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看图讲故事四幅图范文(优秀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14:10:24 页码:14
2023年看图讲故事四幅图范文(优秀8篇)
2023-11-20 14:10:24    小编:ZTFB

总结是我们进步的动力,让我们更加自信和坚定前行。怎样提高阅读水平是每个阅读爱好者都关心的问题,下面我来分享一些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下面是一些优秀的总结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看图讲故事四幅图篇一

春天到啦,小动物都忙着种菜种瓜,只有狐狸东荡荡西逛逛,什么事情也不愿做。

这天,他来到山羊家门口,看见山羊正在刨地。他走过去问:“哟,山羊大哥,准备种什么呀?”山羊说:“噢,是你呀,小狐狸。我打算种白菜,你准备种什么呢?”狐狸拍了拍胸脯说:“我想种一大片西瓜,夏天吃西瓜,又甜又解渴。到时候,我送你一个。”

告别了山羊,狐狸来到熊的家门口。看见熊正往地里挑水,狐狸走上去问:“熊大伯你好,你准备种什么呀?”熊说:“我打算种白薯。你准备种什么呀?”狐狸摇头晃脑地说:“我想种人参。人参多有营养呀。到时候我送你一支。”

离开熊的家,狐狸又来到小兔子家门前。小兔子正在家门口的地里撒种子。狐狸走上去间:“小兔子,你在种什么呀?”小兔子说:“我在种萝卜。你准备种什么哪?”狐狸昂了昂头说:”我想种一大片草莓,又酸又甜多好吃。等草莓熟了,我送你一大篮。”

转眼秋天到了,山羊、熊、小兔子带来他们种的白菜、白薯、萝卜请狐狸尝。可狐狸什么也没有种,他耷拉着脑袋说:“真不好意思,我没有什么东西可招待大家的。”山羊走上去拍拍狐狸的肩膀说:“小狐狸,光说得好是不够的,还要做得好。请记住,光说不做到头来什么事也做不成!”

看图讲故事四幅图篇二

2.引导幼儿动脑筋想出取皮球的办法。

3.提醒幼儿在回答问题时说完整话。

活动准备:图片一张。

(2)请幼儿猜一猜他们可能在干什么。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可能答出:小动物在吃果子、玩游戏,摘苹果,去游乐场等等。

(2)引导幼儿想一想:皮球掉在洞里出不来,小动物真着急,小朋友快帮小动物们想一个好办法,把皮球拿出来。请幼儿互相商量,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请幼儿把自己想的好办法说给大家听,并对全体幼儿提出要求:请小朋友注意听,看别人的想法和你自己的一样不一样,他的办法能不能用。幼儿说出:请小象用鼻子卷上来;长颈鹿把脖子伸进去用嘴叼出来;让猴子用尾巴把球卷上来;小猫用爪子把洞弄大,就可以下去拿球了;请一只七星瓢虫把球背上来;找一根长的带弯儿的棍勾上来;用钓鱼钩钩到皮球气眼里把球钩上来……在幼儿回答问题过程中,教师随时肯定幼儿的想法并抓住时机进行相关教育,如礼貌教育、环保教育等。

3.请幼儿完整讲述自己编的故事。

(1)在幼儿完整讲述前,让同伴间互相讲,为幼儿提供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机会,使每个幼儿都有讲述的机会。

