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陕西农行合作协议书通用 陕西省农行(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7 09:36:55 页码:13
陕西农行合作协议书通用 陕西省农行(6篇)
2023-01-17 09:36:55    小编:ZT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推荐陕西农行合作协议书通用一

今天是个天气晴朗的大好日子,我们将用2个小时的时间,沿着关中道西行135公里,依次经过西安市、咸阳市、兴平市、周至县、杨陵农业城、眉县,最后抵达太白山,进行旅游观光活动。旅游观光活动将持续7个小时左右,午餐在太白山用,晚餐我们返回西安用。我今天会和大家一起努力,带大家游览好有“关中八景”之称的太白山,请大家多多配合,如有问题或意见,不用客气,请大家及时指出来。

概况

先介绍一下太白山名称的来历。有两种主要说法。其一与陕西方言有关,“太白积雪六月天”是有名的关中八景之一,太白山山顶6月积雪,在6月炎阳的高照下,皑皑白雪反射阳光成缕缕银光四射,很好看、很漂亮、很白。陕西的关中一带,用方言说很白很白,就是白得很、白得太太、太白咧,人们长期叫起来,最后就把它叫做太白山。其二跟一个传说有关。相传关中一带在远古的时候就是一块富饶美丽的地方,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足。这样好的一块地方被远方的一条恶龙看中了,恶龙想霸占,太白金星看到后,就和这条恶龙大战9天9夜,终于赶跑了恶龙,但是他还是不放心,要永远守候在这里,最后太白金星的身躯当真变化成一座巍峨的高山,直插云霄,所以这座山就被称做太白山。

提起“太白”二字,人们不免想起唐代大诗人李白李太白,李太白的名字是否和太白山有关系不得而知。但太白山从古至今就是诗人、名僧、文豪的游览之地,李白就有一首“登太白峰”的诗写道:“酉上太白峰,夕阳穷攀登……举手可近日,前行若无山……”的壮丽诗篇,表现了诗人对太白山的赞美和热爱。今天我们就沿着诗人的足迹前去观赏太白山。

现在简单介绍一下太白山的情况。太白山是秦岭的主峰,高3767米,大家可能都知道秦岭是中国南北的分界线,我们平常所说的南方人、北方人就是以此为界;秦岭也是中国两大水系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也是中国主要稻米生产区和小麦生产区的分界线;也是面食区和米饭区的主要分界线。南方人多吃米、多吃鱼、多吃菜,聪明、细腻;北方人多吃面,生性耿直、厚道。所以我们沿途多见到的是小麦地。太白山处在我国中部,从山麓至山顶,相对高差很大,动植物都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当地人生动地称之为“高二丈,不一样”。白居易有诗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从这些谚语和诗词中亦能反映出来这些特征。我们今天攀登太白山,随着我们的攀登、位移,自然景观会不断地变化,最下面有侧柏林景观,到达2200米时,就是松枥林,再向上还有桦木林、冷杉林等,最后还有落叶松林和高山苔原景观带。但是最上边气候瞬息万变,忽阴、忽晴、忽雾、忽雨、忽大风,忽冰雹,变幻莫测,很是神秘,很多人迷路、遇险都在此处,但是今天大家不要怕,紧跟着我走,不要离队。

太白山

现在已经抵达太白山,大家跟随我依次攀登,沿途会有很多文化遗存,也有很多名胜奇景,我会一一讲解给大家听。前面这个池子叫三官池,池水清澈见底,是当地群众祈雨之地,非常灵验,如果你们那儿雨少受旱,也可祈点雨带回去,但是每次祈雨一定要到这里来。我们前边这座山峰名叫万勿山,群壑排列似牙勿,所以称此名,中间最高的那一处山峰挺秀峻拔、耸人云霄,故名日独秀峰。前边儿处地方叫二仙水、望仙岭、冲天岭、分水岭、观云海等。

我先简要介绍一下太白湫泉,大家想必看过电视纪录片太白大爷海潜水探险的片子吧?!两位潜水勇士从结冰的湖面潜入了我国内地海拔最高的高山湖泊—— 三太白池(海)里,捞了一块珍贵石头,供地质研究,创造了潜水史上的一个壮举,捞出来的这块石头,更是珍贵,对太白山的形成等有很大的科研价值。其实,太白山处处都是宝,如果大家今天运气好的话,还会碰到很珍贵很珍贵的东西,动物方面有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锦鸡、太阳鸟等,碰到的话千万不要打扰它们,因为在这儿我们是客,它们才是这儿真正的主人。中草药方面有很多名贵药材,比如:太白贝母、雪山一枝花、手掌参、天麻等,不过我们不认识,千万不能乱采。这里许多植物是有毒的,千万小心。如果我们团里有懂地质的人,千万不要错过机会,这里有引人入胜的第四纪末期的冰川遗迹,有冰斗、角峰、冰川湖、幽谷、羊背石等。

