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以母亲为题材的范文初中 以母亲为题材的范文初中语文(八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5 01:48:54 页码:10
以母亲为题材的范文初中 以母亲为题材的范文初中语文(八篇)
2023-01-15 01:48:54    小编:ZT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写以母亲为题材的范文初中(精)一

让我们一起来回忆几个有关母亲的故事。

在拉丁美洲一次地震后,人们救出了一个孩子,但孩子不走,对着废墟大哭不止。人们继续挖掘,发现了惊人的一幕:母亲踩在父亲的肩膀上支撑起孩子的生命空间!

在庞贝古城的挖掘中,人们发现了一个坑,是母亲躬着腰保护孩子的形状。原来曾经有一次火山爆发,岩浆汹涌而至,母亲最后还要用柔弱的身躯保护孩子!

无独有偶,中国唐山大地震时,一对父母双手托起水泥横梁,孩子得救。当救助人员把孩子抱走后,那水泥横梁才轰然落下,父母双双而去。那横梁,在正常情况下,两个大力士也举不起来!

有一个孩子,在五楼玩耍,当他看到妈妈买菜回来经过楼下,伸手要妈妈抱,从楼上摔了下来!妈妈惊叫一声,扔下篮子,飞快跑去,接住了孩子!事后,电视台的记者要拍下这一过程,可母亲怎么也跑不了那么快,只有在危急时刻才使母亲迸发出超人的能量!

有一个年轻人交了女朋友。为考验他的忠诚,女孩要他把妈妈的心给她。母亲听儿子的要求,一句话没说,把心掏了出来。路上,儿子摔倒了,听见妈妈的心在问:“孩子,你摔疼了吗?”这就是无私的母爱!母亲把一切都给了孩子!

给我生命,养我长大,不断的爱护我,她是我的避风港,在那里我完全的释放自己,尽情的享受我在外面享受不到的温暖和情爱。她就是我的永恒的母亲。

母亲对我来说是一本永远也看不完的书,即使她没有交给我知识,但她的善良、朴实、无私是我一生也讲不完的故事。

我的母亲,7岁读书,可是只读了一年就永远的离开了课本。听她自己的解释是:那年她生病了,总是耽误课,老师又非常的凶,所以她就自愿放弃了读书。可是因为对母亲的了解,就算她不给我们讲真话,我也知道她选择不读书实际是做出了多大的牺牲。

母亲生活在农村,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还没有进行计划生育。所以母亲一共有六个兄弟姐妹,在当时的经济情况下连吃饭都成了问题,更不用说让全家子女都去上学。不读书大概也不是她自己的本意。母亲说是她自己的原因才没有读书,我知道她只是不想让外公外婆听到,而为没有送她读书而内疚吧。其实当时外公是他们村的大队长,母亲又是全家的老大,要是母亲坚持读书的话,也不是没有可能。可是母亲没有,当时8岁的母亲虽然可能还想不到为了家里的情况而不读书,但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年幼的母亲似乎明白了家里的窘迫,没有任何怨言的放弃了书本。

听外婆讲,母亲10岁就开始做大人门做的事了,洗衣,做饭,上山砍柴,下地种庄稼,甚至到集体公社去帮家里做工分,只到母亲嫁给父亲。讲到母亲和父亲的婚姻,那时我从母亲那百听不厌的话题。那时侯封建社会的家长包办婚姻没有在农村根除,因此母亲的婚事从5岁(父亲7岁)就被我外婆给定了。小时候,父亲和母亲见面还不知道什么叫定亲,两人玩的非常开心,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都变得腼腆了。父亲到母亲家干活的时候总是红着脸埋着头苦干。而母亲呢也几乎不言语。

我母亲20岁的时候家给我了我父亲,他们还是很少言语。父亲和母亲从来都没有对彼此说过一句甜言蜜语的话(至少我没有听见过),他们的结合可以说连一点爱情基础都没有。但是,我知道他们一定早在小时候一起玩的时候就把自己的心交给了对方。后来结婚以后,又都把整个心甚至生命都交给了一个共同的家。他们把那份对彼此的信任化作了浓浓的亲情。

母亲嫁给父亲以后,生活没有得到更好的改观,甚至可以说是比以前更加艰苦了。父亲的家也是一个典型的大家庭。父亲一共有8个兄弟姐妹。父亲的爸爸也就是我的爷爷在我父亲12岁的时候,丢下奶奶和一群没有长大的儿女们永远的去了。父亲是家里的老二,理所当然的挑起了帮助奶奶抚养孩子的重任。母亲来了以后毫无怨言、义不容辞的和父亲同甘共苦。一年以后,姐姐诞生了,本来就拮据的家因为有了姐姐就更加捉襟见肘了。3年以后,我又来到了这个世界,为了让我和姐姐能够不挨肚子饿,能够健康的成长。母亲更加省吃简用了。她把当时最好的粮食--小麦磨的面给我和姐姐吃,自己和父亲却吃磨面剩的皮,而且是饱一顿饿一顿的。

