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茶艺培训开发申请书范本 茶艺培训计划书(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6 23:01:14 页码:10
茶艺培训开发申请书范本 茶艺培训计划书(8篇)
2023-01-16 23:01:14    小编:ZT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写茶艺培训开发申请书范本一

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旷神怡,也但愿您的心会伴随着这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个精通茶道的茶人,他总结泡茶经验说:“活水还须活火烹”活煮甘泉即是用旺火煮沸这壶中的山泉水。

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我们借助这道程序,向嘉宾们介绍今天泡茶所用的精美的功夫茶茶具。(茶盘:茶船又称为茶海;紫砂壶:采用江苏宜兴出产的,此壶是用来泡茶所用称为泡壶,此壶用来储存茶汤所用称为海壶;闻香套杯:细长高脚的为闻香杯,用来品尝茶汤及鉴赏汤色。茶道组合(茶艺六君子):茶则;衡量茶叶的准则;茶匙:用来拔取茶叶所用;茶漏:置于紫砂壶口防止茶叶外漏;茶捏:烫洗茶杯夹取叶底;茶针:疏通壶嘴;茶刷;用于洗养壶身。)

“叶嘉”是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叶嘉酬宾就是请大家鉴赏茶叶的外观形状。(介绍茶叶)

孟臣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他所制件的紫砂壶被后代茶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所以后人把名贵的紫砂壶称为孟臣壶。孟臣沐淋就是用开水浇烫茶壶,其目的是洗壶并提高壶温。

茶壶烫洗干净后,将茶叶置入壶内,喻为乌龙入宫。

泡茶讲究“高冲水,低斟茶”高山流水即向紫砂壶内冲水,使壶内的茶叶随水浪翻滚,起到洗茶的作用。

接着用壶盖轻轻的刮去茶汤表面泛起的白色泡沫,使壶内的茶汤更加清新洁净。

品饮乌龙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头一泡冲出的茶汤我们一般不喝,直接注入茶海。因为茶汤呈琥珀色从壶口流向茶海好似蛟龙入海,所以称之为乌龙入海。

“重洗仙颜”本是武夷九曲溪畔的一处摩崖石刻,在这里意喻为第二次冲水。第二次冲水不仅要将开水注满紫砂壶,而且在加盖后还要用开水浇淋壶的外部,这样内外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茶叶

更快的出味。(洗杯:若琛出浴:若琛为清初人,以善制陶瓷杯为名,后人为了纪念他,便把名贵的杯子喻为若琛杯。)

将泡壶中的茶汤注入海壶当中,喻为玉液移壶。海壶又称为公道壶。目的是使茶汤均匀一致,在茶桌上讲究人人平等清茶一杯的作用。

乘着茶热壶热,再次将壶中注入开水,喻为再注甘露。

将海壶中的茶汤快速而均匀地依次注入闻香杯,称之为“祥龙行雨”取其“甘霖普降”的吉祥之意。

当海壶中的茶汤所剩不多时,采用点斟的手法喻为“凤凰点头”象征着向嘉宾们点头致敬。

将品茗杯倒扣在闻香杯上,称为珠联璧合,喻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接着将两个紧扣的杯子轻轻的翻转过来喻为“鲤鱼翻身”,鲤鱼翻身越过龙门可化为龙升天而去,在这里喻祝各位嘉宾在x年里头,家和万事兴、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现在我将手中的这杯香茗敬奉给您,(传杯)希望通过传茶的方式,让大伙的心贴的更紧,感情更亲近,气氛更融洽。

品字由三个口组成,所以一杯茶要分为三步走:观色、闻香、再品味。

将闻香杯轻轻的提起,置于手中闻其茶香,这是三闻中的头一闻,主要是闻茶香的纯度,看是否香高辛锐无异味。

观看杯中上、中、下三种颜色,好的武夷岩茶茶汤应是鲜艳高丽的琥珀色。

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抵杯,这样拿杯既稳当又雅观,三指喻为三龙,茶杯如鼎,故这样的端杯姿势称为“三龙护鼎”。

初品奇茗是武夷山三品中的头一品,茶汤入口后不要马上咽下,而是吸气,使茶汤在腔中翻滚流动,使茶汤与舌根、舌尖、舌面、舌侧的味蕾都充分接触,以便能更精确的品悟出奇妙的茶味。初品奇茗主要是品这泡茶的火功水平,看有没有“老火”或“生青”。

“再斟流霞”是指为客人斟第二道茶。

宋代范仲淹有诗云:“干茶味兮轻醒醐,干茶香兮薄兰芷,”兰花之香是世人公认的王者之香,二探兰芷,是请客人第二次闻香,请客人细细地对比,看看这清幽、淡雅、甜润、悠远,捉摸不定的茶香是否比单纯的兰花之香更胜一等。

