”期间,佛像头部多遭击损,1979年园林部门重加修整,极乐洞中的阿弥陀佛像是照原型重塑的。

再往东走是〔黔娄洞〕。是为纪念战国时齐国的一个隐士黔娄。洞深数丈,转三个弯后,有一个20多平方米的空洞,高约2米,正中原塑有黔娄坐像,后被破坏了。现洞中有一石刻,记述着黔娄子隐居在此的传奇故事。据史书记载,黔娄,春秋时人,是一个著名的隐士,一生安贫乐道,为人正直。相传,他在这里凿石为洞,隐居在此,终年不下山,并著书四篇,宣传道家主张,鲁恭王听说他非常有才能,曾聘他做相国,齐威王每次打了败仗,就来此向他请教。为了表示对黔娄恭敬,他在很远的地方就下马脱靴,徒步上山,黔娄传授秘语,齐威王便转败为胜,嵌在洞口上方的石刻就是记载这个传说的。黔娄家境贫穷,一生不慕富贵,清正廉洁,传说他在死时衣不蔽体,盖在身上的被子又短小,盖上头又露着脚,曾子劝说,将被子斜着盖就能盖上了,但黔娄的妻子持着“邪而有余,不如正而不足”的道理,就这样埋葬了他,所以后人对黔娄妻子的评价也是很高的,称之为“嫁与黔娄百事乖”。

寺院东侧这座雄伟壮观的大殿就是〔大雄宝殿〕。殿内正中莲花宝座上,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塑像,两侧菩萨、罗汉侍立,分别塑有普贤、文殊菩萨和阿难、迦叶等十大弟子。塑像个个端庄大方,面容生动。

出西寺东门,可见清代山东巡抚丁宝祯的〔“十二屏风”碑刻〕,体雄浑遵劲,端庄凝重。丁宝祯,清朝时任山东巡抚(相当于省长),曾以杀了慈禧的大太监安德海而闻名,也就是慈禧最宠爱的那个小安子而闻名。传说他当时在山东为官,有一次上朝廷拜见皇帝,磕头时不小心帽子掉在了地下,小安子过来,一脚给他踢走了,从此二人结下了一点私分。到后来,光绪皇帝非要杀掉小安子,慈禧下旨不让杀,这时小安子已逃到泰安,光绪皇帝来了一道旨意,让见到小安子就地杀了他,丁宝祯接旨后,立即派人把他抓,这时慈禧的懿旨也到了,他想慈禧肯定要赦免他,我干脆来个先斩后奏,杀了后再接旨,就这样把小安子给杀掉了。这块碑文已搞不清楚了。十年浩动劫中有人给泥上一层墙皮才幸免于难,保存下来。

在兴国禅寺东门20余米处是〔历山院〕,为纪念舜在历山耕稼而建。沿着石阶而上,迎面看到的是一座三开间的山门。门额上是清朝书法家农髯熙的手书大字“历山”。进了山门是一座长方形的院落。这个院落和兴国禅寺紧密相连,相互对峙,具有同等的韵味,可谓珠联璧合。为了发掘大舜文化,所以将这上院落命名为“历山院”。如果说兴国禅寺为佛教之地,由于受大舜文化的影响,儒、道、佛三教先后影响这里,历山院便成了三教合居的寺院,这在全国其它地方是不多见的。

〔鲁班祠〕鲁班,他是木工的祖师爷。这个祠堂约建于宋、元时期。鲁班,姓公输,名般(般与班同间),故称鲁班。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巧匠,相传他发明了曲尺,吊线的墨斗,攻城的“云梯”等许多木工工具,后来人们把他神化,说他是一个白发老翁,常隐形于民众之中,吸取智慧,总结经验,然后再指导大家,当众一旦认出他时,便骑着鹤飘然而去,后来历代建筑工匠都拜他为“祖师”并立庙祭祀。