已经到山顶了,这个平台叫拔仙台,是第四纪冰川遗迹的一个角峰,如果天气好的话,我们可以俯瞰北边滔滔之渭水,壮观至极。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湖,就是大爷海(大太白海),另外还有二爷海 (二太白海)、三爷海(三太白海)、玉皇池、明星池等,分布如串珠,保存完整,水寒如冰,水稳如镜,清澈碧蓝,岩影波光,绣丽动人。白云蓝天映人湖面,随风变幻,景致万千,大家好好感受一下这心旷神怡的感觉吧。

大家登山的途中看到许多老太太拿着馒头、黄纸和香登山,虽然登得很吃力,但从不泄气,为什么呢?因为当地人认为太白山是一座神山,如果身体有病想康复,想发财,想要男孩,想要夫妻和睦,都可到沿途庙宇中烧香许愿,据说非常灵验。大家如果有什么要祈求,烧香不烧香无所谓,只要心诚祈求就行,这就是平常所说的“心诚则灵”,太白山也会祝登过它的人幸福安康,永伴终生!

推荐陕西农行合作协议书通用二

秦始皇陵位于西安以东30公里的骊山北麓,南依骊山,层恋叠嶂,山林葱郁;北临渭水,逶迤曲转,银蛇横卧。高峻的封冢在巍巍峰峦围绕之中与骊山美满无缺,景致美妙,情形独秀。

陵园模拟秦国国都咸阳制作,概略呈回字形,陵墓周围筑有表里两重城垣,陵园内城垣周长3870米,外城垣周长6210米,陵区内今朝探明的大型地面构筑为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遗址。秦始皇陵的封土夯筑而成,形成了三级路线,状呈覆斗,底部近似方型,底面积约25万平方米,高115米,但因为经验二千多年的风雨腐蚀和工钱粉碎,现封土底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高度为87米,整座陵区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秦王朝是中国汗青上光辉的一页,秦始皇陵更齐集了秦代文明的最高成绩。秦始皇把他生前的繁华荣华所有带入地下。

秦始皇陵看点:

天下上最大的地下皇陵

古埃及金字塔是天下上最大的地上王陵,中国秦始皇陵是天下上最大的地下皇陵。

秦王朝是中国汗青上光辉的一页,秦始皇陵更齐集了秦代文明的最高成绩。秦始皇把他生前的繁华荣华所有带入地下。秦始皇陵地下宫殿是陵墓构筑的焦点部门,位于封土堆之下。《史记》记实:“穿三泉,下铜而致椁秦始皇,宫观百官,奇器异怪徙藏满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贯注。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考古发明地宫面积约18万平方米,中心点的深度约30米。陵园以封土堆为中心,附近陪葬漫衍浩瀚,内在富厚、局限空前,除有名遐迩的戎马俑陪葬坑、铜车马坑之外,又新发明白大型石质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600余处,数十年来秦陵考古事变中出土的文物多达10万余件。在陵园里设立有多处文物展台,展示了秦陵近20年来出土的部门文物;部署有水道展区,重现昔时陵园内科学周密的排水办法;信托跟着考古事变的盼望,必定还会有更大的意想不到的发明。

在凝重的绿色和高峻的墓冢之间,为了让旅客身临其境的感觉王者的尊荣、王者的威仪,秦始皇陵上演有大型的“重现的仪仗队——秦始皇守陵队伍换岗典礼”演出和集“声、光、电”于一体的秦始皇陵陵区、陵园、地宫沙盘模子展示,再现了两千多年前隐秘陵园的壮观场景,展示了数十年来的考古成就,活跃直观地展现秦陵机密,展示其富厚内在。

皇家陵园

秦始皇陵是中国汗青上第一个天子陵园。其庞大的局限、富厚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之首。陵园凭证秦始皇身后照样享受繁华荣华的原则,模拟秦国国都咸阳的机关制作,概略呈回字形,陵墓周围筑有表里两重城垣,陵园内城垣周长3870米,外城垣周长6210米,陵区内今朝探明的大型地面构筑为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遗址。据史载,秦始皇陵陵区分陵园区和从葬区两部门。陵园占地近8平方公里,建外、内城两重,封土呈四方锥形。秦始皇陵的封土形成了三级路线,状呈覆斗,底部近似方型,底面积约25万平方米,高115米,但因为经验两千多年的风雨腐蚀和工钱粉碎,现封土底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高度为87米(另一资料:陵园初高120米,“秦始皇陵高峻若山”,后经风化腐蚀及工钱粉碎,低落了40多米)。整座陵区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构筑原料是从湖北、四川等地运来的。为了防备河道冲刷陵墓,秦始皇还命令将南北向的水流改成对象向。

