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福建教师招聘就业协议书 教师招聘要就业协议书(八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7 13:56:53 页码:12
福建教师招聘就业协议书 教师招聘要就业协议书(八篇)
2023-01-17 13:56:53    小编:ZT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2023年福建教师招聘就业协议书(推荐)一

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动踪迹,逐步发展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自古以来,清源山就以36洞天,18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为胜。

山门,老君岩的山门,曲尺型的上下两级平台,是阴阳太极八卦的变型图案,正前耸立的这方天然石头上镌刻着“青牛西去,紫气东来”八个篆字,还有这幢以盘根错节为窗饰挂落的石构山门,充满了山野气息,把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烘托得淋漓尽致,令人有进入物外仙境的快意之感。

老君造像,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是我国道教石刻中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它刻于宋代,历经千年风雨沧桑,依然栩翎如生,神采奕奕。据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泉州府志》记载:“石像天成,好事者略施雕琢。”说明它是一块形状肖似老翁的天然巨岩,是巧夺天工的民间工匠略施技艺,把它雕刻成春秋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道教开山鼻祖老子的坐像。

千手岩,千手岩又名观音寺,它是因为供奉观音像而得名。千手岩处在清源山的左峰,寺宇红墙素瓦,显得格外清新。大殿正中靠后供奉的是宋代石雕佛教创始人释伽牟尼坐像,石像工艺精湛,惟妙惟肖,是清源山宋代石雕艺术佳作之一。石像前的千手千服观音塑像慈眉善眼,神态极佳。两旁壁上的十八罗汉画像,神态各异,有呼之欲出之感。千手岩寺中常年暮鼓晨钟,香火不绝,寺前苍松翠柏,峰石嶙峋,别有一番情趣。

弥陀岩,是清源山风景名胜区幽谷梵音意境区内的主要景点之一。。过了千手岩,沿古道拾级布上,经振衣亭即到弥陀岩山门,门柱镌有明代书法家张瑞图撰写的一对楹联:每庆安澜堪纵目,时观膏亩可停骖,可见这里是登高望远,把酒临风的好去处。弥陀岩的仿木石构石室,建于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公元老派1364)。室内的元代石雕阿弥陀佛立像,就天然崖壁雕凿而成,高5.77米,宽2.5米,头结螺髻,足踏莲花,左手平胸,右手下垂,造型端庄大方,慈祥和善。

三世佛,三世佛并排结咖跌坐于仰覆莲花座上,主像通高约2.5米,左右二像稍低。佛像保存完好,皆为土蕃式样:佛发螺鬓,上置宝严。面相上宽下窄,双耳垂肩,肩宽腰细,均着袒右肩袈,并以袈裟一角搭于左肩上。衣纹用凸雕线条表示,虽历经沧桑而线条依然明显。石像均有圆形头光及身光。中尊为释迦像,又称现在佛。左尊称为药师佛,即过去佛。右尊叫弥陀佛,是未来佛。

舍利塔,1952年在清源山风景名胜区弥陀岩西侧兴建“弘一大师之塔”,塔内安放着大师的舍利子。整座石塔与周围空间、摩崖石刻、环境绿化浑然一体,更显得庄严、肃穆,使前来瞻仰的人们倍生怀念之情。1991年3月公布为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丈坪,亦名遵岩、星台岩。位于清源洞东南。《闽书》载:宋高僧可遵所构,其地巨石偃亘,周数百武,故名。历史上曾建有“枕云亭”及3座石塔。明万历间,泉州太守姜志礼书“百丈坪”三个大字,十分壮观。

清源天湖,其内大坝坝顶海拔368米,为双曲石拱坝,坝高30米,坝顶长140米,宽2。8米,总库容11。5万立方米,最大水面120xx平方米。清源天湖既是蓄水工程,更是景观工程。大坝雄伟壮观,水面波光粼粼,湖畔山峰林木倒映湖中,蓝天白云,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2023年福建教师招聘就业协议书(推荐)二

各位嘉宾:上午好!(致欢迎辞)

首先,让我代表------旅行社,欢迎诸位前来福建永定客家土楼观光旅游。

我叫------,很荣幸为各位嘉宾导游,由于本人才疏学浅,水平不高,有不到之处请大家原谅,祝各位身体健康,旅途愉快,谢谢!(发宣传册)。

永定土楼

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福建土楼(永定下洋)旅游风景区,途经红坊镇、高陂镇、坎市镇、抚市镇、陈东乡、岐岭乡、下洋镇等七个乡镇,全程约80公里。现在我用客家方言说一名、句“欢迎各位嘉宾光临永定客家土楼”。

据不完全统计,永定县境内共有23018座土楼,其中圆土楼有362座。永定土楼最先建军于唐代,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说起土楼旅游,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某超级大国的卫星发现中国福建的西部布满了无数个大小不一、或圆或方的不明建筑物,他们怀疑可能是核反应堆,也可能是导弹发射井,而且规模庞大,数量惊人,引起该国当局的高度重视,于是派遣特工人员以记者的身份前来探个究竟,结果探明是一座座土楼民居建筑。虽然虚惊了一场,但是却为土楼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到目前为止,永定土楼已接待了四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万中外游客。

应该说永定的圆土楼最为神奇和最有魅力,因为中国的远古时代,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古人以圆和方代表天和地,崇拜有加。尤其认为“圆”具有无穷的神力,给人带来万事和合、子孙团圆。永定最大的圆土楼共四层,有400多个房间,可住六七十户人家约五、六百人。圆土楼内有水井、浴室、厕所、磨房、猪舍、花园、学校等设施,建筑面积达5000平方米以上,说她象个小城市一点都不夸张。传说有两个同楼的新媳妇某日娘家相遇,为“自己住的楼是最大的土楼”这一话题争得面红耳赤,结果结伴回家才知道,她们住的是同一座土圆楼。有人统计,倘若你到土楼借宿做客,在每一家用膳一天,要两个多月的时间;每个房间住一个晚上,要用一年多的时间;每天认识楼里的一个人,要用近两年的时间。其间新的媳妇女娶进来了,新的小生命又诞生了,因此你永远也无法认识全楼的人。

如果遇到外来势力的侵袭和攻击,只要关上大门,守住要口,全楼安然无恙。因为土楼的大门是用二、三十厘米厚的不易着火的杂木制成的,有些门还钉了铁板,楼门上装了防火水槽。圆楼外圈的一、二层不开窗,所以敌人攻到楼下也无可奈何,甚至围困一年半载,楼内柴米仍不断绝,生活依旧正常。有专家总结,圆土楼具有六种功能:1、聚族而居;2、教化娱乐;3、防风抗震;4、防火防潮;5、安全防卫;6、冬暖夏凉。

