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重点课题结题答辩通知范文通用 校级课题结题通知(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7 01:45:45 页码:10
重点课题结题答辩通知范文通用 校级课题结题通知(2篇)
2023-01-17 01:45:45    小编:ZT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重点课题结题答辩通知范文通用一

全国“两会”将于5月21日在北京召开,为做好全国“两会”期间的信访稳定工作,维护全镇良好的信访工作秩序。根据省、市、县安排,经研究,对镇域范围内重点信访人员,落实稳控责任。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村(社区)书记为稳控措施第一责任人,包村干部为稳控措施直接责任人,包片三套班领导负领导责任,结合“片警”一起稳控。

2020年5月11日至两会闭幕。

1.今年全国“两会”是在全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之际召开的一次盛会,举国关注、举世瞩目,做好期间信访保障工作,是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各村(社区)、各有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精心谋划部署,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实现全国“两会”期间“四个不发生”的工作目标,即:不发生进京上访,不发生有影响的本地集访事件,不发生因信访矛盾引发的有影响个人极端事件,不发生因信访部门执纪不严或履职不当引发的网络舆情事件。

2.畅通信访渠道,自5月11日起至全国“两会”闭幕,镇来访接待场所每天安排1名党政领导干部坐班接访,镇三套班领导按值班表到镇信访接待中心排班接访。各村(社区)、有关部门要敞开大门接访,每天要有一名主要干部坐班接访,做到群众随到随接随处理,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努力把群众吸附在当地。两会期间实行节假日值班制,自两会开始至“两会”闭幕期间节假日正常接访。

3.加强信息预警,自5月11日起至全国“两会”闭幕,启动“战时”模式,信访信息零报告制度,每天研判汇报信访形势及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状况、失控失联重点人员应对处置及发展趋势等信息。掌握辖区内重点信访人员活动情况,落实每日报告制度,做到信息畅通、去向清楚,确保信息不倒流。重大信息及时上报。各村(社区)每天下午2点前在信访稳定安保群里报信息。做到有事报信息,无事报平安,重大紧急情况随时报送。

4.加强应急处置,一旦发现重点人员漏管失控,在第一时间上报镇信访办的同时,汇报给分片领导,并立即组织人员到车站、卡口等地查找、劝返、拦截,最大限度减少进京到省走访,杜绝进京到省集体访。如果发生进京去省上访的,村(社区)书记、包村干部要确保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将人带回,所有费用一律自行负责。

1.重点信访人员稳控情况按照镇2020年信访工作考核办法兑现奖惩。

2.因思想不重视、责任落实不到位、措施不扎实,发生进京上访、非访、集访的,造成重大影响的,一律组织处理,村(社区)、包村干部不得参与年终先进评选。对维稳工作成绩突出的村(社区)给予表彰奖励。

推荐重点课题结题答辩通知范文通用二

为了切实提高员工技术业务素质,我厂根据生产经营形势并结合开展“管理文化年”活动的要求,“以需求为导向、以学员为中心、以技能为本位”,狠抓了“三基”工作,即基础理论教育、基本知识学习、基本技能训练;强化了“三层”培训,即管理人员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操作人员培训,把我厂员工技术业务素质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全年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96期,培训4932人;外出培训608人,其中干部243人;本年学历教育80人、在学266人,毕业87人,其中研究生毕业3人;本厂1193人参加了技能鉴定。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完善了培训考核机制

通过树立“培训是企业的长效投入,是发展的后劲,是员工的福利”观念,积极营造有利于员工培训的良好环境。

在干部培训方面,制定了“x厂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管理办法”。

围绕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干部的要求,调动和发挥部门及干部个人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干部学习的长效机制,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制度化建设。

根据我厂提高干部技术业务素质的要求,在完成~xx年对干部实施三年“5+x”培训规划的基础上,从xx年起每三年作为一个周期,三年内科级干部累计培训必须完成72学分,科级以下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累计培训必须完成60学分。

采取记录学分和奖励学分的办法实施登记。

干部自学学分由员工培训中心根据季度检查情况进行记录,并填写《x厂干部教育培训学分登记表》。

干部学分完成情况将作为干部考核、竞聘的一项依据。

三年内超额完成培训任务的,中心将择优给予适当奖励;因个人原因完不成培训任务的,全厂通报;当年完不成培训任务的不能参加培训系统先进评比和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

在操作人员培训方面,以六种机制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一是构建技能培训机制。

根据团中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制定并实施了利用三年时间提高操作人员技能素质的“蓝领技能素质提升工程”计划,构建了操作人员成才的“绿色通道”;二是构建技能大赛机制。