〔舜祠〕,是纪念上古时部落聪明首领虞舜的祠堂。在千佛山的所有建筑中,它的年代最久。据《水经注》记载:“城南对山山上有舜祠”说明北魏时就已经有舜祠。

现在我们所在的亭子就是〔一览亭〕,一览亭始建于清代,现在看到的是于1979年重建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站在这里,泉城美景尽收眼底,一览无余。我们所说的齐烟九点,只有在此可以看得清楚。其中华山和鹊山最为突出。因过去济南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景色,从这里看北边一片碧水茫茫。华山就好像漂在水中的芙蓉花。正如古诗中描写到“亭势依山名未虚,齐州一览信无余,百层楼阁千层树,平展度郊绣不如”。

改革开放以来,千佛山旅游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先后建起了集我国敦煌、龙门、麦积、云冈四大石窟精华于一体的万佛洞,以及十八罗汉、卧佛、大舜石图园,还有20__年9月竣工完成的占地25000平方米的“弥勒胜苑”和主像为30米高的铜制弥勒佛等景观,丰富了佛文化和舜文化的内涵。被誉为“历山飞虹”的客运索道,如架轻舟,倘佯于青山林海之间,上行可观山景,下行可瞻市容。下面就让我们乘索道下山。我们还可以体验一下集新、奇、险、乐为一体的贴地飞行的奇能滑道的刺激与乐趣。(千佛山还建有鲁班祠和舜祠,我们就不一一介绍了。我们现在顺着东盘路下山,今天的千佛山之旅就到此结束了。)

好了,有关千佛山的主要景点就给大家讲解到这里,今天大家辛苦了。如果我的讲解有不当之处,请多谅解并请您提出宝贵意见。所谓“良时莫虚掷,好句须频读”,意思是说,好的游览季节您不能错过,同样好的文章也要常读,九月九,千佛山山会时希望大家能再来泉城,再登千佛山。

我衷心希望千佛山之旅能给您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最后,我祝大家泉城之旅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划分山界协议书(精)三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三亚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南山古称“鳌山”,位于中国海南岛的南端,山高约500米,形似巨鳖。1220xx年前,中国唐代著名的大和尚鉴真法师,在他第五次东渡日本遇险后漂流到南山,在南山居住一年半之久,在此间建造佛寺,传法布道。随后第六次东渡终获成功。 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中国旅游业发展优先项目”。它位于中国唯一的热带海滨城市三亚市的西部,是全国罕见的超大型文化和生态旅游园区。园区规划面积五十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十多平方公里,由美国纽约国际城市设计公司统筹规划,美国经济咨询公司提供可行性报告。项目内容策划分别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中国民俗学会、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环境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完成。该项目是海南省的重点建设项目,同时被海南省授予“海南省生态建设示范工程”、“海南省生态旅游示范景区”,并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佛教界、文化界的高度重视。它的建成填补了海南历史文化旅游的空白,进一步突出海南大生态旅游优势,为中国旅游增光添彩。

游南山,还未及园区内,便可望见一座门楼高耸,古色古香、巍峨岸然,它就是具有南北朝时期的建筑风格,气象不凡,生机勃勃的南山景区大门--"不二"法门。何以"不二",现为介绍:

据说在佛家里面一共有八万四千个法门,而不二法门为第一法门,人一旦进入门,就是进了超越了生死的涅境界便可以成佛了。当然这只是从思想境界上而不是从空间上来说的。法门可以理解为一种门道或途径,所有修行的人只要依着这样的途径去不断-便可以获得正果。既然说它是一种思想境界,它又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呢?不二是一种非常深奥的理念,也不是我们言语可以说清楚的,简单的说,不是一,不是二,没有彼此的分别就是不二。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尽管在现象上有千差万别,但从佛性上来看都是没有分别的,只不过是因缘凑合,都是虚无的,没有相对,也没有绝对。