现在,我荣幸的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福建土楼,已被世界文化遗产中心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也说是福建土楼将成为全世界、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福建作家许怀中先生说:“永定土楼是个句号,却引出无数的问号和感叹号”。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教授茂木计一朗说:“永定土楼象地下冒出的巨大蘑菇,又象自天而降的黑色飞碟".美国哈佛大学建筑设计师克劳得说:“永定土楼是客家人大胆、别具一格的力作,它闪烁着客家人的智慧,常常使我激动不已”。

2023年福建教师招聘就业协议书(推荐)三

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来到“丹霞天踪,碧水灵趣”的大金湖旅游观光!这里蕴藏着一座堪称“天踪灵佛寺。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张,名世忠,大家叫我小张好了。是金湖旅行社(景区)的导游员;开船的师傅姓李,今天将由我和李师傅为大家服务,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今天的游程大约需要4个多小时,中午我们将在水上餐厅用餐。在游览过程中请大家注意安全和环境卫生。在此,我先感谢大家的合作,同时预祝今天的“水上佛国”之旅能给大家带来吉祥和快乐!大金湖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武夷山脉南麓的泰宁县境内,距三明市区176公里,于1994年1月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xx年成为我国首批aaaa级旅游区。20xx年12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该景区面积达13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6平方公里。大金湖是金溪新湖的简称,金溪是闽江上游富屯溪的一大支流。1980年夏,政府在金溪的卢庵滩兴建一座装机容量十万千瓦的池潭水电站。大坝高78米,长253米,金溪水被堵截后上游形成了一个全长 60余公里、 湖面五万多亩、库容 8 .7 亿立方米的人工湖。丹山和碧水是大金湖风景构成的两大要素:山的雄奇俊逸,水的清丽幽雅;阳刚与阴柔相济,豪放与婉约互补;丹崖突进湖心,碧水深入山腹;山水相映成趣,浩瀚博大与幽深迷离同在;瑰伟旷达与旖旎险窄共存,是国内外少有的风景名胜区,千姿百态的丹霞地貌与浩瀚湖水相结合,独具特色和魅力,大金湖碧波澄净,群峰竞秀、林木葱郁、石笋兀立、流泵飞瀑、水环山绕。其中白水际瀑布、大赤壁、公子峰、水上一线天、幽谷迷津、虎头岩、猫儿山以及素负盛名的甘露寺、醴泉古刹、尚书墓等100处名胜古迹置之碧水丹山之中,形成一处别具一格的游览区,因此,金湖又被中外游客誉为“黄金之湖”。每年4月至10月为游湖最佳季节,湖上备有大小游艇,可尽览金湖全景。

该景区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距福建省铁路主干线、鹰厦线枢纽站--邵武仅76公里,随着京福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大金湖的旅游资源开发将会更加突飞猛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金湖将以她迷人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海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到那时,大金湖带给我们的将是更加绚丽多彩的世界!大金湖因景区所在地盛产黄金而得名。经过亿万年的天地造化,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塑造出许多栩栩如生的天然大佛: 如来佛祖,慈眉善目;印身佛影,指点迷津;水上观音,灵光显现;伽蓝菩萨,雄姿焕发;千面罗汉,修身养性;平湖卧佛,怡然自得;菩提达摩,坐禅说法;开心弥勒,教化众生。正所谓“一水藏天踪,千山现佛影”。可以说,整个大金湖就是一座“山水显灵,吉祥汇聚”的水上佛国世界!多少年来,数不尽的善男信女,八方游客,在这里真切感受到众多天然大佛的慈祥佑护,许多美好的心愿才得以实现。我相信,大家都是有福之人,希望今天的金湖之旅能给您带来明天的锦绣前程!大家请看,屹立在我们眼前的这两座红色山岩,左边叫赤石峰,右边叫馗雷峰。两峰对峙,中间夹有一条瀑布飞流而下。这瀑布高约10米,宽约8米,是金湖最大的瀑布。在阳光的照射下,这瀑布犹如一串串明亮的珠帘,似乎从天而降,我们称之为“天迹水帘”。靠近这水帘,百米之内便能听到轰雷般的响声,感受到腾腾雾气!而且还会使您产生一种“我欲凌风而去”的感觉。大家看到了吗?在水帘的左侧,有一小巧观音,手持净瓶,云水一身。大家不妨在此做一下深呼吸,感受一下山野的清新空气和水气中的负氧离子,带上水帘观音的吉祥祝福,开始我们今天的“水上佛国”之旅。随着游船缓缓往前行进,我们现在来到甘露寺码头。从这里上岸步行到甘露寺,大约需要10分钟。提起甘露寺,人们自然而然会联想起三国时期刘备招亲的那个甘露寺。那甘露寺在江苏镇江的北固山,离我们这儿有千里之遥!而金湖的甘露寺,始建于宋绍兴20xx年(公元1146年),距今已有850多年的历史了。由于在甘露寺的岩穴上方有块钟乳石,形状像龙头,一年四季间隔滴泉,水质清甜似甘露,故名“甘露寺”。

大家请看,左边这块红色的岩石像一口硕大无比的“钟”,而右边那块岩石像一面独步天下的巨“鼓”,甘露寺便在这钟鼓石之间,所以当地有这么一个说法叫“右鼓左钟,庙(妙)在其中”。在佛教寺庙中,都有专设钟鼓楼。而在金湖的甘露寺,则是大自然天造地设的天钟天鼓。正所谓“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轻声佛号唤回苦海迷梦人”。金湖的景观大都有移步换景的特点。看!刚才的“天钟”,现在则成了佛祖释迦牟尼的巨大头像。只见他慈眉善目,眺望远方,预示着“如来警示,光明在前”。在如来佛祖面前,卓然挺立着三株千年古松,好象上天赐予的三柱高香,在此替世人进行着亘古不变的朝拜。

走在曲径通幽的石板路上,会发现有块石壁,刻有巨大的一个“净”字。从石缝中流有一股清泉,涓涓细流注入到池中,这池名叫“净手池”。俗话说“寺庙门前必洗手,抽签许愿方可灵”。在这周围有片竹林,竹身呈四方形,秋天才长笋,有道是“摸摸四方竹,可得四方财”。

