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力学慕课申请书 力学慕课申请书模板(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7 17:15:22 页码:14
力学慕课申请书 力学慕课申请书模板(3篇)
2023-01-17 17:15:22    小编:ZT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力学慕课申请书一

女主持:

请同学们伴随班会边思考2个问题,我们将会随机点名回答:

(1) 在中学为什么要禁止谈情说爱?

(2) 早恋一定会尝到苦果吗?为什么?

二、

男主持:同学们,我们正处在青春期发育的高峰阶段,由于身心的迅速发展,一些同学出现了早恋的现象,如个别约会、递纸条等。这一现象如不加以正确引导,将会极大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为了杜绝早恋现象的发生,特举行本次班会,现在请大家就早恋的表现及危害问题自由发言。

学生自由发言

女主持:早恋的表现及危害,同学们已谈了许多,现在请某某某同学小结。 a某某某同学小结: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学生的早恋现象呈上升趋势,据调查,中学生早恋有如下特点:

(1)年龄下降,年级超前。据统计,早恋人数约占学生人数的10%左右,其分布态势约为初一占25%,初二占40%,初三占35%。早恋主题班会(2)一触即发,发展迅速。从双方开始接触到确实恋爱关系,一般不超过两星期,其中时间最短者,只是一起看过一场电影。

早恋的危害有如下几个方面:

(3)分散精力,影响学习,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如某校一位16岁的女生,刚进该校时,成绩优异,由于与同班的一位男同学产生了爱慕之情,并很快谈上了恋爱,上课

(4)走上犯罪道路的开端。某校学生李某,16岁,学习成绩优异,被学校列为保送重点高中的

(5)家庭纠纷的祸根。早恋往往不能取得双方家庭的同意,即使成功也难获得家庭 男主持:问题

点名 1、关于早恋的表现及危害,“中学生为什么要严禁谈情说?”随机

女主持:小时候的纯情,小时候的可爱都会被人们认同,别人都不会在乎什么,并且会说那两个孩子多天真啊,小孩是多么幼稚啊!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烦心事越来越多,青春期的孩子都会出现一些早恋的情况,原因都是因为渴望一种被爱,而不是家长所想的那

样,作为孩子早恋是因为好奇,长大的我们渴望有更多的人来爱我们,让我们的生活更富有色彩,而不是长大后傻呆呆的什么都不懂,可是早恋过的孩子到最后都能体会到早恋带来的危害,爱情对我们青少年来说是一种辛酸的感觉,自己总是会为对方做好多好多的事,希望对方更爱自己,让自己幸福。

b.请某某某说一说,早恋的危害:

案例(1)失恋少年自杀 体内鲜血流出一半

2019年9月26日傍晚,沈阳市康平县第一中学校园内发生一幕惨剧,一名高二年级男生因恋人提出分手,用尖锐的玻璃碎片扎破自己胸口,造成严重的心脏破裂,裂口长达1.5厘米,生命岌岌可危。

案例(2)早恋,犯罪!?

四川一女生早恋被奶奶看见 ,怕奶奶告密她,杀死奶奶

案例(3)早恋酿恶果!

曾轰动省会郑州市“5·21”凶杀案近日告破,涉嫌故意杀人的犯罪嫌疑人普某已被依法逮捕。17岁的犯罪嫌疑人普某系郑州铁路某中学初中学生。经初步查明:普某因暗恋的女同学李某喜欢上别人,决定第二天把本班的女同学李某强后杀死,然后自杀。

5月21日下午,普某在商店购买了锁、刀片、啤酒、烧饼等物品,将被害人李某骗至校园附近小屋内,要与其发生性关系遭到拒绝后,普某竟将李某掐死。

作案后,普某自杀未遂逃窜,后到公安机关投案。据悉,普某受早恋影响,心理不健康,且平时爱浏览黄色网站,中毒颇深,最终导致铤而走险,以身试法酿成命案。

案例(4)早恋,死于非命?

《京华时报》 2019年01月15日第二十一版

怀柔三中初二八班的古伟、李青男女两同学在牵手进教室时,被老师看见,随后遭到老师教育,认为两人还小,不该有谈恋爱的行为。当天,这两同学便离开学校,在铁路怀柔段相互拥抱卧轨自杀,死于非命。

男主持:c.如何处理早恋?请某某某说一说。

用理智和毅力来战胜这不成熟的感情。早恋最直接的危害是严重干扰学习。由于整日整夜满脑子想着自己喜欢的那个异性,因此,会使你没心思去学习,上课注意力就难以集中。 学习成绩就会越来越差。因此,青少年要把眼光放得远一点,要用理智战胜自己的感情。毅力的真谛在于战胜自己,你能战胜自己,便会摆脱早恋。

女主持:d.请某某某说说如何面对早恋?

