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传承创新精神发言稿范文(通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03:28:17 页码:8
2023年传承创新精神发言稿范文(通用13篇)
2023-11-19 03:28:17    小编:ZTFB

深入了解历史文化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总结的语言要精炼、简练,避免啰嗦和冗长。阅读下面的总结范文,或许能给您一些写总结的灵感和思路。

传承创新精神发言稿篇一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源泉。“常州三杰”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体现,是早期革命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及理论同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创新精神。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国梦”的概念,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构想。“常州三杰”精神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财富,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提供了力量源泉、道德基础和导向意识。在新形势下,充分使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助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了我们新一代的目标。

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三人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的杰出人物,他们所展现出的革命气魄、革命精神指引着广大革命者奋力前行,是中国革命道路上的指明灯和奠基石。时至今日,“常州三杰”所蕴涵的革命精神依旧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即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和理论同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创新精神[1]。

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瞿秋白从小接受江南文化的教育和五四运动的洗礼,思考革命道路。张太雷在常州府中学堂时期就心系国家大事,树立了保家卫国的思想。恽代英毕生致力于传播马克思主义,力求在真理中探索中国的革命道路。

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支撑着“常州三杰”在革命道路上永不退缩。“常州三杰”从马克思主义中学习经验教训,树立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信念。愿做江南第一燕,瞿秋白在死亡来临的前一刻还在哼唱《国际歌》。张太雷在广州起义中阵亡,用热血实践了他“愿化作震碎旧世界惊雷”的誓言。恽代英在狱中写下了“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的不朽诗篇[2]。

理论同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创新精神为革命带来新希望。“常州三杰”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成熟。瞿秋白在1927年严肃批评党内不敢支持农民斗争的做法,充分肯定了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是一篇很有说服力的文章,亲身下去做了几十天的实地调查[3]。恽代英和张太雷发动武装斗争,推动了中国革命进程。

“常州三杰”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人生选择。从五四运动的思想解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求知,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奋勇前进。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像“常州三杰”那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实践创新精神,才能继续引领人民共筑中国梦。

“红色蒲公英”调研组实地走访常州烈士陵园、“常州三杰”纪念馆及其故居,对馆内游客和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和座谈,并采用数据统计的方法来分析。

84.13%的受访者能正确回答“常州三杰”的姓名,但对其具体事迹和常识认知模糊,有近三分之一的受访人群不了解“常州三杰”是中国早期革命时期的杰出人物,有人认为是抗战时期,有人认为是改革开放时期。对于“常州三杰”的认识是笼统且不全面的,对“常州三杰”中具体到单个人物的事迹或简介了解得比较浅薄,不能详尽全面地掌握“常州三杰”相关的基本知识,对于“常州三杰”的相关描述难以准确匹配。在思想意识上对“常州三杰”的重视不够,精神难以深入人心难以内化于心成为信仰、信念。

(二)受众基础不够全面,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常州三杰”精神是常州红色文化资源,调研结果显示,87.83%青少年能比较了解三杰,主要通过学校、单位组织的参观实践来了解学习三杰事迹,访谈中发现,相当一部分中老年市民没有走进过三杰纪念馆,可能仅仅通过电视新闻听说过三杰。

(三)理论研究尚待深入,缺乏挖掘与研究的深入性。

“常州三杰”纪念馆是三杰的主要物质文化,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有常州地域文化的特质,带有江南文人的独特风骨,这些需要系统深入的挖掘和研究。

红色文化是历史的,更是时代的,红色文化应具有历史本质更应具有时代的内涵[5]。通过探究并调动群众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借助网络新媒体的组织形式和突破方式,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人民生活、工作、思想的过程中,形成文化育人、组织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的长效机制,拓宽和创新“常州三杰”精神传承创新的路径。

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筑精神家园的历史使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常州三杰”精神为灵魂、以中国梦为时代主题、以创新为动力、以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为核心环节,持续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提供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4]。

(一)外化于行的实践教育。

“常州三杰”实践基地已成为常州市和江苏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要面向不同类型的受众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理论结合实践,贯穿于人民生活之中。此外,加强与基层单位的合作,力争开发一批有地方特色的活动项目,增強活动的吸引力、影响力。只有将“常州三杰”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助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以文化城的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厚植创新文化,增强“常州三杰”事迹和宣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以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推广宣传,如微话剧、舞蹈表演、小说创作、影视制作等,开展讲座、加强理论研究,加强实践教育,坚定理想信念,传承革命传统。

“常州三杰”文化工程,不仅延续了常州的文化复兴梦想,更向世界展现了常州深厚的文化底蕴,成就每一个常州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缔造专属于常州的文化产业链。

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是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形成了民族的文化自信,它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常州三杰”精神作为从中国早期革命一直流传至今的重要精神财富,将在文化自信的道路上成为重要的推动力。

(三)网络思维的创新传媒。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随着“微时代”的到来,网络社会中的青年学生成為新力量的主力军,在教育过程中体现了他们的主体性,即逐渐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信息传播的参与者,乃至网络文化环境的传承创造者。

在网络社会的时代背景下,继承发展传统红色文化,是以网络为基地,以红色文化资源为主体,以价值传递和思想引领为主要目标,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将“常州三杰”精神与时下热点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传媒的主流导向和思想引领作用,形成全媒体互联共通的局面,使网络基地发挥正向育人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让“常州三杰”精神融入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将优秀红色文化发扬光大,形成文化习惯。

(四)组织育人的队伍建设。

加强“常州三杰”精神红色研习队伍建设,深入理论探讨和实地考察。紧跟时代肩负使命,需要建设德才兼备的“常州三杰”宣传队伍。深耕“常州三杰”产生的土壤,挖掘“常州三杰”精神的时代意义,弘扬“常州三杰”精神、传播三杰事迹和价值、凝聚群众力量。

红色文化资源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高校应加强对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的发掘,其文化自信是中国梦的重要支撑。大学生作为圆梦之新生力量,树立文化自觉,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传承创新“常州三杰”精神,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不懈动力。

参考文献:

[1]刘孚威.论井冈山精神(第二版)[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2]沈建钢.“常州三杰”精神研究[j].常州工学院院报,2011,29(3).

[3]曹祖平.弘扬“常州三杰”精神的历史使命和意义[j].企业导报,2011(16).

[4][5]杨建辉.试论红色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思想政治研究,2011(11).

传承创新精神发言稿篇二

工作是一种修行,世间只有必然性没有偶然性!

截止,寿命超过2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我们研究了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可以从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窥究竟。瑞士制表商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用心制作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和理念。在工匠们的眼里,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作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正是凭着这种凝神专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成为经典。

工匠精神不是瑞士的专利,日本式管理有一个绝招:用精益求精的态度,把一种热爱工作的精神代代相传。这种精神其实就是“工匠精神”。

所谓“工匠精神”其核心是: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器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在众多的日本企业中,“工匠精神”在企业领导人与员工之间形成了一种文化与思想上的共同价值观,并由此培育出企业的内生动力。

在获得奥斯卡日本影片《入殓师》里。一个大提琴师下岗失业到葬仪馆当一名葬仪师,通过他出神入化的化妆技艺,一具具遗体被打扮装饰得就像活着睡着了一样。他也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好评。这名葬仪师的成功感言是: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你就要跟它建立起一种难割难舍的情结,不要拒绝它,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有生命、有灵气的生命体,要用心跟它进行交流。

传承创新精神发言稿篇三

《尚书・大禹漠》有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朱熹又说:“治之己物,而亦求其精也。”鉴古通今,这不正是而今时代所需要的工匠精神的缩影吗?时代呼唤工匠精神。

但是,工匠精神是什么?有人觉得它很缥缈,孤傲,与我们不切合,如谪尘仙子不尽人世。但事实上,工匠精神普遍地像垂杨。来来往往的旅人在垂杨下休息,只顾着欣赏江上美景,而忘了青翠葱茏的它。许多人行色匆匆,却忘了自己的本心,忘了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匆匆的旅人,停下脚步吧!抬头去捕捉垂杨的婀娜,品味工匠精神的深层积淀!

