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儿童公园规划设计总结范文 儿童公园规划设计总平面图(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7 03:33:52 页码:7
儿童公园规划设计总结范文 儿童公园规划设计总平面图(8篇)
2023-01-17 03:33:52    小编:ZTFB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关于总结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总结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儿童公园规划设计总结范文一

位于兰州市区南侧的皋兰山北麓,是一处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遐迩闻名的旅游胜地。公园景点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筑为主,海拔1,600多米,占地267,000平方米,有明清以来的建筑群10余处,1,000余间,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规模宏大。园内丘壑起伏,林木葱郁,环境清幽;庙宇建筑依山就势,廊阁相连,错落有致。

五泉山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五眼泉水而得名。五泉山中峰高处为古建筑群。从山门沿中间通道直上,有蝴蝶亭、金刚殿、大雄宝殿、万源阁、文昌宫、地藏寺、千佛阁等古庙宇依山就势排列,层层相叠,以石阶亭廊相连。中峰两翼为东西龙口,五泉沿东龙口──文昌宫──西龙口一线呈弧形排列,悬于山腰。各泉间又以石阶栈桥和亭阁四廊相连。

五泉山于1955年辟为公园,原有的亭台楼阁都已修茸一新,经过绿化和建设,园内曲径通幽,现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胜地。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山上举办庙会,除浴佛和法事活动外,还设有花卉展览和各种民俗文化活动。每年春节期间还举办灯饰展览。五泉山现已成为兰州人休闲旅游的首选去处,也是来兰游客值得一游的理想目的地。

交通概况:

市内乘8、18、71、78、106、101、102路公交车,或31、33、34路电车在五泉山站下车即可到达。

五泉山公园位于兰州市城区南部,皋兰山北麓山脚下,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五眼泉水而得名,是一处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闻名遐迩的陇上名胜。公园景点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筑为主,有明清以来的崇庆寺、千佛阁、嘛呢寺、地藏寺、三教寺、半月亭、剑桥、中山堂等十余处古建筑共一千多间,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规模宏大。

五泉山于1955年辟为公园,现已成为兰州人休闲旅游的首选去处,也是来兰游客值得一游的理想目的地。园内丘壑起伏,林木葱郁,环境清幽;庙宇建筑依山就势,廊阁相连,错落有致。崇庆寺内至今保存一口泰和铁钟,此钟铸于金泰和二年(1202年),高三米,直径二米,重达万斤。

金刚殿内完好地保存一尊铸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的铜接引佛和莲花基座。佛像高5.3米,围宽2.7米,重2万余斤,面露笑容,神态自然,为铜像之精品。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五泉山公园内举办庙会,除浴佛和法事活动外,还设有花卉展览和各种民俗文化活动。朝山拜佛的善男信女纷纭踏来,人海如云。每年春节期间还举办灯饰展览。公园西侧辟有动物园,有各类动物上百种。园内还有各种儿童游乐设施。

五泉山公园位于兰州市区南侧,是兰州最著名的公园之一。五泉山的历史很是悠久,因传说霍去病将军曾在山上鞭打五下打出五眼泉水而得名。如今的五泉山上泉水已经很小,但是山间修建了众多的古代建筑和寺庙等,公园内绿树成荫,环境古朴优雅。来此可以登山锻炼、拜佛祈福,还能够登到山顶俯瞰兰州城区的美景。

五泉山相对高度并不高,爬山大概1-2小时左右,山顶处可以俯瞰兰州城。很多游客来此并不会登顶,在山腰之间也能看到不错的城区景色。公园内大部分的建筑都分布在山腰之间,著名的有浚源寺、嘛呢寺、卧佛寺、地藏寺等,多为明清建筑,香火很旺,可以进入祈福。

山下处有儿童游乐设施,可以带着小朋友前来娱乐,这里也是老年人晨练、唱歌、跳舞的地方。在公园旁边,还开辟了一座五泉山动物园,里面有上百种动物,适合带小朋友前来游玩参观。

推荐儿童公园规划设计总结范文二

越秀公园是广州最大的公园,并且免费开放!里面自然风光优美,很适合来漫步、锻炼身体。公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广州的标志——五羊石像,游客不妨来拍照留念。

整个公园花草茂盛,山水秀美,因为免费的关系,当地人来的比较多,可以爬爬山锻炼一下身体。因为是公园,所以没有特别的游览顺序,一般大部分游客来此就是爬山游湖,在五羊石像拍照留念,看下广州博物馆(需要另外收费,10元)和古城墙,带孩子的还可以去金印游乐场和东秀儿童乐园游玩,乐园按项目按次收费。

它由主峰越井岗及周围的桂花岗、木壳岗、鲤鱼岗等七个山岗和北秀、南秀、东秀三个人工湖组成,3个湖都可以坐游船,价格以前是双人船30元一小时,因为价格可能会发生变动,具体以当地价格为准。3个湖的区别在于,东秀湖可以远望电视塔,且有碰碰船,它的湖畔还有儿童乐园;南秀湖可远眺镇海楼,它湖畔有一个大草坪,是绘画、写生的好地方;北秀湖绿荫低垂,湖畔还建有花卉馆、湖心岛和锦园(里面有很多锦鲤)等。

除了本身的自然风光,整个公园还充满了很多古迹。主要有中山纪念碑、广州古城墙、古老的四方炮台等,你可以来这里品味历史。如果带着孩子一起来,在游玩的时候,可以给他进行普及些历史知识。

景区可以坐电瓶车游览,费用为10元单程,有3条路线供选择。(一般是根据您进来的门选的。进门就可以看到电瓶车了)。最常见的是正门入园,然后五羊石像(靠近西门)下车,如果步行,也可以参考电瓶车的游览顺序,玩累了就随便找个门出。

1号线:公园正门-韩国园-金印游乐场-古城墙-广州美术馆-镇海楼-五羊石像-南秀湖-公园正门;

2号线:雍雅山房-北秀湖-公园正门-韩国园-金印游乐场-夕阳红广场-成语寓言园-雍雅山房;

