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高温陶瓷毕业论文范文范本 陶瓷毕业设计论文(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6 18:27:02 页码:13
高温陶瓷毕业论文范文范本 陶瓷毕业设计论文(四篇)
2023-01-16 18:27:02    小编:ZT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新高温陶瓷毕业论文范文范本一

1. 产品性质:

1)组成和结构

氮化硅分子式为si3n4,属于共价键结合的化合物,氮化硅陶瓷属多晶材料,晶体结构属六方晶系,一般分为α、β两种晶向,均由[sin4]4- 四面体构成,其中β- si3n4对称性较高,摩尔体积较小,在温度上是热力学稳定相,而α- si3n4在动力学上较容易生成,高温(1400℃~1800℃)时,α相会发生相变,成为β型,这种相变是不可逆的,故α相有利于烧结。

2)外观

不同晶相得氮化硅外观是不同的,α- si3n4呈白色或灰白色疏松羊毛状或针状体,β- si3n4则颜色较深,呈致密的颗粒状多面体或短棱柱体,氮化硅晶须是透明或半透明的,氮化硅陶瓷的外观呈灰色、蓝灰到灰黑色,因密度、相比例的不同而异,也有因添加剂呈其他色泽。氮化硅陶瓷表面经抛光后,有金属光泽。

3)密度和比重

氮化硅的理论密度为3100±10kg/m3,实际测得α- si3n4的真比重为3184 kg/m3,β- si3n4的真比重为3187 kg/m3。氮化硅陶瓷的体积密度因工艺而变化较大,一般为理论密度的80%以上,大约在2200~3200 kg/m3之间,气孔率的高低是密度不同的主要原因,反应烧结氮化硅的气孔率一般在20%左右,密度是2200~2600 kg/m3,而热压氮化硅气孔率在5%以下,密度达3000~3200 kg/m3,与用途相近的其他材料比较,不仅密度低于所有高温合金,而且在高温结构陶瓷中也是密度较低的一种。

4)电绝缘性

氮化硅陶瓷可做高温绝缘材料,其性能指标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合成方式与纯度,材料内未被氮化的游离硅,在制备中带入的碱金属、碱土金属、铁、钛、镍等杂志,均可恶化氮化硅陶瓷的电性能。一般氮化硅陶瓷在室温下、在干燥介质中的比电阻为1015~1016欧姆,介电常数是9.4~9.5,在高温下,氮化硅陶瓷仍保持较高的比电阻值,随着工艺条件的提高,氮化硅可以进入常用电介质行列。

5)热学性质

烧结氮化硅 ,其热膨胀系数较低 ,为 2. 53×10- 6/℃,导热率为 18.42 w/ m ·k ,因此它具有优良的抗热震性能 ,仅次于石英和微晶玻璃 ,有实验报告说明密度为2500 kg/m3的反应烧结氮化硅试样由1200 ℃冷却至20℃热循环上千次,仍然不破裂,氮化硅陶瓷的热稳定性好,可在高温中长期使用。在氧化气氛中可使用到1400℃,在中性或还原气氛中一直可使用到1850℃。

6) 机械性质

氮化硅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一般热压制品的抗折强度500~700mpa ,高的可达1000~1200mpa;反应烧结后的抗折强度200mpa ,高的可300~400mpa。虽然反应烧结制品的室温强度不高, 但在1200~1350℃的高温下 ,其强度仍不下降。氮化硅的高温蠕变小,例如,反应烧结的氮化硅在1200℃时荷重为24mpa,1000h后其形变为0.5 %。

7)摩擦系数与自润滑性

氮化硅陶瓷摩擦系数较小,在高温高速的条件下,摩擦系数提高幅度也较小,因此能保证机构的正常运行,这是它一个突出的优点,氮化硅陶瓷开始对磨时滑动摩擦系数达到1.0至1.5,经精密磨合后,摩擦系数就大大下降,保持在0.5以下,所以氮化硅陶瓷被认为是具有自润滑性的材料。这种自润滑性产生的主要原因,不同于石墨,氮化硼,滑石等在于材料组织的鳞片层状结构。它是在压力作用下,摩擦表面微量分解形成薄薄得气膜,从而使摩擦面之间的滑动阻力减少,摩擦面得光洁度增加。这样越摩擦,阻力越小,磨损量也特别小,而大多数材料在不断摩擦后,因表面磨损或温度升高软化,摩擦系数往往逐渐增大。

8)可机械加工性

氮化硅陶瓷可以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来达到所要求的形状和精度,表面光洁度。

9)化学稳定性

氮化硅具有优良的化学性能 ,能耐除氢氟酸以外的所有无机酸和25%以下的氢氧化钠溶液腐蚀。它耐氧化的温度可达1400℃,在还原气氛中最高可使用到1870℃,对金属(特别是al液)尤其对非金属不润湿。

