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香港户籍签证申请书汇总 香港移民签证申请(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5 15:16:21 页码:14
香港户籍签证申请书汇总 香港移民签证申请(六篇)
2023-01-15 15:16:21    小编:ZT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香港户籍签证申请书汇总一

花地玛圣母堂区是一个海岛堂区,服务的范围有长洲的长贵邨、雅宁苑、大石口、天福花园、桂涛花园、大菜园区,南丫岛的沙埔村、大湾村。而南丫岛上的露德圣母小堂(英语:our lady of lourdes chapel)也属于花地玛圣母堂区的管理范围。圣堂位于南丫岛北榕树湾(露德圣母幼稚园内),于1966年建立,1970年至1976年定名为南丫岛小堂,属薄扶林露德圣母堂区。1976年划分为一独立区,1977年至1979年易名为露德圣母小堂,1979年7月1日升格为堂区。1980年至1983年再度易名为露德圣母弥撒中心。1984年至1986年三度易名为南丫岛弥撒中心。但1989年改属坑口圣云先堂区,1990年转属青衣圣多默宗徒准堂区。1991年四度易名为露德圣母小堂。

堂区历史

1946年至1952年,廖锡光神父负责赤柱、长洲及大澳牧民工作,陆之乐神父任职副本堂。1952年,建立初期名为法地玛圣母堂。10月13日,戴副主教主持本堂第一所圣堂启用仪式,陆之乐神父为首位主任司铎。1954年,易名为圣母法地玛小堂,附属长洲堂区。1955年至1959年,再度易名为法地玛圣母堂。1959年4月,教廷驻华公使高理耀主教访。1961年11月13日,白英奇主教主持启用新圣堂。1965年,成为独立堂区。1971年5月,成立教友传教会 (堂区议会的前身)。1960年至1979年,三度易名为花地玛圣母堂。1979年7月,花地玛圣母堂升格成为堂区。

1995年12月,刘志刚神父接任为主任司铎,刘神父看到每逢主日有很多菲律宾籍人士参加弥撒,他到任不久,便在主日早上七时卅分加开一台英语弥撒;此外,刘神父与本堂教友合办宗教及联谊活动及中英双语弥撒。刘神父每星期拨出数天探访教友,在教友家中主持弥撒或祈祷聚会。1997年2月,慈幼会因有人士调动,刘神父调离长洲,香港教区邀请美国天主教传教会贺道明神父出任本堂主任司铎。

建筑风格

1930年代,恩理觉主教派遣神父往长洲及大澳推行传教工作,当时的圣堂只是一间用砖石建成的简陋小屋,位于现在的大新后街245号。由于战后教友人数增多,1952年初,长洲第一座圣堂动工兴建,圣堂建设简约,为一幢两层的白色平房,门口种植了四棵椰子树,见证著圣堂的发展。

新圣堂于1952年10月13日祝圣启用,圣堂之圣母像特地购自葡萄牙花地玛,白英奇主教接纳宗座外方传教会陆之乐神父的建议,将本堂命名为花地玛圣母堂,该圣母像沿用至今,成为本堂的标志。1953年10月13日,白英奇主教带领教区千余信友到长洲参与首次朝圣,自此,每年10月份举行的花地玛圣母堂主保瞻礼。

1959年圣堂展开扩建工程,1961年11月13日落成,由白英奇主教主持祝圣礼。扩建后圣堂的面积为2,730平方呎,其建筑是配合当时长洲的建筑风格,采用金字形的瓦片屋顶,两边均有彩色玻璃窗,楼高30呎,可容纳200名教友参与弥撒。圣母岩洞在祭台后的中央,放置了花地玛圣母像。圣堂采用的手绘地砖,是香港教区同期落成的圣堂所采用的相同地砖。

关于香港户籍签证申请书汇总二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在经历过的数次磨砺后,祖国以坚强不屈的脊梁高高屹立在世界的东方。_年,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站在万里长城上,展望祖国,看祖国的崇高与巍峨;站在青藏高原上,展望祖国,看祖国的雄伟与壮丽;站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展望祖国,看祖国的沧桑巨变……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那天下午三时,毛泽东主席庄严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这庄严的宣布,这雄伟的声音,用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呼起来!随后,毛泽东主席在义勇军进行曲中亲自按动电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小时候,爷爷奶奶告诉我,那时候的中国极其落后,出行用的自行车,人们叫它“洋车”;点火用的“火柴”,人们叫它“洋火”;钉东西用的钉子,人们叫它“洋钉”。那时候的中国人,没有见过这些东西,觉得很新奇,也不会造,都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可见,成立后的中国还是在贫苦之中。

改革开放,使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使中华儿女们安居乐业。

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一九九九年,澳门回归。二零零三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二零零八年,四川汶川特大级地震,让人们措手不及。面对一个个困难,面对一个个严峻的考验,中华儿女团结一心,众志城成,将一个个“拦路虎”打下。

二零一零年,中国北京申奥成功,全国上下彻夜狂欢,中国人在这个夜晚笑得那样尽兴,那样骄傲!二零零三年神州7号发射,炎黄子孙千年的奔月梦实现了!二零零八年,北京奥运会创造辉煌!运动健儿们一举夺得了51枚金牌,金、银、铜牌共100枚的良好战绩。

回首_年,这就是我们,一个坚强不屈的民族!一个腾飞的民族!