3号线:公园东门-广州美术馆-镇海楼-中山纪念碑-古城墙-东秀乐园-公园东门。

推荐儿童公园规划设计总结范文三

七星公园位于桂林市区漓江东岸,小东江流贯其间,占地面积100余公顷,因七星山的七个山峰,如同天上的北斗七星坠地而得名。公园内有“北斗七星”、“驼峰赤霞”、“月牙虹影”、“普陀石林”等胜景,占领山、江、洞、石之美。著名景点有七星岩、龙隐洞、月牙岩、曾公岩、骆驼山、龙隐岩和花桥、月牙楼、儿童乐园、动物园、三将军及四行孤军墓、清真寺、盆景艺苑、桂海碑林等。为桂林最大,游客最盛,历史性最长的一个综合性公园。

七星山在漓江东岸,距市核心1000米,由普陀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4峰与月牙山玉衡、开阳、瑶光3峰组成,海拔顺次为265、255、248、245、255、241、250米,7个山尖简直摆在一个程度上。普陀月牙,一东一西,彼此连属,散布如太空北斗七星,山名以此而来。山体面积51.5公顷,以岩多洞奇著称。七星岩而外,有元风、玄武、白鹤洞跟四仙岩、曾公岩等多少十个岩洞。普陀山的石林,突兀峥嵘。驼峰下的盆景苑,集桂林石木之胜,苍劲挺立,气宇不凡。更为可贵的,有隋唐以来石刻500余件。

天柱石在七星公园西,花桥东。石挺拨耸立如柱,故有“天柱”之名。又如未放的芙蓉,亦名“芙蓉石”。石高约10米,上刻“毛泽东思维万岁”7个大字。北临灵剑江,江中矶石上筑有小亭。东南茂树葱郁,浓荫蜂拥。石颠有小叶榕,亭亭如盖。天柱北面刻有崇宁五年(1106)和光绪十一年(1885)的洪水标志,是研讨古代水文的主要材料。晚清有名临桂词人况周颐曾住天柱峰下,有“天柱峰下人家”小印一枚,常盖在词笺上。

花桥在七星公园正门灵剑江与小东江会合处,桥畔繁花似锦,小桥掩映于“满溪流水半溪花”之间,故名花桥。

七星岩位于七星公园普陀山腹,岩洞长约1100米,宽处50米,最高处20米。七星岩又称栖霞洞、碧虚岩等,七星岩之名起于宋代。该岩本为地下河床,后因地壳变动,地下河回升,露出地面成为岩洞,其后雨水长期沿岩石缝隙渗透,溶解石灰岩,并一直在洞内结晶,从而形成很多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造成蔚为异景的天然风景。七星岩现在是桂林最著名的旅行胜地之一。

普陀山位于七星公园内,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峰组成。因唐时山前建寺供奉普渡众生的观音,故名普陀山。山西南麓有元风洞,数九寒天,外冒暖气;盛夏酷暑,凉风习习。山上芳草如茵,翠柏浓烈,古木参天。从山门拾级而上,蝉噪鸟鸣,林静山幽。山腰有普陀精舍,飞檐门拱,琉璃朱饰,素负盛名。往左过碧虚岩、真武阁、四仙洞,即到斐声中外的七星岩,往右持续登山,则有为抗日就义的三将军及八百壮士墓。普陀山有历代石刻100余件,著名的有唐颜真卿亲笔榜书“逍遥楼”、宋李彦弼《湘南楼记》以及“龟蛇合一”浮雕等。

普陀山门在普陀南麓,建于1972年。登上普陀山的第一道大门,是仿亭式的建造,由一堵通花矮墙分隔着山体与平川,旁边开一个圆形拱门,上面是硬脊翘檐坡顶,绿色琉璃瓦,高4.5米,长6.7米,深4.6米,面积26.8平方米。门上吊挂着“普陀山”的匾额,“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对联分挂两侧,全部山门掩映于古树浓荫之中,显得更加幽静、安静。

摘星亭位于海拔248米的七星山天玑峰顶,单檐、8柱8角,混凝土构造,长宽各5.2米,高6.5米,面积27.04平方米,建于1958年。摘星亭是七星山7座山峰独一的高亭,破于亭上,能够旷观。东可眺尧山、天圣、屏风、猫儿山;北可望虞山、叠彩、仗波、白叟诸山及明澈的漓江;西可赏象鼻、南溪诸胜,故曾有“旷观亭”之名。

护碑亭在普陀山南麓山门东侧。1974年兴修,以维护同刻在阴阳两面的唐颜真卿书“逍遥楼”和宋李彦弼的《湘南楼记》名贵石刻,故名护碑亭。因“逍遥楼”出自卑家手笔,碑亭又被称作“逍遥亭”。亭高4.5米,长6.7米,深4.6米,面积30.6平方米,为钢筋水泥结构的4柱、单檐、绿瓦仿古修建,俭朴、典雅,不与名碑争胜,兼有护碑、会景的作用。步入碑亭,观赏书法艺术,阅读方志资料,兼得园林胜景之趣,切实是赏心的乐事。亭内本来还有明包裕《重修广西城碑记》,现已他移。

文昌亭在普陀山半山腰,“超杜净境”右侧,名取文运鼎盛之意,因处浓荫耸翠之间,又名“拥翠亭”,为重檐、尖顶8角亭。原建于明,有楼,毁于抗日战斗时代,1965年在原址新建。高8米,长宽各5.7米,面积32.4平方米。亭北邻小蓬莱,东为普陀精舍,西、南有矮墙栏杆,是凭眺佳处。

