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监测户集中排查方案范文 监测户排查总结(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5 18:12:56 页码:14
监测户集中排查方案范文 监测户排查总结(3篇)
2023-01-15 18:12:56    小编:ZTFB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写方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年监测户集中排查方案范文(精)一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______(甲方)与______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乙方)在通过友好的技术交流和协商后,就jjd-v型催化剂颗粒激光在线监测系统的升级、生产、安装调试等有关技术问题达成如下协议:

一、jjd-v催化剂颗粒激光在线监测系统功能要求;

监测烟气中催化剂颗粒浓度和粒度分布;

当催化剂浓度超限时应发生报警信号;

以数据文件格式记录监测到的数据;

监测、查询、打印当前和历史数据、曲线、报表;

输出4~20ma的浓度及粒度信号。(可进入dcs系统)

jjd-v催化剂颗粒激光监测系统构成:

激光发射器系统;

激光接受器系统;

信号处理系统;

工业微机系统;

中心控制柜;

吹扫系统;

技术条件:

激光在线监测系统的监测范围;

三旋入口催化剂颗粒浓度范围:0~2g/m

三旋出口催化剂颗粒浓度范围:0~300mg/m

监测精度:15mg/m

激光在线监测系统每个测点具有4个4~20ma信号输出;

其中: 入口 出口

浓度值:0~2g/m 浓度值:0~300mg/m

粒度值:0~30m 粒度值:0~5m

30~50m5~10m

50~80m10~20m

二个报警输出(24v,pc、0.5a)

净化风压力低0.25mpa~0.6mpa

催化剂浓度超限(可设定)

系统使用环境要求:

供电电源:

中心操作柜:220v5% ;10a,50hz

激光发射系统:220v5%;1a,50hz

净化风源:

风量不小于0.025m/s(洁净无油无水)

风压不小于0.35mpa(防爆表压)

露点:-20 ℃

环境温度:

中心操作柜:10℃~30℃

激光发射、接收系统:-20℃~50℃

供货范围:(主要组件清单)根据单点或双测点需求

激光发射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氦氖激光发射器,电子组件,机械组件)

激光接收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激光接收器,光学组件,电子组件,机械组件)

信号处理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d板,e板,滤波板,总线板,xy板,信号处理箱)

工业微机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win98和应用软件)hp激光打印机

中心控制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横河)engs、mm(宽深高)色标号gsbq5101-94

空气过滤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型号:dn400(ф6001000mm165kg)

吹扫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爆接线箱,压力表,分水滤气器,调压气)

整套系统配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能表,护目镜,y型扳手)

二、甲方负责采样点平台,仪表净化风管道,联接电缆设计并安装

1.甲方负责提供不锈钢闸阀pn2.5mpa,dn100______只(连接螺栓18mm,螺栓孔中心圆ф18mm),不锈钢管高颈法兰(jb/t82..1-94)pn2.5mpa,dn100_____只,不锈钢管ф1088,250mm______节,并按yjb-04,yjb---10 ,要求将闸阀,高颈法兰短管安装于烟气管道上。开孔高度见yjb-11,开孔时供方到现场指导施工。

2.甲方负责提供净化风源到监测点现场,风管口径1.5~2.0寸(dn40),连接pn2.5mpa,dn40闸阀。

3.甲方提供电源线及12对信号线(单点而言)(发射端5对电源线,接收端7对),并引到监测点发射端防爆接线箱,(接线箱电缆入口尺寸g3/2ф40)使用总屏加分屏蔽电缆(导线直径1mm),风压报警的电接点压力表报警信号线一对送dcs系统;端子接线由供方完成。

4.甲方负责从监测系统采样点到控制室的连接电缆铺设。

5.甲方配合乙方完成监测系统的现场安装,调试。

三、技术服务及培训

1.乙方负责提供jjjd-v催化剂颗粒激光在线监测系统说明书、技术资料各5份。

2.随机配备工具y型扳手,护目镜,光能表 。

3.系统软件及用户软件光盘一张。

4.乙方负责对甲方仪器维护人员进行免费培训,包含到厂家理论讲课,及现场指导操作,维护培训。

四、售后服务

1.质保期为交货后一年内。质保期内,非人为因素的故障包括硬件更换。乙方无偿服务,质保期后乙方对仪器终身服务,用户有问题提出时,应在48小时内赶到现场进行处理。

2.并长期有偿提供备件,提供免费标定服务。

五、质量保证

在质保期内由于质量问题发生故障,由乙方免费维护。质保期满后,仪器故障乙方负责服务,材料费甲方负担。质保期内由于甲方人员操作不当,材料费由甲方负责。该分析仪的关键部件,激光发射器(由激光管hn-l和高压电源组成)的使用寿命20000h,发射电源,镜片等使用寿命三年。使用寿命范围内出现质量问题,乙方免费更换,使用寿命后,甲方有偿采购,乙方对系统的完整性负责。

