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评课说课活动记录范文 说课评价记录怎么写(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5 01:43:56 页码:9
评课说课活动记录范文 说课评价记录怎么写(七篇)
2023-01-15 01:43:56    小编:ZT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写评课说课活动记录范文(推荐)一

大家好!我汇报的课程是《大学英语》。这是我们这门课程的基本信息。我代表课程组将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资源、教学程序设计、课程改革与特色六个方面进行介绍:

课程性质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服务的。

本课程的性质是非英语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即语音,语法,词汇,基本句型结构。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跨文化交际的能力a、跨文化交际,即:以语言为载体,加强对学生进行文化素养与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b、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即: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使英语学习朝着个性化学习,主

动式学习方向发展

3)素质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团队合作精神目标的实现为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位置

根据高职英语职场交际的课程目标,高职英语教学的任务是:更加注重对听、说能力的培养,同时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形成个性化学习方法和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先修课程:中学英语后续课程:行业英语,这既可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英语学习的连续性,又可使他们所学的英语得到实际的应用。

课程设计理念

我们在课程设计时秉承

学生学习过程:是“主动获取、整理知识、运用知识、提升能力”的过程

教师教学过程:采用以“启发式”为主,辅以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形成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理念。

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内容设计为听说、阅读、写作三个模块,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主线,以基础技能评价(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为杠杆,使其形成较为系统的英语基础知识结构,为下一阶段行业英语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3、发挥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关注其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课程内容

分为听说、阅读、写作三大模块,

内容选取依据:按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力求符合教育部提出的“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

课程内容及课时

《大学英语》的听说模块分为日常交际、一般涉外活动、一般涉外业务三个学习情境,16个学习子情境,这部分共30课时

阅读模块分为6大学习任务,15个学习子任务,文章内容涉及科普、人物、政治、商贸、文化、生活等,这部分共30课时。

写作模块包括2大学习任务,15个学习子任务,内容包括填写表格、模拟套写名片、贺卡、通知、便条、个人简历等,这部分共30课时。

这三大模块共计90课时,除此还有导学(2)、a级考试考前辅导(8)、复习与巩固(12),本课程两学期共计112课时。

课程重难点

由于大学英语的学习领域包括英语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跨文化交际,因此,我们确定本课程的

重点:

1、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注重词汇的积累及语法的系统性

2、掌握和应用听说、阅读和写作技能

3、培养跨文化交际和自主学习能力

难点:

1、学生积累词汇兴趣不大,有畏难情绪

2、学生开口难,常用句式、句型掌握和运用不熟练

3、学习方法单一

课程重难点解决办法:

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丰富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形成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适应自主学习整合教学内容:以学习,生活,工作情景为主线,突破一统教材的束缚,有序地整合教学内容,引入专业知识,实现在真实情境中学习、掌握知识,提升英语能力

学情及对策:

1、学生层次参差不齐,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2、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缺乏参与意识,习惯被动听讲

3、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较高,但课后学习的自主性不强,欠缺自学能力

4、学习方法单一,缺乏学习策略,学习效率低

(1)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3)强化“教、学、做”的结合,让学生多做、多练

(4)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模式与方法基于这样的学情,我们确定的教学模式:多维互动,自主学习,激发热情这种模式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创设充满生趣的课堂,让学生乐学,好学,让英语课堂充满激情,真正成为促进语言习得,促进语言交流的重要场所。

教学方法:

1、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teaching)

2、情境教学法(situational teaching)

3、视听教学法(audio-visual teaching)

4、活动教学法(activity-based teaching)

5、角色扮演法(role-play teaching)

根据所授内容的不同,对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和综合运用,同时充分关注学生的参与性。

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丰富多样,各种教学手段相辅相成

传统教学手段:黑板、挂图、实物等

多媒体教学手段:电子课件、投影、视频、音频、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等

网络教学手段: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提供自主学习、能力测试、在线互动等服务仿真教学手段:与外教交流互动、第二课堂活动

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包括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种形式:

a、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的素质标准(让教师对学生进行宏观评价) ( 30% )形成性考核的考核内容(给老师提供具体考核范围)(主要对学生的出勤、课堂发言、成对口语操练、小组讨论活动、大班演练表现、作业次数及完成情况、单元测试等方面进行考核)。形成性考核得分占学期总成绩30%。

b、终结性考核:终结性考核的知识标准(让教师对学生进行宏观评价)(70%)终结性考核的考试(期末考试)其中期末考试占70%(卷面100分,折合为70分)

教材与教参选用教材:新标准高职高专公共英语《实用听说教程》、《实用综合教程》(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王守仁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材特色:这部教材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实用性、够用性、完整性。教材是以书籍(文字)、磁带(声音)、光盘(图像)等各种形式相结合的立体化教材。我们除使用教师用书作为教参外,还使用《实用语法简明教程》、《实用英语写作教程》做参考。同时还增加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试题册的练习和讲解,以“能力训练与测试”为主要定位,立足于“做什么,怎么做”

实践条件:包括:外教资源、英语教学电台、语音实验室、第二课堂活动、网络教学

网络资源:

利用网络资源扩展网络课堂,给学生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英语学习的网站和考试资源系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第二课堂在优化第一课堂的同时,我们还强化第二课堂,第二课堂的形式有:开设讲座、组织社团、举办英语文化节、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等。这是我们第二课堂的图片和教师在语音室上课的图片、外教的学生交流的图片。

教师队伍:

这是我们应用外语系大学英语(文科)教师队伍。

教师的知识、年龄结构合理,职称、学历比例恰当,形成了较合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团队我们应用外语系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方法和途径:

1、学习国家教育部政策性文件,

2、从事院级精品课程、教改项目的申报和研究

3、强调教改与科研相结合,以“研”促“改”、以“研”促“教”、以“研”促“学” 4、落实教师集体备课,在此基础上进行听课、说课、评课活动

高职英语课程以职场交际为目标,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能在日常活动和与未来职业相关活动中进行一般的口头交流。因此,听说课的教学在高职英语课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下面以“听说模块”中的第2个学习情境“一般涉外活动”中的《宴请》为例说明一次课教学程序的设计。

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掌握“宴请”时所需的单词、句型

能力目标:在模拟“宴请”的情景中,能将所学的“宴请”用语进行综合应用素质目标: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复习旧课”环节:首先通过复习第4单元内容,采用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即以两人一组的活动形式要求学生对同伴发出“邀请”,引出本单元的内容“宴请”,让学生知道这次课要干什么。

2、“导入情境”环节:由问题讨论导入情境——“宴请”时要考虑的因素,采用了活动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这也是我们课程设计理念中的“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

3、“知识准备”环节:引导学生说出本单元听说过程中可能接触到的词汇(如:食品、饮品、菜肴的名称)、句型等,同时向学生推行“健康饮食”的理念。这一方面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学生综合文化素质。这也是我们课程设计理念中的“整理知识”的过程。

4、“课堂活动”环节:对教学光盘上的听说活动(listening & speaking activities)部分通过逐个回答,两人一组的pair work,四人一组的group work等多种活动形式,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视听教学法、交际法、活动教学法、角色扮演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师生间、生生间加强互动与协作学习。这也是我们课程设计理念中的“整理、运用知识”的过程。

5、“模拟情景练习”环节:在学生完成所有听说练习后,用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给的情境自编对话。这也是我们课程设计理念中的“运用知识”的过程。

6、在“总结、作业布置”(aignment)这一环节,设计了一个情境作为课堂内容的巩固和延伸:用英语宴请客户并为其设计一份健康食谱、解释原因。这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另一方面也是课程设计理念中的“提升能力”的过程。

如何写评课说课活动记录范文(推荐)二

《凡卡》这篇小说由俄国著名作家契珂夫写于1886年,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珂夫在父亲的杂货店里,亲眼目睹了父亲对小学徒的虐待,十分同情小学徒的命运。

《凡卡》这篇课文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表达上的特点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凡卡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互相辉映。一是采用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本学期提出了两项阅读的新要求,一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二是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通过前几组课文的学习,学生已有了一定基础,本组课文应该进行较为综合的练习,而《凡卡》则是难得的例文。由于在第一课时中已经完成了初读感知、整体建构、略读回忆和学习生字的教学目标,因此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2

.初步领悟文章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凡卡》一文篇幅较长,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复杂,要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必须突出重点和难点,内容很丰富,其中反映文章主旨的核心内容是凡卡写的信,而信中最能集中地反映凡卡生活悲惨和内心痛苦的是第8.10.15自然段,因此,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第八、十、十五自然段的理解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惨和内心的痛苦。

的表达方法比较独特,学生初次接触,学生领悟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的教学难点确定为:初步领悟文章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教法:问题情境教学法,直奔重点,引导感悟。

学法:质疑、探究、感悟、朗读四结合学习法。

(一)复习导入,初设疑问:

导入新课,从复习课文内容入手,回顾《凡卡》一文的写作特点,并在学生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追问:凡卡的生活悲惨在哪儿?凡卡的生活为什么这样悲惨?然后引导学生就以这两个大问题为统帅,进行探究、讨论和交流。由于课始有了目标,学习就有了方向,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来,探讨也就有了热情。

(二)读信悟情,解答疑问:

由于课文篇幅比较长,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复杂,要提高教学效率,必须突出重点,因此我要求学生快速读信,找出内容最重要、感情最强烈的段落。接着直奔最重要的部分,指导学生精读第八自然段,采取自读和交流讨论的方式,弄清凡卡在哪些方面受到怎样的虐待,设身处地地体验凡卡内心难以忍受的痛苦,在此基础上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接着让学生以同样的方法学习第10.第15自然段,并鼓励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大胆提问,通过讨论探究解决问题,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凡卡的不幸,养成边读边思、读中存疑的良好读书习惯。到此,学生解决了课始提出的第一个问题。然后解决第二个问题:凡卡的生活为什么这样悲惨呢?我让学生结合课文及课外查阅到的资料谈谈,使学生认识到凡卡不幸的命运不是偶然的,而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必然结果。最后,让学生把信的全部内容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到回忆处,停下来想一想凡卡的快乐生活,在学生有所感触的情况下,教师质疑:这篇小说一半写苦,一半写甜,这是不是有矛盾?引导学生讨论,领悟作者写凡卡回忆乡下生活的快乐,更衬托出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

(三)再问再议,拓展练笔:

小说最后写了凡卡寄信和做梦,暗示凡卡希望回到爷爷身边只能是一个甜蜜的梦而已。我要求学生自由读20.21两个自然段,提出问题与同学讨论。并重点讨论问题:凡卡写的这封信,他爷爷能收到吗?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引导学生联系地址不详,认识到他爷爷不能收到信。然后我让学生进一步讨论:就算凡卡的爷爷能收到信,他能把凡卡带回去吗?在此基础上,播放最后一节课文录音,让学生领悟:对于凡卡来说,回到爷爷身边只能是一个甜蜜的梦而已。最后,让学生任选一题做课后扩展练习:

1.课文在凡卡睡熟并做着甜蜜的梦的地方结束了。但梦总是要醒的,想象一下,凡卡睡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2.读了课文,你可能有很多话想对凡卡说。先说一说,再写下来。这样,会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得到深化。