“云膄”是宋代书法家黄庭坚对茶叶的美称“二品云膄”即请客人品茶第二道茶,二品主要品茶汤的滋味,看茶汤过喉是否鲜爽、甘醇还是生涩、平淡。

“石乳”是元代武夷山贡茶中的珍品,后人常用来代替武夷茶,“三斟石乳”即斟第三道茶,“荡气回肠”是第三次闻香,品啜武夷岩茶,闻香讲究“三口气”,即不仅用鼻子闻,而且可用大口大口地吸入茶香,然后从鼻腔呼吸出连续三次,这样可全身心感受茶香,更细腻地辨别茶叶的香型特征,茶人们称这种闻香的方法为“荡气回肠”。第三次闻香还在于鉴定茶香的持久性。

“含英咀华”是品第三道茶,清代大才子袁枚在品饮武夷岩茶时说:“品茶应含英咀华并徐徐咀嚼而体贴之。”其中的英和华都是花的意思。含英咀华即在品茶时像是在嘴里含着一朵小兰花一样,慢慢地咀嚼、细细地玩味,只有这样才能领悟到武夷岩茶特有的“香、清、甘、活”,无比美妙的韵味。

古人讲“君子之交淡如水”,而那淡中之味恰似在品了三道浓茶之后,再喝一口白开水,喝这口白开水千万不可急急地咽下,应当像含英咀华一样细细玩味,直含不住时再呑下去,咽下白开水后再张口吸一口气,这时您一定会感到满口生津回味甘甜,无比舒畅。多数人都会有“此时无茶胜有茶”的感觉,这道程序反映了人生的一个哲理“平平淡总是真”。

好的武夷岩茶七泡有余香,九泡仍不失茶真味,“名茶探趣”是请客人自己动手泡茶,看一看壶中的茶泡到第几泡还能保持茶的色、香、味。

“游龙戏水”是把泡后的茶叶放到清水杯中,让客人观赏泡后的茶

叶,行话称为“看叶底”,武夷岩茶是半发酵茶,叶底三分红七分绿。叶片的周边呈暗红色,叶片的内部呈绿色称之为“绿叶红镶边”。在茶艺表演时由于乌龙茶的叶片在清水中晃动很像龙在玩水,故名“游龙戏水”。

孙中山先生曾倡导以茶为国饮,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饮茶之后其乐无穷。自古以来人们视茶为健身的良药,生活的享受、修身的途经、

结束时,请宾主起立,同干了杯中的茶,

会。友谊的纽带,在茶艺表演以相互祝福来结束这次茶

如何写茶艺培训开发申请书范本二

第一道:焚香除妄念,俗话说:“泡茶可修身养性,品茶如品味人生。”古今品茶都讲究要平心静气。“焚香除妄念”就是经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一个祥和肃穆的气氛,并到达驱除妄念心平气和的目的。

第二道:冰心去凡尘茶,茶是至清至洁天涵地育的灵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需至清至洁。“冰心去凡尘”就是用开水再烫洗一遍原本就是干净的玻璃杯,做到茶杯冰清玉洁,纤尘不染。

第三道:玉壶养太和,绿茶属于芽茶类,由于茶叶细嫩,若用滚烫的开水直接冲泡,会破坏茶芽中的维生素并造成熟汤失味。只宜用80℃的开水。“玉壶养太和”是把开水壶中的水预先倒入瓷壶中养一会儿,使水温降至80℃左右。用这样的水泡茶不温不火,恰到好处,泡出的茶色香味俱佳。

第四道:清宫迎佳人,苏东坡有诗云:“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清宫迎佳人”就是用茶匙把茶叶投放到冰清玉洁的玻璃杯中。

第五道:甘露润莲心,好的绿茶外观嫩如莲心,清代乾隆皇帝把茶叶称为“润心莲”。“甘露润莲心”就是再开泡前先向杯中注入少许热水,起到润茶的作用。

第六道:凤凰三点头,冲泡绿茶时也讲究高冲水,在冲水时水壶有节奏地三起三落,好比是凤凰在向客人们再三点头致意。

第七道:碧玉沉清江,冲入热水后,茶先是浮在水面上,而后慢慢沉入杯底,我们称之为“碧玉沉清江”

第八道:观音捧玉瓶,佛教故事是中传说观音菩萨捧着一个白玉净瓶,净瓶中的甘露可消灾祛病,救苦救难。茶艺小姐把泡好的茶敬奉给客人,我们称之为“观音捧玉瓶”,意在祝福好好人一生平安。

第九道:春波展旗枪,这道程序是绿茶茶艺的特色程序。杯中的热水如春波荡漾,在热水的浸泡下,茶芽慢慢地伸展开来,尖尖的叶芽如枪,展开的叶片如旗。

一芽一叶的称为“旗枪”,一芽两叶的称为“雀舌”。直直的茶芽称之为“针”,弯曲的茶芽称之为“眉”,蜷曲的茶芽称之为“螺”,在品绿茶之前先观赏在清碧澄净的茶水中,千姿百态的茶芽在玻璃杯中随波晃动,似乎是有生命的绿精灵在跳舞,十分生动趣味。