小时候的我是带给母亲最大灾难的人,不仅不听话,而且老生病,经常吵的她半夜都不得安宁。而在生下我以后母亲还经常受我奶奶的气,因为奶奶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因为我不是奶奶期待中的男孩,奶奶把一切的气都撒到母亲身上去了。母亲却非常的孝顺从来都没有顶撞或计较过奶奶,她只是把她所有的爱给了我们姐妹俩,可是我知道她的心理一定承受了很多苦,我想母亲心理上最大的支柱就是父亲给的吧,父亲从来都没有对我和姐姐有过任何偏见。后来奶奶老了,病了,母亲是几个儿媳中最孝顺的,我和姐姐在母亲的教导下也非常孝顺老人家,所以奶奶在病重弥留之际总是念叨她对不起母亲。童年的时光在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很快的流逝。转眼间,我和姐姐上学的时间到了。母亲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她的眼光非常的长远,她说她不能让我们姐妹俩像她一样永远和锄头打交道,所以她千方百计的让我们读书。

为了给我们筹学费,母亲对家里的开支更是小心翼翼了。记得我们家还没有通电的时候(我们在山区,通电的晚),母亲为了省钱,连蜡烛都舍不得点。后来类似的小事总发生,当时不明白母亲的用心良苦,总是因为她的斤斤计较而和她平嘴。现在明白了母亲那样的节省完全是为了我们,如果没有她的努力,今天的我是绝对不可能来到东北大学,更不可能站在这个讲台上给大家讲这些,我会和所有的老农家孩子一样仍然还在家拿着锄头,过永远麻木的生活。想想曾经是那么的不理解母亲,心理就有一种强烈的罪恶感。我现在都不明白当时在物质情况那样艰难的情况下,母亲是怎样用那仅有的一点东西养活我们全家四口人的!

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至少不会因为吃饭的问题而烦劳了。母亲头上已经出现了根根白发,身体状况也因为年轻时的劳累而不太好。她的两个女儿都

长大了,为了她们的学业和事业都没有陪伴在她的身边。虽然这样,我们姐妹俩在她的眼中永远都是小孩,每次打电话她都会千叮万嘱,一定要小心,一定要注意身体,我和姐姐永远都是她的牵挂。母亲对我们的爱,是我们几辈子也还不清的债。

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是用三毛对她母亲的一句话说"真正活过的人是她,真正走过那么多路,经历过那么多沧桑的,品尝过万般滋味,也全然用爱的行为来诠释了爱的人,也是她"。母亲,我亲爱的妈妈,您也许不明白自己的伟大,但是您在您的女而心中,你是源,你是爱,你是永恒!

母亲节又到了,我从来都没有对母亲说过一句"母亲节快乐",就算我讲了,她也不能明白"什么是母亲节",因为母亲到现在都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节日叫做"母亲节"。

但是即使这样在这遥远的异乡我仍然要带给母亲最最真诚的祝福"妈妈,节日快乐"。虽然你没有亲耳听见,但我知道你一定感受到了。我也用我最虔诚的心向上帝祈祷"一定要保佑妈妈身体健康"。现在我只求我早日学业有成回到母亲身边,让她享受一个快乐的晚年。

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一座伟大的丰碑,在这里我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

如何写以母亲为题材的范文初中(精)二

1、看着母亲一丝一丝的白发,一条一条逐日渐深的皱纹,多年含辛茹苦哺育我成人的母亲,在这属于您的节日里请接受我对您最深切的祝愿:节日快乐,永远年轻!

2、总希望快乐将你围绕;总盼望幸福把你拥抱;总期望健康与你同在;总奢望能为你做的更多。祝福你我最亲最爱的人——母亲!

3、当代散文家余秋雨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一切远行者的出发点总是与妈妈告别……而他们的终点则是衰老……暮年的老者呼喊妈妈是不能不让人动容的,一声呼喊道尽了回归也道尽了漂泊”。

4、母爱是天涯游子的最终归宿,是润泽儿女心灵的一眼清泉,它伴随儿女的一饮一啜,丝丝缕缕,绵绵不绝,于是,在儿女的笑声泪影中便融入了母爱的缠绵。

5、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6、母爱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母爱就是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母爱就是儿女病榻前的关切焦灼,母爱就是儿女成长的殷殷期盼。

7、想起了母亲,志向消沉就会化为意气风发;想起了母亲,虚度年华就会化为豪情万丈;想起了母亲,羁旅漂泊的游子就会萌发起回家的心愿;想起了母亲,彷徨无依的心灵就找到了栖息的家园。

8、时光如水,年逝,似水流年淡去我们多少回忆,却始终不改我们对母亲的绵绵思念。莺归燕去,春去秋来,容颜渐老,白发似雪。儿女在一天天长大,母亲却在一天天衰老。当儿女望见高堂之上的白发亲娘,他们都会投入母亲怀抱,热泪涟涟!

