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违法原因剖析检讨书范文怎么写(优秀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05:33:57 页码:11
最新违法原因剖析检讨书范文怎么写(优秀17篇)
2023-11-20 05:33:57    小编:ZTFB

每个人都需要定期总结,以便更好地规划未来的行动。在总结中可以添加一些关键词或关键句,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重点。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写一份完美的总结需要有详细的记录和准确的观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违法原因剖析检讨书范文怎么写篇一

根据省**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部署,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围绕“为民务实清廉”这个主题,通过认真学习《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等书籍篇目,重温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个人的思想认识得到较大提高。在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的基础上,对照党章、廉政准则和中央的八项规定,我认真查找了自己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努力达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目的。现将个人的检查剖析情况报告如下,请同志们给予批评指正。

(一)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情况。我于1981年分配到省**局工作,1997年入党,先后在农村处、办公室、离退办工作。回顾33年的**生涯,无论在哪个阶段、哪个岗位,都能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始终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服从组织决定、听从安排,找准角色定位。但是,对照党章和党员的标准,仍有较大差距、还存在很多不足,政治理论学习不主动,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有差距,政治敏锐性不够,在一些消极言论面前,认为管好自己就行,缺乏应有的政治责任感。

(二)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转变作风情况。本人坚决拥护《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坚决拥**省委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的相关规定及实施意见,在思想上努力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工作和生活中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但与要求相比,在认识上还不到位,认为老干部门既不管钱又不管物,没有迎来送往等应酬,更没有以权谋私的条件和土壤,八项规定和反腐倡廉与自己关系不大,有观望的思想。

(一)形式主义方面。一是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表现在对全局离退休同志的情况掌握满足于大概,对老同志所思所想关注不够,工作方法简单。二是群众意识不强。在老干工作管理与服务中,存在只注重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没有更多地关心老同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为老同志的服务意识树立得不牢,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不多,为他们排忧解难做得不够。三是存在“学用”脱节。在学习上存在实用主义,把握形势、了解大局不深不透,理论联系实际和融汇贯通不够,致使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有时脱节。

(二)官僚主义方面。表现在创新意识不够,墨守成规不敢突破。具体工作中,受传统思维定势的影响,想问题、做工作沿袭老方法、老套路;拘谨于职位角色,服从安排多、主动思考少。同时,深入离退休干部倾听他们的心声不够,面对新情况、新矛盾,心存畏难情绪,开展工作缺乏创造性。另外,工作要求过高,对处内同志体谅、理解、关心不够等。

(三)在享乐主义方面。首先,进取精神有所退步。81年参加工作至今,已33年,时有“干累了、歇口气”的想法,工作热情随之降低。其次,在局机关各部门中,离退办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的部门,在思想上对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有“求稳多、求进少”倾向,忙于事务多、谋划长远少。

(四)在奢靡之风方面。一是艰苦奋斗精神有所弱化。现在条件好了,不自觉就提高了生活和消费标准,淡忘了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勤俭节约意识减弱了;二是坚持学习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和自觉用党的纪律约束自己还不够,勤政廉政意识树立不牢,对不良风气和奢靡之事,纠结、麻木,有时甚至随波逐流。

以上“四风”问题的存在,虽然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但主要是主观原因造成的,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总开关”产生了一定的偏差。问题出在表面上,但根子生在思想上。从深层次分析“四风”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改造主观世界不够自觉主动。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来自于自觉改造主观世界,不断增强党性锻炼。在这些年的工作中,存在事务工作冲淡党性锻炼的情况,在灵魂深处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还是树立得不牢。对照“两个务必”和“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要求,应始终带着崇高的责任感、使命感,自觉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终生的必修课,持续不断地重视和加强主观世界改造。

(二)宗旨观念不够牢固。对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不深,对继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上、行动上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还不牢。在工作上,群众观点有所淡化,有满足现状的思想,存在说了也白说、甚至吃力不讨好等思想,也产生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想法,这实际上是宗旨观念不牢、群众观点不强、觉悟不高的表现。

(三)理论学习认识不到位。没有把理论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对理论学习看得多思考少、浏览多记住少,满足于完成“规定动作”,缺乏自加压力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特别是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在思想上时不时产生麻痹、松懈思想,不自觉地就放松了学习。

(四)自我要求有所放松。认为自己工作30多年,经过多岗位的磨练,具备了一定的政治素质,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沉淀了一定的知识内涵,常常不自觉地满足于这些积累与经验,对持续不断地自我提高重视不够,满足于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或重视面上不出问题,工作中思路还不宽。

(五)政治纪律约束有所放松。剖析在“四风”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本原因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政治纪律的约束。通过这次活动发现,自己在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上还有差距,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存在偏差,在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方面也做得不够,工作作风不够深入,离党章要求还有距离。

教育实践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强保证。我将立足工作岗位,切实改进自己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努力方向。

在局党组的领导下,按照党员标准,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实实在在为离退休同志办实事、办好事,与离退办全体同事一起为新时期老干工作做出新贡献。

(二)整改措施。

1.强化学习意识,进一步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坚持把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同志关于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等作为理论学习的重点,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们工作的对象是老同志,他们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形成了关心政治、了解形势、钻研问题的良好习惯,大多数老同志,尤其是担任过领导职务的老同志,都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如果我们学习跟不上,知识面不够宽,研究问题不深,就很难与老同志作深入的沟通交流,要针对性地做好老同志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无从谈起。同时,老干部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我们熟练掌握老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丰富老干部管理相关业务知识,并在为老同志服务的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达到充实自己,提高素质能力的目的。

2.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升老干工作管理与服务水平。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重要的着力点就是思想上求实、作风上务实、工作上落实。老干部工作是个特殊的岗位,是一项很严谨很复杂的工作,政治性、政策性、思想性都很强,容不得马虎和虚假。当前,离休干部普遍进入“双高期”且人数逐年减少,退休干部数量则不断增多,离退休干部队伍实际状况不断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对老干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以真抓实干的作风,把落实老干部工作方针政策作为一种责任,自觉克服标准不高、作风不实、要求不严的现象,切实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真抓实干,把心思用在老干部身上,以对老干部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儿女之心投入到工作中去,自觉在政治上尊重老干部,思想上关心老干部,生活上照顾老干部,精神上关怀老干部,了解掌握老同志的所思所想所盼,充分考虑老同志的实际需要,与离退办同仁一道,切实把老干部的每一件事办好、每一项活动组织好,把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转化为提高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内在动力。

3.保持清正廉洁,用感恩的心做好老干部工作。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

和省局党组的相关要求,要有增强战胜自我的胆识,要抗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侵蚀,用党员的标准约束自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在反对享乐主义方面,要克服追求生活安逸的思想,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并以这样的精神状态搞好老干工作。在奢靡之风方面,着重解决有时存在的铺张浪费现象,自觉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坚持勤俭节约。

老干部工作是一份清贫琐碎的工作,做好这一项工作需要不厌其烦,需要保持一个平衡和平静的心态,要坚持服务第一的工作理念,以感恩的心尊重老干部,用宽容的心善待老干部,以真情服务老干部,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充分感受到省**局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时刻把为民务实清廉放在心中,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

违法原因剖析检讨书范文怎么写篇二

违纪违法行为的原因分析,是案件剖析的关键和核心。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违纪违法原因剖析【六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违纪违法行为的原因分析,是案件剖析的关键和核心。做好典型案件原因剖析,对有效促进纪律审查成果转化,构建好“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认真把握以下四个重点。

透视不良轨迹,看行为走势。有违纪违法者忏悔,“自己脚上的泡,是自己走出来的”。一个人因违纪违法受到惩处,总有其发端发展演进的过程。一是触纪造“蚁穴”。有不少人意识不到慎初慎微、抓早防小、严以律己在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性,习惯于“大问题不犯、小错误不断”,有意无意地做一些细微、小触小犯等负面行为。由于其触犯行为属细微小事,还意识不到自己人生轨迹有了一个污点。“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一污点往往是违纪违法的源头起点。二是破纪成“斗风”。无论是谁,每搞一次特殊就会降低一分威信,每破一次规矩就会留下一个污点,每谋一次私利就会失去一片人心。“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一个人一旦处事不慎、心态不好、自律不严,就会越走越偏,最终导致小事变大事、小错酿大祸。三是违纪踩“红线”。一些被审查人在违纪违法道路上一路走下去,往往由起始阶段的偶然为之,发展到蓄意为之;由刚刚开始的“这不懂那不知”,发展到后来借漏洞钻空子,铤而走险、顶风而上,甚至滑向犯罪深渊,走向不归之路。类似违纪违法现象的轨迹特征,具有相同性和规律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剖析问题根源,看思想演变。违纪违法者行为的失控,首先是思想防线构筑不够密实。一是从真学真信程度上剖析。随着社会进步和知识层次的提高,当今文盲法盲并不多见,尤其在党员领导干部中更为少见。但现实中确有一些人学习敷衍应付、思考蜻蜓点水、读书走马观花、领会一知半解。还有些人虽然掌握了政治理论、党规党纪、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一些知识,但没有做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知行合一,没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二是从遵纪守纪习惯上剖析。“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遵规守矩的前提是尊崇纪律、敬畏法度。无数典型案件表明,一些违纪违法者一事当前,不是先考虑其行为是否触碰底线,而是存侥幸心、动算计情,总思谋如何才能规避法纪制裁,有的还视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为“稻草人”,有意破坏、肆意践踏,严重损害了法纪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三是从是否从紧从严自律上剖析。有那么一些人,总认为制度是约束别人的,法纪是制裁他人的,把自己置于法度之外。

查找制度漏洞,看防范流程。每一起违纪违法典型案件背后,往往有制度方面的问题。分析典型案件发生的原因,查找制度漏洞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一是从制度设计看短板。立足制度管全局管长远管根本,分析相关制度在整体设计上存在的漏项和死角,找出在管权管事管人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为吸取教训、补齐短板、完善管理,为增强制度的科学性奠定基础。二是从制度本身查漏洞。通过典型案件分析,查找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重点看制度执行环节存在的“管不了”“管不住”“管不好”等内容,看有无过时的、有无相互抵触矛盾的,为制度的清理废止和修订完善提供实践基础。三是从制度执行找不足。针对纪律审查中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制度执行走样、形同虚设、流于形式的问题,防止“有利的执行,不利的不执行”“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不执行”,从配套管用、科学完善的角度,有针对性地解决制度标准不严和执行不力的问题。

洞察管理缺陷,看制约效果。单位之所以出现违纪违法人员,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管理和监督存在问题。一是从组织层面看单位风气。在一个单位,解决一件具体问题相对容易,扭转一种风气比较困难。分析一个单位发生的典型案件,要看这个单位的整体氛围如何,看政治生态如何,看党政组织为单位创新发展营造的环境如何。进一步讲,要看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面尽了哪些责、做了哪些事,要问一问为什么单位会发生违纪违法典型案件?二是从领导层面看管理效果。面对单位发生的违纪违法问题,要看单位主要领导人员是如何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的,看分管领导是如何履行“一岗双责”的,对发生的典型案件应该承担什么责任,以此促进领导干部深刻反思、查找问题、吸取教训,进而以严和实的作风履职尽责、强化管理、防范今后。

当前,反腐败斗争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一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分析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新特点、新规律及深层次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作案主体多元化、家族化,违纪违法侵害的客体具有多样化、复杂化,违纪违法主观方面往往利用“合理化”、“合法化”的形式作掩饰,违纪违法客观方面的社会危害性具有隐蔽化、智能化,是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呈现的主要特点。分析其原因有主客观二方面,主观方面:放松自我教育,思想麻痹松懈;爱慕面子虚荣,滋生攀比心理;贪图安逸享乐,追求腐朽生活;明知故犯敛财,试图侥幸漏网。客观方面:干部的培养教育淡化,对干部的监督乏力,制度的落实不到位,预防工作凸显薄弱。遏制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对策:一是要探索和把握腐败案件的作案规律;二是要探索和把握腐败案件的发案规律;三是要探索和把握腐败案件的破案规律;四是要探索和把握腐败案件的防范规律,第一,建立宣传教育机制;第二,建立制度防范机制;第三,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第四,建立责任追究机制;第五,建立测评预警机制;第六,理顺监督机制,保障各监督主体充分协调发挥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查办案件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一批隐藏较深的违纪违法分子被挖了出来,受到法纪的严惩,反腐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体制和市场经济转轨所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不同阶层、不同行业领域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腐败案件仍时有发生,一些带有苗头性、倾向性和规律性特点的案件逐渐暴露出来。如何把握近年来领导干部违纪违法腐败现象脉络,做到蛇打七寸,攻其要害,有效遏制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已成为各级执纪执法机关亟待解决的课题。

人与权力、利益的结合,为什么会产生腐败?这是因为:其一,人的天性是有缺陷的,在一系列人区别于动物的高级心理活动中,有一根本特征,即占有和支配心理。这是腐败产生的根源;其二,权力本身蕴含着导致腐败的因素,权力本身具有强制性、扩张性、支配性,权力的这种本性往往与人类自身的弱点联姻,从而使双方互相强化,并诱惑人们去扩张权力。当没有外部制约或制约不力的时候,其腐败因素随时可能恶性膨胀,走向另一面;其三,高回报的利益是引发腐败的催化剂。人类的绝大多数行为无不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腐败行为的演变过程往往循此路径发展。

(一)主观方面。

1、放松自我教育,思想麻痹松懈。剖析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纵观其人生历程,不难发现,大多数领导干部在成长之初或任职之初,有着远大的理想抱负,政治思想是可靠的尚具有一定的党性观念,工作上勤奋敬业,积极努力。但是随着政治上的进步,地位身份发生了变化,加之长时间不注重理论学习,放松自我教育。在一些公务活动和人际交往中思想麻痹松懈。从开始的受之有愧到习以为常,从谨慎行事到肆无忌惮,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步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导致思想滑坡、人格蜕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恶性膨胀,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哲学。将人民交给的权力当作谋私的工具,使公共权力异化成了私有权力,一门心思想着如何利用职权多捞钱财。

2、爱慕面子虚荣,滋生攀比心理。大凡在领导干部中有一个“领导形象”的概念,有些领导干部能把这个“形象”与党的形象紧密联系起来,而有些领导干部却把这个“形象”与个人的虚荣面子狭隘地混为一谈,往往以“看看人家”又想想自己,滋生攀比心理,造成心理天平倾斜,并从另一方面产生“武装形象”的欲望和念头,唯恐寒碜自己。甚至奉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利用权力大搞裙带关系,任人唯亲、封妻荫子,结帮拉派,于是,着手实施“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和“千里做官为求财”的人生信条。

3、贪图安逸享乐,追求腐朽生活。有的领导干部一旦做官掌权,便贪图安逸享乐,失衡心态造成自我补偿心理,羡慕他人灯红酒绿的“气派”转而“傍大款”,与个体老板打得火热,搞权力共享、利益分享,疯狂敛财,包养情妇,认为“天老大、我老二”,目无组织、心无群众、专横跋扈,追求腐败奢侈生活。

4、明知故犯敛财,试图侥幸漏网。在违纪违法领导干部中,多数是明知行为不轨而为之。其中的缘由就是侥幸心理作祟,有的自以为隐蔽而忘乎所以;有的以不一定能查到自己头上自我安慰;有的以“关系网”、“保护伞”撑腰而有恃无恐;有的以早已订立的攻守同盟做好自我保护准备;有的甚至东窗事发仍负隅顽抗试图侥幸过关。

(二)客观方面。

1、干部的培养教育淡化。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级党委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加大了力度,推进民主选举,加强任前公示,严把考察程序,增强透明度,扩大知悉面。又通过党校培训和平常组织的政治学习来提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的确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但是,在他们走上领导岗位后,在继续成长过程中的培养教育却往往被忽略、被淡化,甚至把对干部成长过程中的培养完全等同于提拔重用或泛泛的学习教育。如果对领导干部重任用、轻培养,就如同只注重栽种树苗,而不注重施肥、浇水和防病灭虫,最终就会枯萎、死亡。并且培养教育的形式不多,内容有限,效果不佳。

2、对干部的监督乏力。我们把干部的政绩纳入任期管理考核,往往在理解上偏重于“只讲收获、不看耕耘”。其实,看一个领导干部的政绩,其创造政绩的过程也是很重要的。忽略了过程,也就相应弱化了环节中的监督,一级管理一级,一级监督一级的两个作用显得失调。于是,造成拉关系、浮夸、搞假政绩的现象滋生,腐败的温床随之应运而生。对一把手的监督机制存在严重缺陷。

3、制度的落实不到位。这些年有关党风廉政建设以及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违纪违法的制度应该说不少,某些违纪违法的干部对相关制度也是了解知悉的,关键在于落实上缺乏力度,存在“死角”,制度形同虚设,导致干部首先不遵守制度而滑向违纪违法的深渊。

4、预防工作凸显薄弱。预防腐败工作的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工作职能、职责尚未健全落实,惩防体系的建设工作还存在不够主动和落实不到位的问题等。

当前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有其特殊性,要切实有效地遏制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一方面要从源头上机制上加大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积极探索建立健全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才是治本之策,另一方面要进一步狠抓违法案件的查处,增强威慑力,做到惩防并举、标本兼治。

l、抓思想教育,提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提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基本途径,也是遏制腐败行为产生的治本之策。在教育内容上,要着重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教育: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近几年查处的表现形式不说相同,违纪违法案件多数是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的问题,尽管作案方式和方法不同,但根本原因还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因此要加强党性教育,解决理想信念问题。二是加强宗旨观念教育。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公仆”意识,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三是要加强拒腐防变教育。当前,领导干部要增强党性观念,提高“免疫力”,进一步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在教育的对象上,从实际来看,当前县域内反腐倡廉教育的重点对象应选择科局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各单位部门负责人、村支两委负责人。在教育的形式和手段上,既要靠党组织进行灌输教育,又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行自我教育;既要加强示范教育,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导作用,弘扬正气,凝聚人心,又要深化警示教育,使党员干部在深刻剖析违纪违法原因当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警钟长鸣。

2、抓制度建设,规范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

要使领导干部自觉做到廉洁从政,必须用科学的制度和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其行为。一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推进制度建设。完善责任制考核办法,严格实行责任追究,不断强化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意识。二是抓好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工作规划》的贯彻落实。要以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为重点,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针对腐败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部位,完善相应法规和制度,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三是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针对当前发案的特点和原因,应着力抓好以下制度建设:

(4)强化财政监控,规范落实财经制度,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和政府采购等制度,严格把好财政资金和其它资金收支审批关,堵塞漏洞,杜绝一切违规资金的运作行为。

3、抓监督检查,增强领导干部自我约束能力。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保证。历史经验和现实情况都充分证明,哪里有不受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哪里就会有腐败。只有加强制约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才能有效防止滥用权力和以权谋私的现象。一是要健全权力的内部制衡机制,即以权力制约权力,通过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理顺各权力监督机构的组织和运作体制,以实现最佳的监督效益。纪检监察部门要积极履行职责,带头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定期对党员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廉政准则》等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二是要完善权力的外部监督体系,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群众团体、民主党派、新闻媒体等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建立评议评估机制和有效落实廉政报告、廉政谈话、述职述廉、经济责任审计、廉政巡视等制度,形成对党员领导干部用权行为的有效监督,督促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监督,严以律已、廉洁用权。三是强化行政监督,充分运用执行监督手段,积极开展行政效能监察,促使国家公务员廉政勤政。

4、抓惩治,加大对违纪违法案件的打击力度。

查办案件是惩治腐败的重要手段。通过大力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建立一道严格的党纪国法防线,遏制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滋生和蔓延。一是要把握办案重点,突破一批有影响的大案要案,要把经济类的违纪案列为重点,把党员干部贪污贿赂挪用挥霍公款案件列为重点,把妨碍经济发展和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列为重点。二是认真查找案件线索,拓宽案源渠道。针对作案复杂隐蔽化,要通过各种渠道,采取有效办法,主动出击,积极查找案件线索,扩大案源。三是充分发挥办案的治本功能,增强办案的综合效果。不单纯办案,要通过查办案件,及时发现掌握发案单位制度和管理上存在的漏洞,提出完善制度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办案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制定相关规范措施加以防范。

近年来,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呈现频发多发趋势,对此,眉县纪委积极探索当前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腐败的特点、规律,严格履行教育、监督、惩处职能,严肃查处了一批涉案金额大、危害程度高、社会影响恶劣的案件,有力地打击和震慑了违法违纪人员,教育了全县党员领导干部,优化了干事创业环境.近三年,全县共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86件,给予党政纪处分86人,挽回经济损失1403万元.

(一)从案件类别来看民生类问题较多.在近三年查办的86个案件中,涉及民生类的案件共67件,占案件总量的77.9%.主要表现在一些承担民生工程的部门以及部分村组干部贪污、侵吞、挪用各种惠农资金、土地补偿款、扶贫救灾款、粮食直补和退耕还林款、拆迁安置款等专项资金.

(二)从人员类别来看村组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因国家政策和项目建设不断向农村倾斜,村组干部贪污受贿等经济违法犯罪问题也在逐年上升,主要表现在民生工程、土地征迁赔偿、财务管理、粮食直补、退耕还林等方面贪污受贿、挥霍浪费、虚报冒领等.2011年涉及村组干部的案件总量的33%,2012年占案件总量的40%;2013年占案件总量的50%.

(三)从案件性质来看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类问题较为突出.在近三年查处的86件案件中,涉及到贪污贿赂及失职渎职问题的案件各占16起,占案件总数的37.2%,位居第一.这些案件中不仅有领导干部也有村组干部,涉案金额多则几十万,少则几千元.如某单位原副局长张某在协调工程项目征地建设过程中受贿4.2万元;某中心原主任李某,在任职短短3个月时间内,收受贿赂达11.2万元,贪污公款0.7万元.

(四)从作案手段来说逐渐隐蔽多样.发生违法违纪案件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贪污、侵占、截留、私分;虚报冒领国家种类补偿资金、惠民资金;合伙作案、公款私存或转借他人以获取利息,或借给亲友使用;财务管理混乱,吃喝挥霍,随意开支等.如某村四名村干部合伙,将西宝高铁征地补偿款、地面附着物赔偿款、灌溉渠赔偿款等共计7.3万余元,采取虚报冒领方式予以私分.

(一)少数干部个人素质较低,法律意识淡漠.从近三年立案查处的领导干部来看,大多数干部文化程度及综合素质较低,浅薄的文化素养造成了这些基层领导干部平时疏于政策理论的学习,忽视了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纪律意识及法律意识淡薄,导致有些干部在被查处后还不认为自己已经触犯了党纪国法.

(二)个别人私欲膨胀,思想道德滑坡.一方面,个人私欲膨胀,宗旨意识淡化.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和权力观,谋利之心膨胀,放任之心膨胀,贪腐之心膨胀,将本来用以为国家干事业为人民谋福利的领导职权当作谋求私利、捞取钱财、寻求退路的手段.另一方面,思想道德滑坡,挡不住诱惑.在市场经济下,受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面对金钱、物质的诱惑,个别干部不能自持,最终把手伸向了集体或掌管的专项资金.

(三)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一是教育缺失.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教育管理的内容和方式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监管不到位.由于“一把手”领导权力过于集中,上级监督太远,不能经常;同级监督太软,心存顾虑,所以监督表现得尤为失之于软.特别是有些农村干部,书记、主任一肩担,集决策权和资金支配权于一身,家长制作风更为严重,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流于形式.三是村组账务混乱.农村三资(资产、资源、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落实不到位,对资金运作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手段,在实际执行上往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还有一些村会计形同虚设,通常就是个记账员,村里一切开支均由村支书或主任掌握;还有些组上甚至没有会计也没有账目,组长一人说了算.四是村务、财务公开不到位.推行的村务、财务公开流于形式,对群众关心、关注的征地补偿、民生资金、财务收支等问题,不公开或有选择地公开,避重就轻.

(一)加强教育,强化党员干部个人素质.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每年通过思想纪律作风整顿、眉坞大讲堂、干部法制培训等形式,在全县开展党纪政纪、法律法规和党风廉政教育,增强广大干部的群众观念、纪律观念、法制观念和廉洁自律意识.二是广泛开展警示教育.充分发挥扶眉战役烈士陵园红色教育基地、张载祠官德教育基地、县看守所警示教育基地、杨文洲纪念馆廉政教育基地作用,利用身边一些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警示教育,寓教于案.三是狠抓农村基层干部教育.针对基层干部文化层次和工作实际,采取易于接受、通俗易懂的教育形式,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思想政治和廉政教育,有效遏制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

(二)强化监督,将权力置于监督之中.一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管.经常对各级各部门执行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领导班子廉洁从政情况、财务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批评教育、责令整改,确保党员领导干部在干事的同时不出事.二是加强对村组干部的监管.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推行民主评议干部活动,健全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和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强化“民主理财”、“民主议事”,把村级各项事务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三是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监管.加强对重大事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政府投资项目、扶贫救灾资金、强农惠农等民生领域各项资金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资金廉洁规范运行.四是加强对工作之外的监管.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圈、社交圈的监管,延伸监督触角,通过鼓励群众举报、开展明察暗访等,对利用公款吃喝宴请、借婚丧嫁娶敛财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确保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三)加大惩处,增强案件震慑力.一是加大问责问效力度.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和省纪委领导干部警示训诫防线及眉县《机关效能问责办法》等制度规定,综合运用组织处理、警示训诫、行政问责等措施,对领导干部违纪违规问题严格问责,防止小错酿成大错.二是加大对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严肃查办破坏环境、影响发展和阻碍重点项目建设中的失职渎职案件,征地拆迁、工程建设中的权钱交易、贪污贿赂和以权谋私案件,特别是严查少数镇村组干部滥用职权、与民争利、涉黑涉恶、利用宗族势力欺压群众、截留挪用扶贫救灾等专项物资和侵占集体财产等行为.通过严查重治,提高震慑力,惩前毖后、警示育人.

(四)完善机制,规范权力运行.一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各项制度建设,加大反腐倡廉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力度,确保制度执行有力、刚性十足.二是规范权力运作机制.对主要部门、重点权力岗位的工作人员实行轮岗交流,对过度集中的权力进行分解,制定相互制约机制,防止权力失控和滥用.三是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和政府采购等制度,建立健全办公、招待等费用定项限额管理制度,严把财会人员任职关,强化对财务的监督审计力度,杜绝一切违规资金运作.四是加强党务、政务、村务和财务四公开.严格执行党务、政务、村务以及财务公开制度,规范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间隔,制定检查考评、责任追究等操作办法,创新公开的手段、形式,不断增强公开的广度和深度.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大门,沿海沿边沿疆,有壮、瑶、苗等12个世居少数民族,基层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直接影响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为进一步了解基层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特点与规律,提出预防和纠正措施,确保基层团结稳定,近期,自治区纪委对2010年以来全区基层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基层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主要特点。

据统计,2010年至2014年4月,全区查办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3214件,占全区案件总数的43.4%,其中涉及村干部案件1764件。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把手成为发案高危群体。违纪违法主体多为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乡镇站所负责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在基层,一些干部大权独揽,办事不民主,一人说了算,容易利用自身职务便利贪污受贿。

民生类违纪违法案件突出。各项强农惠农补贴的发放正成为村干部违纪重灾区,集中表现在危房改造、粮食补助、民政救济、扶贫资金、土地征用补偿等领域。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涉及面广、资金量大、监管环节多,一些地方在资金分配和发放过程中侵吞、截留、挪用危房改造资金问题突出,严重损害农民群众利益。2010年以来,广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办涉及农村危房改造补贴腐败案件152件,结案104件,处分107人。

群体违纪违法呈上升趋势。前几年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多为“单兵作战”,极少出现集体参与作案现象。但近几年出现了由单独向合伙违纪发展的趋势,有的甚至发展成班子成员集体违纪。据不完全统计,全区查处的农村基层干部群体违纪违法案件,2010年为42件、2011年为53件、2012年为81件、2013年为93件。

违纪违法形式各式各样。有的利用村结算往来账的机会隐蔽作案,从账面上很难找出破绽;有的将拆迁补偿与土地补偿“浑水摸鱼”作案;有的采取收入不计账的手段直接侵吞、截留;有的采取虚报冒领的手段贪污集体财产;有的利用经手管理、发放使用补偿和各种下拨资金之便,直接截留。

顶风违纪屡禁不止。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后,广西迅速出台了贯彻落实意见,全区各级认真执行,促进了党风政风转变。但是仍有不少基层干部顶风违纪,如今年4月,来宾市兴宾区迁江镇有关领导干部违反公务接待有关规定,在公务接待中违规上酒、饮酒,致该镇拟任副镇长的钟谢飞酒后意外死亡。自治区纪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会同来宾市有关部门进行了查处,对违反作风纪律建设有关规定的11名责任领导进行了严肃处理。

宗旨意识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抓党风廉政教育机制不完善,教育形式单一,重用轻管,导致农村基层党风廉政教育存在“空对空”的问题,出现不少“法盲干部”、“纪盲干部”。一些村干部虽然任职多年,但平时不注意加强党性修养,拒腐防线松懈。有的认为工资待遇低、工作量大,在办事过程中收取一点“服务费”、“误工费”理所当然。

监督机制不健全。一是内部监督“弱”。有的村规章制度、监督机制不健全;有的村根本没有规章制度;有的村虽然制度上墙,但形同虚设,没有很好地落实与执行,往往是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个人说了算,其他班子成员不敢提不同意见。二是民主监督“软”。目前推行村务、政务公开,对农村干部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但是有些村公开的内容有限,表面的东西多,群众最关注的财务收支等方面的内容很少,一些村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不高,使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外部监督手段难以到位。有的群众认为只有乡镇干部、村干部帮忙才可以拿到补贴指标,不敢监督。

部分职能部门履行职责不到位。工作中只重视布置任务、下达指标,不重视监督落实措施,更没有检查、指导、监督基层开展工作。尤其当前强农惠农资金较多,有关部门监管不到位、漏洞较多,只重视结果,忽视中间环节,监管措施缺失。一些案件中,相关资金拨付的上级单位只将资金拨付到村或者由村干部领取后就不管不问,对资金的发放和去向缺少必要的监管。

纪检监察力量比较薄弱。乡(镇)纪委书记分管工作较多较杂,难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纪检监察工作上;纪检监察员基本上都是兼职,对业务不熟悉,难以发挥作用;乡(镇)纪委履职时受到地方党委很大制约,有的乡(镇)对群众反映的村干部问题不仅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反而护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同时,乡(镇)纪委书记在本乡开展工作也存在较大畏难情绪,以致惩治不严。

预防基层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对策建议。

强化基层党组织主体责任。督促基层党组织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担负起抓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把好选用干部关,将那些公正廉明、吃苦耐劳、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的人选出来用好。对那些不顾大局、作风霸道、私欲膨胀、以权谋私的党员干部,如经批评教育仍不悔改,坚决清理出班子。

强化基层干部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政策理论学习教育,是遏制基层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一条基础性措施。要针对基层干部的文化层次和工作实际,灵活采取易于接受、通俗易懂的教育形式,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宗旨、法制、党纪政纪条规和道德教育。要充分发挥各级警示教育基地的作用,开展经常性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电教片。

