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保护河湖活动宣传稿范文如何写 保护河湖宣传知识(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7 09:26:25 页码:10
保护河湖活动宣传稿范文如何写 保护河湖宣传知识(4篇)
2023-01-17 09:26:25    小编:ZT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3年保护河湖活动宣传稿范文如何写一

生态环境是林芝发展的命根子。虽然西藏生态保护工作一直是重中之重,但由于高原生态天然的脆弱性,仍然正在受到各类因素的干扰破坏。保护尼洋河是每一位林芝人的责任。生命只有一次,尼洋河只有一个,只有一个尼洋河!

尼洋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我们该为母亲河做点什么?

我们要珍惜生命之源,共护“工布母亲河”。我们特向大家发出建议,“保护母亲河,从尼洋曲开始”。

1. 节约水电、节约粮食、节约资源。一点一滴汇聚生命之源、文明从节约点滴开始。尽最大能力节约每一滴水,爱惜生命之源,“关”住滴滴点点。

2. 珍视花草树木,爱护生态环境。一花一草一木,且看且爱且护;不乱丢废弃物,分类投放垃圾;我们手挽手,让家更美好。

3.爱护环境,关心环保,注重细节。不在河边扔垃圾,不在林下留纸屑,不在山上抛饭盒,举手之劳,青山绿水间显露浓浓真情。

4.杜绝浪费、杜绝奢侈,不使用一次性物品,购买环保低耗型产品;少用包装袋,慎用洗涤剂,促绿色消费,追求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

5.倡导绿色环保,投身环保事业,积极植树造林,关注环保公益,参加志愿活动,宣传低碳理念。

同为林芝人,共护尼洋水。保护母亲河,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环保无小事,众人成大事。让节约成为习惯,让低碳成为信仰,让绿色成为时尚,在一点一滴中保护母亲河!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环保协会

签名:

日期:年 月 日

2023年保护河湖活动宣传稿范文如何写二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贵宾来到国家4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原第一湖”南湾湖风景区观光游览。今天,很荣幸能陪同大家游览南湾湖迷人的湖光山色,并希望通过我的导游讲解能让南湾湖给您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公园最西端,还有临湖而建的抱月楼等建筑,为赏月之好去处。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去了。下面我们经海棠院出园。

下面,让我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南湾湖风景区的一些基本情况。

南湾湖风景区位于信阳市西南7公里处,以南湾湖为中心,包括董家河、负痈邸⑹三里桥、南湾等六个乡的大部分山林、水域,东与信应(信阳-湖北应山)公路临界,南与新田畈为邻,西与寨后湾接壤,北与双头寨相连,总面积445平方公里,水域面积75平方公里。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景点主要有南湾湖大坝、鸟岛、猴岛、消夏岛、南湾水族馆等。

游客们,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南湾湖大坝,它是南湾湖水库的重要控制枢纽。

水库是新中国成立初为治理淮河而修建的大型治淮工程,新中国第一任地质部长李四光第一任水利部长傅作义在大坝选址和建坝时亲临视察指导。南湾湖最大蓄水量16.3亿立方米,是信阳人的“大水缸”,建库以来在防洪、灌溉、发电、养殖、城市供水和旅游观光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的经济社会效益。

参观完雄伟的大坝,现在我们来到了景区新建的旅游码头。请各位随我一同上船,让我们荡舟湖上,来欣赏这青山绿水展现的千道风景,去感受那茶香渔村蕴涵的万种风情吧!

青海湖四面环山,它的东面是我们刚刚走过的日月山,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南面是逶迤绵延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山水相辉映,有构成了一副美丽动人的画卷.

游船现在已缓缓驶出码头,当您看到这满眼的翠绿,无边的碧水,难道能忍受得住不去亲近它吗?那么,各位朋友,就让我们放松心情,带着热爱美、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情,尽情地去看、去听、去品、去感受这迷人的南湾湖吧!

凡来过南湾湖的客人,都夸南湾美,我想在座的各位应该也有同感。那么,您能告诉我南湾湖美在哪儿吗?

