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遗址景区安保管理方案范文怎么写 遗址景区安保管理方案范文怎么写的(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6 11:01:59 页码:7
遗址景区安保管理方案范文怎么写 遗址景区安保管理方案范文怎么写的(七篇)
2023-01-16 11:01:59    小编:ZTFB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方案应该怎么去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精选遗址景区安保管理方案范文怎么写一

曲阜概况 在参观“三孔”之前,请允许我把曲阜概况介绍一下:

曲阜地处鲁中山区和鲁西南平原的交界处,北依泰山,南引峄山,东连沂蒙群山,西俯千畴平原。地势东高西低,境内泗河、沂河等河流均自东向西流淌,自古就有“圣人门前倒流水”之说。物产丰富,景色宜人。大诗人李白曾描写曲阜:“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如兰”。

曲阜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人类早期的文明。不少古籍中,还有炎帝、少吴徙都于曲阜,黄帝生于寿丘(曲阜城东8里 处),舜于寿丘作什器的记载。可见,中国远古时代最有影响的三皇五帝中就有四人在曲阜留下了踪迹。尽管这是传说,但也并不是毫无根据的。从境内保存下来的 20余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仍可见到我们的祖先征服自然的遗迹。 “曲阜”一名最早见于礼记。东汉应劭解释说:“鲁城东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商代前期,曲阜名奄,是商王朝的重要属国。周代自“封周公于曲阜”800余年,曲阜为鲁国都城,是当时我国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春秋时期,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之风,“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遍及全国各地,又成了当时的教育中心。鲁国是曲阜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故山东省现仍沿用“鲁”作为简称。公元前 249年,楚灭鲁,置鲁县,秦代属薛郡,西汉时为鲁国都,魏晋南北朝时为鲁郡治。隋开皇十六年(596年),首定曲阜为县名。宋代改称仙源县,金代恢复曲阜县名至今。1986年撤县制,始称曲阜市。现面积为890平方公里,人口60余万。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曲阜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主要的有110余处,其中孔庙、孔府、孔林及鲁国故城遗址被列为全国首批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有11处列为全省重要文物保护单位。“三孔”还于1994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曲阜的文物古迹十分关注,国家先后拨款3000多万元对“三孔”进行了全面修茸。近年来,为了大力发展旅游事业,曲阜又相继开发建设了孔子六艺城、论语碑苑、鲁国盛世华夏文化城等一批新的旅游景点,形成人文与自然景观,新老景点浑然一体,相映生辉的旅游资源新格局,成为中外游人向往的文化旅游胜地。

孔庙的第一座石坊叫“金声玉振坊”。孟子对孔子曾有过这样的评价,他说:“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开始,以击磐告终,比喻孔子的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石坊上面莲花宝座上各刻有一个独角怪兽称“辟邪”,也叫“朝天吼”,这是封建社会王爵府第才可使用的饰物。

孔庙第一道门叫“棂星门”。“棂星”又名天田星,古人祭天,先要祭棂星。“棂星门”三个字为乾隆所书。“太和元气”坊同“金声玉振”坊差不多,题字为明代山东巡抚曾铣手书,赞颂孔子思想如同天地生育万物。此院东西各有一座腰门,东边上书“德侔天地一样大,他的学说古今来说都是最好的”。这座门叫“圣时门”,由此住里,有博大精深、深不可测之感。“圣时”二字,取孟子.万章下,“孔子,圣之时者也”句,意思是说,在圣人之中,孔子是最适合时代者。

过圣时门迎面小石桥,叫“璧水桥”,桥两侧偏南各有一座门,东门叫“快睹门”,是先睹为快的意思,西门叫“仰高门”赞颂孔子的学问十分高深。我们进入的大门,称“弘道门”,这三个字取自论语.卫星公“人能弘道”的句子,以此来赞颂孔子阐发了尧舜汤和文武周公之“道”。这道门也是明朝洪武十年(1377年)时孔庙的大门。再往后是“大中门”,大中门是宋朝时期孔庙的大门,原名叫“宫和门”,字的意思与孔子中庸之道的主张有关,由此门向南望去,一方面可以看到孔庙的历史沿革,一方面也可以看到孔庙的不断扩大,这些建筑既有清代建筑,也有明代建筑,还有宋代建筑,它们建的时代不同,工匠不同,但都互相配合,相得益彰,构成一体。看孔庙建筑,同时可以看到一部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史。

这块碑立于明成化四年(1468年),因此也叫“成化碑”,它为明宪宗朱见深所立,碑高6米,宽2米多。这块碑的特点是书法精湛,著称于世,并且碑文用论辩形式写成,在极力推崇孔子方面,可以说是之最。大家请看右上角,那上面写道:“联惟孔子之道,有天下者一日不可无焉”,又说:“孔子之道在天下,如布帛粟菽,民生日用不可暂缺”。这碑下面的动物不是乌龟,叫,是龙的儿子,特别能负重,所以用来驮碑,有句话讲“龙生九子不成龙”,在孔庙内,龙和龙的9个儿子,你都可以看到,当地的老百姓常来这里抚摸这,他们说:“摸摸的头,一辈子不犯愁,摸摸的腚,一辈子不生病”。

我们面前的这座木结构建筑名叫“奎文阁”,原是孔庙的藏书楼。“奎星”为二十八星宿之一,有星十六颗,“屈曲相钩,似文字之画”,后来人们把它演化为文官之首,封建帝王把孔子比作天上的奎星,所以孔子又称“历代文官主”。这座楼阁高23.35米,阔30.1米,深17.62米,三重飞檐,四层斗拱,构造坚固而且合理,康熙年间曲阜曾有过一次大地震,“人间房屋倾者九,存者一”,而奎文阁却傲然屹立,安然无恙,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艺术。

我们现在进入孔庙的第六进院落,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13座碑亭,南边8座,北边5座。亭内保存着唐、宋、元、明、清各代石碑共55幢,碑文多为皇帝对孔子的追谥加封、拜庙亲祭、整修庙宇的纪录,用汉文、八思巴文、满文等刻成。此排中间的这座碑,重约65吨,采自北京的西山,在当时,将如此重量的石碑从千里之外,跋山涉水,运至曲阜,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此院东、西各有一门,是孔庙第三道腰门,为“东华门、西华门”。

我们现在进入大成门,“大成门”是指今天下之大成,这一排共有5门并列,最西边为启圣门,是供奉孔子父母的地方,中路大成门,又有“金声门、玉振门”相佐,中路为孔庙最中心的地方,东为承圣门,原为孔子故居。

大家知道,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我们认为,孔子首先是个教育家,他是中国第一位老师,封建皇帝封他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应当说,他是全人类的老师,是名符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我们面前的“杏坛”,相传是当年孔子设坛讲学的地方,金代建亭作以纪念,著名文人党怀英书“杏坛”二字。坛侧有棵杏树,为后人所栽,每当初春时节,红花绽开,绿叶摇曳。所以乾隆皇帝来朝拜时,曾赋诗赞之,诗曰:重来又值籼开时,几树东风簇绛枝,岂是人间凡卉比,文明终古共春熙。

矗立在我们面前的大殿就是名扬天下的“大成殿”,它是中国的“三大殿”之一,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泰山岱庙的“天贶殿”齐名,其雄伟壮丽有过之而无不及。殿高24.8米,阔45.78米,深24.8米,雕梁画栋,金壁辉煌,特别是周围28根石柱,为世界文化瑰宝,均以整石雕刻而成,前面10根为深浮雕,每柱二龙戏珠,盘绕升腾,栩栩如生,刀法刚劲有力,各具变化。过去皇帝来了,都是将此柱用黄布围裹。他们若看见恐怕也会自惭不如。两侧及后廊的龙柱为浅浮雕,每柱72条龙,总共1296条。大成殿内供奉着孔子塑像,两侧为四配,东西是复圣颜回、述圣孔及,西面是宗圣曾参和亚圣孟子。再外是12哲。每年9月26日、9月28日,我们都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国际孔子文化节和孔子诞辰纪念仪式,表演大型祭孔乐舞和“箫韶乐舞”,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欢迎各位到时光临。

大成殿两侧的绿瓦长廊叫两半岛,共有80间房屋,是后世供奉先贤先儒的地方,在唐朝受供奉的只有20余人,到了民国多达156人,这些配享原为画像,金时改为塑像,明代改为木制牌位,文革期间被拆掉。现在两廊中主要存放汉画像石刻和著名古碑。最珍贵的是汉魏六朝石刻22块,如“五凤”“礼器”“乙瑛”“孔庙”“史晨”“张猛龙”碑等,都为国家级石碑,被视为书法艺术的极品,价值连城的瑰宝。最北面的两庑中,珍藏着584块石碑,叫“玉虹楼”法贴,是孔子68代孙孔继涑收集了历代著名书法家的手迹慕刻而成,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寝殿是供奉孔子夫人亓官氏的专祠。圣迹殿是明万历年间,根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编绘刻石的连环画,共有120幅。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完整人物故事的连环画。

我们现在的位置是孔庙东路,这里当年为孔子故宅,这口水井为“孔子故宅井”,是当年孔子饮水之井,后人称为“圣水”。亭内的碑有乾隆“饮水拜师”和“故宅井赞”,乾隆8次来曲阜,竟有他5次题字。后面这座红色墙壁叫“鲁壁”,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孔子9世孙孔鲋把论语等经典藏在此壁内,墙壁倒塌后被人发现,孔子经典方才留传于世。

这座殿堂叫“诗礼堂”,是当年孔子教儿子学诗学礼的地方,堂前有两棵宋代银杏树,当初孔府曾用这棵树的果实做菜,名叫“诗礼银杏”大家在品尝孔府菜时,千万不要忘了点这道菜,因为此菜的出处就在这个地方。