登上十几级台阶,我们来到甘露寺山门。这里有块石碑,刻的是南宋状元邹应龙长子,进士出身的邹恕写的一首诗“兰若半空中,云山第几重;瀑流千丈练,鹤宿五株松;晓钟禅房黑,霜林木叶红;悬崖回首望,归思过前峰。”这首诗赞美了甘露寺的建筑风格和四周秋季景色。兰若,就是梵语中家庙的意思。如今,千百年过去了,山水依旧,香火依然旺盛,诗中提到的古枫还在,只是那古松少了几棵,真可谓“古刹千年历沧桑,甘露依旧润游人”。走进别具一格的山门,眼前豁然开朗。[抬头仰望,一座造型别致的寺庙展现在我们眼前,这就是甘露寺。只见它建在下窄上宽,呈倒三角形的巨大岩穴中,采取了“一柱插地,不假片瓦”的独具匠心设计,用“t”形斗拱相连接。据考证,十二世纪时,日本高僧重源法师三次入闽,前来甘露寺考察,回国后建起了举世闻名的奈良东大佛殿。现在请大家抬头仰望,在甘露寺上方,有块黑红相间的岩壁,极像应身佛的身影。只见他左手持佛珠,右手小指微翘,惟妙惟肖!这就是“印身佛影”。在佛教经典中,只有当一座寺庙的佛性达到最高境界时,才有可能出现这种“印身佛”的景象。尽管这种境界千古难寻,然而在灵气汇聚的甘露寺里,有缘之人却可以看到佛祖的印身,感悟到佛祖的存在!支撑甘露寺那根粗大的柱子,叫“如意柱”。据说男抱得志,女抱得子,小孩抱了聪明可爱,老人抱了健康长寿。不过,各位若要“如意”的话,还得踏踏实实地登上这101级台阶,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参观完甘露寺,回到码头,我们将乘坐16号游船继续游览

唐朝诗人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曾说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在金湖得到最真实、生动的体现。

大家请看,前方的大赤壁上赫然印着一个巨大无比的“仙”字,活灵活现,俨然还是隶书体。在它的对面,有座形同寿桃的丹崖,崖面上也隐现着巨大草书的“寿”字!真乃真“仙”高“寿”,仙寿对应,这是大自然的神来之笔,没有任何人工的痕迹。可见上天对大金湖的垂爱,在此已表露无疑!我们现在来到金湖最具代表性的景点——水上一线天。众所周知,我国有“名山三百,支山三千”,这些名山都有陆上一线天,不足为奇。可是,你可曾听说或领略过金湖水上一线天那别具一格的风景吗?那么前方被誉为“世上少有,国内罕见”的水上一线天,将会使您饱览到这独一无二的稀世奇景。“古窍何年壁,中间别有天”,这是古人所言。“舟行胜似穿三峡,水上还看一线天”,这是游人所说。大自然的天公造物之奇、山水显灵之趣,在这里得到最集中、最神奇的体现。

随着游船缓缓驶进峡谷,远看似乎进不去,近看却可以进去,有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景”的感觉。这一景指的就是“水上观音”。大家请抬头仰望,有块巨大的岩石勾勒出一幅观音菩萨临水而立的侧身像,上面滴下来的串串水珠,似乎是从净瓶里洒下的甘露。这景象宛如大慈大悲的救世菩萨降临人间。据佛经记载,观音菩萨能救苦救难,普渡众生。几千年来,观音以她善良、真诚、慈悲为怀的精神在中国老百姓当中广为流传。可以说是“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

船到尽头豁然开朗,有一圆形深潭,可容纳几艘游船掉头。抬头仰望,四周悬崖峭壁,中间只有一块天,顿生“坐井观天”之感,我们成“井底之蛙”了。悬崖上有两条小瀑布绕一圆石倾泻而下,宛如“二龙戏珠”。这四周的悬崖峭壁由五块岩石构成,多像五只大象正围绕观音虔诚朝拜,我们称之为“五象朝圣”。在右边的岩壁上,还有一只巨大的金龟头朝上,正趴在那里,似乎在神情专注地聆听观音菩萨的教诲,这种绝妙的境界,令不少游人叹为观止!正所谓“金湖水上一线天,甘露遍洒洒满天。观音引入天外天,游人如坐井中天。二龙戏珠水冲天,五象朝圣欲升天。金龟上岸头朝天,水中倒影一线天。”现在我们来到金湖最开阔的湖面——十里平湖。这里群山环抱,岛屿星罗棋布,水动山浮,令人心旷神怡。

大家请看,正前方连绵起伏的群山仿佛是一尊神态安祥的水上卧佛,我们称之为“平湖卧佛”。在卧佛的头部,那座高耸的山峰又像是一尊悠然自得、仰天大笑的“千面罗汉”,他法力无边,时常爱变幻出不同的形态来逗游客开心。看,现在他又变成了一只昂首曲背、目视远方的金猫,所以又称“金猫观湖”。大家请看,湖畔有座孤立高耸的丹霞峰柱,它的外形很像一尊威风凛凛的古代将军。他像谁呢?对了!他就像赫赫有名的“红脸关公”。中国有句古话,叫“文拜孔子,武拜关公”关公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虽然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然而他那种“对国以忠、待人以义、处事以仁、作战以勇”的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这位名垂千古的英雄,不仅被历代皇帝所推崇,更被民间尊奉为驱邪避恶的保护神。有这么一幅对联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他在儒、释、道三教中的地位:“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佛教中把关羽称为“伽蓝菩萨”。相传关羽在“大意失荆洲,兵败走麦城”之后,被孙权所擒杀。孙权将其首级献与曹操,谁知曹操反刻沉香木为躯,厚葬于洛阳,而其身躯,孙权也只好以王侯之礼葬于当阳,所以有“头定洛阳,身困当阳”之说。关羽死后,因其阴魂不散,托梦给湖北当阳玉泉寺的普净大师,大叫“还我头来,还我头来!”,大师点化说,你当年过五关斩六将,这些人的头找谁要去?关羽顿然醒悟,便皈依佛门,成了寺庙里的守护神,也就是“伽蓝神”。关平成了其左胁侍,周仓成了其右胁侍。如今关羽成了我们金湖水上天然大佛寺的守护神,相信在他的佑护下,我们即将结束的金湖之旅定能吉星高照,一帆风顺。

各位朋友,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今天的“水上佛国”之旅就要结束了,在此,我衷心感谢各位对我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同时更希望大家对我的讲解多提宝贵意见,相信我们有缘再次相聚大金湖。最后,衷心祝愿大家带上金湖山水的灵气和吉祥的祝福,从此平步青云,事业有成,合家幸福!谢谢!

