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电话线申请书简短 带电话申请书(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7 13:23:40 页码:11
电话线申请书简短 带电话申请书(四篇)
2023-01-17 13:23:40    小编:ZT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电话线申请书简短一

在大客服意识指导下来看客服部的工作,可以将我们的主要工作目标分为两个阶段: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首先是短期目标:

1,巩固并维护现有客户关系,发现新客户(潜在客户、潜在需求)。

完成目标i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 定期选择客户群,进行有针对性的上门回访及促销。

2,通过电话和信函与老客户沟通,收集客户的反馈信息及了解客户最新的出游动向。

完成目标ii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在接待来访客户时详细记录来访客户的基本资料及出游动向,提供新客户来源。

2,在受理客户来电咨询时记录下客户的基本资料和咨询内容,列为我们的潜在客户,在适当的时机将其发展为既有客户。

要完成以上工作肯定要有必备的条件,目前阶段客服工作应具备的条件包括:

1. 丰富的专业知识。要服务好客户,必须精通业务知识,只有业务熟练的客服人员才能给客户以良好的第一印象,才能让客户放心。

2. 完备的客户资料。拥有了完备的客户资料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应该为谁服务。

3. 对客服工作清醒的认识及饱满的热情。

而长期目标则涉及到对客服职能的定位:

客服部门是春秋的服务窗口,是直接接触客户的部门,但是客服部门又不等同于普通的门店或800咨询热线。客服部门承担着为客户服务的直接任务,服务的标准是什么?谁来制定?如何评估?(因为服务工作的不可量化性,因此客服工作的评估很难借助第三方实现)责任同样落到了客服部门本身。这就对客服部门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即:既要制定服务标准、规范、流程以及信息传递模式(这个标准是有针对性的,具体的,可量化评估的)同时又肩负着监督检查,考核落实,评估改进的责任。

总结上半年的服务工作,为了更好的开展好下半年的客服工作,根据《客服工作手则》及公司相关规定,制定下半年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公司下发的《文件》为指导,以“提高服务质量”为宗旨,以“客户满意度为标准”。

二、工作目标

1、搞好员工岗前培训,端正服务态度,提高员工业务水平。主要开展普通话培训,微笑服务培训,文明用语培训。

2、深入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通过信访、回访等方式展开调查,对发现的问题作出相应整改,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3、开设“党员先锋模范岗”,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此牵引提高服务质量。

三、要求

1、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按工司要求,努力学习,提高工作标准,增进业务水平,切实把下半年客服工作推进到一个新台阶。

2、每名员工要制定出自己下半年个人工作计划,工作计划标准要高,要切实可行,并认真落实。

精选电话线申请书简短二

这种方法在开场白中运用得最多、最普遍,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自然。激起对方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和发掘,话题的切入点是很容易找到的。

【示例】

约翰·沙维祺是美国百万圆桌协会的终身会员,是畅销书《高感度行销》的作者,他曾被美国牛津大学授予“最伟大的寿险业务员”称号。

有一次,他打电话给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强森先生,其开场白如下:

“哲学家培根曾经对做学问的人有一个比喻,他把做学问的人按其运用材料的差异分为三类,比喻成三种动物。第一种人好比蜘蛛,他的研究材料不是从外面找来的,而是由肚里吐出来的,这种人叫蜘蛛式的学问家;第二种人好比蚂蚁,堆积材料,但不会使用,这种人叫蚂蚁式的学问家;第三种人好比蜜蜂,采百花之精华,精心酿造,这种人叫蜜蜂式的学问家。教授先生,按培根的这种比喻,您觉得您属于哪种学问家呢?”

这一番问话,使对方谈兴浓厚,最终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现代心理学表明,好奇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动机之一。美国杰克逊州立大学刘安彦教授说:“探索与好奇,似乎是一般人的天性。神秘奥妙的事物,往往是大家所关心的对象。”那些客户不熟悉、不了解、不知道或与众不同的东西,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注意。电话营销员可以利用人人皆有的好奇心来引起客户的注意。

【示例】

电话销售人员对客户说:“张先生,您知道世界上最懒的东西是什么吗?”客户感到迷惑,但也很好奇。这位电话销售人员继续说:“就是您藏起来不用的钱。它们本来可以购买我们的空调。让您度过一个凉爽的夏天。”

电话销售人员对客户说:“每天只花0.16元就可以使您的卧室铺上地毯。”客户对此感到惊奇。电话销售人员接着道:“您卧室12平方米,我厂地毯价格每平方米为24.8元,这样总共需297.6元。我厂地毯可铺用5年,每年365天,这样平均每天的花费只有0.16元。”

