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进村入企服务总结范文简短 干部入企进村工作方案(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5 18:38:13 页码:8
进村入企服务总结范文简短 干部入企进村工作方案(2篇)
2023-01-15 18:38:13    小编:ZTFB

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总结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总结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总结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进村入企服务总结范文简短一

创先争优,打造为民务实的好队伍

新的党支部班子成立后,党支部书记徐祥新向全村父老乡亲立下誓言:“如果三年不让郭家沟变个样,我就是郭家沟的罪人!”近年来,党支部一班人凭着“在其位谋其政”的事业心和“村不强心不甘、民不富心不安”的责任感,不等不靠,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六年多来,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植树造林、修路治水、开发土地、发展生产,大小工程干了50多项,绿化荒山3000多亩,新建小型水库11座,开发土地4000亩,新修道路13公里,治理河道2600米,建起了蓄水5万立方米的人工湖以及一座小型生物集成污水处理厂,把整个村彻底装修了一遍,原来的“穷荒山”变成了现在的“花果山”,森林覆盖率由35%提高到70%。党员干部靠实干凝聚了党心,赢得了民心,成了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推动发展的排头兵。

干事创业,闯出富民强村的新路子

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党支部确立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生态农业四轮驱动加快发展和党的建设作保障”的发展思路,郭家沟从此走上了富民强村的康庄大道。村里成立了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公司,积极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改革,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先后建起了总占地4684亩的花生、黄烟、扁桃、板栗4个种植园区和无公害蔬菜、冬枣、金银花3个种植基地,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益。仅扁桃园一项去年就为集体创收450万元,为农民增收40多万元。农民入股流转土地后,除获得每亩每年300元保底收益外,到生态农林公司打工的,每年还可获得1.5万元工资,收入水平成倍提高。村民徐国将24亩承包地全部流转,每年仅土地流转金就7200元,自己腾出空来跑运输,月收入4000元,妻子到棉纺厂上班,每月工资1500元左右,全家年收入7万多元,是原来的3倍多。一个好思路就是一条好出路,自20xx年以来,村集体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都呈两位数增长。20xx年全村实现集体收入8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万元,是20xx年的4.8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6010元。

民生为本,架起普惠群众保障网

郭家沟村党支部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不断健全民生保障体系,描画出一幅幸福和谐的民生图景。一是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抢抓被列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村的机遇,积极推进旧村改造,建成小康楼380多套、居民楼1栋。本着让利于民的原则,村民只交5万元就可住上218平方米的小康楼,只交1.8万元就可住上100平方米的多层居民楼,均不足市场价格的20%,65岁以上老人免费入住50平方米的老年公寓。二是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村里出资为全体村民加入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村民全额垫付参保资金;对65周岁以上老人全部集中统一供养,这在全省尚属首家。二是大力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村民自编自演的“春节晚会”连续两年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党支部创办了《新郭家沟》报,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随着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群众的思想素质明显提高。六年来,全村没有发生一起治安案件,没有发生一次上访事件。20xx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村里32位老人自己掏钱为灾区缝制了100床棉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此进行了报道。

近年来,郭家沟村先后荣获山东省文明村、莱芜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进村、莱芜市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莱芜市平安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村党支部被评为莱芜市学习型党支部。

推荐进村入企服务总结范文简短二

为一步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逐步解决三河村在班子建设、组织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彻底扭转后进村现状,根据镇分类定级“后进村”整治工作实施意见要求,特制定本后进村整改落实方案。

一、村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基本情况:三河村位于柏垫镇东北,处于柏垫、桃州、誓节三镇交界之地,占地面积17.6平方公里,由原牡塘、毛村、田里三村合并而成;全村总人口2987人,849户,现有25个村民组;共有党员113名,下设3个党支部,13个党小组。

存在问题:三河村自20xx年并村以来,由于思想不统一,班子软弱涣散,不能立足本职,基层组织工作乏力,村组一级功能瘫痪,群众怨气重重,村级矛盾纠纷突出,个人上访、集体上访事件频发,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三河村经济社会发展,被镇党委分类定级确定为后进村。

二、整改目标

按照“找准问题、突出重点、强化措施、集中整改”的原则,力争用1-2年时间,实现班子和谐、队伍稳健、管理规范、创新发展。

1、班子建设取得新成效,村级班子团结一心,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全面增强。

2、队伍建设得到新起色,打造一只作风优良、思想先进、模范带头的基层组织队伍。

3、制度建设推行新举措,以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为重点,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村级管理制度。

4、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围绕产业调整、农民增收、环境改善等关乎民心、关系民生的突出问题,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三、具体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落实整改责任

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成立三河村后进村整改工作小组,其组成如下:

第一组长:余桂芝

组长:郭永志

成员:王德明、王祥

领导小组负责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的要求,对照后进村现状,认真研究制定整改措施,细化目标任务,明确具体责任,落实全面整改。

2、加强班子建设,提高整体合力

认真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推选政治素质好、党性观念强、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熟悉农村工作的同志担任村“两委”带头人,争取县直单位优秀选派干部到村任职,配齐配强村班子队伍,增强村班子的干事创业能力,提高群众对村两委的信任度和支持度;每周定期召开两委会议,共同商议村级事务,及时化解矛盾,统一思想,促进班子团结;按照“双培双带”原则,重点在农村致富能人、特色产业带头人、在外务工返乡经商人员、退伍军人等群体中推荐选拔后备干部,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年轻化、知识化储备,从根本上解决村级干部后继无人、选不出人的问题;推动村组干部例会制度化、常态化发展,做到“小事不出组”,充分发挥村组干部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益,实现村级事务网格化、规范化管理。

3、抓好基层党建,筑牢战斗堡垒

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忧等活动开展,加大党员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与“三农”相关的法律法规、农业实用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和综合素质。认真落实党内生活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内组织生活,强化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不断增强党员的党性和主体意识。进一步深化党员服务承诺、设岗定责、党员联系户等党性实践载体,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好党内帮扶和关爱党员工作,定期走访慰问老、弱、病、残党员,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规范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和程序,切实做好党员培养教育工作,筑牢战斗堡垒。

4、完善管理制度,推行民主决策

抓好“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各项制度落实,规范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化决策过程,以财务公开为重点,不断丰富村务公开内容,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健全村总支会议、村委会、村监督委员会、村组例会、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推进村级事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农民群规范有序的参与村级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建立村级矛盾排查化解调处机制,村两委成员以轮流接访、走访、下访等形式及时发现矛盾纠纷隐患,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5、理清发展思路,加快经济发展

紧承当前柏垫乃至全县全力招商、加快发展的东风,充分利用本村地处三镇交界、交通便捷、资源丰富等优势,对外加大宣传、加强交流,对内积极化解纠纷,加强引导,营造良好的对外发展环境。以彻底化解三河茶场矛盾纠纷、全程跟踪服务引进的新型墙体建材企业为突破口,发挥企业投产后对村民就业、增收等方面的产业示范效应,不断优化社会人文发展环境。同时,严格按照村庄总体发展规划和土地布局,在全村形成西部林业区、北部农业区、南部工业区、中东部居住区的发展模式。引导企业集中化、园区化发展,积极引进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规模化环保企业;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加快土地流转进程,积极引进与本地种养特色相适应的公司或加工企业,建成龙头企业,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促进农民增产,集体增收,推动农村经济不断持续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