陵园的南部有一个土冢,高43米。筑有表里两道夯土城墙。内城周长3890米,外城周长6249米,别离象征皇城和宫城。在内城和外城之间,考古事变者发明白葬马坑、陶俑坑、珍禽异兽坑,以及陵外的人殉坑、马厩坑、刑徒坑和修陵职员的墓室。已发明的墓坑有400多座。

秦始皇陵的冢高55.05米,周长20__米。经观测发明,整个坟场占地面积为22万平方米,内有大局限的宫殿楼阁构筑。陵寝的形制分为表里两城。内城为周长2525.4米的方形,外城周长6264米。秦始皇陵的局限之大远非埃及金字塔所能比。

秦始皇陵制作图始天子陵是中国第一座皇家陵园,在中国近百座帝王陵墓中,以其局限弘大,埋藏富厚著称于世。1956年陕西省人民当局发布为省级重点文物掩护单元,196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第一批重点文物掩护单元,1987年,连系国教诲、科学文化组织,把秦始天子陵列入天下文化遗产掩护目次,成为全人类配合的财产。

局限弘大 埋藏富厚

秦始皇陵皇陵是中国汗青上第一座帝王陵园,是我国劳感人民勤劳和智慧才智的结晶,是一座汗青文化宝库,在全部古代帝王陵墓中以局限弘大、埋藏富厚而著称于世。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实,陵墓一向挖到地下的泉水,用铜加固基座,上面放着棺材……墓室内里放满了奇珍异宝。墓室内的要道构造装着带有利箭的弓弩,盗墓的人一接近就会被射死。墓室里还注满水银,象征江河湖海;墓顶镶着夜明珠,象征日月星辰;墓里用鱼油燃灯,以求长明不灭……

秦始皇陵共发明10座城门,南北城门与内垣南门在统一中轴线上。坟丘的北边是陵园的中心部门,对象北三面有墓道通向墓室,对象两侧还并列着4座构筑遗存,有专家以为是寝殿构筑的一部门。秦始皇陵齐集浮现了“事死如事生”的礼制,局限弘大,气魄宏伟,布局殊特。

陵坟场宫中心是安顿秦始皇棺椁的处所,陵墓附近有陪葬坑和墓葬400多个,范畴广及56.25平方公里。首要陪葬坑有铜车、马坑、珍禽异兽坑、马厩坑以及戎马俑坑等,积年来已有5万多件重要汗青文物出土。1980年掘客出土的一组两乘大型的彩绘铜车马——高车和安车,是迄今中国发明的体形最大、装饰最绮丽,布局和系驾最传神、最完备的古代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

戎马俑坑

秦始皇陵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1974年春被内地打井的农夫发明。由此安葬在地下两千多年的宝藏得以面世,被誉为“天下第八事迹”。为研究秦朝时期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能等,提供了异常贵重的实物资料,成为天下人类文化的名贵财产。戎马俑坑现已掘客3座,俑坑坐西向东,呈“品”字形分列,坑内有陶俑、陶马8000多件,尚有4万多件青铜武器。

坑内的陶塑艺术作品是仿制的秦宿卫军。近万个或手执弓、箭、弩,或手持青铜戈、矛、戟,或负弩前驱,或御车策马的陶质卫士,别离构成了步、弩、车、骑四个兵种。在地下坑道中的全部卫士都是面向东方安排的。据钻探得知共有三个陪葬坑,个中1974年发明的一号坑最大,它对象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5米阁下,长廊和11条过洞构成了整个坑,与真人马巨细沟通、排成方阵的6000多个军人俑和拖战车的陶马被安排在坑中。在一号坑的东北约20米的处所是在1976年春天发明的二号坑,它是另一个壮观的兵阵。南北宽84米,对象长96米的二号坑,面积9216平方米,构筑面积为17016平方米。二号坑内有多兵种连系声势,包罗步兵、车兵、骑兵和弩兵等。二号坑西边是三号坑,1989年10月1日才开始应承旅客旅行。南北宽24.5米,对象长28.8米的三号坑面积为500多平方米。三号坑经有关专家揣度,被以为是用来统帅一、二号坑的军幕。一乘战车,68个卫士俑以及兵器都生涯在坑内。