9、母爱也是文学和音乐的永恒主题。文人以母爱为题,写出的文章便滋润蕴籍;乐师以母爱为题,弹奏的曲调便清柔幽美,余韵绵绵。

10、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历经坎坷,穷困愁苦,而母亲的笑容却时刻令他梦萦魂牵。在他得知母亲将来的时候,掩不住脸上的笑容,按不住心中的喜悦,抖落衣冠上层累的风霜,拂去心头积淀的风尘,携妻将雏,到溧阳城外迎接母亲。芳草萋萋,花香阵阵,白云舒卷,碧野晴川,处处洋溢着儿子不尽的思念。母子相依,热泪盈眶,握着妈妈温暖的双手,望着母亲苍老的容颜,不禁怆然饮泣,感慨万千,提笔赋诗,情思涌动,在孟郊笔下,就熔铸了这首饱含母爱的《游子吟》,诚挚深切,传诵千年。

11、唐代诗人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栖止不定。他在安史之乱后回到家乡时,已田园寥落,物是人非。凄苦忧愁,睹物伤怀,他将忧国忧民之心与思母之情相融合,互相生发,写成感人肺腑的《无家别》。“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言词悲切,凄苦哀绝,足以令人慷慨动容,下千秋之泪。

12、东汉末年,蔡文姬被乱兵掳至匈奴,作别家国,万里投荒。在被汉使赎回时,母子诀别,含悲引泪,亲朋相送,凄凉感伤。她在所作《悲愤诗》中写道:“已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凄怨哀伤,声节悲凉,读之使人落泪。唐人曾以此为题,作胡笳之曲,如泣如诉,欲歌欲哭,一种醇烈的母子之情充溢于曲调之间。

13、母爱是伟大的,也是无私的,它沉浸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

14、有了母爱,人类才从洪荒苍凉走向文明繁盛;有了母爱,社会才从冷漠严峻走向祥和安康;有了母爱,我们才从愁绪走向高歌,从顽愚走向睿智;有了母爱,也才有了生命的肇始,历史的延续,理性的萌动,人性的回归。

15、我好比一只小鸟,每根羽毛上有着您的深情抚爱和谆谆教导,让我在外面的天地间自由的飞翔,您的臂膀好比大树,永远是我温暖的家。

16、善良如茶,香浓甘冽;宽容如海,辽阔博大;坚强如山,厚重稳健;柔情如玉,温润优雅。你如此的完美,因为你是我的母亲!

17、含辛茹苦的母亲:看着母亲一丝一丝的白发,一条一条逐日渐深的皱纹,多年含辛茹苦哺育我成人的母亲,在这属于您的节日里请接受我对您最深切的祝愿:节日快乐,永远年轻!

18、母亲骂我要还口:打我、骂我、指使我,这天都由你了。我保证打不还手,骂仅还一口——亲你一口,老妈,您辛苦了。

19、母亲太美丽:如果美丽是种罪,你已罪恶滔天;如果性感是种错,你已经一错再错;如果聪明是受惩罚,你岂不是要千刀万刮!祝天下第一美女——妈妈节日快乐!

20、母亲是老大:今天是你的节日,在你我的世界里你一直是老大,抓革命,搞生产,咱们的事情你说了算!亲爱的,母亲节快乐!

如何写以母亲为题材的范文初中(精)三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一个纪念伟大母爱的特殊的日子。

xx月xx日,xx学院团总支精心组织了“浓情五月天感恩母亲节”的电影展播活动,号召同学们向母亲表达感谢及祝福。

展播的两部影片是《漂亮妈妈》、《母亲快乐》,这两部影片以母爱的广博坚韧,母子间的浓浓情谊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同学。播放过程中,同学们都被片中的爱子深情所感动,忍不住落泪。

此次活动最大的亮点是:在两部电影播放的间隙,会计学院团总支还有一场别出心裁的互动环节:通过抽签的方式,选出幸运观众,与他的母亲进行现场免费通话,向母亲表示感激之情和祝福。远在他乡的我们,不能在母亲节当天回家,陪伴母亲度过这个特别的节日,希望借此机会用最真挚的祝福来表达对母亲敬爱和思念,说出隐藏于内心深处最想向母亲倾诉的话语,用笔记下这份祝福,编成五彩缤纷的信笺和贺卡,传递给故乡母亲作最真的礼物。

部分同学表示,从未给母亲过过母亲节,通过这次活动,懂得了用自己的方式去爱护母亲关心母亲。活动现场有不少的幸运观众为母亲赢得了表达祝福的贺卡和母亲之花——康乃馨,为她们带去了会计学院团总支对所有母亲节日里特别的祝福。

为了表达身为学子的感激,x学院团总支也为部分当了妈妈的老师送去了母亲节温馨的祝福。

如何写以母亲为题材的范文初中(精)四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在"游子吟"中作著将母爱的感觉发挥的淋漓尽致,每当看到这首诗时,总不免想到我那伟大的妈妈。

我的母亲她虽没有诱人的外貌,过人的智慧,但她却有颗善良,愿意为我们付出的心。自怀胎十月到如今,她对我的爱从未少过一丝一毫,不管是吃的,穿的,用的,她都会尽力让我们得到不比别人少。

别人都说妈妈是个节俭,朴素的人,她是可以每天穿的花枝招展,穿金带银,但她却选择省下这些钱当作我们教育津贴,想到这儿,心中不禁一振,母亲这般省吃俭用,都是为了我们,我却成天计较到底跟弟弟谁获得的较多,不知足…真是惭愧啊!