元风洞古称玄风洞,俗称劳动量荽岩。在普陀山西麓,洞口西向,高3~24米,宽2~15米,深250米,面积1945平方米。元风洞与普陀山其它洞占相通,构成空气对流,洞口有一股强劲气流,洞内空气清爽。因为日照,山体热量的聚散,岩穴的气温长年坚持在20℃左右。洞外温度,夏日最高达39℃,冬天最低-5℃。洞内外温度相差15℃左右。洞内题刻的“温凉别况”以及田汝成的《纪行》中“冬时温如火,盖阳伏之征也”的记录,正确地概括了元风洞冬暖夏凉的特色及其起因。宋诗人赵少隐曾在洞口建“来风亭”,明吕调阳曾筑“七星庵”,清改为“大贤庵”,现已无存。

推荐儿童公园规划设计总结范文四

北京景山公园位于故宫北面。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为元、明、清3代的御苑。北京景山公园地处北京城区中心,北京景山公园位于北京故城垣南北中轴线的中心点上。元代前为荒郊野地。金大地年间在附近建太宁宫,凿西华潭(今北海),在此堆成小丘。13世纪中叶,元世组忽必烈建大都,此地正处城内中心,辟为专供皇帝赏乐的"后苑"。苑内有熟地8万平方米,元代皇帝曾在此耕耘,以昭示天下,时将原有小丘称"青山"。明洪武初年,工部郎中萧洵参与拆毁元故宫,曾亲览后苑景色和金殿、翠殿、花亭、毡阁等建筑。明永乐年间,成祖朱棣大规模的营建城池、宫殿和园林。根据"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的说法,紫禁城之北是玄武的位置,当有山,故将挖掘紫禁城筒子河和太液和南海的泥土堆积在"青山",形成五座山峰,成为大内"镇山",称"万岁山"。

因山下堆放过煤,又称"煤山"。山下遍植果树,通称"百果园"(又称北果园)。在山东北隅建寿皇殿等殿亭楼馆,供皇帝登高、饮宴、射箭、赏花。园东北面的观德殿原是明代帝王"射箭之所"山下豢养成群的鹤鹿,以寓长寿,每到重阳节皇帝必到此登高远眺,以求长寿万岁。明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时思宗朱由检缢死在万岁山东麓一株老槐树上。清军入关后,为招降明廷官吏,称这棵槐树为罪槐,用铁链加锁,并规定清室皇族成员路过此地都要下马步行。原树向南倾斜,已枯死,后补栽。树边有一石碑,刻"明思宗殉国处"。清顺治十二年(1655)将万岁山改称景山。清乾隆十四年(1749)移建寿皇殿至景山正北面。清帝逊位后,景山一度荒芜,并经常驻扎军队。1920xx年开始对外开放。1949年后。进行修理和全面修建,辟为景山公园。先后建成银杏园、海棠园、牡丹园、桃园、苹果园、葡萄园、柿子林。全员坐北朝南,红墙黄瓦围墙,占地23万平方米。山高43米,周长1015米。园内花卉草坪占地1100 平方米,有树木近万株。主要建筑有园门、绮望楼、峰亭、寿皇殿建筑群、兴庆阁、永思殿、吉祥阁、观德殿等。

北京景山公园旅游指南的主要建筑有:三座园门(景山门、山左里门、山右里门);祭祀孔子的绮望楼;五座峰亭(观妙亭、周赏亭、万春亭、富览亭、辑芳亭);景山山后的寿皇殿;东侧的永思殿和观德殿以及关帝庙。

景山

元代,这里有座小土丘,名叫青山,属于元大内后苑的范围。明代在北京修建皇宫时,曾在这里堆过煤,所以又称煤山。由于它的位置正好在全城的中轴线上,又是皇宫北边的一道屏障,所以,风水术士称它为"镇山"。明清时园内种了许多果树,养过鹿、鹤等动物,因而山下曾叫百果园,山上曾叫万岁山。清顺治十二年(1655),改名为景山。景山名称含意有三:首先是高大的意思。《诗?殷武》中有"陟彼景山,松柏丸丸"之句,说的是3020xx年前商朝的都城内有一座景山;其次,因为这里是帝后们"御景"之地;再次,有景仰之意。该园1920xx年辟为公园。

园门

景山公园有3座园门。①景山门。位于北京故城垣中轴线上,是公园的南门和正门。其南为故宫北门(神武门),其北为园内绮望楼。坐北朝南。黄琉璃筒瓦歇山顶。面阔5间,进深3间。单昂三踩斗拱,旋子彩画。②山左里门。公园的东门,坐西朝东。黄琉璃筒瓦歇山顶。面阔3间,进深1间。单昂三踩斗拱,旋子彩画。③山右里门。公园的西门,坐东朝西。形制与山左里门相同。

绮望楼

位于景山北面南北中轴线上。原为皇帝供奉孔子牌位处。坐北朝南。黄琉璃筒瓦歇山顶,重楼重檐,面阔5间,进深3间。上檐单昂三踩斗拱,明间悬匾额用满汉文书"绮望楼";下檐单昂五踩斗拱,前带廊,有丁头拱雀替,旋子彩画。四周有汉白玉石护栏。

峰亭

共有5座,自东向西依次为观妙亭、周赏亭、万春亭、富览亭、辑芳亭:5座亭中原有5尊佛像,通称五味神,均无存。①观妙亭。位于最东侧山峰上。直径10米,蓝琉璃筒瓦重檐圆攒尖顶。上檐重昂七踩斗拱,下檐单昂五踩斗拱,两槽柱子,内外各8根。亭内正中有一石须弥座,1米高,2米见方。其上原有1 尊铜佛,被八国联军掠走。②周赏亭。位于东起第二座山峰上。直径10.4米,每边4米。绿琉璃筒瓦顶,黄琉璃筒瓦剪边,重檐八角攒尖式。上檐重昂七踩斗拱,下檐单昂五踩斗拱,两槽柱子,内外各8根。亭内正中有一石须弥座。③万寸春亭。位于山正中最高峰,是北京故城垣中轴线的中心点和最高点。黄琉璃筒瓦顶,绿琉璃筒瓦剪边,四角攒尖式,三层檐。一层檐重昂七踩斗拱,二层檐和三层檐重昂五踩斗拱。,两槽柱子,外层每面6根,共20根;内层每层4根,共12 跟根。亭内正中原有木质漆金毗卢佛像1尊,带莲座背光,高约3米。莲座下为木须弥座,再下下为右须弥座,束腰、雕漆珍八宝。佛像被八国联军毁坏,现仅存石座。④富览亭。建在东起第四座山峰上,形制与周赏亭相同。