强化村务公开工作。加快推进村级规范化建设,制定统一标准,对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间隔、检查考评方法、责任追究等作出详细规定。建立健全村民监督委员会及民主理财小组等,村务公开的内容由村监会审查后公布,同时制定出台村干部离任审计、村务公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创新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手段、形式,推进“阳光村务建设”。

强化对基层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进一步完善有关部门和单位在民主议事、政务公开、款项拨付、项目实施跟踪督办等方面的工作制度。同时,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对关键部门、关键环节的监管。

强化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认真贯彻落实“三转”要求,聚焦主业主责,增强基层办案力量,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涉农违纪违法案件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增强对涉农违纪违法行为的威慑,彻底打消少数基层党员干部的侥幸心理。同时,注重对重大典型案件进行深入剖析,做到查处一案、警示一方,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法纪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根据我局党委关于深入剖析张红梅违纪违法案件,对其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其中反映的问题为镜,我按照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分析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存在的根源,确定了整改措施,现汇报如下:

(一)党性修养方面还需提高。

党性是共产党的根本,在理论修养方面往往事务性工作较多而造成政治理论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真正深入思想、联系实际的学习不够,满足于浅尝辄止。在作风修养方面,工作作风不够踏实,有时有些浮躁,工作的主动性不强,有时为搞好团结,讲一团和气,对分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管理不够严,惩治力度还不到位。

(二)求真务实的精神还需锤炼。

工作有部署,但跟踪落实不足。比如对存在的问题缺少具体措施的跟踪,推动工作的方法单一。有时对待工作,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尽快完成,而不是怎样做到最好,特别是任务多、压力大的时候更是如此,存在着应付以求过关的想法,影响了工作效果,没有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三)群众意识方面还需加强。

虽然会下到乡镇调研,但主动性不强、不够深入,工作不够细化,听取群众意见时,只注重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未能切实关心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在工作上对基层情况的了解大多靠听汇报和检查,不够全面系统,没有从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角度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

(四)意识形态方面还需加强。

一是对意识形态工作紧迫性认识不足,抓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还不够彻底。

二是对意识形态工作开展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指导,舆论引导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创新。究其原因,还是对意识形态的概念研究不深,对问题的本质琢磨不透彻。

(一)政治理论学习有所放松。

忽视了意识形态建设,对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没有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突出位置,不仅自己理论学习不够深入,也没有将意识形态建设落实到位,没有时刻对照党章、党规、党纪衡量检查言行、审视思想和改进工作。存在对理论学习不深、不透,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的现象,认为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抓工作,从而导致自己在思想上放松了学习。

(二)党性修养有所放松。

不能正确处理党性修养和做好工作的关系,松了党性修养的锤炼和提高,放松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导致享乐主义的发生。自我要求不高,满足于现状,不求做的好,只求过得去,遇到应急重点工作“临时抱佛腿”,不能紧跟时代发展需要。市场监管工作的应急性工作任务不少,可具体工作中,我只是按着部里要求落实,降低了自我要求。

(三)服务宗旨有所放松。

作风不扎实,表现为关心群众不够,深入基层群众不够,心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思想意识较弱,日常工作过程中,事务性工作挤占了很多时间,到群众中了解情况、征求意见、解决问题的时间相对减少,面对不断涌现出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往往是根据汇报做出决策,凭经验办事。

通过认真查找问题存在的原因,我做了深刻反思,为了解存在的自身问题:

(一)高度认识理论学习的要性。

不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紧迫感,将理论学习定位在“学理论、议大事、转观念、出思路、促发展”上,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不断增强学习效果。坚持学以致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

(二)强化党性修养。

自觉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模范遵纪守法,克已奉公,认真履职,起好党员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切维护人民的利益。

(三)坚持发扬求真务实、艰苦的良好作风。

坚决防止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业和奢靡之风在我身上发生。致力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解决难题,坚持立说立行,做到执行上“没有任何借口”、操作上“少说多做看结果”,做到矛盾面前不回避,困难面前不退缩,责任面前不推诿;坚持一抓到底,以不畏艰难、敢挑重担的勇气和自强不息、知难而进的气概,投入到局党组安排的工作中去。

(四)廉洁自律。

做到勤政廉政,严格执行上级要求,进一步增强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水平。努力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积极进取、民主团结的工作环境,树立一个具有“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公仆形象。

近年来,随着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都市区的叠加建设,中牟县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这也成了诱使农村干部违纪违法的一大因素,导致农村基层“苍蝇式”腐败案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主要表现在以权谋私、作风粗暴、挥霍浪费、优亲厚友、派系纷争。究其原因,一是高速发展下的心理失衡;二是特权思想下的心态畸形;三是奢靡之风下的观念扭曲;四是监管不力下的权力滥用;五是惩处不严下的心理侥幸。所有这些,都导致了农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易发多发、数量居高不下。

要想解决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严把入口。通过组织程序和民主选举程序,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廉洁奉公、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人才选进村“两委”班子,为他们提供想干事的机会、能干事的平台、干成事的位子,为减少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奠定基础。

加强教育。一是将《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农村法纪法规等纳入基层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内容,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干部廉政意识。二是通过典型案例剖析、案件通报、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开展警示教育,让不想腐、不敢腐观念入脑入心,不断提高基层干部廉洁履职能力。三是积极探索廉政教育新载体,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进社区活动,扩大廉政文化示范点覆盖面。

健全制度。一是在民主决策方面,规范完善“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推动农村基层决策民主化、制度化。二是在民主监督方面,深化农村基层“三务”公开,运用“制度+科技”手段,创新村务公开模式,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切实保障群众民主权利。三是在基层社会管理方面,建立村组干部绩效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村组干部评优评先、提拔使用、工资报酬等挂钩,不断增强了村组干部工作的主动性。

强化监督。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席会议的职能作用,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健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同时,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勤廉“双述双评”、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等活动。

严查重处。紧盯农村基层“苍蝇式”腐败案件不放松,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加强对基层办案工作的督促指导,建立办案协作机制,形成整体合力。同时,针对案件中所暴露问题和薄弱环节,协同发案单位查找漏洞,建章立制,达到“查处一起案件,解决一批问题,健全一批制度,教育一批干部”的目的。

违法原因剖析检讨书范文怎么写篇三

当前,反腐败斗争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一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分析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新特点、新规律及深层次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作案主体多元化、家族化,违纪违法侵害的客体具有多样化、复杂化,违纪违法主观方面往往利用“合理化”、“合法化”的形式作掩饰,违纪违法客观方面的社会危害性具有隐蔽化、智能化,是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呈现的主要特点。分析其原因有主客观二方面,主观方面:放松自我教育,思想麻痹松懈;爱慕面子虚荣,滋生攀比心理;贪图安逸享乐,追求腐朽生活;明知故犯敛财,试图侥幸漏网。客观方面:干部的培养教育淡化,对干部的监督乏力,制度的落实不到位,预防工作凸显薄弱。遏制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对策:一是要探索和把握腐败案件的作案规律;二是要探索和把握腐败案件的发案规律;三是要探索和把握腐败案件的破案规律;四是要探索和把握腐败案件的防范规律,第一,建立宣传教育机制;第二,建立制度防范机制;第三,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第四,建立责任追究机制;第五,建立测评预警机制;第六,理顺监督机制,保障各监督主体充分协调发挥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查办案件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一批隐藏较深的违纪违法分子被挖了出来,受到法纪的严惩,反腐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体制和市场经济转轨所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不同阶层、不同行业领域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腐败案件仍时有发生,一些带有苗头性、倾向性和规律性特点的案件逐渐暴露出来。如何把握近年来领导干部违纪违法腐败现象脉络,做到蛇打七寸,攻其要害,有效遏制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已成为各级执纪执法机关亟待解决的课题。

人与权力、利益的结合,为什么会产生腐败?这是因为:其一,人的天性是有缺陷的,在一系列人区别于动物的高级心理活动中,有一根本特征,即占有和支配心理。这是腐败产生的根源;其二,权力本身蕴含着导致腐败的因素,权力本身具有强制性、扩张性、支配性,权力的这种本性往往与人类自身的弱点联姻,从而使双方互相强化,并诱惑人们去扩张权力。当没有外部制约或制约不力的时候,其腐败因素随时可能恶性膨胀,走向另一面;其三,高回报的利益是引发腐败的催化剂。人类的绝大多数行为无不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腐败行为的演变过程往往循此路径发展。

(一)主观方面。

1、放松自我教育,思想麻痹松懈。剖析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纵观其人生历程,不难发现,大多数领导干部在成长之初或任职之初,有着远大的理想抱负,政治思想是可靠的尚具有一定的党性观念,工作上勤奋敬业,积极努力。但是随着政治上的进步,地位身份发生了变化,加之长时间不注重理论学习,放松自我教育。在一些公务活动和人际交往中思想麻痹松懈。从开始的受之有愧到习以为常,从谨慎行事到肆无忌惮,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步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导致思想滑坡、人格蜕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恶性膨胀,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哲学。将人民交给的权力当作谋私的工具,使公共权力异化成了私有权力,一门心思想着如何利用职权多捞钱财。

2、爱慕面子虚荣,滋生攀比心理。大凡在领导干部中有一个“领导形象”的概念,有些领导干部能把这个“形象”与党的形象紧密联系起来,而有些领导干部却把这个“形象”与个人的虚荣面子狭隘地混为一谈,往往以“看看人家”又想想自己,滋生攀比心理,造成心理天平倾斜,并从另一方面产生“武装形象”的欲望和念头,唯恐寒碜自己。甚至奉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利用权力大搞裙带关系,任人唯亲、封妻荫子,结帮拉派,于是,着手实施“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和“千里做官为求财”的人生信条。

3、贪图安逸享乐,追求腐朽生活。有的领导干部一旦做官掌权,便贪图安逸享乐,失衡心态造成自我补偿心理,羡慕他人灯红酒绿的“气派”转而“傍大款”,与个体老板打得火热,搞权力共享、利益分享,疯狂敛财,包养情妇,认为“天老大、我老二”,目无组织、心无群众、专横跋扈,追求腐败奢侈生活。

4、明知故犯敛财,试图侥幸漏网。在违纪违法领导干部中,多数是明知行为不轨而为之。其中的缘由就是侥幸心理作祟,有的自以为隐蔽而忘乎所以;有的以不一定能查到自己头上自我安慰;有的以“关系网”、“保护伞”撑腰而有恃无恐;有的以早已订立的攻守同盟做好自我保护准备;有的甚至东窗事发仍负隅顽抗试图侥幸过关。

(二)客观方面。

1、干部的培养教育淡化。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级党委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加大了力度,推进民主选举,加强任前公示,严把考察程序,增强透明度,扩大知悉面。又通过党校培训和平常组织的政治学习来提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的确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但是,在他们走上领导岗位后,在继续成长过程中的培养教育却往往被忽略、被淡化,甚至把对干部成长过程中的培养完全等同于提拔重用或泛泛的学习教育。如果对领导干部重任用、轻培养,就如同只注重栽种树苗,而不注重施肥、浇水和防病灭虫,最终就会枯萎、死亡。并且培养教育的形式不多,内容有限,效果不佳。

2、对干部的监督乏力。我们把干部的政绩纳入任期管理考核,往往在理解上偏重于“只讲收获、不看耕耘”。其实,看一个领导干部的政绩,其创造政绩的过程也是很重要的。忽略了过程,也就相应弱化了环节中的监督,一级管理一级,一级监督一级的两个作用显得失调。于是,造成拉关系、浮夸、搞假政绩的现象滋生,腐败的温床随之应运而生。对一把手的监督机制存在严重缺陷。

3、制度的落实不到位。这些年有关党风廉政建设以及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违纪违法的制度应该说不少,某些违纪违法的干部对相关制度也是了解知悉的,关键在于落实上缺乏力度,存在“死角”,制度形同虚设,导致干部首先不遵守制度而滑向违纪违法的深渊。

4、预防工作凸显薄弱。预防腐败工作的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工作职能、职责尚未健全落实,惩防体系的建设工作还存在不够主动和落实不到位的问题等。

当前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有其特殊性,要切实有效地遏制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一方面要从源头上机制上加大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积极探索建立健全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才是治本之策,另一方面要进一步狠抓违法案件的查处,增强威慑力,做到惩防并举、标本兼治。

l、抓思想教育,提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提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基本途径,也是遏制腐败行为产生的治本之策。在教育内容上,要着重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教育: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近几年查处的表现形式不说相同,违纪违法案件多数是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的问题,尽管作案方式和方法不同,但根本原因还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因此要加强党性教育,解决理想信念问题。二是加强宗旨观念教育。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公仆”意识,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三是要加强拒腐防变教育。当前,领导干部要增强党性观念,提高“免疫力”,进一步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在教育的对象上,从实际来看,当前县域内反腐倡廉教育的重点对象应选择科局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各单位部门负责人、村支两委负责人。在教育的形式和手段上,既要靠党组织进行灌输教育,又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行自我教育;既要加强示范教育,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导作用,弘扬正气,凝聚人心,又要深化警示教育,使党员干部在深刻剖析违纪违法原因当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警钟长鸣。

2、抓制度建设,规范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

要使领导干部自觉做到廉洁从政,必须用科学的制度和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其行为。一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推进制度建设。完善责任制考核办法,严格实行责任追究,不断强化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意识。二是抓好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工作规划》的贯彻落实。要以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为重点,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针对腐败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部位,完善相应法规和制度,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三是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针对当前发案的特点和原因,应着力抓好以下制度建设:

(4)强化财政监控,规范落实财经制度,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和政府采购等制度,严格把好财政资金和其它资金收支审批关,堵塞漏洞,杜绝一切违规资金的运作行为。

3、抓监督检查,增强领导干部自我约束能力。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保证。历史经验和现实情况都充分证明,哪里有不受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哪里就会有腐败。只有加强制约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才能有效防止滥用权力和以权谋私的现象。一是要健全权力的内部制衡机制,即以权力制约权力,通过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理顺各权力监督机构的组织和运作体制,以实现最佳的监督效益。纪检监察部门要积极履行职责,带头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定期对党员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廉政准则》等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二是要完善权力的外部监督体系,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群众团体、民主党派、新闻媒体等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建立评议评估机制和有效落实廉政报告、廉政谈话、述职述廉、经济责任审计、廉政巡视等制度,形成对党员领导干部用权行为的有效监督,督促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监督,严以律已、廉洁用权。三是强化行政监督,充分运用执行监督手段,积极开展行政效能监察,促使国家公务员廉政勤政。

4、抓惩治,加大对违纪违法案件的打击力度。

查办案件是惩治腐败的重要手段。通过大力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建立一道严格的党纪国法防线,遏制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滋生和蔓延。一是要把握办案重点,突破一批有影响的大案要案,要把经济类的违纪案列为重点,把党员干部贪污贿赂挪用挥霍公款案件列为重点,把妨碍经济发展和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列为重点。二是认真查找案件线索,拓宽案源渠道。针对作案复杂隐蔽化,要通过各种渠道,采取有效办法,主动出击,积极查找案件线索,扩大案源。三是充分发挥办案的治本功能,增强办案的综合效果。不单纯办案,要通过查办案件,及时发现掌握发案单位制度和管理上存在的漏洞,提出完善制度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办案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制定相关规范措施加以防范。

违法原因剖析检讨书范文怎么写篇四

党员和干部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其他机构中担任各级领导职务和副调查员以上非领导职务的共产党员。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近年来,随着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都市区的叠加建设,中牟县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这也成了诱使农村干部违纪违法的一大因素,导致农村基层“苍蝇式”腐败案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主要表现在以权谋私、作风粗暴、挥霍浪费、优亲厚友、派系纷争。究其原因,一是高速发展下的心理失衡;二是特权思想下的心态畸形;三是奢靡之风下的观念扭曲;四是监管不力下的权力滥用;五是惩处不严下的心理侥幸。所有这些,都导致了农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易发多发、数量居高不下。

要想解决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严把入口。通过组织程序和民主选举程序,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廉洁奉公、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人才选进村“两委”班子,为他们提供想干事的机会、能干事的平台、干成事的位子,为减少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奠定基础。

加强教育。一是将《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农村法纪法规等纳入基层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内容,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干部廉政意识。二是通过典型案例剖析、案件通报、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开展警示教育,让不想腐、不敢腐观念入脑入心,不断提高基层干部廉洁履职能力。三是积极探索廉政教育新载体,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进社区活动,扩大廉政文化示范点覆盖面。

健全制度。一是在民主决策方面,规范完善“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推动农村基层决策民主化、制度化。二是在民主监督方面,深化农村基层“三务”公开,运用“制度+科技”手段,创新村务公开模式,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切实保障群众民主权利。三是在基层社会管理方面,建立村组干部绩效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村组干部评优评先、提拔使用、工资报酬等挂钩,不断增强了村组干部工作的主动性。

强化监督。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席会议的职能作用,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健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同时,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勤廉“双述双评”、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等活动。

严查重处。紧盯农村基层“苍蝇式”腐败案件不放松,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加强对基层办案工作的督促指导,建立办案协作机制,形成整体合力。同时,针对案件中所暴露问题和薄弱环节,协同发案单位查找漏洞,建章立制,达到“查处一起案件,解决一批问题,健全一批制度,教育一批干部”的目的。

当前,反腐败斗争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一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分析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新特点、新规律及深层次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作案主体多元化、家族化,违纪违法侵害的客体具有多样化、复杂化,违纪违法主观方面往往利用“合理化”、“合法化”的形式作掩饰,违纪违法客观方面的社会危害性具有隐蔽化、智能化,是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呈现的主要特点。分析其原因有主客观二方面,主观方面:放松自我教育,思想麻痹松懈;爱慕面子虚荣,滋生攀比心理;贪图安逸享乐,追求腐朽生活;明知故犯敛财,试图侥幸漏网。客观方面:干部的培养教育淡化,对干部的监督乏力,制度的落实不到位,预防工作凸显薄弱。遏制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对策:一是要探索和把握腐败案件的作案规律;二是要探索和把握腐败案件的发案规律;三是要探索和把握腐败案件的破案规律;四是要探索和把握腐败案件的防范规律,第一,建立宣传教育机制;第二,建立制度防范机制;第三,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第四,建立责任追究机制;第五,建立测评预警机制;第六,理顺监督机制,保障各监督主体充分协调发挥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查办案件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一批隐藏较深的违纪违法分子被挖了出来,受到法纪的严惩,反腐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体制和市场经济转轨所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不同阶层、不同行业领域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腐败案件仍时有发生,一些带有苗头性、倾向性和规律性特点的案件逐渐暴露出来。如何把握近年来领导干部违纪违法腐败现象脉络,做到蛇打七寸,攻其要害,有效遏制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已成为各级执纪执法机关亟待解决的课题。

人与权力、利益的结合,为什么会产生腐败?这是因为:其一,人的天性是有缺陷的,在一系列人区别于动物的高级心理活动中,有一根本特征,即占有和支配心理。这是腐败产生的根源;其二,权力本身蕴含着导致腐败的因素,权力本身具有强制性、扩张性、支配性,权力的这种本性往往与人类自身的弱点联姻,从而使双方互相强化,并诱惑人们去扩张权力。当没有外部制约或制约不力的时候,其腐败因素随时可能恶性膨胀,走向另一面;其三,高回报的利益是引发腐败的催化剂。人类的绝大多数行为无不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腐败行为的演变过程往往循此路径发展。

(一)主观方面。

1、放松自我教育,思想麻痹松懈。剖析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纵观其人生历程,不难发现,大多数领导干部在成长之初或任职之初,有着远大的理想抱负,政治思想是可靠的尚具有一定的党性观念,工作上勤奋敬业,积极努力。但是随着政治上的进步,地位身份发生了变化,加之长时间不注重理论学习,放松自我教育。在一些公务活动和人际交往中思想麻痹松懈。从开始的受之有愧到习以为常,从谨慎行事到肆无忌惮,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步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导致思想滑坡、人格蜕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恶性膨胀,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哲学。将人民交给的权力当作谋私的工具,使公共权力异化成了私有权力,一门心思想着如何利用职权多捞钱财。

2、爱慕面子虚荣,滋生攀比心理。大凡在领导干部中有一个“领导形象”的概念,有些领导干部能把这个“形象”与党的形象紧密联系起来,而有些领导干部却把这个“形象”与个人的虚荣面子狭隘地混为一谈,往往以“看看人家”又想想自己,滋生攀比心理,造成心理天平倾斜,并从另一方面产生“武装形象”的欲望和念头,唯恐寒碜自己。甚至奉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利用权力大搞裙带关系,任人唯亲、封妻荫子,结帮拉派,于是,着手实施“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和“千里做官为求财”的人生信条。

3、贪图安逸享乐,追求腐朽生活。有的领导干部一旦做官掌权,便贪图安逸享乐,失衡心态造成自我补偿心理,羡慕他人灯红酒绿的“气派”转而“傍大款”,与个体老板打得火热,搞权力共享、利益分享,疯狂敛财,包养情妇,认为“天老大、我老二”,目无组织、心无群众、专横跋扈,追求腐败奢侈生活。

4、明知故犯敛财,试图侥幸漏网。在违纪违法领导干部中,多数是明知行为不轨而为之。其中的缘由就是侥幸心理作祟,有的自以为隐蔽而忘乎所以;有的以不一定能查到自己头上自我安慰;有的以“关系网”、“保护伞”撑腰而有恃无恐;有的以早已订立的攻守同盟做好自我保护准备;有的甚至东窗事发仍负隅顽抗试图侥幸过关。

(二)客观方面。

1、干部的培养教育淡化。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级党委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加大了力度,推进民主选举,加强任前公示,严把考察程序,增强透明度,扩大知悉面。又通过党校培训和平常组织的政治学习来提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的确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但是,在他们走上领导岗位后,在继续成长过程中的培养教育却往往被忽略、被淡化,甚至把对干部成长过程中的培养完全等同于提拔重用或泛泛的学习教育。如果对领导干部重任用、轻培养,就如同只注重栽种树苗,而不注重施肥、浇水和防病灭虫,最终就会枯萎、死亡。并且培养教育的形式不多,内容有限,效果不佳。

2、对干部的监督乏力。我们把干部的政绩纳入任期管理考核,往往在理解上偏重于“只讲收获、不看耕耘”。其实,看一个领导干部的政绩,其创造政绩的过程也是很重要的。忽略了过程,也就相应弱化了环节中的监督,一级管理一级,一级监督一级的两个作用显得失调。于是,造成拉关系、浮夸、搞假政绩的现象滋生,腐败的温床随之应运而生。对一把手的监督机制存在严重缺陷。

3、制度的落实不到位。这些年有关党风廉政建设以及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违纪违法的制度应该说不少,某些违纪违法的干部对相关制度也是了解知悉的,关键在于落实上缺乏力度,存在“死角”,制度形同虚设,导致干部首先不遵守制度而滑向违纪违法的深渊。

4、预防工作凸显薄弱。预防腐败工作的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工作职能、职责尚未健全落实,惩防体系的建设工作还存在不够主动和落实不到位的问题等。

当前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有其特殊性,要切实有效地遏制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一方面要从源头上机制上加大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积极探索建立健全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才是治本之策,另一方面要进一步狠抓违法案件的查处,增强威慑力,做到惩防并举、标本兼治。

l、抓思想教育,提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提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基本途径,也是遏制腐败行为产生的治本之策。在教育内容上,要着重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教育: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近几年查处的表现形式不说相同,违纪违法案件多数是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的问题,尽管作案方式和方法不同,但根本原因还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因此要加强党性教育,解决理想信念问题。二是加强宗旨观念教育。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公仆”意识,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三是要加强拒腐防变教育。当前,领导干部要增强党性观念,提高“免疫力”,进一步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在教育的对象上,从实际来看,当前县域内反腐倡廉教育的重点对象应选择科局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各单位部门负责人、村支两委负责人。在教育的形式和手段上,既要靠党组织进行灌输教育,又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行自我教育;既要加强示范教育,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导作用,弘扬正气,凝聚人心,又要深化警示教育,使党员干部在深刻剖析违纪违法原因当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警钟长鸣。

2、抓制度建设,规范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

要使领导干部自觉做到廉洁从政,必须用科学的制度和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其行为。一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推进制度建设。完善责任制考核办法,严格实行责任追究,不断强化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意识。二是抓好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工作规划》的贯彻落实。要以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为重点,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针对腐败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部位,完善相应法规和制度,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三是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针对当前发案的特点和原因,应着力抓好以下制度建设:

(4)强化财政监控,规范落实财经制度,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和政府采购等制度,严格把好财政资金和其它资金收支审批关,堵塞漏洞,杜绝一切违规资金的运作行为。

3、抓监督检查,增强领导干部自我约束能力。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保证。历史经验和现实情况都充分证明,哪里有不受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哪里就会有腐败。只有加强制约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才能有效防止滥用权力和以权谋私的现象。一是要健全权力的内部制衡机制,即以权力制约权力,通过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理顺各权力监督机构的组织和运作体制,以实现最佳的监督效益。纪检监察部门要积极履行职责,带头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定期对党员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廉政准则》等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二是要完善权力的外部监督体系,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群众团体、民主党派、新闻媒体等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建立评议评估机制和有效落实廉政报告、廉政谈话、述职述廉、经济责任审计、廉政巡视等制度,形成对党员领导干部用权行为的有效监督,督促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监督,严以律已、廉洁用权。三是强化行政监督,充分运用执行监督手段,积极开展行政效能监察,促使国家公务员廉政勤政。

4、抓惩治,加大对违纪违法案件的打击力度。

查办案件是惩治腐败的重要手段。通过大力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建立一道严格的党纪国法防线,遏制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滋生和蔓延。一是要把握办案重点,突破一批有影响的大案要案,要把经济类的违纪案列为重点,把党员干部贪污贿赂挪用挥霍公款案件列为重点,把妨碍经济发展和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列为重点。二是认真查找案件线索,拓宽案源渠道。针对作案复杂隐蔽化,要通过各种渠道,采取有效办法,主动出击,积极查找案件线索,扩大案源。三是充分发挥办案的治本功能,增强办案的综合效果。不单纯办案,要通过查办案件,及时发现掌握发案单位制度和管理上存在的漏洞,提出完善制度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办案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制定相关规范措施加以防范。

近年来,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呈现频发多发趋势,对此,眉县纪委积极探索当前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腐败的特点、规律,严格履行教育、监督、惩处职能,严肃查处了一批涉案金额大、危害程度高、社会影响恶劣的案件,有力地打击和震慑了违法违纪人员,教育了全县党员领导干部,优化了干事创业环境.近三年,全县共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86件,给予党政纪处分86人,挽回经济损失1403万元.

(一)从案件类别来看民生类问题较多.在近三年查办的86个案件中,涉及民生类的案件共67件,占案件总量的77.9%.主要表现在一些承担民生工程的部门以及部分村组干部贪污、侵吞、挪用各种惠农资金、土地补偿款、扶贫救灾款、粮食直补和退耕还林款、拆迁安置款等专项资金.

(二)从人员类别来看村组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因国家政策和项目建设不断向农村倾斜,村组干部贪污受贿等经济违法犯罪问题也在逐年上升,主要表现在民生工程、土地征迁赔偿、财务管理、粮食直补、退耕还林等方面贪污受贿、挥霍浪费、虚报冒领等.2011年涉及村组干部的案件总量的33%,2012年占案件总量的40%;2013年占案件总量的50%.

(三)从案件性质来看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类问题较为突出.在近三年查处的86件案件中,涉及到贪污贿赂及失职渎职问题的案件各占16起,占案件总数的37.2%,位居第一.这些案件中不仅有领导干部也有村组干部,涉案金额多则几十万,少则几千元.如某单位原副局长张某在协调工程项目征地建设过程中受贿4.2万元;某中心原主任李某,在任职短短3个月时间内,收受贿赂达11.2万元,贪污公款0.7万元.

(四)从作案手段来说逐渐隐蔽多样.发生违法违纪案件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贪污、侵占、截留、私分;虚报冒领国家种类补偿资金、惠民资金;合伙作案、公款私存或转借他人以获取利息,或借给亲友使用;财务管理混乱,吃喝挥霍,随意开支等.如某村四名村干部合伙,将西宝高铁征地补偿款、地面附着物赔偿款、灌溉渠赔偿款等共计7.3万余元,采取虚报冒领方式予以私分.

(一)少数干部个人素质较低,法律意识淡漠.从近三年立案查处的领导干部来看,大多数干部文化程度及综合素质较低,浅薄的文化素养造成了这些基层领导干部平时疏于政策理论的学习,忽视了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纪律意识及法律意识淡薄,导致有些干部在被查处后还不认为自己已经触犯了党纪国法.

(二)个别人私欲膨胀,思想道德滑坡.一方面,个人私欲膨胀,宗旨意识淡化.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和权力观,谋利之心膨胀,放任之心膨胀,贪腐之心膨胀,将本来用以为国家干事业为人民谋福利的领导职权当作谋求私利、捞取钱财、寻求退路的手段.另一方面,思想道德滑坡,挡不住诱惑.在市场经济下,受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面对金钱、物质的诱惑,个别干部不能自持,最终把手伸向了集体或掌管的专项资金.

(三)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一是教育缺失.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教育管理的内容和方式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监管不到位.由于“一把手”领导权力过于集中,上级监督太远,不能经常;同级监督太软,心存顾虑,所以监督表现得尤为失之于软.特别是有些农村干部,书记、主任一肩担,集决策权和资金支配权于一身,家长制作风更为严重,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流于形式.三是村组账务混乱.农村三资(资产、资源、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落实不到位,对资金运作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手段,在实际执行上往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还有一些村会计形同虚设,通常就是个记账员,村里一切开支均由村支书或主任掌握;还有些组上甚至没有会计也没有账目,组长一人说了算.四是村务、财务公开不到位.推行的村务、财务公开流于形式,对群众关心、关注的征地补偿、民生资金、财务收支等问题,不公开或有选择地公开,避重就轻.

(一)加强教育,强化党员干部个人素质.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每年通过思想纪律作风整顿、眉坞大讲堂、干部法制培训等形式,在全县开展党纪政纪、法律法规和党风廉政教育,增强广大干部的群众观念、纪律观念、法制观念和廉洁自律意识.二是广泛开展警示教育.充分发挥扶眉战役烈士陵园红色教育基地、张载祠官德教育基地、县看守所警示教育基地、杨文洲纪念馆廉政教育基地作用,利用身边一些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警示教育,寓教于案.三是狠抓农村基层干部教育.针对基层干部文化层次和工作实际,采取易于接受、通俗易懂的教育形式,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思想政治和廉政教育,有效遏制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

(二)强化监督,将权力置于监督之中.一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管.经常对各级各部门执行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领导班子廉洁从政情况、财务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批评教育、责令整改,确保党员领导干部在干事的同时不出事.二是加强对村组干部的监管.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推行民主评议干部活动,健全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和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强化“民主理财”、“民主议事”,把村级各项事务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三是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监管.加强对重大事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政府投资项目、扶贫救灾资金、强农惠农等民生领域各项资金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资金廉洁规范运行.四是加强对工作之外的监管.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圈、社交圈的监管,延伸监督触角,通过鼓励群众举报、开展明察暗访等,对利用公款吃喝宴请、借婚丧嫁娶敛财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确保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三)加大惩处,增强案件震慑力.一是加大问责问效力度.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和省纪委领导干部警示训诫防线及眉县《机关效能问责办法》等制度规定,综合运用组织处理、警示训诫、行政问责等措施,对领导干部违纪违规问题严格问责,防止小错酿成大错.二是加大对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严肃查办破坏环境、影响发展和阻碍重点项目建设中的失职渎职案件,征地拆迁、工程建设中的权钱交易、贪污贿赂和以权谋私案件,特别是严查少数镇村组干部滥用职权、与民争利、涉黑涉恶、利用宗族势力欺压群众、截留挪用扶贫救灾等专项物资和侵占集体财产等行为.通过严查重治,提高震慑力,惩前毖后、警示育人.

