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高分子纤维调研报告范文通用 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6 23:36:00 页码:14
高分子纤维调研报告范文通用 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六篇)
2023-01-16 23:36:00    小编:ZTFB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报告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如何写高分子纤维调研报告范文通用一

冲刺阶段(11月-考试)

1.在冲刺阶段一定要注意好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的复习,在这一阶段,需要在外面买一本关于时政的书。

2.在冲刺阶段必须做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个人感觉谁不做谁吃亏。

3.在冲刺阶段的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所总结的知识体系与思维导图联系起来,看看每个章节的思维导图之间都有什么样的联系,一定要注意学科交叉点的知识点。

4.针对不同的学科要形成不同的思维方法,研究历年真题我们会发现,马原要想取得高分必须要有理论思维,毛中特要取得高分一定要有能联系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迅速定位到知识点的能力,中国近代史纲一定要有时间轴的概念,能够清晰而又准确的定位历史事件,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定要有能够联系我们当代大学生平时日常生活的能力。

5.在冲刺阶段也需要做题,除了肖秀荣老师的最后四套题,诸如蒋中挺老师的最后五套题,任汝芬老师的最后四套题等。一方面是为了查漏补缺一方面也是为了考前的实战练习。

6.最后也要注意好大题答题方法的总结,首先要明确题目问的是什么,具体就是三步走,先答是什么,再把相关的理论全部都阐述一遍,再结合材料具体来谈。一定要做到字迹清晰,条理也一定要清楚。

如何写高分子纤维调研报告范文通用二

7.4日上午,在所有的科目都考完之后,老师带着我们进行了认知实习。老实讲,在之前我都不知道这认知实习是个什么东西,还以为会被带到什么工厂去转一圈。在老师的讲解下才知道原来是在学校的实验室对我们专业的一些生产或实验仪器进行一定的了解。虽然时间不长,但总归是有了不少的收获。对于理工科的同学来说,专业认识实习是一个很关键的学习内容,也是一个能清楚了解自己所学专业以后将从事什么样工作的机会。对于我们来说,能认自己专业以后从事的工作,清楚的了解自己以后工作的方向,这对我们在自己以后的职业规划上又能增加一笔无形的财富,还能让我们在本专业工作上走得更远,探的更深。以下便是我通过笔记和从网上查资料了解到的一些知识。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实验室拥有一批功能较齐全的用于塑料、橡胶、涂料和胶粘剂等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和性能测试的仪器设备,主要承担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的本科课程教学、毕业论文及大学生开放创新实验工作,是大学生较为理想的工程训练培训基地;也为教师及研究生提供科研支持。

可承担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实验

(1).橡胶的共混改性及其性能测试

(2).热固型树脂的浇注成型及其性能测试

(3).高抗冲增强热塑性塑料的制备及其性能测试

(4).pvc成型物料的配制、塑炼及模压成型及其性能测试

拥有xlb型平板硫化机、xk-160型开放式塑练机、hbl-1300型注塑机、shj-18双杆配混挤出机、捏合机、万能制样机、聚合反应釜。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是生物医学材料和器械研究为主线的、跨越机械、物理、化学、力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的多学科交叉的创新科研平台,主要致力于生物医学金属材料、纳米生物医学材料、介入医学材料、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器械的先进制造技术、生物力学等前沿领域的基础研究。研究中心下设四个实验室(生物医用材料的合成与表征实验室、生物相容性试验和评价实验室、生物医学器械的优化设计与检测实验室及生物医学器械的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室实验室)和一个中心研究室。 生物医学材料与工程研究中心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在培养环境、培养方式和研究学科上更加注重学科之间的合作、交叉和渗透。

根据国际上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及学科前沿,结合实验室的长期积累与优势,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下述5个方向上:

(1)高分子的分子设计、合成及表征;

(2)高分子多尺度相行为及自组装;

(3)高分子复杂体系的热力学和动力学;

(4)高性能化及高功能化的分子工程;