孔庙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博物馆,我们匆匆看一次,只可窥见一斑。不能观其全貌,尤其是不能会其神韵,那就留待各位以后再来时细细品味吧。下面我们参观孔府。

孔府即“衍圣公府”,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府大门与孔庙仅一墙之隔。孔府共占地240亩,有厅、堂、楼、房463间,在路布局,九进院落,东路为“东学”,西路为“西学”供游人游览的主要是中路。

“衍圣公”是北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宋仁宗赐给孔子46代孙孔宗愿的封号,这一封号子孙相继,整整袭封了32代,历时880多年。远在这封号之前,自西汉以后,历代封建王朝就给予孔子后代众多封赐,汉代曾封孔子后代为“奉礼君”“关内候”,魏晋南北朝又封“宗圣候、崇圣大夫”;唐朝封“文宣公”;宋代封“衍圣公”,到民国孔子77代孔德成时,改称“奉礼官”。“衍圣公”是我国封建社会享有特权的大贵族,被称为“天下第一家”,在明代,不仅班列群官之上,还特许在紫禁城骑马等。孔子的嫡系长支大多住在孔府,一直到1948年孔子77代孙孔德成离开曲阜,迁至中国台湾。

孔府大门上方高悬蓝底金字“圣府”二字。有趣的是门两边这幅对联:上联是“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富”字缺上面一“点”,寓“富不到顶”,下联为“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章”字一竖直通“立字”,寓“文章通天”。“与国咸休”“同天并老”,这是多大的气派!

孔府二门里,这座独具风格的门叫“恩赐重光门”,过去只有帝王大典、迎接“圣旨”时,此门才在13声炮声中徐徐启开,此门又称“仪门”或“塞门”。过去,一般官宦人家是不允许建的,只有封爵的邦君才能有其殊荣。

这个院子两侧的厅房,各挂有一个牌子,是孔府仿照建王朝六部而设的六厅,即管色厅、百户厅、典籍厅、司乐厅、知印厅、掌书厅。

孔府“大堂”,是“衍圣公”宣读圣旨、接见官员、审理重大案件,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正中太师椅上,披铺斑斓虎皮,长桌上置文房四宝、印章令箭,两旁摆满各种兵器、更鼓、云牌、龙旗、官衔木牌,象征着孔府的种种特权,甚是威严。

二堂,也叫后厅,是当年衍圣公会见四品以上官员的地方,里面的石碑和牌匾是清朝光绪、慈祥太后等封赐给衍圣公及夫人的。二堂东边为启事厅,为正四品官,负责上传下达,西边为伴官厅,为正七品,据说,过去官员赴京朝拜天子,一般只允许一主两伴,而只有“衍圣公”可以一主四伴。

三堂,也叫退厅,也是衍圣公私设公堂,处理家庭内部事务的场所。以上三个大堂,层层叠进,很是森严,足显出孔府的圣威和显赫。

三堂过后,我们进入“内宅”,在过去,内宅绝对不许擅入,有皇帝赐给的虎尾棍、燕翅镗、金头玉棍,由十几人轮流把守,有不遵令入内者,“打死勿论”。内宅门西边这个水槽叫石流,过去挑水夫不得进入内宅,只把水倒进石流,淌入内宅。

内宅门的内壁上画着一个形似麒麟的动物,叫“贪”,是传说中的贪婪之兽,能吞下金银财宝,你看它连八仙的宝物都吃掉了,还要去吃太阳。据说当年“衍圣公”出门时,都要驻足观看此画,并有人喊“过贪门”,以戒要清正廉洁,不要贪脏枉法。这对于我们现在的官员和“公仆”们,是不是也有借鉴和启发呢?

这是前上房,有正厅7间,是孔府主人接待至亲和朋友的地方,当年孔府戏班在此演戏,东侧间有乾隆皇帝送给孔府的荆根床,桌上有同治皇帝圣旨原件,中间是404件满汉全席餐具,菜多达196道,可想孔府菜之丰盛。西里间,为衍圣公签阅文件之处。

前堂楼是七间二层楼阁,富丽堂皇,室内陈设布置,全为当年原貌,内有珍奇书画墨宝、古玩衣冠,里套间为孔子后代孔令贻夫人陶氏卧室,这是孔德成先生的生母,至今尚有她的照片,她原是孔府丫环,后被纳妾,生下孔德成,但被陶氏害死。西套间是孔令贻另一夫人丰氏的卧室,此人一生无声无息,27岁就死去了。

这个院子是后堂楼,各有配楼三间,后堂楼是孔德成先生当年结婚的地方,堂中陈列着当年结婚的用品和名人赠送的礼品和题字。孔德成结婚时,正值西安事变期间,本来蒋介石先生要亲自参加婚礼,但遭到抗日将领张学良、杨虎成的逮捕,自然,他也就不能参加这最后一代衍圣公的隆重婚礼了。

我们现在参观孔府后花园,它建于明弘治20xx年(公元1520xx年),由吏部尚书太子太傅,也是孔子62代孙衍圣公孔闻韶的亲家李东阳设计监工建造的,到了明嘉靖年间,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当朝权臣严嵩又助修建,严嵩的孙女嫁给了孔子64代衍圣公孔尚贤为一品夫人。到了清代,乾隆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72代衍圣公孔宪培,又为修建孔府花园大动土木,经过前后三次大修,花园成了现在的规模,面积比北京故宫的花园还要大些。这里面有各种奇花异草,古树名石如“五柏抱槐”“太湖石假山”等,请各位随意观赏一下。

孔府存有大量无比珍贵的文物,尤其是十余万卷孔府档案,更是稀世文物,为了保护这些文物,在李瑞环同志特此下,拨款修建了孔府档案馆,现在,这些文物和档案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各位朋友,刚才我们看了祭祀孔子的庙宇,看了孔子后代居住的府第孔府,下边我们参观埋葬孔子以及孔子后代的基地孔林。

孔 林

孔林,是孔子及其家庭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时最久、规模最大的家庭墓地,位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占地三千余亩,周围垣墙高3米,厚1.5米,长 14.5华里。在这里既可考春秋之葬,证秦汉之墓,又可研究我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丧葬风俗的演变历史。孔林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人造园林。相传孔子死后,“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林内有各种树木10万多株,数百种植物。在万木掩映之中,碑石林立,石像成群,除一批著名的汉碑移入孔庙保护外,林内尚有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石碑3600多块,又称得上名副其实的碑林。过去墓地的“风 水”,被孔子的后代视作“命根子”。例如,清光绪三十年(1920xx年),勘测津浦铁路时,原计划经过曲阜,离孔林西墙很近。当时的衍圣公孔令贻得此消息十分着急,向朝廷连递几件呈文,说铁路将“震动圣墓”,“破坏圣脉”,使祖宗灵魂不得安宁。结果铁路到曲阜拐了个大弯,向西南绕行。如果没有这档子事,现在人们坐火车到曲阜游览,就不用先到兖州下车,然后改乘汽车了。

大门 孔林大门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进入孔林大门是一条长约1华里的甬道,迎面高大的门楼叫“观楼”,俗称“二林门”。此门原是古鲁国城北门。大门到二门这一段,是孔林前突出的部分,类似古代城市建筑的月城。

孔尚任墓 位于孔林东北隅,墓碑上书“奉直大夫户部广东清吏司员外郎东塘先生之墓”,即是孔尚任墓。孔尚任(1648--1720xx年),字聘之,号东塘,自称云亭山人,是孔子第六十四代孙,我国清初著名剧作家,其代表作是桃花扇。他出生书香门弟,因屡试不第,中年隐居曲阜石门山。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皇帝来曲阜祭孔时,他被孔府推荐为引驾官,并给皇帝讲经,深得褒奖,破格提升为国子监博士。赴京任职期间曾到淮杨一带治 河,通过吊古迹,访隐士,搜集野史逸闻,对南明王朝的覆灭经过有了深切的感受。回京后曾任户部主事,员外郎等职。公余致力于戏曲创作。1699年,昆曲名剧桃花扇传奇脱稿。王公显贵争相传抄,戏班竞相演唱,一时轰动京城。该剧以名士候方域与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南明王朝灭亡的历史。次年孔尚任却被罢官回乡,死后葬于此。他一生著述甚丰,另有诗文《石门山集》、《湖海集》、《岸堂文集》等。

于氏坊 位于孔林北侧,是孔子七十二代孙、衍圣公孔宪培与其妻于氏之墓。于氏原是清乾隆皇帝的女儿,那么为什么改姓于又嫁到孔府的呢?这里还有段小故事。据说乾隆的女儿脸上有块黑痣,相术说,这块痣主灾,破灾的唯一办法是将她嫁给一个有福的人。朝里大臣们议论,天下只有孔圣人的后代最有福。但是当时是满族统治,按规定满汉不能通婚。于是有人给皇帝出主意将女儿认汉族大臣、户部尚书于敏忠为义父,这样以于家的名义嫁到孔府。于氏死后,孔府为其立了这座“鸾音褒德”牌坊。

洙水桥 孔林二门内有一条东西横穿的小河,名曰:“洙水河”,因流经孔子墓前,与“圣脉”攸关,故被后世誉为“灵源无穷,宜与天地共长久”的“圣水”。洙水本是古代的一条河流,与泗水并称为“洙泗”,后来成为孟子发祥地的代称。古洙水早已湮没。河上有桥三座,左右皆为平桥,中间的一座拱桥在孔子墓前,名曰:“洙水桥”。

