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论文中的问题写范文(实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2 17:01:47 页码:13
最新论文中的问题写范文(实用13篇)
2023-11-22 17:01:47    小编:ZTFB

总结是在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清晰明确自己总结的对象和内容,以便更好地组织文章结构。以下是专家学者撰写的研究报告,供大家参考学习。

论文中的问题写篇一

1.高职院校对学生鉴赏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美术专业学生要想成为一个专业的美术技工,其必须要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要能够发展生活中的美,也要有对美进行分析的能力,而这些都需要从实践中获得。然而,当前高职院校美术教育所采用的教学方式都是纯理论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所培养的学生根本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只有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加大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创新意识,才能使学生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各种类型的挑战。

2.高职院校美术教育尚处于起始阶段。

高职院校美术教育还处于起始阶段,这代表其的各个方面都还有待完善,所以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现如今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教学方式还是以传统人才教育为主,已经不再适应如今社会的需求,这使得学生毕业后很难就业。此外,高职院校美术专业有很多学生本身没有什么美术基础,且对这方面也没有兴趣,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又不得不选择美术专业。高职院校要想激发这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并对学校的师资力量进行提升。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出更多社会急需的人才。第三,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教学方式较为单调、教学内容较为枯燥以及教学理论体系不太完整等是美术教育非常常见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改革措施。

1.美术教育教学内容的侧重点要明确。

教学内容的`改革需要从以下两点进行:第一点是提高美术教育中素描、色彩理论等教学内容所占的比重,以便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力的培养。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重要技巧之一,其也是一种视觉艺术,所以,学生要想更好地掌握素描技巧,就需要进行认真的观察与思索。素描与色彩理论等内容的教学对培养学生观察、感受美的能力有极大的帮助。第二点是高职院校应该依据美术专业的特点开办一些个性化的课程,例如油画鉴赏、美术设计与美术史论等,以便学生能够依据自己的爱来选择想要学习的内容。这也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采用因材施教的方式,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2.使用较为先进的教育方式。

现代教育作为当今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学校是对这类人才进行培养的主要地方。对高职院校而言,就代表其自身的教学理论必须要以学生为本,不断对学生的专业素质与综合能力进行提高,而这需要以学生教学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并使用与美术教育实际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育方式。因此,高职院校要对其自身的教育理念进行改革,并建立理论和实践共同发展、学科与技术教育共存的先进教学方式。

3.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加强。

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指专业素质,这其中包括一般专业素质与特殊素质。当前大部分教师都较为重视纯艺术的美术,但是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却不是很好,所以这些教师在很多时候都会出现纸上谈兵的尴尬现象。因此,教师也应该对自身的知识水平进行提高,校方则需要对教师选取的标准进行提高,以便保证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在培养学生方面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努力对自身的教学水平进行加强,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高职院校也应该定期对教师进行教学培养,并促使教师之间进行教学方式的交流,以使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能够加入一些人文精神,并利用自身的人文素养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加强。这种教学方式也是美术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与必然趋势。

4.扩大学生的就业空间。

随着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在毕业的时候,很多的毕业生都会产生迷茫心理,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会怀疑所学专业是否有用,这使得其在工作中频繁的跳槽。有教师就曾经说过,毕业生出现这种现象是非常令人痛心的,这不仅是当代教育资源的浪费,也是人才的潜在流失。为了能够避免这种现象再次出现,高职院校应该与企事业单位进行一定的合作,双方可以签订一份人才战略合作计划,以便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并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以便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另外,高职院校也要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以使学生能够对如今的就业环境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使其真正做好就业的准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必须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优秀的动手能力。高职院校要想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就需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加强,并且要不断对美术教育进行改革,以便寻找到与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相适应的发展道路,从而保证高职院校美术教育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

论文中的问题写篇二

首先将光标定位到正文(introduction)的起始部分,然后选择“页面布局”,点击“分隔符”,选择“下一页”。

首先选择“插入”,点击“页码”,选择“设置页码格式”;下一步选择“编号格式”为i,选择“起始页码”为i。

3

首先点击“插入”,选择“页码”,然后点击“普通数字2”;下一步点击取消“链接到前一条页眉”;再下一步在“首页不同”前点勾,点击“页码”,然后选择“页码格式”,“编号格式”为123,“起始页码”为1。

论文中的问题写篇三

会计信息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同时为利益对立双方所使用,但是会计信息可能是由利益对立集团的一方或其代理人编制,这样信息不对称现象就出现了。从信息经济学角度看,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由于其稀缺的特点,所以在其生成、传递和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交易双方及复杂的交易关系,交易双方可能的利益冲突导致了高额的交易费用。为了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减少会计信息交换中的外部性和各种可能的利益冲突,客观上要求采用一定的规则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会计信息的产权问题研究就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所谓产权,是指使自己或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z,1967),会计信息的交换实质上是一种权利的交换。会计信息产权问题研究的中心论题就是:如何通过界定、变更和重新安排会计信息提供中的产权结构,降低和消除会计信息市场机制运行的社会费用,提高会计信息市场运行的效率,以达到改善资源配置的效果。

本文所界定的会计信息范围较为广泛,主要包括:(1)会计主体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编制的财务报表所包含的信息;(2)财务报表附注及其它财务报告所包含的货币及非货币信息;(3)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本文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对会计信息产权问题的讨论主要包括:(1)会计信息产权界定的必要性;(2)如何界定会计信息的产权;(3)对既定会计信息产权咨询的分析;(4)会计信息产权界定引起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会计信息产权界定的必要性。

1.交易费用与会计信息的产权。

交易费用贯穿或隐匿于整个产权理论的始末,会计信息产权界定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降低会计信息交换过程中的交易费用,实证会计研究文献指出,在订立契约的过程中,会计信息的确起着降低交易费用的作用(wattsandzimmerman,1986)。可以说,会计信息提供的历史演变,就是朝着优化产权安排及提高会计信息产权效率的方向而努力。但是,目前由于:(1)gaap中允许过多的会计处理方法带来了企业创造会计数据以平滑收益和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但由于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可能不会很好地了解到这一点;(2)管理人员拥有大量的私有信息,如关于颇具价值的专利信息或关于兼并的战略意图等,这些信息可能会大大影响企业未来现金流动的时间、金额,但会计信息使用者对此无法得知,纵然有机会得知,也会发生高额的交易成本;(3)审计人员只对财务报表信息(货币性信息)表述审计意见,而对非货币信息的合理与否得不到确认,所以会计信息产权界定留下了过多的'“公共领域”。这就给会计信息的传递与交换带来了高额的交易费用,客观上要求合理界定会计信息产权。

2.外部性与会计信息产权。

外部性是指一个主体或一个人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对其它主体或个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分为有利的影响——外部节约和不利的影响——外部不经济两种)。例如,一个企业公布了有关销售和利润方面的较大增长,这势必会影响市场对本行业中其它企业的期望;再如某个企业公布了内部信息(如一项颇具价值的专利的信息),这也会影响市场对竞争对手的未来收益的期望。象这种彼此之间的交互影响便被称为外部性。外部性的极端情况就是搭便车行为。

一般而言,会计信息具有公益物品(publicgoods)的某些特征,即一个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使用并不减少另外的投资者对会计信息使用的效用,另外的投资者可免费使用会计信息,即所谓的搭便车行为。结果,企业不能从会计信息的提供中补偿所消耗的信息生产成本,因此企业最多只会提供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信息量(,),这就导致了会计信息的私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分歧——满足了企业个体的价值期望,却有损于整个社会的总体价值,这将会给经济的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后果。会计信息提供中的外部不经济(不利的外部性)对会计信息的产权界定提出了要求,而实际上,产权问题直接源于外部性的影响与结果。