(5)高分子理论、计算与模拟。

拥有偏光显微镜、冲击实验机、分析天平、scy iii型声速取向测量仪、数字式渗水性测定仪、微机控制电子式万能试验机、xwj-500型热机分析仪、电子单纤维强力机、xnr熔体流动速率仪、维卡软化点温度测定仪数字式织物透气量仪等进行常规教学的成套仪器设备,承担了高分子物理课程中许多实验项目,可以进行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结晶形态和力学性能的测定。

认知实习是教学计划主要部分,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等解决实际问题的第二课堂,它是专业知识培养的摇篮,也是对工业生产流水线的直接认识与认知。实习 中 应 该 深 入 实 际,认真 观 察,获 取 直 接 经 验 知 识,巩 固 所 学 基 本 理 论 , 保 质 保 量的完成指导老师所布置任务。学习工人师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勤劳刻苦的优秀

品质和敬业奉献的良好作风,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拓我们的视野,

培养生产实际中研究、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认识实习期间,通过对各种材料加工工艺的分析,以及加工过程中所用的机器设备的认识,从而可以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起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在这次的实践活动中,我明白了参加社会调研是引导我们大学生走出校门,通过此次的认知实习实践,我们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提升,比如说,在思想方面我们学会了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思想的有效途径。多了解外面的形式与发展有助于我们看清自己的所属专业的未来前景、需求与认知。

纸 上 得 来 终 觉 浅 ,绝 知 此 事 要 躬 行 。读 万 卷 书 ,行 万里路。我们应当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在实践中去感 受 ,体 会 ,理 解 和 运 用 所 学 知 识 。经历了两年的大学生活,学到的知识很多,我会更好的利用剩下的两年时间,让自己不仅在认识上更上一层楼,而且在知识上也有一定的提高,努力缩小与其他人的差距,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

如何写高分子纤维调研报告范文通用三

第一:题目要有文化,画龙点睛

a >高考作文的题目,一定要押韵,采用古文、古诗、诗歌、对联成语的形式,最好是分成上下两句。

第二:文章要运用议论文常见的写作方法

其实写高考作文,和过去写八股文一样,一定要讲究方法,按照议论文固有的写作方法谋篇布局,不能自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你是高兴了,你想过老师怎么判卷吗!平常要磨练一套议论文的常规的布局方法,考试就依葫芦画瓢。

第三:写来写去必须要“立德树人”

考题千千万万,其实就一个“德”?如何立德?而我们的回答,无非就是爱自己、爱亲人、爱社会、爱国家、爱我党,步步递进,层层向上,不管你怎么写,记住一点,落脚点一定是“高大上”,把自己和自己的思想,往圣人上写就行了。

第四:传统文化一点不能少,树立民族自信心

a >教育改革,传统文化占去了一大半的语文内容,所以,高考作文必须有要有大量的传统文化,不管是论点,还是论据,又或者是主要内容,反正传统文化的东西,一定不能少,而且要量大。

第五:社会主义好,吃水不忘挖井人

想想是谁组织的高考?是谁建立的新中国?饮水思源,你的文章中最终没有涉及到我们的党,能得高分吗?更别说那种吃奶骂娘的人了,所以,无论怎么写,这方面的一定不能不写。

第六:今天一定是个“好日子”

此生入华夏,不悔人生路,我们现在国富民强,吃得好喝得好,就应该大家赞赏,多多描写社会各个方面的富强民主,对比那些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私,我们实现共同富裕,万众一心抗击非典,对于那些落后国家的贫弱,我们吃喝不愁、生活多姿多彩。

第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现在我国正在进行产业升级,不亚于一场大型的战争,将会影响今后我国一百年的发展,所以什么飞船上天,什么蛟龙下海,什么基建狂魔,什么杂交水稻,什么光伏,什么是特高压等等,一定要知道内容、意义。

第八:人与自然

今后几年,碳达峰、碳中和、碳积分等等涉及到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垃圾分类等考题不会少,所以要尽量了解现在国家在这方面的政策、取得成绩等,有时间研究一下相关的主题书籍。

如何写高分子纤维调研报告范文通用四

1.作文结构嘛,基本上都是“总--分--总”的结构,段与段之间要衔接自然,

结构要新颖的话不定有高分,有时易弄巧成拙,写得不伦不类,最好是内容新颖结构严谨。这样吧,第一段先以有意蕴的文字表达你的思想感情,中间或记叙或议论,最后再回归主题,画龙点睛。