孔子墓甬道 洙水桥北迎面绿瓦三楹的高台大门,叫“档墓门”。过此门即是孔子墓甬道。甬道有四对巨型石雕,名曰:华表、文豹、角端、翁仲。华表又称“望柱”,是进“天门”的标志。文豹形象似豹,腋下喷火,温顺善良。角端传说日行一万八千里,通四方语言,明外方幽远之事。文豹、角端都是想象中的怪兽。翁仲,传说为秦代骁将,威震边塞,后为对称,雕文、武两像,用以守墓。甬道尽头大殿是祭祀孔子设香坛的享殿。解放战争时,朱德总司令曾在此召开过军事会议,所以又成为革命历史文物。

孔子墓 享殿之后红色的墙院内就是孔子及其儿、孙三代的墓地。孔子墓似一隆起的马背,称“马鬣封”,是一种特殊尊贵的筑墓形式。墓前石碑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 是明正统八年(1443年)黄养正书。孔子于公元前479年去世,当时鲁国国君称他为“尼父”。这是有别于封号的最尊贵的称号。孔子有封号始于公元元年,汉平帝追封孔子为公爵,称“褒成宣尼公”。此后帝王纷纷给孔子封号,至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唐玄宗李隆基给孔子谥号“文宣”,始称“文宣王”。到元 武帝于大德十一年(1020xx年)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后又称“至圣先师”、“大成至圣先师”等等。历代王朝都为孔子的封号选择了最高的赞誉之词,可见孔子思想学说,对历代统治是何等重要。

孔子墓东为其子孔鲤墓,南为其孙孔伋墓。这种墓葬布局为“携子抱孙”以示人衍兴旺。

孔鲤墓 孔子的儿子孔鲤,一生无大作为,年50岁先孔子去世。但因系“圣人”之 子,故被宋徽宗封为“泗水侯”。 子贡庐墓处 孔子墓西三间房屋为子贡庐墓处。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是孔子得意门生之一,也是孔子弟子中善于经商的学生。孔子死后,众弟子为孔子守墓三年,相诀而去,独子贡在此又守三年。后人为纪念此事,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

孔伋墓 孔子的孙子孔(前483--前420xx年),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孔子在世时,孔伋尚年幼。孔子死后,孔伋拜曾子为师。曾子,姓曾,名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继承了孔子学说的真谛,并传授给孔伋。曾子著有大学等书。据记载论语 也是以曾子的教学讲义为蓝本,由他的门人弟子编辑而成。孔伋潜心研究孔子学说,著成中庸一书。孔伋的学生又把孔 子思想学说传给孟子,孟子上承孔子之学,著成孟子一书。以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古称“四书”,是儒学经典著作。由此可见孔伋是儒家思想学派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 历史进入到当代,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学说并未与时俱去。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孔子研究空前活跃,国际上也出现了一股“儒学研究热”,以探讨和重新评价孔子和儒学的当代社会价值。由此我们相信,它必定推动曲阜旅游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空前的繁荣。

“三孔”的游览就到这里,我再把其他一些主要景点和其它方面简要的介绍一下。

曲阜的景点很多,多与孔子有关,可以更加增添您的感性认识,更多地了解孔子和孔子文化。孔子六艺城座落在曲阜城南,是最近兴建的一座大型旅游景观,占地200亩,投资5000余万元,它以孔子礼、乐、射、御、书、数为主线,让您在参与中、在娱乐中领会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在这里面您可以欣赏到尽善尽美的古乐舞,看到全国最大的青铜塑像,看到全世界最大的一部论语,可以乘坐古牛车游列国,是曲阜继“三孔”以后的又一重要旅游景点。“论语碑苑”是反映孔子论语内容的园林建筑,山水亭榭,曲径通幽,品味很高;尼山孔庙,在曲阜城东南25公里,是孔子的出生地,山清水秀,古迹众多;颜庙,是祭祀孔子弟子颜子的大型古建筑群,出孔府后门再往东30米即到;出颜庙再向东一里路,即到了纪念周公的大型古建筑周公庙,那里有众多的古树和鲁国故城遗址;出曲阜城向东6里,就是轩辕黄帝的出生地寿丘,在那里您可以看到为纪念黄帝而立的全世界最大的巨碑“宣和碑”“庆寿碑”,可以看到中国金字塔式的陵墓“少昊陵”;您如果要了解古代鲁国的风俗人情,可以参观一下鲁国盛世华夏文化城。在曲城北的石门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林木茂盛,景点众多,也是孔尚任隐居写桃花扇,以及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生平最后一次宴别之处。在曲阜城南20公里,就是孟子的家乡,有其规模比三孔稍小些的孟庙、孟府、孟林、孟母林、有岱南奇观峄山。向北60公里,就是五岳之首,被称为中华之魂的泰山,向西90公里,就可以看到水泊梁山的遗址和风光。

曲阜交通便利,104、327两条国道从曲阜城交叉通过,曲阜距济南国际机场150公里,距济宁机场60公里,距兖州火车站15公里。

各位朋友如需购物,有不少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供大家挑选,著名的孔府家酒、孔府香油、孔府黑芝麻板、孔子拓片、尼山砚、儒家经典著作等都很有纪念意义。

曲阜拥有一批星级宾馆给各位提供良好的服务和食宿条件,三星级的阙里宾舍座落在孔庙、孔府一侧,环境优雅,功能齐全;杏坛宾馆是二星级饭店,座落在六艺城附近,富丽堂皇;贵宾楼也是二星级饭店,与曲阜汽车站仅一路之隔;座落在市中心的三孔大酒店、孔府饭店、曲阜大酒店,也都有较好的硬件设施和上乘的服务,各宾馆都有富有特色的孔府菜供您享用。

曲阜是信义之乡,礼仪之邦,浓郁的风土人情,热情好客的人民,古朴的小城风貌都会使您留恋忘返。

精选遗址景区安保管理方案范文怎么写二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喜欢看电视看电影,所以在我的旅行计划表里,宁夏的影视一条街肯定是我的必经之地。想在那里感受曾经在电视里面看到过的镜头,想身临其境的感觉呐朴的氛围。位于银川的镇北堡西部影视城,被称为“宁夏之宝”。所以,我的宁夏之旅第二站——镇北堡影视城。

西部影视城位于银川市城区西北郊区空旷的荒野上,有两座古代城堡遗址,这就是闻名国内的镇北堡古城。该城堡是银川市文物保护单位,现为西部影视城所在地。被誉为“中国一西部影视城绝”。

镇北堡影视城西部地区最大的影视城,俗话说南有横店,北有西部影城,名气很大。

宁夏镇北堡西部影城(现通称镇北堡西部影城),被誉为“东方好莱坞”,地处宁夏银川西郊镇北堡,原址为明清时代的边防城堡。在中国众多的影视城中,西部影城以其古朴、原始、粗犷、荒凉、民间化为特色,是中国三大影视城之一,也是中国西部唯一著名影视城。

在此摄制影片之多,升起明星之多,获得国际,国内影视大奖之多,皆为中国各地影视城之冠,故被誉为“中国一绝”。

西部影视城已逐步将单纯参观型的旅游点发展成既有观光价值,又有为游客制作影视片及餐饮、购物、陶艺、骑射等多样化服务的娱乐型旅游区。

镇北堡历经数百年沧桑,以其雄浑、古朴的风格,成为贺兰山东麓风景旅游景观;并以它那特有的神秘韵味,引起了中国许多著名电影艺术家的浓厚兴趣,被艺术家们称赞为“神秘的宝地。

在被誉为“东方好莱坞”的宁夏西部影视城,自1993年成立以来,已接待国内外摄制组近100家,主要影片有《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双旗镇刀客》、《大旗英雄传》、《红河谷》、《黄河绝恋》、《越光宝盒》、《刺陵》等,现在,镇北堡已成为中国西部题材和古代题材的电影电视最佳外景拍摄基地。

游历完整个影视城后终于明白,为什么宁夏人民称它为宁夏之宝。因为作为一个外乡人的我,也早已被它深深吸引。

精选遗址景区安保管理方案范文怎么写三

各位朋友:

我们现在来到第一关东城楼的东侧。东城楼的下面是东门。紧挨着东门,有一个小小的方城,叫做瓮城。它的城门洞没有开在正东方向,而是在关城和瓮城的拐角处,向南而开。如果敌人逼近东门,他不能轻而易举地攻开城门,因为在这个拐角处,关城和瓮城上面的守军,就会居高临下,用交叉火力大量地杀伤敌兵。即使攻进了瓮城,东门紧闭,敌人也不能长驱直入,瓮城上面的滚木擂石就会轰然而下,四面兵士一起拉弓射箭,外面又有重兵把守,想跑都跑不了,瓮城就成了入侵之敌的葬身之地。为什么叫做瓮城?中国有个成语:“瓮中捉——”(这时,往往会有游客接着说:鳖),对,“瓮中捉鳖”,这个小方城就像一个瓮,所以叫做瓮城。

瓮城的外面,还有一座城,叫做东罗城。敌人进攻山海关,东罗城又是一道防线。请大家随着我指的方向看,这就是东罗城的南城墙和北城墙。在东罗城的东边,有一片高低起伏的丘陵,叫做欢喜岭。欢喜岭下有一道沟,叫做流泪沟。山还是这个山,水还是这个水,为什么又是欢喜,又是流泪呢?过去,兵士们从辽东或更远的地方回来,走到这一片丘陵,一眼看见山海关,离家不远了,心中高兴,就把这里叫做欢喜岭。从这里出关,到遥远的边疆去驻守,出了山海关,登上这座岭,眼见得离家越来越远,心中难受,落泪悲伤,欢喜岭下就有了这条流泪沟。

欢喜岭上有一个大平台,这就是著名的威远城的遗址。威远城是山海关的卫城,是山海关的前哨。吴三桂就是在这里投降了摄政王多尔衮,请清兵入关的。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推翻了明王朝,进了北京。吴三桂原来驻守宁远(今兴城),三月初,崇祯封赐他“平西伯”的爵号,并命令他放弃宁远,进京勤王,剿灭农民起义军。进军途中,得知崇祯皇帝已经吊死煤山,吴三桂只好率领人马返回山海关。