从以上氮化硅陶瓷的物理化学性质可知,氮化硅陶瓷的优异性能对于现代技术经常遇到的高温、高速、强腐蚀介质的工作环境,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它突出的优点是:

具有以下优点:

(1)机械强度高,硬度接近于刚玉。热压氮化硅的室温抗弯强度可以高达780—980mpa,有的甚至更高,能与合金钢相比,而且强度可以一直维持到1200 ℃不下降。

(2)机械自润滑,表面摩擦系数小、耐磨损、弹性模量大,耐高温。

(3)热膨胀系数小,导热系数大,抗热震性好。

(4)密度低,比重小。

(5)耐腐蚀,抗氧化。

(6)电绝缘性好。

2. 用途

(1)在冶金工业上制作坩埚,马弗炉炉膛,燃烧嘴,发热体夹具,铸模,铝业导管,热电偶保护套管,铝电解槽衬里等热工设备上的部件。

(2)在机械制作工业制作高速车刀,轴承,金属部件热处理的支承件,转子发动机刮片,燃气轮机的导向叶片和涡轮叶片。

(3)在化学工业上用作球阀,泵体,密封环,过滤器,热交换器部件以及固定化触媒载体,燃烧舟,蒸发皿。

(4) 在半导体、航空、原子能等工业用于制造开关电路基片,薄膜电容器,承高温或温度巨变的电绝缘体,雷达电线罩,导弹尾喷管,原子反应堆中的支承件和隔离件,核裂变物质的载体。

(5)在医药工业中可做人工关节。

制备氮化硅陶瓷制品的工艺流程一般由原料处理、粉体合成、粉料处理、成形、生坯处理,烧结和陶瓷体处理等环节组成。

氮化硅陶瓷制备工艺的类型主要是按合成、成型和烧结的'不同方法和次序区分的。

1、反应烧结(rs)

反应烧结氮化硅是把si粉或si粉与si3n4粉的混合物成形后 ,在1200 ℃左右通氮气进行预氮化,之后机械加工成所需件,最后在 1400 ℃左右进行最终氮化烧结。在此过程中不需添加助烧剂等,因此高温下材料强度不会明显降低。同时,反应烧结氮化硅具有无收缩特性,可制备形状复杂的部件,但因制品致密度低70 %~90 % ,存在大量气孔,力学性能受到较大的影响。

2、常压烧结( pls)

常压烧结氮化硅是以高纯、超细、高α相含量的氮化硅粉末与少量助烧剂混合,通过成形、烧结等工序制备而成。在烧结过程中,α相向液相溶解, 之后析出在β- si3n4晶核上变为β- si3n4,这有利于烧结过程的进行。烧结时必须通入氮气 ,以抑制si3n4的高温分解。常压烧结可获得形状复杂、性能优良的陶瓷 ,其缺点是烧结收缩率较大 ,一般为16 %~26 %,易使制品开裂变形。

3、重烧结(ps)

将反应烧结的si3n4烧结坯在助烧剂存在的情况下,置于氮化硅粉末中,在高温下重烧结,得到致密的si3n4制品。助烧剂可在硅粉球磨时引入,也可用浸渍的方法在反应烧结后浸渗加入。由于反应烧结过程中可预加工,在重烧结过程中的收缩仅有6 %~10 %,所以可制备形状复杂,性能优良的部件。

4、热压烧结(hp)

把氮化硅粉末与助烧剂置于石墨模具,在高温下单向加压烧结。由于外加压力提高了烧结驱动力,加快了α→β转变及致密化速度。热压法可得到致密度大于95 %的高强氮化硅陶瓷,材料性能高,且制造周期短。但是这种方法只能制造形状简单的制品 ,对于形状复杂的部件加工费用高 ,而且由于单向加压 ,组织存在择优取向 ,使性能在与热压面平行及垂直方向有差异。

5、气压烧结( gps)

气压烧结是把si3n4压坯在5~12mpa的氮气中于1800~2100 ℃下进行烧结。由于氮气压力高 ,从而提高了si3n4的分解温度 ,有利于选用能形成高耐火度晶间相的助烧剂 ,来提高材料的高温性能。

6、热等静压法( hip)

将氮化硅及助烧剂的混合物粉末封装到金属或玻璃包套中 ,抽真空后通过高压气体在高温下烧结。常用的压力为200mpa ,温度为 20xx℃热等静压氮化硅可达理论密度,但它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近年来还发展了其他一些烧结和致密化工艺,如超高压烧结、化学气相沉积、爆炸成形等。