第十道:慧心悟茶香,品绿茶要一看、二闻、三品味,在欣赏了“春波展旗枪”之后,要闻一闻茶香。绿茶与花茶、乌龙茶不一样,它的茶香更加清幽淡雅,必需用心灵去感悟,才能够闻到那春天般的气息,和清醇悠远、难以言传的生命之香。

第十一道:淡中品致味,绿茶的茶汤清纯甘鲜,淡而有味,它虽然不像红茶那样浓艳醇厚,也不像乌龙茶那样岩韵醉人,可是只要你专心去品,就必须能从淡淡的绿茶香中品出天地间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韵味来。

第十二道:自斟乐无限,品茶有三乐,一曰:独品得神,一个人面临青山绿水或高雅的茶室,经过品茗,心驰宏宇,神交自然,物我两忘,此一乐也;

二曰:对品得趣。两个知心朋友相对品茗,或无须多言即心有灵犀一点通,或推心置腹倾诉衷肠,此亦一乐也;

三曰:众品得慧。孔子曰:“三人行有我师”世人相聚品茶,互相沟通,相互启迪,能够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同样是一大乐事。在品了头道茶之后,请嘉宾自我泡茶,以便经过亲自实践,从茶事活动中去感受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无穷乐趣。

如何写茶艺培训开发申请书范本三

1、赏识茶具——【逐个展示茶具,四个品茗杯一字排开四个闻香杯田字形摆放。】

茶为灵物,茶具亦然。茶器相通,茶人相容。这里是:茶船、茶道组——又称”茶道六君子”、紫砂壶、闻香杯、品茗杯、茶荷。

2、观赏佳茗——【用旋转法取茶放入茶荷,给客人展示】

正山小种红茶,外形条索肥实,内质香气醇厚。因为用当地的马尾松熏制而成,所以色泽乌润,有着非常浓烈的香味。每一片茶叶从发芽到采摘再到成茶,在不可知的时间里期待着,终于在今天与我们相遇,这就是缘。

3、沐霖醒壶——【低角度向紫砂壶环绕内冲开水,水满后盖上盖,再冲水。为壶、杯升温】

静静的放置的紫砂壶,如沉睡的仙子。倾尽一泉温热,是轻轻的呼唤。

4、高山流水——【高角度将紫砂壶分别均匀倒入品茗杯和闻香杯,洗杯。】

昔日高山听流水,伯牙遇子期。今日流水依旧,知音何求?

6、香茗入宫——【将茶叶分三次放入紫砂壶中】

香茗似佳人,轻移莲步,满室生香。

7、芳草回春——【低角度向紫砂壶中冲水、先沿壶口旋转注入1/3的水,使茶浸润,再悬壶高冲。】

冲泡正山小种红茶的水温以沸水为宜。

8、侧耳听泉——【将闻香杯和品茗杯里的水,双手拿起,旋转着把水淋到紫砂壶上。】

质本洁来还洁去,还一份清洁,还一份暖意。

这是佳茗苏醒的时刻,那一片片香叶从出生到历经揉捻烘焙雪藏,都为了这一时刻的苏醒,这是她真正开始自己使命的时刻。在温暖的泉水中,她慢慢舒展着小小的身体,慢慢释放着自己的内涵和芳香。

9、祥龙行雨——也称关公巡城。【将紫砂壶中的茶汤分入闻香杯。】【甘霖普降】

茶只倒七分左右,俗语有云“七分茶,三分情”。

10、韩信点兵——【当茶汤即将倒净时收起,摇动紫砂壶后,向每个闻香杯中点一滴茶汤。】

缘份让我们相聚,好东西大家分享。茶到尽处香最浓,滴滴精华相与共。

11、敬奉香茗——【将品茗杯和闻香杯一起放入茶托。送给客人。】

这款烟正山小种红茶,传承了四百多年前的传统做法,所以,我们今天我们将品尝的茶香,依然是四百年前的味道。

12、龙凤呈祥——请客人与茶艺员一起做:将品茗杯盖到闻香杯上。祝福今天的茶人茶友,在新年里风调雨顺。

13、倒转乾坤——食指和中指夹2紧闻香杯,拇指摁紧品茗杯,翻转手腕,这个过程又称“鲤鱼跃龙门”,祝福在座的各位嘉宾,家庭和睦,事业发达。

14、侧耳听涛——轻轻的提起闻香杯,我们可以听到叮咚的水声。

15、喜闻幽香——将闻香杯放于双手掌心,轻轻吸闻杯中香气。

16、欣赏汤色——正山小种红茶,汤色红浓,香气高长。

17、共品佳茗——三口为品,故三口喝完茶汤。徐徐品味,慢慢下咽,烟正山小种红茶,有松烟香,三四泡以后,是桂圆香,滋味醇厚。

18、重赏余韵——再次嗅闻杯底的余香,细细品味,去感受茶香扑面而来、徐徐而去的神奇意境。

19、收杯谢客——缘来缘去,有始有终。

如何写茶艺培训开发申请书范本四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今天,我们来到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学生劳技中心学习茶艺。伴随着音箱中的悠悠古琴声,我们走进了茶艺课堂。

桌子上摆着全套茶具,各种茶具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今天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来认识茶具”老师的声音不紧不慢。接着,她向我们介绍了各种茶具的名称及用法,我们的脸上渐渐露出难色,不时有同学悄悄的说:“真麻烦!”