(3)在幼儿讲述后,注意及时鼓励幼儿,肯定幼儿的优点,并对下一名要讲述的幼儿提出新要求。

评析(梁雅珠)这是一次很成功的活动,蔡秀萍老师能够准确把握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精心设计组织活动过程,有三点值得总结的经验。第一,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象是这次活动成功的关键。幼儿积极的语言状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基础,如何激发幼儿讲述的兴趣,与老师的设计、组织有直接的关系。活动中,老师巧妙地将图片的关键部分——“皮球掉在洞里”遮起来,首先引导幼儿去仔细观察每个动物的表情,以此判断可能发生的事,这样的引导,使所有的孩子都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随着活动的延续,教师将图片的全部内容展示在孩子们面前,幼儿的兴趣更为高涨,教师将重点放在引导幼儿充分感知图片中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让幼儿展开讨论,幼儿的情感完全投入到故事中,他们已经体验到小动物们的心情,积极想办法、出主意……此刻,他们的表达是积极的,语言是生动的,态度是认真的,参与是主动的,较好地达到了预期目的。第二,教师善于以自己的情感激励感染幼儿,引导幼儿用“心”、用“情”来编故事,使幼儿表现出高水平的表达能力。在整个讲述活动中,教师始终以“情”激“情”,当小朋友们谈到皮球掉在又细又深的洞里,小动物们很着急的时候,蔡老师及时抓住问题的焦点,让幼儿充分地想各种各样的办法帮助小动物们。只见蔡老师满脸愁容,走到小朋友身边,以小动物的口吻向小朋友们求救。小朋友们讨论开了。当全班幼儿们想出十三四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时,蔡老师脸上露出了灿烂的微笑,小朋友们也欣慰地笑了。在讨论中、在讲述中,孩子们由于体验了图片中小动物焦急的心情,他们想出来的办法很有创造性,他们的讲述十分精彩。应该说,这个精彩的结果全靠教师精心的点拨。第三,教师用动作及语言的鼓励,给每个孩子以自信,是这次活动突出的特点。幼儿之所以有高涨的情绪、积极的态度、热烈的表达,与教师的态度和行为有关。我们看到蔡老师不仅善于用语言与幼儿沟通(用积极的口吻鼓励每一个孩子),同时也很善于用自己的身体语言与孩子交流。她一会搂一搂热烈讨论的孩子们,一会用双手拉一拉想出好办法的孩子们。每一个孩子想出的办法,她都报以真诚感激的目光;每一个孩子出的主意,她都十分赞赏。看得出来,蔡老师在用“心”与孩子们交流,所有的孩子都会得到她的赞美和夸奖。整个活动中,蔡老师是蹲下来和孩子们交谈的,没有师生间的距离,没有说教的痕迹,幼儿在十分轻松和谐的环境中畅想、畅谈。他们不仅在语言上得到锻炼和发展,而且获得了自信,这种自信将伴随着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