氮化硅陶瓷主要是作为高温结构及工程材料被研究、开发、应用。氮化硅制品已经形成商品,投放市场,主要用在机械、化工、冶金、航空、能源、建材、半导体等工业上,作某些设备及产品的零部件。氮化硅年需求量(国内)在27万吨以上,而国内生产量仅10万吨左右;氮化硅作为结构钢的增氮剂,能提高钢的综合性能,年市场需求量在6万吨以上。在钢铁生产中作为耐火材料需求量超过10万吨;作为深加工原料如氮化硅轴承、发动机外壳、刀具等产品,年需求量约6万吨。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市场上的氮化硅粉价格在300-480元/公斤;氮化硅刀片价格20元/每片;氮化硅研磨球价格211.00/公斤;氮化硅陶瓷热电偶保护管240/根等。

1、 海宁市科巍轴承厂:位于上海和杭州之间,是成立于05年的私营高科技企业。主要生产各种陶瓷轴承,全陶瓷轴承和塑料及不锈钢轴承,其中全陶瓷轴承包括氧化锆,氮化硅,碳化硅,氧化铝陶瓷。

2、 海宁杰奈尔硬质合金有限公司:原(杰耐尔碳化钨球珠厂)创建于20xx年,起步投资250余万元,20xx年新增投入200余万元。企业占地面积13亩,现时拥有标准厂房5000平方米,生产员工60余人,主要生产氮化硅陶瓷球。

3、 上海意纳实业有限公司:上海意纳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机械轴承的研发、生产制造的实体企业,公司主要生产产品:绝缘轴承,陶瓷轴承,陶瓷混合轴承,高速牙钻轴承,高温轴承,长寿命轴承,氮化硅精密零件等。

4、 上海方向工贸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特种(结构)陶瓷产品并从事精密陶瓷产品深加工的生产型企业.主营业务:镜面电子陶瓷基片;镜面氧化铝电子陶瓷基片;镜面氮化硅电子陶瓷基片;氧化锆陶瓷;陶瓷基片;精密陶瓷深加工;陶瓷刀具(日用/工艺/机械);精密陶瓷球;陶瓷密封环;陶瓷棒/管;玻璃球;陶瓷元件;硅片;

5、 广州石潮特种陶瓷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专业生产热压氮化硅材料制品,具有国际领先、高科技烧结工艺及配方形成一体的氮化硅制品。拥有自主创新、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有十几年的研究开发、生产经验。主要产品有氮化硅电热元器件、点火器、电热塞及各形状热压氮化硅耐温、耐磨陶瓷件等。我公司所掌握的产品技术皆为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6、 西安环箭硅碳棒电热元件有限责任公司:专业生产硅碳棒及相关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

7、 上海高越精密陶瓷有限公司:是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共同组建的高科技公司,依托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技术,上海高越精密陶瓷有限公司致力于以陶瓷轴承为主的陶瓷产品生产开发。主要产品是氮化硅球及氮化硅陶瓷

8、 合肥健坤化工有限公司:纳米陶瓷粉,提供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锆,纳米氧化钇,纳米碳化钛,纳米氮化钛,纳米碳化硅,纳米氧化铈,纳米氮化硅、纳米氮化铝和纳米二氧化硅及其超细微粉。

9、 上海科盛陶瓷有限公司:位于中国上海,是一家集科研、开发、应用、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陶瓷材料制品,包括氧化铝制品,氧化锆制品,氧化镁制品,氮化硅制品,氮化铝制品,具体产品有坩埚,管子,板材,刀片,球,基片,轧辊和各种耐磨耐腐蚀零部件.

10、濮阳濮耐高温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濮耐股份(002225)于20xx年4月2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濮阳市首家上市企业.公司注册资本5.2亿,总资产12亿余元。20xx年全国耐材企业综合实力排名第一位。公司主营业务为研制、生产和销售定型、不定形和功能耐火材料及配套机构,并承担各种热工设备耐火材料设计安装、施工服务等业务。

11、冷水江市明玉陶瓷工具有限责任公司:由成立于1970年的原冷水江市陶瓷工具厂整体改制组建的股份制企业,是全国生产陶瓷工具时间最长、批量最大的专业生产厂家。1983年起生产“先锋”牌ag2、ag3、myas复合氧化铝陶瓷刀片,sn-2、sn-3、sn-4、mys复合氮化硅陶瓷刀片,晶须增韧陶瓷刀片、st系列陶瓷刀片,立方氮化硼(cbn)刀片及机夹刀杆,金属陶瓷热挤压模,金属陶瓷冷挤压模,金属陶瓷拉伸模,复合陶瓷拉丝模、金属陶瓷拉丝模,氮化硅陶瓷发热体,陶瓷喷砂嘴,自润滑高温陶瓷滑动轴承,陶瓷轴承球,非标陶瓷耐磨件等,产品除销往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外,还部分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12、北京耐火材料所:固定资产2500万元,公司下设氮化硅结合碳化硅制品厂。