关于香港户籍签证申请书汇总三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本次负责带大家游览香港太平山的导游,很高兴陪伴大家度过愉快的旅程。

一、概况

香港太平山,(英语victoria peak),原名"硬头山",香港当地居民称它为"山顶the peak"。是香港岛最高的山,海拔达552米,高居临下,站在山顶,可俯瞰香港全貌,迷人景色尽收眼底,在许多香港本地居民及中外游客眼中是到香港旅游不得不去的景点之一。

二、主要游览项目

山顶缆车

登上太平山顶,不得不提到它的钢索缆车,列车依山坡斜斜从海拔28米攀升至396米(约1,300公尺),沿途饱览维多利亚风光,在部分路段由于斜坡倾度介乎5至25度,窗外的摩天大楼与灌木丛林宛如瞬间倾倒了一般,给人无比刺激体验。每年数以百万计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乘坐山顶缆车,以最壮观的角度,体验这个动感都巿生生不息的景致,以及近在咫尺的大自然风光。

而在花园道山顶缆车总站,还有"山顶缆车历史珍藏馆",走进此馆仿佛带您时光穿梭,在15个不同主题展区内,展出着超过200件以上来自19至21世纪的历史珍藏,是您大饱眼福。

凌霄阁

山顶凌霄阁由着名英国建筑师特果·法雷尔(terry farrel)设计,外形呈十分独特的碗形,尽显摩登建筑的精萃,更是香港最时尚设计的建筑物之一,是集观光、娱乐、购物于一身的香港必游地点。其外貌广被全球数以百万计的明信片及照片取用。

凌霄阁摩天台428

莅临香港最高360度观景台凌霄阁摩天台428,尽是目不暇给的视觉体验,让您站于海拔428米的无敌观景台之上,在全港最优越的地理位置,饱览醉人都会景致,大有君临天下之感。不论您是于日间、下午或晚上时间到访山顶,观赏感觉迥然不同,各有特色,凌霄阁摩天台428实是不能错过的最佳观景地点!另外,凌霄阁更设有凌霄展廊,巨型展板展出香港早期的珍贵照片,与市民重返昔日,体会香港百年变化。若想尽情体验山顶旅程,山顶缆车摩天套票让您可以同时登上香港最高360度观景台,可享受优惠价。您也可以在凌霄阁的顾客服务中心(地面)购买凌霄阁摩天台428入场票。

现在,摩天台西翼更开放给公众预订为私人活动场地,无论是婚宴节庆、私人派对或是商务宴会,都是别具特色兼无可媲美的选择。

柯士甸山游乐场

距离山顶凌霄阁最近的休息好去处,莫过于柯士甸山游乐场,沿柯士甸山漫步约7分钟即可抵达。游乐场设有极富中国风的观景园,让游客在开扬的景观下享受悠然自得的空间,是乐聚天伦的理想地方。

美景佳肴

山顶凌霄阁罗致四间时尚餐厅与众多特色食肆,是商务聚餐、亲友聚会甚至节日喜庆的理想选择。非凡的味觉享受、别开生面的餐厅布置,营造欢愉的聚餐气氛,活演这国际都会对于色香味的追求。

三、结束语

好了,今天的游览就到此结束,希望这次旅行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欢迎下次再到香港太平山来玩!

关于香港户籍签证申请书汇总四

荷李活道,有时亦称作荷里活道,位于香港中环至上环。荷李活道,深具香港中西文化合璧的特色,是香港开埠后兴建的第一条街道。游客主要都是来购买中国古董为主,其中有不少都是珍贵文物,

荷李活道东端连接著兰桂坊,旧中区警署(前香港警察总部)也位于此街,在旧中区警署侧中央广场的dragon-i酒吧,曾吸引多位足球明星访港时到此消遣。连接中环与半山区的中环至半山自动扶梯系统,亦途经荷李活道。 在上环一端荷李活道附近的摩罗上街和乐古道,则是著名的古董和怀旧物品集中地。

“荷李活道”的名字与美国电影业的好莱坞无关,却来自早年荷李活道一带的冬青树。

荷李活道最初是殖民地时期首条街道,早在1841年英国人登陆香港岛时便开始兴建。后在荷李活道中环部分的旧中区警署,于1864年落成,1919年进行扩建,今日亦被列为香港法定古迹。

