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药物警戒协议书汇总 药物警戒计划怎么写(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6 04:44:22 页码:13
药物警戒协议书汇总 药物警戒计划怎么写(六篇)
2023-01-16 04:44:22    小编:ZT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药物警戒协议书汇总一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自然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感到枯燥无味,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总论部分,以天然药物的发展历史和成功开发的天然药物新药为实例来讲解这门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让学生了解天然药物化学的特有魅力;通过国内外创新药物研发现状的介绍来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通过介绍我国的动植物资源特别是中草药的独特优势让学生对我国天然药物发展的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在每章节的学习中,以学生熟悉的.药物或现象为导入点,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讲生物碱时向学生介绍印第安人曾利用最毒的生物碱乌头碱涂抹在箭头上用于战争以及鲁滨逊等先驱研究吗啡等生物碱的过程[2];讲鞣质时以“削好的苹果在空气中放置后为什么会变色”为问题而引入。

2 重视基本杂环和官能团的核心作用

天然药物中的化学成分就其化学本质而言是由一些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学品。在这点上,有机化学的知识尤为重要[3]。因此,要求学生在课前对有机化学的知识进行复习,特别是有关杂环化合物的知识,记住常见杂环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及杂环的编号,如吡喃、吡咯、喹啉、吲哚等;同时复习常见取代基或官能团的写法和名称。有了这些基础知识的储备,在上课时学生才能跟上教学进度,对化学结构的学习不再有陌生感和畏惧感。

3 不同记忆方法的应用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常根据基本母核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类型化合物的结构特点,采用与之相应的记忆方法, 能避免学生对化学结构产生混淆,常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 对照比较法

对照比较法是一种常用、有效的方法。它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可比性的对象放在同一条件或同一标准下进行联系比较,通过识同辨异,确定其属性的异同,从而进一步认识比较对象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使所学知识掌握得更为牢固[4]。如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基本母核为苯骈α-吡喃酮,黄酮类化合物基本母核的色原酮部分为苯骈γ-吡喃酮,其差异仅在于吡喃环上酮基(羰基)的位置,一个在杂原子的α位(邻位),另一个在杂原子的γ位(对位)。而黄酮和异黄酮也仅是b环的连接位置不同,学生很容易掌握经典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母核2-苯基色原酮,如果b环连在γ-吡喃酮环的3位即为异黄酮(3-苯基色原酮)。此外,个别特殊的化学结构与一般的化学结构相比较亦能加深记忆。

3.2 会意法

化学结构名称的记忆并不难,如果能根据名称推出结构,那么化学结构的记忆就变得相对简单了。这在黄酮类化合物主要结构类型的学习和记忆中体现较明显,名称中含“酮”的其化学结构中必然有酮基存在,名称中含“醇”的必然在c环上有羟基存在,名称中含“二氢”或“烷”的必然是c环的2、3位双键被氢化饱和。例如,二氢黄酮醇化学结构的推演,其黄酮的基本母核不变,“二氢”即黄酮母核c环的2、3位双键被氢化饱和(a、b环若被氢化就不再是苯环了,c环的1、4位是饱和的,双键只能存在于c环的2、3位上),“醇”即结构中含有羟基且只能在c环的3位(若连在a、b环上即为酚而非醇,c环的1、4位已饱和且2位上已有b环连接),由此不难推出二氢黄酮醇的化学结构。

3.3 形象记忆法

将抽象的化学结构与直观形象相结合,可活跃课堂教学,使学生对化学结构的记忆变得容易和牢固。甾体化合物的“甾”字很形象地表示了这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即含4个环的稠环(环戊烷骈多氢菲)上面连有3个支链(10、13位各有1个角甲基,17位有侧链)。

3.4 加合法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结构较复杂,有时可根据母核的碳原子总数进行记忆。根据定义四环三萜分子中应含有30个碳原子,其母核为甾体母核(17个碳原子),固定的取代基有4位的偕二甲基(2个碳原子)、14位甲基(1个碳原子)和17位八碳侧链(8个碳原子),由碳原子总数可知还存在2个碳原子,而这2个碳原子则为学生熟知的角甲基,正是由于这2个角甲基的位置不同[10(9)位或13(8)]可以将四环三萜分成不同的结构类型。