传说古印度有位叫维摩诘的人,他是释迦牟尼门下著名的居士,也是一位大家菩萨,维摩诘与其他菩萨不同的是,其他菩萨都没有家室,而维摩诘却不仅有娇妻美妾,而且拥有大片的庄园田地,是当地的一位富翁,但他即虔心侍佛,刻苦修行,同时也积极参加世俗的活动,他这种即出家又不出家的举止实在令人捉摸不透。有一次他声称病了,释尊便派弟子文殊等前来探病,与他进行了一场佛法真理的大辩论,维摩诘以他高深的佛学底蕴和超人的口才回答了众人的提问。他认为只要心中清净,佛土也就清净了,虽然他有眷属良田,但他的心却不为贪念所蒙蔽,虽然他的行为不同于其他菩萨,但他实在是在追求佛道真理。所以一切都不必拘于形式,而在于自己内心如何把般若智慧运用于生活中去,于是他便证实了出家和在家的不二。谈到最后,文殊菩萨又问维摩诘:"那么你认为到底什么才是不二呢?"维摩诘听后闭上了眼睛,什么是也不说。文殊赞叹道:"妙啊,没有文字、言语者是真正的不二。"同此我们可以了解到不二本身就是虚无,是绝对的真理。它是如此的深奥,若想真正的弄明白它,只有依靠我们去慢慢参悟了。

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尽管在现象上有千差万别,但从佛性上看来都是没有分别的,只不过是因缘的凑合,都是空寂虚无的,没有相对,也没有绝对。南山天然形胜非同一般,不仅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优越,这里还有着美丽的神话和民间传说。就是在这个稀有的地方,一个“种属基地”,世间万物都汇聚于此,传说中,此地福寿双全。这里的自然特征形成了天然的通道与屏障,确定了该地的重要性。它在三亚湾西边形成了三亚市天然、显著的依托。传说中,就是在南山,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把这里的居民和海岸线从一场灾难中解救出来。就是在这里,鉴真和尚在他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途中受阻,并飘落到南山。也是在这里,黄道婆开创了纺织业的新纪元,并延续了著名的“丝绸之路”的历史。

佛教景观

南山寺

南山寺位于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内,是一座仿盛唐风格、居山面海的大型寺院。南山寺是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临选址,经国家宗教局批准,于1995年11月11日奠基,1998年4月12日建成。现有仿唐建筑仁王殿、天王殿、钟楼、转轮藏、东西爬山廊、东西配殿、金堂等建筑群,总建筑面积5500㎡。整个建筑气势恢宏,为中国近五十年来新建的最大佛教道场,也是中国南部最大的寺院。自古名寺出高僧,南山寺的方丈是9月23日获得荣膺的印顺大和尚,监院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生法师。目前,南山寺第二期工程已启动。按照规划设计,第二期工程遵循古代大型佛教寺院方正划一、主次分明的特点,将主要建筑集在中轴线上,在两侧设置12个不同功能的四合院。二期工程完成后,整个南山寺东西宽188米,南北长416米,共8个台阶总高差49米,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

不二法门

在佛教中,对事物认识的规范,称之为法;修有得道的圣人都是这里证悟的,又称之为门。佛教有八万四千法门,不二法门是最高境界。入得此门,便进入了佛教的圣境,可以直见圣道,也就是达到了超越生死的涅境界。从佛教哲学观来看,“不二”即是“非此非彼又即此即彼”、“众生平等”、“自他平等”、“心佛平等”等,是佛教认知世界万事万物的方法与观念,演绎阐述的是世间万物本质与表象的关系。

维摩经记载:文殊师利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维摩诘默然不应。文殊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文辞练达,禅机颇深,是需要用心参悟的。

南山不二法门是景区大门景观,为南北朝风格建筑。游客进入此门,便进入了吉祥清静的南山佛教圣地。大门外的“不二”和大门内的“一实”系已故著名书法家顾廷龙老先生94岁时书。“一实”是“不二”的对应。

金玉观音

举世闻名的“金玉观音”供奉在金碧辉煌的“得在自在观音阁”里。这尊观世音雕像内镶释迦牟尼舍利子,通身像高3.8米,由观音金身、佛光、千叶宝莲、紫檀木雕须弥底座四部分组成,耗用黄金100多公斤、120多克拉南非钻石、数千粒红蓝宝石、祖母绿、珊瑚、松石、珍珠及100多公斤翠玉等奇珍异宝,采用中国传统“宫廷金细工”手工艺制造。金玉观世音像总价值佑为1.92亿人民币,是一尊具民族风格和时代精神的造像珍品,是当代工艺美术史和佛教造像艺术史上的稀世瑰宝。1998年11月27日,金玉观世音被确认为世界最大的金玉佛像,并被录入1999年吉尼斯大全。在20xx年金玉观音洒净仪式时,发现观音像体内生出138枚金钢舍利,实乃佛门祥瑞。