李自成和他的谋士们曾经清醒地认识到当时的形势:山海关外是强大的清兵,而吴三桂这支军队英勇善战,如果吴三桂倒向清兵,就会对大顺农民政权带来巨大的威胁;如果吴三桂归顺自己,山海关就是清兵难以逾越的一道防线。李自成决定招降吴三桂。

这时的吴三桂也正处在犹豫徘徊之中:说要效忠明王朝吧,明王朝已经垮台;说要投降清兵吧,时年33岁的吴三桂,“自少为边将”,长期和清兵打仗,积怨甚深,直到关外八城丢了七城,自己仍然孤军奋战,拒不投降,如今若要投降,很难得到清兵的信任,更何况父母家眷三十余口都在北京,一旦投降清兵,后果不堪设想;要投降农民起义军吧,自己刚刚进爵为平西伯,平西的意思就是去剿灭农民起义军,一眨眼的功夫,就从剿灭变成投降,这个弯子不好转;同时,也不知道李自成究竟是一个什么态度。吴三桂处在自身命运即将发生巨大转折的十字路口,也许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他的决定将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历史走向。

正在此时,李自成派人携带为吴三桂封侯的诏书、吴三桂的父亲吴襄的信件和大量钱款粮草,来说降吴三桂。来人说,只要投降,“父子封侯”。吴三桂接受了招降,把山海关移交给李自成派来的将领,率领部队进京谒见李自成。四月四日,走到今天的卢龙县(现在是秦皇岛市辖领的四个县之一)以西的沙河驿,遇见从北京逃出的家人,吴三桂询问父亲的情况,家人禀告:父亲已经被捕。吴三桂没有在意,说:这是李自成为了逼我投降所采取的措施,不必担心。又问到他的爱妾陈圆圆,家人只得以实相告:陈圆圆已被李自成的大将刘宗敏抢走霸占。与此同时,吴三桂派往北京密探其父消息的人也报告说:吴襄正被拷打追赃。父亲受刑,爱妾被抢,奇耻大辱令吴三桂勃然大怒,说了一句:“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见人耶。”当即下令返回山海关,从此与李自成刘宗敏一刀两断,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缺乏政治远见、贪图美女钱财的农民起义军的将领们,以自己的愚蠢行为导致了吴三桂降而复叛的严重的恶果,这个严重恶果又迅速地导致了李自成和他的农民政权的悲惨结局。

吴三桂返回山海关之后,立即向摄政王多尔衮写了一封为报国恨家仇而请求“借兵”的信,很快多尔衮率兵奔赴山海关,李自成也亲自带领十万兵马急忙赶赴山海关。四月二十一日,三支能征善战的虎狼之师汇聚山海关,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恶仗打响了。当时的主战场在石河西岸,农民起义军多次攻破防线,逼到西罗城下,甚至已经登上北翼城,但在守军的顽强抵抗下,又一次次被打退。李自成派一部分农民起义军从九门口出关,攻打东罗城,形成内外夹击的态势。吴三桂感到十分危险,多次派人到威远城请多尔衮迅速出兵。而多尔衮却仍然对吴三桂这个骁勇之将的借兵之举心存疑虑,只是派兵夺取了九门口,而在正面战场上却依然按兵不动,静观李、吴双方的激战。吴三桂镇守的山海关,几度危机,又几度侥幸脱险。这时,李自成明白了:他所碰到的对手,再也不是过去那种一触即溃的明朝军队,而是一支久经阵仗、英勇顽强的边塞劲旅。

经过一天的激战,吴三桂也知道了农民起义军的厉害,清兵再不出战,单凭自己的力量是难以抵挡的。为此,他焦急万分。四月二十二日清晨,吴三桂只得亲自出关,到威远城去拜见多尔衮。多尔衮命他剃发盟誓,吴三桂慨然应诺,立即剃发,表示归顺。吴三桂回到山海关,打开城门,浩浩荡荡的清兵终于进入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山海关。这时,李自成的大队人马已在红瓦店一带,从山到海,一字排开,要步步逼进。吴三桂有了坚强的后盾,再不示弱,即刻率领五万军士,直奔石河西岸。霎时间,十几万人,杀作一团。人呐喊,马嘶鸣,战鼓响,炮声隆。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刀光剑影,血雨腥风。正当双方鏖战紧,狂风大作鬼神惊,遮天闭日,飞沙走石。打到中午时分,吴三桂渐渐不支,李自成占了上风。突然,数万铁骑从关城杀出,如风卷残云一般,锐不可挡,所向披靡。农民起义军的防线顿时崩溃,多尔衮和吴三桂联兵一处,向西追杀而去。李自成兵败如山倒,吴三桂追杀不停息,多尔衮得意迎顺治,清王朝建都北京城。公元1644年,中国农历甲申年,风云际会,瞬息万变,山海关就是历史的转折点。今天,我们站在山海关的城头,抚今思昔,该有多少思考,该留下多少感叹。

一段山海关的故事,说的大家心情有些沉重。这也难怪,兵家必争之地的山海关,又能有多少轻松呢?还是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长城的结构,体会一下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吧。

精选遗址景区安保管理方案范文怎么写四

龙潭风景区是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位于柳州市区南部,距市中心仅三公里,规划面积约 544 公顷。景区以广西及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建筑、风物民俗 为主要建园内容,融少数民族风情特色与秀美的自然景色为一体。是一个融喀斯特自然山水景观、中国南方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亚热带岩溶植物景观为一体的大型风景游览区。

龙潭公园林木苍翠、群山环抱、自成屏障,卧虎山、美女峰、孔雀山等二十四峰形态各异,耸立于一湖(镜湖)二潭(龙潭、雷潭)四谷地之间。雷山绝壁下涌出一泓清泉在雷、龙二山间汇成“龙潭”古称“雷塘”,咫尺相隔的“雷潭”经地下河与之相潜通。清澈的潭水经“八龙喷雪坝”泻入镜湖后蜿蜒如游龙穿园而过,注入园外蓬花山下的溶洞里,消失得无影无踪。

雷龙二潭水温如恒(18℃—22℃),每逢隆冬,水汽蒸腾,烟雾缭绕,故称双潭烟雨。雷、龙二山夹水相峙,相传雷、龙二神在此司掌雷雨,世称“龙雷胜境”。又因崖壁有明代兵部右侍郎,柳州八贤之一的张翀的摩崖石刻诗“山下清泉出,林间百发来。寒云如可卧,不必问蓬莱”。“龙潭胜境”仿佛蓬莱仙境。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州刺史柳宗元曾为民祷雨于此,著有《雷塘祷雨文》传世。现建有“祷雨文碑亭”、“祭台”及“雷塘庙”等纪念性建筑,此外尚有张羽中垂钓遗址“张钓台”。明代名士罗之鼎书斋“侧山楼”等名胜古迹及龙山鲤鱼嘴贝丘古人类遗址。雷龙二山之外,园内诸峰均具胜名,或擅以形似,或长于传说:维妙维肖、神形毕至,形成卧虎山“龙潭虎跃”、牧童山“牧童横笛”,仰狮山“青狮戏珠”、美女峰“美女照镜”等绝妙佳景。公园在规划和建设上,别具匠心地以广西及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民族建筑、风物民俗为主要造图内容,融少数民族风情特色与秀美的自然景色为一体。

壮乡、瑶山、苗岭、侗寨傣村等少数民族风景村寨均依各民族生活习俗建造。或依山傍水、或高踞山崖、或散落在茂林之中,造型别致,建筑精工。民族风情游览线已初具规模,以“鼓楼”、“龙潭风雨桥”、“木楼民居”和“轻松山房”等建筑组成的侗寨蔚为大观。静卧镜湖之上的“龙潭风雨桥”系仿木钢筋混凝土廊桥式建筑,以三江程阳风雨桥为蓝本设计、建造而成。整座桥亭飞檐,极具特色。傍水而建的九层鼓楼为正四边形塔楼结构,飞檐重阁、琉璃装饰、葫芦顶、端庄肃穆;内设景廊,盘旋而上,上悬“款鼓”,既体现侗人击鼓示警聚众之意,又应合游人登高望远之心。

芦笙坪上几根芦笙柱拔地而立,各柱彩雕均不雷同,或盘龙绕柱,或牛轭垂悬,或锦鸡翘羽,凡临此境,仿佛笙歌阵阵回荡山间,舞姿幢幢跃入眼帘,自擅一方之胜。西来镜湖流水汇渊成薮,湖光山色,美女迫形,桃红柳绿,草坡起伏,满目葱笼。风情线上的“壮乡”便座落其间,对歌亭,镇水亭隔水相望,榕树桥形动人。

干栏式建筑——壮民居缘水修筑,极富水乡生活情趣。傣村已建有民族餐厅,傣亭等,建筑多以徒坡屋面见长。村内竹篱环绕,绿草如茵、鱼尾葵、假槟榔、伊拉克蜜枣等亚热带植物和别致的傣式建筑相映成辉,形成一派南国风光。到龙潭公园游览不仅可以饱览亚热带岩溶地区的奇山秀水,风格各异的少数民族建筑;还可以欣赏民族村寨内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歌舞表演,品尝别具一格的少数民族菜肴。