3.5 生物合成途径法

生物合成途径决定了化合物结构的基本骨架特点,根据生物合成的前体物能快速掌握由其衍生的化学结构。例如萜类是由甲戊二羟酸衍生的化合物,由不同数目甲戊二羟酸单位构成不同的萜类,尽管其结构骨架变化多端,但其分子中多能找到c5单位的影子,只是有的被环合、氧化、还原、缩合或接上不同类型的取代基。

以上为笔者在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基本母核的教学中常用到的方法,而对于需要掌握的重要单体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在掌握了其所属类型化合物母核结构的基础上,分清取代基的种类、数目和连接位置即可快速掌握。再复杂的化学结构也是由简单的结构拼合而成的,因此鼓励学生多写多画,不断总结学习经验,加深对化学结构的理解和掌握。

4 注重教与学的交流

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5]。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之后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学生对教师认可之后则会促进他们对该课程的兴趣和关注。改变学生被动听课的局面,创造主动参与的氛围,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工作[6]。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思考和总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来加强学生对化学结构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为学好天然药物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立军.天然药物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

[2]史清文,李力更,霍长虹,等.天然药物化学理论课教学的改革[j].药学教育,2008,24(1):34-36.

[3]李荣星.浅谈药物化学中的化学结构教学[j].科技经济市场,2008,(3):104.

[4]雷敬卫,丁晓医,白雁.天然药物化学学习方法探索[j].光明中医,2008, 23(8):1221-1222.

[5]姜茹,李晓晔,刘雪英,等.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模式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1):35-36.

[6]舒晓宏,刁云鹏,甄宇红,等.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方法的探讨[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8(6):511.

有关药物警戒协议书汇总二

在校学生要自尊自爱,克服困难和挫折。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远离毒品。《中学生守则》第6 条明文规定:中学生要求生活俭朴,讲求卫生,不吸烟,不喝酒,不随地吐痰.吸烟有害身体健康,吸烟有损学生的形象。还有《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不得在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饮酒、吸烟。

据调查烟草的烟雾中至少含有三种危险的化学物质: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焦油是由好几种物质混合成的物质,在肺中会浓缩成一种粘性物质。尼古丁是一种会使人成瘾的药物,由肺部吸收,主要是对神经系统发生作用。一氧化碳能减低红血球将氧输送到全身去能力。

一个每天吸5到10支香烟的人,其易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机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其易患食道癌致死的几率比不吸烟的人大4倍;死于膀胱癌的机率要大两倍;死于心脏病的机率也要大两倍。吸香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要原因,而慢性肺部疾病本身,也增加了得肺炎及心脏病的危险,并且吸烟也增加了高血压的危险。 烟的烟雾是致癌物质就是说,它能在它所接触到的组织中产生癌,因此,吸烟者唿吸道的任何部位都有发生癌的可能。

尼古丁能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烟草的烟雾可能是由于含一氧化碳之故,似乎能够促使动脉粥样化累积,而这种情形是造成许多心脏疾病的一个原因,大量吸烟的人,心脏病发作时,其致死的机率比不吸烟者大很多。

大多数吸烟者喜欢将一定量的烟教养吞下,因此消化道就有患癌疾的危险。 肺中排列于气道上的细毛,通常会将外来物从肺组织上排除。这些绒毛会连续将肺中的微粒扫入痰或粘液中,将其排出来,烟草烟雾中的化学物质除了会致癌,还会逐渐破坏一些绒毛,使粘液分泌增加,于是肺部发生慢性疾病,容易感染支气管炎。明显地,“吸烟者咳嗽”是由于肺部清洁的机械效能受到了损害,于是痰量增加了。膀胱癌可能是由于吸入焦油中所含的致癌化学物质所造成。

由此本人做出以下保证:

1. 坚决不在学校吸烟。

2. 如果在校发现有吸烟现象愿意立即向老师或者学校相关领导汇报同时也愿意接受同学的监督。

3、如果在校任何场所有吸烟迹象,均愿接受学校的批评教育和各种惩罚。

4. 如果有吸烟行为,愿意接受警告纪律处分,并接受学校的一切处罚包括退学。

保证人:

xx年x月x日

有关药物警戒协议书汇总三

2)按分散相与分散介质性质分:

(1)水包油(o/w)型

(2)油包水(w/o)型

(3)复合型乳剂分为o/w/o与w/o/w二类。

3)乳剂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1)液体药剂口服、外用

(2)注射剂肌肉、静脉注射

(3)栓剂

(4)软膏剂

(5)气雾剂

9.6.2乳化剂

1.乳化剂的基本要求

1)乳化力强 能强烈地降低油、水之间的界面张力,并能在小液滴周围形成牢固的膜,以维持乳剂的稳定。

2)安全 毒副作用与刺激性小。

3)稳定 化学稳定性与生物稳定性好。 [医 学教育网 搜集整理]