二、会计信息产权的界定。

由于会计信息的传递和交换过程中存在着供需双方,因而其产权的界定首先要辨明会计信息的提供方和需求方。

1.会计信息的提供方主体。

单从会计信息的生成来看,仿佛其供方主体就是会计人员。但是,切莫忘记会计信息的作用之一就是反映管理当局的经营绩效,用以解除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而会计人员在会计信息生成的过程中扮演的应是独立于委托方和管理当局(受托方)的中立角色。同时由于管理人员努力程度的不可观测性,所以会计信息反映的相关指标就成为委托方评价其经营业绩的主要尺度。这些特点决定了管理当局比会计人员更关注会计信息所反映的内容和结果,也必然会参与乃至干涉会计信息的生成和传递。由于会计人员可能受到管理阶层不同程度的干预,甚至在会计信息生成的过程中左右会计人员,因而将会计信息提供的主体定位于管理阶层比定位于会计人员更合理。这一点在西方研究会计准则的实证文献中屡有涉及,如watts和zim-merman在《确定会计准则的实证理论导论》一文中就将理解管理阶层的动机作为准则确定的实证理论的前提(watts,andzimmerman,1978)。另外在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时,实证会计文献认为会计选择的主体是管理阶层而非会计人员(wattsandzimmerman,1986)。事实上,将管理阶层而不是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提供的主体,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得到证明:(1)对公司的财务报告审计而言,尽管由注册会计师提供审计意见,但审计委托书中要求公司的管理阶层(而不是会计人员)必须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负责;(2)从国外审计案例的分析看,一旦审计失败,如果不是由于审计人员的重大过失,那么最终对会计信息失真承担责任的正是管理阶层。

2.会计信息的需求方主体。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形成了会计信息的供求关系。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可以粗略地分为两类:一是对股票不公开上市交易的有限责任公司会计信息的需求,二是对股票公开上市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会计信息的需求。在第一种情况下,会计信息的需求方较易辨明,一般是少数债权人和股东,他们同时也是会计信息需求的主体(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就属于这种情况,国家作为最大的股东理所当然地成为会计信息需求的主体),会计信息只在这些少数债权人和股东之间传播,其他人不能也无权得到这些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信息可认为是一种私益物品(privategoods),充其量也只能算作是一种俱乐部物品(clubgoods)(张军,1994)。在第二种情况下,会计信息的需求方就比较复杂。首先,类似于第一种情况,债权人和股东仍是会计信息的主要需求者,但就股东来讲,情况要复杂得多。在公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中,股权已脱离企业而单独存在,股权交易使得股东经常处于变动状态,以至很难辨明公司的股东是哪些人,最终形成所谓的委托者“虚位”。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公司的股东(即所谓的潜在的投资者),因而他们也都有权获得公司的会计信息,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会计信息已经由“私益物品”演变为“公益物品”。

3.会计信息产权界定之中的受益方和受损方。

由于产权是一种使自己或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所以产权界定的另一个关键是确定会计信息交换中的受益方和受损方。我们简单列为以下四类:

(1)管理阶层受益,会计信息使用者也受益。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管理阶层经营有方,公司发展状况良好,能够安全、及时地偿还债务并向股东支付较多的股利,这些信息通过会计报表传递给信息使用者,以利于他们及时正确地作出相关的投资和信贷决策。结果,管理阶层将会得到高额的红利收入,投资者也可获得较高的投资报酬。

(2)管理阶层受益,会计信息使用者受损。在这种情况下,管理阶层虽经营业绩不佳,但通过干预会计人员进而操纵会计报表的生成,在会计报表上虚增利润,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欺骗或串通审计人员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骗取投资者的信任,使他们做出错误的决策。结果,管理阶层仍得到优厚的报酬,而投资者却承受着各种潜在的损失。纵然可得到分配的股利,但这实质上是一种投资偿还。

(3)管理阶层受损,会计信息使用者也受损。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传统会计模式所造成的。

论文中的问题写篇四

这一时期的孩子是个性形成并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同学们的交往范围和生活需求都在不断地拓展,生活阅历的逐渐增加,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其产生的作用也不断的提升,无论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也无论是明显的还是隐含的。思想品德课程的设置要关注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生理与心理问题,处理孩子们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各种情况,也要引导同学们正确处理与家长、老师、同学的交际过程中碰到的各种情况。指引孩子们恰当的审视自身,合理的对待身边的人与事,让其具备良好的个性,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所以,在上课过程中,身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在课程的实施中应充分利用生活这个巨大的素材仓库,科学合理的分析学情,做到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以学生的自身特点为中心,挖掘生活中的.有效资源,对孩子们进行高效的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讲解苏人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课《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时候,我就从学生中间找实例进行教学。我们班有一位同学,由于先天疾病导致智力相对低下,记忆力很差,每次考试都是倒数第一,可是,这位同学非常单纯,不计自己的得失,喜欢帮助同学,拾金不昧,因此,在一次思想品德课上,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通过大量的事实高度表扬了这位同学的优秀品质,所有学生都举起双手热烈鼓掌,全班学生都受到了教育,明白了天生我才的真正含义,这个“才”不仅指唱歌、跳舞等特长,优秀的思想品德是最重要的“才”了。因此,思想品德的的教育应给联系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脱离了学生,思想品德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教学效果也就无从谈起。

针对学生来说,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和家里度过的,因此这两个活动范围对其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学校方面,学校特有的文化特色、教学研究与实施的经验积累、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优秀教师与同学的榜样作用等等,对孩子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家庭教育可以更加直接的影响学生的一举一动,尤其如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庭教育面临的状况也越来越复杂。例如:在讲解苏人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十六课《长大的感觉》的时候,我让学生们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体会到的长大的感觉,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不好的,有的说:长大让我的各种能力都有很大的增强。有的说:爸爸妈妈还是那我等小孩子,什么事都管,烦人。有的说:上小学的时候整天无忧无虑,长大了事儿越来越多。这时,教师就应该从正面积极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问题,可以是耐心的讲解,也可以结合一些自导自演的场景回放式的表演,找到根源和应对的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里,教师要冷静的合理的分析身边的各种情况,包括家庭与学校,把各方面的因素全面合理的运用到教学活动当中,用孩子们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的事物与情景进行教学,实现孩子们道德意识、思想观念、文化知识的全方位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说服力,实现思想品德的高效教学。

教育并非孤立的社会活动,它和周围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随着改革大潮的涌动,如今的社会已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信息时代。网络技术已经走进每一个社会个体的生活当中。当然学校也并非是一个孤立的、绝缘的区域。学生们通过网络每天获得的社会信息以及学科信息非常丰富,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有时比教师要强。不同的价值取向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无形中对学生们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这就让家长甚是担心。更多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心无杂念的去读圣贤书,甚至有些学校在教育体制的约束下,千方百计的以提高学生成绩为目的,成绩才是学生优秀的标志,不在乎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了帮助学生们成绩更优,往往采取限制学生获取外界信息的途径。然而,为了让孩子更快更健康的成长,作为教师,辅导学生学习课本固然重要,让学生走出去,开阔眼界,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学以致用,更为重要。让学生走向社会的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教师带领学生针对某一课题进行社会调查,在这一活动中,学生需要实地取证,了解现实状况,然后才能够进行研究、学习。例如,在讲解苏人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二十课《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研究目标对准自己家乡或住所,然后进行详细、准确的实地考察:该地的生活环境如何?产生这一现状的症结所在?怎样处理?学生们在走访、了解过程中,不仅能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状况联系起来,还能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身实践水平。另外教师也可以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因此,思想品德教学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课本中的理论经验本来就来源与现实生活,教师要将它们连在一起。教师要以各种现实案例为理论基础,为学生答疑解惑,提高他们思维能力,做事能力,与人共处的交际能力。所以,思想品德教育离不开现实生活。