工匠精神自古便有,从不断绝。《庄子》中谈到:“庖丁解牛,技近乎道。”北宋徽宗时烧制的汝瓷,其釉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重碧波翠色来”,赞曰:“似玉非玉而胜玉”。曾侯乙编钟高超的铸钟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学者称为“稀世珍宝”。工匠精神融铸在中国历史的浩浩长卷中。

工匠精神也烙印在当代的印章上。胡双钱就是其杰出代表。“一个零件要100多万元,关键它是精锻锻出来的,所以成本相当高。因为是有36个孔,大小不一样,孔的精度要求是24毫米。”胡自述道。24毫米,仅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直径,但他却仅用了一个小时,36个孔悉数打造完毕,一次性通过检验。他真正诠释了什么是工匠精神。

其实,不仅是中国,工匠精神也是世界必不可少的成分。因为当今时代呼唤工匠精神。瑞士制造商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这才成就了瑞士手表。

尽管如此,有人还是以“坐观垂杨”的心态来对待工匠精神,他们愧对“工匠”这两个字,他们不会明白“工匠”的重比泰山。工匠精神是精益求精,严谨与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与敬业,淡泊名利。它们凝聚了时代是的魂魄,是时代的养颜露。工匠精神是梅,傲立残冰;工匠精神是冰,聚焦光明;工匠精神是光,温暖人境。如果没有了工匠精神,这个时代将黯然失色;如果没有了工匠精神,这个社会将密布尘埃;如果没有了工匠精神,这颗人心将失去湿润。

当今时代呼唤工匠精神,让我们继承,发扬工匠精神,做它的引路人!

传承创新精神发言稿篇四

各位教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从1919年5月北京城内爆发出那觉醒的呐喊到1949年10月北京城内响彻云霄的《义勇军进行曲,从1921年七月嘉兴红船上传出的拯救中国的声音到2007年党的十七大发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从马列主义在中国大地的延续——毛泽东思想的诞生到指引我们在新世纪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法宝——科学发展观的诞生。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中国共产党用红色精神让红色鲜艳的幸福之花开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五月,神圣的五月,多少年前的这个时候,先烈们用他那火热的身躯解放了全中国。青春不会再回,年轮不会再回,历史不会再回,但它永远记在中华民族的丰功碑上,闪着不朽的光辉。

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辈为了革命的胜利英勇牺牲在红军翻阅雪山的途中,极度恶劣的自然环境如同敌人般残酷的考验着战士们的意志,寒冷侵袭着每一个人。一位军需处长为了确保行军正常进行,为了长征的胜利,尽量为每一位战士配备棉衣,而自我却身着破旧单薄的军装被寒冷夺取了生命,他倚靠在光秃的树干上,好像一座雕塑,这座雕塑就是红军长征中永远屹立不倒的丰碑,这座丰碑就是红色精神的丰碑,就是爱国精神的丰碑;在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铁人王进喜凭借“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的爱国热情投身建设,在大庆一座座像解放军战士一样耸立的石油钻井,就是“铁人精神”丰碑,就是爱国精神的丰碑。

仰望这座伟大丰碑我感到中华民族正闪耀着我们民族特有的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伟大精神,并且,也正是这种不去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国从落魄中重新崛起,并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历史如烟,恍如一部诗篇巨着,以悲壮、以凝重。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这部宏伟诗篇中,爱国主义从来都是一面鲜艳的红旗,指引我们奋发向前!

这天,坐在宽敞明亮教室的我们,沐浴着祖国的春风,成长在幸福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我们,仰望着我们的五星红旗,更就应深刻领悟和继承红色精神,用我们的实际行动,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刻苦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为祖国的社会主义添砖加瓦,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奉献青春。

作为一名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在那里我想和大家一齐重温入团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议,履行团员义务、严守团的纪律;勤奋学习,用心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在梦想的天空中搏击,用科学知识丰满羽翼、武装自我。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从我做起,从此刻做起,响应时代的号召,弘扬民族精神,挺起我们的民族脊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拼搏!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

传承创新精神发言稿篇五

5月12日上午,新北区委理论中心组举行学习(扩大)会议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会,市委常委、常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北区委书记周斌带队来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常州三杰”纪念馆,聆听“三杰”事迹,缅怀革命先烈。周斌对全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再动员、再部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常州三杰”的理想信念、奋斗精神、为民情怀、红色资源,让“常州三杰”精神成为引领推动各方面工作的重要法宝,凝聚起推动“常高常新、更高更新”的强大力量,努力开创高新区“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在“常州三杰”纪念馆,大家在英雄雕像前静默肃立,感受“常州三杰”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本色,时刻准备为党牺牲、为国家民族牺牲的坚定信念,聆听了《廉洁自律安贫乐道》微党课。

周斌指出,全区上下要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通过进一步学习“常州三杰”的光辉事迹和革命精神,努力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坚定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信念信心,不断汲取奋勇前进的智慧和力量。要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金虎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对党史教育的各项要求:思想认识要再深化、学深悟透要再发力、方式方法要再创新、为民办事要再聚焦、传承精神要再奋进、层层责任要再压实。

要传承“常州三杰”的红色资源,更加扎实有力推进全区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赓续“常州三杰”精神血脉、发扬“常州三杰”精神内涵,坚持学思用贯通,立足实际、学用结合、守正创新,凝聚起推动“常高常新、更高更新”的强大力量。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新北区深入学习贯彻上级部署,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明确党史学习教育总体目标、“六专题一实践”等重点任务。全区各级理论中心组组织专题学习170余场。成立区委党史学习宣讲团,采取“点单式”宣讲方式宣讲23场次,充分发挥10个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36个村(社区)实践站作用,以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开展党史宣讲近200场,推动党史宣讲更接地气、更聚人气。依托全市全区丰富的红色资源,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开展系列活动,围绕“初心传百年高新永争先”主题,全面启动、有序开展“七个一百”系列活动。

新北区将始终秉持“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持续排查解决民生突出问题结合起来,目前已初步形成了“3+21+213”的滚动重点实事项目清单,确定了全区重点实事项目清单、惠民实事项目清单、部门结对清单“三张清单”。重点聚焦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服务引入、老旧小区改造、社会治理现代化等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不断加大投入和保障力度,滚动实施一批民生项目,加快解决一批民生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赢得群众更多的点赞和认可。

会议邀请市委党史学习教育第一指导检查组组长王其山、副组长徐文河参加,并对新北区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进行指导,王其山对新北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领导带头、率先垂范”“精心谋划、统筹推进”“形式灵活、注重时效”三个方面表示肯定并进行工作指导。

中共常州市委党史工委主任李亚雄现场讲述了“常州三杰”故事和革命精神。

传承创新精神发言稿篇六

工匠精神”之所以没办法实现,因为它是“德”,而不是“才”。“德”这个东西,只能主观理解,却不能客观判断,你以“德”为标准,而不是“才”为标准,最终的结果一定是,谁跟媒体关系好,谁跟地方政府关系好,谁就有工匠精神。

咱们先看看这个词是啥意思: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具体点来说,就是工匠们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99%提高到,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

不像工业那么复杂,也不像大数据那么云里雾里。而这么简单个概念之所以在中国会这么火,原因更简单,连总理都不得不承认,咱们没这个东西。

关于为什么德国人日本人有工匠精神,而我们中国人没有,各种学者众说纷纭,最后其实就一个结论:人家日耳曼人就是牛,民族性就是严谨,人家精神境界就是高。

对于中国制造而言,工匠精神将带来怎样的未来?事实上,高铁就是个很好的范本。巨晓林对此深有感触。他认为,中国从十几年前才开始做高铁,到现在许多部分已经世界领先,就是因为在国家重视之下,高铁从业者始终坚持着工匠精神。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到,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赵萍认为,这意味着企业和员工不能只顾及短期利益,还要考虑长期的社会效益。孙明波则以青岛啤酒创国际品牌的经验为例说,一定要有定力,不能什么赚钱就做什么,要牢牢抓住做品牌的主线,才有发展潜力。

“工匠精神为中国制造指明了方向,对于我们从业者来说,这是一种启示,那就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时机到了。”李令红将此视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部分。他分析说,我们国家能制造出许多高精尖装备,但是长时间以来社会各界对工匠精神未能予以重视,这导致许多产品数量过剩,但是品质不行。“在升级换代之时,我们要大力弘扬这个时代的工匠精神,使中国制造能够成为响当当的品牌,真正走向世界。”

今天我们真正要学的,是工匠制度,用制度养成制造业的工匠习惯,再把工匠习惯升华为工匠精神。

制度——习惯——精神,这是中国制造文艺复兴的必经之路,而这条路不能靠儒家,必须要靠法家。

别用“工匠精神”的浪漫,掩盖“工匠制度”的缺失。

传承创新精神发言稿篇七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县十五次党代会会议精神,切实提升全乡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作风,经研究决定,组织全乡党员干部开展“弘扬工匠精神岗位大练兵”活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全乡各级各类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干部。

1.比学习促思想*。一是开展学习宣讲活动。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为主题,充分利用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等学习机会,邀请工匠楷模、先进群体、党校讲师及支部*在本单位集中授课,全年学习不少于12次。二是开展集中学习活动。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章程》、《**纪律处分条例》,省委、市委、县委系列全会精神及县第十五次党代会、县第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三是开展学习研讨活动。围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县第十五次党代会等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学习研讨,确保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增强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夯实“弘扬工匠精神岗位大练兵”的思想基础。