虽说母亲节时,总会送上一张贴心的小卡,一个温暖的拥抱,但这都只是一时的,妈妈为我们辛苦十几年,我们却只在一年一度的母亲节让她休息仅仅一天…现在的小孩啊~都被宠怀了!以前的农业社会由於赚钱辛苦,谋生不易,小孩总会很识相的帮爸妈赚钱养家,而不会像现在,为了赶流行,不惜花费大量资本追求理想的外貌,身材,好跟同侪比较。就如赖东进先生的"乞食因仔",因为过於贫穷,生为家中年长者,必须靠自己的力量来养家活口,他们总不埋怨,不会因自己的需求而浪费家中任何一毛钱,只是尽力为家而奋斗。

论到母爱,我觉得洪醒夫先生的"纸船印象"描写的十分深入,他以母亲摺纸船为出发点,进而谈到母爱的伟大。下雨天,他的母亲心中虽仍惦记著田里的农物,但却仍心平气和的为他摺纸船,好让孩子们在雨天里也有欢笑。表面上像是在回忆童年玩纸船的种.种,但细细咀嚼文章的字义后,将会有很大的收获。

近年来,新闻上总一次又一次的报导孩子对生他的母亲忘恩负义,与母亲大打出手,只因妈妈太唠叨!这样卑鄙无耻的事竟然也做的出来!!!他们难道没想到自己能站在这世界上,都是母亲一手栽培的麼!这些人真该将他们千刀万剐!

母爱真的好伟大,我不明白,为什麼世上母亲能为孩子牺牲这麼多!换做是我,我大概会因为太辛苦,太累而偷懒,不愿付出…

决定了!从今天起我要先从小地方做起,先以童子军日行一善的精神,妈妈一回来,给她一个大拥抱加一个香吻,帮他捶背,让他每天都像在过母亲节,等我长大,第一次赚的薪水就要用来请他吃一顿大餐~现在,母亲的快乐就是我的幸福,动力!

如何写以母亲为题材的范文初中(精)五

母亲是我最熟悉的形象,是我最亲近也最崇敬的人,可是真的要形容于笔端,就不是那么容易,生怕用我这支拙笔写不好,反而失了其真性、散了其芬芳。

常听得很多人写自己母亲的时候,都愿意说“我的母亲是世界上最好的母亲”,听着这话,不羡慕也不妒嫉,因为我也可以这样说。

母亲对我们的爱,随处可见,因而在孩子心中也就习以为常。我很小的时候,觉得母亲总是批评我们,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总是唠唠叨叨,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从没有感觉到母亲也爱自己。我知道,我不是那种从小就懂事的孩子。

记得在我稍长大了以后,有一次看过一篇关于教育子女的文章,大概是在《父母必读》里面,讲到了家长不要总是批评孩子,要注意提高孩子的自信心等等。那时,我就很是生母亲的气,并且暗暗发誓,我将来对小孩子可不像你这样。可是,到自己有了女儿,并且自觉不自觉地对女儿千叮咛、万嘱咐,其唠叨程度并不下于母亲,甚至有时还大动肝火的时候,才真正开始理解和体味母亲的艰辛。

我的母亲出生在一个在当时算作比较富裕的家庭里,他的父亲又很开明,所以我母亲从小读过私塾,上过学堂。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读书人,所以我母亲读过很多的一些书。可是在那个年代“女子无才便是德”,而她的父亲又英年早逝,家里再没有人支持一个女孩子继续读书,十几岁就退学回家学做家务了。

读书——是我母亲一生的向往。所以母亲很重视我们的学习。也常用一些古语,“头悬梁,锥刺股”之类,对我们进行重火力地强聒。可是那时的我们,哪里能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把这些都当耳旁风了。记得我们小时候,母亲明明要分派我们去挑水,看到我们在读书,就宁肯自己去挑,也不打扰我们。母亲说“看书看一半的时候,是不可以打扰的”。母亲不会挑水,所以母亲挑水的姿势很特别,总是把握不好两边水桶的平衡,就用两只手擎着前面的扁担,弓着腰,很吃力的样子。小时候,我们不会体谅和爱戴母亲,反而觉得很好笑。有时候还恶作剧,看到母亲要叫我们,就马上拿起书装样子。

我的母亲十分勤劳和乐观,无论生活怎么艰辛,母亲总能以十分的热情忍耐着,从不抱怨。那是我们小的时候,家里人多吃不饱,母亲就到处开地,种瓜、种菜,干得义不容辞。那个时候,大家都没有粮食吃,土地很宝贵,哪里有空地呢。母亲种瓜的地,多是脸盆大小的。而这也都是母亲一点儿一点儿造出来的。母亲常常是在石头空儿里造地。有时无法用镢头刨,只能用镢头掏两下,把泥掏松了,然后用手翻捡着里面的小石头,再用手捡掉里面的草根,而里面的大一点的石头,母亲就把它捡到外面放着,然后坐下来,耐心细致地垒地边儿。有时候,看到这块地的土薄了点儿,母亲就用手一抔一抔地从别处抔一些来补充。母亲的脸上身上全是泥土,全然不觉得泥土是脏东西,还不时地用满是泥土的手弄头发。我的母亲竟能和泥土这样的亲和。

母亲造的地,时常是一块地只能种一颗瓜苗,母亲也很满足。母亲在造地的时候,还喜欢给我们背儿歌:“小蚂蚁爱劳动,一天到晚苦做工,找粮食搬进洞,舒舒服服过一冬”。

其实母亲也是在激励自己,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做着这些事情。母亲总是任劳任怨,从没有烦躁的脸色。有时割草把手割破了,鲜血直流,回家找块破布一缠,再继续割。这些情景我记忆犹新,可作为小孩子,我们从来没有体贴过母亲,也没有多想什么,一切的一切都觉得是那么的天经地义。只是在我长大了以后,时常想:母亲也是女人,母亲也年轻过,在母亲那么年轻的时候,竟有如此强烈的家庭责任感和坚韧精神。母亲在爆裂的阳光下开地、种瓜,用手抔泥土的时候,显然没有顾及自己的形象,她心中最坚挺的支撑是孩子们的温饱。现在有时候,看着母亲那双粗糙的手,我内心非常的怜惜。

