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疫情期间求职的小故事范文汇总(通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10:15:14 页码:9
2023年疫情期间求职的小故事范文汇总(通用8篇)
2023-11-21 10:15:14    小编:ZTFB

有时候,我们需要挣脱思维的固有模式,去探索一些不太为人注意的事物。需要充分了解总结的要求和目的,才能写出令人满意的总结。以下是一些总结的典型范例,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疫情期间求职的小故事范文汇总篇一

她是李彩霞老师,一位普普通通、却默默地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支持着抗疫工作的老师。

不出门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居家“抗疫”的日子里,隔着网络和屏幕,她时刻和学生心连心、在一起。你看,这是她正在在线批改作业:抱着两部手机,面前还有一部电脑她时而认真倾听孩子们质疑提问,时而手机语音指点,时而电脑打字回复,时而画图拍照传送……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晚上,75名孩子终于完成了,她又开始准备第二天的内容。

居家学习,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跟着老师的节奏认真学习,对于那些调皮、学习敷衍的孩子,李老师没有着急,一遍一遍耐心提示着。她说:特殊时期,孩子的心是浮躁的,家长的心是焦躁的,我们的心必须是坚定、坚强的!

让我们为她点赞!为疫情下不分昼夜辛苦工作的老师们点赞!

疫情期间求职的小故事范文汇总篇二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益阳高新区涌现出这样一群人,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圆的机会,放弃了难得的休息时光,一声号令,逆势而上,逆险而行,义无反顾投身“抗疫”第一线,全力保护群众健康,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实防护墙,成为疫情防控中的最美“逆行者”。

说起益阳高新区谢林港市场监管所所长龚农兵,身边人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风风火火,走起路来比别人小步跑还快。疫情防控期间,他走得更快了。

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大年初一晚上,还在桃源县的龚农兵接到通知,要求尽快赶回来上班。龚农兵接到通知后,第二天早上5点多便开车从桃源出发,一路风风火火地赶回益阳高新区谢林港镇。从那天开始,他就一头扎进了疫情防控工作中。1月30日下午两点半,谢林港镇开会研究农贸市场卫生整改问题,会议刚结束,他就带着所里的同志和镇城管队队员赶到农贸市场,一人发一双劳保手套,和环卫工人一起动手,清运市场内的垃圾,这天,一群人忙到晚上七点,垃圾清运了一卡车半,将这个长期没有市场主办方的农贸市场打扫得焕然一新。

农贸市场的事情刚结束,镇上的超市又找到龚农兵,说是来购物的顾客有一些不戴口罩,店员劝导也没有用。他了解情况后,当晚赶制了“请您佩戴好口罩进店”的宣传标语,第二天一早就张贴到几家超市门口,并带了几个党员站到门口,劝导顾客佩戴口罩。经过连续几天的集中劝导,顾客佩戴口罩的意识明显增强。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湖南麦香缘食品有限公司发了愁,公司200多名员工,急需一个红外线体温探测器用于员工体温检测。谁知道这么一个小玩意儿,在市场上竟然完全缺货,负责生产的郑厂长找了不知道多少店铺,拜托了多少熟人,始终买不到,最后实在没有办法的他找到了谢林港市场监管所所长龚农兵。于是,龚农兵找遍了辖区所有的药店、诊所,最后从镇上汇康大药房的老板罗向前那儿借来了一个红外线体温探测器。1月31日,他将这个小小的体温探测器开车送到麦香缘食品有限公司,嘱咐郑厂长抓好厂内疫情防控后,又匆匆赶去处理一个群众举报事件。

疫情防控期间,龚农兵每天要处理的类似工作不胜枚举,他深知市场监管责任重大,疫情防控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作为一名基层市场监管所所长,一名共产党员,只有始终将监管的责任记在心里、扛在肩上,才能彰显市场监管人践行初心使命的担当和奉献。

疫情期间求职的小故事范文汇总篇三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求职信,您的欣赏是我的骄傲,我诚心的表示感谢!