老师的桌子上也摆了一套茶具,我们六个组长先和老师一起学习。

第一项工作是暖杯。只见老师轻轻拿起壶盖绕开茶盘放在固定的茶垫上,接着拿起随手泡高高的向茶壶由里至外冲水,称为“高冲”,最后把盖子绕原路盖回。左手持茶巾,右手托茶壶,将闻香杯与茶杯用壶自内向外倒上七分满的水,10~15秒后用竹夹将杯里的水一一倒进茶盂。虽然我们都很认真地学,但终究是第一次接触它,错误接二连三的出现:“咣当”!第三组的茶杯没夹好掉在桌子上了,幸好没有碎。我正拿起随手泡想要倒水。“你还没拿开壶盖!”我的组员着急地说。我吐了一下舌头,放下随手泡,打开壶盖,正当我又一次想往茶杯里倒水时,“茶巾!茶巾!左手持茶巾!”我的组员又一次提醒我。我只好再一次放下随手泡,拿起茶巾。心里想:“真麻烦!”其他组也没有好到哪里去,要不就是这一步忘记,或者是那一步出错。老师一切看在眼里,微笑不语。

接下来是泡茶与敬茶。我们动作越来越熟练,错误也越来越少。六个组员轮着来,每个人都有了一次尝试的机会。喝到自己亲手泡的茶,似乎铁观音那一丝丝苦味也被心中成功的甜蜜所代替了。

喝到茶的那一瞬间,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古时文雅居士们品茶的情景:三次泡茶,唯有最后一次最醇香,最甜美,最入味。轻轻拿起托盘,夹起茶杯与闻香杯,由外至内,由友人至自已,何不体现了“谦让”这一品质?一桌的人静静地嗅香,静静的品味。他们脸上的那种平静,恬适,超然而满足的感觉,穿越了时空,重新体现在了我们的脸上。前时那种不耐烦和失败带来的阴霾心理一下子被悠悠茶香扫清了。原来之前的种种努力就是为了现在这杯至香至醇的清茶!

茶分三品,一品茶香,二品茶味,三品如茶般的人生。

如何写茶艺培训开发申请书范本五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孕育出不一样风格的茶艺文化。

今日我们为大家表演的是功夫茶艺,请大家静下心来,品茗赏艺,和我们共享茶艺的温馨和怡悦。

1展示茶具

1茶船主泡小姐端起的底盘部分叫做茶船,是用来盛放茶具和方便接水的。茶船上的是一套造型古朴别致的紫砂茶具。

(1)茶壶是用来冲泡茶叶的。

(2)茶盅(公道杯)是用来传递茶汤和均匀茶汤浓淡的公用器具,意为启发做人公正,随遇而安。

(3)闻香杯杯体细长,便于笼住香气,是用来闻香的。

(4)品茗杯用来品茶汤和观色之用。

2随手泡用来保温或增温,因冲泡不一样的茶对水温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3茶具组合

(1)茶则撮取干茶和观赏茶叶之用。

(2)茶匙用来轻轻拨取干茶的。

(3)茶针是疏通壶口的备用品。

(4)茶漏放在壶口上以免茶叶外漏的。

(5)茶筷用来夹洗杯子的。

所有这一切,放在茶盒里就是一套茶具组合。

最终是茶巾,用来擦干茶汁。

2鉴赏佳茗

茶小姐用茶则从茶盒里取出干茶,置于赏茶盘中。有请茶艺小组以示各位来宾观赏干茶。我国茶叶种类繁多,琳琅满目,有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今日茶艺表演所选用的茶叶是乌龙茶的一种--安溪铁观音。铁观音茶条卷曲、沉重匀整、色泽油亮,有沙绿带白霜的特征。还有[青蒂绿腹蜻蜓头,美如观音重如铁"之说。

在泡茶之前,我们的茶艺小姐要先净手,以示尊敬和圣洁之意。

3烫壶温杯

因冲泡乌龙茶需100℃高温,所以在泡茶前先用开水烫壶,提高壶温,将壶水倒入茶盅内,再依次倒入闻香杯和品茗杯内。

4乌龙入宫

5乌龙初展

这是初泡也叫温润泡。用开水浸泡茶叶使茶叶舒展,并提高壶温,然后迅速将茶水倒入茶盅内,又叫洗茶。

6高山流水

用悬壶高冲法激荡茶叶,使茶叶上下翻滚,茶汤浓淡均匀,味道纯正。

7抽眉推泡

用壶盖将壶口泡沫推掉,雅称--春风拂面。

8重洗仙颜

用刚才的茶汤再次淋壶,既能够将茶渣茶沫冲掉又能够提高壶温。

9清洁茶具(此程序约3分钟)