电话销售人员通过制造神秘气氛,引起对方的好奇。然后,在解答疑问时,很技巧地把产品介绍给客户。

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客户也不例外。因此,赞美就成为接近客户的好方法。赞美客户必须要找出别人可能忽略的特点,并且让客户知道你的话是真诚的。赞美的话若不真诚,就成为拍马屁,这样效果就不好了。赞美要先经过思索,不但要有诚意,而且要选好既定的目标。

【示例】

电话销售人员:“方经理,我听东方科技的林总说您是一位热心爽快的人,跟您做生意最痛快不过了。他刚刚跟我订购了十台显示器,据说您最近也需要购买显示器?”

告诉客户,是第三者(如客户的亲友)要你来找他的。这是一种迂回战术,因为每个人都有“不看僧面看佛面”的心理。一般而言,大多数人对亲友介绍来的电话销售人员都比较客气。

【示例】

电话销售人员:“您好,是李经理吗?”

客户:“是的。”

电话销售人员:“我是陈立平的朋友,我叫常亮,是他介绍我认识您的。前几天我们刚通了一个电话,在电话中他说您是一个非常和蔼可亲的人,他一直非常敬佩您的才能。在打电话给您之前,他叮嘱我务必要向您问好。”

客户:“谢谢,他客气了。”

电话销售人员:“实际上我和立平既是朋友关系又是客户关系。一年前他使用了我们的产品之后。公司业绩提高了20%。在验证效果之后,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您,所以他让我今天务必给您打电话向您介绍这个产品。”

通过第三人介绍,更容易打开话题。因为有“朋友介绍”这种关系之后,就会无形地解除客户的不安全感和警惕性,很容易与客户建立信任关系。但是,对于这种打着别人的旗号来推介自己的方法,尽管很管用,还是要注意一定要确有其人其事,绝不可自己杜撰。要不然,客户一旦查对起来,就会对你的这种欺骗行为感到很生气。

在大草原上,成群的牛群一起向前奔跑时,它们一定是很有规律地向一个方向跑,而不是向各个方向乱跑一气。把自然界的这种现象运用到人类的市场行为中,就产生了所谓的。“牛群效应”法。它是指通过提出“与对方公司属于同行业的几家大公司”已经采取了某种行动,从而引导对方采取同样行动的方法

【示例】

电话销售人员:“您好,李先生,我是东方公司的常亮,我们是专业从事电话销售培训的。我打电话给您的原因是,目前国内的很多it公司,如戴尔、用友、金蝶等,都是采用电话销售的方式来销售自己的产品的,我想请教一下贵公司在销售产品的时候有没有用到电话销售呢?

电话销售人员在介绍自己产品的时候,告诉客户同行业的几家主要企业都在使用自己的产品,这时“牛群效应”开始发挥作用。通过同行业几家主要企业已经使用自己的产品的事实,可以刺激客户的购买欲望。

三国时,诸葛亮能在赤壁之战中一把火烧掉曹操几十万的大军,借的就是东风。如果电话销售人员能够敏锐发现身边的“东风”,并将之借用,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示例】

linda是国内一家大型旅行公司的电话销售人员,她的工作是向客户推荐一张旅行服务卡。如果客户使用该卡去住酒店、乘坐飞机时,可获得折扣优惠。这张卡是免费的,她的任务是让客户充分认识到这张卡能给对方带来哪些好处,然后去使用它,这样就可以产生业绩。刚好她手里有一份从成都机场拿来的客户资料,我们看看她是怎样切入话题的。

linda:“您好,请问张经理在吗?”

客户:“我就是,你哪位?”

linda:“您好,张经理,这里是四川航空公司客户服务部,哉叫linda。今天给您打电话最主要是感谢您对我们川航一直以来的支持,谢谢您!”