景山公园另一处著名的人文景观是崇祯自缢处。景山东麓,原有一株向东倾斜的低矮老槐树,这是明崇祯朱由检自缢的地方。明末,李自成起义军于1644年3月攻入北京,崇祯3月19日逃到景山,自觉有愧于祖先基业,以腰带自尽于观妙亭下的歪脖槐树之上。十年动乱期间,老槐树被当作“四旧”砍掉,1981年在原址新移栽了一棵古槐。

寿皇殿

位于景山正北面的一组建筑,有正殿、左右山殿、东西配殿,以及神厨、神库、碑亭、井亭等附属建筑。垣墙呈方形,坐北朝南。外有4柱9楼木牌坊3 座,分东、南、西三面,均为琉璃筒瓦庑殿顶。通面阔16.2米,均带斗拱,门前正中有牌楼式拱券门3座。黄琉璃瓦庑殿顶,琉璃重昂五踩斗拱。通面阔20 米,通进深4.2米。两侧各有旁门1座,黄琉璃筒瓦庑殿顶,琉璃单昂单翘五踩斗拱。南墙门内为寿皇门,黄琉璃筒瓦歇山顶。面阔5间,进深3间。重昂五踩斗拱,和玺彩画。四周有汉白玉石栏杆,八级踏步,中间带御路,寿皇门两旁有侧门,均为黄琉璃筒瓦庑殿顶,单昂单翘五踩斗拱单昂。寿皇门左右各有配亭1座,黄琉璃筒瓦顶,每面宽6.1米,一斗二升交麻叶头斗拱,下有石围栏。寿皇门东西有配殿各5间,进深1间,黄琉璃筒瓦悬山顶调大脊,一斗二升交麻叶头斗拱,旋子彩画。寿皇殿位于寿皇门正北面,原供奉康熙"神御"后作为供奉清代历朝皇帝神像的处所。民国年间古物陈列所将所有"御容"收储。

殿覆黄琉璃筒瓦重檐庑殿顶,上檐重昂七踩斗拱,和玺彩画。面阔9间,进深3间,前后带廊,前有月台绕以护拦,前、左、右各有12级踏步,前正中有御路,雕二龙戏珠。檐下明间悬满汉文"寿皇殿"木匾额。衍庆殿、绵禧殿为寿皇殿的东西朵殿,均为黄琉璃筒瓦歇山调大脊,面阔3间,进深1间,前后带廊。重昂五踩斗拱,旋子彩画,四周有石护拦。寿皇殿左右各有1座碑亭,黄琉璃筒瓦重檐八角攒尖顶,上檐重昂七踩斗拱,下檐单昂五踩斗拱,四周有石护拦。寿皇殿有东西配殿各5间,进深1间,黄琉璃筒瓦歇山顶,四周带廊,重昂五踩斗拱,,旋子彩画。东西配殿南面各有1座琉璃燎炉,均为黄琉璃砖瓦仿木结构。寿皇殿全部建筑仿照太庙形式,布局严谨,庄肃堂皇,自成一体。寿皇殿西有兴庆阁,黄琉璃筒瓦绿剪边重楼四角攒尖顶,面阔3间,进深3间,四周带回廊。底楼为砖石结构,南北侧均有石券门。1954年寿皇殿辟为北京市少年宫。

永思殿

位于寿皇殿东面,是历代皇帝后停灵的处所,自成一院,坐北朝南。前为永思门,面阔3间,进深1间,通宽13.8,通进深8.1米,绿琉璃筒瓦歇山顶黄剪边单昂三踩斗拱。永思门东西配殿各3间,硬山箍头脊。永思殿面阔5间,进深3间,现已无存。永思殿东西配殿各3间,悬山顶箍头脊,一斗二升交麻叶头斗拱,旋子彩画。永思殿东面有吉祥阁,坐北朝南,形制兴庆阁同。

观德殿

位于吉祥阁南侧。在南墙正中有大门1间,琉璃砖瓦仿木结构,黄琉璃筒瓦歇山顶单翘单昂五踩斗拱,两侧各开随墙门1座。前为观德门5间,黄琉璃筒瓦硬山调大脊,一斗三升斗拱,前后出廊,旋子彩画。东西配殿各3间,黄琉璃筒瓦硬山顶,一斗二升交麻叶头斗拱。后殿3间,筒瓦硬山箍头脊。后殿耳房各三间,筒瓦硬山元宝顶,前出廊,旋子彩画。现为少年儿童图书馆。

景山除了众多的名胜古迹之外,这里还是京城内最大的牡丹观赏园,形成了独特的花季景观,每年5月全园200个品种的2万株牡丹竞相怒放,蔚为壮观。景山的牡丹以其花大、色艳、株高、龄长而名冠京华,品种上既有皇家御园传统的牡丹名品,也有久负盛名的洛阳牡丹、荷泽牡丹。其中,花王“姚黄”、花后“魏紫”、黑牡丹“青龙卧墨池”、绿牡丹“豆绿”、白牡丹“玉板白”更是稀有珍奇,姹紫嫣红,将古老的景山公园装扮得分外娇娆。