论文中的问题写篇五

(1)注重建设过程,录入工程建设第一手资料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参建各方要主重建设过程管理,确保建设期的每一道工序都合格,比如蓝田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新增千亿斤粮食建设项目等,在建设过程中,业主方随时到工地现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进行检查,同时对监理单位的工作也进行检查,从原材料的进场均报验、送检,中间产品的抽检等每个环节严格把关。定期检查工程资料与工程进度的同步性,定期召开工程建设专题会议及监理例会,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为工程顺利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及时进行工程验收,办理工程移交手续。如蓝田县2013年小水重点县建设项目,共计新打机井105眼,修复配套机井36眼。建设变压器4台套,该工程建成后,通过县、镇、村三级及时办理了工程移交手续,并在每座井房内布设机井参数(井深、水泵型号、下泵深度、建成时间),低压暗管运行制度为以后的维修管护提供详细的基础数据。

(2)转变观念,全民参与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县级政府和水管部门要在政策、法律和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维护和运行。印发宣传手册,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大力宣传小型农田水利这项民生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通过举办培训班,对管理人员进行统一培训,使他们认知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3)明确管理产权主体,科学管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要从明确权利方面入手,工程管理主体通过产权划分和水权划分进行确定,明确产权责任方,工程建成验收后通过办理移交手续,应及时移交给镇级政府或者村委会,管理责任明确到人,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及运行方案,确保管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4)定期排查,落实管护经费通过办理工程移交手续,明确管理责任,让农民积极参与到水利设施的实际管理中。各级管理单位要定期对辖区内水利工程进行排查,发现隐患及时补救。乡镇水利站要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发挥主体作用。通过水费的收入解决管理人员的工资以及日常维修,大的维修通过上报上级水利部门争取资金解决。

(5)建立监督管理体系水利部门应对已成的所有水利工程通过数据录入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通过定期检查的结果及时更新,水利部门应明确对应每个乡镇的联络员,随时掌握水利工程的动态管理情况,对工程的运行管理提供有力保障。小型水利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将督促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工程应有效益。

4结语。

粮食生产的基础工程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务必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在新时期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改革中,最主要的是深化改革、明晰产权、落实责任。抓好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积累工程建设第一手资料,为工程建成后的管理提供详实的数据,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和管理,发挥工程最大效益。通过各级政府、村集体和工程管理机构统一运作,相互信任,发挥作用,使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公益性工程的认知度得到提高,让农民树立以管好农村事务为己任的意识,通过法律手段,明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主体,各级部门协调合作形成合力,切实保障农民自身的用水权益,从而加快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档为doc格式。

论文中的问题写篇六

摘要:国际体系是传统国际关系分析的理论框架,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和民族国家主体并未发生实质变化,而体系诸要素则发生了明显变革,在本体和要素的不变与变革中,国际法对国际体系的本体维系与要素变革始终产生重要影响。环境治理是在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体系变迁中互动而生的重要问题,各国在此问题上的互动结果唯有逐步制定普适性的国际协议约束国家行为而达到治理目标,证实国际法在体系变迁互动中的功能。

关键词:国际法;国际体系;变迁;环境治理。

国际体系乃系国际关系学界运用于分析国际关系的逻辑出发点,系指两个及以上国家之间有足够的交往,一国对其他国家决策产生足够影响而促成某种行为时所发生的体系。[1]国际体系具备的诸要素:体系范围、结构、单位行为体、行为体之间的互动、规则及支撑体系的经济因素与文化因素。本文从国际法视角阐述国际环境治理体系的变迁。

一、国际关系的体系观。

国际关系学界存在结构现实主义、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等三大国际体系观,各自将国际关系置于国际体系内进行分析,各自论证方式不同,结论也不一样,分别形成的各自体系对应为:结构体系、制度体系和文化体系。

(一)国际体系的属性认识。

结构现实主义的国际体系属于单向的静态体系,一方面,国家间的互动不会对国际体系造成影响,只是国际体系对国家间的互动产生作用,谓之“单向”;另一方面,国家之间并不会自己互动,而是由外力(如国家权力)来推动他们互动,谓之“静态”。自由制度主义认为权力结构对国际体系的重要影响,但主要强调“进程”,从成本-利益角度来论证,将合作互动具体落实为“制度”形式。建构主义认为国际体系是客观存在的,但它认为是通过行为体人为改变的,而非天然存在的,国家利益和制度都只是通过观念建构起来的。

(二)对“互动”的理解。

结构现实主义认为,国际体系内部行为体之间的互动与单元无须分开,处于单元层次,行为体运行的动力来源于外部力量,每个国家被比喻为球台上的一个球,当球杆打出之后,球与球之间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物理性的互动,并产生某种结果[2]。因此,它认为国际体系内不可能存在合作,即便是有合作,也是程度极低的合作。自由制度主义认为,国际体系深受行为体自身的权力影响,但各行为体之间的互动仍然对于形成国际体系产生重要作用,行为体之间的互动更多是不考虑权力因素通过合作来达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合作将产生各类制度规范,进而发挥约束行为体行为的效力,同时使得行为体对其行为产生预期。建构主义所认为,行为体之间不断的实践活动将首先消除私有观念,形成共有观念,最后产生社会性的观念结构,谓之“文化”,或以“共同体”之概念来表达。[3]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始的共同体、上升的共同体和实现行为体的彼此认同,三个阶段均基于共同观念而建立起来的共同遵守的规范则是互动的主要方式。

二、当代国际体系的要素变迁。

按照秦亚青教授的观点,国际体系在发生延续与变革,他从国际体系本体和要素两个方面对国际体系展开论述,认为体系本体依旧没有发生质变,但体系要素却发生了变革。[4]国际体系本体上还是以主权为原则、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为体系在运行,但国际体系诸要素已经或者正在发生变革。

(一)行为体:单一主权国家向多元主体转变。

威斯特法利亚体系建立后,单一主权国家都一直是国际体系内部唯一行为体,但以联合国为代表的一大批组织在二战之后纷纷成立并在国际社会事务中发挥越发重要的作用,尽管这些组织目前难以取代主权国家,但长远看来,国际组织有可能具备不亚于民族国家的地位,特别是在诸多需要国际组织参与的领域,比如军事安全、恐怖安全、经济危机的处理等方面,已经超越了一国的能力范围,甚至若干个国家的合作也难以解决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诸多国家共同联合开展。国际组织可能成为诸多国家利益诉求的共同载体,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发挥其重大作用。另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个人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也愈发明显重要,当然也就包括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了,尤其在人权方面,个人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概言之,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社会,单一主权国家作为国际唯一主体的局面将被多元的国际主体共同支配的现实所取代,而多元主体的行为必将给国际体系带来更多且更复杂的影响。

(二)结构:硬实力与软实力并存。

国际关系理论谈及结构,实质是指结构现实主义的权力结构。权力结构所强调的政治权力是一直以来支配国际体系的硬实力。结构现实主义就是将权力在国际体系内的位置排列看作是国际体系最重要的方面,认为权力是决定国家行为与其在国际体系内位置的唯一重要因素,硬实力对国家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甚至决定了一国的对外行为,霸权国家就是实例,20世纪以来,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以其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支撑,尽管有一段时间因为苏联的出现,使得国际社会呈现均势局面,但这同样是源于二者拥有其他国家没有的军事力量。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认识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和痛苦,不约而同弃战转向将经济发展作为各自的首要战略目标,日本和欧盟的经济实力在战后得到了巨大发展,各自藉此成为世界多极化的一极。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约瑟夫奈教授提出软实力一说,[5]他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实力都归为软实力范畴,与硬实力并列成为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将发挥超越硬实力的作用。经济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微妙变化,二者可以相互影响和作用,自由制度主义为此还创造出“国际政治经济学”,就是强调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之间的密切关系。

