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普通群众个人事迹范文(通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05:30:08 页码:11
2023年普通群众个人事迹范文(通用12篇)
2023-11-21 05:30:08    小编:ZTFB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反思过去,规划未来。总结应该突出重点,简练明了,不必罗列所有的细节。掌握了总结的写作技巧,或许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普通群众个人事迹篇一

一年多来,是6837名“闸们街坊”志愿者和10万名新老闸弄口人的共同努力,我们得以圆满的完成了任务。省委夏宝龙书记在慰问濮家联合社区居民时向大家表示感谢,他说:“g20杭州峰会成功举办,包含着杭州市民、全省人民的努力和付出。对峰会圆满举行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高度赞扬,表扬杭州市民识大体、顾大局,为峰会举办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一定要把的关怀传递给广大干部群众,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动力,把城市建得更加美丽,把生活过的更加美好”。

面对峰会的考验,我们以优异成绩过关。但峰会只是我们的开始,等待我们的是未来的星辰大海。杭州的“后峰会”时代已经到来,祥和、优美的社会环境还需要我们继续守护。行路方能致远,砥砺帮助前行,让我们携起手来,继续讲好“闸弄口故事”,在全力打造“枢纽节点、片区中心、责任社会”,争创一流街区的征程中努力奋斗。

祝愿居民朋友们中秋愉快、幸福安康!

中共江干区闸弄口街道工作委员会。

普通群众个人事迹篇二

本人到__有限公司上班已经好几年了,在公司领导和工友们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和刻苦努力,掌握了不定的工作经验和操作技能,现在也成为__的老工人了回顾这几年来的工作,我在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严格要求自己,按照领导要求,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工作中,我能遵章守纪、团结同事、乐观上进,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生活中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耐劳、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始终做到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爱岗敬业是能做好工作的关键,爱岗敬业就是要做好本职工作,把一点一滴的小事做好。

一、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我自从到公司上班的第一天起,我就把对岗位的热情全都溶入了工作学习中,以加强学习来提高自身素养。我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认为不仅要向书本学习,向各级领导及同事也是重要的资源,因为这更贴近我们公司的具体情况,所以在工作中通过这些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我感觉个人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目前基本能从容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组内的工作条理性、计划性比以前都有明显的改进。在新的一年里,我为自己制定了新的目标,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明年会有更多的机会和挑战等着我,我要在竞争中不断进步,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短学习,取长补短,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共同进步,为公司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

二、爱岗敬业,在工作中甘于吃苦。

作为一名公司老员工,我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工作中,我表现出了非常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碰到困难的工作总是主动承担。俗话说“企业就是我们员工的家,我靠企业生存,企业靠我发展”。积极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是我们每一个员工应尽的义务,因此,我在工作中有什么好的意见我也会想领导提出来的,经上级领导认为是合理的建议给予采纳实施。

三、团结同志,在生活上关心他人,在工作上帮带新员工。

在工作中,我兢兢业业、不怕困难、敢于迎接各种挑战;在生活上,我团结同志、乐于助人、忘却自我。由于我老工人,公司在我工作的基础上,领导又把帮带新员工的工作交给我,我觉得这是领导对我的信任,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好。接任工作后,首先给新组员工培训关于工作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灌注才能出合格的产品。自己亲自给他们示范,让新员工都能细致、清楚地掌握在操作过程中的细节问题,遇到突发问题知道怎样处理。在生产过程中,我在自己工作任务重的情况下,仍然精心、细致向他们传授工作经验。任何工作都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我把安全教育一直放在首位。每天对新员工进行安全教育。让他们在工作中注意安全,时刻铭记安全的重要性,经常讲“愚者用鲜血换取教训,智者用教训避免事故。”

我们组中有员工几十人,这样一个大家庭,我在工作中对自己严格要求,和同事在工作中相互配合,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工作,同时合理安排时间,为公司创造价值。我们组是一个是团结友爱的班组,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有很强的责任心,并且有一定的团队协作精神,能吃苦耐劳,积极主动听从领导安排。作为公司的一员,我觉得这些工作是自己应该做的。爱岗敬业应该从一点一滴做起,是公司给了我发展的平台,今后我会戒骄戒躁,不断努力,在自己的岗位上一如既往,创造更大的价值。

普通群众个人事迹篇三

他,人如其名,他为人处事憨厚而诚实。虽已过不惑之年,但他略带微笑的面部,始终洋溢着真诚。他叫丁诚意,办了一家小型印刷厂——南漳县诚意印刷厂。

“诚信就是招牌”。高中毕业后,丁诚意白手起家,当过小工,摆过摊,开过餐馆,干过个体,辛辛苦苦劳累了10年,他终于办起了一家自己的小型印刷厂。有人说,自己当老板就得“活络”,他却始终信奉诚信经营的理念,为了客户的一些特别要求,经常熬夜加班,按时保质地交货。他常说:“钱可以少赚,但事情一定要做好。”所以他的回头客非常多。

南漳县史志办主任吴存文深有感触地说:“丁诚意办事态度认真,乐于助人。这些年来,他除了给我们及时承印年鉴、部门志、镇(区)志以及其他相关史志书籍刊物外,还是我们单位的一位不拿工资的‘编外编辑’。只要是我们忙不过来的,他都积极代劳,排版、校对、修改、补充照片,到有关部门核准、索要资料。不仅如此,他还结合自己的多年来从事印刷工作的实践经验,对文稿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