我是一名xx应届毕业生,毕业的日子悄然来临。在这人生转折的第一个路口,眼见周遭朋友的迷茫无措、惊慌失措甚至恐惧至极,我却欣然以对。一份期待、一种惊喜强烈的包围着我,碰撞着我,激励着我,这一天我等了太久了。十六年的寒窗苦读,似遥遥无期的蛰伏,我一直默默地等待破茧而出的瞬间。这一刻,我带着一份能粗略勾勒出我人生曲线的求职信,怀着一颗激动懵懂的心,携着一种毕业生特有的青春活力,轻轻的叩响了贵公司的大门。

十六个春秋的苦读,多少个不眠之夜,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我究竟为什么要读书,父母之命?生活之迫?抑或循规蹈矩走该走的路?不然,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在科学技术已然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文化知识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社会人离不开社会这一基本属性,既然我选择不了社会,那么只能让社会接受我。这些年,我都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

在当今的中国社会,知识固然重要,但也不再是曾经那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齐头并进的人才将是撑起未来中国社会繁荣昌盛的脊梁。大学四年来,我除了努力学习专业课之外,更是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多年来,在父母、学校的庇护下,生活安逸没有压力与风险,但我们终究要面对的是社会的多元化,复杂充满变化,其中有多少风浪,我们无从知晓。所以我迫切地期待与之接触,与其碰撞,并最终融入这个社会,我喜欢这种挑战。这也是必须迈出的一步,无法逃避亦无需逃避,因为如果你勇于直面它,你一定能发现很多未知的精彩。

我希望能把我那成熟的头脑,感性的心智与理性的思维带入贵公司,为了充满美好的未来去拼搏,为了无尽的未知而奋斗!

此致

敬礼!

xxx

20xx年x月x日

疫情期间求职的小故事范文汇总篇四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本该是热热闹闹的,可是今年的春节却冷冷清清的。

春节前我们还规划了好多的新年活动,奶奶也准备好了大家一起的家庭聚餐。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新型冠状病毒把我们的计划全打乱了,高速封了,街道上行人慢慢变少了,所有的游乐设施也关闭了,小区大喇叭里整天都播报着疫情的注意事项。妈妈说这次的病毒很厉害,两个人面对面说两句话,甚至什么都不说只要不戴口罩站在一起一会儿就可能被感染。所以妈妈一直交代我在这特殊时期,不能到户外进行集体活动,呆在家就是对国家最好的贡献,保护自己就是在保护他人。看着电视里每天的`感染人数都在不断增加,全国各地的人都带上口罩,医务人员全身上下穿着严严实实的防护服,没日没夜的救助着一个个病人,有的甚至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我再也不吵闹着要出去玩了,因为有那么多的工作者都在努力保卫着大家,我也不能给国家添乱。

我相信在全国人民的万众一心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战争!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疫情期间求职的小故事范文汇总篇五

有句话说得好——“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可是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应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打响了!

疫情无情人有情,隔离病毒隔离不了爱,在中国传统最重要的节日一一春节,人们顾不得团圆,抛妻别母,弃子离家,冒着生命危险,五十多支医疗队,六千多名医护工作者纷纷驰援武汉。

1月24日是除夕,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但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仍有很多的医护人员主动走上抗击疫情的一线。

一张张给上级的“请战书”、一条条与亲人的宽慰信、一颗颗救死扶伤滚烫的心。除夕之夜,“白衣天使”们逆向而行的身影让无数人泪目。他们用大医仁心,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敬业行动为公众安全保驾护航。疫情当前,他们责无旁贷坚守在临床一线。已经回老家的又赶回值班,父母的电话都常常顾不上接。

时间就是生命。很多医务人员一天只顾得上吃一顿饭,一个上午都来不及喝一口水,有人在投入战斗的近1个月时间里,几乎没有脱下过白大褂,有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他们有钢铁般的精神,有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我照亮整个中华大地。当我们团圆时,应当想到一些战士仍然守在祖国前线,为了祖国的和平、稳定作出自我的贡献,他们没有一丝懈怠,因为这份工作的满意程度,也关乎着百姓的满意程度。