每逢夏季,南门广场的清韵景区内,红蕖摇曳,荷香弥漫,与池塘边姹紫嫣红的串红、福禄考、美女樱、凤仙、茵陈、小丽花相映成趣,浑然一体,尽显清溢宁静之古韵。

推荐儿童公园规划设计总结范文五

星海公园原名“星个浦游园”,于1920xx年由南满洲里铁道株式会社修建,1945年改为现名,因在海湾水中有一块露出水面的“天外来石”,被人们称为“星石”,所以这一带就被称为“星海湾”,这也是星海公园的名称由来。星海公园面积15公颂,是市内最大的海滨公园,由沿岸公园和海水浴场两部分组成。星海公园浴场是大连市四大海水浴场之一。星海公园被称为大连市区最大的“消暑乐园”。现分为游览区、休息区、儿童游乐园、海水浴场四部分。星海公园内又新建了大连市第一座水上乐园——星海水上乐园,它位于星海公园西侧小山下,这里建有高台滑水、磁化游泳池、高台跳水等水上娱乐设施。[2]

星海公园在大连市区西南,面积15公颂,是市内最大的海滨公园,由沿岸公园和海水浴场两部分组成。海水浴场沙滩长800米,宽30米;海滩低缓,水深适度,满潮时距岸6米内水深1米,落潮300米内水深1米,1000米处水深10米。星海公园被称为大连市区最大的“消暑乐园”。

星海公园“星海”的名称来历,有一个美好的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有个小小渔村,叫靠海山庄,村里的人们世世代代靠打渔织网为生,这一带海域由乌鱼和加吉鱼共同守卫,他们和睦相处,过着宁静安详的生活。可天有不测风云,一年夏天一条在海外游荡的青鲨精突然来到这海湾一带妄想霸占这秀美的海湾,它伤害游人,偷袭乌鱼和加吉鱼,把这一带海域搞得一塌糊涂,乌鱼王率众奋起反抗,吐出浓黑的墨汁染黑了湾内的礁石,但仍然制止不住青鲨精的猖獗,但乌鱼和加吉鱼并不退却,他们做拼死的斗争,它们的行动感动了天上的星神,他调来天上大小星石,并把它们投向海湾,最大一块正好砸在青鲨精的头上,将它砸进海底,至今这一大块巨石的一半仍矗立在海上,从此这里又恢复了和平。人们为了纪念这块星石,将这一带海湾叫做“星海湾”。

星海公园是大连历史悠久的、多功能综合性的海滨公园。

星海公园由占地15万平方米的陆域园林和长约800多米的弓形海水浴场组成。陆域园林内万花披纷,千树交错,鹅卵石铺成的条条甬道,把棋乐亭望海亭、海岩亭、迎潮亭、瑾花亭连在一起。东西两端有临海悬崖,海天相连,令人心旷神怡。东小山有一“探海洞”,沿洞内石阶蜿蜒而下,深谷之后,豁然开朗,大海顿呈面前,浪花突临足下,十分有趣。

海水浴场沙滩平坦,水流缓慢,水深适中。每年夏季,游人络绎不绝。 游客在这里可以登上望海亭观看大海的宽广,观赏星海石、日石、月石,还可以到圣亚海洋世界探寻海底的奇异生态。

星海公园公园内的游乐项目很多,有从新西兰引进的世界最豪华的海上蹦极跳,跳台高55米。还有从加拿大引进的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飞降索道。

园内的史前生命博物馆是我国唯一的史前展览馆,里面展示的是几亿年前各种生命化石。

过去的几年里,公园成功地举办了“星海之夏夜泳会”、“星海金秋游园会”、“世界图腾艺术展”、“京剧脸谱艺术展”等文化娱乐活动。星海公园内还建有一座水上乐园,乐园中还有高台滑水、磁化游泳池、高台跳水等水上娱乐设施,另外,全国著名的海底通道水族馆“圣亚海洋世界”和全国最大的蹦极跳也位于星海公园内。

星海公园现分为游览区、休息区、儿童游乐园、海水浴场四部分。

海水浴场是沿国内800米长的半月形海滩而成为大连市四大海水浴场之一。

园内建有望海亭、迎潮亭、望海楼等景观,若有兴致,不妨登上多姿多彩的望海亭,即可鸟瞰大海的壮阔,令人心醉神迷。

另外还建有海上乐园,高台滑水,激流勇进探险,圣亚海洋世界等旅游观光设施。这里的圣亚海洋世界是中国、新西兰等国的5家公司共同投资兴建的大型旅游项目。主要提供水下海景与海洋生物观赏服务。它分上下二层:一层有五彩缤纷的热带鱼展厅,供游人观赏和触摸的岩石池;还有西餐厅、纪念品商店等服务设施。二层为118米海底通道,放养鱼200多种,700余尾。主水池水量近400吨。圣亚海洋世界是国内惟一的海底通道式海洋水族馆。公园中部是高差悬殊、大小不一的两个喷水池及95米长的叠水台阶,形成错落有致的叠水景观。园内中西部铺植了7万平方米缀满鲜花的绿茵草坪。

星海公园风景集锦(5)星海公园内,有中国最浪漫的海洋主题乐园、浪漫大连第一站——大连圣亚海洋世界,海洋世界面朝大海,与东北最大的游艇码头为邻,星海公园浴场及星海湾浴场信步可至,共有圣亚海洋世界、圣亚极地世界、圣亚深海传奇、圣亚珊瑚世界、圣亚恐龙传奇五大场馆,营业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是集海洋极地环境模拟、海洋动物展示表演、购物、娱乐、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项目。20xx年1月获评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点)。

以展示海洋动物为主,常年有海豚、白鲸、鲨鱼表演。1995年6月对游人开放,是中国第一座海底通道式水族馆,拥有当时亚洲最长的118米海底通道,开创了中国第三代水族馆建设的先河。20xx年7月,圣亚海洋世界改版,把海洋馆与主题乐园的模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游客如同一出海洋情景剧中的角色,完成“从陆地进入海底,再从海底回到海上”的奇幻旅程,圣亚海洋世界也因此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第一座情景式海洋主题乐园.

推荐儿童公园规划设计总结范文六

游人朋友:大家好!