13、夏普洛陶瓷:公司成立于一九九九年二月,是中电投集团公司旗下的一家由政府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占地面积20亩,主要有陶瓷刀具和陶瓷制品。

14、中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中材股份有限公司出资控股,于20xx年12月15日经原国家经贸委批准发起设立的股份制企业,公司致力于先进陶瓷、人工晶体和新能源材料三大产业和技术的开发。

15、沈阳星光技术陶瓷有限公司:始建于1995年,是中国首家与德国fct精细技术陶瓷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高级碳化硅窑具的制造企业。

16、巩义市南河渡华夏耐火材料厂:始建于八十年代中期,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先进,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员工,专业研究和生产耐材产品,主要产品有刚玉莫来石复合砖、烧结型电熔白刚玉制品、碳化硅制品、氮化硅制品、氮化硅结合碳化硅制品、锆刚玉制品等。

17、诸暨市特耐工程陶瓷有限公司:是反应烧结氮化硅和反应烧结碳化硅特种陶瓷专业制造厂家,公司主要生产烟气脱硫喷嘴,燃烧器喷火嘴,机械密封摩擦副陶瓷环,耐酸碱非金属泵部件,工业窑炉用窑具,坩埚,喷砂嘴及各种异型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特种陶瓷基础件产品。

最新高温陶瓷毕业论文范文范本二

为了保证本工程的顺利施工,确保在夏季施工中出现紧急情况时,应急救援工作能迅速有效,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和职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一、暑期来临,通过本预案的编制来指导防暑降温工作的开展,预防中暑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人身安全,保证项目部生产的正常进行,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而且可以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进行,防止因行动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混乱而延误事故应急,从而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成立施工紧急情况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协调工作。领导小组总指挥由项目经理负责落实,若总指挥外出,由项目副经理担任副总指挥给予落实,当副总指挥不在的情况下,由现场技术负责人进行落实。实施救援工作的展开,具体人员安排详见应急预案组织机构。

三、当在工程施工中发生高温的各种紧急症状情况时,我项目部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应立即启动本预案。在第一时间分别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120”救护中心求助,并向上级安全生产监督局、总工会等相关部门通报情况。紧急情况发生后,还应不间断的向有关领导、部门反馈后续情况。

四、在施工中紧急情况发生后,项目部即视情况成立救援现场指挥部,由担任事故现场总指挥,并成立以下领导小组:

1、防暑降温保障小组。夏季施工过程中,因施工作业时,露天作业环境较多;人员作业分布区域复杂、多变;劳动强度大等方面的影响,给在夏季施工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与生命、财产安全,为作业人员营造一个有保障、舒适的环境,在作业人员发生高温不良反应时,由组长立即组织该组成员对事故人员进行转移、与控制,防止周边施工作业现场事故人员的增加。使应急行动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提高行动的效率。以免造成巨大的事故损失。

2、信息联络小组。由组长负责了解人员伤亡情况和经济损失及紧急情况影响范围,每天组织收集天气温度状况,然后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并对已采取的措施和事态发展情况,及时向上级报告及有关部门的联络。

3、安全保障(警戒)小组。对撤离区和安置区内的治安工作,由安全总监担任组长并组织队员负责对险情发展状况进行监控,防止影响施工工期,并对各班组人员加强安全教育,以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且组织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以预防恶性事故的发生以及一旦发生事故时如何将事故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4、现场医疗救护小组。当事故发生时,由组长组织组员对伤员进行现场分类和急救处理,负责在第一时间对伤员实施有效救护;并及时向医院转送。救护人员的主要职责是:进入事故发生区抢救伤员;指导危害区内人员进行自救、互救活动;集中、清点、输送、收治伤员。根据具体情况,迅速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并组织实施。

5、后勤保障小组。由组长负责组织调集抢险人员、物资设备,督促检查各项抢险救灾措施落实到位。

五、各类紧急情况发生后,需调集的主要专业救援队伍、应急救援物资。主要物资及人员职责安排如下:

项目部物品采购由综合办公室和财务部负责,主要药品及医疗救护器具如下:

1、药品:感冒药、发烧药、腹泻药、消炎药等治疗药品及仁丹、风油精、霍香正气水、菊花茶、降火凉茶、绿色保健食品等。

2、救护器具:单架、小型氧气瓶、听筒、毛巾、药用药箱、冷冻柜(冰块)等。

3、项目部内部设置医疗室、配置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的专职医疗救护人员。

六、防暑降温措施

1、加强对广大员工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卫生和暑期保健宣传教育活动,使职工了解暑期的安全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完善、落实高温期间安全生产责任制,成立防暑降温领导小组,制定应急预案,尽量避免高温期作业,落实防范措施。