母亲做事情总是很有兴致,很细致,能从艰难中找到乐趣。比如,哪颗瓜苗长出几个瓜,都要挨个儿用称称出来,还不时地夸耀着。家里的母鸡都各有自己的名字,红鸡、白鸡、大眼鸡。哪个母鸡一年下了多少个蛋,有时都记在本子上。母亲的记事本子叫“家庭日用帐”,总是挂在墙上。家里的东西放在那里,总是有条不紊,信手拈来。时常是给邻居们也提供了很多方便。

我的母亲从小在优裕的环境里长大,可是后来那样艰苦的生活,母亲应付自如,从没有畏难发愁的情绪。从学挑水、学推磨、学结网开始,母亲会做所有别人会做的和不会做的家务活。记得我们小时候,母亲为了给我们做制服衣服,就到处去托样子,用纸剪下来。以后就照样子剪裁。每逢过年,母亲总是先做邻居家孩子的衣服,做好了还亲自送去,把剩下的布条儿,都一一包好送去,还要说好多客气话。做得不好啊,凑合着穿啊等等。其实,在母亲心里不是客气话,是真的对自己不满意。因为母亲总觉得自己的剪裁技术没“经师”。这在母亲心里或许也是个遗憾,以至于后来社会上到处都是“剪裁培训班”的时候,母亲还兴致勃勃地要去学习,那时母亲已经55岁之多了。

我母亲总是这样,能为别人行个方便,能为别人做点事情,很快乐。

母亲种瓜种菜,真的是很拿手。当时是生活所迫,而现在倒真成了母亲的癖好了。母亲现在已经77岁高龄,可是院子里种得满满的菜蔬。进了母亲的院落,蔬菜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一方韭菜,一方菠菜,还有芸豆、黄瓜、老白、莴苣、香菜,应有尽有。都按季节更替着。母亲逢人就说“俺的菜可没打农药啊”,我们都取笑母亲,“看啊,妈妈又开始做广告了”。

每逢节假日,我们都回家的时候,母亲就早早的把菜摘好、束好。一方面要给我们,另一方面也借我们的腿为她出去分送。有一次,我们都回家,看到一束一束水灵灵的蔬菜,我妹妹说“妈,这菜给我好吗?母亲马上说“好啊,谢谢”。这一句话把我们笑得前仰后合。一是我们母亲说话总是很正式的,从没有这样风趣过;二是自己辛辛苦苦种的菜,别人拿走了,还要谢谢。事后想起来还觉得好笑。

如何写以母亲为题材的范文初中(精)六

母亲是我最熟悉的形象,是我最亲近也最崇敬的人,可是真的要形容于笔端,就不是那么容易,生怕用我这支拙笔写不好,反而失了其真性、散了其芬芳。

常听得很多人写自己母亲的时候,都愿意说“我的母亲是世界上最好的母亲”,听着这话,不羡慕也不妒嫉,因为我也可以这样说。

母亲对我们的爱,随处可见,因而在孩子心中也就习以为常。我很小的时候,觉得母亲总是批评我们,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总是唠唠叨叨,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从没有感觉到母亲也爱自己。我知道,我不是那种从小就懂事的孩子。

记得在我稍长大了以后,有一次看过一篇关于教育子女的文章,大概是在《父母必读》里面,讲到了家长不要总是批评孩子,要注意提高孩子的自信心等等。那时,我就很是生母亲的气,并且暗暗发誓,我将来对小孩子可不像你这样。可是,到自己有了女儿,并且自觉不自觉地对女儿千叮咛、万嘱咐,其唠叨程度并不下于母亲,甚至有时还大动肝火的时候,才真正开始理解和体味母亲的艰辛。

我的母亲出生在一个在当时算作比较富裕的家庭里,他的父亲又很开明,所以我母亲从小读过私塾,上过学堂。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读书人,所以我母亲读过很多的一些书。可是在那个年代“女子无才便是德”,而她的父亲又英年早逝,家里再没有人支持一个女孩子继续读书,十几岁就退学回家学做家务了。

读书——是我母亲一生的向往。所以母亲很重视我们的学习。也常用一些古语,“头悬梁,锥刺股”之类,对我们进行重火力地强聒。可是那时的我们,哪里能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把这些都当耳旁风了。记得我们小时候,母亲明明要分派我们去挑水,看到我们在读书,就宁肯自己去挑,也不打扰我们。母亲说“看书看一半的时候,是不可以打扰的”。母亲不会挑水,所以母亲挑水的姿势很特别,总是把握不好两边水桶的平衡,就用两只手擎着前面的扁担,弓着腰,很吃力的样子。小时候,我们不会体谅和爱戴母亲,反而觉得很好笑。有时候还恶作剧,看到母亲要叫我们,就马上拿起书装样子。