(三)互动:能力与频率提高。

全球化促使互动能力得到极大地提高,而互动能力的提高也使行为体之间的互动更为频繁。互动的程度首先与科技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它是支撑互动的基础。互联网和高科技打破了传统的地缘界限,前者实现了虚拟空间的自由交流,后者使得地理空间上的交通变得更加顺畅和便利。人们之间的交流互动频率不断增强,社会的流动性不断增强,国际交往更加广泛和深入,互动愈加频繁,国际社会趋于融合,以往国际所呈现出的碎片化正在逐步整合,在行为体的作用下,世界被勾勒出一幅宏观层面的国际体系图,这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不断在进行过程建构的结果,并且这一结果在未来的时间里将因持续与行为体的实践活动互相作用而不断发展。互动的'目的就在于解决某些问题,其结果可能表现为冲突,也可能表现为合作。比如,经济上的互动,欧债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都显示出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彼此之间需寻求更大程度上的合作,在这个过程当中,互动是相当频繁的。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传播日新月异,各国文化的互动结果则可能表现为冲突。建构主义认为文化就是观念结构,文化的融合实质上就是其所强调的共有观念,行为体实践与其观念之间的互构其实就是一种互动,观念在行为体的实践互动过程中趋于统一与融合,即为共有观念。

三、国际法对国际环境治理体系的影响。

英国学者莱德利布尔提出国际社会概念,认为国际体系进一步发展就是国际社会,视乎是否出现基于共同观念所遵守的国际法律规范。从环境治理角度切入,探讨国际法律规范在当代国际体系变迁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全球环境治理目标实现唯有依靠国际法予以规范达成。

(一)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际法。

国际体系变迁是一个进程(process),意为国际体系中的个体或曰单元之间的互动方式和互动类型。[6]自由制度主义认为国家通过制度合作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将国际制度定义为“一系列围绕行为体的预期所汇聚到的一个既定国际关系领域而形成的隐含的、明确的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7]建构主义所强调的进程是国家通过主动建构国际体系观念结构的实践活动,行为体交往的初始行为通过互动产生了主体间意义,在形成共有观念基础之上产生社会性的观念结构,因而形成共同的规范、规则和程序。二者无一例外强调运用规则、原则和程序来保障国际体系进程的实现和维系国际体系的运行。在国际体系互动进程问题上,借鉴过程建构主义理论得出结论[8]:国际体系乃过程建构的结果,而过程建构将孕育国际法。过程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取向是社会性过程理论,强调社会性建构作用,认为社会性是国际关系理论的核心要素,该理论假设之一就是坚持国际社会进化的原则,认为国际关系的运动是变化的,是行为体的能动作用使然,同时相信国际体系的变化是朝着更加符合人类期冀的方向变化,也就是朝着进步的方向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一个不断地通过主体间的实践活动来建构的过程,或曰过程建构。在其看来,过程就是指产生社会意义的持续的实践互动关系,其重要作用在于孕育规范。既然规范是行为体广泛接受的适当行为的准则,那么,规范的孕育和形成动力之一,就是来自过程本身,就是说,规范不仅是行为适当性的标准,而且也是规范参与者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过程使得规范得以塑造实践者,也被实践者所塑造。过程的运动既意味着规范通过行为体的社会性实践被持续不断地建构和再建构,共同利益不断地被生产和再生产,也意味着这些被建构的规范和规则反过来对过程的持续又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国际法对环境治理体系变迁的功能。

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国际社会在体系变迁中运行不免失序,国际法无疑是使之更加有序运行的有效路径。国际关系学对于国际法概念界定,主要从国家行为体的角度将其概括为一种行为准则,分为限制性法律规范和构成性法律规范,前者主要体现为限制,后者则首先体现为构成。当代国际体系已非沃尔茨时代的单一政治体系,经济、文化等方面已经或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宏观国际体系内部已经或正在建构更多的子体系,纵横交错,稍有不慎即可能引发宏观体系秩序的混乱与无序。国际法的产生、传播和发展已经与国际体系的运行形成了不可分离的紧密关系。国际法之于国际体系的作用可谓不可或缺。

一方面,多元主体使得规范化趋势增强。当代国际主体的多元趋势源于全球性事务的日益增多,并且处于不断膨胀的过程。威斯特法利亚体系所形成的以民族国家作为单一国际主体的国际体系正在变革,国际组织数量的大幅度增加深层次反映出全球性事务的大量涌现,民族国家作为国际体系的唯一行为体已经难以应付这些全球性事物,比如恐怖组织威胁、环境污染、经济危机等问题,都是当代所出现的新问题,覆盖面及其广阔,甚至延伸至全球范围,影响整个世界,这些问题涉及各国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如不加以处理或者处理不当,势必给各国造成深远的消极影响,既然一国无力处理好这些全球性事物,只有通过国际组织来解决,在世界无政府的背景下,各国所组成的国际组织只能依靠相互合作来维系,而合作的重要载体就是国际规范,无论是基于经济学的成本利益考量,抑或基于共有观念的成形考虑,规范都将通过制度化和社会化而得以实现其效能,国际组织在当中将充当规范制定、执行和监督的平台作用,使得国际社会能够依此作为其行为的预期和指引的重要载体。

另一方面,问题的互动由国际法保障实施解决。在国际体系理论中,互动是体系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互动亦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正如上文所言,全球性事务需要行为体之间的频繁互动,无论是自由制度主义的国际机制,抑或建构主义(包括西方建构主义和秦亚青教授所提出的过程建构主义)所倡导的规范建构,都以互动作为国际体系的重要内涵视之,各国不同程度地发展多边关系,互动结果是各方寻求彼此都予以承认或是遵守的共同规则来加以调整和协调,此即国际法。如联合国这样的国际组织就是范例,为解决目前及未来所面对的国际性事务,组织内部的各国际组织也分别相应地制定规范性条约来保障通过互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标,像核安全问题,联合国及其相应的内部组织制定相应的规制核行为的一系列规范和原则,在最大可能的范围内限制全球核危机爆发及保障因核试验而带来的战争危险。再如世界贸易组织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组织,其内部各成员国所制定的各类多边协议或者是适应性不一的规范性文件,都在不同程度地保障国际经济互动的有序进行,同时也能够在规范的指引下寻找到解决各类经济问题的途径。本文以环境治理为例,建构具有普适性的国际法,以此为基础和依据,各国互动显其意义。

1.无政府状态下环境问题的产生国际体系的变迁并未实质改变其本体,即国际社会仍旧处于无政府状态。全球环境问题却愈发严重,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在客观上给人类带来危害的程度和广度前所未有,问题的解决显然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在无政府状态下这就陷入了集体行动困境中,各国愿意搭便车而非主动采取行动来解决涉及公共利益的公共事务。国际社会并没有一个凌驾于各国政府之上的国际政府像国内政府那样采取强制性措施统一解决问题,各国从其本国利益出发,观望之态者甚于主动为之者,诸如气候减排这类环境合作的困境就在于国家认知其主动减排的成本将远远大于收益,最佳方案就是搭便车,等待获取其他国家主动减排所带来的公共收益,美国对待气候变化的政策较为消极的原因便是实例,其认为如果该国主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尽管可能有所收益,但相对收益会较小,而其他国家可能从中获取更多的相对利益,这严重不符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不应该为了主要是其他国家未来世代的利益而让国民承担大量的成本[9]。

2.要素变革下的治理路径:建构国际环境法律制度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环境治理得到不断加强,国际环境条约数量和缔约国数量不断增多,[10],尽管并非所有的条约及缔约国都能发挥效力和遵守条约;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为代表的政府间和非政府间环境组织在环境治理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归因于国际体系主体多元化的结果,国际组织功能发挥愈加明显;公民对环境问题的认知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环境问题的全球治理。国际体系变迁中的多元主体趋势有助于冲破传统国家利益的枷锁而使得环境问题得以治理。在上述言及的相当数量国际环境条约中,臭氧层治理方面的国际法所发挥的实效性最强。