2.那些能够做到思想深刻、议论风生、纵横捭阖的特别优秀的文章,监考老师会敢于打高分,直至满分,这虽然是高考作文的现状,但中考作文同样适用。

中考:亮点

符合以下情况中的任何一条,可酌情加1——3分,加至满分为止。

(1)构思新颖,有创意。

(2)具有浓郁的个性色彩。

(3)体现出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4)语言优美,富有表现力。

记叙文在切合题意的前提下,凡叙述表达基本过关、主题基本突出、情节基本完整的记叙类文章分数一般不会低。

3.结构的话,可以说的太多了,我给你个网址,

4.我中考时是花了40分钟不到,因为提前背了大量作文,所以轻松通过。我觉得最好最好不要超过50分钟,不然前面写不完。

然后,我再说一下我中考时的情况:我一拿到卷,先看作文,果然被我猜中题了,可用背过的一篇改写。可那时我真的紧张的要命,手抖个不停。眼看时间不够,果断放弃阅读题中的两道题,拼命赶作文,最后还有一道阅读题没写完,不过作文分总算是保住了。

如何写高分子纤维调研报告范文通用五

今年北外复试于3月30号结束,之前一直在等复试结果,查到复试成绩,知道拟录取后激动得难以入睡,毕竟自己实现了当初的誓言,如愿被北外高翻录取。4月3号晚,霸气的北外终于提前公布录取结果了。也许各位会担心复试的各种黑幕,但是我想说:北外很公平,唯才是举。我本科是安徽一所普通一本,当时复试的有好多985、211的,像川大、厦大、中传、复旦、同济,但是最后我录取了。高翻的复试比例是1:2,所以本科不好不要紧,关键是实力。

北外的mti不同于其他学校,因为要考二外,初试要考三门语言:英、汉和第二外语。

我的考研准备时间是mar.2014—dec.2014,但完全投入是july1st—dec.24th,头尾六个月吧。

初试总分405:英语翻译基础128,汉语百科知识与写作122,翻译硕士德语83,政治72

复试面试:75.3,总成绩:77.71,录取结果:拟录取。

考研一路走来得到很多帮助,刚开始也是读着经验贴过来的,深知考研不易,现在写写自己的备考经验,希望为16年考研同学们助一臂之力。

一、初试

a.专业课

英语翻译基础:一直以来都钟情于翻译,所以练习从未断过。之前有考中口和二笔,中口难度适中,二笔难度较大,建议从三笔考起。感兴趣也可考bec,高口笔试也不难,反正与考mti并行不悖。考北外高翻的都知道专业课才是重点,进复试各科都有一定要求,且以专业课总分排名,所以一定要把专业课学好。我去年暑假前都在准备二笔,看了不少也练了不少译界权威书籍,从暑假开始更是加强练习,每天至少两篇。七月练英译汉,八月汉译英。想强调一点,翻译练习务必动笔写下,不能总抱着欣赏译文的态度来学翻译,实践才能出真知。我当时都是先读原文再翻译,之后对照译文找出差距,看看自己是措辞不当还是理解不到位,一些好的表达就记下来。我个人备有四个翻译练习本,两个已完全写满,笔记就写在自己的译文下方,还有一些练习心得,不时拿出来翻翻。一定要记住结合相关教材来练习,不是拿起材料就翻,而且一定要有参考译文,最好是名家的译文。北外今年的风格稍有变化,四篇翻译减为两篇,一篇时事,一篇偏文学,还夹杂古文(孟子的四心说,百科积累过)。