在疫情面前,八十四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赶赴武汉,冷静、无畏、迎难而上的身影,令人敬仰,令人感动。他曾说:“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雨点冰冷,机器轰鸣。除夕之夜,在武汉蔡甸火神山医院工地上,灯火通明,上百台挖机、推土机等机器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大年三十早上8点,工人们已抵达施工现场,义无反顾地投入武汉蔡甸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这个春节,他们无暇照顾家中的父母和孩子,坚守在各自的“战场”上,甚至来不及和家人远程视频,报个平安。

疫情严峻,物资短缺。有人捐款,有人捐出了口罩,有人捐出了护目镜,有人捐出来元宵,有人捐出了糕点,善举涌现,凡人善举,小我献出大爱,涓涓细流汇聚成一股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

抗击病毒的一幕幕情景让我们感动得潸然泪下,感动,更要行动。在国家危难之时,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要扛起社会职责。

万众一心,没有翻可是的山;心手相牵,没有跨可是的坎。凝心聚力,众志成城。人人奉献担当,各个从我做起,我们必须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文档为doc格式。

疫情期间求职的小故事范文汇总篇六

20-年,一场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随着疫情在全国各地快速扩散,市华丰家电有限公司党员志愿者-同志逆行而上,冲锋在前,用无私奉献的精神,彰显了党员本色,为抗疫防控阻击战贡献着自已的一份力量。当得知社区防疫工作压力较大,人员不足,正招募志愿者的消息时,她第一时间就报了名,并立即投入到五龙街道公园社区社区疫情防控执勤工作中。从2月8日起志愿加入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她每天都提前上岗,履职尽责。

-总是和颜悦色、耐心劝导居民,连续几天的工作,使她嘴唇干裂,嗓子嘶哑。但她总是说:“我们应该站好自己的岗,担好自己的责!”遇到一些居民拿的东西太多,她会主动上去帮助。对于年纪大、行动不方便的居民,她会帮助买菜,劝说居民少出门。当看到有居民口罩带的不合格,总是不忘嘱咐两句。每天值班,她都坚守户外,耐心引导居民,解答问题,并认真检查出入证、查验扫码情况。

她经常在值勤结束后,主动去查找小区封闭口是否出现漏洞,当发现小区封口处的铁丝网被人为破坏时,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减少隐患。

她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在关键时期的使命与担当,坚信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一定能打赢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说:能在这样关键的时刻,成为一名志愿者,感到无比自豪!

疫情期间求职的小故事范文汇总篇七

在武汉,可以看见一支墨绿色军用卡车组成的车队,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这支车队就是驻鄂部队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负责武汉物资的运输保障。在这支队伍里,有一群“00后”战士,他们不惧危险、冲锋在前,诠释了新一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

“我年轻,让我多干点!”

“我年轻,让我多干点!”这是执行运力支援任务以来,挂在马鑫龙嘴上说得最多的话。作为全队年龄最小的队员之一,今年不到20周岁的马鑫龙已经和战友们在武汉抗击疫情一线连续奋战了一个半月。

当得知连队需要抽组人员去武汉前线执行运力支援任务时,马鑫龙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他在请战书中这样写道:“我是一名战士,现在正是人民群众需要我们的时候,我年轻,让我上!”

运力支援队主要负责武汉市主干供应线的运输保障,任务艰巨又繁重,但无论苦活累活,马鑫龙都会抢着干。

2月15日,马鑫龙和班长沈永超开车到达某超市卸载点,正在卸货时,突然下起大雪,气温骤降。看着马鑫龙还在冒着风雪一趟趟搬物资,沈永超命令道:“马鑫龙,让我们来,你去车上歇一歇!”“不用了班长,我可以坚持!”马鑫龙说,卸载物资快一点,武汉人民就早一点领到物资。

截至目前,马鑫龙所在的运输小分队,已经跑遍了武汉近100个点位,运送物资300余吨,行驶里程达1万多公里。在马鑫龙看来,能够为武汉市民多送一份物资,就是为抗击疫情多贡献一分力量。

“能为抗疫出力流汗,我很骄傲!”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身边的党员不畏艰险,勇于担责,他们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坚定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3月8日,“00后”战士刘文康利用任务间隙,在驾驶室内写下了入党申请书。

每次到达运输网点,还没等超市工作人员赶来,刘文康就钻进后车厢开始卸载物资,刘文康说:“多干一点是一点,能为抗疫出力流汗,我很骄傲!”