1987年制定的《损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被普遍认为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国际环境协议,该议定书先后经过五次修改,已有190个缔约国加入和批准,协议实施后,共有超过85%的消耗臭氧层物质被淘汰,科学家依此预测到21世纪上半期,臭氧层将会得到恢复。[11]臭氧层国际协议的实施成功,证明国际法在臭氧层治理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功效,从法律实施的有效性角度看,《蒙特利尔议定书》不仅使得缔约国履行相应义务,而且能够通过该议定书解决南极上空臭氧空洞问题,说明此议定书是有效,也证明包括臭氧层在内环境问题解决最佳方案只能是缔结具有普适性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法。本文从国际法角度来探讨当代国际体系的变迁问题,以全球环境治理为例,基于法律的稳定和预见等特征在其调整社会关系的优越性考虑,认为国际社会有与国内社会相类似的方面,而建立在观念共享或成本收益上的国际法在调整国家之间所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方面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定纷止争、奖罚分明,使得国际行为体对其行为产生预见性,保证国际体系朝着稳定和有序的方向前行。

[参考文献]。

[2]秦亚青.国际关系理论:反思与重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32.。

[4]秦亚青.国际体系的延续与变革[j].外交评论,(1):1-13.。

[6]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7.。

[10]张海滨.环境与国际关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6-7.。

论文中的问题写篇七

摘要:美术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整个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职院校美术专业学生来说,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程,所以美术专业必须将实践教学作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等,进而培养出可以满足社会具体需求的美术专业实践型人才。

近年来,随着“艺考热”的兴起,美术专业学生在就业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加。只懂得理论知识而没有实践能力的美术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大多陷入困境。所以,高校强化美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社会实践切实融入美术专业教育,具有重要的、长远的现实意义。

一、提升美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对于学生自身的作用。

能够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相关因素有很多,实践能力就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美术专业学生来说,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其才能知道在校学习所收获的专业知识具体的掌握情况,可以说实践就是使美术专业知识得到延伸的最佳方式,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帮助美术专业学生提升实践能力,不但能够促使学生更为熟练地掌握相关的技能知识,而且能够帮助学生以一种正确的方式融入社会,用主观意识进行观察,并将观察所得合理地转化成个人的素质修养。

二、提升美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如果想快速提升美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就一定要合理地转变相关的教学理念。固有的教学理念尽管具有一定优点,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环境的改变,其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具体需求。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强化将实践作为主导的相关教学体系建设,从而使实践教学成为整个美术教学的核心,并以此对相关的教学方式、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等进行重新设置。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摒弃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想,合理地协调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提高实践课程在总体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与此同时,还要主动地将实践教学贯穿在整个教学中,进而形成一个更加系统的、更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2.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队伍的质量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高低,假如教师只重视理论知识方面的教学,学生自然也不会认识到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所以,提升美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切实强化整个教师队伍建设,从而建立一支更加高效、更重视实践教学的优秀教师队伍。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从教师的个人进修与集中培训两个方面展开。教师通过个人进修,能够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凭借集中培训又能稳步提高实践能力和实践意识。高职院校进而可以妥善地构建一支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3.加强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学生实践能力得到稳步提升的重要保障。利用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自由地交流和汇报参加实践活动的情况,这样能够使实际操作和课堂理论知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问题上,高职院校必须切实考虑到当地具体的民俗、风景、人文、历史等有关因素,可以建立一个具有经营性和生产性的小规模的艺术公司,或者实习实训室、美术培训学校等,如手工制作教室、工具和材料教室等,进而为学生创建优良的实践场所。

4.强化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

实习是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长足进步的关键因素。通常来讲,学生的.实习期一般是在相关企业中度过的,所以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地和相关企业保持沟通与合作,互利互惠、共同进步,最终达到共赢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高职院校一定要切实认识到当地企业所具有的特点和未来的发展形势,并且了解到其具体的生产流程和用人要求。高职院校只有妥善地做到这几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改革和专业课程设置。对于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来说,进行校企合作不但能够帮助高职院校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并完善人才方面的储备,从而实现双赢。

结语。

如今,我国高职院校美术专业学生所具有的实践能力还不够高,高职院校具体的教学改革仍然任重而道远。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加大对于美术专业教学的研究力度,并努力实现教学改革的目的,进而为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提供更多能力更强的实践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吉玮,王文涛.高职院校美术专业学术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教学探究.教育教学论坛,2012(25).

[2]刘震.高职院校美术学科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2(1).

[3]张辉,杨浩峰,刘忠军.高校美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就业竞争力的相关研究.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

论文中的问题写篇八

摘要:色彩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每一种色彩都代表了不同的视觉感受,对众多色彩进行融合就可以形成不同的变化。高职的色彩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变化和观察方法。当前,高职美术教育中色彩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该文旨在针对高职美术教学中色彩教学的措施进行分析,以提高色彩教学的有效性,保证教学效果。

如今,人们对下一代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素质教育要求以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现在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早已不满足于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的学习。现在许多高职都要求开设美术课,在进行美术教育时,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对色彩的掌握。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对色彩的理解程度还不到位,仅仅是掌握了理论知识,而缺乏创新思维的投入,学生很难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因此,要加强学生对色彩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运用能力,从而提高高职教学中色彩教学的质量。

一、色彩教学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高职院校的'美术色彩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过于模式化,导致原本生动活泼的色彩教学变得单调枯燥。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惰性,缺乏创新能力,其作品习惯性地采用条件色写生理论。该写生理论过于单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抑制了学生对色彩的挖掘和发挥。部分学生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而进行创作,缺乏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不佳。综观当前我国的高职美术教育,色彩教学存在知识结构肤浅、缺乏创新、形式单一的现象,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程式化,只注重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忽视了正确引导学生运用色彩。一些教师很少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在这种教育模式面前,学生往往只能被动地描摹物象,导致其在面对艺术作品时缺乏创造力和灵性,艺术素养和色彩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色彩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使学生更容易融入教学氛围,还解决了色彩教学中的局限性。虽然很多高职学校引进了先进的多媒体,但是部分教师受以往教学思想的禁锢,综合素质没有得到有效提升,依然套用僵化的教学模式,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导致课堂教学较为乏味,缺乏新鲜感,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消化。所以,高职美术色彩教学的方式方法需要改进和提高。

1.加强信息化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操作简单、形象生动、更具直观性的教学新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基础的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相互结合,能够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在传授色彩方面的知识时,通过三维技术、色彩对比的形式对色彩知识和色彩构成进行生动诠释,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还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对优秀的色彩作品进行展现,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场地式展出模式,能使学生更好地对作品进行欣赏,加强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对色彩的理解。

2.加强学生对色彩的认识。

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色彩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色彩是作品的灵魂,是作品情感的由衷体现。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只有学生充分掌握了色彩的运用,教师的色彩教学才能算成功。在色彩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掌握色彩基础知识,然后让学生掌握观察方法。教师先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观察写生对象的固有色和环境色,然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感受进行创作。教师进行色彩教学之后,学生对色彩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就会明白色彩产生的效果。这样,学生在学习完色彩课程之后,可以灵活运用色彩,在创作作品时,可以运用生动的色彩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3.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作品的欣赏。

部分高职教师在色彩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是重视对课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以这种教学方式教出来的学生,在创作时往往缺乏创新意识。一幅优秀作品的创作,不仅仅体现在熟练的绘画技术上,更体现在作品深刻的内涵意义上。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熟练的技术而忽视作品的内涵,那么学生创作出来的作品就会千篇一律。教师应当经常组织学生欣赏一些大画家的作品,了解其色彩搭配运用的方法。学生在欣赏作品时,最先关注的便是作品的色彩,可见色彩的表达在作品当中的重要性。学生在欣赏作品时要加强对色彩的认知,借鉴和学习别人的色彩运用方法,这对于学生对色彩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结语。

美术不仅仅是一门艺术学科,更是学生情感内涵的体现。色彩教学在高职美术教育过程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师应当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秉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处理好高职色彩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让高职美术教育更加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祥.谈高职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内蒙古教育(职教版),(10).