南湾湖美,美在其水。今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自然娇媚的南湾湖,控制流域面积1100平方公里,最大水容量16.3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12万亩,城市日供水能力达30万吨。75平方公里的水面烟波浩渺,一碧万顷。时而微风吹拂,游船划过,碧波荡漾,水光粼粼;时而风平浪静,为您展现“鱼在天上游,鸟在水底飞”的山色倒影,那短暂的寂静,让您体验“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夕阳西照“半湖瑟瑟半湖红”的景象美丽动人;如果幸运,赶上细雨蒙蒙中游南湾湖,就像游“烟雨漓江”一样,定会使您置身于一副梦幻般的泼墨山水画卷中。南湾湖的水质清澈透明,掬手可饮,为国家一级优质软质水。在湖的上游还有黑龙潭、白龙潭。黑龙潭大潭套小潭,小潭连清泉;白龙潭两山对峙,一水中涵,相传为“豫南第一泉”。

南湾湖美,美在其林。南湾湖位于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结合处,是南北气候的过渡地带,常年平均气温15℃,无霜期自3月中旬至11月中旬,长达255天,年平均降水1120毫米,适宜各种亚热带及暖温带的动植物生长。景区内森林面积7146.2公顷,林木总蓄积量49.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6,形成了以马尾松、杉木为主的人工林及以栎类为主的天然次生林。种子植物游116科、525种,中草药种类占全国药用植物种类的76,有国家规定的保护植物野生杜仲、青檀等。动物种类达1000余种,其中脊椎动物200余种,国家级保护动物有猕猴、大鲵、小灵猫、白冠长尾雉等,形成丰富多样的森林资源。大气质量优于国家一级质量标准,空气纯净,富含负氧离子,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被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又因一年四季不同的景色韵味,被誉为“北国的江南,江南的北国”。

南湾湖美,美在其鱼。南湾湖因水质好,无污染,年产300万公斤南湾鱼。南湾鱼不仅肉味鲜美,而且微量元素含量多、营养高。经测定,南湾鱼含有蛋白质、脂肪以及人体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稀有元素,其中有抗癌元素之称的“硒”的含量是普通鱼类的3~5倍以上,尤其南湾花白鲢,不仅肉质细嫩,肥美可口,而且头部富含有dha,是备受欢迎的保健珍品,素有“花鲢美在腹,味在头”之说,目前“南湾鱼”已成为省内外的知名品牌。各地来的客人可是羡煞信阳人、南湾人有这样“近水楼台先得鱼,一年四季尝个鲜”的好口福了。

南湾湖美,美在其茶。山水生灵气,云雾育山珍。四季分明和雨水充足的天然气候以及略带酸性的土壤条件,使南湾湖上游的车云山、集云山、云雾山、连云山、天云山等五云茶山和黑龙潭、白龙潭成为了国优名茶“信阳毛尖”的主产地。逢春时节,那一片片茶园,漫山碧透,绿得醉人。信阳毛尖是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素来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信阳毛尖早在唐代就已成为朝廷的贡品,清代已成为全国名茶之一。

南湾湖美,美在其岛。南湾湖位于淮河上游,大别山北麓,在水库建成之前,周围都是起伏的浅山丘陵,水库建成之后,由于大坝截流、水位提升,这里就“峰峦成岛屿,平地卷波涛”,成为一个湖波风景区了。原来的一个个山头,就成了湖中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61个岛屿,错落有致地散落于清碧的湖水中,犹如碧珠撒玉盘,美不胜收。我们今天要游览的岛屿是鸟岛、猴岛和消夏岛。不知不觉中,游船已到码头,请大家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请随我一起登岛游览。