慈航普渡园

慈航普渡园是以展示观音文化为内容的景点,它围绕观音菩萨以其慈悲胸怀,将众生从生死苦海中普渡到极乐世界为主线,讲述了观音菩萨普渡众生的故事。

“慈航普渡园”中主要景点有观音阁、承露亭、滴水净瓶、耳根圆通石雕、东去西来百米长廊、真趣茶社、嘉言壁、照见壁、三谛桥、紫竹林、放生池等。供奉在观音阁中的“金玉观世音”是海南省的镇岛之宝。慈航普渡园集北方皇家园林的大气和南方园林的精致于一体,巧妙地叠山理水,将观音菩萨寻声救苦、普渡众生的美丽传说,托付于这片青山绿水中,使人们感受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海上观音

南山与观音,因缘殊胜。观音菩萨有十二心愿,其第二愿就是“愿长居南海”,故称南海观世音。南山踞南海之滨,形似巨鳌,古称鳌山,有观音坐骑之相。琼州历来有观音出巡南海之说,观音菩萨在此寻声救苦,普渡众生之功德,童叟可颂。南山侧望之东瑁、西瑁二岛,相传为观音闻声救难时担土跌落而成。

1993年,中国国务院宗教事务局、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兴建南山寺,并批准在南山寺前海中敬塑108米高的观音圣像。1999年,农历九月十九日,南山隆重举行了“南山海上观音”敬造工程开工典礼。工程历时六载,于20xx年4月15日建成,20xx年4月24日(农历三月十六日,准提菩萨诞辰日)举行盛大开光仪式。

南山海上观音圣像造型设计既符合佛教教义,体现了观音无缘之慈和同体之悲的大慈大悲形象;又应信息时代之变,具备当今美学、建筑学、雕塑学、佛像艺术、科学技术的时代特色。

福寿景观

长寿谷长寿谷,也叫鳌山寿谷,位于南山东麓,其地貌依攀山势,呈谷状纵伸。谷线全长2300米,堪称热带雨林奇观。其间鸟鸣不断、溪水长流、林木郁郁葱葱、岩石突兀奇特。设计者巧用天然形胜,从不同角度,以“流动”和“静止”的状态揭示着传统“寿”文化的内核,融汇福寿文化于热带雨林奇观。其主要景观包括:“无量寿佛”、“流水尊者”;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所书之“寿比南山”巨大石刻、“百岁阶”、“贺寿堂”等,无一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增福添寿的美好祈福。是老年游客必游览驻足的景点。

为了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的“寿”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其历史价值和久远生命力,进一步丰富当地的民俗文化氛围,一个设计新颖,独具创意,以寿文化为主题的富有热带雨林特色的大型自然山水园“长寿谷”在南山文化旅游区内建成,并于1999年“首届中国南山长寿文化节”正式向游人开放。

天下第一龙砚

这是一方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巨型砚台,重达三十五吨,长十米,宽三米,高一点五米,雕成五十六条神龙,九只金凤,三十二只龟。整方砚台共有三个砚池,左右为日月,中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寓意中华民族基业天长地久、与日月同辉。该砚于20xx年7月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梵钟苑

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发展的需要,在中国原有古钟的基上,诞生了法器类佛钟。佛钟采用了横截面为正圆的形制,因为这能使钟声更加悠扬、绵长,以满足佛学“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知恩报恩”思想传诸久远的需要。以后出现的道钟、报时钟、朝钟都采用了定形的佛钟造型。

唐朝以后,中国佛钟发展的龙头作用十分明显,明朝永乐大钟是佛钟乃至中国古钟的杰出代表。至此,中国钟已不是简单的实用意义上的钟,而是一种思想、一种文化、一种精神的象征。