加快了技术新人脱颖而出;三是构建技能鉴定机制。

深入实施了“技能鉴定考核制度”,促进技术工人岗位成才。

制定了《一人多证实施办法》,鼓励操作人员在精修本职技能的同时,通过技能鉴定取得第二或者更多《职业资格证书》,逐步达到“一岗精、二岗通、三岗

会”的培训目标和“转岗能上岗,上岗能胜任”的目的。

凡通过技能鉴定取得第二或者更多《职业资格证书》者,报销技能鉴定考务费,并由厂员工培训中心设立专门的技术档案,有5人取得了第二个《职业资格证书》。

有3人提前进行了鉴定;四是构建技术传播机制。

实施了“金牌教练”评比制度,根据多年的教练成果,评聘了8名“金牌教练”。

同时将“金牌教练”资源全厂共享;五是构建表彰奖励机制。

继续执行“优秀员工学员”和“首席技工”评比制度,大力推进职工素质工程。

全年投入10万元为21名公司级“技术能手”、8名厂级“金牌教练”和15名厂级“首席技工”订阅了各类技术书刊和科技图书。

同时,按照“一般人员普遍培训、骨干人员重点培训、短缺人员抓紧培训、优秀人员奖励培训”的原则,选送6名技术能手和技术骨干外出培训(全厂在公司前三届技术比赛荣获荣誉称号的21名技术能手中有19人参加了外出培训)。

通过文件、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宣传展示技术尖子风采。

对在xx公司技术比赛上获得维修电工和汽车驾驶员金牌的、及在厂xx年度员工技术大赛上被授予“技术能手”称号的等9名员工,厂党委做出了“关于开展向崔振宇、梁海龙等优秀技能员工学习的决定”;六是构建培训考核机制。

根据加强基层基础管理工作要求,建立“员工培训月度检查考核制度”。

实施“操作人员年度技术考核”制度,提高员工的学习自觉性,全年有27个工种,2618人参加了操作人员年度技术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扣罚当月奖金;有60名技师(高级技师)参加年度技术考核,对7名考核不合格者停发技师津贴一年;对2名技能鉴定双科不及格人员执行了降岗位工资一档半年的处理;建立了培训考试制度,对参加公司级培训考试不合格的2名人员培训费用不予报销。

二、实施了“三基”培训

建立对管理层、技术层、操作层不同层面以及同一层面不同层次员工全面培养的“梯级平台”,使每名员工都能在自己的“跑道”上施展才华,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1.实施各级管理人员的基础理论教育。

以提高管理人员思想政治素质为目标,大力开展政治理论培训;以提高管理人员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大力开展经济知识培训;开拓他们的视野,建立新的“以文化力增强凝聚力、以执行力促进发展力”的经营管理理念。

根据厂提出“抓细节管理”、“提升执行力”的有关精神,在举办20期“细节决定成败”的培训班,培训617名管理人员的基础上,我们又举办了4期81名科级干部参加的“如何提升执行力”培训班。

通过培训加强了员工的执行力,激发了员工无限的工作热情。

采油作业二区针对部分站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的问题,帮助部分站长尽快学会油井诊断,对他们开“技术小灶”。

首先由地质队长根据各站的实际情况选区块,利用业余时间,对他们进行单兵教练。

从查资料开始,让站长们亲手绘制相关图表,并利用图表对所管区块进行分析,找出油井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明确下步应采取的措施。

2.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知识学习。

一是结合新技术的应用,鼓励专业技术人员掌握从开发地质、钻采工程到地面集输工程各个方面的技术知识,全面提升专业技术干部的综合业务素质,积极锻造专业技术人才链;二是继续开展了一人进修,大家受益的“连动培训”,扩大新技术、新知识的传播范围。

举办了40名采油和地质技术人员参加的“螺杆泵采油技术培训班”;工艺所技术人员结合、油田关于水平井技术的专题调研情况,举办了“水平井技术互动式培训班”,有40名采油、地质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三是随着数字化采油厂的建立,油水井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将得到普遍应用,对管理人员计算机的应用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分步骤、分层次、分等级的开展了计算机应用培训,举办了“单井效益评价软件培训班”1期,培训12人;“计算机操作水平提高班”3期,培训94人;有13名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人员报名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二级),11人取得了登记证书。

3.加强岗位操作人员的基本技能训练。

在采油工、热注运行工、集输工、维修电工等主力工种中,实施了“蓝领技能素质提升工程”,使培训工作与选拔拔尖人才相结合,与提高岗位操作能力相结合,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切实提高岗位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培训格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