3、暑期来临之前,要做好高温作业员工的健康检查工作,对患有高温禁忌症的员工,应及时调整工作岗位。

4、要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和作业条件,妥善安排好员工的作业时间,严格控制加班加点,注意劳逸结合,对室外露天作业的人员应尽量避免中午炎热时间作业。适当减轻员工的劳动强度,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和休息环境。

5、落实每一位员工的防暑降温物品,尽量以实物形式供给职工防暑降温清凉饮料和药品,把好进货质量关,杜绝假冒伪劣产品。

6、确保施工人员宿舍、食堂、厕所、淋浴间等临时设施符合标准要求和满足防暑降温工作需要,要切实做好施工现场的卫生防疫工作,加强对饮用水、食品的卫生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制度,避免食品变质引发中毒事件;加强对暑期易发疾病的监控。

7、暑期期间,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发现问题要及时督促整改,确保安全生产。

8、将防暑降温领导小组人员的联系方式、报警及急救电话制表张贴于宣传栏中,防止事故发生时不能及时取得联系。

七、施救方法:

1、轻度患者现场作业人员出现头昏、乏力、目炫现象时,作业人员应立即停止作业,防止出现二次事故,其他周边作业人员应将症状人员安排到阴凉、通风良好的区域休息,供应其凉水、湿毛巾等。并通知项目部医疗救护人员进行观察、诊治。

2、严重患者(昏倒、休克、身体严重缺水等)当作业现场出现中暑人员时,作业周边人员应立即通知项目部,并及时将事故人员转移至阴凉通风区域,观察其症状,以便于医疗人员来临时掌握第一手医治资料。项目部应根据具体情况,由应急总指挥决定是否启动防暑降温预。并立即组织救护人员亲临现场对事故人员进行救治。症状严重者,在项目部医疗设备无法救治的情况下,应第一时间转移到最近的医院进行观察、治疗,并上报公司。

八、善后处理工作:

1、根据事故“四不放过”原则,认真做好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采取针对性强的防范措施,加强对各班组的宣传、教育,使每人都掌握夏季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做到每人都懂得保护自己;懂得救护他人。总结经验教训,杜绝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具体防范措施如下:

1)由信息小组在施工现场设置温度计,并对每天的天气情况进行收集、处理,然后上报项目部防暑降温保障小组,依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2)当室外气温高于39℃时,项目部应对各班组进行施工降温专项安全交底,令其各班组停止现场施工作业。

3)后勤保障小组,应能随时保证作业人员现场的饮水、紧急药品。

4)由防暑降温应急救援机构依具当年的气温情况制定出一套合理、有效的“人员作息时间表”避开每天气温的最高时间(13:00~14:00)段进行施工作业。经项目部讨论,特制定本项目部夏季(高温月为7月~10月)施工作息时间表,具体如下:

项目部作息时间

上午:7:00~11:00(四个小时)

下午:15:00~19:00(四个小时)

附:遇赶工期或其它特殊情况需加班时,再做另行通知。

5)项目部成立“夏季施工防暑降温专项机构”。

6)对项目部各班组进行安全教育,增强作业人员对各种情况的应紧处理能力。加强对夏季施工安全宣传工作,使每人都了解、掌握防暑降温的安全小常识,提高作业人员在实践中的应变能力与处理能力等。

7)项目部内部设置专职医护人员,加强项目内部的医疗救护宣传、保障人员的生命、营造一个人性化的施工现场。

九、应急恢复、重新进入

当应急恢复后,重新进入之前必须对危险区进行评价,并且应对事故进行分析,待危险区已确定安全时方可进入现场,继续操作。

十、应急培训及演练

1、培训

①工程实施前,对参与本工程施工的人员进行防暑降温知识教育,学习关于防暑降温的常识及中暑急救的简单方法,并要求在施工中能够熟练运用。

②学习本预案,使广大员工知道怎么进行防暑降温工作,如何应对中暑事件。

2、演练

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经过有效的培训,项目部每年夏季到来前进行大型救援演练一次。每次演练结束,及时作出总结,对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

1)演练目的

①测试应急预案和实施程序的有效性及充分程度。

②检测应急设备。

③确保应急组织人员熟知他们的任务和职责。

④测试应急人中的协调能力。

⑤辨别和改正计划中的缺陷。

⑥检测应急设备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2)应急预案演练情况。

为了提高救援人员的技术水平与救援队伍的整体能力,以使在事故的救援行动中,达到快速、有序、有效的效果。项目部于20xx年x月x日开展一次救援演练,应急救援训练已成为救援队伍的一项重要工作,所以在应急救援过程中项目部还特别强调以下三点:

