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音乐产生与发展论文范文(模板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08:03:10 页码:14
音乐产生与发展论文范文(模板9篇)
2023-11-10 08:03:10    小编:ZTFB

总结不仅是对过去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规划,它给了我们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总结是提升学习成绩和提高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我想我们需要重视总结的作用。情感表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不断地练习和探索。

音乐产生与发展论文篇一

放眼世界,教育成为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国家实力、提升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教育改革、教学创新逐渐形成“全球化”潮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艺术教育俨然树立于教育大系之中,无论是以业余爱好,还是专业训练的学习心态,都是幼年时期家长对孩子的一项课程要求。

本文以小提琴为例,对其初级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从而引起教师以及家长的重视,并进行适当改进。

艺术是一个美好的词汇,它汇集了时间概念、空间想象以及社会效应,对于艺术教育,它是整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一项调节工具,是人类思想活跃创新的一种必要手段。因此,艺术教育和艺术实践已经深入人心,是千千万万追求进步的父母为孩子安排的成长必备课程。

当今教育领域有这样一个现象:在接受正规的学校科学文化教育之时,很多父母都提早为孩子选择了艺术业余课程作为辅助,比如,唱歌、乐器、绘画、舞蹈等等,不难看出,每个家长的期望值是很高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仅学习优秀,还能掌握一项(或多项)才艺,可以在之后的生活中与众不同,脱颖而出,甚至可以说作为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方式。而面对这样的受教育者心态来说,初级艺术教育百花齐放,老师也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小提琴为例,我们分析了在初级阶段,艺术教学面对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小提琴属于高贵典雅的弓弦乐器,有“乐器王后”的美称,在音乐范畴中,小提琴的音色表现力强,音域宽广,是交响乐队中最重要的成员,同时也是所有乐器中最难把握和掌控的一项乐器。小提琴本身外形精致,携带方便,舞台造型优美,应用广泛,这就成为很多家长的首要选择,但是,看似小巧的乐器,却忽视了它之所以可以最大程度地表现音乐情感、完成艺术追求的技术性、重复性以及时间性。

目前,我国的初级小提琴教学有了明显的时代印记,在学习世界各国音乐教育新理念的同时,自身的传统教学始终贯穿在小提琴初级教学中。

一、教学法方面。

老师在孩子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老师的知识广度、演奏能力、教学原则、授课方式等都对刚刚接触新鲜事物的孩子有着直接的联系,也就是说,这些因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初期艺术教育的质量和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1.培养学习兴趣,实施灵活“课堂”教学。

小提琴教学相对于其他艺术教育来说更有针对性和技术性,学习小提琴的孩子几乎是从年龄较小时候开始的,对艺术选择没有主动性,也许有一些对他们来说是没有兴趣的,大多存在一个不能持续的问题。另外,如今我国的小提琴初级教学形式几乎是“一对一”的专门教授,由家长跟随陪同,在一个特定的空间里,比如,老师家或者工作室,进行入门训练。面对老师,年幼的孩子多少有一些害怕紧张,一方面有对老师的敬重之意,或者担心被批评,另一方面则是来自家长的压力。经过一段时间,孩子便会有自己的想法,喜欢学琴,渴望老师教授新的知识技能,或者讨厌学琴,甚至有不想继续接受小提琴学习的念头,这些都是孩子“兴趣”多少的表现。而面对初次接受艺术教育的孩子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根据孩子的自身性格、年龄特点进行引导教学,也就是因材施教,其说话的语气、态度等都会影响到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在这一阶段,老师会选择灵活运用课堂,不是一味的让孩子重复着基础技能的训练,而是经常举办一些不同场合的小型演奏会,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受到锻炼,他们之间可以互相沟通,互相感受,这样,小孩子会对同样学琴的.大孩子充满羡慕之情。还可以准备一些适龄孩子们的表演视频、音频;或者通过动画片音乐,告诉孩子们这些好的声音就是由小提琴这个乐器发出的,孩子自然而然就有了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从而愿意接受并学习它。虽然说初级音乐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专业演奏家,但作为艺术范畴的音乐来说,融入社会,成为社会机体的一部分是必然的。

2.伸缩性的教学强度,多种形式的知识输入。

老师作为言传身教者,面对没有任何生活阅历的孩子们来说,在对专业知识讲解的伸缩程度上有很大的要求。年幼的孩子很天真,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还没有成熟,对于专业音乐理论的接受程度上来说相对比较慢,因此,老师时常会给孩子讲述音乐家的小故事,将专业知识编成顺口溜,或者形象得作比喻,让孩子直观得理解并牢记在心。

另外,相对于音乐理论知识的讲解,老师在教授小提琴的过程中更注重要专业技巧的训练,严格规范的姿势、专业扎实的练习都是老师对初学者的强制性要求。但是小提琴有它特殊的属性,包括音高位置、音色、左右手协调等等,是乐器中比较难掌握的,需要重复进行训练。往往这样的初级训练会持续一段时间,孩子的新鲜感逐渐消失,觉得学习小提琴很枯燥、很艰难,在这个时候,老师对于技能知识的讲解就要稍微放松一点,这里不是指放松对孩子的要求,而是换一种方式引导他记住那个正确的。比如,把位的训练,在琴身上找出一个标志,琴颈或者侧板,先硬性要求孩子记住某个位置或者某种姿态,省略掉讲解缘由的过程,孩子的思路就不会乱了。

或者在学习新的乐曲和形成新的技巧时,不纠结于固定新乐段中,不放弃复习前面学过的乐曲和技巧,使他们依然存在与难度不断增长的作品之中,这样,对孩子的练琴效率和思维形成一种缓冲,而不是一直处于紧绷状态。当形成一种固定的套路之后,老师的再三强调已经在孩子的脑中形成了习惯性的思路,一旦改变,孩子自身会感觉到异常,并会询问老师缘由。这样就有了一个发现、试验、选择决定的过程,它是开放的、有选择的,就像奥尔夫教学法中提到的,让孩子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主选择并积极实践,同样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3.课堂的细节指导,教师的示范作用。

这里所说的“细节”,其实是指孩子进入老师视线的第一刻开始,所发生的一系列动作与言语。铃木教学法中提到过一点,他要求新学生在上课之前首先要向老师鞠躬,目的是教孩子讲礼貌、思想集中。然后,教学生拉琴时怎样站、手如何放在琴上、不演奏时怎样站位等等。好的习惯、坏的毛病都是从这里开始的,老师对学生的细节要求从上第一堂课开始就要进行指导,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情,其实很大程度上对孩子今后的学琴习惯,甚至做人,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孩子有条件到国外进行小提琴学习,比如,美国、日本等,那里的音乐教育是开放的、严谨的、系统的,因此,一个好的习惯很可能成为老师接纳你的第一场测试,也是我们体现国民素质的一个方面。所以说,“教书”与“育人”是同时进行的,它存在于教学的任何时期。

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孩子对于老师的示范是很崇拜的。小提琴教学中,老师正确、精彩的示范演奏,能使孩子直观感受老师演奏的魅力,感受那种声情并茂、如临其境的演奏效果,从而进行模仿、学习。因此,老师不能放松自身的学习和练习,现代艺术教育时刻都在变化,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老师必须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使孩子领悟到最新的教育思路和演奏方法。

4.过分追求教学成果,加快教学进度。

老师的教学进度直接影响到孩子能够独立演奏乐曲的时间。培养一名合格的小提琴演奏者需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和时间,乐器本身就是一项很难驾驭的东西,再加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师的不断引导与讲解,孩子们积累的成长阅历和连续训练才能使小提琴学习者自觉得融入到乐曲情境中,理解乐曲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因此,这是一个不能急于求成的学习过程,不能因为赶进度而忽视了对孩子最基础的训练。林耀基曾经提到过,无论到他班上的学生水平程度如何,都要练习半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音阶训练,以达到声音准、匀、美的效果,这绝非一日之功。因此,独立有效的完成小提琴作品并不是一个短期成果展示,而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的长时间学习过程。