(四)完善机制,规范权力运行.一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各项制度建设,加大反腐倡廉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力度,确保制度执行有力、刚性十足.二是规范权力运作机制.对主要部门、重点权力岗位的工作人员实行轮岗交流,对过度集中的权力进行分解,制定相互制约机制,防止权力失控和滥用.三是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和政府采购等制度,建立健全办公、招待等费用定项限额管理制度,严把财会人员任职关,强化对财务的监督审计力度,杜绝一切违规资金运作.四是加强党务、政务、村务和财务四公开.严格执行党务、政务、村务以及财务公开制度,规范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间隔,制定检查考评、责任追究等操作办法,创新公开的手段、形式,不断增强公开的广度和深度.

违法原因剖析检讨书范文怎么写篇五

中国共产党党员,以下简称党员、共产党员或共产党员,分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和中国共产党预备候补党员。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入党条件和程序,经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工人、农民、士兵、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近年来,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呈现频发多发趋势,对此,眉县纪委积极探索当前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腐败的特点、规律,严格履行教育、监督、惩处职能,严肃查处了一批涉案金额大、危害程度高、社会影响恶劣的案件,有力地打击和震慑了违法违纪人员,教育了全县党员领导干部,优化了干事创业环境。近三年,全县共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86件,给予党政纪处分86人,挽回经济损失1403万元。

近年来腐败案件的表现形式及特点。

(一)从案件类别来看民生类问题较多。在近三年查办的86个案件中,涉及民生类的案件共67件,占案件总量的77.9%。主要表现在一些承担民生工程的部门以及部分村组干部贪污、侵吞、挪用各种惠农资金、土地补偿款、扶贫救灾款、粮食直补和退耕还林款、拆迁安置款等专项资金。

(二)从人员类别来看村组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因国家政策和项目建设不断向农村倾斜,村组干部贪污受贿等经济违法犯罪问题也在逐年上升,主要表现在民生工程、土地征迁赔偿、财务管理、粮食直补、退耕还林等方面贪污受贿、挥霍浪费、虚报冒领等。2011年涉及村组干部的案件总量的33%,2012年占案件总量的40%;2013年占案件总量的50%。

(三)从案件性质来看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类问题较为突出。在近三年查处的86件案件中,涉及到贪污贿赂及失职渎职问题的案件各占16起,占案件总数的37.2%,位居第一。这些案件中不仅有领导干部也有村组干部,涉案金额多则几十万,少则几千元。如某单位原副局长张某在协调工程项目征地建设过程中受贿4.2万元;某中心原主任李某,在任职短短3个月时间内,收受贿赂达11.2万元,贪污公款0.7万元。

(四)从作案手段来说逐渐隐蔽多样。发生违法违纪案件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贪污、侵占、截留、私分;虚报冒领国家种类补偿资金、惠民资金;合伙作案、公款私存或转借他人以获取利息,或借给亲友使用;财务管理混乱,吃喝挥霍,随意开支等。如某村四名村干部合伙,将西宝高铁征地补偿款、地面附着物赔偿款、灌溉渠赔偿款等共计7.3万余元,采取虚报冒领方式予以私分。

(一)少数干部个人素质较低,法律意识淡漠。从近三年立案查处的领导干部来看,大多数干部文化程度及综合素质较低,浅薄的文化素养造成了这些基层领导干部平时疏于政策理论的学习,忽视了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纪律意识及法律意识淡薄,导致有些干部在被查处后还不认为自己已经触犯了党纪国法。

(二)个别人私欲膨胀,思想道德滑坡。一方面,个人私欲膨胀,宗旨意识淡化。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和权力观,谋利之心膨胀,放任之心膨胀,贪腐之心膨胀,将本来用以为国家干事业为人民谋福利的领导职权当作谋求私利、捞取钱财、寻求退路的手段。另一方面,思想道德滑坡,挡不住诱惑。在市场经济下,受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面对金钱、物质的诱惑,个别干部不能自持,最终把手伸向了集体或掌管的专项资金。

(三)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一是教育缺失。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教育管理的内容和方式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监管不到位。由于“一把手”领导权力过于集中,上级监督太远,不能经常;同级监督太软,心存顾虑,所以监督表现得尤为失之于软。特别是有些农村干部,书记、主任一肩担,集决策权和资金支配权于一身,家长制作风更为严重,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流于形式。三是村组账务混乱。农村三资(资产、资源、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落实不到位,对资金运作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手段,在实际执行上往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还有一些村会计形同虚设,通常就是个记账员,村里一切开支均由村支书或主任掌握;还有些组上甚至没有会计也没有账目,组长一人说了算。四是村务、财务公开不到位。推行的村务、财务公开流于形式,对群众关心、关注的征地补偿、民生资金、财务收支等问题,不公开或有选择地公开,避重就轻。

对策建议。

(一)加强教育,强化党员干部个人素质。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每年通过思想纪律作风整顿、眉坞大讲堂、干部法制培训等形式,在全县开展党纪政纪、法律法规和党风廉政教育,增强广大干部的群众观念、纪律观念、法制观念和廉洁自律意识。二是广泛开展警示教育。充分发挥扶眉战役烈士陵园红色教育基地、张载祠官德教育基地、县看守所警示教育基地、杨文洲纪念馆廉政教育基地作用,利用身边一些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警示教育,寓教于案。三是狠抓农村基层干部教育。针对基层干部文化层次和工作实际,采取易于接受、通俗易懂的教育形式,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思想政治和廉政教育,有效遏制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

(二)强化监督,将权力置于监督之中。一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管。经常对各级各部门执行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领导班子廉洁从政情况、财务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批评教育、责令整改,确保党员领导干部在干事的同时不出事。二是加强对村组干部的监管。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推行民主评议干部活动,健全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和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强化“民主理财”、“民主议事”,把村级各项事务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三是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监管。加强对重大事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政府投资项目、扶贫救灾资金、强农惠农等民生领域各项资金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资金廉洁规范运行。四是加强对工作之外的监管。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圈、社交圈的监管,延伸监督触角,通过鼓励群众举报、开展明察暗访等,对利用公款吃喝宴请、借婚丧嫁娶敛财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确保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三)加大惩处,增强案件震慑力。一是加大问责问效力度。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和省纪委领导干部警示训诫防线及眉县《机关效能问责办法》等制度规定,综合运用组织处理、警示训诫、行政问责等措施,对领导干部违纪违规问题严格问责,防止小错酿成大错。二是加大对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严肃查办破坏环境、影响发展和阻碍重点项目建设中的失职渎职案件,征地拆迁、工程建设中的权钱交易、贪污贿赂和以权谋私案件,特别是严查少数镇村组干部滥用职权、与民争利、涉黑涉恶、利用宗族势力欺压群众、截留挪用扶贫救灾等专项物资和侵占集体财产等行为。通过严查重治,提高震慑力,惩前毖后、警示育人。

(四)完善机制,规范权力运行。一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各项制度建设,加大反腐倡廉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力度,确保制度执行有力、刚性十足。二是规范权力运作机制。对主要部门、重点权力岗位的工作人员实行轮岗交流,对过度集中的权力进行分解,制定相互制约机制,防止权力失控和滥用。三是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和政府采购等制度,建立健全办公、招待等费用定项限额管理制度,严把财会人员任职关,强化对财务的监督审计力度,杜绝一切违规资金运作。四是加强党务、政务、村务和财务四公开。严格执行党务、政务、村务以及财务公开制度,规范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间隔,制定检查考评、责任追究等操作办法,创新公开的手段、形式,不断增强公开的广度和深度。

通过近段时间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党章党史的学习,感觉自己的思想接受了一场洗礼,对照自身,我进行了深刻的剖析,现将自身发现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整改措施向大家汇报如下:

1、政治理论学习不深入、不深刻。在学习时粗略的看,泛泛的看,习总书记的理论著作只有抄写政治学习笔记时才拿出来看,大多数的学习止于学习强国,目前还排在全国的440万名。

产生原因:觉得国家大事离自己太远,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了。没能从学习中汲取足够的精神养分和思想认知、方法经验。造成自己热情不够,思想不新,大局意识不强,安于现状。

2、履职尽责方面,由于学习的不深入,造成头脑里东西少,工作谋划能力不足,一些会议精神的传达只是照本宣科,没能做到更进一步,更好一点。没有用先进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工作方法单一,遇事急躁,和个别教师发过火,在用心用情用力上做得不够。

产生原因:思想上麻痹大意,只局限于具体工作,对学习内容一知半解,俯下身子静下心做的不够,做事生硬、浮躁。

3、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方面,缺乏“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的攻坚克难的精神,和“只要我还干的动,我都永远为村里的老百姓做事”的恒心毅力,生活上对教师的关心帮助不够,工作上光是想法多,但是落实的少,还自满自足。

产生原因:奋勇争先意识淡化,随大溜、过得去思想严重。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在解决困难,推进学校发展的“最后一公里”上认识不清,功夫不够。

1、端正思想,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合理规划学习时间,抱着“空杯心态”学习,悟原理,学新知,提高新能力。深刻学习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和党章党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好“两个维护”,提高自身的政治站位,让自己的精神血液足够热,理论方法足够新,服务意识足够强。

2、端正态度,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增强服务意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体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坚定育人之心,发挥攻坚克难、奋勇争先的精神,立足岗位做贡献,办领导放心、家长满意的学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根据上级《关于开展**违纪违法案反思剖析工作的通知》要求,对**违纪违法案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认真剖析反思,重点从“思想政治”、“精神状态”、“工作作风”、“为民情怀”四个方面查找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明确了今后整改和努力的方向,现反思剖析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一是理论学习不够深。学习的自觉性不强,对党性修养和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经常以工作忙、事务性工作多等理由,很少挤出时间静下心系统全面的来学习。二是学习存在实用主义倾向。遇到问题才去翻理论、找政策,往往一忙起来,就放松了政治理论的学习。三是自我要求不够严。在平常的工作生活中,对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危害性认识不到位,有时认为是生活小事,警惕性不高,抵制不良风气的意志不够坚定,对党员干部谈到一些低级趣味的观点和言行,没有第一时间亮明自己的身份,表明自己的态度,直面提出批评,自我要求不严格。

(二)精神状态方面。

一是开拓创新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对于领导安排的任务,认为尽心尽力抓好落实就行了,思想上有按部就班,不求创新的思维定势,在一些工作上惯性地用老办法去处理,缺乏攻坚克难的志气、敢闯敢干的锐气、大胆负责的勇气。在面对复杂工作局面时的一些新举措、新办法还不够多。对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思考和研究不够。二是谋事创业的激情还不够高。作为局党组班子成员,对于全局性工作的谋划主动思考问题不够,组织协调工作不大胆,顾虑多,怕干得过头了。对自己分管和牵头负责的一些重要工作,做了不少工作,但督促检查和推动落实的措施跟进不够,对于上级部署和比较关注的一些重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积极推动工作,但与上级沟通和主动汇报工作很不够。

(三)工作作风方面。

一是工作上还存在急躁情绪。有时布置下去的工作任务,总想着尽快完成,尽管知道一些事情解决起来需要时间,但还是不断催促,给分管科室同志解决问题预留的时间和空间不足。二是坚持深入基层不够扎实。自己下企业的次数不少,也多次深入园区和部门开展调查研究,但大多数时候是向园区和企业相关负责同志了解下情况,提出一些相关要求,直接面对基层企业工人了解情况的机会不多,很少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具体、专题性的研究,缺乏钻劲和韧劲。

(四)为民情怀方面。

一是宗旨意识有所淡化。对服务对象反映的小问题、小事情,总是以有具体的科室负责,应该由他们先行办理,产生了高高在上的错误思想;二是联系群众不够紧密。习惯召开科室会议来了解社情民意,深入基层企业了解民意,解决民困不经常,到企业开展工作存在提前打电话现象。对企业生产困难问题关心不够,解决不彻底;三是抓工作不够全面。没有很好地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统一起来,顾眼前多,顾长远少,对上级关注的事、领导安排的事抓得紧,对群众期盼的事关注不够。

以上问题的存在,虽然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但主要是主观原因造成的。问题出在表面上,根子生在思想上,从更深层次上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理想信念还不够牢靠。从工作经历来看,经济一线部门呆的时间短,遇到的坎坎少,缺乏对经济工作的真正了解。随着实际生活工作条件的改善和职位升迁,逐渐滋长了自己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心理,理想信念逐渐减弱,开始产生了一些惯性思维和懈怠思想,觉得革命奋斗的道理大家都懂,理论学习是老生常谈,忽视了对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坚持不懈改造,消磨了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精、神、气。面对具体困难问题,办法不多、点子很少,一筹莫展。客观上是缺乏精神意志的磨练,主观上根源还是在于忽视了对我党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的继承和运用,理想信念有所减弱,造成在面对矛盾和困难时,锐意进取精神不足,攻坚克难作风不强。

(二)宗旨意识还不够主动。认为自己在部门工作多年,经验不少,加之工作、事务缠身,以致学习理论的劲头没兴趣,解决实际问题矛盾的时间少了,精神状态和进取心也不够了。深入剖析这种思想,还是考虑个人的利益多了一些,考虑群众的利益少了一些。由于宗旨观念在头脑中扎得不够牢,总认为基层、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是带有共性的问题,没有很好地针对问题沉下去。说到底,是主观上思想放松了改造,精神产生了懈怠,党性修养出现了滑坡。

(三)党性修养还不够扎实。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事务主义”思想,从党员领导干部的角度出发主动抓好自身思想建设的自觉性差,强化党性修养不够深、不够硬。把主要精力放在具体工作事务上,放松了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不以为患、反以为荣,觉得自己党性修养还可以,没有静下心来细学党的文献,研究领导讲话,造成理想信念不够清晰,不能够用党的理论正确指导工作,不能够用良好的党性修养及时纠正自身出现的偏差,造成自己同“三严三实”的要求存在差距。说到底,是主观上思想放松了改造,精神产生了懈怠,党性修养出现了滑坡。

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及其原因,本人将坚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的原则,一项一项抓好整改落实。

(一)进一步坚定政治信念。坚持落实好学习制度,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坚持每周安排1次自学,每月安排1次集中学习,做到反复温习、熟记于心,切实形成敬畏纪律、遵规守矩、不踩红线、不越雷池的良好氛围。同时,牢固树立党章意识,真正把党章作为指导工作的根本依据,在任何情况下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二)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将始终坚定政治信仰,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想和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对党绝对忠诚。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照思想,做好心无杂念、行不乱章。始终强化党性修养,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小事小节上守住底线,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切实增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的自觉性。

(三)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认真践行党的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路线方针,进一步完善调查研究制度,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求所愿、所缺所需,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集中力量办好群众迫切希望解决的实事,做到解决不到位不放过,确保为群众排忧解难不空不偏、不走过场。

(四)进一步严守纪律规矩。本人将始终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把牢政治方向,做守纪律、讲规矩的表率,始终按照《党章》、《准则》和《条例》要求,把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到自己的全部工作中去,不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上,自觉按原则和规矩办事,坚决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大门,沿海沿边沿疆,有壮、瑶、苗等12个世居少数民族,基层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直接影响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为进一步了解基层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特点与规律,提出预防和纠正措施,确保基层团结稳定,近期,自治区纪委对2010年以来全区基层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据统计,2010年至2014年4月,全区查办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3214件,占全区案件总数的43.4%,其中涉及村干部案件1764件。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把手成为发案高危群体。违纪违法主体多为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乡镇站所负责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在基层,一些干部大权独揽,办事不民主,一人说了算,容易利用自身职务便利贪污受贿。

民生类违纪违法案件突出。各项强农惠农补贴的发放正成为村干部违纪重灾区,集中表现在危房改造、粮食补助、民政救济、扶贫资金、土地征用补偿等领域。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涉及面广、资金量大、监管环节多,一些地方在资金分配和发放过程中侵吞、截留、挪用危房改造资金问题突出,严重损害农民群众利益。2010年以来,广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办涉及农村危房改造补贴腐败案件152件,结案104件,处分107人。

群体违纪违法呈上升趋势。前几年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多为“单兵作战”,极少出现集体参与作案现象。但近几年出现了由单独向合伙违纪发展的趋势,有的甚至发展成班子成员集体违纪。据不完全统计,全区查处的农村基层干部群体违纪违法案件,2010年为42件、2011年为53件、2012年为81件、2013年为93件。

违纪违法形式各式各样。有的利用村结算往来账的机会隐蔽作案,从账面上很难找出破绽;有的将拆迁补偿与土地补偿“浑水摸鱼”作案;有的采取收入不计账的手段直接侵吞、截留;有的采取虚报冒领的手段贪污集体财产;有的利用经手管理、发放使用补偿和各种下拨资金之便,直接截留。

顶风违纪屡禁不止。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后,广西迅速出台了贯彻落实意见,全区各级认真执行,促进了党风政风转变。但是仍有不少基层干部顶风违纪,如今年4月,来宾市兴宾区迁江镇有关领导干部违反公务接待有关规定,在公务接待中违规上酒、饮酒,致该镇拟任副镇长的钟谢飞酒后意外死亡。自治区纪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会同来宾市有关部门进行了查处,对违反作风纪律建设有关规定的11名责任领导进行了严肃处理。

宗旨意识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抓党风廉政教育机制不完善,教育形式单一,重用轻管,导致农村基层党风廉政教育存在“空对空”的问题,出现不少“法盲干部”、“纪盲干部”。一些村干部虽然任职多年,但平时不注意加强党性修养,拒腐防线松懈。有的认为工资待遇低、工作量大,在办事过程中收取一点“服务费”、“误工费”理所当然。

监督机制不健全。一是内部监督“弱”。有的村规章制度、监督机制不健全;有的村根本没有规章制度;有的村虽然制度上墙,但形同虚设,没有很好地落实与执行,往往是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个人说了算,其他班子成员不敢提不同意见。二是民主监督“软”。目前推行村务、政务公开,对农村干部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但是有些村公开的内容有限,表面的东西多,群众最关注的财务收支等方面的内容很少,一些村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不高,使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外部监督手段难以到位。有的群众认为只有乡镇干部、村干部帮忙才可以拿到补贴指标,不敢监督。

部分职能部门履行职责不到位。工作中只重视布置任务、下达指标,不重视监督落实措施,更没有检查、指导、监督基层开展工作。尤其当前强农惠农资金较多,有关部门监管不到位、漏洞较多,只重视结果,忽视中间环节,监管措施缺失。一些案件中,相关资金拨付的上级单位只将资金拨付到村或者由村干部领取后就不管不问,对资金的发放和去向缺少必要的监管。

纪检监察力量比较薄弱。乡(镇)纪委书记分管工作较多较杂,难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纪检监察工作上;纪检监察员基本上都是兼职,对业务不熟悉,难以发挥作用;乡(镇)纪委履职时受到地方党委很大制约,有的乡(镇)对群众反映的村干部问题不仅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反而护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同时,乡(镇)纪委书记在本乡开展工作也存在较大畏难情绪,以致惩治不严。

强化基层党组织主体责任。督促基层党组织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担负起抓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把好选用干部关,将那些公正廉明、吃苦耐劳、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的人选出来用好。对那些不顾大局、作风霸道、私欲膨胀、以权谋私的党员干部,如经批评教育仍不悔改,坚决清理出班子。

强化基层干部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政策理论学习教育,是遏制基层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一条基础性措施。要针对基层干部的文化层次和工作实际,灵活采取易于接受、通俗易懂的教育形式,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宗旨、法制、党纪政纪条规和道德教育。要充分发挥各级警示教育基地的作用,开展经常性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电教片。

强化村务公开工作。加快推进村级规范化建设,制定统一标准,对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间隔、检查考评方法、责任追究等作出详细规定。建立健全村民监督委员会及民主理财小组等,村务公开的内容由村监会审查后公布,同时制定出台村干部离任审计、村务公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创新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手段、形式,推进“阳光村务建设”。

强化对基层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进一步完善有关部门和单位在民主议事、政务公开、款项拨付、项目实施跟踪督办等方面的工作制度。同时,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对关键部门、关键环节的监管。

强化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认真贯彻落实“三转”要求,聚焦主业主责,增强基层办案力量,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涉农违纪违法案件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增强对涉农违纪违法行为的威慑,彻底打消少数基层党员干部的侥幸心理。同时,注重对重大典型案件进行深入剖析,做到查处一案、警示一方,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法纪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自2012年以来,某农场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4件,结案14件,给予14名党员干部党纪处分,其中,给予党纪重处分5人,轻处分9人;被处分党员干部科级4人,一般干部10人,挽回经济损失560余万元。违纪案件主要呈现四个新特点:

一是经济类案件高居首位。共查处12件,有12名党员干部受到党纪处分,占案件总数的85.71%,主要表现是违规贷款归个人使用,套取国家财政补贴,账外私设“小金库”,违反财经纪律和经济违法犯罪,多数是与利用土地谋私牟利有关。

二是失职类案件位居次之。共查处2件,有2名党员干部受到党纪处分,占案件总数的14.29%。例如,畜牧公司党支部书记王某,在任职期间单位私设“小金库”资金达到30多万元,违反八项规定公款搞福利、吃喝、旅游等等,作为党支部书记的王某参与公款搞福利。明知各级纪委严格要求,尤其十八大以后,但在单位出现错误时不制止,也不反映,党支部书记的主体责任和领导责任没有发挥作用,监督责任缺失。

三是单位“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较多。共查处单位党政“一把手”违法违纪案件10件,被追究责任者10人,占案件总数的71.43%。例如某作业站站长李某,在任站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通过变通的方式贪污风险理赔款0.3万元,其行为已构成贪污,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剖析农场违纪违法案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既有管理、制度方面缺失造成的,也有监督、体制不健全的因素影响,总之是各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不思进取,信念动摇,是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主觀原因。一些干部忽视学习,放松思想改造,丢掉根本宗旨,滑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泥潭。他们面对眼花缭乱的世界,信念动摇,心理失衡,私欲膨胀,置党多年的教育培养、家人的支持于不顾,不择手段,以权谋私,最终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2、素质较低,意识淡漠,是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客观原因。从近5年立案查处的领导干部来看,大多数干部文化程度及综合素质较低。14个受处分的党员干部只有2个是第一学历,其余12个都是二学历,为个人政治需要仅限交钱拿文凭。浅薄的文化素养造成了这些基层领导干部平时疏于政策理论的学习,忽视了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对党和国家的政策、规定以及制度、法律知之甚少,纪律意识及法律意识淡薄,导致有些干部在被查处后还不认为自己已经触犯了党纪国法。

3、管理松散,制度缺失,是党员干部目无法纪的制度原因。一些单位内部管理无章可循,特别是财务管理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制度缺失,存在漏洞;一些单位虽然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制度,但也仅仅停留在纸上、贴在墙上;一些单位则根本没有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

4、监督不力,权力失控,是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体制原因。一些单位或部门的“一把手”往往处于核心位置,在抓班子、带队伍、促事业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负有监督责任的党支部书记,却对这些领导的监督长期缺位或不力,致使“一把手”的腐败日渐蔓延,并最终导致一些党员干部违纪违法。

针对当前违法违纪问题案件的原因,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联系实际,采取有力对策,加以有效遏制。总的工作方针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

1、加大领导力度。

领导干部在惩腐上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帮助排阻清障,就会鼓舞纪检监察机关干部的士气和斗志,攻坚克难,取得案件检查工作的突破。反之就会形成中梗阻,影响办案实效。因此,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既要亲自批办大案、要案,也要亲自过问查办案件,更要亲自包办重大案件,为查办案件质量、遏制案件发生提供领导保证。

2、加强队伍建设。

现在,反腐败形势发生了新变化,腐败者的智商越来越高超,手段越来越隐秘,如果停留在传统办案思维能力方法上,必然会使工作质效大打折扣。要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着力抓好办案队伍建设,多措并举、理论实践培训结合,尽快提高逻辑判断能力、询问笔录能力、文书制作能力、综合归纳能力、建档立卷能力,尽快适应办案新任务的需要,为查办案件质量、遏制案件发生提供组织保证。

3、加强工作创新。

做好工作,必须坚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机制制度和方法。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创新工作,才能显活力见实效,实现事半功倍,开创纪检工作新局面。

4、加强纪律审查。

摸排案件线索是做好案件检查工作的关键和前提。实践证明,抓不住线索,查办案件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通过深入挖掘线索,对已经掌握的案源精查细核,努力提高成案率。一要运用综合手段拓展案源。利用信访接待、专项检查、执法监察、经济责任审计建立沟通协调机制等手段,主动与有关部门协调了解情况,从中发现案件线索。二要严格责任追究扩大案源。针对主体责任、“一岗双责”发挥不力,领导干部失职渎职行为,要跟踪寻源,对构成违纪的必须追究到位。三要加强沟通联系抓住案源。与公、检、法、审计部门保持经常性联系,定期进行案件信息情况通报。对于已经由公、检、法、审计部门查处和审结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要及时催办移交案件,及时给予相应的党、政纪处分。

5、加强源头治本。

有效遏制违法违纪案件发生,除大力惩处之外还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实践证明,从源头治腐,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是遏制腐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1)要抓好反腐倡廉教育。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经常化、制度化、系统化、多样化的教育,用廉政理论武装头脑,用廉政条规筑起防线,用廉政典型引导示范,用反面案例警钟长鸣,特别是要充分运用管理局和农场的案件查处成果,用身边的案例进行针对性警示教育,力争教育效果的最大化,促进党员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廉洁从政,勤政为民,不想腐败。

(2)要抓好反腐倡廉制度。要联系贯彻落实党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年—2017年工作规划》,联系农场、分公司工作实际,联系反腐倡廉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联系权力运用、干部任用、资金使用;联系办案中发现的经营管理上的薄弱环节,积极探索创新健全完善,并着力推进落实反腐败的工作机制,制度体系,健全权力运行约束机制,突出落实《三重一大》集体研究决定制度、做到靠制度管权,靠制度管事、靠制度管人,使党员干部不能腐败。

(3)要抓好反腐倡廉监督。要按照农场、分公司新形势发展要求,及时改进监督策略及方法。发挥党内监督、行政监察、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的综合作用,突出抓好公开化办事制度,建立覆盖基层单位的网络举报平台,让党员群众多参与监督;要针对易发生腐败问题的土地发包、各项收费、惠农政策补贴、财务收支两条线等工作加大监管力度,防止监管失控,从源头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让党员干部不敢腐败。

通过抓惩治和预防腐败建设,形成一套包括“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不敢为”的惩戒机制和“不能为”的防范机制,遏制违法违纪案件发生的整治体系。

近年来,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呈现频发多发趋势,对此,眉县纪委积极探索当前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腐败的特点、规律,严格履行教育、监督、惩处职能,严肃查处了一批涉案金额大、危害程度高、社会影响恶劣的案件,有力地打击和震慑了违法违纪人员,教育了全县党员领导干部,优化了干事创业环境.近三年,全县共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86件,给予党政纪处分86人,挽回经济损失1403万元.

近年来腐败案件的表现形式及特点。

(一)从案件类别来看民生类问题较多.在近三年查办的86个案件中,涉及民生类的案件共67件,占案件总量的77.9%.主要表现在一些承担民生工程的部门以及部分村组干部贪污、侵吞、挪用各种惠农资金、土地补偿款、扶贫救灾款、粮食直补和退耕还林款、拆迁安置款等专项资金.

(二)从人员类别来看村组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因国家政策和项目建设不断向农村倾斜,村组干部贪污受贿等经济违法犯罪问题也在逐年上升,主要表现在民生工程、土地征迁赔偿、财务管理、粮食直补、退耕还林等方面贪污受贿、挥霍浪费、虚报冒领等.2011年涉及村组干部的案件总量的33%,2012年占案件总量的40%;2013年占案件总量的50%.

(三)从案件性质来看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类问题较为突出.在近三年查处的86件案件中,涉及到贪污贿赂及失职渎职问题的案件各占16起,占案件总数的37.2%,位居第一.这些案件中不仅有领导干部也有村组干部,涉案金额多则几十万,少则几千元.如某单位原副局长张某在协调工程项目征地建设过程中受贿4.2万元;某中心原主任李某,在任职短短3个月时间内,收受贿赂达11.2万元,贪污公款0.7万元.

(四)从作案手段来说逐渐隐蔽多样.发生违法违纪案件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贪污、侵占、截留、私分;虚报冒领国家种类补偿资金、惠民资金;合伙作案、公款私存或转借他人以获取利息,或借给亲友使用;财务管理混乱,吃喝挥霍,随意开支等.如某村四名村干部合伙,将西宝高铁征地补偿款、地面附着物赔偿款、灌溉渠赔偿款等共计7.3万余元,采取虚报冒领方式予以私分.

(一)少数干部个人素质较低,法律意识淡漠.从近三年立案查处的领导干部来看,大多数干部文化程度及综合素质较低,浅薄的文化素养造成了这些基层领导干部平时疏于政策理论的学习,忽视了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纪律意识及法律意识淡薄,导致有些干部在被查处后还不认为自己已经触犯了党纪国法.

(二)个别人私欲膨胀,思想道德滑坡.一方面,个人私欲膨胀,宗旨意识淡化.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和权力观,谋利之心膨胀,放任之心膨胀,贪腐之心膨胀,将本来用以为国家干事业为人民谋福利的领导职权当作谋求私利、捞取钱财、寻求退路的手段.另一方面,思想道德滑坡,挡不住诱惑.在市场经济下,受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面对金钱、物质的诱惑,个别干部不能自持,最终把手伸向了集体或掌管的专项资金.

(三)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一是教育缺失.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教育管理的内容和方式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监管不到位.由于“一把手”领导权力过于集中,上级监督太远,不能经常;同级监督太软,心存顾虑,所以监督表现得尤为失之于软.特别是有些农村干部,书记、主任一肩担,集决策权和资金支配权于一身,家长制作风更为严重,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流于形式.三是村组账务混乱.农村三资(资产、资源、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落实不到位,对资金运作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手段,在实际执行上往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还有一些村会计形同虚设,通常就是个记账员,村里一切开支均由村支书或主任掌握;还有些组上甚至没有会计也没有账目,组长一人说了算.四是村务、财务公开不到位.推行的村务、财务公开流于形式,对群众关心、关注的征地补偿、民生资金、财务收支等问题,不公开或有选择地公开,避重就轻.