2.比能力促提能增效。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结合当前重点工作,围绕“办成一批实事、落实一批项目、补齐一批短板”,开展党员干部能力大比武、岗位大练兵活动。全乡党员干部开展入户走访活动,进一步听民声、体民情、察民意,认真排查一批矛盾纠纷和安全风险隐患,收集一批群众诉求,领办一批民生实事,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关单位党员干部要开展“法宣在线”学习,累计积分要达到2400分,按照时间节点要求,集中开展一次政策法规考试;事业单位党员干部要围绕岗位开展技能大比武活动,在活动中涌现出的作风优良、成绩优秀、口碑优异的党员干部代表,作为全乡先进典型,加大宣传表彰力度,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比学赶超;窗口单位党员干部要围绕优化营商环境,贯彻“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的办事理念,推动建设服务型窗口,树立党员干部良好形象。

3.比整改促创先争优。一是结合年度考核目标、各项巡视反馈问题,认真排查短板弱项,确保争先进位,各类考核在全县达优创先;二是党员干部结合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会议内容,对照岗位职责、先进标兵、工匠楷模,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认真查摆在政治思想、业务素质、工作标准、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周密制定整改方案措施,落实销号整改任务;三是党员干部要经常向党组织汇报个人思想工作情况,同上级、同级、下级之间开展经常性的谈心谈话活动,虚心接受批评,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工作水*,促进工作争先排位,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走出舒适区、开创新思维、跟进新时代。

4.比作风促担当作为。树立“靠作风吃饭、凭实绩说话”的导向,结合清廉机关建设和2021年关防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活动,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引领崇廉风尚、厚植清廉理念,教育引导全乡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明白底线、敬畏底线、守住底线、筑牢防线;倡导“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的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工作站位、工作标准、工作效率、工作质量;要把工作落实摆在首要位置,勇于担难担险担责,做到决定的事要雷厉风行,安排的任务要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要经常性深入基层,真心实意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要做到廉洁自律,不折不扣落实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若干规定,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底线,做到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一)宣传发动阶段(11月中旬以前)。要通过支委会、支部主题党日、党员大会等方式开展活动部署,运用电子屏、广播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迅速掀起活动热潮,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各分管领导要落实好联系点制度,深*系单位对党员干部思想、能力、作风建设状况进行深入调研。各单位对照单位职能职责和发展目标,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二)实施推进阶段(11月中旬至12月底)。各单位要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四比四促”,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站位、理论水*和业务能力。要及时按要求报送相关情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根据各地各单位上报情况,组织专班进行督导检查,推动“弘扬工匠精神岗位大练兵”活动深入开展。

(三)经验总结阶段(20xx年1月)。各单位要及时总结“弘扬工匠精神岗位大练兵”活动经验,对好的经验做法要长期坚持并予以推广普及,对落实不到位的要深入剖析原因并及时整改。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根据活动开展情况,持续完善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推动活动制度化、常态化。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深刻认识开展党员干部“弘扬工匠精神·岗位大练兵”活动,对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实现党员干部“四个提高”目标任务的重要意义。各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明确专人组织开展本单位“弘扬工匠精神岗位大练兵”活动,确保活动落实落地。

传承创新精神发言稿篇八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源泉。“常州三杰”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体现,是早期革命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及理论同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创新精神。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国梦”的概念,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构想。“常州三杰”精神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财富,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提供了力量源泉、道德基础和导向意识。在新形势下,充分使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助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了我们新一代的目标。

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三人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的杰出人物,他们所展现出的革命气魄、革命精神指引着广大革命者奋力前行,是中国革命道路上的指明灯和奠基石。时至今日,“常州三杰”所蕴涵的革命精神依旧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即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和理论同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创新精神[1]。

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瞿秋白从小接受江南文化的教育和五四运动的洗礼,思考革命道路。张太雷在常州府中学堂时期就心系国家大事,树立了保家卫国的思想。恽代英毕生致力于传播马克思主义,力求在真理中探索中国的革命道路。

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支撑着“常州三杰”在革命道路上永不退缩。“常州三杰”从马克思主义中学习经验教训,树立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信念。愿做江南第一燕,瞿秋白在死亡来临的前一刻还在哼唱《国际歌》。张太雷在广州起义中阵亡,用热血实践了他“愿化作震碎旧世界惊雷”的誓言。恽代英在狱中写下了“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的不朽诗篇[2]。

理论同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创新精神为革命带来新希望。“常州三杰”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成熟。瞿秋白在1927年严肃批评党内不敢支持农民斗争的做法,充分肯定了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是一篇很有说服力的文章,亲身下去做了几十天的实地调查[3]。恽代英和张太雷发动武装斗争,推动了中国革命进程。

“常州三杰”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人生选择。从五四运动的思想解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求知,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奋勇前进。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像“常州三杰”那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实践创新精神,才能继续引领人民共筑中国梦。

“红色蒲公英”调研组实地走访常州烈士陵园、“常州三杰”纪念馆及其故居,对馆内游客和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和座谈,并采用数据统计的方法来分析。

84.13%的受访者能正确回答“常州三杰”的姓名,但对其具体事迹和常识认知模糊,有近三分之一的受访人群不了解“常州三杰”是中国早期革命时期的杰出人物,有人认为是抗战时期,有人认为是改革开放时期。对于“常州三杰”的认识是笼统且不全面的,对“常州三杰”中具体到单个人物的事迹或简介了解得比较浅薄,不能详尽全面地掌握“常州三杰”相关的基本知识,对于“常州三杰”的相关描述难以准确匹配。在思想意识上对“常州三杰”的重视不够,精神难以深入人心难以内化于心成为信仰、信念。

(二)受众基础不够全面,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常州三杰”精神是常州红色文化资源,调研结果显示,87.83%青少年能比较了解三杰,主要通过学校、单位组织的参观实践来了解学习三杰事迹,访谈中发现,相当一部分中老年市民没有走进过三杰纪念馆,可能仅仅通过电视新闻听说过三杰。

(三)理论研究尚待深入,缺乏挖掘与研究的深入性。

“常州三杰”纪念馆是三杰的主要物质文化,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有常州地域文化的特质,带有江南文人的独特风骨,这些需要系统深入的挖掘和研究。

红色文化是历史的,更是时代的,红色文化应具有历史本质更应具有时代的内涵[5]。通过探究并调动群众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借助网络新媒体的组织形式和突破方式,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人民生活、工作、思想的过程中,形成文化育人、组织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的长效机制,拓宽和创新“常州三杰”精神传承创新的路径。

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筑精神家园的历史使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常州三杰”精神为灵魂、以中国梦为时代主题、以创新为动力、以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为核心环节,持续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提供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4]。

(一)外化于行的实践教育。

“常州三杰”实践基地已成为常州市和江苏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要面向不同类型的受众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理论结合实践,贯穿于人民生活之中。此外,加强与基层单位的合作,力争开发一批有地方特色的活动项目,增強活动的吸引力、影响力。只有将“常州三杰”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助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以文化城的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厚植创新文化,增强“常州三杰”事迹和宣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以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推广宣传,如微话剧、舞蹈表演、小说创作、影视制作等,开展讲座、加强理论研究,加强实践教育,坚定理想信念,传承革命传统。

“常州三杰”文化工程,不仅延续了常州的文化复兴梦想,更向世界展现了常州深厚的文化底蕴,成就每一个常州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缔造专属于常州的文化产业链。

传承创新精神发言稿篇九

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春秋季札冢树挂剑,被孔子誉为至德之人;晚清盛宣怀创办中国红十字会,推动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革命英烈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爱国至上舍生取义,“三杰”精神成为宝贵财富;如今“道德讲堂”构建道德教育新模式,成为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测评国标……这座城市的文明线索蕴藏着温暖的道德原点。常州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主基调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把市民凝聚在道德的星空下。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象化,创设群众便于参与、参与即能受益的新载体。常州道德讲堂注重情景设置、平等对话、多元叙事,让核心价值的认知内化于心,引领知行合一,实现了全人群、全市域、全时空、全媒体覆盖。除了覆盖城乡、社区、工厂的讲堂之外,火车站、汽车站、机场新近开出的流动课堂成为一道风景,让步履匆匆的行人驻足停靠心灵驿站。“进讲堂、听故事、讲感悟、勤实践”已成常州人的“生活必需品”。走进讲堂净化心灵,走出讲堂立学立行。通过“道德讲堂”讲述、发掘,常州涌现出1万余名身边好人,登上中国好人榜的就达到10人。以道德讲堂为圆心,建设常态化的志愿服务队、道德实践基地,形成了“一堂一队一基地”的道德生态圈,已发布1000多个常态志愿项目,制度化、标识化志愿者队伍已达到34万人。托举向上精神,放大向善力量的道德讲堂,正成为常州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重要支撑。