一天深夜2点,运力支援队突然接到紧急任务,星夜援建武汉市洪山体育馆改造方舱医院。刘文康二话没说钻进驾驶室,立即投入战斗。从装载地点到方舱医院,大概有80公里的距离,因为运输物资的数量较多,需要往返好多次,又是夜间驾驶,对驾驶员的身体素质和驾驶技能都是不小的考验。

“班长,我穿着这身军装,年龄再小我也是一名战士,党员们都在往前冲,我也绝对不能落下。”刘文康主动向班长提出担任驾驶员的请求。看到刘文康坚定的眼神,班长同意了刘文康的请求。

“小伙子,你真棒,多亏有了你们的火线支援,我们的心里终于踏实了。”当方舱医院的工作人员了解到刘文康还不到20岁时,纷纷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

“孩子你长大了,老爸相信你一定会完成好任务,平安归来……”每天晚上执行完任务,下士徐锐都会用手机微信和父亲开启视频通话,父亲的鼓舞,让徐锐更加充满斗志。

徐锐出生于军人世家,爷爷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爸爸曾在海军服役。从小听着军营故事长大的徐锐,早就立下了从军报国的决心。

9月,徐锐作为大学生士兵光荣地来到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成了一名汽车兵。凭借平时刻苦的训练,他已成长为能够独立完成任务的骨干驾驶员。

“小时候听爷爷说,抗美援朝战争时运输队员们冒着漫天炮火也要将保障物资送到前线,如今我成为一名汽车兵,战疫前线就是我的战场,我会用使命铸就荣光!”徐锐在他的战疫日记中这样写道。

在队员的眼中,哪里有险情,哪里任务最重,哪里就有徐锐的身影。徐锐总是跟身边的战友说,我们每个人都多干一点,就能早一天取得胜利。

“每当我们在路上行驶,看到地方车辆向我们鸣笛、市民为我们点赞,我都会感到一切辛苦都值得,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徐锐说。

【一线抗疫群英谱】武汉雷神山医院物业团队:不辞辛苦做好保障。

在武汉雷神山医院,因为有了他们,日常的保洁消毒、治安巡逻、配送分发盒饭等工作才得以有序运转。他们,便是共有400余人的雷神山医院物业团队。

2月16日,作为有着临床护理经验的武汉地产集团物业公司业务骨干杨玲得知雷神山医院icu病房正式启用后,主动请缨:“我有经验,icu病房我不进谁进!”

在她的带领下,物业团队4名成员承担起2间icu病房和护士站等区域的保洁工作,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除了正常保洁,杨玲还要负责1间icu病房里仪器设备、病床的消毒杀菌工作。“每个患者病床旁都有一个1.2米高的大号垃圾桶,平均一天要清运30多袋医疗垃圾。”杨玲说。

疫情发生前,陈伟伟是一名专职网约车司机。1月27日晚上11点,看到朋友圈里招募雷神山医院物业人员的消息,他打了一个咨询电话,两天之后就报上了名。“就如当初选择当兵一样,我想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自2月2日进驻雷神山医院,陈伟伟和30名组员便负责32个病区的医疗垃圾转运工作。

刚到雷神山医院,陈伟伟和同伴每天要负责100袋垃圾的清运。随着收治患者人数增加,这个数字不断攀升,600袋、1000袋……任务最重的一天,陈伟伟凌晨3点半才下班,回宿舍只睡了3个多小时又继续工作。

“陈伟伟快来收垃圾,a16病区垃圾堆满了。”微信工作群里的消息几乎没断过。作为组长,不管谁呼叫,陈伟伟都第一时间回复并赶到。“谁都怕病毒,但不能因为怕就不处理,我愿意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