由于早年统治香港的英国人聚居荷李活道一带的半山区,中环荷李活道南边一段的苏豪区英文名字“soho”除了取源于英国伦敦苏豪区外,起初也是来自“荷李活道的南边”的英文缩写“south of hollywood road”。今天的苏豪区充斥著不少充满外国特色的餐厅和酒吧。

交通

1、于金钟太古广场外乘26线巴士,往荷李活道下车。

2、地铁中环站 d1出口右转至戏院里,沿皇后大道中往中环中心方向,再乘半山自动扶梯往荷李活道。

关于香港户籍签证申请书汇总五

有人问我:“你最喜欢哪处景物?”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最喜欢维多利亚港了。”

维多利亚港是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的海港。港阔水深,为天然良港,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大海港。还有着“世界三大夜景”的美誉。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维多利亚港都保持着她那美丽的身姿。

清晨,天边露出了鱼肚白,“东方之珠”号客轮的汽笛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香港苏醒了,放眼望去维多利亚港的海面上笼罩着一层轻飘飘的白雾,犹如披着一件白纱。

我来到岸边,沐浴着轻柔的海风,海浪轻轻的亲吻着海岸。波光粼粼的海面下,鱼儿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海藻类植物随波逐流。渐渐地,游人多了起来,但还是那么的宁静。

相比于清晨的宁静,夜晚就变得更加热闹和美丽。悠扬的乐器声,游人的谈笑声,轮船的汽笛声,海风吹拂着海水拍击着海岸的声音,完美的融合成一体奏响了一曲和谐的乐章。这时候,如果您来到“星光大道”,就会发现70多位有突出贡献的电影人,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签名与手印。

太平山上的灯塔,中环、铜锣湾地区的霓虹灯,灯火璀璨,闪烁的是那么耀眼、那么明亮。“国际金融中心”“中银大厦”“汇丰银行”等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直入云霄,万家灯火,相互辉映,倒映在海面上,分不清是灯光还是星星,维多利亚港的夜景是多么别致啊!

夜深了,游人渐渐地离去,维多利亚港又恢复了清晨的宁静。这时候,我耳边仿佛响起一首歌“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维多利亚港,你以无与伦比的容颜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关于香港户籍签证申请书汇总六

荔枝角公园位于香港九龙荔枝角的荔枝角湾原址及其南面,分三期兴建,占地17.65公顷,由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管理。荔枝角公园位于深水埗西,东为美孚一期,南接葵涌货柜码头路,西靠荔景山道,北则为荔湾道,交通四通八达,可乘地铁、西铁及巴士前往。

历史沿革

早于1970年代后期,由于兴建地铁荃湾线,荔枝角大桥(葵涌道)以内的荔枝角湾被填平,湾内的泳棚和划艇场消失。北端的荔枝角泳池和室内体育馆首先于1980年代落成。南端亦落实兴建荔枝角公园,第一期于1990年启用。

1990年代初期,西九龙填海工程使荔枝角大桥以及美孚新邨以南的海域变成陆地,荔枝角公园就再向该处扩展,以作为西九龙公路和美孚新邨之间的缓冲带。但有部分地段受到九广西铁工程所影响,在1998年-20xx年间,九广铁路公司负责重置荔枝角公园内所有受西铁工程影响的设施,第二及第三期发展亦作出相应修订,进行加建及改善设施工程,西铁美孚站上盖亦加建了花园。

相关景点

荔枝角公园分为三期建造,总面积达17.65公顷,园内提供多项康体设施,而邻近配套设施则有荔枝角公园游泳池、体育馆及图书馆。

岭南之风

岭南之风是一个中式公园,于20xx年11月11日正式开放给市民游览,每日的开放时间为上午7时正至下午11时正。由于公园位处九龙荔枝角的填海区,而荔枝又是岭南名果,故以传统岭南风格造园。全园面积达12500平方米,水景面积约为2600平方米,占全园面积约百分之二十。

整个公园分为十个景区,园内的建筑物皆环绕着中央水池向外伸延,以院落回廊为布局。其建筑艺术也是采用岭南风格,如陶塑、瓦作、灰塑、石雕和木砌等,而假山石则以英德太湖石为主。此外,园内挂有多副对联,撰联人有梁启超、刘华东、李文田、康有为等。公园由东门至桥廊屋檐,均缀以彩色光纤灯饰,令园景在月夜下更添妩媚。园的内外广植树木,绿树成荫;此外,更有精致的盆景摆设,供游人欣赏。

卵石径

花园内的一个景点为“健康去屣”。这是一条用卵石铺砌而成的小径,游人赤足或穿着布鞋,于卵石径上来回步行,便能刺激足底的神经反射区,促进足部血液循环。每天的不同时段,均见游人如鲫,可见卵石径甚受欢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