1974年以来,在陵园东1.5公里处发明从葬戎马俑坑三处,制品字形分列,面积共达2万平方米以上,出土陶俑8000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武器等文物。个中一号坑为“右军”,安葬着和真人真马同大的陶俑、陶马约6千件;二号坑为“左军”,有陶俑、陶马1300余件,战车89辆,是一个由步兵、骑兵、战车等三个兵种混淆编组的曲阵,也是秦俑坑的英华地址;三号坑有军人俑68个,战车1辆,陶马4匹,是统帅地下雄师的批示部。这个军阵是秦国部队编组的缩影。1980年又在陵园西侧出土青铜铸大型车马2乘。引起全天下的震惊和存眷,这些按其时军阵编组的陶俑、陶马为秦代军事体例、作战方法、骑步卒设备的研究提供了形象的实物资料。戎马俑的发明被誉为“天下第八大事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巨大发明之一”。秦俑的写实伎俩作为中国雕塑史上的继往开来艺术为天下瞩目。现已在一、二、三号坑创立了秦始皇陵戎马俑博物馆,对外开放。

秦始皇陵所获声誉:

天下第八事迹

秦始皇陵是天下上局限最大、布局最怪异、内在最富厚的帝王陵墓之一。秦始皇陵戎马俑是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腊雕塑相媲美的天下人类文化的名贵财产,而它的发明自己就是20世纪中国最壮观的考古成绩。它们充实示意了20__多年前中国人民鬼斧神工的艺术才气,是中华民族的自满和名贵财产。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对它的“天下第八事迹”的赞誉,使秦始皇陵为更多的众人所知。天下文化遗产的桂冠,为秦始皇陵更增色泽。陵园工程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这四处赞颂的诗句出自大墨客李白笔下,它歌唱了秦始皇的光辉业绩,描写了营造骊山墓工程的浩荡气魄。简直,陵园工程之浩荡、用工人数之多、一连时刻之久都是亘古未有的。

陵园工程的建筑陪伴着秦始皇生平的政治生活。当他13岁方才登上国王宝座时,陵园营建工程也就随之开始了。古代帝王生前造陵并非秦始皇的创始。早在战国时期诸侯国王生前造陵已蔚然成风。如赵肃侯“十五年起寿陵”,尚有平山县中山国王的陵墓也是生前营造的。秦始皇只不外是把国君生前造陵的时刻提前到即位初期,这是秦始皇的一点改造。陵园工程修造了39年一向至秦始皇临死之际尚未完工,二世天子胡亥继位,接着又建筑了一年多才根基落成。

纵观陵园工程,前后可分为三个施工阶段。自秦王即位开始到同一世界的26年为陵园工程的初期阶段。这一阶段先后睁开了陵园工程的计划和主体工程的施工,起源奠基了陵园工程的局限和根基名堂。从同一世界到秦始皇三十五年,历时9年当为陵园工程的大局限建筑时期。最多72万阶下囚来大局限的建筑,根基完成了陵园的主体工程。自秦始皇三十五年到秦二世二年冬,历时3年多是为工程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首要从事陵园的收尾工程与覆土使命。尽量陵墓工程历时云云之久,整个工程如故没有最后完工。其时汗青上发作了一次波涛壮阔的农夫大叛逆。陈胜、吴广的手下周文率兵敏捷打到了距陵园不敷数华里的戏水四面(今临潼县新丰镇四面)。面对雄师压境、威逼咸阳之势,二世这位未经风雨熬炼的新天子惶恐失措,召来群臣商榷对策。他一幅丧魂崎岖潦倒的样子,向群臣发出“为之若何”的乞求。这时少府令章邯提议:“盗已至,众疆,今发近县不及矣,博彩通,骊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二世连忙迎合,并让章邯带领修陵雄师回手周文的叛逆军。至此尚未完全完工的陵园工程才不得不中止。

总之,陵园工程由选点计划、施工营造到最后被迫中止,前后长达38年之久,在我国陵寝建筑史上名列榜首,其建筑的时刻比埃及胡夫金字塔还要长8年。

推荐陕西农行合作协议书通用三

在场的女士们先生们和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很高兴为你们服务,我们现在要去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现在我们在博物馆的大门外,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秦始皇的塑像,他既高大又威武。到了里面我们看到了兵马俑,谈到兵马俑,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么被发现的吗?这要感谢住在骊山脚下的杨村农民。1974年3月的一天,杨村农民在打水井,打完第一口水井后,农民看见了一滴滴清澈的水。农民又开始打第二口水井,他们打了很深很深,可是看不到一滴水,后来,几个大胆的农民系上绳子,下去后只听他们大叫一声,上来后他们说:“下面有一些怪物。”就这样世界第八大奇迹被发现了。

我们来到一号大厅,这里的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出三个俑坑,总面积近两万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是最大的,东西长约230米,南北宽约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

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经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鶡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

武士俑平均身高约1.8米,体格健壮,体形匀称。他们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蹬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手持兵器,整装待发。

