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爱读书手抄报范文(通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09:16:21 页码:7
爱读书手抄报范文(通用9篇)
2023-11-11 09:16:21    小编:ZTFB

总结是思维的整理,通过总结可以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清晰和有条理。总结应该突出重点,突破大众思维,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美食菜谱和烹饪技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灵感和美食享受。

爱读书手抄报篇一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吧,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书中可以找到“宝藏”,可以找到:“黄金”。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由来,在我的记忆中已经很模糊了,似乎是在家里发现的。起先是被它那美丽封面和插图所吸引,可当我翻它时,里面的故事,像磁石一样深深的吸引着我。从此,脑海中便有了这么一个记忆: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在一个春天的午后,独自一人在房间里看书,静静地坐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收起那最后一抹美丽的光彩。

长大了,书仍然是我生活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学海无涯,我坐在小舟上慢慢欣赏。书是海,我是快乐的小鱼,自由自在地在书海里畅游;书是天空,我是快乐的鸟儿,在天空翱翔。从《西游记》到《红楼梦》,从《女生日记》到《淘气包马小跳》,从《爱的教育》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从《实用文摘》到《儿童文学》……我读得津津有味,正是因为书的帮助,将我单调的生活一下子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书,我吮吸着,享受着。她似美酒一般让我陶醉,让我沉迷。我拜倒在她那难言魅力之下。我没有任何力量来抗拒书对我的诱惑,没有任何勇气来抗拒阵阵油墨馨香。

“你喜欢读书么?”

“我喜欢读书。”

“你为什么喜欢读书?”

“不告诉你。”

书就想以为小精灵,让我知道中国式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让我知道埃及的金字塔等文明古迹,让我结识了古代的民主英雄等。

我就是一夜漂浮在书中的扁舟,我就是以为翱翔在书中的小鸟。而书就是一位小精灵,传授给我无穷的智慧。

我爱读书,爱看各种各样的书,可是家里的书却寥寥无几,而我姐姐家里书非常多,因此,我没事就往姐姐家里跑。

有一天,我像往常一样准备去姐姐家看书,右脚刚跨出大门就听到妈妈在叫我:“邵君,作业做好了么?”“快了,快了,还有一点点就完成了”边说边冲出大门。妈妈一把把我拽住了,“还有一点点也给我做好了再出去玩!”妈妈边说边将我拉到卧室里,我努力挣扎着,只可惜我力气太小了,根本无法挣脱妈妈的“魔爪”;我又想假装去厕所,也被妈妈发现抓了回来,只好老老实实地呆在房间里做作业了。大约半个小时,我把作业做好了。“妈妈,我把作业做好了!”我兴奋地喊着。妈妈也笑着说:“现在你可以出去玩了!”我迫不及待地往姐姐家飞奔而去。

到了姐姐家里,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姐姐,我昨天看过的《十万个为什么》放在哪里了?”“在书架第三排,最右边几本,我今天早上还去买几本新书,你要不要看啊?”姐姐亲切地说:“应该都是你爱看的。”“谢谢姐姐!”说完我便拿起《十万个为什么》坐在一旁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的读着。就连午饭都要姐姐催了又催才慢吞吞地放下书本,再飞快地跑向厨房,装起一碗饭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完之后又飞快地冲进了姐姐家的书房,继续看了起来。

直到傍晚,我才恋恋不舍地放下书本回家。

爱读书手抄报篇二

问题问得好,答案就往往得了过半。在“读书的方法”一文内,我述说了求学时的发问主旨。以发问作为思考的指引,有几点是要补充的。

第一、问题要一针见血。这是佛利民的拿手好戏。你问他一个问题,他喜欢这样回答:“且让我改一下你的问题。”(letmerephraseyourquestion.)他一改,就直达你要问的重心,十分清楚。我们凡夫俗子的仿效方法,就是要试将一个问题用几种形式去发问,务求达重点的所在。举一个例子。当佛利民解释某法国学者的货币理论时,我问:“他的主旨是否若时间长而事情不变,人们就觉得沉闷?”佛利民答:“你是要问,是否时间越多,时间在边际上的价值就越少?”这一改,就直达经济学上的“替换代价下降”(diminishingmarginalrateofsubstitution)定律,他无需答我,答案已浮现出来了!