客户:“这没什么,不客气。”

linda:“为答谢老客户对我们公司一直以来的支持,公司特赠送一份礼品表示感谢。这份礼品是一张优惠卡,它可以使您在以后的旅行中不管是住酒店还是坐飞机都有机会享受优惠折扣。这张卡是川航和g公司共同推出的,由g公司统一发行。在此,请问张经理您的详细地址是什么。我们会尽快给您邮寄过去。”

客户:“成都市……”

有些人好为人师,总喜欢指导、教育别人,或显示自己。电话销售人员可有意找一些不懂的问题,或懂装不懂地向客户请教。一般客户是不会拒绝虚心讨教的销售人员的。电话销售人员就可利用向客户请教问题的方法来引起客户注意。

【示例】

“王总,在电脑方面您可是专家。您也看过我公司研制的新型电脑的相关资料,请您指导一下,在设计方面还存在什么问题?”受到这番抬举,对方肯定会认真地看看你们预先送过来的相关资料。一旦被电脑先进的技术性能所吸引,就会促成销售。

老客户就像老朋友,给他们打电话往往会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对方基本上不会拒绝。

【示例】

电话销售人员:“王总您好,我是东方旅行公司的小舒。您曾经在半年前使用过我们的会员卡预订酒店,今天是特意打电话过来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一贯支持。另外,有件事情想麻烦一下王总。根据我们系统显示,您最近三个月都没有使用它。我想请问一下,是卡丢失了,还是我们的服务有哪些方面做的不到位?”

王总:“上一次不小心丢了。”

电话销售人员:“原来是这样子,真抱歉没有及时给您电话了解这一情况。那我再给您重办一张,本周之内给您寄过来。还有,最近我公司又推出了一项旅游优惠活动……”

精选电话线申请书简短三

从在网上报名、参加听试、笔试、面试、复试到参加培训,不知不觉来到客服中心这个大家庭已经有x个多月的时光了,在这x个月的时光里我经历的是从一个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到一个上班族的改变;从一个独立的个体到成为xx银行电话银行客服中心的一员。

在那里,我们每一天早上召开班前小组会议,每个组的小组长会从昨日的外呼和呼入状况中总结一些错误,在第二天强调这天外呼就应注意哪些问题;在那里,我们小组成员之间、组长和学员之间互相做案例,从一个个案例中发现我们的不足之处,强化我们的标准话术,让我们在应对各种刁难的客户时都能游刃有余;在那里,我们每个组商讨各队的板报设计,每位学员都用心参与到讨论中来,大家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意见,齐心协力完成板报的设计到制作;在那里,我们每一天下班之前会召开大组会议,楼层组长会对在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员予以表扬,对有进步的学员进行鼓励;在那里,每一天都会发生许多好人好事,这些事虽小,但从这些小事中让我们感受到的是我们电话银行中心大家庭般的温暖;在那里,我们每一天会记录下自我当天的工作感言,记录我们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更重要的是,在那里,我们在xx银行电话银行中心企业文化的熏陶下,不断提高我们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完善自我……这紧张忙碌的气氛,使平日里有些懒散的我感到有些压力。但老坐席和新学员们的热情、欢迎、微笑感染了我,使我简单起来。听着老员工们亲切熟练的话语,看着他们娴熟的操作,体味着他们在工作时的认真和笃定,青春的浮躁也与之褪去,多了一份成熟和稳重。

从这几月的工作中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立足本职,爱岗敬业

作为客服人员,我始终坚持“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工作中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每当遇到繁杂琐事,总是用心、努力的去做;当同事遇到困难需要替班时,能毫无怨言地放下休息时光,做好工作计划,坚决服从公司的安排,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二、勤奋学习,与时俱进

记得x主任给我们新员工上过的一堂课的上有讲过这样一句话:“选取了建行就是选取了不断学习”。作为电话银行中心的客服人员,我深刻体会到业务的学习不仅仅是任务,而且是一种职责,更是一种境界。这几个月以来我坚持勤奋学习,努力提高业务知识,强化思维潜力,注重用理论联系实际,用实践来锻炼自我。

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工作中用理论来指导解决实践,学习目的在于应用,以理论的指导,不断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增强了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2、注重克服思想上的“惰”性。坚持按制度,按计划进行业务知识的学习。首先不将业务知识的学习视为额外负担,自觉学习更新的业务知识和建行的企业文化;其次是按自我的学习计划,坚持个人自学,发扬“钉子”精神,挤时光学,正确处理工作与学习的矛盾,不因工作忙而忽视学习,不因任务重而放松学习。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的继续工作,在工作中持续好和客户之间的关系,用的服务来解决客户的困难,让我用的服务来化解客户的难题。制定如下计划:

一、效完成外呼任务。在进行每一天的外,学会总结各地方的特点,善于发现各地区客户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特征,高效的外呼。例如在进行xx地区的个贷催收时,一般在下午的时光拨打接触率比较高,所以对于客户我们要多进行预约回拨;再例如行的客户他们理解潜力和反映潜力偏慢,我们在进行外呼时需要放慢语速,做到与客户匹配。做到数量、质量、效率三者结合;