骑兵俑身上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蹬长靴,右手执缰绳,做手持弓箭,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好了,今天旅游结束,大家按顺序上车

推荐陕西农行合作协议书通用四

钓鱼台在宝鸡市宝鸡县东南约30里天王镇的伐鱼河谷,即幡溪谷中。溪中有一台石,上有困痕,传说是西周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开国元勋姜子牙涉政前隐居垂钓之地,故而得此名。 这里有钓鱼台、中国西部影视基地、静室景区、笔架山景区、金波峡景区、青峰山景区、仙人坝景区、玉皇山景区等八大景区,100多个景点。

钓鱼台及其所在的伐鱼河谷处在秦岭北麓。根据记载,太公钓鱼台有3处,初钓河南新安城东,继钓陕西咸阳城西,后钓宝鸡县伐鱼河谷,而三处中又以幡溪钓鱼台最为有名。因为,姜太公在此垂钓的时候,遇到周文王的拜谒,辅佐朝政,才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的“文武之治”盛世。从此以后,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唐代诗人李白、许浑,宋代诗人苏轼都曾游览于此,并赋诗记胜。

唐代的钓鱼台就此建庙塑像,历经3次重建,至今人们还可以看到“太公庙”、“文王庙”、“望贤台”、“乞子崖”、“钓鱼台”等一些庙宇,祭钓堂、殿、廊、楼、台和一石驮五柏等壮观奇景。《吕氏春秋》(水经注)有“太公钓兹泉”的记叙,民间亦有“太公背泉垂钓”、“周文王纳谏邀贤”、“武吉代薪奉母”等传说。古往今来,钓鱼台就以其盛名招待游客,宋代文学家苏轼曾游此地,留下“夜入幡溪如入峡,照山炬火落惊猿”的名句。

站在伐鱼河上的瓦子坡村南眺,秦岭群峰峥嵘起伏,重峦叠嶂,郁郁葱葱,气势磅礴,蔚为壮观。近看,奇峰耸峙,翠柏葱绿,庙宇宏伟,水色碧透,绚丽诱人。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块屹立在伐鱼河畔的奇特巨石——“丢石”。丢石,是一块庞大而完整的石英花岗岩体,上大下小,呈碗形,丢石上几乎找不到任何裂隙。丢石北侧有清乾隆五十九年三月,宝鸡知县徐文博书写的4个1米见方的苍劲大字:“孕磺遗璞”。丢石高6.6米,上部直径11.2米,下部直径仅4米,伐鱼河湍湍急流擦石而过,大有一触即倒之势,然而,千百年来,它始终“稳如泰山”,充满着神秘的色彩。

雄伟壮观的姜太公庙在丢石右上方的河边。房屋出檐斗拱,雕梁画栋,古香古色,为唐贞观初年所建,明嘉靖年间整修,清乾隆二十六年重修。庙前正立着4棵40余米高的参天古柏,枝杆粗壮,根深叶茂,四季常青,传说为唐代所植,此为钓鱼台景观之一。

周文王庙,由姜太公庙盘山而上即到。文王庙依山而建,庙堂重瓦危檐,布局严谨,巧夺天工。隔河山腰,还有规模更加宏伟的武王庙和武吉庙。武吉庙内原有一根武吉担柴用的铁肩担,重60公斤,“”中丢失。据钓鱼台碑得记载,这里自唐代设神修庙,计有庙宇、祭堂17处,殿、廊、搂、台共40余间,现在多数已重建恢复。从丢石顺水而下,河水层层下跌,浪花飞溅,向下游直泻,形成一个个深潭,犹如朵朵雪莲盛开。离丢石100米处,有一水面宽广,水色碧透的深潭,名“滋泉”,泉边有一石英花岗岩巨石嵌入河心,巨石上有两道40厘米长,15厘米深的平行光滑浅槽,相传姜子牙来此隐居后,每每在此垂钓,年深日久,便在巨石上跪出了两道槽痕。钓鱼台即由此得名,侧方岩壁上雕凿有“钓鱼台”3个巨型篆字。从丢石溯水而上,两岸高山对峙,河谷狭窄,谷坡陡峭,水流湍急,有“一步跨过伐鱼河”之称。沿峡谷再上河谷,豁然加宽。一座双曲拱大坝挡住了去路,这即是“钓鱼台水库”。钓鱼台水库,坝顶宽2米,坝长200米,坝高50米,水深45米,总库容量255万立方米, 1973年开工, 1978年 12月建成,可灌溉2200公顷农田。水库大坝东端有一八角亭,记载了水坝开工时间,使用人力及竣工日期,具有古代亭台楼阁和现代建筑艺术的综合风格,典雅灵秀。大坝中间有一观景楼。登上观景楼,整个风景区尽收眼底。