用激动人心的旋律谱写时代之声,“常州现象”令人瞩目,用核心价值凝聚人、提升人,10部作品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为全国唯一;在全省率先设立1000万元文化产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撬动银行1.5亿元贷款授信额度;今年6月,常州文化金融扶持新政又升级至2.0版,政府、银行、保险三家携手,放大授信倍数,由原来的15倍升级为目前的40倍,即授信额度由原来的1.5亿元放大至目前的4亿元,扶持本地文化企业发展壮大。2013年,常州市文化产业增加值230.1亿元,占gdp比重达到5.3%,位列全省第三。预计到2015年这一比重将达6%左右,成为支柱产业。

文化立人,文化化人,文化为人。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常州大剧院、常州博物馆、常州画院、各区文化艺术中心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覆盖城乡,形成“15分钟都市文化圈”;常州大剧院、红星大剧院等几乎每2天就能为市民提供一部好剧;完成各类公益性演出1900场,低票价经营性演出3200场。

文明社区天天乐活动接地气、有人气,变传统的“送文化”为“种文化”,舞台“就近就便”、节目“自编自导”、演员“左邻右舍”,让村镇、社区农民、居民真正参与到这种文艺体验和展示中来,实现了文艺留乡、文艺兴乡,“种”出村镇、社区文化繁荣新天地。全年村镇、社区广场演出4227场,室内2112场,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质量的“文化大餐”。带动全市各类基层演出近万场,涌现出群众文艺团队5000多支,去年村镇、社区申报节目量就超过32000个,上场参演群众达到10万人次,受益群众达200万人次。被誉为“锡剧三朵花”之一的老艺术家居亦琴老师说,唱唱戏、教教戏,和大家在一起就是开心。从事评弹演出40余年的常州曲艺团副团长廉勤荣深情地说:“能把艺术奉献给广大人民群众,是非常幸福的事情。”文明社区天天乐的常州实践,正在成为公共文化的推进器、邻里和谐的润滑油、健康生活的引导员、干群关系的连心桥。

传承创新精神发言稿篇十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源泉。“常州三杰”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体现,是早期革命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及理论同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创新精神。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国梦”的概念,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构想。“常州三杰”精神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财富,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提供了力量源泉、道德基础和导向意识。在新形势下,充分使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助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了我们新一代的目标。

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三人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的杰出人物,他们所展现出的革命气魄、革命精神指引着广大革命者奋力前行,是中国革命道路上的指明灯和奠基石。时至今日,“常州三杰”所蕴涵的革命精神依旧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即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和理论同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创新精神[1]。

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瞿秋白从小接受江南文化的教育和五四运动的洗礼,思考革命道路。张太雷在常州府中学堂时期就心系国家大事,树立了保家卫国的思想。恽代英毕生致力于传播马克思主义,力求在真理中探索中国的革命道路。

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支撑着“常州三杰”在革命道路上永不退缩。“常州三杰”从马克思主义中学习经验教训,树立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信念。愿做江南第一燕,瞿秋白在死亡来临的前一刻还在哼唱《国际歌》。张太雷在广州起义中阵亡,用热血实践了他“愿化作震碎旧世界惊雷”的誓言。恽代英在狱中写下了“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的不朽诗篇[2]。

理论同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创新精神为革命带来新希望。“常州三杰”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成熟。瞿秋白在1927年严肃批评党内不敢支持农民斗争的做法,充分肯定了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是一篇很有说服力的文章,亲身下去做了几十天的实地调查[3]。恽代英和张太雷发动武装斗争,推动了中国革命进程。

“常州三杰”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人生选择。从五四运动的思想解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求知,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奋勇前进。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像“常州三杰”那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实践创新精神,才能继续引领人民共筑中国梦。

“红色蒲公英”调研组实地走访常州烈士陵园、“常州三杰”纪念馆及其故居,对馆内游客和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和座谈,并采用数据统计的方法来分析。

84.13%的受访者能正确回答“常州三杰”的姓名,但对其具体事迹和常识认知模糊,有近三分之一的受访人群不了解“常州三杰”是中国早期革命时期的杰出人物,有人认为是抗战时期,有人认为是改革开放时期。对于“常州三杰”的认识是笼统且不全面的,对“常州三杰”中具体到单个人物的事迹或简介了解得比较浅薄,不能详尽全面地掌握“常州三杰”相关的基本知识,对于“常州三杰”的相关描述难以准确匹配。在思想意识上对“常州三杰”的重视不够,精神难以深入人心难以内化于心成为信仰、信念。

(二)受众基础不够全面,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常州三杰”精神是常州红色文化资源,调研结果显示,87.83%青少年能比较了解三杰,主要通过学校、单位组织的参观实践来了解学习三杰事迹,访谈中发现,相当一部分中老年市民没有走进过三杰纪念馆,可能仅仅通过电视新闻听说过三杰。

(三)理论研究尚待深入,缺乏挖掘与研究的深入性。

“常州三杰”纪念馆是三杰的主要物质文化,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有常州地域文化的特质,带有江南文人的独特风骨,这些需要系统深入的挖掘和研究。

红色文化是历史的,更是时代的,红色文化应具有历史本质更应具有时代的内涵[5]。通过探究并调动群众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借助网络新媒体的组织形式和突破方式,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人民生活、工作、思想的过程中,形成文化育人、组织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的长效机制,拓宽和创新“常州三杰”精神传承创新的路径。

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筑精神家园的历史使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常州三杰”精神为灵魂、以中国梦为时代主题、以创新为动力、以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为核心环节,持续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提供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4]。

(一)外化于行的实践教育。

“常州三杰”实践基地已成为常州市和江苏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要面向不同类型的受众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理论结合实践,贯穿于人民生活之中。此外,加强与基层单位的合作,力争开发一批有地方特色的活动项目,增強活动的吸引力、影响力。只有将“常州三杰”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助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以文化城的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厚植创新文化,增强“常州三杰”事迹和宣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以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推广宣传,如微话剧、舞蹈表演、小说创作、影视制作等,开展讲座、加强理论研究,加强实践教育,坚定理想信念,传承革命传统。

传承创新精神发言稿篇十一

5月12日上午,常州新北区委理论中心组举行学习(扩大)会议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会,市委常委、常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北区委书记周斌带队来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常州三杰”纪念馆,聆听“三杰”事迹,缅怀革命先烈。

在“常州三杰”纪念馆,大家在英雄雕像前静默肃立,感受“常州三杰”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本色,时刻准备为党牺牲、为国家民族牺牲的坚定信念,聆听了《廉洁自律安贫乐道》微党课。

周斌指出,全区上下要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通过进一步学习“常州三杰”的光辉事迹和革命精神,努力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坚定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信念信心,不断汲取奋勇前进的智慧和力量。要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金虎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对党史教育的各项要求:思想认识要再深化、学深悟透要再发力、方式方法要再创新、为民办事要再聚焦、传承精神要再奋进、层层责任要再压实。

周斌要求,要传承“常州三杰”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锤炼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自觉深化理论学习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和实践伟力,联系新北区实际、对照时代要求深化学习、深入领会,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传承“常州三杰”的奋斗精神,更加坚定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全区上下要着眼“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聚焦“城市新中心、创智新高地、滨江宜居城”新定位,坚持“常高常新、更高更新”目标追求,接续奋斗、砥砺前行,以新作为创造“十四五”发展新业绩;要传承“常州三杰”的为民情怀,更加坚定践行谋幸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持续排查解决民生突出问题结合起来,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围绕“八个更”补短板、拉长板,赢得群众更多的点赞和认可;要传承“常州三杰”的红色资源,更加扎实有力推进全区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赓续“常州三杰”精神血脉、发扬“常州三杰”精神内涵,坚持学思用贯通,立足实际、学用结合、守正创新,凝聚起推动“常高常新、更高更新”的强大力量。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新北区深入学习贯彻上级部署,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明确党史学习教育总体目标、“六专题一实践”等重点任务。全区各级理论中心组组织专题学习170余场。成立区委党史学习宣讲团,采取“点单式”宣讲方式宣讲23场次,充分发挥10个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36个村(社区)实践站作用,以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开展党史宣讲近200场,推动党史宣讲更接地气、更聚人气。依托全市全区丰富的红色资源,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开展系列活动,围绕“初心传百年高新永争先”主题,全面启动、有序开展“七个一百”系列活动。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源泉。“常州三杰”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体现,是早期革命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及理论同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创新精神。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国梦”的概念,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构想。“常州三杰”精神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财富,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提供了力量源泉、道德基础和导向意识。在新形势下,充分使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助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了我们新一代的目标。