2023年福建教师招聘就业协议书(推荐)四

各位团友,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集美鳌园景区。鳌园是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

庚先生亲自主持兴建的。如果团友您是福建人,那您一定对陈嘉庚先生的事迹有所耳闻吧。如果不是,那也没有关系,在到达景点时,小林想先简单介绍下陈嘉庚先生的生平,这样游览起来会更有意义。 陈嘉庚先生于1874年10月21日诞生在福建省同安县集美渔村一个侨商家庭。十七岁时,奉父命去新加坡,在其父自营的“顺安”米店学商。先生经商四十余年,是东南亚大规模种植橡胶最早之一人,被誉为树胶王国四功臣之一。但更重要的是他经营实业,不谋私利,而是以振兴祖国,服务社会为职志。庚先生身羁异邦,心怀乡国。1920xx年(民国元年)先生回国,翌年2月即在家乡创办集美小学校。此后陆续增办师范、中学、水产、航海、商业、农林等校,设有图书馆、体育馆、医院等公用机构,统称集美学校。 1920xx年11月30日在筹办厦门大学的会上,他慷慨陈辞:愿尽出所有家财,以办教育,并亲自回国经营,以冀将来事或成功,使海外富侨有所感动。 1961年3月陈老在北京弥留之际遗嘱:“集美学校要继续办下去”、“中国台湾必须回归中国”。8月12日病逝,享年88岁。15日举行公祭,廖承志致悼词。公祭后起灵,由周恩来、朱德领先执绋,护送灵枢上灵车,用专列火车运载回集美。20日安葬在鳌园。

位于我们面前的鳌园,于1951年动工,直至1961年才竣工,历时十年之长,占地面积约为9000平方米,耗资65万元,主要由门廊、集美解放纪念碑、陈嘉庚墓和四周围墙石雕群组成,鳌园原是一小岛,三面临海,西接陆地,因形状似大鳌,鳌在闽南是吉祥长寿的象征,所以称此园为鳌园。那现在我们就去游览一下陈嘉庚先生耗尽十年时间完成的鳌园是什么样子的吧!

在进入大门之前我们可以看到,大门上有一幅楹联,写着“鳌载定教山尽

峙,园居宁世与相忘”, 上下联首两字相结合便正是“鳌园”, 步入园门 便是50米的长廊,左右两边镶着青石镂雕,分别刻有中国古代史和现代史,这是整个鳌园石雕群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可谓是上乘之作。各 位团友请看,左边的这24幅诸葛亮马前课,据陈嘉庚先生解释,这是诸葛亮早就对清代政府、民国成立、抗日战争以及毛泽东领导人民革命取得胜利的预卜,他相信这不是迷信而是先知,表达了他对共产党、毛主席的信赖和热爱。

团友们请随我前行,走到长廊的尽头,可以看到颇具特色的―影雕。这些―影雕是福建省惠安县近年来新开发的石雕新工艺,由于造型细腻、逼真,有如摄影图片,故名影雕。请各位来宾往上看,矗立在我们面前的就是集美解放纪念碑,这是鳌园的主体建筑,陈嘉庚先生独具匠心,将碑高设计为28米,象征中国共产党从1920xx年成立,至1949年新中国诞生所走过的20xx年历程,展现了陈嘉庚先生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赤子情怀。

各位团友请看这“集美解放纪念碑”这几个苍劲有力、飘逸豪放的文字,谁能猜出这是哪位领袖所题吗?它是1952年五月十六日毛泽东主席所书的,再看这碑文,由284个文字组成,它是陈嘉庚先生于1952年九月十二日所书。 转过屏壁右侧向前走,前面就是陈嘉庚墓,整个墓呈龟形,龟在中国民间是吉祥、长寿的象征。当年在陈嘉庚设计鳌园时并没有设计自己的墓,到1955年时,一位参加建设鳌园的雕刻家认真地向陈嘉庚建议,这块大石头伸向大海,如果地此建墓是最佳位臵,后来陈嘉庚先生经过多次勘察,认为北面靠山,面向大海,视野开阔,是一块风水宝地,他觉得,在他百年之后,能够安息在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的集美解放纪念碑的身旁,他走得安心,他还认为,他逝世后骨肉融入故乡的大地,与父老乡亲朝夕相伴,实现了他“叶落归根,终老故乡”的夙愿。墓周围的石雕,描绘了陈嘉庚先生一生中平凡而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

各位团友,我们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了,鳌园就像一部百科全书,集政治、经济、历史、社会、文化、教育、艺术为一体,也是我们陈嘉庚先生用最后十年建造的一座溶入他强烈爱国情怀的丰碑,这一切不知给您们留下些什么印象呢?不知小林今天的讲解是否让您们满意呢?如果有机会,小林希望您们下次再带上亲朋好友,让我们再次相聚厦门、相聚明天美好的未来!最后谢谢各位对我工作的支持与信任!

2023年福建教师招聘就业协议书(推荐)五

泰宁大金湖,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属三明市泰宁县,因景区所在地盛产黄金而得名。大金湖旅游区包含了金湖、上清溪、状元岩、罗汉山、泰宁古城五大景区,于20xx年2月11日,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组成部分,成为继武夷山“双世遗”之后,又一个入主世界级别的福建旅游景区。是国内外少有的千姿百态丹霞地貌与浩瀚湖水相结合的,独具特色和魅力的风景名胜区。

金湖景区堪称湖山极品,素有“天下第一湖山”之美誉。浩瀚幽深的湖泊与千姿百态的丹霞奇观完美结合,阳刚与阴柔相济,豪放与婉约互补,构成了景象万千的水上丹霞奇观。天公造化,万物显灵。这里汇聚了众多天然大佛,个个形态逼真、尽显灵趣,其间还有众多金龟、圣象、麒麟等佛家灵物相伴左右,更有“仙”、“寿”等天书真迹遗落丹崖,与灵验异常的“甘露寺”相辅相成,世界佛教高僧无不为之惊叹。据传,云游金湖,有缘之人可在祥云之间感受湖山的灵气,在水上天佛的佑护下时来运转。

【天迹水帘】

请看,屹立在我们眼前的这两座红色山岩,左边叫赤石峰,右边叫馗雷峰。两峰对峙,中间夹有一条白水际瀑布,飞流而下。这瀑布高约20米,宽约10米,是金湖最大的瀑布。在阳光的照射下,这瀑布犹如串串明亮的珠帘,似乎从天而降,我们称之为“天迹水帘”。靠近这水帘,百米之内便能听到轰雷般的响声,感受到腾腾雾气。

在地质学上,天迹水帘是处在不同的地层接触面上。上层为沉积岩,相对较松软;下层为火山岩,岩性较坚硬。经水流侵蚀切割,上层较松软的岩层被剥蚀,下层较坚硬的火山岩便形成了悬崖,水流从悬崖上倾泻而下,从而形成了景色壮丽的白水际瀑布。

【野趣源】

关于野趣源,当地有这么一句顺口溜:野趣源,忘忧园,日月崖上藏孝岩,茂林修竹风情寨,半壁欢乐半壁愁。何为“半壁欢乐半壁愁”呢?走过前面这座情侣桥,再越过上面的滑瀑,马上就能够知道。