看图讲故事四幅图篇三

幼儿园大班语言讲述活动——。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看图编故事《取皮球》活动目标1.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编的故事。2.引导幼儿动脑筋想出取皮球的办法。3.提醒幼儿在回答问题时说完整话。活动准备:图片一张活动过程1.出示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的下半部分被白纸遮住,只有几只小动物在图片上)。目的是让幼儿不受图片限制,发散思维,任意想像小动物可能在干什么或干什么去。(1)请幼儿用完整话说出图片上有谁。(2)请幼儿猜一猜他们可能在干什么。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可能答出:小动物在吃果子、玩游戏,摘苹果,去游乐场等等。(3)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表情,目的是请幼儿根据小动物的表情,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想像,说一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提问:他们的表情像有高兴的事吗?你想想可能发生什么事了?有没有跟别人不一样的想法?当幼儿看清小动物的紧张表情后,可依据生活经验说出:可能是森林里着火了,大家赶着去救火;小动物们要过河可又不会游泳;大象的孩子丢了,大家在帮忙找孩子;大老虎来了;小动物们看见苹果掉地上;小动物们迷路了,不知该往哪走;有只小狗掉在河里了等等。教师鼓励幼儿充分想像,发表与别人不同的意见。2.取下图片下半部的白纸,将完整图片展示给幼儿,使幼儿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并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1)请幼儿看看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取下图片下半部分的白纸,使幼儿了解原来小动物在玩皮球,大家一不小心把皮球踢进一个洞里。(2)引导幼儿想一想:皮球掉在洞里出不来,小动物真着急,小朋友快帮小动物们想一个好办法,把皮球拿出来。请幼儿互相商量,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请幼儿把自己想的好办法说给大家听,并对全体幼儿提出要求:请小朋友注意听,看别人的想法和你自己的一样不一样,他的办法能不能用。幼儿说出:请小象用鼻子卷上来;长颈鹿把脖子伸进去用嘴叼出来;让猴子用尾巴把球卷上来;小猫用爪子把洞弄大,就可以下去拿球了;请一只七星瓢虫把球背上来;找一根长的带弯儿的棍勾上来;用钓鱼钩钩到皮球气眼里把球钩上来……在幼儿回答问题过程中,教师随时肯定幼儿的想法并抓住时机进行相关教育,如礼貌教育、环保教育等。3.请幼儿完整讲述自己编的故事。(1)在幼儿完整讲述前,让同伴间互相讲,为幼儿提供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机会,使每个幼儿都有讲述的机会。(2)在完整讲述时,提醒幼儿大声清楚地讲:有谁在干什么?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小动物们又是怎么解决的?还要用上自己的好办法,同时提醒其他幼儿注意倾听。(3)在幼儿讲述后,注意及时鼓励幼儿,肯定幼儿的优点,并对下一名要讲述的幼儿提出新要求。4.请幼儿根据图片的内容或自己讲述的故事内容,为故事起一个好听的名字。提醒幼儿起名字要用短短的几个字,把故事内容说清楚,并对幼儿起的名字及时给予肯定。评析(梁雅珠)这是一次很成功的活动,蔡秀萍老师能够准确把握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精心设计组织活动过程,有三点值得总结的经验。第一,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象是这次活动成功的关键。幼儿积极的语言状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基础,如何激发幼儿讲述的兴趣,与老师的设计、组织有直接的关系。活动中,老师巧妙地将图片的关键部分——“皮球掉在洞里”遮起来,首先引导幼儿去仔细观察每个动物的表情,以此判断可能发生的事,这样的引导,使所有的孩子都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随着活动的延续,教师将图片的全部内容展示在孩子们面前,幼儿的兴趣更为高涨,教师将重点放在引导幼儿充分感知图片中故事情节的发生、发展,让幼儿展开讨论,幼儿的情感完全投入到故事中,他们已经体验到小动物们的心情,积极想办法、出主意……此刻,他们的表达是积极的,语言是生动的,态度是认真的,参与是主动的,较好地达到了预期目的。第二,教师善于以自己的情感激励感染幼儿,引导幼儿用“心”、用“情”来编故事,使幼儿表现出高水平的表达能力。在整个讲述活动中,教师始终以“情”激“情”,当小朋友们谈到皮球掉在又细又深的洞里,小动物们很着急的时候,蔡老师及时抓住问题的焦点,让幼儿充分地想各种各样的办法帮助小动物们。只见蔡老师满脸愁容,走到小朋友身边,以小动物的口吻向小朋友们求救。小朋友们讨论开了。当全班幼儿们想出十三四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时,蔡老师脸上露出了灿烂的微笑,小朋友们也欣慰地笑了。在讨论中、在讲述中,孩子们由于体验了图片中小动物焦急的心情,他们想出来的办法很有创造性,他们的讲述十分精彩。应该说,这个精彩的结果全靠教师精心的点拨。第三,教师用动作及语言的鼓励,给每个孩子以自信,是这次活动突出的特点。幼儿之所以有高涨的情绪、积极的态度、热烈的表达,与教师的态度和行为有关。我们看到蔡老师不仅善于用语言与幼儿沟通(用积极的口吻鼓励每一个孩子),同时也很善于用自己的身体语言与孩子交流。她一会搂一搂热烈讨论的孩子们,一会用双手拉一拉想出好办法的孩子们。每一个孩子想出的办法,她都报以真诚感激的目光;每一个孩子出的主意,她都十分赞赏。看得出来,蔡老师在用“心”与孩子们交流,所有的孩子都会得到她的赞美和夸奖。整个活动中,蔡老师是蹲下来和孩子们交谈的,没有师生间的距离,没有说教的痕迹,幼儿在十分轻松和谐的环境中畅想、畅谈。他们不仅在语言上得到锻炼和发展,而且获得了自信,这种自信将伴随着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

看图讲故事四幅图篇四

活动目标:

了解自编应用题必须有两个数和一个问题,能编出7以内的数的应用题并说出算式。体验创编过程的成功与快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1.师:(出示ppt)我们先来复习一下7的分合式有哪些,请小朋友来说一下。

2.现在,谁能根据7可以分成1合6来列算式,提醒一下,这个分合式可以列出4个算式哦!

1+6=7,6+1=7:;7-1=6,7-6=1。

小结:对于加法来说,小的+小的=大的;对于减法来说,大的-小的,对应的那个数就是答案。

(出示第二张ppt),请小朋友来看一下,你看到了什么?

eg:草地上有1只黄色的蝴蝶,又来了6只粉色的蝴蝶,现在一共有几只蝴蝶?

你还能说出其他的应用题吗?(提示,加法两个,减法两个。)。

经过第一个的练习,谁能自己说出这一个。

(根据上一个练习,同样请小朋友说出剩余的3个应用题)。

(出示ppt3)刚才小朋友说的都很好,那现在来看这一个,会的举手。

活动延伸:

(ppt4)来看图,谁能根据这个图编出更多的应用题,列出更多的算式。

(根据:树上树下;鸟的大小;尾巴的方向)。

活动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用题”相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较为难理解又难掌握的领域,如何让幼儿们在提倡的“玩中学”这一模式中掌握知识点呢?我将此作为本次课堂设计的一个难点。以动画人物的形象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随着喜爱的动画人物进入我所创设的环境中,让幼儿们在与动画人物相互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性的学习。在编应用题时,小朋友基本能大声的来编,可能是父母在场的关系,小朋友积极举手,认真的投入到活动中。在数学练习时,父母们都走去看自己的宝宝做练习,这个环节有点乱,可是家长们的心情可以理解,所以这个环节在父母们的一起参与下结束了。