二、客配合方面。

家长是孩子学习小提琴最有效的监督者,家长的坚持程度与孩子的学习效率有着直接的联系。俗话说:学琴的孩子没有童年。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孩子从小接受小提琴学习,很大程度上不是自愿开始的,自身也没有那么高的觉悟去主动练习,因此,家长的督促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1.家长较高的期望值。

很多家长选择让孩子从小学习小提琴,不是因为他们自身是相关音乐工作者或者文化层次相对较高、思想觉悟超前的人群,而是进行艺术学习是社会的一个发展趋势,是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一个整体心态。所以,他们对小提琴本身属性可能不是很了解,对于孩子的艺术学习持有“快”的态度,对于老师的不断重复教学法有疑义。希望孩子能在小小的年纪掌握较多的乐曲,无意之中也影响了老师的授课进度,导致在孩子音阶还没练好的情况下就练大曲目,对于考级、比赛、表演等活动充满了期待。但是基本功不牢固,将来很难再提高,而且返工也很困难。

2.“关起门来”练琴。

音乐的学习本身就是一项开放的、富有想象的思维活动,如果长时间处于一个空间中,听到的只有自己时好时坏的不稳定声音,不能识别正确的,对自己也是一种折磨。学习音乐的孩子必须对声音有一个美好的想象,如果总是沉浸在自己的琴声中,加之家长反复的催促和监督,时间一长,反而使孩子产生听觉疲劳,从而造成厌烦心理。家长认为孩子的理解能力不足以接受高雅音乐的内容,只是单纯得聆听,没有指导。为此,家长有责任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练琴氛围,以极大得耐心,鼓励、帮助孩子学习,同时要合理安排时间,经常带孩子聆听音乐会、观看音乐类电视节目或者参加艺术实践活动,让孩子自己对美好的声音进行想象和追求。

艺术初级教育固然重要,是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孩子成长历程中最早的部分,同时也是塑造一个孩子性格和兴趣的重要时期,小提琴初级教育只是艺术教育范畴中的一个部分,有它的特殊性。但相对于普通的学校教育来说,艺术教育更有针对性、变化性和时代性,它是连接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一个甲板,在这个甲板上,人们可以随意选择和决定自己想要的那个艺术追求,充分享受艺术带给人们的别样风情。

音乐产生与发展论文篇二

游戏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形成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角色游戏、表演游戏以及建构游戏以人际交往为基础,通过游戏的交往互动,幼儿学习理解他人的想法、观点、情感,发展与人相处的能力以及社会性适应能力,发展幼儿轮流分享、合作、关心、帮助等亲社会行为。丰富的游戏为幼儿社会性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也为教师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创造了教育契机,教师应以游戏环境的创造者和幼儿游戏需要的反应者的角色,积极引导幼儿的游戏行为,实现在游戏中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价值。

一、挖掘游戏对亲社会行为发展独特的价值,引领幼儿学习。

伙伴游戏是幼儿社会性游戏的主要形式之一,在社会性游戏中幼儿能够获得轮流、分享、合作等亲社会行为,发展幼儿的同情心和友好关爱的情感。

角色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游戏,幼儿以模拟和想象、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在角色游戏中结成真实的同伴关系和想象的角色关系,对幼儿的社会互动、同伴友谊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有更为充分的同伴互动的机会,在了解他人的态度行为同时学习解决同伴交往的问题,学习同情、关心、分享,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在娃娃家游戏中,幼儿扮演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耐心地给娃娃用小勺喂饭、帮娃娃穿衣服,模仿着家人关心娃娃的冷暖、不弄痛娃娃,学习同情和关心。当孩子生病时,“爸爸妈妈”模仿着自己的亲人去安慰、关心“孩子”。

在美发院、图书馆游戏中,随着游戏情节的丰富涌现出多种角色,为幼儿自主学习协商、轮流扮演角色提供了机会,同时幼儿还要学习分享游戏中的吹风机、漂亮的发夹等材料。促进幼儿学习分享角色和游戏玩具材料。

“表演游戏是按照童话、故事中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幼儿要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表现故事,更多时则需要小组幼儿围绕一个故事共同表演,同伴交往是幼儿表演游戏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表演游戏中幼儿围绕角色、情节、表演动作、对话、材料等进行沟通协商,学习达成对作品理解以及对动作表现等的共识,学习轮流分配角色、表演中互相提示帮助等交往行为,幼儿在体验游戏性、表演性的过程中,发展合作、轮流、帮助等亲社会行为。

积木建构游戏蕴含了学习社会性交往的可能性,对支持幼儿合作、谦让等亲社会行为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在积木游戏中,有限的搭建空间和材料,让幼儿常常面临争抢积木、抢占场地的冲突,这些问题情境成为幼儿学习谦让的良好契机,有利于幼儿接纳现实,产生谦让的利他行为。积木游戏是一种象征性的活动,幼儿要建造出生活中所见的复杂的建筑或物体,需要合作搭建积木。合作的积木游戏,为幼儿提供了形成建构想法、搭建行为一致性的契机,幼儿理解别人的观点、学习协调自己的行为,在搭建积木游戏中学习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和行为。

游戏是幼儿重要的活动,在满足幼儿心理需求同时,促进幼儿在人际交往中形成对他人积极的态度和行为,教师要正确认识不同游戏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独特价值,充分利用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二、以游戏材料作为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媒介,暗示幼儿学习。

游戏是幼儿每天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游戏玩具与材料吸引着幼儿的注意和兴趣,幼儿正是在与玩具、游戏材料以及同伴相互作用中进行学习和发展,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游戏中我们常常发现幼儿利用玩具相互模仿,或者分享,亦或共同合作,甚至还会因为玩具引发幼儿间的争抢等冲突,而这种同伴冲突也恰恰成为幼儿学习谦让、分享等亲社会行为的机会。游戏材料影响着幼儿交往方式,同时游戏材料和玩具的类型和种类都会对幼儿亲社会行为产生影响。因此教师要认真考虑游戏材料、玩具的设置与投放。调节游戏材料、玩具的数量和种类与幼儿人数的平衡。在小班初期,提供相同的玩具,促进幼儿在游戏中模仿和平行游戏,从小班中期逐步提供几种类别的玩具,每种玩具数量控制在少于游戏幼儿人数,以促进幼儿学习分享和相互合作。例如,在表演游戏“小熊请客”中,仅提供一套小熊等相关角色的服饰和道具,幼儿进行游戏时需要协商分配每个小朋友扮演的角色,在演过一轮后几个幼儿协商更换角色学习轮流扮演狐狸、小狗等自己喜欢的角色,服装道具的投放支持了幼儿表演故事情节的需要,促进了幼儿形成轮流、合作的行为。

投放集体玩的社会性玩具,增加社会性相互作用。有研究将玩具分为社会性玩具和孤立玩具两种类型,其中集体玩的社会性玩具对幼儿的合作、帮助亲社会行为有影响。因此,要为幼儿提供社会性玩具,这些社会性材料增加了幼儿在游戏中社会性互动的机会,培养幼儿在使用材料中合作、互助等亲社会行为。

三、顺应游戏情境引导亲社会行为,推进幼儿学习。

社会行为的发展需要成人的影响与指导,通过对幼儿在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积木建构游戏等亲社会行为的观察研究,我们发现,幼儿在以上游戏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分享、谦让、帮助、合作、同情等亲社会行为,但是这些行为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的引导,特别是对年龄小的幼儿尤为明显。因此,教师的引导时机和引导方式关系着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学习和发展。在幼儿游戏时,教师要捕捉时机、果断决策、适时引导,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结合游戏情境,适时介入、顺势引导。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冲突与纠纷时,教师介入并提出合理建议,可以顺利解决游戏冲突,最大限度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例如,在小班“娃娃家”游戏中,当“爸爸”拿着小拖布兴致勃勃地来回擦拖地板时,“哥哥”看着好玩也想要,但是“爸爸”不给他,争执未果时“哥哥”上去就抢,两人争夺并推搡起来。这时一旁观察的教师适时介入及时制止,并建议家里想收拾得干净需要擦两遍地板,第一遍用肥皂水,第二遍用清水,并建议“爸爸”和“哥哥”商量谁先擦谁后擦,在情境中幼儿欣然接纳了教师的建议,大家继续开心游戏。教师建议小班幼儿轮流玩拖把,在冲突时引导幼儿学习轮流的方式与技能。而且在其他游戏中,幼儿学到的轮流的技能被迁移到类似的冲突情境中,这对幼儿形成分享的态度和习惯奠定了基础。