对策建议。

(一)加强教育,强化党员干部个人素质.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每年通过思想纪律作风整顿、眉坞大讲堂、干部法制培训等形式,在全县开展党纪政纪、法律法规和党风廉政教育,增强广大干部的群众观念、纪律观念、法制观念和廉洁自律意识.二是广泛开展警示教育.充分发挥扶眉战役烈士陵园红色教育基地、张载祠官德教育基地、县看守所警示教育基地、杨文洲纪念馆廉政教育基地作用,利用身边一些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警示教育,寓教于案.三是狠抓农村基层干部教育.针对基层干部文化层次和工作实际,采取易于接受、通俗易懂的教育形式,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思想政治和廉政教育,有效遏制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

(二)强化监督,将权力置于监督之中.一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管.经常对各级各部门执行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领导班子廉洁从政情况、财务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批评教育、责令整改,确保党员领导干部在干事的同时不出事.二是加强对村组干部的监管.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推行民主评议干部活动,健全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和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强化“民主理财”、“民主议事”,把村级各项事务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三是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监管.加强对重大事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政府投资项目、扶贫救灾资金、强农惠农等民生领域各项资金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资金廉洁规范运行.四是加强对工作之外的监管.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圈、社交圈的监管,延伸监督触角,通过鼓励群众举报、开展明察暗访等,对利用公款吃喝宴请、借婚丧嫁娶敛财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确保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三)加大惩处,增强案件震慑力.一是加大问责问效力度.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和省纪委领导干部警示训诫防线及眉县《机关效能问责办法》等制度规定,综合运用组织处理、警示训诫、行政问责等措施,对领导干部违纪违规问题严格问责,防止小错酿成大错.二是加大对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严肃查办破坏环境、影响发展和阻碍重点项目建设中的失职渎职案件,征地拆迁、工程建设中的权钱交易、贪污贿赂和以权谋私案件,特别是严查少数镇村组干部滥用职权、与民争利、涉黑涉恶、利用宗族势力欺压群众、截留挪用扶贫救灾等专项物资和侵占集体财产等行为.通过严查重治,提高震慑力,惩前毖后、警示育人.

(四)完善机制,规范权力运行.一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各项制度建设,加大反腐倡廉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力度,确保制度执行有力、刚性十足.二是规范权力运作机制.对主要部门、重点权力岗位的工作人员实行轮岗交流,对过度集中的权力进行分解,制定相互制约机制,防止权力失控和滥用.三是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和政府采购等制度,建立健全办公、招待等费用定项限额管理制度,严把财会人员任职关,强化对财务的监督审计力度,杜绝一切违规资金运作.四是加强党务、政务、村务和财务四公开.严格执行党务、政务、村务以及财务公开制度,规范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间隔,制定检查考评、责任追究等操作办法,创新公开的手段、形式,不断增强公开的广度和深度.

郭xx,男,1966年5月出生,汉族,安徽宁国人,博士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1997年11月加入九三学社,2004年当选广东省政协委员,案发时任广东省地质局下属广东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以下简称“测试中心”)副主任(副处级)、珠宝玉石及贵金属检测站(以下简称“珠宝检测站”)站长。

2014年11月27日,省监察厅派驻省国土资源厅监察室对郭清宏违反政纪问题立案调查。11月28日,经省监察厅批准,对郭清宏采取“两指”措施。2015年2月10日,移送司法机关调查。

郭清宏主要违纪违法事实如下:一是违反财经纪律,私设“小金库”。郭清宏任珠宝检测站站长以来,私设“小金库”涉案金额约1.68亿元,情节十分恶劣,郭清宏对此负有直接责任。二是私分公款,郭清宏本人分得560万元。珠宝检测站未经其上级主管部门(测试中心)批准,用截留检测款形成的“小金库”私分奖金,2003年至2014年期间郭清宏个人分得560万元。三是公款私存,从中贪污公款5162.6067万元。

郭清宏以珠宝检测站工作人员的名义开设银行账户,用来存放检测费等收入,达到向测试中心隐瞒经营收入的目的,从中贪污公款3079.6067万元。另外,通过大量存放现金,随意支取贪污公款2083万元。四是使用贪污的公款购置房产,涉案金额757.1388万元。郭清宏利用前述贪污的公款购置房产8处,涉案金额757.1388万元。

五是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郭清宏伙同曹姝旻(珠宝检测站副站长,另案处理)等人为了逃避罪责,组织指挥、亲自参与和指使他人销毁“小金库”涉及的财务资料,涉及金额约1.68亿元,情节十分严重。六是挪用公款。2002年7月,郭清宏挪用公款27万元,替曹姝旻支付购买广州某处房产的部分购房款。七是违规开办私人同行业公司。郭清宏违反有关规定,牵头开办了广州某珠宝贵金属鉴定中心有限公司和广州某贸易有限公司。

(一)案件的主要特点。

一是“小官巨贪”。郭清宏作案时为正科级,案发时为副处级领导干部,其所主持的部门为省地质局下属三级生产经营单位(珠宝检测站,二级事业法人单位),个人和单位级别均不高。但郭清宏利用珠宝检测站站长职务之便,长期违反财经纪律私设“小金库”的金额竟高达1.68亿元,贪污公款5162.6067万元。涉案金额之大,令人震惊,在省直单位的下属机构中实属罕见,是“小官巨贪”的典型。

二是作案时间跨度长。自2003年起,郭清宏便利用珠宝检测站收取的检测款私设“小金库”,至案发跨时12年。其中,2003年至2010年8月期间,先后向公款私存的21个账户存入检测费、培训费等共计6040万元。2010年下半年后,郭清宏本人或授权下属直接到珠宝检测站下设的各地办事处直接提取现金,并将大量现金存放在出租屋及本人办公室内自由支取。

三是作案手段隐蔽、疯狂。郭清宏把珠宝检测站当成自己的“私人公司”,完全不受上级监管,一个人说了算,任意支配,肆意妄为。先后利用自己、下属、客户的20多个银行账户私存公款,以及通过大量存放现金的形式,随意挪用支取、贪污公款超5000万元。

为掩盖罪行,郭清宏多年来一直严禁本站员工擅自与上级单位(测试中心)任何人员接触,“违者立即开除”,并要求所有员工对外口径一致,形成内部堡垒,企图“密不透风”。为逃避罪责,郭清宏从2011年起,不定期亲自或指示下属删除财务资料、销毁账册凭证,尤其是2013年珠宝检测站被省地质局审计部门审计期间,郭清宏更是疯狂销毁会计凭证、财务账册以及电脑硬盘存储的所有财务资料数据,企图逃避甚至对抗调查,情节十分严重。

(二)案件产生的主要原因。

郭清宏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之所以发生,除了其本人目无法纪、理想信念丧失、欲壑难填等根本原因外,还包括一系列外在诱因,即在经营管理、制度规范及监督制约等方面存在严重漏洞和问题。

一是无视法纪,理想信念彻底滑坡。身为领导干部、一站之长、政协委员,郭清宏长期以来不重视政纪法纪学习,毫无法纪观念和规矩意识,毫无自我要求和约束,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极度扭曲,贪欲膨胀。崇尚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缺乏自律又逃避监督,疯狂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受不住金钱的诱惑,同时抱有侥幸心理,认为上面有人不会出事,瞒报单位经营收入,藐视法纪销毁财务凭证,长期大量贪污公款,最终坠入犯罪深渊。理想信念的滑坡也导致其在行动上、生活中日益奢靡享乐,郭清宏利用贪污的巨额公款,先后在多地购买住宅、写字楼、车位等,购置各种昂贵珠宝玉石,其中仅购买单颗宝石便花费超百万元,奢靡程度令人咂舌。

二是挥霍权力,完全不受监督约束。作为珠宝检测站的“一把手”,郭清宏“家长式”作风严重,把珠宝检测站完全当作自己的私人档口进行经营,完全游离于上级的监管之外,毫无接受监督约束意识。郭清宏(伙同曹姝旻)对该站的经营管理尤其是该站在省内各地下设的20多个办事处的经营活动具有高度的、自由的决定权,包括办事处的设立或撤销、合作经营方选择、站点人员招聘、设备仪器采购、检测业务登记审核、检测款收入存放使用、财务会计账册编造等“一条龙”运作都自己做主说了算。

此外,测试中心原主要负责人冯超(另案处理)是曹姝旻(珠宝检测站常务副站长)的丈夫,对珠宝检测站的日常管理运作采取有所偏颇和袒护的态度,测试中心其他班子成员难以过问和不敢监督,测试中心监察、审计部门介入珠宝检测站的内部监管更是难上加难。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郭清宏利用单位管理与监督上的漏洞肆意挥霍手中的权力,欺骗上级主管单位,瞒报经营的检测收入,截留站点的收入资金,大量侵占公款。

三是管理粗放,单位经营运作以包代管。珠宝检测站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隶属测试中心的二级事业法人单位,统一采用测试中心制定的以承包收入任务的经营管理模式。但测试中心本部对珠宝检测站人、财、物的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基本上是放任不管,尤其是对珠宝检测站下设的办事处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导致珠宝检测站下设的多个办事处长期游离于测试中心本部的管理和监督之外,存在管理运作缺失制度约束,只求完成定额上缴经营收入,缺乏财务收支的监管等漏洞。各办事处的检测业务未经登记审核,检测费经营收入也不开发票。

该中心本部对珠宝检测站各办事处选择的合作方的情况也一概不知,郭清宏利用此漏洞编造虚假的合作经营,订立对付上级的虚假合作协议,骗取截留公款。同时,珠宝检测站的人员管理严重不规范,全站实有员工近200名,但在测试中心人事部门备案管理的只有50多名,有的办事处雇了10多名员工,只有2名与测试中心本部签订了劳动合同,其他人员都是以虚假“合作方”的方式聘请任用。

办事处员工只对郭清宏等人负责,言听计从,对外口径一致,形成了“内部堡垒”、“攻守同盟”。综上所述,珠宝检测站其实就成了郭清宏等人的“私人企业”,各办事处其实就成为郭清宏等人的“私人档口”。郭清宏一手遮天,为所欲为,最终积重难返,铸成大错。

四是监督缺位,上级单位的监管形同虚设。多年来,珠宝检测站的直接上级(测试中心)的财务部门仅对该站定额上缴的经营收入进行核算,对该站在检测业务中收取的现金或没有上缴的资金没有监控或控制不全,在财务账目设置上一直分不清上缴的经营收入来自哪个办事处,各办事处的经营效益如何也不进行考核和过问,没能有效发挥财务全覆盖及统一管理的作用,郭清宏等就是利用检测费不开发票、测试中心财务部门无法准确掌握珠宝检测站各办事处的实际收入等漏洞,大量截留各办事处收取的经营检测费用,公款私存,挪用侵吞公款。

同时,测试中心长期以来对地质实验测试工作,尤其是珠宝检测业务预防腐败工作的形势研判不足,自认为地质实验测试机构是“清水衙门”,存在“检测是一门技术活,是服务性工作,利润低、赚钱少、总量小”的观念,长期弱化建章立制工作,对公职人员廉洁自律的教育也抓得不紧。

因此,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廉政风险防控方面只满足于开会、传达文件、签订责任书“三个样板动作”,对领导干部的日常教育和监督不严,对苗头倾向性问题未能抓早抓小,对腐败行为警觉性不高,缺失自我防范和自律意识,测试中心职工群众中对珠宝检测站员工的收入早有议论,对该站的市场经营收入和员工的实际收入存疑,反映也不断,测试中心获悉后虽也曾对有关情况进行过调查了解,但大多采取应付的做法,加之珠宝检测站员工上下口径一致,没有发现实质性证据,平时调查也只是点到即止。

郭清宏私存、贪污巨额公款一案,是“小官巨腐”、发生在基层单位的一桩大案,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教训也是深刻的,发人深省。要举一反三,吸取教训,真正做到预防为主和严惩腐败相结合,需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加强廉政教育,增强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做到坚定理想信念,不越红线,守住底线,筑牢防线是防止领导干部犯错误,违纪违法的根本所在。要把加强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首要任务,做到教育更有针对性、更有警示震慑性,使公职人员和党员干部都能自觉适应从严管理与监督的工作约束。

明确重点,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和载体,案发单位和全局系统要从这次地质局系列腐败案件中认真反思,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案发的原因有哪些;针对制度上的漏洞要抓好哪些环节进行整改。同时,加强组织纪律教育、政纪法纪教育,使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增强领导干部的纪律观念、法制观念和廉洁自律意识。充分利用发生在本单位本系统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开展以案论纪教育,做到“警钟长鸣”,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增强教育实效。

二是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结合各单位实际,扎实做好立规矩、建制度、严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尤其要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内部控制和管理等制度的建设,加快修订和完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大额资金使用、人事管理、设备仪器采购、合同管理、违反财经纪律责任追究等制度和办法。推进规范化管理,堵塞管理漏洞,建立按制度经营、依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

通过深入调研、学习借鉴、广泛征集干部职工意见等方式,制定、健全、优化一套合法合规、以人为本、上下认同、行之有效、针对性强、可操性好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各单位班子成员尤其是党政“一把手”要带好头,以自身严格执行制度的行为,加强制度的执行力度,彻底解决以往不拿制度规定当回事、我行我素的任性行为,对违反者一律从严从重查处和让其付出代价。

三是强化监督制约,使领导干部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始终坚持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首先,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的相互监督,坚决克服班子成员之间“老好人”,不愿监督、不敢监督的现象。“一把手”要自觉带头接受监督,班子成员既要相互尊重,维护、支持“一把手”,又要大胆监督“一把手”,敢于提醒,。把监督当成班子成员间、领导干部之间一种防止犯错的“援手”,时常拉一拉,促一促,拍一拍。

其次,强化职工群众监督,完善事务公开制度,把本单位有关重大事项的决策原因、决策依据、决策执行过程和结果,通过一定的形式向职工干部公开,接受职工群众监督,以公开保证公正。再次,加大纪检监察部门监督力度。纪委要强化双重管理,加强对同级及下级的监督管理,并加强同上级有关部门的联系。

抓住干部管理的各个环节,把监督寓于对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权力的严格管理之中,要让大家认识到平时的严格律己和监督是在保护干部,不要出现一旦犯错悔之已晚的情况。此外,加强审计外部监督,审计是及时发现问题、及早纠正问题、避免重大错误的有效手段。要完善单位内控机制,加大审计力度,定期对本单位及下设机构的财务制度执行情况、资金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堵塞管理漏洞。

当前,反腐败斗争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一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分析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新特点、新规律及深层次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作案主体多元化、家族化,违纪违法侵害的客体具有多样化、复杂化,违纪违法主观方面往往利用“合理化”、“合法化”的形式作掩饰,违纪违法客观方面的社会危害性具有隐蔽化、智能化,是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呈现的主要特点。分析其原因有主客观二方面,主观方面:放松自我教育,思想麻痹松懈;爱慕面子虚荣,滋生攀比心理;贪图安逸享乐,追求腐朽生活;明知故犯敛财,试图侥幸漏网。客观方面:干部的培养教育淡化,对干部的监督乏力,制度的落实不到位,预防工作凸显薄弱。遏制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对策:一是要探索和把握腐败案件的作案规律;二是要探索和把握腐败案件的发案规律;三是要探索和把握腐败案件的破案规律;四是要探索和把握腐败案件的防范规律,第一,建立宣传教育机制;第二,建立制度防范机制;第三,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第四,建立责任追究机制;第五,建立测评预警机制;第六,理顺监督机制,保障各监督主体充分协调发挥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查办案件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一批隐藏较深的违纪违法分子被挖了出来,受到法纪的严惩,反腐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体制和市场经济转轨所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不同阶层、不同行业领域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腐败案件仍时有发生,一些带有苗头性、倾向性和规律性特点的案件逐渐暴露出来。如何把握近年来领导干部违纪违法腐败现象脉络,做到蛇打七寸,攻其要害,有效遏制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已成为各级执纪执法机关亟待解决的课题。

人与权力、利益的结合,为什么会产生腐败?这是因为:其一,人的天性是有缺陷的,在一系列人区别于动物的高级心理活动中,有一根本特征,即占有和支配心理。这是腐败产生的根源;其二,权力本身蕴含着导致腐败的因素,权力本身具有强制性、扩张性、支配性,权力的这种本性往往与人类自身的弱点联姻,从而使双方互相强化,并诱惑人们去扩张权力。当没有外部制约或制约不力的时候,其腐败因素随时可能恶性膨胀,走向另一面;其三,高回报的利益是引发腐败的催化剂。人类的绝大多数行为无不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腐败行为的演变过程往往循此路径发展。

(一)主观方面。

1、放松自我教育,思想麻痹松懈。剖析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纵观其人生历程,不难发现,大多数领导干部在成长之初或任职之初,有着远大的理想抱负,政治思想是可靠的尚具有一定的党性观念,工作上勤奋敬业,积极努力。但是随着政治上的进步,地位身份发生了变化,加之长时间不注重理论学习,放松自我教育。在一些公务活动和人际交往中思想麻痹松懈。从开始的受之有愧到习以为常,从谨慎行事到肆无忌惮,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步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导致思想滑坡、人格蜕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恶性膨胀,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哲学。将人民交给的权力当作谋私的工具,使公共权力异化成了私有权力,一门心思想着如何利用职权多捞钱财。

2、爱慕面子虚荣,滋生攀比心理。大凡在领导干部中有一个“领导形象”的概念,有些领导干部能把这个“形象”与党的形象紧密联系起来,而有些领导干部却把这个“形象”与个人的虚荣面子狭隘地混为一谈,往往以“看看人家”又想想自己,滋生攀比心理,造成心理天平倾斜,并从另一方面产生“武装形象”的欲望和念头,唯恐寒碜自己。甚至奉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利用权力大搞裙带关系,任人唯亲、封妻荫子,结帮拉派,于是,着手实施“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和“千里做官为求财”的人生信条。

3、贪图安逸享乐,追求腐朽生活。有的领导干部一旦做官掌权,便贪图安逸享乐,失衡心态造成自我补偿心理,羡慕他人灯红酒绿的“气派”转而“傍大款”,与个体老板打得火热,搞权力共享、利益分享,疯狂敛财,包养情妇,认为“天老大、我老二”,目无组织、心无群众、专横跋扈,追求腐败奢侈生活。

4、明知故犯敛财,试图侥幸漏网。在违纪违法领导干部中,多数是明知行为不轨而为之。其中的缘由就是侥幸心理作祟,有的自以为隐蔽而忘乎所以;有的以不一定能查到自己头上自我安慰;有的以“关系网”、“保护伞”撑腰而有恃无恐;有的以早已订立的攻守同盟做好自我保护准备;有的甚至东窗事发仍负隅顽抗试图侥幸过关。

(二)客观方面。

1、

违法原因剖析检讨书范文怎么写篇六

根据我局党委关于深入剖析张红梅违纪违法案件,对其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其中反映的问题为镜,我按照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分析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存在的根源,确定了整改措施,现汇报如下:

(一)党性修养方面还需提高。

党性是共产党的根本,在理论修养方面往往事务性工作较多而造成政治理论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真正深入思想、联系实际的学习不够,满足于浅尝辄止。在作风修养方面,工作作风不够踏实,有时有些浮躁,工作的主动性不强,有时为搞好团结,讲一团和气,对分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管理不够严,惩治力度还不到位。

(二)求真务实的精神还需锤炼。

工作有部署,但跟踪落实不足。比如对存在的问题缺少具体措施的跟踪,推动工作的方法单一。有时对待工作,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尽快完成,而不是怎样做到最好,特别是任务多、压力大的时候更是如此,存在着应付以求过关的想法,影响了工作效果,没有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三)群众意识方面还需加强。

虽然会下到乡镇调研,但主动性不强、不够深入,工作不够细化,听取群众意见时,只注重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未能切实关心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在工作上对基层情况的了解大多靠听汇报和检查,不够全面系统,没有从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角度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

(四)意识形态方面还需加强。

一是对意识形态工作紧迫性认识不足,抓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还不够彻底。

二是对意识形态工作开展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指导,舆论引导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创新。究其原因,还是对意识形态的概念研究不深,对问题的本质琢磨不透彻。

(一)政治理论学习有所放松。

忽视了意识形态建设,对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没有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突出位置,不仅自己理论学习不够深入,也没有将意识形态建设落实到位,没有时刻对照党章、党规、党纪衡量检查言行、审视思想和改进工作。存在对理论学习不深、不透,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的现象,认为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抓工作,从而导致自己在思想上放松了学习。

(二)党性修养有所放松。

不能正确处理党性修养和做好工作的关系,松了党性修养的锤炼和提高,放松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导致享乐主义的发生。自我要求不高,满足于现状,不求做的好,只求过得去,遇到应急重点工作“临时抱佛腿”,不能紧跟时代发展需要。市场监管工作的应急性工作任务不少,可具体工作中,我只是按着部里要求落实,降低了自我要求。

(三)服务宗旨有所放松。

作风不扎实,表现为关心群众不够,深入基层群众不够,心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思想意识较弱,日常工作过程中,事务性工作挤占了很多时间,到群众中了解情况、征求意见、解决问题的时间相对减少,面对不断涌现出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往往是根据汇报做出决策,凭经验办事。

通过认真查找问题存在的原因,我做了深刻反思,为了解存在的自身问题:

(一)高度认识理论学习的要性。

不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紧迫感,将理论学习定位在“学理论、议大事、转观念、出思路、促发展”上,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不断增强学习效果。坚持学以致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

(二)强化党性修养。

自觉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模范遵纪守法,克已奉公,认真履职,起好党员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切维护人民的利益。

(三)坚持发扬求真务实、艰苦的良好作风。

坚决防止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业和奢靡之风在我身上发生。致力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解决难题,坚持立说立行,做到执行上“没有任何借口”、操作上“少说多做看结果”,做到矛盾面前不回避,困难面前不退缩,责任面前不推诿;坚持一抓到底,以不畏艰难、敢挑重担的勇气和自强不息、知难而进的气概,投入到局党组安排的工作中去。

(四)廉洁自律。

做到勤政廉政,严格执行上级要求,进一步增强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水平。努力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积极进取、民主团结的工作环境,树立一个具有“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公仆形象。

违法原因剖析检讨书范文怎么写篇七

近日,我认真阅读了《2017年查处严重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忏悔录》这本书,书中的典型案例不但触动了我的灵魂还使我感慨颇多。《忏悔录》一书中共列举了24位党员干部贪污腐败的典型案例和沉痛忏悔的心路历程,这些党员干部当中很多都曾经十分优秀、身居高位,有的在边远、艰苦地区工作过;有的获得过这样那样的荣誉;有的为党和国家做出过突出贡献。然而就是这样一些过去我们认为很好、很优秀的同志却因为自己的理想信念产生了动摇,辜负了党和国家多年来的培养和关怀,出现了各种违法违纪行为,这就不得不值得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及警示。回顾这些典型案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些认识:

通过对24位党员干部贪污腐败典型案例的深刻剖析我们不难发现虽然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有着各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其中思想意识的变化、理想信念的淡薄是主要原因。原吉林省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刘喜杰从一个党的高级干部堕落为人民的罪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背弃了正确的理想信念,政治定力不足,党性不够坚强,背离了党的宗旨,丧失了共产党人的情操和良知。他作为一名受党教育多年的领导干部,放松了思想改造,丧失理想信念,失去了精神支柱,失去灵魂。这就警示我们,理想信念的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党性观念的缺失必然导致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失去正确的航标,失去健康向上的工作作风和生活态度,必然要栽跟头。我们要时刻用反面典型警示自己,让我们不在重蹈覆辙,我们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理论修养和领导能力,要始终坚定不移的把学习作为自己终身任务,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文化水平,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坚定理想和信念,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地位观和权力观,忠实地履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的要求,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坚定、方向不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原辉南县委书记付邦成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农家子弟靠着自己的奋斗逐步成长为一名党的高级干部,作为一名受党教育培养重用的领导干部在30多年的从政过程中也曾为人民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但随着地位越来越高、权力越来越大,他逐渐地变得自大堕落,把廉洁自律的要求和接受党的监督的要求置于脑后,丧失原则、不依法依规办事,逐渐开始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最终从一个党的高级干部蜕化变质为人民的罪人。付邦成的落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思想上的蜕变始于思想防线的崩溃,到了利令智昏、巧取豪夺、无法无天,想方设法以权谋私,逐步发展到经济上贪得无厌,政治上与党离心离德,最后一步一步走向了自我毁灭。

一个人面对各种诱惑,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要经得起考验,付邦成走向自我毁灭,再次印证了这样一条道理:权力失去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必然导致腐败。领导干部是党组织的一员,既有监督的权利和义务,也有接受监督的义务,既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对象。身为领导干部,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自己不论在工作上取得的成绩有多大,都应首先归功于党,归功于组织,归功于人民群众,任何人离开了党的组织,离开了领导集体,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终将一事无成。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论大小,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掌权、用权,都要多为民办好事、解难事,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坚定不移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无私无畏地同一切损害群众权益的现象作斗争,永保人民公仆的本色。

我们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谋利益,能不能正确对待名、权、位,是对领导干部现实的考验。领导干部只有严于律己,在勤政廉政上作表率,才能把一个单位的风气树起来。如果凌驾于组织和人民群众之上,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用人唯亲,排斥异己,对不同意见的干部,公然打击报复,甚至擅自改变组织决定,最终会在权力、金钱面前跌跤翻船。苏荣从忽视党纪国法,发展到肆无忌惮地以权谋私,最终为党和人民所唾弃的这个典型案例,值得我们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深刻总结和认真吸取教训。

当前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学习“三严三实”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做到对党忠诚,严以修身、做人要实;做到严以用权、严以律已;要敢于担当,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是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经受的现实考验。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各项廉洁自律的规定,做到以上率下,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层层作出示范。同时带头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亲属和工作人员。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为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清正廉洁的好形象。

违法原因剖析检讨书范文怎么写篇八

按照公司《关于常态化开展以案促改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要求,组织全体总监人员进行传达学习。对身边典型违纪违法案件进行剖析,深挖问题根源,剖析问题成因,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查找可能存在的廉洁风险,从思想认识上、流程制度上、监督管理上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努力构建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的“三不腐”有效机制,为精通工程监督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证。现将个人剖析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世界观的改造,在各种物质利益面前逐渐迷失,堕入贪污腐化的深渊。结合自身情况,发觉自身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不高,学习不够深入,系统性不强;被动学习的时候多,主动学习的时候少,泛泛而学,深入钻研较少;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脱节。

2、在严守党规党纪方面认识有欠缺,制度执行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思想认识还不充足;没有深入学习贯彻《党章》、《廉政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的意义,认为自己天天都在看这些要求,没有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认为只是走过场,等待观望。二是遵守党规党纪、执行制度有待进一步嘉庆。做事粗放,不注重细节,追求做事速度的同时放松了对纪律的敬畏,没有做到防微杜渐,容易在小事和细节上出错误。

3、对纪法、规矩严肃性、权威性以及违纪违法带来的后果认识不足。对纪律、制度说的多、落实的少,责任追究的力度不够大。

4、创新工作意识不强。习惯于使用老方式、老方法去组织开展工作,循规蹈矩和照抄照搬上级的文件精神,思想解放的程度没有彰显年轻人的风范,观念创新和世界工作存在差距,缺乏创新精神,导致工作被动应付。

1、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

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真正学深学头,牢固树立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崇高精神,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水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强化对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深刻把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管的精神实质,始终做到与时俱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学习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严守党纪党规,依规依纪修改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一是深入学习《党章》、《廉政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各项规章制度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求,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精神;二是从身边小事做起,遵守党纪法规,做到“防微杜渐”,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在平时业务工作的同时,不忘党风廉政建设,努力使自己不光要干好本职工作,还要能够真正守住拒腐防变这条“生命线、高压线、警戒线”,进一步强化纪律和法律意识,远离腐败。

3、坚持廉洁自律,强化自我约束。一是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

度,正确处理好生活水平提高与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传统的关系,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自觉抵制享乐主义。

4、强化责任,树立正确的地位观。我拟从三个方面进行整改。

一是加强责任,强化职能。二是克服攀比心理立足本职。三是树立基层意识,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提高自我素质。

违纪违规问题的剖析三篇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开展警示教育月活动以来,要求全县党员干部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努力提高各级党员干部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能力。个人在学习《2011年以来的全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剖析材料汇编》后,也从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警示。思考这些典型案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学习和认识。

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对于一个党的领导干部来说,放松思想改造,丧失理想信念,就会失去精神支柱,失去灵魂。汇编材料上的种种案例警示我们,理论上的糊涂就会导致政治上的动摇,政治上的动摇必然失去正确的发展方向,失去健康向上的工作和生活态度,必然栽跟头。

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的时代,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对领导干部的知识水平、理论修养和领导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面对社会的深刻变化,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切实把学习作为自己终身的任务,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积累,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坚定理想和信念,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地位观和权力观,忠实地践行“三个代表”。

二、要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也要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随着权力和地位越来越高,周围的赞扬和吹捧越来越多,个别领导逐渐地不清醒了,把廉洁自律的要求和接受监督的要求置于脑后,逐渐开始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最终从一个党的领导干部蜕化变质为人民的罪人。古人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人面对各种诱惑,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要经得住考验,迈得过关口。

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无私无畏地同一切损害群众权益的现象作斗争,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

三、要带头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民谋利益,能不能正确对待名、权、位,是对领导干部十分现实的考验。领导干部只有严于律己,在勤政廉政上作表率,才能把一个单位的风气树起来。如果凌驾于组织和群众之上,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图美色,最终会在权力、金钱和美色考验面前跌跤翻船。党中央强调牢记“两个务必”,这是我们更加牢固地树立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的一个重要精神支柱。

从这个意义上讲,能不能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能不能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能不能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经受的一个很现实的考验。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各项廉洁自律的规定,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不准别人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同时带头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亲属和工作人员。真正做到仰不愧官,俯不愧民,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树立清正廉明的良好形象。

违法原因剖析检讨书范文怎么写篇九

近日,我认真阅读了《2017年查处严重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忏悔录》这本书,书中的典型案例不但触动了我的灵魂还使我感慨颇多。《忏悔录》一书中共列举了24位党员干部****的典型案例和沉痛忏悔的心路历程,这些党员干部当中很多都曾经十分优秀、身居高位,有的在边远、艰苦地区工作过;有的获得过这样那样的荣誉;有的为党和国家做出过突出贡献。然而就是这样一些过去我们认为很好、很优秀的同志却因为自己的理想信念产生了动摇,辜负了党和国家多年来的培养和关怀,出现了各种违法违纪行为,这就不得不值得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及警示。回顾这些典型案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些认识:

通过对24位党员干部****典型案例的深刻剖析我们不难发现虽然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有着各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其中思想意识的变化、理想信念的淡薄是主要原因。原吉林省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刘喜杰从一个党的高级干部堕落为人民的罪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背弃了正确的理想信念,政治定力不足,党性不够坚强,背离了党的宗旨,丧失了共产党人的情操和良知。他作为一名受党教育多年的领导干部,放松了思想改造,丧失理想信念,失去了精神支柱,失去灵魂。这就警示我们,理想信念的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党性观念的缺失必然导致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失去正确的航标,失去健康向上的工作作风和生活态度,必然要栽跟头。我们要时刻用反面典型警示自己,让我们不在重蹈覆辙,我们要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理论修养和领导能力,要始终坚定不移的把学习作为自己终身任务,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文化水平,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坚定理想和信念,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地位观和权力观,忠实地履行***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的要求,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坚定、方向不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原辉南县委书记付邦成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农家子弟靠着自己的奋斗逐步成长为一名党的高级干部,作为一名受党教育培养重用的领导干部在30多年的从政过程中也曾为人民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但随着地位越来越高、权力越来越大,他逐渐地变得自大堕落,把廉洁自律的要求和接受党的监督的要求置于脑后,丧失原则、不依法依规办事,逐渐开始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最终从一个党的高级干部蜕化变质为人民的罪人。付邦成的落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思想上的蜕变始于思想防线的崩溃,到了利令智昏、巧取豪夺、无法无天,想方设法以权谋私,逐步发展到经济上贪得无厌,政治上与党离心离德,最后一步一步走向了自我毁灭。

一个人面对各种诱惑,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要经得起考验,付邦成走向自我毁灭,再次印证了这样一条道理:权力失去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必然导致腐败。领导干部是党组织的一员,既有监督的权利和义务,也有接受监督的义务,既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对象。身为领导干部,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自己不论在工作上取得的成绩有多大,都应首先归功于党,归功于组织,归功于人民群众,任何人离开了党的组织,离开了领导集体,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终将一事无成。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不论大小,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掌权、用权,都要多为民办好事、解难事,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坚定不移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无私无畏地同一切损害群众权益的现象作斗争,永保人民公仆的本色。

我们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谋利益,能不能正确对待名、权、位,是对领导干部现实的考验。领导干部只有严于律己,在勤政廉政上作表率,才能把一个单位的风气树起来。如果凌驾于组织和人民群众之上,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用人唯亲,排斥异己,对不同意见的干部,公然打击报复,甚至擅自改变组织决定,最终会在权力、金钱面前跌跤翻船。苏荣从忽视党纪国法,发展到肆无忌惮地以权谋私,最终为党和人民所唾弃的这个典型案例,值得我们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深刻总结和认真吸取教训。

当前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学习“三严三实”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做到对党忠诚,严以修身、做人要实;做到严以用权、严以律已;要敢于担当,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是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经受的现实考验。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各项廉洁自律的规定,做到以上率下,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层层作出示范。同时带头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亲属和工作人员。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为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清正廉洁的好形象。

违法原因剖析检讨书范文怎么写篇十

近年来,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呈现频发多发趋势,对此,眉县纪委积极探索当前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腐败的特点、规律,严格履行教育、监督、惩处职能,严肃查处了一批涉案金额大、危害程度高、社会影响恶劣的案件,有力地打击和震慑了违法违纪人员,教育了全县党员领导干部,优化了干事创业环境.近三年,全县共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86件,给予党政纪处分86人,挽回经济损失1403万元.