此刻开始清洗杯子,要用茶筷来夹洗。清雅幽玄,是中国茶艺追求的意境美,茶人在人格上追求清高,在气质上追求含蓄,在茶艺上追求清幽,以清为美,表现为茶的清香、水的青纯、器的清洁、境的清雅、心的清闲。

10乌龙入海

经过一道清洗茶具程序,我们的茶也泡好了。将茶汤倒入茶盅内,最终几滴是精华部分,也要滴入茶盅内。

11祥龙行雨

将茶盅内的茶汤依次斟入闻香杯中称之为祥龙行雨,取其[甘霖普降"之意,茶只倒七分左右,俗语有云[七分茶,三分情"。

12鲤鱼翻身

将品茗杯盖在闻香杯上称夫妻和合,食指和中指夹紧香杯,拇指摁紧品茗杯,翻转手腕,这个过程又称[倒转乾坤"。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鲤鱼在座的各位求宾家庭和睦,事业发达。

13敬奉香茗

请茶艺小姐为各位来宾奉茶。

我国是[茶的祖国",饮茶之久,茶区之广,茶艺之精,名茶之多,堪称世界第一,是我们祖国的光荣,品茶也称为一门艺术。茶类不一样,色泽不一样,香气也不一样,闻闻铁观音的香气,那天然馥郁的兰香、桂花香、清香四溢,饮后让您雅盎然,超凡入圣,心旷神怡。

先将闻香杯缓缓提起,沿杯沿收集香气,再移至鼻端嗅闻茶香,雅称--喜闻幽香。用三龙护鼎手法端起品茗杯,先观色金黄明亮,再分三口饮下这怀好茶:先润唇柔软含香再润舌鲜醇清香后润喉三口品下,回喉甘甜。

结束语最终,敬劝各位来宾[少吸烟,少喝酒,多饮茶,饮好茶"。

我们的茶艺的表演到此结束,多谢大家!

如何写茶艺培训开发申请书范本六

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旷神怡,也但愿您的心会伴随着这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是一个精通茶道的茶人,他总结泡茶经验说:“活水还须活火烹”活煮甘泉即是用旺火煮沸这壶中的山泉水。

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我们借助这道程序,向嘉宾们介绍今天泡茶所用的精美的功夫茶茶具。(茶盘:茶船又称为茶海;紫砂壶:采用江苏宜兴出产的,此壶是用来泡茶所用称为泡壶,此壶用来储存茶汤所用称为海壶;闻香套杯:细长高脚的为闻香杯,用来品尝茶汤及鉴赏汤色。茶道组合(茶艺六君子):茶则;衡量茶叶的准则;茶匙:用来拔取茶叶所用;茶漏:置于紫砂壶口防止茶叶外漏;茶捏:烫洗茶杯夹取叶底;茶针:疏通壶嘴;茶刷;用于洗养壶身。)

“叶嘉”是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叶嘉酬宾就是请大家鉴赏茶叶的外观形状。(介绍茶叶)

孟臣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他所制件的紫砂壶被后代茶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所以后人把名贵的紫砂壶称为孟臣壶。孟臣沐淋就是用开水浇烫茶壶,其目的是洗壶并提高壶温。

茶壶烫洗干净后,将茶叶置入壶内,喻为乌龙入宫。

泡茶讲究“高冲水,低斟茶”高山流水即向紫砂壶内冲水,使壶内的茶叶随水浪翻滚,起到洗茶的作用。

接着用壶盖轻轻的刮去茶汤表面泛起的白色泡沫,使壶内的茶汤更加清新洁净。

品饮乌龙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头一泡冲出的茶汤我们一般不喝,直接注入茶海。因为茶汤呈琥珀色从壶口流向茶海好似蛟龙入海,所以称之为乌龙入海。

“重洗仙颜”本是武夷九曲溪畔的一处摩崖石刻,在这里意喻为第二次冲水。第二次冲水不仅要将开水注满紫砂壶,而且在加盖后还要用开水浇淋壶的外部,这样内外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茶叶

更快的出味。(洗杯:若琛出浴:若琛为清初人,以善制陶瓷杯为名,后人为了纪念他,便把名贵的杯子喻为若琛杯。)

将泡壶中的茶汤注入海壶当中,喻为玉液移壶。海壶又称为公道壶。目的是使茶汤均匀一致,在茶桌上讲究人人平等清茶一杯的作用。

乘着茶热壶热,再次将壶中注入开水,喻为再注甘露。

将海壶中的茶汤快速而均匀地依次注入闻香杯,称之为“祥龙行雨”取其“甘霖普降”的吉祥之意。

当海壶中的茶汤所剩不多时,采用点斟的手法喻为“凤凰点头”象征着向嘉宾们点头致敬。

将品茗杯倒扣在闻香杯上,称为珠联璧合,喻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接着将两个紧扣的杯子轻轻的翻转过来喻为“鲤鱼翻身”,鲤鱼翻身越过龙门可化为龙升天而去,在这里喻祝各位嘉宾在x年里头,家和万事兴、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现在我将手中的这杯香茗敬奉给您,(传杯)希望通过传茶的方式,让大伙的心贴的更紧,感情更亲近,气氛更融洽。