二、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熟练掌握“一口清”,在解决客户问题时能够脱口而出;加强知识库搜索的练习,熟悉知识库的树形结构,帮忙我们高效的利用知识库;不断巩固所学的业务知识,做到准确完整的答复客户的问题;

三、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持续良好心态;

四、不断完善自我,培养一个客服代表应具备的执业心理素质。要学会把枯燥和单调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学会把工作当成是一种享受。

精选电话线申请书简短四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综合应用《打电话》(p132—p133)

人教版教材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教材安排了有关优化思想的学习,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打电话”这个综合应用就是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合唱队在假期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老师要打电话尽快通知到每个队员。让学生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并从中寻找最优的方案。通过这个综合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1、让学生通过操作、画图、模拟、推理等多种数学的方式探究事物隐含的规律,发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合作交流,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统筹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提高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

4、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对比,感悟数学思维的价值,感受数学的魅力。

经历探究多种方案及发现最优方案的过程。

发现并理解最省时方案的内在规律。

1、直接点题:老师直接板书课题——打电话

谈话:同学们打过电话吗?有没有想过打电话中会有一些数学问题?如果没想过,现在就想一想,可能会是怎样的数学问题呢?

(让学生略微思考一下,而后请两三名同学回答。不管学生说什么,老师都要给予肯定。如果刚好有学生说到了接下来要研究的问题,老师顺势接上;如果没人说到,老师就自己提出。)

2、提出问题:

1)如果老师打电话给一名同学需要1分钟,那么老师打电话给2名同学需要几分钟?给3名同学呢?如果要打给1023名同学呢?

(学生受定势思维的影响,大都会顺势答出要2分钟、3分钟和1023分钟,这正是我们期望的结果。当然,对最后一个问题,也许会有人说的不是1023分钟,没关系,只要有人说出1000多分钟,哪怕是说出几百分钟也没关系。事实上,在一个群体中,一定会有人说是1023分钟,老师也一定要让那个同学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

2)如果打给1023名同学,要1023分钟,60分钟等于1小时,1023除以60,大约等于17个小时,要差不多打整整一天的电话呀!有没有想过时间会更少的可能?

(此处无需学生多想,稍事停顿即可。)

3)今天我们就来解决:如果老师打电话给一名同学需要1分钟,要打给1023名同学,究竟最少要多长时间的问题。

启发回顾:1023是个相对比较大的数据,我们解决问题时,面对一个比较大的数据,有没有什么好的策略可以使问题变得简单些呢?

(此处最多找2个同学回答,如果有学生答出可以“化繁为简”或相近的意思,老师要好好表扬;如果没有人答出,老师要自己点明并板书“化繁为简”)

“化繁为简”是解决问题时一种很好的策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简到什么程度好呢?2个人、3个人,数据又太小,不足以显示我们的聪明智慧,()课本上刚好有个问题,数据不大也不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此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养成或者说唤醒他们解决问题时“化繁为简”的策略意识,千万不要让学生真的去说化简到哪个数合适。)

一个合唱队有15人,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请帮助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

1)请为老师设计几种不同的打电话方案。

(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与同学商量)。

2)小组交流,并根据用时的多少整理方案。

3)想一想,为什么有的方案用时较多,有的方案用时较少?

4)从用时最少的方案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5、学生或独立思考、或讨论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此处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老师巡视指导和参与讨论等要以不打断学生思绪为前提。时间约5到8分钟或更长些)

1)引导交流

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时间最长需要多少分钟?(15分钟)如果要用15分钟,电话具体是怎样打得呢?

学生回答预案:

生1:老师打电话先通知一个学生,用了1分钟;接着老师再打电话通知第二个学生,用了2分钟;如此下去,打给第15个学生,一共用时15分钟。

老师结合学生的表述,用图式把刚才的方案表示出来。

(估计学生大都会先说出这种打电话的方案。老师肯定表扬后一定要再启发出另外一种用时15分钟的方案。)

生2:老师打电话先通知一个学生,用了1分钟,老师就不打电话了。然后由第一个接到通知的学生打电话通知第二个学生,再由第二个接到通知的学生打电话通知第三个学生,如此下去,通知到最后一个学生,一共用时也是15分钟。

老师结合学生的表述,也用图式把这种方案表示出来。

2)比较方案

把两种方案放在一起对比:

刚才两种方案,用时都是15分钟,如果你是老师,你会选择哪种方案?