在游戏情境中换位思考,帮助幼儿理解亲社会行为。幼儿处于自我中心阶段,他们在识别他人意图时需要教师的帮助,所以,在游戏中教师要积极指导幼儿去了解他人的需要和情感。“美食店”中,几个孩子兴致勃勃在一起玩摊煎饼果子游戏,但是娜娜一直没有机会轮到,她情绪沮丧地坐着不动,老师悄悄地了解了娜娜想法后,对其他孩子说:娜娜看起来很不开心,因为她做了很多协助工作,等了很长时间都没轮到她摊煎饼果子,我们能做点什么让她高兴呢?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娜娜的感受,帮助幼儿站在他人角度看待问题,引发幼儿思考如何去同情、帮助、分享等具体亲社会行为。

四、运用正面反馈关注游戏中的亲社会行为,强化幼儿学习。

“幼儿受到鼓励选择适当的行为”是honig研究幼儿亲社会性行为发展的条件得出的结论之一。对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亲社会行为正面的关注是一种有力的强化,成人及时给予幼儿肯定、鼓励等正面的反馈,幼儿就会理解哪些行为是得到认可的。

肯定、鼓励强化幼儿亲社会行为。教师要非常关注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分享与互助、合作游戏等行为,采用不同的方式予以肯定与鼓励,通过注视幼儿、微笑及抚摸等行为进行非语言奖励,运用肯定的语言表示对幼儿的赞许和肯定。同时,教师还要为幼儿指出亲社会行为及其正面的效果,例如,在幼儿搭建蝶形立交桥后,教师对搭桥的孩子说:“明明,刚才看见你帮助小童扶着桥墩搭建出高高的桥真是太好了,童童现在特想跟你一块玩。”当这些孩子的良好行为被老师肯定欣赏时,他们会受到鼓舞,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利用群体作用,通过教师的观察表扬和肯定幼儿的分享、帮助、谦让、合作等亲社会行为,让幼儿感受到分享、谦让等亲社会行为带来的愉快,发现积极良好亲社会行为带来的同伴友谊,同时,在群体中的肯定能扩大亲社会行为的影响,起到示范和导行作用,使幼儿亲社会行为形成过程,从被动认同达到内化,真正成为他们自身拥有的良好品质和行为。

音乐产生与发展论文篇三

在音乐教师专业技术发展学习中,本人严格按照学校的专业发展计划,制定了本人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真心对待这一学习,一步步扎扎实实在发展自我,使自己在学习中专业水平得到提升,历经艰辛之后收获着成功的喜悦。现将本人一年来的学习情况及思想观念和教育行为上的变化做如下总结:

一、力求做到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准绳,提升音乐新课程教学理念为基准的思想,积极参加培训活动。在培训活动中提升了自身能力,并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促进了自身素质的不断更新;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吸取精华,积极参与教科研课题,使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更有了相应的提高;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大胆尝试,使自己的教材开发及处理能力再上了一个台阶,同时,利用音乐网络资源,在与其他教师研讨交流并实践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在教学中与其他学科整合的能力和理念。

二、在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教育教研活动,主动学习,积极讨论交流,更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以探求适合自己所教学生的教学模式。

三、自我反思,不断积累经验和材料。反思如同前行路上的驿站,休整再出发才能精神百倍,方向正确。积极撰写音乐反思型教学案例,不断地记录和积累教学工作中的体会、经验和资料,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深入进行,有利于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每教完一节课后,我都记下本课的创新“亮点”;找不足之处,写出改进之法;想应做之法,留下瞬间感悟,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本学年的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结束了,但仍需要继续更进一步的提高,我现在初步计划在下一学年里更加继续深入学习,使自己的自身音乐素质和能力得以不断完善。对于上级组织的各类音乐培训,我将不遗余力地积极参加,并且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次培训。同时珍惜每一次培训学习的机会,在培训中务实、求真,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从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角度出发,弥补自身不足,更进一步提高自身具有的能力和音乐素养,为教育事业发挥一名教师应有的作用。总之,在本学年的教学工作里,我更清楚地认识到时间不等人,不能只在原处守望,必须更明确地树立终身学习观,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前进,练就自己更坚实过硬的专业等知识技能,更应该把自己的本质工作做好。

音乐产生与发展论文篇四

课题研究以“服务中国创造战略规划”为理论指导,以设计学发展脉络为视角,聚焦于海西品牌设计人才与产业发展的理性思考,倡导“理论先导、政策引领、贴合环境、产业健稳”的创新发展逻辑理念。自20世纪90年代末扩招后,艺术设计类专业设置与课程结构优化进程中,来不及消化融合,囫囵吞枣地生成形而上学的、重复粗放的建设。学生在选择专业、就业与创业的价值观上受到模糊发展的影响,以致于同质性就业拥阻现象,区域内中小企业在更高规模、新平台发展遭遇人才与岗位需求错位或紧缺的问题。其次,在欧美品牌设计的角逐中,地方传统企业一改过去只重视生产制造、盲目扩大或山寨式复制同类同质产品产量的观念,已渐渐重视主创性品牌的建设,越来越注重企业名称和商标的法律保护,品牌设计专业人才的奇缺也日益突显。截至11月,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受理注册的内资市场主体数量累计15194户,泉州市累计536255户,厦门市累计39.91万户,宁德市累计185042户,南平市累计172366户,三明市累计156554户等。

二、品牌设计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

19,德国现代设计奠基人彼得贝伦斯为电器工业公司设计出最早的完整企业标志和品牌形象,是现代品牌形象设计系统化的开端。至20世纪50年代,多数国家工业和经济体系才逐步转向消费者生产,由战争时代仅重视使用功能和安全性,发展为“好的设计就是好的销售”,注意产品造型的吸引力,以达成促进销售的手段。在理论发展阶段中,规范了品牌内涵和外延(品牌命名、标识、商标等),极具自发性与原创性的特征,主要代表有ogilvy的品牌形象论(1963)、ries和trout的品牌定位论(1971)以及keller和aaker的品牌延伸研究系列等,为品牌设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20世纪90年代,中国市场经济日益加深,通讯相对发达,白热化的品牌设计进步到产业系统化与专业化的阶段,分工明晰的营销策划公司、导示标牌制作公司,及包装设计公司等上下游产业链日趋完善。继以来,品牌设计发展正趋向于“直效设计,启动为上”的时代,以向消费者提供一种产品,或是一种服务的信心,这种从产品的绝对信任自然产生出来的经济价值通常成为品牌的市场价值。如华为、小米、微信、滴滴、淘宝等企业就是运用品牌设计的成功典范,并持续在“互联网+”浪潮中展现出不可预测的市场价值和辐射效应。

三、品牌设计专业学科发展现状。

品牌设计学科是研究生产商和目标消费群之间关于如何定义承诺与品牌含义的不断优化的过程。它不是单一的logo图形设计,而是cis、vis系统的建设,相比较而言,cis着重体现为企业创设规范、统一的形象识别价值,而品牌设计是创造企业的未来价值,是对cis的深化和拓展。应用型人才是指运用成熟的设计方法、设计原理发现和解决现实存在设计问题、服务社会需求的设计人才,介于“学术型”和“技能型”之间。其特点主要有:工艺传承型设计、科技创新型设计、服务型设计和策略研究型。围绕本课题所展开“品牌设计相关专业方向设置态势”专项调研结果,可从以下几个层面分析:

(一)“横向同质性扩张,纵向瘦身式减裁”模式是高职艺术设计发展至今的通病。

截至209月,福建省高职院校53所(民办院校占39.6%),建设有艺术设计类专业的36所,共28个专业方向,其中,平面设计专业方向的院校25所,动漫设计方向的19所,室内设计方向的14所,产品设计方向的10所,影视动画方向的7所,包装设计方向的4所,品牌设计专业方向的院校为0所。调查显示:在相对的时空范围内,此类专业既具有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实用性的价值和需求,又具有重复、粗放建设中所产生的种种问题,也反应出专业设置理念缺乏预判性和特色化,迟缓于时代主流的变革,倾向于“哪儿热,往哪靠”。

(二)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借助政策鼓励之契机。

凭其三年学制的特点,相继开设工艺美术或实用美术专业(21世纪初更名为艺术设计专业),从专业方向增设(从无到有之一的)时间分析,于至期间或之前的院校有17所,于20至20间的`有11所,2010年至年间的有8所。2013年至2016年间,各院校专业学生数量(平均值),每年达到或高于260-200学生数的有6所,达到120-200的有13所,低于120的有17所。由此可见,自21世纪以来,商品经济的繁荣催生广告公司、印刷与制造等行业对设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呈井喷式激增。

例如,从专业所属院、系的管理方式看,已建设独立艺术设计学院的有6所,已建设艺术系的有9所,其他21所学院把艺术设计专业归属于其他信息技术类相关的系部,如人文科学系、信息工程系等。横向比较而言,品牌设计专业的发展已具有良好的硬件基础和可利用的办学经验。同时,显露的问题主要有:

1.偏重设计表现、弱于品牌背景调查、研究的主流倾向是阻碍新型品牌设计人才发展的重要因素。

2.处于雷同化设置的专业课程结构,缺失了地域性产业的特色,是架空品牌设计专业内涵的发展。多数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体系缺乏系统的论证,在办学模式、课程系统和教学实践中,只是将本科院校的四年课程进行压缩与合并,没有及时地、充分地结合区域性教育的特点,缺乏针对性的发展分析。

3.“学院化”教学实践脱离周边实际,且前后课程之间各自孤立为阵,难以贯穿于同一实践实训的弊端,不利于学生把握品牌设计的整体目标,削弱了专业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应用性品牌设计专业人才培育与发展对策。

(一)当前高职类教育必须不断丰富、不断延展“职业性、实用性”的核心培养理念20以来,在有关教育发展政策和改革实践的牵引下,高等职业教育步入深化改革与加强监管并举、规模扩张和设施升级并重、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并行的新阶段。一方面,紧贴高新技术发展和产业链延伸的需要,向高层次攀伸,实现高位移动;另一方面,要围绕现代产业体系对技术人才的多层次、多样化需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从初级、中级技术技能人才到高端技能人才、专家级技能型人才梯度。专业的发展需基于当地产业特色,具有满足现代设计专业教学实践条件和教育管理经验,有运用周边地缘性资源的机会等条件。上述36所院校中,有几所具有增设品牌设计专业的基础,比如闽南地区的厦门南洋职业学院、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和泉州华光职业学院、闽东地区宁德职业技术学院(唯一一所),具有得天独厚的电机电器、工夫红茶、线面、水果等产业群和奢族文化资源融合、发展的潜质;闽西地区的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具有全省领先的紫金、农(畜牧、蔬菜、林竹、茶、薯、烟草)等产业群和河洛、客家、土著文化资源。

(二)结合区域内产业特点的课程设计,并与企业建立互动机制,有利于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创业机遇,增强品牌设计的实践热情,拓宽创意维度和运用理性的管理经验品牌设计具有专业知识的独立性和多学科知识的交叉性。一方面,要前瞻性地论证课程(图形设计、字体设计、vi设计和广告设计等)的基础性和课程之间的黏度;另一方面,构建较为系统的、稳定的品牌设计课群体系,例如品牌策略课群、品牌视觉设计课群、品牌营销与传播课群。

(三)以服务于中、小企业品牌设计为基础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重在“宽基础、活模块”理念综合运用cis、视觉传达设计、室内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市场策略、潮流趋势、生活形态分析等多样交叉学科知识,具有交叉融合的系统特点,是培养具有整体意识上的控制与管理能力,从创想到实施计划,从多层的设计实践到最终的输出等所有工作环节中协调关系与运用资源的能力,绝非单一方面的视觉美化与创意。oem型企业广泛分布于福建省各地市(县)区,具有完善的产业链和一定的区域特色,如闽东地区的电机电器、按摩器、工夫红茶等集团化产业,成为高职学生在校实训实践、毕业就业的优良港湾,有利于他们更快地从适应、认知到熟悉专业岗位的需要,贴近于生活实际。综上所述,面对当前文化复兴、经济转型升级等发展机遇,发展高等职业院校品牌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以更好地实现服务于各大本土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是可实现并吻合当前地区农特经济、茶业和电机电器品牌等产业品牌化战略,建立属于区域特色制造业自主知识产权之路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福建省从制造之城向现代品牌城市形象转型升级的加速器。

参考文献:

[2]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6.

[3]潘鲁生.培养应用型设计人才的迫切性[j].创意与设计,2016(2).

[4]龚森.改革开放以来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研究(1979-)[d].福建师范大学,2013.

音乐产生与发展论文篇五

我们发现许多留守儿童看到别的孩子和爸妈在一起时感到很羡慕,时间久了,在心理留下阴影,情感淡漠,情绪低迷,心理承受力差,存在抑郁自卑的思想,甚至存在厌世嫉俗的心理。

2.焦虑心理。

一些留守儿童认为自己父母在外创业,自己不好好读书就对不起在外辛苦挣钱的父母,很容易引起他们内心的焦虑。

3.厌学心理。

因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等临时监护人的文化水平不高,不能有效地辅导孩子的功课,一些孩子学习时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

4.人际交往障碍。

由于远离父母,缺乏起码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这些情绪情感变化,常引发种种人际交往障碍,同周围的人际关系容易紧张,甚至仇视一切。

文档为doc格式。

音乐产生与发展论文篇六

项目成本管理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它是一个全员的、全过程的动态管理过程。其内容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决算等。根据本人从事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实践,就项目责任成本管理进行简要探讨。

1.加强技术管理,降低技术成本。过去我单位在责任成本管理中,对人工费的核算往往严于对材料费的核算,对责任成本管理的重视往往高于对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视。其实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劣是有效开展责任成本管理的前提条件,工程成本的75%部分在施工组织设计阶段已经确定,留给其他部门进行挖潜增效的余地已经很有限。对此,必须强化施工技术人员的成本意识,以求将成本管理工作前置。试想如果施工组织设计差之分毫,到成本消耗上定会失之千里,经过优化和经济技术论证的施工组织方案,无疑对项目成本管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对项目成本及时进行测算,建立责任成本承包为基础的项目管理模式。作为施工企业成本主要发生地的项目部,如果对项目成本不及时进行科学合理的测算,不设定管理目标,那么项目成本管理就很难取得好效果。近几年我公司在项目施工前都进行了成本测算,确定项目责任成本,对降标幅度较大的项目一般实行正算法(防止责任下移),对降标幅度不大的项目一般实行倒算法。

3.严格人工费的预测及管理。人工费在公路工程中一般占工程造价10%左右,所以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应严格控制人工费。任何一个施工企业在进行成本预测,拟就内部承包合同时,都应首先根据当地的工资水平及社会劳动力市场行情,测算出施工企业实际收入的日消耗量。例如:我们在拟就青北公路内部承包合同前期,通过预测工日中标单价(16.2元)比实际投入工日单价要少得多。为了摆脱这种不利局面,我们通过奖勤罚懒设立循环奖、节约奖、目标奖等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尽可能缩短循环时间,最大可能地满足应当实际消耗的工日数量。