景区内的民族歌舞餐厅依山傍水,开展少数民族特色菜肴及风味小吃服务,展演少数民族歌舞服饰.其间穿插敬酒对歌助兴、美酒飘香,歌舞传情,雅俗共赏,其乐融融。

精选遗址景区安保管理方案范文怎么写五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位于祖国西北部的黄河中上游地区,地处北纬35°14’~39°23’、东经104°17’~107°39’之间。东邻陕西省,西部与北部接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与甘肃省相连,总面积6.64万平方公里。地形南北狭长,地势南高北低,自北向南为贺兰山地、宁夏平原、六盘山地。宁夏南北相距456公里,东西相距约250公里。宁夏地处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从地貌类型看,南部以流水侵蚀的黄土地貌为主,中部和北部以干旱剥蚀、风蚀地貌为主。境内有较为高峻的山地和广泛分布的丘陵,也有由于地层断陷又经黄河冲积而成的冲积平原,还有台地和沙丘。地表形态复杂多样。据20xx年初统计资料显示,宁夏地形中丘陵占38%,平原占26.8%,山地占15.8%,台地占17.6%,沙漠占1.8%。平均海拔为1090-20xx米。贺兰山是宁夏平原的天然屏障,主峰敖包圪垯海拔3556米。黄河从中北部穿越12个市县,境内流程397公里。

宁夏地处内陆,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跨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区,西南靠近青藏高寒区,大致处在我国三大自然区的交汇、过渡地带。年平均气温为5℃~9℃,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一般为200~600毫米。全年日照达3000小时,无霜期170天左右,是中国日照和太阳辐射最充足的地区之一。

宁夏是中华远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宁夏灵武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活动遗址和出土文物表明,早在3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

春秋战国时期,境内就开始修筑闻名世界的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兵在宁夏屯垦,开始了引黄河水灌溉的历史,到汉代(前206~220),这里农耕经济已相当繁荣。唐代天宝十四载(755)爆发了“安史之乱”,太子李亨进入宁夏,在灵武登基称帝,史称唐肃宗。当时,宁夏已成为中国东西交通贸易的重要通道之一。北宋宝元元年(1038),党项族首领李元昊以宁夏为中心建立了大夏国,史称西夏,定都兴庆府(今银川市)。蒙古灭西夏后,于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设宁夏府路,始有“宁夏”地名。明设宁夏卫。清设宁夏府。民国初年,宁夏府改为朔方道,1920xx年成立宁夏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4年撤销宁夏省。1958年10月25日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矿产资源丰富,农业、能源和旅游优势突出。全区有耕地128.8万公顷。其中水浇地33.3万多公顷。有待开发的宜农荒地66万余公顷,其中可开发水产养殖的荒滩13.3万公顷、荒水面积5.6万公顷,有草场300万公顷。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50多种,人均自然资源潜在价值为全国平均价值的163.5%,居全国第五位。尤其是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石膏、石油、天然气等。石膏蕴藏量居全国第一。全区近三分之一的土地下蕴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探明储量300多亿吨,居全国第五位。仅灵武煤田探明储量就达270多亿吨,相当于中国东北地区探明储量的总和。全国十大煤种,宁夏就有9种。世界著名的优质无烟煤太西煤,年出口量达100万吨。地跨宁夏的陕甘宁盆地天然气田,已探明储量20xx多亿立方米,是世界特级大气田。

自治区下辖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中卫5个地级市,兴庆、金凤、西夏、大武口、惠农、原州6个市辖区,灵武、青铜峡2个县级市,永宁、贺兰、平罗、同心、盐池、中宁、海原、泾源、西吉、隆德、彭阳11个县和红寺堡开发区(县级移民开发区),首府银川市。

宁夏有回、汉等35个民族,20xx年末总人口603.73万人,其中汉族377.42万人、回族206.49万人。宁夏是我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回族群众信仰伊斯兰教。

中国回族形成于元代。关于回族的来源可以上溯到公元七世纪中叶,那时就有阿拉伯和波斯商人到中国经商和留居。元代大批中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来到中国,由于通婚和社会经济关系,与汉、维吾尔、蒙古等族在长期相处的过程中形成回回民族。早在宋代,就有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在宁夏经商定居。元代大批中亚阿拉伯的穆斯林与蒙古人一起,迁今宁夏屯垦戍边。元末明初回族逐渐形成,宁夏回族进入一个相对稳定发展的时期。

回族人居宁夏,最早可追溯到唐末。到北宋、西夏时期,东来的穆斯林多从玉门、酒泉经西夏属地至中原。到元代,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中亚人被征调或迁徙,以半军事、半屯牧的形式生存。明初,大批回回人以“归附土达”身份被安插到灵州(今灵武市一带)及固原各州县,加之不断迁徙来宁夏开发、屯垦的回回人,形成了许多回族聚居点。到了清乾隆年间,“宁夏至平凉千里,尽系回庄”,宁夏回族人口剧增。至同治年间(1862-1874年),西北回民反清起义遭到残酷镇压,义军及眷属被迁赶到偏僻地区,其中部分回民移居灵州、化平(今宁夏泾源县)、隆德、海原等县。

作为宁夏主体民族的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在宁夏回族聚居地区,建有不同建筑形式和不同规模的清真寺3000多座,有阿訇约4000名。回族穆斯林群众一般信奉五项“功课”即:念、礼、斋、课、朝。回族的传统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和圣纪节三大节日。自治区和各市、县建有各级宗教社会团体即伊斯兰教协会,管理自己的宗教生活。自治区在银川市开办了宁夏伊斯兰经学院,在同心县开办了同心阿拉伯语专修学校,帮助穆斯林群众培养了大批有宗教学识的人才。除伊斯兰教外,宁夏还有群众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各种宗教一视同仁,群众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到保护,各种宗教人士在宁夏长期和睦相处。

宁夏回族在衣着、饮食、起居卫生、婚嫁、丧葬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回族男性都喜欢戴白色的小圆帽,穿黑色的马甲。回族妇女还喜欢戴盖头,戴金银耳环、戒指、手镯等。回族特别讲究卫生,室内外清洁整齐,灶具洁净。平时洗手、洗脸多用汤瓶,沐浴用吊罐。

回族喜欢吃牛、羊、骆驼等反刍类的偶蹄目食草动物肉,也吃鸡、鸭、鹅、鱼肉,禁食猪肉,不食动物血液和自死的禽畜。虔诚的教徒食用的禽畜,必须由阿訇代宰。回族一般不吸烟,不喝酒,男女老少都爱喝泡有冰糖、茶叶、枸杞、核桃仁、芝麻、桂圆、红枣、果脯等营养佐料的“八宝”盖碗茶。喜庆节日,回族多制作油香、馓子、油果等油炸食品。有尊贵客人时,会以丰盛的“全羊席”和各种回族小吃热情接待。婚姻方面,实行一夫一妻制。回族婚礼很隆重,且有许多宗教和民族的特点。如举行婚礼时,要请阿訇念“尼卡哈”,即用阿拉伯经文进行证婚和祝贺。回族丧葬简易,实行土葬、薄葬。葬礼包括清洁埋体、白布裹尸、阿訇主持举行宗教祈祷仪式、入葬四道程序。

清真寺,又称礼拜寺。阿拉伯语为“麦斯吉德”,意即叩头的地方。既是伊斯兰教信徒聚众礼拜的场所,某些地方又兼有文化教育中心、社会活动中心的功用。宁夏清真寺的创建从元代开始,经明、清两代,清真寺的数量和规模得到了相当的发展。拱北,是伊斯兰教某地域杰出人物的陵园。道堂,是伊斯兰教某分支宗教领导人礼拜、诵经、讲学和居住的地方。宁夏伊斯兰建筑集中反映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并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和民族个性。

精选遗址景区安保管理方案范文怎么写六

各位团由大家好,我代表嘉兴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南湖风景区,我是您此行的导游员小董,别看小董年龄小,懂得可不少。这位是我们的司机李师傅,今天就由我和李师傅为您提供旅游服务,您可以把舒心交给我,把放心交给我们的李师傅。如果您在旅途中感到有任何的不开心不舒心不放心,您都可以告诉我,我将一一为您解答和解决。那么,在今天的游览之前呢,我首先简单的将南湖风景区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在杭州有宛如西子的西湖,在青藏高原上有神秘隽秀的青海湖,在岳阳有浩浩汤汤的洞庭湖,而在我们嘉兴,则有朦胧诗画般的南湖。南湖地处太湖流域水网地带,气候润湿,自然条件决定了南湖一年之中阴雨天居多,因而常常是晨烟暮雨,云气缭绕,尤其是清明时节,细雨霏霏,南湖更显得苍茫迷蒙,湖波浩渺,所以南湖与烟雨结下了不解之缘。

南湖风景区位于嘉兴市区东南,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古称陆渭池,又称彪湖。南湖又分为东、西两湖,形似鸳鸯交颈,古时湖中常有鸳鸯栖息,因此又名鸳鸯湖。宋代以后南湖与绍兴东湖,杭州西湖合称为浙江三大名湖,成为浙北的旅游热点。

1920xx年,中共“一大”在此续会,南湖作为党的诞生地,又成为全国人民向往的革命圣地。南湖风景名胜区是江南著名的旅游风景区,总面积为200.67公顷,其中水域面积90.83公顷,建设中的南湖景区,注重传承历史文脉,挖掘文化底蕴,凸现南湖的“文脉”,“绿脉”,“水脉”,从而成为生态环境良好,景观特色鲜明,游憩景点丰富,服务设施完善的旅游风景名胜区。所以此行绝对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

话不多说,接下来请大家随我一起进入南湖游览。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会景园,它是南湖景区的主入口,使南湖风景的最佳汇集之点。会景园总面积为3.36万平方米,景区三面环水,园内汇集了醉仙楼(根据金庸先生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一场景而建),红菱廊,望湖楼台,烟雨桥,湖风溪月( ),水榭长廊的等景点,并配置了入口广场,渡口,游船码头,接待中心等景区服务设施,是一个集望湖赏景,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江南古典园林。入口广场的假山用了300多吨黄石堆积而成,假山上“南湖”二字为郭沫若手书。当然大家可以在这边拍照留念。