六、 验收标准和方式

1.乙方提供的监测系统要符合甲方要求及乙方出厂标准。

2.验收标准为甲方的标准。

3.验收合格后甲方出据验收报告。

甲方:_______________

代表: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

代表:_______________

______年____月_____日

2023年监测户集中排查方案范文(精)二

认真落实省、市、区关于“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的各项内容,我乡组织开展了新致贫返贫户纳入、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的动态管理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按照“建档立卡贫困户识别标准和程序”,以及“防贫监测对象识别标准和程序”,安排部署全乡包村干部以及村干部认真核查各村农户家庭情况,审核是否有符合条件的人员。经审查,我乡因病住院,费用大,符合边缘家庭标准,纳入我乡边缘家庭,输入国家扶贫系统。

1.我们认真贯彻省建立健全扶贫长期机制意见,着重于扶贫人口持续增收,加强扶贫项目后期管理,保证扶贫家庭产业就业稳定发展。

2.加强防贫监测和援助措施。贯彻落实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根据我区防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实施办法,结合我乡当前防贫的工作进展情况,认真开展了防贫监测和帮扶工作。

3.加强贫困人口保障。我乡坚持分类措施原则,对义务教育阶段、丧失劳动力、患重病、严重残疾人等无劳动力贫困人口,持续加强兜底保障政策,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切实防止贫困。多措并举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不发生脱贫人口返贫、边缘人口致贫。

2023年监测户集中排查方案范文(精)三

根据中、省、市防返贫监测工作安排部署,县委、县政府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压实责任稳步推进,防返贫监测工作进展有序,成效明显。现将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精心制定方案。根据省市防返贫监测工作安排部署,县脱贫攻坚办立即组织部分乡镇和行业部门进行专题研究,起草制定《县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方案》,多方论证并反复征求乡镇和部门意见,修改定稿印发,细化明确防返贫监测工作步骤、要求和行业责任分工。为强化工作落实,县委、县政府将该项工作纳入脱贫攻坚年终考核。

(二)精准锁定对象。县脱贫攻坚办牵头组织行业部门,制定监测对象识别标准,汇总行业部门和乡镇报送对象,开展行业比对并反馈乡镇走访评议,及时纳入监测对象。目前全县累计开展3次动态识别,精准锁定边缘易致贫户986户2173人,其中致贫风险因大病457户1088人、因残161户347人、因就业不稳22户51人、因产业失败5户9人、因突发事件17户37人、因学2户7人、因疫情31户89人、因灾235户439人、其他56户106人;锁定脱贫不稳定户542户1327人,其中返贫风险因大病185户437人、因残67户159人、因就业不稳57户172人、因产业失败4户16人、因突发事件10户32人、因学4户17人、因疫情12户25人、因灾1户3人、其他202户466人。按照程序对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采集相关信息并完成系统标注。

(三)精细动态监测。对锁定新增边缘户逐户落实帮助责任人,利用挂牌督战遍访对所有监测对象逐户走访,分析“一超六有”“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短板问题,并结合全县“扶贫走访日”“扶贫工作日”“乡镇集中攻坚日”等活动,开展常态化监测,建立监测工作台账。

(四)精确开展帮扶。县委县政府针对致贫返贫风险,及时落实边缘易致贫户帮扶责任人,特别是边缘户存在的短板问题,先后出台了边缘户住房保障措施、医疗救助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政策制度。县级行业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对监测对象存在的短板问题分商研讨,精准制定帮扶措施,分层分级落实责任,限时帮扶补短。

结合监测对象的家庭实际情况,累计制定帮扶措施2823条,其中落实低保保障措施977条,覆盖635户边缘易致贫户和342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护理补贴措施33条,覆盖26户边缘易致贫户和7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协调子女赡养措施6条,覆盖2户边缘易致贫户和4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教育政策48条,覆盖22户边缘易致贫户和26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产业奖补措施4条,覆盖1户边缘易致贫户和3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务工就业奖补政策289条,覆盖10户边缘易致贫户和279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医疗保障政策802条,覆盖635户边缘易致贫户和342户脱贫不稳定户;覆盖561户边缘易致贫户和241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危房改造政策664条,覆盖624户边缘易致贫户和40户脱贫不稳定户。

一是因大病、因残。全县252户脱贫不稳定户和618户边缘易致贫户因大病、因残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1774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1275条、脱贫不稳定户499条),通过落实边缘户医疗保障和住房保障,引导务工和发展产业,综合保障等政策,确保不致贫不返贫。

二是因就业不稳。全县57户脱贫不稳定户和22户边缘易致贫户因就业不稳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117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36条、脱贫不稳定户81条),通过落实公益性岗位和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务工就业,落实就业奖补政策,综合保障等政策,切实解决家庭返贫致贫风险。

三是因产业失败。全县4户脱贫不稳定户和5户边缘易致贫户因产业失败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13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8条、脱贫不稳定户5条),通过落实小微产业奖补,引导发展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引导务工就业、住房保障、综合保障等政策,切实解决家庭返贫致贫风险。