南山佛教文化苑从民间陆续收集了三十九口明、清时期的古钟,并敬铸了“和平”、“报恩”、“祈愿”三口仿唐钟,四十二口钟合观世音菩萨“四十二大愿”之说。“梵钟苑”恢宏的钟声祝世界和平,祝祖国昌盛富强,祝各位来宾合家幸福,吉祥如意。

生态景观

南山树屋

美国夏威夷树屋公司投资兴建了数栋树屋,状若鸟巢,奇特别致,浑然天成,可观可住。游客置身其中,听虫唱鸟鸣,闻涛声钟音,品海风林韵,实天籁也。

生态沙坝

南山佛教文化苑内有世界罕见的海岸沙坝,根植在这七公里长沙坝上的呈原始状态的酸豆林亦是不可多得的世界奇观。

小月湾

南山月湾路是位于南山寺与小月湾之间的彩色旅游通道,依山傍海、偏僻神秘,原始的古木巨石保护完好,海上曲廊通往礁石上精美的亭台,海风吹拂的热带雨林里兽走禽飞,是一处绝妙的热带滨海风光胜景。

人文景观

汉唐乐坊

南山文化旅游区新成立的“南山女子汉唐乐坊”,由14名少女组成,平均年龄19岁,平均身高1.62米,是黑龙江艺术演艺学院的毕业生,其中二胡、高胡、中胡5人、洋琴1人、古筝1人、大、中阮2人、琵琶1人、竹笛(箫)1人、唢呐1人、打击乐2人。“南山女子汉唐乐坊”由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汉唐舞系、海南省歌舞团、海南省民族管弦乐协会、海南省民族乐团的著名专家编导,以汉唐古典音乐、佛教音乐及古典舞蹈为要素,将古典音乐中华丽优美的旋律与现代音乐中富有感染力的节奏巧妙地结合起来,演绎出一台集音乐、舞蹈、武术三者融为一体的“时尚古典音乐”,向世人讲述一个又一个古老而又传奇的故事,具有观赏性、知识性、互动性,是南山优秀的人文景观。

南山武僧

来南山文化旅游区旅游,目睹“南山武僧”的精彩表演,一定会让您的三亚之旅感觉一新,对南山文化旅游留下深刻的印象。

“南山武僧”是南山艺术团的武术队员,有10多名队员,他们到南山入乡随俗,成了居士,但游客把他们当成出家的和尚。因此,有人把南山寺的和尚与武术队的队员,分别称为“文僧”、“武僧”。南山武僧们剃着光头,身着橙色僧衣,打着绑腿,持着兵器活跃在南山,南山武僧的表演已成了南山的一道特色风景线。

南山武僧曾到过德国、英国、韩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巡回演出,精彩的表演羸得了国际人士的高度评价,实战型的技术令各国武术高手折服。这几年来,在三亚市表演的武术节目多达千余场。在第53届、54届世界小姐选美大赛中,南山武僧的表演是最受欢迎的节目。南山武僧的表演自编自导,其中大型武术剧《打山门》,在表演中要做出“旋子三百六十度下叉”、“旋风脚五百二十度”等高难动作,令众多国内外的佳宾赞不绝口。

烙画葫芦坊

葫芦,谐音“福禄”,天生丽质。古人认为它是吉祥物,驱灾避邪,祈求幸福。葫芦工艺发展到清朝达到鼎盛,乾隆帝御笔称赞葫芦工艺品“形制浑朴,转胜金玉。”

南山葫芦坊在“火烩工艺”的基础上,将传统的葫芦工艺品,推向一个新的境界,以烙铁代笔,在葫芦的表面创作出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等作品。南山葫芦,线条流畅,形态栩栩如生,意境幽深高远,成为一种拙朴自然而高雅精湛的民间艺术品,既是馈赠亲朋的好礼品,又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南山素斋

“南山素斋”汇集了寺院素斋的精华,运用现代烹饪技艺,兼纳南北地方风味于一体,结合海南地方特色,将当地野菜、芋类、野生菌、特色蔬菜瓜果引入素斋。“南山素斋”除了清淡、味美、养生保健的特点外,还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南山素斋”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常期食用能养颜美容、延缓衰老。