朋友们,首先请大家看一看下大门口这幅对联:“假日寻幽此地有山光水色,流连胜景名园多异树珍禽。”这是原新华社社长、已故著名记者穆青老先生所题,它是对鸟岛美景真实写照。鸟岛面积520亩,是南湾湖中最大的岛屿,分为旅游开发区和鸟类保护区。每年春夏时节有十几万只鹭科候鸟从南方飞到此地,繁衍生息,主要有白鹭、灰鹭、和牛背鹭。每到傍晚鸟群觅食回巢的时候,那真是处处见鸟影、时时闻鸟鸣,颇有西塞山前白鹭飞、“一行白鹭上晴天”的美妙意境。有些朋友会问,南湾湖这么多岛屿,这些白鹭为何偏偏选择鸟岛作为它们的栖息地呢?大家可以从这幅鸟岛的地图上找到答案:首先,鹭科鸟类属于一种靠水栖息的鸟群,它们主要以小鱼小虾及贝类为食,特别是在它们哺育幼鸟期间,就更需要充足的食物,而鸟岛的外围形状不像其他岛屿是规则平滑的圆形,而是多浅滩和湾汊,这恰恰是适宜鱼虾生活的良好环境,所以鹭鸟的食物十分充足;其次,鸟岛上的树木比其他岛上树木要粗壮繁茂许多,这方便鸟儿们搭巢筑窝。好了,鸟岛的游览暂时告一段落,请各位继续随我一起乘船,前往下一站猴岛参观。

与环洲以一座白桥相连的是樱洲,又名连萼洲,是四面环水的洲中洲。樱洲以遍植樱花而得名。春天,这里是赏樱胜地。繁花似锦,人称“樱洲花海”。

我们现在到达的就是猴岛。猴岛的面积虽然不大,但因岛上放养着50余只太行猕猴,并以观猴、与猴零距离接触、与猴同乐等趣味互动项目,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这里我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猕猴的生活习性。猕猴属群居类动物,每种群相对集中,并具有排斥其他同类种群的特性,以普通杂粮及果蔬为食。每个群体由一个猴王,担负着群体的“领导”工作。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更爱护它们。猴岛上有专职饲养猴子的管理人员,每天定时给岛上消毒,并在游人不太多的时候,通过哨声每天早晚集中喂养它们两次。猴子生性顽皮,所以我们上岛以后首先要阅读观猴须知,特别是不要对猴子做出攻击性的动作,喂猴和拍照的时候不要一直盯着猕猴的眼睛,以免招来不必要的麻烦。猴岛的自由参观时间是半个小时,之后我们继续乘船,前往消夏岛游览。

消夏岛,顾名思义是消夏休闲场所。每当夏季,许多客人喜欢住在岛上为游客提供的帐篷和小木屋里消暑、度假。现在游船已经接近消夏岛了,我们可以看到一座白色的拱桥,桥名“相合桥”,寓意为“两岛相连一相合,山水相交二相合,日月印湖三相合。”

游览完消夏岛后,我们将乘船返回码头,去参观根据我国四大文学名著之一《西游记》设计建造的西山景区,这一景区主要表现了《西游记》中“唐王游地府”这一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另外,我们还将参观南湾湖水族馆,该馆展出了国内外珍惜鱼类30余种,建有鳄鱼池、洞天观鱼和曲桥赏鱼等游乐设施。

好了,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南湾湖之旅就到此结束,还有许多美景只能等到下次您来的时候再去欣赏了。希望通过我今天的讲解,使您已经对南湾湖风景区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希望大家有机会再来南湾湖观光游览,届时我将很高兴为各位服务,去共同领略南湾湖的迷人风采!

春日踏访柳堤是最有意趣的,漫步在这问株杨柳间株桃的长堤上,不知游客们是否有心旷神怕的感受。堤虽长但并不显得单调,请看前面堤畔的这座攒尖翘角式的四柱方亭,显然是让我们在此驻足,静静地揣摩欣赏这里的景色。亭内面西的长堤春柳匾是清代进士扬州书法家陈重庆的手笔。联题:佳气溢芳甸(赵孟句),宿云檐野川(元好问句)。为扬州书画家王板哉所书,登亭小想,使我们在领悟中又进入了新的意境。

在榕湖东侧, 湖滨饭店前, 簇拥于小叶樟, 夹竹桃与翠竹间的一个260多平方米的小岛上。高7米, 长宽各4.45米, 面积19.8平方米, 为6柱、6角、单檐、攒尖顶小亭,3面有石栏桌凳,北面有曲桥通达,是喧闹市区中难得的安宁憩息地。每当日出,霞光满亭,激人奋进,妩媚可亲。