当有人向你表示爱意或求爱时,当你对异性萌生爱意时,可采取如下方法:

①转移法: 把精力转移到学习上去,用探求知识的乐趣来取代不成熟的感情

②冷处理法: 逐步疏远彼此的关系,以冷却灼热的恋情。

③搁置法: 即中止恋情,使双方的心扉不向对方开启,而保持着纯洁的、珍贵的友谊。

男主持:e.请欣赏诗歌《妙龄月光》,有请某某某

不要轻易去爱

更不要轻易去恨

让自己活得轻松些

让青春多留下些潇洒的印痕

让友情成为草原上的牧歌

让敌意有如过眼云烟

伸出彼此的手

握紧令人歆羡的韶华与纯真

你是快乐的

因为你很单纯

你是迷人的

因为你有一颗宽容的心

女主持:问题(2),早恋一定会尝到后果吗?为什么?随机点名可能有的同学却把早恋说成缘分。下面请同学们就缘分问题自由发言。

学生自由发言。

男主持:f.有关缘分问题大家已谈了许多,现在请某某某同学小结。 “缘分,大意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命中注定的,泛指人与人或人与事物之间发生联系的可能性。一个人的婚姻的选择是由若干因素组成的,如对象的相貌、体型、身高、健康、道德、个性、爱好、文化程度、职业、家庭的经济状况、居住地点、社会地位等。如双方的追求符合设计的模型,那才能有结合的可能,也可说有缘分,否则不可能。学生早恋,往往考虑不到这些,仅从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着眼,所以,到后来不成功的,只能尝到苦果。” 女主持:回归正途 , 没有人愿意观赏提前开放的花朵,它的形态太娇太嫩;没有人愿意品尝尚未成熟的果子,它的味道又苦又涩。

男主持:同学们,

爱需要学习、爱需要能力、

不是所有人都会的。

与其匆匆步入爱河,

不如静静等待成长!

男女主持:

天涯何时无芳草,

何必非要现在找。

本来学业就很紧,

况且年龄又很小。

女主持:同学们本期的班会到此结束,请班主任为我们发言!

班主任:同学们,人生对每个人来说都很宝贵,人生的黄金时代更要珍惜。这段时光犹如明媚的春天,如何播下理想,洒下汗水,将来就会有收获;如你沉溺于幻想,并将未成熟的青苹果早早摘下品尝,将来只能是一场空悲伤。因你的阅历太浅,易把出于生理或情绪的一时冲动当作爱情来理解。感情不稳定,何来永恒?事业尚未稳定何来成就?经济尚未独立,何来保障?责任不能承担,何来爱情?建立在沙丘上的高楼大厦,是永远不会牢固的。如他对你有真意,最好的办法就是告诉他,果子早晚会吃到的,等它熟透了再吃不好吗?请上周值周班干作总结。

有关力学慕课申请书二

1.教材分析

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介绍了水的组成,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又学习了一种新的物质——氢气,并结合前一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组成上的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在课题之后还提供了稍详细些的资料——水的组成揭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系统知识。

本节内容是为今后学习元素的概念埋下伏笔,对正确书写化学符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②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它的化学式为h2o。

③了解氢气的性质。

④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区别。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和运用知识等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

(2)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3)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3. 教学重、难点

实验探究认识水的组成及区分单质和化合物是本课题的重点;从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是本课题的难点。

4.教具准备

直流电源、水电解器、电解用水、火柴,木条,酒精灯,小试管、投影仪。

创设学习情景→实验探究→验证实验→讲解总结

教学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活动,而且需要学生的活动。学生的学习方法有:

1.探究学习

学生在观察演示实验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方法。

2.多种感官协同法

化学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需要耳听、眼看、脑想、手写等结合起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应做好以下指导:指导正确使用教科书;指导学生正确听课。

1、创设学习情景

在上课之初,先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

观看之后,学生意识到人们对水寄予的感情和人们对水的熟悉程度。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不仅江河湖海中含有水,各种生物体内也都含有水。