看图讲故事四幅图篇五

虽然前一天晚上在家就琢磨过今天的课,早晨到班里还是把教案拿出来看了一下教学目标,没什么特别难的,就是让孩子体验编儿歌的快乐,掌握简单的句式对称。

我觉得今天的课并不难,因为怕他们注意力不集中,我事先并没有把《快乐家园》发给他们,而是让他们猜猜我说的是什么动物,这些内容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超级简单。熟悉了小动物的外貌和习性,我开始说儿歌了:“我说一,谁对一,哪个最爱把脸洗?”我觉得这个儿歌很别扭,特别是句子中的“哪个”,不但不亲切,而且在音调节奏上很是拗口,不如直接换成“是谁”更明白清晰,也有利于孩子们对上下面的句子。课上并没有改,还是用了人家教材上的字眼,孩子们一开始听的有点傻,于是我示范到:“你说一,我对一,小猫最爱把脸洗!”我开始为孩子们讲解对句子的方法,在这方面我犯了一个错误,这样的教学方式是纯灌输的,并没有起到让孩子们在探索中学习的效果,所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不会很高,正确的方法是让他们跟我一起把这两个句子说一遍,然后我不断地将下面的内容说出来,让他们在听与跟读中体验句子的对式与结构,这要比教师的讲解重要的多。当然的,我的讲解并没有起太大的作用,孩子们很迷茫要干什么,尽管我把两个句子对比其来说,并告诉他们要怎么替换词语,他们还是没有太大的兴趣,只有几个一贯表现不错的孩子还能跟着我说出来,但也都是那些各方面能力发展比较快的孩子。我将十组对句说完之后,突然意识到,是不是因为孩子们没有形象的凭借,脑子里没有这些小动物,所以很难对上来下一句呢?于是我发了《快乐家园》,请幼儿一边看着上面的小动物图案一边对我的句子,果然效果好了一些。紧接着我强调了对句子的方法和特点,并分别由男女生轮换着说上下句,虽然有些孩子能准确地对出所有的句子,但我一遍遍的重复对句还是让一些不喜欢语言活动的孩子感觉有点不耐烦,于是我又说了几个书上没有的小动物,当然注意到了押韵的问题,但不知道怎么跟孩子们讲述押韵的事情,所以干脆就没有讲,说了小老鼠和小兔子押到了韵脚,又说了小马并没有押韵,孩子们似乎听出了什么,霎那间感觉有什么不对劲,我并没有紧抓这个契机讲述韵的问题,因为没法讲,也讲不通,他们都还没有学会全部的拼音字母,所以,做到让他们感知就足够了。最后,我们又一起把这个对句式儿歌一起说了一遍,在我以去厕所解小便为诱惑物的办法下,每桌的小朋友都很认真的说儿歌,虽然还有不熟的,但我想通过接下来几天饭前的安静活动,可以逐渐把这个儿歌的价值充分挖掘出来,并通过不同动物的变化,让幼儿慢慢掌握对句的方法。虽然今天这个活动上的不怎么好,也可以说不彻底,但还是比以前有进步的,毕竟孩子们还是学到了一些东西的!鼓励一下!

看图讲故事四幅图篇六

用故事和图片引导孩子组织语言是最好的教育方法,通过孩子喜欢的连环画活图片,让孩子看图说话锻炼的不仅是语言能力,更是思维和逻辑能力,也大大地开发了宝贝的想象空间,这个教育方式值得家长一用。

孩子喜欢什么样的故事?

给孩子讲故事,首先要了解孩子喜欢听什么故事,其次,要生动、有趣。一般说,孩子最喜欢听的故事有三类:

一是民间儿童故事。它可能是小神仙的故事、小动物的历险,或者是一些神话、寓言。这些故事都是从上代传下来的,内容绝大部分不变,细节却是千变万化的。讲这类故事时,可依照自己的意思增减或改变部分内容。这样讲,可以使孩子感受到现在与过去的关系。

二是父母小时候的轶事。这类故事可以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增进情感。但是,父母必须很坦诚地描述,切不可弄虚作假。尤其是当父母的自己要具有较好的感受表达能力。

三是即兴之作。这类故事都具有某种特定的模式。比如,故事开始时先描述一番小主角——孩子、小动物或矿石、果菜的形象,然后再编出一系列相当合理的情节。故事的结局都是圆满幸福的,但主角必须获得新生或得到教训。这种故事最好带有寓意,与社会价值有关联。实践证明:训诫或教训若能以奇妙的故事方式表达出来,孩子最易接受。

怎样教孩子看图讲述?