[2]王洪宇.浅谈高职美术色彩教学.考试与评价,2012(12).

[3]柳清.如何在设计教学中加强色彩构成的重要性.艺术与设计(理论),(5).

论文中的问题写篇九

摘要:随着经济增速下滑,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煤矿企业均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直接影响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经营管理工作也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煤矿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对煤矿企业加强经营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并就煤矿企业具体如何加强经营管理从思路和方法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煤矿;经营管理;创新。

近年来,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煤炭价格不断下滑,煤矿企业利润大幅缩水,如何应对新常态下的发展困境,成为煤矿企业研究的重要工作。而直接影响着企业经济效益的经营管理工作也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虽然近年来煤矿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和新常态下煤矿企业的生存现状对经营管理工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进一步加强经营管理工作成为煤矿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人员考虑的重要课题。

1.1思想认识不足。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目前,煤矿企业普遍存在重视安全生产,轻视经营管理情况的存在,领导层对经营管理工作关注不多,认识不足。同时,企业内部职工也认为经营管理工作是领导、管理层和少数经营管理部门的事情,具体工作中也缺少其他生产等部门的参与,造成经营管理工作缺少与其他部门的联合和协作,经营管理工作难有较大进展。

1.2工作思路不清。

主要表现在各部门相互独立,部门之间本位意识严重,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作,无法对经营管理工作实施统筹规划,矿井虽设有经营矿长一职,但在具体安全生产过程中,经营管理工作的弱势地位,往往在一些原则问题上也不得不让位于安全生产,造成即使部门煤矿企业有统一规划流于形式,难以有效实施。

1.3专业素质低下。

由于经营管理工作一直以来重视不够,造成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人才政策未得到倾斜,加之经营管理开展的广度深度不够,人员在工作中历练不够,工作能力和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煤矿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不仅要懂生产,抓管理,还要求懂得财务、国家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因此,煤矿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缺乏,专业素质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2.1应对当前煤炭行业低迷的重要举措。

当前,煤炭行业整体效益低迷,煤矿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有效动用企业的一切资源,尤其是企业内部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经营策略、方案,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2建设资源节约型企业的重要抓手。

企业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注重资源节约型企业建设,树立节约意识,合理利用各项资源,通过打造优质、高效的经营管理决策机制,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减少投入的目的。

煤炭企业要实现管理现代化,就必须建立科学的经营管理制度,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执行科学的决策制度,重视人才培养,实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最大程度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激发员工内在潜力,提高企业整体运行质量,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3.1正确认识经营管理工作。

一要转变只重视安全生产的观念。尤其是要摆脱在煤炭行业繁荣时期形成的不恰当、不正确的观念,如:煤矿企业各项工作都必须让位与安全,造成煤矿基层区队可以打着安全管理的幌子,擅自增加强度,提高标准,造成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的大幅增加,浪费严重。二是培养全员的经营管理意识。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把握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要让职工明白,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开展的好,是维护好、实现好职工利益的最好方式,经营管理工作开展的不好,企业没有效益,无法生存,职工的利益也就无法保证。三是转变对经营管理工作的片面认识。注重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将经营管理工作与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相融合,避免孤立的开展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经营管理工作开展的好离不开安全生产等部门和人员的支持和参与。

3.2不断强化内部基础管理。

一是完善制度,明确责任。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有效的落实确保煤矿企业各项经营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在制度设计时,要注重发挥安全生产等部门、人员的作用,明确其在经营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实现企业全员抓经营管理的格局。二是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营决策是否正确,因此,煤矿企业应在企业内部建立科学化、民主化的经营决策机制,要综合考虑成本、效益,企业内外部条件等因素,减少和避免决策失误。三是做好过程控制。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不能过多依赖于事后考核,而要更加注重于事前计划和事中控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企业而言,事后考核发现问题,往往该事件已经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考核已无法弥补,因此,企业要重点将精力放在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控制上。

煤矿企业要注重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建立经营管理人才的'引进、奖惩、晋升等机制,提高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同时,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人员也要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参与到企业的安全生产过程中,了解企业安全生产所需,与各部门相结合、沟通,从经营管理角度更好的解决安全生产难题。

3.4采取全新的经营管理手段。

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煤矿企业需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不断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引进先进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改变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提高企业内控能力和市场反应速度,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物流流通、信息、资金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4.1成本并非越低越好。

煤矿企业要提升效益,固然要降低成本,但在实践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低成本,还要从企业的效率、安全等角度考虑,保证综合效益最优,而非成本最低。

4.2强化生产过程中的经营管理。

要不断深化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坚持工序控制和提升工效,全面提高单产单进水平,降低单耗,经营管理工作也只有和生产相结合才会产生效益,因此,要强化生产过程中的经营管理。

5结语。

煤矿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的提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企业的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对于新常态下的煤矿企业来说,企业必须将经营管理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来抓,通过转变观念、完善制度、创新方法、培养人才等来不断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真正实现向管理要效益。

参考文献:。

[1]赵尚荣.对创新煤矿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j].价值工程,2011,21.

[2]高启稳,翟东亮.鲍店煤矿创新经营管控模式探讨[j].中国煤炭,2013,6.

文档为doc格式。

论文中的问题写篇十

论文摘要:在留学生汉语教学中科学有效地实施游戏教学,就要坚持目标性原则;要把握好时机,选择适当形式,适时适量进行;还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留学生全员参加,让每位留学生都开口说话。

游戏教学就是将教学内容融于各种游戏当中,通过游戏的活动方式来达到学习某种知识和提高某种能力的目的。在留学生汉语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游戏教学,能够调节课堂气氛,使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听说能力。所以,游戏教学已被广泛地运用在留学生汉语教学活动中,但是游戏教学是一种技术含量和艺术含量都很高的教学方法,随意使用容易走人误区,影响教学效果。笔者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对留学生汉语教学游戏教学有了一些认识,本文仅就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游戏教学要坚持目标性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游戏不是目的,它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形式、一种途径,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才是游戏的根本目的。所以,在留学生汉语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要注意遵循目标性原则。对外汉语课堂游戏过程应该是一个有序的控制过程,这取决于它极强的教学目的性,留学生汉语教学游戏教学中的游戏和平时游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的设计都是直接为一定的教学内容服务的,寓知识于游戏之中,边游戏边学习汉语,从而熟练地掌握语言规律,学会用汉语交际。教师在设计游戏时,首先应明确游戏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本堂课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游戏。比如,为了学习生词和复习生词可以设计猜词游戏,也可设计词语接龙游戏;为了掌握所学句型设计传话游戏,还可用词语找位的游戏;为了完成某个交际任务,可以设计情境表演等。随随便便找个游戏,为了游戏而游戏,这样的'游戏教学往往只重视了形式,而轻视了内容;只重视了愉悦,而轻视了学习;最终只重视了游戏,轻视了目标。这样的游戏教学,课堂上唱唱跳跳,说说演演,形式花哨,表面上看,教学形式丰富多彩,但是对教学内容的处理缺乏条理性和层次性,课堂教学目标得不到有效地落实,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不到提高。这是滥用游戏的误区,正所谓本末倒置,喧宾夺主,图劳而无功。