钓鱼台水库为这里增添了不少风景。夏秋季节,水面碧波荡漾,周围高山披红挂绿,湖光倒影,煞是好看,游人乘坐小船或游艇漫游水面,恍如置身于桂林漓江之上,杭州西湖之中,十分惬意。从坝侧溢洪跌下一道瀑布,约40多米高,瀑布飞流而下,如白练垂挂,似银河倾泻,訇然之声震耳欲聋,水珠飞溅数丈之远,日光照在迷蒙瑰丽的水雾上,竟幻化出一道绚丽无比的七色彩虹,云蒸霞蔚,壮观无比,充满诗情画意。冬春季节,水库冰封水面,光滑平整如明镜,雪落山间,银装素裹,一片银色世界。巨厚的冰层,成了游人的天然滑冰场。水库的天然景色和人工建筑浑然一体,构成了一幅耐人寻味的风景画。

历史上的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号飞熊。生在商世,因见纣王无道,遂弃官出走,隐居在此,终日以垂钓度日。“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成为后世人们的俗话。后来他终于被周文王发现。文王礼贤下士,亲到伐鱼河畔迎聘。于是,被尊为军师的姜太公遂辅佐文武二王开创了在中国历史上卓有成就的西周霸业,自己亦名留青史。

推荐陕西农行合作协议书通用五

红石峡是历史文化名城榆林的第一胜景,不仅有着优美的边塞风光,更因它是一处大型摩崖石刻群而闻名遐迩,被誉为“塞上碑林”。它同时又是中共陕北党的重要革命活动地点之一。1992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3月27日,饶有兴趣地游览了红石峡。

红石峡东西两壁对峙,鬼斧神工,峭拔如削,榆溪河水势湍急,穿峡直达榆林城西。因为此地山皆红石,故而得名红石峡。又因山势雄伟,峡峰高耸,亦被称为雄石峡。大家面前的这个俊秀的门楼,其门洞上额镌刻着 “红石峡”三个字,它是我国著名美术家、教育家王森然先生89岁时的墨宝。王森然先生早年曾在榆林中学执教,是刘志丹烈士的导师。此门楼是红荷峡的入口处,请大家随我进去。

站在这里,方圆不是很大的峡谷内,亭台楼谢,叠石悬崖,石室古桥,洞壑清泉,尽收眼底,我们也已置身于绝妙的艺术画廊了。这边东崖高12米,长250米;对面西崖高18米,长248米。两壁双峰对峙,依壁凿石成窟,史载有明代所创石窟叫窟,窟内原有石造像、泥塑像、浮雕石刻、碑刻题记等,“文革”中遭受严重破坏。现存大小石窟33处,大多分布在东崖,西崖仅有5窟,部分窟以隧道连通。

红石峡东西两壁除石窟外,还在石窟间、殿壁、石崖上就石摹刻,题匾相连,布满东西两壁,琳琅满目,几无空隙。原有摩崖石刻160多幅,由于自然风蚀及人为破坏,现仅存大小题刻120余幅,其中东崖85幅,多为明清以来官吏儒士文人所题。题刻笔力雄健遒劲,诸家书法并存,真、草、隶、篆俱全,还有难得的满文题刻,笔法各异,镶刻有别。字大者丈余,小者不及寸。形制以横幅为主,兼有楹联、条屏。石刻有题诗、纪功、纪游、题咏等,内容多抒发爱国豪情,赞誉秀美山川。红石峡实为一大书法艺术宝库,历来让慕名而来的游客叹为观止。

我们沿东壁坡路下行。东壁原建有红山寺,寺内有隧道可通“天门”、 “地门”。从“天门”登峡顶,中有翠然阁,“地门”即临榆溪河谷。据石窟内1487年碑刻 《创建石佛殿记》记载,红石峡最早开凿至少可追溯到宋代,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明成化年间维修后,改为雄山寺。到清康熙年间又重修,更名镇远寺。现在寺庙石窟大多为明成化年间至嘉靖间开凿修建的。1673年,因洪水冲毁翠然阁而重建,复称“雄山寺”。后经多次维修。解放后,红石峡得到人民政府的度重视和关心,曾多次加固修复。

经过我的介绍,想必大家对红石峡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识,下面,我们就一同来欣赏红石峡的书法艺术和石窟风我会将其中的重点向大家作详细的讲解。

“河山千古”为田玉广、王守基在游览雄山寺时所题。玉厂为贵州人,清光绪二十八年 (1920xx年)任延绥镇总兵。王守基为山东人,任延绥镇守营郡司,后成为田玉广的副将该题刻赞美雄秀山河永存,寓意联防守边、精诚团结之情永垂青史。