再往前边走是一组古朴的清式建筑,这是根据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中场景之一而建造的醉仙楼,楼中一副“江南七怪图”活灵活现,栩栩如生。20xx年10月26日金庸先生在这里举行八十大寿时,挥毫题名“醉仙楼”,使这座建筑蓬荜生辉。醉仙楼为餐饮楼,游客可在此一边品尝南湖船菜,一边回味金大侠小说中的武打场景。

与醉仙楼相依的亭廊是红菱廊,每当仲秋时节,里面出售南湖的特产领教。“南湖菱”,形似馄饨和元宝,所以又叫“馄饨菱”、“元宝菱”,菱壳薄而无角,肉厚而鲜嫩。那么南湖菱为什么会无角呢?传说,乾隆皇帝南巡到南湖,在品尝菱角时,不慎将嘴唇刺破,便戏说道:‘小小青菱,若无角,岂不美哉!”谁知这话正好被菱花仙子听到,此后南湖菱就无角了,当然这只是传说,其实南湖菱与南湖的水质和菱农的选种及精心培育是分不开的。在马家浜文化遗址中,就出土过碳化的无角菱,至今已有六千多年历史了。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会景园的主体建筑望湖楼台,它位于会景园中庭,建筑面积250平方米。望湖楼台是 、读书、品茗、聚会之处。能在这喝上一壶也是一种享受。(大家试想一下,在一个夜晚,你来到茶馆,临窗而坐,俯视整个湖面,游船如织,迎面吹来阵阵凉风,在悠雅的江南丝竹声中,提起紫砂壶,慢慢地喝上一口微温的茗茶,也不失为一种享受。)望湖楼台前是宽阔的广场,嘉兴一些重大的文化旅游活动都在此举行,这里已成为市民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大家放眼望去,前边就是烟雨桥,是一座仿古三孔石拱桥,取名南湖烟雨风光,与对面湖心岛上的万福桥形成一对姊妹桥。每当华灯初上时,信步登上高高的烟雨桥顶,南湖夜景尽收眼底。与烟雨桥驿相连的庭院式建筑为湖风溪月,建筑面积210平方米,是开会、座谈、品茗、接待贵宾之处,主楼飞檐翘角,巍峨挺拔,长长的回廊曲径遁幽,院内细水潺潺,鸟语花香,这里是南湖的贵宾楼,这不主楼上还悬挂着“ ”的匾额呢。

接着往前走,我们就会看到湖心岛、清晖堂、御碑亭、嘉和八景碑等等南湖不同于其他江南水韵的印记,让您徜徉在悠悠的嘉兴游船之上,与自然接吻,享天地之精华。

最后我们看一看红船。停泊在烟雨楼前东南岸边水面的是中共一大会址之一的纪念船。这是一艘中型的单夹弄丝网船,船长16米,宽3米。内有前舱,中舱,房舱和后舱,右边有一条夹弄通道,中舱放一张八仙桌,周围放桌凳,茶几。当年中共“一大”会议就是在中舱举行。前舱搭有凉棚,房舱设有床榻,后舱置有橱灶等物,船梢系有一条小拖梢船为当时接人进城购物所用。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望志路106号(现兴业路76号)召开,十三位共产主义代表,代表了全国七个共产主义小组五十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柯尔斯基列席了会议,这次大会的中心任务是讨论建立全国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

会议进行到第八天,也就是7月30日晚,一个陌生人突然借故闯进这座房子,环视一周后借口找错了人匆忙退出,此事马上引起了代表们的警惕,马林当即提议紧急休会,离开会场不久会场就遭到法租界巡捕房的骚扰。“一大”代表李达的夫人,负责“一大”会晤工作的王会悟建议到嘉兴南湖租一只画舫,以游船为掩护,在船上继续会议。于是就在南湖游船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选举了党的中央局领导机构,并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的航船从南湖扬帆起航。

千百年来,南湖以自己特有的风姿吸引着四方的游人,历代文人学士为南湖留下了无数的诗篇和画卷。而我们今天的游览到了这里就要跟大家说再见了,谢谢大家的聆听,不足之处尽请谅解。期待大家下次的到来,谢谢大家!

精选遗址景区安保管理方案范文怎么写七

欢迎来到曲阜。曲阜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故乡,全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孔子有句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我有 幸为各位担任导游,十分高兴。我将尽力为大家提供满意的服务,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曲阜概况 在参观“三孔”之前,请允许我把曲阜概况介绍一下:

曲阜地处鲁中山区和鲁西南平原的交界处,北依泰山,南引峄山,东连沂蒙群山,西俯千畴平原。地势东高西低,境内泗河、沂河等河流均自东向西流淌,自古就有“圣人门前倒流水”之说。物产丰富,景色宜人。大诗人李白曾描写曲阜:“笑夸故人指绝境,山光水色青如兰”。

曲阜历史悠久,早在五六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人类早期的文明。不少古籍中,还有炎帝、少吴徙都于曲阜,黄帝生于寿丘(曲阜城东8里 处),舜于寿丘作什器的记载。可见,中国远古时代最有影响的三皇五帝中就有四人在曲阜留下了踪迹。尽管这是传说,但也并不是毫无根据的。从境内保存下来的 20余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仍可见到我们的祖先征服自然的遗迹。 “曲阜”一名最早见于礼记。东汉应劭解释说:“鲁城东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商代前期,曲阜名奄,是商王朝的重要属国。周代自“封周公于曲阜”800余年,曲阜为鲁国都城,是当时我国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春秋时期,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之风,“弟子三千,贤者七十有二”遍及全国各地,又成了当时的教育中心。鲁国是曲阜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故山东省现仍沿用“鲁”作为简称。公元前 249年,楚灭鲁,置鲁县,秦代属薛郡,西汉时为鲁国都,魏晋南北朝时为鲁郡治。隋开皇十六年(596年),首定曲阜为县名。宋代改称仙源县,金代恢复曲阜县名至今。1986年撤县制,始称曲阜市。现面积为890平方公里,人口60余万。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曲阜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主要的有110余处,其中孔庙、孔府、孔林及鲁国故城遗址被列为全国首批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有11处列为全省重要文物保护单位。“三孔”还于1994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曲阜的文物古迹十分关注,国家先后拨款3000多万元对“三孔”进行了全面修茸。近年来,为了大力发展旅游事业,曲阜又相继开发建设了孔子六艺城、论语碑苑、鲁国盛世华夏文化城等一批新的旅游景点,形成人文与自然景观,新老景点浑然一体,相映生辉的旅游资源新格局,成为中外游人向往的文化旅游胜地。

孔庙的第一座石坊叫“金声玉振坊”。孟子对孔子曾有过这样的评价,他说:“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开始,以击磐告终,比喻孔子的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石坊上面莲花宝座上各刻有一个独角怪兽称“辟邪”,也叫“朝天吼”,这是封建社会王爵府第才可使用的饰物。

孔庙第一道门叫“棂星门”。“棂星”又名天田星,古人祭天,先要祭棂星。“棂星门”三个字为乾隆所书。“太和元气”坊同“金声玉振”坊差不多,题字为明代山东巡抚曾铣手书,赞颂孔子思想如同天地生育万物。此院东西各有一座腰门,东边上书“德侔天地一样大,他的学说古今来说都是最好的”。这座门叫“圣时门”,由此住里,有博大精深、深不可测之感。“圣时”二字,取孟子.万章下,“孔子,圣之时者也”句,意思是说,在圣人之中,孔子是最适合时代者。

过圣时门迎面小石桥,叫“璧水桥”,桥两侧偏南各有一座门,东门叫“快睹门”,是先睹为快的意思,西门叫“仰高门”赞颂孔子的学问十分高深。我们进入的大门,称“弘道门”,这三个字取自论语.卫星公“人能弘道”的句子,以此来赞颂孔子阐发了尧舜汤和文武周公之“道”。这道门也是明朝洪武十年(1377年)时孔庙的大门。再往后是“大中门”,大中门是宋朝时期孔庙的大门,原名叫“宫和门”,字的意思与孔子中庸之道的主张有关,由此门向南望去,一方面可以看到孔庙的历史沿革,一方面也可以看到孔庙的不断扩大,这些建筑既有清代建筑,也有明代建筑,还有宋代建筑,它们建的时代不同,工匠不同,但都互相配合,相得益彰,构成一体。看孔庙建筑,同时可以看到一部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史。

这块碑立于明成化四年(1468年),因此也叫“成化碑”,它为明宪宗朱见深所立,碑高6米,宽2米多。这块碑的特点是书法精湛,著称于世,并且碑文用论辩形式写成,在极力推崇孔子方面,可以说是之最。大家请看右上角,那上面写道:“联惟孔子之道,有天下者一日不可无焉”,又说:“孔子之道在天下,如布帛粟菽,民生日用不可暂缺”。这碑下面的动物不是乌龟,叫,是龙的儿子,特别能负重,所以用来驮碑,有句话讲“龙生九子不成龙”,在孔庙内,龙和龙的9个儿子,你都可以看到,当地的老百姓常来这里抚摸这,他们说:“摸摸的头,一辈子不犯愁,摸摸的腚,一辈子不生病”。

我们面前的这座木结构建筑名叫“奎文阁”,原是孔庙的藏书楼。“奎星”为二十八星宿之一,有星十六颗,“屈曲相钩,似文字之画”,后来人们把它演化为文官之首,封建帝王把孔子比作天上的奎星,所以孔子又称“历代文官主”。这座楼阁高23.35米,阔30.1米,深17.62米,三重飞檐,四层斗拱,构造坚固而且合理,康熙年间曲阜曾有过一次大地震,“人间房屋倾者九,存者一”,而奎文阁却傲然屹立,安然无恙,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艺术。