2023年保护河湖活动宣传稿范文如何写三

华南最大的生态旅游名胜,因四季皆绿,处处皆绿而得名。

环保是万绿湖的生命。万绿湖生态环境清新优美,湖水来自青翠的山林,水清澈纯净无污染,水质达到国家地表饮用水一类标准,用这种水做出的豆腐、酿酒以至泡出来的茶,都格外清香。湖中360多个绿岛,周围有320公里湖岸群山。水好是万绿湖的魅力所在,她有高原湖泊的秀丽,但没有高原的交通艰难和气候寒冷,集"水域壮美、水质纯美、水性恬美、水色秀美"于一身,中国罕见。与云南的西双版纳、肇庆的鼎湖山齐名为地球北回归线上沙漠腰带的"东三奇"。

保护好这里的生物和水是我们大家的责任,万绿湖环保以人为本,坚持“湖内旅游,湖外吃住”,注重发展生态环保旅游,从旅游者和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着手,每一项措施都是一个创新,而且效果明显。

1998年7月3日,中共广东省宣传部、广东省环保局联合授予万绿湖“环保教育基地‘的荣誉称号,20xx年被国家旅游局和共青团中央被为“全国青年文明号”,20xx年万绿湖荣获“广东省著名商标”称号。广东省环保局联合授予万绿湖“环保教育基地‘的荣誉称号。

清莹碧绿是万绿湖的底色,但一天当中又有多种变化:在清晨的阳光里它象铺上了一层黄金;在正午的艳阳下它沉静得如同一块巨大的翡翠;日落时它似一道长达数里的熊熊火焰;月夜中它又是一面晶莹无暇的白玉。梁晓生和李国文等当代著名作家到万绿湖采风后惊叹:“此乃瑶池水,缘何在河源?”

建设这一人工湖,新丰江流域的人民群众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新丰江是东江水系的最大支流,发源于新丰县玉田点兵,自西向南经河源市区流入东江,全河长163公里,集雨面积5813平方公里。蓄水时淹没面积390平方公里。23091户94311名群众迁移到韶关、惠州及本县的其它村镇,同时有15524人虽未移民但土地被没而从山脚迁到山腰居住,至今库区内仍遗留有6个镇,共7万多移民。清库时共淹没山林28333公顷,稻田120xx公顷,号称河源“鱼米之乡”的地方——新丰江流域上的南湖,变成了万倾平湖。湖区移民因缺乏生产、生活条件,生活上与非移民地区的群众比仍有较大差距,移民群众参与、从事湖区的旅游活动,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

万绿湖与浙江千岛湖同是以浩瀚的湖水、青翠的群岛构成风景资源的主体,称得上是“姐妹湖”。两湖均是人工湖,同于公元1958年开工建设,有“华南新丰江、华东新安江”之说,总容量178亿立方米,新安江水库因有1078个岛屿而得名千岛湖;千岛湖区内工业总值达60个亿,而万绿湖区内工业产值几乎为零,生态环境良好。

水域壮美:其最大长度占整条河流的84%,达140公里,最宽外12公里,最深外达80余米,平均深度30米,亲临其境,有如置身“山中海洋”。

水质纯美:湖水来自青翠的山林,清澈、纯净、无污染,达到国家一类地表水标准,可直接饮用,并通过东深供水工程间接供往香港,其水质好,如桂花鱼、鲶鱼、鳝鱼都十分鲜嫩,用水做出的豆腐、娘酒,以至泡出来的茶都格外清甜。

水性恬美:一年四季湖水的水温几乎都是恒定,在19—23度之间,处于人体正常体温的黄金分割点,十分适合人们水上游玩,且全年水上活动时间可达6个月以上,此外,湖区基本不受台风影响,湖面少有风浪,总是显得那么恬静、安分。

水色秀美:湖水颜色碧绿,由近到远逐渐转淡:墨绿、深绿、浅绿、淡绿…远望湖心,仿佛身在“绿色海洋”之中。更奇妙的是湖水还随着太阳照射角度、光线的不同,在一天时间里产生几种不同颜色。

2023年保护河湖活动宣传稿范文如何写四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参观衡水湖。

衡水湖,俗称“千顷洼”,又叫“千顷洼水库”,湖面75平方公里(在冀州境内57平方公里,桃城区境内18平方公里)。面积与蓄水规模仅次于白洋淀,是华北平原第二大淡水湖,单体水面积位居华北第一。20xx年7月,被国家林业局和省政府批准为河北省衡水湖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20xx年6月,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河北省衡水市境内,位于衡水市桃城区西南约10km处,北倚衡水市区,南靠冀州市区,京开路(106国道)沿衡水湖边穿过。保护区总面积187.87km2。