我的母亲十分勤劳和乐观,无论生活怎么艰辛,母亲总能以十分的热情忍耐着,从不抱怨。那是我们小的时候,家里人多吃不饱,母亲就到处开地,种瓜、种菜,干得义不容辞。那个时候,大家都没有粮食吃,土地很宝贵,哪里有空地呢。母亲种瓜的地,多是脸盆大小的。而这也都是母亲一点儿一点儿造出来的。母亲常常是在石头空儿里造地。有时无法用镢头刨,只能用镢头掏两下,把泥掏松了,然后用手翻捡着里面的小石头,再用手捡掉里面的草根,而里面的大一点的石头,母亲就把它捡到外面放着,然后坐下来,耐心细致地垒地边儿。有时候,看到这块地的土薄了点儿,母亲就用手一抔一抔地从别处抔一些来补充。母亲的脸上身上全是泥土,全然不觉得泥土是脏东西,还不时地用满是泥土的手弄头发。我的母亲竟能和泥土这样的亲和。

母亲造的地,时常是一块地只能种一颗瓜苗,母亲也很满足。母亲在造地的时候,还喜欢给我们背儿歌:“小蚂蚁爱劳动,一天到晚苦做工,找粮食搬进洞,舒舒服服过一冬”。

其实母亲也是在激励自己,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做着这些事情。母亲总是任劳任怨,从没有烦躁的脸色。有时割草把手割破了,鲜血直流,回家找块破布一缠,再继续割。这些情景我记忆犹新,可作为小孩子,我们从来没有体贴过母亲,也没有多想什么,一切的一切都觉得是那么的天经地义。只是在我长大了以后,时常想:母亲也是女人,母亲也年轻过,在母亲那么年轻的时候,竟有如此强烈的家庭责任感和坚韧精神。母亲在爆裂的阳光下开地、种瓜,用手抔泥土的时候,显然没有顾及自己的形象,她心中最坚挺的支撑是孩子们的温饱。现在有时候,看着母亲那双粗糙的手,我内心非常的怜惜。

母亲做事情总是很有兴致,很细致,能从艰难中找到乐趣。比如,哪颗瓜苗长出几个瓜,都要挨个儿用称称出来,还不时地夸耀着。家里的母鸡都各有自己的名字,红鸡、白鸡、大眼鸡。哪个母鸡一年下了多少个蛋,有时都记在本子上。母亲的记事本子叫“家庭日用帐”,总是挂在墙上。家里的东西放在那里,总是有条不紊,信手拈来。时常是给邻居们也提供了很多方便。

我的母亲从小在优裕的环境里长大,可是后来那样艰苦的生活,母亲应付自如,从没有畏难发愁的情绪。从学挑水、学推磨、学结网开始,母亲会做所有别人会做的和不会做的家务活。记得我们小时候,母亲为了给我们做制服衣服,就到处去托样子,用纸剪下来。以后就照样子剪裁。每逢过年,母亲总是先做邻居家孩子的衣服,做好了还亲自送去,把剩下的布条儿,都一一包好送去,还要说好多客气话。做得不好啊,凑合着穿啊等等。其实,在母亲心里不是客气话,是真的对自己不满意。因为母亲总觉得自己的剪裁技术没“经师”。这在母亲心里或许也是个遗憾,以至于后来社会上到处都是“剪裁培训班”的时候,母亲还兴致勃勃地要去学习,那时母亲已经55岁之多了。

我母亲总是这样,能为别人行个方便,能为别人做点事情,很快乐。

母亲种瓜种菜,真的是很拿手。当时是生活所迫,而现在倒真成了母亲的癖好了。母亲现在已经77岁高龄,可是院子里种得满满的菜蔬。进了母亲的院落,蔬菜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一方韭菜,一方菠菜,还有芸豆、黄瓜、老白、莴苣、香菜,应有尽有。都按季节更替着。母亲逢人就说“俺的菜可没打农药啊”,我们都取笑母亲,“看啊,妈妈又开始做广告了”。

每逢节假日,我们都回家的时候,母亲就早早的把菜摘好、束好。一方面要给我们,另一方面也借我们的腿为她出去分送。有一次,我们都回家,看到一束一束水灵灵的蔬菜,我妹妹说“妈,这菜给我好吗?母亲马上说“好啊,谢谢”。这一句话把我们笑得前仰后合。一是我们母亲说话总是很正式的,从没有这样风趣过;二是自己辛辛苦苦种的菜,别人拿走了,还要谢谢。事后想起来还觉得好笑。

如何写以母亲为题材的范文初中(精)七

1、看着母亲一丝一丝的白发,一条一条逐日渐深的皱纹,多年含辛茹苦哺育我成人的母亲,在这属于您的节日里请接受我对您最深切的祝愿:节日快乐,永远年轻!

2、总希望快乐将你围绕;总盼望幸福把你拥抱;总期望健康与你同在;总奢望能为你做的更多。祝福你我最亲最爱的人——母亲!