我们现在进入孔庙的第六进院落,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13座碑亭,南边8座,北边5座。亭内保存着唐、宋、元、明、清各代石碑共55幢,碑文多为皇帝对孔子的追谥加封、拜庙亲祭、整修庙宇的纪录,用汉文、八思巴文、满文等刻成。此排中间的这座碑,重约65吨,采自北京的西山,在当时,将如此重量的石碑从千里之外,跋山涉水,运至曲阜,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此院东、西各有一门,是孔庙第三道腰门,为“东华门、西华门”。

我们现在进入大成门,“大成门”是指今天下之大成,这一排共有5门并列,最西边为启圣门,是供奉孔子父母的地方,中路大成门,又有“金声门、玉振门”相佐,中路为孔庙最中心的地方,东为承圣门,原为孔子故居。

大家知道,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我们认为,孔子首先是个教育家,他是中国第一位老师,封建皇帝封他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应当说,他是全人类的老师,是名符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我们面前的“杏坛”,相传是当年孔子设坛讲学的地方,金代建亭作以纪念,著名文人党怀英书“杏坛”二字。坛侧有棵杏树,为后人所栽,每当初春时节,红花绽开,绿叶摇曳。所以乾隆皇帝来朝拜时,曾赋诗赞之,诗曰:重来又值籼开时,几树东风簇绛枝,岂是人间凡卉比,文明终古共春熙。

矗立在我们面前的大殿就是名扬天下的“大成殿”,它是中国的“三大殿”之一,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泰山岱庙的“天贶殿”齐名,其雄伟壮丽有过之而无不及。殿高24.8米,阔45.78米,深24.8米,雕梁画栋,金壁辉煌,特别是周围28根石柱,为世界文化瑰宝,均以整石雕刻而成,前面10根为深浮雕,每柱二龙戏珠,盘绕升腾,栩栩如生,刀法刚劲有力,各具变化。过去皇帝来了,都是将此柱用黄布围裹。他们若看见恐怕也会自惭不如。两侧及后廊的龙柱为浅浮雕,每柱72条龙,总共1296条。大成殿内供奉着孔子塑像,两侧为四配,东西是复圣颜回、述圣孔及,西面是宗圣曾参和亚圣孟子。再外是12哲。每年9月26日、9月28日,我们都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国际孔子文化节和孔子诞辰纪念仪式,表演大型祭孔乐舞和“箫韶乐舞”,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欢迎各位到时光临。

大成殿两侧的绿瓦长廊叫两半岛,共有80间房屋,是后世供奉先贤先儒的地方,在唐朝受供奉的只有20余人,到了民国多达156人,这些配享原为画像,金时改为塑像,明代改为木制牌位,文革期间被拆掉。现在两廊中主要存放汉画像石刻和著名古碑。最珍贵的是汉魏六朝石刻22块,如“五凤”“礼器”“乙瑛”“孔庙”“史晨”“张猛龙”碑等,都为国家级石碑,被视为书法艺术的极品,价值连城的瑰宝。最北面的两庑中,珍藏着584块石碑,叫“玉虹楼”法贴,是孔子68代孙孔继涑收集了历代著名书法家的手迹慕刻而成,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寝殿是供奉孔子夫人亓官氏的专祠。圣迹殿是明万历年间,根据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编绘刻石的连环画,共有120幅。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完整人物故事的连环画。

我们现在的位置是孔庙东路,这里当年为孔子故宅,这口水井为“孔子故宅井”,是当年孔子饮水之井,后人称为“圣水”。亭内的碑有乾隆“饮水拜师”和“故宅井赞”,乾隆8次来曲阜,竟有他5次题字。后面这座红色墙壁叫“鲁壁”,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孔子9世孙孔鲋把论语等经典藏在此壁内,墙壁倒塌后被人发现,孔子经典方才留传于世。

这座殿堂叫“诗礼堂”,是当年孔子教儿子学诗学礼的地方,堂前有两棵宋代银杏树,当初孔府曾用这棵树的果实做菜,名叫“诗礼银杏”大家在品尝孔府菜时,千万不要忘了点这道菜,因为此菜的出处就在这个地方。

孔庙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博物馆,我们匆匆看一次,只可窥见一斑。不能观其全貌,尤其是不能会其神韵,那就留待各位以后再来时细细品味吧。下面我们参观孔府。

孔府即“衍圣公府”,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府大门与孔庙仅一墙之隔。孔府共占地240亩,有厅、堂、楼、房463间,在路布局,九进院落,东路为“东学”,西路为“西学”供游人游览的主要是中路。

“衍圣公”是北宋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宋仁宗赐给孔子46代孙孔宗愿的封号,这一封号子孙相继,整整袭封了32代,历时880多年。远在这封号之前,自西汉以后,历代封建王朝就给予孔子后代众多封赐,汉代曾封孔子后代为“奉礼君”“关内候”,魏晋南北朝又封“宗圣候、崇圣大夫”;唐朝封“文宣公”;宋代封“衍圣公”,到民国孔子77代孔德成时,改称“奉礼官”。“衍圣公”是我国封建社会享有特权的大贵族,被称为“天下第一家”,在明代,不仅班列群官之上,还特许在紫禁城骑马等。孔子的嫡系长支大多住在孔府,一直到1948年孔子77代孙孔德成离开曲阜,迁至中国台湾。

孔府大门上方高悬蓝底金字“圣府”二字。有趣的是门两边这幅对联:上联是“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富”字缺上面一“点”,寓“富不到顶”,下联为“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章”字一竖直通“立字”,寓“文章通天”。“与国咸休”“同天并老”,这是多大的气派!

孔府二门里,这座独具风格的门叫“恩赐重光门”,过去只有帝王大典、迎接“圣旨”时,此门才在13声炮声中徐徐启开,此门又称“仪门”或“塞门”。过去,一般官宦人家是不允许建的,只有封爵的邦君才能有其殊荣。

这个院子两侧的厅房,各挂有一个牌子,是孔府仿照建王朝六部而设的六厅,即管色厅、百户厅、典籍厅、司乐厅、知印厅、掌书厅。

孔府“大堂”,是“衍圣公”宣读圣旨、接见官员、审理重大案件,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正中太师椅上,披铺斑斓虎皮,长桌上置文房四宝、印章令箭,两旁摆满各种兵器、更鼓、云牌、龙旗、官衔木牌,象征着孔府的种种特权,甚是威严。

二堂,也叫后厅,是当年衍圣公会见四品以上官员的地方,里面的石碑和牌匾是清朝光绪、慈祥太后等封赐给衍圣公及夫人的。二堂东边为启事厅,为正四品官,负责上传下达,西边为伴官厅,为正七品,据说,过去官员赴京朝拜天子,一般只允许一主两伴,而只有“衍圣公”可以一主四伴。

三堂,也叫退厅,也是衍圣公私设公堂,处理家庭内部事务的场所。以上三个大堂,层层叠进,很是森严,足显出孔府的圣威和显赫。

三堂过后,我们进入“内宅”,在过去,内宅绝对不许擅入,有皇帝赐给的虎尾棍、燕翅镗、金头玉棍,由十几人轮流把守,有不遵令入内者,“打死勿论”。内宅门西边这个水槽叫石流,过去挑水夫不得进入内宅,只把水倒进石流,淌入内宅。

内宅门的内壁上画着一个形似麒麟的动物,叫“贪”,是传说中的贪婪之兽,能吞下金银财宝,你看它连八仙的宝物都吃掉了,还要去吃太阳。据说当年“衍圣公”出门时,都要驻足观看此画,并有人喊“过贪门”,以戒要清正廉洁,不要贪脏枉法。这对于我们现在的官员和“公仆”们,是不是也有借鉴和启发呢?

这是前上房,有正厅7间,是孔府主人接待至亲和朋友的地方,当年孔府戏班在此演戏,东侧间有乾隆皇帝送给孔府的荆根床,桌上有同治皇帝圣旨原件,中间是404件满汉全席餐具,菜多达196道,可想孔府菜之丰盛。西里间,为衍圣公签阅文件之处。

前堂楼是七间二层楼阁,富丽堂皇,室内陈设布置,全为当年原貌,内有珍奇书画墨宝、古玩衣冠,里套间为孔子后代孔令贻夫人陶氏卧室,这是孔德成先生的生母,至今尚有她的照片,她原是孔府丫环,后被纳妾,生下孔德成,但被陶氏害死。西套间是孔令贻另一夫人丰氏的卧室,此人一生无声无息,27岁就死去了。

这个院子是后堂楼,各有配楼三间,后堂楼是孔德成先生当年结婚的地方,堂中陈列着当年结婚的用品和名人赠送的礼品和题字。孔德成结婚时,正值西安事变期间,本来蒋介石先生要亲自参加婚礼,但遭到抗日将领张学良、杨虎成的逮捕,自然,他也就不能参加这最后一代衍圣公的隆重婚礼了。

我们现在参观孔府后花园,它建于明弘治20xx年(公元1520xx年),由吏部尚书太子太傅,也是孔子62代孙衍圣公孔闻韶的亲家李东阳设计监工建造的,到了明嘉靖年间,太子太傅、吏部尚书、当朝权臣严嵩又助修建,严嵩的孙女嫁给了孔子64代衍圣公孔尚贤为一品夫人。到了清代,乾隆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72代衍圣公孔宪培,又为修建孔府花园大动土木,经过前后三次大修,花园成了现在的规模,面积比北京故宫的花园还要大些。这里面有各种奇花异草,古树名石如“五柏抱槐”“太湖石假山”等,请各位随意观赏一下。