丁诚意老家在南漳县薛坪镇寺冲村,成家后入赘到南漳县九集镇木林村,妻子是家里的独生女,没有工作。一大家子人的生活全靠他一人操持,其中的辛劳可想而知。多年来,他为了改善家庭生活,在做好印刷业务的同时,又在县技工学校兼职,每月只有几百元收入。虽然工资不多,但学校里的杂活、累活、难活样样少不了他。他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学生们亲切地称呼他为“校长”。

与他打过交道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他在邻居眼里,是个有求必应的热心人,为邻居修水管,换电丝、搬东西那是常有的事。在朋友眼里,他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义务工”,打一个电话,他就会立马上门,想方设法为你排忧解难。在同学眼里,他是一个重情重义的“老班长”,同学有困难,都爱打电话找他,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跑前跑后。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是一个“把他人的事当自己的事”的人。

“做一件好事不难,做一生好事不易。”他的乐善好施、慈爱之心获得了众人称赞。在路上遇见行乞之人,他递上几元钱。在路上捡到钱物,他总会在风雨中苦苦等候失主,不求回报。在生活中,谁家有困难,他会解囊相助,帮助渡过难关。有时候,他会通过多种途径向灾区捐款捐物。最让人感动的是,他义务献血达11年之久,献血总量超过6万毫升,是南漳义务献血第一人。他先后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义务献血金奖、银奖。有人问他:“你一个个体户这样做傻不傻,有必要吗?”他只是会质朴地一笑:“献点儿血不伤身体,还有可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甚至拯救一个家庭,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不仅要自己献血,参与献血,还要在社会上广泛宣传,号召社会更多的人来献出爱心。”他不光是这样说,还是这样做的,南漳组建志愿队伍后,主动放弃周六周日的休息时间,自己从献血车上领走献血宣传材料在街头上散发。

这就是丁诚意,一个默默无闻、坚持奉献、乐于助人的好心人。

普通群众个人事迹篇四

吕xx,男,九岁,xxx实验小学三年级四班的一名学生,担任班长、学校大队委委员、语文课代表、升旗手。我勤奋好学、品学兼优、乐观向上、爱好广泛、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做事执着、有毅力、是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我有一颗善良真诚的心灵。有人说,金子是最纯美的,但比金子更美的是人的心灵。我有一颗洁白无暇、善良真诚的心灵,我心地善良、追求纯真、无私无邪。在家里,对待亲人,关注亲人的冷暖,经常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打扫卫生,让亲情其乐融融。在学校,我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对于困难同学,我总是乐于伸出援助的小手,助人为乐,真诚奉献,对于学习上的.后进生,我也是及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

我有一股执着向上的追求。我追求思想向上。从呀呀学语到接受家庭启蒙和幼儿、小学教育,初谙世事的我就一直在追求着思想的向上:“做个好孩子,做个好学生”。我遵守校规校纪、对人讲礼貌、自觉遵守小学生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深得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好评。我追求学习向上。对待学习,我一丝不苟,并有一股可贵的钻劲儿和韧劲儿;我遇事好问个为什么,喜欢和老师、同学讨论问题,善于表现自己,展示自己。课堂上有时为了一个问题或一种解题方法和老师、同学展开辩论,老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我的语文、数学、英语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一学期都被评为“三好学生”。

我追求全面发展,兴趣广泛,除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外,我还特别喜欢看书、绘画、唱歌和弹琴。闲暇时,我总是挤出时间来看书,我喜欢看的书有《十万个为什么》、《中国青少年百科全书》、《纸上天文馆》、《格林童话》、《小学生科学知识故事》……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是由于我养成了良好的看书习惯,促进了我写作水平的提高,我的作文多次作为范文在班级交流,在20xx年5月全市“新华杯”小学生习作竞赛中我荣获“二等奖”。另外我从四岁半开始弹电子琴,已经坚持了五个年头,去年八月已顺利通过了八级考试,今年正在十级学习中。

我有一腔勇于负责的精神。在学校里我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同学们的好服务员。我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当选为班长,自当上班长那一天起,我就用稚嫩的肩膀承担起了一份责任。在各项活动中我总是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班级赢得了很多的荣誉。因为我是班长,劳动时我总是抢着干最脏最重的活儿,从不偷懒,也不会拿出班长的架子只指挥别人干,下课后同学们休息我却还在忙着收发作业本。有同学不守纪律了,我会及时给同学们指出来。有同学遇到不懂的问题了我会耐心辅导,连放学后还有同学甚至是家长找我问这问那。对于这些,我从没有半句怨言。

我爱学习、爱思考、勤于实践,坚持努力学好各门功课,并且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了解社会,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我善于观察,勤学好问,根据自己的想象,经常在家制作一些小东西,种植一些小植物,实践让我吸取了甘甜,拥有了丰润,丰满了羽翼。

这就是我——吕xx,一个既有爱心、责任心和恒心,又多才多艺的优秀少年。

普通群众个人事迹篇五

她叫___,一名46岁普通的农村妇女,家住文昌社区北小区,20__年选择了平凡而崇高的环卫清扫岗位,成为__县建设局1名环境卫生清扫工人,在环卫战线上一干就是16个春秋,她凭着对自己钟爱事业的追求,任劳任怨,埋头苦干,不怕脏和累,清扫着县城街道。整整16个春秋,她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默默无闻的奉献着,弘扬“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行业精神,把美好年华无私地奉献了挚着追求的环卫事业,用真情实意、言传身教引导人们热爱自己的家园,用五尺扫把在大街上谱写了一曲以艰苦的劳作和辛勤的汗水给市民群众创造一个整洁舒适环境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者之歌。