近年来腐败案件的表现形式及特点。

(一)从案件类别来看民生类问题较多.在近三年查办的86个案件中,涉及民生类的案件共67件,占案件总量的77.9%.主要表现在一些承担民生工程的部门以及部分村组干部贪污、侵吞、挪用各种惠农资金、土地补偿款、扶贫救灾款、粮食直补和退耕还林款、拆迁安置款等专项资金.

(二)从人员类别来看村组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因国家政策和项目建设不断向农村倾斜,村组干部贪污受贿等经济违法犯罪问题也在逐年上升,主要表现在民生工程、土地征迁赔偿、财务管理、粮食直补、退耕还林等方面贪污受贿、挥霍浪费、虚报冒领等.2011年涉及村组干部的案件总量的33%,2012年占案件总量的40%;2013年占案件总量的50%.

(三)从案件性质来看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类问题较为突出.在近三年查处的86件案件中,涉及到贪污贿赂及失职渎职问题的案件各占16起,占案件总数的37.2%,位居第一.这些案件中不仅有领导干部也有村组干部,涉案金额多则几十万,少则几千元.如某单位原副局长张某在协调工程项目征地建设过程中受贿4.2万元;某中心原主任李某,在任职短短3个月时间内,收受贿赂达11.2万元,贪污公款0.7万元.

(四)从作案手段来说逐渐隐蔽多样.发生违法违纪案件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贪污、侵占、截留、私分;虚报冒领国家种类补偿资金、惠民资金;合伙作案、公款私存或转借他人以获取利息,或借给亲友使用;财务管理混乱,吃喝挥霍,随意开支等.如某村四名村干部合伙,将西宝高铁征地补偿款、地面附着物赔偿款、灌溉渠赔偿款等共计7.3万余元,采取虚报冒领方式予以私分.

(一)少数干部个人素质较低,法律意识淡漠.从近三年立案查处的领导干部来看,大多数干部文化程度及综合素质较低,浅薄的文化素养造成了这些基层领导干部平时疏于政策理论的学习,忽视了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纪律意识及法律意识淡薄,导致有些干部在被查处后还不认为自己已经触犯了党纪国法.

(二)个别人私欲膨胀,思想道德滑坡.一方面,个人私欲膨胀,宗旨意识淡化.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和权力观,谋利之心膨胀,放任之心膨胀,贪腐之心膨胀,将本来用以为国家干事业为人民谋福利的领导职权当作谋求私利、捞取钱财、寻求退路的手段.另一方面,思想道德滑坡,挡不住诱惑.在市场经济下,受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面对金钱、物质的诱惑,个别干部不能自持,最终把手伸向了集体或掌管的专项资金.

(三)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一是教育缺失.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教育管理的内容和方式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监管不到位.由于“一把手”领导权力过于集中,上级监督太远,不能经常;同级监督太软,心存顾虑,所以监督表现得尤为失之于软.特别是有些农村干部,书记、主任一肩担,集决策权和资金支配权于一身,家长制作风更为严重,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流于形式.三是村组账务混乱.农村三资(资产、资源、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落实不到位,对资金运作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手段,在实际执行上往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还有一些村会计形同虚设,通常就是个记账员,村里一切开支均由村支书或主任掌握;还有些组上甚至没有会计也没有账目,组长一人说了算.四是村务、财务公开不到位.推行的村务、财务公开流于形式,对群众关心、关注的征地补偿、民生资金、财务收支等问题,不公开或有选择地公开,避重就轻.

对策建议。

(一)加强教育,强化党员干部个人素质.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每年通过思想纪律作风整顿、眉坞大讲堂、干部法制培训等形式,在全县开展党纪政纪、法律法规和党风廉政教育,增强广大干部的群众观念、纪律观念、法制观念和廉洁自律意识.二是广泛开展警示教育.充分发挥扶眉战役烈士陵园红色教育基地、张载祠官德教育基地、县看守所警示教育基地、杨文洲纪念馆廉政教育基地作用,利用身边一些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警示教育,寓教于案.三是狠抓农村基层干部教育.针对基层干部文化层次和工作实际,采取易于接受、通俗易懂的教育形式,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思想政治和廉政教育,有效遏制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

(二)强化监督,将权力置于监督之中.一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管.经常对各级各部门执行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领导班子廉洁从政情况、财务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批评教育、责令整改,确保党员领导干部在干事的同时不出事.二是加强对村组干部的监管.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推行民主评议干部活动,健全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和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强化“民主理财”、“民主议事”,把村级各项事务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三是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监管.加强对重大事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政府投资项目、扶贫救灾资金、强农惠农等民生领域各项资金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资金廉洁规范运行.四是加强对工作之外的监管.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圈、社交圈的监管,延伸监督触角,通过鼓励群众举报、开展明察暗访等,对利用公款吃喝宴请、借婚丧嫁娶敛财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确保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三)加大惩处,增强案件震慑力.一是加大问责问效力度.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和省纪委领导干部警示训诫防线及眉县《机关效能问责办法》等制度规定,综合运用组织处理、警示训诫、行政问责等措施,对领导干部违纪违规问题严格问责,防止小错酿成大错.二是加大对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严肃查办破坏环境、影响发展和阻碍重点项目建设中的失职渎职案件,征地拆迁、工程建设中的权钱交易、贪污贿赂和以权谋私案件,特别是严查少数镇村组干部滥用职权、与民争利、涉黑涉恶、利用宗族势力欺压群众、截留挪用扶贫救灾等专项物资和侵占集体财产等行为.通过严查重治,提高震慑力,惩前毖后、警示育人.

(四)完善机制,规范权力运行.一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各项制度建设,加大反腐倡廉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力度,确保制度执行有力、刚性十足.二是规范权力运作机制.对主要部门、重点权力岗位的工作人员实行轮岗交流,对过度集中的权力进行分解,制定相互制约机制,防止权力失控和滥用.三是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和政府采购等制度,建立健全办公、招待等费用定项限额管理制度,严把财会人员任职关,强化对财务的监督审计力度,杜绝一切违规资金运作.四是加强党务、政务、村务和财务四公开.严格执行党务、政务、村务以及财务公开制度,规范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间隔,制定检查考评、责任追究等操作办法,创新公开的手段、形式,不断增强公开的广度和深度.

近年来,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呈现频发多发趋势,对此,眉县纪委积极探索当前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腐败的特点、规律,严格履行教育、监督、惩处职能,严肃查处了一批涉案金额大、危害程度高、社会影响恶劣的案件,有力地打击和震慑了违法违纪人员,教育了全县党员领导干部,优化了干事创业环境.近三年,全县共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86件,给予党政纪处分86人,挽回经济损失1403万元.

(一)从案件类别来看民生类问题较多.在近三年查办的86个案件中,涉及民生类的案件共67件,占案件总量的77.9%.主要表现在一些承担民生工程的部门以及部分村组干部贪污、侵吞、挪用各种惠农资金、土地补偿款、扶贫救灾款、粮食直补和退耕还林款、拆迁安置款等专项资金.

(二)从人员类别来看村组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因国家政策和项目建设不断向农村倾斜,村组干部贪污受贿等经济违法犯罪问题也在逐年上升,主要表现在民生工程、土地征迁赔偿、财务管理、粮食直补、退耕还林等方面贪污受贿、挥霍浪费、虚报冒领等.2011年涉及村组干部的案件总量的33%,2012年占案件总量的40%;2013年占案件总量的50%.

(三)从案件性质来看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类问题较为突出.在近三年查处的86件案件中,涉及到贪污贿赂及失职渎职问题的案件各占16起,占案件总数的37.2%,位居第一.这些案件中不仅有领导干部也有村组干部,涉案金额多则几十万,少则几千元.如某单位原副局长张某在协调工程项目征地建设过程中受贿4.2万元;某中心原主任李某,在任职短短3个月时间内,收受贿赂达11.2万元,贪污公款0.7万元.

(四)从作案手段来说逐渐隐蔽多样.发生违法违纪案件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贪污、侵占、截留、私分;虚报冒领国家种类补偿资金、惠民资金;合伙作案、公款私存或转借他人以获取利息,或借给亲友使用;财务管理混乱,吃喝挥霍,随意开支等.如某村四名村干部合伙,将西宝高铁征地补偿款、地面附着物赔偿款、灌溉渠赔偿款等共计7.3万余元,采取虚报冒领方式予以私分.

(一)少数干部个人素质较低,法律意识淡漠.从近三年立案查处的领导干部来看,大多数干部文化程度及综合素质较低,浅薄的文化素养造成了这些基层领导干部平时疏于政策理论的学习,忽视了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纪律意识及法律意识淡薄,导致有些干部在被查处后还不认为自己已经触犯了党纪国法.

(二)个别人私欲膨胀,思想道德滑坡.一方面,个人私欲膨胀,宗旨意识淡化.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和权力观,谋利之心膨胀,放任之心膨胀,贪腐之心膨胀,将本来用以为国家干事业为人民谋福利的领导职权当作谋求私利、捞取钱财、寻求退路的手段.另一方面,思想道德滑坡,挡不住诱惑.在市场经济下,受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面对金钱、物质的诱惑,个别干部不能自持,最终把手伸向了集体或掌管的专项资金.

(三)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一是教育缺失.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教育管理的内容和方式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监管不到位.由于“一把手”领导权力过于集中,上级监督太远,不能经常;同级监督太软,心存顾虑,所以监督表现得尤为失之于软.特别是有些农村干部,书记、主任一肩担,集决策权和资金支配权于一身,家长制作风更为严重,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流于形式.三是村组账务混乱.农村三资(资产、资源、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落实不到位,对资金运作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手段,在实际执行上往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还有一些村会计形同虚设,通常就是个记账员,村里一切开支均由村支书或主任掌握;还有些组上甚至没有会计也没有账目,组长一人说了算.四是村务、财务公开不到位.推行的村务、财务公开流于形式,对群众关心、关注的征地补偿、民生资金、财务收支等问题,不公开或有选择地公开,避重就轻.

(一)加强教育,强化党员干部个人素质.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每年通过思想纪律作风整顿、眉坞大讲堂、干部法制培训等形式,在全县开展党纪政纪、法律法规和党风廉政教育,增强广大干部的群众观念、纪律观念、法制观念和廉洁自律意识.二是广泛开展警示教育.充分发挥扶眉战役烈士陵园红色教育基地、张载祠官德教育基地、县看守所警示教育基地、杨文洲纪念馆廉政教育基地作用,利用身边一些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警示教育,寓教于案.三是狠抓农村基层干部教育.针对基层干部文化层次和工作实际,采取易于接受、通俗易懂的教育形式,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思想政治和廉政教育,有效遏制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

(二)强化监督,将权力置于监督之中.一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管.经常对各级各部门执行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领导班子廉洁从政情况、财务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批评教育、责令整改,确保党员领导干部在干事的同时不出事.二是加强对村组干部的监管.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推行民主评议干部活动,健全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和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强化“民主理财”、“民主议事”,把村级各项事务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三是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监管.加强对重大事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政府投资项目、扶贫救灾资金、强农惠农等民生领域各项资金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资金廉洁规范运行.四是加强对工作之外的监管.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圈、社交圈的监管,延伸监督触角,通过鼓励群众举报、开展明察暗访等,对利用公款吃喝宴请、借婚丧嫁娶敛财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确保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三)加大惩处,增强案件震慑力.一是加大问责问效力度.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和省纪委领导干部警示训诫防线及眉县《机关效能问责办法》等制度规定,综合运用组织处理、警示训诫、行政问责等措施,对领导干部违纪违规问题严格问责,防止小错酿成大错.二是加大对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严肃查办破坏环境、影响发展和阻碍重点项目建设中的失职渎职案件,征地拆迁、工程建设中的权钱交易、贪污贿赂和以权谋私案件,特别是严查少数镇村组干部滥用职权、与民争利、涉黑涉恶、利用宗族势力欺压群众、截留挪用扶贫救灾等专项物资和侵占集体财产等行为.通过严查重治,提高震慑力,惩前毖后、警示育人.

(四)完善机制,规范权力运行.一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各项制度建设,加大反腐倡廉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力度,确保制度执行有力、刚性十足.二是规范权力运作机制.对主要部门、重点权力岗位的工作人员实行轮岗交流,对过度集中的权力进行分解,制定相互制约机制,防止权力失控和滥用.三是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和政府采购等制度,建立健全办公、招待等费用定项限额管理制度,严把财会人员任职关,强化对财务的监督审计力度,杜绝一切违规资金运作.四是加强党务、政务、村务和财务四公开.严格执行党务、政务、村务以及财务公开制度,规范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间隔,制定检查考评、责任追究等操作办法,创新公开的手段、形式,不断增强公开的广度和深度.

当前,反腐败斗争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一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分析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新特点、新规律及深层次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作案主体多元化、家族化,违纪违法侵害的客体具有多样化、复杂化,违纪违法主观方面往往利用“合理化”、“合法化”的形式作掩饰,违纪违法客观方面的社会危害性具有隐蔽化、智能化,是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呈现的主要特点。分析其原因有主客观二方面,主观方面:放松自我教育,思想麻痹松懈;爱慕面子虚荣,滋生攀比心理;贪图安逸享乐,追求腐朽生活;明知故犯敛财,试图侥幸漏网。客观方面:干部的培养教育淡化,对干部的监督乏力,制度的落实不到位,预防工作凸显薄弱。遏制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对策:一是要探索和把握腐败案件的作案规律;二是要探索和把握腐败案件的发案规律;三是要探索和把握腐败案件的破案规律;四是要探索和把握腐败案件的防范规律,第一,建立宣传教育机制;第二,建立制度防范机制;第三,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第四,建立责任追究机制;第五,建立测评预警机制;第六,理顺监督机制,保障各监督主体充分协调发挥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查办案件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一批隐藏较深的违纪违法分子被挖了出来,受到法纪的严惩,反腐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体制和市场经济转轨所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不同阶层、不同行业领域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腐败案件仍时有发生,一些带有苗头性、倾向性和规律性特点的案件逐渐暴露出来。如何把握近年来领导干部违纪违法腐败现象脉络,做到蛇打七寸,攻其要害,有效遏制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已成为各级执纪执法机关亟待解决的课题。

人与权力、利益的结合,为什么会产生腐败?这是因为:其一,人的天性是有缺陷的,在一系列人区别于动物的高级心理活动中,有一根本特征,即占有和支配心理。这是腐败产生的根源;其二,权力本身蕴含着导致腐败的因素,权力本身具有强制性、扩张性、支配性,权力的这种本性往往与人类自身的弱点联姻,从而使双方互相强化,并诱惑人们去扩张权力。当没有外部制约或制约不力的时候,其腐败因素随时可能恶性膨胀,走向另一面;其三,高回报的利益是引发腐败的催化剂。人类的绝大多数行为无不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腐败行为的演变过程往往循此路径发展。

(一)主观方面。

1、放松自我教育,思想麻痹松懈。剖析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纵观其人生历程,不难发现,大多数领导干部在成长之初或任职之初,有着远大的理想抱负,政治思想是可靠的尚具有一定的党性观念,工作上勤奋敬业,积极努力。但是随着政治上的进步,地位身份发生了变化,加之长时间不注重理论学习,放松自我教育。在一些公务活动和人际交往中思想麻痹松懈。从开始的受之有愧到习以为常,从谨慎行事到肆无忌惮,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步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导致思想滑坡、人格蜕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恶性膨胀,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哲学。将人民交给的权力当作谋私的工具,使公共权力异化成了私有权力,一门心思想着如何利用职权多捞钱财。

2、爱慕面子虚荣,滋生攀比心理。大凡在领导干部中有一个“领导形象”的概念,有些领导干部能把这个“形象”与党的形象紧密联系起来,而有些领导干部却把这个“形象”与个人的虚荣面子狭隘地混为一谈,往往以“看看人家”又想想自己,滋生攀比心理,造成心理天平倾斜,并从另一方面产生“武装形象”的欲望和念头,唯恐寒碜自己。甚至奉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利用权力大搞裙带关系,任人唯亲、封妻荫子,结帮拉派,于是,着手实施“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和“千里做官为求财”的人生信条。

3、贪图安逸享乐,追求腐朽生活。有的领导干部一旦做官掌权,便贪图安逸享乐,失衡心态造成自我补偿心理,羡慕他人灯红酒绿的“气派”转而“傍大款”,与个体老板打得火热,搞权力共享、利益分享,疯狂敛财,包养情妇,认为“天老大、我老二”,目无组织、心无群众、专横跋扈,追求腐败奢侈生活。

4、明知故犯敛财,试图侥幸漏网。在违纪违法领导干部中,多数是明知行为不轨而为之。其中的缘由就是侥幸心理作祟,有的自以为隐蔽而忘乎所以;有的以不一定能查到自己头上自我安慰;有的以“关系网”、“保护伞”撑腰而有恃无恐;有的以早已订立的攻守同盟做好自我保护准备;有的甚至东窗事发仍负隅顽抗试图侥幸过关。

(二)客观方面。

1、干部的培养教育淡化。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级党委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加大了力度,推进民主选举,加强任前公示,严把考察程序,增强透明度,扩大知悉面。又通过党校培训和平常组织的政治学习来提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的确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但是,在他们走上领导岗位后,在继续成长过程中的培养教育却往往被忽略、被淡化,甚至把对干部成长过程中的培养完全等同于提拔重用或泛泛的学习教育。如果对领导干部重任用、轻培养,就如同只注重栽种树苗,而不注重施肥、浇水和防病灭虫,最终就会枯萎、死亡。并且培养教育的形式不多,内容有限,效果不佳。

2、对干部的监督乏力。我们把干部的政绩纳入任期管理考核,往往在理解上偏重于“只讲收获、不看耕耘”。其实,看一个领导干部的政绩,其创造政绩的过程也是很重要的。忽略了过程,也就相应弱化了环节中的监督,一级管理一级,一级监督一级的两个作用显得失调。于是,造成拉关系、浮夸、搞假政绩的现象滋生,腐败的温床随之应运而生。对一把手的监督机制存在严重缺陷。

3、制度的落实不到位。这些年有关党风廉政建设以及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违纪违法的制度应该说不少,某些违纪违法的干部对相关制度也是了解知悉的,关键在于落实上缺乏力度,存在“死角”,制度形同虚设,导致干部首先不遵守制度而滑向违纪违法的深渊。

4、预防工作凸显薄弱。预防腐败工作的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工作职能、职责尚未健全落实,惩防体系的建设工作还存在不够主动和落实不到位的问题等。

遏制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对策。

当前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有其特殊性,要切实有效地遏制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一方面要从源头上机制上加大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积极探索建立健全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才是治本之策,另一方面要进一步狠抓违法案件的查处,增强威慑力,做到惩防并举、标本兼治。

l、抓思想教育,提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提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基本途径,也是遏制腐败行为产生的治本之策。在教育内容上,要着重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教育: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近几年查处的表现形式不说相同,违纪违法案件多数是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的问题,尽管作案方式和方法不同,但根本原因还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因此要加强党性教育,解决理想信念问题。二是加强宗旨观念教育。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公仆”意识,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三是要加强拒腐防变教育。当前,领导干部要增强党性观念,提高“免疫力”,进一步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在教育的对象上,从实际来看,当前县域内反腐倡廉教育的重点对象应选择科局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各单位部门负责人、村支两委负责人。在教育的形式和手段上,既要靠党组织进行灌输教育,又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行自我教育;既要加强示范教育,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导作用,弘扬正气,凝聚人心,又要深化警示教育,使党员干部在深刻剖析违纪违法原因当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警钟长鸣。

2、抓制度建设,规范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

要使领导干部自觉做到廉洁从政,必须用科学的制度和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其行为。一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推进制度建设。完善责任制考核办法,严格实行责任追究,不断强化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意识。二是抓好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工作规划》的贯彻落实。要以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为重点,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针对腐败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部位,完善相应法规和制度,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三是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针对当前发案的特点和原因,应着力抓好以下制度建设:

(4)强化财政监控,规范落实财经制度,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和政府采购等制度,严格把好财政资金和其它资金收支审批关,堵塞漏洞,杜绝一切违规资金的运作行为。

3、抓监督检查,增强领导干部自我约束能力。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保证。历史经验和现实情况都充分证明,哪里有不受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哪里就会有腐败。只有加强制约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才能有效防止滥用权力和以权谋私的现象。一是要健全权力的内部制衡机制,即以权力制约权力,通过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理顺各权力监督机构的组织和运作体制,以实现最佳的监督效益。纪检监察部门要积极履行职责,带头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定期对党员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廉政准则》等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二是要完善权力的外部监督体系,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群众团体、民主党派、新闻媒体等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建立评议评估机制和有效落实廉政报告、廉政谈话、述职述廉、经济责任审计、廉政巡视等制度,形成对党员领导干部用权行为的有效监督,督促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监督,严以律已、廉洁用权。三是强化行政监督,充分运用执行监督手段,积极开展行政效能监察,促使国家公务员廉政勤政。

4、抓惩治,加大对违纪违法案件的打击力度。

查办案件是惩治腐败的重要手段。通过大力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建立一道严格的党纪国法防线,遏制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滋生和蔓延。一是要把握办案重点,突破一批有影响的大案要案,要把经济类的违纪案列为重点,把党员干部贪污贿赂挪用挥霍公款案件列为重点,把妨碍经济发展和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列为重点。二是认真查找案件线索,拓宽案源渠道。针对作案复杂隐蔽化,要通过各种渠道,采取有效办法,主动出击,积极查找案件线索,扩大案源。三是充分发挥办案的治本功能,增强办案的综合效果。不单纯办案,要通过查办案件,及时发现掌握发案单位制度和管理上存在的漏洞,提出完善制度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办案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制定相关规范措施加以防范。

根据我局党委关于深入剖析张红梅违纪违法案件,对其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其中反映的问题为镜,我按照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分析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存在的根源,确定了整改措施,现汇报如下:

(一)党性修养方面还需提高。

党性是共产党的根本,在理论修养方面往往事务性工作较多而造成政治理论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真正深入思想、联系实际的学习不够,满足于浅尝辄止。在作风修养方面,工作作风不够踏实,有时有些浮躁,工作的主动性不强,有时为搞好团结,讲一团和气,对分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管理不够严,惩治力度还不到位。

(二)求真务实的精神还需锤炼。

工作有部署,但跟踪落实不足。比如对存在的问题缺少具体措施的跟踪,推动工作的方法单一。有时对待工作,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尽快完成,而不是怎样做到最好,特别是任务多、压力大的时候更是如此,存在着应付以求过关的想法,影响了工作效果,没有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三)群众意识方面还需加强。

虽然会下到乡镇调研,但主动性不强、不够深入,工作不够细化,听取群众意见时,只注重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未能切实关心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要什么。在工作上对基层情况的了解大多靠听汇报和检查,不够全面系统,没有从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角度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

(四)意识形态方面还需加强。

一是对意识形态工作紧迫性认识不足,抓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还不够彻底。

二是对意识形态工作开展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指导,舆论引导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创新。究其原因,还是对意识形态的概念研究不深,对问题的本质琢磨不透彻。

(一)政治理论学习有所放松。

忽视了意识形态建设,对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没有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突出位置,不仅自己理论学习不够深入,也没有将意识形态建设落实到位,没有时刻对照党章、党规、党纪衡量检查言行、审视思想和改进工作。存在对理论学习不深、不透,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的现象,认为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抓工作,从而导致自己在思想上放松了学习。

(二)党性修养有所放松。

不能正确处理党性修养和做好工作的关系,松了党性修养的锤炼和提高,放松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导致享乐主义的发生。自我要求不高,满足于现状,不求做的好,只求过得去,遇到应急重点工作“临时抱佛腿”,不能紧跟时代发展需要。市场监管工作的应急性工作任务不少,可具体工作中,我只是按着部里要求落实,降低了自我要求。

(三)服务宗旨有所放松。

作风不扎实,表现为关心群众不够,深入基层群众不够,心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思想意识较弱,日常工作过程中,事务性工作挤占了很多时间,到群众中了解情况、征求意见、解决问题的时间相对减少,面对不断涌现出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往往是根据汇报做出决策,凭经验办事。

通过认真查找问题存在的原因,我做了深刻反思,为了解存在的自身问题:

(一)高度认识理论学习的要性。

不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紧迫感,将理论学习定位在“学理论、议大事、转观念、出思路、促发展”上,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不断增强学习效果。坚持学以致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

(二)强化党性修养。

自觉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模范遵纪守法,克已奉公,认真履职,起好党员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切维护人民的利益。

(三)坚持发扬求真务实、艰苦的良好作风。

坚决防止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业和奢靡之风在我身上发生。致力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解决难题,坚持立说立行,做到执行上“没有任何借口”、操作上“少说多做看结果”,做到矛盾面前不回避,困难面前不退缩,责任面前不推诿;坚持一抓到底,以不畏艰难、敢挑重担的勇气和自强不息、知难而进的气概,投入到局党组安排的工作中去。

(四)廉洁自律。

做到勤政廉政,严格执行上级要求,进一步增强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水平。努力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积极进取、民主团结的工作环境,树立一个具有“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公仆形象。

违法原因剖析检讨书范文怎么写篇十一

一般指国家机关、军队和人民团体中的公职人员,以及担任一定领导或管理工作的人员。也就是说"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围绕理想信念、政治操守、纪律规矩、初心使命、修身律己、责任落实6个方面查找了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深刻反思了xx严重违法违纪案件教训,现将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班子对照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xx作为受党培养多年的领导干部,丧失理想信念,对党不忠诚不老实,沉迷于受贿、赌博和“袍哥”文化,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生活纪律,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对德阳经济社会发展、干部队伍建设带来了巨大危害,严重破坏了德阳乃至四川的政治生态,辜负了党的培养和人民的期望,影响极其恶劣,完全是一意孤行、咎由自取的结果。中央对xx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查处,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和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充分表明了法律面前没有特权、没有例外,任何人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

局领导班子深刻汲取xx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教训,对照自查,作为我市机构改革背景下新搭建的新班子,班子成员在熟悉磨合的同时,将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保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进一步坚定领导班子理想信念,牢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党纪党规。二是要始终坚持秉公用权、清正廉洁,严格落实个人重大事项报告,严格选人用人、财务管理、政府采购等,坚决杜绝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杜绝出现码头文化、“袍哥”文化现象。三是要注重个人修养,坚决杜绝以赌博等形式搞权钱交易、违规经商办企业。

同时,汲取xx严重违法违纪案件的教训上我们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反思xx严重违纪违法案件重视程度不够,多停留在了解了知道了的思想层面,xx案件对自身的警醒作用有待加强。二是在思想上、原则上能坚持对党忠诚,但意识上还没形成自觉,还当成约束来对待。三是对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停留在思想认识层面,主要表现为在讲政治、守规矩方面比较被动保守,觉得只要自己不出大问题就行,对分管领域人员教育力度不够。四是政治敏锐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一些不良现象,认为只要自己不信不传就行了,看不到潜在的危害苗头。