欢迎您乘坐专线旅游车。本车开往“沈阳国家森林公园”,沿途经过沈阳最大的超市“家乐福”和“九·一八”纪念馆,穿过虎石台镇,就到达了新城子区,我们公园就座落在马刚乡境内。

沈阳国家森林公园,这里群山环抱、植物茂密、林木遮云蔽日,160多种动物为山林增添了动态之美、生命之美。它是沈阳周边地区唯一的天然原始森林。1997年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近三年的筹建,使这里形成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巧妙组合。登上海拔44.3米的沈阳第一峰,让您体验到攀高峰一览众山小的博大。心境;龙潭飞瀑,让人领略了黄果树大瀑布的风彩;凤池的潺潺流水,清心怡人;千年古榆、百年苍松。让您领略历史的雄浑厚重;双泉寺遗址让您体验深山古寺、晨钟暮鼓、远离喧嚣、超凡脱俗的僧侣生活;战备山洞。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当年施工并以身殉职的地方,坚固的战略工程,将把您带回难忘的岁月;鹅黄的梨、玛瑙的李、深紫的葡萄、银白的鱼,目前正值收获的季节,您可亲身体会自己采摘累累硕果的田园风情,品尝元化肥、无农药的绿色食品;泰国鳄鱼表演让您欣赏的是纯正异国风情的惊险刺激和人与兽扣人心弦的搏奋;走在窄窄的乡间小路,令您心旷神怕,心潮激荡;茅草遮蔽的农家大院。是您理想的栖息之所。

朋友们,现在我们到达了公园正门一样和门。相传此门始建于大清天聪八年,当时皇太极巡视盛京城时,突然发现福胜门以北几十里开外,有一座山透递延伸,恰如一串光彩夺目的珠链,洒落于沈水河畔。这里峰峦叠蟑,有九十九座山峰,状如盘龙。龙首饮于龙潭,躯体向南伸展,龙脊高耸,北折成尾。其它诸岭,浑圆如球,散落在盘龙四周,好一幅盘龙戏珠图。于是率领文武百官来到此山,并命令修建了这座镇山大门,取名祥和门。“祥和”顾名思义,即吉祥和美的意思,愿大家走过此门,并为各位游客带来吉祥和幸福。

位于本车右侧的是仙鹤池与药园。

说起仙鹤池,曾留下过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相传王母娘娘有十三个女儿,她们专司养花育草,美化人间。这一天,七仙女说:“我听说,盛京城外有一山峰称为石人山,景色优美,是仙凡两界通衢之地,众姐妹何不下界探看一番”。于是十三位仙女腾云驾雾来到了老寺沟石人山脚下。纵眼望去,老寺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高山流水,果然是人间天上。但群山沟壑之间,有花、有树、有禽、有兽,、唯独缺少药材。众姐妹决定要在此地每人栽下百药。但这件事惊动了王母娘娘,她立即命令巨灵神将十三位仙女,贬为鹤鸟,永世不得飞上天庭。仙女们抓紧时间,在巨灵神未到时将百种疗药栽在石人山西南沟。可是,这些善良的仙女,最终也没有逃过劫难,化作十三只仙鹤,屹立在老寺沟石人山脚下的一泊池水中,从此人们就将这里称为仙鹤池。仙女们种药的地方称为药园。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石人山脚下,这座山最高峰海拔441.3米,是沈阳市郊最高峰。登临此山,极目远眺,可以纵览九十九座山峰,晨观日出、晚看霞落、夜察星象、景色怡人。

相传很早以前,老寺沟天旱无雨,旱情十分严重。住在山中道观里的一位道长领着几个小道上,冒着泄露天机,变成石人的危险,掀开了一眼与天河相通的暗泉上的巨石,解救了老寺沟一带的老百姓。后来道长和弟子都化作了石人。这就是“石人山”的形成。

现在您看到位于车右侧的是“自选葡萄园”。这里的葡萄晶莹剔透,酸甜可口,您不妨自选一些,带给您的家人。

右侧是“鳄鱼馆”,这里的鳄鱼全部都是来自于泰国,并有技艺精湛的泰国表演师与泰国民间艺术家合演的“泰国风情”表演奉献给您,有愿意观赏的请您掌握时间,演出的时间是:上午10:00—11:00下午2:30—3:30(中午12:00——1:00)

现在大家向左看,这就是“观赏李子园”。农民朋友经过几年的辛勤劳动,将一棵棵小苗培育成参天大树。如今,这些果树都结满了果实,等待着您去采摘。

朋友们“钓鱼池”到了,如果您喜欢垂钓,请您就此下车。

前面那座圆形的建筑就是本国的游泳馆,面积三千多平方米,水质良好,还备有儿童嬉水的小泳池,欢迎您到这里畅游。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停车场,下了车我们就要登山了,有不登山的游客,请您自行活动。11及点10分我们去浏览山洞,到时请您在此等候,您就要随我登山了,这座山峰叫石八峰是沈阳第一峰。高达441.3米,如果您的身体较弱,您可以选择乘“浏览车”上山。

首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凤池”,这里泉水淙淙、凉风习习。神清气爽、遍山滴翠。不远处的凤亭,也是玲珑别致、古风犹存。

再往山上走就是“石人山”中赫赫有名的“双泉寺”了。双泉寺得名于双泉并,大家看双泉井位于石人山腰双泉寺遗址下坡,石制并柱,八菱形井口,直径约1.2米,井下方各设龙头,泉水从口流出,与不远处汇合,潺潺细流顺坡而下,成为源头活水。最令人称奇的是,两泉相隔三米,却见一清一浊,清者水质清例,幽香怡人,浊者富含矿物质,有养颜祛病的功效。由于这两眼泉水解救了老寺沟一带的老百姓。乡亲们自发地募捐在此修建了一座宏伟的佛寺,起名为双泉寺。

位于左侧的是沈阳北郊第二高峰,峰顶有一座龙亭。登亭远眺,纵览九十九座山峰,晨则云雾缭绕,恰似九十九座小岛在大海中浮沉;午则由筹农舍,山阜平林,江河轮廓尽收眼底;夕则繁星如织,山林虚无飘渺,神秘莫测,使人如入仙境。