第二、问题要问得浅。这是艾智仁(n)的专长。谈起货币理论,他问:“甚么是货币?为甚么市场不用马铃薯作货币?”当经济学界以功用(utility)的量度困难为热门的争论时,艾智仁问:“甚么是功用?甚么是量度?我们用甚么准则来决定一样东西是被量度了的?”这是小孩子的发问方式。后来艾智仁找到了举世知名的答案。量度不外是以武断的方式加上数字作为衡量的准则,而功用就只不过是这些数字的随意定名。假设每个人都要将这数字增大,就成了功用原理。这武断的方法若能成功地解释人类的行为就是有用的,而功用本身与社会福利无关!

我自己的佃农理论,就是由几个浅问题问出来的。传统上的理论,都以为既然土地种植的收成是要将一部份分给地主,那么地主以分账的方法征收租金,就正如政府征税一样,会使农民减少劳力从而使生产下降。我问:“既然生产下降,租值就应减少了,为甚么地主不选用其他非分账式的收租办法?”我再问:“假如我是地主,我会怎么办?假如我是农民,我又会怎么办?”

第三、要断定问题的重要性。在我所知的高手中,衡量问题的重要与否是惯例,赫舒拉发更喜欢把这衡量放在一切考虑之前。学生问他一个问题,他可能回答:“这问题不重要。”于是就想也不再想。认为是重要的问题呢,他就从座上站起来!

判断问题的重要性并不太难。你要问:“假若这问题有了答案,我们会知道了些甚么?”若所知的与其他的知识没有甚么关连,或所知的改变不了众所周知的学问,那问题就无足轻重。

有很多问题不仅是不重要,而且是蠢问题。甚么是蠢问题呢?若问题只能有一个答案,没有其他的可能性,那就是蠢问题了。举一个例。经济学是基于一个“个人争取利益”的假设;这就暗示着个人生产是会尽可能减低生产费用。有一个学者大做文章,问个人的生产费用是否会过高了?但基于这作者自己的假设下,“过高”是不可能的。佛利民就下评语:“愚蠢的问题,得到愚蠢的答案,是应有之报!”

爱读书手抄报篇三

读书应该是我们毕生都要做的事,坚持读书可以使我们心灵得到洗涤,开展读书节并制作手抄报可以让我们了解读书的乐趣。下面是百分网小编整理的读书节的手抄报,希望大家能喜欢!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赵恒《劝学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二首》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

每当我捧起那一本本充满油墨香的书时,心里感到了无比的舒适与快乐。

终于,推入房门,轻声说到:“妈妈,我……我又没考出满意的成绩!”

“我没有!我很认真地复习了,但不知为什么还是这么差!”我争辩道。

“你还说,不用功就是不用功,没什么可争辩的。”妈妈用发火的口气说道。

我和妈妈有吵起来了,我闷闷不乐地来到自己的房间。心里十分不平静:妈妈怎么老是不理解我,我明明已经很努力了呀!我不经意间,从书架上拿下一本书,轻轻地抚摸着,然后认真地翻阅起来,不一会儿就被书中的情景吸引住了。在书的世界里,我感觉刚才一切的烦恼都被抛洒的无影无踪了,留在记忆中的只是一片宁静和几分快乐。书本仿佛像一位长者在教我道理。到我读到:

“妈妈都在为我好!”