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三人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的杰出人物,他们所展现出的革命气魄、革命精神指引着广大革命者奋力前行,是中国革命道路上的指明灯和奠基石。时至今日,“常州三杰”所蕴涵的革命精神依旧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即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和理论同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创新精神[1]。

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瞿秋白从小接受江南文化的教育和五四运动的洗礼,思考革命道路。张太雷在常州府中学堂时期就心系国家大事,树立了保家卫国的思想。恽代英毕生致力于传播马克思主义,力求在真理中探索中国的革命道路。

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支撑着“常州三杰”在革命道路上永不退缩。“常州三杰”从马克思主义中学习经验教训,树立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信念。愿做江南第一燕,瞿秋白在死亡来临的前一刻还在哼唱《国际歌》。张太雷在广州起义中阵亡,用热血实践了他“愿化作震碎旧世界惊雷”的誓言。恽代英在狱中写下了“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的不朽诗篇[2]。

理论同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创新精神为革命带来新希望。“常州三杰”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成熟。瞿秋白在1927年严肃批评党内不敢支持农民斗争的做法,充分肯定了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是一篇很有说服力的文章,亲身下去做了几十天的实地调查[3]。恽代英和张太雷发动武装斗争,推动了中国革命进程。

“常州三杰”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人生选择。从五四运动的思想解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求知,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奋勇前进。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像“常州三杰”那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实践创新精神,才能继续引领人民共筑中国梦。

“红色蒲公英”调研组实地走访常州烈士陵园、“常州三杰”纪念馆及其故居,对馆内游客和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和座谈,并采用数据统计的方法来分析。

84.13%的受访者能正确回答“常州三杰”的姓名,但对其具体事迹和常识认知模糊,有近三分之一的受访人群不了解“常州三杰”是中国早期革命时期的杰出人物,有人认为是抗战时期,有人认为是改革开放时期。对于“常州三杰”的认识是笼统且不全面的,对“常州三杰”中具体到单个人物的事迹或简介了解得比较浅薄,不能详尽全面地掌握“常州三杰”相关的基本知识,对于“常州三杰”的相关描述难以准确匹配。在思想意识上对“常州三杰”的重视不够,精神难以深入人心难以内化于心成为信仰、信念。

(二)受众基础不够全面,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常州三杰”精神是常州红色文化资源,调研结果显示,87.83%青少年能比较了解三杰,主要通过学校、单位组织的参观实践来了解学习三杰事迹,访谈中发现,相当一部分中老年市民没有走进过三杰纪念馆,可能仅仅通过电视新闻听说过三杰。

(三)理论研究尚待深入,缺乏挖掘与研究的深入性。

“常州三杰”纪念馆是三杰的主要物质文化,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有常州地域文化的特质,带有江南文人的独特风骨,这些需要系统深入的挖掘和研究。

红色文化是历史的,更是时代的,红色文化应具有历史本质更应具有时代的内涵[5]。通过探究并调动群众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借助网络新媒体的组织形式和突破方式,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人民生活、工作、思想的过程中,形成文化育人、组织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的长效机制,拓宽和创新“常州三杰”精神传承创新的路径。

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筑精神家园的历史使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常州三杰”精神为灵魂、以中国梦为时代主题、以创新为动力、以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为核心环节,持续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提供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4]。

(一)外化于行的实践教育。

“常州三杰”实践基地已成为常州市和江苏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要面向不同类型的受众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理论结合实践,贯穿于人民生活之中。此外,加强与基层单位的合作,力争开发一批有地方特色的活动项目,增強活动的吸引力、影响力。只有将“常州三杰”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助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以文化城的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厚植创新文化,增强“常州三杰”事迹和宣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以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推广宣传,如微话剧、舞蹈表演、小说创作、影视制作等,开展讲座、加强理论研究,加强实践教育,坚定理想信念,传承革命传统。

“常州三杰”文化工程,不仅延续了常州的文化复兴梦想,更向世界展现了常州深厚的文化底蕴,成就每一个常州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缔造专属于常州的文化产业链。

为扎实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大力弘扬英模精神,筑牢忠诚根基,用好常州“红色宝藏”,4月2日下午,市中院举办学习和弘扬“常州三杰”精神专题讲座,邀请常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教师康艺佳为市中院全体工作人员作专题辅导。市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潘桂林主持讲座。

讲座上。

康老师以《情景教学:从多维视角看“常州三杰”》为题,通过引导大家合唱《国际歌》、观看视频、分享“三杰”故事等方式,声情并茂地为大家讲述了“常州三杰”的成长历程,详细介绍了他们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为探索中国革命胜利道路所作出的卓越贡献,重点阐述了“常州三杰”热爱祖国、勤学善思,敢为人先、坚定信仰、不惧牺牲的伟大精神,教育引导大家要赓续“常州三杰”精神血脉,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

在康老师的引领下,大家一同重温了那段峥嵘岁月。瞿秋白誓“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张太雷“愿化作震碎旧世界惊雷”,恽代英要把自己身上的磷“燃烧起来,烧掉古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的赤诚初心、家国情怀,深深感动、震撼着在座的每一位听众。

康老师的精彩教学,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在“常州三杰”精神感染下,大家纷纷表示,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政治品质、改进工作作风,将教育整顿的学习成果转化为司法为民的实效,以实际行动赋予“常州三杰”精神新的时代意义和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常州三杰”是中国早期革命中的杰出人物。“常州三杰“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提供了力量源泉、道德基础和导向意识。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为了传承和发扬以张太雷为代表的“常州三杰”的伟大革命精神,5月10日下午,我校邀请了省常中退休教师、天宁区委宣传部、天宁讲谈社区志愿者张浩典老师在知音楼小剧场开设了“常州三杰”的主题讲座。讲座由王倩老师主持,吴敏书记、陈小刚副校长、高一年级陈静主任出席了本次活动。

文化是文明的积淀,时代的精神。龙城常州也积淀了属于自己特有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讲座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张浩典老师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西郊文化出发,带领同学们认识了一个历史悠久、交通便捷、工商业发达、教育先进和名人辈出的常州。第二部分张老师通过对革命英雄张太雷的出生地、祖居地、居住地、受教育经历以及革命活动的严谨考证,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他的伟大而又不平凡的一生。整场讲座内容丰富,逻辑清晰,同学们听得十分投入。

习近平主席说过: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人杰地灵的常州哺育了张太雷,哺育了西郊人。本次活动不仅让学生对历史悠久的西郊文化和革命先烈张太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希望全体学生积极学习“常州三杰“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新时代的奋斗者,激励自己,追梦前行,并为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源泉。“常州三杰”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体现,是早期革命者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及理论同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创新精神。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国梦”的概念,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构想。“常州三杰”精神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财富,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提供了力量源泉、道德基础和导向意识。在新形势下,充分使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助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了我们新一代的目标。

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三人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的杰出人物,他们所展现出的革命气魄、革命精神指引着广大革命者奋力前行,是中国革命道路上的指明灯和奠基石。时至今日,“常州三杰”所蕴涵的革命精神依旧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即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和理论同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创新精神[1]。

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瞿秋白从小接受江南文化的教育和五四运动的洗礼,思考革命道路。张太雷在常州府中学堂时期就心系国家大事,树立了保家卫国的思想。恽代英毕生致力于传播马克思主义,力求在真理中探索中国的革命道路。

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支撑着“常州三杰”在革命道路上永不退缩。“常州三杰”从马克思主义中学习经验教训,树立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信念。愿做江南第一燕,瞿秋白在死亡来临的前一刻还在哼唱《国际歌》。张太雷在广州起义中阵亡,用热血实践了他“愿化作震碎旧世界惊雷”的誓言。恽代英在狱中写下了“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的不朽诗篇[2]。

理论同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创新精神为革命带来新希望。“常州三杰”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成熟。瞿秋白在1927年严肃批评党内不敢支持农民斗争的做法,充分肯定了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是一篇很有说服力的文章,亲身下去做了几十天的实地调查[3]。恽代英和张太雷发动武装斗争,推动了中国革命进程。

“常州三杰”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人生选择。从五四运动的思想解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求知,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奋勇前进。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像“常州三杰”那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实践创新精神,才能继续引领人民共筑中国梦。

“红色蒲公英”调研组实地走访常州烈士陵园、“常州三杰”纪念馆及其故居,对馆内游客和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和座谈,并采用数据统计的方法来分析。