板书:加上题目只有十个字,简明扼要地将凡卡现实生活的悲惨与回忆中生活的快乐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深入体会小说的思想感情和小说表达上的特点。

作业:语言生动、形象,情真意切。有描写人物外貌的,有描写景物的,也有抒发思想感情的。这些精彩的语句、段落都有积累的价值。因此,我让学生自主选择,把他们喜欢的词句抄写下来。另外,如果教学时间不够充裕的话,练笔也将作为作业留给学生。

《凡卡》评课稿

《凡卡》评课

听了济宁市实验小学贾老师所执教的《凡卡》一课,整节课既简洁明晰,又跌宕起伏;既生动有趣,又充满浓浓的语文味,令人回味,耐人深思。

一、独具慧眼,挖掘教学价值

《凡卡》篇幅较长,内容和形式比较复杂,尤其是讲凡卡的悲惨遭遇时,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他在写信过程中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互相映衬。贾老师针对这一特点,对原文内容进行了精心剪裁与重组,突出了“凡卡悲惨命运”这一主线。贾老师在整体感知之后,教者单刀直入,引领学生直奔重点,画出凡卡书信中让你触动内心的句子。抓住了主要描写凡卡悲惨命运的一段反复品读感悟。悟“悲惨”,抓关键词“毒打”浓墨重彩,层层剖析。在感人的情境中,在强烈的对比中,学生顺利突破文本多线索叙述所带来的阅读障碍,对凡卡悲惨命运的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凡卡这一悲剧性人物也就深深地刻在了学生的脑海之中。最后,教者放手让学生续写。在悲凉的气氛中,孩子们再一次深深地为凡卡命运而同情、悲悯、惋叹。

二、独具匠心,关注语言形式

比如“毒打”的深究领悟。教者抓住“毒”字,带出文中有关毒打的一系列方式——(揪、拖、揍、戳)并要求学生做上着重号。然后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并即时描绘。这样的教学是立体的、厚实的,“毒”这个词在儿童的意识里就活了起来是看得见,听得清,甚至摸得着的,并适时指出这是细节描写。关注了一些表面上看并不起眼,但又是理解内容关键所在的字词;通过多形式的朗读,努力还原当时的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同身受,体会“乡村美景”与“凡卡和爷爷一起生活”的快乐。

最后,从教学细节看,贾老师自觉的语文意识、敏锐的课堂机智、无痕的教学艺术,让我们也一次次深感“细微处见精神”的真谛和无处不在的“细节决定成败”的铁律。特别是课的细节处所彰显的语文意识,更是让人称奇。本文的朗读指导也是比较突出的,比如挨揍时的想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堂课,贾老师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体现得淋漓尽致,散发着浓浓的语文味。在放大了课的细节因而使课的纹路和脉络显得更为清晰的同时,也更为清晰的看到了这节课的本真——那就是对于文本的解读要有一双慧眼,一只眼睛看内容,一只眼睛关注语言形式。感受、理解、积累、运用语言的言语形式,才是语文教学的独担之任。

如何写评课说课活动记录范文(推荐)三


《自己去吧》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小猴、小鸭、小鹰学本领的经历告诉孩子们从小要学会自立自强。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提倡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把读书和思考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尽量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本课的教学目标:

1.巩固“自.己.吧.要.吃.多.这.样呢.字.去”;会写“子.去.果”。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育学生从小要树立自力.自强的思想,不依赖父母。

教学重点:

1.会读.写“子.去.果”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从读中领悟出小猴.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让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我们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前面已学过了拼音,这又是第二课时教学。他们基本上能流利地把课文读出来。

(一)读中品味,理解感悟。

我在设计教学策略时,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自读、指名读、合作读、分角色读、选读)体味课文语言,感受小鸭、小猴和小鹰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本领的决心和毅力。在读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启发学生提问题,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读中品味,理解感悟,受到情感熏陶。

(二)创设情境,合作交流。

我在课文中设计了展示学生自我的平台,通过“我会认”“我会读”“我会说”“我会写”“联系实际想一想”的情境创设,使孩子们入情入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展现的愿望。并在学生感悟课文后配上动作读课文。展示自己对课文的感悟。这些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培植了创新的幼芽!

(三)拓展延伸,培养想象。

在拓展活动中,我结合本文特点,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和自由表达的空间。如小鸭子学会游泳后会说些什么?这样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感悟全文后,我又让学生说说其他小动物它们都会什么本领,是怎么学会的。并模仿课文续编故事。最后,又让学生联系实际讲述自己最近学会的一件事。促进学生树立自立自强的思想,美化学生的心灵。

(一)我会认--------复习巩固生字.

1学生拿出生字卡片,小组内互相认读.

2.师生做识字游戏.

(二.)我会读----------朗读课文,感悟道理.

1.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准音,读通顺.

2贴字卡

3.师生接龙读课文.

4.小组读.------要求读出感情.

(三).我会说―――说话顺练

1.同学们,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小动物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生活的本领.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样学到本领的吗?

2.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

四.我会写.-------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果子去

2.让学生拼一拼,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给生字组词.

3.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笔顺,用手描一描.

4.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师指导书写

1说说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2想一想,你在生活中学会了什么本领?是怎样学的?课后说给小伙伴听听.