一、无怨无悔的选择。

20__年3月,由于城市建设规模扩大,正值风华正茂的加入环卫这一特殊的行业,在当时县环卫站从事道路清扫保洁作业,毅然选择了工资微薄、工作辛苦的环卫工作,从此,便与街道清扫、垃圾收运结下了不解之缘。刚在街上干清扫保洁时,总是红着脸,把工作帽沿压得很低,低着头默默地作业,担心熟人遇见,亲朋好友也不赞同,劝说:“干什么不好,偏去扫大街”。在以后实际工作中,她才亲身体会到清扫工作的艰辛和其中的酸甜苦辣,每天早出晚归,风雨无阻,有时还不被市民群众理解,受一些不明不白的委屈。随时有市民把生活垃圾倒在已清扫干净的街道上,她上前好言相劝,不要乱倒垃圾、污染环境卫生,却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单位领导、同事及时地关心、帮助、支持她,以环卫工人的杰出劳模时传祥的先进事迹感染她,用“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行业精神教育她,使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清楚的认识,环卫工作虽然脏苦累,却与群众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是城市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任何工作都需要人去干,只是分工不同,“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就这样,当了一名名副其实的“城市美容师”,任劳任怨地工作在环卫战线上。

二、爱岗敬业作表率。

最初参加环卫清扫工作时,就担任了县城最主要的干道、最繁华的“窗口”右甸路环岛至兴宁街段的清扫保洁工作,每天清扫道路面积__平方米,还负责果皮箱清洗及沿线临街乱张贴城市“牛皮癣”清除工作,大大超过了国家劳动定额规定的工作量。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每天凌晨5点半钟就来到岗位上,一天作业下来,经常使她累得满头大汗、腰酸脚痛,面对困难不泄气、不动摇。同时虚心向老同事请教、学习,特别是有关请扫保洁作业技巧,回家还利用休息时间,苦练“叉头扫把”捆扎技术,有时所用的竹梢把手刺成了一道道伤痕,她也不在乎,以使清扫工具耐用,为单位节约费用,提高工作效率和道路清扫保洁质量。多年来,练就了一套清扫作业又快又好的基本功,遇到有车辆停靠在路边是,总是弯下腰一点一点地把车下的垃圾扫出来,不留清扫灰痕;清扫到道路两侧落水窗时,放慢速度仔细扫,若落水窗被堵塞积污,还用手把落水窗缝隙中杂物清除掉,道路卫生经常保持整洁清爽。

20__年10月份,天气日渐转凉,为确保_周年县庆活动期间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市容环境,迎接省市领导及广大客商的光临,右甸路环岛至兴宁街段因地处县城中心,所以污染特别严重,管理难度最大,他不得不加班加点干,从每天早上6点开始直到傍晚9点,清除落水窗的垃圾污物,捡除路边的白色垃圾及路人随手丢弃的垃圾,他平均每天工作近二十个小时,实在太困了就靠在行道树下稍稍打一下盹儿。在短短10多天时间里,她一共清除垃圾污物近3吨。还给了群众一个洁净环境,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20__年,我县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实行市场化运作,又被安排到兴宁街清扫,由于人员精减,清扫面积增加到了5000平方米,为了使所清扫路段的环境卫生保持整洁、干净,她早晨第一个到岗,傍晚最后一个离岗,坚持全天巡回检查落水窗是否被污物堵塞、果皮箱是否清洁、临街门店是否乱倒垃圾污水,总是经常对那些乱倒垃圾污水的人进行耐心细致的宣传教育,有时还要受气挨骂,原本身体就不好的她干累后,稍休息后,又继续干。同事心疼地对她说:“于大姐,您回去休息吧,少干一下没有什么,何必呢?可她说:城市卫生靠我们大家来维护,单位把任务交给我,就应向单位、社会负责,给老百姓一个干净环境。

就是这样为了集体荣誉、改善环境,用辛勤的汗水、艰辛的劳动,甚至是身体健康换来了城市整洁的道路环境。她的体质逐渐下降,医生诊断说:“这与她从事的工作有很大的关系”。的确,环卫工作有它的特殊性,不仅工作时间长,而且工作环境脏乱差,工作过程中也不知要吸进多少灰尘和臭气,将直接导致体质下降,但由于工作的特殊,他所清扫的路段垃圾多,人流量大,请别人代替,她又放心不下,担心别人工作质量达不到要求,影响环卫形象,小疼小病她就咬咬牙坚持着,实在坚持不住了,就到医院挂两瓶点滴,然后又走上那熟悉而普通的工作岗位。

有人为工作进行了初步估计,_年来,她清扫道路面积共计2993万平方米,清除垃圾3800多吨,工作16年却干了20多年的工作量,她却说:“单位给了我一份工资,就应该尽心尽职把工作努力地干好”。

三、真情言传带动人。

虽是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但为了树立环卫工作良好形象,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真情和关爱引导人们自觉爱护公共卫生。她在干好清扫本职之余,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政治、文娱活动,把单位提出的“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城市不干净,我们脸无光”、“环卫是我家,搞好靠大家”等创建口号熟记于心,说服教育同事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深受市民群众的好评。在生活、思想上,像大姐一样关爱同事,经常教育同事上班一定要穿标志服,作业时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谁家有困难,她积极帮助解决,谁生病在家,自己主动承担清扫工作任务。

经常讲:“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只要大家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城市环境一定能搞好”。正是通过这样一点一滴、深入细致的工作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真诚感动市民,让人们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共同努力搞好城市环境卫生。