4.加强对材料及设备的管理。工程物资消耗占工程直接成本的60%左右,工程成本能否得到有效的控制,材料费控制是关键。在采购环节,任何一个施工企业都应结合工程自身的实际特点,依据科学的方法并结合材料中标单价来重新核定工程所需主材、地材、辅材的供货地点、购入价格、运输方式等,并广泛搜集市场信息,真正做到货比三家,物美价廉。同时还应考虑出厂材料购入资金的时候价值,合理计划材料的用量,减少资金占用,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和批次,尽可能减少资金积压及材料储备,减少一些无形资产的流失。

5.强化合同管理,抓好对分包工程的管理。外部劳务使用与管理是施工企业适度规模扩张和追求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但当前施工企业在劳务使用与管理中,存在严重的有章不循或不规范现象,因此,加强劳务使用与管理是项目管理的又一重大课题。要规范使用制度,落实“两坚持,一提倡”,即坚持劳务使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合理有序,考核业绩,注重实力,总量控制”的方针,坚持劳动使用基地化,弹性化的制度。同时,在保证自有队伍有活干的前提下,提倡“混编带用劳务等形式为主”“使用劳务建制队伍清包工方式为辅”“重要岗位禁用外部劳务制度”。

6.严格资审与分包。做到“资审三严,分包三必须”。要严格遵循分包商评价程序,严审各种证件和资信证明,严查设备、技术、资金、业绩等综合实力,必须签订和履行规范合法的经济合同,必须保证重难点和高技术含量工程以我为骨干,杜绝整体分包和层层转包。突出“两个原则”,抓好“三个重点”,即坚持“谁用工谁负责”和“教育、使用、管理并举”的原则,抓好分包工程物资采供和验工计价等管理工作,堵塞效益流失渠道,抓好外部劳务制度化管理,适时进行“政策传统,形势任务,安全质量,遵纪守法和工艺技术”教育,以良好的政治、技术、管理素质和精神风貌,维护企业信誉和形象。

7.加强会计核算和资金管理,保证责任成本承包及时兑现。为及时掌握和控制项目各施工单位成本情况,项目部在会计核算上应结合实际,努力创新,以求成本核算直观、清晰并为成本控制服务。不论业主对项目部的计价进行到什么程序,项目部对各施工单价的计价都必须及时无保留地全部计完。各施工单价财务核算不允许也无理由保留任何成本挂帐,这就从源头上防止成本尾大不掉的弊端,便于项目部根据真实的成本状况进行相应的过程控制和对各施工单位进行责任成本考核兑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音乐产生与发展论文篇七

[摘要]讨论了城市制度的本质、结构、功能及我国城市的发展模式,提出城市制度不完善是我国城市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建构与转换城市制度是城市发展进入自觉阶段的根本标志。我国城市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应以制度创新为先导。

[关键词]城市制度;跨越式发展;制度先导。

一、城市制度:城市发展的实践呼唤。

我国城市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率,加快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对我国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层次、综合实力及国际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加快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已成为我国各地区的重要发展战略。

这些问题不解决,城市发展目标将是盲目的,城市发展战略将是低效的,城市发展过程将是无序的。从我国城市发展实践看,也确实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有的地方不注重城市工业的发展、改造、升级,忽视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间的互为基础、互相支撑,将城市发展简单等同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环境改造和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有的地区用变更户口,将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的方法快速提高人口的城市化率;有的地方用变更行区划,将城市周边乡镇划为城区的方法提高其城市化水平;有的地方不能处理好城市发展中府与市场的关系,将城市发展等同于单纯的领导决策、府行为;有的地方脱离本地实际,对发达城市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缺少反思,盲目照搬较发达城市的发展模式。诸多实践问题进一步说明,科学认识是科学实践的先导,对城市本质、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本质的深刻认识是正确推动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

笔者认为,我国城市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都与城市研究中“制度视角”的缺失有关;城市制度是整合城市诸多要素的核心,城市有序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的重要本质;能否以制度创新为动力推动社会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自觉程度的重要标准,自觉推动城市制度转换是城市发展进入自觉阶段的根本标志;反思城市制度,借助系统方法和哲学思维全面、深刻地把握城市本质,是推动我国城市良性、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与重要前提。

二交往规则:城市制度的本质。

人们往往把城市化等同于城市人口的相对增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不断扩大,或城市相对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人口、城区、经济总量无疑是城市化的重要基础和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但人口、城区与经济总量只是城市的外延与现象。城市作为一个或地区的治或经济、文化中心,作为多样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聚集地,代表着一种生活和生存方式,它的基础是一种制度和规则。城市发展史也就是城市制度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作用的辩证发展史,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交往方式和规则的转换史,及城市制度的转换史。城市制度是城市的深层内涵与本质。

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是近代以来西方城市发展的两个阶段。工业革命至二次大战,是西方发达的城市化阶段。二次大战后,随着失业救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的启动,西方发达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充分城市化”以后,开始向城市现代化转换。发达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比重逐渐上升的过程,市场经济的成熟过程,也就是其城市现代化逐步深化与成熟的过程。人们往往用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新兴产业的比重大小、社会公共事业的发达程度等作为城市现代化的指标,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不应忽视的是,以上诸方面的进步都离不开完善、规范的城市制度的支撑。从本质上看,发达城市现代化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形成了较完善、合理的城市制度,即完善的市场体制、合理的民主机制与开放、平等的市民交往习俗的统一。城市制度的成熟与完善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西方发达并不是城市发展的终点。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一方面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也引发了诸多社会与心理问题。而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诸多问题的重要基础是反思现有城市制度的不足,建构更加完善、合理、人性化的城市制度来引导城市发展。城市制度的进一步转换、合理化,是城市进一步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与保障。

所谓城市制度,是发展主体在观念特别是行为实践中,对城市本质、结构、功能、意义、价值等的规则性确认。首先,从一般规则论看,城市制度也就是城市交往规则,城市存在与发展的规则,城市成员在多层次交往中所形成与体现的规则,包括以上层建筑为基础的正式制度(如有关城市准入、发展的法规)和以市民社会为基础的非正式制度(如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相互交往,对待外来人口等的习俗、习惯)。其次,从城市存在的基础看,城市制度是城市存在的规则支撑,城市发展的深层依据,及城市的深层本质。城市代表着一种相对独特的生产方式、生存方式和交往方式,城市制度是新型生产、生存和交往方式的存在依据。一定意义上,城市的发展也就是多极主体多层次交往的不断扩大、深化与合理化,而规则即城市制度的不断合理化是城市有序发展的根本保障。离开了城市制度,城市就无以存在、无以发展。第三,从发展资源看,城市制度是城市发展的支撑性资源。城市资源是以制度资源为核心的自然资源、经济基础与文化传统的统一。没有城市制度的“调控”,也就没有自然环境、经济基础、文化传统等城市资源的合理、有序、高效整合。第四,从城市内在结构与发展动力看,城市制度是城市内在结构的灵魂,城市存在与发展的内在动力。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构成了城市的内在结构与动力系统,城市制度内存于这个系统的每一方面,是其正常运转的调控中心和神经中枢,合理的城市制度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第五,从文明构成看,城市制度是城市文明的重要内容。人类交往是物质交往、精神交往与规则交往的统一,规则交往的不断合理化构成人类的制度文明。城市作为人类交往的产物与场所,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的统一体。制度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制度是城市文明的高级形态,是城市精神、城市文化、城市文明的现实集中体现。第六,从发展评价标准看,城市制度是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本质参数。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水平,不仅体现为城市的产业类型、经济总量、人口数量,还体现为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程度,城市权力的公共化程度,城市成员日常行为的合理化程度等,而这些方面的整合也就是城市制度的发展程度,因此城市制度的合理化程度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尺度。第七,从发展自觉程度看,以制度创新为动力推动城市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能否以制度创新为动力推动发展是区分“自发发展”与“自觉发展”,衡量发展自觉化程度的重要尺度。城市现代化水平最终体现为城市制度的发展水平,认识城市制度的本质,以制度创新为先导推动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是城市发展的自觉化。