据考证,衡水湖为浅碟形洼淀,由太行山东麓倾斜平原前缘的洼地积水而成,属黑龙港流域冲积平原中冲蚀低地带内的天然湖泊。历史上,衡水湖是古代广阿泽的一部分,广阿泽包括任县的大陆泽和宁晋县的宁晋泊。历史文献记载,衡水湖曾称信都洚、博广池、冀州海子等。相传,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20xx年)以前,在这里有一个大湖泊,黄河流经于此。河北省地理研究所《关于河北平原黑龙港地区古河道图》表明,在衡水、冀州、南宫、新河、巨鹿、任县、隆尧、宁晋、辛集一带确有一个很大的古湖泊遗迹,古湖长约67公里,后来湖泊渐淤,分成现在的宁晋泊(在宁晋县附近)、大陆泽(在任县附近)和衡水湖。

河北衡水湖风光衡水湖在历史资料中多有记载。《汉志》中提到:“信都县有洚水,称信洚”。《洪志》中指出:“海子所谓河也,又称洚水,即冀州海子。”《真定志》记载:“衡水盐河与冀州城东海子,南北连亘五十余里,旧名冀衡大洼。”清代贺涛《冀州开渠记》中说:“滏水自西南来,至州北境,折而东,横亘衡水界中。县城俯其南,并岸而西四五里,左转至冀州城东。地淤下,广五里,狭亦不减三里,北二十余里隶于县者曰衡水洼,南十余里,隶于州者曰海子。”清代《吴汝纶日记》中也提到:“冀州北境直抵衡水,地势洼下,乃昔日葛荣陂也。”据考证,上面几处提到的“信洚”、“海子”、“洚水”、“冀衡大洼”、“衡水洼”、“葛荣陂”等,就是现在的衡水湖。

衡水湖在历史上曾为黄河、漳河、滹沱河故道,水灾频繁。据《冀州开渠记》称:“冀中衡南之地无阡垄疃畛,而为耒鎛所不加者盖十余万亩也。《冀县志》中提到:“方四十里,斥囟弥望,地不生毛。”故治理开发衡水湖就成了历代州官利民成业的一件大事。隋朝的州官赵煚曾在此处修赵煚渠。唐贞观十一年冀州刺史李兴利用赵煚渠引湖水灌溉农田。清乾隆年间直隶总督方敏恪曾将衡水湖水“导使入滏,立闸以为闭纵”,“建石闸三孔,宣泄得利”,使这片荒地变成沃田。知州吴汝纶鉴于“嘉庆以后,闸废河淤”,于光绪十年开渠通滏,挖成一条长六十余里、宽七丈、深丈余的泄水河,“泄积水于滏,变沮洳斥囟之田为膏腴者且十万亩”。人们为了纪念他,称此渠为“吴公渠”。清代州学岁贡生张楚航墓表中谈到吴公渠修成后的情况时说:“自州城西北八里,尉迟潭迤东北六十里至衡水县治增田十余万亩。斥囟泽洒悉变膏沃。”,《冀州开渠记》中也说:“水既有归,田皆沃饶”,“夏秋水盛,舟楫往来,商旅称便,州境遂富。”。《信都竹枝词》中也有记载:“漳河水浊滏水清,二水同流静不争。中有鲤鱼长尺半,为郎伴作解酲羹。”

尽管历代州县曾多次治理衡水湖,以趋利避害,造福民众,但真正科学规划、整体治理衡水湖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58年,冀县对衡水湖重新治理,在洼内筑西围堤,搞东洼蓄水灌溉,但因工程不配套,提水能力差,长期高水位蓄水致使周围土质盐渍化,故于1962年放水还耕。1972年冀县修建东洼水库。1974年衡水地区又组织冀县、枣强、武邑、衡水四县重修东洼。1977年扩建西洼,到1978年为止,将衡水湖建成了一个能引、能蓄、能排的成套蓄水工程,习惯上称为“千顷洼水库”。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参观,谢谢大家,欢迎再次光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