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消毒实验项目申请书 消毒实验项目申请书模板(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5 17:45:37 页码:8
消毒实验项目申请书 消毒实验项目申请书模板(五篇)
2023-01-15 17:45:37    小编:ZT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消毒实验项目申请书(精)一

(1)保证儿童认真做到饭前便后用肥皂和流水洗手。

(2)儿童每人一巾,每一天清洗并消毒一次,毛巾应放置在阳光通风处晾晒,毛巾挂放有间距,以互相间无重叠为适宜。

(3)刷牙杯与牙刷个人专用,牙刷每3个月更换一次。儿童患上感、肺炎、腹泻及其他传染病后应注意随时更换牙刷。

(4)寄宿制园所每周为儿童剪指甲一次,每两周剪趾甲一次。每周洗澡、洗头一次。每一天洗脚、洗屁股。洗屁股毛巾个人专用。每次用后消毒,洗屁股盆个人专用,保洁放置,每周消毒一次。

(5)被褥、凉席个人专用,寄宿制儿童每2周换洗床单、枕巾一次。日托每月一次。被褥坚持清洁、干燥,每月晒被褥并洗被套一次,凉席每周至少擦拭一次。

(6)三岁以上儿童在园期间,实行饭后漱口、午睡前刷牙。

(7)保护儿童视力,注意室内采光,照明要贴合要求。看电视时儿童与电视机的距离应为电视机对角线的5-7倍,一次时间不超过三十分钟,电视机的高度与视线平行为宜。

(8)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如不随地大小便和吐痰,不乱丢弃废物等。午睡时要脱外衣、脱鞋,纠正蒙头、吮手、咬被角等不良睡眠习惯。

(9)工作人员要仪表整洁,不留长指甲,饭前便后和给儿童开饭前应用肥皂、流水洗手。上班时不戴戒指、长耳环,不化浓妆,不穿高跟鞋,不吸烟。

2、环境卫生消毒

(1)室内外环境整洁、安全、无污染。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一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应作湿性清扫。垃圾污物要及时清除,有专门容器集中密闭存放。

(2)室内空气流通新鲜。夏季空调房间每半日至少通风一次,每次10-15分钟。

(3)夏季要安装防蚊、蝇设备,及时消灭蚊、蝇、鼠、蟑螂等病媒昆虫动物。

(4)玩具每周至少清洁一次,图书要每周用紫外灯消毒一次或阳光下曝晒。

(5)床围栏、小桌椅等儿童接触密切的物品,每日清洁一次。

(6)门把、水龙头要坚持清洁,每一天消毒1次。

(7)各班清洁用具(如扫帚、托布、抹布等)要专用,拖布、抹布每次用后要及时清洁干净,干燥保存。

(8)厕所要儿童专用,儿童入厕后要及时冲刷,做到清洁、无异味。每一天至少消毒一次。便器用后要及时清洗消毒。

(9)有游泳池的园(所),应按环境卫生有关条例要求,做好水的消毒。

(10)新装修后的园(所),室内环境要经有关部门检测,相关指标在合格范围内,方可投入使用。

关于消毒实验项目申请书(精)二

为了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贯彻预防为主的防病原则,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要求,制定本校通风消毒制度。

一、加强教室、环境卫生的打扫和保洁,尤其是卫生死角的清理,消除病原的滋生地。

二、做好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三、教室的通风和消毒一样,是防止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各班要安排专人,做好教室的通风工作和消毒工作,杀灭病原菌,从根本上杜绝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并做好消毒记录。

四、教室应在每节课后开窗通风,每天保持通风2小时以上,其他教学用房每天开窗通风2—3次。

五、楼道、厕所、教室、各功能室、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由总务处安排专人负责,每天下午师生离校后进行全面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六、班级每天要对班级内的公共设施进行全面擦拭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七、使用药物消毒时,必须使用经国家批准使用的药物,正确的配制使用,确保消毒效果。

关于消毒实验项目申请书(精)三

随着养殖业的飞速发展和广大养殖户科学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普遍认识到实验室检测技术在临床应用的重要性。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鸡新城疫微量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的注意事项及操作方法。

用于新城疫、产蛋下降综合征和传梁性支气管炎等的母源抗体的检测、雏鸡首免日龄的确定、疫苗免疫后的免疫应答的监测、临床鸡病的鉴别诊断等。

下面以新城疫病毒为例,介绍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的方法:

一、样本要具有代表性:所采样本要能代表整体,通常采用四角加中间的随机取样法,并且确定适当的样品数量,一般1000只以下的鸡群采样率在2~5%;5000只以下1~2%;5000只以上0.5~1%。对产蛋期间的鸡群可采鸡蛋;对雏鸡或青年鸡,可采血。方法是:取青霉素小瓶,洗净后用蒸馏水冲洗、控干水分,并注意不要用消毒剂,以免影响结果。每只鸡采血量在1ml左右,最好不低于1ml,在室温下静置至血清自然析出。