(估计有的学生会选择a方案,也有的学生会选择b方案。两种方案并无好坏之分,只是处理问题的风格不同,老师适度点评引导即可,不必一定要把思想品德教育非常突出不可。但此处问和不问,体现着课堂教学的两种不同价值取向。)

3)拓展方案

同样是15分钟解决问题,难道打电话的方法仅此两种吗?还有没有别的可能?

(引导学生分析,如果把a方案和b方案结合起来或者说交叉起来使用,比如:老师打给一名同学,而后由这名同学分别打给其余的14名同学,或者老师分别打给2名同学,而后由第二个接到通知的同学再依次打给其余的13名同学等等,具体的打法可以有很多种。充分让学生感知解决问题结果一致时,具体策略的多样和丰富性。)

1)引导交流

刚才有的小组说时间会有更少的可能,让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样设计打电话的方案的?

(此处让学生尽可能地表述,老师要注意倾听,从学生的发言中提取关键词“分工或分组”等并板书。)

2)有序思考

既然同学们谈到了“分工和分组”,那我们就按照顺序,从最少的分组情况入手,分析分析时间是否真的少了?

①出示分2组的情况:

如果这样分组,你准备让两个组长分别再通知几名同学?

(此处学生可能会让1号组长继续依次通知6名同学,2号组长继续依次通知7名同学。如果这样,要引导学生明白,两组是同时工作的,2号组长通知的人多一些,所以通知到后一个人要27=9分钟。如果两组人数对调一下,则刚好可以17=26=8分钟同时结束。如果一开始学生就是让1号组长继续依次通知7名学生,2号组长继续依次通知6名学生,也要引导学生明白,如果分组后人数调配不当,也会造成浪费时间的情况。)

②出示分3组的情况:

如果这样分组,你准备让三个组长分别再通知几名同学?

(因为15-3=12,12÷3=4,所以学生容易想到的是让每位组长再依次通知4名同学。如果是这样,老师一定也要引导学生明白,此种方案并非时间较少的,最慢的的一组34=7分钟。此处要引导学生学会调配每一组的人数,5、4、3是最佳选择,这样15=24=33=6,刚好在6分钟之内同时结束。)

③出示分5组的情况:

如果这样分组,你准备让五个组长分别再通知几名同学?

(因为15-5=10,10÷5=2,所以学生容易想到的是让每位组长再依次通知2名同学。如果是这样,老师同样一定要引导学生明白,此种方案并非时间较少的,最慢的一组52=7分钟。此处要引导学生学会调配每一组的人数,4、3、2、1、0是最佳选择,这样14=23=32=41=50=5,刚好在5分钟之内同时结束。)

3)小结反思

分两组时,最少用时有9分钟可能;分三组时,最少用时有6分钟的可能;分五组时,用时最少有5分钟的可能。照这样下去,请问是否分的组越多,用时就越少呢?

(此处让同桌的同学稍事讨论一下,时间不必过长,更不必再去动手分组检验。如果有学生回答:如果分成15组,每组1名同学,通知到最后一个人要15分钟,显然并非分的组越多,用时就越少。老师要好好表扬这种“极限思维”的方式。如果没有人提到,老师不妨自己说出,引导学生感悟即可。其实,如果有学生顺着分5组的情况往下想:假如分成6组,不管每组接下来如何调配人数,仅老师通知到第6位组长就要6分钟了,显然也并非分得组越多用时就越少,也是很好的思想。总之,无论怎样,此处学生明白并非分的组越多用时就越少的道理还是比较容易的。)

1)提出问题

刚才分五组,用时最少是5分钟,如果分6组,显然时间又多了,难道5分钟就是最少的时间吗?有没有时间再少的可能呢?谁发现了?请上台展示展示。

(如果一开始自主学习的时候,有人研究出最少用时4分钟,老师就不必再像上面一样提问了,直接请4分钟的发现者上台展示就行了。如果到了这个时候还没有一个人知道,此时需要让学生再静静地想一想,实在想不出,老师再点明。)

2)学生表述

请学生用图式展示并用语言表达。

(估计让学生用图式表达,可能由于学生不清楚要用颜色或其他方式区分不同时段通知到的人而使整个图式不十分清楚,有的学生上来也可能只画图而忘了解释或者说解释不清。老师要关注的是:图画不清楚没关系,但一定要画;解释不清也没关系,但是一定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要反复多次地表达。老师要引导其他学生从发言学生的表述中提取关键词“同时”并显要板书。)

3)展示方案

(说明用正方形和圆表示老师和学生及用颜色 区分开的好处。)

4)引导填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