四是因突发事件。全县10户脱贫不稳定户和17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突发事件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44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30条、脱贫不稳定户14条),通过落实综合保障、基本医疗、危房改造,产业奖补、务工奖补等政策,切实解决家庭实际困难,确保“一超六有”稳定达标。

五是因学。全县4户脱贫不稳定户和2户边缘易致贫户因学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14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7条、脱贫不稳定户7条),根据监测户家庭上学学生实际情况,落实困难学生补助、三免一补、教育救助基金、助学贷款等政策、对家庭仍有困难的,落实综合保障政策,消除因学致贫返贫风险。

六是因疫情。全县12户脱贫不稳定户和31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疫情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74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53条、脱贫不稳定户21条),通过制定降低疫情影响十项措施,落实危房改造、综合保障、基本医疗、引导外出务工就业、发展农业生产等措施,消除疫情致贫返贫风险。

七是因灾。全县1户脱贫不稳定户和235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灾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371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369条、脱贫不稳定户2条),通过落实住房建设、综合保障、引导务工就业和发展产业等政策措施,消除致贫返贫风险。

八是其他原因。全县202户脱贫不稳定户和56户边缘易致贫户因其他原因存在致贫返贫风险,制定帮扶措施416条(其中边缘易致贫户103条、脱贫不稳定户313条),根据监测户家庭实际情况,通过落实“一超六有”,综合保障、引导务工就业和产业发展等政策措施,提高家庭收入,切实解决家庭实际困难,消除致贫返贫风险。

目前,全县监测对象住房、医疗等突出短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返贫、致贫风险已全部消除。

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目标,从就业促进、产业扶持、教育救助、健康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全面探索实践。

(一)深入调研。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市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工作安排部署,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县级各行业部门积极开展实地调研。

(二)会商研讨。县脱贫攻坚办组织行业部门,对相对贫困的识别标准、工作突破口和着力点深入研讨,理清工作思路。

(三)制定方案。县脱贫攻坚办在汇总各行业部门调研结果和会商研讨的基础上制定全县工作方案。各行业部门结合县总体部署和调研结果,制定形成行业部门工作方案。

(四)稳步推进。结合防返贫监测、挂牌督战等重点工作,全县各级各部门以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等群体为主要工作对象,重点从区域产业发展、劳务就业、住房提升和政策保障等方面着手,试点实行医疗救助、住房保障、产业发展等帮扶提升政策,在确保基本生活同时提升质量。

(一)全盘谋划。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对工作总体部署安排、推进落实、细节把控、结果反馈深入探讨、几上几下征求意见,全盘谋划,切实做到谋定而后动,实现工作安排部署科学、细节把控到位,工作过程扎实,确保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压实责任。结合工作总体要求,强化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压实行业部门分工责任,调动帮扶干部积极参与,全县上下一盘棋,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合力克难攻坚,工作推进有序。

(三)强化统筹。一是强化工作统筹,把防返贫监测、解决相对贫困试点等工作和挂牌督战、全县“百日攻坚”行动、常态化“查问题、找不足、补短板”及问题清零行动等工作有机结合,统筹推进。二是强化力量统筹。县脱贫攻坚办统筹调度,乡镇具体落实,充分利用每周扶贫工作日、每月扶贫走访日和乡镇集中攻坚日等,组织帮扶干部逐户走访调查,突出重点、把握难点,逐项分析,制定措施及时帮扶补短,确保工作一体推进,结果真实。

(四)跟踪指导。一是召开培训会,对工作内容、要求、步骤、难点等进行细化解读,提升业务水平。二是及时调度,先后制定《县防返贫监测对象审核标准》、《关于进一步扎实做好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工作推进中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对下一步工作安排部署,确保工作推进有序。三是巡回指导。成立专项督导组,对乡镇开展全覆盖督导,了解掌握工作推进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会商研讨制定措施,及时纠正工作落实中不严不实、不精不准等问题。

(一)加强监测对象动态化管理。按照中、省监测对象识别标准,进一步细化完善全县监测对象识别标准细则,重点关注因病、因残、因灾、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引发的刚性支出明显超过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缩减的家庭,对新发现的监测对象及时按程序纳入,对已化解风险的对象,及时调整帮扶政策,实现进退有序,确保不漏一户,不掉一人。

(二)持续开展常态化预警监测。结合全县扶贫工作日、扶贫走访日等活动,常态化对监测对象“两不愁、三保障”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健全完善动态监测管理台账,建立完善补短救助快反机制,确保监测到位,补短及时。

(三)因户施策对标落实措施补短。对照监测对象“一超六有”“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短板问题,实施产业、就业帮扶增加收入,强化低保、医疗、养老保险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综合性社会保障措施确保基本生活。同时,注重扶志扶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四)健全与乡村振兴融合机制。改善区域发展环境。以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发展为根本路径,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支持多元化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等方面着手夯实乡村振兴经济基础。进一步调整完善相对贫困人口扶持政策,将日常性帮扶措施转变为常态化民生政策,将特惠性扶贫政策转变为普惠性的民生政策、福利性政策转变为提升乡村能力的发展性政策,实现乡村和谐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