对照xx严重违纪违法行为,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领导班子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首要政治纪律,能够做到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上级党委决议决定,围绕肃清周永康流毒影响,深刻反思xx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并进行对照检查,谈危害、找根源、抓整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切实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党内风清气正,各项新的工作站在了新的起点。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通过前期的深入学习研讨和认真查摆剖析,在理想信念、政治操守、纪律规矩、初心使命、修身律己、责任落实6个方面,领导班子及成员还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在理想信念方面。一是理想信念觉悟不够高。个别班子成员认为身处基层岗位,应多干实事,少讲理论,在学习上有重工作业务学习,轻政治理论学习的思想,对政治理论学习要求不高、对政治理论学习时间不足,对政治理论学习不够热情,放松了自己在精神层面追求和政治信仰高标准要求。对重要讲话、重要精神学习走过场,不够深入,对未理解的重要讲话、重要精神没有穷原竟委。二是理论武装形式单一。加强理论武装的学习形式主要局限于党组会学习和中心组集中学习,对个人自学和通过阅读读本、微信网络、聆听讲座等方式的学习做得不好,安于原原本本地学和记,缺乏深度思考和理论联系实际,缺少对内涵的进一步挖掘。三是党性原则不够坚定。个别班子成员锤炼党性不够,工作标准有所降低,处理问题有时还存有畏难发愁的思想,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不愿碰硬,不能完全坚定立场、坚持原则,不能始终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将问题彻底解决,忽视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降低了工作标准,没有完全按照一个先进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二)在政治操守方面。一是对坚定政治立场理解肤浅。总觉得只要自己能落实好领导的指示,完成好组织交给的工作,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思想上不长“毛”、行动上不出轨就可以了,缺乏对政治信念深层次的理解,缺乏必要的政治敏感性,尤其是对生活中的一些消极议论听之任之,缺乏做斗争的勇气和敏锐性。二是践行“两个维护”不够彻底。部分班子成员没能很好的把“两个维护”思想转化为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敬业奉献的实际行动,“两个维护”仅是表现在理论上或口头上,强化“四个意识”的态度还不够坚硬,未能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核心作用。三是对党忠诚有待加强。比如存在报喜不报忧的现象,在给上级党委和领导同志汇报工作时,讲成绩谈亮点多一些,讲问题找不足则少一些,敢于揭短亮丑的勇气还不够。又比如在上级组织征求意见推荐时还不能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没有做到彻底对组织敞开心扉。

(三)在纪律规矩方面。一是廉洁自律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班子成员存在认为自己能够做到严防死守,筑牢拒腐防变的底线就行了,但是在统筹对全体干部廉洁自律方面教育不够,方法单一。二是政治纪律不够严。在推进项目进展上,为了体现政府的高效快捷,有时会要求窗口审批部门适当放宽标准,缩短审批时间。究其原因,还是党性修养不够高,没有充分认识到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极端重要性,在思想和行动上放松了自己。三是对圈子文化、码头文化、“袍哥”文化重视不够。圈子文化、码头文化、“袍哥”文化是破坏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的大敌,是破坏党内政治文化的大敌。反思xx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虽然班子成员们没有参加过上述性质的圈子,经过调查本单位也没有类似的情况,但是,长期以来思想上没有对圈子文化的危害引起重视,潜意识里甚至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社交行为,或者认为是开展工作的辅助手段。

(四)在初心使命方面。一是宗旨意识淡化。局领导班子虽然能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断加强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体系建设,为企业、群众提供了方便,但仍然存在用权为民不够到位等问题。比如作为联系服务群众桥梁和纽带的各级政务(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不标准、运行不规范、人员不到位、代办经费落实不到为,导致便民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室作用发挥不够理想,群众事务党员干部代理工作还需进一步深化。二是为民情怀不够。比如帮扶责任落实不到位,抓脱贫攻坚投入的人力、精力还不够。深入联系村开展帮扶的时间偏少,深入联系村了解民情、解决民困不经常,存在“托”村社干部帮忙等现象。三是秉公用权不严。个别领导班子成员依旧存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虽然出台了系列机关、窗口绩效考核办法和制度,但后续跟踪和执行力度不够。对工作人员的管理考核不够细致、严格,存在“照顾情面”现象,对机关、窗口工作人员违规违纪问题上,惩戒力度不够,多以提醒、教育和扣分为主,警示惩戒作用发挥不明显。

(五)在修身律己方面。一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存在差距。内部相关制度建设上还存在不够完善、不够具体的情况,执行和操作上也还存在不到位。如在落实文件精神上仍然存在以会议贯彻会议、文件落实文件,为接受检查考核过度留痕等形式主义问题;在基层调研次数偏少,深入基层调研解决问题的力度还不够。二是作风漂浮不实。在抓作风建设上,习惯于一般性的宣传动员,常规的监督检查,浮在面上,未真正的沉下去,导致对机关、窗口的管理和纪律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若明若暗,了解掌握不全面、不深入,以至于一些管理问题没有及时解决纠正,记者一暗访就发现和暴露出来了。三是精神状态不饱满。干部参与赌博的问题虽未发生,但部分班子成员在思想状态、精神状态、工作状态有时还存在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回避矛盾的现象和消极畏难情绪,好逸恶劳、喜轻避重。

(六)在责任落实方面。一是党组织建设存在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如组织生活制度流于形式,把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当做“软”工作,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重事务性工作轻解决实际问题。一些基层党支部落实“七项组织生活”制度的质量还不够高,没有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全面、有机结合起来,甚至开展组织生活仅仅为了应付检查、完成任务。二是担当精神不足。个别班子成员担当意识不够强烈,始终停留在履职的低层次要求,主动担当、勇于担当的闯劲、韧劲不足。在推进工作中怕出错,怕担责,不敢触及矛盾,没有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三是创新工作理念不够。部分班子成员在推进工作中,满足于现有的工作成就、陶醉于已经取得的成绩,缺乏新动力。局限于上级布置什么做什么,面对工作中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习惯于常规思维,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前瞻性,创造性开展工作、解决新问题的水平还不高。

典型是一个汉语词汇,指旧法、模范;足以代表某一类事物特性的标准形式。第一文档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违法违纪典型案例剖析材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违法违纪典型案例剖析材料20xx年9月23日10:45中国纪检监察报杨淑华,女,1954年10月12日生,汉族,四川省洪雅县人,大学文化,曾任洪雅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局长,2014年1月起任眉山市国土资源局副调研员。20xx年2月23日,眉山市纪委对杨淑华立案调查,并于4月23日移送眉山市检察院立案侦查。

经查,杨淑华在担任洪雅县国土资源局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在土地整理工程、新建办公大楼的招投标、工程款拨付以及征地手续办理上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先后索取或直接收受15人贿赂共计人民币1194万余元(其中600万元系受贿未遂);此外,杨淑华还贪污公款人民币8万余元,挪用公款398万元,另有人民币394万余元、美元2652元的巨额财产无法说明合法来源。

判。

为留“后路”,反断了“后路”

钟季执。

升迁无望转而谋求“后路”

“几万可以拿,几十万也敢要,几百万也不在话下”

在刚担任洪雅县国土资源局领导职务时,杨淑华一度有着很强的事业心,对自身的要求也比较严格,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曾作出过一定贡献。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杨淑华未能做到善始善终。

杨淑华在担任局长的最后几年中,自感升迁无望且面临退休。恰逢这个时候,她看到别人腰缠万贯、挥金如土时,心理逐渐失去了平衡。慢慢地,在杨淑华的眼中,官场成为了一个市场,权力变成了交易的资本,官位当做换取金钱的商品,她开始或明或暗甚至赤裸裸地进行权钱交易。“几万可以拿,几十万也敢要,几百万也不在话下。”杨淑华开始琢磨着为自己找“后路”,将精力放在对金钱的疯狂攫取上,最终把自己推进了违法犯罪的泥沼。2014年,洪雅某建筑公司法人代表胡某某为感谢杨淑华在三宝镇河滩地土地整理工程款拨付上的“关照”,送给杨淑华35万元,后者欣然接受。

从在单位报销丈夫出国的费用,到授意造假套取补助;。

从挪用公款截留利息,到帮助亲友承建工程自己从中分钱,杨淑华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疯狂敛财,甚至达到了雁过拔毛的地步。

铤而走险大搞“权力寻租”

对有求于己的开发商提出投资分红,并迫使其签订合同。

土地是典型的稀缺资源,一些利益主体总想从中分一杯羹,土地领域“权力寻租”的空间很大。现行的土地管理法规中,对土地征用的条件、征用租用的价格、补偿费用的标准等仅作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

如在处理具体的土地事务中,各级政府有很大的决策权,有关决策人员、经办人员拥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这就给公共权力寻租留下了空间。

杨淑华对有求于己的开发商提出投资分红要求,并迫使其签订合同,以掩盖索取巨额贿赂的事实。

眉山市某房地产公司在洪雅县从事项目开发时,杨淑华在土地拆迁及征地手续的办理中为该公司提供过帮助。2014年5月,杨淑华在该公司所开发的某房地产项目中以“投资分红”的名义,向该公司总经理易某索要100万元。同年6月至8月间,杨淑华收受易某给予的所谓“分红”款50万元并退得所谓“本金”50万元。

产项目结束后一次性收取“投资分红”600万元,后因案发未能得逞。

在土地收储、土地拆迁、土地平整、土地测量、土地规划等由国土部门管理的事项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有不小的自由裁量权。300万的工程,好处费要拿70万,杨淑华正是在这种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不断地铤而走险,最终轰然倒下。

手段隐蔽多样用心良苦。

从以“借用”为名索贿,到授意家族成员出面收受贿赂。

在大肆收受、索取贿赂的过程中,杨淑华采取多种隐蔽手段,可谓用心良苦。

20xx年,杨淑华为洪雅某电力公司水电站工程办理土地征用手续提供帮助,后将该公司一辆小轿车长期“借用”,直至案发。

除以“借用”为名外,杨淑华还多次授意家族成员出面收受贿赂。

杨淑华的200万元“好处费”折算成杨勇名下某企业的60%股份送给杨淑华。

大权独揽缺乏有效监督。

管理全凭“一支笔”和“一张嘴”,自己签了说了就算数。

杨淑华担任县国土资源局“一把手”近十年时间,有不少反映其在工程建设、土地整理、征地办理等方面违纪违法问题的举报材料,但都因种种原因没有进入相关监管部门的视线,使得其更加肆无忌惮地疯狂作案。

本案中,权力失去监督,制度形同虚设,是杨淑华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监督体制不合理。众多监督主体发挥作用不到位,在本案中,杨淑华的问题主要发生在其担任部门“一把手”期间,很多问题的出现就是因为她往往一个人决定许多重大工作事项,即使研究也是走走过场,或者是先确定后补办手续,领导班子成员基本上看“一把手”的眼色行事。

家长意识强,民主作风差,独断专行,唯利是图,杨淑华将公众赋予的权力完全私有化。在土地整理、办理征地、工程招标、款项拨付和经费管理等方面全凭“一支笔”和“一张嘴”,自己签了、说了就算数。

局是垂直管理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在监管上衔接不够有效,存在空当。

链接@办案者说:。

在查处杨淑华这样的典型案件的同时,我们还应强化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更要举一反三,完善机制制度,从源头上堵住官商勾结的制度和监督漏洞。

一要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对权力集中岗位的领导干部加大交流力度。严厉打击官商勾结、违规投资入股、权力“期权化”等问题。严格落实重要岗位上的“一把手”定期轮岗交流制度。

二要继续开展专项治理,深入推进资源市场化配置。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土地出让及其他重点领域的专项治理。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以外,各种公共资源的配置,都必须实行招拍挂出让制度。健全信息披露机制,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建立结果公示制度,严肃查处破坏市场配置资源的行为。

三要在“治官”的同时加大“治商”力度。建立“黑名单”制度,在各领域建立“行贿人资料库”,将行贿人划入“黑名单”,在法定期限内或永久性禁止其进入市场,加大对行贿行为的惩处力度。建立严格的行业管理制度,运用行规、行约、行业标准约束行业行为。

评论:

有效防治国土资源领域腐败现象。

杨淑华案涉案金额较大、发案环节典型、作案手段隐蔽,是发生在基层国土资源领域中的一个典型案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土地和矿产作为稀缺资源,社会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国土资源部门管理着土地和矿产两类稀缺资源,集行政审核审批权、行政执法权、大额资金预算分配权于一身,权力运行的环境复杂、涉及面广、关联度高,牵涉地方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中介组织等多个方面,一些个人和单位借助土地利用和矿产资源开发这个平台进行权力寻租,导致国土资源领域腐败案件易发多发。目前深入推进的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治理工作,正是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在目前已经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治理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

新闻媒体揭露的问题认真了解,注意从中发现案件线索;对发现的重大违纪违法线索,要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决不姑息迁就。与此同时,应认真剖析研究案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开展警示教育,充分发挥强化办案的治本功能,加强职务犯罪预防。

切需要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应加快制定和推出涉及国土资源领域关键环节的相关法规,对自由裁量度过大的权力明确行使标准,规范运行程序。如在国土资源领域违纪违法案件较为集中的招标投标环节,现有的《招标投标法》的有些规定较为原则化,对招投标的一些具体环节缺乏强制性规定,缺少责任约束和追究制度,导致招投标活动中规避招标、围标、串标等问题时有发生,需尽快出台相关实施条例,对上述问题予以有效治理。

三要进一步强化外部监督。权力与监督是对立统一的共。

同体。杨淑华的违纪违法事实再次证明,失去监督的权力容易产生腐败。防治国土资源领域腐败行为,不仅需要国土资源部门自身加强监督,如在管理方面更多地采用集体会审制、专家论证制等,更需要加强外部监督,充分发挥各级纪检监察、司法、审计等机关和部门、新闻媒体以及群众的监督作用,将监督渗透到权力运行的全过程中,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在杨淑华案中,其手中握有过大的自由裁量权,为公共权力寻租留下了空间,从而使其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铤而走险,最终走上违法犯罪之路。国土资源领域之所以腐败行为易发多发,有其体制机制上的原因。只有推进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合理分解国土资源领域过于集中的权力,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才能从源头上铲除这一领域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具体而言,一方面应大力推进土地使用权、矿业权交易市场建设,加快建立全国规则统一、程序科学、公开透明的土地和矿业权交易市场;另一方面,应深化国土资源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把能够交给市场的都交给市场,进一步压缩自由裁量权,尽可能地减少“权力寻租”的空间。(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

违法违纪典型案例剖析材料罗发玉违法违纪案件为各。

级领导干部提供了很好的明断得失的镜子,作为我,也从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警示,。思考这个典型案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认识。

一、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

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虏。

用反面典型警示自己,其目的就是让人不重蹈覆辙,而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强学习。当前,我们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的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日益加快,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对领导干部的知识水平、理论修养和领导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社会的深刻变化,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切实把学习作为自己终身的任务,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积累,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坚定理想和信念,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地位观和权力观,忠实地践行“三个代表”,筑牢思想上的防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罗发玉从一个贫苦农民的子弟成长为一名党的高级干部,也曾为人民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但随着权力和地位越来越高,周围的赞扬和吹捧越来越多,他逐渐地不清醒了,把廉洁自律的要求和接受监督的要求置于脑后,逐渐开始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最终从一个党的高级干部蜕化变质为人民的罪人。罗发玉的落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思想上的蜕变始于思想防线的崩溃,由生活作风的失检,到想方设法以权谋私,逐步发展到经济上贪得无厌,政治上与党离心离德,最后一步一步走向毁灭之路。

古人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人面对各种诱-惑,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要经得住考验,迈得过关口,罗发玉走向自我毁灭,再次印证了这样一条真理: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领导干部作为组织的一员,既有监督的权利,也有接受监督的义务,既是监督者,又是被监督对象。身为领导干部,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自己不论在工作上取得多大的,都应首先归功于党,归功于组织,任何人离开了党的组织,离开了领导集体,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终将一事无成。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的大小与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是密切相联的。无论在什么上掌权、用权,都要想人民群众所想,急人民群众所急,办人民群众所需,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坚定不移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无私无畏地同一切损害群众权益的现象作斗争,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

三、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导干部深刻和认真汲龋。

当前党中央强调牢记“两个务必”,这是我们更加牢固地树立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的一个重要精神支柱。从这个意义上讲,能不能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能不能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能不能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经受的一个很现实的考验。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各项廉洁自律的规定,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不准别人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同时带头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亲属和工作人员。真正做到仰不愧官,俯不愧民,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树立清正廉明的良好形象。

违法违纪典型案例剖析材料说到贪污腐败,人们的注意力往往更多地投放于那些“大老虎”身上,殊不知诸多的“苍蝇”、“蚊子”的贪腐能力也绝对不容小觑,他们的危害不亚于个别的“老虎”,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小官巨腐”。“苍蝇”与“老虎”严重败坏了党风政风,给党和国家带来极其严重的危害。

基层干部“苍蝇式”腐败问题日益凸显;江苏基层权力寻租机会较多、空间较大;上海有的地方基层干部“小官贪腐”;河北“小官巨腐”问题严重,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执纪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浙江一些地方农村基层侵害群众利益现象突出;西藏一些基层干部腐败问题较为突出[1]。

据新华社报道,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已开展四轮巡视,发现巡视点存在“小官贪腐”问题的占比超过了四分之一。北京市纪委透露2014年查处56名违纪违法的村干部,有人贪污资金巨大。海淀区西北旺镇皇后店村的一个会计就挪用资金达1.19亿元。他们原本只是不在行政序列的“官”,竟然侵吞国家和集体的巨额资金,令人为之瞠目。朝阳区孙河乡原党委书记纪海义受贿9000余万元。2014年11月12日,河北省纪委通报了8起“小官巨腐”案件:唐山市公安局原副局长、唐山市交警支队长徐忠岭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受贿1220万元。“小官巨腐”已是不容忽视的小问题,它关系到基层党员干部的形象,更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纪检监察机关必须高度重视,切实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扎紧防范“小官巨腐”篱笆,堵死“小官巨腐”之路。

一、“小官巨腐”的主要原因。

(一)何为“小官巨腐”

“小官巨腐”是指一些干部官职不高,但贪污的数额巨大。“小官巨腐”的突出特点是官员的贪污程度,跟官员的职位不成正比。现金1.2亿元,黄金37公斤,房产68套――科级干部。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供水总公司原总经理马超群,一个科级干部,平常百姓论克而沽的黄金在他家里是以公斤来计量的。马超群可谓是一马当先超越群腐,成为“小官巨腐”响当当的典型。如此低的级别,如此大的贪腐数字,着实令人难以置信。

(二)“小官巨腐”的共同点。

为“小老虎”、“中老虎”甚至是“大老虎”了。据河北纪委可靠数字,河北省仅2014年以来立案查处的科级以下干部中涉案金额超过100万元的就有233件,涉及248人。

(三)小官巨腐的主要原因。

官职不高,这些芝麻官怎样实现巨额贪腐是引人深思的。

1.“小官巨腐”问题严重,根在官小权力大。基层处于权力的低端,但是并不意味着权力不大,权力的大小不是以其所处地位决定的,主要取决于权力的集中度。基层一把手权力过大,并且握着一定的垄断资源;占有的公共资源不大,但寻租的空间不小;在单位和部门都是一手遮天,说一不二,俨然“土皇上”。高官腐败有时还搞点儿雅贿、暗贿什么的,而有些小官则直截了当伸手拿、张口要,乃至明码标价。

2.“小官巨腐”源于日积月累的潜伏与隐蔽。长期以来,在公众的心目中留下了一些基层的“小官”没啥油水的印象,也使得一些掌握实权的“小官”轻易躲避了监督和约束,通过日积月累,从小官不贪――小官微贪――小官中贪,最终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大贪大腐。可见,只要失去约束和监督,“苍蝇式腐败”同样可以触目惊心。

不能形成有效监督。一方面是党内监督链条存在逐级衰减的漏斗现象,也就是所谓天高皇帝远,越是到我们执政体系的最后一公里,监管监督就越流于形式。面对基层领导的强势,没人敢得罪这些“小官”,即使发现“小官”的一些腐败问题也不敢揭露,害怕遭到打击报复。另一方面,越是到基层和一线,我们的各级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当中,监督、决策、执行这样党内的权力同质同构的现象就越严重,有的人长期把持一个部门、一个地方,搞成了个人的小山头,形成所谓利益共同体,包括内部人控制这些特权的领地,这在客观上纵容了他们为非作歹的胆量。

4.党员干部自身党性严重缺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漠。具体表现为缺乏服务意识,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基层反映的问题久拖不决,工作中只唯上,不倾听群众呼声和意见。有的领导工作方法方法简单,作风粗暴,遇到有利的事情就办,无利的事情就拖着不办;给了好处啥事都能办,不给好处能办的事情也不办;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思想蜕化变质,追求物质享受,生活奢侈,沉溺于权钱交易、权色交易。

由此对一些小官大权的职位可能会形成监督盲区。”

二、防治“小官巨腐”的对策。

小官巨腐危害巨大,已经逐渐成为瓦解政府公信力的一个链条。当下唯有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堵死“小官巨腐”之路,扎紧防范“小官巨腐”篱笆才能从根本上完成从严治党的根本任务。

(一)治理小官巨腐重在“治权”,强化监督。

律法规和党纪政纪规范。要畅通信访举报、社会舆论、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渠道,为社会民主监督搭建平台。

监督环节举足轻重,必不可少。当前无论是内部监督还是外部监督都存在设计方面的缺陷,尤其是内部监督有名无实。比如,最小的内部监督者当属村内监督者,要么不好意思监督,要么不敢监督,担心监督无用,害怕遭到打击报复。监督是村里的干部,甚至就是书记或主任的“自己人”,如此,监督也就形同虚设了。要实现有效监督,还是要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监督作用,引入群众监督机制,才能减少小官巨腐事件的发生。

(二)加大惩治腐败力度。

监督与惩治腐败双轮驱动缺一不可,法治反腐、制度防腐,才是根治腐败的有效途径。要注重从制度入手,健全基层腐败案件查处机制和查办案件组织协调机制,加大监督制约力度,规范权力运行,构建“伸手必被捉”的机制。反腐要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不能搞一阵风。一经发现,必须一查到底,绝不手软,由此才能起到巨大的威慑作用和警示作用。

(三)以案治本,加强廉政风险防控。

题的发生。“以案治本,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的主要任务是以案施教、建章立制。要坚持“一案一教”,深入开展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说服力,努力达到“查办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四)加强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与警示教育。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三个自信”,增强宗旨意识,使领导干部“不想腐”;要强化监督管理,严肃纪律,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使领导干部“不能腐”;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使领导干部“不敢腐”。长此以往,就形成各级大小官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治理小官巨腐,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上述对策之外,还应该对处级以下干部进行实质上的监督,如完善官员个人事项公开制度,进一步落实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同时还要严厉打击行贿人,切断小官巨腐的财源,使其不能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也愈加严峻。从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查处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可以看出,当前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新的特点。研究这些新情况、新特点,剖析其原因,探讨遏制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人结合十多年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实际,对此作一粗浅的探讨。

1、级别渐高型: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省一个县委书记违纪违法案件,就被拍成电影《警钟》在全国播映。纵观近十年的违纪违法案件,县处级、厅局级干部很一般;省部级干部不新鲜,如田凤山、郑筱庾、王有杰、于幼军、皮黔生……案例不胜枚举;甚至副国级领导干部过不了几年就有一例,如陈希同、成克杰、陈良宇。

3、案犯群体性。群体性、同伙性违纪违法是当今领导干部创造的犯罪“新经验”,他们既拉上级下水,又使同级上船,更诱下属加盟。所以,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件涉及层面多,发生窝案多,掂出一串串,追查一大片。如湖南省郴州市的曾锦春案件,原安徽省阜阳市领导层集体“换血”等,就是很典型的例证,在国内外影响不小。

6、善于玩权术。违纪违法的领导干部都是高智商,他们把公权私有化,成为个人牟取私利的工具,大搞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如成克杰、陈良宇案等。

领导干部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既有其自身主观的原因,也有外界客观的原因,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当然,主观原因是主要的。从近十年来公布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3、体制机制缺失,监督工作缺位。由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而不可能与其他各项体制改革同步,加之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双重转换未到位,尚未形成具有足够约束力的监督体系,还不能在短期内对权力实行普遍的、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从已公布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来看,在对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上存在着形式主义,打不开情面,监而不管,督而不管,督而不查,甚至有时忽视了管理和监督,导致有的领导干部已存在违纪违法行未被及时发现,使其越陷越深;地方纪检监察部门受双重领导,实际只受同级领导,单位主要领导可以决定纪检监察部门工作人员的降升去留,对发现的问题必须经单位党组织(实际是一把手)允许才能查处。我敢冒昧地说,目前地方纪检部门形同虚设,若不是需要配合上级查办案件,基本上无实际工作可做,领导权力出现失控是普遍现象,而缺乏监督的权力者必然会走向腐败。

4、查办工作滞后,惩处力度不够。一方面是领导干部高智商,利用高科技违纪违法,他们具有较强的反查能力,而办案人员不适应工作或工作能力不强,技术装备明显滞后,办案技术与犯罪技术存在较大的悬殊;另一方面是“人性化”办案,片面追求教育挽救一气,使违法违纪人员得不到相应的追究;再一方面是对违纪违法犯罪的领导干部惩处力度不够,一般公民违法犯罪案值上千万的都可能会被依法判处极刑,而领导干部既懂法又影响力大,他们的违法犯罪给党和国家带来的千万元以上的损失不说,在人民中产生的恶劣影响难以低估,有的甚至在国际上都影响到我国的形象,有几个被判处极刑的?!对违纪违法犯罪的领导干部惩处力度不够,起不到震慑、教育的作用,导致他们有恃无恐、“前赴后继”地走上违纪违法犯罪的道路。

通过对当前发生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认真分析,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加大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犯罪力度,积极探索建立健全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实施预防领导干部违纪违法腐败犯罪的积极对策和有效措施,才是治本之策。为此,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xx年工作规划》,切实做好本系统、本部门的反腐倡廉建设工作。在此,特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提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

2、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规范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

从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可以看出,规范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把预防腐败现象寓于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制度创新的全过程,使确保党的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使领导干部自觉做到廉洁从政,还必须用科学的制度和完善的法制来规范其行为。要紧紧围绕权力的行使,建立严格的领导干部行为规范,包括权力运作,权力分解、岗位交换、干部交流和工作检查与考核等制度,以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为重点,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作机制,健全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确保领导干部清廉从政,务实为民。

3、加强监督制约体系,增强领导干部自我约束能力。

创新监督体制,完善监督制约体系。首先,要加大上对下的监督力度。众所周知,上级监督是最有力、最有效的监督,为了达到监督的目的和效果,不仅要对上级用人失察者进行责任追究,而且要对监督不力的相关领导干部进行责任追究。其二要健全权力的内部制衡机制,即以制度规范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通过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理顺各权力监督机制的组织和运作体制,以实现最佳的监督效益。其三真正发挥纪委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能作用,改革纪委监察机构体制,各级纪检监察部门的人权、财权、督查权、办案权等从上到下实行垂直管理,让纪检监察干部真正放胆工作,对领导干部的违纪违法欲念产生威慑作用,遏制他们的腐败心理苗头。其四完善权力的外部监督体系,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社会团体、民主党派、新闻媒体等社会舆论的作用。通过建立评议、评估机制和有效落实廉政报告、廉政谈话、述职述廉、经济责任审计、廉政巡视等制度,形成对领导干部用权行为的有效监督,督促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组织和社会监督,严以律己,廉洁用权。

近日,有幸研读了《违规违纪典型案例警示录》一书,我对党章党规党纪有了更进一步认识。该书通过六大章节:政治方面、组织人事方面、廉洁方面、群众关系方面、工作履职方面、生活方面等对80个违规违纪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来警示广大党员干部不要触碰纪律底线。细数一起起案例,哪个不是在贪欲中迷失自我,最后而锒铛入狱,毁了自己的一生。

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说过“权力会奴化一切”。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诱惑的世界,如果你抵挡不住诱惑,你就将会成为诱惑的奴隶,被诱惑所淹没;如果你勇于抗拒诱惑,并且保持自我,你就能做好自己的事,成就自己的辉煌功业。

曹雪芹抵挡住了官场平步青云的诱惑,司马迁抵挡住了盲目心理的诱惑,西西弗斯禁受住了神仙生活的诱惑,所以曹雪芹写出了不朽之作《红楼梦》,司马迁受了宫刑照样写出了传世巨著《史记》,西西弗斯才能每天乐观的推石头。相反,如果抵挡不住外界的诱惑,就难以保持自我。曾经为科学事业做出贡献的牛顿,本可以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由于晚年没能经受住神学的诱惑,结果放弃它研究了大半辈子的科学,却一头掉进了神学的陷阱,最后白白浪费了几十年的时间而一无所成。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为千古文人志士所传诵,只要能够做到非己之物莫取,非正义之利不谋,不断提高个人素质,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树立崇高理想,坚守高尚情操,诱惑在我们面前定会偃旗息鼓,失去它的威力。

对于贪污腐败、滥用职权是违法违纪这一事实,几乎落马的官员都心知肚明却明知故犯,他们自欺欺人表示自己对亲人受贿一无所知,要么存在侥幸心理,站在悬崖边上,要么就“瞒天过海”,践踏纪律红线,要么沉溺于利欲熏心无法自拔……他们都是聪明人,只是没有了原则和底线,无法严于律己,没有把优秀的才能用到服务人们群众上,反而钻法律的空子,利用权力,搞权权交易、权财交易、权色交易,窃取他人资源,最终自食恶果。不管我们是处于基层岗位还是领导岗位,都应“严以自律”,做到“手中有戒尺,心中有底线”,恪守职责,分清大是大非,做个明白人。

“事在人为,休言万般都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要善于修身养性,始终洁身自好,守身如玉,防止失魂、失心、失身、失足;要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干干净净为官。要把纪律记在心中,就是拿住了命运的“平安符”;要加强个人修养,做到拒绝心中的欲望,守住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作为新时期的干部,我们要加强道德修养,自觉地“律己以廉”,戒除贪心。更要按照“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踏踏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

郭清宏,男,1966年5月出生,汉族,安徽宁国人,博士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1997年11月加入九三学社,2004年当选广东省政协委员,案发时任广东省地质局下属广东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以下简称“测试中心”)副主任(副处级)、珠宝玉石及贵金属检测站(以下简称“珠宝检测站”)站长。

2014年11月27日,省监察厅派驻省国土资源厅监察室对郭清宏违反政纪问题立案调查。11月28日,经省监察厅批准,对郭清宏采取“两指”措施。2015年2月10日,移送司法机关调查。

郭清宏主要违纪违法事实如下:一是违反财经纪律,私设“小金库”。郭清宏任珠宝检测站站长以来,私设“小金库”涉案金额约1.68亿元,情节十分恶劣,郭清宏对此负有直接责任。二是私分公款,郭清宏本人分得560万元。珠宝检测站未经其上级主管部门(测试中心)批准,用截留检测款形成的“小金库”私分奖金,2003年至2014年期间郭清宏个人分得560万元。三是公款私存,从中贪污公款5162.6067万元。

郭清宏以珠宝检测站工作人员的名义开设银行账户,用来存放检测费等收入,达到向测试中心隐瞒经营收入的目的,从中贪污公款3079.6067万元。另外,通过大量存放现金,随意支取贪污公款2083万元。四是使用贪污的公款购置房产,涉案金额757.1388万元。郭清宏利用前述贪污的公款购置房产8处,涉案金额757.1388万元。

五是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郭清宏伙同曹姝旻(珠宝检测站副站长,另案处理)等人为了逃避罪责,组织指挥、亲自参与和指使他人销毁“小金库”涉及的财务资料,涉及金额约1.68亿元,情节十分严重。六是挪用公款。2002年7月,郭清宏挪用公款27万元,替曹姝旻支付购买广州某处房产的部分购房款。七是违规开办私人同行业公司。郭清宏违反有关规定,牵头开办了广州某珠宝贵金属鉴定中心有限公司和广州某贸易有限公司。