二、四单位抗原的准确性:要获得准确的监测效果,先做红血球的凝集试验,即测得抗原的血凝价,尔后前移2孔作为四单位抗原的稀释度。

三、红血球洗脱的充分性:原则上,新城疫检测所用的红血球应来源于非疫苗免疫过的健康公鸡,但实际上却多采用免疫过疫苗的健康公鸡,有时甚至是病鸡。因此,对红血球的洗脱的次数要多、要充分,并注意转速和时间,通常采用五次变速离心法:前四次为每分钟1500转,每次5分钟,最后一次为每分钟3000转,持续7~8分钟。另外,洗红血球过程中,应注意动作要轻,玻璃仪器之间尽量减少碰撞,以免造成红血球破裂而影响结果。

四、结果判定的及时性:检测中,每次试验均应设抗原与生理盐水对照,加入红血球后,每隔5分钟观察一次,一旦两列对照孔图像清晰地显示出来时,应立即对样本进行结果判定,过早过晚都会影响判定结果的准确性。

一、材料与仪器:新城疫抗原、1%鸡红血球、抗凝剂、生理盐水、被检血清、离心机、吸管、滴管、洗耳球、烧杯、量筒、注射器、长针头、96孔v型医用血凝板、微量移液器、微量振荡器、恒温培养箱、冰箱等。

二、方法:

1%鸡红血球的制备:

1.用长针刺入鸡心脏或翅下静脉,采血,采血量视用量而定,5%抗凝剂与全血的比例为1∶3~4。

2.洗血球:共洗4~5次,每次5~8分钟,红血球与生理盐水的比例至少为1∶2~3。离心机转速为每分钟1500~3000转,最后倾去上清。

3.吸红血球泥1ml加生理盐水99ml,配成1%红血球备用。

三、血凝试验:

1.血凝板上12个孔内全部加入生理盐水,每孔0.05ml,吸等量新城疫抗原于第一孔内,混匀后吸出同量于第二孔内混匀,以此类推稀释至第11孔,并弃去0.05ml,留第12孔作为生理盐水对照,然后全部孔内加入1%鸡红血球。

2.将血凝板置于振荡器上振荡1~2分钟,使材料充分混均,放入恒温培养箱,每5分钟观察一次,至10~15分钟取出,一般以生理盐水对照孔的图象清析地出现为准。

3.结果判定:红血球在反应板底部全部均匀铺开为完全凝集(++++),在血凝板底部集为一小红点为沉淀(-),如底部为一小红点,四周为凝集的红细胞,则为不完全凝集(++)。

4.出现完全凝集的抗原的最高稀释度,即为该抗原的凝集价。

5.四单位抗原的制备:血凝试验的结果如为28(256),则前移2孔即26(64),作为四单位抗原的稀释度。即:63ml生理盐水+1ml抗原即为四单位抗原。

四.血凝抑制试验:

1.血凝板上1~11孔全部加入0.05ml的生理盐水,于第一孔内加入等量的被检抗体,稀释至第10孔,弃去0.05ml,再加入等量的4单位新城疫抗原至第11孔,第11孔为抗原对照,12孔为生理盐水对照。在振荡器上振荡1~2分钟,放置室温约20分钟,然后加入等量的1%鸡红血球,振荡后放入恒温培养箱大约10~15分钟后进行结果判定。

2.结果:能完全抑制红细胞凝集的被检抗体的最高稀释度为该被检抗体的血凝抑制滴度。

注:1、hi价在23~24时免疫可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如在疫区可提高到24~25免疫。

2、24~25hi210时为最好。3、如hi价高于211则为强毒污染。

注:#为完全抑制,++为不完全抑制,-为不抑制。

关于消毒实验项目申请书(精)四

在执行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的基础上,做好以下工作:

1。如果导管为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2。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的产品,说明书未界定一次性使用的导管,应按去污染、清洗、灭菌的程序进行处理

3。传染病人用过的导管不得重复使用。

门、急诊治疗室、换药室、观察室、icu、手术室应执行相关部分的消毒隔离制度外,做好以下几方面:

1。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应到指定隔离诊室疹治,并及时消毒。

2。建立健全日常清洁、消毒制度,病人呕吐物、排泄物要及时消毒处理。

3。医务人员的手要随时流水清洗和消毒。

4。急症抢救室及平车、轮椅、诊察床等应每日定时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消毒处理。

5。急诊抢救器材应在消毒、灭菌的有效期内使用,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1、布局合理,区域划分明确,应有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血液储存、发放处、成份室、采血室和输血治疗室设在清洁区,血液检验和处置室应设在污染区,办公室设在半污染区。

2、管理要求:

1)进入输血科的血液及试剂必须有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许可证。

2)必须严格按卫生部颁发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和操作。

3)储血冰箱应每周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污染。每月对冰箱的内壁进行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和霉菌。