3、当代散文家余秋雨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一切远行者的出发点总是与妈妈告别……而他们的终点则是衰老……暮年的老者呼喊妈妈是不能不让人动容的,一声呼喊道尽了回归也道尽了漂泊”。

4、母爱是天涯游子的最终归宿,是润泽儿女心灵的一眼清泉,它伴随儿女的一饮一啜,丝丝缕缕,绵绵不绝,于是,在儿女的笑声泪影中便融入了母爱的缠绵。

5、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6、母爱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母爱就是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母爱就是儿女病榻前的关切焦灼,母爱就是儿女成长的殷殷期盼。

7、想起了母亲,志向消沉就会化为意气风发;想起了母亲,虚度年华就会化为豪情万丈;想起了母亲,羁旅漂泊的游子就会萌发起回家的心愿;想起了母亲,彷徨无依的心灵就找到了栖息的家园。

8、时光如水,年逝,似水流年淡去我们多少回忆,却始终不改我们对母亲的绵绵思念。莺归燕去,春去秋来,容颜渐老,白发似雪。儿女在一天天长大,母亲却在一天天衰老。当儿女望见高堂之上的白发亲娘,他们都会投入母亲怀抱,热泪涟涟!

9、母爱也是文学和音乐的永恒主题。文人以母爱为题,写出的文章便滋润蕴籍;乐师以母爱为题,弹奏的曲调便清柔幽美,余韵绵绵。

10、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历经坎坷,穷困愁苦,而母亲的笑容却时刻令他梦萦魂牵。在他得知母亲将来的时候,掩不住脸上的笑容,按不住心中的喜悦,抖落衣冠上层累的风霜,拂去心头积淀的风尘,携妻将雏,到溧阳城外迎接母亲。芳草萋萋,花香阵阵,白云舒卷,碧野晴川,处处洋溢着儿子不尽的思念。母子相依,热泪盈眶,握着妈妈温暖的双手,望着母亲苍老的容颜,不禁怆然饮泣,感慨万千,提笔赋诗,情思涌动,在孟郊笔下,就熔铸了这首饱含母爱的《游子吟》,诚挚深切,传诵千年。

11、唐代诗人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栖止不定。他在安史之乱后回到家乡时,已田园寥落,物是人非。凄苦忧愁,睹物伤怀,他将忧国忧民之心与思母之情相融合,互相生发,写成感人肺腑的《无家别》。“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言词悲切,凄苦哀绝,足以令人慷慨动容,下千秋之泪。

12、东汉末年,蔡文姬被乱兵掳至匈奴,作别家国,万里投荒。在被汉使赎回时,母子诀别,含悲引泪,亲朋相送,凄凉感伤。她在所作《悲愤诗》中写道:“已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凄怨哀伤,声节悲凉,读之使人落泪。唐人曾以此为题,作胡笳之曲,如泣如诉,欲歌欲哭,一种醇烈的母子之情充溢于曲调之间。

13、母爱是伟大的,也是无私的,它沉浸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

14、有了母爱,人类才从洪荒苍凉走向文明繁盛;有了母爱,社会才从冷漠严峻走向祥和安康;有了母爱,我们才从愁绪走向高歌,从顽愚走向睿智;有了母爱,也才有了生命的肇始,历史的延续,理性的萌动,人性的回归。

15、我好比一只小鸟,每根羽毛上有着您的深情抚爱和谆谆教导,让我在外面的天地间自由的飞翔,您的臂膀好比大树,永远是我温暖的家。

16、善良如茶,香浓甘冽;宽容如海,辽阔博大;坚强如山,厚重稳健;柔情如玉,温润优雅。你如此的完美,因为你是我的母亲!

17、含辛茹苦的母亲:看着母亲一丝一丝的白发,一条一条逐日渐深的皱纹,多年含辛茹苦哺育我成人的母亲,在这属于您的节日里请接受我对您最深切的祝愿:节日快乐,永远年轻!

18、母亲骂我要还口:打我、骂我、指使我,这天都由你了。我保证打不还手,骂仅还一口——亲你一口,老妈,您辛苦了。

19、母亲太美丽:如果美丽是种罪,你已罪恶滔天;如果性感是种错,你已经一错再错;如果聪明是受惩罚,你岂不是要千刀万刮!祝天下第一美女——妈妈节日快乐!

20、母亲是老大:今天是你的节日,在你我的世界里你一直是老大,抓革命,搞生产,咱们的事情你说了算!亲爱的,母亲节快乐!

如何写以母亲为题材的范文初中(精)八

母亲是我最熟悉的形象,是我最亲近也最崇敬的人,可是真的要形容于笔端,就不是那么容易,生怕用我这支拙笔写不好,反而失了其真性、散了其芬芳。

常听得很多人写自己母亲的时候,都愿意说“我的母亲是世界上最好的母亲”,听着这话,不羡慕也不妒嫉,因为我也可以这样说。

母亲对我们的爱,随处可见,因而在孩子心中也就习以为常。我很小的时候,觉得母亲总是批评我们,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总是唠唠叨叨,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从没有感觉到母亲也爱自己。我知道,我不是那种从小就懂事的孩子。

记得在我稍长大了以后,有一次看过一篇关于教育子女的文章,大概是在《父母必读》里面,讲到了家长不要总是批评孩子,要注意提高孩子的自信心等等。那时,我就很是生母亲的气,并且暗暗发誓,我将来对小孩子可不像你这样。可是,到自己有了女儿,并且自觉不自觉地对女儿千叮咛、万嘱咐,其唠叨程度并不下于母亲,甚至有时还大动肝火的时候,才真正开始理解和体味母亲的艰辛。

我的母亲出生在一个在当时算作比较富裕的家庭里,他的父亲又很开明,所以我母亲从小读过私塾,上过学堂。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读书人,所以我母亲读过很多的一些书。可是在那个年代“女子无才便是德”,而她的父亲又英年早逝,家里再没有人支持一个女孩子继续读书,十几岁就退学回家学做家务了。