现在我们来到野趣源。这里环境幽雅、空气清新、林木葱郁、四季如春、野趣无穷,故名“野趣源”。在溪岸边的竹林里,既有情趣盎然的民俗风情寨,又有活泼可爱的珍稀动物供游人观赏;周围还建有鸳鸯阁、休闲屋、吊绳床、藤秋千、划小船、射竹箭等娱乐休闲设施,特别适合开展野炊、露营等休闲旅游活动。这就是“半壁欢乐”的由来。至于何为“半壁愁”呢?请看,眼前这块千疮百孔的岩壁,它叫“日月崖”,“日、月”合起来即一个“明”字。据说这日月崖是明末爱国举人、反清复明志士邱嘉彩隐居的地方。当他看到反清复明实在无望时,就把全部的田产赠给侄子,然后带着母亲和妻子来到这里隐居。之所以选择这个绝壁岩穴作为隐居之地:一是因为这个岩穴,悬在半空中,体现了他“上不顶你清朝一方天空,下不踏你清朝一方土地”的气节。二是因为对面岩壁上有很多的洞穴,一个接一个,蕴涵着“大明江山千疮百孔,遗民无立足之地”的意思。据

说,后来大清国曾多次召他为官,他就是不去;而且在他的诗画里,几乎每一首诗都含有“日、月”二字,以示怀念明朝;每一幅画都含有蜈蚣和蚯蚓,借以讽刺清朝。当时人们被邱嘉彩的这种“愚忠迂腐”行为所感动,称他为“国之孝臣,母之孝子”,后人也就把此岩穴称为“孝岩”。不过,至于当时邱嘉彩一家人是如何到那悬崖绝壁上去生活,至今仍然还是一个谜。

【醴泉岩】

白水际西北侧是醴泉岩,岩中有一座禅寺。在醴泉岩左侧的石壁上有一条裂缝,一股清泉从约70米高的空中直泻而下,一年四季长流不绝,水质清甜,称为醴泉,醴泉岩也因此得名。

醴泉禅寺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毁于元代兵乱,明代重建,后来又毁于“文化大革命”期间,1982年在原有的基础上依岩重修。这里有两重山门,第一重横书“醴泉禅寺”,第二重横书“巢云古刹”。门上还有两幅对联,一幅“天洒岩涧雨,洞波风壁水”,另一幅“石隐天开面,泉流月有声”,都写得非常真实生动。寺庙建在这高约30米、宽15米、深18米的大岩穴中,正殿为单檐歇山式,两层木构建筑,不施片瓦,冬暖夏凉。岩前翠松茂盛,环境幽雅。

清朝的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游尽江南的山山水水,留下了不少有趣的故事,传说他也到过泰宁。有一天,乾隆皇帝来到醴泉岩,见这里清静幽雅,便想歇一会儿。由于旅途劳累,他一躺下便睡着了。虽然乾隆皇帝打扮得与普通老百姓一样,但他有龙虎之相,寺里高僧一看就断定他是当今皇上,便召集众和尚一齐跪到地上,高呼“吾皇万岁”。乾隆醒来,还装糊涂,问他们:“哪来的万岁?”高僧说:“圣上内着龙衣,身有龙相,启齿金口,一定是万岁。”乾隆皇帝只好认了。当日,高僧设宴招待乾隆,席间有一道泰宁地方菜,乾隆觉得色香味俱佳,便问菜名。高僧回答说:“白玉金镶角,红嘴绿鹦哥。”乾隆听了很高兴,马上封他为护国禅师,并赏赐一件猩红袈裟。回京后,乾隆叫宫廷厨师做这道菜,没有一个人做得出来,只好派人来讨教。这道菜就是普通的菠菜炒油豆腐。

2023年福建教师招聘就业协议书(推荐)六

各位团友大家好!欢迎来到素有“奇秀甲东南”之称的武夷山。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那下面小×先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武夷山市。

它位于福建省的北部,面积2802.8平方公里,人口22万。是我国茶叶生产基地之一。武夷山茶久负盛名,被誉为茶中之王的大红袍,就是我们参观的对象。相信各位已经迫不及待地要看到传说中的茶王。究竟是什么样的?那就随小×的脚步一同去拜偈这位茶王。

各位团友请看我们眼前的这条小溪,它是武夷山景区北部最长的一条山涧,全长约7.5公里,因为从章堂岩流出,所以章堂涧,好了团友们快跟上哦,我们已经看到了“天车架”了。大家请往我手指的方向看去,是不是有一座空中楼阁啊!据记载这些是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起义时当地的土豪劣绅为了躲避太平军而造的,大家乍一看是不是觉得要上去比登天还难。其实只要从山后绕山登顶,再从山顶的岩洞口顺梯而下,便可到达其中。那这个景干吗不叫“空中楼阁”不是更好听嘛!因为当初修建了节省时间,所用的材料均用架在洞外的那几根朽木所组的天车架运上来的,所以咯,“吃水不忘打井人”当地人便叫它“天车架”。

团友门茶王之旅才开始呢!想一睹风采,就快跟上来哦!大家看前面那块巨岩像什么啊?对了,就像鹰嘴,所以它叫“鹰嘴岩”大家注意到了没!上面还有一棵古老刺柏,这给这头老鹰添了几分帅劲,小×禁不住回想起那首诗:雄鹰独立健无伦,锐椽昂头实逼真,多么真实,贴切啊!团友们心可别跟着鹰一起飞,我们继续下一站,过了石桥,我们现在所看到这一条溪水叫流香涧,它的原名叫“倒水坑”大家可别以为这里是倒水的地方。那是因为惟有这条山涧不同至其他山涧汇入崇阳溪,反倒是先至东向西再改变方向回流,明代诗人徐火通游历至此,流连忘返,就将此涧改名为“流香涧”,现在我们要过清凉峡了,我先带头,大家一个一个过,相信小×过得了,你们也一定行。大家看那边山峰上耸立着向前倾斜的巨石,像一个农夫戴着一顶斗笠,相传这块石头是飞来的,因此取名为“飞来峰“,大家请随我来,我们终于绕过了“飞来峰”,大家看这座拨地擎天的山峰叫“玉柱峰”,同志们我们期盼已久的茶王就快到了,大家加把劲啊!我们已经到了“九龙窠”这里的九座山峰,犹如腾空而起的巨龙,大家看这里到处部满了丛丛蔟蔟的茶树,真是满谷春色,一派生机,不愧为“茶的王国”

快到了同志们!再努力啊!“九龙窠”的最后一窠看那个用石头垫成的盆景似的茶园,上面长着六丛茶树,它就是我们今天要拜偈的茶王——大红袍。大家看大红袍茶树之所以能够得到茶王的美誉是因为它的生长环境得天独厚。大家请看,在茶树所处的峭壁上,有一条狭长的岩缝,岩顶终年有水自缝滴入。随水滴落的还有苔藓之类的有机物,所以这里的土壤较为肥沃,且两边还有岩壁自立,日照不多,气温变化不大,再加上平时茶农精心的管理。采制加工时一定要选最好的茶师来主持,使用的也是特别的器具。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自然就使大红袍成茶具有独到的品质和卓越的药效。经茶师评定,大红袍冲至九次,尚不脱原茶之真味桂花香,从而夺取“茶王”之冠,1998年在武夷山茶节上大红袍竞以20克15.68万元,拍出夺得全国茶叶拍卖之最。而且大红袍的年产量极少,一年只有七八两,我们虽没口服一品真谛,但不妨在这幽静的九龙葶里,品尝一下小红袍吧!