雷神山医院的物业管家、党员李炫汐已经坚守岗位一个多月。1993年出生的李炫汐,负责雷神山医院的设备维修、生活物资采购等工作。刚开始,医院2天之内有12个病区开放,各病区护士长对物业工作的要求不尽相同。李炫汐按照各病区的要求协调跟进,每天都要接120多个电话。

为了制定精准的物业工作流程,李炫汐一次又一次进入隔离区病房和垃圾转运队,测算每个人的任务量。李炫汐说,“危险的确是有的,可武汉养育了我,这个时候我要回报这个英雄的城市。”

【一线抗疫群英谱】中部战区总医院全力抗击疫情:挺身而出护佑健康。

中部战区总医院,从一开始就投入战斗、始终坚守一线,同时还派出医疗队支援地方抗疫。他们与武汉这座城市血脉相连,当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而至,他们挺身而出,成为护佑人民生命健康的“护卫师”。

疫情发生后,以江晓静为代表的医院专家组建议,马上启动《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方案》。医院党委高度重视,专题召开分析会,认真研判形势,形成共识,全力抗击疫情。

1月21日,第一批40人医疗队,紧急驰援武汉市肺科医院。当医疗队到达肺科医院时,面临的是床位不够、患者众多。

卸下物资设备,全体队员集体上阵,将普通病房用36个小时改造成icu。医护人员想尽办法,能加一张床就加一张床,能多收一个病人就多收一个病人。在最紧张的时候,4个护理小组要负责5个护理单元,但在严峻疫情面前,没有一个人退缩。

疫情当前,中部战区总医院主动向武汉市卫健委申请成为定点收治医院,全院人员自发请战,一页页摁满红手印的请战书、一声声铿锵有力的誓言,成为最动人的颜色和声音。两天后,7个病区全部交付,可以投入使用。

一名怀孕34周的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经多次转院,被送到中部战区总医院。专家反复会诊,妇产科主任王晶主动请缨,各种预案和应急措施全部准备到位,经过两个小时的紧张手术,一声清脆的啼哭声缓解了外面专家们的紧张情绪。令人欣喜的是,孩子没有被感染。

为了打赢这场特殊的战役,医院发动全院力量,积极投入战斗。

全院共有6个食堂、30余名厨师,每天要准备两万份盒饭。做好的盒饭要区分不同点位打包分装,病号饭要送到病房,医护人员的饭要送到工作岗位和外住的宾馆,既要有营养,又要求保温,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送下来,有时累得自己连饭都不想吃。但是,参加服务保障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从来没有抱怨过,他们说:“一线的医护人员都是我们的亲人和同事,我们为他们做点事,一切都值得。”

一线科室的保洁员吃住在科里,不嫌脏、不嫌累、不怕危险,一个人干着几个人的活。保洁员朱爱红因为公共交通全部停运,提着个人的一大包生活物品,凌晨5点从家里出发,步行3个小时,回到科室要求上班,她说:“我把被褥和生活用品都背来了,你们救病人,我照顾你们,直到疫情结束。”

【一线抗疫群英谱】童朝晖:关注病患每一个“细枝末节”

目前,新冠肺炎重症人数占确诊人数的比例不断下降,治愈率也显著提高。今天(3月14日),我们就来认识一位重症医学专家。前他曾参与抗击非典,17年后他再次站到抗疫一线。他说,我是一名老兵,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

作为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童朝晖每天要巡诊两到三家医院的重症病房,除了武汉,还要奔赴孝感、黄冈、黄石、鄂州等地指导重症患者救治。每到一个床位,他都会向主管医生和护士提出一连串的问题,督促医护人员专注于每一个诊疗细节。

17年前,童朝晖在北京临危受命,担任sars病房主任,收治近百例非典患者,无一病亡。17年后的今天,他再次请缨来到疫情一线。

刚到武汉时,童朝晖用了两天时间,把当时定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三家医院的收治情况摸查了一遍,并做了详细的查房笔记,总结新冠肺炎的发病特征,为后续来到湖北的重症医务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目前,湖北已汇集了1.9万多名重症专业医务人员。