位于右侧的就是沈阳第一峰了,登上此峰大家可以看见许多山体鳞甲似的岩石,经长期风化剥蚀,崩塌滑落,自然造化,酷似人形。或俯首跪拜,或仰天长啸,或站立,或行走,山脊处更有大小二石,一前一后,状如师徒,形态逼真,惟妙惟肖。

通过弯曲的小路,现在我们来到了南天门。传说大清天聪八年,皇太极在“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城”的盛京闲来无事,传下输旨,要巡视八门关。当来到石人山山顶,看见林木郁茂,忽见一片缓坡,开阔清朗。上有削壁石崖,为两扇巨大石门,横门伸出一巨大门闩、石锁,将门牢牢锁定。皇太极不由脱口赞道“真乃天门是也!”众大臣连忙传令;“万岁已将此处封为‘天门’,汝等勒石刻于石上,尽心护持,不得有误。”这就是‘南天门’的来历。

好的,现在大家顺我的手看,远处那座险峰巨石之下。藤蔓扶疏,曲径迂回,有一蛇洞掩映在青山绿树之间,洞前一空中楼阁凌空突起,飞檐走壁,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与四周的绿树青山互相烘托,愈加相得益彰。这就是石人山又一名阁——藏仙阁。据说登上此山能看见更远处另一山峰,如同元宝倒扣在层峦叠翠之间;惟妙惟肖,那就是元宝山了。如果有愿意到藏仙阁观赏的,请您从这条小路走过去。

到了南天门,山上的美景就尽收眼底了。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在下山之前我要提醒您:注意安全!顺着曲折迂回的山路,我们来到了“石人山”脚下,前面不远处有一座园中园,那就是“龙潭瀑”儿童乐园。有带小朋友的游客,可以到那里去游玩。那里集游乐、餐饮于一体,也是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现在是北京时间11点整,我们休息十分钟开始观赏战备山洞。战备山洞是雷锋和他的战友们修建的,全长1000米,雷锋同志就牺牲在这个地方。

穿过战备山洞,我们来到了观赏李子园,这里的李子个大味甜,您可以一边观赏,一边采摘,您会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将这些既无农药,元化肥,又非常新鲜美味的李子买回家去,和您的家人共同品尝。

顺着大路,我们就来到了观赏葡萄园,这里的葡萄也是无农药、无化肥的纯绿色食品,有愿意购买的也可以自己亲自采摘。

大家看不远处就是具有农家院特色的“双泉草堂”,那里有口味独特的”笨鸡炖蘑”、“葱油笨鸡蛋”、“尖椒干豆腐”、“土豆丝卷煎饼”等,令您垂涎欲滴,胃口大开。餐后您还可以在百米长廊稍适休息。

鳄鱼馆的演出是下午2:30—3:30,如果您愿意观赏,请您不要错过演出时间。我们的旅游车4:00准时返回,请您3:55分上车。我们的车号是:请记准。

游客朋友,请坐好,旅游车准时返程了,不知您旅途是否满意,欢迎您多提宝贵意见。

推荐儿童公园规划设计总结范文七

现在我将要带领大家去游览昆明著名公园——翠湖。现在让大家猜猜这个湖为什么叫翠湖吧。。。

翠湖公园位于昆明市五华山西麓,原名菜海子。亦因湖东北曾有九个出水泉眼,又名“九龙池”。昆明翠湖水光潋滟,绿树成荫,楼现波心,环境优美,是昆明城内的一颗绿宝石。

在明朝,镇守云南昆明的沐英曾在翠湖建别墅。那时候湖面宽阔,与滇池相通。清初,盘踞云南的吴三桂填湖修筑王府,到他的孙子吴世瑶又把西部辟为花园,昆明翠湖公园面积锐减。康熙年间,云南巡抚王继文在湖心岛建“碧漪亭”,在北岸建“来爽亭”,这里便成了昆明游览的风景区。后来经过不断的修建,到1867年同治皇帝御赐“妙莲涌现”匾额时,翠湖已成佳景。

正如凌士逸在莲花禅院的对联所云:“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佛楼台。”联中所讲的荷花、游鱼、杨柳、楼台,就是昆明翠湖景观的主要特色。近几年,昆明有关部门经大力修整,翠湖公园四季碧水悠悠,游人可尽兴荡舟嬉耍。春有万千垂柳滴翠,夏有碧叶红荷吐艳,秋有百花争艳,冬有棕榈青青。登舟畅游,仿佛进入如诗如画之境,览江南水乡春色,其趣无穷。夜晚,昆明翠湖灯火五彩迷离,树影婆娑,只见恋人成双成对,倘佯于花间月下。昆明翠湖鱼多,并建有观鱼楼,观鱼楼挂着一幅清代黄奎光写的对联:

有亭翼然,占绿水十分之一;何时闲了,与明月对饮而三。

此联写得情景交融,洒脱超然,多次被选入“全国风景名联”。昆明翠湖观鱼楼四周亭台参差,迥廊蜿蜒,飞檐翘角,金碧辉煌,其间小桥流水,杨柳依依,具有浓郁的江南园林特色,实为园中之园。近几年昆明翠湖又新辟了儿童乐园、溜冰场、哈哈镜展览、九龙池。还经常举办各种展览,是昆明市民休息和娱乐的好去处,每天从早到晚游人如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年冬春时节,上万只红嘴鸥云集昆明翠湖,成千上万的人投食喂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皆大欢喜,展现了昆明人保护野生动物的美德,国内外游客也纷纷仿效之。

现在正好是冬天,昆明人的老朋友红嘴鸥又回到了昆明,大家可以在湖边买专门投食喂鸥的面包来喂喂这些可爱的红嘴鸥们。

好了,现在就让我们去体会这一份人和自然的和谐吧

推荐儿童公园规划设计总结范文八

七星公园位于桂林市区漓江东岸,小东江流贯其间,占地面积100余公顷,因七星山的七个山峰,如同天上的北斗七星坠地而得名。公园内有“北斗七星”、“驼峰赤霞”、“月牙虹影”、“普陀石林”等胜景,占领山、江、洞、石之美。著名景点有七星岩、龙隐洞、月牙岩、曾公岩、骆驼山、龙隐岩和花桥、月牙楼、儿童乐园、动物园、三将军及四行孤军墓、清真寺、盆景艺苑、桂海碑林等。为桂林最大,游客最盛,历史性最长的一个综合性公园。