我愣住了,心里思绪澎湃。我感受到了刚才自己行为上的错误,感受到了一片浓浓的快乐。整个人浑身上下都变得不再那么懊恼,变得十分轻松、平静、开心。

窗外,天还是那样的天,还是那样的灰蒙蒙。可现在,在我的眼里是多么的诗情画意。我自己的心情是无比的快乐。

在阅读的世界里,我就像一个谦谦学子,书就是一个循循善诱的导师,让我学得知识,收获快乐。书有一种魔力,让我在喜怒哀乐中感受到快乐。

1、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2、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黄庭坚

3、早岁读书无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苏辙

4、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杨绛

5、读书的意义是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林语堂

6、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

7、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罗曼·罗兰

1、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3、木不凿不通,人不学不懂。

4、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刘过《书院》

7、身边要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读诗时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礼。——《礼记》

10、我们可以由读书而搜集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糠和谷子分开。——福雷斯特

12、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东坡

13、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有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14、在紧张的环境下,适当地放松一下,对身心对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方伟明

16、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17、书籍帮助我从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没有书的帮助,我会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18、如果学习只在于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

20、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足己患不学,既学患不行。作者:韩愈

21、最大的决心会产生最高的智慧。

22、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普希金

23、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24、少年喜书策,白首意未足。幽窗灯一点,乐处超五欲。

26、天然的才能好象天然的植物,需要学问来修剪。

27、读书,一个永恒话题。古人是这样看待读书的。

28、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之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30、写十卷书要比实际行动打下基础容易得多。读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养心。

31、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利希顿堡

32、心如水之源,源清则流清,心正则事正。——明·薛瑄

3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作者。

34、读书可以让人放远眼光,开阔思维,不断的让创新的火花迸发,不断的充实自己的思想,不断的形成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不断的去追求更高的理想。

35、教学论应当详细规定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奖励和惩罚的性质和步调。

36、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

38、读书之于头脑,好比运动之于身体。作者:爱迪生

39、黑发不知勤学早,自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40、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而这条路将是你一生的选择。

41、浪费少年头,何时再回头。

4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43、我们可以由读书搜集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糠和麦子分开。——[德]富斯德

45、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与导师。

46、阅读的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爱读书手抄报篇四

1)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2)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性。

3)搓绳不能松劲,前进不能停顿。瞄准还不是射中,起跑还不算到达。

4)读书对于智慧,也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

5)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6)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7)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8)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9)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10)勤奋是探求知识的舟楫,思维是探索知识的方法,请教是学习知识的妙招,练习是巩固知识的途径。

11)勤奋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思考是理解知识的利器,读书是掌握知识的捷径,练习是巩固知识的方法,讨论是理解知识的妙招,探求是创新知识的途径。

12)求学无笨者,努力就成功;读书没捷径,尽力能高分。

13)死记硬背得不到真知识,投机取巧学不到真本领;纸上谈兵学不到真本事,闭门造车结不出好硕果。

14)勤奋出聪明,博学出智慧,多练出技巧,巧思出硕果。

15)学问靠点滴积累,聪明靠思考练就;博学靠学习成就,创造靠实践成功。

16)知识如金矿,挖之愈深,得之愈多;知识如登山,攀之愈高,望之愈远。

17)如果说学习有捷径可走,那么它就是勤奋;如果说知识就是力量,那么它就是实践。

18)藏书再多,倘不阅读,就是一堆废纸;读书再多,倘不应用,就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蕾。

19)学习不能好高骛远,须一步一个脚印;进步不能一步登天,须一步一级台阶。

爱读书手抄报篇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读书小报指学校(通常指小学)中为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而开办的报纸,一般会以彩色图文并茂的方式活泼生动地表现出来,甚至可以通过阅读富有人生哲理和智慧的文章,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读书感想和收获,并撰写自己的读书心得,在纸上、黑板甚至墙上用硬笔书写、美化,或者写一些关于名人的著作,歇后语,成语接龙,故事,古诗,谜语的介绍和心得体会等。手抄或打印均可。