“功在名山”为清光绪二十五年 (1899年)李棠所书。李棠,14岁时在榆林考中秀才,18岁赴长安中了举人。民国年,出任陕西靖边县县长,在执事三年期间,深受百姓爱戴,百姓称颂其 “两袖清风,廉洁奉公”。1899年,书写 “功在名山”,赞誉刘宗周、高折五两位老先生德高望重、业绩昭著。

“大漠金汤”为清光绪二十五年 (1899年)延绥总兵龙得胜所题。题词寓意红石峡关雄地险,坚不可摧。

“力挽狂澜”,这块石刻为1920xx年4月榆林中学丁级班学生毕业题刻纪念。当时正处于大革命时期,李子洲同志担负着在陕北点燃革命火种的重任来到榆林中学执教,他提议题刻“力揽狂澜”于红石峡,全班同学通过后,校长杜斌丞推荐教务主任崔焕九书写。题词显示了革命青年立志挽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凌云壮志。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东壁上的第一个石窟——圣母殿,它的门楣上刻有 “地祗”二字,窟顶刻八卦图。传说故事中,把天比做父亲,把地比做母亲,殿内供奉的三尊神像被称做三霄圣母,她们是由中国上古传说中创造了人类的女姆娲娘娘演变成的。此神可以保平安、吉祥,并主管婚姻、子嗣。相传明成化年间,延绥总兵陈辉年过四十仍膝下无子,有一年三月十六 日,他携妻来到圣母殿跪拜求子,并立 “子嗣牌”,捐资金装圣母,粉饰庙殿,大兴土木,扩建雄山寺。次年,陈总兵果然喜得贵子。从此以后,每年的三月十六日便成为雄山寺的庙会期,其间香火不断。

第二个石窟是 “三教殿”,供奉的是佛、道、儒的三位始祖释迦牟尼、老子、孔子。有人会纳闷,这三人怎公会和平共处呢?因为谁都知道,儒、道两教历来水火不容。但在繁荣昌盛的唐代,道教的“无为而治”思想很适合于历代的拨乱反正,儒教的“仁”、“礼”之风及 “君子”之态有利于和平年代 的发展,佛教的轮回说、因果说则又非

推荐陕西农行合作协议书通用六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导游员,真诚欢迎各位来华山旅游,作为各位旅途中的导游,我深感荣幸,各位在华山游览期间,我将竭诚为大家服务,使大家在华山玩得开心,愿华山“奇、险、雄、秀”的独特景色给大家留下美好而难忘的回忆。俗话说“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请大家在游览过程中注意安全。

在参观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华山的概况,华山古称“西岳”,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距古城西安100公里,北瞰黄河,南依秦岭,西望长安,素以“奇险俊秀”而驰名海内外,华山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据历代专家学者考证,“中华”之华源于华山,所以华山有华夏之根之称,历代帝王均到华山举行过封禅、祭祀大典。

今天我们的华山之旅就从被誉为“自古华山一条路”的玉泉院开始说起。位于华山峪口的玉泉院是我国北方一座著名的全真道观,也是中国道教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始建于宋神宗皇佑年间。几经修缮,到了明清时期才有现在这个规模。玉泉院的主要景点有大殿、石舫、无忧亭、全真七子殿、通天亭等,穿过玉泉院,就踏上了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征程。这条登山路全长12。5公里,共有9567个台阶,沿途经过五星关、莎萝坪、毛女洞、青柯平到达登顶华山的咽喉要道“千尺幢”。千尺幢(chuang)又被称为“太华咽喉”,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1985年在旁边凿了一个复道,使游人上下的安全系数大增。过了千尺幢,眼前的险道就是“百尺峡”,随云百尺峡,一尺一千仞,这里有块石头悬在上空,好像摇摇欲坠。游人从这经过,都会害怕悬石突然跌落,石上刻有“惊心石”三字。过了惊心石回头一看,石上又刻有平心石,人们才能将一颗悬着的心放下,从惊心到平心,生动地概括了游人过百尺峡的独特感受。过了百尺峡,爬上老君犁沟,