七星山在漓江东岸,距市核心1000米,由普陀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4峰与月牙山玉衡、开阳、瑶光3峰组成,海拔顺次为265、255、248、245、255、241、250米,7个山尖简直摆在一个程度上。普陀月牙,一东一西,彼此连属,散布如太空北斗七星,山名以此而来。山体面积51.5公顷,以岩多洞奇著称。七星岩而外,有元风、玄武、白鹤洞跟四仙岩、曾公岩等多少十个岩洞。普陀山的石林,突兀峥嵘。驼峰下的盆景苑,集桂林石木之胜,苍劲挺立,气宇不凡。更为可贵的,有隋唐以来石刻500余件。

天柱石在七星公园西,花桥东。石挺拨耸立如柱,故有“天柱”之名。又如未放的芙蓉,亦名“芙蓉石”。石高约10米,上刻“毛泽东思维万岁”7个大字。北临灵剑江,江中矶石上筑有小亭。东南茂树葱郁,浓荫蜂拥。石颠有小叶榕,亭亭如盖。天柱北面刻有崇宁五年(1106)和光绪十一年(1885)的洪水标志,是研讨古代水文的主要材料。晚清有名临桂词人况周颐曾住天柱峰下,有“天柱峰下人家”小印一枚,常盖在词笺上。

花桥在七星公园正门灵剑江与小东江会合处,桥畔繁花似锦,小桥掩映于“满溪流水半溪花”之间,故名花桥。

七星岩位于七星公园普陀山腹,岩洞长约1100米,宽处50米,最高处20米。七星岩又称栖霞洞、碧虚岩等,七星岩之名起于宋代。该岩本为地下河床,后因地壳变动,地下河回升,露出地面成为岩洞,其后雨水长期沿岩石缝隙渗透,溶解石灰岩,并一直在洞内结晶,从而形成很多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造成蔚为异景的天然风景。七星岩现在是桂林最著名的旅行胜地之一。

普陀山位于七星公园内,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峰组成。因唐时山前建寺供奉普渡众生的观音,故名普陀山。山西南麓有元风洞,数九寒天,外冒暖气;盛夏酷暑,凉风习习。山上芳草如茵,翠柏浓烈,古木参天。从山门拾级而上,蝉噪鸟鸣,林静山幽。山腰有普陀精舍,飞檐门拱,琉璃朱饰,素负盛名。往左过碧虚岩、真武阁、四仙洞,即到斐声中外的七星岩,往右持续登山,则有为抗日就义的三将军及八百壮士墓。普陀山有历代石刻100余件,著名的有唐颜真卿亲笔榜书“逍遥楼”、宋李彦弼《湘南楼记》以及“龟蛇合一”浮雕等。

普陀山门在普陀南麓,建于1972年。登上普陀山的第一道大门,是仿亭式的建造,由一堵通花矮墙分隔着山体与平川,旁边开一个圆形拱门,上面是硬脊翘檐坡顶,绿色琉璃瓦,高4.5米,长6.7米,深4.6米,面积26.8平方米。门上吊挂着“普陀山”的匾额,“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对联分挂两侧,全部山门掩映于古树浓荫之中,显得更加幽静、安静。

摘星亭位于海拔248米的七星山天玑峰顶,单檐、8柱8角,混凝土构造,长宽各5.2米,高6.5米,面积27.04平方米,建于1958年。摘星亭是七星山7座山峰独一的高亭,破于亭上,能够旷观。东可眺尧山、天圣、屏风、猫儿山;北可望虞山、叠彩、仗波、白叟诸山及明澈的漓江;西可赏象鼻、南溪诸胜,故曾有“旷观亭”之名。

护碑亭在普陀山南麓山门东侧。1974年兴修,以维护同刻在阴阳两面的唐颜真卿书“逍遥楼”和宋李彦弼的《湘南楼记》名贵石刻,故名护碑亭。因“逍遥楼”出自卑家手笔,碑亭又被称作“逍遥亭”。亭高4.5米,长6.7米,深4.6米,面积30.6平方米,为钢筋水泥结构的4柱、单檐、绿瓦仿古修建,俭朴、典雅,不与名碑争胜,兼有护碑、会景的作用。步入碑亭,观赏书法艺术,阅读方志资料,兼得园林胜景之趣,切实是赏心的乐事。亭内本来还有明包裕《重修广西城碑记》,现已他移。

文昌亭在普陀山半山腰,“超杜净境”右侧,名取文运鼎盛之意,因处浓荫耸翠之间,又名“拥翠亭”,为重檐、尖顶8角亭。原建于明,有楼,毁于抗日战斗时代,1965年在原址新建。高8米,长宽各5.7米,面积32.4平方米。亭北邻小蓬莱,东为普陀精舍,西、南有矮墙栏杆,是凭眺佳处。

元风洞古称玄风洞,俗称劳动量荽岩。在普陀山西麓,洞口西向,高3~24米,宽2~15米,深250米,面积1945平方米。元风洞与普陀山其它洞占相通,构成空气对流,洞口有一股强劲气流,洞内空气清爽。因为日照,山体热量的聚散,岩穴的气温长年坚持在20℃左右。洞外温度,夏日最高达39℃,冬天最低-5℃。洞内外温度相差15℃左右。洞内题刻的“温凉别况”以及田汝成的《纪行》中“冬时温如火,盖阳伏之征也”的记录,正确地概括了元风洞冬暖夏凉的特色及其起因。宋诗人赵少隐曾在洞口建“来风亭”,明吕调阳曾筑“七星庵”,清改为“大贤庵”,现已无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