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青岛饭店暂停营业通告范文简短 饭店暂停营业告示(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4 16:40:44 页码:14
青岛饭店暂停营业通告范文简短 饭店暂停营业告示(三篇)
2023-01-14 16:40:44    小编:ZT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精选青岛饭店暂停营业通告范文简短一

现在我把栈桥给大家做一下介绍:

[栈桥概况]

栈桥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她既目睹了青岛的屈辱岁月,也见证了青岛的建设与发展。1891年清政府下诏书在青岛(时称胶澳)建置。1892年清政府派登州总兵章高元带四营官兵驻扎青岛,为便于部队军需物资的运输,建了两座码头,其中一座就是现今的栈桥,长20xx年,德军以演习为名,从栈桥所在的青岛湾登陆,武力占领了青岛,栈桥成为德军侵占青岛的见证。德帝国主义侵占青岛后,于1920xx年5月将原桥北端改为石基,水泥铺面,在南端钢制桥架上铺设木板,并建轻便铁轨,将桥身延长到350米,仍为军用码头。1920xx年大港第一码头建成后,栈桥逐渐失去它作为码头的历史使命,开始向游人开放。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从崂山仰口登陆占领青岛后,仍然在这座桥上举行阅兵式,以此证明其对青岛享有“充分主权”。

1920xx年,青岛被中国北洋政府收回后,中国水兵在此阅兵。

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出巨资由德国信利洋行承包重建,桥身加长到440米。桥南端增建了箭头型的防浪堤, 并在防浪堤上修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回澜阁。整个工程至1933年4月竣工。 栈桥从此成为青岛第一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对栈桥进行维修,1985年青岛市又对栈桥进行了大规模的全面整修,两侧围以铁索护栏,12对欧式桥灯相峙而立,外铺花岗岩石台阶。1998年底至1999年6月,市政府再次拨款对栈桥进行了大规模整修,此次维修既达到防风浪、防腐蚀,保持原有的风韵的要求,又与两侧护岸设施相匹配,增加了美观效果,使整个桥体焕发了青春。

20xx年包括栈桥在内的海滨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aaaa级风景区。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站在栈桥桥头,前面这片水域被称为青岛湾。远处看,栈桥像一条彩虹横卧在大海之中,尽头的“回澜阁”仿佛飘浮在大海之上,有“长虹远引”、“飞阁回澜”之美称。

要领略栈桥的魅力,最好是沿着这条通往海中的桥走进去。走进去,仿佛将自己置身于大海环绕之中,可充分感受海的气息,体验海的浩淼,增强对大海的立体感受。碧波拍打着桥面,白云漂浮在蓝天,海鸥在海天间飞翔,游船在海浪中穿梭,这种美妙的感受,您能只能在此时此地才能充分体味。大家在行进中可以看到岸边绿树掩映、楼台辉映的美景,那又是一幅充满浪漫欧陆风情的城市画卷,正如康有为先生所描写的:“碧海蓝天,红瓦绿树”,梁实秋的“观壮阔波澜,当大王之雄风”。

[回澜阁]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了回澜阁,“回澜阁”匾额上的3个字最初是由原青岛市市长沈鸿烈题写的,这个匾额在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期间被掠往日本,放在日本东京陆军博物馆内展出,以显示其侵华战争的“功绩”。现在“回澜阁”三字为著名书法家舒同所写。

此阁为二层八角凉亭,亭子由彩色琉璃瓦覆盖,24根红漆柱子支撑,阁心有螺旋形楼梯,楼上四周为玻璃窗,有“一窗一景,一景一画”之说。我们可以凭窗眺望,全方位地看到美丽的青岛湾和周围的各个景点以及著名建筑。

[栈桥周边景点]

与栈桥在一条南北直线上的这条路是中山路,它是青岛市一条老商业街,有着100多年的历史。德国占领青岛后,为了在后海修建深水码头,于1899年开辟了一条南北连接的道路,这便是中山路的雏形。德县路以南是德国人居住区,命名为“斐迭里街”,德县路以北是中国人居住区,称为大马路,1920xx年,两条路合并在一起,命名为山东路。1920xx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又改名为中山路。中山路全长1300多米,63座建筑,160多家商场,同时它还是国家确定的全国100个文明示范点之一。目前中山路也是老市区最繁华的地方之一。这样看来,栈桥成了大海与街市的过渡。它将大海和陆地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中山路上那座最高的建筑是“百盛商厦”。1998年9月开业。它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全国18家合资零售企业之一,由青岛第一百货公司与马来西亚的金狮集团合资兴建,总投资7.8亿元人民币,地下5层,地上49层,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商场面积5万平方米。在当时被称为齐鲁商业第一楼。