2.常用的乳化剂

1)o/w型乳化剂硬脂酸钠、硬脂酸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山梨酯(吐温类)、卖泽类、苄泽类、泊洛沙姆、阿拉伯胶、西黄芪胶、卵磷脂等。

2)w/o型乳化剂硬脂酸钙(镁、锌)、脂肪酸山梨坦(司盘类)。

3.乳化剂的选择

1)根据乳剂的类型选择 主要参考乳化剂hlb值。

2)根据乳剂的给药途径选择 乳剂的给药途径有外用、口服、局部注射与静脉注射,选择乳化剂时应考虑到乳剂的安全性。

3)根据乳化剂的稳定性选择 乳化剂对一定的ph值有一定的耐受能力,且不与药物之间发生配伍变化。

4)乳化剂的混合使用 混合乳化剂有更大的适应性,混合使用可满足理想的hlb值、适当的粘性及膜的牢固性的需要。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混合使用(如脂肪酸山梨坦与聚山梨酯的混合使用);非离子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也可混合使用。但不能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使用。

9.6.3乳剂形成的条件

1.有油相、水相与乳化剂三个基本成分存在,且油、水两相有适当的相体积比,分散相的浓度一般在10%~50%之间。

2.做乳化功,如搅拌、研磨、强烈振摇等。

3.乳化剂吸附在乳滴表面,形成乳化膜,降低油、水之间的界面张力,形成乳剂。

9.6.4决定乳剂类型的因素

1.乳化剂的性质 是主要因素,乳化剂的hlb值大,可形成o/w型乳剂。

2.相体积比 内相体积在10%~50%时,乳剂较稳定;当内相容积超过74%时,乳剂就转型或被破坏。

9.6.5乳剂的制备

1.干胶法与湿胶法

1)乳化剂先与油混合,再加入水乳化的方法称干胶法;

2)乳化剂先与水混合,再加入油乳化的方法,称湿胶法。

以阿拉伯胶为乳化剂时要采用这两种方法。采用这两种方法时,均需先制初乳。初乳中油、水、胶需要一定比例,如以植物油、鱼肝油为油相时,油、水、胶的比例是:4:2:1.

2. 新生皂法 油相中(植物油)含硬脂酸等有机酸;水相中含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三乙醇胺等碱;两相混合,保持70℃~80℃,则可生成新生皂乳化剂,不断搅 拌,即形成乳剂。外用的乳剂、乳膏剂主要用此法。以钠肥皂、三乙醇胺皂为乳化剂,可制成o/w型乳剂。以钙肥皂为乳化剂,可制成w/o型乳剂。

3.机械法 将乳化剂、油相、水相混合后,用乳化机械制成乳剂,可小量或大量制备。常用的乳化机械有乳钵、组织捣碎机、乳匀机、胶体磨、超声波乳化装置等。

4.微乳的制备 微乳除含有油相、水相和乳化剂外,还含有辅助乳化剂,乳化剂与辅助乳化剂的比例在乳剂中占的比例高达12%~25%.采用机械法制备。

5.复合乳剂的制备

采 用二步乳化法。先制一级乳,再将一级乳作为内相,选择适当的乳化剂,制成二级乳。如w/o/w型复合乳的制备,先选择亲油性乳化剂(如吐温类)与油相和水 相混合,用机械法制成w/o型一级乳;再将一级乳与水和亲水性乳化剂(如吐温类)混合,用乳化设备做乳化功,即可得到复合乳剂。

9.6.6乳剂中药物的加入方法

药物在乳剂中应尽量分散细小、均匀。药物溶于油相者,可将其溶于油中(溶于水相者,可先将其溶于水中),再与另一相及乳化剂混合,制成乳剂。

9.6.7乳剂的稳定性

乳剂属热力学不稳定的非均相分散体系,在制备或放置过程中,常发生以下几种变化:

1.分层

2.絮凝

3.转相

4.合并或破坏

5.影响合并和破坏的因素有:

1)乳滴的大小与均匀性

2)乳化膜的牢固程度

3)温度、光照、微生物等

9.6.8乳剂的质量评价

除应符合液体制剂常规要求外,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乳剂的物理稳定性:

1.乳滴大小的测定

应符合规定粒径的要求。可用显微镜、透射镜、库尔特计数器测定。

2.分层现象的观察

3.乳滴合并速度的测定

4.稳定常数的测定

9.7混悬剂

9.7.1概述

1.混悬剂的概念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的液体制剂。微粒的大小一般在0.5~10μm之间,但小到0.1μm、大到50μm的微粒,都是药剂学所涉及的范围。分散介质大多为水,也可以为植物油

2.选择混悬剂的条件

1)难溶性药物、剂量超过了溶解度而不能以溶液剂形式应用的药物;

2)为了使药物产生缓释作用;

3)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药物时;

4) 为安全起见,毒剧药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应该制成混悬剂。

3.混悬剂的质量要求

除制剂的常规要求(含量合格、化学性质稳定、卫生学合格)外,混悬剂的特殊质量要求如下:

1)微粒大小符合规定要求。

2)微粒沉降速度慢,沉降后不应有结块现象,轻摇后应迅速均匀分散。

3)有一定的粘度。

4)外用的易涂布。

9.7.2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

1.微粒的沉降 静置时微粒会自然沉降,沉降速度服从stokes定律,根据该定律,可采取两个措施延缓微粒的沉降速度:一是减小微粒的半径(r);二是增加混悬剂的粘度(η),可加入助悬剂。

2.微粒的荷电与水化 混悬剂的微粒有双电层结构,表面带电,带电多少用ζ电位表示。微粒荷电使微粒间有斥力,加之微粒表面水化膜的存在,利于混悬剂的稳定。

3. 絮凝与反絮凝 加入一定量的电解质后,可降低混悬剂的ζ电位。ζ电位降至20~25mv范围内,微粒会形成疏松的絮状沉淀,使混悬剂不结饼,摇后易分散。 发挥此种作用的电解质称絮凝剂。混悬剂浓度很高时,其流动性可能很差,如果加入适量电解质可使微粒表面带电增加、斥力增加,可改善其流动性,发挥此种作用 的电解质称反絮凝剂。

4.结晶增长与转型 混悬剂中药物微粒大小不会完全一致,当微粒处于微米级时,小粒子的溶解度大于大粒子的溶解度, 这一规律可用 ostwald freundlich方程式表示。所以混悬液在放置过程中,小微粒数目减少,大微粒数目增加,微粒沉降速度加快,混悬剂的 稳定性降低。可加入抑止剂来阻止结晶的溶解和长大。

制备混悬剂时,若使用的药物是亚稳定型结晶,则在放置后可能会转变为稳定型结晶,出现微粒沉降或结块现象。

5.微粒的润湿 疏水性药物以水为分散介质时,易结团而难以均匀分散在水中,这是由于固-液界面张力较大而引起的,可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降低固-液界面张力,增加药物与水的亲和力。发挥此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称润湿剂。

6.混悬剂稳定剂

1)助悬剂 甘油、糖浆、阿拉伯胶、纤维素类、硅皂土、触变胶等。

2)润湿剂 表面活性剂,hlb值在7~11之间,如吐温类。

3)絮凝剂与反絮凝剂 絮凝剂与反絮凝剂所用的电解质相同:枸橼酸盐、酒石酸盐、磷酸盐等。

9.7.3混悬剂的制备

1.分散法

通常用此法。药物首先要粉碎至规定粒度,再加液研磨,1份药物可加0.4~0.6份液体,研成糊状可取得的分散效果。疏水性药物与水的接触角90,不能被水湿润,必须加一定量的润湿剂。

2.凝聚法

1)物理凝聚法 用物理的方法降低药物的溶解度,使其聚集并从分散介质中析出,形成混悬剂。如醋酸可的松滴眼剂。

2)化学凝聚法 用化学反应方法将两种成分生成难溶性的药物微粒而制成混悬剂。如硫酸钡混悬液。

9.7.4混悬剂的质量评价

混悬剂除液体制剂的常规质量评价外(含量、卫生学等),还需考查其特殊的物理性质。

1.粒度大小的测定 可用显微镜与库尔特计数器检查。 [医 学教育网 搜集整理]