考mti一定要研究往年真题,洞悉命题风格,针对性练习。我当时就是先做真题再总结命题风格,进行一下真题预测,然后加强同风格文章的练习。当然也不能拘于一隅,可以适当练练不同风格,比如散文、小品文等。过于专业性的文章(科技翻译、医学翻译)有志于北外的就不必考虑了。我暑假每天上下午各花两个(至少)小时练习翻译,晚上看一些翻译理论书籍。十月份后每天一篇散文、一篇小品文(很短),然后读读政府报告的译文、背背短语。到十二月就没怎么练笔了,只是读读译文,每周翻四到五篇小段落。mti短语翻译占30分,要想此门专业课得高分那么第一项的短语翻译一定不能失分太多。我当时每天早上背短语翻译,有自己从chinadaily和平时阅读中见到的新词新语,后来背chinadaily的新词总结,大概112页,从a-z,比单词好背。另外我还背了新东方中高口词汇、各种经济术语、国际组织缩写以及从不同的mti辅导书上摘录的新词新语。这部分重在积累,而且要经常复习,不然很容易遗忘或是弄混,尤其是缩写。建议大家关注时事新闻,积累流行的网络新语,做个有心人。考前一周我每天都进行一套真题模拟练习,以把握好考试时间。

我用到的书有:

二笔三笔教材及练习册

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

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叶子南)

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2版(李长栓)

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庄绎传)

中式英语之鉴(john pinkham)

高级汉英语篇翻译.修订版(居祖纯)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笔译实务测试高分突破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张培基)

散文佳作108篇

经济学家

政府工作报告

中高级口译口试词汇必备(汪海涛,邱政政)

chinadaily新词新语

翻译硕士(mti)英语翻译基础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2版

跨专业硕士翻译硕士(mti)英语翻译基础真题解析与习题详解-第2版

热词新语翻译谭.三(陈德彰)

专八翻译150篇(华研外语)

汉语百科知识与写作:之前一直很担心百科,北外的百科真是天文地理无所不包,也没有参考书目,只能看以往的经验帖来选择书目。第一部分百科知识50分,共25个名词解释,不会太过专业化,多偏向文学、历史、地理、政经。每个解释最好写两行以上,一行的最多一分。我当拿到试卷就没停过笔,像政治一样,满满的都是汉字,写得手都酸了,也根本没时间检查。第二部分是应用文写作,这部分不必花太多时间,注意以下格式和措辞、文风即可。第三部分大作文,北外的一般是命题作文,偏向议论文,阐述哲理。文章要有文采、逻辑清晰、字迹工整,不少于800字,最好也不要超过900字。我是从暑假开始准备百科与写作的。暑假每天看百科书籍和公文写作,现在觉得公文根本没必要花那么多功夫。我自己备了一个笔记本积累百科词条,写了一半,400多条,都是高频考点,今年就有好些都是我积累过、背诵过的。暑假每天都积累,都是百度百科上摘抄重点。当时每天早晚都背百科词条和短语翻译,背了五六遍。后来也在网上下了些金融术语和中外文化,不过还是自己的笔记最管用。

我的建议是:词条不必背得一字不差,但是要能写出要点,而且要联系材料(试卷上有)。百科的书看了只能说有印象,能扯一点相关的,但最好要自己积累的(很费时间),打印的也行,不一定要背,但一定要熟到能写出要点。应用文40分,我暑假看了一本很厚的书,也练了一些,不过到12月全忘了,还得依靠自己打印的一些材料来练习,感觉暑假都白花时间了,好桑心。大作文占60分,类似高考作文,举举例子、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即可。我从暑假开始每周都会写两篇文章,先写北外真题,再找其他学校风格类似的题目写,写完自己修改打分,后来让同学给我评析,多方听取建议下次改进。百科我从暑假到考前一直都未间断,和翻译一样,考前一周我写了三篇大作文,让同学给我打分。十二月中旬后我着重看了自己打印的应用文写作资料,结果碰到的正好是自己暑假读过、考前模拟过、又一直比较关注的新闻文体。

我用到的书有:

中国文化要略

中国文化读本

不可不知的2000个人文常识

世界历史速读

西方文化概论

百科知识(育明教育)(这本书不错,知识点全)

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知识应试指南(特别适合考北外的孩纸)

应用文写作(夏晓鸣)

1980-1984年散文选

办公室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大全(不建议买,即贵又无用,还有些错误)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3版)