目标性原则是游戏教学中最重要的原则,它就像指挥棒一样决定游戏教学的形式、内容、时量等。

二、游戏教学要把握好时机,选择适当形式,适时适量进行。

游戏教学法能寓教于乐,但它和其他教学法一样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把握时机,合理安排时间,选择适当形式,适时适量进行。在游戏教学中,游戏安排的时间不同,产生的教学效果也会不同。在教学的导入阶段安排游戏,能够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授新阶段安排游戏,能够避免单调乏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消化知识,在教学的结束阶段安排游戏,能够舒缓学生精神疲劳,检验和巩固学习效果。一堂课究竟什么时候采用游戏教学要视教学需要及学生情况而定。比如,在学习新知识阶段,新学的句型有点儿多,也有点儿难,学生有点儿厌倦,这个时候来个传话游戏,老师把一个新学的句子小声告诉第一个同学,第一个同学再小声告诉第二个同学,依次传下去,最后一个同学把听到的话告诉大家,每个同学把所传的话告诉大家,老师把原话告诉大家,然后分析一下学生存在的问题。这样,学生厌烦的情绪一扫而光,在欢声笑语中牢记了新学的句式。游戏的形式应灵活多样,还要注重趣味性。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次就没有新鲜感了,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不断地设计新鲜游戏,不断地翻新游戏的玩法,以适应教学的要求。比如为了复习生词,我们就可以设计出不同的游戏:

猜词游戏,在所学生词中选一个词,一个同学描述一个同学猜,分组进行,展开竞赛。形式是这样的:甲说:一种很大的动物。乙猜:是牛。甲说:不是牛,这种动物耳朵很大。乙猜:是猪。甲说:不是猪,这种动物鼻子很长。乙猜:是大象。看哪组猜得多。

词汇大比拼游戏,给一个范围,比如水果、运动等。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写出自己掌握的词,再把它读出来,看谁写得又多,读的又准,谁就是大赢家。

词语登台大表演,把一组生词分别写在卡片上,最好配上图,发在一组同学手里,请同学登台,扮演卡片上的角色,听老师的指令,被指令的同学一边重复老师的指令一边表演。比如,老师说板凳板凳蹲蹲,舞厅舞厅跳跳,菜谱菜谱转转,礼貌礼貌摇摇……老师可以先说得很慢,越说越快,听令的同学也要越说越快,越做越快。说得又快做得又快的同学为优胜者。

传统的贴鼻子游戏也可花样翻新到课堂教学中,让它为课堂教学服务。在黑板上画上人头,先让一位同学用汉语标出各个部位的称谓,然后擦去鼻子,请出一位同学,这位同学遮上双眼,拿上纸筒当鼻子,为人头像贴一个鼻子。这时候可请一位同学,或者让全班同学发出指令:向上,再向下,左边,再向左一点儿……游戏中一定要说汉语,这样,在这个游戏中,既可以复习头部各部位的称谓,又可以复习方位词及相关的动词短语,同时还能提高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究竟什么时候采用什么样的形式,这还需要对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做一个综合分析,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与游戏之间的关系,灵活处理和适当调整教学模式中的各个环节,做到游戏与教学目标相适应,游戏与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学习水平相符合。这就要求教师要用心钻研教材,钻研学生,钻研教育教学理论,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安排,艺术地驾驭。

三、游戏教学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留学生全员参加,让每位留学生都开口说话。

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个体差异相当大。有的留学生活泼好动,愿说愿做,有的留学生相当腼腆,不愿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再者,游戏教学是由教师设计的而不是学生自发采用的。游戏教学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是游戏的创造者、组织者、领导者,从学生的角度而言这种游戏是被动的。如何化被动为主动,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参与到游戏中来,应是老师关注的重点。首先,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并熟练掌握教学内容,能将教学目的和内容与游戏的内容与规则巧妙地结合起来,将教材内容真正融合在游戏活动中,让学生玩有所得。教师要了解本班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活动特点及兴趣爱好,科学合理地安排游戏的形式,增强游戏的趣味性、竞争性,让游戏本身具有无穷的魅力,吸引留学生不由自主地参加到游戏中。其次,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及时指导,适时鼓励,让缺乏自信心的同学有勇气参与并完成游戏。再次,鼓励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有所创新,并在课堂教学中推广实施,让学生不仅仅做参与者,还成为创造者,让全体同学与他一起分享创造成功的快乐。

留学生汉语教学中游戏教学的出发点是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轻松的氛围,而其归宿点都是对语言知识、语言的运用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如果只注重它的出发点而不关注其归宿点,这样的课堂游戏是不成功的。如果只注重其归宿点而不注重其形式和过程,这样的课堂游戏教学是无法成功的。但设计兼具趣味性和科学性的教学活动并有效运用于课堂教学中绝非易事。教师要倾注满腔热情,要积极思索努力探寻,并能够从国内外学者和专家的教学实践中汲取营养,转化成适合课堂和学生的有效手段,才能让游戏教学在留学生汉语教学中发挥最大的功效。

论文中的问题写篇十一

摘要:房地产行业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尽管已经发展有二十年之久,但仍然还不够成熟,特别是物业管理中,比较缺乏高质量的服务和管理。

同时房地产物业管理不规范,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限制和阻碍了房地产行业的后继发展。

文章阐述了房地产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房地产物业管理水平提出了一些意见和看法,以便供广大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房地产;物业管理;内部责任。

1概述。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房地产市场也日趋成熟,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对物业管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目前的房地产物业管理水平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令人堪忧。

物业管理部门只有不断进行结构调整和改革,转变陈旧落后的服务管理观念,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在物业管理中的巨大优势,对市场进行准确分析和定位,从整体上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取得较高的经济利益,谋求更高的发展。

论文中的问题写篇十二

德育是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应将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中,让学生迈好人生的第一步,使其不仅能够掌握文化知识,更懂得做人的道理。

小学;德育;做人。

德育是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德育能够提高小学生素养,是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品质、塑造美好形象的有效手段。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应深知德育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时刻将德育贯穿于教学工作中,充分利用好小学良好的教育阶段,抓住各种教育契机进行德育。那么,在具体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呢?现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以下几点: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班主任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班主任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既是领导者又是组织者,是创建良好班集体的谋划者。在学校的学习中学生与班主任接触最多,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及学校的安排领导并组织学生开展多种教育活动。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的影响力是最大的,小学生的模仿力较强,对于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进行模仿。因此,作为班主任应规范自身行为,应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熏陶学生。在工作中形成做事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说到做到的品质对学生其实更是一本可以研读的书。

课堂是进行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进行德育的良好平台。在每一门学科教学中教师都应充分挖掘德育因素,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在小学教学中《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是进行德育的典型教材,其所含内容浅显,小学生学习起来较轻松。因此,该科任老师应充分利用这门学科的优势,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同时,可将该学科与其他学科进行结合,充分凸显图文并茂的特点,使学生接受起来较容易。结合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学习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少先队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在班级中选出少先队员并组织形成少先队,组织并领导他们开展各式各样的教育活动,充分运用特有的教育手段,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进行广泛的德育。教师可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宣传站的作用,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将德育深入学生内心,组织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如朗读比赛、诗朗诵、小品表演等,活动形式多样。在学校中可开展建立文明班集体的活动,选出文明班级,为其他班级树立榜样,培养学生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品质;开展“比学习,不比吃穿”的活动,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努力学习的好习惯;并利用各种节庆日开展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小学生教育的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家长应为学生树立好榜样,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教师在平时应多与家长联系,联系的方式包括家访、家长会、电话沟通、建立家长间的qq群和微信群,方便教师与家长间的互相沟通。通过家长的反映可及时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家长的教育方式,从而对家长教育方法进行指导与调整,更好地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真正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仅靠口头说教是很难达到效果的。因此,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将德育目标内化为学生的意识,使其真正意识到德育是非常必要的。充分利用各种节日、升旗仪式、校外调查研究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逐渐提高学生的认识。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把道德认知自觉转化为道德行为。同时,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思想认识,净化自己的心灵。

总之,在小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是十分重要的,也非常必要。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应将德育贯穿教学始终,抓住每一个德育契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与习惯。教师在重视知识文化传授的同时还应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从而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1]杨婷.论加强小学德育的有效途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6(13).

[2]方吉庭.关于新形势下小学德育的探索[j].学周刊,2016(33).