三正式与非正式规则:城市制度的内容分类。

城市制度是城市社会关系、公共关系的规则性确认。城市社会生活的多样性、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城市制度的复杂性、多样性。城市发展中的每一种社会关系都对应着一种城市制度。从宏观社会领域看,城市制度有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或生产制度、生活制度,或生产制度、分配制度、交换制度、流通制度;从城乡关系及城市发展过程看,城市制度包括城市准入制度、发展制度、保障制度等;从城市主体需要层次看,城市制度包括生存制度、安全制度、发展制度、享受制度等;从社会管理角度看,城市制度有工商制度、税收制度、交通制度、司法制度等;从社会资源构成看,城市制度有人口制度、自然资源制度、环境制度等;从社会实际交往与日常生活看,城市制度则包括工作习惯、生活习惯、社会习俗等。从其它角度还可以对城市制度进行更多样的分类。这里,我们主要借鉴诺思对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的划分,将以上城市制度分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两大类。

所谓正式制度,也就是正式规则,诺思认为,“正式规则包括治(及司法)规则、经济规则和合约”。正式制度的特征包括:第一,明确性、可查阅性,即往往以法律、规章、条例、条约等文字形式存在;第二,权威性、强制性,即以整体权力,整体对个体的强制力、约束力为实现基础,往往以权为最终保障;第三,整体性,即以维护整体存在及其根本利益为目的。正式制度调节和规范的是关于某一整体能否持续存在及其存在性质的根本性、决定性社会关系,而大量的复杂日常社会关系则主要由非正式制度来调节。

所谓非正式制度,在诺思看来,也就是非正式规则,“主要由习俗、惯例、个人行为准则和社会道德规范构成。正式规则只是‘冰山的一角’,非正式规则却是大量的,并且它的作用不可忽视”。非正式制度的特点包括:第一,日常性、非明确性,即存在、体现于人们的日常现实交往活动中,大多没有明确的文字条文可供查阅;第二,自觉性、非强制约束,即非正式制度以个人素质、个人道德与行为的自律性作为实现保障;第三,个体性,以个人利益为直接目的。虽然非正式制度也倾向于保障整体的存在与利益,但从主观意向与实践结果看,非正式制度以个体利益为源发动力与目的。根据以上特点,我们将以上层建筑(主要是权)、公共权力为基础的城市制度称之为正式制度,而将以市民社会为基础的城市制度称之为非正式制度。

城市制度是经济制度、治制度、文化制度、环境制度、生活制度的统一体。城市制度无所不在,其渗透性使城市制度具有强烈的实践效应,如伦理效应、经济效应、治效应、文化效应、生产效应、生活效应、环境效应等。具体而言,城市制度具有以下功能。

1。选择与确认。

不管是正式制度还是非正式制度,城市制度首先都是对多样城市存在(包括城市形态、功能、结构、文化、精神及城市人员的行为、意识等)的选择与确认。“没有意识到的存在是非存在”,城市制度对城市内容进行选择,并以权力文本或习惯、习俗的方式对这种选择结果给予认可、明确,使城市特点成为一种在实际交往中可以感知到的明确的现实公共存在。城市制度的选择、确认功能也使城市制度本身成为一种重要的城市存在。城市制度是城市存在的最高级形式,一个城市的根本特点,集中体现于其城市制度,城市制度的明确性、相对稳定性为人们认识城市提供了根本途径。认识一个城市的最根本方式是认识其正式与非正式的城市制度。这也使城市制度具有重要的信息功能。

2。规范与整合。

城市制度的发展程度表征着一个城市的组织化、秩序化程度。城市制度将无数的独立个人,多样的生产、生活方式,多样的文化价值观念,整合为一个有序的城市。没有城市制度的规范、整合,也就没有城市的稳定、秩序、一体化,没有城市的存在与发展。“社会发展是有组织的活动”,有序的发展。完善城市制度是保障城市有序、稳定,降低城市交往、发展成本,推动城市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

3。约束与激励。

规范功能使城市制度成为一种约束机制。城市制度的整体化、秩序化导向,必然对城市成员的多样行为、多样意识等具有一定的约束性。城市正式制度通过监督、处罚、惩罚,非正式制度通过注视、漠视、窥视、不搭理等形式,对城市制度的无知者、漠视者、挑战者产生有形或无形的强制约束。城市制度无疑是对城市人员的一种约束。但同时,城市制度也具有激励功能,是一种激励机制。城市制度以奖励、接纳等有形或无形方式,对符合城市制度规范要求的行为进行鼓励,对城市成员的行为具有明确的导向、拉动作用。正是通过约束与激励的统一,城市制度才能实现对城市人员行为、意识的选择与整合,使城市成为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统一体。

4。塑形与示范。

一个城市的形象不仅体现在其城市建筑、交通、生产生活设施等“硬环境”上,更体现于其城市管理、城市精神、市民素质等“软环境”上。也就是说城市形象是城市经济、城市文化与城市制度的统一体。没有良好的城市制度也就没有良好的城市形象,城市制度是城市形象的本质与集中体现。建构良好城市制度是塑造良好城市形象的根本途径。合理、良好的城市内容通过城市制度来确认,不合理的城市内容依靠城市制度重构,城市形象的建构过程是一个以城市制度为核心、动力、灵魂的持续过程。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建构、不断升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适合社会发展方向、适合人的多样全面需要的较发达城市,对其它地区具有强烈的示范功能。对于较发达城市来说,作为城市的根本软环境及软件,作为城市形象的根本,城市制度是城市示范性、推广性的核心。对于较不发达城市来说,学习先进城市的根本内容是学习其城市制度。

五公共权力与能力本位:城市制度的转换。

城市的发展史,不仅是城市规模的扩大史,城市经济总量的增加史,城市功能的变迁史,也是城市制度的转换史。城市制度转换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发展,一是交往。社会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进步,是城市制度转换的内在动力。城市制度,作为调节社会生产、生活关系的规则,从根本上讲,其发展原动力是一个地区自身生产力水平的提升、生产方式的转换。与其它地区交往的扩大与深化,则是城市制度转换不可缺少的比较动力。其它城市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对一个城市的发展与制度转换都具有重要参照意义。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学习其它与地区城市发展经验,避免其发展失误,是加快城市发展,降低城市制度转换成本的重要途径。

权力是制度的核心,城市制度转换的根本问题是城市权力的.配置。对城市正式制度而言,城市权力就是城市的管治权;对城市非正式制度而言,城市权力就是一个城市的市民对其它社会成员所具有的优势。权力的根本问题是“谁拥有权力,是怎样获得的?”反思城市权力也就是反思:第一,谁拥有对城市的管治权,获得这种权力的基础与途径是什么;第二,一个城市的市民以什么为基础拥有对其它城市或非城市人员的优势(包括心理、话语、行为等)。

关于第一个方面,我们认为,现代城市管治权力的本质是公共权力,获得城市权力的根本途径是能力。近代以前,权力主要是少数人专有的“特权”。近代以来,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世界交往的深化、市场体制的确立,推动了人们权利意识的觉醒。权利通过权力来确认、保障,在反思、争取、确立公民权利的过程中,人们也不断对权力的本质进行重新认识与定位。现代社会,权力的本质是人民权力、公民权力、公共权力,逐步形成社会主导权力观。也就是说虽然权力的具体所有、实施部门是特定的府行机构或其授权单位,但这种机构的权力范围、实施程序、组成人员等,应该首先得到公民的认可与信任。公民利益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权力部门存在的基础,能力与素质是个人能否进入权力机构,成为公共权力执行人员(公务员)的前提。作为城市正式制度基础的城市管治权力,其本质也是一种公共权力,城市管治权力的范围、机构组成、办事程序等,必须以公民利益、城市发展需要为基础,以公民的普遍认可为前提。而具体从事城市管治的人员,必须是以公开、合法途径进入权力部门,具有较高能力、素质和道德水准的专业人员。