现在我们就到了华山北峰,请大家看一下这块“智取华山纪念碑”,正面刻有“军魂”二字,背面碑文记述的是1949年我国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八勇士智取华山的英雄壮举。1996年在华山景区开通华山东门,建立了皇甫峪进山公路和华山索道,结束了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历史,从华山东西山门登山的两条路,最终汇合点都在北峰,所以说华山北峰也是游客朋友们最多光顾的景点。北峰远望若莲花,峰顶白云围绕,就像是白云托莲花而起的平台,所以又称为“云台峰”,李白诗中有“石作莲花云作台”的诗句就是描写北峰被白云托起的景致。20xx年10月8日,金庸先生登上华山,就是在这里邀天下文人雅士说侠论剑,演绎了一场现实意义上的华山论剑。游玩北峰,过了擦耳崖,登上天梯就来到了华山知名度最高的景点“苍龙岭”。苍龙岭因岭迹青黑,蜿蜒盘旋,就像苍龙腾空,因而得名。岭脊上、下高差约150米,宽不足1米。苍龙岭上还流传着唐代大文豪韩愈的一段故事,相传,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赴任途中慕华山之名登上华山,游完全山上下到苍龙岭时,因畏惧其险峻,将所带诗书抛向山下,并写下遗书与家人诀别,恰巧被砍柴的樵夫捡到后交于华阴县令,华阴县令亲自带人将韩愈抬下山来,留下了这段韩退之,畏险大哭,投书求救的故事。登上苍龙岭,过了五云峰,就来到了被誉为关中八景之首的“华岳仙掌”。相传,山西首阳山和华山相连,黄河水流到此,被山阳阻挡,于是华山脚下,便成了一个湖。老百姓怨声载道,玉皇大帝知道后就派河神巨灵脚蹬山阳,手推华山,才将两山推开一条峡谷,黄河水瞬时便向东奔腾而去,巨灵神的手掌便留在峭壁上,人称仙掌。

再往前走就到了金锁关,都说,过了金锁关,又是一重体天。金锁关,又名“通天门”,是通往中、东、南、西四峰的咽喉要道,继续往前走就到了中峰,相传这里曾是玉女隐居之地,故又称玉女峰。玉女是秦穆公的女儿,生得姿容绝世,华山隐士萧史,善吹洞箫,博得小女儿弄玉的爱慕,使她放弃了奢华舒适的宫廷生活,随萧史在此隐居。多年后,二人修炼成仙,乘风而去,山上许多名胜也因此得名。由于这则美丽的爱情故事,华山在它博大、庄严、深沉后又被赋予了一些浪漫与温柔。

游完中峰爬上云梯就到了东峰,东峰又名朝阳峰,是登山游客观看日出最好的地方,海拔2090米,东峰主要景点有博台、鹞子翻身、下棋亭等景观。鹞子翻身被称为华山第二险,崖高十余丈,手攀铁索,脚踩石窝,附壁而下,两边都是万丈悬崖,到了尽处又须侧足转身,故称鹞子翻身,厅内石桌上有棋局。这里便是宋太祖赵匡胤以华山为 输以陈抟的故事发生地,赵匡胤就是在这里输给了陈抟老祖,留下了自古华山不纳粮的传说故事。经过一番辛苦,我们便来到了华山南天门,南天门座落着华山第一天险长空栈道,这不是登山的必经之道,只是古人为勇敢者搭铺的超越自然、战胜自我的挑战地。它靠绝壁搭建,下临深渊,深不见底,站在上面,叫人心惊胆战,走在上面令人魂飞魄散。

现在我们来到了华山的最高峰---南峰,海拔2160米,因传说北归大雁飞过华山的时候都要在此休息,故又名落雁峰,峰顶有一池水,名曰仰天池,池中的水久旱不干,久涝不溢,形成一大奇观。

游完南峰穿过炼丹炉就来到了西峰。西峰,又称莲花峰,此峰最高处有“摘星台”,登台俯瞰,秦川茫茫,蓝天如洗,浩瀚无际。渭、洛二水如银带,北望黄河如丝。唐代大诗人李白观此景后曾写下“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的美丽诗句。现在,我们看到的巨石叫“斧劈石”。石身有一条0。66米宽的裂缝,关于这条裂缝,也有一个感人的传说。相传玉皇大帝的小女儿三圣母与被玉帝打下凡世的刘彦昌相爱之后,结为夫妻。二郎神杨戬大骂其妹三圣母私配凡夫,违反天条,于是将三圣母压在华山西峰的巨石下面。后来三圣母生下一个儿子,取名沉香,沉香长大成人得知真相后,来到华山,战胜杨戬,劈开压在母亲身上的巨石,全家的以全聚,这里就是“劈山救母”神话发生的地方。下到山下之后,还有一处景点值得您继续参观,这就是被誉为“五岳第一庙”的西岳庙。西岳庙距华山6公里,是历代帝王祭祀华山神少昊的场所,始建于公元前134年,距今已有20xx多年的历史。历代都有扩建和修葺,因仿照北京故宫的建筑格局,所以又被称为陕西小故宫,登上万寿阁遥望华山,只见华山主峰于西岳庙整个建筑群都在一条直线上,而且在天气晴好时,远处的华山就想一朵凌空怒放的石莲花高出云表,直上云霄。

各位游客,我们的华山之旅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我的讲解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祝您下站旅途愉快,谢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