《自己去吧》评课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自强自立,勇于实践的精神,强调个体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并考虑到学生兴趣的需要,精心创设情境,巧妙的使学生通过思考、想象、交流、合作、表演等多种学习和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平等、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中通过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活动圆满的实现了教学目标。这一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一、创设与儿童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吴老师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创设活动情境,使学生的求知欲贯穿始终,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学习。

上课伊始,吴老师用提问的方式激趣,并适时加以表扬。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整节课中,老师把许多设计精美的卡通标志送到学生的手中,更加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上教师生动的语言、夸张的动作,无疑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

二、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课堂气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尤其是对于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小同学来说,教师的亲和度直接影响着师生的交流。因此,我认为教学氛围的好坏是上好课的前提。课堂上教师用亲切、生动、平等的语言组织学习活动,非常好。比如:“老师知道你们都是好孩子,一定会做很多事。”“你现在还小,还是未成年人,不能这样做,大家一定要记住不能做危险的事情。”等等。这些发自教师内心的谆谆教诲,不仅使学生感动,更使学生产生了与教师交流的渴望。在交流中,教师尊重学生的看法,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三、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

当今世界是科技的时代,“终身学习”早已不是一句口号。新课标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自学意识,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与课文主题“自己去吧”很好的实现了“自己学吧”这一目标。例如课的开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提出问题,并在后面的学习中很好的解决了问题。特别是在第四项中,教师更是放手让学生自学,并给予学法指导。

四、环节设置进扣课文主旨,激发学生想象,培养“自强自立、勇于实践”的精神

本节课初始,教师问“谁来说说你自己会做哪些事?是怎么学会的?”直奔主题,初步渗透自己这一概念。

在深入理解课文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大胆激发学生的想象。通过“妈妈为什么让他自己去爬树摘果子?”“如果妈妈说:‘孩子,你在树下等着,妈妈给你去摘。’并且妈妈以后总这样,结果会怎样?”等一系列问题的探讨,使学生理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以及“以后遇到困难时该如何解决”。同时,极大的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五、以读代讲,以学定教

在本节课中,朗读占了很大部分。在朗读中,学生自读自悟能够很快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简单地说,学生之所以能够读得出色,是因为对内容有了深入理解。所以以读代讲是本节课的一大特色。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进行教学,以学定教,本节课体现的非常明显。从开头的激情导入到朗读语气的指导,再到联系生活谈感受,处处体现“以学定教”这个指导思想。

总之,本节课中吴老师使每位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参与了课堂活动,不但使学生悟出了做事要自立自强、勇于实践,而且使学生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学到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如何写评课说课活动记录范文(推荐)四

1、学会本课的四个生字及两个新偏旁,会认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自己去吧说课稿_自己去吧评课稿

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通过本课的学习,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从小刻苦锻炼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不能事事都依赖父母。

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及学会本课的生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道理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朗读法、表演法。

两课时。

挂图、生字卡片、头饰、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进行听说训练

老师讲述《自己去吧》的故事,要求学生边听、边想、边记,听清楚故事讲了谁和谁的什么事。

听完故事请学生说说:这个故事讲了哪两种小动物的什么事和它主要在谁的帮助下成功的?

板书课题。

二、质疑

读了课题,也听了故事,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鸭妈妈为什么不带小鸭去游泳?鹰妈妈为什么不带小鹰去看山那边美丽的风景?)

三、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老师范读,要求学生听准字音,注意老师朗读的节奏、语气。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学生再读课文,要求把本课要学会的四个生字用“。”划出,用“—”划出本课要求认识的十个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

4、出示生字卡片,以“开火车”的游戏检查字音。

5、自由朗读课文,喜欢读哪一句就读哪一句。

四、理解课文内容,朗读、背诵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这一段有几句话?都讲了什么?(共有三句话:前两句是小鸭和鸭妈妈的对话,第三句是写小鸭学会了游泳。)

⑵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想自己向妈妈提出请求时用的是什么语气,妈妈的回答又是什么语气。指名两人读对话。

⑶演示课件: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⑷四人小组讨论,鸭妈妈为什么要这么说?(先读后讨论:鸭妈妈说水不深,实际上是说水很浅,凭小鸭现在的能力完全可以游过去,游泳不会成问题。这是鸭妈妈在鼓励小鸭,对自己要有信心,刻苦锻炼自己,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⑸学生分角色戴头饰进行表演。(小鸭说话很有礼貌,是恳求、商量的语气。鸭妈妈说话的语气是亲切、充满了对小鸭的信任感,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能成功。)学生进行评议后,再请一组进行表演。

⑹看图,再读句子,体会鸭妈妈为什么要小鸭自己去游泳?(因为鸭妈妈要小鸭学本领,以便将来小鸭能独立生活。它对孩子充满了希望、信任感,让孩子自己去实践。)

⑺小鸭接受了妈妈的教导,结果怎样?

演示课件:小鸭学会了游泳。(小鸭经过不断的努力,时间不长,就学会了游泳这项本领。)

⑻练习用“学会了”说一句话。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这一段有几句话?都讲了什么?(共有三句话:前两句是小鹰和鹰妈妈的对话,第三句是写小鹰学会了飞翔。)

⑵指名读对话,体会意思。

⑶演示课件:山那边风景很美,自己去看吧。

⑷四人小组讨论,鹰妈妈为什么要这么说?(先读后讨论:这是鹰妈妈在鼓励孩子,你有这个能力自己飞过去。妈妈相信你。)

⑸学生分角色戴头饰进行表演。(要求读出语气;师生进行评议后,再请同学加动作进行表演。)

⑹看图,再读句子,体会鹰妈妈为什么要小鹰自己去山那边看风景?(给孩子实践的机会,相信孩子能行)

⑺小鹰接受了妈妈的教导,结果怎样?(演示课件:小鹰学会了飞翔。)

3、练习朗读、背诵全文:

⑴全文分角色朗读,评选最佳者。

⑵看图试背全文。

五、总结全文

学习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自己不会的就要去学,不能事事依赖父母,只要自己认认真真地去学,什么本领都能学到手,要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检查朗读、背诵