2.沉降容积比(f) 的测定是指沉降物的容积与混悬剂的容积之比。f值越大,混悬剂越稳定。沉降容积比被《中国药典》版收载于附录的制剂通则中。

3.絮凝度(β) 的测定 β值越大,絮凝效果越好。

3. 重新分散试验 通过转动或振摇,容器底部的沉降物分散得越快,说明分散性越好。

4. 流变学测定

9.8其他液体药剂及液体药剂的包装与贮存

9.8.1其他液体药剂(注意区分概念,了解使用方法和用途)

1.合剂 在临床上,除滴剂外,所有的内服液体制剂都属于合剂。合剂可以是溶液型、混悬型、乳剂型的液体制剂。单剂量包装的合剂又称口服液。

2.洗剂 指专供涂抹敷于皮肤的外用液体制剂。洗剂可分为溶液型、混悬型、乳剂型以及它们的混合型液体制剂。如复方硫磺洗剂。

3.搽剂 系指专供揉搽皮肤表面的液体制剂。以乙醇和油作分散剂较多。

4.滴耳剂、滴鼻剂、滴牙剂

5.含漱剂 指用于咽喉、口腔清洗的液体制剂。如复方硼酸钠溶液。

6.灌肠剂 指经肛门灌入直肠使用的液体制剂。按用药目的不同分为三类:

1)泻下灌肠剂如生理盐水、5%软皂溶液等。

2)含药灌肠剂与栓剂的作用特点相同。可发挥局部的治疗作用,如消炎、收敛等。也可通过直肠吸收发挥全身作用,如兴奋、镇静、降压、退热等。

3)营养灌肠剂如5%葡萄糖溶液。

7.灌洗剂 指清洗阴道、尿道、清洗胃的液体制剂。

8.涂剂 指用纱布或棉花蘸取后涂搽皮肤或喉部粘膜的液体制剂。如复方碘涂剂。

9.8.2液体制剂的包装与贮存

1.对包装材料的要求化学性质稳定;能减少和防止外界因素的影响;坚固耐用;体轻、美观、便于运输、贮存、携带、使用。

2.对标签的要求习惯上内服液体药剂的标签为白底蓝字或黑字;外用液体药剂的标签为白底红字或黄字。

3.贮存条件 密闭贮存于阴凉、干燥处。

第九章液体制剂历年考题

a型题

80(hlb=4.3)60%与tween 80(hlb=15.0)40%混合,混合物的hlb值与下述

数值最接近的是哪一个

a.4.3 c.8.6 b.6.5 d.10.0 e.12.6 (答案c)

提示:hlb值的计算是为数不多的可以出计算题的考点之一。

2.吐温60能增加尼泊金类防腐剂的溶解度,但不能增加其抑菌力,其原因是

a.两者之间形成复合物 b.前者形成胶团增溶

c.前者不改变后者的活性 d.前者使后者分解

e.两者之间起化学作用 (答案b)

3.理论上乳剂中分散相的体积分数近为

a.35% b.45% c.75%d.65% e.55% (答案c)

4.复乳wi/o/w2型,当w1不等于w2时是指下述哪一项

a.一组分一级乳 b.二组分一级乳 c.二组分二级乳 d.三组分一级乳

e.三组分二级乳 (答案e)

5.关于表面活性剂的叙述中哪一条是正确的

a.能使溶液表面张力降低的物质 b.能使溶液表面张力增加的物质

c.能使溶液表面张力不改变的物质 d.能使溶液表面张力急剧下降的物质

e.能使溶液表面张力急剧上升的物质 (答案d)

6.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的商品名称是

a.吐温20 b.吐温40 c.吐温80 d.司盘60 e.司盘85 (答案c)

7.下列物质中,对霉菌和酵母菌具有较好抑制力的是

a.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b.苯甲酸钠 c.苯扎溴铵 d.山梨酸

e.桂皮油(答案d)

8.根据stokes定律,混悬微粒沉降速度与下列哪一个因素成正比

a.混悬微粒的半径 b.混悬微粒的粒度

c.混悬微粒的半径平方 d.混悬微粒的粉碎度

e.混悬微粒的直径(答案c)

提示:对 stokes定律要掌握公式的形式和各字母代表意义

9.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作混悬剂的助悬剂作用

a.西黄蓍胶 b.海藻酸钠

c.硬酯酸钠 d.羧甲基纤维素钠

e.硅皂土 (答案c)

lo.处方:碘50g,碘化钾100g,蒸馏水适量,制成复方碘溶液1000ml.碘化钾的作用是

a.助溶作用 b.脱色作用

c.抗氧作用 d.增溶作用

e.补钾作用 (答案a)