来,大家跟我来,今天我给大家表演一回我刚学的武夷功夫茶,并讲讲大红袍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个穷秀才进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由于吃了生冷的食物,病倒在路上,被下山化缘的天心永乐禅寺的老方丈看后抬回寺中。方丈见他脸色苍白,于是抓了一撮茶叶,用开水泡开,让秀才喝下,没过几天秀才就好了,于是向方丈辞行,临行说:“倘若有兴高中,定返此地谢恩”,时隔不久,秀才果然金榜提名,后来回寺中询问方丈是何仙丹妙药救了他,方丈答到:山中有一棵神树,众乡亲如有不适就采几片树叶泡水喝,病就好了,状元一听有此神树便请方丈领他去看,将他看到此树便即问起此树的名字。老方丈说:此树尚未有名。于是状元激将身穿的红袍盖于树上说:就称之为“大红袍”吧!其实啊!大红袍最根本的得名原因还是因为其嫩叶是紫红色儿得名。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饮茶之乐,其乐无穷”。

 

位于连城的客家第一名山”冠豸山,犹如一位不施粉黛的村姑,天生丽质,清纯可人。这里景区面积123平方公里,由冠豸山,石门湖,竹安寨,旗石寨,九龙潭等五个景区组成,集山清,水秀,谷幽于一体。相传冠豸山的开发始于宋朝,有八闽名胜”美称。因与武夷山同处于一条山脉,都是丹霞地貌,山势雄奇,而享北夷南豸,丹霞双绝”美誉。今天游览的主要景点是石门湖和冠豸山。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就乘船游览石门湖景区。大家请看石门湖景区虽小但却不失浩渺,清幽、秀丽、亭亭玉立,犹如少女般的柔情,就像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生命之门,它不是抽象的符号,它是直观的形象,是大自然鬼斧神工构筑出石门湖阴柔的羞涩风景,让人看过后一股敬意油然而生,它象征着母性的伟大和生命的崇高。好,各位团友,下了船,翻过鲤鱼背,我们便来到冠豸山景点最集中、最壮观的长寿峦。大家现在看到山谷中这奇特的擎天一柱就是著名的生命之根,它高56米,它与我们前面所看到的生命之门被人们誉为阳刚天下第一,阴柔举世无双”。

好,大家随我过一线天,我们来到的是冠豸山的前山。请大家往上看,这座山的主峰两边紧挨着两座山,而三座山峰连在一起像古代的一种官帽。它叫獬豸冠”,也就是宋代以前执法官的官帽,在古代也泛指执法官,咱们现在的执法官可不戴这种帽子哦!元曲名家关汉卿的《玉镜台》中就有这么一名台词生前不惧獬豸冠,死来图画麒麟像”,说的就是执法官。各位来宾知道什么叫獬豸”吗?相传它是古代的独角神兽,能辨是非曲直,若见人争斗,就会用角去触理亏的一方。后来由于方言的原因,咱们闽西人民把zhi”念成是zhai”,久而久之就成冠豸”这个词,这也就是这座山名的由来了,古往今来,人们把冠豸山视为刚正不阿的神山,也是人们追求建立公正廉明社会的象征。这里水处(闽江,汀江,九龙江)三江上游,第一景观便是这冠豸山,加上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又被誉为闽西第一关”,上游第一关。

朋友们,一座山,如果没有文化浸染,也就只是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而冠豸山是有生命的,不仅在于它集生命之门”、生命之根”于一体,而且还因为它是一座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的山。与天下名山相比,钟灵毓秀的冠豸山不以山势巍峨称雄,不以香火鼎盛闻名,却以书院众多而自豪。数百年的书声熏陶,滋润了冠豸山的傲然风骨。书院的兴盛,文人墨客的纷沓而至,在山间留存一批珍贵的历代摩崖石刻和题匾,以及一篇篇歌咏冠豸山水的诗赋文章。最为珍贵的是,东山草堂内珍藏的两块题匾:一块是民族英雄林则徐手书的横匾江左风流”,另一块是大才子纪晓岚留下的追步东山”墨宝。冠豸山人文鼎盛,出过20多名进士,堪称连城文化的摇篮。

各位朋友,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赣龙铁路,漳龙高速,龙岩冠豸山机场的开通,会加快闽西旅游前进的步伐,真诚地欢迎各位再到闽西,再到冠豸山。

2023年福建教师招聘就业协议书(推荐)七

立协议双方:______________

甲方:______________晋江市土地储备中心

委托代理人: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电话;联系地址:______________。

委托代理人:______________电话;联系地址:______________。

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因泉州大桥南片区改造及立交桥建设工程建设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甲、乙双方依照《泉州大桥南片区改造及立交桥建设工程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补偿方案》),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乙方房屋搬迁补偿(含土地补偿)安置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乙方已搬迁房屋、附属物情况

根据乙方提供的产权书证材料,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及《补偿方案》所确定的标准,经甲、乙双方核对,对乙方房屋、附属物情况确认如下:

(一)房屋坐落:______________。

(二)房屋产权属所有(共有)。

(三)房屋用途:______________【住宅】【店面】【工业用房】。

(四)房屋的总楼层数层(房屋所在的楼层数为第层)

(五)房屋的附属物情况:______________(详见附件一)。

(六)己搬迁房屋【有】【无】设置抵押权。已搬迁房屋已被抵押给。现房屋所有权人与抵押权人按以下方式处理该房屋抵押权:

(七)其他:______________

第二条房屋搬迁补偿安置方式:乙方自愿选择以下第种补偿安置方式。

1、货币补偿。2、产权调换。3、货币补偿、产权调换相结合。

乙方可选择产权调换,也可选择货币补偿,或者两种方式相结合。乙方选择的补偿方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乙方选择产权调换的部分,由甲方提供安置房;双万就拟调换房屋的户型、套数、面积等相关事宜签订《产权调换意向书》。

根据双方签字确认的【《泉州大桥南片区改造及立交桥建设工程(征地)拆迁区域内住宅情况及补偿认定表》】、【《泉州大桥南片区改造及立交桥建设工程(征地)拆迁区域内店面情况及补偿认定表》】、【《泉州大桥南片区改造及立交桥建设工程(征地)拆迁区域内工业用房情况及补偿认定表》】(附件二)所认定的补偿安置面积,其中乙方自愿选择平方米的住宅作产权调换,平方米的店面作产权调换,平方米的工业用房作产权调换(异地安置)。