就这样,每天的晨曦中她第一个迎来阳光,暮色中她最后一个送走夕阳,风雨中有她弯腰清掏落水窗的身影,烈日下有她挥帚扫地的唰唰声,正是有这样的辛勤劳作和任劳任怨,我们才得以有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才得以连续保持“省级乙级卫生城市”的创建成果。

普通群众个人事迹篇六

刘四清同志,男,49岁,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2005年9月开始担任华容三中党总支书记、校长。近10年来,他始终以务实进取的心态为三中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而身体力行,坚持用勤奋扎实的工作作风管理学校工作,把一所生源质量差,办学条件较为落后的山区薄弱高中打造成了岳阳市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学校。

2005年9月刘四清同志任三中校长以来,他全身心投入,全天候负重,针对三中办学条件差,生源质量不高的实际,形成了“以内因促外因,以质量求生存”的观念,确立了“文化要争,特色要创,渠道要广,合格要保”的办学目标。在管理上,充分利用奖励性绩效工资对教学工作的调控作用,调动老师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在德育上,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看成工作重心;在教学上,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控制教学难度和进度,学会放弃,确保基础。音美专业生分文理科各组建一个强化培训班,以第一轮复习和低难度的模拟训练为主,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2005年到2010年,在县一中择优招收全县前1000名学生的不平等招生政策下,三中高考升二本人数仍然每年保持在100人以上,连续多年获得市县教学质量先进学校的荣誉。2010年,刘四清同志针对华容三中实际,邀请长沙的艺术学校来到三中参与合作办学,大力打造三中的音体美小专业特色教学。一年打基础,两年成规模,三年出成果。2013年,应届高三298人参考,本科上线共141人,其中一二本上线54人,特别是音美专业过二本线41人,其中21名音乐专业生全部过二本线。2014年,三中301人参加高考,本科上线150人,其中一二本上线64人,17名音乐专业生全部上二本线,体育专业5人上二本线。同时,高一抽考、高二学考成绩也名列全县前茅。学校办学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新修了高三教学楼,教工宿舍楼,教室全面装配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师人手一台手提电脑。三中以厚重的人文底蕴,优美的自然环境,淳朴的校风,浓厚的学风,严谨的教风,成为华容教育独特的风景。学生家长发自内心地说:“孩子交给三中,我们就是放心。”

刘四清同志在工作中实实在在地践行着“勤恳做事”的信条,他始终怀有一种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真正做到了“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他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他任职校长近十年,爱人和小孩都在华容县城工作和读书,他坚持正点上下班,每周在学校至少住五个晚上。任职以来,他从没离开教学一线,坚持在高三年级坐班。从未因私离开校园,从没因私而少参加一次教研活动。他深入课堂听课,深入师生了解情况,双休日心系学校安宁,寒暑假筹划校园建设、教师培训,即使假日也总是忙忙碌碌。作为校长,他一直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新思想、新理念,编写了《教师如何进行学案式备课及撰写教学后记》、《专任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十多篇理论文章,还亲自撰写《华容三中信息化建设推进工作实施方案》、《华容三中教学质量形成性奖励方案》等,他亲自指导并参与编写校本教材《立志爱国,和谐超越》,真正做到了“力为教育教学所使,情为师生员工所系,爱为师生员工所施”。用他自己的一言一行化作了一种发号施令所无法比拟的力量,践行着他“勤勉奉献”的座佑铭,成功地担当起学校教育、教学、教研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实践者的职责。用教师的话说是:“刘校长用勤勉的作风和赤诚的精神带动了学校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

在现在社会公信力不高,人们对政府和领导充满猜疑和不信任的环境下,刘四清同志却赢得了三中教职员工的普遍信任和衷心拥护。每年度的行政班子民主测评,三中的满意度非常高。因为刘四清同志深谙“手不长”是做人和工作的至理,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他始终从严要求自己,廉洁自律,从无以权谋私的行为。始终奉行“三不”原则,即不贪财、不送礼、不宴请。十余年来,除了假期回家和妻女团聚,在学校里的日子,他坚持一个人买菜做饭,无特殊原因不参加外面宴请,教师们经常在菜市场碰到他。新来的教师说:“听闻刘校长亲自买菜做饭,真是耳闻不如目见。”他公私分明,私人请客自掏腰包,不公款私用。用他自己的话说:“对不义之财,不需、不敢、不行。”不仅如此,他对上级单位发放的奖金都保持淡泊的态度,在同事中再分配。坚持福利待遇大众化,不和教师争高低。这一点在与他共事多年的教师中留下了可贵的口碑。与此同时,他还从制度上为自己设置“警戒线”,学校所有基建项目和物资采购,全部民主决策,从不一人说了算,他只参与事前的决策和指导,把握方向;远离项目的运作和实施,摆脱是非;留心事后的反映,加强监督,不留漏洞。学校定期进行民主理财并及时公开。学校校务、财务透明,无“密”可保,随时随地接受上级领导和教师群众的监督。2013年,学校也因此被评为全县“校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刘四清同志还热心公益,尽管他并不富裕,但是他有一颗善良的心,八年前他就开始坚持每年出资4000元,资助两个湘西的贫困学生读书,现在他还资助两名本校的学生。他说:“资助贫困学生读书的行动我会一直坚持下去,而且还会把这种思想和理念传给我的女儿。这是我人生的志愿,也是我引以为豪的事情,我希望在我离世的时候,可以无愧地说,我是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刘四清同志不只用人格力量赢得了全体教职工的信赖,更用他那人本管理的思想,凝聚着全校的力量,激发着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他坚持民主管理,每周一次校委会、每两周一次教职工大会,每学期一次民主理财,每年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雷打不动。还专门设立了校长信箱,虚心听取他人的建议、意见乃至批评。各项制度,各种基建项目都是在民主决策的基础上实施的。他始终认定人是工作的关键因素,坚持以人为本,每学期与每位教职工至少谈心一次,对教职工的思想状况、工作想法和生活上的困难、问题,他了如指掌。他认为,只有让教职工体会到自己“受到尊重、说话有用”才会产生责任感。每年的端午节、中秋节、春节、教师节,在学校财力许可的条件下,都要尽可能地安排一些福利,解决教职工的生活困难。刘四清同志对教职工的关爱不只表现在物质上,更表现在精神上,对退线教师,做好“尊重”文章。退线干部周炎坤老师六十华诞,学校特意邀请湘鄂边诗词爱好者一百余人,在校举办了隆重的诗文吟诵会,并将与会者唱和的诗文编撰成书,命名为《烛影摇红》,赠送给周老爱好诗词的朋友。包曼容老师患食道癌在河南省林县动手术,他和值班校长冒着严寒,乘车两千多里前往探望。包老师不幸逝世,他在第一时间赶到其家里,和其他在校的老师一起为包老师安排后事。治丧期间,他和校长室的同志自始至终守在学校,为包老师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并亲执花圈,送包老师上山。对青年教师,做好“培养”文章。把管理的镜头瞄准青年教师的闪光点,抓拍优点,及时肯定,聚焦亮点,大力表扬,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很重要的”。为培养青年教师,学校每年为每位青年教师订阅二百多元钱的专业刊物,每年都组织他们外出学习交流,尽可能地帮助青年教师成长为教学能手。