读书——是我母亲一生的向往。所以母亲很重视我们的学习。也常用一些古语,“头悬梁,锥刺股”之类,对我们进行重火力地强聒。可是那时的我们,哪里能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把这些都当耳旁风了。记得我们小时候,母亲明明要分派我们去挑水,看到我们在读书,就宁肯自己去挑,也不打扰我们。母亲说“看书看一半的时候,是不可以打扰的”。母亲不会挑水,所以母亲挑水的姿势很特别,总是把握不好两边水桶的平衡,就用两只手擎着前面的扁担,弓着腰,很吃力的样子。小时候,我们不会体谅和爱戴母亲,反而觉得很好笑。有时候还恶作剧,看到母亲要叫我们,就马上拿起书装样子。

我的母亲十分勤劳和乐观,无论生活怎么艰辛,母亲总能以十分的热情忍耐着,从不抱怨。那是我们小的时候,家里人多吃不饱,母亲就到处开地,种瓜、种菜,干得义不容辞。那个时候,大家都没有粮食吃,土地很宝贵,哪里有空地呢。母亲种瓜的地,多是脸盆大小的。而这也都是母亲一点儿一点儿造出来的。母亲常常是在石头空儿里造地。有时无法用镢头刨,只能用镢头掏两下,把泥掏松了,然后用手翻捡着里面的小石头,再用手捡掉里面的草根,而里面的大一点的石头,母亲就把它捡到外面放着,然后坐下来,耐心细致地垒地边儿。有时候,看到这块地的土薄了点儿,母亲就用手一抔一抔地从别处抔一些来补充。母亲的脸上身上全是泥土,全然不觉得泥土是脏东西,还不时地用满是泥土的手弄头发。我的母亲竟能和泥土这样的亲和。

母亲造的地,时常是一块地只能种一颗瓜苗,母亲也很满足。母亲在造地的时候,还喜欢给我们背儿歌:“小蚂蚁爱劳动,一天到晚苦做工,找粮食搬进洞,舒舒服服过一冬”。

其实母亲也是在激励自己,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做着这些事情。母亲总是任劳任怨,从没有烦躁的脸色。有时割草把手割破了,鲜血直流,回家找块破布一缠,再继续割。这些情景我记忆犹新,可作为小孩子,我们从来没有体贴过母亲,也没有多想什么,一切的一切都觉得是那么的天经地义。只是在我长大了以后,时常想:母亲也是女人,母亲也年轻过,在母亲那么年轻的时候,竟有如此强烈的家庭责任感和坚韧精神。母亲在爆裂的阳光下开地、种瓜,用手抔泥土的时候,显然没有顾及自己的形象,她心中最坚挺的支撑是孩子们的温饱。现在有时候,看着母亲那双粗糙的手,我内心非常的怜惜。

母亲做事情总是很有兴致,很细致,能从艰难中找到乐趣。比如,哪颗瓜苗长出几个瓜,都要挨个儿用称称出来,还不时地夸耀着。家里的母鸡都各有自己的名字,红鸡、白鸡、大眼鸡。哪个母鸡一年下了多少个蛋,有时都记在本子上。母亲的记事本子叫“家庭日用帐”,总是挂在墙上。家里的东西放在那里,总是有条不紊,信手拈来。时常是给邻居们也提供了很多方便。

我的母亲从小在优裕的环境里长大,可是后来那样艰苦的生活,母亲应付自如,从没有畏难发愁的情绪。从学挑水、学推磨、学结网开始,母亲会做所有别人会做的和不会做的家务活。记得我们小时候,母亲为了给我们做制服衣服,就到处去托样子,用纸剪下来。以后就照样子剪裁。每逢过年,母亲总是先做邻居家孩子的衣服,做好了还亲自送去,把剩下的布条儿,都一一包好送去,还要说好多客气话。做得不好啊,凑合着穿啊等等。其实,在母亲心里不是客气话,是真的对自己不满意。因为母亲总觉得自己的剪裁技术没“经师”。这在母亲心里或许也是个遗憾,以至于后来社会上到处都是“剪裁培训班”的时候,母亲还兴致勃勃地要去学习,那时母亲已经55岁之多了。

我母亲总是这样,能为别人行个方便,能为别人做点事情,很快乐。

母亲种瓜种菜,真的是很拿手。当时是生活所迫,而现在倒真成了母亲的癖好了。母亲现在已经77岁高龄,可是院子里种得满满的菜蔬。进了母亲的院落,蔬菜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一方韭菜,一方菠菜,还有芸豆、黄瓜、老白、莴苣、香菜,应有尽有。都按季节更替着。母亲逢人就说“俺的菜可没打农药啊”,我们都取笑母亲,“看啊,妈妈又开始做广告了”。

每逢节假日,我们都回家的时候,母亲就早早的把菜摘好、束好。一方面要给我们,另一方面也借我们的腿为她出去分送。有一次,我们都回家,看到一束一束水灵灵的蔬菜,我妹妹说“妈,这菜给我好吗?母亲马上说“好啊,谢谢”。这一句话把我们笑得前仰后合。一是我们母亲说话总是很正式的,从没有这样风趣过;二是自己辛辛苦苦种的菜,别人拿走了,还要谢谢。事后想起来还觉得好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