论文中的问题写篇十三

(1)能够让农民及时得到生产经营需要的相关市场信息。当前,我国广大农民生产大多属于各自为战,造成了小农户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单一农民作为生产之主体,因为无法及时地了解到市场方面的信息,肯定会导致在生产上具有盲目性,从而对提升农民群众的收入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对市场供求状况不够了解,因而盲目生产所导致的。立足于电子商务,能够更好地了解到市场供求方面的信息,做到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开展生产,与此同时还可通过发布农产品信息以吸引客户前来采购。

(2)实施电子商务能够避免企业加农户产业模式之不足。一部分企业在与农民进行合作的过程之中,往往会运用信息不对称而刻意地压低农产品价格,从而极大地损害到农民群众的切实利益。与此同时,农民还可运用网络与多家企业保持紧密联系,立足企业之间的竞争以获得自身利益。

(3)能够节约资金,有利于农民创业期之发展。一些农民具有很好的生产技术,但是因为创业资金不足而无法创业。在推行开展农村电子商务之后,不仅能够节约营销上的支出,而且还能带动规模化生产。

(4)能够推动特色化产业之发展。如今,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休闲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立足于电子商务能够大力发展农家乐、特色旅游以及特色经济。运用网上展示等途径能够吸引更加多的游客,不仅能够方便城市普通群众的出行,而且还能让农家乐得到更为广泛的客源,从而实现城乡之间的互动,加快当地农民的增收步伐。

(5)运用网络可进行招商引资。一些地方的农产品生产非常有潜力,但是因为信息不够流畅,因而造成无人知晓的状况。运用电子商务,能够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到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之中,进而实现共同致富。

(6)运用农村电子商务还可开发网上购物以提升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以及生活质量。电子商务代表着网络时代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乡风文明,这其中就含有现代信息技术的内容。应用网络能够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也是现代文明的体现。农民群众可从网络得到各类信息,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生产,同样还可通过网络购物挑选自身中意的商品,进而提高自己的生活品味。

2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农民群体的总体思想较为保守,难以快速接受新生的事物。因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普遍较为滞后,电子商务这一新型交易手段在城市都尚未全面普及的当下,在农村地区施行尚有相当大的困难。同时,电子商务也具有一定风险,这也影响到了电子商务在我国农村地区的推广应用。

(2)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十分匮乏。一直以来,我国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相比较为滞后,大量农村劳动力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处于初中以下,其中接受过专业化培训的非常少。因为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就会直接影响到其所具有的信息素质,这充分表现在对新技术、新信息以及新成果的反应极为迟钝,缺少对市场信息实施分析与利用的主动性,对于电子商务并无足够的自信心。农民自身缺乏应用网络工具之能力,而高等院校毕业的专业电子商务人才极少会有愿意到农村工作的,这就形成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奇缺的状况。

(3)农民获得电子商务信息需要相对较高的费用。因为我国农民整体收入普遍较低,而开展电子商务又需要计算机、网络设备等相应的硬件经费投入,从而导致农民群众的参与主动性偏低。虽然一些农业网站开通了手机短信提供相应的农业信息服务,但此方式也会产生一定的信息费,相当一部分农户不愿承受。可见,农业信息费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农村地区网络的普及,进而影响到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具体应用。

(4)农村电子商务网站的内容缺少足够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如今,我国虽然已经有了大量农业电子商务网站,但是其中很多网站建设得比较粗糙,其中农业信息服务功能、政务服务功能相互混杂,所以网站的结构常常不够清晰,在栏目的设置上也未能体现出农业的特色。大部分网站的实时性与交互性不强,在信息发布及时性上也不够快速,同时网站更新的周期相当长。网站当中的静态信息内容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而且以单向信息为其重点功能,缺少足够的交互性。所以,就严格意义而言均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而只能被称之为交易以前的电子商务。

3加快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几点思路。

(一)提升农村群众的农业电子商务意识。

为了实现农村电子商务的大发展,就应当尽可能地改变农民的落后观念并且提升其电子商务意识。

(1)政府应当不断提升宣传推广农村电子商务之力度,不但要通过广播案、电视等手段进行宣传,而且还可采取在乡、镇一级安排电子商务知识宣传人员,定期向当地农民群众介绍电子商务方面的知识,让其理解积极参与电子商务的种种好处,从而更好地激发出农民群众的主动性。

(2)要做好农村电子商务的试点工作,对于那些宣传应用农村电子商务成绩显著的村镇,政府应当进行合理的奖励,从而以此为重要经验向别的地区进行推广。

(3)要从政府的层面上积极鼓励我国农业企业推广应用电子商务业务,并对表现突出者进行物质上与精神上的奖励。

(二)积极培养农业领域电子商务人才。

农业领域电子商务人才之数量和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农业领域电子商务发展之速度以及质量,这也是健全完善农业电子商务组织十分重要的内容。

(1)要增加对工作于农业电子商务一线的工作者配置之力度,不但能够提升其学习与运用现代信息能力之水平,而且还能着重促使其更好地学习与了解农业技术知识、市场营销知识以及国际贸易知识等,促使其能够成长为懂得技术与管理的新型农业人才,从而成长为中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的中坚力量。

(2)政府应当出台有关的政策,积极鼓励与促进高等院校与高职院校毕业生进入到农村电子商务领域之中。

(3)要通过和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加强合作,设立农村电子商务专家咨询体系,通过相对较低的费用或者免费的方式向农民以及农业企业提供相应的农村电子商务咨询服务。

(三)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

要建立健全有利于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事业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规体系,从而为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事业的发展创设出更好的'外部环境。政府可以通过和有关电脑生产企业加强合作,并且拿出相应的补贴,为农民群众提供性价比较高,而且有良好品质保障的电脑设备,积极鼓励与引导农民群众上网,吸引其参与到电子商务之中。要运用当前相当普及的电话网、广电网等,按理多种不同形式的信息化平台,从而为农民群众提供相应的信息咨询服务,提升其现代信息运用能力。与此同时,政府还应当和相关部门进行协调,争取降低农民群众的上网费用,降低或者减免服务三农短信定制的相关费用。

(四)推动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建设。

建设高质量的农产品电商网站,对于促进当地特色农业的发展与特色农产品的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鉴于全国农民参与到电子商务之中的要求不断提升,此类网站在数量上还需得到更大的发展,在质量上还需持续提升。政府要更好地规范电子商务网站进行信息采集与上传等各类工作,加大网站所具有的实用性与时效性信息,加快网站的转型升级。与此同时,还应制定出更为优惠的政策,积极鼓励更多农业企业和中介组织参与到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之中。因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投资金额相当大,所以建议制定积极鼓励社会各界投入农村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的相关政策,并且全力争取国家给予更加多的资金上的支持。

(五)加大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力度。

在如今的电子商务情境之下,必须要充分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因为电子交易当中的买卖双方无需见面,其所交易的农产品质量控制也就成为了交易是不是能够顺利开展的重点环节。因为标准化生产对于传统生产方式而言,必须付出更加多的生产性成本,少数农民为得到更多的利益,会选择偷用违禁药物或者添加剂等,从而导致产品中出现了诸多质量问题,从而反映出我国大量农产品尚处于粗放式的生产状态之下,生产管理过程之中的标准化程度极其不足,因为其农产品也就缺少了足够的竞争力,从而影响到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更好发展。有鉴于此,应当建议政府在农产品生产、加工以及流通环节等方面持续增加对于标准化所进行的控制,特别是在生产监管上,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控制要通过政府与企业所设置的专门机构加以监督与执行,从而推动我国农村地区以及农业企业的电子商务诚信状况,促进农村电子商务能够实现新的发展。

4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全球范围内电子商务交易比例不断增加的状况下,积极运用电子商务所具有的优势来发展农村经济显得极为重要。当然,要想完全实现农民直接运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来进行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进而实现农村生产自动化、农产品销售网络化,并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实现的,依然需要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多方共同进行努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