84.13%的受访者能正确回答“常州三杰”的姓名,但对其具体事迹和常识认知模糊,有近三分之一的受访人群不了解“常州三杰”是中国早期革命时期的杰出人物,有人认为是抗战时期,有人认为是改革开放时期。对于“常州三杰”的认识是笼统且不全面的,对“常州三杰”中具体到单个人物的事迹或简介了解得比较浅薄,不能详尽全面地掌握“常州三杰”相关的基本知识,对于“常州三杰”的相关描述难以准确匹配。在思想意识上对“常州三杰”的重视不够,精神难以深入人心难以内化于心成为信仰、信念。

(二)受众基础不够全面,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常州三杰”精神是常州红色文化资源,调研结果显示,87.83%青少年能比较了解三杰,主要通过学校、单位组织的参观实践来了解学习三杰事迹,访谈中发现,相当一部分中老年市民没有走进过三杰纪念馆,可能仅仅通过电视新闻听说过三杰。

(三)理论研究尚待深入,缺乏挖掘与研究的深入性。

“常州三杰”纪念馆是三杰的主要物质文化,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有常州地域文化的特质,带有江南文人的独特风骨,这些需要系统深入的挖掘和研究。

红色文化是历史的,更是时代的,红色文化应具有历史本质更应具有时代的内涵[5]。通过探究并调动群众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借助网络新媒体的组织形式和突破方式,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人民生活、工作、思想的过程中,形成文化育人、组织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的长效机制,拓宽和创新“常州三杰”精神传承创新的路径。

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筑精神家园的历史使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常州三杰”精神为灵魂、以中国梦为时代主题、以创新为动力、以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为核心环节,持续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提供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4]。

(一)外化于行的实践教育。

“常州三杰”实践基地已成为常州市和江苏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要面向不同类型的受众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理论结合实践,贯穿于人民生活之中。此外,加强与基层单位的合作,力争开发一批有地方特色的活动项目,增強活动的吸引力、影响力。只有将“常州三杰”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助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以文化城的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厚植创新文化,增强“常州三杰”事迹和宣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以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推广宣传,如微话剧、舞蹈表演、小说创作、影视制作等,开展讲座、加强理论研究,加强实践教育,坚定理想信念,传承革命传统。

“常州三杰”文化工程,不仅延续了常州的文化复兴梦想,更向世界展现了常州深厚的文化底蕴,成就每一个常州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缔造专属于常州的文化产业链。

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是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形成了民族的文化自信,它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常州三杰”精神作为从中国早期革命一直流传至今的重要精神财富,将在文化自信的道路上成为重要的推动力。

(三)网络思维的创新传媒。

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随着“微时代”的到来,网络社会中的青年学生成為新力量的主力军,在教育过程中体现了他们的主体性,即逐渐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信息传播的参与者,乃至网络文化环境的传承创造者。

在网络社会的时代背景下,继承发展传统红色文化,是以网络为基地,以红色文化资源为主体,以价值传递和思想引领为主要目标,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将“常州三杰”精神与时下热点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传媒的主流导向和思想引领作用,形成全媒体互联共通的局面,使网络基地发挥正向育人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让“常州三杰”精神融入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将优秀红色文化发扬光大,形成文化习惯。

(四)组织育人的队伍建设。

加强“常州三杰”精神红色研习队伍建设,深入理论探讨和实地考察。紧跟时代肩负使命,需要建设德才兼备的“常州三杰”宣传队伍。深耕“常州三杰”产生的土壤,挖掘“常州三杰”精神的时代意义,弘扬“常州三杰”精神、传播三杰事迹和价值、凝聚群众力量。

红色文化资源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高校应加强对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的发掘,其文化自信是中国梦的重要支撑。大学生作为圆梦之新生力量,树立文化自觉,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传承创新“常州三杰”精神,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不懈动力。

参考文献:

[1]刘孚威.论井冈山精神(第二版)[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2]沈建钢.“常州三杰”精神研究[j].常州工学院院报,2011,29(3).

[3]曹祖平.弘扬“常州三杰”精神的历史使命和意义[j].企业导报,2011(16).

[4][5]杨建辉.试论红色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思想政治研究,2011(11).

清明时节,怀思悠远。3月30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青春向党,奋斗强国”祭英烈活动在常州烈士陵园庄严举行。100余名青年师生代表在革命烈士塑像前接受党史现场教学,传承“常州三杰”初心,立志建功新时代。

活动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下举行,由该校青马工程培训班学员及团员、青年教师代表组成的100余位师生徐徐步入烈士陵园,面向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奏唱国歌并默哀致敬。随后,全体成员向烈士敬献花圈,学生代表向烈士宣誓。

纪念仪式后,全体师生走进常州革命烈士纪念馆,开展常州革命史现场教学。在庄严的塑像前,师生们表示,在亲身了解“常州三杰”革命事迹和常州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光辉历史后,自豪的家乡情与浓烈的爱国情相融合,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精神需要传承,信仰需要延续,梦想需要奋斗的精神内核。

据悉,本次活动是该校党史学习教育的组成部分。面向全体青年师生,该校持续开展百名团员访谈百名党员、百名学生骨干向身边同学说党史等“初心100”系列活动,坚定“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的理想信念。

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春秋季札冢树挂剑,被孔子誉为至德之人;晚清盛宣怀创办中国红十字会,推动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革命英烈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爱国至上舍生取义,“三杰”精神成为宝贵财富;如今“道德讲堂”构建道德教育新模式,成为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测评国标……这座城市的文明线索蕴藏着温暖的道德原点。常州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作为主基调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把市民凝聚在道德的星空下。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象化,创设群众便于参与、参与即能受益的新载体。常州道德讲堂注重情景设置、平等对话、多元叙事,让核心价值的认知内化于心,引领知行合一,实现了全人群、全市域、全时空、全媒体覆盖。除了覆盖城乡、社区、工厂的讲堂之外,火车站、汽车站、机场新近开出的流动课堂成为一道风景,让步履匆匆的行人驻足停靠心灵驿站。“进讲堂、听故事、讲感悟、勤实践”已成常州人的“生活必需品”。走进讲堂净化心灵,走出讲堂立学立行。通过“道德讲堂”讲述、发掘,常州涌现出1万余名身边好人,登上中国好人榜的就达到10人。以道德讲堂为圆心,建设常态化的志愿服务队、道德实践基地,形成了“一堂一队一基地”的道德生态圈,已发布1000多个常态志愿项目,制度化、标识化志愿者队伍已达到34万人。托举向上精神,放大向善力量的道德讲堂,正成为常州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重要支撑。

用激动人心的旋律谱写时代之声,“常州现象”令人瞩目,用核心价值凝聚人、提升人,10部作品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为全国唯一;在全省率先设立1000万元文化产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撬动银行1.5亿元贷款授信额度;今年6月,常州文化金融扶持新政又升级至2.0版,政府、银行、保险三家携手,放大授信倍数,由原来的15倍升级为目前的40倍,即授信额度由原来的1.5亿元放大至目前的4亿元,扶持本地文化企业发展壮大。2013年,常州市文化产业增加值230.1亿元,占gdp比重达到5.3%,位列全省第三。预计到2015年这一比重将达6%左右,成为支柱产业。

文化立人,文化化人,文化为人。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常州大剧院、常州博物馆、常州画院、各区文化艺术中心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覆盖城乡,形成“15分钟都市文化圈”;常州大剧院、红星大剧院等几乎每2天就能为市民提供一部好剧;完成各类公益性演出1900场,低票价经营性演出3200场。

文明社区天天乐活动接地气、有人气,变传统的“送文化”为“种文化”,舞台“就近就便”、节目“自编自导”、演员“左邻右舍”,让村镇、社区农民、居民真正参与到这种文艺体验和展示中来,实现了文艺留乡、文艺兴乡,“种”出村镇、社区文化繁荣新天地。全年村镇、社区广场演出4227场,室内2112场,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质量的“文化大餐”。带动全市各类基层演出近万场,涌现出群众文艺团队5000多支,去年村镇、社区申报节目量就超过32000个,上场参演群众达到10万人次,受益群众达200万人次。被誉为“锡剧三朵花”之一的老艺术家居亦琴老师说,唱唱戏、教教戏,和大家在一起就是开心。从事评弹演出40余年的常州曲艺团副团长廉勤荣深情地说:“能把艺术奉献给广大人民群众,是非常幸福的事情。”文明社区天天乐的常州实践,正在成为公共文化的推进器、邻里和谐的润滑油、健康生活的引导员、干群关系的连心桥。