关于第二个方面,我们认为,城市居民所具有的排它性权力正逐渐弱化。在城乡间、不同城市间发展差异仍较大的情况下,城市无疑在相当程度上代表着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较高的文明程度,但一个城市的发展程度并不代表这个城市中所有成员的文明程度。从现实准人标准看,血缘、地缘等非能力因素是成为城市公民的主要依据。也就是说,城市居民现有的所谓排它权力,并不是以能力为本位的。随着经济文化交往的深化,市场经济的发展,能力已成为现代城市准入的根本条件。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及城市间发展差异的逐步缩小,将使现有城市居民以传统方式所具有的排它性权力逐渐弱化、缩小。当然,只要还存在经济与社会结构的二元化、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等,城市公民的这种排它优势、相对权力还将在一定范围内继续存在。但从社会发展趋势看,这种非能力本位的权力正在丧失其存在基础。

从我国城市发展现状看,一方面,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程度较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但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和提升城市内涵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西方发达的城市发展历程说明,城市发展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产业基础,现代服务业、第三产业、新兴产业是城市现代化的产业基础,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是渐进的过程。没有充分城市化也就没有城市现代化,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的”渐进过程,需要时间。另一方面,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已不可能有1左右的时间进行“充分城市化”,再步入城市现代化。以城市现代化引领城市化,同步推进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走有自身特色的跨越式发展之路,成为推进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提升综合国力,加速城市发展的实践选择。

同时,自觉转换发展模式,是实现我国城市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前提。一般而言,发展模式有两种,一是“要素自发模式”,即在交往不充分状态下,通过发展要素自发实现整体结构调整,并最终产生新的制度文明;一是“制度先导模式”,即在普遍交往状态下,自觉地学习、创立先进的制度,以新的制度为先导,引导、推进结构与要素的整体跃升。现代全球化的深化,世界普遍交往的发展,西方发达城市化的诸多经验与教训,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为我国采取制度先导模式推动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与基础。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进我国城市发展,可以协调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冲突与矛盾,降低城市转型成本,减少社会震荡。因此,制度先导是我国城市跨越式发展的实践路径。

制度先导模式是尊重客观规律与注重主体创造的统一。它是一种学习的模式,注重对别的发展主体经验的借鉴;它也是一种反思的模式,注重对其它发展主体教训的总结;它还是一种具有强烈主体性的模式,注重对自身文化传统的继承;它更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的模式,注重对实际情况的把握,注重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结合,尤其注重对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具体发展制度、策略的探索与创新。学习西方发达城市发展经验,吸取其教训,以此为重要参照建构合理的、符合我国发展阶段与文化传统的城市制度,是减少、回避类似发达的城市病,加快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

以制度为先导推进城市发展并不意味着建立统一、没有差别的城市制度。任何制度都是历史的、具体的,、民族、文化历史传统不同,城市制度便有差异。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全球化的推进过程,是世界普遍进步趋势与文化多样性的统一。与全球化的进程相呼应,城市制度也是普遍进步趋势与具体民族性、地区性、多样化的统一。从纵向历史进程看,城市制度处在不断转换之中,工业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制度不同于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制度,计划体制下的城市制度不同于市场体制下的城市制度;从横向现实关系看,美国与日本的城市制度不同,北京与上海的具体城市制度也互有差异,不同与地区的城市制度具有不同特点;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城市制度是城市本质与形象的集中体现,城市制度的多样性将继续存在与发展。统一与多样并存,在普遍进步中保持自身特色是城市制度转换的重要特征。我国城市发展落后不仅表现在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水平低,也表现在各地区城市发展类同,没有形成多样的特色城市。对城市制度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科学认识则是建构多样特色城市的重要前提。在推进城市制度的转换中,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结合,在保持全国城市制度原则上统一的基础上,鼓励各地区结合自身文化传统建构多样的具体城市制度,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城市制度转换是“自然历史过程”与创造过程的统一。一方面,城市制度发展有其自身的“自然性”规律,新城市制度的建构以既有城市制度为基础,不能超越已有城市存在基础,没有城市经济基础与生产方式的转换,也就没有城市制度的转换。另一方面,城市制度的转换又是人的自觉“创造物”。城市制度作为城市存在与运转的规则,是城市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形成、存在于城市成员行为实践中。城市成员既可以根据需要制订、形成一种城市规则,也可以用文字或实际行为的方式废除、悬置不符合需要的城市规则。

七结语。

建构合理城市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健康发展的需要。经营城市,用市场经济手段实现城市发展公共性与私人性的统一,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式。而没有完善、规范的城市交往规则,经营城市将失去秩序保障。建构合理城市制度也是完善我国市场经济的需要。城市是市场经济的载体,市场经济是规则经济、制度经济,没有合理的城市制度也就没有完善的市场经济。如果说,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以制度创新推进城市发展则是城市发展的根本方向。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城市制度转换的特殊性。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矛盾、工业化与后工业化的矛盾、市场体制与传统经济运行方式的矛盾、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矛盾等,都要求我们在以制度为先导推进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既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又要尊重传统,遵循规律。应充分认识我国城市制度转换的特殊性、长期性,在实践创新中,实现城市发展渐进与跨越的动态统一。

音乐产生与发展论文篇八

摘要:成本管理就是采取方法将工程的实际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的过程。国外随着项目管理科学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发展和完善,为这些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我国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研究开始较晚,当前,必须着眼于行业特点,用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和方法推进成本优化,顺利达到完成工程并赢利的目的,增强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项目管理成本控制。

成本管理就是采取一定的方法按照一定的管理方式将工程的实际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定期性、经常性的收集项目实际支出的费用,采用一定的方法对费用的计划值和实际值进行动态的比较分析,发现偏差,及时进行纠偏的过程,使项目的费用目标能最大限度的实现。

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的理论与思想可以追溯至世界上有了人类开始。从公元前50的古埃及金字塔到公元前200多年前的中国万里长城,这些浩大的工程,如果没有严密的组织,完善的管理,以及一系列控制措施来保证,是不能建设好的。而且早在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在《考工记》中就已经规定“凡修筑沟渠堤防,一定要先以匠人一天修筑的进度为参照,再以一里工程所需的匠人数和天数来预算这个工程的劳力,然后方可调配人力进行施工”,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工程项目成本预算与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和控制方法的文字记录之一。另据唐代《辑古篡经》和北宋《营造法式》的记载,我国也是人类采用定额进行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最早的国家之一,这些项目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提高人类对工程项目管理的认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国外对成本有意识的管理是随着工厂制度的出现而诞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4世纪,由于意大利、英国和德国商业的发展,许多人建立了独资和合伙企业,从事毛织品生产、书籍印刷、钱币铸造和其他行业。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竞争的激烈,准确的成本记录变得必不可少,甚至成为成功的先决条件,这也刺激推动了成本会计的发展。

十八世纪开始于英国的产业革命,机械代替了人力,加上社会分工,在工厂里需要承担各类任务的工人去从事不同的工作,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职能应运而生,这便是项目控制的雏形,这时的成本管理主要利用事后分析的资料对成本的分析控制。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泰罗、法约尔、韦伯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管理过程理论、行政组织理论,标志着从传统的管理向科学管理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成本控制逐渐转变为事中控制。

真正意义上的项目成本管理是伴随着项目管理科学的创立发展而发展的。20世纪代起,美国人开始研究工程项目管理,在项目计划管理方法和成本经济分析方法上取得一定进展。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以“价值工程”理论和方法为代表,将成本控制过程扩展到事前成本控制上来,这是成本控制发展的历史性突破。