1、在鸭妈妈、鹰妈妈的教导下,小鸭学会了游泳,小鹰学会了飞翔。它们该多高兴呀!你能读出、背出它们这种高兴的心情来吗?自己练一练。

2、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棒。指名读,其他学生点评。

二、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课件,玩“摘苹果”游戏。)

2、开火车组词。

3、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利用偏旁、熟字、笔顺等方法识记字型,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识记方法。)

4、学生尝试学会这些生字。(四人小组讨论:你会哪个字,这个字怎么写,笔顺怎样,怎样写才漂亮,学习哪些字有困难,大家商量一下,尝试找出解决的办法来。)

5、请小老师讲解生字,老师总结,范写。

“自”:注意与“字”区别,这是两个同音字,从用法、字型上加以区别。一个是自己的“自”,一个是生字的“字”。注意不要把“自”写成“白”字。

“己”:注意第三笔不封口。

“学”:上面是“学字头”,下面是“子”

“几”:注意与“儿”字区别。

“风”:半包围结构,共四笔,注意第二笔,“”(横折斜钩)不要写成“ ”(横折弯钩)。

“会”:这个字有什么方法记住?“云上飞人就是会字”。注意第五笔是撇折,不要写成竖折。

6、学生跟电脑课件书空生字,然后描红,练习书写,老师巡堂辅导。

7、作业讲评。

如何写评课说课活动记录范文(推荐)五

《凡卡》这篇小说由俄国著名作家契珂夫写于1886年,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珂夫在父亲的杂货店里,亲眼目睹了父亲对小学徒的虐待,十分同情小学徒的命运。

《凡卡》这篇课文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表达上的特点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凡卡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互相辉映。一是采用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本学期提出了两项阅读的新要求,一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二是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通过前几组课文的学习,学生已有了一定基础,本组课文应该进行较为综合的练习,而《凡卡》则是难得的例文。由于在第一课时中已经完成了初读感知、整体建构、略读回忆和学习生字的教学目标,因此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2

.初步领悟文章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凡卡》一文篇幅较长,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复杂,要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必须突出重点和难点,内容很丰富,其中反映文章主旨的核心内容是凡卡写的信,而信中最能集中地反映凡卡生活悲惨和内心痛苦的是第8.10.15自然段,因此,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第八、十、十五自然段的理解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惨和内心的痛苦。

的表达方法比较独特,学生初次接触,学生领悟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的教学难点确定为:初步领悟文章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教法:问题情境教学法,直奔重点,引导感悟。

学法:质疑、探究、感悟、朗读四结合学习法。

(一)复习导入,初设疑问:

导入新课,从复习课文内容入手,回顾《凡卡》一文的写作特点,并在学生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追问:凡卡的生活悲惨在哪儿?凡卡的生活为什么这样悲惨?然后引导学生就以这两个大问题为统帅,进行探究、讨论和交流。由于课始有了目标,学习就有了方向,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来,探讨也就有了热情。

(二)读信悟情,解答疑问:

由于课文篇幅比较长,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复杂,要提高教学效率,必须突出重点,因此我要求学生快速读信,找出内容最重要、感情最强烈的段落。接着直奔最重要的部分,指导学生精读第八自然段,采取自读和交流讨论的方式,弄清凡卡在哪些方面受到怎样的虐待,设身处地地体验凡卡内心难以忍受的痛苦,在此基础上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接着让学生以同样的方法学习第10.第15自然段,并鼓励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大胆提问,通过讨论探究解决问题,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凡卡的不幸,养成边读边思、读中存疑的良好读书习惯。到此,学生解决了课始提出的第一个问题。然后解决第二个问题:凡卡的生活为什么这样悲惨呢?我让学生结合课文及课外查阅到的资料谈谈,使学生认识到凡卡不幸的命运不是偶然的,而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必然结果。最后,让学生把信的全部内容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到回忆处,停下来想一想凡卡的快乐生活,在学生有所感触的情况下,教师质疑:这篇小说一半写苦,一半写甜,这是不是有矛盾?引导学生讨论,领悟作者写凡卡回忆乡下生活的快乐,更衬托出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

(三)再问再议,拓展练笔:

小说最后写了凡卡寄信和做梦,暗示凡卡希望回到爷爷身边只能是一个甜蜜的梦而已。我要求学生自由读20.21两个自然段,提出问题与同学讨论。并重点讨论问题:凡卡写的这封信,他爷爷能收到吗?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引导学生联系地址不详,认识到他爷爷不能收到信。然后我让学生进一步讨论:就算凡卡的爷爷能收到信,他能把凡卡带回去吗?在此基础上,播放最后一节课文录音,让学生领悟:对于凡卡来说,回到爷爷身边只能是一个甜蜜的梦而已。最后,让学生任选一题做课后扩展练习:

1.课文在凡卡睡熟并做着甜蜜的梦的地方结束了。但梦总是要醒的,想象一下,凡卡睡醒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2.读了课文,你可能有很多话想对凡卡说。先说一说,再写下来。这样,会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思想感情的体会得到深化。

板书:加上题目只有十个字,简明扼要地将凡卡现实生活的悲惨与回忆中生活的快乐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深入体会小说的思想感情和小说表达上的特点。

作业:语言生动、形象,情真意切。有描写人物外貌的,有描写景物的,也有抒发思想感情的。这些精彩的语句、段落都有积累的价值。因此,我让学生自主选择,把他们喜欢的词句抄写下来。另外,如果教学时间不够充裕的话,练笔也将作为作业留给学生。