栈桥西边这个沙滩是第六海水浴场,它是市区浴场中最小的一个,与繁华的中山路相邻而且周围环境十分优美,有很多人到此游泳。

精选青岛饭店暂停营业通告范文简短二

青岛胶州湾隧道是位于胶州湾湾口海底之下,是连接胶州湾东西两岸的重要通道,它与青岛胶州湾大桥、环胶州湾高速公路一起构成了环胶州湾路网,它的建成通车对拉动青(岛)黄(岛)两地经济协调发展、缓解交通压力、进一步优化城市布局和产业结构、把青岛建设成国际化大都市具有重要意义。

青岛胶州湾隧道南起黄岛区薛家岛,北止团岛云南路、四川路隧道口,全长7800米,其中陆域段3850

米,海域段3950米,隧道长度目前在我国海底隧道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三,是我国建成的第二条海底隧道。设两条主隧道和一条服务隧道,双向六车道,在青岛端距离洞口20xx米处设有进出隧道的匝道。最小岩石覆盖层厚度30米,隧道顶部最深处海水深达42米,隧道拱顶最深点距海平面78米,最大纵坡4%,建设工期47个月。

工程于20xx年12月举行开工仪式,20xx年9月进入土建施工阶段。20xx年12月,服务隧道工程成功穿越所有不良地质地段,20xx年4月主隧道实现贯通,20xx年6月30日将实现通车。隧道内设计车速为80公里/小时,开车只需10分钟便可往返胶州湾两岸。由此,青岛在城市建置120周年的时刻,终于结束了“青黄”不接的历史。

作为我国自主设计、施工,我市独立融资建设的青岛胶州湾隧道,在施工、融资和管理等多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创下了我市市政工程的多项“之最”:科技含量“最高”、融资途径“最活”和管理团队“最小”。

科技含量“最高”,多项技术国内最先进。作为世界规模最大的海底公路隧道,青岛胶州湾隧道的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共穿越18条断层(海域部分13条)。工程业主青岛国信集团公司牵头成立地质信息工作小组,实施了一系列预报措施,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物探地质预报手段,在探明地质情况的条件下把注浆堵水作为海底隧道施工的关键环节。此外,项目部还确立了其他15个科研课题,并委托国内权威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研究。在施工中,大量运用远程视频监控,多重防腐锚杆、c35高性能混凝土等新技术、新材料配合以国内机械化程度最高的施工作业,实现了安全、质量和效率的统一。

融资途径“最活”,市财政不出一分钱。胶州湾隧道项目总投资32.98亿元,在这中间,市政府不用从财政账面上出一分钱,资金通过国信集团自有资金和社会融资解决。作为项目甲方,国信集团开全市之先,为隧道项目发行企业债5亿元,同时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定向贷款和技术援助贷款分别6亿元和2亿元,及多渠道融资20亿元解决了项目资金问题。在招标采购环节,项目部投入力量进行广泛的市场询价,编制合理的投标控制价,既保证了质量,又控制了成本。据统计,仅土建工程主体和机电设备安装合同有效价较概算就节约近4.5亿元。在工程建设环节,通过动态优化设计,根据地质情况准确调整围岩级别,累计节省投资超过1亿元。经过同口径对比分析,胶州湾隧道投资概算明显低于国内同类工程。

管理团队“最小”,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青岛胶州湾隧道采取“小业主,大社会”方式对项目进行管理,通过招标积极引入社会力量进行参与。作为施工人员近4000人的重大工程,业主项目部仅有管理人员20名,却吸引到包括设计、监理、施工在内的近30家“国字号”团队参建。施工过程采取企业自检、政府监督、社会监管、业主管理四级进行,全方位、多角度保证工程进展。