小报要有报头,要有作者,要分版块。

我读书我快乐、读书之声、读书之歌、好书好读、书斋细语、书斋天地、书声地带、快乐书城、飘满书香、书海拾贝、书香门第。

写读书名言,读书计划的注意事项,一个好文章的赏析或体会,可以加上一两个小笑话,加上一些关于读书的.图片。

名人名言(关于读书的)、名人读书故事、自己的读书感言、读书格言、读书方法等。

也可以就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做一份单一的小报,可进行人物介绍,并画一画,摘抄精彩片段,写下自己的读后感,等等。

也可以就一位作者,根据他的几本书,做一份小报,作者介绍、书籍介绍,你的读书感受等。

1找出要读的书。

2时间安排(每月几本书平均几个星期看完)。

3每本书的作者的简介。

4每本书的读后感。

确定自己所读的书籍,把握书籍的整体风格,和自己要做哪几方面的内容!

确定自己的内容后,要确定自己的版式,什么内容放在什么地方,重要的内容放在显眼的地方,不重要的内容可以不放在显眼的地方,比如边角的地方。

要确定读书小报的整体色彩,要注意内容和色彩的搭配,比如清新的内容要用清新的颜色,古色古香的内容要用古色古香的色彩。

注意配图不要太花哨,一部分内容要有一个配图,这样很好,但是不要让配图抢夺内容的光彩。有的时候图片也可以起到分割的效果。

内容要精简,因为读书小报的纸张毕竟有限,不可能有很多的内容,所以,内容一定要简练,不要长篇大论。

爱读书手抄报篇六

做标记:最简单的读书笔记,就是在读书的时候,读到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的时候,采用自己的一套符号来画出重要内容,以便自己在复习的时候能够快速的找到重点,这种笔记的方法比较适合学生学习课本的时候。

做目录:目录的主要内容就是【书名】【作者】【重点内容】【本站】,书名和作者就不必解释了,关键是重点内容,由于这是一个目录式的笔记,所以重点内容只要是几个字概括一下即可,一般适合泛读的时候使用。

摘抄:摘抄也是一个比较简单的读书笔记,读书的时候读到精彩的地方,或者读到一些自己认为有用的地方,将这段文字抄下来,注明书名和作者,这么做是为了以后复习用,并且可以根据书名和作者快速的找到原著。

提要:提要用简短的话来总结书中某一段落的内容,有时候我们要求对每一段的内容写一个提要,只要一两句话即可概括其内容,不必写的很繁琐。下图中[]红色背景的文字就是提要。

提纲:提纲和提要有些类似,但是提纲是概括一篇文章的内容,而提要只是概括一个段落的内容,因此提纲比提要内容多且完整,而且提纲要能解释各个章节和段落之间的关系,所以提纲有时候是以图表的方式来呈现,不过提纲和提要都要求尽量简短明了,让人一看就明白。

札记:札记是最复杂的可以看作是提纲和心得的综合,有时候还要插入一些摘抄,还可以对文章的写法进行评论,总之写札记不仅仅费笔墨而且费脑子,这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笔记,应该是对学习到的内容的再创作。

爱读书手抄报篇七

读不懂的书不如不读,读的头昏脑涨一点儿没有兴趣的书除非是非看不可,否则千万别死磕,这会让你对读书丧失兴趣。

打个比方说:从你第一次接触女人就让你接触大把凤姐之类的女人,之后你会对女人丧失兴趣,看看好多人高考完之后的表现,把各种书撕烂,说:以后再也不用读书了。

怪木西西本人选择读书的两个标准:第一、感兴趣。第二、价值不低。

比如怪木西西喜欢武侠,但是读的武侠也仅限于金庸古龙梁羽生等大家的作品。

从简单的,感兴趣的书读起,然后徐循渐进,在不知不觉中,就能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从金庸的武侠小说读起,怪木西西对历史产生了兴趣,对古代经典书目产生了兴趣,读《史记》《道德经》《孙子兵法》还有国学、佛学之类的书也产生了兴趣,而且能慢慢读懂;从古龙的武侠小说读起,怪木西西也对现代诗歌,西方经典诗歌产生了兴趣,也能欣赏一二,这就是所谓的触类旁通吧!