第三条协议双方协商同意选择下列第种方式确定己搬迁房屋的货币补偿金额:

第一种:经当事人充分协商,双万自愿按《补偿方案》及其附表所列的标准,确定已搬迁房屋的补偿金额,具体如下:

(一)住宅。根据双方签字确认的《泉州大桥南片区改造及立交桥建设工程(征地)拆迁区域内住宅情况及补偿认定表》(附件二)

l、合法建筑面积平方米,补偿金额小计元。

2、违法、违章部分,其中:______________

(1)手续不完整部分建筑面积平方米,补偿金额小计元;

(2)无手续部分建筑面积平方米,补偿金额小计元。

3、经有权机关批准的住宅用地,尚未基建的,土地面积亩(平方米),补偿金额小计元。

以上1、2、3三项合计补偿金额元。

(二)店面。根据双方签字确认的《泉州大桥南片区改造及立交桥建设工程(征地)拆迁区域内店面情况及补偿认定表》(附件二)

1、合法建筑面积平方米,补偿金额小计元;

2、违章建筑面积平方米,补偿金额小计元;

以上1、2两项合计补偿金额元。

(三)工业用房。根据双方签字确认的《泉州大桥南片区改造及立交桥建设工程(征地)拆迁区域内工业用房情况及补偿认定表》(附件二):

1、经批准合法使用的土地面积(平方米),扣除未缴纳土地规费元后,补偿金额小计元。

2、未经批准的土地面积亩(平方米),补偿金额小计元。

3、合法建筑面积平方米,补偿金额小计元。

4、使用未经批准土地违法基建房屋的建筑面积平方米,补偿金额小计元。

5、土地已批但未经规划建设部门批准违章基建房屋的建筑面积平方米,补偿金额小计元。

6、超层高部分的建筑面积平方米,补偿金额小计元。以上1_6项合计工业用房的搬迁补偿金额元。

第二种:协议双方以(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对房屋市场价格和安置房市场价格同时进行评估所出具的号《房地产估价报吉》为依据,协商确定房屋的补偿金额,房屋的补偿金额(含房屋的装潢补偿、土地使用权补偿)具体如下:

(一)住宅补偿金额元(其中合法建筑面积平方米);

(二)店面补偿金额元(其中合法建筑面积平方米);

(三)工业用房补偿金额元(其中合法建筑面积平方米)

特别说明:

1、以上补偿金额已含装潢补偿金额。

2、【住宅】【店面】的补偿金额已含土地使用补偿金。

第四条房屋附属物项目的补偿金额

房屋附属物项目实行货币补偿,不作产权调换,依据双方签字确认的《房屋附属物登记表》,乙方房屋附属物的补偿金额小计元(详见附件一)。

第五条被征收土地的补偿金额按以下标准确定

1、未经批准建设用地亩(不分征收土地的原地类),按4.63万元/亩给予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小计元。

2、征收非建设用地亩(不分征收土地的地类),按4.63万元/亩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小计元。

3、果树补偿金额元,其中:

树种,株,补偿单价元/株,小计元

树种,株,补偿单价元/株,小计元

树种,株,补偿单价元/株,小计元

树种,株,补偿单价元/株,小计元

树种,株,补偿单价元/株,小计元

第六条、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签定补充协议。

第七条、本协议一式五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丙方一份,其余报有关部门,自甲乙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

___ 年 ___ 月 ___ 日

2023年福建教师招聘就业协议书(推荐)八

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去登山,去共同领略有“秀出东南”美誉的清源山秀丽而多姿的风采!由于时间所限,我们今天参观的景点依次是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希望大家玩得开心尽兴!

清源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总面积六十二平方公里,

清源山景区方圆有四十华里,主峰海拔498 米,与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辉映,犹如名城泉州的一颗璀璨明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吸引了众多的海外游客。清源山历史上因泉眼诸多亦名“泉山”,城因山得名“泉州”;山高人云又名“齐云山”;位于市区北郊又称“北山”;因山峰鼎峙,故又称“三台山”。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最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动踪迹,逐步发展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景区内流泉飞瀑、奇岩异洞、峰峦叠翠、万木竞秀,以宗教寺庙宫观、文人书院石宝以及石雕石构石刻等文物为主的人文景观几乎遍布清源山的每个角落,现存完好的宋、元时期道教、佛教大型石雕共7处9尊,历代摩崖石刻近500方,元、明、清三代花岗岩仿木结构佛像石室3处,以及近代高憎弘一法师(李叔同)舍利塔和广钦法师塔院。自古以来,清源山就以36洞天,18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为胜,今天我们时间有限,无法饱览清源山的神韵,只能让大家留点遗憾去回味,或可以从我们有关的旅游宣传资料中去神游一番了。

好,现在我们参观第一站--老君岩。

老君岩的布局是这样的:山门--林荫石径--老君造像。

大家现在站的地方为老君岩的山门,请大家注意,眼前这曲尺型的上下两级平台,是阴阳太极八卦的变型图案,正前耸立的这方天然石头上镌刻着“青牛西去,紫气东来”八个篆字,还有这幢以盘根错节为窗饰挂落的石构山门,充满了山野气息,把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烘托得淋漓尽致,令人有进入物外仙境的快意之感。

沿着这条幽静的林荫石径往前,植物界巨人一榕树分立两侧,气派非凡。那一丛丛既密又长的树根,有如老子的长髯,昭示出老子的思想“天长地久“,无限生机。

各位朋友,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尊石雕,就是有真正“老子天下第一“美誉的老君造像。者君造像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是我国道教石刻中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它刻于宋代,历经千年风雨沧桑,依然栩翎如生,神采奕奕。据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泉州府志》记载:“石像天成,好事者略施雕琢。”说明它是一块形状肖似老翁的天然巨岩,是巧夺天工的民间工匠略施技艺,把它雕刻成春秋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道教开山鼻祖老子的坐像。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记述“老子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日聃。”故籍为楚地苦县历乡“曲仁里人”,

老子的不朽之作《道德经》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象我们常说的“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告诫人们祸福旦夕,都是相对的,不必为此患得患失,有所得必有所失,任何时候,都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可被表象所迷惑,他的观点,充满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老君造像原先有一座高大的道观围护,规模宏伟的真君殿、北斗殿等道教建筑颇为壮观,后来道观被焚毁,老君岩便露天屹立,与大自然浑为一体,它的健在,足以证实誉称“世界宗教博物馆”的泉州古城,在宋代的道教文化是十分发达兴盛的。李老君骑着青牛出函谷关,悠悠然“由楚入闽”,大概是看中了“泉南佛国”这一风水宝地吧?!