①演练时人员均必须准时到位,并配带好各自的防护用品。

②在救过程中应做到“自我保护,抢救他人”及积极有效的抢救。

③必须严格遵守有关领导的指挥,做到“以假论真”,有效地实施抢救措施。

3)应急训练与演习的基本任务是:锻炼或提高队伍的突发事故情况下的快速抢险堵源及时营救伤员、正确指导和帮助群众防护或撤离,有效消除危害后果,开展现场急救和伤员转送等应急救援技能和应急反应综合素质,有效降低事故危害,减少事故损失。

最新高温陶瓷毕业论文范文范本三

尊敬的上海分公司的兄弟姐妹们:

近日来上海气温持续上升,破上海市百年气温的历史,节节攀升的高温,给大家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广大一线的员工不畏高温一如既往地坚守在各自岗位上,顽强拼搏,攻克难关,为企业的经营付出了艰辛的汗水,为宅急送的事业贡献了力量。你们辛苦了!

酷暑中公司董事长—xxx先生、总裁—xxx先生多次打电话,询问一线员工的工作情况,生活情况。那谆谆的问候,殷殷的关切让我们真正体会到“员工是企业的财富”、“员工是公司的财产”,感受到集团高层对在高温中奋战一线的员工们关心与爱护!

在此,我谨代表上海分公司经理会向在各个岗位坚持工作的全体兄弟姐妹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深切的慰问!特别向奋斗在高温一线的弟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因为有你们的坚忍与付出,才有今天上海公司的品牌和质量!因为有你们的任劳任怨、恪尽职守才能让我们用百倍的信心和高昂的工作热情继续在酷暑中战斗!你们用这种认真负责的主人翁精神战斗在工作第一线、你们这种战高温,斗酷暑的精神可歌可颂!

高温仍将持续,任务依然艰巨,望广大员工要时刻注意身体健康,做到劳逸结合,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公司正在开展各种形式的“送清凉”活动,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方法,为大家安全渡过酷暑提供保障。

相信,广大兄弟们一定能够继续发扬团结互助、顽强拼搏、迎难而上的精神,确保运营质量,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最后衷心祝愿各全体干部员工身体健康,平安度夏!

xx

20xx年x月x日

最新高温陶瓷毕业论文范文范本四

为增强学校新冠病毒肺炎疾病预防与控制力度保障学生身体健康,有效预防疾病在校内的传播,保证复课学生的身体健康,结合当前新冠病毒防疫形式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病人,杜绝传染病的迅速蔓延。我校要求进行传染病病愈返校复课医学证明查验制度。做到对教师和学生既严格常规的管理,又全面关爱,以保障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有效防止传染病疫情的发生:

一、各班主任要坚持晨午检制度,班主任老师应认真检查班内学生健康情况,做好因病缺勤学生的病因追踪,并将相关信息每日上报给学校。配合卫生部门进行疫情追踪调查和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二、在校学生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疑似传染病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有关要求暂时隔离,不得再回班上课,及时通知家长接送医院进一步诊治。

三、学生一经确诊传染病后,班主任与学生家长联系,及时通知学生科,学生科及时上报并记录。

四、有传染病患者的班级应按照传染病法相关规定,对传染病接触者进行相应的医学观察,并做好消毒预防措施。

五、学生病愈且隔离期满时,必须由医院开具复课证明,学生持此复课证明到学校,由学生科复检后,方可回班复课。学生科应将学生的诊断证明和复课证明归档,以备查验。

为增强学校疾病预防与控制力度,提高师生防病能力,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及时发现情况并及时处理,防止传染病的流行和发生,结合我校情况,制定学校晨午检制度。

一、晨午检目的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学校传染病等疫情,保障师生员工健康安全。

二、晨午检原则遵循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的原则。晨午检实行校长负总责,处室负责人、班主任具体负责的制度。

三、晨午检内容晨检时间为每天早读,上报时间为上午第一节上课前;午检时间为午读,上报时间为每天下午第一节上课前。由班主任、班长对学生身体状况及相关情况进行了解和检查,处室在聘人员由本处室负责人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解和检查。晨午检具体内容如下:

1.本人身体状况,有无发热、咳嗽或其他可疑的不适症状。

2.家人、离乡返乡与疫区人员、传染病病人接触情况,查看医院诊断证明材料或解除隔离材料。

3.病愈返校学生询问身体恢复情况,查看医院诊断证明材料。

4.与防治传染病有关的其他情况。

四、晨午检上报常规晨检,有特殊症状、因病缺课学生的班级由其班主任报告。实行零报告制度(无病例也要报告以便统计、上报)。

五、晨午检操作细则(一)学生晨午检操作细则1.发放《学生晨(午)检记录表》由班主任每天早晨学生进班、下午学生进班前检查并统计好,并及时汇总上报学校。对传染性疾病应当按规定程序进行报告,不得缓报、瞒报、漏报。