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事实证明,校长科学的办学理念,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所在,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华容三中“关注过程、重视形成”的目标管理,使教职工责任意识显著增强;“过程重于实绩,态度重于能力”的导向和制度,使教师养成了同心协力、勤勉工作的氛围和习惯;“不求大求深,只求小而精”的集体备课和教研要求,为教师业务成长提供了平台;“人人都要上好一堂课,人人都能上一堂好课”的任课决策,将许多青年教师推上了毕业班的讲台。

普通群众个人事迹篇七

张存贵,是陕西省陇县温水镇峰山小学一位平凡的小学教师、小学校长,在他从教的三十五年里,却做出了许许多多不平凡的事情,他这种“扎根山区、爱岗敬业、扶贫济困、淡泊名利、不求回报、安贫乐道、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歌颂和学习。他以高尚的师德、优良的工作作风、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同行的敬佩和社会的广泛赞誉,他对党的教育事业无限忠诚,对学生满怀深情厚谊,充分展示了教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和高尚品格。他是我们教师队伍中的优秀代表,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学习张存贵老师的先进事迹,我认为要从四个方面去入手:

一是他为党的教育事业扎根山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二是他淡泊名利、甘守清贫的人生境界;

三是他爱生如子、克己助人的优秀品德;四是他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职业风范。

这些高贵品质都源于他对于教育事业强烈而神圣的责任和使命感。

为了这份责任和信仰,他主动放弃城市的优越条件,一头扎进落后的山区小学,一干就是35年,他生活条件艰苦却给了学生最深厚的爱,他用最真诚的心爱护着每一个学生。他的行为无声地告诉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乡亲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把孩子的前途送给了老师;国家把孩子们送给学校,就是把国家的未来托付给了老师,老师必须竭尽全力,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人。为了这份责任,张存贵同志不论在多艰苦生活条件下,他都毫不动摇地常年坚持着;为了这份责任,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他始终把学生放在心中,把教学放在第一位。他用实际行动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岗敬业、廉洁自律;什么是真正的淡泊名利、乐守清贫;什么是真正的无私奉献、大爱无边。

他做事为别人考虑得多,为自己打算得少,为别人做了好事也不说。他以一颗火热的赤子之心,默默无闻地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的价值标准。他甘为人梯,诲人不倦,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师道尊严”,其实它是师者千百年来凝而成的力量。纵然我们的社会有沧海桑田之变,师道的力量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张存贵老师就是这样一位行动者。他对学子的牵挂、对授业的严谨,无不显现出一种感人至深的师道魅力。

学习张存贵老师的奉献精神,落在实际行动上是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高自我修养;牢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上的相关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强化事业心、责任意识认真履行教师的义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扬好学进取、追求卓越的工作作风;树立不畏艰难、献身教育的崇高理想;培养淡泊名利、甘守清贫的做人风范,养成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我会以此为激励和鞭策,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努力学习和工作,做一名学生喜爱、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优秀教师。

普通群众个人事迹篇八

xx,男,出生于1975年3月,现任xx机关xxx。

该同志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一名共产党员,对困难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情,对帮扶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以人为本,心系民情,权为民用,利为民谋,结合机关开展的帮扶活动,积极与其结对的xx乡困难群众开展‚手拉手、结对子、送真情、献爱心‛援助行动,从思想上、感情上、物质上、技术上多重帮扶困难群众,使其实现再就业,逐步脱贫解困。

在帮扶活动中,该同志主动深入困难群众家庭,与群众联系在一起,结成帮扶对子,与他们攀亲交友,向他们嘘寒问暖,为他们答疑释惑,让他们全面了解党的政策,真心实意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并给予及时的、必要的物质救助,让困难群众得到了实惠,拉近了群众与党和政府的距离,同时也消除了部分群众心中的怨气,化解矛盾,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始终做到了‚老弱病残户必访必帮,下岗失业户必访必帮,有问题有意见户必访必帮,党员干部真情为民‛的实际行动,让群众从内心深处感到满意。与xx同志结对互助的群众都由衷感叹:‚过去都说,‘穷在街前无人理,富在深山有远亲’,现在我们这些生活困难的普通老百姓也攀上了当党员干部的亲戚,还是我们的党好,党的干部好,社会主义制度好‛。