孔府存有大量无比珍贵的文物,尤其是十余万卷孔府档案,更是稀世文物,为了保护这些文物,在李瑞环同志特此下,拨款修建了孔府档案馆,现在,这些文物和档案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各位朋友,刚才我们看了祭祀孔子的庙宇,看了孔子后代居住的府第孔府,下边我们参观埋葬孔子以及孔子后代的基地孔林。

孔 林

孔林,是孔子及其家庭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时最久、规模最大的家庭墓地,位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占地三千余亩,周围垣墙高3米,厚1.5米,长 14.5华里。在这里既可考春秋之葬,证秦汉之墓,又可研究我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丧葬风俗的演变历史。孔林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人造园林。相传孔子死后,“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林内有各种树木10万多株,数百种植物。在万木掩映之中,碑石林立,石像成群,除一批著名的汉碑移入孔庙保护外,林内尚有唐、宋、金、元、明、清各代石碑3600多块,又称得上名副其实的碑林。过去墓地的“风 水”,被孔子的后代视作“命根子”。例如,清光绪三十年(1920xx年),勘测津浦铁路时,原计划经过曲阜,离孔林西墙很近。当时的衍圣公孔令贻得此消息十分着急,向朝廷连递几件呈文,说铁路将“震动圣墓”,“破坏圣脉”,使祖宗灵魂不得安宁。结果铁路到曲阜拐了个大弯,向西南绕行。如果没有这档子事,现在人们坐火车到曲阜游览,就不用先到兖州下车,然后改乘汽车了。

大门 孔林大门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进入孔林大门是一条长约1华里的甬道,迎面高大的门楼叫“观楼”,俗称“二林门”。此门原是古鲁国城北门。大门到二门这一段,是孔林前突出的部分,类似古代城市建筑的月城。

孔尚任墓 位于孔林东北隅,墓碑上书“奉直大夫户部广东清吏司员外郎东塘先生之墓”,即是孔尚任墓。孔尚任(1648--1720xx年),字聘之,号东塘,自称云亭山人,是孔子第六十四代孙,我国清初著名剧作家,其代表作是桃花扇。他出生书香门弟,因屡试不第,中年隐居曲阜石门山。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皇帝来曲阜祭孔时,他被孔府推荐为引驾官,并给皇帝讲经,深得褒奖,破格提升为国子监博士。赴京任职期间曾到淮杨一带治 河,通过吊古迹,访隐士,搜集野史逸闻,对南明王朝的覆灭经过有了深切的感受。回京后曾任户部主事,员外郎等职。公余致力于戏曲创作。1699年,昆曲名剧桃花扇传奇脱稿。王公显贵争相传抄,戏班竞相演唱,一时轰动京城。该剧以名士候方域与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南明王朝灭亡的历史。次年孔尚任却被罢官回乡,死后葬于此。他一生著述甚丰,另有诗文《石门山集》、《湖海集》、《岸堂文集》等。

于氏坊 位于孔林北侧,是孔子七十二代孙、衍圣公孔宪培与其妻于氏之墓。于氏原是清乾隆皇帝的女儿,那么为什么改姓于又嫁到孔府的呢?这里还有段小故事。据说乾隆的女儿脸上有块黑痣,相术说,这块痣主灾,破灾的唯一办法是将她嫁给一个有福的人。朝里大臣们议论,天下只有孔圣人的后代最有福。但是当时是满族统治,按规定满汉不能通婚。于是有人给皇帝出主意将女儿认汉族大臣、户部尚书于敏忠为义父,这样以于家的名义嫁到孔府。于氏死后,孔府为其立了这座“鸾音褒德”牌坊。

洙水桥 孔林二门内有一条东西横穿的小河,名曰:“洙水河”,因流经孔子墓前,与“圣脉”攸关,故被后世誉为“灵源无穷,宜与天地共长久”的“圣水”。洙水本是古代的一条河流,与泗水并称为“洙泗”,后来成为孟子发祥地的代称。古洙水早已湮没。河上有桥三座,左右皆为平桥,中间的一座拱桥在孔子墓前,名曰:“洙水桥”。

孔子墓甬道 洙水桥北迎面绿瓦三楹的高台大门,叫“档墓门”。过此门即是孔子墓甬道。甬道有四对巨型石雕,名曰:华表、文豹、角端、翁仲。华表又称“望柱”,是进“天门”的标志。文豹形象似豹,腋下喷火,温顺善良。角端传说日行一万八千里,通四方语言,明外方幽远之事。文豹、角端都是想象中的怪兽。翁仲,传说为秦代骁将,威震边塞,后为对称,雕文、武两像,用以守墓。甬道尽头大殿是祭祀孔子设香坛的享殿。解放战争时,朱德总司令曾在此召开过军事会议,所以又成为革命历史文物。

孔子墓 享殿之后红色的墙院内就是孔子及其儿、孙三代的墓地。孔子墓似一隆起的马背,称“马鬣封”,是一种特殊尊贵的筑墓形式。墓前石碑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 是明正统八年(1443年)黄养正书。孔子于公元前479年去世,当时鲁国国君称他为“尼父”。这是有别于封号的最尊贵的称号。孔子有封号始于公元元年,汉平帝追封孔子为公爵,称“褒成宣尼公”。此后帝王纷纷给孔子封号,至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唐玄宗李隆基给孔子谥号“文宣”,始称“文宣王”。到元 武帝于大德十一年(1020xx年)加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后又称“至圣先师”、“大成至圣先师”等等。历代王朝都为孔子的封号选择了最高的赞誉之词,可见孔子思想学说,对历代统治是何等重要。

孔子墓东为其子孔鲤墓,南为其孙孔伋墓。这种墓葬布局为“携子抱孙”以示人衍兴旺。

孔鲤墓 孔子的儿子孔鲤,一生无大作为,年50岁先孔子去世。但因系“圣人”之 子,故被宋徽宗封为“泗水侯”。 子贡庐墓处 孔子墓西三间房屋为子贡庐墓处。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是孔子得意门生之一,也是孔子弟子中善于经商的学生。孔子死后,众弟子为孔子守墓三年,相诀而去,独子贡在此又守三年。后人为纪念此事,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

孔伋墓 孔子的孙子孔(前483--前420xx年),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孔子在世时,孔伋尚年幼。孔子死后,孔伋拜曾子为师。曾子,姓曾,名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继承了孔子学说的真谛,并传授给孔伋。曾子著有大学等书。据记载论语 也是以曾子的教学讲义为蓝本,由他的门人弟子编辑而成。孔伋潜心研究孔子学说,著成中庸一书。孔伋的学生又把孔 子思想学说传给孟子,孟子上承孔子之学,著成孟子一书。以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古称“四书”,是儒学经典著作。由此可见孔伋是儒家思想学派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 历史进入到当代,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学说并未与时俱去。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孔子研究空前活跃,国际上也出现了一股“儒学研究热”,以探讨和重新评价孔子和儒学的当代社会价值。由此我们相信,它必定推动曲阜旅游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空前的繁荣。

“三孔”的游览就到这里,我再把其他一些主要景点和其它方面简要的介绍一下。

曲阜的景点很多,多与孔子有关,可以更加增添您的感性认识,更多地了解孔子和孔子文化。孔子六艺城座落在曲阜城南,是最近兴建的一座大型旅游景观,占地200亩,投资5000余万元,它以孔子礼、乐、射、御、书、数为主线,让您在参与中、在娱乐中领会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在这里面您可以欣赏到尽善尽美的古乐舞,看到全国最大的青铜塑像,看到全世界最大的一部论语,可以乘坐古牛车游列国,是曲阜继“三孔”以后的又一重要旅游景点。“论语碑苑”是反映孔子论语内容的园林建筑,山水亭榭,曲径通幽,品味很高;尼山孔庙,在曲阜城东南25公里,是孔子的出生地,山清水秀,古迹众多;颜庙,是祭祀孔子弟子颜子的大型古建筑群,出孔府后门再往东30米即到;出颜庙再向东一里路,即到了纪念周公的大型古建筑周公庙,那里有众多的古树和鲁国故城遗址;出曲阜城向东6里,就是轩辕黄帝的出生地寿丘,在那里您可以看到为纪念黄帝而立的全世界最大的巨碑“宣和碑”“庆寿碑”,可以看到中国金字塔式的陵墓“少昊陵”;您如果要了解古代鲁国的风俗人情,可以参观一下鲁国盛世华夏文化城。在曲城北的石门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林木茂盛,景点众多,也是孔尚任隐居写桃花扇,以及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生平最后一次宴别之处。在曲阜城南20公里,就是孟子的家乡,有其规模比三孔稍小些的孟庙、孟府、孟林、孟母林、有岱南奇观峄山。向北60公里,就是五岳之首,被称为中华之魂的泰山,向西90公里,就可以看到水泊梁山的遗址和风光。

曲阜交通便利,104、327两条国道从曲阜城交叉通过,曲阜距济南国际机场150公里,距济宁机场60公里,距兖州火车站15公里。

各位朋友如需购物,有不少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供大家挑选,著名的孔府家酒、孔府香油、孔府黑芝麻板、孔子拓片、尼山砚、儒家经典著作等都很有纪念意义。

曲阜拥有一批星级宾馆给各位提供良好的服务和食宿条件,三星级的阙里宾舍座落在孔庙、孔府一侧,环境优雅,功能齐全;杏坛宾馆是二星级饭店,座落在六艺城附近,富丽堂皇;贵宾楼也是二星级饭店,与曲阜汽车站仅一路之隔;座落在市中心的三孔大酒店、孔府饭店、曲阜大酒店,也都有较好的硬件设施和上乘的服务,各宾馆都有富有特色的孔府菜供您享用。

曲阜是信义之乡,礼仪之邦,浓郁的风土人情,热情好客的人民,古朴的小城风貌都会使您留恋忘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