从项目成本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看,主要经历了传统项目成本管理和现代项目成本管理两个阶段。传统项目成本管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在此期间诞生了围绕项目成本管理最具代表性的管理方法是美国航天局和美国空军为开展项目成本管理和控制而创建的工作分解结构(wbs)技术和挣值管理方法(evm)技术。

随着全球性竞争的日益加剧、项目数量的急剧增加、项目规模的扩大和复杂、项目相关利益者的冲突不断增加,促使项目成本管理在理论与方法等方面不断地发展和现代化,现代项目成本管理理论和实践在最近几十年里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快速的发展。如,美国提出了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的思想,随后英国和美国的学者都相继在这方面做了许多研究。这一方法包括项目全寿命费用设计和项目全寿命费用的管理和控制。目前它已经成为一种项目投资决策和项目成本控制的一种思想和技术方法。y先生提出了一套“全面成本管理”的理论和方法。项目全面成本管理理论包括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项目产品全寿命成本管理、项目全方位成本管理。现在人们普遍认为项目全面成本管理将成为世界项目成本管理中最有效的技术和方法。

具体到建筑工程项目,当前国外建筑企业的成本控制一般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成本控制和其他管理协调一致,开展综合性的成本控制。建筑企业成本是一项综合性指标,在进行成本控制过程中,要对设计、材料供应、设备利用以及施工销售全部过程形成的成本费用进行管理,通过技术经济分析和价值分析,降低建筑产品成本。日本建筑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时,是施工技术部门、物资供应部门、设备、劳动管理部门等都参与成本控制,这些部门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共同实现企业的成本控制目标。

二是实行全员成本控制。美国建筑企业现代的成本控制摆脱了只局限于记录、填表等事后的成本控制,将重点放在组织全体人员,研究分析降低施工成本的事前成本控制上。如在制定成本计划、确定目标成本和标准成本时,都要组织全体成员参加,提出合理化建议。而且企业把职工成本意识强弱作为考核职工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美国建筑企业全体人员都努力学习和掌握成本控制知识,把降低成本视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三是设立成本控制的专门机构。外国许多企业都设立了独立的成本控制组织机构,其主要任务都是从事企业成本计划工作,一些大企业还成立成本控制委员会,作为在企业内部广泛开展成本控制的职能部门,吸收各部门的有关人员参加,集思广益,研究、讨论、分析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权限,促进企业开展成本控制活动。有效的成本控制活动,使建筑企业获得了高额利润,增强了企业竞争力,促进了企业的不断发展。

可见,国外随着项目管理科学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欧美、日本等国家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发展和完善,为这些先进国家在国际工程行业竞争中领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这些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项目成本管理在我国的发展比较缓慢。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主要是参照前苏联模式,并且在学习基础上经历了一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过程,比较系统地建立了一套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工程成本管理框架。

20世纪70年代,我国引进了全寿命概念,派生出了全寿命费用管理(ccc)、决策点控制等概念。同时在工程成本管理方面,国家提出并推广全面经济核算,施工企业按照定额考核的方法,加强了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在建筑业及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上做了许多重大的改革,并吸收和借鉴一些国际上先进的现代项目成本管理的理论和方法。1984年在鲁布革水电站项目中,首次采用国际招标和项目工期、质量、造价管理的办法开展现代项目管理实践的尝试,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此后电力部、化工部、煤炭部等政府部门在许多非赢利性公共建设项目上先后采用了目标成本责任制等项目成本管理的应用方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项目管理的学术研究有了很大进展。1991年6月成立了中国项目管理学术研究委员会,1992年成立了中国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1994年建设部召开会议明确提出,要强化以项目管理为核心,搞好“二制”建设,即“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在工程成本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确立,施工企业逐渐走上一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道路,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突现出来。与此同时,发达工业国家供应链管理、质量成本、战略成本、责任成本等成本管理思想和方法大量涌入,对我国成本管理工作的提升起到了较大推动作用。

音乐产生与发展论文篇九

手风琴作为键盘类乐器的一种,其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中国的手风琴音乐长久以来深受西方音乐元素的影响,经过近百年的发展日趋成熟,逐渐普及成为深受大众喜爱的一门艺术。20世纪初期,手风琴音乐刚刚传入中国,仅仅作为和声和口琴乐队的伴奏乐器出现,手风琴音乐的传播与发展受到很大局限。50年代后,随着新中国的成立,音乐事业得到充分发展,手风琴音乐也随之兴盛起来,由原来单一的伴奏模式转为独立的演奏模式,并且在演奏、教学、理论研究和音乐创作等方面均取得很大成就。进而涌现出诸多青年手风琴演奏家以及众多演奏曲目。随着80年代自由低音手风琴的引进,手风琴的演奏方式和演奏曲目得到了很大丰富。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可以通过变换不同的和声来丰满乐曲,提高作品的意蕴层次。手风琴的舞台表现形式也很灵活,尤其是俄罗斯民族乐器巴扬的出现为我国的手风琴艺术带来一场巨大的变革,它均衡了左右手的联合度,拓展了手风琴音乐的传播途径。这一时期的手风琴音乐已不满足于以往那种“民歌加和声”“主题加变奏”的思维模式,逐渐探索出一条具有个性化的中国手风琴作品的创作之路。

目前,我国手风琴音乐的现场传播方式由群众性歌咏活动逐渐转向专业化的舞台艺术,由通俗化转向专业化。现场传播方式的优点是让接受者更直观、更具体地感知音乐带来的独特魅力,缺点是音乐传播的广泛性受到很大局限。通过不同的传播方式,让欣赏者更真切、更详细地了解手风琴这门艺术,有利于促使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手风琴艺术的传播和发展。在开放大学模式下,手风琴音乐的传播途径将翻开崭新的一页。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杨志坚说:“开放大学首先是一所大学,开放、多元化、国际化是它的定位。”开放大学在开放加包容、传承加创新的指导思想下,以学习支持、资源共享、远程服务的理念推动全民终身学习和素质教育。为了更好地传播手风琴音乐,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开放大学网络办学体系,吸收手风琴发展史、欣赏方法、演奏技巧、以及不同时期和风格的曲目来完善、丰富手风琴艺术网络资源,通过远程服务的方式提高手风琴音乐的普及性。通过创建独具特色的专业网络课件,丰富开放大学手风琴艺术或专业的网络资源共享,让受众者在任何网络覆盖的区域都能欣赏、学习手风琴音乐,使之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进而促进手风琴音乐的传播和发展。

第一,随着手风琴艺术的普及,手风琴音乐的传播途径由单一的现场传播向舞台和远程网络传播拓展,而远程开放模式的确定是建立在认真研究与把握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的变化、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社会需求不断增长态势的基础之上。近十年来中国手风琴音乐从实践到理论,从单一化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引起了人们对手风琴音乐后续发展的深思。开放大学办学模式下最明显的特征是其开放的理念。为了使手风琴音乐更好地发展,需要将民族化与国际化接轨。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跨国教育文化交流与发展要求手风琴专业艺术的模式应具有国际视野,在专业资源、学科研究领域、人才培养、文化传播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合作空间。第二,伴随手风琴事业国际化发展的大趋势,中国手风琴事业也展现出独特的风景。尤为可贵的`是在十年的时间内,随着国内从业者艺术观念的拓展和审美范式多元化的重建,我国的手风琴表演艺术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转换格式,逐步形成了创作手法多样化、体裁多元化局面。中国手风琴艺术从创作层面将中西方创作技法和演奏方式方法相互融合,发展成为中国特有的曲风和演奏风格,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化”音乐。根据传统音乐改编的手风琴曲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气质在手风琴音乐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手风琴民族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中国传统音乐走向世界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结语。

手风琴音乐由20世纪初传入我国至今,以音色优美、和声丰富、表现力强、简便灵活、携带方便等特点逐渐为国人所接受。手风琴音乐的传播和发展对促进社会进步和谐,繁荣大众的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开放大学办学模式为我国的手风琴音乐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它将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单一和多元相互通,将音乐与网络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手风琴艺术的繁荣发展和广泛传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