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就脚踏实地地干;群众缺什么、愁什么,就倾其所能地帮;群众反对什么、不满意什么,就真心实意地改。深入、全面、客观地了解基层情况,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丰富做基层工作、群众工作的办法,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推动机关帮扶工作的不断深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共产党员这一伟大的名称增添光彩,为鲜红的党旗增添光辉,为共创稳定和谐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得到了群众广泛的赞誉和好评。

普通群众个人事迹篇九

王央,男,1965年7月生,研究生学历。身体健康。曾任乡党委副书记、副乡长,现任局党委副书记。

帮扶活动中,王央作为一名基层部门的领导干部,一名员,时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密切配合总工会和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有关部门,积极与下岗失业人员开展手拉手、结对子、送真情、献爱心援助行动,帮扶困难职工实现再就业,千方百计帮助下岗职工和困难职工解决生产生活问题,逐步脱贫解困,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推动了帮扶工作的不断深入,为共创稳定和谐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帮扶工作任务重、难度大,要干好,就得多想办法。”

粮食局是一个大局,6个下属企业,全局困难职工家庭80多户,这其中仅食品公司的特困职工就有48户。食品公司既是局党委的一块“心病”,更是王央最大的“心病”。

食品公司是一个50年代组建的老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企业经营状况不佳,连年亏损,企业职工日益困维,公司160余名下岗职工中,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就有70多名。帮扶这些困难户,资金不足是个大问题,对于经济并不宽裕的食品公司和粮食局来说,困难可想而知。

面对困难,王央毫不退缩,他想得更多的是困难职工求助的目光,渴盼的眼神,还有一个领导干部、一名员的职责。

在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王央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大胆创新,提出了社会筹、单位拿、领导带、中层帮、职工助、自身干的“六级帮扶救助网络”,并迅速付诸实施,把方方面面纳入到帮扶救助体系中来。逐渐建立起了局科级领导干部和中层干部帮扶困难职工制度、职工子女升学学费补助制度、困难职工生活救助制度等一系列帮扶制度。全局科级领导干部和中层干部与困难职工结成帮扶对子80多个,负责向这些困难家庭送信息、送岗位、送技术、送项目,直至脱贫,使这些困难户得到了比较稳定的帮助。

“两节”慰问、金秋助学、雨季为困难职工修缮房屋,帮扶活动开展得蓬蓬勃勃,一年所需资金近2万元。除每年积极响应上级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外,在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王央又提出建立特困职工帮扶专项资金,局党委向全局职工发出“捐助5元钱,帮人渡难关”的倡议,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募捐,在全局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局党委对困难职工的一片真情,不仅带动了职工们踊跃捐款,而且很多企业也慷慨解囊,一次性筹措特困职工帮扶专项资金6万余元,使对困难职工的帮扶救助又多了一个强有力的保障。

“当干部就要心里时刻想着群众、帮助群众,为群众办实事。”

言教不如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激励的作用是空前的。在王央书记的办公室挂着他自书的一幅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王央就是一个心里时刻想者群众疾苦的干部。1995年在王家乡工作时,王央发现了该乡李村困难学生张的家庭特别困难,家庭无力供其上学,仅上了半年多学的张只得辍学回家。从那时起,王央便开始用自己的工资十余年如一日地资助张上学。11年来,王央不仅给了他钱,还教会了他做人的道理,使张从一个7岁的小学生成为了一个大学生。同时,王央还在政府的安排下每年帮扶一个困难家庭、结一门穷亲,从1990年至今的十多年来共帮扶困难家庭12个,结穷亲6家,为此花费工资3万余元。

“只要我在这个位置上,我就要实实在在地为职工办实事,不然就对不起职工,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王央在帮扶中发现,一些下岗的困难户,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被纳入“低保”救助,在看病、子女上学、水电费减免等方面得不到照顾,家庭生活非常困难。王央积极协调民政、教育、水利等部门,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帮助我局困难职工,一次性为全局46个生活困难家庭办理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使他们不仅能够每月领到低保金,还在子女学杂费、就医、水电费等方面得到了减免优惠。

对于大伙对自己“点子多”的评价,王央并不否认,他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王央一直保持的信念。

靠管靠理不如靠激励,靠帮靠扶不如靠技艺。下岗职工的自身素质决定其再就业的能力,靠帮靠扶不如靠送技艺。本着实用性和有效性的原则,从抓基本技能培训入手,帮助下岗职工掌握一些实用技能,提高适应市场能力。食品公司下岗职工李是个建筑泥工,妻子没有工作,自己又下了岗,家庭生活极其困难。下岗后,他为一家人的生计发愁。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王央和他进行了畅谈,并根据他还会修理自行车的实际情况,协调给其安排了一个摊位,并从救助基金中拿出3000元,帮助他开始了修理自行车的营生。老李凭借其过硬的技术和诚信的经营态度,很快就赢得了很多顾客,不仅主动还清了救助资金,还逐渐改变了家庭困境。