5)工作人员上岗前应注射乙肝疫苗,定期检查乙肝病毒抗体水平。接触血液必须戴手套,脱手套后洗手。一旦发生体表污染或锐器刺伤,应及时处理。

6)废弃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废血和血液污染物必须分类收集后集中处理。

关于消毒实验项目申请书(精)五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说明植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实验材料::显微镜、洋葱、镊子、滴管、水、载玻片、针、盖玻片、吸水纸、纱布。实验步骤:

(一)制做临时装片。

(1)用纱布将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

(2)用液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3)用镊子在洋葱鳞片叶上撕下一小片表皮。

(4)将撕下的表皮放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针将其展开。

(5)用镊子夹住盖玻片,先将一边接触载玻片的水滴边经再慢慢把盖玻片放平,制成临时切片。

(4)在盖玻片的翼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二)安装临时装片:将临时切片放到显微镜上,调整显微镜与临时切片位置,直到可以观察到清晰的图像为止实验图像:

200倍800倍

实验结论:洋葱表皮是由无数细胞构成的,有明显的细胞核,细胞壁,细胞质出现。

1、学习要求:

1.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2.认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2、材料用具:

生理盐水,稀碘液,消毒牙签,滴管,纱布,镊子,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3、实验方法和步骤:

1.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2.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轻刮几下放在生理盐水中。

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将盖玻片缓缓放平盖在水滴。

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几滴稀碘液,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总结步骤:

擦-→滴-→取-→盖-→染-→吸五、绘制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实验目标一颗花生种子含有多少能量?

实验器材或药品 水

实验探究过程 现象

分析及结论

1、在锥形瓶中装30ml水

实验前水温:

2、把花生固定在解剖20℃、20℃、24℃

针上

试验后水温:

3、在酒精灯上点燃花73℃、78℃、68℃

4.2j生并尽快把花生放到锥

温差:×51×4.2=6300j

形瓶下面 53℃、58℃、44℃ 、待花生完全烧完后,平均值:51.666℃

一颗花生种子约含有6300j

实验结的能量论

一、问题的提出:取一块馒头放到口中咀嚼。口腔中的馒头要经过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与唾液的混合。细细品尝这时的馒头,你能尝出一些甜味来。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有关呢?如果有关,它们各起什么作用呢?馒头变甜是否是淀粉发生了变化?

二、作出假设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馒头变甜是因为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带有甜味的麦芽糖。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牙齿的咀嚼将馒头嚼碎,舌的搅拌使馒头碎屑与唾液充分混合。

三、制定计划(一)实验原理

馒头变甜应该是成分中糖类发生变化。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因此本实验利用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以及口腔中的温度为37℃的常识。控制变量唾液,以及模拟牙齿的咀嚼作用和舌的搅拌作用。三支试管,两个对照实验。一支试管作为实验组,另两支试管作为对照组。如果模拟牙齿的咀嚼功能、舌的搅拌功能并加入唾液,滴入碘液后,实验组的试管内没有变成蓝色,说明馒头中淀粉的变化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如果变成蓝色,则说明淀粉没有被分解,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没有关系。(二)实验变量的控制

两个对照实验。一个对照实验的实验变量是唾液,实验组内加入唾液2ml,对照组试管加入2ml清水。另一个对照实验的实验变量是馒头块的状态:实验组的馒头块用刀切碎,放入试管中并震荡试管,对照组的馒头块不做任何处理,直接整块放入试管中,并且不震荡试管。

(三)实验方案实验材料用具:馒头块(三小块等大)试管(三支)烧杯(三个)盛唾液的小烧杯滴管温度计石棉网三脚架碘液小刀小木板

1.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拌匀(模拟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c块不做任何处理。

2.用凉开水将口漱净,口内含一块消毒棉絮。约1分钟之后,用

干净的镊子取出棉絮,将棉絮中的唾液挤压到小烧杯中。

3.取3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上(1)、(2)、(3)号,然后做如下处理:

将a馒头碎屑放入(1)号试管中,注入2ml唾液并震荡试管;将b馒头碎屑放入(2)号试管,注入2ml清水并震荡试管;将c馒头放入(3)号试管,不震荡。将三支试管一起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4.5-10分钟后,取出这三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然后,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四:实施计划

按确定的探究计划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可见,(1)号试管中没有变成蓝色;(2)号试管变成蓝色;(3)号试管中的馒头块部分变成蓝色。

分析实验现象,(1)号试管中滴入碘液后,没有变成蓝色,说明试管中已经没有淀粉,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了,麦芽糖没有遇碘变蓝的特性,所以滴入碘液后不变蓝。(2)号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和馒头碎屑,水没有消化淀粉的作用,因此,滴入碘液后,馒头碎屑中淀粉遇碘变成蓝色。(3)号试管中只有部分变成蓝色,说明馒头与唾液的接触不充分,只有部分淀粉被分解。由此,得出结论:说明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系。因为上述活动模拟了消化与唾液的分泌以及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1)号试管中的馒头接触到了足量的唾液,并被消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