品字由三个口组成,所以一杯茶要分为三步走:观色、闻香、再品味。

将闻香杯轻轻的提起,置于手中闻其茶香,这是三闻中的头一闻,主要是闻茶香的纯度,看是否香高辛锐无异味。

观看杯中上、中、下三种颜色,好的武夷岩茶茶汤应是鲜艳高丽的琥珀色。

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抵杯,这样拿杯既稳当又雅观,三指喻为三龙,茶杯如鼎,故这样的端杯姿势称为“三龙护鼎”。

初品奇茗是武夷山三品中的头一品,茶汤入口后不要马上咽下,而是吸气,使茶汤在腔中翻滚流动,使茶汤与舌根、舌尖、舌面、舌侧的味蕾都充分接触,以便能更精确的品悟出奇妙的茶味。初品奇茗主要是品这泡茶的火功水平,看有没有“老火”或“生青”。

“再斟流霞”是指为客人斟第二道茶。

宋代范仲淹有诗云:“干茶味兮轻醒醐,干茶香兮薄兰芷,”兰花之香是世人公认的王者之香,二探兰芷,是请客人第二次闻香,请客人细细地对比,看看这清幽、淡雅、甜润、悠远,捉摸不定的茶香是否比单纯的兰花之香更胜一等。

“云膄”是宋代书法家黄庭坚对茶叶的美称“二品云膄”即请客人品茶第二道茶,二品主要品茶汤的滋味,看茶汤过喉是否鲜爽、甘醇还是生涩、平淡。

“石乳”是元代武夷山贡茶中的珍品,后人常用来代替武夷茶,“三斟石乳”即斟第三道茶,“荡气回肠”是第三次闻香,品啜武夷岩茶,闻香讲究“三口气”,即不仅用鼻子闻,而且可用大口大口地吸入茶香,然后从鼻腔呼吸出连续三次,这样可全身心感受茶香,更细腻地辨别茶叶的香型特征,茶人们称这种闻香的方法为“荡气回肠”。第三次闻香还在于鉴定茶香的持久性。

“含英咀华”是品第三道茶,清代大才子袁枚在品饮武夷岩茶时说:“品茶应含英咀华并徐徐咀嚼而体贴之。”其中的英和华都是花的意思。含英咀华即在品茶时像是在嘴里含着一朵小兰花一样,慢慢地咀嚼、细细地玩味,只有这样才能领悟到武夷岩茶特有的“香、清、甘、活”,无比美妙的韵味。

古人讲“君子之交淡如水”,而那淡中之味恰似在品了三道浓茶之后,再喝一口白开水,喝这口白开水千万不可急急地咽下,应当像含英咀华一样细细玩味,直含不住时再呑下去,咽下白开水后再张口吸一口气,这时您一定会感到满口生津回味甘甜,无比舒畅。多数人都会有“此时无茶胜有茶”的感觉,这道程序反映了人生的一个哲理“平平淡总是真”。

好的武夷岩茶七泡有余香,九泡仍不失茶真味,“名茶探趣”是请客人自己动手泡茶,看一看壶中的茶泡到第几泡还能保持茶的色、香、味。

“游龙戏水”是把泡后的茶叶放到清水杯中,让客人观赏泡后的茶

叶,行话称为“看叶底”,武夷岩茶是半发酵茶,叶底三分红七分绿。叶片的周边呈暗红色,叶片的内部呈绿色称之为“绿叶红镶边”。在茶艺表演时由于乌龙茶的叶片在清水中晃动很像龙在玩水,故名“游龙戏水”。

孙中山先生曾倡导以茶为国饮,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饮茶之后其乐无穷。自古以来人们视茶为健身的良药,生活的享受、修身的途经、

结束时,请宾主起立,同干了杯中的茶,

会。友谊的纽带,在茶艺表演以相互祝福来结束这次茶

如何写茶艺培训开发申请书范本七

x月xx日——x月xx日。

(一)开幕式

1.活动流程:

(1)活动时间:x月x日。

(2)活动地点:知音广场。

2.活动内容:

(1)茶艺表演。由茶艺表演团成员表演并示范给现场的观众,让观众切身感受到茶具,服装等专用用具用法。茶艺表演期间还同时进行古筝表演,营造更好的气氛效果,在茶香与音韵中,引起更多人的兴趣。

(2)茶叶展示。由茶叶公司提供各种茶叶,在品茶盛会中展示,并讲解其功效特点。

(3)免费品茶。我们会设立免费品茶区,茶叶可自购,也可通过赞助,赞助茶叶会注明赞助公司。活动现场进行品茶鉴茶游戏(辨别何种茶叶)。

(4)茶的历史发展展示。在活动现场挂有茶发展历史的图片和文字,为同学们展示茶的起源和发展,是同学问更了解茶的文化,知道它的博大精深,有助于茶文化的传承,增强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操。

(二)茶道演讲比赛

1.活动时间:初赛x月xx日决赛x月xx日。

2.活动流程:

1、预赛:报名同学于指定时间按时到场,进行十分钟简短演讲,内容为和自己对于茶的理解。根据演讲的状态和演讲内容深度进行评选,选出xx人进入决赛。

2、决赛:进入决赛的同学进行更加详细的演讲,除此之外,演讲结束后还会进行知识的问答。最后综合评定,决出名次。

3、最后评出一等奖x名,二等奖x名,三等奖x名,发奖状与奖品。优胜奖若干,发奖状。

(三)花茶飘香

1.活动时间:x月xx日。

2.活动地点:三号楼前。

3.活动参加人员:xx大学在校师生。

4.活动安排:x点活动正式开始,免费向同学们讲解有关喝花茶养生的知识。

根据不同同学的需要免费赠送品尝养生花茶。

(四)你追我赶对对碰

1.活动时间:x月xx日

2.活动地点:五环体育场

3.比赛流程:

(1)将比赛人员分为x大组,将x大组各分为两小组,一小组为茶,一小组为功能属性。

(2)为茶的一组同学在游戏开始后要根据自己代表茶的特性去抓与之对应的功能属性的一组同学(每次所代表的茶和功能属性随机抽取)。

(3)比赛一大组为时xx分钟,根据茶的组抓到的对应功能组的同学人数是否过半判定输赢。

(五)茶艺培训

1.活动时间:x月xx日。

2.活动地点:教室。

3.活动参加人员:全体在校学生。

(六)茶文化协会茶与人体健康专题讲座

1.主讲人:xx。

2.活动对象:全体同学。

3.讲座时间:x月x日。

4.参加人员:对茶文化感兴趣的同学。

5.活动地点:教室。

(七)韵香茶具讲座

1、主讲人:xx。

2.活动时间:x月xx日。

3、活动地点:教室。

4、参加人员:全校对茶感兴趣的同学。

5、活动流程:

1、由专业人士或对茶有研究的同学向大家讲解茶具的历史,分类,如何辨别茶具的好坏。

2、播放音乐,烘托现场气氛

3、通过ppt向同学展示茶具的有关知识。

4 、现场提问,解答同学关于茶具的疑惑。

如何写茶艺培训开发申请书范本八

1、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2、一壶好茶,是每一片茶叶共同创造的净土。说珍惜世界,先学习在社会这壶茶里,做一片茶叶!当我们这样想时,喝茶的时候就异常能品位其中的清香。

3、浓茶解烈酒,淡茶养精神,花茶和肠胃,清茶滤心尘,茶之德也;乌龙大红袍,黄山素毛峰,南生铁观音,北长齐山云,东有龙井绿,西多黄镶林,茶之生也;茗品呈六色,甘味任千评,牛饮可解燥,慢品能娱情,茶之趣也。

4、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细论。

5、白衣不至酒难赊,兀坐晴窗独饮茶。

6、茶爽添诗句,天清莹道心。

7、喝茶:当饮料解渴,生理需求。品茶:注重茶的色香味形,讲究水质茶具茶境,喝时能细细品味,精神需求。茶艺: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社交需求。茶道: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到达精神上的享受,尊重及自我实现需求。

8、此地千古茶国,满城都是君子。寻味君子知味来,伴香雅士携香去。

9、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10、饮茶未胜薄酒倾,若人所辱伊人荣。

11、松涛烹雪醒诗梦,竹院浮烟荡俗坐。

12、吃茶吃味道,看戏看成套。

13、一杯茶在手,人缘茶缘善缘法缘佛缘尽在其中。在一壶茶里,每一片茶叶都不重要,因为少了一片,仍然是一壶茶。可是,每一片茶叶也都十分的重要,因为每一滴水的分芳,都有每一片茶叶的本质。

14、茶的滋味,大抵在其或苦或甜,或浓或淡色味交织之中,品出一种淡定的人生,一种不可释怀的人生,一种笑看风轻云淡的人生。

15、二两茶叶一斤盐,斤半茶叶有衣穿,改善生活在眼前;一斤茶叶十斤钢,四斤茶叶百斤粮,建设祖国富双强。

16、闲非闲是都休管,渴饮清泉困饮茶。

17、只好岩花苔石上,煮茶供给赵州禅。

18、鸟幽声忽断,茶好味重回。

19、身健却缘餐饭少,诗清都为饮茶多。

20、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21、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22、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23、浮生不在,茶语清香,注一湾水,取一瓢茶,入壶出汤浓稠甜蜜。观而赏其妙,闻而悦其香。