同是下岗职工,由于素质差异,基础不一样,有的不仅能独立就业,而且走上勤劳致富的道路,但有一小部分由于重病缠身、夫妻离异、遭受车祸等等原因,生活产生了严重困难,个别下岗职工生活甚至陷入绝境,帮助这部分同志走出困境,才更能体现组织温暖。王央分别根据就业、收入、身体、住房、子女入学等五个方面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帮扶。对困难较大、矛盾集中,或具有突发性的困难的职工,实行现场帮扶。

“只要群众有困难,我会在帮扶的路上一直走下去,让更多有实际困难的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组织的关怀、社会的关爱”,对未来的帮扶之路,王央语气更坚定。

(1)事实必须真实、可靠。先进典型材料的先进事迹是否真实,直接关系到先进典型的生命力。只有绝对真实才能使先进典型真正具有教育人、鼓舞人的作用。因此,凡是材料中反映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一定要认真核对清楚,不允许有半点虚假、拔高或拼凑及张冠李戴的情况,不能把道听途说、未经核实的“先进事迹”和“经验”写入材料。如果确实一时难以搞清楚,宁可暂时不写,也不能勉强凑数。

(2)观点和提法要分寸恰当。在叙述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和经验时,要注意摆正先进典型和其他群众、集体的关系。许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的事迹,都不是单枪匹马干成的,是与周围群众和其他集体、单位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因此,讲先进典型的事迹、经验,一定要注意切不可讲那些脱离群众、脱离整体观念的过头话。否则,就不能起到先进典型的带动作用。

(3)文字要朴实、简明。整理先进典型材料,主要是通过实实在在的事实说话。这就要求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一定要善于选择那些实在、贴切的词语。不要过多选用做修饰成分或言过其实的形容词。不要讲空话、套话,硬拉架子做文章。话要说得简洁明了,凡是能用较少的话把事情说清楚的,就不要把话拉长。

帮扶活动先进个人事迹之外的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应用文写作网校›事迹材料网校。也非常欢迎您在本站投稿,用自己的账号登陆进入相应频道即可!

from:两全其美网校城(http://)url:http:///。

普通群众个人事迹篇十

段xx同学是我校五年级二班一名班干部,朝气蓬勃的新世纪,孕育了她广泛,喜爱写作、书法、下棋、集邮。

作为一名班干部,主动加入到学校政教处的检查队伍中来,戴上小袖标,检查队员们的个人卫生、纪律、文明行为等各方面的情况,及时发现并阻止校园内不良现象的发生。在学校里,她是同学们的榜样,回到家,她更是一名出色的好孩子,主动帮助父母干家务,认真、独立完成家庭作业,还练书法、学围棋,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坚持做好。如今当我们在蓝天中看到一只小雏鹰正拍打着日趋健壮的翅膀,那就是她,她说:“我要在共青团的摇篮里起飞,去追求我的理想,我能行”。

作为一名班干部,她能够坚持以身作则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老师不在时,主动维护好班级的纪律,对于不文明的行为敢于及时劝阻,并能每天坚持主动安排好全班的值日工作,督促值日生完成打扫任务。团结同学,热心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在这方面,全校的老师和同学都很认可,大家都夸她有同情心、有爱心。

单纯的课本内容,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补充,达到内容的完善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普通群众个人事迹篇十一

王央,男,1965年7月生,研究生学历。身体健康。曾任乡党委副书记、副乡长,现任局党委副书记。

帮扶活动中,王央作为一名基层部门的领导干部,一名共产党员,时刻以“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密切配合总工会和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有关部门,积极与下岗失业人员开展手拉手、结对子、送真情、献爱心援助行动,帮扶困难职工实现再就业,千方百计帮助下岗职工和困难职工解决生产生活问题,逐步脱贫解困,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推动了帮扶工作的不断深入,为共创稳定和谐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帮扶工作任务重、难度大,要干好,就得多想办法。”

粮食局是一个大局,6个下属企业,全局困难职工家庭80多户,这其中仅食品公司的特困职工就有48户。食品公司既是局党委的一块“心病”,更是王央最大的“心病”。

食品公司是一个50年代组建的老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企业经营状况不佳,连年亏损,企业职工日益困维,公司160余名下岗职工中,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就有70多名。帮扶这些困难户,资金不足是个大问题,对于经济并不宽裕的食品公司和粮食局来说,困难可想而知。

面对困难,王央毫不退缩,他想得更多的是困难职工求助的目光,渴盼的眼神,还有一个领导干部、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

在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王央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大胆创新,提出了社会筹、单位拿、领导带、中层帮、职工助、自身干的“六级帮扶救助网络”,并迅速付诸实施,把方方面面纳入到帮扶救助体系中来。逐渐建立起了局科级领导干部和中层干部帮扶困难职工制度、职工子女升学学费补助制度、困难职工生活救助制度等一系列帮扶制度。全局科级领导干部和中层干部与困难职工结成帮扶对子80多个,负责向这些困难家庭送信息、送岗位、送技术、送项目,直至脱贫,使这些困难户得到了比较稳定的帮助。

“两节”慰问、金秋助学、雨季为困难职工修缮房屋,帮扶活动开展得蓬蓬勃勃,一年所需资金近2万元。除每年积极响应上级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外,在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王央又提出建立特困职工帮扶专项资金,局党委向全局职工发出“捐助5元钱,帮人渡难关”的倡议,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募捐,在全局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局党委对困难职工的一片真情,不仅带动了职工们踊跃捐款,而且很多企业也慷慨解囊,一次性筹措特困职工帮扶专项资金6万余元,使对困难职工的帮扶救助又多了一个强有力的保障。

“当干部就要心里时刻想着群众、帮助群众,为群众办实事。”