11.最适于作疏水性药物润湿剂hlb值是

值在5-20之间 值在7-11之间

值在8-16之间 值在7-13之间

值在3-8之间 (答案b)

12.有关表面活性剂的正确表述是

a.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要在临界胶团浓度(cmc)以下,才有增溶作用

b.表面活性剂用作乳化剂时,其浓度必须达到临界胶团浓度

c.非离子表面活性的hlb值越小,亲水性越大

d.表面活性剂均有很大毒性

e.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强杀菌作用,故常用作杀菌和防腐剂 (答案e)

13.下列质量评价方法中,哪一种方法不能用于对混悬剂的评价

a.再分散试验 b.微粒大小的测定

c.沉降容积比的测定 d.絮凝度的测定

e.浊度的测度 (答案e)

14.不宜制成混悬剂的药物是

a.毒药或剂量小的药物 b.难溶性药物

c.需产生长效作用的药物 d.为提高在水溶液中稳定性的药物

e.味道不适、难于吞服的口服药物 (答案a)

15有关hlb值的错误表述是

a.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和力称为亲水亲油平衡值

值在8-18的表面活性剂,适合用作o/w型乳化剂

c.亲水性表面活性剂有较低的hi.,b值,亲油性表面活性剂有较高的hlb值

d.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hlb值有加合性

e.根据经验,一般将表面活性剂的hlb值限定在0-20之间 (答案c)

16.关于高分子溶液的错误表述是

a.高分子水溶液可带正电荷,也可带负电荷

b.高分子溶液是粘稠性流动液体,粘稠性大小用粘度表示

c.高分子溶液加入大量电解质可使高分子化合物凝结而沉淀

d.高分子溶液形成凝胶与温度无关

e.高分子溶液加人脱水剂,可因脱水而析出沉淀 (答案d)

17.能用于液体药剂防腐剂的是

a.甘露醇b.聚乙二醇c.山梨酸d.阿拉伯胶 e.甲基纤维素 (答案c)

18.单糖浆的含糖浓度以g/ml表示应为多少

a.70% b.75% c.80%d.85% e.90% (答案d)

提示:还要知道单糖浆的含糖浓度以g/g表示应为64.7%

液体制剂历年考题

b型题

[1-5] (答案aedcb)

a.司盘20 b.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c.苯扎溴铵 d.卵磷脂e.吐温80

1.脱水山梨醇月桂酸酯

2.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

3.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4.阳离子型表面性剂

5.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6-10] (答案becad)

电位降低 b.分散相与连续相存在密度差

c.微生物及光、热、空气等作用 d.乳化剂失去乳化作用 e.乳化剂类型改变

6.分层 [医 学教育网 搜集整理]

8.酸败

10.破裂

7.转相

9.絮凝

提示:乳剂的稳定性是本章一个常考考点,本试题基本函盖乳剂所有不稳定因素

x型题

1.具有乳化作用的辅料

a.豆磷脂 b.西黄蓍胶 c.乙基纤维素 d.羧甲基淀粉钠

e.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答案abe)

2.具有防腐作用的附加剂有

a.尼泊金 b.乙醇 c.甘露醇d.聚乙二醇 e.苯甲酸 (答案abe)

3.疏水胶体的性质是

a.存在强烈的布朗运动b.具有双分子层

c.具有聚沉现象d.可以形成凝胶

e.具有tyndall现象 (答案ace)

4.关于芳香水剂正确的表述是

a.芳香水剂系指挥发性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水溶液

b.浓芳香水剂系指用乙醇和水混合溶剂制成的含大量挥发油的溶液

c.芳香水剂应澄明

d.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多用蒸馏法制备

e.由于含挥发性成分,宜大量配制和久贮 (答案abcd)

有关药物警戒协议书汇总四

【药物制剂专业就业方向】

药物制剂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药物制剂和与制剂技术相关联的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进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工作

【药物制剂专业工资待遇】

截止到 2013年12月24日,36531位药物制剂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 3842 元,其中0-2年工资3044元,3-5年工资6654元。

【药物制剂专业就业岗位】

药物制剂研究员、制剂研究员、药物分析、药品研发 销售人员、生产工艺员、药物制剂、药物制剂研发人员、药物制剂项目经理、制剂工艺研究员、研发人员、药品研发、制剂研发人员等。