24、烫茶伤人,糖茶和胃,姜茶治痢;饭后茶消食,空腹茶心慌;午茶提神,晚茶失眠;隔夜茶伤脾,过量茶消瘦;淡茶温饮,清香养人。

25、欲访踏歌云外客,注烹仙掌露华香。

26、不应辜负花枝去,且嗅清香倍饮茶。

27、茶是草,客是宝,得罪茶商不得了。

28、细嚼花须味亦长,新芽一粟叶间藏。

29、石鼎火红诗咏后,竹炉汤沸客来时。

30、佛能洗心,茶能涤性。苦中有甜,甜中是苦,先苦后甘,人生亦如是,如饮黑茶。生活禅,幸福茶,禅洱茯茶,一生幸福。

31、喝一杯茶是一种茶缘,在不一样的地点品饮守候着不一样的缘分。结缘,无论是结人缘,结茶缘,还是结佛缘,结法缘,都体此刻一个“善”字上。

32、壮志锁磨都已尽,看花翻作饮茶人。

33、牢系鹿儿防猎客,满添茶鼎候吟僧。

34、把茶冷眼看红尘,借茶静心度春秋。

35、人生就像一杯茶,不能苦一辈子,但要苦一阵子。

36、如今堂上时相见,分付饮茶谈笑中。

37、一片茶叶丢到壶里就被遗忘了,喝的人在喜欢一壶茶的时候并不会去单独赞叹一片茶叶。一片茶叶是不求世间名誉的,这就是以清净的心去施,不求功德不求福报,只是尽心尽意地奉献自我的芳香。

38、茶有茶道,吃有吃道。

39、薄酒终胜饮茶,丑妇不是无家。

40、丑妻终胜长为客,薄酒能无更饮茶。

41、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

42、茶为万病之药。

43、年有四季,天有四时,喝茶有益,喝茶有异。一年春喝绿茶,夏饮红茶,秋冬黑茶;一天当中上午绿茶,午时红茶,晚上黑茶,健康相随。茶者,今年,明年十八。

44、在又苦又甜的茶里,能够领悟到生活的本质和哲理。

45、一杯茶,品人生沉浮;平常心,造万年世界。

46、君子之交淡如水,茶人之交醇如茶。

47、开始入门,觉得喝茶舒服有品味爱屋及乌喜欢茶具;成高手,感受香醇韵滑等等,看出品种产地制程等;之后,从茶汤看见春天看见人生,进而看见宇宙甚至无极;最终,茶汤,还是茶汤,是真水无香,是无味之味。

48、饮茶除假寐,闻磬释尘蒙。

49、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50、或饮茶一盏,或吟诗一章。

51、客行有债频沽酒,老怕无眠戒饮茶。

52、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藏蒙族喜报捷音一壶春暖,畅谈国事两腋生风。

53、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

54、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

55、从“禅茶一味”角度而言,结缘者结四缘:结人缘,结善缘,结茶缘,结佛缘。以此心此缘创造善因善果,成就善因善果;从茶人角度而言,缘分本就是一杯茶,生命伊始,茶在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

56、高山茶叶,低山茶子。

57、饮茶作别出萝门,相送犹怀握手温。

58、在千千万万的人当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禅者和茶者。在千千万万年当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好赶上了,那也没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吃茶了吗?

59、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60、茶饼嚼时香透齿,水沈烧处碧凝烟。

61、烟酒是亲家,烟茶是冤家。

62、大抵,茶的妙处,抑或能够从中品出一种人生的滋味!

63、雅倩樊蛮诵长恨,饮茶亦可拟芳斟。

64、本为饮茶妨睡早,强寻诗句拟寒山。

65、人生就是在品茶中思索,在品茶中感悟,在品茶中成长。

66、轻涛松下烹溪月,含露梅边煮岭云。

67、茶好客自来。

68、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69、或吟诗一章,或饮茶一瓯。

70、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71、升堂饮茶礼未毕,索纸为画云山图。

72、草堂荒产蛤,茶井冷生鱼。

73、布施,犹如加一片茶到一大壶茶里,少了我这一片,看似不影响茶的味道;其实不然,丢进我这一片,整壶茶就有了我的芳香。虽然我施的很小,也会充满每一滴水。

74、饮茶胜饮酒,聊以送将归。

75、茶道讲究五境之美——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

76、借得梅上雪,煎茶别有香。

77、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78、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79、中国人有一个说法:“茶如隐逸,酒如豪士;酒以结友,茶当静品。”喝酒能够熙熙攘攘呼朋唤友,而喝茶还真是一件清静的事。

80、冰冷酒,一点水,两点水,三点水,丁香茶,百人头,千人头,万人头。

81、高山出好茶,名山出名茶,名茶在中华。

82、恰似饮茶甘苦杂,不如食蜜中边甜。

83、茶事,人生事。

84、人生就像一杯茶。第一口苦,第二口涩,第三口甜。回味一下,甘甜清香。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涩是它的历程,清甜是它的馈赠。

85、分将默坐更搜句,肯以衔杯当饮茶。

86、从来佳茗似佳人。

87、日出日落,春种秋收,该来则来,该去则取,生活其实很简单。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如饮禅洱,随心,随性,平淡而醇厚,简单而真实。丑别寅来,虎年运。

88、吾年向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

89、日子,不是忍耐,就是等待。不如以茶静心,过得从容。奋斗,不是忍耐,就是等待。不如以茶敬心,赢得坦荡。爱情,不是忍耐,就是等待。不如以茶净心,爱得真洁。人生,不是忍耐,就是等待。不如以茶尽心,活得纯粹。

90、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