言教不如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激励的作用是空前的。在王央书记的办公室挂着他自书的一幅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王央就是一个心里时刻想者群众疾苦的干部。1995年在王家乡工作时,王央发现了该乡李村困难学生张的家庭特别困难,家庭无力供其上学,仅上了半年多学的张只得辍学回家。从那时起,王央便开始用自己的工资十余年如一日地资助张上学。12年来,王央不仅给了他钱,还教会了他做人的道理,使张从一个7岁的小学生成为了一个大学生。同时,王央还在政府的安排下每年帮扶一个困难家庭、结一门穷亲,从1990年至今的十多年来共帮扶困难家庭12个,结穷亲6家,为此花费工资3万余元。

“只要我在这个位置上,我就要实实在在地为职工办实事,不然就对不起职工,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王央在帮扶中发现,一些下岗的困难户,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被纳入“低保”救助,在看病、子女上学、水电费减免等方面得不到照顾,家庭生活非常困难。王央积极协调民政、教育、水利等部门,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帮助我局困难职工,一次性为全局46个生活困难家庭办理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使他们不仅能够每月领到低保金,还在子女学杂费、就医、水电费等方面得到了减免优惠。

对于大伙对自己“点子多”的评价,王央并不否认,他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王央一直保持的信念。

靠管靠理不如靠激励,靠帮靠扶不如靠技艺。下岗职工的自身素质决定其再就业的能力,靠帮靠扶不如靠送技艺。本着实用性和有效性的原则,从抓基本技能培训入手,帮助下岗职工掌握一些实用技能,提高适应市场能力。食品公司下岗职工李是个建筑泥工,妻子没有工作,自己又下了岗,家庭生活极其困难。下岗后,他为一家人的生计发愁。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王央和他进行了畅谈,并根据他还会修理自行车的实际情况,协调给其安排了一个摊位,并从救助基金中拿出3000元,帮助他开始了修理自行车的营生。老李凭借其过硬的技术和诚信的经营态度,很快就赢得了很多顾客,不仅主动还清了救助资金,还逐渐改变了家庭困境。

同是下岗职工,由于素质差异,基础不一样,有的不仅能独立就业,而且走上勤劳致富的道路,但有一小部分由于重病缠身、夫妻离异、遭受车祸等等原因,生活产生了严重困难,个别下岗职工生活甚至陷入绝境,帮助这部分同志走出困境,才更能体现组织温暖。王央分别根据就业、收入、身体、住房、子女入学等五个方面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帮扶。对困难较大、矛盾集中,或具有突发性的困难的职工,实行现场帮扶。

“只要群众有困难,我会在帮扶的路上一直走下去,让更多有实际困难的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组织的关怀、社会的关爱”,对未来的帮扶之路,王央语气更坚定。

普通群众个人事迹篇十二

亲爱的市民朋友们:

城市因文明而美丽,人民因城市而骄傲。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力开启建设“强富美高”全面小康新征程之际,传来了宿迁以测评总分第一名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喜讯。对此,广大宿迁市民无不欢欣鼓舞、引以为豪。

在这收获荣誉的喜悦时刻,我们深知这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宿迁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单位创建接力的结果;更是全市人民协力同心、共同奋斗、艰辛付出的结果。在此,我们代表宿迁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为宿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积极贡献的广大市民朋友,向关心支持和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社会各界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感谢你们用辛苦付出创造了奇迹。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竖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也是创建难度最大、最具价值的城市品牌。在全市上下的努力下,宿迁只用短短三年就以最优成绩摘取了这一殊荣,创造了一个非凡的业绩——你们是这座城市的骄傲!

感谢你们用一言一行文明了城市。夏日街头,你们顶着烈日执勤,汗水湿透了衣背;开车路上,你们停在斑马线前,耐心地礼让每一位行人;大街小巷,你们乐于助人,引领文明新风;公交车上,你们尊老扶弱,弘扬中华美德;整治现场,你们用双脚丈量每一寸土地,练成片区“活地图”;周末假日,你们舍小家顾大家,加班加点忙创文……你们用根植于心的践行,把“宿迁文明20条”变成了全国瞩目的城市文明符号,用辛劳和汗水浇灌出绚丽绽放的文明之花——你们是宿迁最美的风景!

感谢你们用理解包容铸就了和谐。回顾创建历程,既浸润着全市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更展现出了广大市民朋友对这座城市真诚的热爱,对更美宿迁殷切的期许。特别是随着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大家对创建工作越来越理解、越来越支持。文明习惯逐渐根植人心,城市环境和秩序不断优化,干群之间、邻里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和谐美好。你们用理解和包容温暖了城市,你们用爱心和奉献铸就了这枚金灿灿的城市奖牌——荣誉属于你们每个人,你们是文明宿迁最好的代言!

成功让人自豪,荣誉催人奋进。亲爱的市民朋友们,如今,我们多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全国文明城市的市民。这是一个闪光的称号,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文明永远在路上。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崭新的起点。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宿迁的生动实践。通过三年创建,宿迁市容市貌不断改善、民生幸福不断增强,给大家带来了可观可感的变化和实惠。但是前方,我们面临着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建设“强富美高”全面小康新宿迁新的历史任务,需要我们勠力同心,继续前行。

我们相信,沐浴着全国文明城市的荣光,市民朋友们一定能用更多的担当和更大的热情,巩固秉承创建成果,发扬光大创文精神,用一个又一个城市建设新业绩,把全国文明城市这一荣誉变成宿迁永久的底色、永远的名片!

让我貌同祝愿宿迁的明天更加文明和谐、人民更加幸福安康!

20____年11月20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