5月12日上午,新北区委理论中心组举行学习(扩大)会议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会,市委常委、常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北区委书记周斌带队来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常州三杰”纪念馆,聆听“三杰”事迹,缅怀革命先烈。周斌对全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再动员、再部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常州三杰”的理想信念、奋斗精神、为民情怀、红色资源,让“常州三杰”精神成为引领推动各方面工作的重要法宝,凝聚起推动“常高常新、更高更新”的强大力量,努力开创高新区“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在“常州三杰”纪念馆,大家在英雄雕像前静默肃立,感受“常州三杰”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本色,时刻准备为党牺牲、为国家民族牺牲的坚定信念,聆听了《廉洁自律安贫乐道》微党课。

周斌指出,全区上下要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通过进一步学习“常州三杰”的光辉事迹和革命精神,努力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坚定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信念信心,不断汲取奋勇前进的智慧和力量。要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金虎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对党史教育的各项要求:思想认识要再深化、学深悟透要再发力、方式方法要再创新、为民办事要再聚焦、传承精神要再奋进、层层责任要再压实。

要传承“常州三杰”的红色资源,更加扎实有力推进全区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赓续“常州三杰”精神血脉、发扬“常州三杰”精神内涵,坚持学思用贯通,立足实际、学用结合、守正创新,凝聚起推动“常高常新、更高更新”的强大力量。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新北区深入学习贯彻上级部署,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明确党史学习教育总体目标、“六专题一实践”等重点任务。全区各级理论中心组组织专题学习170余场。成立区委党史学习宣讲团,采取“点单式”宣讲方式宣讲23场次,充分发挥10个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36个村(社区)实践站作用,以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开展党史宣讲近200场,推动党史宣讲更接地气、更聚人气。依托全市全区丰富的红色资源,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开展系列活动,围绕“初心传百年高新永争先”主题,全面启动、有序开展“七个一百”系列活动。

新北区将始终秉持“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持续排查解决民生突出问题结合起来,目前已初步形成了“3+21+213”的滚动重点实事项目清单,确定了全区重点实事项目清单、惠民实事项目清单、部门结对清单“三张清单”。重点聚焦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服务引入、老旧小区改造、社会治理现代化等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不断加大投入和保障力度,滚动实施一批民生项目,加快解决一批民生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赢得群众更多的点赞和认可。

会议邀请市委党史学习教育第一指导检查组组长王其山、副组长徐文河参加,并对新北区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进行指导,王其山对新北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领导带头、率先垂范”“精心谋划、统筹推进”“形式灵活、注重时效”三个方面表示肯定并进行工作指导。

中共常州市委党史工委主任李亚雄现场讲述了“常州三杰”故事和革命精神。

传承创新精神发言稿篇十二

5月12日上午,常州新北区委理论中心组举行学习(扩大)会议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会,市委常委、常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北区委书记周斌带队来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常州三杰”纪念馆,聆听“三杰”事迹,缅怀革命先烈。

在“常州三杰”纪念馆,大家在英雄雕像前静默肃立,感受“常州三杰”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本色,时刻准备为党牺牲、为国家民族牺牲的坚定信念,聆听了《廉洁自律安贫乐道》微党课。

周斌指出,全区上下要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通过进一步学习“常州三杰”的光辉事迹和革命精神,努力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坚定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信念信心,不断汲取奋勇前进的智慧和力量。要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金虎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对党史教育的各项要求:思想认识要再深化、学深悟透要再发力、方式方法要再创新、为民办事要再聚焦、传承精神要再奋进、层层责任要再压实。

周斌要求,要传承“常州三杰”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锤炼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自觉深化理论学习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和实践伟力,联系新北区实际、对照时代要求深化学习、深入领会,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传承“常州三杰”的奋斗精神,更加坚定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全区上下要着眼“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聚焦“城市新中心、创智新高地、滨江宜居城”新定位,坚持“常高常新、更高更新”目标追求,接续奋斗、砥砺前行,以新作为创造“十四五”发展新业绩;要传承“常州三杰”的为民情怀,更加坚定践行谋幸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持续排查解决民生突出问题结合起来,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围绕“八个更”补短板、拉长板,赢得群众更多的点赞和认可;要传承“常州三杰”的红色资源,更加扎实有力推进全区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赓续“常州三杰”精神血脉、发扬“常州三杰”精神内涵,坚持学思用贯通,立足实际、学用结合、守正创新,凝聚起推动“常高常新、更高更新”的强大力量。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新北区深入学习贯彻上级部署,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明确党史学习教育总体目标、“六专题一实践”等重点任务。全区各级理论中心组组织专题学习170余场。成立区委党史学习宣讲团,采取“点单式”宣讲方式宣讲23场次,充分发挥10个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36个村(社区)实践站作用,以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开展党史宣讲近200场,推动党史宣讲更接地气、更聚人气。依托全市全区丰富的红色资源,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开展系列活动,围绕“初心传百年高新永争先”主题,全面启动、有序开展“七个一百”系列活动。

传承创新精神发言稿篇十三

发言稿。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党应当如何继承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传承哪些红色基因?结合学习一系列重要讲话,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的精髓,是党的精神家园的灵魂和支柱。提出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要求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传承好理想信念的红色基因。

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展现着人类社会的美好图景,是党历经艰难曲折、不断探索前行的指路明灯,一往无前的力量源泉。井冈山时期,靠着对中国革命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才能在白色恐怖四面包围中造成星火燎原之势;长征途中,凭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执着追求,才冲破围追堵截,走出雪山草地,翻越高山峻岭,胜利会师陕甘;延安时期,正是在崇高理想的感召下,造就了全国热血青年心向往之的革命圣地;西柏坡时期,还是靠理想信念的支撑,才最终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描绘出新中国的宏伟蓝图。

历史启迪我们,理想信念关乎党的生命,须臾不可缺失,丝毫不能动摇;理想信念是党性的本质要求,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的根本。今天,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建设发展对传承理想信念的红色基因有着迫切的现实需要。一是应对“四大考验”、“四大危险”的迫切需要。随着世情、国情、党情、舆情深刻变化,党将长期面临“四大考验”、“四大危险”的严峻挑战。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必须强化精神动力支撑。二是重建精神家园的迫切需要。受诸多主客观条件因素的影响,少数党员干部在利益格局调整、文化生态嬗变中迷失方向,出现理想信念动摇、精神空虚、道德滑坡甚至跌入贪腐堕落的泥潭。因此,重建精神家园,必须树立起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柱。

当前,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投身“。

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党员干部必须把理想信念作为照亮前路的灯、把准航向的舵,做理想信念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一是坚定政治信仰,恪守政治规矩。要学习革命先辈英雄事迹,矢志不渝追求真理;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要学好和遵守党章党规,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二是涵养核心价值,砥砺高尚情操。要加强党性修养,唤醒党员意识,勤于自省,慎独慎微;要提升道德境界,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三是认准目标方向,立足岗位进取。要牢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自觉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要践行“三严三实”,在辛勤劳动中追求价值,在悉心奉献中报国为民。四是不惧艰难险阻,敢于负重担当。要在困难挫折面前,发扬百折不挠、无坚不摧的英雄气概;要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敢于冲锋在前,适时“亮剑”。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的基本内容。它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法宝。倡导坚持“实事求是闯新路”,要求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必须传承好实事求是的红色基因。

在党的革命和建设时期,正是实事求是这个法宝,使党和中国革命一次又一次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一次又一次绝境逢生,柳暗花明。井冈山斗争,依靠实事求是的思想指引,开辟了中国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独特道路;苏区时期,贯彻实事求是的要求,掀起农村调查研究的热潮;长征途中,正是实事求是光芒照耀,才肯定了以毛主席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军事路线,使党和中国革命走出失败的阴影;延安时期,党的整风运动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党才在毛主席思想统领下达到空前团结;西柏坡时期,还是沐浴实事求是的光辉,党掀起土改热潮,发起“三大战役”,终将革命进行到底,开辟了历史新的纪元。

历史告诉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能符合客观实际、顺应发展规律、合乎人民群众的意愿,党的事业就能顺利前进;背离实事求是,党的事业就会蒙受损失甚至遭到严重挫折。党员干部只有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理念,掌握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党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今天,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建设发展对传承实事求是的红色基因有着迫切的现实需要。一是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迫切需要。我们党“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为实现中国梦排除障碍和干扰,化解危机和风险,增强动力和活力。面对国际国内诸多特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党不但要有敢于斗争的革命胆识,还要有善于斗争的科学方略。二是医治思想作风“顽症痼疾”的迫切需要。当前,背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工作方法的现象仍然不少。医治这些“顽症痼疾”,需要将科学的思想理论作为武器。