《凡卡》评课稿

《凡卡》评课

听了济宁市实验小学贾老师所执教的《凡卡》一课,整节课既简洁明晰,又跌宕起伏;既生动有趣,又充满浓浓的语文味,令人回味,耐人深思。

一、独具慧眼,挖掘教学价值

《凡卡》篇幅较长,内容和形式比较复杂,尤其是讲凡卡的悲惨遭遇时,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他在写信过程中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互相映衬。贾老师针对这一特点,对原文内容进行了精心剪裁与重组,突出了“凡卡悲惨命运”这一主线。贾老师在整体感知之后,教者单刀直入,引领学生直奔重点,画出凡卡书信中让你触动内心的句子。抓住了主要描写凡卡悲惨命运的一段反复品读感悟。悟“悲惨”,抓关键词“毒打”浓墨重彩,层层剖析。在感人的情境中,在强烈的对比中,学生顺利突破文本多线索叙述所带来的阅读障碍,对凡卡悲惨命运的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凡卡这一悲剧性人物也就深深地刻在了学生的脑海之中。最后,教者放手让学生续写。在悲凉的气氛中,孩子们再一次深深地为凡卡命运而同情、悲悯、惋叹。

二、独具匠心,关注语言形式

比如“毒打”的深究领悟。教者抓住“毒”字,带出文中有关毒打的一系列方式——(揪、拖、揍、戳)并要求学生做上着重号。然后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想象并即时描绘。这样的教学是立体的、厚实的,“毒”这个词在儿童的意识里就活了起来是看得见,听得清,甚至摸得着的,并适时指出这是细节描写。关注了一些表面上看并不起眼,但又是理解内容关键所在的字词;通过多形式的朗读,努力还原当时的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同身受,体会“乡村美景”与“凡卡和爷爷一起生活”的快乐。

最后,从教学细节看,贾老师自觉的语文意识、敏锐的课堂机智、无痕的教学艺术,让我们也一次次深感“细微处见精神”的真谛和无处不在的“细节决定成败”的铁律。特别是课的细节处所彰显的语文意识,更是让人称奇。本文的朗读指导也是比较突出的,比如挨揍时的想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堂课,贾老师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体现得淋漓尽致,散发着浓浓的语文味。在放大了课的细节因而使课的纹路和脉络显得更为清晰的同时,也更为清晰的看到了这节课的本真——那就是对于文本的解读要有一双慧眼,一只眼睛看内容,一只眼睛关注语言形式。感受、理解、积累、运用语言的言语形式,才是语文教学的独担之任。

如何写评课说课活动记录范文(推荐)六

《画青花》是一节二年级的“设计运用”课,做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单元中美术活动之一,以优秀、古老、复杂的传统艺术——青花瓷做为主题,用极其简练、直观、富有儿童趣味的表现手法,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做一做、画一画等方式,初步了解青花瓷的特点,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本课教材将中国传统文化、美术设计运用和创新求变创作三者巧妙的融合,让孩子们通过学习和创作感受艺术、文化、历史留给我们的绚烂光彩。

围绕着新课改下美术教学三维目标,我为本课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围绕着掌握青花瓷的造型、图案设计运用,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画一画、做一做“青花瓷”,提高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根据教材分析和三维教学目标,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绘画工具,进行简单的制作和装饰之外,以及对称概念在青花瓷造型和图案设计中的运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是如何能让学生创作丰富、多样的图案、造型。

小学低段的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很高,思维活跃,但注意力较易分散,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在教学中,老师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本课教学我主要采用游戏法、观察法、启发引导法和情景创设法。通过舞蹈欣赏、观看短片、情境创设,可以有效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教学目标和解决教学重难点的方面则以游戏的形式开展,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实际教学中,准确把握课堂生层,注重对学生的有效引导,使环节开展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真正落到实处,达到预设教学目标。

本课设计的主要思路是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结合舞蹈音乐、贯穿人文教育的美术教学活动。整个教学主要分为感知阶段、分析阶段、创作阶段、评价阶段和拓展阶段。具体流程是:导入舞蹈《青花》——渗透人文知识——探索设计技法——欣赏开拓思路——设计造型图案——师生互动评价——艺术延伸生活。

导入舞蹈《青花》。多媒体播放舞蹈《青花》,学生进行欣赏作为导入,以奇妙的舞蹈艺术创意吸引学生的眼球,顶盖和底座两个青花瓷的道具中间,由舞蹈演员的身体组成胚体。随着音乐律动,演员摇动身姿,变换出不同形状的“青花瓷”,激发学生对于青花瓷的艺术联想。 这样一个导入很好的切合画青花这一主题,同时也将舞蹈艺术的美结合了到美术课堂当中。

渗透人文知识。首先我编辑了一个青花瓷制作过程的短片。通过短片的播放,让学生在初步了解制瓷奥妙以及我们江西景德镇引以为傲的制瓷历史,将人文情感的培养和制瓷认知相结合。

然后以欣赏青花瓷图片的形式。引导学生简单了解青花瓷的造型、图案装饰的特点,从造型、图案两个方面出发。除了引导学生认识造型对称之外,出示一些青花瓷造型上的一些小点缀和吉祥图案的欣赏,为学生在之后的创作提供一些设计素材。

探索设计技法。学生已经对青花瓷从人文到造型都有了认识和了解,那么如何在这一基础上让学生创作出丰富、多样的图案、瓷器造型。将是这一环节要达到的主要目标,也是本课教学重难点的解决部分。本环节以游戏和讨论的形式开展。