2.晨午检中一旦发现学生中有≥37.3℃症状者要立即报告本部门负责人员,并由专人将该生送至校内临时隔离室,再次进行体温测量,并填写相关登记表,通知学生家长。

3.晨午检时间以外师生中发现有发热者(额温≥37.3℃),全校师生人人有责任及时报告。

4.学生患水痘、麻疹、风疹、腮腺炎等传染病必须回家隔离治疗,不得带病上课,直至病情痊愈凭病愈证明方可回班级上课。

5.学生患有气管炎、胃肠炎等常见病、慢性病在发病时期,以学生身体健康为主,应劝其回家休息治疗,坚决不带病上课,以免贻误病情。

6.晨午检时应认真、细心,通过一看:仔细观察学生的面色(红润,尚可,一般,差)、精神状态(好,较好,一般,差);

二听:听患病学生、其家长和同学的阐述;

三问:每天了解特殊症状、因病缺课学生的家庭情况,家中有无成员发热,是否有疫情接触(不可隐瞒),有疫情接触学生(有医疗和家长证明)要在家观察两周才可到学校上课,并上报;

四联系:对没来校的学生,班主任要打电话了解情况并登记,如有发热学生要及时报告学校,并及时上报情况。

7.每日晨午检情况要做好记录,班主任早午读时间要检查本班人数及学生身体情况,特别对异常情况更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内容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异常情况及时上报等。

8.严格执行疫情日报告制度。实行追踪随访制,由班主任分别对患病的学生进行每日追踪电话随访,及时了解其诊治情况。并对与其有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医学观察。各部门负责人要将患病学生情况及时上报学校有关领导。要求居家隔离病人做到“二不”即不上课、不外出。对疫情缓报、瞒报、漏报者,相关责任人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9.督促各年级的常规晨午检及“特殊症状、因病缺课学生日统计报表”工作。

(二)学校聘用人员晨午检操作细则:

1.处室指定专人承担晨午检检查和信息报表等有关工作。

2.聘用人员晨午检工作应在每天早上第一节课及下午第一节课前完成。

3.聘用人员出现发烧、咳嗽、咽痛等流感症状或其他不明症状时,不能进校、进课堂,应立即报告负责人,尽快到医院诊断治疗。

4.对生病请假的聘用人员,处室负责人要问明病情及去向,如实登记到晨午检统计表上,并做好过程跟踪了解,直至痊愈。

六、实行康复复学、复工制度对已确诊患传染性疾病的学生,班主任要做好学生及家长的说服工作,要求学生在家治疗休息。对治疗完毕后要求返校上课的学生,必须携带正规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康复证明)到班主任处检查证明后方可返校上课。处室在聘人员由本处室负责人进行了解、记录,检查其由正规医疗机构开具的诊断证明(康复证明)后方可复工。

1.校园实行封闭管理,启动入校体温检测制度。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学校。图书馆、食堂、宿舍、会议室等人群密集场所分期分批、错时进入。

2.落实晨、午检制度

(1)学校每日对师生员工进行晨检、午检,严格因病缺课监测、病因追查和传染病报告制度,明确责任人。通过“江苏省学生因病缺课监测系统”和“南京教育政务”微信平台进行“每日一报”和零报告工作。

(2)鼓励家长配合学校做好防控工作,每天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每日上学前测量孩子体温,如发现其体温度过高或有其他疑似症状(如乏力、干咳、呼吸困难、鼻塞、流涕、腹泻、结膜充血等),应立即报告班主任,送孩子到医院就诊,就诊后向学校提供诊断结果。

(3)学校每天早晨必须在进校前,对师生员工进行体温检测,对体温有异常的,要复测腋下温度,发热或有其他疑似症状,应立即送往学校隔离室休息,同时通知家长,及时安排送医就诊。

(4)学校在下午第一节课前要进行午检,发热或有其他疑似症状者,要及时隔离并通知家长。

(5)寄宿制学校要加强对住宿学生的管理,落实晨检、午检和晚检制度,每天测量体温时须询问健康状况,做好异常登记,由管理员负责汇总报给校医(保健老师)。

3.对重点场所通风消毒

(1)教室、宿舍、图书馆、活动中心、食堂、报告厅、教师办公室、洗手间等活动区域,加强通风清洁。有条件者安装机械通风设施;无条件者,每日早、中、晚打开门窗通风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2)做好接触频次高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共用教室课桌椅等)、食堂、校卫生(保健)室、电梯间、隔离场所等重点场所进行预防性消毒;卫生间应保持通风,并每天喷洒消毒剂。发现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的学校,要对患者活动过的区域、接触过的物品采取重点消毒措施。