[投影]展示下列资料

生物体内都含有水

2、实验探究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水曾被看作是一种元素。直到18世纪末,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拉瓦锡通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才确认水不是一种元素。

[引导学生看课本p45资料(水的组成揭秘)]

拉瓦锡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枪管,得到了“易燃空气”,而我们通过电解水也能得到“易燃空气”,并可以揭开水的组成秘密。

取水电解器,加入电解用水,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电极上和试管内发生的现象。

在做实验之前,提醒学生注意:

1.提示学生观察两电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有何差异。

2.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

实验完毕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得出现象:

①通电后,两根电极上都出现气泡,即产生气体,气体都是无色的。

②一段时间后,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3、验证实验

在得出上述现象后,紧接着问:

两极上得到的气体分别是什么呢? 在前一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如何验证氧气的方法,自然会想到用木条去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试管1中的气体,用点燃的木条检验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向学生提问试管1和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回答

①试管1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②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火焰颜色呈淡蓝色。

教师在学生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讲解试管2中产生的这种无色气体叫氢气,它在空气中能够燃烧且火焰颜色呈淡蓝色,它就是拉瓦锡所谓的“易燃空气”。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得出以下结论:

①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②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一种新的气体叫氢气。简称负氢(父亲)

4、讲解总结

教师向学生提出:在水的电解实验里,有新物质生成吗?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电解水的实验过程中产生了氧气和氢气两种新物质,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个变化表示出来。

这个反应的反应物为水(化学式h2o),反应条件是“通电”,生成物为氢气(h2)和氧气(o2),所以此反应可表示为:水 氢气+氧气。

由此可见水中含有氢(h)、氧(o)两种元素,即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教师向学生提出:电解水这个反应属于前面我们所学过的哪一种反应类型呢?为什么?

要求学生回答:因为它的反应物只有一种物质——水,而生成物有两种物质——氢气和氧气,满足“一变多”的特点,所以它应该属于分解反应。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气体——氢气,大家对于氢气了解多少呢?

学生讨论后得出:

1.氢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2.从网上了解到,氢气是一种新型能源,将会是未来世纪最主要的能源;

3.查阅资料可知,若是不纯的氢气燃烧会发生爆炸,所以在点燃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

4.氢气名称的来源可能与它的密度有关,因为“轻”“氢”谐音。

看来大家对于氢气了解得还真不少,接下来我们就来介绍一些有关氢气的知识。

谁能描述出氢气的有关物理性质呢?

1.从电解水的实验可见氢气是一种无色的气体,若闻它的气味,还会发现它是一种无味的气体;

2.试管2内既有氢气又有水,而氢气的体积没有减少,可见氢气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

向学生展示氢气爆炸的投影。

氢气具有“可燃性”这个化学性质。那么该如何去检验氢气的纯度呢?你能结合课本图3—3进行描述吗?

学生讨论并总结: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朝下,移近酒精灯的火焰。然后移开拇指,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如果听到很小的声音,则表示氢气较纯。不纯的氢气不能点燃,需重新检验氢气纯度,直到声音很小表示氢气较纯了才能点燃。

接着提问:是不是只要空气中混有一点点氢气或氢气中混有一点点空气在点燃时就会发生爆炸呢?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作出结论

我们知道,世界上绝对纯净的物质是不存在的,不可能空气中有一点氢气或氢气中有—点空气点燃就会发生爆炸。它有一个限度,我们称为爆炸极限。若空气中混入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点燃时就会发生爆炸,这个范围就是氢气的爆炸极限。

刚才还有同学说到了氢气名称的由来,这确实与它的密度有关。在相同的条件下,氢气是所有气体中密度最小的,也就是说,它是最轻的气体,因此,它的名称为“氢气”。

在能源逐渐短缺的当今世界,氢气作为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而被各国科学家看好。 展示下列资料

新型燃料——氢气

现代世界所使用的矿物燃料主要是煤、石油、天然气,它们燃烧后产生较多的气体污染物,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寻找一种不会产生污染的燃料,是各国科学家努力的目标。

氢气作为燃料行许多突出的优点:第一资源丰富、以水为原料;第二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多;第三燃烧产物是水,无毒、无污染,且可以循环使用。所以,氢气被称作绿色能源。