当前,坚持实事求是闯新路,投身“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干部应深刻领会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和精神实质,正确把握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始终按实事求是规律要求办事。一是从实际出发谋事创业。要认真调查研究,掌握实际情况,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符合客观规律,避免“拍脑袋”决策,避免“瞎干”、“蛮干”。二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能够指导实践的理论才有鲜活的生命力,接受理论指导的实践才是科学的实践。为确保各项工作和事业不偏离正确轨道,必须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三是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破除传统观念束缚,改革陈旧思维方式,以客观实际为参照创新创造;把握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摸清各项工作和事业的发展规律,在深化对规律的认识中开拓进取。四是以改革的思路破解难题。当前形势发展复杂多变,各类矛盾问题频发多发。要破除僵化思维和惰性思维,以改革的思路破解难题,开拓新路。

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谱系中,“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精神地位独特,影响深远。在新中国诞生前夜,我们党熔铸历史智慧,着眼全面执政和建设使命而提出“两个务必”,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和价值追求,是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强大思想武器。强调坚持“艰苦奋斗攻难关”,要求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必须传承好“两个务必”的红色基因。

在党的革命和建设时期,“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精神指引着中国共产党在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极端残酷的战争环境中顽强生存、发展壮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夺取全国胜利的紧要关头,“两个务必”引领着中国共产党扭转乾坤,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因为有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精神的支撑,井冈山军民才写下“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豪迈诗篇,苏区干部才养成“自带饭包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的好作风;因为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精神的鼓舞,长征将士才迸发英勇拼杀、浴血奋战的非凡智慧和勇气,铸就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延安军民在大封锁、大困难面前才兴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因为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精神的激励,解放区军民才响应“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伟大号召,上演“打碎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的威武长剧。

历史警示我们,没有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精神的支撑,我们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我们的国家难以发展进步,我们党也难以长久执政。没有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精神的支撑,党员干部也将失去先进性、纯洁性,终将被历史和时代抛弃。今天,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建设发展对传承“两个务必”的红色基因有着迫切的现实需要。一是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迫切需要。当前,仍有一些领域消极贪腐现象易发多发,滋生消极贪腐的土壤依然存在。构建“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的体制机制,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建设良好政治生态离不开警钟长鸣。二是党接力“赶考”的迫切需要。我们党要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党员领导干部要交出“赶考”优异答卷,就要靠“头脑清醒”,靠“两个务必”。

当前,坚持艰苦奋斗攻难关,投身“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干部应保持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身体力行“两个务必”。一是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要胸怀宽广,虚怀若谷,努力向书本、向实践、向身边的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要牢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

格言。

坚持科学决策虚心听取民意切忌鲁莽草率给工作和事业带来损失。二是居安思危艰苦奋斗。要增强忧患意识谨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古训永葆先进性、纯洁性;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自强不息、开拓进取不断追求和实现更高的人生目标。三是勤俭节约传承美德。要勤以修身俭以养德传承艰苦朴素美德;要与群众同甘共苦荣辱与共不讲排场不比阔气。四是廉洁奉公无私奉献。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要清清白白做人、兢兢业业做事坚守道德底线坚持人格操守。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中永不过时的传家宝。号召坚持“依靠群众求胜利”,要求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必须传承好群众路线的红色基因。

在党的革命和建设时期,是群众路线夯实了党在白色恐怖中生存发展的基础,系牢了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纽带,使党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新的胜利。井冈山斗争,“唤起工农千百万”,才开创工农武装割据的大好局面;苏维埃政府保护工人农民阶级利益,才使苏区扩大巩固;转战途中,红军纪律严明,帮助穷人翻身解放,各族群众筹款筹粮支援,成为长征胜利的重要保障;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放手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才能成为领导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西柏坡时期,砸碎封建土地枷锁,才能同人民群众一道,改写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走向。

历史告诫我们,坚持群众路线,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党的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党员干部只有躬身践行群众路线,才能和人民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今天,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建设发展对传承群众路线的红色基因有着迫切的现实需要。一是增进人民福祉的迫切需要。增进人民福祉,追求公平正义,是改革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必须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满足群众诉求,回应群众期待,解决群众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升改革发展“含金量”。二是标本兼治“四风”的迫切需要。彻底根除背离党的群众路线、脱离人民群众的“四风”积弊,需要对症施治,猛药去疴。

当前,坚持依靠群众求胜利,投身“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干部要站稳群众立场,坚定群众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把党的群众路线作为自己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一是树立群众观点,自觉维护和促进群众利益。要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命题,多做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惠民生的好事实事。二是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要在基层工作的实践中体国情、炼意志、长本领、作贡献,努力成为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行家里手。三是运用群众路线方法推动工作事业发展。要把群众意愿、要求和利益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群众参与和监督中开创工作和事业新局面。四是把对党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有机统一起来。要牢记党的宗旨,重塑公仆本色,从以自己为主体转变为以群众为根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近日,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唐一军专程来到四明山革命老区调研。调研中,唐一军忆党史、祭英烈,问农家、访三老,进工厂、走企业,听汇报、谈发展,强调要弘扬四明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矢志艰苦创业,锐意改革创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既是对我们的极大鼓励和鞭策,也是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和嘱托。

历史的启迪永在,精神的价值永存。四明精神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她诞生于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根植在蔚为壮观的四明大地,铭刻在千千万万浙东儿女心中,是无数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用鲜血、汗水凝结而成,弥足珍贵,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四明精神体现的是追求真理、敢为人先的求实精神,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民本精神,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四明精神是始终是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始终是激励我们苦干实干、创业创新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转型升级、爬坡过坎、追赶跨越的关键时期,我们更加需要继承传家宝、提振精气神、汇聚正能量。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是干事创业的动力,是时代发展的旗帜。战争年代的胜利,靠的是精神,建设时期的成就,靠的是精神,改革时期的辉煌,靠的也是精神。尽管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但四明精神永远是砥砺我们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四明精神具有召唤人、鼓舞人,激励人、鞭策人的强大价值功能,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我们战胜困难的法宝。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红色细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历史责任。

当前,余姚正处于发展转型期、困难叠加期、心理适应期和换届过渡期,在这个关键和特殊的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面临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发展态势,面临创业转型提升、创新发展进位、提高生活质量、加强社会治理、提升城市品质的艰巨任务,全市上下更加需要大力弘扬四明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狠劲,以“等不得”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松不得”的责任感、“停不得”的使命感,把红色基因融入到血液中、渗透到骨髓中、镌刻在脑海中,并外化在建设美丽富裕幸福新余姚的实际行动中。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党、国家、民族和人民的事业而不懈奋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趋向更加多元,人们血液中的红色基因面临被稀释的考验。而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说,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就无法实现真正的发展和繁荣。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尤其需要提升对红色信仰的守望、对红色基因的传承。传承红色基因,就要忠诚信仰不迷向。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今天,我们面临的各种诱惑和考验明显增多,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灵魂工程,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广大党员干部从党史军史中汲取营养,在潜移默化中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一代代人民英雄和爱国志士为我们铺就了一条通往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以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托起中华民族的脊梁。这种精神力量就是“红色基因”。

何谓“红色基因”?一代代人民英雄和爱国志士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铺就了一条通往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以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托起中华民族的脊梁。这种精神力量能穿越时空,一以贯之,永不褪色。它就是“红色基因”。

这种“红色基因”是党的生命力之所在,共产党人理所当然要把它融入自己的精神世界,引领自己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有了“红色基因”的融入,就会信仰崇高,目光远大;就会忠诚人民,爱党爱国;就会信念坚定,无私奉献;就会为了人民幸福、国家富强、世界和平而奋发有为。

传承红色基因,就要服务人民不离根。革命战争年代,广大人民群众之所以打心眼里拥戴共产党,就是因为我们的党始终把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作为唯一宗旨。广大党员干部只有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铭刻于心,始终视人民为父母、为靠山,谨怀感恩之心、敬畏之心,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拥戴和支持。

传承红色基因,就要艰苦奋斗不忘本。艰苦奋斗是我党的政治本色,我们必须从保持政治本色的高度,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坚决肃清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不懈地纠“四风”改作风,让艰苦奋斗成为一以贯之、永不褪色的精神力量。

对于个人或者基层组织,“红色基因”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通过不懈努力,苦读经典,勤于实践,勇于磨炼,在为人民服务中去传承。但它并非遥不可及、高不攀。无数前仆后继的优秀共产党员,都是群众身边传承“红色基因”的榜样。

时代在前进,“红色基因”的传承方式也要与时俱进,有所创新。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一种具有重大现实作用和历史意义的创新。在活动中,各地方、各基层的党组织,也都在围绕“传承红色基因”,进行党的建设工作创新。“红色基因”的传承,必须依靠每个党员、每个党组织从自身做起,从细微处做起,从为人民服务的每件事做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