(3)学校卫生间、洗手池应配备洗手液或洗手皂。

4.做好食品安全与饮用水管理

(1)食堂从业人员返校工作时应提交《健康卡》,符合健康要求并持有有效健康证的人员方可上岗工作,严禁非食品加工人员进入食品处理区。

(2)根据餐次对食品处理区、就餐区环境及设施设备进行通过开窗通风、紫外线灯消毒、消毒剂喷洒、擦拭和拖拭等措施,对空气、物体表面和地面进行预防性消毒。

(3)食堂从业人员每天进行晨检,对有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人员应居家休息或就医,待完全恢复后方可上班。

(4)食品制作过程中严格佩戴口罩,分发时需加戴一次性手套。

(5)学校应安排学生错峰就餐或分餐到班,减少聚集用餐。餐前师生应当洗手,负责送餐、分餐的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6)食品原材料送货人员或外来送餐人员入校前要进行体温测量,在校期间必须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

(7)每餐次结束后进行消毒。煮沸消毒法,将清洗干净的餐具完全浸没清水中加热,待水沸腾后计时15分钟,取出,晾干即可;流通蒸汽法,将餐具放入蒸屉加热,从水沸腾开始计时,消毒15~30分钟;对于耐高温的碗、筷、不锈钢餐盘,可以放入热力消毒柜中,摆放均匀,温度设定105℃~120℃,维持105℃以上15分钟。

(8)在当地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做好供水设施(自备水源、二次供水设施、食堂蓄水池等)的清洁、消毒工作,做好饮水机的日常清洁、消毒、更换滤芯、水质检测等工作。

5.持续开展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多种形式健康宣教,普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增强自我防控意识,做好个人防护。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学生群体(如曾被隔离观察、亲人被感染、父母在防疫一线的学生等)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摸排和跟踪心理服务。组织上好“疫情教育课”,充分运用防控疫情这一重大事件,多形式多渠道开展爱党、爱国教育及理想信念教育。

6.加强对废弃物的管理。学校应根据条件设立有害垃圾专用收集设施,设立明显标志,禁止不必要的接近。用过的防护用品全部放入专用设施,定时进行有效消毒处理。

7.做好疫情报告

(1)学校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时,应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区教育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上报市教育局,并协助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开展调查、采样、密切接触者筛查、隔离治疗、消毒等预防控制措施。如有师生员工被判定为密切接触者,可安排至相对独立的指定场所开展隔离或医学观察。

(2)严格执行学生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每天了解患病师生治疗情况,及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3)严格落实防控措施。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和当地疾控机构出具的传染病防控意见书,必要时采取班级或全校停课等措施,并在当地疾控机构指导下,做好重点场所和物品的终末消毒。学校停课期间,学校领导和相关教师要坚守岗位,注意加强与学生及家长的联系,做好学生的学习辅导、生活引导、心理疏导等工作,并做好每日师生健康状况随访、汇总、报告工作。师生员工病愈或隔离期满后,须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区疾控中心出具的病愈复课证明或隔离解除证明到学校卫生(保健)室复核确认登记,方可上课。

8.加强在建项目管控。学校各类新改扩建项目按照市防控指挥部建筑工地专项组要求开展。疫情防控解除前,不得新开工可能对学校造成防控安全隐患的新改扩建及维修项目(应急消险除外);在建项目原则上推迟复工时间,复工时间根据疫情管控情况确定;确需复工的项目应符合省、市关于建筑工地管控相关要求。同时,根据学校与项目的实际情况,实行“一校一策”“一项目一策”管理。

9.不得组织大型集体活动。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严格控制会议、教学科研、文化体育、交流出访、竞赛、考试等聚集性活动,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引导师生员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10.其他要求

(1)幼儿园。实行自愿、弹性入园制度。尊重家长意愿,鼓励有条件的家庭对幼儿实行居家看护。幼儿园入离园时间实行弹性管理,鼓励错时接送,有条件的家庭可以晚送早接。

(2)普通中小学校。按照常规时间上学、放学。白天宿舍内要注意开窗通风,同时加强对宿舍管理员的培训,确保宿舍干净卫生。有校车的学校要做好校车的消杀工作。做好弹性离校期间卫生防控工作。

(3)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要求同前述中小学。各区要将外籍教师和外籍人员子女纳入统一疫情防控管理。

(4)中等职业学校。要求同前述中小学。正常开学前原则上暂停一切外出顶岗实习安排,对正在顶岗实习的学生,原则上一律停止实习。开学后,对实习在外的学生,各校要主动做好联络和跟踪工作,确保学生实习安全。(5)特殊教育学校。要求同前述中小学和幼儿园。各校要针对特教儿童的特殊性做好相关防护措施。

(6)市属高校。按照《江苏省教育系统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方案》,按“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的要求,强化学校主体责任,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及开学预案,做到“一校一案”。加强与学校所在社区、街道联系,接受市教育局及所在地政府职能部门指导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落地。

(7)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参照本方案执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