在看图讲述时,成人主要是用循序渐进的提问来引导。根据孩子的年龄,围绕图片的主题,从“有什么”、“在干什么”等简单的问题,逐渐加深到“是什么样的”、“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么做”等。

在看图讲述时,要用语言引导孩子沿着一定的思路去讲述,掌握层次,把握要点。首先要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然后再描述人物角色(有什么人,穿戴打扮)以及他们的活动。在讲述中要用连贯的语言,从而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水平。对五、六岁的孩子要提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即必须仔细看图,思考才能回答的问题。

看图讲述以形象的画面帮助幼儿掌握如何讲清一件事。对3岁前的孩子,一般以单幅画为好。3—6岁的孩子可以让他们看一些有因果关系的双幅或多幅连环画。画面人物形象要简单、突出,情节一目了然、色彩鲜明。

看图编故事,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的,故对于幼儿来说这是比较难的一件事。他们一般要到五六岁时才能进行这种活动。看图编故事就是让幼儿观看一幅画,然后自由想象,自己组织,编出一个有头有尾的完整的故事。这是训练幼儿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方法。

教孩子看图编故事,首先是教孩子看清这张图片上的一切:人、动物、物体、人物动作、表情等。然后进行猜测:他(它)们正在干什么?这是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以前他(它)们可能干了什么?以后可能干什么……让幼儿看清后,展开想象。

看清图画之后就可以开始编故事了。一般说来,故事的开头不太难编,可以由成人编故事开头,然后让孩子编故事的中间或结尾。在编的过程中,如果幼儿编不下去了,成人要立即想办法启发他,帮助他编下去,但应注意尽量不要使幼儿受成人的想法所限制,要让幼儿自己去想象,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编完之后,成人应给予评价,以鼓励为主,指出语言上或想象上的毛病。

编了1次以后,还可以让幼儿编第二次、第三次,但应让幼儿来编开头,成人来编后面部分。这样既训练了幼儿,成人又把自己的想法交流给了孩子。

多次训练之后,再拿出l张图画就可以启发幼儿完整地编1个故事。看图编故事的活动,可以采取父母和孩子玩游戏的形式,使幼儿觉得是在和父母比赛谁编故事编得好,这样,孩子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受到教育。

看图讲故事四幅图篇七

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小蚂蚁红红和黑黑来到小河边,寻找它们心爱的食物。

这时,黑黑惊喜地说:“你看,那里有只红色的高跟鞋。”高跟鞋随着水流漂到河岸边。红红试了试,搬不动,黑黑试了试,也搬不动。红红和黑黑一起搬,还是没有搬起来。它们去叫了小伙伴,大家齐心协力,终于把高跟鞋搬上了岸。接着,它们一起讨论这只高跟鞋能干什么?红红说:“我们可以把高跟鞋变成一个滑梯。”大家拍手赞同。于是,一只蚂蚁把鞋带解开,然后搬来了梯子,系在鞋跟上,这样一个滑梯就完成了。

一只蚂蚁爬上去,再滑下来,又一只蚂蚁爬上去,又滑了下来,然后一只接着一只……看,大家玩得多起劲啊!

看图讲故事四幅图篇八

小刺猬把西瓜背回了家,她自言自语地说:“哈哈!一会就可以吃到好吃的西瓜了!”于是,她把西瓜切成了一小块一小块,放进了盘子里,摆在了桌子上。

小刺猬叫上了她最好的朋友:小公鸡、小狗、小猫、小鸟,一起来品尝西瓜。小狗说:“小刺猬,你的西瓜真是太甜了!”小刺猬笑着说:“下次,我再摘桃子、苹果的时候也邀请大家来吃。正在这个时候,突然传来了“咚咚”“咚咚”的敲门声。

大家都在想:到底是谁敲门呢?打开门一看,啊!原来是黄鼠狼来了!小公鸡说:“不好,是黄鼠狼来了,我们大家一起对付黄鼠狼!”小狗当“战士”,守护大门,小刺猬当“炮兵”,只要黄鼠狼一来,小刺猬就滚过去,剩下的小动物站成一排,不让黄鼠狼进小刺猬的家门。

通过小动物们的齐心协力、团结合作,终于打败了黄鼠狼。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

文档为doc格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