读的书多了,一些诘屈聱牙的专业书籍也会慢慢能读懂,很多书看似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其实阅读就是那么一回事。

只要找到一本书,按照上面的方法细细读来,就能做到枝繁叶茂,开花结果,找到更多好书。

没有必要读完一本书。

随便问一个朋友:这本书怎么样?

朋友回答:这本书还没有看完。

读书,不是为了把某本书看完,而是读到这本书中的哪怕一个故事,一个观点,一句话,一个词语,千万不要在读书之前就给自己下一个魔咒:“这么厚的书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啊!”

把很多书当成一本字典去读,需要的时候翻一翻就好。《恰同学少年》里有一段对毛泽东读书的描写,相信很多人在电视中也看过这样的桥段,很多人在油灯下通宵读书,身边总是放很多很多本书,他们哪能一晚上就读完这么多书啊,他们更多时候是用来查阅。

不过现在有了互联网,有不懂的地方、想深入了解的地方,直接百度就好。

《恰同学少年》中有这样一个情景:毛泽东看报纸,里面有一个专业词不懂,查了字典,和同学讨论,最后遇到一位懂英文的老师才解答了这个问题。这样看来我们读书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因为有互联网。

借助互联网这个工具来读书。

读书中,遇到不懂的段子,想深入了解的地方,不懂的词汇,马上求助度娘,千万不要只在书本上做个问号的笔记就好,等着读完全本之后再回来一次性解决这个问题。

千万不要搁置问题,我的读书经历告诉我,搁置很多情况下意味着永远搁置,有好的词句,段落,马上做笔记,抄下来(以前一直用的摘抄本)、收藏(现在更多阅读电子书,直接用有道笔记保存起来)。

读书重慢不重快,欲速则不达,让你牛逼的地方不是你在两天时间里读完一本书,而是你用很长时间,真的把这本书读懂了,读透了,触类旁通又了解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

爱读书手抄报篇八

曾国藩对两个儿子的教育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老大曾纪泽不喜欢科举考试,不喜欢八股文,喜欢西方的语言学和社会学,曾国藩就鼓励他按自己的兴趣方向去读书。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虽然对于曾纪泽感兴趣的这些所谓的西学曾国藩自己不是太懂,但他为了儿子也努力地去看了不少书。后来,曾纪泽写成《西学述略序说》和《几何原本序》,这两本书出版,都是曾国藩亲自批阅后为之刻版发行的。

对于老二曾纪鸿,曾国藩就更是这样了。不仅鼓励曾纪鸿培养出数学研究的兴趣,难能可贵的是,曾纪鸿结婚之后,她的妻子郭筠,是个喜欢读书的女性。曾国藩觉得在那种重男轻女的社会环境下,儿媳妇能喜欢读书,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在教儿子的时候,还顺便教儿媳。郭筠不像曾纪鸿一样喜欢数学,她只喜欢文学与历史,这一方面曾国藩绝对是大家。所以在曾国藩的引导下,郭筠通读了《十三经注疏》和《资治通览》,也成了一个有名的才女。

说起来,曾国藩虽然是一代大儒,但也不可能样样都擅长,那么他怎么可能在西学、算术、语言学各个方面都能给孩子以指导呢?要说曾国藩真是一个海纳百川式的人物,当时他的幕府中网罗了天下最杰出的英才,包括像李善兰、华衡芳、徐寿等一大批当时最杰出的科学家。他不仅自己教儿子,还主张儿子向这些饱学之士学习。这也可以看出曾国藩的胸襟,真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

后来,他还主张从年幼的孩子中选拔一些聪明的、对西学感兴趣的儿童,由政府出资送他们出国去学习。正因为有他的一力提倡,于是近代历史上,有了第一批出国的留学学生,这第一批三十多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名叫詹天佑的学生,后来成为了中国铁路工程学的奠基人。

爱读书手抄报篇九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7、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