“南山素斋”在造型艺术上属“以荤托素”类,既达到形似,也追求神似;在原料采用上传承寺院素斋,不纳荤腥,全部素食。“南山素斋”已形成一百多种菜品,可谓“一菜一世界”,体现了重返自然、返朴归真的神韵。

“南山素斋”已成为我国素斋的知名品牌,评为“中国名宴”并获“金厨奖”,被指定为海南省国宾接待菜系。

据史书记载,中国素斋有三大流派,两大方向。三大流派指:宫廷素菜、寺院素菜、民间素菜;两大方向指:“全素派”和“以荤托素派”。全素派主要以寺院素菜为代表,不用鸡蛋和葱蒜等“五荤”。以荤托素派主要以宫廷素菜和民间素菜为代表,有的不忌“五荤”和蛋类,也有使用海产品及动物油脂和肉汤等。

划分山界协议书(精)四

千山位于辽宁省鞍山市东南17公里处,总面积44平方公里,素有“东北明珠”之称,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它南临渤海,北接长白山,群峰拔地,万笏朝天,以峰秀、石峭、谷幽、庙古、佛高、松奇、花盛而著称,具有景点密集、步移景异、玲珑剔透的特色。

千山为长白山支脉,主峰高708.3米,总面积72平方公里。山峰总数为999座,其数近千,故名“千山”,又名“积翠山”、“千华山”、“千顶山”、“千朵莲花山”,千山“无峰不奇,无石不峭,无庙不古,无处不幽”。古往今来,一直是吸引众多游人的人间胜境。

千山,以奇峰、岩松、古庙、梨花组成四大景观。按自然地形划分为北部、中部、南部、西部四个景区。包括20个小景区和228处风景点,分布在几条沟谷内。景色秀丽,四季各异,是集寺庙、园林于一山的风景旅游胜地。盛夏时节,这里气候极为凉爽,空气特别清新,到千山避暑度假绝对是您的明智选择。

千山,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春天梨花遍谷山花满壑;夏天重峦叠翠,郁郁葱葱;秋天漫山红叶,落霞飞虹;冬天银装素裹,雪浪连绵。美景佳境终年纷呈,吸引游人流连忘返。

千山不仅以其秀丽风姿吸引众多游客,更适于痴迷于自然山光水色、松青花艳的摄影爱好者一年四季从事创作。5月的千山,到处是盛开的梨花,嫩绿丛中,花香袭来沁人心脾。6月初夏的千山,松涛阵阵,树影婆娑,似在上演着绿色的圆舞曲,给人以和谐、优美的感觉。金秋十月,蓝天白云下,漫山遍野处处金黄,触目皆是染霜红叶,是摄影采撷收获的黄金季节。12月的千山到处是银装素裹。风雪中,松柏更加挺拔,山势尤为峻奇。难得的冷峻壮美,更会使摄影创作美不胜收。

千山是中国著名旅游景点之一,原名千朵莲花山。适合喜欢爬山等户外运动爱好者,每年的梨花开花及雪后之景都会让人流连忘返。山路或蜿蜒陡峭,或婉转曲折,是让人印象深刻的旅游胜地。

千山,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统一,而宗教文化是千山人文景观的主体。“临山已谛金钟响,入庙先闻玉炉香”。千山有寺、观、宫、庙、庵等20余处,宛如一颗颗闪光的宝石,镶嵌在奇峰秀谷之中,使古老的千山更加迷人。这些古老而宏伟的寺庙,有的高耸于险峰之上;有的依偎于群山环抱之中;有的坐落在向阳坡上;有的隐蔽在古松怪石之阴,与自然景物彼此烘托,融为一体,构成一幅优美、雅致、幽静的动人画面。正如清初镇国公爱新觉罗高塞在诗中描写的那样:“梵宇起中天,香岩响碧泉。虚堂清晓露,幽壑静鸣蝉。恣引螺峰翠,松含像巅烟。寺以峰为屏,山借寺为显。”除庙宇外,还有无数洞、塔、亭、碑也是千山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