首先是图案拼贴游戏。老师现场演示,将纸对折,在一边画好花瓶的一半,沿边剪下。然后出示几个不同形状的空白花瓶,邀请同学们一起来将空花瓶添加装饰的图案。老师提供一些剪好的花纹、图案,请同学们来自由组合,由四组同学完成。学生通过添加图案的游戏,认识青花瓷的造型和图案设计的形式,了解装饰的几个部分:瓶颈装饰、瓶口装饰、瓶身的装饰和瓶底的装饰。简单了解图案设计中的单独纹样、带状二方连续、故事叙述几个基本样式。为后面的设计创作提供基础。

然后是学生互动讨论。请学生说一说你能想到的奇特青花瓷造型和美丽图案。学生讨论环节是最能体现课堂生层的部分,为了避免环节的开展浮于表面,及时抓住学生在讨论中迸发的思维火花,以启发性的语言使学生讨论达到预设效果。

欣赏开拓思路。出示画青花作品欣赏课件。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不同绘画工具创作的青花画作品,和美丽的图案设计,打开学生在绘画表现上的创作思路。

学生设计创作。创设情景“青花瓷艺术展”, 出示7个宽1.3米、高90厘米的“古董展架喷绘。画好的同学可以把作品摆到展架空挡处,有效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我还将播放古典音乐,烘托课堂气氛,老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学生的创作中的闪光点。

师生互动评价。评价活动是美术教学中比较难开展的一个环节,一是课堂气氛难控制。二是二年级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评价不易达到预设效果。针对这两点,进行评价活动时我主要运用了情景创设法和 “三星”评价法。以“青花瓷艺术展”情景创设来进行作品的展示,烘托了评课堂氛围,有效的激发学生自主评价的热情。设计一个围绕造型星、图案设计星和创意星三个方面的“三星”评价法,并以板书的形式将这三星分别出示在黑板上,为学生的自主评价提供指导,引导学生有目标的进行评价,提高评价的效果。

艺术延伸生活。在教学最后的这个拓展环节,向同学们展示一些青花瓷的奇特、有趣的运用如:青花瓷器的玩具、青花瓷片做成的衣服等。这些新奇的图片,能够在吸引学生的同时,让孩子们了解到,美丽的青花瓷不但是中国传统艺术,在新世纪的今天,我们还可以为古老而精美的它穿上新的外衣。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课教学设计寓教于乐,教学手段形式多样。环节实施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中难点, 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力求整个教学层次清晰,环节开展扎实有效,让孩子们在愉快和充满趣味的美术活动中,感受艺术魅力的同时,真正学到知识,掌握美术技法,体现美术学科的特有性质。

如何写评课说课活动记录范文(推荐)七

本次我全程说课的主题是围绕《翠鸟》这篇课文展开的,《翠鸟》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的课文,本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一种生活在水边的小鸟——翠鸟。它颜色艳丽、小巧玲珑,十分惹人喜爱。

这篇课文在展示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同时,也呼吁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本文文字优美,写法特点鲜明,是培养学生语感,指导学生写作文的好范文。

下面我将从课前准备、教学过程和课后反思三个维度进行全程说课。

课前我是从阅读、思考、导学案的编订及修改等方面来进行备课的。第一,看课本看课标

我先翻看了课本,清楚的了解到这是一篇阅读课,随后就阅读了小学中年级段新课标关于阅读的要求,课标要求: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二,看教参

了解到新课标要求后,我又翻看了教参,《翠鸟》是第六单元的精选课文,第六单元是以“鸟儿”为主题,学生通过学习本单元,可激发爱鸟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并热爱鸟类。

单元目标明确提出:

(1)要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2)学习抓住特点观察,懂得如何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判断。并且背诵《翠鸟》一课描写翠鸟外形的段落。

(3)学句子,读句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并以鸟作题材习作,学习用学过的词语描写记叙的故事,并用学过的方法把事物描绘的更生动。

本课教学目标也提出:

(1)要了解翠鸟美丽的外形和行动十分敏捷的特点,培养喜爱鸟类、喜爱大自然的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描写翠鸟外形的段落。第三,看本单元知识结构的编排体系

《翠鸟》是本单元的精选课文,除要求认字识字,完成课后练习题外,还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为自学选读课文做准备。

第四,看学情

我们班的孩子纯真而富有爱心、求知欲强且喜欢读书,热爱生活,并多居住在农村,对于小动物他们并不陌生,特别是鸟。在平时中,孩子们时常会看到麻雀及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小鸟,偶尔也会学几声鸟叫,但对于翠鸟却很少见,或者说从未见过。但我相信,通过本课的学习,孩子们一定会喜欢上漂亮的翠鸟。

综合以上四点,并在第一课时进行整体感知课文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我定的原学习目标一是:我能联系上下文体会翠鸟的外形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并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后来集体教研时,介于本课文字优美,写法特点鲜明,是指导学生写作文的好范文,于是大家商议,将本课的侧重点放在课文是怎样写的。再者翠鸟的外形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不是本节课的重点,它倾向于生物课所教内容,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只要了解一下就行了,于是根据本课重点段落,我又将学习目标改为我能从多个方面来理解翠鸟捕鱼时动作很敏捷。这一改变实现了语文从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到这篇文章是怎样写的转变,并且符合目标制定的四要素。第二个学习目标不变,还是我能用我的话把翠鸟捕鱼的过程完整的说出来。这样学习目标就做到了恰当、具体、分层、可测。