(一)案件的主要特点。

一是“小官巨贪”。郭清宏作案时为正科级,案发时为副处级领导干部,其所主持的部门为省地质局下属三级生产经营单位(珠宝检测站,二级事业法人单位),个人和单位级别均不高。但郭清宏利用珠宝检测站站长职务之便,长期违反财经纪律私设“小金库”的金额竟高达1.68亿元,贪污公款5162.6067万元。涉案金额之大,令人震惊,在省直单位的下属机构中实属罕见,是“小官巨贪”的典型。

二是作案时间跨度长。自2003年起,郭清宏便利用珠宝检测站收取的检测款私设“小金库”,至案发跨时12年。其中,2003年至2010年8月期间,先后向公款私存的21个账户存入检测费、培训费等共计6040万元。2010年下半年后,郭清宏本人或授权下属直接到珠宝检测站下设的各地办事处直接提取现金,并将大量现金存放在出租屋及本人办公室内自由支取。

三是作案手段隐蔽、疯狂。郭清宏把珠宝检测站当成自己的“私人公司”,完全不受上级监管,一个人说了算,任意支配,肆意妄为。先后利用自己、下属、客户的20多个银行账户私存公款,以及通过大量存放现金的形式,随意挪用支取、贪污公款超5000万元。

为掩盖罪行,郭清宏多年来一直严禁本站员工擅自与上级单位(测试中心)任何人员接触,“违者立即开除”,并要求所有员工对外口径一致,形成内部堡垒,企图“密不透风”。为逃避罪责,郭清宏从2011年起,不定期亲自或指示下属删除财务资料、销毁账册凭证,尤其是2013年珠宝检测站被省地质局审计部门审计期间,郭清宏更是疯狂销毁会计凭证、财务账册以及电脑硬盘存储的所有财务资料数据,企图逃避甚至对抗调查,情节十分严重。

(二)案件产生的主要原因。

郭清宏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之所以发生,除了其本人目无法纪、理想信念丧失、欲壑难填等根本原因外,还包括一系列外在诱因,即在经营管理、制度规范及监督制约等方面存在严重漏洞和问题。

一是无视法纪,理想信念彻底滑坡。身为领导干部、一站之长、政协委员,郭清宏长期以来不重视政纪法纪学习,毫无法纪观念和规矩意识,毫无自我要求和约束,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极度扭曲,贪欲膨胀。崇尚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缺乏自律又逃避监督,疯狂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受不住金钱的诱惑,同时抱有侥幸心理,认为上面有人不会出事,瞒报单位经营收入,藐视法纪销毁财务凭证,长期大量贪污公款,最终坠入犯罪深渊。理想信念的滑坡也导致其在行动上、生活中日益奢靡享乐,郭清宏利用贪污的巨额公款,先后在多地购买住宅、写字楼、车位等,购置各种昂贵珠宝玉石,其中仅购买单颗宝石便花费超百万元,奢靡程度令人咂舌。

二是挥霍权力,完全不受监督约束。作为珠宝检测站的“一把手”,郭清宏“家长式”作风严重,把珠宝检测站完全当作自己的私人档口进行经营,完全游离于上级的监管之外,毫无接受监督约束意识。郭清宏(伙同曹姝旻)对该站的经营管理尤其是该站在省内各地下设的20多个办事处的经营活动具有高度的、自由的决定权,包括办事处的设立或撤销、合作经营方选择、站点人员招聘、设备仪器采购、检测业务登记审核、检测款收入存放使用、财务会计账册编造等“一条龙”运作都自己做主说了算。

此外,测试中心原主要负责人冯超(另案处理)是曹姝旻(珠宝检测站常务副站长)的丈夫,对珠宝检测站的日常管理运作采取有所偏颇和袒护的态度,测试中心其他班子成员难以过问和不敢监督,测试中心监察、审计部门介入珠宝检测站的内部监管更是难上加难。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郭清宏利用单位管理与监督上的漏洞肆意挥霍手中的权力,欺骗上级主管单位,瞒报经营的检测收入,截留站点的收入资金,大量侵占公款。

三是管理粗放,单位经营运作以包代管。珠宝检测站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隶属测试中心的二级事业法人单位,统一采用测试中心制定的以承包收入任务的经营管理模式。但测试中心本部对珠宝检测站人、财、物的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基本上是放任不管,尤其是对珠宝检测站下设的办事处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导致珠宝检测站下设的多个办事处长期游离于测试中心本部的管理和监督之外,存在管理运作缺失制度约束,只求完成定额上缴经营收入,缺乏财务收支的监管等漏洞。各办事处的检测业务未经登记审核,检测费经营收入也不开发票。

该中心本部对珠宝检测站各办事处选择的合作方的情况也一概不知,郭清宏利用此漏洞编造虚假的合作经营,订立对付上级的虚假合作协议,骗取截留公款。同时,珠宝检测站的人员管理严重不规范,全站实有员工近200名,但在测试中心人事部门备案管理的只有50多名,有的办事处雇了10多名员工,只有2名与测试中心本部签订了劳动合同,其他人员都是以虚假“合作方”的方式聘请任用。

办事处员工只对郭清宏等人负责,言听计从,对外口径一致,形成了“内部堡垒”、“攻守同盟”。综上所述,珠宝检测站其实就成了郭清宏等人的“私人企业”,各办事处其实就成为郭清宏等人的“私人档口”。郭清宏一手遮天,为所欲为,最终积重难返,铸成大错。

违法原因剖析检讨书范文怎么写篇十二

违纪违法行为的原因分析,是案件剖析的关键和核心。做好典型案件原因剖析,对有效促进纪律审查成果转化,构建好“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认真把握以下四个重点。

透视不良轨迹,看行为走势。有违纪违法者忏悔,“自己脚上的泡,是自己走出来的”。一个人因违纪违法受到惩处,总有其发端发展演进的过程。一是触纪造“蚁穴”。有不少人意识不到慎初慎微、抓早防小、严以律己在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性,习惯于“大问题不犯、小错误不断”,有意无意地做一些细微、小触小犯等负面行为。由于其触犯行为属细微小事,还意识不到自己人生轨迹有了一个污点。“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一污点往往是违纪违法的源头起点。二是破纪成“斗风”。无论是谁,每搞一次特殊就会降低一分威信,每破一次规矩就会留下一个污点,每谋一次私利就会失去一片人心。“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一个人一旦处事不慎、心态不好、自律不严,就会越走越偏,最终导致小事变大事、小错酿大祸。三是违纪踩“红线”。一些被审查人在违纪违法道路上一路走下去,往往由起始阶段的偶然为之,发展到蓄意为之;由刚刚开始的“这不懂那不知”,发展到后来借漏洞钻空子,铤而走险、顶风而上,甚至滑向犯罪深渊,走向不归之路。类似违纪违法现象的轨迹特征,具有相同性和规律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剖析问题根源,看思想演变。违纪违法者行为的失控,首先是思想防线构筑不够密实。一是从真学真信程度上剖析。随着社会进步和知识层次的提高,当今文盲法盲并不多见,尤其在党员领导干部中更为少见。但现实中确有一些人学习敷衍应付、思考蜻蜓点水、读书走马观花、领会一知半解。还有些人虽然掌握了政治理论、党规党纪、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一些知识,但没有做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知行合一,没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二是从遵纪守纪习惯上剖析。“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遵规守矩的前提是尊崇纪律、敬畏法度。无数典型案件表明,一些违纪违法者一事当前,不是先考虑其行为是否触碰底线,而是存侥幸心、动算计情,总思谋如何才能规避法纪制裁,有的还视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为“稻草人”,有意破坏、肆意践踏,严重损害了法纪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三是从是否从紧从严自律上剖析。有那么一些人,总认为制度是约束别人的,法纪是制裁他人的,把自己置于法度之外。

查找制度漏洞,看防范流程。每一起违纪违法典型案件背后,往往有制度方面的问题。分析典型案件发生的原因,查找制度漏洞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一是从制度设计看短板。立足制度管全局管长远管根本,分析相关制度在整体设计上存在的漏项和死角,找出在管权管事管人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为吸取教训、补齐短板、完善管理,为增强制度的科学性奠定基础。二是从制度本身查漏洞。通过典型案件分析,查找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重点看制度执行环节存在的“管不了”“管不住”“管不好”等内容,看有无过时的、有无相互抵触矛盾的,为制度的清理废止和修订完善提供实践基础。三是从制度执行找不足。针对纪律审查中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制度执行走样、形同虚设、流于形式的问题,防止“有利的执行,不利的不执行”“合意的执行,不合意的不执行”,从配套管用、科学完善的角度,有针对性地解决制度标准不严和执行不力的问题。

洞察管理缺陷,看制约效果。单位之所以出现违纪违法人员,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管理和监督存在问题。一是从组织层面看单位风气。在一个单位,解决一件具体问题相对容易,扭转一种风气比较困难。分析一个单位发生的典型案件,要看这个单位的整体氛围如何,看政治生态如何,看党政组织为单位创新发展营造的环境如何。进一步讲,要看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面尽了哪些责、做了哪些事,要问一问为什么单位会发生违纪违法典型案件?二是从领导层面看管理效果。面对单位发生的违纪违法问题,要看单位主要领导人员是如何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的,看分管领导是如何履行“一岗双责”的,对发生的典型案件应该承担什么责任,以此促进领导干部深刻反思、查找问题、吸取教训,进而以严和实的作风履职尽责、强化管理、防范今后。

违法原因剖析检讨书范文怎么写篇十三

中国共产党党员,简称中共党员、共产党员或党员,分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和中国共产党预备(候补)党员,是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入党条件和程序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党员干部违法原因剖析范文(精选8篇),欢迎品鉴!

近年来,随着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都市区的叠加建设,中牟县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这也成了诱使农村干部违纪违法的一大因素,导致农村基层“苍蝇式”腐败案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主要表现在以权谋私、作风粗暴、挥霍浪费、优亲厚友、派系纷争。究其原因,一是高速发展下的心理失衡;二是特权思想下的心态畸形;三是奢靡之风下的观念扭曲;四是监管不力下的权力滥用;五是惩处不严下的心理侥幸。所有这些,都导致了农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易发多发、数量居高不下。

要想解决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严把入口。通过组织程序和民主选举程序,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廉洁奉公、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人才选进村“两委”班子,为他们提供想干事的机会、能干事的平台、干成事的位子,为减少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奠定基础。

加强教育。一是将《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农村法纪法规等纳入基层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内容,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干部廉政意识。二是通过典型案例剖析、案件通报、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开展警示教育,让不想腐、不敢腐观念入脑入心,不断提高基层干部廉洁履职能力。三是积极探索廉政教育新载体,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进社区活动,扩大廉政文化示范点覆盖面。

健全制度。一是在民主决策方面,规范完善“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推动农村基层决策民主化、制度化。二是在民主监督方面,深化农村基层“三务”公开,运用“制度+科技”手段,创新村务公开模式,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切实保障群众民主权利。三是在基层社会管理方面,建立村组干部绩效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村组干部评优评先、提拔使用、工资报酬等挂钩,不断增强了村组干部工作的主动性。

强化监督。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席会议的职能作用,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健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同时,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勤廉“双述双评”、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等活动。

严查重处。紧盯农村基层“苍蝇式”腐败案件不放松,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加强对基层办案工作的督促指导,建立办案协作机制,形成整体合力。同时,针对案件中所暴露问题和薄弱环节,协同发案单位查找漏洞,建章立制,达到“查处一起案件,解决一批问题,健全一批制度,教育一批干部”的目的。

按照公司《关于常态化开展以案促改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要求,组织全体总监人员进行传达学习。对身边典型违纪违法案件进行剖析,深挖问题根源,剖析问题成因,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查找可能存在的廉洁风险,从思想认识上、流程制度上、监督管理上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努力构建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的“三不腐”有效机制,为精通工程监督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证。现将个人剖析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世界观的改造,在各种物质利益面前逐渐迷失,堕入贪污腐化的深渊。结合自身情况,发觉自身理论学习的自觉性不高,学习不够深入,系统性不强;被动学习的时候多,主动学习的时候少,泛泛而学,深入钻研较少;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脱节。

2、在严守党规党纪方面认识有欠缺,制度执行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思想认识还不充足;没有深入学习贯彻《党章》、《廉政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的意义,认为自己天天都在看这些要求,没有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认为只是走过场,等待观望。二是遵守党规党纪、执行制度有待进一步嘉庆。做事粗放,不注重细节,追求做事速度的同时放松了对纪律的敬畏,没有做到防微杜渐,容易在小事和细节上出错误。

3、对纪法、规矩严肃性、权威性以及违纪违法带来的后果认识不足。对纪律、制度说的多、落实的少,责任追究的力度不够大。

4、创新工作意识不强。习惯于使用老方式、老方法去组织开展工作,循规蹈矩和照抄照搬上级的文件精神,思想解放的程度没有彰显年轻人的风范,观念创新和世界工作存在差距,缺乏创新精神,导致工作被动应付。

1、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

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真正学深学头,牢固树立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崇高精神,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水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强化对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深刻把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管的精神实质,始终做到与时俱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学习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严守党纪党规,依规依纪修改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一是深入学习《党章》、《廉政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各项规章制度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求,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精神;二是从身边小事做起,遵守党纪法规,做到“防微杜渐”,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在平时业务工作的同时,不忘党风廉政建设,努力使自己不光要干好本职工作,还要能够真正守住拒腐防变这条“生命线、高压线、警戒线”,进一步强化纪律和法律意识,远离腐败。

3、坚持廉洁自律,强化自我约束。一是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

度,正确处理好生活水平提高与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传统的关系,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自觉抵制享乐主义。

4、强化责任,树立正确的地位观。我拟从三个方面进行整改。

一是加强责任,强化职能。二是克服攀比心理立足本职。三是树立基层意识,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提高自我素质。

违纪违规问题的剖析三篇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开展警示教育月活动以来,要求全县党员干部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努力提高各级党员干部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能力。个人在学习《2011年以来的全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剖析材料汇编》后,也从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警示。思考这些典型案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学习和认识。

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对于一个党的领导干部来说,放松思想改造,丧失理想信念,就会失去精神支柱,失去灵魂。汇编材料上的种种案例警示我们,理论上的糊涂就会导致政治上的动摇,政治上的动摇必然失去正确的发展方向,失去健康向上的工作和生活态度,必然栽跟头。

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的时代,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对领导干部的知识水平、理论修养和领导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面对社会的深刻变化,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切实把学习作为自己终身的任务,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积累,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坚定理想和信念,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地位观和权力观,忠实地践行“三个代表”。

二、要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也要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随着权力和地位越来越高,周围的赞扬和吹捧越来越多,个别领导逐渐地不清醒了,把廉洁自律的要求和接受监督的要求置于脑后,逐渐开始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最终从一个党的领导干部蜕化变质为人民的罪人。古人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人面对各种诱惑,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要经得住考验,迈得过关口。

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无私无畏地同一切损害群众权益的现象作斗争,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

三、要带头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民谋利益,能不能正确对待名、权、位,是对领导干部十分现实的考验。领导干部只有严于律己,在勤政廉政上作表率,才能把一个单位的风气树起来。如果凌驾于组织和群众之上,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图美色,最终会在权力、金钱和美色考验面前跌跤翻船。党中央强调牢记“两个务必”,这是我们更加牢固地树立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的一个重要精神支柱。

从这个意义上讲,能不能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能不能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能不能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经受的一个很现实的考验。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各项廉洁自律的规定,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不准别人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同时带头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亲属和工作人员。真正做到仰不愧官,俯不愧民,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树立清正廉明的良好形象。

自2012年以来,某农场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4件,结案14件,给予14名党员干部党纪处分,其中,给予党纪重处分5人,轻处分9人;被处分党员干部科级4人,一般干部10人,挽回经济损失560余万元。违纪案件主要呈现四个新特点:

一是经济类案件高居首位。共查处12件,有12名党员干部受到党纪处分,占案件总数的85.71%,主要表现是违规贷款归个人使用,套取国家财政补贴,账外私设“小金库”,违反财经纪律和经济违法犯罪,多数是与利用土地谋私牟利有关。

二是失职类案件位居次之。共查处2件,有2名党员干部受到党纪处分,占案件总数的14.29%。例如,畜牧公司党支部书记王某,在任职期间单位私设“小金库”资金达到30多万元,违反八项规定公款搞福利、吃喝、旅游等等,作为党支部书记的王某参与公款搞福利。明知各级纪委严格要求,尤其十八大以后,但在单位出现错误时不制止,也不反映,党支部书记的主体责任和领导责任没有发挥作用,监督责任缺失。

三是单位“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较多。共查处单位党政“一把手”违法违纪案件10件,被追究责任者10人,占案件总数的71.43%。例如某作业站站长李某,在任站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通过变通的方式贪污风险理赔款0.3万元,其行为已构成贪污,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剖析农场违纪违法案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既有管理、制度方面缺失造成的,也有监督、体制不健全的因素影响,总之是各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不思进取,信念动摇,是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主觀原因。一些干部忽视学习,放松思想改造,丢掉根本宗旨,滑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泥潭。他们面对眼花缭乱的世界,信念动摇,心理失衡,私欲膨胀,置党多年的教育培养、家人的支持于不顾,不择手段,以权谋私,最终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2、素质较低,意识淡漠,是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客观原因。从近5年立案查处的领导干部来看,大多数干部文化程度及综合素质较低。14个受处分的党员干部只有2个是第一学历,其余12个都是二学历,为个人政治需要仅限交钱拿文凭。浅薄的文化素养造成了这些基层领导干部平时疏于政策理论的学习,忽视了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对党和国家的政策、规定以及制度、法律知之甚少,纪律意识及法律意识淡薄,导致有些干部在被查处后还不认为自己已经触犯了党纪国法。

3、管理松散,制度缺失,是党员干部目无法纪的制度原因。一些单位内部管理无章可循,特别是财务管理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制度缺失,存在漏洞;一些单位虽然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制度,但也仅仅停留在纸上、贴在墙上;一些单位则根本没有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

4、监督不力,权力失控,是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体制原因。一些单位或部门的“一把手”往往处于核心位置,在抓班子、带队伍、促事业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负有监督责任的党支部书记,却对这些领导的监督长期缺位或不力,致使“一把手”的腐败日渐蔓延,并最终导致一些党员干部违纪违法。

针对当前违法违纪问题案件的原因,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联系实际,采取有力对策,加以有效遏制。总的工作方针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

1、加大领导力度。

领导干部在惩腐上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帮助排阻清障,就会鼓舞纪检监察机关干部的士气和斗志,攻坚克难,取得案件检查工作的突破。反之就会形成中梗阻,影响办案实效。因此,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既要亲自批办大案、要案,也要亲自过问查办案件,更要亲自包办重大案件,为查办案件质量、遏制案件发生提供领导保证。

2、加强队伍建设。

现在,反腐败形势发生了新变化,腐败者的智商越来越高超,手段越来越隐秘,如果停留在传统办案思维能力方法上,必然会使工作质效大打折扣。要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着力抓好办案队伍建设,多措并举、理论实践培训结合,尽快提高逻辑判断能力、询问笔录能力、文书制作能力、综合归纳能力、建档立卷能力,尽快适应办案新任务的需要,为查办案件质量、遏制案件发生提供组织保证。

3、加强工作创新。

做好工作,必须坚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机制制度和方法。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创新工作,才能显活力见实效,实现事半功倍,开创纪检工作新局面。

4、加强纪律审查。

摸排案件线索是做好案件检查工作的关键和前提。实践证明,抓不住线索,查办案件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通过深入挖掘线索,对已经掌握的案源精查细核,努力提高成案率。一要运用综合手段拓展案源。利用信访接待、专项检查、执法监察、经济责任审计建立沟通协调机制等手段,主动与有关部门协调了解情况,从中发现案件线索。二要严格责任追究扩大案源。针对主体责任、“一岗双责”发挥不力,领导干部失职渎职行为,要跟踪寻源,对构成违纪的必须追究到位。三要加强沟通联系抓住案源。与公、检、法、审计部门保持经常性联系,定期进行案件信息情况通报。对于已经由公、检、法、审计部门查处和审结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要及时催办移交案件,及时给予相应的党、政纪处分。

5、加强源头治本。

有效遏制违法违纪案件发生,除大力惩处之外还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实践证明,从源头治腐,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是遏制腐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1)要抓好反腐倡廉教育。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经常化、制度化、系统化、多样化的教育,用廉政理论武装头脑,用廉政条规筑起防线,用廉政典型引导示范,用反面案例警钟长鸣,特别是要充分运用管理局和农场的案件查处成果,用身边的案例进行针对性警示教育,力争教育效果的最大化,促进党员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廉洁从政,勤政为民,不想腐败。

(2)要抓好反腐倡廉制度。要联系贯彻落实党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年—2017年工作规划》,联系农场、分公司工作实际,联系反腐倡廉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联系权力运用、干部任用、资金使用;联系办案中发现的经营管理上的薄弱环节,积极探索创新健全完善,并着力推进落实反腐败的工作机制,制度体系,健全权力运行约束机制,突出落实《三重一大》集体研究决定制度、做到靠制度管权,靠制度管事、靠制度管人,使党员干部不能腐败。

(3)要抓好反腐倡廉监督。要按照农场、分公司新形势发展要求,及时改进监督策略及方法。发挥党内监督、行政监察、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的综合作用,突出抓好公开化办事制度,建立覆盖基层单位的网络举报平台,让党员群众多参与监督;要针对易发生腐败问题的土地发包、各项收费、惠农政策补贴、财务收支两条线等工作加大监管力度,防止监管失控,从源头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让党员干部不敢腐败。

通过抓惩治和预防腐败建设,形成一套包括“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不敢为”的惩戒机制和“不能为”的防范机制,遏制违法违纪案件发生的整治体系。

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开展警示教育月活动以来,要求全县党员干部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努力提高各级党员干部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能力。个人在学习《2011年以来的全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剖析材料汇编》后,也从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警示。思考这些典型案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学习和认识。

一、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对于一个党的领导干部来说,放松思想改造,丧失理想信念,就会失去精神支柱,失去灵魂。汇编材料上的种种案例警示我们,理论上的糊涂就会导致政治上的动摇,政治上的动摇必然失去正确的发展方向,失去健康向上的工作和生活态度,必然栽跟头。

一个民族需要一种精神力量,一个人需要有一点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反之就难免会被各种诱惑所俘虏。当前,我们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的时代,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对领导干部的知识水平、理论修养和领导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面对社会的深刻变化,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切实把学习作为自己终身的任务,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积累,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坚定理想和信念,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地位观和权力观,忠实地践行“三个代表”。

二、要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也要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随着权力和地位越来越高,周围的赞扬和吹捧越来越多,个别领导逐渐地不清醒了,把廉洁自律的要求和接受监督的要求置于脑后,逐渐开始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最终从一个党的领导干部蜕化变质为人民的罪人。古人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人面对各种诱惑,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要经得住考验,迈得过关口。

身为领导干部,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自己不论在工作上取得多大的成绩,都应首先归功于党,归功于组织,任何人离开了党的组织,离开了领导集体,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终将一事无成。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的大小与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是密切相联的。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掌权、用权,都要想人民群众所想,急人民群众所急,办人民群众所需,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坚定不移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无私无畏地同一切损害群众权益的现象作斗争,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

三、要带头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民谋利益,能不能正确对待名、权、位,是对领导干部十分现实的考验。领导干部只有严于律己,在勤政廉政上作表率,才能把一个单位的风气树起来。如果凌驾于组织和群众之上,搞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图美色,最终会在权力、金钱和美色考验面前跌跤翻船。党中央强调牢记“两个务必”,这是我们更加牢固地树立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的一个重要精神支柱。

从这个意义上讲,能不能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能不能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能不能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经受的一个很现实的考验。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各项廉洁自律的规定,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不准别人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同时带头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亲属和工作人员。真正做到仰不愧官,俯不愧民,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树立清正廉明的良好形象。

汇编材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明断得失的镜子,带给我们的思考是繁多的,留给我们的教训也是极深刻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的诱惑和考验还很多,我们一定要经常打扫头脑中的灰尘,就像我们每天都要洗脸和照镜子一样,做到警钟长鸣,拒腐防变。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大门,沿海沿边沿疆,有壮、瑶、苗等12个世居少数民族,基层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直接影响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为进一步了解基层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特点与规律,提出预防和纠正措施,确保基层团结稳定,近期,自治区纪委对2010年以来全区基层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据统计,2010年至2014年4月,全区查办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3214件,占全区案件总数的43.4%,其中涉及村干部案件1764件。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把手成为发案高危群体。违纪违法主体多为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乡镇站所负责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在基层,一些干部大权独揽,办事不民主,一人说了算,容易利用自身职务便利贪污受贿。

民生类违纪违法案件突出。各项强农惠农补贴的发放正成为村干部违纪重灾区,集中表现在危房改造、粮食补助、民政救济、扶贫资金、土地征用补偿等领域。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涉及面广、资金量大、监管环节多,一些地方在资金分配和发放过程中侵吞、截留、挪用危房改造资金问题突出,严重损害农民群众利益。2010年以来,广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办涉及农村危房改造补贴腐败案件152件,结案104件,处分107人。

群体违纪违法呈上升趋势。前几年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多为“单兵作战”,极少出现集体参与作案现象。但近几年出现了由单独向合伙违纪发展的趋势,有的甚至发展成班子成员集体违纪。据不完全统计,全区查处的农村基层干部群体违纪违法案件,2010年为42件、2011年为53件、2012年为81件、2013年为93件。

违纪违法形式各式各样。有的利用村结算往来账的机会隐蔽作案,从账面上很难找出破绽;有的将拆迁补偿与土地补偿“浑水摸鱼”作案;有的采取收入不计账的手段直接侵吞、截留;有的采取虚报冒领的手段贪污集体财产;有的利用经手管理、发放使用补偿和各种下拨资金之便,直接截留。

顶风违纪屡禁不止。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后,广西迅速出台了贯彻落实意见,全区各级认真执行,促进了党风政风转变。但是仍有不少基层干部顶风违纪,如今年4月,来宾市兴宾区迁江镇有关领导干部违反公务接待有关规定,在公务接待中违规上酒、饮酒,致该镇拟任副镇长的钟谢飞酒后意外死亡。自治区纪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会同来宾市有关部门进行了查处,对违反作风纪律建设有关规定的11名责任领导进行了严肃处理。

宗旨意识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抓党风廉政教育机制不完善,教育形式单一,重用轻管,导致农村基层党风廉政教育存在“空对空”的问题,出现不少“法盲干部”、“纪盲干部”。一些村干部虽然任职多年,但平时不注意加强党性修养,拒腐防线松懈。有的认为工资待遇低、工作量大,在办事过程中收取一点“服务费”、“误工费”理所当然。

监督机制不健全。一是内部监督“弱”。有的村规章制度、监督机制不健全;有的村根本没有规章制度;有的村虽然制度上墙,但形同虚设,没有很好地落实与执行,往往是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个人说了算,其他班子成员不敢提不同意见。二是民主监督“软”。目前推行村务、政务公开,对农村干部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但是有些村公开的内容有限,表面的东西多,群众最关注的财务收支等方面的内容很少,一些村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不高,使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外部监督手段难以到位。有的群众认为只有乡镇干部、村干部帮忙才可以拿到补贴指标,不敢监督。

部分职能部门履行职责不到位。工作中只重视布置任务、下达指标,不重视监督落实措施,更没有检查、指导、监督基层开展工作。尤其当前强农惠农资金较多,有关部门监管不到位、漏洞较多,只重视结果,忽视中间环节,监管措施缺失。一些案件中,相关资金拨付的上级单位只将资金拨付到村或者由村干部领取后就不管不问,对资金的发放和去向缺少必要的监管。

纪检监察力量比较薄弱。乡(镇)纪委书记分管工作较多较杂,难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纪检监察工作上;纪检监察员基本上都是兼职,对业务不熟悉,难以发挥作用;乡(镇)纪委履职时受到地方党委很大制约,有的乡(镇)对群众反映的村干部问题不仅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反而护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同时,乡(镇)纪委书记在本乡开展工作也存在较大畏难情绪,以致惩治不严。

预防基层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对策建议。

强化基层党组织主体责任。督促基层党组织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担负起抓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把好选用干部关,将那些公正廉明、吃苦耐劳、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的人选出来用好。对那些不顾大局、作风霸道、私欲膨胀、以权谋私的党员干部,如经批评教育仍不悔改,坚决清理出班子。

强化基层干部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政策理论学习教育,是遏制基层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一条基础性措施。要针对基层干部的文化层次和工作实际,灵活采取易于接受、通俗易懂的教育形式,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宗旨、法制、党纪政纪条规和道德教育。要充分发挥各级警示教育基地的作用,开展经常性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电教片。

强化村务公开工作。加快推进村级规范化建设,制定统一标准,对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间隔、检查考评方法、责任追究等作出详细规定。建立健全村民监督委员会及民主理财小组等,村务公开的内容由村监会审查后公布,同时制定出台村干部离任审计、村务公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创新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手段、形式,推进“阳光村务建设”。

强化对基层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进一步完善有关部门和单位在民主议事、政务公开、款项拨付、项目实施跟踪督办等方面的工作制度。同时,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对关键部门、关键环节的监管。

强化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认真贯彻落实“三转”要求,聚焦主业主责,增强基层办案力量,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涉农违纪违法案件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增强对涉农违纪违法行为的威慑,彻底打消少数基层党员干部的侥幸心理。同时,注重对重大典型案件进行深入剖析,做到查处一案、警示一方,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法纪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近年来,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呈现频发多发趋势,对此,眉县纪委积极探索当前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腐败的特点、规律,严格履行教育、监督、惩处职能,严肃查处了一批涉案金额大、危害程度高、社会影响恶劣的案件,有力地打击和震慑了违法违纪人员,教育了全县党员领导干部,优化了干事创业环境。近三年,全县共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86件,给予党政纪处分86人,挽回经济损失1403万元。

近年来腐败案件的表现形式及特点。

(一)从案件类别来看民生类问题较多。在近三年查办的86个案件中,涉及民生类的案件共67件,占案件总量的77.9%。主要表现在一些承担民生工程的部门以及部分村组干部贪污、侵吞、挪用各种惠农资金、土地补偿款、扶贫救灾款、粮食直补和退耕还林款、拆迁安置款等专项资金。

(二)从人员类别来看村组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因国家政策和项目建设不断向农村倾斜,村组干部贪污受贿等经济违法犯罪问题也在逐年上升,主要表现在民生工程、土地征迁赔偿、财务管理、粮食直补、退耕还林等方面贪污受贿、挥霍浪费、虚报冒领等。2011年涉及村组干部的案件总量的33%,2012年占案件总量的40%;2013年占案件总量的50%。

(三)从案件性质来看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类问题较为突出。在近三年查处的86件案件中,涉及到贪污贿赂及失职渎职问题的案件各占16起,占案件总数的37.2%,位居第一。这些案件中不仅有领导干部也有村组干部,涉案金额多则几十万,少则几千元。如某单位原副局长张某在协调工程项目征地建设过程中受贿4.2万元;某中心原主任李某,在任职短短3个月时间内,收受贿赂达11.2万元,贪污公款0.7万元。