每天在不同医院的重症病房之间奔走,分析病例、参与救治,忙碌之余,童朝晖还会及时整理发现和思考,写下诊疗日记。关口前移,就是他和专家们经过临床观察和研讨之后,提出的重要诊疗建议,已经纳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经过他们的努力,很多重症患者都在逐步恢复中。

白天忙完病房巡诊,晚上回到驻地,童朝晖还会和国内外的同行们交流会诊心得,探讨和分享治疗新冠肺炎的经验。

童朝晖是湖北黄冈人,父母就住在离武汉两个小时路程的黄冈蕲春县,而来武汉的这50多天,童朝晖却没进过一次家门。母亲发来微信说:你听从党的召唤,从北京来到武汉。我们为你感到骄傲,我们二老在家不出门、不串门,你不必担心,就是守望你早日归来。

【一线抗疫群英谱】赵培玉:多一分细致就多一分赢的机会。

中日友好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已经在危重症病房战斗了一个多月了。生死一线,他们用捍卫生命的誓言与时间赛跑。这里的护士长赵培玉告诉患者,即便远离家人,但是病房里面没有孤单,让我们共渡难关。

刚刚进入病区,赵培玉就赶紧跑到了25床前。由于病情危重,已经在icu躺了十几天的患者产生了焦躁的情绪,她一边挪动着随时可能被病人踢扯掉的导管,一边安抚着患者,整个过程,护理团队接力握住老人的手。20分钟后,患者终于平静了下来。

在这里的近50位危重症患者,许多都患有多重基础病。对于赵培玉和护士们来说,每天除了要面对病人可能出现的情绪波动,更大的挑战是患者复杂多变的病情。

在护士们的眼里,赵培玉对细节的要求近乎苛刻。从仪器上的数据指标,到每位病人的饭量,从病房里的每一个针管,到每一台机器的状况,赵培玉都要带着护士们逐一检查,哪怕是一块刚刚从病人身上取下的尿不湿,她也要称重、记录,和之前数据比对。在她看来,多一分细致就能多提前发现一分风险,多一分准备,就多一分赢的机会。

今年,已经是赵培玉在护理岗位上的第18个年头。,25岁的她第一次穿上防护服走进了非典的病房。17年后,曾经的紧张彷徨,化作每一个细节的从容应对。但是,当以护士长的身份再次奔赴一线,除了护佑生命,她还多了一分沉甸甸的责任。

团队里,许多都是第一次穿上防护服的年轻护士。从防护知识到操作技巧,每天赵培玉都会不停地叮嘱。怕护士们记不住,她又录制了操作小视频。

今年,赵培玉的儿子就要中考了。她说,在儿子备考的关键时候来到前线,她不后悔。她给孩子写了一封信,相信他会理解妈妈。

疫情期间求职的小故事范文汇总篇八

每个人都有自我的愿望,人人都不一样,但我却想做一个能为国奉献的人。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的当下,疫情是一面镜子。

许多高尚的灵魂令我们感动和敬仰;一些不合时宜的行为让我们厌恶和不齿。

“新型肺炎”牵动着世界的目光,这注定是一个不一样的春节。而我看到的一些镜头带给我的震撼,远远超过了新型肺炎。

有句话说得好“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可是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1月2日是除夕,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但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仍有很多的医护人员主动走上抗击疫情的一线。

一张张给上级的“请战书”、一条条与亲人的宽慰的信息、一颗颗救死扶伤滚烫的心。除夕之夜,“白衣天使”们逆向而行的身影让无数人泪目。他们用大医仁心,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敬业行动为公众安全保驾护航。疫情当前,他们责无旁贷坚守在临床一线。已经回老家的又赶回值班,父母的电话都常常顾不上接。

防疫战场上医护人员那一张张印着红指印的请战书;

新闻里笑容腼腆的女护士朴素的语言:“只要穿上白大褂就不害怕了。”

武汉医生与家人隔离,白发老母亲隔门叮嘱令人泪目;除夕夜,各地医护人员紧急集结赴武汉和家人拥抱告别等等,加油武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