由于本课教学用两课时,第一课时学生让学习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第二课时深入探究,体会翠鸟的外形美丽和动作敏捷。下面我着重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原来准备用复习词语导入,让学生读词语,用重点词语造句,为的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此外,这些词语都是按一定的顺序归类的,或表示颜色,或表示动作,为以后学习归纳做铺垫。但是后来议课后发现,这与我制定的第一个目标不符合,本着导入与学习目标相照应的原则,将原导入调整为配乐让学生集体背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孩子们开始讨价还价,为了提升孩子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敢于挑战自我,勇于超越自我,于是,我就和孩子们约定,下一节课如果会背的站起来背诵,老师将授予这些孩子“记忆小博士”的称号,并加两分,那些努力背诵但还没有背熟练的孩子只要打开书能认真读,就为他们认真的学习态度,老师也给个鼓励给他们加一分,最后本着我校“三三一”高效课堂模式展示三层次的要求,(一是让学生照着书读;二是让学生不看书背读;三是不看书但根据所学内容用自己的话较完整的表达出来。)找学生按照电子白板的提示按照一定顺序用自己的话完整的来复述翠鸟的外形,对于这些孩子,老师将授予他们“记忆小天才”的称号,并奖给他们三分!以此来激励孩子学习。

二、自学环节

导入后紧接着就是齐读本课的学习目标,然后进入自学环节:首先让学生按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小声读,站着读,坐着读,也可以同桌互读,遇到不会的或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这样设计是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快乐的读书。

其次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从文中哪些词语和句子可以看出翠鸟很机灵,动作很敏捷?通过在其他班试课,我发现学生不能完整的把这些词语都找出来,要么是多找,要么是少找或找错,后来在议课时,我们发现不是我们的孩子不聪明,而是老师没有说清要求,随后我就又把问题修改了一下,变为默读课文的第

二、三自然段,在默读的过程中,从文中哪些动词可以直接看出翠鸟捕鱼时的动作很敏捷?变自由朗读为默读,将问题具体化,在上课就好多了。

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只有在教学中生成的精彩,才是真正的精彩,在这个环节中,“只有苇秆还能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这句话是从侧面描写翠鸟捕鱼的动作很敏捷,这本来是作为教师点拨的,没想到一个聪明的孩子脱口而出,这时,我就表扬她说,咱们班珊珊,真聪明,老师还没讲,她就明白了,接着我就追问她并鼓励她说说自己的思路,并邀请她来为大家讲解一下,我想如果孩子说不到的,我在点拨,但事实证明,我的孩子要比我讲的精彩!

美国教育家曾说过:光是听,我会忘记;光是听和看,我会记得一点点;我听看并用、提问或与别人讨论,我开始理解;通过听、看、讨论、实践,我可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只有亲自教别人的时候,自己才真正用有学问。

爱德加戴尔也说,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这种教学模式,多给孩子提供这样的平台。

三、合作环节

初稿中的合作环节是翠鸟的外形和它的.捕鱼本领有什么关系?针对这个问题我设计了一个表格,让学生去对比感受,但学生做起来有一定难度,且占时较多,后来经过议课,我明白自己没有抓住重点,翠鸟的外形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了解一下就行了,没有必要花费过多时间让学生去深究生物学知识,于是我就降低了难度,把翠鸟的外形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列出来,改成了选择题,但问题又出现了,这毕竟是合作环节,连线又显得过于简单,本着合作六要素中合作内容要有讨论的必要性,于是最终决定将原来点拨部分(学习了翠鸟这篇文章,你认为该怎样写好小动物的文章呢?)放入合作中来,学生合作,教师点拨,在合作中点拨。

在进行这个环节时,教师提问要是描写动物时,你会描写什么,学生回答的什么都有,这是老师就很好的引导:孩子说写小兔时他写了小兔长着长长的耳朵,我就说这你在描写它的外貌,学生说在写小鱼时,写了小鱼睡觉时眼睛是睁着的,因为它没有眼皮,于是我就赶快引导你描写小鱼睡觉的姿势其实就是在写它的生活习性,从而再次引导到本课的主题上。

四、反馈检测

这个环节是出示本节课的必做题和选做题,原来设计的选做题是仿写句子,实际考察的是修辞中比喻句的用法,没有对应第一个学习目标,后来改为了填翠鸟捕鱼的动词,与第一个学习目标相对照;而选做题设计的是一组连续的动作图片,只是初稿设计的是关于人的动作图片,经过同行点拨觉得既然本课教学与动物相关,因此我把选做题题换成了关于动物类的捕食图片,这样就更贴切学习目标,符合了检测与学习目标相对应的原则。

一节课下来,教给学生很多的知识,课后通过学生做练习我发现,本课内的阅读题做的很好,基本无失分,但是关于一些近义词处理不到位,个别孩子总是出错,那么在上学科记忆操时,我找了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做近反义词训练,让学生先读,并换种说法使句意不变或相反。

教学反思: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正是由于反复研读我校“三三二一”高效课堂模式,在熟练掌握理论的基础上,以理论为支撑,才能成功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本节课最大的贡献是把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等新理念变成了具体可操作的实践模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呈现出了和谐、民主的气氛;学生敢问,敢说,敢讨论,形成了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的气氛;读、说、议、评、写有效学习手段贯穿始终;拓展、挖掘、提高,重视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活动人次多,密度大,人人参与;既有知识的交流,也有情感的碰撞。

导学案在制作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导学功能,体现了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和学习探究话的三个层次,学习目标做到了恰当、合理、清晰、可测并体现了“三对照”。此外,本节课打破常规教学模式,以读写结合的形式,教授新课,根据第二课时教学反馈情况,及单元习作要求,在下节课我设计了一节修改描写小动物习作的作文讲评课,作为本节课的延伸。

本节课不足之处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小组点评没有做到位,学生在点评中,外在形式及内容点评的较好,但第三层次的点评——质疑和反问,几乎没有学生能达到,可见学生还没有养成质疑的好习惯,这是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一点。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此次我要感谢我们教研组给我的帮助,感谢学校及领导给我们展示的机会,在此衷心的道一声:谢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