跨专业硕士翻译硕士(mti)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解析与习题详解-第2版

b.翻译硕士德语

北外的德语最难,参考书目就有三套,题型包括单选、完型、阅读、翻译。最难的部分莫过于汉译德了。如果仅靠学校里学的来应付德语肯定是不行的。听说今年北外日语很难,只有西语比较简单。我二外是德语,所以重点讲讲自己的德语复习方法。暑假前小试身手,尝试了一下北外的德语真题,顿时信心大大受挫,随即疯狂投入德语学习之中。我有个习惯,每次学校德语考试前都会把以前学的所有知识都温习一遍,语法温习两遍以上,所以暑假前德语基础还是不错的,难点在于单词。德语单词比英语单词难背,像我这种最不爱背单词的人还是在德语面前屈服了。暑假期间我每天早上背《大学德语四级词汇》,背《德语300小时》上的课文(结合语境才能记得牢),还愣是把四级词汇书上的例句抄到笔记本上,晚上睡前再用手机看看词汇和短语(没办法,只能来硬的了)。一本词汇书就这样被我翻了十多遍,好歹还是记住了不少单词,完型、阅读和德译汉都能看懂了。事实证明:重复是成功之母!暑假两个月我每天花四五个小时在德语上,早上背,上午学习《德语300小时》,下午抄例句,晚上再背单词。后来《德语300小时》看完了就看《德语速成》,不过就看了20课,还翻了翻新求精初中级(同济大学出版的,比较难)。

九月份开始回归课本,我们学校用的是《大学德语》(高教社的),重点看了前两册,附带看了第三册,第四册没翻过。很多学校二外都指定《新编大学德语》为参考书目,但是个人觉得没必要再去重学一套异曲同工的课本,高教社的前两册基本囊括了德语所有语法,特别是2、3册课文很好,难度接近北外的德语阅读。《德语300小时》上的练习我都写完了,《速成》看过的也写了,课本1、2册上的语法复习了四遍,习题、课文均三遍,第三册前面四课都是三遍,后面的看了语法和课文。300小时上的课文都背下来了,后面的语法也重点看了一下,另外还看了一点《德语语法解析与练习》(周抗美),中间有部分讲功能动词的一定要看,每年至少一题。汉译德注意语法正确,基本达意即可。我当时都是练习北外德语真题上的翻译,自己做然后向德语老师请教,受益匪浅。德语一定要每天都复习,不然学的全忘了,到考前我都一直在温习单词和语法。

我用到的书有:

《备战大学德语四级考试:词汇篇》

《德语300小时》

《大学德语》(高教社)

《德语速成》

《德语语法解析与练习》(周抗美)

《新求精德语强化教程初、中级》

大学德语四级考试模拟试题:修订版(参考即可)

如何写高分子纤维调研报告范文通用六

审题好比驾驶员打方向,方向对了,哪怕开得慢点,也会顺利到目的地。如果审题不清,书面表达的成绩不知道会有多惨。学生真正开始写作前,必须花相当一部分时间做写前阅读、思考等准备,包含以下四方面:

1)审体裁。根据情景提示首先要弄清写何种体裁文章。

2)审结构。明确开始部分、正文部分和结尾部分,定好段落。

3)审格式。如日记、便条、书信、通知的格式等。

4)审内容。弄清什么必需写,哪些略写,尤其是图画式书面表达,要学会连贯性,读懂图的意思

英语作文除了结构,还有一个是阅卷老师最敏感的,那就是时态,这也是一篇作文是否得高分的关键。要明确文章的时态、同时人称要一致、数要一致、首尾要呼应。再根据内容要求,现确定事情是过去已经发生还是未来即将发生,比如记叙一件事要用一般过去时;写经常发生的事或对人物的描写,要用一般现在时;对于未来的憧憬要用一般将来时;过去的事情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或过去延续到现在的状况都用现在完成时。一定不能乱用乱配。

一篇作文是由单词和句子组成的。这是写作最基本的要素,就像万丈高楼需要一砖一瓦层层盖起来一样,如果砖瓦质量不好,那么这座高楼很快就会垮掉。同样的,如果基本的词句掌握不好,那么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就会感觉提笔无从下手,甚至连一个句子都很难写出。这就是因为头脑中没有“存货”造成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