现在让我们来认真观赏老君石雕坐像。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宽8.01米席地面积55平方米。由于它是我国现存最大,雕技最绝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因此文史界人士戏称之为“老子天下第一”倒也名符其实。生动逼真的造型,精美传神的韵味,夸张写意的线条,质朴淳厚的内涵,天人合一的意境,使这尊老君石像显得格外亲切可爱,充满令人心驰神往、百看不厌的魅力。你看它席地而坐,左手扶膝,右手凭几,双眼含笑,须眉皓然,真可谓“风过髯动,指能弹物”。严格他说,老君的耳朵和双膝似乎不合比例,双耳垂肩、膝大无比,但这夸张和变位却恰到好处地让人感到大丈夫的伸屈自如。而最令人喜爱和赞叹的是,石刻老君的神态和蔼可亲,目光深邃而睿智,满脸笑容,豁达大度,平易近人,充满了一种温馨的人情味,一点也没有道貌岸然、威严凌厉的神仙架势。那襟怀坦荡,笑口常开的神情,让人感到可亲、可近。在民间,这尊老子石像还是健康长寿的象征。泉州有句方言:“摸到鼻,吃百二;摸到目,吃百六。”意思是说,谁能摸到老君的鼻子,可以活上一百二,摸到眼睛呢,可以活上一百六。当然,只有小娃娃才会信以为真。其实清源山空气清新,又有山野之趣,常到此地,身心得益,不必摸到什么鼻子眼睛,便可延年益寿了。

在亲近了千年老人之后,此刻我们将进入“幽谷梵音”的意境区。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古朴自然的古寺即为千手岩。

千手岩又名观音寺,它是因为供奉观音像而得名。千手岩处在清源山的左峰,寺宇红墙素瓦,显得格外清新。大殿正中靠后供奉的是宋代石雕佛教创始人释伽牟尼坐像,石像工艺精湛,维妙维肖,是清源山宋代石雕艺术佳作之一。石像前的千手千服观音塑像慈眉善眼,神态极佳。两旁壁上的十八罗汉画像,神态各异,有呼之欲出之感。千手岩寺中常年暮鼓晨钟,香火不绝,寺前苍松翠柏,峰石磷峋,别有一番情趣。值得一提的是寺前这株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古松,不知大家是否瞧出了它的特别之处?你看它树干东西分成两叉,正对寺庙大门,却又不遮佛眼,与寺庙形成一个很美的夹角,令人称奇。古松苍劲挺拔,虬曲盘旋,像一位慈善为怀的老者,张开双臂,迎接四方宾客,因此,无怪乎黄山的客人观摩了这棵古松后,赞叹它比黄山的“迎客松”还美,姿态更加热情大度。

20xx年5篇福建清源山的导游词(二)

三世佛并排结咖跌坐于仰覆莲花座上,主像通高约2.5米,左右二像稍低。佛像保存完好,皆为土蕃式样:佛发螺鬓,上置宝严。面相上宽下窄,双耳垂肩,肩宽腰细,均着袒右肩袈,并以架裟一角搭于左肩上。衣纹用凸雕线条表示,虽历经沧桑而线条依然明显。石像均有圆形头光及身光。中尊为释迦像,又称现在佛,主司现在的世界,其造像作触地印之魔相,一手向下抚地,一手向上。左尊称为药师佛,即过去佛,主管过去的世界。他也是一手向下,一手向上,只是左掌托钵。右尊叫弥陀佛,是未来佛,作施定印之禅定相,即双手交叠置于腹部。险要的地势,精湛的技术和迥异的形状,无不让每一个参观者啧啧称奇。

三世佛是13世纪以来藏传密教(俗称喇嘛教)佛堂中所供奉的主要佛像。《元代画塑记》上记载,元大都的藏式寺院中,三世佛皆供于“正殿”,是当时元朝信奉的主神。目前,这三世佛石刻经专家考证后认定为:我国发现的现存时代最早、保存最好、位于最东南的梵式三世佛造像。南侧20米处有一方石刻即记载三世佛刻于1292年,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名碑奇石,密荫幽涧,是碧霄岩的一大特点,以“三世佛”为中心,南侧有1991年所建的闽南民居风格的广钦法师塔院建筑群体;于其背后,我们看到了这个很大的南宋摩崖楷书石刻“寿”字,字体高3.5米,宽3.15米,誉称“闽中第一大‘寿’字”;旁边是伏虎僧雕刻,下方则有清代名士留下的数方石刻。

俗话说:无限风光在顶峰,高处登临,眼界顿觉开阔。清源洞、南台岩这两个景点可以说是我们今天抵达的最高峰,称之为“山海大观”。清源洞作为清源山第一洞,溶合泉州丰厚的历史、文化和宗教积淀,具有很高的观赏和学术价值。清源洞又名“纯阳洞”、“蜕仙岩”。《泉州府志》称:“清源洞尤其大而奇者”。宋绍兴年间有裴姓道人在此蜕骨登仙,时人塑像供奉。裴道人何以在此羽化成仙?这是一个富有神秘色彩、流传久远的民间传说,说的是裴道人为民除害,追杀残害生灵的巨蟒至清源洞,堵住洞口而蜕化。若问清源洞有多深?民间尚有“清源洞通洛阳江”的传说。洞前有裴仙祠、观音殿、文昌阁等三教祠宇森然并列交相辉映。还有一大批历史名人纷至沓来留下无数胜迹;李光缙、何乔远、姜志礼、洪承畴、粘本盛、马负书、施琅、……清源洞不仅具有深邃的历史内涵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还有极为壮观优美的自然风光。现在让我们领略此处的万千气象。这一带山脉横断,峰峦起伏,层次变化极富规律;群落丰富多彩,四季常青,具有亚热带雨林特征,从中随步可见历尽风霜依然生机盎然的古树名木。春夏之间山顶云雾蒸腾,洞前亭阁缥缈。又因高居主峰,下临无际,近景有山影倒映天湖,中景有古城尽收眼底,远景有大海苍茫,构成一幅绝妙的“山海大观”意境图。南台岩则如“空中楼阁”,巨石高耸,视野旷远,左挹大海,右带金溪,晋水横波,古城在抱,紫帽凌霄峙其前,东西两塔拜其下,是“山海大观”意境区中一处妙夺天工的奇景。同样有释、道、佛三教建筑紧依绝壁而起,四周树木葱笼,亦是一处游人登高远眺之佳景。

朋友们,我们的游程即将结束。大家知道清源山佳景遍布,我们今天所见仅仅是凤毛麟角,但我希望通过我的介绍,各位能对清源这座国家级名山留下美好的印象,能引发您寄意山水,重游故地之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