(四)从作案手段来说逐渐隐蔽多样。发生违法违纪案件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贪污、侵占、截留、私分;虚报冒领国家种类补偿资金、惠民资金;合伙作案、公款私存或转借他人以获取利息,或借给亲友使用;财务管理混乱,吃喝挥霍,随意开支等。如某村四名村干部合伙,将西宝高铁征地补偿款、地面附着物赔偿款、灌溉渠赔偿款等共计7.3万余元,采取虚报冒领方式予以私分。

违纪违法案件频发多发的原因分析。

(一)少数干部个人素质较低,法律意识淡漠。从近三年立案查处的领导干部来看,大多数干部文化程度及综合素质较低,浅薄的文化素养造成了这些基层领导干部平时疏于政策理论的学习,忽视了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纪律意识及法律意识淡薄,导致有些干部在被查处后还不认为自己已经触犯了党纪国法。

(二)个别人私欲膨胀,思想道德滑坡。一方面,个人私欲膨胀,宗旨意识淡化。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和权力观,谋利之心膨胀,放任之心膨胀,贪腐之心膨胀,将本来用以为国家干事业为人民谋福利的领导职权当作谋求私利、捞取钱财、寻求退路的手段。另一方面,思想道德滑坡,挡不住诱惑。在市场经济下,受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面对金钱、物质的诱惑,个别干部不能自持,最终把手伸向了集体或掌管的专项资金。

(三)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一是教育缺失。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教育管理的内容和方式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监管不到位。由于“一把手”领导权力过于集中,上级监督太远,不能经常;同级监督太软,心存顾虑,所以监督表现得尤为失之于软。特别是有些农村干部,书记、主任一肩担,集决策权和资金支配权于一身,家长制作风更为严重,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流于形式。三是村组账务混乱。农村三资(资产、资源、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落实不到位,对资金运作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手段,在实际执行上往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还有一些村会计形同虚设,通常就是个记账员,村里一切开支均由村支书或主任掌握;还有些组上甚至没有会计也没有账目,组长一人说了算。四是村务、财务公开不到位。推行的村务、财务公开流于形式,对群众关心、关注的征地补偿、民生资金、财务收支等问题,不公开或有选择地公开,避重就轻。

对策建议。

(一)加强教育,强化党员干部个人素质。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每年通过思想纪律作风整顿、眉坞大讲堂、干部法制培训等形式,在全县开展党纪政纪、法律法规和党风廉政教育,增强广大干部的群众观念、纪律观念、法制观念和廉洁自律意识。二是广泛开展警示教育。充分发挥扶眉战役烈士陵园红色教育基地、张载祠官德教育基地、县看守所警示教育基地、杨文洲纪念馆廉政教育基地作用,利用身边一些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警示教育,寓教于案。三是狠抓农村基层干部教育。针对基层干部文化层次和工作实际,采取易于接受、通俗易懂的教育形式,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思想政治和廉政教育,有效遏制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

(二)强化监督,将权力置于监督之中。一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管。经常对各级各部门执行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领导班子廉洁从政情况、财务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批评教育、责令整改,确保党员领导干部在干事的同时不出事。二是加强对村组干部的监管。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推行民主评议干部活动,健全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和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强化“民主理财”、“民主议事”,把村级各项事务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三是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监管。加强对重大事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政府投资项目、扶贫救灾资金、强农惠农等民生领域各项资金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资金廉洁规范运行。四是加强对工作之外的监管。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圈、社交圈的监管,延伸监督触角,通过鼓励群众举报、开展明察暗访等,对利用公款吃喝宴请、借婚丧嫁娶敛财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确保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

(三)加大惩处,增强案件震慑力。一是加大问责问效力度。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和省纪委领导干部警示训诫防线及眉县《机关效能问责办法》等制度规定,综合运用组织处理、警示训诫、行政问责等措施,对领导干部违纪违规问题严格问责,防止小错酿成大错。二是加大对违纪案件的查处力度。严肃查办破坏环境、影响发展和阻碍重点项目建设中的失职渎职案件,征地拆迁、工程建设中的权钱交易、贪污贿赂和以权谋私案件,特别是严查少数镇村组干部滥用职权、与民争利、涉黑涉恶、利用宗族势力欺压群众、截留挪用扶贫救灾等专项物资和侵占集体财产等行为。通过严查重治,提高震慑力,惩前毖后、警示育人。

(四)完善机制,规范权力运行。一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各项制度建设,加大反腐倡廉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力度,确保制度执行有力、刚性十足。二是规范权力运作机制。对主要部门、重点权力岗位的工作人员实行轮岗交流,对过度集中的权力进行分解,制定相互制约机制,防止权力失控和滥用。三是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和政府采购等制度,建立健全办公、招待等费用定项限额管理制度,严把财会人员任职关,强化对财务的监督审计力度,杜绝一切违规资金运作。四是加强党务、政务、村务和财务四公开。严格执行党务、政务、村务以及财务公开制度,规范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间隔,制定检查考评、责任追究等操作办法,创新公开的手段、形式,不断增强公开的广度和深度。

当前,反腐败斗争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一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分析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新特点、新规律及深层次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作案主体多元化、家族化,违纪违法侵害的客体具有多样化、复杂化,违纪违法主观方面往往利用“合理化”、“合法化”的形式作掩饰,违纪违法客观方面的社会危害性具有隐蔽化、智能化,是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呈现的主要特点。分析其原因有主客观二方面,主观方面:放松自我教育,思想麻痹松懈;爱慕面子虚荣,滋生攀比心理;贪图安逸享乐,追求腐朽生活;明知故犯敛财,试图侥幸漏网。客观方面:干部的培养教育淡化,对干部的监督乏力,制度的落实不到位,预防工作凸显薄弱。遏制领导干部违纪违法的对策:一是要探索和把握腐败案件的作案规律;二是要探索和把握腐败案件的发案规律;三是要探索和把握腐败案件的破案规律;四是要探索和把握腐败案件的防范规律,第一,建立宣传教育机制;第二,建立制度防范机制;第三,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第四,建立责任追究机制;第五,建立测评预警机制;第六,理顺监督机制,保障各监督主体充分协调发挥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查办案件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一批隐藏较深的违纪违法分子被挖了出来,受到法纪的严惩,反腐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体制和市场经济转轨所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不同阶层、不同行业领域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腐败案件仍时有发生,一些带有苗头性、倾向性和规律性特点的案件逐渐暴露出来。如何把握近年来领导干部违纪违法腐败现象脉络,做到蛇打七寸,攻其要害,有效遏制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已成为各级执纪执法机关亟待解决的课题。

人与权力、利益的结合,为什么会产生腐败?这是因为:其一,人的天性是有缺陷的,在一系列人区别于动物的高级心理活动中,有一根本特征,即占有和支配心理。这是腐败产生的根源;其二,权力本身蕴含着导致腐败的因素,权力本身具有强制性、扩张性、支配性,权力的这种本性往往与人类自身的弱点联姻,从而使双方互相强化,并诱惑人们去扩张权力。当没有外部制约或制约不力的时候,其腐败因素随时可能恶性膨胀,走向另一面;其三,高回报的利益是引发腐败的催化剂。人类的绝大多数行为无不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腐败行为的演变过程往往循此路径发展。

(一)主观方面。

1、放松自我教育,思想麻痹松懈。剖析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纵观其人生历程,不难发现,大多数领导干部在成长之初或任职之初,有着远大的理想抱负,政治思想是可靠的尚具有一定的党性观念,工作上勤奋敬业,积极努力。但是随着政治上的进步,地位身份发生了变化,加之长时间不注重理论学习,放松自我教育。在一些公务活动和人际交往中思想麻痹松懈。从开始的受之有愧到习以为常,从谨慎行事到肆无忌惮,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步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导致思想滑坡、人格蜕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恶性膨胀,信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哲学。将人民交给的权力当作谋私的工具,使公共权力异化成了私有权力,一门心思想着如何利用职权多捞钱财。

2、爱慕面子虚荣,滋生攀比心理。大凡在领导干部中有一个“领导形象”的概念,有些领导干部能把这个“形象”与党的形象紧密联系起来,而有些领导干部却把这个“形象”与个人的虚荣面子狭隘地混为一谈,往往以“看看人家”又想想自己,滋生攀比心理,造成心理天平倾斜,并从另一方面产生“武装形象”的欲望和念头,唯恐寒碜自己。甚至奉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利用权力大搞裙带关系,任人唯亲、封妻荫子,结帮拉派,于是,着手实施“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和“千里做官为求财”的人生信条。

3、贪图安逸享乐,追求腐朽生活。有的领导干部一旦做官掌权,便贪图安逸享乐,失衡心态造成自我补偿心理,羡慕他人灯红酒绿的“气派”转而“傍大款”,与个体老板打得火热,搞权力共享、利益分享,疯狂敛财,包养情妇,认为“天老大、我老二”,目无组织、心无群众、专横跋扈,追求腐败奢侈生活。

4、明知故犯敛财,试图侥幸漏网。在违纪违法领导干部中,多数是明知行为不轨而为之。其中的缘由就是侥幸心理作祟,有的自以为隐蔽而忘乎所以;有的以不一定能查到自己头上自我安慰;有的以“关系网”、“保护伞”撑腰而有恃无恐;有的以早已订立的攻守同盟做好自我保护准备;有的甚至东窗事发仍负隅顽抗试图侥幸过关。

(二)客观方面。

1、干部的培养教育淡化。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级党委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加大了力度,推进民主选举,加强任前公示,严把考察程序,增强透明度,扩大知悉面。又通过党校培训和平常组织的政治学习来提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的确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但是,在他们走上领导岗位后,在继续成长过程中的培养教育却往往被忽略、被淡化,甚至把对干部成长过程中的培养完全等同于提拔重用或泛泛的学习教育。如果对领导干部重任用、轻培养,就如同只注重栽种树苗,而不注重施肥、浇水和防病灭虫,最终就会枯萎、死亡。并且培养教育的形式不多,内容有限,效果不佳。

2、对干部的监督乏力。我们把干部的政绩纳入任期管理考核,往往在理解上偏重于“只讲收获、不看耕耘”。其实,看一个领导干部的政绩,其创造政绩的过程也是很重要的。忽略了过程,也就相应弱化了环节中的监督,一级管理一级,一级监督一级的两个作用显得失调。于是,造成拉关系、浮夸、搞假政绩的现象滋生,腐败的温床随之应运而生。对一把手的监督机制存在严重缺陷。

3、制度的落实不到位。这些年有关党风廉政建设以及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违纪违法的制度应该说不少,某些违纪违法的干部对相关制度也是了解知悉的,关键在于落实上缺乏力度,存在“死角”,制度形同虚设,导致干部首先不遵守制度而滑向违纪违法的深渊。

4、预防工作凸显薄弱。预防腐败工作的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工作职能、职责尚未健全落实,惩防体系的建设工作还存在不够主动和落实不到位的问题等。

当前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有其特殊性,要切实有效地遏制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一方面要从源头上机制上加大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积极探索建立健全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才是治本之策,另一方面要进一步狠抓违法案件的查处,增强威慑力,做到惩防并举、标本兼治。

l、抓思想教育,提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提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基本途径,也是遏制腐败行为产生的治本之策。在教育内容上,要着重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教育: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近几年查处的表现形式不说相同,违纪违法案件多数是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的问题,尽管作案方式和方法不同,但根本原因还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因此要加强党性教育,解决理想信念问题。二是加强宗旨观念教育。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公仆”意识,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三是要加强拒腐防变教育。当前,领导干部要增强党性观念,提高“免疫力”,进一步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在教育的对象上,从实际来看,当前县域内反腐倡廉教育的重点对象应选择科局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各单位部门负责人、村支两委负责人。在教育的形式和手段上,既要靠党组织进行灌输教育,又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行自我教育;既要加强示范教育,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导作用,弘扬正气,凝聚人心,又要深化警示教育,使党员干部在深刻剖析违纪违法原因当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警钟长鸣。

2、抓制度建设,规范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

要使领导干部自觉做到廉洁从政,必须用科学的制度和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其行为。一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推进制度建设。完善责任制考核办法,严格实行责任追究,不断强化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意识。二是抓好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工作规划》的贯彻落实。要以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为重点,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针对腐败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部位,完善相应法规和制度,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三是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针对当前发案的特点和原因,应着力抓好以下制度建设:

(4)强化财政监控,规范落实财经制度,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和政府采购等制度,严格把好财政资金和其它资金收支审批关,堵塞漏洞,杜绝一切违规资金的运作行为。

3、抓监督检查,增强领导干部自我约束能力。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保证。历史经验和现实情况都充分证明,哪里有不受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哪里就会有腐败。只有加强制约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才能有效防止滥用权力和以权谋私的现象。一是要健全权力的内部制衡机制,即以权力制约权力,通过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理顺各权力监督机构的组织和运作体制,以实现最佳的监督效益。纪检监察部门要积极履行职责,带头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定期对党员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廉政准则》等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二是要完善权力的外部监督体系,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群众团体、民主党派、新闻媒体等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建立评议评估机制和有效落实廉政报告、廉政谈话、述职述廉、经济责任审计、廉政巡视等制度,形成对党员领导干部用权行为的有效监督,督促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监督,严以律已、廉洁用权。三是强化行政监督,充分运用执行监督手段,积极开展行政效能监察,促使国家公务员廉政勤政。

4、抓惩治,加大对违纪违法案件的打击力度。

查办案件是惩治腐败的重要手段。通过大力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建立一道严格的党纪国法防线,遏制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滋生和蔓延。一是要把握办案重点,突破一批有影响的大案要案,要把经济类的违纪案列为重点,把党员干部贪污贿赂挪用挥霍公款案件列为重点,把妨碍经济发展和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列为重点。二是认真查找案件线索,拓宽案源渠道。针对作案复杂隐蔽化,要通过各种渠道,采取有效办法,主动出击,积极查找案件线索,扩大案源。三是充分发挥办案的治本功能,增强办案的综合效果。不单纯办案,要通过查办案件,及时发现掌握发案单位制度和管理上存在的漏洞,提出完善制度的意见和建议,针对办案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制定相关规范措施加以防范。

违纪,词语,即违反纪律,意指违犯了纪律、违反了规则等有约束力的行为,或是违反了有关章程。凡是其行为与组织、团体、单位等对相关人员行为纪律要求相抵触的,都属于“违纪”。但违纪不一定即是违法。第一文档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违纪违规问题的剖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违纪违规问题的剖析一篇为进一步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严禁党员领导干部利用婚丧喜庆事宜大操大办、借机敛财,切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我校根据县教体局有关文件精神,全面检查了我校教师近几年举办的婚丧喜庆等事宜,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我校能够严格实行婚丧喜庆等事宜“两报告一承诺”制度。

2、我校教师举办婚丧喜庆等事宜,宴请客人总数不超标准,宴请人员严格控制在事前备案的范围内,不存在长时间、分批次、多地点或采取其他“化整为零”的方式变相大操大办。

3、不存在收受或者变相收受亲戚以外人员和单位的礼金以及贵重礼品的行为。

4、不存在以组织名义通知、操办应由个人操办的婚丧喜庆等事宜,不存在由单位或者个人支付应由本人承担的操办费用。

5、不存在动用公务用车或利用职权借用下属单位车辆的问题。

6、不存在邀请监督、管理、服务对象,有业务关系的上下1。

级单位工作人员和可能形成利益输送关系的人员参加婚丧喜庆等事宜的宴请的问题。

7、不存在因工作变动迎来送往,摆设饯行酒、接风宴,或相互看望宴请的问题。

8、不存在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到位,对本单位工作人员在操办婚丧喜庆等事宜中的违规违纪行为不制止、不查处,或者制止、查处不力的问题。

违法原因剖析检讨书范文怎么写篇十四

近年来,随着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都市区的叠加建设,中牟县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这也成了诱使农村干部违纪违法的一大因素,导致农村基层“苍蝇式”腐败案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主要表现在以权谋私、作风粗暴、挥霍浪费、优亲厚友、派系纷争。究其原因,一是高速发展下的心理失衡;二是特权思想下的心态畸形;三是奢靡之风下的观念扭曲;四是监管不力下的权力滥用;五是惩处不严下的心理侥幸。所有这些,都导致了农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易发多发、数量居高不下。

要想解决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严把入口。通过组织程序和民主选举程序,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廉洁奉公、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人才选进村“两委”班子,为他们提供想干事的机会、能干事的平台、干成事的位子,为减少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奠定基础。

加强教育。一是将《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农村法纪法规等纳入基层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内容,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干部廉政意识。二是通过典型案例剖析、案件通报、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开展警示教育,让不想腐、不敢腐观念入脑入心,不断提高基层干部廉洁履职能力。三是积极探索廉政教育新载体,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进社区活动,扩大廉政文化示范点覆盖面。

健全制度。一是在民主决策方面,规范完善“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机制,推动农村基层决策民主化、制度化。二是在民主监督方面,深化农村基层“三务”公开,运用“制度+科技”手段,创新村务公开模式,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切实保障群众民主权利。三是在基层社会管理方面,建立村组干部绩效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村组干部评优评先、提拔使用、工资报酬等挂钩,不断增强了村组干部工作的主动性。

强化监督。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席会议的职能作用,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健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同时,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勤廉“双述双评”、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等活动。

严查重处。紧盯农村基层“苍蝇式”腐败案件不放松,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加强对基层办案工作的督促指导,建立办案协作机制,形成整体合力。同时,针对案件中所暴露问题和薄弱环节,协同发案单位查找漏洞,建章立制,达到“查处一起案件,解决一批问题,健全一批制度,教育一批干部”的目的。

违法原因剖析检讨书范文怎么写篇十五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大门,沿海沿边沿疆,有壮、瑶、苗等12个世居少数民族,基层干部的违纪违法问题,直接影响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为进一步了解基层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的特点与规律,提出预防和纠正措施,确保基层团结稳定,近期,自治区纪委对2010年以来全区基层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据统计,2010年至2014年4月,全区查办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3214件,占全区案件总数的43.4%,其中涉及村干部案件1764件。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把手成为发案高危群体。违纪违法主体多为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乡镇站所负责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在基层,一些干部大权独揽,办事不民主,一人说了算,容易利用自身职务便利贪污受贿。

民生类违纪违法案件突出。各项强农惠农补贴的发放正成为村干部违纪重灾区,集中表现在危房改造、粮食补助、民政救济、扶贫资金、土地征用补偿等领域。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涉及面广、资金量大、监管环节多,一些地方在资金分配和发放过程中侵吞、截留、挪用危房改造资金问题突出,严重损害农民群众利益。2010年以来,广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查办涉及农村危房改造补贴腐败案件152件,结案104件,处分107人。

群体违纪违法呈上升趋势。前几年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多为“单兵作战”,极少出现集体参与作案现象。但近几年出现了由单独向合伙违纪发展的趋势,有的甚至发展成班子成员集体违纪。据不完全统计,全区查处的农村基层干部群体违纪违法案件,2010年为42件、2011年为53件、2012年为81件、2013年为93件。

违纪违法形式各式各样。有的利用村结算往来账的机会隐蔽作案,从账面上很难找出破绽;有的将拆迁补偿与土地补偿“浑水摸鱼”作案;有的采取收入不计账的手段直接侵吞、截留;有的采取虚报冒领的手段贪污集体财产;有的利用经手管理、发放使用补偿和各种下拨资金之便,直接截留。

顶风违纪屡禁不止。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后,广西迅速出台了贯彻落实意见,全区各级认真执行,促进了党风政风转变。但是仍有不少基层干部顶风违纪,如今年4月,来宾市兴宾区迁江镇有关领导干部违反公务接待有关规定,在公务接待中违规上酒、饮酒,致该镇拟任副镇长的钟谢飞酒后意外死亡。自治区纪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会同来宾市有关部门进行了查处,对违反作风纪律建设有关规定的11名责任领导进行了严肃处理。

宗旨意识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抓党风廉政教育机制不完善,教育形式单一,重用轻管,导致农村基层党风廉政教育存在“空对空”的问题,出现不少“法盲干部”、“纪盲干部”。一些村干部虽然任职多年,但平时不注意加强党性修养,拒腐防线松懈。有的认为工资待遇低、工作量大,在办事过程中收取一点“服务费”、“误工费”理所当然。

监督机制不健全。一是内部监督“弱”。有的村规章制度、监督机制不健全;有的村根本没有规章制度;有的村虽然制度上墙,但形同虚设,没有很好地落实与执行,往往是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个人说了算,其他班子成员不敢提不同意见。二是民主监督“软”。目前推行村务、政务公开,对农村干部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但是有些村公开的内容有限,表面的东西多,群众最关注的财务收支等方面的内容很少,一些村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不高,使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外部监督手段难以到位。有的群众认为只有乡镇干部、村干部帮忙才可以拿到补贴指标,不敢监督。

部分职能部门履行职责不到位。工作中只重视布置任务、下达指标,不重视监督落实措施,更没有检查、指导、监督基层开展工作。尤其当前强农惠农资金较多,有关部门监管不到位、漏洞较多,只重视结果,忽视中间环节,监管措施缺失。一些案件中,相关资金拨付的上级单位只将资金拨付到村或者由村干部领取后就不管不问,对资金的发放和去向缺少必要的监管。

纪检监察力量比较薄弱。乡(镇)纪委书记分管工作较多较杂,难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纪检监察工作上;纪检监察员基本上都是兼职,对业务不熟悉,难以发挥作用;乡(镇)纪委履职时受到地方党委很大制约,有的乡(镇)对群众反映的村干部问题不仅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反而护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同时,乡(镇)纪委书记在本乡开展工作也存在较大畏难情绪,以致惩治不严。

强化基层党组织主体责任。督促基层党组织结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担负起抓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把好选用干部关,将那些公正廉明、吃苦耐劳、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的人选出来用好。对那些不顾大局、作风霸道、私欲膨胀、以权谋私的党员干部,如经批评教育仍不悔改,坚决清理出班子。

强化基层干部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政策理论学习教育,是遏制基层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一条基础性措施。要针对基层干部的文化层次和工作实际,灵活采取易于接受、通俗易懂的教育形式,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宗旨、法制、党纪政纪条规和道德教育。要充分发挥各级警示教育基地的作用,开展经常性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电教片。

强化村务公开工作。加快推进村级规范化建设,制定统一标准,对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间隔、检查考评方法、责任追究等作出详细规定。建立健全村民监督委员会及民主理财小组等,村务公开的内容由村监会审查后公布,同时制定出台村干部离任审计、村务公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创新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手段、形式,推进“阳光村务建设”。

强化对基层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进一步完善有关部门和单位在民主议事、政务公开、款项拨付、项目实施跟踪督办等方面的工作制度。同时,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强对关键部门、关键环节的监管。

强化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认真贯彻落实“三转”要求,聚焦主业主责,增强基层办案力量,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涉农违纪违法案件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增强对涉农违纪违法行为的威慑,彻底打消少数基层党员干部的侥幸心理。同时,注重对重大典型案件进行深入剖析,做到查处一案、警示一方,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法纪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违法原因剖析检讨书范文怎么写篇十六

违纪,词语,即违反纪律,意指违犯了纪律、违反了规则等有约束力的行为,或是违反了有关章程。凡是其行为与组织、团体、单位等对相关人员行为纪律要求相抵触的,都属于“违纪”。但违纪不一定即是违法。第一文档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违纪违规问题的剖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违纪违规问题的剖析一篇为进一步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严禁党员领导干部利用婚丧喜庆事宜大操大办、借机敛财,切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我校根据县教体局有关文件精神,全面检查了我校教师近几年举办的婚丧喜庆等事宜,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我校能够严格实行婚丧喜庆等事宜“两报告一承诺”制度。

2、我校教师举办婚丧喜庆等事宜,宴请客人总数不超标准,宴请人员严格控制在事前备案的范围内,不存在长时间、分批次、多地点或采取其他“化整为零”的方式变相大操大办。

3、不存在收受或者变相收受亲戚以外人员和单位的礼金以及贵重礼品的行为。

4、不存在以组织名义通知、操办应由个人操办的婚丧喜庆等事宜,不存在由单位或者个人支付应由本人承担的操办费用。

5、不存在动用公务用车或利用职权借用下属单位车辆的问题。

6、不存在邀请监督、管理、服务对象,有业务关系的上下1。

级单位工作人员和可能形成利益输送关系的人员参加婚丧喜庆等事宜的宴请的问题。

7、不存在因工作变动迎来送往,摆设饯行酒、接风宴,或相互看望宴请的问题。

8、不存在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到位,对本单位工作人员在操办婚丧喜庆等事宜中的违规违纪行为不制止、不查处,或者制止、查处不力的问题。

违法原因剖析检讨书范文怎么写篇十七

自2012年以来,某农场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4件,结案14件,给予14名党员干部党纪处分,其中,给予党纪重处分5人,轻处分9人;被处分党员干部科级4人,一般干部10人,挽回经济损失560余万元。违纪案件主要呈现四个新特点:

一是经济类案件高居首位。共查处12件,有12名党员干部受到党纪处分,占案件总数的85.71%,主要表现是违规贷款归个人使用,套取国家财政补贴,账外私设“小金库”,违反财经纪律和经济违法犯罪,多数是与利用土地谋私牟利有关。

二是失职类案件位居次之。共查处2件,有2名党员干部受到党纪处分,占案件总数的14.29%。例如,畜牧公司党支部书记王某,在任职期间单位私设“小金库”资金达到30多万元,违反八项规定公款搞福利、吃喝、旅游等等,作为党支部书记的王某参与公款搞福利。明知各级纪委严格要求,尤其十八大以后,但在单位出现错误时不制止,也不反映,党支部书记的主体责任和领导责任没有发挥作用,监督责任缺失。

三是单位“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较多。共查处单位党政“一把手”违法违纪案件10件,被追究责任者10人,占案件总数的71.43%。例如某作业站站长李某,在任站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通过变通的方式贪污风险理赔款0.3万元,其行为已构成贪污,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剖析农场违纪违法案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既有管理、制度方面缺失造成的,也有监督、体制不健全的因素影响,总之是各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不思进取,信念动摇,是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主觀原因。一些干部忽视学习,放松思想改造,丢掉根本宗旨,滑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泥潭。他们面对眼花缭乱的世界,信念动摇,心理失衡,私欲膨胀,置党多年的教育培养、家人的支持于不顾,不择手段,以权谋私,最终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2、素质较低,意识淡漠,是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客观原因。从近5年立案查处的领导干部来看,大多数干部文化程度及综合素质较低。14个受处分的党员干部只有2个是第一学历,其余12个都是二学历,为个人政治需要仅限交钱拿文凭。浅薄的文化素养造成了这些基层领导干部平时疏于政策理论的学习,忽视了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对党和国家的政策、规定以及制度、法律知之甚少,纪律意识及法律意识淡薄,导致有些干部在被查处后还不认为自己已经触犯了党纪国法。

3、管理松散,制度缺失,是党员干部目无法纪的制度原因。一些单位内部管理无章可循,特别是财务管理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制度缺失,存在漏洞;一些单位虽然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制度,但也仅仅停留在纸上、贴在墙上;一些单位则根本没有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

4、监督不力,权力失控,是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体制原因。一些单位或部门的“一把手”往往处于核心位置,在抓班子、带队伍、促事业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负有监督责任的党支部书记,却对这些领导的监督长期缺位或不力,致使“一把手”的腐败日渐蔓延,并最终导致一些党员干部违纪违法。

针对当前违法违纪问题案件的原因,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联系实际,采取有力对策,加以有效遏制。总的工作方针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

1、加大领导力度。

领导干部在惩腐上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帮助排阻清障,就会鼓舞纪检监察机关干部的士气和斗志,攻坚克难,取得案件检查工作的突破。反之就会形成中梗阻,影响办案实效。因此,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既要亲自批办大案、要案,也要亲自过问查办案件,更要亲自包办重大案件,为查办案件质量、遏制案件发生提供领导保证。

2、加强队伍建设。

现在,反腐败形势发生了新变化,腐败者的智商越来越高超,手段越来越隐秘,如果停留在传统办案思维能力方法上,必然会使工作质效大打折扣。要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着力抓好办案队伍建设,多措并举、理论实践培训结合,尽快提高逻辑判断能力、询问笔录能力、文书制作能力、综合归纳能力、建档立卷能力,尽快适应办案新任务的需要,为查办案件质量、遏制案件发生提供组织保证。

3、加强工作创新。

做好工作,必须坚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机制制度和方法。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创新工作,才能显活力见实效,实现事半功倍,开创纪检工作新局面。

4、加强纪律审查。

摸排案件线索是做好案件检查工作的关键和前提。实践证明,抓不住线索,查办案件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通过深入挖掘线索,对已经掌握的案源精查细核,努力提高成案率。一要运用综合手段拓展案源。利用信访接待、专项检查、执法监察、经济责任审计建立沟通协调机制等手段,主动与有关部门协调了解情况,从中发现案件线索。二要严格责任追究扩大案源。针对主体责任、“一岗双责”发挥不力,领导干部失职渎职行为,要跟踪寻源,对构成违纪的必须追究到位。三要加强沟通联系抓住案源。与公、检、法、审计部门保持经常性联系,定期进行案件信息情况通报。对于已经由公、检、法、审计部门查处和审结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要及时催办移交案件,及时给予相应的党、政纪处分。

5、加强源头治本。

有效遏制违法违纪案件发生,除大力惩处之外还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实践证明,从源头治腐,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是遏制腐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1)要抓好反腐倡廉教育。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经常化、制度化、系统化、多样化的教育,用廉政理论武装头脑,用廉政条规筑起防线,用廉政典型引导示范,用反面案例警钟长鸣,特别是要充分运用管理局和农场的案件查处成果,用身边的案例进行针对性警示教育,力争教育效果的最大化,促进党员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廉洁从政,勤政为民,不想腐败。

(2)要抓好反腐倡廉制度。要联系贯彻落实党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年—2017年工作规划》,联系农场、分公司工作实际,联系反腐倡廉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联系权力运用、干部任用、资金使用;联系办案中发现的经营管理上的薄弱环节,积极探索创新健全完善,并着力推进落实反腐败的工作机制,制度体系,健全权力运行约束机制,突出落实《三重一大》集体研究决定制度、做到靠制度管权,靠制度管事、靠制度管人,使党员干部不能腐败。

(3)要抓好反腐倡廉监督。要按照农场、分公司新形势发展要求,及时改进监督策略及方法。发挥党内监督、行政监察、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的综合作用,突出抓好公开化办事制度,建立覆盖基层单位的网络举报平台,让党员群众多参与监督;要针对易发生腐败问题的土地发包、各项收费、惠农政策补贴、财务收支两条线等工作加大监管力度,防止监管失控,从源头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让党员干部不敢腐败。

通过抓惩治和预防腐败建设,形成一套包括“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不敢为”的惩戒机制和“不能为”的防范机制,遏制违法违纪案件发生的整治体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