精选青岛饭店暂停营业通告范文简短三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小青岛。小青岛位于胶州湾入海口北侧的青岛湾内,海拔仅为17.2米,面积也只有0.012平方公里。该岛小巧如螺,山岩俊秀,林木葱茏,因此得名小青岛。德国占领青岛时,将小青岛命名为“阿克那岛”,日本占领青岛时将它命名为“加腾岛”。20世纪30年代初开辟为“小青岛公园”。

大家看我们眼前的拦海大堤,是20世纪40年代日本占领青岛时修筑的,长720米,将小青岛与海岸连接。岛上最高处有一座白色灯塔,是1920xx年(光绪二十六年)德国人修造的。塔身全部由大理石构筑而成,塔高15.5米,呈八角形,塔内装有反射镜,并以牛眼形旋转式反光灯发光。1997年更换为西班牙制造的航标灯,原灯送到秦皇岛航标博物馆收藏。这座灯塔海上射程15海里,是海上过往船只进了胶州湾的重要航标。每当夜晚降临,岛上灯塔红光闪烁,勾勒出青岛一大胜景——“琴屿飘灯”。

小青岛又名“琴岛”,因为从高处俯看,形状非常像一把古琴卧在海面上。大家看眼前的这座雕塑,一位年轻女子手抚竖琴眺望大海,她就是“琴女”。

关于“琴女”,还有一个凄美的故事。传说在很久以前,天上有一位会弹琴的仙女,看上了岛上一位青年渔民,就偷偷下凡与他结为夫妻。每天早上丈夫出海捕鱼她就在家中织网,傍晚时分,她就站在海边弹琴,让丈夫寻着琴声归航。玉皇大帝知道后大为震怒,让海龙王兴风作浪,将小伙子的般掀翻了。琴女一直在海边弹着琴等丈夫归来,一等就是几十年,头发白了,眼睛也瞎了,丈夫再也没有音讯。人们为纪念琴女便塑造了这座雕像。

站在小青岛上看青岛,碧海蓝天相辉映,半城绿树半城楼,唯美绝伦。

前人写了一首描绘小青岛风情的诗,1949年后,被多种旅游类书刊收录:“领略青山不在多,水中一岛小如螺,云鬟别有飘萧态,似向风情浴晚波”。

栈桥

各位朋友们,都说天-安-门是北京的象征,外滩是上海的象征,栈桥就是我们青岛的象征,是青岛人的骄傲。它位于青岛湾,全长440米,宽8米,由海岸前伸入海,20世纪30年代,栈桥“回澜阁”曾以“飞阁回澜”这个名字名列青岛十大景观之首。驰名中外的青岛啤酒的商标便是以栈桥为图案设计的。

栈桥有着100多年的历史,她身上既刻录了青岛的屈辱岁月,也记载了1949年后青岛的建设与发展。1891年,青岛(胶澳)建置。1892年,清政府委派登州镇总兵章高元带官兵驻扎青岛,为了装卸军用物资和供北洋舰队的舰艇停泊,建了两座码头,其中一座就是现在的栈桥。原栈桥长20xx年,德国以演习为名,从栈桥所在的青岛湾登陆,武力占领青岛,栈桥成为德军侵占青岛的见证。德军占领后,重修栈桥,但仍为军用码头。1920xx年,大港第一码头建成后,栈桥逐渐失去它作为码头的历史使命,开始向游人开放。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出巨资重建栈桥,桥身加长到440米,桥南端修建了半圆形的防浪堤,上面修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回澜阁,栈桥从此成为中国第一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修栈桥。1985,1998年都对栈桥进行了大规模整修。20xx年,包括栈桥内的海滨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aaaa级风景区。

从栈桥桥头往回走,看到的是一幅充满浪漫欧陆风情的城市画卷。正如康有为先生描写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梁实秋的“观壮阔波澜,当大王之雄风”。

回澜阁

远处的“回澜阁”三个字由著名的书法家舒同所写。最初由原青岛市长沈鸿烈题写,被日本二次占领青岛期间掠往日本,放在日本东京陆军博物馆内展出,以显示侵华战争的“功绩”。此阁为二层八角凉亭,亭子由彩色琉璃瓦覆盖,阁上四周为玻璃窗,有“一窗一景,一景一画”之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