据报道,1988年,前苏联采用液氢及天然气组成混合燃料,成功地进行了图—154喷气式客机的试飞。日本研制的氢引擎汽车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德国奔驰汽车公司研制的以氢为燃料的小型客力和货车已经接近实用阶段,大众汽车公司研制的10辆燃氢汽车,已试运行8万公里。1999年2月2日,世界上首辆用氢气和氧气作燃料动力的无污染出租汽车已在美国纽约街头亮相。这辆名为“千年出租车”的环保汽车几乎听不见任何嗓音,尾气排放量为零。

尽管氢能已在一些国家进行了探索性的使用,但日目这种绿色能源并没有被普通使用,这是由于氢能属于二次能源,需要借助别的能源来制取,加之生产成本高,经济上也划不来,所以尚不能普及。

科学家们预汁,21世纪氢能将进入越来越多的领域为人类造福,城市空气污染状况将因此显著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将因此进一步提高。

可见。氢气真是未来世纪主要的能源,希望大家努力学习,并能为氢气的普遍使用作出贡献。

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水电解生成的氧气和氧气的组成与水的组成有什么不同。教师写出氢气(h2) 氧气(o2) 水(h2o),启发学生从元素种类的角度去考虑。

学生讨论后发现氢气和氧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而水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

你能说出以下物质是由几种元素组成的吗?

①铁(fe) ②铜(cu) ③过氧化氢(h2o2) ①高锰酸钾(kmno4) ⑤四氧化三铁(fe3o4)

答案:分别是①1种 ②1种 ③⑤两种 ①3种

对学生讲解化学上我们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如氧气(h2)、氧气(o2)、氮气(n2)、磷(p)等,把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如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水(h2o)等。

1.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单质和化合物就是根据纯净物中所含元素的种类来进行分类的,可见分类的方法在化学科的学习中运用的非常的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水是由氢(h)、氧(o)两种元素组成的。我们还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看到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我们还简要介绍了一些有关氢气的知识。根据水、氢气、氧气等物质组成中元素的比较,我们还了解了单质和化合物。

有关力学慕课申请书三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知识能够塑造一个人的性格,而学习恰恰能够使人获得更多的知识,可见学习尤为重要。

有很多同学会说学习苦、累,或者我学不会我也考不好不想学了,这两种说法都是错误的。

首先,我无法否认学习之苦,学习之类,但甘守学习的苦才能享受学习的甜。 在校园里,我们快乐地成长,为理想而奋斗!遨游学海,跋涉书山,知识上的满足给我们快乐;山重水复,曲径通幽,破解难题的柳暗花明给我们快乐;思想境界上的不断开阔,心灵上的不断净化给我们快乐。记得爱因斯坦曾说:千万不要把学习当成一个任务,而应该看成一个令人羡慕的机会。是的,只要我们不辞劳苦,敢于面对学习中的困难,你会发现,学习中自有情趣,更有快乐。

其实,每个人都不能绝对的说自己有多聪明多厉害,也没有人会认为自己是不聪明的,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获得的,如果不学习即使有天才的智慧也只是浪费,然而只要你努力了,成绩好坏并没什么关系。 方仲永幼时是天资聪颖的神童,但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良好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我们呢?如果不学习,那不就连一个普通人都算不上了吗?

战国时有位名为苏秦的好学者,昼夜勤读,困倦时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清醒后继续学习。晋代名士孙敬,昼夜苦读,唯恐困倦,就用绳系发悬在房梁上,瞌睡时把自己拽醒,继续学习。这两位最后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功。由此可见,努力学习是一个人成功的必经之路。

一个人偶尔的失败并不能说明什么,成绩的好坏更不能说明一个人的聪明,中国台湾著名作家琼瑶,小时候除了语文外,其他学科成绩并不好,有一次,数学考试他只考了20分,可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而是努力拼搏,最终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就。

期中考试刚结束不久,或许有的同学因为成绩不好而放弃了努力,然而成绩单不漂亮没关系,只要我努力,就是一名好学生,基础不好没关系,只要我每天都有进步,就是一种成功;或许有的同学也会因为考试结束后可以放松一下了,然而你错了,真正的考验和挑战还在后面,期末考试就在眼前了,只有不断努力不断拼搏才回去的最终的胜利。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但冬天才是学习最好的时间,没有干扰,周围的一切都很安静,在这种环境下更有利于我们的学习,所以,同学们不要再抱怨紧张的学习中没有快乐,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败而放弃努力,让我们一起抬起头,整好装,努力学习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