【药物制剂专业城市就业指数】

药物制剂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北京。薪酬最高的地区是合肥。

就业岗位比较多的城市有:北京[241个]、上海[137个]、南京[114个]、杭州[62个]、武汉[54个]、广州[47个]、重庆[45个]、苏州[35个]、成都[33个]、天津[32个]等。

就业薪酬比较高的城市有:合肥[25500元]、无锡[16249元]、石家庄[14250元]、天津[8749元]、广州[8415元]、武汉[8000元]、常州[6999元]、郑州[6500元]、上海[5785元]、沈阳[5000元]、台州[4999元]等。

有关药物警戒协议书汇总五

为深入开展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为加强对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政法委书记、乡禁毒委副主任为组长、综治成员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堕却乡社区戒毒(康复)工作领导小组。社区戒毒(康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于乡综治办,负责本乡镇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的组织、协调、督导和实施。

按照“以人为本、依法管理、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戒毒工作原则,通过社区戒毒(康复)工作,逐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依托,戒毒治疗、康复指导、救助服务功能兼备的戒毒工作体系,努力实现吸毒人员戒断毒瘾、身心康复、回归社会。

(一)明确和落实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的主管部门和具体职责。派出所、司法、卫生院、社会事务办、团委、妇联等单位认真履职、协作配合,积极推进社区戒毒(康复)

工作。

(二)建立社区戒毒(康复)专职工作队伍和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体系。各村要配备社区戒毒(康复)不得少于1人的专职工作人员,落实帮扶措施,为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志愿服务。

要建立起政府统一领导、禁毒委员会组织协调指导、各相关部门履行法定职责、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大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力度。

(一)派出所:对吸毒人员进行检测和登记,实施动态管理;责令吸毒成瘾人员接受社区戒毒和决定强制隔离戒毒,责令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接受社区康复;参与社区戒毒人员(社区康复人员)的日常管理;配合卫生院开展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工作。

(二)司法所:对社区戒毒人员(社区康复人员)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供司法援助,并配合公安机开展吸毒人员登记。

(三)社会事务办:指导基层组织将社区戒毒(康复)纳入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促进和指导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工作,将符合社会救助条件的'戒毒人员纳入救助范围。

(四)财政所:负责保障开展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的经费。

(五)中心校:对社区戒毒人员(社区康复人员)的文化教育给予支持。

(六)工会、共青团、妇联部门: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社区戒毒(康复)工作。

二〇xx年三月十日

有关药物警戒协议书汇总六

为积极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减轻医药费用负担,根据卫生部《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定期或不定期对全院医师、护师、药师进行合理使用基本药物相关知识培训。内容包括《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及医保、新农合补助药品的实际应用方法。

二、做好基本药物目录的遴选、采购、配送工作。医院临床应用的基本药物全部从吉林省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平台采购,由市卫生局指定配送企业负责配送,并做好基本药物的入库验收、在库养护。

三、按照国家相关基本药物价格政策,严格执行药物的零差率销售制度。

四、鼓励临床医师优先合理使用基本药物。截止到20xx年末,院内所有经营的药品均为国家基本药物和吉林省增补药物品种。

五、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发挥规范临床用药行为的作用,为药物治疗的合理、安全、有效提供有效保障。

六、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和合理用药督导小组要加强对医院基本药物临床应用的监测与评价,定期(至少每月一次)抽调处方和医嘱对基本药物的应用进行点评。对使用比例不达标的科室和严重不合理用药的医师进行通报批评,并由业务院长对医师和科主任进行诫勉谈话。

七、加强基本药物质量安全监管各临床医师和药房工作人员要对基本药物在应用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及时报告。要加强基本药物进货、验收、储存、调配等环节的监管,加强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建立健全药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保证基本药物质量和用药安全。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是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途径。全体医务人员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扎实推进,确保目标任务的实现。

(二)加强协调配合。要主动作为,自觉把各项配套措施及时落实到位,动态跟踪制度实施情况,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建立各环节配套衔接、有效运转的合理机制,确保基本药物制度取得实效,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三)强化监督评估。各科室要按职责认真做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的培训指导、监督检查、考核评价工作。要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监测评价制度,加强信息收集汇总培训指导,保证上报的监测评价数据科学准确。对在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中违反政策规定的机构和人员,要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四)强化政策宣传。各有关部门要通过各类媒体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政策,普及基本药物知识,转变不合理用药习惯,正确引导群众合理用药、科学用药、安全用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